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法学题库.doc

环境法学题库.doc

环境法学题库.doc
环境法学题库.doc

环境法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调整有关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污染防治法、资源(能源)法、自然保护法、土地法、国土法、区域发展法或城乡规划建设法等。

2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环境责任原则: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应当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

4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采取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编(填)报和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程序等方面所作的规定的总称。

6“三同时”制度:一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7环境资源税费制度:是法律法规对征收税费的对象、范围、标准、计算方法、程序、使用和管理等所作的规定,是环境资源税费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

8排污收费制度:是指有关征收排污费的目的、依据、范围以及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等规定的总称

9许可证制度:是指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中止与废止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所作规定的总称。

10.限期治理制度: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

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是指为了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法律规定总称。

12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13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14环境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法,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依照环境法的规定,法律责任可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15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了环境法,实施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单位(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行政方面的法律责任。

16环境行政处罚:指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环境法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17环境民事责任:一般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其他权益的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填空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包括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和公益

性。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有特定的调整对象、有自己

的调整方法、有存在的特定原因、有特定的目的任务和功能、有独立的法律

体系。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体系有:宪法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

范、刑事法律规范、诉讼法律规范、其他法律规范。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功能体系有: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单行性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环境资源标准及其有关法律规定、各种有关环境资源

方面的规划和法律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环境资源条约、其他法律

部门的法律法规中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规定。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环

境责任原则;环境民主原则。

6.环境规划制度按时间划分为:长期时间规划、中期时间规划、短期时间规划;

按照规划内容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整体规划中相应安排的环境资源规划、

国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自然资源规划。

7.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区域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8.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分类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评

价。

9.环境资源税费种类按其征收的对象可分为:环境税费、资源税费;按国家收入

的性质可分为:环境资源税、环境资源费。

10.清洁生产范围包括:清洁原料、清洁的生产/服务过程、清洁的产品、清洁消

费。

11.土地资源有面积有限、位置固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生产能力的永久性的特

点。

12.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是: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是发

展水电、水运和水产事业的基本前提。

13.林业给予经济扶持的原则有建立林业发展基金、投资鼓励措施、税费减免措施

三项。

14.草原防火包括:预防、扑救、善后工作。

15.防治污染的制度和措施有: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

场检查制度。

16.海洋污染源的来源有:陆地污染源、海上污染源、大气型污染源三类。

17.固体废弃物的“三化”原则是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18.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简答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有哪些?

第一,由环境资源保护法规定、确认或体现。

第二,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特点的体现。

第三,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

2.简述协调发展原则的内涵。

答:1.反映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反映了协调发展的实质要求-可持续发展

3.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

4.平衡了国家间、代际间的利益,体现了国际公平和代际公平

5.体现了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3.简述协调发展的贯彻有哪些途径?

答:第一,对环境与资源的开发进行综合决策,把环境及资源保护真正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决策之中。

第二,适用于整个环境法体系的确立和环境法制的创建过程。

第三,适用于各项政策的执行过程。

第四,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消费生活向减轻环境负荷的方向转变。

第五,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如何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六,贯彻执行《中国21世纪议程》。

第七,参与制定和加入有关条约或宣言。

4.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1.建设项目依据:2、建设项目概况;3、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4、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近期和远期影响分析和预测;5、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6、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损益分析;7、清洁生产;8风险分析;9、环境监测制度建议;10、选址的可行性;11、结论。

5、环境许可证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答:1.排污许可证;海洋倾废许可证。

2.林木采伐许可证;捕捞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取水许可证;特许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

3.建设用地许可证;

4.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化学危险物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销售许可证

5.进出口许可证等。

6、简述限期治理制度的意义

答:1.可以推动污染单位积极治理污染。

2.可以推动有关行业治理环境污染、破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4.有利于改善厂群关系,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7.简述排污收费制度的意义。

答:1.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促使排污者进行技术改造,开展综合利用

3.排污费专款专用,为污染防治积累资金

8.自然资源如何分类的?

答:自然资源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其中耗竭性资源分为可更新资源(如土地)和不可更新资源(包括能重复利用和不能重复利用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包括恒定性能源(太阳)、亚恒定性能源(如风能、降水)及易误用及易污染的资源(如大气、水能)。

9.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遵循(1)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2)以现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3)保护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10.如何防治水污染?

