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陈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陈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陈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陈琳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智慧教育研究中心陈琳

基本情况:

教授,江苏大丰人,曾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是教育技术学国家特色专业主持人、教育技术学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负责人、国家精品教材主编、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规划教材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获得者、教育学江苏省优势学科主持人、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江苏省重点专业类主持人、江苏省品牌专业主持人、教育技术学江苏省重点专业主持人。

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作为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在《教育研究》、《文艺研究》、《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

独著、主编出版著作和教材17部,主持两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建设,建成1部全国精品教材、1部江苏省精品教材(分别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字影像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主持省级和厅级课题10多项。

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主持建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精品课程、1门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教育软件大赛一、二等奖3项,指导研究生取得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奖1项、省优秀硕士论文奖4项,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3项。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数字化学习。

学术兼职: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江苏省教育学优势学科(江苏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

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亚太地区分会理事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高校摄影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CSSCI期刊《现代教育技术》编委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出版的著作、教材、软件:

27 陈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教育技术》配套教材)

26 陈琳著《数字影像技术》(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获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5 陈琳主持建设《数字影像技术立体化数字教学资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978-7-89469-769-1,2011年(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2011年)

24 陈琳、王太昌、赵锡安、李忠、郑权、徐明等《聋人手语900句》,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9787887761354,2011年(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2011)

23 陈琳主编《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163万字

22 王运武、陈琳著《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37万字

21 陈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47万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教材,该版本已发行10多万册)

20 陈琳著《数字影像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40万字(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

19 陈琳参编《大学摄影选修课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1月(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

组织编写)

18 陈琳著《大学摄影创新教程》,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2月,30万字(获中国教育技术

协会一等奖,发行数万册)

17 陈琳主编《现代教育技术》,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获全国高校优秀畅销书二

等奖,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二版发行约10万册)

16 陈琳编著《美能达照相机选购使用指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第2版,24万字

15 陈琳编著《数字照相机》,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年1月版,15万字

14 陈琳参编《摄影师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中国摄影出版社,2000年12月版,50万字

13 陈琳编著《美能达照相机选购使用指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第1版24万字

12 陈琳编著《135单反照相机》,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4万字

11 陈琳参编《实用摄影手册》,福建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30万字

10 陈琳编著《摄影新知识指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版,22万字

9 陈琳编著《最新照相机使用问答》,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年9月版,25万字

8 陈琳编著《数字照相机性能选购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7 陈琳著《数字摄影》,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10月版,19万字

(获江苏省高校摄影著作奖,全国首部系统论述数字摄影的著作)

6 陈琳编著《现代摄影器材问答百题》,福建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18万字

5 陈琳编著《摄影实用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版,14万字

4 陈琳、杨鸿德主编《现代教育技术》,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3 陈琳、高文虎著《投影技术与投影教学》,南京出版社,1994年1月版,18万字

2 杨家良、陈琳、吴中江主编《电化教育教程》,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版,20万字

1 陈琳参编《电化教育简明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22万字

发表的论文(1997年后的主要部分,刊名为红色的是当时的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

1.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核心+CSSCI论文88篇,CSSCI 49篇)

陈琳,王运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教育研究》,2015年3期

陈琳,李冰冰,黄蔚,李佩佩,王蔚《中国教育信息化20大庆之年新发展》,《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2期

陈琳,陈耀华,郑旭东,李振超《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1期

陈琳,陈耀华,郑旭东,李振超《智慧教育中国引领》,《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4期

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4期

陈琳,陈耀华,张虹,赵苗苗《教育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论》,《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12期陈琳,陈耀华,李康康,赵苗苗《走向实现的教育现代化定义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11期

陈琳,陈耀华,乔灿,陆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局之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新发展——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解读》,《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1期

陈琳《2013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透视》,《教育研究》,2014年6期

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创新探析》,《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教育研究》,2012年4期

(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013)

陈琳,李振超《2013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解读》,《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3期

陈琳《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3期

陈琳《省域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为例》,《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1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4-2全文转载)

陈琳《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11期陈琳《创新与引领: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8期

陈琳,王矗,陈耀华《终身学习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模式创新》,《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4期

陈琳,王矗,李凡,蒋艳红,陈耀华《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众享模式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期

陈琳《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广告新形式探析》,《现代传播》,2012年4期

陈琳,李凡,王矗,殷旭彪,陈耀华,蒋艳红,赵伟林《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陈琳,蒋艳红,李凡,王矗《高校教材建设的时代性要求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11期

陈琳,丁晔,王健《网络发言人制度传播优势探析》,《现代传播》,2011年12期

陈琳《从2010年世博会看电影传播新形式新发展》,《现代传播》,2011年2期

陈琳《有效网络阅读资源建设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1期

陈琳《影像画面构成设计研究》,《影像技术》,2010年6期

陈琳《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0期(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1-4全文转载,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陈琳,王运武,徐华平《基于网络的学科信息传播平台——学科网构建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陈琳《立足学科建设,创建教育技术学人的数字化学术家园——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建设回顾与展望》,载《深化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陈琳,王运武《中国教育技术改革发展三十年》,《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9-07全文转载)

陈琳,周惠颖,徐华平,王运武《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3期

(获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

陈琳《苏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获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年)

陈琳《改革教育技术本科教育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2期

陈琳《从CSSCI看新世纪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地位的变化》,《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2期陈琳《景影差异论》,《影像技术》,2007年1期

陈琳《摄影用光创意手法论》,《影像技术》,2007年6期

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9期

陈琳《观念为先、能力为上、创新为本——教师教育类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与体会》,《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9期

陈琳《中国摄影学科的困境及出路》,《美术与设计》,2007年3期

陈琳《中国教育技术本科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6期

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必须防止的倾向性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陈琳《开创信息技术类课程新的“干线式”教学方法》,《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5期(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一等奖,2008年)

陈琳《从微观层面着眼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化》,《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12期

陈琳《数字影像技术课程的创设与教学》,《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陈琳《数字化拍摄中的清晰表现》,《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4期

陈琳《遭遇数字尴尬》,《大众摄影》2006年7期

陈琳《数字拍摄中噪波的产生与消除》,《影像技术》2006年第1期

陈琳《信息技术对摄影艺术的影响》,《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陈琳《数字影像分辨率的均衡匹配》,《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陈琳《网络课程质量速度统一观》,《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期

陈琳《数字影像获取中的色彩控制》,《影像技术》2004年4期

陈琳《数字照相机规范》,《影像技术》2004年1期

陈琳《数码相机操作与使用》,《影像材料》2004年4期

陈琳《影楼数字化战略》,《影像材料》2003年第6期、2004年1期

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获中国教育技术研究会论文一等奖)

陈琳《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优化制作》,《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1期

