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生物 有统计、分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生物 有统计、分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生物 有统计、分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生物 有统计、分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生物试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相关数据来自广雅中学)

1.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A.花粉B.红细胞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

【数据】平均分1.91,难度0.9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病毒的结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结构的理解,运用学过的知识判断哪些结构有细胞壁。这是一道容易题,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Ⅰ。

【解题思路】红细胞和胰岛A细胞是动物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当然也就没有细胞壁;花粉是种子植物花粉粒的总称,花粉粒的结构有两层细胞壁,外壁较厚。本题的关键点是要弄清花粉不等同于植物的精细胞,不同植物中的精细胞缺少细胞壁。具有细胞壁的是绝大数植物细胞、原核生物细胞(大肠杆菌、衣原体、放线菌等,但支原体无细胞壁)、真菌等。

【答案】A

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破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数据】平均分1.90,难度0.93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考查考生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题干创设新情景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也就是没有载体蛋白的膜,所以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受到抑制,而对自由扩散是没有影响的,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答案】 D

3.观察在0.3g/mI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数据】平均分1.82,难度0.91

【分析】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原理以及应用,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且伸缩性小,相当于半透膜的是原生质层,不是细胞壁,所以A都是错误的;中央液泡失水的原因不是细胞壁收缩,而是外界浓度大所致,所以D是错误的,当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洋葱表皮细胞应该是吸水,中央液泡应该逐渐变大,而不是变小,所以C也是错的。用排除法可知选B。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相关知识。

【答案】 B

4.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 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 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 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 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 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数据】平均分1.80,难度0.90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A TP等知识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把

握好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对选项作出判断。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无氧条件下,植物也可以通过无氧呼吸形成A TP,所以A是错的;只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形成A TP是需氧的,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合成A TP是不需氧的,所以C错误;细胞质中消耗的A TP也可以来自细胞质基质,所以D也是错的。

【答案】 B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A.具有双层膜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D.呈绿色椭球形

【数据】平均分1.54,难度0.77

【分析】本题考查光学显微结构与电子显微结构的区别以及叶绿体的形态结构,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内部有许多基粒,但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故A、C是错误的;绿色带状叶绿体是水绵的不是黑藻的,本题很多学生错选B,主要的原因是容易将水绵和黑藻的叶绿体形状混淆。

【答案】 D

6.关于蛋白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酶是蛋白质B.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

C.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D.利用酶工程可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

【数据】平均分1.82,难度0.91

【分析】本题考查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作用部位以及应用,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蛋白酶是蛋白质,只有核酸类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RNA)分子;通过酶分子修饰,可以提高酶活力,增加酶的稳定性,消除或降低酶的抗原性,所以利用酶工程可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消化道疾病;蛋白酶能水解某些氨基酸形成多肽,但不能水解所有的肽键。例如:胰蛋白酶仅水解由赖氨酸、精氨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形成的肽键,生成多肽。

【答案】 C

7.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右图所

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①适龄生育②基因诊断③染色体分析④B超检

A.①③B.①②

C.③④D.②③

【数据】平均分1.54,难度0.77

【分析】本题以“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

的关系”为知识背景,考查染色体变异遗传病的主要预防措

施,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Ⅰ。

【解题思路】根据上图可知母亲的年龄越大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越高,所以要适龄生育;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不是基因突变,基因诊断是诊断不出的,B超检查也是看不到染色体的,应进行染色体分析。

【答案】 A

8.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数据】平均分1.48,难度0.74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各种育种原理的理解。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单倍体育种实际上是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获得的,此过程没有产生或增加新的基因,如果亲本缺少抗病基因,那么得到的后代也会缺少抗病基因,达不到改良的目的,故B不正确。诱变育种通过基因突变是可以产生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基因工程育种、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也可以产生具有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答案】 B

9.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数据】平均分1.82,难度0.91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植物减数分裂各时期特征的掌握,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同源染色体分开,所以A是错误的;图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B也是错误的;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D也是错的;图③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赤道板与细胞板的区别以及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图象特点。

【答案】 C

10.正常双亲产下一头矮生雄性牛犊,以下解释不可能的是

A.雄犊营养不良B.雄犊携带了X染色体

C.发生了基因突变D.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

【数据】平均分1.18,难度0.59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考查考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生物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雄犊因营养不良而较矮生,属于不遗传的变异,A对;发生基因突变也可形成矮生雄性牛犊,C对;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也可生下矮生雄性牛犊,属于隐性遗传,所以D也是对的;如果雄犊携带X染色体就矮生,那么父本也应该矮生,但双亲正常,所以B错的。

【答案】 B

1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数据】平均分2.0,难度1.0

【分析】本题考查重力对根、茎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以及生长素的两重性,考查学生应用

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由于重力作用,植物靠近地面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远离地面—侧。植物的根对生长素比茎敏感,靠近地面一侧的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生长,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所以表现为根向下弯曲生长,而茎近地面一侧促进生长,茎向上弯曲。

【答案】 A

12.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

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数据】平均分1.96,难度0.98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考查考生阅读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b和c都是一样重要的,组织液中一定量的CO2也是有益的,①②都不正确;组织液中的物质由于与毛细血管发生了物质交换以及毛细淋巴管对物质的吸收是有变化的,③正确;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④正确。所以选D。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D

13.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③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④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⑤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

【数据】平均分1.02,难度0.51

【分析】本题考查艾滋病的特点及其预防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Ⅰ。

【解题思路】②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不是B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存在潜伏期是因为病毒的数量尚未达到致病量,但在潜伏期,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③错误;感染HIV 的分为携带者和患者,④错误,因HIV病毒的变异性,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⑤正确;艾滋病病毒只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能使人生病,只有受到其他病原体感染之后才出现病症,①正确。

