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4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件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被编排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其目的是通过对本单元文章的学习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同时,感受文章的简洁之美。《荆轲刺秦王》文本本身叙述的故事主要是荆轲肩负燕太子丹乃至燕国的使命,通过敬献图头,接近秦王开展刺杀行动的完整过程,既有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又极力刻画不同人的性格、行为,成功塑造了荆轲这个“失败英雄”。本篇课文选自《战国策·燕策》,是战国策比较有代表的一篇文章。同时,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也花费了很大笔墨介绍荆轲的事迹,其“荆轲刺秦王”的部分直接引用自《战国策》,因此,通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可以深入领会《战国策》的叙事特色。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高一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除疏通文意、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外,更多的应把重点放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鉴赏层面上,以期提高兴趣,使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上切实有所提高;在体现教材编选者意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文言文智能的生成及发展打好基础;学生对故事性的文章往往比较感兴趣,增强教学的故事趣味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对《战国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初中八年级下,他们曾学习过其中的经典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能疏通文句、文意

(2)能理解和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和方法:

(1)能理清文章的叙事脉络,掌握情节特点,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内容

(2)能体味个性鲜明的人物及完整而富有戏剧性的情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了解在古代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人物的生动表现,初步了解《战国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艺术特色

(2)能分析荆轲失败的种种原因,体会人物的悲剧性

四、重点、难点

重点:对情节及不同人物个性的把握,体会文章的叙事风格。

难点:荆轲失败的原因及荆轲的悲剧性色彩。

五、教学方法

问答交流、讨论探究、引导点拨、诵读感悟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张艺谋曾经拍摄的一部很火的电影《英雄》想必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剧本借鉴了“荆轲刺秦”的故事,把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拉回到2000多年的历史,体验那份刺杀的惊心动魄。那今天的语文课,老师将和同学们通过《战国策》中对荆轲刺秦的文字叙述,重新体验2000多年前的荆轲刺秦的场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学们,荆轲已经准备好了,那你们准备好学习这篇课文了吗?(调动气氛,奠定高昂的学习气氛)(板书:荆轲刺秦战国策)

(二)背景介绍

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战国策以及和故事发生的背景做一定了解。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学们初中学过选自《战国策》中的文章,大家都记得哪些?(《邹忌讽齐王纳谏》,请一个同学简要叙述一下故事情节)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PPT上展示战国七雄争霸地图)

(三)诵读评点,整体感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学们在课前对课文做了预习,为了加深印象,老师再给

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一遍,结合注释,并勾画出自己认为难理解的地方和重要的字、词、句。

老师在PPT上展示字音和疑难杂句。

谒(yè)邑(yì)戮(lù)髓

(suǐ)樊於期(wū)

揕(zhenˋ)拊(fǔ)淬(cuì) 濡

(rú)忤(wǔ)

徵(zhǐ) 瞋(ch enˉ)陛(bì)夏无且

(jū)箕(jī)踞(jū)

1、请同学们3—4人为一组合作翻译课文,要求组内成员做好分工,翻译过程中划出翻译不通的句子和彼此有争议的句子。

教师点拨:明确翻译要求——实词翻译要准确,虚词翻译要明白,句式翻译要恰当,语气翻译要妥贴;点评学生翻译过程中适时介绍翻译策略——树立一种意识(结合语境),遵循两条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明确三条标准(重视原文、语句通顺、讲究文采),关注四个问题(关键词语、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句子语气),掌握五种方法(调整、增删、切分、对译、保留)。

2、指导诵读,强化理解。

教师点拨:诵读状态。①信心百倍,积极主动;②全神贯注,进入作品;③动脑动心,有感而发;④速看慢读,由己达人;⑤全身松弛,用声自如。

3、要求学生采用评点批注法阅读全文。

教师点拨:在评点过程中关注欣赏处、动情处、深思处、疑难处。

4、学生交流评点结果。

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既然是整体感知课文,大家都思考一下文章该如何划分层次?文章都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提示: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教师点拨: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准备诀

