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作者:郭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种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不妨概括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法治素养,应当包括应有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系统部署的新征程中,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领导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决定着一个地区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

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新时期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核心表述,具体来看:首先是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一直以来,法律与权力的关系始终是法治的核心问题,权力本性决定了法治的要义在于约束和规范公权力,促使其沿着社会公益最大化方向行使。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认识这一点,对于其能否正确行使手中权力、避免公权私用等至关重要。其次是充分尊重和保障权利。在实践中这一要求是具体的、生动的。领导干部若强化此理念,在工作中就能及时顺应民意、倾听民意、回应民意,告别简单的官僚思维和稳定思维。再次是发扬民主。民主与法治关系的密切性决定了法治素养必须高度重视发扬人民民主,以民主推动和深化法治进程。哈贝马斯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明显的“商谈对话”的时代,我们已经不是按照一种硬性命令模式来安排我们的生活和秩序,我们更经常地通过对话,直接参与到自己给自己创造秩序的过程中了。新时期,这种“对话”或“参与”在各个领域的表现都极为明显,且这种趋势也将伴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而逐步加强。最后是最大程度促进公正。法治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大化,尽管法治并非万能,但没有法治的底线保障和规范厘定,公平正义就难以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公平正义也将因为法律程序规定或实施不足而出现瑕疵,抑或是造成巨大伤害的冤假错案。作为领导干部,坚持促进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不断强化程序思维,在实践中科学处理法律与权力、法律与情感、法律与道德、法律与上级等之间的关系,用严格的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推动实现公平正义。

提升干部法治素养的基本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或法治基础知识,所以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关键在于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进一步强化、进一步提升。一是要领会宪法要义。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我国宪法第二条的精神来看,其主要表达三层内涵:国家权力归属、最高权力机关和权利行使路径。所以,领导干部应当更多地读宪法、懂宪法,将宪法文本转化为工作能力,将宪法精神转化为工作习惯。二是要强化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领导干部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事务中有所超脱,应当化繁为简,即以法治理念把握复杂的利益关系,找出明确的权利义务主体及其之间的法律关系,综合实际形势作出符合法律规定与社会效果的科学决策。三是掌握工作法律。领导干部不是法学家或律师,不需要对每一部法律规定都了解掌握。但是对其和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等应当熟悉,因为这是能否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依法办事的根本依据。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作讲话、发文章或定决策时往往是秘书或研究室操刀代办,错误认为自己学不学法律规定、有没有法律知识影响不大。这既不符合党章规定与宪法精神,也很难很好地适应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四是坚持依法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

领导干部怎么做,全党都在看。知与行是两码事,懂宪法、有理念只是法治素养的基础环节,重点在于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难点也在于用具体工作、点滴言行体现法治。若领导干部对待法律是“说一套做一套”,那么下级以及群众对待法律也将阳奉阴违,久而久之法律权威就会丧之殆尽,领导权威也在此过程中不复存在。五是认真对待监督。从很大程度上而言,衡量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水平的基本标准是如何对待监督。美国法学家富勒将道德分为“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两个方面,其中的“外在道德”指的是法律制度规范约束引导下形成的习惯行为。毋庸置疑,这种外在的道德约束与内在道德的最大区别是监督的力量。法律不同于道德,前者是刚性的、强制的、明确的、外在的,后者是柔性的、自觉的、模糊的、内化的。所以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要害在于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以及依据法律规定产生的专门监督、政党监督、公民监督、社会监督等,以外在监督促进内在遵守法律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