陈琳《数字相机国际语言解析》,《中国摄影》2003年第10期

陈琳《数字影像的色彩控制》,《中国摄影》2003年第11期

陈琳《专业扫描仪特殊修饰功能的利用》,《中国摄影》2003年第8期

陈琳《数码摄影中的曝光控制》,《照相机》2003年第1期

陈琳《专业型数码相机“专”在何处》,《摄影与摄像》2003年第1期

陈琳《几种数码彩扩方法的比较》,《照相机》2003年第7期

陈琳《信息技术对摄影深层次影响的思考》,《影视技术》2003年第1期

陈琳《数字影像输出催生数字相纸》,《影像技术》2003年第1期

陈琳《数字影像银盐相纸化的途径与要求》,《影像技术》2003年第3期

陈琳《数字照相机成像芯片》,《影像材料》2003年第2、5期

陈琳《数字相纸优势谈》,《影像材料》2003年第2期

陈琳《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盐城师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2003年3期收录

陈琳《网络课件质量速度统一观》,《自然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陈琳《数字照相机色彩分割记录方式与特点》,《影像技术》2003年第4期

陈琳《TIPA给我们的启示》,《影像材料》2002年第6期

陈琳《多媒体教学异常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远程教育杂志》2002年第6期

陈琳《大学摄影教学改革之路该如何走》,《高校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陈琳《关注数码胶卷》,《摄影与摄像》2002年7、8期

陈琳《试探动画的教学功能与数字化制作》,《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2期

陈琳《音频数字化媒体与加工处理数字化》,《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4期

陈琳《现代教育媒体的数字化整合》,《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2期

陈琳《摄影教学的革命》,《影像材料》2001年6期

陈琳《聚焦数字影像新技术》,《影像材料》2001年3期

陈琳《构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新体系》,《盐城师院学报》2000年3期

陈琳《单反数字照相机的特殊操作与设定》,《中国摄影》2000年1期

陈琳《全面认识专业闪光灯的特殊功能》,《中国摄影》2000年2期

陈琳《试探构建网络影展体系》,《中国摄影》2000年9期

陈琳《数字摄影热点问题探讨(四)》,《感光材料》2000年5期

陈琳《数字摄影热点问题探讨(三)》,《感光材料》2000年4期

陈琳《数字摄影热点问题探讨(二)》,《感光材料》2000年3期

陈琳《数字摄影热点问题探讨(一)》,《感光材料》2000年2期

陈琳《投影片数字化制作方法再探》,《感光材料》2000年第1期

陈琳《数字照相机特殊性能指标辨析》,《摄影与摄像》2000年1期

陈琳《试探数字照相机用存储媒体的特色与使用》,《照相机》2000年2期

陈琳《试控数字照相机的特殊结构与组成(下)》,《照相机》2000年10期

陈琳《试探数字照相机的特殊结构与组成(上)》,《照相机》2000年9期

陈琳《数字音频产品与应用》,《电声技术》2000年12期

陈琳《关于数字照相机在教育中应用的探讨》,《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6期

陈琳《数码相机的特殊使用》,《摄影与摄像》1999年1、2、3、4期

陈琳《试探数字照相机选购要点》,《照相机》1999年1期

陈琳《计算机屏幕影像拍摄》,《感光材料》1999年2期

陈琳《数码照相机分辨率辨析》,《摄影与摄像》1999年5期

陈琳《数字照相机特有功能纵横》,《摄影与摄像》1999年7、8期

陈琳《专业数字摄影设备的种类与选择》,《照相机》1999年9期

陈琳《关于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盐城师院学报》1999年4期

陈琳《色调分离多次曝光制作彩色投影片》,《感光材料》1998年1期

陈琳《数字相机性能综观》,《感光材料》1998年2期

陈琳《投影片数字化制作方法初探》,《感光材料》1998年3期

陈琳《数字摄影新发展扫描》,《感光材料》1998年5期

陈琳《数字摄影概论》,《人像摄影》98年1、2、3、4、5、6、7、8、9、10、11、12期

99年1、2、3、4、5、6、7、8、9、10、11、12期

陈琳《数字影像系统新景观》,《照相机》1998年2期

陈琳《关于数字摄影特色的思考》,《照相机》1998年3期

陈琳《影像稳定功能镜头透视》,《照相机》1998年9期

陈琳《分区套式多次曝光制作彩色投影片》,《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1期

陈琳《数字摄录一体机纵横》,《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6期

陈琳《写真博士热线》,《光与影》97年第1、2、3、4、5、6期

陈琳《摄影技术的新发展与电化教育》,《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5期

陈琳《从佳能EOS DCS透视数码相机(下)》,《照相机》1997年11期

陈琳《从佳能EOSDCS透视数码相机(中)》,《照相机》1997年10期

陈琳《从佳能EOS DCS透视数码相机(上)》,《照相机》1997年8期

陈琳《投影教学媒体数字化制作技术》,《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4期

2.指导研究生或青年教师发表的论文(核心+CSSCI论文 61 篇,CSSCI 48 篇)陆微,陈琳《“晒课”促进教师智慧成长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12期

殷海婷,陈琳《智慧型学科门户情感化设计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7期

李振超,陈琳,郑旭东《基于历史数据的发展性评价研究进展分析》,《现代教育管理》,2015年5期

乔灿《由虚拟走向虚实一体——高校智慧教育资源大开放共享观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11期

李振超,陈琳,郑旭东《大数据理念下的发展性学习评价系统设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6期

赵苗苗,陈琳《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型个性化学习服务研究》,《教育导刊》,2015年10期乔灿,陈琳《基于知识管理的个人学习环境构建》,《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年2期

戴晓华,陈琳(通讯作者)《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9期

陈耀华,陈琳(通讯作者)《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公平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7期郑旭东,陈琳(通讯作者),陈耀华,李振超《MOOCs对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1期

郑旭东,岳婷燕,陈琳(通讯作者)《基于社会研究-认知双连通模式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6期

李振超,陈琳,郑旭东,蒋倩《建立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机制的SWOT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3期

陈耀华,陈琳(通讯作者)《中外视频公开课对比分析与优化发展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7期

陈耀华,陈琳(通讯作者)《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更高层次教育公平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11期

杨叶,陈琳(通讯作者),董启标《基于PhoneGap的跨平台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探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2期

杨叶,陈琳,董启标《响应式Web移动学习资源的技术实现与设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6期

席春荣,陈琳《DV片头视觉艺术性的研究》,《影视制作》,2012年2期

李凡,陈琳,殷旭彪《论人物纪录片的纪实性与故事性——〈守望者——汉风〉创作谈》,《现代视听》, 2012年1期

郭阳《适于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资源系统探析》,《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2期

殷旭彪,陈琳《论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5期

殷旭彪,陈琳,李凡,王永花《基于设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效性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期

殷旭彪,陈琳,李凡《DV纪录片创作理念和方法的探讨——以纪录片<守望者——汉风>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2期

殷旭彪,陈琳《论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技术理性》,《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2期

殷旭彪,李磊,陈琳《关于教育技术之技术理性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王矗,陈琳《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成人终身学习模式探究》,《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王矗,陈琳《面向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资源设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8期李凡,陈琳,殷旭彪《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设计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2