别刺秦

①准备:(1~6)

②诀别:(7~9)

③刺秦:(10~18)

(四)文本细读,思考探究

教师提示: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注意文言现象(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等)

(1)研读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1、〈1-2段〉人?事〉=〉商议计谋

①词句:虏、收、略、微、谒、亲、说、邑、穷困

点拨:对照注释,注意音、意,

②理解:荆轲刺秦王是在什么情况下?(秦国大兵逼近,燕国危在旦夕)

与太子对话分别表现太子丹和荆轲怎样性格?(太子丹:惊恐焦虑、优柔寡断、感情用事;荆轲:考虑周全、善于谋略)

2、〈3-4段〉人?事?物?=〉求取信物(①督亢地图;②樊於期头)

①词句:樊於期、遇、深、戮没、堪、涕、见陵、揕、偏袒扼腕、拊心、函

②理解: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荆轲私见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4、(6段)=〉配备副手

①词句:忤视

②理解:秦武阳,何许人也,教师做简单介绍,参照《战国策》和《史记》。极力突出秦武阳之利害,与后文刺秦时的举动形成对比(欲贬先褒手法)

教师点拨: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太子——惊恐焦急、浮躁多疑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事:行刺秦王之前的准备

物:①督亢地图;②樊於期头;③天下利匕首

第二课时

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讲,我们这节课主要讲文章的最后两个部分,即“诀别”和“刺秦”的部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同学们请在苏格兰风笛演奏《勇敢的心》的音乐下,听老师为大家朗诵“诀别”的部分,即课文的(7~9自然段)“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教师应该具备优秀朗读的技能,感情

要饱满,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离别的一种悲壮的情绪。)

读罢,让同学们当一回老师,评论一下老师哪里读的好,哪里读的不好。(这个环

节主要培养学生的鉴赏思维,换一种角色和角度,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学生纷

纷发表意见,请4~5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朗读注意点进行总结

归纳。

教师点拨:文言文一般都是简洁凝练、质美情深的文章,我们在朗诵的时候要注意感情

恰到好处的投入以及停顿的重要性。

教师提问:荆轲“顷之未发”,是害怕吗?(荆轲也是血肉之躯,害怕是常理,不害怕

那不正常了。文章这里也是为整个刺杀行动埋下伏笔。)

后面太子丹的“迟之”和“复请”两个举动深深刺痛了荆轲,那请问同学们,荆轲此时

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提示:荆轲这种义侠之士最受不了的耻辱就是别人不信任自己,他们做事讲究一诺千金,荆轲的愤怒既是对太子丹的不理解、不信任的愤怒,更是

对暴秦的愤怒)

后文的“易水送别”这段描述,可谓是不逊色于刺秦环节,听者无不伤心,睹者无不落泪。这里作者对环境的描写是非常出色的。

①人物的衬托:通过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奏乐和荆轲的和而歌,这合作的音乐可谓是感天动地,给人印象深刻。(荆轲和高渐离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秉性相投,可谓知己)

②气氛的骤然突变:音乐变徵之声———慷慨羽生

情感上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提示:通过人物情感与举动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而变化,突出荆轲此行的伟大,是英雄之举。

而主人公荆轲的表现呢?“就车而去,终已不返”说明荆轲已经下定决心。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三部分:刺秦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而得以引见,可见其行事周密。

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而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然出现“乃以手共博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击荆轲,荆轲反被“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而笑”,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语),今天读来,谁不为之感慨唏嘘呢?

板书:

厚遗蒙嘉行事周密

顾笑武阳武阳:色变振恐

衬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荆轲:“笑”“顾”“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神勇

图穷匕见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走” 尽失其度

秦群臣:

愕以手共博之英雄虎胆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

倚柱而笑荆轲:笑箕踞骂视死如归

(五)艺术手法赏析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怯阵,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

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樊献首”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知以谋,使得梵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时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3、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一是“易水诀别”。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即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八、拓展延伸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留给学生的作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