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唱的起源及技巧

合唱的起源及技巧

合唱的起源及技巧

三起源问题

宇宙的起源 现今学术界影响较大的理论是‘宇宙大爆炸’,是由比利时数学家勒梅特提出的。总的来说,宇宙大爆炸的主要论据如下: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证据。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但是,我认为,假如我们把黑洞理论加入猜想之中,就会觉得大爆炸理论仍然有不完美的地方。如果黑洞连接着白洞,虫洞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那么时间的跨度即不同的时间就可以当作平行空间,譬如十年之前的元素可以到十年之后。这部分地可以解释元素衰变问题及氦丰度。黑洞究竟是不是大质量恒星衰亡形成?霍金最新发表的关于黑洞问题,他承认大质量恒星形成的是灰洞(是大质量星的坍缩不足以形成黑洞,但有可能形成比典型

中子星有较小的半径和较大的密度的星体的原因形成的,在可见光波段看不见的大于太阳质量3倍的一个星体可能就是很暗的灰洞),不存在黑洞。那么黑洞是否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呢?如果宇宙来源于奇点,那么奇点爆炸所需能量来自哪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奇点来自于白洞,能量来自黑洞,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是,这些尚需要证据来证明。 天体的起源 。现在普遍认为,天体的前身是颗粒构成的星云,也存在着其他理论。关于星系的起源和演化也存在着弥漫说和超密说。弥漫说认为,星系际弥漫物质逐渐集聚成很大的星系际云,然后分裂成较小的云,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星系集团。这种说法能够较满意地说明银河系的自转、各星族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运动以及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差别;超密说认为其他星系也都是超密物质形成的。 从合理性来说,星系的形成应来源于宇宙大爆炸的粒子,因为这与当前的宇宙温度相适应,当前的最终结合为星系的物质必须冷却以后才能聚结成星系—太过炽热,其组成就会跳动得十分剧烈,所以引力就不能把它们结合到一起。 所以,天体应当来源于宇宙大爆炸。 生命的起源 对于这个,我持有与天体起源同样的看法,均来自粒子。

浅析我国犯罪学的产生与发展

浅析我国犯罪学的产生与发展 09法学一班 何英 200902201132 根据普遍的刑法学理论,刑法犯罪概念的逻辑起点是,先有刑法、后有犯罪,刑事违法性是其本质属性,罪刑法定主义成为刑法与刑罚的基本原则。刑法学研究的犯罪是:个体违反了现有刑法而产生的犯罪。 一、犯罪学犯罪概念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不仅包括个体行为违反刑律而产生的犯罪形式,也包括国家为了保护一定历史阶段的核心利益,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这种形式。后一种形式产生的犯罪,由于是现行刑法所没有规定的,因此不具有刑事违法性的特征。其本质特征是价值否定性。 (一)犯罪学研究的犯罪问题实质上属于价值范畴。 犯罪是什么?要清晰、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古今中外的神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等,从各自的学术传统出发,作出过各种各样的定义这个问题在犯罪学领域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犯罪学作为一门学问诞生起,就一直受这个问题所困惑。应当说犯罪学诞生之初,是依附于刑法学的,以刑法规范定义的犯罪,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但随着犯罪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有很多刑法没有规定的行为,但又严重触犯了社会需要,需要纳入犯罪的范畴,而这与刑法罪行法定主义原则相违背。学者们逐步意识到刑法学的犯罪与犯罪学的犯罪有明显的区别。近年来一些国内犯罪学者提倡价值无涉,认为犯罪是一种价值中立的社会事实从犯罪学脱离刑法霸语权的角度,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这个观点也值得商榷。举例说,某人杀了人,这是一个社会事实,但这并不一定就是犯罪。战士在战场杀了敌人、警察杀了绑架人质的歹徒,我们评价他是英雄。只有杀了我们的人,触犯了社会利益时,我们才说他是罪犯。因此价值无涉的观点也没有揭示出犯罪的实质。那么犯罪学研究的犯罪实质究竟是什么?这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有密切联系。学科的性质一般可分为研究事实问题的学科、研究价值问题的学科、研究实践问题的学科。事实问题即是怎样的问题,包括现象、原因、性质;价值问题即应怎样的问题,包括价值评价、价值设想、价值取向;实践问题即要怎样的问,包括主体行动“能够怎样、最好怎样、决定怎样”。按这样的学科性质划分标准分析,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犯罪问题不仅仅是罪犯实施犯罪行为后要怎样处理的实践问题,也不纯粹为是怎样之类的问题。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问题本质上应当归属于价值问题。犯罪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犯罪学的出现至少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但由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犯罪学的基础概念、研究对象与范围、学科体系等学科基质至今都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学术理论。近年来,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艺术起源于劳动。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门外文谈》)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全诗共373句,2490字。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苏小平 一、书法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书法,从广义讲,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的起源 本来我国文字在殷周时代就具有艺术风味。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辞”以外,还有用笔写的“书辞”。西周的金文(铜器铭文)在铸造之前,先要写好字迹。其中有好些作品字体美观,可以说出于当时无名的书法家之手。但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使文字艺术化,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春秋末年吴、越、蔡、楚等国往往在作为仪仗用的兵器上,镌刻(或者错金银)美术字体。它和当时的草率字体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观,或者在笔画上加些圆点,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应有的笔画之外附加鸟形的装饰。这就是“鸟篆”、“虫篆”或“缪篆”的起源。战国时代除了广泛应用的草篆以外,许多重要铜器铭文都用工整的篆书,讲究美观。例如战国初期韩国制作的编钟,所有铭文都先划好方格,在方格内写着工整的篆书,很是精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铜器铭文也都是工整的篆书。这就是书法的起

