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学生:庞小龙

专业方向:景观建筑设计

年级:2012级3班

学号: 20125083

任课教师:张强

2014年10月19日

马克思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古代的圣人先贤们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而真正第次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则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付诸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引言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近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它对世界现有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马哲原理和概论让我们学会怎样理性的去面对问题,并通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学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被老师对待生活的态度所感染,并且对对待生活中的事情的态度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进行了很多拓展,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我们必须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立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既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

一.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角度来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先后出现过三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潮,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三大旗帜,使党的事业出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形成符合本国实际的新的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求具有中国特点的形式,更要求它包含切合中国实际所需要的内容。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创新化。民族化,就是用我们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来表述和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之成为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具体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并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创新化,就是要立足中国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新阶段。

二、马克思和谐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在这些方面,马

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第一,必须坚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的思想来看,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构想。所以, 我们必须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和谐社会的理论道路,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丰富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我们不能过高估计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我国社会目前还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而且产生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因素依然存在,和谐与不和谐,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一个现实的过程的思想来看,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这就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目标,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识到矛盾的客观性。马克思指出,矛盾和辩证法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并不是现在有些学者所谓的仅仅是人的思维中的东西。这就启示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中确实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还应乐观地看到美好的前景,相信真理和进步的力量,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

第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从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向往,到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对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和诉求;从列宁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论断,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再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都昭示着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明确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标志着人类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主义本质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也启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马克思和谐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是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相统一的科学思想,是指导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是每一个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和谐社会的理想始终鼓舞着人们为之奋斗。我们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凝聚全人类、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朝着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迈进。

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说过“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发展史”。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即一种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内在一致应该是保证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根本性原因。马克思指出,如果不遵循从自然界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不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恩格斯早就明确讲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会中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不幸的是,恩格斯的告诫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无节制地对自然界加以占有。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全球气候变暖、禽流感的横行、洪水的泛滥、沙尘暴的嚣张等都日益加剧,这些都进一步证实了恩格斯所言的:如果我们无视自然界的规律而一味地掠夺自然,我们必将遭受到自然界更加严厉的报复。鉴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今,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讲发展的速度,又要讲发展的效益;既要讲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的不断改善,又要讲生态的良性循环、协调统一;既要改变传统发展思维的模式,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并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的人, 是一个社会性动物,而社会也无非是“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人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马克思认为要最终消除人的异化,不仅要使社会得以高度的发展,还要造就

人的全面的社会联系,使人从物的依赖发展到人的独立、自由的个性,成为全面发

展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异己的物化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联合

起来的个人之间的自由交往,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实现人

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自由、平等的关系,应该是

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应该要善于宽厚处事,协调人我,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

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以人

为最终目的,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不断地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进人的全面

和谐发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3.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在

的,因为只有在社,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和他的

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

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

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的复

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要达到个人与社会

的和谐,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提高的。社会的进

步是人的进步,经济政治的发展最终是解决人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必须以人为本,

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

断构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以加强各阶层的利益协调,促进和谐社会的完善与发

展,构建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

总之,人类必须在地球上永恒地生存下去,人们也将继续沿着求和谐之真、创和谐之善、达和谐之美的文明路线走下去,由不和谐到高度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的基础上,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用科学的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指导实践,并推进马克思和谐思想的中国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解读[J]. 天府论坛,2009,(1):8-1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忠岩.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意义[J]. 长白学刊,2007,(2):35-38.