年11期

李凡,陈琳《英国信息化策略“下一代学习运动”的发展及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6期

李凡,陈琳《移动学习期刊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李凡,王矗,陈琳《非线性科学及其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蒋艳红,陈琳《中美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现状研究比较及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蒋艳红,陈琳《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计划(2010-2013)>及其启示》,《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8期

蒋艳红,陈琳,李凡《英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最新动向——《教学重要性》白皮书解读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2期

蒋艳红,陈琳《基于协同理论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4期王斌,陈琳《课程学习自我测试平台的创新设计与开发——以<数字影像技术>测试平台开发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5期

景红娜,陈琳《基于Moodle的深层学习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3期

李磊,陈琳《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维权探析》,《新闻知识》2011年4期

张琪,陈琳《我国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现状研究与归因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4期

郑权,陈琳《信息时代成人移动学习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2期

Yunwu WANG, Lin CHEN. Exploration on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in Education.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Volume 13,ISTP).2011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CCSSTA’2011)(2011年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

赵伟林,陈琳《CNKI文献计量分析看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陈耀华,陈琳《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绿色”建设观探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6期

陈耀华,陈琳《关于电纸书替代纸质书的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2期

黄阳,陈琳《凝聚智慧四位一体创新发展——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读》,《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冯霞,陈琳《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策略养成教育实验研究——以教育传播学网络课程为例》,《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8期

张伟,陈琳,丁彦《移动学习时代的学习观:基于分布式认知论的视点》,《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4期.

张伟,陈琳《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支持服务探讨》,《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3期张伟,丁彦,李忠,陈琳《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设计与制作》,《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2期张伟,陈琳《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数字短片发展探究》,《电影文学》,2009年12期

张伟,陈琳《本土电视教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电教》,2009年12期

孙益祥,陈琳《青少年的网络阅读及其模式》,《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4期

孙益祥,陈琳《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平台和工具的选择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4期景红娜,陈琳《基于智能代理的混合学习支持系统设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4期

宋阳梅,陈琳《人本主义视角下的“绿色”教育软件资源制作问题探讨》,《中小学电教》,2010年3期

宋阳梅,陈琳《关于构建教育信息化“绿色”环境的探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4期王晓玲,陈琳《多元智能理论下网络教学媒体呈现形式探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2期

王健,陈琳《研究生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6期王健,陈琳《青少年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内涵与培养》,《中小学电教》,2011年6期

王健,陈琳《促进大学生网络阅读效果的策略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3期

王健,陈琳《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下的网络阅读》,《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王健,陈琳《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的不良倾向及其调整》,《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6期

王健,陈琳,景红娜《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调查及其指导》,《中小学电教》,2010年5期

王健,陈琳《信息化时代的阅读方式与前景探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2期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述评及展望开放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5期张琪,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7期

周惠颖,陈琳《应用促进公平: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4期

杜荣良,陈琳《基于〈聋人手语900句〉论多媒体电子书的制作》,《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4期

胡永斌,张汇芬,陈琳《聋人手语动画开发的实践研究——以〈手语100句〉的开发为例》,《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2期

杨会,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贡献力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6期

周惠颖,陈琳《国外特殊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启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1期王运武,陈琳《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8期

王运武,陈琳《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3期

张汇芬,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变化透视》,《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2期

李延延,陈琳,张汇芬《从CSSCI看〈电化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期

郑权,陈琳《移动学习——未来聋生学习的新视窗》,《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24期张琪,陈琳《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断层扫描》,《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张琪,陈琳《教育游戏发展的思考》(学术版),《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9期

获奖情况:

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201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3年,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影像技术》第2版,教育部(教高司函…2011)195号)

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信息化人才立体、多元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3年,陈琳、蔡国春、李子运、黄如民、王帆、王运武

江苏省首届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三等奖——《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学研创”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年,陈琳李子运朱守业王健黄如民王运武杨现民杨成

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数字影像技术》第2版,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精品教材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技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09年,陈琳、蔡国春、李子运、杨成、黄如民)

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信息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与实践》,2011年,陈琳、刘行芳、张立荣、马德俊、李文、黄如民、李子运)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徐州市人民政府,2013年)

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技术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创新探索实践》,2011年,主持)江苏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与行动》,2007年)

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数字影像技术与艺术研究》课程,2010年,主持)

江苏省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2010年,主持)

江苏省精品课程二等奖(《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2006年,主持)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论文,2010年)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苏北地区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论文,2010年)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第三届先进工作者(2011年)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数字影像技术数字化立体教学资源》,2011年,与陈立钢、王斌、李凡、赵伟林、程薇、黄阳、吴明超、刘刚、高辉、殷旭彪、陶秋荣、彭振宇、侍松门、叶荣荣、董莉、许艳丽、康红为、顾玉荣、王晶、喻一珺、冯聪、蒋艳红、王蔚、李婷、陈美琳、张露丹、宋霞霞、杨俊珂、刘苗苗、张晓蕾、黄小娟、陆菁莲、陈亚琴、柏菊花、王矗、艾文斌、潘玉霞、罗艳、葛宝进、陈雪玲等2009级研究生共同合作完成,黄如民、朱守业老师技术支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共享模式研究》,陈琳、王矗、李凡、蒋艳红,2011年)

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1年)

第二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聋人手语900句》,陈琳、赵锡安、王太昌、李忠、郑权、鲍红安、潘莉、徐明、刘永宁、王庆宝、王倩、顾玉荣、祁云、宋爱清、常波、郑友庆、葛明驷、刘永福、练志坚、景瑞、吕霞、张颖、权盛、胡永斌、王健、周惠颖、李薇等人合作,2011)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11年,指导的研究生张伟获省优硕论文奖)

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殷旭彪等同学拍摄的《汉风》电视片获艺术作品展甲组一等奖,2011年)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一等奖(《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0年)徐州师范大学师德模范(2010年)

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指导的研究生王运武获省优硕论文奖)

中国摄影教育德艺双馨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全国摄影联合会,2009)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一等奖(《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汉语唇读研究》,2009年)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论文一等奖(《“干线式”方法的开创及运用》,2008年)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论文二等奖(《基于实践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思考》,2008年)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评比,2008年,主持,与研究生合作)

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手语动画100句》,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评比,2008年,主持,与研究生、本科生合作)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等奖(《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第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8年)

徐州师范大学首届教学名师

江苏省摄影教育奖(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2008年)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一等奖(《改革教育技术本科教育打造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2007年)

全国多媒体比赛二等奖(《摄影技术与艺术》,与研究生徐华平合作,2007年)

中国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奖(教育部艺教委、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2004年)

全国昊天杯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教育信息化中的倾向性问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5年)江苏省艺术科学报告会论文二等奖(《高校摄影艺术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

全国昊天杯优秀论文三等奖(《数字影像技术课程的创设与教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5年)全国优秀畅销书二等奖(《现代教育技术》,中国高校出版协会,2004年)

