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发展背景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前身为江夏区流芳中心小学,地处武汉市城郊结合部,始建于1936年,借庙为学,时为私塾。1948年收为国立小学,定名为武昌县油坊岭小学。解放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56年洪山区人民政府拆庙兴建校舍。后划归江夏区管辖,是武汉市远城区为数不多的市级示范学校之一。2005年,武汉东湖高新托管后,流芳中心小学更名为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根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2007年9月,原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红旗小学、前锋小学、沧海小学与光谷第三小学组建了光谷第一学区。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东、南两面与富士康厂区接壤;西面与湖北省最大的农民还建社区——佛祖岭社区仅一路之隔,北与中芯国际相邻。方圆五公里遍布高校及高新企业,如:湖北经济管理大学、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商贸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富士康、中芯国际、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藏龙岛科技园区等。由于历史悠久、又地处城郊结合部,学校校舍陈旧,一直难以扩展,设施设备与教育现代化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富士康等高新企业的快速扩容,佛祖岭社区入住人数的不断攀升,使得学生数逐年递增。(目前新校正在建设中)随着学区的建立,光谷的发展,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这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学生来源也就显得多元化了,学生既有村民的孩子,也有街道居民的孩子,还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周边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子女。

课题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生源复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整体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课题的选择是结合我校校情及提升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而实施的一项迫在眉睫、非常必要的研究。

目的意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很多,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及其地域的不同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方法、培养内容和目标也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有针对性的探索、研究。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地处城郊结合部学校产生不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原因,探究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策略,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理论依据(一)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它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见《辞海》),从生理角度讲,它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习惯的形成一是通过长期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二是一旦巩固下来就会变成需要并不容易改变。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经过教育与训练是可以培养的。

(二)叶圣陶教育理论。叶圣陶先生在长期的教改实践中,始终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他认为小学生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对养成训练的措施和方法作了周到详尽的论述,在阅读、说话、写字、作文、计算、劳动等训练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对我校开展的课题研究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四)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认为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的、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有其积极生命和生存态度的。因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认为人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先天潜能得以实现?。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是以学生为本,是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方式,是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逐渐自然习得的,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着眼学生现在,关注学生未来。

二、国内外对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上网查询可知,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许多学校比较注重学生行为习惯、行为能力的养成研究,从已有研究看,往往将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一同研究,而纯粹从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策略方面着手研究的不是很多。在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针对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并不多见。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道德行为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行为认知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对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在国内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小学潘来强提出抓好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五个着力点,他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后,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实践活动中具体指导受教育者的行为,予以榜样示范,通过训练和多次重复,不断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巩固,在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熏陶感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国内像这样的研究还有很多。

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理论研究,真正落实到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还不够具体、细致,但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三、课题的界定

(一)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出了如下的两种解释: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2、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1348页。)百科名片中习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二)策略百科名片中策略一般是指:1、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2、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3、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

(三)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

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2、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策略

(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2)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3、优化班级学习氛围的策略

四、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主要过程

(一)研究目标

总目标:寻找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具体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有效学习的目标。

3、通过研究摸索小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的预防及矫正方法。

(二)研究内容

1、探索新时期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常规习惯,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规范、书写整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等习惯;二是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包括诸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注重实践、学会思考、掌握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

2、归纳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应遵循的原则。

3、探索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途径,寻求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广泛实用性的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三)研究主要过程及方法

2006年8月学校接到了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学校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和调查研究。

低段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调查统计表(实验前)

中段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调查统计表(实验前)

高段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调查统计表(实验前)

通过观察及问卷摸清了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校学生因为生源复杂,所以在各种习惯方面表现不是很好,如:?上课时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及时完成各科作业的学习习惯。?低段做到的是2.2﹪,中段做到的是54.3﹪,高段做到的是37.3﹪。?按时上学,备齐学习用品,有勤学多思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低段做到的是8.7﹪,中段做到的是21.3﹪,高段做到的是34.9﹪。这些不良习惯自然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我们认为,要想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首先要从抓学生的习惯入手,为此,我校立足于实际,针对现状确立了《中小学生的公民素养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2007年元月31日由专家组评审,经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获准立项,被确定为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立项编号为2006A092。

2007年5月,聘请了专家省教科所张爱国,市教科院李正洪教授对研究方案进行指导。并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

