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硕士(MPA)联考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管理硕士(MPA)联考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管理硕士(MPA)联考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基础
公共管理硕士(MPA)联考复习资料——公共管理基础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9)

一、管理: (9)

二、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普遍性)和社会属性(特殊性) (10)

三、管理的职能: (10)

三、管理学: (10)

四、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1)

五、管理理论的演进 (11)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1)

(二)行为科学阶段 (12)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13)

六、行政: (15)

七、行政的特点: (15)

八、行政与政治的区别 (16)

九、行政与立法、司法的区别 (16)

十、行政学 (16)

十一、行政理论的发展: (17)

(一)行政学在西方兴起的历史原因。 (17)

(二)西方行政学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 (17)

十二、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与产生 (18)

十三、B—途径与P—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19)

十四、公共管理研究途径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及新制度学派。 (19)

第二章公共组织 (19)

一、组织 (19)

二、组织的特性 (20)

三、公共组织 (20)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20)

(一)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 (20)

(二)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20)

(三)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21)

五、公共组织结构 (22)

(一)结构内容: (22)

(二)结构形式:科层组织是主导形式。古典、官僚模型都是科

层组织。 (22)

六、我国政府组织结构 (23)

七、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 (23)

(一)首长制与委员制 (23)

(二)层级制与职能制 (24)

(三)集权制与分权制 (24)

(四)完整制与分离制 (24)

八、公共组织环境 (25)

九、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 (25)

十、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 (25)

(一)政治环境 (25)

(二)经济环境 (26)

(三)文化环境 (26)

(四)技术环境 (26)

(五)舆论环境 (27)

第三章公共决策 (27)

一、决策 (27)

(一)决策的特征或属性 (27)

(二)决策的内容 (27)

(三)决策的类型 (28)

二、决策的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29)

三、行政决策 (29)

四、行政决策系统 (30)

(一)信息子系统 (30)

(二)参谋子系统 (30)

(三)决断子系统 (30)

(四)监控子系统 (31)

五、行政决策体制 (31)

(一)独裁制 (31)

(二)议会制 (32)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代表是中国) (32)

六、行政决策的程序 (33)

(一)问题界定 (33)

(二)目标确立 (34)

(三)方案设计 (35)

(四)后果预测 (35)

(五)方案抉择 (36)

七、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 (37)

(一)群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两种形式。

(37)

(二)群体决策的特征: (37)

(三)参与决策的特征 (38)

(四)群体决策的抉择规则 (38)

第四章行政领导 (39)

一、领导 (39)

二、领导职能在管理中的地位 (39)

三、领导艺术 (39)

四、公共组织领导者 (40)

(一)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来源: (40)

(二)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权力构成: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 40

五、领导权威的完备性原理 (40)

六、领导者的基本技能 (40)

七、行政领导制度从整体上的三个层次 (41)

八、我国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 (41)

九、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 (42)

十、我国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 (42)

第五章沟通与协调 (42)

一、公共组织沟通 (42)

二、信息与沟通 (43)

三、沟通机制 (44)

四、沟通的类型 (44)

(一)正式沟通。 (44)

(二)非正式沟通。 (45)

(三)如何认识和处理小道消息 (45)

五、沟通的结构模式 (45)

六、协调 (46)

第六章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47)

一、人力资源管理 (48)

二、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48)

三、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 (49)

四、西方文官制度 (50)

五、我国公务员制度 (51)

六、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52)

第七章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 (53)

一、公共管理同法律之间的关系 (53)

(一)公共权力与法律 (53)

(二)公共利益与法律 (53)

(三)公共管理与法治 (53)

二、公共行政学的三种主要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者罗森布

鲁姆) (53)

三、公共管理同宪法、行政法和行政组织法的关系 (54)

四、公共管理与私法关系的融合 (54)

五、行政立法 (55)

六、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区别 (55)

七、行政执法 (56)

八、行政执法责任制 (57)

七、行政司法 (57)

八、法治政府 (58)

九、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内容: (59)

十、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发展进程 (59)

第八章公共财政管理 (60)

一、公共财政 (60)

二、公共预算 (61)

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 (61)

四、公共预算的过程:编制、执行、决算 (62)

(一)预算编制。 (62)

(二)预算执行 (62)

(三)决算 (62)

五、税收 (62)

六、政府收费 (63)

七、公债 (64)

八、购买性支出 (65)

九、政府采购 (65)

十、转移性支出 (65)

第九章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 (66)

一、组织文化 (66)

二、行政文化 (67)

三、伦理 (69)

四、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的不同: (69)

五、公共伦理管理的类型: (69)

六、公共责任 (70)

七、公共责任的自律与他律 (70)

八、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71)

九、行政责任冲突 (71)

十、治理 (71)

十一、善治的构成要素及其含义 (72)

十二、如何开展公共管理的伦理建设 (72)

十三、合理有效的行政伦理体系的形成 (73)