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现代教育技术》,徐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材一等奖(《大学摄影创新教程》,2005年)

江苏省摄影论文一等奖(《摄影教学的革命》,省艺教委、省高校摄影学会,2004年)

全国实用摄影论文一等奖(《存储卡谁领风骚》,摄影与摄像杂志社,2003年)

全国实用摄影论文一等奖(《数码照相机分辨率辩析》,摄影与摄像杂志社,2002年)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一等奖(《中国教育信息化优化发展之战略思考》,2003年)

江苏省摄影著作奖(《数字摄影》,省艺教委、省高校摄影学会,2003年)

研究、教学、建设和改革项目:

江苏省品牌专业(教育技术学省品牌专业建设,江苏省人民政府,主持,2015-2018)

江苏省优势学科(教育学省优势学科建设,江苏省人民政府,主持,2014-2017)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教育厅,2015- ,主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育部,2013,主持)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科技厅,2013- ,主持)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创新引领教育现代化的经验与模式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3-2016,主持,13JYA002)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研究》(2012-2015,国家级课题,主持,BCA120025)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人终身学习资源建设研究》(2010-2012,GKA103021,教育部重点,主持,结题等级“良好”)

教育技术学科网(https://www.doczj.com/doc/0816586391.html,,2006-201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引领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政策研究》(教育厅,2010-2014,主持,2010ZDIXM056,8万)

教育技术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国家教育部、财政部,2009- ,主持)

教育学省重点专业类建设(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2012- ,主持)

教育技术学省重点专业建设(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2012- ,主持)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09-2012,主持)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阅读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8-2011,主持)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YJG08_YB47,2008- ,主持)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信息时代高校教材建设的特殊性与应对策略和方法研究》(2008-2012,主持)

江苏省重点学科——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2006-,首席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教育信息技术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主持,2007-2010)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实验室建设(主持)

全国“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编著(2006,主编)

全国“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数字影像技术》教材编著,2008-2010,主持)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06-2009,教育部重点,主持,结题等级“良好”,课题批准号为DCA060095))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苏北地区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2006-2009,主持)

江苏省高教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系统化研究》(2006-2009,主持)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重点课题《高等学校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方案与实践研究》(2005-2007,主持)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基于信息时代的影像表意语言研究》(2005-2007,主持人)江苏省教育技术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2004—2005)

江苏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构建教育信息技术》(2002-2005,主持)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信息化进程中教师信息化教育研究》(主持)

指导学生省级以上项目:

王运武主持2007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

周惠颖主持2008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聋教育数字化资源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磊主持201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基于网络媒体的公众维权研究》

席春荣、李凡主持201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学习方式改变研究》

杨叶主持201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跨平台移动学习资源开发》

郑旭东主持201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提升数字化学习效果的移动教育资源建设理论研究》

殷海婷主持201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中国SNS网站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研究》赵苗苗主持201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

王蔚主持2015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

孙会,李静,武丛主持2007年度省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手语动画开发(07SSJCX005)》张斌,孙慧主持2008年度省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情境手语网络视频开发(08SSJCX01)》孙洁,韩兆军主持省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基于3G时代移动平台上的旅游资源库建设—以徐州旅游为例(10SSJCX17)》,与朱守业老师共同指导

刘春苗,杨霞,王杰,王薇2013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调查及引导策略》,与王健老师共同指导

指导学生获奖:

赵苗苗 2015全国首届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与杨现民共同指导)

王蔚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与杨现民共同指导)

王蔚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与杨现民共同指导)

李冀红 2015全国首届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与杨现民共同指导)

王怀波 2015全国首届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与杨现民共同指导)

郑权 2012年度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

杨叶 2015年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殷旭彪 2013年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张伟 2011年度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王运武 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王矗,艾文斌,潘玉霞,柏菊花,黄晓娟,陆菁莲,陈雪玲,陈亚琴《数字摄影电子书》2010年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

王运武,席春荣,徐华平,刘连启,王健《教育技术学科网》2012年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

钱骏翔 2005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摄影一等奖

冯聪 2006年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主题摄影大赛特等奖

刘少青 2006年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主题摄影大赛一等奖

胡娟娟 2006年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主题摄影大赛二等奖

李延延 2008年江苏省艺术教育论文一等奖

张汇芬,孙会 2008年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

张颖,陈琳,柳素芬,王晓玲,孙益祥,朱静,周嫚嫚,景红娜 2009年《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网》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赵伟林,刘刚,杨俊珂,黄小娟,顾玉荣 2010年《同一片蓝天》江苏省“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DV作品二等奖,江苏省首届“阳光校园”优秀DV作品大赛三等奖殷旭彪,喻一珺,李凡,席春荣 2010年《彭城书院》电视片江苏省“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DV作品三等奖

陈立钢,李婷,赵伟林,董莉,王蔚 2010年《〈数字摄影〉多媒体词典》江苏省“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应用软件三等奖

赵伟林,刘刚,夏志鹏,赵秋锦,杨俊珂,陈月,毕家娟,黄小娟,顾玉荣 2011年《明浩》电视片第六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二等奖

殷旭彪,李凡,喻一珺,陶秋荣,席春荣,蒋艳红,许艳丽,刘帅,李湘颖,2011年《汉风》电视片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第六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优秀奖

学术与专业贡献:

1.连续建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30多年,主编5个版本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发行几十万册,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省精品教材,引领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改革发展几十年;

2.创设《数字影像技术》教材,打造为全国教育技术学科和专业唯一的国家精品教材;

3.提出特殊教育语料库的建议,国家专门立项两个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

4.率先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者、管理者、研究者、服务者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理论、技术、艺术、工程“四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将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为省优势学科的核心学科;

5.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提出资源的“公建共(公)享”说,“长链学习理论”、“视网研创”模式、智慧性课程、聋教育资源的“三语”说、学习的“五大支柱”说、“知-行-创”统一说等对教育产生一定影响的观点和理论;

6.提出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普通院校本科生培养成精英、将硕士研究生作为学科建设生力军使用、教育技术学教师“三化”“三师”目标的理念;

7.创立“干线式”教学方法;

8.主持建设累计访问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教育技术学科网;

9.开创投影片数字化制作方法、投影片摄影放大法、幻灯片快速调蓝法、彩色幻灯片快速校色法;

10.出版全国首部数字摄影专著《数字摄影》;

11.主持教育技术学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科整体的跨越式发展;

12.率先提出并成功组织实施“假期业界锻炼制”;

13.以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基础,建成“智慧型课程”,并建构了智慧型课程平台;

14.提出并打造“中国知智网”,建构中文学科门户中心;

15.申报取得全国唯一名为“教育信息化”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集全校之力申报取得全国第一个名为“智慧教育”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7.发起并组织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新闻评选(已评2013、2014两届);

18.在全国率先开设教育现代化研究、教育信息化研究、教育技术人发展研究、智慧教育研究等研究生课程;

19.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出“知行创”统一说;