[4]张冬梅.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若干问题思考[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校:王彩红,陈强

《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活动项目:对台盘村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 活动主题:关心留守儿童,增强社会责任感。 活动意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极其重要。 调查人群:台盘村留守儿童 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走访调查 日程安排:5月1日开始下乡调研,5月3日返校,为期2天。 人员安排:戴港:调研方案策划、实施与活动总结。 杨小弟:方案策划与实施、带队走访,与留守儿童交流 访问。 杨俊铎:方案实施、数据采集与处理。 向尚:调研工作汇报。 罗龙业:撰写数据统计结果。 罗策:活动摄影和后勤处理。 活动内容:在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们走访并发放问卷调查 的有150户人家,96户有留守儿童,41户没有儿童,13户有父母 监督的儿童,留守儿童占的比列是64%。只发放调查问卷的有200 份,总共回收147份,回收率73.5%,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来算,有102份的数据属于留守儿童, 占的比列是69.4%。调查总人数为297人(含其他方式调查),留守 儿童有198,其中男110人,女88人,岁数在0-5岁的有17人, 5-14岁有151人,15-18岁有30人,留守儿童占儿童总人数的 66.67%。

详细数据如下: 留守儿童各年龄阶段的人数 留守儿童男女比例 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 留守儿童对父母不在家的感受 留守儿童对父母在外打工的感觉和 看法 留守儿童的违纪情况 留守儿童在家的学习情况

留守儿童的现状: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 上辈亲人,甚至母亲的其他亲戚。问题:①上课很少发言,但比较 热爱劳动。②他们的天性本事爱玩爱闹,坚强乐观,但是与外人交 流时比较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③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 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③另一部分学 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 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④他们很多人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四点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多跟他们交流,给他们传递一 些健康积极的思想,也要引导他们合理用钱,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 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 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 我们提出的建议是:学校要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 的课余生活,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 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 不在身边的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 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校平时多引导他们进行 读书等有益的业余活动。 对于这些孩子,也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 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 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 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 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 任感总之,我们要努力孩子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 进步的引导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 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 庭情况;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 供必要的帮。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 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 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 第一章导论 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一、“设计”的概念 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 二、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 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

2)应体现时代精神 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 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 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 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 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 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 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 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 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 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 1957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工业设计扩大到包括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仅售工业生产可能性的限制。”【设计从物向人的转变】【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注重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要出发(即

管理学概论 课后心得

管理学概论课后心得 姓名:贺铸镇学院:计通学院学号:201650080624 经过一个学期的管理学概论学习,对这个课程有了初步的认知。首先,作为一个理科生,选择这门课的时候是抱着观望的角度去学习的,然而,从课上内容本身含有的丰富知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老师细致的讲解,都让本来不敢兴趣的我逐渐的去聆听,去学习。 在西方的管理学思想中,传统的管理阶段包含着有关人性的认识经济人的观点,现代运营管理的基础,科学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人事管理的形成,具有激励性的薪酬设计,到现代的西方管理学体系,在人性及管理措施两方面共同关注。 管理学并不是只从国外文化中能学到,早在我国古代时期,便有管理学的相关思想,不管是孔子的以民为本、中庸之道,老子的无为而治,还是韩非子的乱世重典、分级管理,逐级监督,或是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上兵伐谋,出奇制胜,都是古代体现管理学思想的最高例子。 在课程中还提到了管理者的管理道德话题,在管理道德中,把道德观分为了四种: 1、功利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3、公平观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4、综合观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因素 四种道德观概述了管理者在管理道德中的大多数体现,那调节管理道德有哪些因素呢?可以分成这几个方面,第一方面个人特征:价值准则、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第二方面结构变量:确定性(正式的规章制度和职务说明书)、工作压力;第三方面组织文化;第四方面问题强度,从这四个因素调节管理道德,能更好的抓住关键点,了解管理问题的切入点,才能及时的调节管理者的道德观。 那具体的如何改善管理者的管理道德?1. 聘用符合组织道德准则的人2. 确定道德准则好的道德准则应当是具体的、明确的,并且内容简短。3. 为员工制定的工作目标应当现实。4.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5.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6.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从这六个方面来改善,有规律,有方法性的改善管理道德。 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因为无论是计划、组织、领导还是控制、协调都要依赖有效的沟通来实现,领导者的权力也是依赖于沟通才能够有效的得到贯彻和执行。管理沟通可以从大的方面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按照具体拓扑形式还可以分为链式、Y式、轮式、环式、全通道式等,应该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沟通形式以便获取更好的效果,沟通过程中要遵循公开性、简捷性、明确性、适度性、针对性、同步性、完整性、效率性、效益性等原则。只有在有了良好的沟通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否则企业文化便无从谈起。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的基本职能包括获取、

