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_第十章《机械与人(上)》沪科版及答案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_第十章《机械与人(上)》沪科版及答案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_第十章《机械与人(上)》沪科版及答案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_第十章《机械与人(上)》沪科版及答案

沪科版物理2013中考复习专题 第十章《机械与人(上)》

一:知识点梳理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某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的。

②有些情况下,可根据杠杆的实际转动情况,来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等。

2、杠杆的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力臂的方法:

⑴ 找到杠杆的支点O ; ⑵ 画出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 画力臂:过支点作出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虚线) ⑷ 标出力臂(用大括号,注明是动力臂还是阻力臂)。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或:F1 / F2=l2 / l1

说明: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

O F 1

l 1

l 2

F 2

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5、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省力杠杆。 特点:能省力但是费距离。

应用: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等。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费力杠杆。 特点:费力但是生距离。

应用: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等臂杠杆。 特点:不省力不费力 应用:天平,定滑轮等。

说明:具体使用杠杆时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相当于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说明: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h(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l 1

l 2 F 2

F 1

F 1

l 1 F 2

l 2

说明: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 2G ; s = 2h 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2(G物+G动) ; s = 2h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s = nh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n (G物+G动) ;s = nh

说明: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二:重点、难点突破

1、杠杆:

例1、如图所示,用力F拉杠杆的A点使它处在平衡状态。图中F1、F2、F3、F4表示力F 的四种不同方向,其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拉力为()

A.F1 B.F2 C.F3 D.F4

解析:当杠杆在图示位置精致不动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杠杆所受阻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因而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也保持不变,所以当动力臂最大时所用的拉力最小。当杠杆上力的作用点和支点都固定不变时,当所用力的方向跟支点和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连线垂直时,力臂最长,故力F2 最小答案:B

小练习: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的质量将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判定

答案:1、D 2、A

2、滑轮和滑轮组:

例2、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解析:当用滑轮或滑轮组拉着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械所克服的阻力为地面对物体产生的摩擦力,即三种情况下所克服的阻力(f)相同。甲种情况使用的为定滑轮,所用拉力F甲 = f ;乙种情况使用的是动滑轮,所用拉力F甲 = 1/2 f ;丙种情况为滑轮组,该滑轮组有三股绳子向左拉物体,所用拉力F甲 = 1/3 f 。故答案为B.

答案:B

小练习:

1、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 1500N B. 1000N C.500N D. 250N

2、关于使用滑轮组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A、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B、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一定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答案:1、A 2、B

三: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一长直扁担长1.5m,前端挂200N的货,后端挂300N的货,则肩膀应该位于离扁担前端________m处,才能使扁担平衡,平衡后肩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N.(不计扁担的重力)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N。

3.在图1所示的两种常用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选填“甲”或“乙”).使用这两种工具都 省功(选填“能”或“不能”).

4、如图所示,杠杆AC (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 自由转动,在B 点挂一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 的比值是___________。

5、 如图2所示,物体 A 和 B 的质量相等(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 和B 时,F A ︰F B = 。

6、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3,它是一个________杠杆,其支点位于图中的________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一些(填增大或减小).

7、如图4,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G ,需要拉力F 或'F ,F 和'F 大小的关系是F

'F 。(填大于、小于、等于)

图 1

图7

7

8、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其中省力的是 图。

9、如图6所示,动滑轮重为50N ,绳重和摩擦不计,人对绳子的拉力是260N

,则物体的重是

N ;若重物上升的高度是0.2m ,则绳子自由端下降 m 。

10.如图7,每个钩码重0.49N,杠杆上每格长度相等,现用一弹簧测力计要求钩在支点右侧,使它的示数为0.98N,且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钩在 点处,拉力的方向应__________;如要求弹簧测力计钩在支点左侧,使它的示数为0.49N,且杠杆仍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应钩在________点处,拉力方向应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小星学习了杠杆后,他把了解到的杠杆进行了分类,如图所示.其中作用特点相同的一组是( )

图5

图4

图6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 .减小摩擦 B .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 .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如图8所示,是用道钉撬撬道钉的示意图。当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F 2是4000N 时,要把道钉撬起,需要的动力F 1最小为(不计道钉撬重)( )

A 、20N

B 、200N

C 、2000N

D 、20000N

4、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5、在右图中,四种简单机械使用时,能省力的是 ( )

6、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

图8

7、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

力F在这个过程中()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9、一不法商贩在秤砣上粘了一小铅片,用这样的杆秤测得物体的质量比实际质量()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都有可能

10、如图9,O为支点,在A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杠杆为()

A.一定省力

B.一定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D.都有可能

三、作图题

1.如图10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支点在O点,请在图中画出动

力臂并用l标明.