答:1.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2.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物质;3.向地表水排放其他污染物必须符合标准;4.防止船舶污染地表水;5.禁止企业利用渗渠排放各种污染物;6.防止开发、回灌活动污染地下水。

11.简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及特点。

答:固体废物是指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简称废物或废弃物。

分类:1.按危害性: (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2.按来源: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3.按物质形态: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液态废物;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非放射性。

特点:1.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污染多种环境要素;

2.具有污染环境的危害性和可利用性等双重特性;

3.对环境污染危害具有长期潜在性,并难以清除。

12.固体废弃物的防治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1.对固体废弃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原则;

2.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实行全过程管理;

3.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分类管理;

4.关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特别措施。

13.简述无过错责任概念及其构成条件。

答:无过错责任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对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构成要件:有损害事实存在;有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存在;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要求行为人有过错。

14.环境行政处罚分为哪些?

答: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或使用、吊销许可证或其他有许可性质的证书、环保法的其他行政处罚。

15.简述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的概念及内容。

答: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是指致害者造成了环境污染危害,由于不可归责的理由,法律规定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也称免责条件。

内容:1.战争行为;2.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3.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4.第三者或者受害者自身的过错 .

16.环境法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答:环境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资源税费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

问答题

案例1:背景:甲在A地承包一片林地,乙在家门前种植几棵树木。

问题:1.森林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种?其功能有哪些?

2.森林扶持的原则包括哪些,对林业给予经济扶持的原因是什么?

3.乙能否砍伐自己家的树,如果他砍伐甲承包的树木,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1.根据用途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水源林、环境保护林以及特殊用途林等。森林的功能有蓄水保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大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养育生物,保留物种;提供林产品,满足需求。

2.森林扶持的原则包括建立林业发展基金、投资鼓励措施、税费减免措施三项。原因是森林的效益低、周期长、覆盖率低的特点。

3.对于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可以砍伐;乙如果砍伐甲承包的树林,除了要经过甲的同意,还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采伐许可。

案例2:背景:甲企业在A河流上游有一工厂,污水直接排放河流,对水体有一定的污染;乙公司在A河流下游建造一个游乐场,游乐场取水来自A河。

问题:1.水的基本特性是哪些?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有哪些?

2.通常人们建造水库来储存水资源,请问水库的作用是什么?

3.甲企业在河流上游排放污染物必须遵守哪些规定?如果造成污染导致乙公司的游乐场受损,谁该承担责任,分为哪几种责任,将有哪些赔偿和处罚措施?

答案:1.水的特性是有限性、流动性、分布不均匀和多功能性。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有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是发展;水电、水运和水产事业的基本前提。

2.水库的作用有:在丰水期储存水,枯水期防水,维持水流及农业灌溉等;南方多雨地区储存水防止洪涝,并采用南水北调解决北方的水资源缺乏问题。

3.甲企业排放污染物必须有排污许可证、污染物达标排放、缴纳排污费等;承担责任的是甲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如果甲单位是“故意”造成污染的,可能进行警告、罚款、没收所得、吊销许可证等处罚,若是“过失”则可能有警告和罚款的处罚。对乙造成的损失由甲单位赔偿及排污费和罚款中扣取。

案例3:背景:A地有一村庄,有一企业在村庄附近建造工厂。工厂排放的气体污染农作物,导致收成降低,质量下降。村名将该工厂举报至当地环保局,要求赔偿并停产。环保局要求该企业赔偿损失但不予以停产处理。

问题:1.规划环评包括哪几个,要求编写的文字类型是什么?

2.在建设污染型项目时,必须要编写什么?为了才具更广泛的意见,其中包括哪一项内容,该项内容的实施时间是何时?

3.工厂的建设地址合理么?环保局的处理方法又如何?

答案:1.规划环评包括综合性规划、指导性专项规划和非指导性专项规划。其中综合性规划和指导性专项规划要编写篇章或说明,非指导性专项规划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2.在建设污染型项目时,企业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中为了收集广泛意见,必须要有公众参与的部分,公众参与的时间是:签订环境影响评价委托至正式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前、在完成环评报告书初稿后至环评报告书送审前。

3.工厂的选址不合理,其大气污染物影响到村庄,未考虑村庄这一敏感点;环保局对企业的罚款赔偿处罚合理,但应当责令停产并对该企业的生产和环保措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给与有力的处理方法,避免再次污染。

案例4:背景:位于A地有一大片天然的空旷草原,甲常年在此地放牧;一次偶然,乙发现该片草地,并在此放牧。甲不同意并与乙发生争执。

问题:1.草原的定义是什么?草原有何重要的作用?