机械工程概论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班级:机械(卓越)1001 姓名:李俊峰学号:3100305007 机械工程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我们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基本工艺方法,培养我们工程素质的重要的必修课程。在机械工程概论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及设备、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及设备、特种加工在内的各方面知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工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和基本理论。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机械的真正内涵,其中机械工程学科的定义: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而关于机械工程学科的战略地位,钱学森先生曾说过:“技术科学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新部门。”作为一门技术科学,机械工程学科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研究人造的机械系统与制造过程的结构、组成、能量传递与转换、构件与产品的几何与物理演变、系统与过程的调控、功能形成与运行可靠性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机械与制造工程中共和性和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机械的原理,机械的加工,机械的设计,机械的应用以及机械的分类,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机械是什么。其实,机械无处不在,它可能是一个玩具,可能是一个零件,也可能是一个航天器。机械的应用之广,设计方法之丰富无疑给我们后来人在继承先辈的传统时可以借用现代的科技和方法来设计一件新的产品或零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的设计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迎合时代的需求和世界的变化需要,应以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导方向,进一步加强与网络的结合,凸显更人性化、智能化、方便化的特点。 在21世纪的世界里,全新的设计必然与计算机分不开,模拟仿真、辅助设计、制造等各方面的需求加上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增加彼此间的交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产品的智能化是未来的一大需求,而在未来,机器人的出现将会取代部分的劳动力,并且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为了让下一代能够走的更远,更前列,我们必须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学习,增强学习能力,开阔学习视野,增加自我学识,才能不断在新的21世纪里展现学习后的才华和体现新的教育效果,让中国原本落后与世界的机械领域缩短与世界的距离,早日与世界机械前列国家交轨。作为新一代机械的接班人,我们必须怀有崇高的机械人生理想,为成为一名真正的机械人不断的努力奋斗,不断地的前行。

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

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 关于行政管理 摘要:在如今行政管理实践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条件下,行政管理理论中出现 的解释方法和批判方法对推动行政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建筑在实证主义认知论之上的传统研究方法,尤其是结构一功能主义方法的局限性进行检讨的同时,提出解释理论和批判理论对行政管理研究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并共同促进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对完善行政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改进行政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实证论,解释视维,批判视维。 在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学者们经常使用“典范”(Paradigm)这个词,也许是作为引起人们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此词经常出现在各类专著和文章的标题中。但是,由于缺乏创造性,许多学者所揭示的典范架构常令人失望。这类典范通常是一些旧的观念的再包装,再加之植根于传统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开放系统理论(或新系统理论),因此,只注重于对人的行为和组织现象做一种决定论的阐释。这类典范之认知力实质是一种实证论的探究方法,目的是把人们的组织经历加以客观化,由此来证实科层制的工作绩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在此决不隐含这样的意思:观念重组和经验资讯的呈现在本质上并不重要。相反地,只要能够对社会情境之中的各类涵义予以清晰划分,只要能够对人类的沟通、管理活动和公共福祉进行改善的话,那么这类工作就是重要的。 尽管存在着理论视维的分裂状态,但是可以说,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现象研究中的以宏观或中观为取向的制度方法和功能方法仍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其范围和方法能够为行政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所接受。事实上,实证论和管理取向的思想在行政管理研究和著说中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说,这类思想方式与主流行政管理中的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篇1 这个学期,是第一次上选修课,而我刚刚是选了《汽车概论》这门这么有意义的课程,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汽车有个更深的了解。 在现代社会,汽车是不可缺少的一门交通工具,汽车具有高速、机动、舒适和使用便捷的优点,极大的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在我没有学习《汽车概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对汽车的了解只是鸡毛蒜皮,但通过了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汽车的了解已经上升了很多个台阶,这本汽车概论书籍的内容有很多,从汽车的定义、汽车的产生、发展历史、结构、文化等等都很全面的浓缩在这本汽车概论书籍,而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自认而然的对汽车有了很多很多的了解。这门课程从这个学期的第九周开始上课,半个学期里,学到了很多,从汽车的发展,汽车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竞赛到相关的保险业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汽车的演变史,从利用自然力的风帆车,发条车,利用蒸汽与电瓶的蒸汽车与电动车,到现代汽车之祖的内燃机车,再到现代集高技术于一身的以V6, 8,10,12等发动机作动力源的现代汽车。汽车速度从蒸汽机车的>=4Km/h到保时捷911turbo系列的280Km/h,而且这个速度还不算F1里赛车及一些大厂(或改装大师)改装的车子,如HAmAn改装的法拉利F430,输出马力730匹,最高速度350km/h(电子限速)。在汽车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许多世界品牌,劳斯莱斯, 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宝马,宾利,奔驰……(真希望里面有中国的品牌

