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混凝土课程设计

水泥混凝土课程设计

水泥混凝土课程设计
水泥混凝土课程设计

《水泥混凝土的碳化》

设计报告

姓名:谢文才

学号:09140206

班级:09级2班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熊出华

时间:2012.06.11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设计题目描述 (3)

3设计报告内容 (3)

3.1混凝土碳化机理 (3)

3.2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4)

3.3延缓混凝土碳化的措施 (5)

3.4混凝土碳化模型和实验方法 (6)

4结束语 (6)

5参考文献 (7)

一、设计目的

根据老师课堂讲授内容,对所学到的知识理解、整合、掌握。教材上讲解混凝土碳化的内容很少,通过查找与其有关的资料,对混凝土碳化这方面做一个深刻的认识。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深刻理解混凝土碳化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和碳化发面的实验,这样能让自己在这块内容上掌握得更好,并且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运用。

二、设计题目描述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起化学反应,生成中性的碳酸盐CaCO3。未碳化的混凝土呈碱性,混凝土中钢筋保持钝化最低(临界)碱度是PH值为11.5,碳化后的混凝土PH值为8.5~9.5。碳化使混凝土的碳度降低,同时,增加混凝土孔隙溶液中氢离子数量,使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减弱。当碳化超过混凝土的保护层时,在水与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就会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钢筋开始生锈。钢筋锈蚀后,锈蚀产生的体积比原来膨胀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锈蚀越严重,铁锈越多,膨胀力越大,最后导致混凝土开裂形成顺筋裂缝。裂缝的产生使水和CO2得以顺利的进入混凝土内,从而加速了碳化和钢筋的锈蚀

三、设计报告内容

1 混凝土碳化机理

1.1混凝土碳化机理

碳化过程是二氧化碳由混凝土表面向内部逐渐扩散深入。碳化引起水泥石化学组成及组织结构的变化,二氧化碳的作用不仅对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且由于氢氧化钙浓度的降低,将要侵蚀和分解水泥石中所有的水化产物,形成硅胶和铝胶,从而对混凝土的化学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是对混凝土碱度、强度和收缩产生影响。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H 2O + CO

2

= H

2

CO

3

Ca(OH)

2 + H

2

CO

3

= CaCO

3

+ H

2

O

3C a·2SiO

2·3H

2

O + 3H

2

CO

3

= 3CaCO

3

+ 2SiO

2

+ 6H

2

O

2Ca·SiO

2·4H

2

O + 2H

2

CO

3

= 2CaCO

3

+ 2SiO

2

+ 6H

2

O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处于水泥石的碱性环境中,在钢筋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薄膜,钝化薄膜能保护钢筋免于锈蚀,如果钢筋的碱性环境由于碳化而成中性,则钝化膜破坏,从而导致钢筋锈蚀;

(2)碳化作用生成碳化钙、硅胶、铝胶及游离水,从而引起收缩,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会产生微细裂纹,观察碳化混凝土的

切割面,细裂纹的深度与碳化层的深度是一致的。细裂纹的产生导致混凝土抗拉、

抗折强度降低;

(3)碳化作用能产生游离水,有助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因此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2 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2.1 内因

①水泥的品种和用量

水泥品种是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 水泥品种的不同意味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的掺合料有活性氧化硅 ( SiO2)和活性氧化铝, 它们和氧化钙结合形成具有胶凝性的活性物, 降低了碱度, 因而加速了混凝土表面形成碳酸碳的过程, 因而碳化速度较快。相对而言, 普通水泥碳化速度慢一些。水泥的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吸收 CO2 的量, 水泥的用量越大混凝土吸收 CO2 的量越大。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碱性含量。因此水泥用量越大, 混凝土强度越高, 碳化速度越慢。

②水灰比

在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时, 水灰比的确定需要考虑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 考虑这一因素也是与耐久度有关, 适当的水灰比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 透气性小, 碳化速度慢。若用水量大, 水泥完全水化后, 多余的游离水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大量的空隙, 降低混凝土强度, 且多余的游离水逐步蒸发后造成混凝土体积收缩, 产生裂缝, 加速了混凝土的碳化。

③集料的品种和级配

混凝土中的集料的品种和级配不同, 其内部孔隙结构差别很大, 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 总的来说, 天然砂、砾石、碎石比水泥浆透气性小, 因此混凝土中的碳化主要是通过水泥浆进行。但是在轻骨料混凝土中, 由于轻质骨料本身的气泡透气性大, 所以通过骨料使混凝土碳化。

④外加剂

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性的材粒, 适当的掺用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从而有利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但在外加剂掺用时应注意不同外加剂之间的匹配、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及外加剂的之间的成分、掺量等。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应严格控制率离子的引入, 以免对钢筋产生锈蚀, 造成体积膨胀, 造成混凝土开裂加速碳化和钢筋锈蚀。