源。 书法的发展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相传李斯就是个书法家,“号为工篆”,许多刻石和十二“钟鐻金人”的铭文都出于他的手笔(《水经?河水注》引卫恒《叙篆》)。从这时起,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和作为应用工具的文字,分别遵循着各自的道路而向前发展。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此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如:张芝、蔡邕、崔瑗、史游。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比较深。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 ——破除迷信追求真理澄清历史还原中华改写人类文明史《源——人类文明中华源流考》导言节选二 科学论证猿进化成为人的过程大概发生在几百万年前,那么地球上在几百万年的时候,什么地方地理环境的变化促使猿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地上来生活,从而逐步进化成为人的呢?能引起这样的地理大变化的地方不在非洲、欧洲、美洲、澳洲,唯一的地方就是昆雅(昆仑雅兮雅即亚细亚,亚洲)大陆的青藏高原。 四五千万年前印度板块冲击昆陆(亚欧)大板块,地带隆起,地质上叫“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南面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西面高寒冷峻的帕米尔高原、西北沙漠荒丘的地理格局。由于这种地理巨变,使得古猿生活区域的主体森林逐步减少,猿从树上下到地来,开始了前后肢“手”与“脚”的分工;随着地理、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古猿不得不向周边森林地带分散转移,这就是后来以长江黄河流域、云贵高原为主体,放射到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进而到非洲、欧洲等地从千万年前到几百万年前古猿集中的缘由,且非洲的南猿化石比较成系列。说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甚至还有欧洲,其实都是割裂开了古猿向人类进化的结果是由于年轻

的青藏高原的“逐步长高”而改变其周边环境促使古猿逐步向东向南的长江黄河流域、东南亚、印巴次大陆转移并延伸到东北非甚至欧洲这样一个整体链接反应的过程。而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仅滇中及邻近地区就从15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间的开远古猿、禄丰古猿、元谋古猿、保山古猿、蝴蝶古猿到270万年前的东方人到250万年的建始人到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等等,还有后来从上百万年前到几十万年前到十万年前到几万年前到万年前到几千年前的古人类绵延不绝,脉络清晰,环环相扣,组成完整的人类进化链,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起源之所在。且所发现50万年到上万年之间的人类化石往往不止一处,越往后的年代无论化石的发现还是相关的遗址遍布中华大地,这些“地下史料”不得不让什么“十几万年或几万年前非洲人突然来到替代了原有人类或住民”的论调和“非洲起源论”暗然失色。相反,结合分子遗传说论证的各大洲人种基因的相同性正好证明非洲人、欧洲人并其它地方的人的来源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和血脉,那就是中华人种中华血脉。如此说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意义对人类来说才真正是上帝那只造人的“手”——猿进化成为人的第一推动力。 猿→人进化年代表