2007年6月30日,在东湖开发区教研室的主持下,采取专家论证会的形式,举行了开题论证。邀请张爱国、李正洪、李润民、罗昆霞、贺清文,东湖开发区教育局顾绍山、刘汉辉、沈爱华等专家领导对课题《中小学生的公民素养养成教育研究》是否开题进行评议。与会专家领导对我校课题的研究方向、步骤、策略作了评议,同时提出了宝贵意见。经过评议,专家们一致同意我校课题开题。按照专家组的意见,课题组成员经李正洪教授的指导,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再次修

改,突出了?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这一主题,并且正式展开研究。

2007年9月,全面启动养成教育?四个一?系列活动。?比一比,看谁棒?的学习活动;?整一整,看谁帅?的仪表活动;?捡一捡,看谁勤?的卫生活动;?做一做,看谁行?的实践活动。

2007年10月8月——10月25日,学校举行了?人本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2007年10月9日,东湖开发区教研室沈主任一行对我校《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视导。

2007年10月26日东湖开发区教育局李顾问来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与课题组成员座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08年3月12日,东湖开发区教研室沈主任受邀来到光谷三小,就?人本课堂?为全体教师做专题报告。沈主任从人本课堂实施的背景、人本课堂内涵思考、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人本课堂等方面阐述人本课堂的内涵发展。同时从教学、教研实际出发与广大教师探讨课堂教学效果好的十条规律。

2008年3月31日,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举行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暨?特色课堂?研讨活动。市教科院李主任、罗主任、东湖开发区教育局李顾问等、教研室沈主任等及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承担课题学校负责人等参加了此项活动。上午观摩了三小李悬、简阅两位老师的?人本课堂?展示活动,随后开展了?人本课堂?教学沙龙活动,活动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人本课堂意义与实施策略。下午,教研室沈主任主持召开课题研讨会议,首先光谷三小陈主任作了人本课堂的汇报,随后市教科院李主任、罗主任,教育局李顾问,各校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及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实施进办法行了广泛交流,并对三小?人本课堂?的开展与实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8年5月29日,光谷三小聘请的校外辅导员简建勇博士来到光谷三小。简博士与邱校长就如何有效利用光谷的科技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使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园,树立努力学习、建设美好家园的人生理想,做一名幸福的光谷小主人。

2008年6月,《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小结。

2008年7月9日,由东湖开发区教育规划办组织的评估小组,对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承担的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进行了中期评估。评估组听取了课题组负责人中期研究工作汇报、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并查阅了课题研究资料,经评估组成员评议,该课题中期评估评分为88分,评估等级为?优秀?。

2008年10月16日,光谷三小校外辅导员简建勇博士邀请三位心理教育专家及相关领导、长江日报记者到光谷三小举办?健康成长从心出发?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本次家校联系活动,广大家长对如何正确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及如何教育孩子有了更清醒地认识。

在本次活动中对于参会的315名家长进行了家庭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

习行为习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问卷。

对于其中完成作业、复习功课、主动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

由统计结果发现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导的占60.95℅,但自主学习的学生较少只占12.06℅。

?您认为孩子在学习上急需养成的好习惯?进行了统计分析:

由统计结果发现这一问卷内容中许多家长出现了选择多项的情况,希望学生急需养成?学习自觉,认真?的习惯占比73.65℅,希望学生急需养成?书写认真?的习惯占比68.25℅。

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对于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还需加大力度,同时也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

2008年10月20日,《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组进行经验交流及成果展示。

2008年11月21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光谷三小所承担的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进行中期评估。

评估组专家通过听取汇报、与课题组成员互动、与师生座谈、查阅资料,对光谷三小在该课题研究的进展予以高度赞扬,一致认为:三小的课题研究领导高度重视,经费保障有力,选题切合实际,实验过程扎实有效,材料整理充实规范,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效推动了课改的深入发展。最后,评估组对光谷三小的课题研究评价为?优秀?。

本次课题中期评估,使所有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大家将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促进专业发展,争取以丰硕的成果迎接本课题的结题验收。

2008年12月10日,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中期评估意见,研究后段课题研究工作。

1、进一步梳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维度,分年段、分层面突出重点。

2、在课题研究中,应加强子课题的横向交流。

3、注重干预策略的分类推进,在细化中不断归纳与提高。

2009年2月25日,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暨?特色课堂?识字教学研讨活动。全区各校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及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实施进办法行了广泛交流,并对三小?人本课堂?的开展与实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9年3月20日,召开课题研究实验班家长会,探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研究的外部因素。家长与教师进行了互动,介绍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2009年4月21日,由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承办了?武汉市教科院‘十一五’同类课题横向互动交流研讨会?