2.我国的草原资源有何不足?如何有效的保护草原资源?

3.甲对草原拥有什么样的权益,是否有权让他人禁止利用草原资源?草原的权属有何规定?

答案:1.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但不包括城镇草地;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发展农牧业等具有重要作用。

2.我国的草原资源有:草原分布不均衡;天然优质牧场比例低;草原生产力季节、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保护原则有: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以现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保护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甲对此草原拥有使用权,但不是所有权,无权让他人禁止利用草原资源,但同时有责任保护草原资源。

草原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草原除外。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草原。国家所有的草原,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核发使用权证,确认草原使用权。

案例5:“三同时”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

问题:1.“三同时”制度的概念。

2.试描述“三同时”制度的审批程序(文字描述或程序)。

3.“三同时”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一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2.①立项前备案并申报,申报时提交有关材料(申请报告、建议书、地理位置图、工艺平面图);②勘测现场:大型污染项目提交环评大纲,专家评审并编写报告书;中型污染项目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小型项目自行填写登记表;③专家评审后由有关部门批复并执行“三同时”;④有关部门参与审查设计图纸,施工检查;⑤转入验收。(程序如下)

3. 意义: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保证;是防止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一种有效措施。精品文档

09环境法学试题A卷

09环境法学试题A卷D

10、对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称为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D、公众参与原则 2、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制阶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试行)》是年颁布的。() A、1972 B、1979 C、1989 D、1992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防治固体废物污染规定的管理原则 包括() A、“三化”原则 B、全过程管理原则 C、综合管理原则 D、分类管理原则 4、我国的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A人均占地少B总体质量差 C资源匹配失衡D后备资源不足 5、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适用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 )。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D、责令停业关闭 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噪声污染”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 )。 A、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 B、有些远离居住点的工厂产生的超标噪声 C、该噪声对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干扰 D、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7、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是()。 A多数地区是煤烟型污染 B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酸雨危害严重 C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高 8、《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9、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内水、领海 B、专属经济区 C、毗连区 D、大陆架 10、国际环境保护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A国际条约B国际惯例 C一般法律原则D联合国大会的有关决议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环境问题: 2、环境法律关系: 3、“三同时”制度:

环境保护法试题 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 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 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环境法学案例题