我就对这门课程很有兴趣,虽然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历史课的时候有点点的学习过汽车的发明和发展,但那点是很少很少的,而现在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和学习,觉得既兴奋有激动的。 汽车这东西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的相关的,而这汽车的市场和人们的需求也是非常的大的,学好这门课程,无论是以后出来找相关汽车的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也是非常的有帮助的。我认真的看了这本书籍,知道这本书的结构体系严整,同时又不失灵活性,而掌握汽车的相关知识和驾驶、维护、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也认认真真的去学习了,也收获不少,一辆汽车从制造然然后到完成品能开上公路,中间是要非常的多的程序,而且汽车里面也是非常的多组成零件,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汽车的组成结构,布置形式,汽车的基本行驶原理。还有国际上的名车等等,真是受益匪浅。 学期已经接近了尾声,意味着这门《汽车概论》课程也要结束了,短短的学习时间结束了,有那种不舍的情怀,虽然这门课程结束了,但我还是会坚持的学好汽车这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 汽车概论学习心得篇2 汽车,一种当今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汽车概论,一门现在最热门的选修课;汽车维修,一种将来最需要的职业。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爱《汽车概论》这门课程,不仅仅是因为老师讲课生动、幽默、内容丰富,而且我也对汽车非常感兴趣。 曾经,我非常希望大学可以学习“车辆工程”这个专业,可是,由于一些原因而选择了华农园艺。《汽车概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有关汽车知识的平台,通过这门选修课,让我对汽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到了汽车的诞生和发展、汽车结构与原理、车标赏析和中国汽车发展等10个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 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在如今的社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幸福的渴望也越来越明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中国梦是人们追求幸福的重要体现”,而中国梦是人民的幸福梦。大学生对于幸福拥有着自己的见解,每个人的幸福观都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希望。 关键词:幸福观、大学生、快乐、知足 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残者说:能走路就是幸福;盲人说:能看见就是幸福;乞丐说: 有饭吃就是幸福;病人说:能活着就是幸福。小时侯,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后,发现幸福原来是一种心态。幸福分成两种,一种是看的见的幸福,一种是看不见的幸福,前者是物质的感观,后者是精神的感受。你选择了何种幸福,就决定了哪一种人生。 幸福有时候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会让一个人一直痴迷于此,幸福就是满足,幸福就是知足!一个人只有主动去找寻幸福,才会得到它。中西哲学家对“幸福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精神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个人的快乐为幸福,有的主张全体的快乐为幸福的感觉。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一、幸福的定义 (一)、传统幸福定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幸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幸福是人们内心的感受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人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人类对“幸福”的追寻起始于人的有限的现存境域中。人类生存的第一意象就是打破“枷锁”,瓦解使人沦于被奴役或罪恶状态的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2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 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革命开始以后,造物艺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融合,并在20世纪初凝聚成为工业设计,并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现代学科得以确立,工业产品设计才成其真正意义。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工业产品设计就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诸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 也就是在对工业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工业产品制造的可能性、操作时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形态表现的艺术性等,同时还要研究工业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这里的"艺术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产品的造型处理、色彩处理、纹饰处理与视觉效果相关的结构处理、纹理效果处理,还包括人的触觉、听觉等综合感觉效果的处理。 工业产品设计也是人类创造的物化形态、是一种造物艺术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语言。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 延续和发展,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在技术手段上,它拥有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可比拟的现代工业文明;在审美精神上,它又是传承不断的人类创造力与文化传统的延伸与发展。于是,工业产品设计将人类完善自己制造产品的努力从个人性的劳动转变为专业化的社会性劳动,变为运用社会的宏观力量控制和优化人类生活与生存环境的浩大工程。这意味着,人类已不满足于将生产力的发展仅用于从自然中获取财富;人类已觉悟到、并有意识地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艺术手段去拓展文化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求得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管理学课程报告