参加研讨活动的领导有武汉市教科院课题规划办俞主任、张主任、东湖开发区教研室沈主任、陈主任;参加互动交流的有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课题组代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课题组代表、千家街小学课题组代表、新洲辛冲镇中心小学课题组代表;列席参加的有光谷一小、光谷二小、光谷六小、光谷实验中学教师代表。

在市教科院课题规划办俞主任主持下,参与本次互动交流的学校首先进行了自我介绍。接着,喻主任作了自我介绍,并讲述了开展这项活动的四个目的:

1、打破区与区、校与校存在的壁垒;

2、加强同类课题横向互动,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

3、打造科研骨干队伍,提升科研水平;

4、加强成果的梳理、集结与推广。然后,光谷第三小学、中山路小学、千家街小学、辛冲镇中小学分别就自己所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的情况及存在的困惑作了发言。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各校就彼此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交换了意见,也对兄弟学校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道出了自己的见解。交流互动过程中俞主任、沈主任也分别就各校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由于各校准备充分,大家畅所欲言,互动交流活动一直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互动交流后,市教科院课题规划办俞主任对本次?武汉市教科院‘十一五’同类课题横向互动交流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各校会后要将课题更深入开展下去,将课题研究工作做实。活动最后,确定了下一次?武汉市教科院‘十一五’同类课题横向互动交流研讨会?在千家街小学召开,初定时间为6月。

开展全市同类课题研讨在我区是首次,这一活动是全市具有相同类别研究课题学校的一次经验交流与成果分享,是各个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次思维碰撞,是各课题组对研究过程的一次回顾总结。通过活动汇聚众人的智慧,提高各校课题研究的实效,提升课题研究的品质。

2009年6月,《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小结。

2009年10月,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3—6年级学生中开展主题为?我眼中的祖国?手抄报评比,并结合这一主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2009年10月12日——10月16日,学校举行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本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2009年12月学校启动?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探讨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010年4月21日,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暨?特色课堂?习作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三小祝朝辉、一小罗晖主讲习作教学研讨课,课后交流时,全区各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及课题负责人就课题研究策略、实施办法进行了广泛交流,为我校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2010年5月13日,特级教师梁涛来校指导课题组成员陈腊香主讲研讨课《童年的小花狗》,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全区语文备课组长、区教育局、教研室领导。此次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收到与会领导、教师的好评。

2010年9月2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提高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光谷三小于2010年9月2日邀请加拿大籍教师到校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外教的加入对我校英语教学工作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将为我校对外交流架起沟通的桥梁。

2010年9月,学校重新修订了《手写圣贤书口诵经典文》。读本的使用拓宽了阅读的视野,加大了阅读量,同时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节课课前学生都诵读经典文,中午1:40书写圣贤书。

2010年10月29日,东湖开发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会、区级?异校研课?、光谷三小?人本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光谷三小成功举行。东湖开发区教育局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顾绍山同志、教研室沈爱华主任及教研室其他领

导参加此次活动。展示课程结束后区语文教研员刘萍老师、区数学教研员李文华老师、区英语教研员胡欢老师分别组织与会的其他兄弟学校140多人进行研讨活动。

活动的开展既促进了课题的研究,同时也实现了科研引领教学的目的,达到了科研成果应用的目的。老师的积极参与也使得研究氛围日趋浓厚,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2010年11月—现在,课题组成员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准备结题有关工作。

课题组紧紧围绕《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展开研究与实验,积极探索了新形势下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策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地成长。

1、注重课堂,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007年秋我校开始尝试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努力构建我们心中的课堂——?人本课堂?。

人本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扮演好?两种角色?(引导者、提问者),做到以下几点:

(1)用开放型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人本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思想上明白自身的发展要靠自己,做学习的主人,从而主动学习文章中的知识点,积极探索其中的奥秘,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

(2)用学生主体观构建人本课堂。多给学生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规律,在互动中寻找方法,在探究中理清思路,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3)用宽容构建人本课堂。允许学生说?不理解?、?我还没有想好??我认为?;还学生质疑权与商榷权;让学生以挑战者的身份进行二度创作。