第十章政府工具 (73)

一、政府工具 (73)

(一)政府工具的特征: (73)

(二)政府工具的分类: (73)

(三)对政府工具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当前行政管理发展具有何种

意义 (74)

二、传统行政方法 (74)

(一)行政手段 (74)

(二)法律手段 (75)

(三)经济手段 (75)

(四)思想教育手段 (75)

第十一章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76)

一、组织变革 (76)

二、组织发展 (76)

三、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77)

(一)英国公共部门改革 (78)

(二)美国公共部门改革。 (78)

(三)新西兰(1984年起)和澳大利亚(1983年起) (79)

(四)德国公共部门改革 (79)

(五)荷兰公共部门改革 (79)

(六)法国公共部门改革 (79)

(七)原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 (79)

(八)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 (80)

(九)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 (80)

(十)国外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80)

四、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80)

(一)历程 (80)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81)

(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81)

公共管理基础笔记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管理:

基本含义:

1、主体: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客体: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3、环境: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4、目标: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5、职能: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实践: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两种类型: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

二、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普遍性)和社会属性(特殊性)

1、管理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是,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而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2、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三、管理的职能:

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1、计划职能:管理活动中预先筹划和安排的职能,是管理活动中首要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特点:①预先性②预测性③评价性④选择性⑤调整性

2、组织职能:管理者按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目标的活动,是管理的载体,是管理活动的必要环节。

特点:①合理性②有序性③规范性

(3)领导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贡献力量和积极行动的活动。是管理过程活的灵魂,是集中体现管理者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活动,是实现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是管理的核心环节。

特点:①权威性②主导性③决断性④公正性⑤协调性⑥规范性

(4)控制职能: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运行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是管理过程的监视器和调节器,是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连接点。

步骤:实施标准的确定;实际状况与偏差的测定;纠偏措施与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三、管理学:

管理学必须与现实的管理世界保持密切联系,

四、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管理科学是对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的逻辑描述,管理艺术则是逻辑和数学领域的;

2、管理科学描述的是常规性原理,而管理艺术面临的是随机性问题;

3、管理科学是体系化知识,而管理艺术是灵活的实践。

4、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科学是管理的内核,艺术是管理的外围的软组织。

五、管理理论的演进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劳动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方式的确立,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

▲工业革命以后,管理科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学科

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的实现刺激工资的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理论和分工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的重视人的因素在工业管理中的作用;

政治学家马基雅佛利提出的政治管理的本质以及管理技术和技能问题的看法。

▲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二)行为科学阶段;(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学的发展特点:

1、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庙宇到对管理中“社会人”设定的过程。

2、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

3、管理学的发展是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

4、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科学管理学派

[美国]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学派的奠基人——《科学管理原理》成为管理科学正式产生的标志。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围绕着提高效率,泰罗对工作的工时和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工作定额原理。

②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

③实行标准化管理。

④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差别计件报酬制)

⑤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

⑥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⑦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

⑧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2、组织管理学派

[法国] 亨利·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①关于管理的基本职能。法约尔认为,就一般企业而言,其主要活动有六项,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因此,管理只是企业的活动之一。不过,他认为,管理活动在企业的六项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关系到其他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法约尔进一步分析认为,管理活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职能性活动,一般来说,它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

②关于管理的一般原则。围绕着管理活动和职能,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即管理分工;权力与责任联系;确立和遵守纪律;命令的统一性;指挥和领导的统一性;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公平支付报酬;权力适度集中;管理划分等级系列;秩序;公平管理;保持组织成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协作等原则。

[德国]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管理的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人类社会的权威三种基本类型: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关于组织的研究和主张,主要是根据法理性权威进行的。

①提出了理性化的基本原则和观念。

②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

③按照法理性认同原则进行组织的权力管理。

④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⑤行政官员由委任产生,领取固定薪金,其升迁由上级决定。

(二)行为科学阶段

行为科学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

①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重视非正式组织;主张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转向民主。

②由于它们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忽视了组织结构及其制度、规则的重要性;在强调非正式组织的同时,有忽视正式组织的倾向;过分强调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对于专业的职位角色的要求。

1、关于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

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求决定的,这些需

求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层次。人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在管理中,只有从满足不同的需求入手,才能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②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美国行为学家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类。在管理过程中,保健因素起着保证和维持原有状况的作用,能够预防组织成员的不满。但是,保健因素不能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必须采用激励因素,即通过成就、认可、挑战性工作、责任、升迁和发展等因素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2、关于管理中的人性问题。

①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代表作《企业的人事方面》。

管理人员往往把工人的本性设定为不诚实、不负责、懒惰、愚蠢等等,由此产生了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他把这种管理理论称之为“X理论”。

他主张在管理中,只要给工人创造一定的条件,他们就会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麦格雷戈将这种对被管理者的看法以及由此主张的管理方法称为“Y理论”。