案例及答案 1.养鸡场经营者甲发现:自她所在市某公司在她鸡场附近修建预制板厂以来,小鸡纷纷死亡,产蛋鸡也不再下蛋,经济损失达数万元。同时,其住宅出现裂缝,家人住院。主要原因是各种设备产生的震动和噪声。据环保局监测,其住宅及养鸡场噪声已达80分贝和95分贝。该厂自规划以来,未履行“三同时”手续,也未安装任何消声防震措施。环保局在调解同时,对该厂罚款3万元,并要求补办“三同时”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前不得生产。 问:(1)环保局的处罚有无法律依据? 环保局的处罚是有法律依据的。首先,该厂未执行“三同时”规定,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其次,该厂排放噪声及震动等已严重超标,违反了法律规定 (2)该厂若拒不履行调解协议时,甲有何救济? 该调解属于行政调解,不具强制执行力。当该厂拒不履行时,甲可以到法院起诉该预制板厂。当然甲必须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 9..四川省某县一企业建设在农村,其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环境噪声厂界排放标准10分贝,但其前后左右都是荒地,因而没有其他单位和居民受到该厂环境噪声的干扰,只有其本厂的职工受到不同程度的噪声危害。当地环境保护局以该企业超标排放噪声为由,责令其限期治理,并征收其环境噪声超标排污费每月1600元。该企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环保局的行政决定。其理由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16条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按照该法第2条规定,环境噪声污染必须有超标和扰民两个条件。我企业只满足噪声超标一个条件,不属于限期治理和缴纳超标排污费的对象。结果,法院采纳了原告企业的意见,判决撤销环保局的决定。 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 该法院对本案的判决是正确的。(2分)因为: (1)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条规定,构成环境噪声污染必须具备排放噪声超标和扰民两个条件,只超标不扰民的噪声不构成环境噪声污染。(2分) (2)责令限期治理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权限,环保局责令限期治理属于越权行政。(2分) (3)对不扰民的超标噪声,不应征收排污费。(2分) (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因此噪声对该厂工人造成的危害,不属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 2.2008年,辽宁省某乡岗村群众向市环保局投诉,称自2007年以来,该市矿务局设在该村的排矸场,由矸石自燃产生大量有毒烟气,使附近农田果园受到污染损害,要求赔偿损失。市环保局受理了此案。经调查化验发现,排矸场矸石自燃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持续时间长,是造成附近农作物、果木损害的主要原因。排矸场认为,国家对排矸污染问题没有具体规定,拒不承担责任。同时主张在煤矿生产中必然环节是排放煤矸石。限于我国煤矸石及煤炭技术水平,可燃物品不可避免地进入矸石,这才导致自燃。它认为属于不可抗力,因此不必承担责任。 (1)该场应否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该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国家对排矸污染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这不妨碍该场因其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化验结果已经证明该排污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该场的主张能否成立?这是否属于不可抗而构成免责理由。 该场主张矸石自燃属于不可抗力不能成立,因此不能成为免责事由。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矸石自燃虽然无法避免、无法克服,但是可以预见到的;而且自燃造成的损害也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防止 4.甲厂新建投入生产,同时投入运营的还有该厂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厂运营三个月后,认为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运营增加了企业成本,遂私自决定不再运营该设施。当地有一农民乙在甲厂投产后,就从甲厂的排污渠中抽水养鱼,以利用污水中的养分。但自从甲厂停止运行污染处理设施后,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大大增加,乙 鱼塘中的鱼因为养分过多开始大量死亡。乙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厂赔偿损失。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真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将人类环境分成人工环境和() A.生物环境B.生活环境 C.自然环境D.生态环境 2.下列罪名中不属于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是() A.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罪B.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 C.盗伐林木罪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3.狭义的环境问题也称次生环境问题,仅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 ()A.人文环境的破坏B.自然环境的破坏 C.大气质量水平的降低D.水体污染 4.我国的取水许可制度,不适用于 ....() A.直接从地下取水的用户B.直接从江河取水的用户 C.直接从湖泊取水的用户D.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 5.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和() A.以人类为中心B.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 C.以环境为中心D.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中心 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其一份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是() A.《里约宣言》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D.《斯德哥尔摩宣言》 7.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和() A.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B.以人为本 C.切实保护环境D.公众参与

8.环境法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验收 C.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建设D.同时投资、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9.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中的经济刺激措施有财政援助、税收和() A.征收排污费B.低息贷款 C.征收超额排污费D.政府拨款 10.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和天然孳息与()A.自然添附B.继受取得 C.原始取得D.传来取得 11.在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主要是征收自然资源费和() A.排污费B.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金 C.自然资源承包费D.自然资源税 12.在环境法中首次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 C.日本D.英国 13.下列行为中,违反我国有关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是() A.押运员让朋友在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船舱里搭乘 B.小王向某化工专营店一次购买50克的危险化学物品 C.某五金仓库拒绝保管危险化学物品 D.因科研急需,小李将极少量危险化学品试剂快件托运给小王 14.某厂因事故向一湖泊排放污染物,造成该湖泊中的鱼苗全部死亡。渔民为此向该厂索赔,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可得利益和间接损失。其中可得利益是指()A.清除湖泊被污染的费用B.饲养鱼苗所付出的劳务 C.鱼苗成长后的预期收益D.购买鱼苗的费用 15.结合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来看,“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 A.导致水资源枯竭的现象B.导致水中含氧量减少的现象

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

电大环境法学《环境法学》形成性练习与检测(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970年日本东京会议第一次提出( A )A、公民环境权概念 B、环境保护的概念 C、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D、公民生存权的概念 ?1982年我国颁布的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是( A )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B、《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C、《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 D、《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 C ?承担环境民事法律责任不以主观上有无过错为前提,这体现了环境法律责任的( B )A、综合性 B、独特性 C、严厉性 D、灵活性?城市作为水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其污水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B )A、回灌地下水 B、集中处理C、各排污单位负净化责任 D、排放到郊区 ? D ?大气污染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排入大气中污染物的( C )A、种类 B、性质 C、浓度 D 、密度 ?当前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机构是( C )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C、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D、国务院环境保护 委员会 ?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D )A、后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B、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环境破坏C、自然环境工环破坏和人境破坏D、自然环境破