(4)用赏识教育构建人本课堂。如对学生说:?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多启示??你的朗读很有感情??你很会观察、也很会思考??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你的见解与众不同?……从而营造一种平等探究的氛围,激励学生以生活体验来参悟文本,让丰富多彩的?个性感悟?得以充分的发挥。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如果教师不及时给予重视,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将积重难返,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狠抓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正如扶正倾斜的小树,使之最终能朝着阳光,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

2、加强配合,促进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

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仅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为此,我们聘请专家和资深的领导来学校为家长上课。2008年10月16日,光谷三小校外辅导员简建勇博士邀请三位心理教育专家及相关领导、长江日报记者到光谷三小举办?健康成长从心出发?专题讲座。三位专家分析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如何客观对待孩子;走出教育误区;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生动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三位专家与家长互动对孩子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

通过家校联系活动,广大家长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有了更清醒地认识,家长们一致认为学校开展这样的讲座让他们收获很大,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做孩子的榜样,关注孩子的心灵,与学校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在温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是长期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形成学校、家庭联动机制。共同做好了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开通了?校讯通?,及时传递信息,交流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态。

2010年11月按照课题研究合同要求,学校逐步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拟定研究报告,并将研究经验逐步推广。

五、研究成果

(一)中期报告研究报告论文集案例集

(二)通过《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构建了我们心中的课堂——“人本课堂”。重新编印了校本教材——《手写圣贤书口诵经典文》

(三)通过《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即通过确定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准则,探究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并经过强化训练,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

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1、尊重理解的原则

尊重学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就是换位思考,这既是一种科学的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信任、尊重、理解决定了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同时也决定了老师能否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良好习惯的学生。

2、因人而异的原则

因人而异是指因人的不同差异而施教。人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不可能运用同样的教育方法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学中不能违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我们要通过形式、方法的多样化,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因势利导的原则

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而因势利导,使其长处得到发展。因势利导是教育儿童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了解情况,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认识水平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分清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做出正确判断。对学生要进行疏导,促进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

4、必要训练的原则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自然形成的,它需要一定的训练。而且不仅仅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才能逐步形成。

5、赏识教育的原则

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激励。学生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被他人赏识、被他人激励。一般来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恰当地使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但不恰当的?赏识?并不能造就?成功?,有时还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有的同学因为一直因?成功?而被?赏识?着,一遇到难题就失去了自信,毫无斗志,心想:我平时都是胜利者,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肯定是太难了,于是思维凝固;有的同学因为一直被赏识,显得过份自信,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老师偶有批评之意,便觉得受到了?打击?,还认为老师故意?整我?。因此,赏识也要恰如其分,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四)通过《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归纳了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1、学习体态姿势的良好习惯养成

正确的读、写体态姿势,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学生身体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要研究教育方法,以使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后,还要时刻关注,共同督察,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

2、学习时间安排的良好习惯

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一天的时间里,人的精力不可能从始到终都保持同样的旺盛。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分配时间,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早上起来利用洗漱时间听听英语,晚上睡觉前看一看有意义的课外书。另外,要注意劳逸结合,这也是保证时间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橡皮筋,老是拉扯它就会失去弹力,只有适当的放松,弹力才不会失效。实际上大脑也一样,只有会休息的人才会学习!

3、课堂注意听讲的良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学生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听课效率高,当堂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就多,就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做练习时就能够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4、课前适当预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尤其是自学不能够弄懂的知识,更要注意老师的分析与推理,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比如预习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不但能够加深学习的印象,而且能够为以后的学习积累资料,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预习的时间和科目可根据当天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基础薄弱的学科应坚持课前预习,这样,在听课时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争取学习主动。

5、课后认真复习的良好习惯

《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的收获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6、先复习后作业的良好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许多学生不注意先复习,在

未对所学科目知识加以消化的条件下,一坐下来打开书本就做起作业来,等遇到问题后又回头看书,实为欲速则不达。

7、选用适宜学法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调节指导下,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式和手段连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学会思维。学习方法很多,而且人们喜欢的方法不等于是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注重在学法上的指导研究,引导学生选用效率最高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习惯。