20.提出2.0智慧教育——高度信息化发展支持的教育新形态。

主要学术报告和讲学(2006年以后的部分):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直播公益讲座,《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研究》,2015年12月9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2.5小时

国际智慧教育展览,《智慧校园智慧性研究》,2015年12月12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江苏省社科学术大会,《智慧促进公平创新提升幸福》,2015年11月11日

“国培计划”(2015)——宁夏乡村小学校长助力研修培训班,《“互联网+”教育变革研究》,2015年11月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系主任培训班,《走向智慧教育的职业教育变革》,2015年10月

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互联网+教育变革研究》,2015年9月28日,陕西师范大学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的教育变革》,2015年8月

南通大学,《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2015年8月

江苏理工学院,《微课设计及其评价》,2015年7月

盐城师范学院,《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2015年7月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秘书长会议,《纵论智慧教育》,2015年5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2015年4月17-18日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时代新定位研究》,2015年4月17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时代建构研究》,2015年4月17日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协同建设研究》,2015年4月17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师发展研究》,2015年4月17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微课的智慧性设计研究》,2015年4月18日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智慧型课程建构研究》,2015年4月18日

内蒙古师范大学,《智慧教育:信息时代教育新形态》,2015-1-21

国家会议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14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智慧教育主旨报告《从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2014-12-1

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九届年会,《智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自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团队的报告》,2014-12-10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2014-11-30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研讨会,《智慧型课程及其特点》,2014-10-17

清华大学,《数字教育资源研究》,2013-11-1

江苏省中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发与应用培训,《网络学习空间开发与应用理论》和《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2013-7-18

江苏省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信息化教学研究》,2013-7-30

淮阴师范学院,《投身教育信息化主战场——新时期教育技术人发展研究》,2012-9-21

巢湖学院,《教育技术人的当代使命》,2011-5-27

河南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2011年年会,《喜迎教育技术第二个春天》,河南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1-4-27

洛阳师范学院,《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历史担当》,2011-4-27

邯郸学院,《教育技术人的时代使命》,2011-4-26

安阳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人的新使命》,2011-4-26

淮北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信息化新跨越——战略与路径研究》,2011-4-22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0年年会,《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11-8

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教育技术未来创新发展之路》,北京〃清华大学,2010-10-16 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会议,典型经验介绍《锐意创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南京〃江苏省教育厅召开,2010-12-15

华东、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2010年学术年会暨东南地区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报告》,杭州〃浙江大学,2010-7-21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9年年会,《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汉语唇读研究》,福建〃福州

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江苏〃徐州师范大学,2009-8-18

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无锡〃江南大学,2009-11-22

南京邮电大学,《驾驭数媒扬帆远航》,2009-4-24

宿迁学院,《改革创新跨越—中国教育技术辉煌30年》,2009-4-11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2008年年会,《“干线式”方法的开创及运用》,广西〃南宁

第七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9-28

南通大学,《中国教育技术发展与研究》,2008-12-6

e-learning大讲堂,《中国教育技术改革发展三十年经验概观》,2008-11-3,http://www.ele https://www.doczj.com/doc/0816586391.html,/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和传媒的时代强者》,2008-10-10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7年年会,《改革教育技术本科教育打造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海南〃海口〃燕泰国际大酒店

东南地区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2007年年会,《改革教育技术本科教育打造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山东〃青岛大学,2007-10-18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系列课程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会,主讲《<数字影像技术>课程创设及教学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教指委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智慧园区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智慧园区建设规划方案编制任务书 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 2019年4月19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3) (一)工作背景 (3) (二)建设目标 (3) (三)建设原则 (3) (四)建设成效 (4) 二、编制依据及参考 (5) 三、主要任务 (7) (一)总体规划设计 (7) (二)数据库及网络总体架构及规划 (8) (三)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9) (四)云+边+端协同立体感知体系 (9) (五)应急安环一体化平台 (9) (六)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平台 (10) (七)公用工程一体化平台 (11) (八)石化产业基地管理服务创新一体化平台 (12) 四、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 (13) 五、工作要求 (14) 六、成果要求 (14) 七、时间节点要求 (14)

一、项目概况 (一)工作背景 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4000万吨级炼油、300万吨级乙烯、400万吨级芳烃的年生产加工规模,将逐步建成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准的石化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内一批重大投资的石化项目已经陆续投入生产。石化产业基地是整个徐圩新区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与此同时,通过智慧石化产业基地与智慧港口建设形成联动发展,以港口航运物流能力为牵引,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可以逐步建设形成港口、产业、新区一体发展新格局。因此,当前构建一套完备的智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以支撑和完善石化产业基地在运营管理服务方面的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化工产业基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石化产业发展特色,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运营方式的创新,构建石化产业基地智慧化应用发展体系,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基地综合运营管理能力。在规模化、绿色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基地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结构最优化、节能减排常态化、安全监督智能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基地环境生态化,基地内企业互动服务的一体化,将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化石化产业基地。 (三)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协同工作原则。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二日 一、平台建设背景 在经历改革开放 30 年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47%,然而城市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日益涌入的人口增长速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者必须面临四个难题:一是如何改变目前以量取胜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以质取胜的城市发展;二是如何更有效地分配城市资源,使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另外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城市的诸多方面的设施,使之保持活力;最后如何进行产业升级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下,需要管理者对城市资源设施进行完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源、设施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和管理。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基于信息化的良好基础和城市发展定位,依靠信息化的力量,通过城市信息化的手段,充分了解城市的各项设施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和重复投资,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城市建设档次,系统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以一种更加直观的信息可视化方式表达所有事物天然俱备的位置特征信息,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性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地理时空信息平台通过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带动个人消费、

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应用创新,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安全等各种智慧城市专业领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信息载体。 智慧水利 图1 城市时空信息与智慧城市 地理时空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系统发展迅速,应用也日趋深入和广泛,逐渐融入信息技术的主流,正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各国已建立了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测绘制图、资源管理和辅助决策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与合作,原有系统平台之间壁垒分明,数据共享与服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使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江苏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按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指导科学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第四条高校社科基金项目面向全省高校,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要重点扶植高校青年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江苏省教育厅负责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和发布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中长期规划与课题指南; 2、组织和指导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批准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及经费资助,组织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组织优秀成果的评奖活动; 3、制定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4、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和支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六条江苏省教育厅聘请各学科专家组成专业咨询组,咨询组的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学科研究发展规划、课题指南; 2、评议各学科申报项目,提出资金资助建议; 3、参与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规划立项的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成果验收; 4、参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 5、完成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高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校的社科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八条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包括: 1、高校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申报、评审并给予经费资助,一般每年申报一次; 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学校给予经费资助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每年申报一次; 3、高校社科基金专题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申报,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云平台 整体方案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一章整体技术构架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整体架构基于“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服务实战”的理念,为了完善当地政府(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当地政府各局委办的实际需求,把握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着力点建立全覆盖防控、基础设施支撑、实战应用、指挥调度、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起点、群众最满意的智慧安防”的目标。 根据广电针对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构想,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可以按照“感知、传输、管理、应用”的基本原则,将整个智慧城市的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整体结构如下: 图1:智慧城市整体结构图