②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代表作《个性与组织》。

3、关于人际关系问题。

①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理论。a、在重视正式组织的同时,更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b、要确保组织成员的贡献与自我满足之间的平衡;

c、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主管的责任。

②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分析和论述了作为非正式组织的群体的要素、目标、凝聚力、规范、结构、领导方式、参与者、行为类型、规模等等,研究和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群体对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①以孔茨、法约尔等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②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的人性行为学派;

③以巴纳德等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

④以马克兰特等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

⑤以西蒙等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

⑥以卡斯特等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

⑦以德鲁克等为代表的经验学派;

⑧以明茨伯格等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

⑨以特里斯特等为代表的社会——技术学派;

⑩以布里奇等为代表的经营管理学派;

○11以卢丹斯等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该学派以管理过程或者管理职能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与别人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2、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管理,把组织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看作是一种相互协作的社会系统。组织的协作系统由三个因素构成: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联系。

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理论运用系统论的范畴和原理,对组织的管理活动和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系统管理过程有四个阶段,即创建系统、进行系统设计、使系统运行并予以控制、检查和评价系统运行情况。

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吸收系统理论的观点,运用计算机和运筹学等方面的知识而形成的学派。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活动,即情报、设计、选择、审查活动。决策不可能达到最标准,而只能实现满意的标准。

5、经验学派。经验学派强调从管理的实际经验出发,而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经验学派重视组织结构,认为组织结构必须具备明确、经济、稳定和适应等特性,组织结构有五种类型,即集权的职能制、分权的联邦制、矩阵制、模拟分权制和系统等组织结构。

6、权变理论学派。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这一学派认为,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而必须根据管理的条件和环境随机变化,为此,它主张观察和分析大量的案例,从中分析管理方法技术与条件环境的联系,寻求管理的基本类型和模式。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权变关系就是管理方法技术与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以上变量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就是根据条件环境自变量与管理方法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

7、管理科学学派。管理中的人是理性人,组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结构,经济效果是其最根本的活动标准,管理过程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过程,因此,管理活动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述。在此基础上,科学管理学派主张,采取数学模型和程序来分析和表述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的逻辑过程,借助于计算机和运筹学,求出最佳答案,实现管理目标。

六、行政:

西方学者的行政概念界定:

①魏劳毕:从小政府(即行政部门)的角度,将行政看作政府组织中的行政部门的业务活动。

②古德诺:从国家职能的角度,将行政视为国家意志的执行,是推行政府职能的活动。

③怀特:从管理学的角度将行政学定为通过运用组织、领导、计划、协调、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处理公务和政务的活动。

④戈德特纳: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将行政理解为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七、行政的特点:

1、执行性。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的活动,其主体的执行性决定了它表现为对决策任务的执行与完成。

2、政治性。行政机关的使命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行政机关也不例外。

3、权威性。权威是指把一部分人的意志强加于另一部分段,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有权威性。行政管理活动是以国家名义进行,代表国家并以

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八、行政与政治的区别

1、政治与行政同是社会历史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建筑。两者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2、凡属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部门及其管理活动,都是行政。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国家政权;而行政正是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根本任务的。因此,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于政治。行政不可能不表现国家意志,其执行也不可能不体现政治。行政的目标、职能、行为和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政治属性。政治与行政难以截然分开。

3、在西方,最早论述政治与行政的区别,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角度来解释行政是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和古德诺。他们对于政治与行政的观点就是“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九、行政与立法、司法的区别

1、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理论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解释行政,把国家权力体系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并分别由议会、法院和政府“独立”行使,因此,认为行政就是与立法、司法并立的“三权”之一。“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结构形式实质由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国家权力结构形式表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行政权;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司法权。但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接受其监督。因此,在尊重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的前提下,立法、司法、行政是国家权力的三大主,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活动也有别于立法活动和司法活动。

十、行政学

行政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的客体: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行政活动的根据原则:依法管理。

行政学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探讨和发现行政活动的规律性,形成科学理论,使行政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十一、行政理论的发展:

(一)行政学在西方兴起的历史原因。

①“行政国家”的出现。

②“文官制度”改革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行政学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废除政党分赃制,建立“中立的”文官制度和功绩制。

③多种学科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尤其是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为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创造了理论条件。

④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行政学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逐渐成为一门专门学科。

(二)西方行政学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

西方行政学产生于美国,它的产生是以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为标志的。

第一阶段:形成时期——科学管理时期(1887-1930)

①在这一阶段,行政学的产生与形成受到工商企业管理科学的重大影响。

②行政学在这个时期的主要缺陷是:过分重视机械效率,忽视社会效益;过分重视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组织的动态方面,把行政机关变成了封闭系统,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片面强调入的物质利益,忽视了人的精神因素,缺乏对人的尊重。

▲1887年——威尔逊——《行政管理学之研究》

▲190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1912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

▲1926年——怀特——《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1926年——魏劳毕——《公共行政原理》