【答案】 C

14.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数据】平均分1.6,难度0.80

【分析】本题考查群落中各物种的种间关系,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Ⅰ。

【解题思路】考菟丝子是非绿色植物,是寄生植物,它与果树间是寄生关系不是互利共

生,会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不吸收土壤水分和营养。②正确,③、④错误;由于菟丝子生在果树的树冠层,会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①正确。

【答案】 D

15.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

【数据】平均分1.84,难度0.92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者的相关知识。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Ⅰ。

【解题思路】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还可能是其他自养型的生物,例如蓝藻、光合细菌等,所以D是不正确的;生产者是自养型的生物,所以一定能固定CO2,也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答案】 D

16.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数据】平均分1.82,难度0.91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和谐,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C正确;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但有农药残留,B错误;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会使生物的多样性锐减,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会影响人类的食品供应,A错误。

【答案】 C

17.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

A.形态学下端生根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C.形态学上端生根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

【数据】平均分1.88,难度0.94

【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生理作用,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植物分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正确是处理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以促进形态学下端生出大量的根。

【答案】 A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数据】平均分1.9,难度0.95

【分析】考查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生态系统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群落,所以A是不对的;植物不仅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物理信息传递信息,例如绿草与食草动物间的信息传递,所以B错误;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是错误的,它是能量流动的特点,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所以C也错误。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答案】 D

1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数据】平均分1.62,难度0.81

【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神经系统的分级,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考跑步是—种复杂的活动,其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跑步过程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维持体温恒定的中枢,脑干呼吸中枢等参与了调节。【答案】 D

20.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①③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③④

【数据】平均分1.02,难度0.51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要研究胰岛B细胞有没有被破坏,应该在兔饱足状态下,过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含量看血糖含量有没有降低,如果没有降低,胰岛B细胞可能被破坏;但要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还要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而不是测定尿液是否含糖,尿液中有葡萄糖也不见得是糖尿病,所以选B。

【答案】 B

三、非选择题:满分为86分。本大题包括11个小题,38、39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29.(8分)

机体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受刺激的细胞内转录为mRNA,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抗体蛋白。此过程中mRNA携带的信息是如何通过tRNA准确表达的?

(2)此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内何种结构产生?

(3)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以免疫为知识背景考查考生对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细胞呼吸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对抗体的化学本质和来源的了解,以及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内容涉及必修1~3的知识,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1)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浆)细胞,其中的抗体蛋白基因转录为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tRNA识别并运载氨基酸,每个tRNA一端的3个碱基(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从而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2)细胞呼吸可提供该过程所需的A TP,产生A TP的结构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细胞核的组成结构有核膜、核孔、染色质和核仁等,其中核

仁与其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及补充说明】

(1)效应B(浆)(1分,其它答案不给分)

抗体基因(1分)(补充说明:答基因或DNA给分)

核孔(1分)。

tRNA上的一端携带特定的氨基酸(1分),另一端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1分)。(补充说明:在无科学性错误时,关键词“氨基酸”、“互补配对”(各1分)(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答全给1分)。(补充说明:答线粒体给1分)

(3)核仁(1分),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1分),(或抗体基因(1分),缺少模板(1分)。(补充说明:两空格一起考虑。①填写内容为“染色体、染色质、DNA”时仅考虑给0.5分,②内容正确时给0.5分,两空合计为1分;若合计分数为0.5分时给0分。若①填染色体、染色质、DNA、基因且②表达了相应内容作为基因转录的模板内容给1分)

【错误分析】(1)没有认真审题,“效应B(浆)细胞”错答成“淋巴”;(2)结构混淆,“核孔”错答成“核膜”,所需的能量由“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错答成由“线粒体外膜产生”;(3)表达不清,如第3小题①答染色体、染色质、DNA、基因而②所写内容错误或未表达相应内容造成失分。

30.(6分)

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和功能的问题:

(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A.核苷酸和糖原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2)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

(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和。

(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减少有关。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物大分子的元素构成、种类以及功能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熟记课本知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题思路】(1)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不含N元素,排除A、D项;核苷酸和氨基酸都是小分子而不是生物大分子,故又排除C项。胰岛素和核酸都含有N元素,又都是生物大分子,故B正确。(2)细胞中的糖类分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可以被直接吸收。二糖中的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的。(3)细胞膜的脂质中含量最多的是磷脂,另外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4)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答案及补充说明】

(1)B(1分)。

(2)单糖(1分,其它答案不给分),麦芽糖(或纤维二糖)(1分)。

(3)磷脂、固醇、糖脂(任选2个,每空1分,共2分)。补充说明:磷脂、固醇(或胆固醇,或固醇类)、糖脂(任选2个)

(4)糖蛋白(1分)。

【错误分析】(1)生物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概念混淆,导致错选C;(2)没有记住糖类

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导致“单糖”错答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3)结构与成分混淆导致“糖蛋白”错答成“糖被”、“糖被蛋白”;(4)专有名词写错,如“磷脂”写出“磷酯”。

31.(9分)

用乙烯催熟香蕉的过程中,会出现下列生理现象:①出现一个呼吸速率迅速上升的

阶段;②香蕉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③果肉甜味逐渐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昧,请解释原因。

(2)在催熟的过程中每日取样,提取果皮中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色素带会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果肉变甜是因为____________(A.果胶;B.多糖;C.可溶性糖)积累的结果,这种(类)物质是由什么物质转化而来的?是如何转化的?