2.2外因

①环境因素

因为碳化反应上液相反应, 十分干燥的混凝土即一直处于相对湿度小于 25%的空气中的混凝土很难碳化;在湿度为 50%- 75%的大气中, 不密实的混凝土最容易碳化; 但在空气湿度大于 95%或水中的混凝土反而很难碳化, 这是因为混凝土含水时, 透气性小, 碳化慢; 在湿度相同时, 风速愈高, 温度愈高, 混凝土碳化也就越快; 反之则愈慢。

②浇筑与振捣工艺

振捣良好的混凝土表层大孔隙很少,易从潮湿的空气中吸取水分而充满水,故不易碳化;所以越是密实的混凝土其抗碳化能力越高。如果混凝土浇筑时不规范,特别是振捣不密实,欠密实的混凝土表层中大孔隙较多,大孔隙无法存储水,C O2 可以由气相扩散到充满水的毛细孔隙而完成碳化。

③养护质量

混凝土养护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密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养护方法不当、养护时

间不足,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毛细孔道粗大,且大多相互连通,严重时会引起混凝土出现

蜂窝、裂缝等缺陷,使水、空气、侵蚀性化学物质沿着粗大的毛细孔道或裂缝进入混凝

土内部,从而加速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腐蚀。

3 延缓混凝土碳化的措施

为减少碳化作用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利影响,可采用以下措施:

3. 1 选择抗碳化能力强的水泥品种

不同品种的水泥,其主要矿物成分掺合料品种及其掺量不同,其水化物的碱性物质含量就会有较大的差异,水泥品种的差异而导致混凝土碱度的大小,是直接评判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强弱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工的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抗碳化能力的设计要求、环境要求、经济要求等各方面因素,宜优先选用抗碳化能力较强的水泥品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如: 快硬早强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3. 2 掺加适宜优质的外加剂

在水泥用量保持不变降低水灰比的情况下,在混凝土中掺入 0. 25%的 SM 减水剂或3. 5%的 NC 减水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提高20%~ 40%,其碳化速度可相应减缓 10% ~30% 如果在减水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阻锈剂( 如亚硝酸钠等) ,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产生锈蚀的危害性将明显减轻,混凝土的整体耐久性能将有显著地提高

3. 3 改善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条件

混凝土硬化之后,由于多余水分的蒸发,会留下许多微细孔道,因此硬化后混凝土中的含水状态关系其透气性的大小,而混凝土的气密性又会影响其碳化速度。实测表明:常置于干燥环境中混凝土碳化速度较快,处于干湿循环环境中的混凝土的碳化速度较慢,而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会更慢。因此,在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增大使用环境的湿度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减缓混凝土碳化的一项有效措施

3. 4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与其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混凝土的强度愈高,其抗碳化能力愈强而水灰比的大小,又是影响混凝土强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另外,水灰比的大小又是影响混凝土气密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试验表明: 在水泥用量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和易性要求的正常情况下,影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水灰比( 见表1)

由表1 可以看出: 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品种的水泥;其碳化的深度不一样;在选用同一种水泥的情况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大约水灰比每增大 0. 01,快速碳化 28天的深度将增加 8% ~ 12% 因此,为减缓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对钢筋进行有效地保护,应在满足施工及和易用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3. 5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提高施工质量

据试验得知: 采用水灰比为0.6的矿渣水泥浇筑的混凝土,湿养护3天的碳化速度比湿养护 7 天者快 50%,比湿养护 28 天者快90%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混凝土如果振捣不足,会造成其密实度的降低,使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从而加快混凝土的碳化速度

3. 6 对混凝土设置保护层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设置保护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阻滞二氧化碳的渗透,从而减缓混凝土的碳化这里所说的保护层,并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而是指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涂抹一层其它物质。如石灰乳化沥青质涂料,其密封效果也较好,经室内暴露五年后,仍可减缓碳化70%; 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设置一层 20mm ~ 30mm 厚的 1∶ 2 水泥砂浆,可以起到堵塞空气侵入的通道加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可以延缓碳化层达到钢筋表面的时间

4 混凝土碳化模型和实验方法

4.1 CEB Task Group V, 1 + 2 碳化模型[9]

式中,a--结合 CO

2

能力, kg/ m3;

D eff ——一定施工及环境条件下 CO

2

的有效扩散系数;

C s ——混凝土表面 CO

2

质量浓度 ,kg/ m3;

T——服役寿命 (碳化时间 ),s

t

——参考期, 如 1 年;

k

c

——施工对扩散系数影响的常数;

k

e

——环境对扩散系数影响的常数;

n——中观环境 (如结构朝向 )对 CO

2

的有效扩散系数随着时间变化的影响.