坏和环境污染 ?第一次把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的我国宪法是( A )A、54年宪法 B、75年宪法 C、78年宪法 D、82年宪法 ?对长江、黄河上游林木应加强保护,而对东北大小兴安岭林木可以适度砍伐,这体现了生态学的(D )A、“物物相关”律 B、“负载定额”律C、“协调稳定”律 D、“时空有宜、地时制宜”律 ?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各项建设作具体安排,属于城市规划中的( D )A、总体规划 B、近期规划 C、远期规划 D、详细规划 ?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其中基础是( C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标准化 ?对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罚款限额享有设定权的是( A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对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所做的处理,当事人不服可提起( B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或民事诉讼 D、刑事诉讼 ?G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依据是( B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全国人大决议 ?公民环境权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在( A )A、1970年的日本东京会议 B、1972年开罗会议 C、199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 D、里约会议 ?固体废物防治法》的首要原则是( C )A、全过程管理原则 B、危险废物分类管理的原则 C、三化原则 D、鼓励集中处臵原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10-09-03 10:19:07 阅读2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课程代码:0022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3.环境污染: 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的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 4.动植物检疫: 是指为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和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对特定区域或者进出特定区域的动植物和其他物品实施的调查、检测、检验和监督活动. 5.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在国际法上,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包括( D )。 A.太阳 B.人工培育的良种 C.马戏团里的驯兽 D.自然遗迹 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 C )年颁布的。 A.1979 B.1982 C.1989 D.1990 3.关于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国际上大多认为不包括( C )。 A.治理污染源费用 B.恢复被污染的环境的费用 C.排污费 D.环境污染受害者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偿费用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先产生于( B )。 A.中国三同时制度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哪类许可证?( D ) A.规划许可证 B.开发许可证 C.建设许可证 D.排污许可证 6.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正确的是( B )。 A.确认取得 B.强制取得 C.授予取得 D.转让取得

环境法学题库.doc

环境法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调整有关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污染防治法、资源(能源)法、自然保护法、土地法、国土法、区域发展法或城乡规划建设法等。 2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环境责任原则: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应当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 4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某项人为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采取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编(填)报和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程序等方面所作的规定的总称。 6“三同时”制度:一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7环境资源税费制度:是法律法规对征收税费的对象、范围、标准、计算方法、程序、使用和管理等所作的规定,是环境资源税费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 8排污收费制度:是指有关征收排污费的目的、依据、范围以及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等规定的总称 9许可证制度:是指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中止与废止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所作规定的总称。 10.限期治理制度: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 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是指为了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法律规定总称。

环境法学试题

环境法学试题 一、选择题(多选)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有哪些(ABCD) A、广泛性 B、综合性 C、公益性 D、科学技术性 2、、以下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内容的就是( ABD )。 A、土地利用规划法 B、环境污染防治法 C、环境标准 D、自然保护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哪些(ABCD) A、协调发展的原则 B、预防为主的原则 C、环境责任原则 D、环境民主原则 4、以下哪些就是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BC)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受体 5、在以下情况下,根据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环境污染侵权人能免责的就是(BCD) A、受害人无过失引起 B、不可抗力因素 C、第三者的过失引起 D、受害人自身引起 6、环境犯罪的特点有哪些(ABCD) A、犯罪行为就是直接针对环境资源进行的; B、犯罪后果严重; C、犯罪主体大多为法人; D、环境犯罪大多带有民事责任。 7、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构成要件(ABC) A、行为人的违法行为。 B、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C、行为的危害后果 D、受害人与事故具有因果关系 8、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危害后果与主观因素,会有以下哪几种的法律制裁(ABC)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安全责任 9、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ABCD) A、放宽起诉资格 B、实行因果关系推定 C、举证责任倒置 D、延长诉讼时效。 10、以下有关法律效力大小的说明中哪些就是正确的(ACD) A、国家环境法效力高于地方性环境法 B、我国参加与批准的国际环境法效力低于国内环境法效力。 C、特别法效力高于普通法效力 D、新法的效力高于旧法效力。 11、下面属于法律的特点:(ABCD) A行为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B普遍的约束力 C权利与义务 D国家的强制力保证 12、下面属于生态基本规律:(ABCD) A物物相关率 B相生相克率 C能流物复率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和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2018年4月自考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28)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以下要素中不属于环境范畴的是 A.湿地 B.野生动物 C.风景名胜区 D.民俗 2.遵循生态平衡等自然规律,体现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是 A.社会性 B. 政策性 C.科学技术性 D.综合性 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下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不包括 A.检察机关 B.法律规定的具有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法律规定的社会团体 D.个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不适用的领域有 A.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B.渤海 C.太平洋 D.三江源保护区 5.国家禁止销售象牙制品的规定符合的国际公约是 A.1989年巴塞尔公约 B.2015年巴黎协定 C.1963年维也纳公约 D.1973年华盛顿公约 6.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超标排污的,责令限期治理,所处以的罚款是应 缴排污费数额的 A.1倍以上2倍以下 B.2倍 C.2倍以上5倍以下 D.5倍 7.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开展的活动是 A.建设排污口 B.新建供水设施 C.开展旅游经营 D.从事垂钓活动 8. 依法对造成我国海域污染的外籍船舶行使登轮检查权的部门是 A.国务院环保部门 B.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C.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9.有权划定海洋倾倒区的部门是 A.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环保部门 C.国务院 D.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10.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予以再利用的过程是