第二,成长时期——行为科学时期

①在这一阶段,行政学受到梅奥、巴纳德、马斯洛、麦克雷戈等人的行为科学理论和主张的重大影响。因此,行政学在这个时期又被称为人际关系时期。

②从过去只注重组织结构、法令、规章制度及权责分配,到同时重视组织中人员意见的沟通、个人欲望的满足、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从只重视监督制裁到重视激发人的积极性;由专断领导到民主管理;由“重事”到“重人”。

③这一时期,行政管理学仍表现出局限性,如过分重视人的行为因素,忽视了组织结构、法制的作用,忽视了环境的影响作用等。

▲梅奥为首的哈佛大学教授——“霍桑实验”

▲巴纳德为代表的——动态平衡理论

▲西蒙——决策理论

▲麦格雷戈——X-Y理论

▲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三,成熟与分化时期——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时期

①在这一阶段,行政学受到系统理论的重大影响。

②这个时期的行政学趋于成熟:既注重行政管理活动与外界环境、外在系统之间的关系,又注重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强调组织结构、工作程序等静态方面,又强调人的因素。

③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之后,行政学出现分化,先是政策科学,后是(新)公共管理的兴起。

▲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经济人”假设引入了政府行为理论,1986年获诺贝尔奖。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威廉姆逊、德姆塞茨——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制度创新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思——每个组织系统分为决策、管理和技术三个层次

▲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斯——强调行政环境的重要性。

十二、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与产生

1、公共管理的学术框架建立于20世纪20-30年代,以怀特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1927年魏劳毕的《公共行政原理》的出版为标志。

2、公共管理的发展在10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这三个转变过程。

3、1991年9月20日~21日,来自全美的73位学者汇集于MPA项目发源地的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尔学院,举行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这被视为是公共管理新理论诞生的象征性标志。公议以《公共管理:学科现状》为书名于1993年结集出版,该书可以看作公共管理学派的“宣言”。

4、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

①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代表人物:赫德森、罗森布鲁姆。

②把公共管理当作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代表人物:奥特、海德、沙夫里茨主编的《公共管理精华读物》

③将公共管理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的一种新的学科框架。代表人物:加森和奥弗曼、佩里、克雷默、林恩、巴可夫、纳特。

▲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波兹曼和斯特拉斯曼的《公共管理战略》。

▲古利克提出的公共行政七原则: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美国学者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公共行政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途径(包括传统的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

5、公共管理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者说,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

6、公共管理研究更多的以经济学为基础,基本研究方法:

①系统分析。内容包括:整体分析、环境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

②比较分析。

③实验分析。

④案例分析。以脚本等形式说明一个事件有关的情况。

十三、B—途径与P—途径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二者来源不同。波兹曼《两种公共管理概念》一文中认为:“商业途径”,简称为“B-途径”,主要来自商学院,并为管理科学学院的公共部门管理学部以及美国公共行政学会所使用;“政策途径”,简称为“P-途径”,主要来自公共政策学院,并流行于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学会中。

②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而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2、共同点:如以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行政机构以外的东西),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尤其是偏爱案例分析法。

十四、公共管理研究途径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及新制度学派。

1、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学”理论。80年代以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公共选择理论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投标者)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

2、新制度学派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制度自身是人类设计的产物,是工具性指向的个人的合目的结果;制度之所以在社会中存在,是因为它们可以克服社会组织中的信息障碍和减少交易成本;在社会中,两种能最小化交易成本的组织是市场和等级制(官僚制);作为持续不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制度规定行为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期望,因而它们不仅增加或减少交易成本,而且也形成偏好。

第二章公共组织

一、组织

▲1873年——英·斯宾塞——将“组织”一词引入社会科学领域。

▲现代组织理论奠基人之一——巴纳德——“一个有意识地协调两人或两人以上活动与力量的系统”

▲美·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组织①有目标的②心理系统③技术系统④有结构的活力整体——特定关系模式中一起工作的人群

▲西蒙——“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

二、组织的特性

1、组织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事形成的一定行为关系的集合;

2、组织有着某种特定的目标;

3、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4、组织有其内在的意识,这种精神意识并非自发形成。而是有意养成的,最终系统化为组织文化;

5、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而有机发展。

三、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

公共组织与其它组织区别的标志:组织目标和组织基本功能

公共组织的目标: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公共利益关系。

公共组织的职能范围:组织目标的具体化。

技术:科学技术和政治技术(领导艺术)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一)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

1、政府机构

2、教育组织

3、健康和福利组织

4、宗教组织

5、慈善组织

6、基金会

(二)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1、强制型公共组织。

主要指政府部门。主要特点: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它对某一事务做出裁决,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遵从,否则将受到惩罚。