犯罪学家

菲利(Enrico Ferri , 1856~1929) 菲利继承了龙布罗梭的人类学立场,同时一并考虑了犯罪的社会学原因,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刑法学。即,认为犯罪的原因中除了人类学的原因外,还应该肯定物理的及社会的原因,但是,犯罪人不具有自由意思,自由意思只不过是“纯然的幻想”;犯罪,不外乎是由犯罪人的素质和环境必然地产生的。但是,犯罪人既然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着,就应当对社会负担所实施的行为的责任(社会责任论),也有针对危险的犯罪人来防卫社会的必要。因此,必须将犯罪人进行分类,分别进行了与其相适合的处置。他的立场也被称为实证学派,并且他提到,实证学派的基本目标,“是从犯罪本身及其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研究犯罪的起源,以便针对各种各样的犯罪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他所主张的“犯罪社会学”,其本意是一犯罪社会学对刑法及刑事诉讼法进行改正,这是一种刑事政策论。 菲利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有人认为他是名共产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他是法西斯主义者(因其主张保安处分的一元论)。 1. 他于1921年曾经起草“菲利刑法草案”,但该草案中并没有涉及“责任”和“刑罚”,而只提到了“人身危险性”和“制裁”。该草案虽然没有被当时的意大利政府所采纳,但是很大的影响了1926年的苏俄刑法典。 2. 他还提出“犯罪饱和论”——每个社会都有其应有的犯罪,这些犯罪之产生是由自然及社会条件所引起的,其质和量与每个社会集体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菲利的刑罚观 恩里科。菲利,菲利于1856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曼托瓦省的一个商人家庭,1874年中学毕业后入波伦亚大学攻读法律,1877年毕业后又到法国攻读犯罪学,1879年归国。在法国期间著有《法兰西1826—1879年的犯罪之研究》一书。该书是关于犯罪统计方面的著作,当时被誉为法国学术界的权威著作。回国后又入都灵大学,师从犯罪学鼻祖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1836—1909),研究犯罪学。但他突破了其师刑事人类学派的理论樊篱,更为关注犯罪的社会原因,由此向刑事社会学派转向,与德国的刑法学家李斯特等一起,成为刑事社会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以犯罪原因三元论,独立于刑事人类学派的犯罪原因一元论,不同于李斯特的犯罪原因二元论。 三元论,具体言之就是导致犯罪的原因有三:(一)人类学的因素。犯罪的为类学因素是指犯罪人生理、心理及种族方面的个性特征,人类学的因素对犯罪有很大影响,但这种人类学的因素必须与他种因素结合,相互作用,才能对犯罪有影响,单是人类学因素不足以成为犯罪的原因。(二)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指人们生活于其中,但并未予以注意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状况、地形、气候等。地理因素虽不能直接产生犯罪,但通过与其他因素结合能够促使犯罪行为的产生并影响犯罪现象的变化。(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类生活不诚实、不完满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经济、政治、道德及文化生活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菲利认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都是上述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因素尤为重要。作为菲利的刑罚观也就在此基础之上而建立的。

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曹远哲 2015405040116 【摘要】亚里士多德说,诗歌具有净化作用。简单来说,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有意境,最能抒情的文体。诗歌的功能,在其语言和思想感情中的以体现。它对于语言的淬炼、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能够融入国民的血液中,成为精神传统。诗歌的功能,和其起源是密不可分的,诗歌的起源映射着诗歌的功能,从诗歌的起源中论述诗歌的功能。 【关键字】诗歌的起源诗歌的功能诗经 一诗歌的含义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类型之一。早期诗歌与音乐、舞蹈相互融合,后来独立自成一体。在中国古代,诗和歌有别,诗供朗诵,歌是歌唱的,现在诗和歌统称为诗歌。它的基本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一般分行排列;语言凝练、形象、含蓄,运用灵活;常采用赋、比、兴等手法。诗歌的创作,一般要求作者在生活中激发起丰富、强烈的感情,鲜明地表现出他的独特个性和情感色彩,使诗的形式的外在节奏与情感的内在节奏相一致,同时,语言须刻苦锤炼和精心推敲。它从性质上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歌谣等;从押韵上分有有韵诗和无韵诗。中国诗歌又可分为旧诗和新诗,旧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诗歌的由来 诗的历史悠久,产生于千年之前。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