********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领域,提供了包括前端视频感知设备、网络传输设备、管理平台以及视频业务应用在的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 图2:整体解决方案 基础支持体系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传输中心,是其他体系的正常工作桥梁;全覆盖防控体系是整个系统数据信息的源泉,是其他体系的数据采集之源;实战应用体系利用采集的数据信息,结合实际业务应用流程,服务于实战应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体系。通过建立四大体系,加强安防信息化建设应用,助推治安防控提档升级,打造智慧安防的新目标。 视频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重要举措。 为了使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又能紧跟先进技术的前沿,本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依据“圈、块、格、点”的规划设计原则对省各地(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未来三到五年的建设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在详细调研已建系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进行指导。 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目标通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两年):本阶段主要是建设当地政府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建设的容包含了: 监控资源。主要是图像监控资源,扩充后的监控点要能基本覆盖全市各主要街道、各企业,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控。主要包含高清视频系统、高清卡口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等。 传输网络。数字视频专网传输网络计划在原有的网络上基础上进行扩容,将所有监控资源接入。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是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政府视频资源和社会单位视频资源的联网共享。同时基于现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功能单一的现状,对功能进行拓展,建成服务于公安实战的业务模块。 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基础支撑运行环境的可视、可控、可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 对已建成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对监控系统部分软硬件进行改造和升级,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整合,实现和市局平台的互联对接。 第二阶段(三年):高度整合,深度应用,服务创新,品牌效应

成立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总投资18000万元)

成立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xxx集团

摘要 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90.0 万元,占公司股份67%;B公司出资290.0万元,占公司股份33%。 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以智慧产业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 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 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 业的发展。 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8291.77万元,其中:固定资 产投资14997.88万元,占总投资的81.99%;流动资金3293.89万元,占总投资的18.01%。 根据规划,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3101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239.84万元,税金及附加344.35万元,利润总额6776.16万元,利税总额8055.15万元,税后净利润5082.12万元,纳税总额2973.03万元,投资利润率37.04%,投资利税率 44.04%,投资回报率27.78%,全部投资回收期5.10年,提供就业职位605个。

报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组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经营管理等初步方案;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的总体及分年度实施进度计划。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88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江苏智慧产业有限公司由xxx集团(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 集团(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90.0万元,占公司股份67%;B公司出资290.0万元,占公司股份33%。 (四)法人代表 龙xx (五)注册地址 某某开发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六)主要经营范围 以智慧产业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使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目(以下简称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江苏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按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指导科学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第四条高校社科基金项目面向全省高校,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要重点扶植高校青年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江苏省教育厅负责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和发布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中长期规划与课题指南; 2、组织和指导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批准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及经费资助,组织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组织优秀成果的评奖活动; 3、制定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4、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和支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六条江苏省教育厅聘请各学科专家组成专业咨询组,咨询组的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学科研究发展规划、课题指南; 2、评议各学科申报项目,提出资金资助建议; 3、参与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规划立项的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成果验收; 4、参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 5、完成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高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校的社科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八条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包括: 1、高校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申报、评审并给予经费资助,一般每年申报一次; 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学校给予经费资助并

高校文科学报内外稿质量初探以教育部第3批名刊为例刘向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新闻与传媒·2014年第5期 高校文科学报内外稿质量初探 ———以教育部第3批名刊为例 刘向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编辑部,北京100089) 【摘要】以入选教育部第3批名刊工程中的8家学报为对象,统计分析2011年和2012年内稿和外稿的基金论文比、篇均被引频次和Web下载率,结 果显示专业性学报的外稿略优于内稿,而综合性学报的内稿比外稿的质量好得 多。高校学报长期以来的“窗口”定位及内向性,是造成高校学报内稿比外稿 总体质量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高校学报内外稿内向性专业化 2013年11月,在教育部第三批名刊中期检查汇报会上,《政法论坛》的负责人谈到加强名刊建设的措施时特别强调:一些人指责我们自发率偏高,入选名刊后我们逐渐增大了外稿①比例。在随后的讨论中,《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负责人却表示:“我们对内外稿的比例并不在意,不管内稿外稿,只要是好稿件就行,有时我们一期杂志中超过一半的文章都是内稿。”实际上,内外稿的关系如何平衡一直是困扰高校学报的一个重要问题,被认为是高校学报当前发展面临的“十个两难选择”[1]或“三个矛盾”[2]之一,在期刊界和社会上颇受关注和争议。例如,中国法学创新网统计各法学院校和学者的论文发表情况时专门列明了他发文章数(在非本单位主办的法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认为他发的文章更有分量;该网站还对各法学期刊的自发率进行盘点,一些自发率较高的刊物如《政法论坛》在网友中引起激烈争论:许多人认为这些期刊“不够大气”,质疑稿子是怎么发出来的,甚至有人把它们与“自甘堕落,期刊腐败”联系起来;也有人认为自发率与一个刊物的质量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中国政法大学本校的师生想在《政法论坛》发表文章也是非常难的”。 而在理论界,学者们普遍认为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学报的内稿不如外稿,内稿过多影响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有学者认为,内稿为主容易衍生学术不端;高校学报长期以来坚持为本校科研教学服务的定位和内向性的办刊机制,导致内稿作者往往降低自我要求,编辑也会降低内稿的准入条件,由此最终导致刊物质量的走低[3]。也有学者认为,许多高校鼓励本校教师把科研成果发表在校外更高级别的刊物上,高校教师在投稿时也希望自己的成果刊发在校外刊物上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水平,由此形成校内优秀稿件大量外流的局面,投给自己学报的多是外刊退 收稿日期:2014-06-09 作者简介:刘向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副主编,法学博士,主要研究环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①外稿是指来自刊物主办单位之外的作者的稿件,在此指该学报主办高校校外作者的稿件。 731

浅谈智慧课堂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智慧课堂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水 平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也逐渐成熟,在教育领域,如何应用互联网信息技 术构建智慧课堂,打造智慧教学,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本篇文章就智慧课 堂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刻且具体的探究,希望有助于高 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在目前,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智慧课堂的建设,如何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以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构建智慧课堂,不仅可 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好的听课效果,也可以使数学教学融入 信息化、现代化手段,使数学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本篇文章就如何在智慧课堂背 景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究。 一、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较差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的还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学生应用 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过多的要求,这是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数学学 习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深入生活,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才能够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 如果学生不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不能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是很难 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的[1]。 (二)学生的数学知识思维体系不够全面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缺乏较为全面、科学的数学知识思维体系,他们不 能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归纳总结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逻辑的知识思维体系。这是十分 不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如果学生缺乏较为全面的数学知识思维体系,是很 难在面对一道综合性强的问题时,通过对题干的分析,找出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选择合适 的解题方法的。同时,如果学生不能构建全面的数学知识思维体系,也说明其对数学知识的 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 二、智慧课堂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培养方案 (一)运用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智慧课堂,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数 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生活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地理解数学知识,可以对数学知 识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比如,在讲到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为学生出题,让学生利用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答案,