图9

2.如图11所示.请你画出利用滑轮组向下用力提起木箱的绕绳方法

3.如图16所示,轻质杠杆的A 点挂一重物G ,绳受的拉力为F 2,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 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 l 的示意图,并作出F l 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四、实验题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甲、乙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的猜想:

(1)甲同学:

(2)乙同学: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为了验证以上两种猜想是否正确,两位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A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 .在没有挂钩码时,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C .将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重新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D

.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又在水平位置平衡。并将每次

11

16

实验测得的数据都记录在下表中,那么:

(1)在记录数据的表格中,根据实验装置右边的放大图补充表格中漏掉的两空(g=10N/kg)。

(2)在实验中,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的重心在图中的_______点。

(3)综上所述,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0.9 500

2、5.4 12.6

3、乙不能

4、A 1/4

5、1.2

6、费力 A 增大

7、等于

8、乙

9、730 0.6 10、F 竖直向下 A 竖直向上

二:选择题:

1、D

2、D

3、A

4、D

5、A

6、C

7、D

8、A

9、B 10、D

三:作图题:

1、 2、

四:实验题:

1、(1) 1.5 8.2

(2) O

(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苏科版中考物理公式完整版

t s v = 2012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1、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 求路程vt s = 求时间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 G —重力(N) m ——质量 (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密度公式: V m = ρ 变形公式:m=ρV V =m/ρ 5、浮力公式: ① F 浮=G – F (称重法)

S F ② F 浮=G 排=m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ρ水gV 排 V 排=V 浸 V 露=V 物---V 浸 ③ F 浮=G (平衡法) ④ F 浮= F 下-F 上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 6、固体压强公式: p = 7、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8、 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F 1——动力(N )L 1——动力臂 (m ) F 2——阻力(N ) L 2——阻力臂 (m ) 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2、画力的作用线。3、作做垂线段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沪科版中考物理试卷(练习)

沪科版中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4·淮安) 给出的四组能源中,均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A . 太阳能、水能、风能 B . 天然气、石油、氢能 C . 地热能、核能、煤炭 D . 潮汐能、核能、石油 2. (2分) (2018九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登月舱从地球飞到月球上,质量不变 B . 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增大 C . 玻璃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却没有变化 D . 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 3. (2分)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有电流,其周围就有电磁波 B . 当家里的电冰箱突然停机时,正在开启的电视机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C . 电磁波的传播也是能量的传递过程 D . 电磁波与声波一样,传播时需要介质 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B .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C .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5. (2分)(2019·武汉模拟) 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C .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D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6. (2分)(2017·营口模拟) 下列物体中,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A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 B . 向上抛出的皮球 C . 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 D . 减速行驶的火车 7. (2分) (2017八下·双阳月考)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 . 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 .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 .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 . 用力下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8. (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G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运动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1年春沪科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第1_4章阶段性检测卷(Word版附答案)

阶段性检测卷一(第1~4章) (时间:35分钟满分:4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0·镇江中考)以图中哪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正在下降的跳伞员是静止的() A.地面B.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C.降落伞D.正在上升的无人机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偏食是由于光发生折射而形成的 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反射黄色的光 C.夏天雨过天晴,我们看到路边小草上的“一滴露珠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其实是光的反射现象 D.当观众的目光都投向领奖者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从观众到领奖者 3.(2020·仙桃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4.(2020·内江中考)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王是远视眼 B.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 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 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 5.(2020·恩施州中考)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A.在原地不动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D.向右移动 6.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 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0 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一) 苏教版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一) 声学 5.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6. 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真空不能传声. 热学 7.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8. 温度的单位有两种: 一种是摄氏温度, 另一种是国际单位, 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 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9.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10.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12.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 13.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 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 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4.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 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 流动速度. 15.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志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16. 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压缩体积. 17.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光学 18.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100000000 米/秒. 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19.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2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2. 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 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如近视镜. 23. 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4.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苏科版初中物理新版教材解析文档

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2011年版) 特色与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苏科版)在实验区使用已10年,它在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顺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修订后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对该套教教科书进行了全面修订。目前,八年级教科书已通过教育部审查,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 为了帮助老师们研究、分析、处理和使用好这套教材,我想谈一谈修订后教材的特色和教学建议。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精神和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 2.保持并强化教材特色,着力改善教材的薄弱环节。 3.关注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提高教材的适宜性。 修订教材主要特色如下: 一、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编写教材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喜欢物理,热爱科学。无论是在序言、各章节,还是在课外作业中,我们都极力关注让学生有兴奋感和充实感。 1.关注利用随手取材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堵住耳孔能听到敲击金属衣 架发出的声音吗?透过玻璃水杯 能看到什么现象?从不同角度观 察水杯中的小鱼,能看到什么现 象?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 到意外、惊奇,从而产生探究的欲 望。 图1. 修订方案P4图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积极思维。教材利用卡通人物的对话,或引入探究的问题,或陈述不同的观点,或暴露学生常见的错误认识,以促进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探究的动机。如图所示的卡通画,用小华唱《青藏高原》歌曲的情景,自然引入探究音调的课题;以一幅人落水的漫画引入折射现象的课题。 图2,“音调”的引入 3.初中学生常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内容过于抽象,为此,对于教材中一些重、难点,我们关注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例如,先“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再“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先“初识透镜”,再“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再学习“速度”;先“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再“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等。由此较好化解了学习的难点,使学生树立信心。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习题讲义