(作者单位:成都市委党校)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 作者:郭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种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不妨概括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法治素养,应当包括应有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系统部署的新征程中,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领导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决定着一个地区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 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新时期对各级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核心表述,具体来看:首先是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一直以来,法律与权力的关系始终是法治的核心问题,权力本性决定了法治的要义在于约束和规范公权力,促使其沿着社会公益最大化方向行使。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认识这一点,对于其能否正确行使手中权力、避免公权私用等至关重要。其次是充分尊重和保障权利。在实践中这一要求是具体的、生动的。领导干部若强化此理念,在工作中就能及时顺应民意、倾听民意、回应民意,告别简单的官僚思维和稳定思维。再次是发扬民主。民主与法治关系的密切性决定了法治素养必须高度重视发扬人民民主,以民主推动和深化法治进程。哈贝马斯认为,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明显的“商谈对话”的时代,我们已经不是按照一种硬性命令模式来安排我们的生活和秩序,我们更经常地通过对话,直接参与到自己给自己创造秩序的过程中了。新时期,这种“对话”或“参与”在各个领域的表现都极为明显,且这种趋势也将伴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而逐步加强。最后是最大程度促进公正。法治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大化,尽管法治并非万能,但没有法治的底线保障和规范厘定,公平正义就难以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公平正义也将因为法律程序规定或实施不足而出现瑕疵,抑或是造成巨大伤害的冤假错案。作为领导干部,坚持促进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不断强化程序思维,在实践中科学处理法律与权力、法律与情感、法律与道德、法律与上级等之间的关系,用严格的依法行政、依法用权推动实现公平正义。 提升干部法治素养的基本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或法治基础知识,所以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关键在于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进一步强化、进一步提升。一是要领会宪法要义。宪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我国宪法第二条的精神来看,其主要表达三层内涵:国家权力归属、最高权力机关和权利行使路径。所以,领导干部应当更多地读宪法、懂宪法,将宪法文本转化为工作能力,将宪法精神转化为工作习惯。二是要强化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领导干部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事务中有所超脱,应当化繁为简,即以法治理念把握复杂的利益关系,找出明确的权利义务主体及其之间的法律关系,综合实际形势作出符合法律规定与社会效果的科学决策。三是掌握工作法律。领导干部不是法学家或律师,不需要对每一部法律规定都了解掌握。但是对其和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等应当熟悉,因为这是能否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依法办事的根本依据。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作讲话、发文章或定决策时往往是秘书或研究室操刀代办,错误认为自己学不学法律规定、有没有法律知识影响不大。这既不符合党章规定与宪法精神,也很难很好地适应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四是坚持依法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中央怎么做,上层怎么做,

新时期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新时期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那么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结合工作实际,谈些粗浅看法。 首先要加强和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这是因为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指挥者,肩负着特殊使命,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既决定领导者自身的发展方向,更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各项事业发展。 一是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领导干部是社会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决策者和指挥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不论是在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上,还是在领导干部的培养中,都要把加强领导干部理论修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不断学习,使他们熟悉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和掌握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自己在复杂的管理事务工作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

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强化领导干部为人民谋利益的公仆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公仆意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要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优秀领导干部为榜样,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组织部门在考核任用领导干部过程中,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选拔任用的准则,真正把那些能够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冷暖的领导干部遴选到重要岗位。 三是要强化领导干部廉洁奉公的思想道德水平。领导干部由于所处职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其行为直接地对党、国家、人民的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工作中,要始终站在党性立场上观察、分析、处理问题,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刻用“两个务必”来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采取集中教育,正反典型警示等方式,经常引导领导干部反省自己当官为什么?在位时做什么?退休后留下什么?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公道办事,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领导干部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都能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晋城市矿区中学焦会芬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如何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下面是本人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等问题的一些浅显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前提;兴趣;创新;分组教学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简单地讲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方面: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指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 2、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 3、信息道德。 指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伦理修养,遵循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 4、信息常识。 包括信息本身的定义、特点及信息的测量,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简言之,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是形成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在尚未掌握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情况下就去奢谈信息素养,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但信息素养除了需要“物质基础”之外,还必须有“精神要素”,那就是信息意识情感和信息伦理道德,“精神要素”决定着技术能力应用的价值趋向,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依法办事能力