8、勤学多思好问的良好习惯

思考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思考是人学习书本和自身体验的主要形式。只有经过思考的东西,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贵在要问,学习就要开口问,学生爱问?为什么?是好事,说明学生在思考,在主动地动脑筋。对爱提问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并积极帮其解答疑问。如果学生不爱提问,教师就要多引导孩子,由此,慢慢地转为孩子自己主动开口提问的好习惯。

9、筛选整理信息的良好习惯

当今信息来源的渠道非常广泛,信息量大,学生不可能一股脑儿全接受,教会他们筛选、整理信息尤为重要。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进行,对信息资料分步检索筛选,获取所需信息这是搜集信息的有效方法,他能够使学生获得最需要的信息。

10、与人交流探讨的良好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现在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甚至不愿意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是不利于学习的。

(五)通过《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摸索出了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1、营造环境

各部门团结协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柯尔伯格在给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方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应鼓励学生进行行为认识冲突的自我选择,发展认知力。?为此,我们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规范训练工作的指导。

(1)学校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由党支部、学校行政、工会、大队部等成员组成。形成了例会制度,定时分阶段、有目的地指导,及时交流总结,改进训练方法,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布臵各学年、学期训练内容。

(2)年级行为规范训练指导小组。

行为规范训练指导由年级组长负责,全体教师对所任班级学生全面进行指导训练。

(3)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

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任成员,组成班级训练小组,小组成员参加班级训练活动,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训练。

(4)学习行为监督小组。

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任组长,学校值周生、监督岗同学为成员,对全校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日日监督检查。

(5)家庭人员评估组。

即由各位同学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检查评估,每位家长对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监督

2、教师指导

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通过课堂指导学生预习及复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复习、思维等习惯打下基础。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正常学习的保障。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耐心教育,把常规训练抓严、抓细、抓实、抓活,力求做到?要求具体化、训练规范化?,使学生对各项要求时时做到心中有数。如?上课?的常规要求分为以下几步来具体训练:(1)课前先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把用品放在桌子右上角;(2)预备铃一响,立即进入教室,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全班齐诵经典古诗文;(3)上课时要求坐端正,眼睛正视黑板或老师,专

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发言;(4)发言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原地起立,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完整答题,其他同学虚心倾听,不随便插话;(5)朗读时双手拿书,眼睛看着字,字字过目,发音准确响亮,不添字、不丢字、不唱读;(6)看书写字做到?三个一?(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一拳,眼睛离课本一尺)。这样,通过具体指导,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严格训练,并在以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随时提醒、督促,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三(1)班辛杰除了不爱学习外,其他什么都爱,如唱歌、跳舞、打球、上网、走棋,还常常打架。该班的胡老师有着丰富的经验,每一个学生的精力都得有一个去向的,不搞学习的学生,就必须要找其他地方宣泄。要转变这种学生,的确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和气力。?元旦?汇演,为转变辛杰找到了好契机,因为他喜唱爱跳,?元旦?每个班里要准备节目,胡老师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和他一起商量排什么节目,买什么磁带,安排哪些人上场,这样一来,使他集中精力考虑班里的工作,整天围着班集体转。加上表演的都是品学兼优学生,他和这些学生在一起唱呀、跳呀,自然受到启发、熏陶。所谓?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学期末,他获得进步奖,学习成绩和习惯都有较大的进步。

3、小组竞赛

我们的竞赛多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分小组与小组,大组与大组、男生与女生。即使是一个人参加的竞赛也代表一个集体,比如课前准备的比赛,课后复习效果的比拼等。竞赛的结果会和集体的利益挂钩。每周记录,做得好的组就给他们加颗金星或红星。这颗如果是金星,那得到真不容易,因为它代表他们组做得是最好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无处不在的竞赛,使同学们焕发了向上的精神,使很多课内的行为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使过去要孩子们干的事,变成了他们自己要干的事。如,每当课堂要进行读书比赛了,组内成员便会马上互相提醒:坐端正,书拿好。

音乐课上在学习了新歌曲后老师常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从而巩固新教歌曲,以前演员唱演员的,观众谈观众的。由于每组所唱的歌曲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些孩子听着听着就缺乏新意了,不自主的就和旁边的同学聊起天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小组竞赛也引入了课堂,当学生们听说这关系到小组的荣誉后,自发地改变着:作为观众时每个人都很安静地欣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

其它组的情况;演唱时都十分地投入,以为本组获得最佳的成绩。在老师的轻松引导下,获得了理想的效益。

4、班级?同化?