大数据+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设 计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基本概况 (1) 1.1 某某市概况(要点) (1) 1.2 某某市管辖区-某某区概况(要点) (1) 第2章创建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2) 2.1 需求分析 (2) 2.1.1 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智慧化” (2) 2.1.2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智慧化” (3) 2.1.3 加强城市管理与运营需要“智慧化” (4) 2.1.4 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智慧化” (4) 2.2 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5) 2.2.1 现有基础条件 (5) 2.2.2 优势分析 (9) 2.2.3 可行性分析 (10) 2.3 风险分析及对策 (13) 2.3.1 政策风险 (13) 2.3.2 行为风险 (14) 2.3.3 经济风险 (16) 2.3.4 技术风险 (17) 2.3.5 实施风险 (17) 2.3.6 人才风险 (18) 2.3.7 某某市理性认识智慧城市系统 (18) 2.3.8 某某市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19) 2.3.9 某某市基本现状与建设智慧城市定位 (20) 2.3.10 继承国家课题成果降低风险高起点建设 (20) 2.3.11 某某市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机制 (21) 2.3.12 某某市全面梳理智慧城市业务并理清相关互系 (21) 2.3.13 某某市将实行设计与建设分开实施的原则 (24) 2.3.14 某某市将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24) 2.3.15 某某市将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业务一体化改革 (25) 2.3.16 某某市智慧城市技术整合与创新 (26) 2.3.17 确定智慧城市工程同已建系统的关系 (27) 2.3.18 某某市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国家综合成果 (28) 第3章创建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 (30) 3.1 创建目标 (30) 3.1.1 “智慧某某市”发展预期 (30) 3.1.2 “智慧某某市”总体目标 (31) 3.1.3 “智慧某某市”创建目标 (32) 3.2 考核指标 (36)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6) 3.2.2 建设与宜居 (38) 3.2.3 管理与服务 (39) 3.2.4 产业与经济 (42)

高校智慧旅游云实验优秀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高校智慧旅游云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旅游管理 高校智慧旅游云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张俊洋 随着我国旅游业逐步走进“智慧旅游”时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必须紧跟行业发展大方向,为旅游行业打造和培养高端旅游人才。将智慧旅游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把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利用云计算构建智慧旅游实验教学平台,并通过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可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验项目水平,推动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培养的毕业生数量已成规模,但培养模式还不尽完善,导致人才素质与行业需求脱节,本科生专业内就业率较低,且流失严重。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学普遍存在如下状况:既不能在技能教学上与职业院校一较高下,又不能搞纯粹的研究型教育。毕业生既不屑于从事一线技能操作岗位,又没有足够能力胜任管理岗位。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效度。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在调查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高质量的实训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是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场所,目前我国多数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均存在诸多问题,如实验设备陈旧、功能不完善、实训基地档次不高等,从而造成实训课程的开设比例低、效果差。我国旅游业进入智慧旅游时代后,对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国多数本

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尚不能满足智慧旅游时代的旅游实训教学,无法与旅游行业接轨。如此以来,人才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因此,把智慧旅游与云计算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并探索其实验教学的创新成为当前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云计算概述 所谓云计算(CloudComputing),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向用户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其他网络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在云计算的模式中,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和软件并不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云计算提供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库中心里。用户只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以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访问这些服务即可。云计算包括三个层次的服务: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IaaS通过互联网提供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资源,还可以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和/或信息资源。Paas则提供了基础架构,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却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SaaS是最为成熟、最出名,也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云计算。它是一种软件分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软件安装在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那里,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使用这些软件。 三、智慧旅游概述 (一)智慧旅游的起源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等级目录(2014年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等级目录(2014年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A类期刊目录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院 3新华文摘(须全文转载)人民出版社 4进入SSCI检索的国外学术刊物 5进入A&HCI检索的国外学术刊物 注:SSCI为国外社会科学索引;A&HCI为国外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B类期刊目录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 1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3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4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 6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7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8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9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 10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11考古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2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3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14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5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6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7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社

18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9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1求是中共中央委员会 22文史中华书局 2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须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C类期刊目录 1.法学(8种)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1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 2中外法学北京大学 3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 4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法学华东政法大学 6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 7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8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 2.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21种)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 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 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 4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 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京大学 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 7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 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 9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 1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

江苏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苏建质安〔2020〕78号 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南通市市政园林局: 智慧工地是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随着智能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加快江苏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施工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智慧工地建设,但还存在着系统集成度低、“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用户端与监管层数据融通度不高、软硬件集成难等应用技术难点。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7〕151 号),围绕打造“江苏建造”品牌,推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助推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经研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驱动建筑企业智能化变革、引领项目全过程升级”的总体要求,将施工现场所应用的各类小而精(杂)的专业化系统集成整合,利用物联网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施工过程相关信息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处理和协同工作。采集、集成和应用散落在项目、企业、政府等各个层级的建筑施工海量数据,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助力建筑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变革,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形成涵盖现场应用、集成监管、决策分析、数据中心和行业监管等五个方面内容的智慧工地。 (二)基本原则 服务现场,服务监管。智慧工地建设需求要紧紧围绕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影响生产和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要素展开管理。智慧工地建设需要满足项目管理者对现场作业过程所需数据的及时获取、共享和沟通,并通过智慧工地的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要素的智能监控、预测报警和工作的数据共享、实时协同等,最终也满足监管层对项目建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的动态获取和掌握,有利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现差别化监管。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工地的建设需要在企业端、项目端、政府端等方面实施整体规划,整体规划应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综合考虑项目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 目申报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课题名称:申报学科:项目申报人:所在学校:申报日期:江苏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 1.本表请认真如实填写。 2.项目名称一般不加副标题,关键词控制在三个以内。 3. 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预期成果形式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其他类需在划线处填写具体成果形式。 4.本表中近三年时间从xx年1月1日起算。 5.本表请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 项目承诺书 1.本表填写的各项内容属实,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2.如获准立项,同意在本表基础上,以项目任务书作为协议开展研究工作,并按填报的研究内容、完成时间和经费预算如期完成研究任务。 3.遵守省教育厅项目管理规定,自觉接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

4.同意结项时将本项目研究与调查的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省教育厅,并由省教育厅在成果介绍和推广时无偿使用。 申报人(签章):年月日一、数据表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关键词研究类型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请在相应类型处打“√”)是否为思政重大项目 A.是 B.否(请在相应类型处打“√”)申请资助金额万元预期完成时间预期成果形式 A研究报告B专著 C系列论文 D其他(请注明)项目负责人概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学科研究专长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所在院系行政职务通讯地址项目组成员概况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研究专长签名项目负责人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成果名称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或出版时间社会反响项目负责人近三年来主持课题情况项目名称项目及立项时间项目经费(万元)进展或完成情况二、项目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超过2页A4纸)(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限2000字)(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成果等(限1500字)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一)前期研究基础(限800字)(二)项目组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及已发表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获奖和被采纳情况);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