模型也给出了k

c 、k

e

及 n的取值在室内养护良好情况下 k

c

*k

e

=1.0 ,n=0 ;室外养护良好情

况下 k

c *k

e

=0.5 室外无遮蔽物时n =0.4。该模型既考虑了 CO

2

结合能力又考虑了环境与施

工的影响因子较全面地反映了诸多因素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认可度较高

4.2 破形测试方法——快速碳化法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Method简称 ACC 法)

实验室研究中待碳化箱中碳化试件到达相应龄期通过劈裂破形和酚酞滴定显色,测量碳化深度值而现场的检测则是通过钻芯取样,后经酚酞滴定显色测量碳化深度值到目前为止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方法并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以前较多利用高压或高浓度的试验方法即将混凝土试件放在充满一定浓度二氧化碳的高压容器内或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 50%的常压容器内进行快速碳化但这样不能正确反映大气中混凝土自然碳化的规律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均倾向于采用常压低浓度的快速试验方法来模拟混凝土的碳化目前西方国家快速碳化试验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一般均在 10%以内使用较多的为 2%~4%

我国国家标准 GBJ 82-85 [13]中规定试件先经过28d 标准养护后在温度 20 5 湿度70% 5% CO2体积分数 20% 3%的碳化箱中进行加速碳化到了

3d 7d 14d 28d 龄期分别破形测试碳化深度

DuraCrete[10]中快速碳化试验方法规定试件经过7d 水养护后再标准养护 21d 随后在温度 20 2 湿度 65% 5% CO2 体积分数 2%的碳化箱中进行加速碳

化根据 Kn fe 的研究快速碳化试验中 CO2 气体体积分数的临界范围在 1.0%~3.0% 这样可以减少在实际大气情况下并不会生成的碳化相但是我国快速碳化法中采用的 CO2 体积分数是在 20%左右是 DuraCrete中的 10 倍左右上述情况就可能发生

四、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是个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碳化过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影响碳化程度的因素很多,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碳化,我们只能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配合比、防治措施来控制碳化的发展,以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商品混凝土》2011年第02期[J],北京: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2011.2,[1]刘胜,

[2]申爱琴,水泥与水泥混凝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

[3]韦陆松,郑建新,《才智》2011年14期[J],吉林长春:吉林省行政学院《才智》J2011年14期,2011.7

[4]续宗俊,《轻金属》2011年第S1期[J],辽宁沈阳:沈阳铅镁设计研究院,2011.9 [5]吴建华,张亚梅,孙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8年第6期[J],苏州: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2008.6

钟祥矿山测量技术设计资料

湖北省荆门市 放马山磷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测量技术设计书 钟祥市矿山技术服务中心 二00八年三月

单位负责人:叶祥玲 测区负责人:朱永成 编写人:曾义赵重源熊永喜审查人:艾有成朱永成 提交单位:钟祥市矿山技术服务中心提交时间:二○○八年三月

一、测区范围及概况 湖北省荆门市放马磷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位于钟祥市胡集镇和双河镇范围内。堪查范围东径:112°15′38〃-112°18′45〃,北纬31°23′50〃-30°24′39〃,海拔高程在85-408.4米之间,堪查范围约11.9平方公里。勘查范围内主要有丘陵及建筑用地和部分农用地,地势较复杂,植被茂盛,交通不便,通视条件差,给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作业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2.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ZBD10001—89》 2.4、《中、短程光电测距测量规范》GB/T 16818—1997 2.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2.6、《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三、坐标系统 3.1、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按3°分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111°,横坐标加500Km。 3.2、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四、首级控制测量 4.1、首级控制点布网原则 经野外踏勘选点,在勘查区范围内布设工程四等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网。该网由林场、莲花鞍和狼头山三个已知国家四等控制点和6个GPS控制点组成网状图形,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3公里。点位布设见下图。 控制点标石的制作及埋设要求见《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控制网观测采用GPS作业方法。 4.2、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本次GPS控制测量按工程GPS四等精度要求施测,GPS控制网采用静态作业模式。 静态测量仪器采用南方灵锐S82 GPS接收机。GPS测量解算及平差软件采用南方后处理软件GPS Pro 4.0.进行后处理及基线解算和坐标平差计算。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简明指导书 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该设计的目的就在于: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 (4)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能力,为学生将来撰写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2.设计内容 (1)编制规定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一份; (2)填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份; (3)填写规定零件某机械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份; (4)设计规定零件的某机械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一套并绘制其总装图一张;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3.设计步骤及要求 (1)根据给定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和审查零件图:读懂零件图;审查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其主要技术要求;区分哪些表面是加工表面,哪些表面是不加工表面;查清各表面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特殊要求,区分各表面的精密与粗糙、主要与次要、重要与不重要等相对地位。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3)根据给定的零件材料,确定毛坯种类。并确定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必要的辅助工序。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刀具及夹具。 (6)对工艺规程中的某道工序使用的夹具进行设计:一般画一张A1图,要求手工绘图。 a. 以有利于反映该工序加工的位置,选取投影视图。用双点划线画出零件轮廓。 b. 在零件定位表面处,画出定位元件或机构。 c. 在夹紧位置处画夹紧机构。 d. 在对刀位置画出对刀元件或刀具导引装置。 e. 画出与机床连接的元件及其它元件。 f. 绘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能用标准件的尽量采用标准件。 g. 为表达清楚夹具结构,应有足够的视图、剖面图、局部视图等。 h. 夹具图上应标注夹具的总体轮廓尺寸,对刀尺寸,配合尺寸及配合公差要求,并标明夹具制造,验收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i. 在夹具图右下角绘制国家标准规定的标题栏和明细表,表中详细列出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材料,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7)确定所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所设计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各一份。