现代管理学导论课程报告 专业班级: 电信1104班 学号: xxxxxxxxxx 姓名: xxxxxx 任课教师: 孙林辉 2014年04月16日

【一】案例分析:古兴集团管理问题研究 (一)公司发展概况 古兴集团前身是一家乡镇企业,创业15年来,已发展成为一家以铜冶炼加工为主体,多行业并存,集科、工、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在岗职工3500余人,资产总值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亿。公司形成了10万吨冶炼、10万吨电解铜、10万吨铜加工材的生产能力。产品有电解铜、各类铜及铜合金板、带、管、棒、线材系列。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元亿元,利润亿元。公司铜冶炼加工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第4位,是铜加工行业中最具竞争实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已通过ISO9000认证,铜锭取得了进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免检资格,公司成为上海金交所的会员单位并取得两个席位。公司复合铜带材生产和毛细管材生产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绝对领先地位。集团公司下属的独资或控股子公司13家,其中9家为境内企业,4家为境外企业。 最近古兴集团刚投资2亿元将一家全面亏损的国有铜加工企业的一条板带连铸连轧生产线购入,在生产线购入三个月内就产出第一批优质铍青铜带,并直接出口美国,效益十分可观。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前景一片光明,公司正在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已成功地兼并了几家关联企业,按计划将在5年内成为中国同业的霸主。对此,年届不惑的荣董事长充满信心。 然而,深谋远虑的荣董事长并非盲目乐观之人。他隐约感到公司似乎已处在某种生死攸关的嬗变阶段,许多问题操作起来都已不如以前那么得心应手,第六感告诉他,潜在的危机越来越大。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之后,他请来了新近才担任公司高级人事顾问的李教授。 两个星期后,通过与公司所有上层管理成员的深入接触,以及一系列规范化的调查分析,李教授所带的研究小组基本理清了公司的管理状况以及荣董事长所讲的潜在的危机。 (二)荣董事长其人 李教授按着360°大回转的思路从不同视角调查后综合列出了荣董事长的基本秉性特征: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犀利的眼光、坚毅的个性、充沛的精力,以及敢于冒险的果断精神融为一体。他每天的休息时间极少,除了工作外,几乎没有其它任何个人嗜好,精力十分充沛,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几个主要生产车间去看看,喜欢现场办公,也常常现场处分员工。公司上下都熟悉他那身灰色工作服,也有点惧怕他。荣董事长十分健谈,如果不是什么事情迫使他停下来的话,他可以连续不断地对你说上几个小时。任何一次会议,只要有荣董事长在,他总是自始至终的发言人,人家的讲话总被他打断。专家们反映:以前荣董事长不能静下来听他们陈述意见,但荣董事长又不太喜欢看书面报告,对此十分苦恼。好在荣董事长思维