【试题分析】考查考生综合利用有关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酶等方面的知识,正确理解和解释生产中相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正确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通过关键词“通风不良”、“酒味”联想到在缺氧状态下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催熟过程中,果皮由绿色变为黄色,是叶绿素分解所致,所以在进行层析时,相应的色素带会变窄或消失;可溶性还原糖具有甜味,是由多糖分解得来的。

【答案及补充说明】

(1)通风不良会引起无氧呼吸(1分),无氧呼吸使葡萄糖转化为酒精(1分)。

补充说明:在无科学性错误时,关键词:无氧呼吸、酒精积累(产生酒精)(各给1分)。这里强调主语是香蕉,若是酵母菌则整题不得分。

(2)色素带从4条逐渐变为2条(1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条带消失(1分)。

叶绿素不如类胡萝卜素稳定(1分),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先降解(1分)。

补充说明:变化和原因各给2分。

变化:叶绿素色素带减少/ 变窄/ 变浅(1分)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条带变窄/ 变浅(2分)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条带(逐渐)消失(2分)

蓝绿色和黄绿色条带变窄(2分)

层析纸上最下面的两条条带变窄(2分)

原因:叶绿素降解(1分)

叶绿素含量下降(1分)

类胡萝卜素不变(稳定)(1分)

(3)C(1分),由淀粉转化形成,通过淀粉酶降解淀粉而产生(1分)。

补充说明:在无科学性错误时,关键词“淀粉”、“淀粉酶”各1分。

【错误分析】(1)审题不清,错答成“酵母菌无氧呼吸使葡萄糖转化为酒精”;(2)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回答问题出现科学性错误,如答“叶绿素逐渐变为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会逐渐增加”。

32.(10分)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和。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和,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和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生态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该修复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是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鱼类属于消费者。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会形成竞争关系,同时藻类与鱼类之间也存在捕食关系。群落结构的变化过程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

【答案及补充说明】

(1)二次污染(1分),持效短(1分)。

补充说明:关键词是污染和时间,污染水体/环境给1分

(2)藻类(1分),大型挺水植物(1分),消费者(1分)。

补充说明:浮游植物(1分)初级/次级消费者(1分)捕食者(1分)第二营养级(1分)(3)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1分),鱼捕食藻类(1分)。

补充说明:没有具体指出藻类与大型挺水植物与鱼类之间的关系,如:增加了藻类的捕食者和竞争者(1分),出现了新的竞争关系和捕食关系(1分)

(4)吸收营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遮光,影响藻生长;分泌次生代谢物抑藻(任

选2个,每空1分,共2分)。次生演替(1分)。

补充说明: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1分)

抑制藻类大量繁殖(生长)(1分)

净化水体(1分)

改善水体质量(1分)

(群落)演替(1分)

【错误分析】(1)对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区别认识不足,错答成“杀藻剂处理水华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系统”,“不能彻底解决水华问题”,“影响生物多样性”,污染不等于破坏,凡答破坏不给分。(2)没有紧扣题目要求“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去答题,导致失分。如答“与藻类竞争”等。(3)混淆了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等知识,错答成“初生演替”。

33.(8分)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基因型为,表现型

1

为;F1自交,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试题分析】考查考生对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考生需从表中正确获取相关遗传学信息,并综合应用遗传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说明要求层次是Ⅱ。

【解题思路】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为bbTT和BBtt的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BbTt,再根据题干信息可推知,其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自交后代中出现9种基因型,其中B_T_(雌雄同株异花)占9/16,bbT_(雄株)占3/16,B_tt或bbtt(雌株)占4/16。若后代全为雄株。雄株的基因型为bbT_,所以亲代雌性个体不能含有B基因,其基因型只能为bbtt,它们后代全为雄株。若雄株与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则亲代雄性个体不能含有B基因,其基因型为bbTt,亲代雌性个体应为bbtt。

【答案及补充说明】

(1)BbTt(1分),雌雄同株异花(1分),雌雄同株异花、雄株和雌株(1分),9:3:4(1分)。

补充说明:,雌雄同株(1分),雌雄同株异花、雌株和雄株(1分),9:4:3(1分)。

(2)bbTT,bbtt(2分,两空全对才给)。

(3)bbTt,bbtt(2分,两空全对才给)。

【错误分析】

(1)没有认真阅读题干出现的专有术语“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错写成“雌雄异花”、“同株异花”、“雄性”、“雌性”。

(2)不能从题目要求正确推导亲本的基因型,如第3小题写成“bbTt、Bbtt”、“bbTt、BBtt”

34.(8分)

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右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⑵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⑶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

变化的结果?

⑷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 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疾病。

【分析】本题考测的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内容,重点是考查考生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知识、尤其是激素调节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考生需要在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神经调节、激素调控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知识,正确阐述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机理。

考生存在较多的问题是:①基础知识或基础知识的表达不太过关,如激素调节中的负反馈调节的分析,感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的表述等;②审题或依题回答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差距;如第一小题,要求回答过程,却答成结构;第二小题,要求回答感觉形成的途径,却答成是反射弧的途径;③知识复习不全面,对课本的较偏的知识不熟悉;很多学生不知道自身免疫病这一名称和含义。④合理回答问题的能力欠缺,答题技巧不足,如第四小题某种疾病下引起功能如何?许多学生只会填增强,不会填过强,而甲状腺功能增强是良性的变化而非并病理变化。⑤分析能力不够,如第三小题的关键背景内容是“人体长期缺碘”,而这一因素的直接效应是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造成③减弱;在甲状腺激素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负反馈调节,必然会引起④⑤以及①②增强,促成甲状腺的代偿性增生。

【参考答案】34.(8分)

⑴①(1分),③(1分)。

⑵寒冷剌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2分)。

⑶过程③减弱(1分),过程④、⑤、①和②增强(答全给1分)。

⑷亢进(或过度增强,其它答案不给分)(1分),自身免疫性(1分)。

35.(8分)

结果进行预测,应用水盐代谢相关知识分析、解释所预测的实验结果;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并对后续实验进行科学的预设。本题总体难度不大,学生得分情况也比较正常,存在问题主要是审题的偏差、基本知识薄弱而造成的分析不正确、以及答题技巧不足等方面。