书法的发展及书体的演变

书法的发展及书体的演变 书法,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书法艺术还是中国独有的国粹,尽管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能过将其发展成为艺术的却只有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发展至今,书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字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发现,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不过那时的书法只是一些符号代表——象形文字,后来其发展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刻石、小篆以及隶、楷、行、草书等形体、结构的演变过程,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的面貌,给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广阔的天地。但其间有的被淘汰,其中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五体书法。 篆书,作为五体书法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广义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及秦系文字的《石鼓文》、秦刻石等,狭义的篆书指“大篆”和“小篆”,将秦始皇统一以前的文字称为“大篆”,秦始皇统一的文字为“小篆”,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创立了“小篆”,“小篆”第一次在中国文字上成为标准,奠定了中国文字的第一块基石,其结构严谨,规行矩步,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被后世习篆者奉为圭臬。 篆书经过了“隶变”的过程,发展成为隶书,隶书的出现使得中国书法进入了革新的阶段。隶书相传为秦朝末期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发展成“汉隶”小篆和定型的隶书相较,字形由狭长变为扁方,笔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联绵圆转变为笔笔分断的方角,字的象形意味大多隐没了。隶书的形成,给以后的楷、行、草书奠定了基础,给汉字的普及和书法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楷、楷体、正书、真书,分大楷、中楷和小楷,由钟繇所创,楷书结构严谨,笔法端正、厚重,一点一画要求严格,但初期的“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唐人将楷书推向了高峰,也涌现出一批“楷书”大家,其中最著名的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代表作分别为《孔子庙堂碑》、《九成宫醴泉铭》、《雁塔圣教序》、《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等,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一种字体,分为“行楷”和“行草”; 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可惜刘德升没有留下墨迹。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行书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行书萌发于两汉,成就于魏晋。至东晋王羲之将行书推向了极至,其代表作有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草书,为书法之最,犹如泰山之顶,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诞生于汉代,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

语言的起源问题是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

语言的起源问题是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这里所说的语言的起源,既不是指小孩生下来后怎样学会说话,也不是指汉语、英语、法语等任何一种具体语言的形成,而是指整个人类怎样开始说话。这个问题太大了,也太难了。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学者绞尽脑汁探索人类语言起源的奥秘。但因收效不大,所以有些人就想回避这个问题。比如一百多年前,巴黎语言学会在会章里就宣布:“本会……不接受任何关于语言起源……的报告。”倒是挺干脆的。 当然,区区一个章程,不会也不可能阻止人们对语言起源问题的探索。人们总在想: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作为掌握语言的人类本身都是从猿猴变来的,那么语言也应该是从什么个玩意儿变来的。再说,作为语言科学的研究对象,如果人们对语言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都是一笔糊涂账,那么语言学的其他许多重要问题,恐怕也难以交待清楚。正因为如此,所以语言起源的探讨和研究从未停止过。科学家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学说。其中在语言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有人提出“拟声说”,认为人类是用模仿事物声音的办法形成语言的。这些人注意到了人类语言的声音特性,这是可取的,而且许多语言的确都有数量多少不等的拟声词。比如汉语“猫”(māo)、“鸭”(yā)等,大概是通过模仿这两种动物的叫喊声来命名的。但是在任何一种语言中,拟声词都占极少数,那些不发声音的事物的名称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另外,有些词在甲语言里是拟声的,而在乙语言里却不一定拟声,这用拟声说就不好解释了。汉族人常说:“‘吱妞’一声,门开了。”这个“吱妞”应该算作拟声词了吧?可是几年前曾经有一个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问我:“老师,我仔细地听开门关门的声音,怎么也听不出‘吱妞’(zīniū)的声音来,怎么回事?” 有人主张“感叹说”,认为人类最初的词都是表达感情的。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感叹词的缘故,比如汉语中的“哎呀”、“哼”、“噢”等等都属这一类。但是,各种语言中那些占绝大多数的不表示感叹的词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种理论注意到了语言与人类感情表达之间的关系,这是对的,但用这种理论来解释整个人类语言的起源,却是站不住脚的。 有人倡导“契约说”。比如人们感到需要给某个东西起名了,就在一块儿讨论一番,取得一致意见,这个叫“树”,那个叫“石头”等等,于是“树”和“石头”这类词就这样产生了。看来,主张“契约说”的人是从人类交际的需要来考虑语言的起源的,而且也认识到了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质,这在几百年前是可贵的。但这里也有个问题不好说清楚:人们最初约定时所用的词语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还有人主张“手势说”,也叫“身势说”。他们看到人在说话时常常用手来比划,甚至还带有身势动作,于是就猜想,大概语言是从手势发源的。不错,手势的确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甚至还是聋哑人主要