(完整)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学习总结,推荐文档

《土木工程概论》的感受认识 转眼间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学土木工程概论已经一学期了,上大学之前听之前的学长说《土木工程概论》这科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但是在上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我就改变了这个印象,杨老师讲课很仔细认真,特别是引经据典,经常让我们认识更多古老的建筑。由此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课。 杨老师的《土木工程概论》具有明显的条理性。记得杨老师的第一节课就明确的给我们指出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非常广阔的课程,例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机场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我们现在主要学的是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是一门非常讲究的一门课,结合力学、美学等几大学科,包括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用建筑等,杨老师告诫我们由于我们不知道将来会从事哪方面的建筑,所以必须学好这三类建筑的特点,课下做好笔记。自从听了第一节课,我发现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知之甚少,我急需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以防到时候别人问起无言以对。 上完这学期概论课,完全颠覆了我对概论课的看法,是我对杨老师的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概论课虽然不想高数和制图那样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住要领,概论课完全是靠自己私下里体会才能收获更好的效果,于是我平时经常多多观察建筑物,学校里的所有建筑包括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等建筑物的布局和分配,我感到非常的合理,使我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其妙构思,比如食堂的设计也非常考究,

这个涉及到用餐的流畅性,买饭、吃饭这个几个环节必须做到顺序性,拿我们学校的食堂来举例,每个食堂必须可以容纳几千人同时就餐而且不能使同学们吃饭时造成拥堵,这就不得不考虑餐、卖饭窗口和过道的布局,事实上我们学校的食堂设计的很成功,这个就体现了土木工程师的高明之策。 杨老师口中的道路工程也非常重要,交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关系的民众的生命安全,道路的设计往往关系到一个地域的货物交换能力,科学的道路设计、施工可以让一个地域的经济因交通更加迅速发展,比如河北的石家庄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多年前石家庄还是一个经济凋敝的小山村,然而当时国家修的“京广线”铁路恰好经过这个村子,客流使这个山村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城市,这足以说明交通工程所涉及到人民的利益。 杨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土木工程的材料方面的知识,包括物理,力学,耐久性等性质,例如:混凝土和砂浆等这类建筑施工需要的材料,另外吸声和隔声材料、装饰材料也是未来生活中必须引起重视的材料,我个人认为,在保证施工安全和住房安全的前提下,一些保证生活质量的材料是很有必要加强设计和研发的,土木工程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积极发现,积极探索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此外,我还意识到每个地域的建筑材料应该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盛产竹子的地方适合建造竹屋,石头多的地方适合建造石屋,粘性土壤的地方适合建造砖瓦房,这样做不尽物尽其美,而且大大减少了施工时的造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程预算。材料工程在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职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高职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生三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通过学习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理论发展史、中外管理理念的比较、管理与组织设计、管理的类型与方法以及管理创新等知识,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为未来服务社会从事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2学时) 主要内容:管理的的基本含义、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学习及研究方法。 学习要求:理解管理及管理者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了解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自学:从管理的作用、目的看管理的效率与效果;研究方法。 讨论: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课堂案例讨论:管理者角色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学时) 主要内容:泰罗及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及一般管理理论、韦伯及官僚制组织理论;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几种主要现代管理理论学派。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掌握各历史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自学: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发展 阅读:企业理论相关书籍

思政概论课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安徽省肥东县红光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作者:袁超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2011会审一班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对安徽省肥东县红光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村民的配合帮助下,我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案例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现撰写出调查报告。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012年 7月 1日—7月 5日,我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红光村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开展了本次调查。肥东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部,辖 18个乡镇(包含一个回族满族乡 , 土地总面积 2145平方公里, 总人口 107万。其中调查走访的红光村,人口 1028人,257户人家中有 200多户有青壮年外出打工, 正是由于此地农业人口多,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 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合肥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绵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 不是农村之事, 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 , 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 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农业利益的下降, 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 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红光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