第1、2空,考测的是“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并说明原因”,解题关键在于对三组兔在实验处理后产生尿量的分析并做出比较。在回答时必须体现比较,必须有大小的区分,由于输液后,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所以三组兔的尿量是:丙组>乙组>甲组,尿量多少的原因回答的关键词是渗透压、抗利尿激素。

第3空,“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这是对实验结果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之一的考测,就是要避免个体因素的差异引发实验结果的误差,消除的方法主要是增加

实验个体数并在等量的原则下随机分组取样来解决。

第四空,“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回答该问题时首先应考虑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对比研究的方法,就是增加对照,可以考虑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从而对这三组兔的尿量多少有一个更可靠的比较基准。另外,在题干中已明确提出应做出什么样的最有必要的处理的问题,但居然有不少考生回答是不需要处理,说明没有认真审题,存在问非所答的不规范答题现象仍很普遍。

【参考答案】35.(8分)

㈡⑴丙组尿量最多,乙组其次,甲组尿量最少(2分)。

⑵甲组血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变,尿量较甲组多;丙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最多(2分)。

㈢⑴不能(1分)。只用1只兔不能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结果不准确(1分)。

⑵用这组兔作空白对照,不滴注任何液体(1分),可以使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有更好的比较基准。

36.(8分)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⑵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6的基因型为,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⑶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

【分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伴性遗传和遗传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能识别各种类型的遗传系谱图,并从中获取有关信息用于概率计算,引导考生关注遗传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危害。学生在试题的回答中,问题比较多集中在遗传几率的计算题部分,表明许多考生对这种解决这种题型的思路和方法没有过关,相信这类计算题仍将继续成为高考题中拉开考分距离的重要题型。

第一小题,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可确定甲病为伴常显性遗传病。又根据题目所述,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而图谱中反应了“男病女正以及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等特征,表明乙病很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第二小题,依题可推出Ⅱ--5的基因型是aaX B X B或aaX B X b,所以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2。Ⅱ--6的基因型是aaX B Y,唯一的。根据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可推出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

第三小题,本题前两空分别问的是得甲病或得乙病的几率,推算时仅需分别考虑单独推导就可以了。第一空中由于甲病是伴常显性遗传,Ⅲ--10是甲病患者,其基因型必定是AA 或Aa,其中属于Aa的可能性是2/3,Ⅲ--13不表现甲病,其基因型则应是aa,两者结合后,生下正常孩子的可能性是1/3,有病孩子的可能性是2/3。第二空中由于乙病是伴X 隐性遗传,Ⅲ—10不是乙病患者,但她有可能接受来自Ⅱ—4,实际上是来自Ⅰ—1的致病

基因,使她出现携带者(X B X b)的机会(1/2)×(1/2)=1/4,而Ⅲ—13是乙病患者,基因型是X b Y,所以两者结合,生下有病孩子的可能性是(1/4)×(1/2) =1/8,同时也推算出生下正常的孩子的可能性是1-1/8=7/8。

第三空的问题则需要涉及到甲乙两种病的综合分析才可以推出正确的结果,好在做前两空是已得到单独患甲病的几率是2/3,不患甲病的几率是1/3,单独患乙病的几率是1/8,不患乙病的几率是7/8,所以按需组合出不患病的几率是(1/3)×(7/8)=7/24。同理,还可以轻松地计算出患两种病的几率是(2/3)×(1/8)=1/12,患一种病的几率是(2/3)×(7/8)+(1/3)×(1/8)=15/24=5/8。

【参考答案】36.(8分)

⑴A(1分),D(1分)。

⑵1/2(1分),aaX B Y(1分),Ⅱ-8(1分)。

⑶2/3(1分),1/8(1分),7/24(1分)。

37.(11分)

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⑴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及

等因素。

⑵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种试剂各与何种物质反应生色?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

能力,考查考生对实验中各种检测方法相关原理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运用图表正确表现实验结果的能力。试题总体难度不高,部分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原理要求、对绘图的要求掌握不好而失分,这仍需引起我们在常规教学中重视并落实。

本实验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显然在此实验中的自变量就是不同的温度条件,因变量就是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产物的生成或底物的分解来观察和检测。此外,实验中还会存在许多变量,对实验会产生间接影响,如pH、酶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等,这些均是无关变量,所以第一小题主要是回答这些影响实验的主要无关变量。但回答时的表述必须科学规范,如酶(底物、产物)的浓度不能用酶(底物、产物)的数量或多少代替,当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内容也不应作为回答的内容。

第二小题关键在于依题逐一回答,不要遗漏。

第三小题是依据实验结果,把相关的数据直接描点连线成图就可以了,但在绘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纵、横坐标的内容和数量一定要标注,其中横坐标一定是自变量,纵坐标一定是因变量。②连贯的内容不宜用柱型图。③不同的曲线一定要标识清楚,如本题的普通淀粉酶和耐热淀粉酶。④曲线必须严格在所测出的数据范围内作图,不能自作聪明地随意延伸。

【参考答案】

37.(11分)

⑴pH、酶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任选3个,每空1分,共3分)。

⑵碘液与淀粉反

应生色(1分),检测的是底物(1分);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反应生色(1分),检测的是产物(1分)。

⑶正确绘图略(2分,每条曲线1分),指明曲线(1分),正确标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数

值及单位(1分)。

39.(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人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产生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淀粉酶基因切割下来所用的工具是,用将淀粉酶基因与载体拼接成新的DNA分子,下一步将该DNA分子,以完成工程菌的构建。

⑵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插人酿酒酵母菌,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若要鉴定淀粉酶基因是否翻译成淀粉酶,可采用

检测。将该工程菌接种在含淀粉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碘液,工程菌周围出现透明圈,请解释该现象发生的原因。

⑶如何进一步鉴定不同的转基因工程菌菌株利用淀粉能力的大小?