2、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是“有限管理”,即在市场失灵的一定范围内实施管理。

在职MPA公共管理硕士考试历年真题

1.(2001年选择题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管理的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科学性和艺术 性 2.(2001年选择题2)最早系统并且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 )。 A.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B.法国学者亨利·法约尔 C.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 D.美国学者乔治·埃尔顿·梅奥 [答案]B。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 3.(2001年选择题4)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以下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 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 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 [答案]A.权变管理派的代表人物为,权变关系就是管理方法技术与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以上 变量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就是根据条件环境的自变量与管理方法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 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 4.(2001年选择题6)管理学在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 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 )。

A.应用学科、发展学科、行为学科 B.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学科 C.人文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 D.发展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 [答案]D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特征主要有:(1)交叉学科。管理学对于管理活动的研究包括 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管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2)应用学科。管理学自产生起,就是以管理实践活动的直接效用性为特征的,因此管理学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3)发展学科。管理学的研究必然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5.(2001年选择题7)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它的基本内容可 以概括为( )。 A.承担公共任务 B.提供公共物品 C.管理公共活动 D.建设公共工程 [答案]A.在公共管理的实现性上,公共利益的实现体现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因此,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基本目标,在实现管理活动中,是以公共服务的承担作为基本内容的。公共管理对 于公共服务的承担,包括对公共性事务的管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6. (2001年选择题8)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区别的标志是( )。 A.是否具有指令性 B.是否具有公共性 C.是否具有合法性 D.是否具有统一性 [答案]B.公共组织具有一般组织共同的特性。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其组织目标和组织基本功能上,这种公共性也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的标志。

公共管理学笔记陈振民版

公共管理学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1.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 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已经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3.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 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四、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 4. 治理与善治 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 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 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作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形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 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 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 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 负个人责任。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 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 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 纯粹的公共部门。 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等特 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 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 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 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为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尤其是 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项目上。 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 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 行政国家:指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 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 决效力相当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 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将它界 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 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 品。或者说公共管理学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的学问。
1 / 11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篇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4本):公共管理学 党秀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 丁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陈振明 出版社: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伦理学 张康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危机管理 王宏伟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卓越主编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项目管理与评估 朱彬齐中英朱彬齐中英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 张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学概论 胡锦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陈天祥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冲突管理常健等公共行政导论(第五版)[美]杰伊·M·沙夫里茨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高培勇崔军编著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伦理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 行政法学概论 篇二: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篇三:经典教案系列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行政的精神》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出的公共行政八原则,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第二部分:关于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87年起出任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职,此前,就任切尼和斯波卡尼的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十年,同时任密苏里在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他曾经在马里兰在学、南加州大学、锡拉兵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 弗雷德里克森是《公共行政理论与研究》杂志的主编,曾任美国行政学会会长。1990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美联合会共同颁发的特别研究奖。

MPA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年MPA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作者:————————————————————————————————日期: 2

2007 年MPA 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 1 .西方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威尔逊发表的( ) A .《公共行政原理》 B .《政治与行政》 C .《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D .《行政管理学之研究》 2 .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理论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布莱克维尔 B .科恩 C .布坎南 D .威廉姆逊 3 .提出使管理职细化并实行“职工长制”的管理学家是( ) A .韦伯 B .法约尔 C .泰罗 D .德鲁克 4 .阿吉里斯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的著作是( ) A .《个性与组织》 B .《激励与个人》 C .《工作与人性》 D .《人类动机理论》 5 .现代管理学派中,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茨 B .西蒙 C .卢丹斯 D .明茨伯格 6 .不同时期政府设置的临时办公机构,如各种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属于( )。 A .直线结构 B .矩阵结构 C .直线一职结构 D .职能结构 7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里格斯区分的主要行政生态模型的是( ) A .农业社会型 B .过渡社会型 C .后工业社会型 D .工业社会型 8 .从行政体制类型划分来看,实行分离制的典型国家是( ) A .瑞士中国 B .俄罗斯 D .美国 9 .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可以分为( ) A .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某市场火车票售票处,一位女售票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窗外正排着长长地购票队伍。她在接待两位外地男旅客,向他们介绍车次,因而放慢了售票速度。后面一位女旅客等得不耐烦了,就挤到售票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你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地旅客也不分青红皂白的轰起来。面对这种情景,这位女售票员不是针锋相对,也不是反唇相讥,而是谦和地说:“非常抱歉,让您久等了。”接着她还简要地向这位旅客解释了放慢售票速度地原因。这一说,女旅客平心静气地回到自己地列位上,售票工作又正常地进行了。 问题: 1.这个案例涉及什么理论?请简要地阐述这个理论。 2.这位女售票员为什么能顺利地处理这一场口角? 名师解答: 1、答:这个案例涉及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这个理论指出,每个人在沟通中往往处于一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责骂和其他专制作用。“儿童自我状态”以冲动、好奇为特征。“成人自我状态”以客观理智为特征。上述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性格,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在每一个人身上,这三种自我心理状态的比重并不相同,因而沟通行为的效果也不一样。上述三种自我心理状态分别以p、a、c表示,故又称p%26#8 226;ac理论。 2、答:这位女售票员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处理这场口角,是由于她以“成人自我状态”(a)与别人,即与顾客沟通。她将局面扭转到成人-成人的模式中,即注意事实根据和理智的分析,总代表地、合乎逻辑地分析顾客不满、指责的情况,心平气和地与顾客进行沟通,从而取得了顾客的谅解. 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面试真题 1.问:你是新上任的副镇长,根据镇政府的决议给下属安排工作,在会上同时有几个下属提出理由不能执行,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 【回答要点】:正确的做法是虚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所提问题确实有道理,可暂不实行,切忌强调面子,一时冲动,一棍子打死,这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大问题。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二名侯liyuan(1对1学员,374分,二本)。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 人指导一对一指导!