一个团体形成一种好风气,就一定会?同化?人。如果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班风,就会使班集体奋发向上。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关键在于培养全体成员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教育与读书是联系在一起的,书籍是最重要的资源。一个学生在它相应的年龄,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读的书,那是人生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因此,学校非常注重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学校为9个日托班建立了图书角,开学时送给每位学生一本书,每日必读校本教材《手写圣贤书口诵经典文》,三—六年级的学生每周写两篇读书笔记,教师全批全改,以此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活动促进了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有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学生受到了熏陶。

三(4)班开展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叙述、谈话、讨论、问答等形式让学生辨别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坏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胡老师还借鉴了《好习惯早养成》的儿歌,让儿歌中的内容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勤于思,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课堂外,多读书,课外知识更丰富;好习惯,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对照儿歌内容,指定学习委员检查督促,要求学生?吾日三省吾生?,记下自己每天所学到的知识。每日在班上公布一日?学习之星?。规定孩子们每日必读一篇好文章,在夕会时交流心得。在严格的规范,教师的示范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逐步养成,班级学习风气日趋浓厚。

5、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合作,借助家长的力量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班级听课,与教师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于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每学期的日托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都会邀请家长参加,每当家长看到孩子们创作的画卷,动人的舞姿,听到清脆的歌声时,他们展露的是放心的微笑。每学期都开展的?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缩短

浅析小学生养成教育 (论文)

浅析小学生养成教育 摘要: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直接影响着下一代做什么人、接什么班的问题,“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 俊俊是我班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从一年级我接手我发现他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差,动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脏兮兮的,对他实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但是我觉得这个小男孩是很有灵气的,我决定帮帮他有一次,我发现他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不过过几天又发现他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他,怎么又这样了?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反映,在家里他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他画满了,他家长一直提醒她,可他还是改不了。还有就是个人卫生很差。我想,这是她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协助他改掉。不要小看这仅仅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水准上会影响学习习惯。因为我发现过几次,上课的时候他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低下头去在桌上乱画。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他,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协助,一定要把他的习惯培养好。由此,我觉得一个学生的养成教育可比

他的书面成绩重要多了。 小学作为小学生第一个走进的集体,是第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对小学生一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以前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勤引导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罗林塔尔效应”也曾启发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宽容,宽容在现实工作中做到也并不难,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会让人终生烦恼。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操作和实践水平。在培养各种水平的同时作为教师更应注意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只有增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养成教育问题,以期寻求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教育要低起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水平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09-06-29T15:52:47.310Z 来源:《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年6月第3期供稿作者:梁允霞[导读]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梁允霞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民主小学(134000)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2. 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低年级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可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农村小学生论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经调查,居住在我地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占多数,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等。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下面就谈谈自 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粗浅实践。 一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 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也需要同 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制定了班级行 为规范,并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利用班会课在全班通过,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

例如,我班根据上学年龄及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具体落实的良好行为习 惯有:(1)刷牙、洗净脸、勤洗澡、勤剪指甲,出门照镜子,整理头发、服装、红领巾、校签、鞋子等,保持个人卫生。(2)整理好书包、带足学习用品。 (3)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4)爱护校园环境。(5)学会感恩,每月至少为父母、他人、集体、社会做一件好事。(6)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个身心健康的小学生。(7)每周向家长讲解几个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交流沟通。(8)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做事不拖拉。 (9)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社会调查等。 (10)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等,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如平常学生课间行为规范的训练:上下楼梯,不要拥挤,注意谦让,行走靠右,保障畅通;课间注意奔跑追逐的安全,玩有意义的游戏;教学楼内不大声喧哗,轻声漫步过走廊;佩戴红领巾比赛……教师并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以及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还要注重亲自检查与督促,以便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又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 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课前学习用品准备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我先是每 次下课提醒学生收好、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摆在书桌的左上角),一段时间后,再下课,我便有意地站着不动,用眼睛不作声地看,直到学生明白我的用意,迅速地按要求准备学习用品,我才允许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习惯。同时,我