⑷微生物在基因工程领域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能合理应用现代科技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第一小题是对基因工程基本工具及应用这些最基本知识的考测,包括切割基因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基因(DNA)的DNA连接酶,应用质粒等运载体将重组的DNA导入受体细胞(这里是专指酿酒酵母菌)。

第二小题考测的是基因工程成功与否的检测方法,其中针对目的基因是否成功插入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的检测方法多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针对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或直接检测蛋白质活性(即本题的淀粉酶活性)。

至于第二小题的最后一问和第三小题的问题,实质上是要求定性和定量检测工程菌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来加以研究的。因为该工程菌若能产生的淀粉酶并分泌至培养基后,必然会水解淀粉,令工程菌附近的区域缺乏淀粉,遇碘不再变蓝色,产生透明圈。能产生透明圈,就意味着该转基因工程技术的成功。同时,还可以通过测定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工程菌菌株形成的透明圈的大小、透明圈形成的速率或者酒精产量、淀粉酶活性等指标来定量确定不同的转基因工程菌菌株利用淀粉能力的大小。

本题失分最多的是第四小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问题,题目问的是“微生物在基因工程领域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关键词是在基因工程领域,但许多考生答成了酿酒、制药等领域,这些领域并非都有基因工程的实施,与基因工程没有必然的关系。必须紧扣“微生物在基因工程领域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的主题,依题回答,才能真正保证解题的成功【参考答案】39.(10分)

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分),DNA连接酶(1分),导入酿酒酵母菌(1分)。

⑵DNA分子杂交技术(1分);抗原-抗体杂交或淀粉酶活性(1分),该工程菌产生的淀粉酶可分泌至培养基,水解淀粉后的区域,遇碘不再变蓝色,产生透明圈(1分)。

⑶测定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工程菌菌株的淀粉酶活性或酒精产量(1分)。

⑷①工具酶主要来自微生物;②最重要的目的基因供体库之一;③目的基因的载体之一;

④作为受体细胞;⑤提供用于发酵的工程菌(任选3条,每条1分,共3分)。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上机考试部分 复习试卷B

云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高级生物统计学实验(期末) 试卷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考试方式(闭卷或开卷): 闭卷 考试时量:60分钟 试卷编号(B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一、下表为某种动物在不同温度下的代谢率的变化,试比较温度对其代谢率 有无影响?并对SSR 法其进行多重比较 温度(℃) 代谢率(mlO 2/g.h ) -5 2.78 3.80 4.87 4.68 5.51 5.67 5.10 2.79 2.60 3.14 4.26 3.72 3.48 2.86 3.37 3.32 4.35 4.59 4.66 4.83 5.16 -5 -5 -5 -5 -5 -5 .00 .00 .00 .00 .00 .00 .00 5.0 5.0 5.0 5.0 5.0 5.0 5.0

ANOVA 数据 7.1972 3.598 5.684 .012 11.39718.633 18.593 20 Between Groups Within Groups Tota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经但因素方差分析的:f=5.684, p=0.012,差异显著,说明多有作用, 数据 Duncan a 7 3.2643 7 4.32577 4.6300 1.000.484 温度231Sig. N 12Subset for alpha = .05 Means for groups in homogeneous subsets are displayed. Uses H armonic Mean Sample Size = 7.000. a. 二、为调查红绿色盲是否与性别有关,某单位调查结果如下: 色盲 非色盲 男 32 168 女 13 232 问红绿色盲是否与性别有关? 三、试用交互误差图比较不同季节某种动物的胃长(cm )的变化?并绘制出其在 95%置信带 季节 胃长(cm )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3.方差:用样本容量n来除离均差平方和,得到的平方和,称为方差 4.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就是标准差 5.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6.变异系数:将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变异系数 7.抽样:通常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对信号抽取样值的过程。 8.总体参数:所谓总体参数是指总体中对某变量的概括性描述。 9.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的概念很宽泛(譬如样本均值、样本中位数、样本方差等等),到现在 为止,不是所有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分布的关系都能被确认,只是常见的一些统计量和总体分布之间 的关系已经被证明了。 10.正态分布: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又名 高斯分布 11.假设测验:又称显著性检验,就是根据总体的理论分布和小概率原理,对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总 体提出两种彼此对立的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做出在一定概率意义上应该 接受的那种假设的推断。 12.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13.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 15.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定义为相关系数r的平方 16.随机误差:在实际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测量误差。 17.系统误差: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 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正态分布N(μ ;σ)中,如果σ相等而μ不等,则曲线平移, ( ) 2. 如果两个玉米品种的植株高度的平均数相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玉米品种是来自同一总体() 3. 当我们说两个处理平均数有显著差异时,则我们有99%的把握肯定它们来自不同总体. 4小概率原理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以认为不可能发生() 5 激素处理水稻种子具有增产效应,现在在5个试验区内种植经过高、中、低三种剂量的激素处理的水稻种此试验称为三处理五重复试验() 6.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用来计算试验精度。() 7.精确度就是指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8.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9.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从全部组合的处理中随机选取部分组合进行试验。() 10.如果回归方程Y=3+1.5X的R2=0.64,则表明Y的总变异80%是X造成。()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与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有什么不同? 2. 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在统计推断中有何 作用? 3. 什么是多重比较中的FISHER氏保护测验?4. 样本的方差计算中,为什么要离均差平方和 除以n-1而不是除以n? 5. 如果两个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小于0.5,是否它们就没有显著相关性? 6. 单尾测验与双尾测验有何异同?