2015年北邮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5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为主);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航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为主); 北邮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框架非常明晰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列出整体框架笔记 《社会学》关注重点概念的定义重点理论的内容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条目较多我认为公共政策是重点一定要熟练背诵可能有些问题会混淆注重重点概念的区分 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在近两年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能因为翻译的问题或者外国人思路的不同

以下由育明教育考研考博辅导中心提供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了解)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重点) 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 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 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 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 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 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在职硕士,MPA公共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和管理 第一节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和特性 (一)定义: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二)该定义具有如下基本含义 1、管理是由管理者进行的活动。(管理者多样性的特点)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的状态。 另外有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之分) 3、管理是为了特定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5、管理具有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三)管理的特性 1、管理具有两重性 (1)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①一般性:管理是人类的社会属性,管理普遍存在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管 理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 ②特殊性:管理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进行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管理, 也有其特殊属性和特有规律。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①科学性:管理必须按客观规律,按科学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的知识和行为具有 标准规范性和可检验评估性。 ②艺术性:管理活动中对“度”的把握;创造性的活动。 2、管理具有目标性 (1)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 ①管理目标一般是特定组织和群体的共同目标。 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性。 ③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近期、中长期) ④管理目标多种价值性。(企业:营利;公共部门:效率、公平、秩序、民主) (2)管理目标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有可行性。 ①先进性和现实可能性。 ②弹性和余地。

公共管理学 笔记

第一章绪论 【关键术语】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行政学 非政府组织 公共物品 研究范式 市场失灵 凯恩斯主义 政府失灵 1.1 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1.1.1 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1.1.2 公共管理的主体 西方国家公共组织构成vs.中国公共组织的构成 公共组织的特性:公共性、非营利性、合法性、组织性、服务性 1.1.3 公共管理的对象 1.公共物品及其分类2.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必然性3.公共组织成为公共管理对象的必然 1.1.4 公共管理的特点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比较的不同特点 管理目标不同;管理手段不同;管理结果的衡量标准不同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比较的不同特点 管理理念不同;管理主体不同;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同;管理方法不同;管理目的不同 1.2 公共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2.1 公共行政学的诞生 1.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背景 2.公共行政学的传统范式 1.2.2 传统公共行政学遇到的批评与转变 1.传统范式受到批评的社会原因

2.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 1.2.3 公共管理学的新框架 1.公共管理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2.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1.3 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传播与发展 1.3.1 新中国领导人的行政管理思想 1.毛泽东的行政管理思想 2.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 3.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行政管理思想 1.3.2 从行政管理学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1.行政管理学的恢复与发展 2.公共管理学研究范围 3.公共管理研究队伍的扩大 1.3.3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1.中国的国情特点 2.当前的学科建设的特点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4.1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1.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2.是促进社会协调进步发展的需要 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4.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1.4.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实践抽象法 4.实体分析法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含义? 2.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4.如何认识公共管理运动的现实意义? 5.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6.为什么说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硕士(MPA)重要英语词汇

公共管理硕士(MPA)重要英语词汇 force, enforce, reinforce, report, scope, spirit, decline, climate, lend to, accuse, afford, anxiety, atmosphere, blame, bargain, calculate, circle, confidence, conscious, convince, custom, desperate, encourage, discourage, economic, economy, motive, promote, emotional, motion, fail to, flat, install, intimate, limit, major, no matter, neutral, outlet, perform, inform, formal, normal, radiate, authority, companion, concept, create, creature, dentist, identify, identical, identity, engage, entitle, evaluate, fluid, influence, fortune, fulfill, general, intense, interpret, justice, adjust, judge, minor, observe, deserve, preserve, parallel, percept, stuff, surroundings, transport, transmit, transform, undergo, wander, wonder, widespread, ambition, approach, brief, conquer, result, consult, insult, deliberate, despair, compare, emergence, emergency, establish, exhaust, expand, fade, frustrate, handy, incredible, inherit, conference, infer, offer, interfere, length, manufacture, mood, necessity, noble, occasion, occasional, output, oversea, pattern, plunge, practice, practical, recognize, release, rescue, maintain, remain, obtain, entertain, rural, urban, similar to, trial, trail, witness, absolute, accumulate, in advance, advanced, advantage, agent, appeal, application, point, appoint, approximate, barrier, claim, climate, complicate, comprise, considerable, resume, consume, assume, contact, convict, crew, crucial, define, definite, deliver, disaster, disorder, diverse, economic, alert, exert, facility, faith, faithful, gap, sympathy, trace, track, visual, vision, worship, apparatus, brand, civil, clarity, declare, combine, connect, consider, insert, desert, drown, external, frank, press, impress, pressure, depress, express, indispensable, inspect, respect, prospect, perspective, peculiar, particular, likely,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公共管理学笔记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 1.1公共管理的意义 公共管理代表着知识界和实务界对实现一种良好政府治理的努力、希望和探索,即期望建立一个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有效率的、更能体现和实现民主社会基本价值的、不同于传统官僚导向的政府组织、政策及运作模式的新政府治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1.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之发展 公共管理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30年代末期,行政学