《环境保护法》知识题库

环境保护法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 1. 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 2.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错) 3. 新环保法规定: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错) 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 5. 新环保法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保护宣传日。(错) 6.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对) 7.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错) 8.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 9.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对) 10.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对) 11.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对) 1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对) 13. 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对)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 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务。(A) 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 (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 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 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201810月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学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不属于《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环境”的要素是()。 A.张家界自然保护区 B.承德避暑山庄 C.南海 D.创新创业环境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中心 B.生态系统只由生物组成 C.生态系统垃以整个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环境等客观存在为中心 D.生态系统保持着绝对的静态平衡 3、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使用的,根据法律规定有处罚权的部门是()。 A.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 B.建设项目的计划部门 C.建设项目的审批部门 D.批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4、下列关于环境保护法的民亊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侵权责任应当适用民事侵权的过错原则(无过错) B.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C.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害,免予承担责任 D.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5、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关于排污标准制定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己做规定的项目,也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己做规定的项目,只能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质量标准只能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符部门制定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6、国家建立的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不包括()。 A.统一规划 B.共同负责 C.统一标准 D.统一监测 7、某企业违反法律规定,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但该企业拒不执行,继续排放污染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 B.情节较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以拘留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点整理.doc

1.2014年新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主要是由于高发展和高消费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对策:发达国家可以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以降低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可以带头开发更洁净、非资源密集型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服务,在财力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支持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除了贫穷之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自然资源和转嫁污染,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要使用清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人口,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3.环境保护的概念: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1)概念: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2)《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doc

环境保护试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D.特殊责任原则 3.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 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B.基本政策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 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环境管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我国在()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办法》 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 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 3、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D、省级环保机构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 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 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 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 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 A、环境行政处理 B、环境行政处罚 C、环境行政许可 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 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9、在控制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C、国家禁止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的固体废物 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 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 二、多项选择题(4分×5=20分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清洁生产的“清洁”主要表现在() A、清洁的技术标准 B、清洁的能源 C、清洁的生产过程 D、清洁的产品 2、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置 B、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 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接受其指导 D、各级监测站是技术事业单位

环境法学试题

环境法学试题 一、选择题(多选)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有哪些(ABCD ) A、广泛性 B、综合性 C、公益性D 、科学技术性 2.、以下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内容的是(ABD )。 A 、土地利用规划法B、环境污染防治法C、环境标准D、自然保护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哪些(ABCD ) A 、协调发展的原则 B 、预防为主的原则 C、环境责任原则 D 、环境民主原则 4、以下哪些是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BC )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受体 5、在以下情况下,根据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环境污染侵权人能免责的是(BCD ) A 、受害人无过失引起 B 、不可抗力因素 C、第三者的过失引起 D 、受害人自身引起 6、环境犯罪的特点有哪些(ABCD ) A 、犯罪行为是直接针对环境资源进行的;B、犯罪后果严重; C、犯罪主体大多为法人; D、环境犯罪大多带有民事责任。 7、以下选项中哪些属于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构成要件(ABC ) A 、行为人的违法行为。 B 、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C、行为的危害后果D 、受害人与事故具有因果关系 8、根据违法行为性质、危害后果和主观因素,会有以下哪几种的法律制裁(ABC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 、安全责任 9、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ABCD ) A 、放宽起诉资格 B 、实行因果关系推定 C、举证责任倒置 D 、延长诉讼时效。 10、以下有关法律效力大小的说明中哪些是正确的(ACD ) A、国家环境法效力高于地方性环境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