2018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2018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全卷共6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1.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 B ) 2.人体的血液和骨组织属于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结缔组织 3.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题4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A.装片、目镜 B.装片、装片 C.目镜、目镜 D.目镜、装片 5.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6.“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7.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 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8.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 ..的是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9.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 ①根冠细胞增多②成熟区细胞长大③分生区细胞分裂④伸长区细胞伸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题10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闭卷 说明: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 (已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贵州大学《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贵州大学《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的意义是___C___。 A.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B.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C.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D.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2.设123,,X X X 是总体2( , )N μσ的样本,μ已知,2 σ未知,则下面不是统计量的是__C___。 A. 123X X X +- B. 4 1 i i X μ=-∑ C. 2 1X σ+ D. 4 21 i i X =∑ 3.设随机变量~(0,1)X N ,X 的分布函数为()x Φ,则( 2)P X >的值为___A____。 A. ()212-Φ???? B. ()221Φ- C. ()22-Φ D. ()122-Φ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采用__D___。 A .样本平均数 B. 样本方差 C. 样本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5.设总体服从),(2 σμN ,其中μ未知,当检验0H :220σσ=,A H :220σσ≠时,应选择统计量___B_____。 A. 2 (1)n S σ- B. 2 2 (1)n S σ- X X 6.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的效率高的原因是___B_____。 A .单侧检验只检验一侧 B .单侧检验利用了另一侧是不可能的这一已知条件 C .单侧检验计算工作量比双侧检验小一半 D. 在同条件下双侧检验所需的样本容量比单侧检验高一倍 7.假设每升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服从参数为μ的泊松分布,则每升饮水中有3个大肠杆菌的概率是____D____。 A.63e μ μ- B.36e μμ- C.36e μ μ- D. 316 e μμ-

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2分)(2014?广东)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石D.石头上的青苔2.(2分)(2014?广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结构是() A.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B.草履虫体内的叶绿体 C.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D.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叶绿体 3.(2分)(2014?广东)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构成颅骨的主要组织是()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4.(2分)(2014?广东)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5.(2分)(2014?广东)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 B.细胞分裂与多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有关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样 D.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后平均分配 6.(2分)(2014?广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A.取材B.展平C.盖片D.染色 7.(2分)(2014?广东)在我省生长着外来物种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 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 8.(2分)(2014?广东)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阳光、空气、水分等 9.(2分)(2014?广东)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联系 B.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C.各类生态系统共用阳光、空气等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 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 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2、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 A 、左右对称 B 、单峰分布 C 、中间高、两头低 D 、概率处处相等 3、一个单因素6个水平、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若按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所用的标准误及计算最小显著差数时查表的自由度分别为( )。 A 、 2MSe/6 , 3 B 、 MSe/6 , 3 C 、 2MSe/3 , 12 D 、 MSe/3 , 12 4、已知),N(~x 2σμ,则x 在区间]96.1,[σμ+-∞的概率为( )。 A 、0.025 B 、0.975 C 、0.95 D 、0.05 5、 方差分析时,进行数据转换的目的是( )。 A. 误差方差同质 B.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线性可加 C. 误差方差具有正态性 D. A 、B 、C 都对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方差分析有哪些步骤? 2、统计假设是?统计假设分类及含义? 3、卡方检验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4、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5、平均数有哪些?各用于什么情况? 四、计算题;(共4题、50分) 1、进行大豆等位酶Aph 的电泳分析,193份野生大豆、223份栽培大豆等位基因型的次数列于下表。试分析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频率是否因物种而不同。( 99 .52 05.0,2=χ, 81 .7205.0,3=χ)(10分)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次数分布 物 种 等位基因型 1 2 3 野生大豆 29 68 96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x N(0,1)B.11 - x ~N(0,1)C.91 - x ~N(0,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F0.05(1,60)=4.00,则左尾概率为0.05,自由度为(60,1) 的F 14.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4.71)(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020年广东省深圳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生物试卷 第 1 页(共 6 页) 生物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绝密★启用前 在 2020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试卷 生 物 A. 鹰和兔对牧草的生活都没有任何影响 B. 该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 一般情况下,草原上各种生物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D .牧草的生活受到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7.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 1. 下列诗词中描述了生命现象的是 ( ) 此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 某探究小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 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B .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方案卷 C .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 D .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 3.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其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显微镜的序号是 ( ) 上 А.А B .B C .C D .D 答 4.人的受精卵内有指导人体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存在于受精卵的(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线粒体 5. 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 题 A .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仅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 .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D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 下图画出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无 效 A .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壁 B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D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8.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 . 过敏反应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无关 C .免疫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D .患过天花的人会获得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9. 健康膳食已成为新时尚。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膳食理念的是 ( ) A. 每天摄取适量的膳食纤维 B. 每天摄取等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 C . 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比约为3:4:3 D .摄取营养素的量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10. 下图是人的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B .②的内壁有过滤作用 C .①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 D .物质从④进入③的过程属于重吸收 11.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与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 B.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C . 胎儿仅依靠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 .青春期的发育与性激素调节密切相关 12. 人体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作用。下列不属于呼吸道的器官是( ) A .鼻 B .喉 C .气管 D .食道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5? 40 ? B 10 ? 40 ? C 10 ? 4 ? D 16 ? 10 ?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统计选择题 1,由于(1,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造成我们所遇到的各种统计数据的不齐性。 2,研究某一品种小麦株高,因为该品种小麦是个极大的群体,其数量甚至于是个天文数字,该体属于(4,无限总体) 3,从总体中(2,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4,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获得一个样本的过程称为(3,抽样) 5,身高,体重,年龄这一类数据属于(3,连续型数据;1,度量数据) 6,每10个中男性人数,每亩麦田中杂草株数,喷洒农药后每100只害虫中死虫数等,这一类数据属于(1,离散型数据;2,计数数据) 7,把频数按其组值的顺序排列起来,称为(3,频数分布) 8,以组值作为一个边,相应的频数为另一个边,做成的连续矩形图称为(2,直方图)9,绘制(4,多边形图)的方法是在坐标平面内点上各点(中值,频数),以线段连接各点,最高和最低非零频数点与相邻零频数点相连。 10,累积频数图是根据(3,累积频数表)直接绘出的。 11,样本数据总和除以样本含量,称为(算数平均数 12,已知样本平方和为360,样本含量为10,以下4种结果中(2,6.0)是正确的标准差。 13,概率的古典定义是(2,基本事件数与事件总数之比) 14,下面第(2,概率是事物所固有的特性) 15,对于事件A和B,P(A∪B)等于(2,P(AB)) 16,对于事件A和事件B,P(A|B)等于(P(AB)/P(B)) 17,对于任意事件A和B,P(AB)等于(P(B)P(B|A)) 18,下述(3随机试验中所输入的变量)项称为随机变量 19,关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有以下4种提法,其中(1,可取某一区间内的任何数值)20,总体平均数可以用以下4种符号中的一种表示,它是(2,μ) 21,样本标准差可以用以下4种符号中的一种表示,它是(1,s) 22,在养鱼场中,A鱼塘的面积占10%,A鱼塘中鱼的发病率为1%,问从养鱼场中任意捕捞一条鱼,它既是A鱼塘,又是生病的鱼的概率是(4,0.003) 23,以下4点是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特征的,其中(2,f(x)=lim △x→0P(x