者古利克为推动当时的行政改革,主张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标相结合。在英国,1968年的《富尔顿报告》中,同样表达了强化政府表达能力的观点。 严格来说,公共管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正式产生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导致公共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科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现实背景。 1.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管理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依照行政学家亨利的观点,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行政学者有古德诺1900年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之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学着怀特于1926年亦主张政治不要干预行政,行政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为出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和效率为目标。公共行政在这一阶段,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在这个阶段,许多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以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行政原则”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这时期的公共行政具有亲爱昂列的规范取向。然而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正如亨利所言,形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 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从1960年至70年代起,一部分行政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部分和核心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公共: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行政: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本质上包含为……服务的含义;管理: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意味着控制或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公共行政学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指示办事及内部取向,更多关注的是结果(以最低成本取得目标)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所有组织管理都包含合作团体的活动; (2)所有大型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B、差别: (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没有更多有效运作的诱因。(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划分比较清楚;公共部门对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寻求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与私部门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复杂的政府活动,公共管理也在政治环境中运作。 3、“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概念 (1)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MPA公共管理 社会治理案例分析

从弹性工作制看社会治理近日,贵州省清镇市的一项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广受关注。当地宣布,从2017年11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将用半年时间,在全市9个乡镇部分岗位试行,每月有一次8天长假,但代价是连续上班22天。此次改革的核心目的是,真正在基层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通过改革,保证乡镇试点岗位全年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都有干部为群众服务。背景《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明确了劳动者的工时制度:我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前款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尽管法律对工时制有明确规定,但是,现行工时制与乡镇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工作也相应在改变,农民除下地干农活外,也有人在乡镇企业上班。“当乡镇部门上班的时候,农民也在企业上班,传统的早九晚五、双休日制度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二是上级部门到基层考察农村工作时,如果不提前安排干部、群众,工作时间到基层基本找不到人,也会让考察工作效果大打折扣。三是乡镇公务员加班很多,遇上重要会议等特殊情况,连续一个月上班时有发生,现行工时制规定的双休日很难得到保障。措施经过细致调

研,清镇市委组织部草拟改革方案,2017年10月20日,《清镇市推行乡镇部分岗位连续22天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敲定。《实施方案》规定试点时间为2017年11月1日——2018年5月31日。《实施方案》遵循的五个原则中,明确提出:坚持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不受影响;坚持标准工时制为基础,实行错时延时制,总体上,每月上班时间不得少于22天176小时;坚持立足实际改,不搞一刀切;坚持灵活安排与严守工作纪律相结合;坚持提升工作效率便捷服务群众。乡镇在试点岗位选择上有自主权,更能让改革发挥价值,因为各个乡镇的发展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试点岗位也可能不同。例如红枫湖镇政府通过开会讨论,选择社会事务办和人社中心作为试点岗位,因为,这两个中心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是服务群众最多的部门。 工作时制改革只在部分岗位进行试点,这主要是要为了因地制宜让改革落到实处。比如,一个岗位只有一个人,上22天导致8天岗位无人,这不是改革的目的。目的是通过改革,让试点岗位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都有人在岗,群众随时都能办事。虽然试点岗位有自主选择权,但总体改革形式还是统一,这样更能确保落到实处,避免让改革变成花架子,最终半途而废。改革总体上以每月连续上班22天休息8天为主要形式。同时采用AB角制度,目的就是让A干部连续22天工作结束时,B干部能无缝衔接,不能出现群众服务工作断层,让轮休的干部得到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5000手抄