机械机电毕业设计_减速器设计过程及种类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教案 A 、总论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与内容 1、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总体来说,目的有三个: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及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机械制图、测量与公差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等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展; 2)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培养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如手册、图册、技术标准、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得到一次综合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2、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由课程设计任务书给出,内容包括:设计题目、原始数据、设计条件和设计内容等。格式如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1 设计要求(包括主要指标、数据及工作量) 1.1 传动系统示意图 1.2 原始数据 1.运输带的拉力F= N 2.运输带工作速度V= m/s 3.卷筒直径D= mm 1.3 设计条件: 1.工作条件:锅炉房运煤(室外、多尘);两班制,每班工作四小时;空载起动、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 2.使用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为8年,每年工作250日;检修期定为三年; 3.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生产几十台,无铸钢设备;

4.设备要求:固定; 5.安装形式:卧式; 6.生产厂:校办工厂。 1.4 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A0(A1)一张 2.零件图1~4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8000字2 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封面(标题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目录(包括页次) 设计任务书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简单说明并附传动简图)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轴的设计计算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键联接选择和计算 联轴器的选择 减速器的润滑方式和密封类型的选择润滑油牌号的选择和装油量计算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与设计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设计小结(体会、优缺点、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2 卢颂峰,王大康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3 毛振杨等编、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 4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编.机械零件设计指导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5 陈铁鸣主编.新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6 王科社,滕启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1年 7 周开勤主编.机械零件手册,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8滕启,米洁,王科社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指南,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学院,2002年 指导老师签字: 年月日 1)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2)原始数据: (1) 表4 任务分配

【3】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_图文_百.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实验指导书 本课程设计包含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两个环节。 软件部分完成在有限的课内实验环节无法涉及到的具有综合设计性的软件实验,如中断程序设计、I/O程序设计、宏设计等。硬件部分利用伟福试验系统设计一个电子钟电路,并编制一个程序使电子钟能正常运行。通过软硬件环节的设计和调试,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提高综合性工程素质。 总实验学时:共计2周 实验一:电话号码本设计完善 实验类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时:1天 适用对象:信息安全专业 实验二:显示器I/O程序设计 实验类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时:1天 适用对象:信息安全专业 实验三:中断程序设计 实验类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时:1天 适用对象:信息安全专业

实验四:发声系统设计 实验类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时:1天 适用对象:信息安全专业 实验五:键盘程序设计 实验类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时:1天 适用对象:信息安全专业 实验六:电子钟设计 实验类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学时:5天 适用对象:信息安全专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软件实验部分要求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开发环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根据教师意见和讨论,完善改进课内环节所进行的实验及进行其他综合性、设计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具体如下: 1. 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环境,根据前期掌握程度,可选择Masm for windows集 成实验环境(实验室配备,或自行安装masm5.0、masm6.0、Emu8086,Tasm等,软件开发环境可由学生根据使用爱好自选。

2.根据课内实验验收时指导教师提出的意见,以及和同学讨论的结果,设计实现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电话号码本,并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工作特色,即具备和其他设计不同之处。 3. 显示器I/O程序设计,完成屏幕窗口控制程序。 要求在屏幕上开出三个窗口,它们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分别是(5,10,(15,30和(5,50,(15,70和(18,15,(22,65,如从键盘输入字符,则显示在右窗口,同时也显示在下窗口的最下面一行。若需要将字符显示于左窗口,则先按下←键,接着再从键盘输入字符,字符就会从左窗口的最下行开始显示,同时下窗口也显示出左窗口的内容。如果再按下→键,输入字符就会接在先前输入的字符之后显示出来。当一行字符显示满后,窗口自动向上卷动一行,输入字符继续显示与最低一行,窗口最高一行向上卷动后消失。 4. 中断程序设计,完成内部中断服务程序和外部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具体要求为: (1.编写一个内部中断服务程序,使其能够显示以“0”结尾的字符串(利用显示器功能调用INT 10H。字符串缓冲区首地址为入口参数,利用DS:DX传递此参数。 (2.编写一个可屏蔽的外部中断服务程序,中断请求来自8259A的IRQ0,在新的外部中断服务程序(新08H中断中,使得每55ms的中断在屏幕上显示一串信息“A 8259A Interrupt!”,显示10次后,恢复原中断服务程序,返回DOS。 5.发声系统设计,参考教材中的例9.1,利用扬声器控制原理,编写一个简易乐器程序。 要求当按下1~8数字键时,分别发出连续的中音1~7和高音i(对应频率依次为524Hz、588Hz、660Hz、698Hz、784Hz、880Hz、988Hz和1048Hz;当按下其他键时,暂停发声。如果时间允许,可在此基础上自行发挥,如增加按键功能、编辑歌曲等。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述1 1.1设计目的1 1.2设计内容1 1.3编制依据1 1.4坐标系统1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1) 2.1 两井定向方案2 2.1.1 技术规范及限差要求2 2.1.2 测量方案3 2.1.3 投点、连接4 2.1.4 工作组织与安全措施4 2.2.2 陀螺经纬仪定向步骤7 2.2.3 组织工作与注意事项7 2.2.3 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分析8 2.3 两种方案的比较8 2.3.1 两井定向精度估计8 2.3.2 陀螺定向精度估计9 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1) 3.1井下导线的等级与布设11 3.2 导线布设系统11 3.3 精度估算13 3.3.1 基本控制精度估算13 3.3.2 采区控制精度估算14 四、高程联系测量 (14) 4.1 高程导入方法14 4.1.1 钢尺导入高程14 4.1.2 钢丝导入高程15 4.1.3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16 4.2 精度估算17 五、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7) 5.1 地面水准测量17 5.1.1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18 5.1.2 地面水准精度估算18 5.2 井下水准控制网设计20 5.2.1 井下水准布设方案20 5.3 井下三角高程设计22 5.3.1 布设方案22 5.3.2 精度估算22 六、经验与收获23