书法的由来

书法的由来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的演变 人类三大文明:文字,城市,金属冶金工具。 1、秦朝----隶书。方向----简化,交换信息。距今天已经2200年了。 2、在20世纪后期----柯体。柯体——柯猎奇的质变汉字文化艺术。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草书和行书、楷书至今通用)。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基本解释:从字义解,书法指书写的方法。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书法的引证 1. 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舍者矣。”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论语》书法之严,即《春秋》书法也。”明刘基《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盖与郑伐许、郑伯伐许之书法同矣。” 2. 文字的书写艺术。亦指书法作品。《南齐书·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宋钱愐《钱氏私志》:“元章书法之妙,今日可谓第一。”《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作诗的从古也没有这好的。又且书法绝妙,天下没有第三个。”周扬《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书法作为一门中国独特的艺术,我们应该重视它。” 3. 指汉字形体。清叶名沣《桥西杂记·壹贰叁肆等字》:“至如秦汉碑,惟一二三书法不同。” 4. 措辞方式。吕叔湘《标点琐议》:“《通鉴》书法,‘夜’一字为句,必有所承。上文未说何日之事,‘夜’字连下读,‘夜’字点断,意为‘到了那天夜里’;‘夜’字不断,意为‘趁夜里’。” 详细解释 1、我国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舍者矣。”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论语》书法之严,即《春秋》书法也。”明刘基《春秋明经·郑伐许郑伯伐许》:“盖与郑伐许、郑伯伐许之书法同矣。” 2、文字的书写艺术,即书法作品。《南齐书·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宋钱勉《钱氏私志》:“元章书法之妙,今日可谓第一。”《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作诗的从古也没有这好的。又且书法绝妙,天下没有第三个。”周扬《在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书法作为一门中国独特书法之泰山石刻图片(26张)的艺术,我们应该重视它。”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情况,加深学生对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认识。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和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种书体演变的大致情况和各历史时期主要书家及代表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体验和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书法的起源和中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各种书体演变的大致情况和各历史时期主要书家及代表作品。教学难点:各历史时期书体演变及风格、特征的认识和把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目视学生课前准备。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放出书法作品。师:同学们都知道,书法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仍放射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书法艺术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三.进行新课: (一)引导学生分析早期文字符号的特点。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第24页第二段落“书法意识起源于涂抹和刻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书画同源。仰韶文化陶器只就有刻划的图形和符号,学者认为这就是简单的文字。而且这种符号是用刀刻出来的。刀痕非常清晰。这表明五千年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经以刀代笔,创造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2.播放多媒体幻灯:远古时期的文字符号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早期文字符号的特点。设问1:这些文字符号的字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象形。 3.通过播放多媒体幻灯,举例说明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庖牺氏八卦造字、神农结绳造字和仓颉象形造字等说法,但谁也不能断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文字在出世并投入使用之后,有一个成熟过程,在这段道路上,是靠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两条腿前进的。早在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在日常使用的陶器上用笔来描画或者作记号。倘若"书画同源"之说有道理,那么文字史或者书法史起码不晚于此。 书法意识起源于涂抹和刻划,就是古人所说的书画同源。仰韶文化