之一:提高法治思维能力需“内外兼修” 张学群 2015年05月23日10:19 来源:学习时报 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就是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指引下,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带头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内优素质,领导干部切实增强自身法治思维能力 打铁要靠自身硬。提高法治思维能力首先靠领导干部增强法治素养,自觉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积极践行者和引领者,坚定信念,努力学习,自加压力,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使法治成为一种自觉。 贯彻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领导干部能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决策,是建立在良好法治思维理念基础之上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为尊、保护人权、依法治权等法治理念,把对公平、公正、公开的追求作为内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权威和公信力。养成用法治理念指导依法行政的良好习惯,让“合不合法,合不合程序”成为领导干部的常用语,使依法履职、依规办事成为领导干部自发的履职导向。重视法治理念的实践运用,在遇到公权与私权冲突、公利与私利冲突时,能够主动运用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法律原则处理问题,坚持依法办事,使决策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积累法治知识。认真进行法治理念方面的理论学习。法律制度纷繁复杂,以法治理念和法理学的学习为基础才能从中发现主线,从而提高掌握法律知识和应用法律规定的能力和水平。从现实情况看,领导干部不同于专业法律从业者,对其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不可能要求那么高,要在法律原则的掌握上下功夫,要认真学习宪法和宪法性法律,理解国家制度的基本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则,提升法治思维的高度和广度。加强与本行业内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相关程序法的学习,夯实法治思维的密度和硬度,成为熟练应用法律方法解决问题、依法行政的行家里手。 善学善用法治方法。法治思维能力的养成关键靠实践,领导干部在法治实践中,应善于提高依法思考、依法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弯下腰来,亲身实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法治素养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法治素养 法治素养是法律之治、规则之治,而非长官意志之治。领导干部首先应当树立规则性法治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法治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法治素养:规则性思维 法治是法律之治、规则之治,而非长官意志之治。领导干部首先应当树立规则性思维。规则性思维的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先立规矩后办事,立好规矩再办事。 先立规矩后办事要求重点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一是在法和政策的关系上,以法为重。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治国理政所依之法主要是指狭义的法律,而非法规、规章,更不是政策。应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尽快实现法规、规章的升级换代。即使立法条件不成熟,也应尽可能提高制度层次,减少规范性文件的适用空间。当然,法治社会的规则并非只有法律。在没有法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不明时,也要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不能主要依靠会议决定、批示、指示办事,不能动辄特事特办。二是在立法和改革的关系上,立法先行。实践表明我国过去奉行的“先实践探索后立法”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立好规矩再办事强调的是规矩的质量。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有规矩也不一定成方圆。治国理政,光有规矩、仅有法可依是远远不够的。规则性思维不仅要求先立规矩、有法可依,更强调规则可遵循、法律可依,也就是说法律和规则要求人们做的必须是其能够做的,必须让人们对法律和规则先心“服”后行“从”。法律和规则不是越严越好。而要达此目的,必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得法律制度具备公开、明确、稳定、可预期、无内在矛盾、可遵循、具有同一性等品质。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法治素养:合法性思维 法治意味着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接受、服从法律的统治。对于公权力而言,法定职责必须为,否则构成不作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否则构成乱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具备合法性思维,凡事都应事先问一下“这合法吗?”或者“这有法律依据吗?”与之不同的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法无禁止即自由,因此,老百姓只需问“这违法吗?” 合法性思维首先要求合乎法律文本的具体规定。不同的法律,效力等级不同,在立法、执法、司法、法律解释以及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当法律文本规定不一致时,应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确定应当依据或适用的法律,也就是说要找准、用准法律依据,既要杜绝“黑头的不如红头的、红头的不如白头的”现象,也要避免根据个人喜好或利益选择性适用法律,自觉维护法律的统一与尊严。 其次,合法性思维要求领导干部在没有法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不明时,根据法律的原则、法治的精神去填补法律漏洞、解释适用法律,既不能为所欲为,也不能恣意解释、适用法律,“打擦边球”、“搞变通”等应当尽力避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不能绕开具体规定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最后,合法性思维要求正确对待“坏法”。“坏法”的存在在所难免,在我国当下立法质量总体不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问题是,领导干部能不能以法律法规“不好”为由拒绝执行?与明目张胆违法违规不同,以法为“坏法”为由拒不遵守、执行的现象,在我国的实践中比较常见,且容易为人们宽宥。其实,这恰恰是值得警惕的。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一思维模式与中国传统的德治、人治思维更为接近,有时会更有利于眼前问题的解决,因而更具诱惑力。但问题是,一般的领导干部是不是“好法”或“坏法”的最佳判断者?一旦允许随意突破一条“坏

(完整word版)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法律素养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法律素养 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重要的素质。作为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提高法律素养 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法律素质是每一个大学生立足社会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但近年来发生的马加爵案件,硫酸泼熊案却让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缺漏,尤其是当知道后者的当事人来自中国第一高等学府,让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个人法律素养。 1)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了解法律法规,更好的领会法律精神,运用法律思维思考、从法律角度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 2)树立法律信仰。大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3)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权威,且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采取事前预防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人的重要品德之一。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正心”与“修身”,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要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致使我们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2)不断加强学习,学好专业文化知识,严格要求自己,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3)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与诱惑。在大学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这时,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坚强的意志力去抵制诱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所以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才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浅谈现代领导者与信息沟通