一、课程设计概述 1.1设计目的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和完成矿山测量教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是对学生进行测绘高级工程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为了通过模拟实践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真实的了解矿山测量工作,环境与测绘学院在2012年5月组织09届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矿山测量课程设计,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有效的复习并形成体系。 1.2设计内容 (1)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高程联系测量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3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测量规程》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9) (4)《DZS3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博飞); (5)《Leica TC1500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1.4坐标系统 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o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矿区面积小 于50 2 km且无发展可能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其必要性在于: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 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编 2010年5月

目录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1) 第一章窑炉制图规格 (2) 第二章窑体图 (9) 第三章尺寸标注 (13) 第四章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9) 第五章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22) 图1 隧道窑窑体主图 (26) 图2 隧道窑预热带典型断面图 (30) 图3 辊道窑窑体主图 (31) 图4 辊道窑窑体断面图 (33)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目的是对学生学习《陶瓷工艺学》课程的最后总结,是教学重要的一环。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掌握窑炉设备的设计程序、过程与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应围绕自己的题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查阅资料,体验工程设计的过程,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理解窑炉设备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学生对课程设计题目应视作真正的任务,要求学生认真负责地进行设计,每一个计算数据和结构设计应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设计应作为学生的创造性成果,不能抄袭历届学生的设计,也不允许简单照搬现成的资料,要求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三、课程设计题目、内容 1、设计题目:隧道窑设计 辊道窑设计 2、设计内容 (1)图纸:主体结构图及主要断面图。要求尺寸标注齐全,线条、文字、图例规范; (2)说明书:确定主要尺寸和工作系统,进行燃烧计算和热平衡计算,要求计算正确,编写完整,格式规范。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模板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1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 指导书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指导书 2

设计题目: 试按下列一组数据, 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传动简图如下。 工作条件及要求: 用于运输碎粒物体, 工作时载荷有轻微冲击, 输送带允许速度误差±4%, 二班制, 使用期限 ( 每年工作日300天) , 连续单向运转。 设计原始数据于下表: 组 别运输带牵引力F W ( N) 运输带速度V W ( m/s) 传动滚筒直径D ( ㎜) 1 2600 1.25 320 2 3500 1.45 420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简图 1、电动机; 2、三角带传动; 3、减速器; 4、联轴器; 3

5、传动滚筒; 6、皮带运输机 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一般电动机均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 如无特殊要求都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 动机, 其中首选Y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电动机。 (一)电动机的选择 1、确定皮带输送机所需功率 PW=FW·VW/1000( kw) 式( 1—1) 2、传动装置的效率 3 η=η1·η2·η3·η4·η5 式( 1----2) 式中: η1-----三角带传动效率 η2-----齿轮传动效率 η3-----滚动轴承的效率 η4-----联轴器的效率 η5-----运输机平型带传动效率 常见机械效率参见附表1 3、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PW/η= FW·VW/η( kw) 式( 1---3) 4、确定电动机的转数: 4