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杨现民)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杨现民 一、智慧教育概念产生与发展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 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lien)[3],提出了以儿童发 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 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 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 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 Wisdomi ncyberspace ),是在知识 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 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建设智慧江苏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部署的重点工程之一。课题调研组邀请专家多次召开座谈会,深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宿迁等市并赴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及宁波市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内容报告如下: 一、明确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平台在智慧江苏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地理空间框架的进一步提升,是智慧江苏的“骨架”。智慧江苏应在覆盖全省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支撑下运行。 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包括:时空信息数据服务、物联网节点定位服务、云服务系统及其支撑环境。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思路为:已建有地理空间框架的市、县,向时空信息云平台转型升级;尚未建成地区集中技术力量,直接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横向时空信息云平台共建共享,纵向省市县时空信息云平台互联互通。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成果突出,为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建成 到2014年底,我省已投入5亿多元,通过先试点、后推广模式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省13个省辖市已全部启动建设。其中11个市已建设完成,淮安、宿迁计划今年完成;新沂等23个县(市、区)已启动,其他县(市、区)计划今明两年全部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推动了当地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依靠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现已创造经济效益约15亿元。 (二)行业应用成效显著

全省基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行业应用众多,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效率,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投入。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于2013年10 月投入试运行,已为140多个省级部门、单位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市级平台应用成效显著。徐州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税管理系统建成当年新增税款2亿多元,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一张图”系统使个人土地办证由原来的10多天缩短到10分钟;苏州市生态文明“四个百万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动态长效监管,促进了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南通市数字城管系统的准确派遣率、结案率和群众满意度高达98%以上,有效促进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天地图?江苏”服务日益广泛 “天地图?江苏”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即通俗的互联网地图,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地理信息浏览、兴趣点查询、出行导航定位等位置服务。目前,基于天地图的各类典型应用已超100个,公共自行车、出租车、智能公交、环保数据发布等应用在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地图”日平均数据下载服务流量已达到100多GB。 (四)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建设迅速 2013年,选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显著的徐州市和物联网创新示范区、 国家云计算试点区的无锡市作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试点城市。通过试点探索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为全面开展智慧江苏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体制机制不完善,推动建设力度不够 1.部分市县政府主导乏力 一些市县政府对建设地理空间框架、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地区财政经费不能保障,难以完成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我省44个

长沙市开展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研讨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816586391.html, 长沙市开展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研讨会 作者: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9年第13期 本报讯日前,长沙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研讨会在长沙市教育局举行。来自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及部分驻长高校的智慧教育领导、教授、专家就长沙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相关工作进行了集中研讨。 会上,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中致欢迎辞。他指出,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推进智慧长沙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长沙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公平有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他期待在专家的引领下,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全面介绍了长沙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基础和思路。她表示,长沙将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湖南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的总体 要求,围绕教育教学的变革方向与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坚持“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融合创新、交互共享的智慧教育体系,重点推进“智慧教育生态环境创设”等八大工程,实现八项创建任务。 与会专家对长沙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交的一个主文件和两个配套文件进行了充分讨论。教育部专家、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认为,长沙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意义重大。他指出,要充分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突破智慧教育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要回归教育本原,推进教育的系统变革;要勇于创新,形成创建工作推广样本,引领发展。他还就创建工作方案具体内容进行了指导。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执行负責人吴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郭炯等对长沙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洪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长童小娇等专家表示,将发挥驻长高校的人才优势,以长沙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未来教师培育力度,积极支撑长沙教育发展。 湖南省教育厅巡视员应若平结合湖南教育信息化2.0的整体推进,对长沙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要求,要省市协同,强化专家引领;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出优秀案例,推广工作经验;要狠抓落实,勤勉务实推进智慧教育工作。 长沙市教育局相关处室和部门负责人,各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部分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会议。

江苏师范大学学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学院,各部门: 《江苏师范大学学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江苏师范大学委员会江苏师范大学 2012年9月26日 江苏师范大学学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要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学术组织活力,推动学术力量整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步伐,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学部制改革的整体框架内积极推进学部改革试点工作,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部制改革试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密切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创新,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1.有利于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以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核心搭建创新平台,按优势学科群、优势专业群组建学部,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形成“拳头效应”,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2.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学部改革首要任务是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调整和重新组合,有利于促进学部内的所有人员打通使用,有利于集聚财力资源“有所为有所大为”,有利于实现各种图书文献资料、信息资源、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建共享。 3.有利于激发教师科研活力。学部有利于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及其功能,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以重大综合性科研任务为纽带,凝聚学部内科研资源,组建研究中心,组成科研群组,利用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提高研究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4.有利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的形势下,现行大学组织结构已经不适应培养高级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学部改革有利于推进跨学科教学,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按学科大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三、学部的设置及功能 学部是超越学院层次的更高起点、更高要求的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形态,是受学校委托、

智慧城市云平台系统使用手册

1.平台概述 共享交换云平台是依托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在线方式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和空间定位、分析的基本需求,具备个性化 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实现地理空间框架应用服务功能的数 据、软件及其支撑环境的总称。 共享交换云平台主要面向国家级主节点、省级分节点、市(区/县)信息基地三级构成三层网络架构,以SOA架构设计实现,并集成GEO-ESB服务总线的模式以实现空间信息的共享、交换、运维、管理和服务。遵循OGC标准,支持各种不同GIS平台服务的聚合再发布,支持二次开发能力,为政府部门提供统一的、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同时也可以支撑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 2.平台总体架构

●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层) IaaS层由网络和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构成的硬件设施作为共享交换云平台长期运行的基础支撑保障。 ●数据服务层(DaaS层) DaaS层是本平台的核心,可实现多源、多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并支持按照时间、空间、业务专题等不同纬度进行数据分发和数据服务。 ●平台服务层(PaaS层) PaaS层除了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软件外,还集成了SuperMap GIS基础平台产品,支持共享交换行业分平台和区域分平台的分发,并支持两级平台间数据按区域和专题进行数据双向交换。 ●服务层(SaaS层) 共享交换云平台提供了API、控件、模版不同级别的服务接口,可快速构建智慧城市政府部门应用、行业部门应用、企事业单位应用和公众服务应用。 3.平台功能设计

1)云平台门户 云平台门户是智慧城市建设各类应用提供在线使用平台的入口和统一登录认证。门户既提供各子系统的入口,同时也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为用户呈现平台动态、平台向导、热点服务、最新发布数据、政策法规、平台知识、服务热线等信息。 资源展示与应用子系统 资源展示与应用系统提供各类信息资源的统一展示,以及基于特定资源提供各类应用分析,它主要通过在线网络地图、影像图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平台信息资源的直观展示和信息资源的查询、统计、分析、标注等信息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了解平台基础数据资源和各单位共享专题资源的通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