: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信息沟通是现代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直接对领导干部的决策和施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实施,要求当代领导干部加强信息沟通,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领导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信息对技术、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对领导工作同样具有巨大的魅力,古人云:“名君贤将之所以出于胜者,先知也。”而要先知,就要掌握信息。现在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信息素养是现代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对领导干部的决策和施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实施,要求当代领导干部加强信息沟通,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提高领导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概念: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它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的沟通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交流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2.信息特性: 一是信息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重性。信息的客观性表现为信息是客观事物发出的信息,信息以客观为依据;信息的主观性反应在信息是人对客观的感受,是人们感觉器官的反应和在大脑思维中的重组。

二是信息的无限延续性。知识是信息、科学技术是信息,它们都是用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信息不仅在时间上能无限延续,而且在空间上还能无限扩散,这是由于信息具有“不守恒”的特性。 三是信息不守恒。以声、光、色、形、热等构成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种以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都可以产生,可以扩散,可以湮灭,可以放大、缩小,也可以畸变、失真。正是由于信息的不守恒才演化出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以及神秘莫测、威力无穷的精神世界。同时,信息具有可识别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等特征。 二、信息沟通对现代领导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信息沟通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当领导干部具备一定的信息沟通能力并且达到一定的水平的时候,领导者就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更好地自我导向,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从而做到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 信息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资源,是一种竞争力,思维的物质基础之一,更是创造性思维有效发挥的手段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工作过程,就是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不但是组织本身,而是包括一个更开放的系统环境。外界大量的信息,制约着领导者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正面的负面的,促进的阻碍的信息,往往鱼龙混珠,很难认知和判断,给领导工作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信息渠道的通畅程度和网络覆盖面的宽窄,直接影响领导者收受信息的效率。随着技术的提高,以更大的生命力改变着领导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认为,存在决定意识。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在飞速进步的技术手段推动下,逐步的被淘汰,以现代高科技大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形成了符合实际应用的思维框架、程序和思维方式的运行机制。这给新时期的领导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导读:本文是关于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希望能帮助到您!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主席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理论学习,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一个时期来,X主席一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他指出:“现在,改革和建设任务很重,大家都很忙,但是一定要挤时间学习理论。如果成天忙于事务,忽视理论学习,头脑不清醒,是要吃大亏的”。江主席的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新事物、新知识发展很快,新矛盾、新问题不断产生。学习不是个人兴趣问题,而是时代的要求,形势的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是讲政治的必然要求。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讲政治必须懂政治,懂政治就要学习理论。只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才能从根本上划

清基本界限,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要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理论学习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我们学习理论,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吃透理论上下功夫。首先要掌握好理论。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联系实际工作,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二是要在分析问题上下功夫。要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矛盾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透过苗头把握趋势,对各种现实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是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开展工作服务。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要做到持之以恒,在落实中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事业在前进,实践在深化,理论在发展,学习也必须不断深入,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环境和任务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一是要提倡学习,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二是要抓学习制度的落实。在当前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用制度保证学习落实非常必要。当前,关键是要按制度办,在狠抓落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班级:09人力资源管理(1)班叶惠玲学号:0907502106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 高中新课标强调了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事实上,在大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呢? 首先,作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为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人才而努力,那么,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而这首要工作就是了解什么是信息素养。而后就得意识到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继而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从而从学校和学生自身方面分别做出措施,改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低下的现状。 1.信息素养的概述。 信息素养的概念常生育信息技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体现现代科学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综合范畴。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可以看出,信息素养的内涵丰富。根据问过的实际情况,从一下几方面来把握其内涵: (1).信息素养不但包括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将纳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3)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底蕴(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需要不同的人才。目前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信息已经被当做是一种资源,一种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的大环境下,传统型的人才已显落伍。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