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轮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编号 考试课程:[120770]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命题负责人曾汉元 适用对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5级审查人签字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试卷类型:A卷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答案中要求保留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全部答案保存为一个Word文档,文件名 为学号最后两位数+姓名。考试结束后不要关机。提交答卷后,请到主机看一下是否提交成功。第1题12分,第3题5分,第10题13分,其余的题各10分。 1、下表为某大学96位男生的体重测定结果(单位:kg),请根据资料分别计算以下指标:(1)算术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3)中位数;(4)众数;(5)极差;(6)方差;(7)标准差;(8)变异系数;(9)标准误。(10) 绘制各体重分布柱形图。 66 69 64 65 64 66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66 68 64 65 71 61 62 69 70 68 65 63 66 65 67 66 74 64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2、已知1000株水稻的株高服从正态分布N(97,3 2),求: (1)株高在94cm以上的概率? (2)株高在90~99cm之间的概率? (3)株高在多少cm之间的中间概率占全体的99%? 3.已知某批30个小麦样品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5%,σ=2.50%,试进行95%置信度下的蛋白质含量的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4、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 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5、某医院用某种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含量(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假设测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65 75 50 76 65 72 68 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1.荔枝、龙眼等水果味道甜美、果汁丰富.这些果汁主要来自细胞的()A.细胞核B.液泡C.细胞质D.细胞膜 2.下列细胞中的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 A.脂肪B.氧C.氨基酸D.葡萄糖 3.如图,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A.细胞分化B.细胞生长C.细胞演化D.细胞分裂 4.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大肠杆菌B.变形虫C.酵母菌D.绿脓杆菌噬菌体 5.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经正确操作看清细胞后,他兴奋地把显微镜搬动给同桌同学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应是() 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6.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A.调查法B.观察法C.经验总结法D.收集资料法 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8.具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并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9.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 A.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0.下列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11.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结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胚乳B.②处滴碘液,会被染成蓝色 C.③是子叶,有两片D.④⑤⑥共同组成胚 12.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④D.③和④ 13.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14.小球藻、硅藻等被称为微藻,其体内能产生较多的油脂等有机物,是未来人类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微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的原料主要是() A.水,无机盐B.水,氧C.二氧化碳,无机盐D.水,二氧化碳 15.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堤滩涂及填海造地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 16.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 别放入等量金鱼藻,测出瓶内的含氧量后密封,将甲 瓶放在黑暗处,乙瓶放在阳光下,其他条件相同,n 小时后再次测出瓶内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 示,下列对于n小时内甲乙两瓶内的含氧量的分析 正确的是() A.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c克 B.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a-b)克 C.乙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a-c)克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

漳州师范学院 生物系_____________专业_____级本科_______班 《生物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卷(A)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试时间:2011-12-29 一、名词解释(6×2) 1统计数: 2小概率原理: 3无偏估计: 4准确性: 5纳伪错误: 6方差: 二、判断题:请在下列正确的题目后面打“√”,错误的打“×”。(12×1) 1 t分布曲线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 2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个体的次数。(×) 3 正态分布曲线形状与样本容量n无关(√) 4 假设检验显著水平越高,检验效果越好(×) 5 样本频率假设检验如果需要连续性矫正时,矫正系数=0. 5(×) 6 样本标准差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 7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8 试验因素的任一水平就是一个处理(×) 9 在同一显著水平下,双尾检验的临界正态离差大于单位检验(√) 10 LSD检验方法实质上就是t检验(×) 11对多个样本平均数仍可采用t测验进行两两独立比较。(×)

12假设测验结果或犯α错误或犯β错误。( × ) 三、选择题(18×2) 1、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 ]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分 D. 某学生的成绩 2、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 ] A 、最小 B 、最大 C 、等于零 D 、接近零 3、在回归直线y=a+bx 中,若b <0,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A. r=0 B. r=1 C. 0<r <1 D. -1<r <0 4、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方 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 ]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C 前者比后者小 D.不能确定大小 5、1-α是[ ]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D 置信水平 6、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0 C 、8 D 、2 7、两个二项成数的差异显著性一般用[ ]测验。 A 、t B 、F C 、u D 、卡方测验 8、测验回归截距的显著性时,()/a t a s α=-遵循自由度为[ ] 的学生氏分布。 A 、n -1 B 、n -2 C 、n -m -1 D 、n 9、对一批大麦种子做发芽试验,抽样1000粒,得发芽种子870粒,若规定发芽率达90%为合格,测验这批种子是否合格的差异显著性为[ ]。 A 、不显著 B 、显著 C 、极显著 D 、不好确定 10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 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 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 A 应用标准正态概率表查出u 值 B.应用t 分布表查出t 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 分布表查出F 值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第三章 12 2--∑∑n n x x )(