浅读《改革政府》 吴昀 (管理学院公管专业,学号:L16301144) 有幸拜读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的著作《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两位学者深入考察美国政府改革实践,写出了《改革政府》一书,提出这样的主张:“不争论政府的大小而力求政府的效率,不强求政府做什么而着眼于政府怎么做,不纠缠征税多少花钱多少而讲究适当征税花钱得体,不辩论政府办事的动机而着重政府办事的后果。”他们描绘出一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的蓝图。 百度搜索上对两位学者的介绍是:戴维·奥斯本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重要咨询机构“进步政策研究所”的成员,写过著名的《民主的实验室》一书,长期致力于有效政府的建设与宣传。特德·盖布勒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市和俄亥俄州万达利亚市的城市经理,亲自主持、参与过这两个城市政府的改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思想既是他参与改革实践的现身说法,也是他对政府改革的一种理性探索与总结。 特德·盖布勒曾经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市和俄亥俄州万达利亚市的城市经理并且亲自主持、参与过这两个城市政府的改革,这些经验与戴维·奥斯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终于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论突破点——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模式的政府改革,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顾客驱动型政府组织模式,强调运用企业化的管理主义模式改革政府运作方式,最终建成“企业化政府”。克林顿上台后的美国“重塑政府”运动更进一步反映出该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更好的指导实践,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最好的例证。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思想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将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包含的内容概括为10个方面: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政府不是提供公共服务(划桨),而应是向各类非政府组织提供催化剂,引导社会前进,政府要积极扶持能发挥掌舵作用的新组织,向它们提供政策,援助资金,进行业绩评估。 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即政府把公共管理控制权从官僚机构转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 蔡立辉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蔡立辉主编 第1章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 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 特征: 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 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 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 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 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 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 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 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 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 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在职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真题解析

在职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真题解析 以下是新阳光教育公共管理硕士辅导班的老师整理的公共管理硕士真题解析,供考生们参考。 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管理的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科学性和艺术性 2.最早系统并且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 A.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B.法国学者亨利·法约尔 C.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 D.美国学者乔治·埃尔顿·梅奥 [答案]B。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 3.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以下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

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 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 [答案]A.权变管理派的代表人物为,权变关系就是管理方法技术与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以上变量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就是根据条件环境的自变量与管理方法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 4.管理学在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 A.应用学科、发展学科、行为学科 B.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学科 C.人文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 D.发展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 [答案]D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特征主要有:(1)交叉学科。管理学对于管理活动的研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管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2)应用学科。管理学自产生起,就是以管理实践活动的直接效用性为特征的,因此管理学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3)发展学科。管理学的研究必然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5.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MPA公共管理基础 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MPA公共管理基础复习试题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活动既是许多人协作进行的生产,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同时又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这表明和管理活动具有()C A、专业化 B、社会性 C、两重性 D、目的性 2、最早提出并划分管理职能的是()C A、泰罗 B、韦伯 C、法约尔 D、孔茨 3、在管理职能中,作为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和首要职能的是()A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领导 4、下列职能中,不属于法约尔提出的五职能论中的是()D A、计划 B、协调 C、控制 D、领导 5、作为管理过程的控制器,对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保证作用的职能是()C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领导 6、近代管理著作中,《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作者是()D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7、标志着管理科学诞生标志的著作是()C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C、《科学管理原理》 D、《工作与人性》 8、在管理理论中,提出要实行计划和执行只能分离,使管理职能细化的学者是()A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9、确立当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提出建立科层制、专业化、行政人员委任制等原则的是()B A、泰罗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10、下列不属于现代管理理论的是()D A、社会系统学派 B、权变理论 C、人性行为学派 D、X理论-Y理论 11、在下列理论中,主张管理者应当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

方式,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的理论是()D A、需要层次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动态平衡理论 D、不成熟-成熟理论 12、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同时组织又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受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影响,对组织的管理分析应当按照系统的原则进行的管理理论是()D A、管理科学学派 B、管理过程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系统管理学派 13、下列不属于行政管理主体的是()D A、街道办事处 B、司法部 C、中国人民银行 D、政治协商会议 14、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观点的是()D A、魏洛比 B、怀特 C、巴纳德 D、威尔逊和古德诺 15、下列不属于行政管理的客体是()B A、国家事务 B、管理事务 C、行政机关内部事务 D、社会公共事务 16、行政学发展历史上重视民主管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属于()B A、传统管理时期 B、人际关系时期 C、现代化管理时期 D、新公共管理时期 17、在行政学发展的新公共行政时期,最有影响和最有成就的理论流派是()D A、西蒙的决策理论 B、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 C、马斯罗的需要层次理论 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18、下列属于行政管理事务的是()B A、某国有企业给员工解决住房问题 B、媒体和公众要求政府对物价实行控制 C、某企业员工举行示威活动,要求企业增加工资 D、某政府机关与某公司发生经济合同纠纷 19、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A A、依法管理 B、效率 C、公平 D、成本收益的最大化 20、标志着西方行政学诞生的著作是()B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B、《行政管理学之研究》 C、《公共行政原理》 D、《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 21、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C A、马克斯的《新民主中的公共管理》 B、奥特、海德、沙夫里茨的《公共管理精华读物》 C、波兹曼、斯特拉斯曼的《公共管理战略》 D、巴可夫、纳特的《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 22、(07试题)提出使管理职能细化并提出“职能工长制”的管理学家是()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