关于儒家起源的三个问题

2005年2月社科纵横Feb,2005 总第20卷第1期S OCI A L SCIE NCES RE VIEW VO L.20NO.1?哲学与史学? 关于儒家起源的三个问题 马得禹 (兰州大学中文系 甘肃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儒家的起源问题从汉代至今研究者颇多,也有些争议。纵观古今,到目前为止,所涉及到的有这样三个问题:一是“儒”的来源问题;一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来源问题;一是关于儒家创始人的问题。 【关键词】儒家 起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5)01-0110-02 关于儒家的起源,研究者已多有论述和考证。笔者认为所涉及到的问题无非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儒”的来源问题;一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来源问题;一是关于儒家创始人的问题。其中第一和第二个问题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都是一致的,本文将作以总结性的阐释。第三个问题是有所争议的,本文试图通过历史推测,作以重新阐释。 一、关于“儒”的来源 关于“儒”的来源是从“儒”字的含义和“儒”所代表的人物的身份两方面去研究的。《周礼?天官?太宰》郑玄注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曰:“儒,乡里教以艺者。”《礼记?儒行》孔疏引郑玄《三礼目录》又云:“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广雅?释古》曰:“儒,柔也”。许慎《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杨雄《法言?君子》称:“通天地人曰儒”,《风俗通义》称:“儒者,区也,言其区别古今”。唐?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称:“凡有道术者皆为儒”。章太炎说,“儒”作“需”,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在《原儒》中说,儒是“殷商的教士”,以“治丧相礼”为业。从古人对“儒”的解释来看,“儒”指一类人,根据众多解释认为其性格是“濡”,那么他在当时的身份以及其适合的职业应当是私家讲学的私学之师,讲学者最初是官方的,官方讲学之人一般称为“师”,《周礼?天官?太宰》郑玄注云:“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儒”字始见于《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清人刘宝楠解释为“儒为教民者之称”,又说:“子夏于时设教,有门人,故夫子告以儒之道”。这些解释都是从古代典籍中对“儒”的字面上的解释而推断出的它的名称的涵义及身份,那么其来源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在“儒”字产生之前,这类人应该是干什么的。除对“儒”的字面解释之外,是要通过他的外在特征去探求他的源头,古人所注重的“衣、食、住、行”其中放在首位的是“衣”。那么,可以根据他们的服饰再进行推断。春秋以来有“儒服”一词出现,如《墨子?公孟》:“公孟子戴章甫, 忽(笏),儒服而以见墨子”;《庄子?田子方》托言鲁哀公称“举鲁国而儒服”,《说剑》又记庄子欲“儒服而见(赵)王”;《礼记?儒行》托言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是讨论关于“儒服”的问题;荀子攻击儒者,以“逢衣博带”的服饰为言。《后汉书?儒林传》注曰:“儒服,谓章甫之冠,逢掖之衣也”。《礼记?儒行》郑注:“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禅衣也。此有道艺者所衣也”。《列子?黄帝》称孔子为“逢衣徒”,向秀注:“儒服宽而长大”。据学者考证,“章甫”是殷代的冠饰,为高高的儒冠;“绅”是扎着宽宽的大布带子; 笏”,就是在腰带上插着笏板。这种穿着打扮是殷代主持祭祀的巫师们穿的。衣服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儒者的服饰来源于史巫的服饰,而且他们在身份性质上有相通之处,都是有道艺之人,并且孔子还说:“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中的一篇《要》)。殷代的统治阶层是以“神” 为本的,神的启示及其相关原则在王事活动的一切领域中有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如《礼记?表记》中所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巫师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可见其作用之大,地位之高,对知识的统治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在周灭商之后,统治阶层主导精神也由“神本”转向“人本”,掌握知识的群体的地位也随之下降,其中一些人也失去以往的官职从而成为私学的传授者,而他们的服饰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儒者与史巫的源流关系。 二、关于儒家思想的来源 儒家具有系统思想是从孔子之后才开始的。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 “礼”、 “道”。孔子曾自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的主张是仁,但他用仁来释礼,而且在礼的框架内去阐述他的仁,可见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仍然是“礼”,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来源便是“礼”了。关于“礼”的产生,一般认为在三代以前,这是以一些考古发现的礼器得到证明的,到了夏商周三代,礼逐渐成熟完善。在三代以前的原始社会,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着单纯地为自己的生存而劳动,用暴力的手段获取猎物,在内部表现为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农耕的出现,原始部落逐渐分化,出现了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并且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作为统治者要管理很多家庭组成的国家,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就是“礼”。“礼”产生于人的意识形态,是人的一种文化现象,如《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焚黍捭豚,汗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礼”是一种仪式,它起源于祀神,古人对天、地、祖先都要祭祀,祭祀时要举行各种仪式,这种活动便是礼的起源。后来统治者为了能牢固地统治人民,利用原始宗教,将自己的意志归结于上天,认为自己是天子,代天行事,当然非常注重祭天。关于像天一类的人无法解释的现象都显得很神秘,于是就产生了各种神,通过祭祀来达到敬神祈福的目的。人们对于祖先也是非常崇拜的,因为要繁衍后代,所以要经常祭祀祖先。统治者将这些祭祀活动时举行的仪式制度化,便形成了礼制。使之形成一种规范来约束人民,它是一支无形的力量,使人们的生活形成一种秩序,从而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在生产力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中,上层社会对财富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社会的发展从蒙昧到野蛮,由野蛮到文明,贪欲成为发展的动力。在原始社会末期,财富的积累,导致无度的掠夺和厮杀,氏族制度已无能为力,社会失去控制,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统治阶层开始考虑,怎样才能使社会规范化、秩序化。当然一个社会的运转光靠暴力是不行的,于是作为祭祀鬼神时的仪式经过规范化形成了礼制。礼制之所以能成为早期社会秩序的支柱,是与周代建立之后,否定“神本”重 011