浅谈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个人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涉及“道德”“情感”“能力”三个领域。 (一)学会做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学校要教导学生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从小确立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应常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会做人,对于学校来说,非一时一事之功,而是教学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要面对的课题和考验。活到老,学到老,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学校是教导学生做人的“小型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陪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德,让学生努力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会感恩是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身边的小事,从教师的教导,从切身的体会,都是学会感恩的教学内容。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同学、爱母校、爱国家、爱民族了。学会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学校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情怀。 (三)学会学习 学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所,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领域。学会学习,是指学生永远葆有积极的学习状态,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老师应勤于教学,学生应孜孜求学,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进而形成个人的志趣,学校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不仅要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乐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能自主自觉学习,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探究,并能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英语(心得)之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英语论文之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二、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

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的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使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年冠”。如此,广大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街中心小学应玉琼 【摘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是理论脱离实际,加上升学的压力,致使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尽人意。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经过不断实践,本人探索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通过讲、背、导、评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守则》、《规范》、《一日常规》的意义,熟练掌握其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行为逐步达到规范的要求;通过建立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展开行为评价,家校携手,深化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也只有坚持不懈地教育、训练,再教育、再训练,才能促使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过去,学校的德育工作也相当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是理论脱离实际,常常是用一些空洞的理论教育来代替学生的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等,加上升学压力的诸多影响,致使学生的各种习惯不尽人意。 当前,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德育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独生子女的增多,长辈的娇宠,年轻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的欠缺,网络对孩子的影响等,造成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等较差。为此,广大德育工作者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探索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现谈谈我校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学习——掌握规范内容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决非生来就有的,它要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逐渐形成。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掌握《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一日常规》的具体

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浅谈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小学是儿童养成良好个体品德行为习惯的时期,是促进形成道德人格的基础。有人提出“教育学生六年,关注学生六十年”,这种观念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充分挖掘其非智力因素促进其成才;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好孩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重要内容之一,是形成道德人格的基础。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 1 以少先队组织引领小学生养成教育。少先队组织在小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少先队队会、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文明岗、“火炬”黑板报、少先队系列教育活动等途径来实现自身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价值。 ①红领巾队会:通过少先队队会(包括中队队会)向队员介绍少先队光荣历史、少先队知识、以及国家对少先队队员寄予的希望,激发队员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自己身为队员的自豪感。 ②红领巾广播站:队员可以自己组稿、自己播音。既培养了他们组织能力,又提高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红领巾文明岗:每天上课前由两名队员手执队旗,站立校门两旁,即为红领巾文明岗。这样可以增强队员的自豪感和严以律己的责任心,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起督查作用。

④“火炬”黑板报:把学校黑板报办成以“火炬”为主题的板报。内容可以介绍少先队知识、少先队活动信息、安全教育知识、百科知识汇集等。 ⑤系列教育活动:根据学校实际,不失时机开展少先队系列活动,寓思想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引领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庆“六一”文艺汇演、“入队宣誓大会”、“迎元旦小学生书法绘画展”等。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①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育人的阵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如在校园的墙壁上贴上标语“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静我校园,不追逐打闹”等。②走廊文化: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合适的地方贴上恰当的标语。如:上楼迎面墙壁上贴上标语“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旁”,二、三楼走廊贴上标语“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的好孩子”、“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等。③绿化美化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身心、熏陶学生行为的作用。④校园内的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牢记国法、校规,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这些方方面面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学科渗透:各科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对小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 4 主题班会:班会主题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低年级学生以教师引导为主,中高年级学生以自主策划为主,让活动充满乐趣,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突出德育活动课的新“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 5 成立鼓号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为学生将来成为“社会人”奠定基础。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养成教育一直受到教育家的推崇和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古希腊伟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养成教育,他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更是指出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入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倡导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种信息和各类思潮的交错,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形成了诸多不利影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使一些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的形势考验。因此,加强新时期小学生养成教育就显得重要而急迫。 1 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小学生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成长关键期,必须在这些关键期里使受教育者接受相应的教育形成相应的品质和才能,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将很难甚至永远无法弥补这些缺憾。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可以得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自我意识不成熟,道德认识和评判情绪化。无论是认知方面还是情意、社会性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所以这个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关键期,是一个黄金时期。北宋著名的学者颜之推曾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需早教,勿失机也。”当代学者关鸿羽在《养成教育》一文中写道“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象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而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它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因此,抓住小学阶段这个“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必将为孩子健康成长和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成为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 2 养成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一直存在。当前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德育论文)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潭渡小学汪积德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进入了独生子女年代,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新课程。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它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孔子提出的“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儿童的养成教育生产了经久不衰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辩别能力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习惯,不文明行为,以及不正当的娱乐都毫无顾忌地学着做。很多小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即使家里并不富裕的孩子,也缺乏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了学生做事不礼貌,有始无终,对很多事情都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毫不在乎,缺乏责任感。 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是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抓关键时期和行为训练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能成就未来,是好孩子一生的财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一个人成长影响很大,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要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这是一个长期工程,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这就需要时间。训练中要严而有爱,不见实效不收兵。要把开学第一周定为常规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传学校规范,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白,在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①加强课堂常规训练。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摆放。②加强坐姿和握姿训练。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阶段,坐姿端正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身体的正常发育。正确的坐姿:如两脚开立两肩同宽,身正足安,头微倾。握笔姿势:三指齐力,指实掌空,用力适当,运转灵活,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桌面一尺。③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姿势要端正,声音要洪亮,该动时可以自由行动,该说时畅所欲言,该静时必须安静。④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教师组织有效活动时,要求全员参与,主动交流,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要多创设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有机结合 养成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校内校外自己说的和做的不一致的现象,校内是好学生,而在家是“爷爷”,在家不做作业,整天看电视,