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律素养

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律素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绘就了全面依法治国新蓝图,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了新的里程碑。全面依法治国,要求作为新时期青少年、未来社会公民的我们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观念贯彻落实到我们的意识深处,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来。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保障了我们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在初中政治课堂上,我们就已经了解并且初步学习了我国的宪法和一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已经成为一名高中生的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即更加深入地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首先,我们从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经济方面说起。近年来,“消费者维权”已然成为了一个热词,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究其原因,是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消费者维权”中来,使这个队伍日趋壮大。虽然如此,但是消费者知道要维权却不知怎样维权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鉴于此,我们至少应该做到了解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自己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要一味忍气吞声,而是积极运用所学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其次,我想谈谈我们在时常接触到的网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不传谣,不造谣,自觉维护健康稳定的网络环境。其实我们对造谣事件一点儿都不陌生,电视、报纸的新闻报道上时常会提到一些网络造谣事件。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如果我们不对自己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判断识别,就有可能误信甚至误传谣言。而这样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止于助长传谣者的气焰,让谣言在网络空间里继续肆无忌惮地流窜,甚至有可能在无意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这些结果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因此,我们应当谨慎甄别网络信息,不轻易传播网络上未经核实的信息。这不仅是为维护网络环境出了一份绵薄之力,而且是为自己穿上了一层保护服,避免自己在无意中成为造谣者利用的工具,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作为一名学生,我想我还得说说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文化方面的事。目前看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看电视、读书、读报、看电影等等活动,已经很是普及了。然而,伴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侵权行为也纷至沓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维护自身文化方面权利的同时,也自觉参与到打击侵权行为中来。这其实不难,诸如不买盗版书、不看未经授权的网站上提供的电影此类的行为就是在打击侵权行为。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理应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律素养,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祖国的法治建设中去。

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范文)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江主席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理论学习, 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要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一个时期来,X 主席一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他指出:“现在,改革和建设任务很重,大家都很忙,但是一定要挤时间学习理论。如果成天忙于事务,忽视理论学习,头脑不清醒,是要吃大亏的”。江主席的指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新事物、新知识发展很快,新矛盾、新问题不断产生。学习不是个人兴趣问题,而是时代的要求,形势的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是讲政治的必然要求。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讲政治必须懂政治,懂政治就要学习理论。只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才能从根本上划清基本界限,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要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理论学习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我们学习理论,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吃透理论上下功夫。首先要掌握好理论。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联系实际工作,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二是要在分析问题上下功夫。要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各种矛盾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透过苗头把握趋势,对各种现实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是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开展工作服务。要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要做到持之以恒,在落实中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事业在前进,实践在深化,理论在发展,学习也必须不断深入,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环境和任务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一是要提倡学习,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二是要抓学习制度的落实。在当前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用制度保证学习落实非常必要。当前,关键是要按制度办,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三要抓学习效果的检查。在学习上,不能重形式,要重效果。使大家对理论学习真正重视起来。形成一套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校正的跟踪落实的网络。 如何考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些曾身居要职也曾轰轰烈烈的领导干部的覆灭,使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这些人的素质到底是高还是低呢?如果是高,他们何以身败名裂,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如果是低,他们又何以曾身居要职,轰轰烈烈?这就给我们的组织部门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考察、从哪些方面考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如何对待权力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上) 答案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上)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2.5 1、民意如何汇聚并不是国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2、《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 2.5 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3、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4、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2.5分) 得 2.5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5、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领导干部现场办公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给现场造成混乱。(2.5 2.5 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2.5 6、领导干部在视察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到各在其位、各谋其职。(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0.0 7、政府在做很多事情时不计成本,这与其权利和责任不匹配没有任何关系。(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8、现场办公与其说是“亲民”,更多时候可能是扰民,甚至是漠视基本的行政程序。(2.5分) 得分:2.5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0.0 9、从理论上说,只有一种途径可以解决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2.5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B 10、在科层制的行政领域,处理问题需要尊重最基本的规律和原则,即行政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制度。(2.5 2.5 分) 得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 案:A 第2部分:单选题 (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 1、()报告中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 2.5 稳定能力。”(2.5分) 得分: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C 十七大 D 十八大 正确答 案:D 2、党的()提法更进一步,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5 2.5 分) 得分: A 十五大 B 十六大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探析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探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顶层设计。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取决于法治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更取决于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有益于党员干部明晰权利与义务的界限、党纪与法律的关系,有助于党员干部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履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标签:党员干部;法律素质;必要性;措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1〕。这一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广大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提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 一、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内涵 党员干部法律素质,是指党员干部在接受法律教育过程中的认知力以及在实践法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与素养。概括之,即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干部法律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必要法律知识的能力。即对法律概念、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关系等内涵与外延的掌握以及具有比一般公民较强的法律敏锐性和鉴别力。其二,党员干部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这些法律观念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法律至上观念、法制统一观念等。其三,党员干部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党员干部崇尚法治、尊重法律,严格守法、秉承程序、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依法办事,能够自觉的维护法律的权威。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直接关系到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直接影响到依法治国的成效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2〕由此可见,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自身法治化水平的高低,对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党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充分发挥党在法治建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师生信息素养提升总结 第二小学王春梅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所以我们进行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研究,现将我一学期的提升研究总结如下:在开始阶段我们首先转变了教学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数学基础教育中去并加以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让信息素养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以欣赏、游戏、课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电脑操作实践,了解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计算机产生好感,进而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同时,又可在计算机网络中学到其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都是很重要的,是形成信息素养的前提与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有老师的制作,也有学生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仅熟练了计算机知识,更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所学知识。在我们所授的每一节新课中,都有新颖的课件,课后要让学生把所有的课件收藏起来,这一收藏的过程,又是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培养。学生对