(1)滚筒轴的工作转速为: nW=60×1000VW/ΠD( r/min) 式( 1---4) 式中: VW-----皮带输送机的带速 D----滚筒的直径 (1)电动机的转速: nˊ=iˊnW 式( 1----5) 式中: iˊ是由电动机到工作机的减数比 iˊ=i1ˊ·i2ˊ·i3ˊ····inˊ式( 1----6) i1ˊ·i2ˊ·i3ˊ····inˊ是各级传动比的范围。 按nˊ的范围选取电动机的转速n (2)常见机械传动比的范围见附表2 5、列出电动机的主要参数 5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1.1 实验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1.1.1 问题描述 这一部分需要简单介绍题目内容,即该实验到底要做什么。 1.1.2 算法说明 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算法和重要的数据结构,即该实验到底应该怎么做。 基本要求:处理问题中所用到的关键算法都要描述清楚,而不是仅描述主函数。算法和数据结构可用伪码和图示描述,不要只写源代码和注释。 1.1.3 测试结果 这一部分内容需要紧扣实习的题目类型和要求,涉及提供相应的测试方法和结果。 对于需要利用某算法解决某问题的题目,应设计并填写一张测试用例表。每个测试用例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测试输入:设计一组输入数据; (2)测试目的:设计该输入的目的在于测试程序在哪方面可能存在漏洞; (3)正确输出:对应该输入,若程序正确,应该输出的内容; (4)实际输出:该数据输入后,实际测试得到的输出内容; (5)错误原因:如果实际输出与正确输出不符,需分析产生错误的可能原因; (6)当前状态:分为“通过”(实际输出与正确相符)、“已改正”(实际输出与正确输出不符,但现在已修改正确)、“待修改”(实际输出与正确输出不符,且尚未改正)三种状态; (7)测试结果分析:需要详细解释测试策略,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得出自己对算法性能等方面分析的结论。 附录:源代码 源代码列在附录中,要求程序风格清晰易理解,有充分的注释,有意义的注释行少于代码的30%将不能得分。

1.2 实习作业的提交要求 每个实习项目结束后,学生按照实验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提交实验报告(打印稿)1份,与此同时提交压缩后的电子资料1份,电子资料要求按照如下方式打包: 文档夹:包括电子版的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rar 源代码文件 代码夹:源代码文件对应的可执行文件 readme.txt文件,告知如何编译源代码,生 成可执行文件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课程介绍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课程介绍 来源:王聪???的日志 概述:本专业培养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作、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一、专业基本情况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

计算,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熟悉各种测绘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3、主干学科测绘科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实际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使学生了解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文件的制定; 3.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焊接生产问题的能力,锻炼查阅文献资料及工具书籍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师指定的某一个结构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简图与技术要求; 2. 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 3. 主要接头的焊接方法选择与说明,坡口型式及尺寸的设计与说明; 4.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工艺过程卡; 5. 产品的装焊工艺过程卡; 6. 壳体的焊接工艺卡。 三、设计要求 1.手绘产品的结构设计简图,标注出产品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件的名称、材质与规格;设计技术要求(包括制造技术要求与检验要求)等。 2.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分析与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能主要分析材质的焊接裂纹倾向及产生其它焊接缺陷的倾向,说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如合理选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层间温度等;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主要针对特殊、复杂容器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的装焊顺序与方法。 2. 接头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坡口型式的设计应包括纵焊缝、环焊缝、封头拼缝、 人孔接管与筒体的焊缝等,绘制接头的局部放大图。选择与设计的依据主要从容器结构尺寸、接头位置、材质及厚度、施焊条件与可操作性、焊接变形与应力、装焊顺序等方面考虑。 3.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过程卡要求制定部件从原材料备料至组 装焊接之前的全部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各加工工序的名称、加工内容、所用的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必要时绘制出加工工艺简图; 4. 壳体的装焊工艺设计包括装焊工艺顺序、工序名称与内容、各工序所涉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201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实验指导书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系 2013年2月1日

目录 设计一简单计算器 (1) 设计二模拟时钟程序 (4) 设计三 24点游戏 (8) 设计四多媒体视频播放器 (11) 设计五幸运52 (14) 设计六简单画图程序 (17)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20)