论中国传统犯罪的特征(一)

论中国传统犯罪的特征(一) 摘要]中国传统犯罪是指由中国传统社会刑法规定的,危害统治阶级统治秩序、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传统犯罪的特征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但每个特征又有各自不同的含义。研究传统犯罪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健词]中国传统犯罪;中国传统犯罪特征;研究中国传统犯罪特征意义 一、中国传统犯罪概念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是传统社会的上层建筑,竭力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作为统治手段之一的刑事法律也随之产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1](P.9)。什么是中国的传统社会?什么是中国传统犯罪?中国传统社会是相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而言的。公元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炮火和军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内,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社会的法律并没有随之完全改变,而是一直延续到公元20纪初的清末修律。特别是《大清新刑律》的修订,彻底地完成了中国法律向近现代的转变。所谓中国传统社会,在此,我们把它界定为中国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起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止的社会形态,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谈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还应包括清末修律之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法律。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上实行国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各级统治阶级享有种种特权,被统治阶级处于受奴役、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思想文化上前期(奴隶社会)主要受宗法思想支配,后期(封建社会)主要由儒、法二家思想支配,广大被统治者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实行专制主义。中国传统犯罪,主要是由中国传统社会刑法规定的、危害统治阶级利益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中国传统犯罪的特征 现代刑法学通说认为,犯罪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中国传统犯罪同样具有这三个特征,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传统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1、传统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通过犯罪对各种社会关系的侵犯而表现出来的。无论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统治者都把各种危害他们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进行残酷的镇压,严刑峻罚。刑法保护的范围极其广泛,犯罪种类特别繁多,犯罪化趋势十分明显。“刑起于兵”,说的是古代法律起源于战争中的军法,相应地,犯罪也起源于战争中危害作战利益的行为。“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意思是说,在战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好好从左边攻杀敌人,便是你们不奉行命令;在战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好好从右边攻杀敌人,便是你们不奉行命令;驾驭战车的兵士,如果不好好地掌握驾驭战马的技术,便是您们不奉行命令。努力奉行命令的,便在先祖神位前颁行赏赐;不努力奉行命令的,便在社神的面前给予惩罚。我要把你们这些不奉行命令的人变成奴隶或杀掉1](P.10)。随后犯罪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奴隶社会的犯罪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反抗奴隶主统治方面的犯罪。有放弑国君罪、违抗王命罪、乱暴力正罪、乱政罪、聚众群饮罪等。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有杀人罪、杀人越货罪、侵夺财物罪、盗窃罪、失农时罪、淫声、异服、奇技、奇器罪等。破坏宗法制度方面的犯罪。有侵剥众庶罪、功有不当罪、三风十衍罪2](P.51-54).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王室衰微,井田制遭到了破坏,土地兼并频繁,礼崩乐坏。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争相公布成文法。魏国李悝,“撰次诸国法”,作《法经》六篇,其中规定了盗、贼、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犯罪行为。 秦汉两代是封建法制的形成与确立时期。秦法规定的犯罪主要涉及:第一,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有谋反罪、以古非今罪、投书罪等。第二,侵犯人身安全的犯罪。有杀人罪、伤害罪、家罪。第三,侵犯私有家庭财产的犯罪。有盗窃、共盗、群盗罪。第四,逃避赋役的犯罪。