浅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1、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语文课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描述有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部分找出来,加以分析理解;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解读歌词、

了解创作背景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思品课结合有关课文辨析、导行……通过各学科渗透,使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深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2、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中心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加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游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如,每年的植树节可组织学生去田野植树,让学生懂得“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绿化祖国”是热爱祖国,保护大自然的表现。 二、运用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 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1、说理教育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来讲,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常抓不懈的工作。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细微处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现在乃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我觉得增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以榜样作引导从点滴抓起: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实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注重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老师和自己的班主任。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

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学生没有尺子,她就上来跟我说了一声。我听了,就随手拿了讲台上的一把尺子递给了她,还跟她说下次要记着带。过了一会儿,她用完了,就上来还给了我,没想到她还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老师。”我听了,愣了一下,突然觉得心里很温暖。 (二)行为示范。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所以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个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而且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展开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特别是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中低年段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的成绩自然也会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育阶段,诸多方面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一些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比较容易铲除,所以对于刚步入校门的孩子,在对他们实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实行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实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学生的认知特性为出发点,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规律。学校自身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实行教育。《小学生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能够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增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家庭相结合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庭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出身在文化层次居中的城市居民,望子成龙心切,但因为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或因为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因为周围环境不够适合孩子成长之故,或多或少给我们的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从不同水准上受到特殊的影响。正如小学教育学所说的:"因为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水准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如:有些个体商户或进城务工的农民平时很忙,精力不在孩子身上,任其自生自长。闲暇时,有了大把钞票无事可干,就在家不是宴请亲戚朋友,就是玩麻将打扑克,他们(这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维新镇盐井小学2015-2016学年度 时间:2015年9月23日 地点:盐井小学 班级:一年级 对象:全体学生 主讲人:吕艳梅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习惯,终身受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白纸,绘上什么图画就是什么图画。所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那么,我们如何来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呢?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见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1、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

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

抓好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这将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会让人终身受益。 一、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最为重要。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快乐;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地去学习,去探索。学生只有对读书感兴趣,才会在阅读方面有最好的收获。在低年级这一点尤其重要。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怎样才能使第一学段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一是内容的选择,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二是形式多样化,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喜欢阅读。韩兴娥老师“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的做法值得借鉴。她为了让一年级新生一入学就有事做,第一天就自己读书。她给不会拼音的一年级新生编了一本他们能够“自学”的小册子——《读儿歌识汉字》。这部小册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的儿歌。如《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第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在人头脑中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神经联系系统。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形成的一种定型。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不良习惯也将贻害无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等,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 据调查显示: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浅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攻破难关的习惯 “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思考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要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知识学活、用活。现在一些学生缺乏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不是向其他同学求助就会转向教师寻求答案。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他们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于攻克难关。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根据学生所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1)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觉得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教育要以榜样作引导从点滴抓起: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老师和自己的班主任。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学生没有尺子,她就上来跟我说了一声。我听了,就随手拿了讲台上的一把尺子递给了她,还跟她说下次要记着带。过了一会儿,她用完了,就上来还给了我,没想到她还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老师。”我听了,愣了一下,突然觉得心里很温暖。 (二)行为示范。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而且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