设计一简单计算器 一、概述 在运算过程中,通过使用计算器能减少运算量。既可以用“计算器”的标准视图执行简单的计算,也可以用其科学型视图执行高级的科学计算。用户使用“计算器”执行所有通常用手持计算器完成的标准操作。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和单目运算功能。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阶乘,对数,开方,倒数等运算。简单计算器可对输入任意操作数,包括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同时包含清除,退格,退出功能。简单计算器出现错误会给出相应错误提示。而且可以操作与运算按钮相对应的菜单项。 通过对简单计算器的设计,可以熟悉MFC编程,包括Visual C++在数学计算方面的知识、算法设计、对话框和控件的使用及应用程序的调试,同时对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有一定的认识,并提高动手编程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1、提出总体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原理,绘制程序流程图和描述程序的功能,并说明程序的特点和难点。具体如下: 执行简单计算: (1) 键入计算的第一个数字。 (2) 单击“+”执行加、“-”执行减、“*”执行乘或“/”执行除。 (3) 键入计算的下一个数字。 (4) 输入所有剩余的运算符和数字。 (5)单击“=”。 执行科学计算:能够执行阶乘、正弦、余弦和指数运算。 2、添加相关控件,制作与用户交互性较好的应用程序界面。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201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的基本能力; 、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和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现代测绘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专业特色: 1、本专业培养懂理论、掌握新技术、勇于创新、适应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强、吃苦 敬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本专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在大学生参与科研及生产实践方 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3、本专业形成了以计算机在测绘中的应用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和数字化测绘为技术方法,大力拓展测绘科学在各类工程规划、建设 和管理,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其它各行业中的应用的办学特色。 三、主干学科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理论课并进行了上机练习之后 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培养严 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机会。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以及有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 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 设计、计 算、绘图、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2.2 课程设计步骤 1. 设计准备 1) 阅读产品零件图 (1) 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绘图用具、图纸、说明书用纸。 (2) 认真研究任务书及指导书,分析设计题目的原始图样、零件的工作条件,明确设 计要求 及内容。 (3) 熟悉各种可采用的模具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 2) 冲件图样分析 产品零件图是分析编制冲压方案、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对零件图的分析 主要是从冲 压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冲压件的形状、尺寸 ( 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 外形 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能等逐项分析,确定冲压工序图。若有与冲压工艺要求相悖者, 应采 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或与指导教师协商更改。 (1) 工艺分析。 合理的冲压工艺,既能保证冲件的质量,使冲压工艺顺利进行,提高模具寿命,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给模具的设计、制造与修理带来方便。所以必须对指定的冲压 件图样进行充分的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可能的不同工艺方案。 工艺分析主要是分析冲件的形状、尺寸及使用要求,分析冲件的工艺性;根据成形规 律,确定所用冲压工艺方法;根据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的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因 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冲件的工艺性质、工序数量、工序的组合和先后顺序。 在几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中,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卡。 (2) 制订冲压工艺。 制订冲压工艺方案时,应做如下工作: ① 备料。确定板料、条料的规格、要求,并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② 确定工序性质、数目、先后顺序、工序的组合形式。 包括: )、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作者:周兵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而开设的,它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上机实验是其主要的环节。本实验指导书是帮助同学们进行上机实验而制订的。 一、实验目的: 1.能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小型软件系统。 2.在此过程中,能综合利用以前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3.加深对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的技能及方法,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素养。 二、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先修课程: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C++语言、数据库系统概论 四、上机学时数:10学时 五、实验环境 1.单机模式 操作系统:Windows 开发工具:C++ Builder 6.0、Access 2000 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基本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2. 基本能够完成所要求的系统。 3. 报告文档符合具体要求。 七、设计内容 题目:选课系统 1.说明:本设计选择广大学生最熟悉的选课系统最为设计任务,便于同学联系实际,学以至用。但限于具体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宜采用C++ Builder 6.0、Access 2000。 2.具体要求: 1)数据要求 所存储和查询的数据要符合本学校的具体情况,所涉及的字段至少应包括(名称可 以不同):学生姓名、学号、登陆密码、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地址、学生电话、家庭地址、教师号、教师姓名、教研室、职称、性别、教师电话、课名、课号、学 分、先行课号、课时、开课教室、人数限制、选课人数、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总 评成绩。 2)功能要求 功能至少应有:等录、查询开课情况、查询选课情况、查询成绩、选课、退课等。 3)设计要求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方法应符合软件工程的要求,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八、报告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计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 划 职业调查 <2018—2018学年第1学期) 学院:_____土木建筑学院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测绘一班_______________ 团队名称:______测绘小组_______________ 团队队长:_于海威631201840126______ 团队成员:_ 安亚冲631201840101 ______ _ 孙振超631201840117_____ 刘宏宇631201840111 文增63120184010119 刘代越631201840109 龙宁631201840112 刘刚华631201840110

第一部分:专业调查 一、专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 二、专业发展前景 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教案安排 四、专业的实践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 第二部分:职业调查 一、职业名称 二、职业前景 1、职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 2、职业发展路径 3、职业薪酬待遇 三、职业特性 1、工作地域 2、工作时间 3、工作环境<办公条件、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 四、职业任职资格 1、性别倾向 2、身体素质 3、学历要求 4、能力要求

5、经验要求 6、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第三部分:典型企业调查 一、企业基本简况 1、企业名称及总部所在地 2、企业发展历史<包括分公司网络、人数规模、获得奖项等) 3、企业战略规划 4、企业文化理念<包括用人理念)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业绩 三、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1、选拔人才标准 2、人才成长空间 3、员工培训体系 4、员工薪酬福利 第四部分:收获体会 <包括采取的调查方法、小组成员的分工、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以及对今后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收获体会等) 第一部分:专业调查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与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设计 曹永胜李慕勤曹丽杰 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通过对典型焊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使学生能针对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条件,制定焊接结构的设计方案及生产工艺方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方案,从而得到一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工具书,参考书的查找与使用方法,在学习前人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创新. 3.了解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设计内容与计划 (一)设计内容 1.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箱型结构设计。 2.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生产工艺指定。 3.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 (二)设计计划 1.接受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和制定设计方案。(2天) 2.主梁结构设计计算;(7天) 3.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1天) 4.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2天) 5.主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2天) 6.总结和考核。(1天) (三)任务完成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交付以下材料: 1 主梁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 2 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报告; 3 主梁结构生产用施工图纸; 4 主梁生产工艺规程.