《设计的魅力》 ———读设计学概论有感 设计学类144 储筠尧 设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科学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从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及技术性等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设计的艺术性包括对设计物像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肌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设计的艺术性是基于对设计物象的基本认识和在设计创造活动中对物的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盒材料肌理等的理解,依据功能性,舒适性,装饰性,审美性,等需要加以主观的,合理的,符合形式美感法则的创造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通过部分创造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获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设计的的创意性特征体现出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征与积淀,具

有思想的导向性及象征性,设计的奇妙思想包括对视觉与知觉甚至触觉的冲击,隐喻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创意直接体现设计的生命力。 设计的图形特征 在设计中有文字图形,图案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无论那种形式都是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对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以图形为主的设计具有极强的装饰感和视觉感的冲击力。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往往突出产品的使用功能性与舒适性,重点表现在产品的造型形态上。强调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实用与舒适经常作为标准规范。 设计的科学特征 设计的科学性特征严格地界定了产品的规范技术指标,并突出表现在新技术新科技的成果应用上。先进的技术含量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与时尚,体现综合的科技与经济实力。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是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完美展示,是设计的功能性,舒适性及艺术性的具体体现。无论产品的外观造型及内部构造,其精准的工艺技术都将是优质产品的重要保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是商品创造社会的唯一经济指示,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价值。好的设计通常能

《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Management】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是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现代许多前沿科学成就的具体运用。 (二)本课程的任务 该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主要课程,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素养,同时,结合实践,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的方法,并会用管理思维去分析实践。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培养和提高从事管理工作的必要的理论素养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掌握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和研究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和新特点。 教学内容 理解 管理的含义 理解 管理者的含义和操作者的区别 理解 管理职能以及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运用 管理职能分析管理实践 理解 管理技能的含义及管理技能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运用 管理角色分析实际问题

第二章 管理科学的发展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掌握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和研究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和新特点 教学内容 理解和概括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理解泰勒、法约尔、韦伯的管理理论 理解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理解和应用人性理论 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 运用权变理论 第三章 管理环境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组织环境与管理环节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的内容,熟悉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环境的不确定分析法,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方法,运用环境分析方法分析某一个具体组织。 教学内容 理解管理环境的内涵 区分管理环境的分类 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具体组织的管理环境 运用环境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具体组织的环境特点 区分影响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不同因素 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分析具体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 理解SWOT分析方法的原理 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具体组织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伦理道德的概念,识别管理伦理问题的五种类型,列举伦理道德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伦理道德与管理学的意义,识别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与表现。 教学内容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

专业导论课程总结 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5级汽车服务工程一班 姓名:刘佳 学号: 前言 初入大学我们都会感到迷惘,由于对汽车服务这个专业的不了解导致我在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后才发现原来有些计划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专业导论这门课的出现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汽服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该如何更好地学习该专业。 汽车配置及其技术发展作为汽服专业,首先要学的就是汽车的配置。而汽车配置的重点则是汽车的人性化配置。汽车人性化配置不仅是现代汽车制造工程师的杰作,在汽车出现当初就体现了人性化配置的特点,只是现代汽车的配置较早期汽车配置更具人性化而已。 为此张玉萍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汽车配置的若干问题帮助我们了解汽车配置现状及发展,鼓励我们根据所学专业、所开设课程、结合自身兴趣规划未来。 当今,在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从人自身出发,以人为本已成为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活动的新思路,汽车人性化配置,即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与汽车结构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制造出适合人的驾驶操作和乘坐活动要求的设备或部件,并安装于驾驶仓和乘员仓以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是安全,健康,高效和舒适因为科技的发展以服务于人为根本,人性化智能技术配置,在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人性化配置已逐渐成为汽车产品的常用配置,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配置人性化已成为汽车发展和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作为交通工具