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就是对信息技术能力的一种提升。应用信息技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小学生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要与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让我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不同的提升。

论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

论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 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将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和提升贯穿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之中,形成法治素养教育、法治素养实践和法治文化熏陶“三位一体”的有效路径。 目前,无论是在政策范畴还是在学术领域,“学生法治素养”均是一个使用频次较少的政策用语和学术概念。在已生效实施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20XX年7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首次使用了“学生法治素养”这一概念,并提出探索建立综合性的学生法治素养评价机制。为了丰富“学生法治素养” 的学术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为教育政策法规中合理使用“学生法治素养”提供法理依据,同时为探索建立综合性学生法治素养评价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对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内容进行充分地论述和解析非常必要。 一、解析法治素养相关概念 从理论上辨析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和外延,首先需要厘清法治素养、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学生法治素养、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关系 法治素养、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三者是递进式的包含与被包含的

关系。 法律素養强调的是主体所具有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状态和程度,着眼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义务的履行。 法制素养是在法律素养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和文本层面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凸显主体对法律规定的服从、对法律秩序的维护和对法律权威的认可。 法治素养则是在法制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动态的、规范化的“法”的运行机制,重视主体作为权利主体对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民主参与和主动监督,强调宪法的最高权威。 (二)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在明晰法治素养与相关概念区别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这一主体身份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学生法治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治教育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训练,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治追求和法治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和尊崇捍卫的状态。 具体来说,学生法治素养就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常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依法履行自身义务,能够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愿意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认同法治的价值追求和道路选择,树立法治观念并形成法治信仰。 二、分析学生法治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内容 (一)学生法治素养的构成要素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素养已成为大家共识的话题。什么是信息素养?目前我们师生的信息素养处在怎样的状态,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和提升信息素养成了我们教学中一个侧重点。可以说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能真切的把握好学生的信息素养那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当然相对的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是必须的,因为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教师是领头羊,两者相辅相成。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必要性 信息素养是反映一个处在信息时代的人的一种素养,不光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要学会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而且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 然而师资素质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验,离不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而对于学生来讲,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学生增强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因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教育的重要话题。 二、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1、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以我们学校的教师为例:我校的教师们各个都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强的。很多教师比较擅长于制作课件。目前每个教师都能用计算机,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但是在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上还存在一定差异性。有些教师很擅长做课件、网页,但很大一部分教师只会用幻灯片制作简单的课件,特别是一些老教师们可

能还存在一定问题。老师们具备一定的使用计算机与学科整合的能力,能利用教学博客撰写自己的教学心得、随笔、以及把自己的教学资源或是教学教研方面的资料等上传,与大家共享自己的成果。而且自从学校网站上有了资源网后,教师们经常会把自己手头的教学资源上传。但是现实的问题也存在,一部分教师是因要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上传的质量也欠高,对信息的意识还不强,有些甚至不愿意或者不想把自己的个人资源上传到博客或校教学资源网上,这样导致了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 1、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由于教师本身还存在一定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方面的弱点,所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校学生都是从四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抱有特别强的兴趣,也就因为兴趣的存在,学生们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应用能力方面表现比较强。这也说明一点学生很喜欢上网,喜欢从网络的知识宝库中获取自己的信息,能够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完成一份完善的电子板报,能收发邮件,能通过自己画笔工具描绘自己的美画,熟练指法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教学中各种综合任务。看似学生能力比较强,但是细细查看我们的学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1、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差异性比较大。2、学生在处理、编辑信息的能力还待完善。如有的学生会从网上下载有关主题的资料,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把这篇文章编辑成图文并茂,甚至还没有把多余的行或多余的段落删除等等的意识。3、在传输信息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如与同学合作一个完成作业时,一部分同学不知该怎样利用网络与同学间相互传输资料,达到资源共享。 4、大部分学生在家里使用计算机就会遭到家长的反对,所以学生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