(完整版)2018广东省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2018广东省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1.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A .需要营养 B .能生长 C .能呼吸 D .能排泄 2. 右图表示一个受到重金属汞污染的稻田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 . 鸟和青蛙之间是竞争关系 C . 稻田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 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水稻 3.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 A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 B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C .生产者数量多,作用大 D .人工控制的结果 4. 观察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①与图②的主要区别是图①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B .图③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图①②③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图④中生物营寄生生活,它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遗传物质 5. 下列所示动物体不同层次的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B C D 6. 天然林中的植被都呈现层次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造成这种层次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A .光照 B .水分 C .温度 D .空气 7.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A .转动遮光器 B .转动转换器 C .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转动反光镜 8. 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小麦完成这两种能量转化的结构分别是 A .细胞核 线粒体 B .叶绿体 线粒体 C .液泡 线粒体 D .叶绿体 细胞膜 9.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你认为该设计中不妥当... 的一项是 种子数量 温度 光照 水分 50粒 20℃ 无光 水适量 50粒 20℃ 有光 水少量 A .温度 B .光照 C .种子数量 D .水分 10. 右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在植树节种树时,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带土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中午阳光充足时移栽 ④移栽后马上大量施肥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12. 观察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 .都有种子 B .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C .叶脉为平行脉 D .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13. 当你与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大豆 水稻 松 苏铁

2018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

2018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0分) 1.(2分)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A.B.C.D. 2.(2分)人体的血液和骨组织属于() A.神经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D.结缔组织 3.(2分)检测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发挥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4.(2分)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A.装片、目镜B.装片、装片C.目镜、目镜D.目镜、装片 5.(2分)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6.(2分)“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7.(2分)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 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8.(2分)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9.(2分)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 ①根冠细胞增多②成熟区细胞长大③分生区细胞分裂④伸长区细胞伸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2分)如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B.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D.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11.(2分)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根吸收水分 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 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12.(2分)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②产生氧气③消耗水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3.(2分)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生物统计学-2019》复习题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 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因果关系),(平行关系) 2.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1 ) (2 --= ∑n X X S ) 4.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指(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的认为不会发生) 5.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一个变量X 确定,Y 是随着X 变化而变化,两变量呈因果关系,则X 称为(自变量),Y 称为(因变量) ADCAA BABCB DADBB ADBCB 1、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 A 、总体平均数 B 、自变量 C 、依变量 D 、样本平均数 2、 下面一组数据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A 、产品合格数 B 、抽样的样品数 C 、病人的治愈数 D 、产品的合格率 3、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12 B 、10 C 、8 D 、2 4、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 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A 、变异 B 、同一 C 、集中 D 、分布 5、方差分析适合于, 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 、两组以上 B 、两组 C 、一组 D 、任何 6、在t 检验时,如果t = t 0、01 ,此差异是: A 、显著水平 B 、极显著水平 C 、无显著差异 D 、没法判断 7、 生物统计中t 检验常用来检验 A 、两均数差异比较 B 、两个数差异比较 C 、两总体差异比较 D 、多组数据差异比较 8、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 性的代表值。 A 、变异性 B 、集中性 C 、差异性 D 、独立性 9、在假设检验中,是以 为前提。 A 、 肯定假设 B 、备择假设 C 、 无效假设 D 、有效假设 10、抽取样本的基本首要原则是 A 、统一性原则 B 、随机性原则 C 、完全性原则 D 、重复性原则 11、统计学研究的事件属于 事件。 A 、不可能事件 B 、必然事件 C 、小概率事件 D 、随机事件 12、下列属于大样本的是 A 、40 B 、30 C 、20 D 、10 13、一组数据有9个样本,其样本标准差是0.96,该组数据的标本标准误(差)是 A 、0.11 B 、8.64 C 、2.88 D 、0.32 14、在假设检验中,计算的统计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加减关系 D 、没有关系 15、在方差分析中,已知总自由度是15,组间自由度是3,组内自由度是 A 、18 B 、12 C 、10 D 、5 16、已知数据资料有10对数据,并呈线性回归关系,它的总自由度、回归自由度和残差自由度分别是 A 、9、1和8 B 、1、8和9 C 、8、1和9 D 、 9、8和1 18、下列那种措施是减少统计误差的主要方法。 A 、提高准确度 B 、提高精确度 C 、减少样本容量 D 、增加样本容量 19、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是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 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1分) 1.设总体服从),(2 σμN ,其中μ未知,当检验0H :220σσ=,A H :220σσ≠时,应选 择统计量________。 A. 2 (1)n S σ- B. 2 20(1)n S σ- X X 2.设123,,X X X 是总体2 ( , )N μσ的样本,μ已知,2 σ未知,则下面不是统计量的是_____。 A. 123X X X +- B. 41i i X μ=-∑ C. 2 1X σ+ D. 4 2 1 i i X =∑ 3.设随机变量~(0,1)X N ,X 的分布函数为()x Φ,则( 2)P X >的值为_______。 A. ()212-Φ???? B. ()221Φ- C. ()22-Φ D. ()122-Φ 4.假设每升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服从参数为μ的泊松分布,则每升饮水中有3个大肠杆菌的概率是________。 A.63e μ μ- B.36e μ μ- C.36e μ μ- D. 316 e μ μ- 5.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的意义是_______。 A.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B.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C.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D.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6.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的效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A .单侧检验只检验一侧 B .单侧检验利用了另一侧是不可能的这一已知条件 C .单侧检验计算工作量比双侧检验小一半 D. 在同条件下双侧检验所需的样本容量比单侧检验高一倍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采用_____。 A .样本平均数 B. 样本方差 C. 样本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