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汽车的使用者也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汽车产品的设计者们应该从人性化的角度来满足人们对汽车产品的需求。 机械工业离不开齿轮在汽车的制造中,必定离不开机械的辅助。而齿轮作为最基本的机械结构将各个机械部件串联起来,使其能够更好地工作运转。若想使一辆车更好地行驶这些基本部件的质量就要过硬,生产效率就要过关。 这次讲座中林菁教授为我们讲授了齿轮领域的新技术及所需的基础知识。同时,他鼓励我们积极自主地思考问题,这也是为了让我们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氛围。 随着近几年齿轮加工技术的发展,齿轮材料、齿轮刀具制造和磨齿砂轮的工艺的改进、齿轮机床在精加工齿轮的精度及加工效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速度之快出乎想象。而且齿轮制造的发展方向不仅涉及成熟的欧美市场,还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快速发展市场。传统高速钢滚刀及湿切技术还能走多远?这首先要把一种行业与另一种行业区分开来。比方说,汽车工业使用的齿轮绝大多数还依靠剃齿进行加工。有些企业也会对后端传动装置齿轮进行磨削加工,这仅仅是为了消除环形圆柱齿轮上发生的任何变形。上述提到的齿轮加工时间减少,主要归功于新型齿轮刀具、现代齿轮机床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精加工余量大幅减少和磨前齿轮质量的提高。另外,与磨齿机相比,现代数控剃齿机常是价半功倍,可获得热处理前的高精度齿轮等级(高达DIN5-6等级);而且与齿轮螺纹磨床磨削相比,加工周期也较短。对于汽车工业的齿轮,尤其是那些用在自动变速器的小齿轮,我们可以将剃齿加工后热处理造成的变形控制在几个微米;另外,通过齿形和齿向的修正有助于补偿变形。齿轮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变速噪音要求越来越低。要达到品质、噪音的双重目标,这就要求进行精度更高的齿轮加工,实现极为复杂的齿轮齿向和齿形,目的是把变速传动的误差降到最小。这意味着,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磨削仍然是齿轮成批生产的主要方法,齿轮磨削这项加工工艺可能会更加广泛应用。但要特别注意齿轮加工的单位成本。至今,成本低、收效大的剃齿带来的好处是很明显的。磨削在齿轮精加工中取得圆满成功时,剃齿才可能大规模地被它代替。总之,无论选择哪一种齿轮加工方法,都要多注意实际使用情况。

概论课程实践报告书

中原工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外实践活动报告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小组分组情况一览表 说明: 1、人数以3-4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分工,个别超出的要取得 任课教师的同意。(基本上以宿舍为单位,6人间的分两组,4人间的一组) 2、要求以小组形式活动,不提倡单打独斗,目的在于培养大家的 团队协作精神,并在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实践活动项目及要求 要求: 1、按照《“概论”课程实践报告书》格式填写 2、以小组形式进行,可以分工撰写活动容,但每个人都必须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不得搭便车。 3、报告格式用A4纸打印后手工填写,左侧装订。 4、建议每4周完成一部分,任课教师以学生汇报或其他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全部报告于课程结束前一周交。 5、每一部分容尽可能全面,可以提供活动图片以为佐证。 活动容(共40学时,30分) 1、课外阅读活动:每人至少看一本与课程相关的课外书,可以是人物传记、报告文学、学术专著,执笔人对大家阅读情况综述。(10学时,5分) 2、观看视频资料:每人至少看一部与课程相关的视频(网易公开课上其他名校相关讲座视频、资料片等),小组进行交流记下体会。(10学时,5分) 3、课下讨论情况实录。讨论话题可以是教师上课中提到的也可以是同学根据学习情况自己选定的,但容必须和课程相关(8学时,5分)

4、社会观察或社会调查: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写下心得体会;围绕一定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写下调查报告。(10学时,10分) 5、提出一个教改建议,或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整体评价,总结经验教训。(2学时,5分) 目录 一、读书体会 二、观看视频资料 三、小组讨论实录 四、社会调查或社会观察 五、教改建议或小组活动体会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