诗歌的起源及分类

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物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计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户创作之源。 诗歌的特点 1、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文学) 2、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情感) 3、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意象) 4、语言具有音乐美。(意味) 古代诗歌的分类 一、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以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后人

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歌”“行”“引”“曲”“呤”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的一种变体。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对定(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

“美术”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美术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它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医学等。中国古代所谓“百工技艺”,也是包括同样广泛的范围。在古代,无论东方或西方,都只有“工艺”、“手艺”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古籍中只有“绘缋之事”、“刻削之道”、“刻镂之术”、“锦绣文采”等工艺术语的运用,却未见类似“美术”这样的专门名词,这是因为人类的美感意识,是首先从满足生存需求的工艺品萌生的。 在欧洲,“艺术”和“美术”这两个概念,直到文艺复兴之际才确立并被公认。那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创造纯粹精神领域的产物,更足以使人激昂精神、开阔胸怀,达到互相同情、增强意志、建立信念的目的。这类思想意识的活动,是人文主义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发扬,它涉及到艺术的不同领域和形态,这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大规模扩展开来的文学、艺术各门类,其中包括美术。这种精神产品,从物质中提升,和物质相辅而行,成为全面滋养人们心灵所不可缺少的营养。人类依靠它陶冶情怀,并协同各门类的科学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它起着组织和协调社会成员的意志和行为的作用。文明的发展是和艺术创造分不开的,艺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 在欧美拉丁语系国家,“art”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蔡元培早期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包括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区分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表达社会意识的一门大学科,广义上包罗文学、音乐等,也包括建筑和园林等。综合性艺术有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它们不同程度地利用美术,有的和美术密切结合。“美术”作为“艺术” 的一个门类,必然与姊妹艺术有共性,但它的艺术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它和姊妹艺术结合时,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美术甚至可以和科技相结合,派生出艺术新品种。 人类在创造精神产品时,自然地分门别类,建立起文学艺术的各个分支,使之朝着专门化的方向前进,形成了各种艺术门类的独特性能。它们在许多场合虽分犹连,有时则分而复合。每一次的结合和交融(如动画电影、音乐喷泉),便产生艺术的新意向、新品种和相应的艺术感染力。艺术的分化和复合都是一种发展,在发展中开拓了对艺术的认识,更新了艺术的观念。其所以有分有合,分而不悖,合而能容,是因为各种艺术品类都受共同的美学原则的支配,有共通的规律可循。 此外,如果从审美和美育的角度谈“美”的问题,“美”这个字眼在汉语中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但概括着整个文艺范畴,而且还介入伦理、哲学等领域。 美术的形态和特性 古今中外的美术品类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现代美术因受科技和工业生产的影响,新思潮不断涌现,前所未见的新样式、新品种层出不穷。美术要求发展个性,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多元化,所以对它的共同特征难于作条理明晰的概述。 世界上的美术品类,按物质材料和制作方法来区分,大体上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