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及生产工艺设计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简介 通用桥式起重机是指用吊钩或抓斗(有的也有用电磁盘)吊取货物的一般用途的桥式起重机,它桥架(大车)和起重小车两大部分组成,桥架横跨于厂房或露天货物上空,沿吊车梁上的起重机轨道纵向运行。通用桥式起重机有大车运行机构(装在桥架上),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装在小车上)等三种工作性机构,皆为电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可达500吨,跨度50~60米。 1.1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组成 1.2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1额定起重量Q(tf) 2 跨度L(m) 3大车运行速度(m/min) 4 小车运行速度(m/min) 5 起升高度(m) 6 起升速度(m/min) 7 接电持续率JC JC = 100t i /T % t i —在起重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该机的总运转时间。 T --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T = 360/N h (s) 通用桥式起重机 大车 小车桥架 大车运行机构 主梁 端梁小车架 小车运行机构 起升机构 图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组成

数控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王瑞祥学号:12031335 设计题目:复杂阶梯轴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 起迄日期:2015年11月9日~11月13日 指导教师:于斐 上交资料要求:1、电子文档:零件的模型与工程图文档、NC 文件、设计说明书word稿等 2、设计说明书纸质打印稿等(与电子档相同)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CAM 技术与应用》课程配套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结合前期所学相关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并重点熟悉其中数控加工自动编程与应用的内容。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零件的建模、工程图与数控编程的设计方法,并撰写设计说明书,达到一次综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训练目的。 2.设计内容与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2.1原始数据:教师指定或学生自行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含有数控加工要求 的零件(零件结构要求包含 UG 中不少于两种不同类别的加工方式:即零件结构中包含普通加工机床不便或不能加工的几何结构特征,并至少用到 UG 中的平面铣、型腔铣、固定轴轮廓铣、孔或孔系加工、车削加工中的两种加工方法),并完成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工作。 2.2技术要求:数控加工的内容是基于三轴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或二轴数控车床 加工为主,按照单件小批量生产纲领,默认为典型材料 45 钢(允许指定其他材料)。 2.3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 2)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允许在设计说明数中完成) 3)基于 UG 的数控加工编程设计(包括:工件坐标系与毛坯的设定,刀具的设定,加工方法的设定(粗、半精和精加工等),编程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设定,生成数控加工轨迹并分析,加工模拟的仿真,后处理生成 N 加工代码。)4)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要求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设计过程、相关参数的设定分析与选值说明,刀路轨迹和比较、分析与说明,NC 代码的必要说明等) 3.成绩评定: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评语: 摘要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指 导 书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年1月

目录 1.前言 (1) 1.1指导思想 (1) 1.2设计任务 (1) 1.3参考进度 (2) 1.4成绩评定 (2) 1.5注意事项 (3) 1.6参考书目 (3) 2.个人任务 (4) 2.1 排序算法设计 (4) 2.2 应用算法设计 (4) 3 小组任务 (6) 3.1 有向图问题 (6) 3.2 最小生成树问题 (6) 3.3 关键路径问题 (6)

1.前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及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典型算法的设计思想及程序实现,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存储方案、设计出简洁、高效、实用的算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1.1指导思想 本次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1、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 2、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加强团队的分工与合作; 5、掌握面向实际背景思考问题的方法。 1.2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主要分为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两种。 个人基本任务: 在DHU-OJ平台上按要求完成“个人任务”部分的设计任务,其中选做题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小组任务: 完成“小组任务”部分的设计任务,其中选做题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1.1要求 1、每项目小组人员为3~5名。 2、每项目小组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参加人 员名单和分工,课题的目的,课题内容,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主要代码 分析、测试结果、课题特色和创新之处、收获与体会、使用说明。 3、每人必须在完成个人任务的基础上提交个人任务的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前言 (2)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4)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4) 六.课程设计内容简介 (4) 七.附录 (6)

前言 课程设计是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学过的零碎知识系统化,真正地把学过的知识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课程设计是必不少的,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我们感到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限;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要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某一焊接结构的全部设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内,除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焊接结构的整个设计、装配过程外,更应该注重焊接结构设计的某一细节,完全弄懂、弄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设计焊接结构的初步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编写了《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者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 焊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核能、船舶、电力、海洋钻探、高层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焊接结构是焊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产品的主要形式,也是在许多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结构。焊接结构学作为焊接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焊接结构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本周开展了焊接结构学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焊接结构学理论知识的回顾和焊接结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焊接构件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可以采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试图,使学生加深绘图要点和培养计算机绘图技能;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查阅技术资料、团队协作和独立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了解焊接结构、工况环境、制造过程的特点,掌握焊接结构的整体设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领。最终能根据实际需要独立研究设计相应的焊接结构,制定相关的焊接工艺。设计主体可以是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对选择构件进行结构的设计,焊接接头(对接、搭接、T形和角接头)合理性分析,对相关接头的强度进行简单的计算,对易产生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分析,绘制部分结构的草图,最后绘制一张A1焊接结构图纸,并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熟悉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结构)的结构特点,了解焊接结构(梁柱桁架类和压力容器)各部分的受力及运行状态、结构特点以及影响制造工艺的因素并能按实际情况具体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卡和工艺卡(具体要求见附录)。 具体要求: 1) 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 于实践,勇于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