物理中考总复习讲义--第1、2讲《电现象电路》 主讲:夏宏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常用电路和元件的符号。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其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及其连接,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二.课前知识整理: ㈠摩擦起电及两种电荷: 1.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使物体带上电的常用方法是。这种方式能证明是可分的; 3.自然界中只存在___电荷,且可以存在。物理学中规定: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正电荷;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__。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6.中和现象:放在一起的电荷相互抵消呈中性的现象。 7.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均是对静电知识的应用。 ㈡电路: 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 2.一些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的画法:电源电阻电铃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电键(开关)变阻器电灯相交导线不相交导线 3.⑴__________叫做通路;⑵__________叫做开路;⑶_____________叫做短路,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串联;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并联。 ㈢导体和绝缘体 1.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导体,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__________。 3.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而状态的玻璃是。 4.半导体:导电性能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5.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 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有、没有)电阻。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A、B、C、D四个带电小球,其中A与B相吸引,B与C相排斥,A与D相排斥。已 知D所带电荷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则:A带______电荷,B带______电荷,C带______电荷,D带______电荷。 2.轻质小球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若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A的带电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若它们相互排斥,则小球A的带电情况是。 3.有三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则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不带电的验电器,当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它接触后,验电器带______ 电,若再用另一带电体与之接触后,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张开,则这一带电体带_______电,验电器后来带_______电。 5.使用电池时,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连接起来,若这样做电池会因为 ____________而损坏,这种情况叫做__________。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

第1课时声现象 一、中考要点: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乐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二、要点演练: 1.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以形式来传播的,而 且声音在固体、液体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 (填“能”或“不能”)传声。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有。 3.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这种 声音称为乐音。乐音通常有____ _、___ ___、___ ___三个特性。 ①音调:指,与有关。 ②响度:指,与有关。 ③音色:音色不同,声音的不同。 4.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 __的物理量,单位是___ ___,符号是___ __。 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 (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 6.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好能听到的声音 为 dB, 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处减弱,在过程 中减弱,在处减弱。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 喇叭,其目的是在处减弱噪声。 8.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 频率范围是从___ ___Hz到____ __Hz。人们把_____ _____的 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好、等特点,可用 于测距、、、等。把_________ ___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苏科版中考物理冲刺押题训练(2014教师版):专题十二 电功率

7页 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孔插座比两孔插座多的那个孔是用来跟地线连接的 B.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 C.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首先断开开关,切断电源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答案: D 解析:家庭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通常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为了安全,大功率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一旦发生触电事故,首先要断开开关,切断电源.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是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一个是发生了短路故障. 2.小明家中的电能表如图所示,从表盘信息可知,小明家接入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 ____W.当家里只有微波炉工作时,电能表在1min内转60转,则微波炉消耗的电能为____J. 答案:2.2200 6×104 解析:小明家接入用电器的总功率最大为:P=UI=220V×10A=2200W;电能表上标有"36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600转,故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转消耗的电能为13600kW·h,转60转消耗的电能为13600k W·h×60=160kW·h=160×3.6×106J=6×104J,故微波炉消耗的电能为6×104J. 3.我国供生活用的是交变电流,周期是0.02s,频率是____Hz,电压是220V,这个电压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经验表明只有不高于____V 的电压对人身才是安全的.如图所示是一个计量用户消耗电能的单相电能表,它的示数为____kW·h.

答案: 50 36 586.6 解析:频率f=1/T=1/0.02s=50Hz 4.一台"220V 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____J;如果它的电源线比标准的细,则它的电阻比标准电源线的电阻大,产生的热量____. 答案:4.6×105 多 5.PT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的发热效率较高,PTC有一个人为设定的温度.当它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会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小;当它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其电阻值随它的温度升高而变大.如图甲所示的陶瓷电热水壶就使用了这种材料.它的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R0 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不受温度的影响.Rt是PTC的电阻,它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电热水壶在Rt设定温度状态工作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1100W. (1)R0 的阻值为多少? (2)当Rt的温度为130℃时,电路中Rt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沪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 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 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 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 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ml=1cm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 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 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v=s/t,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13.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线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沪教版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考 物 理 部 分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09.4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列数据中和你现在所做试卷的宽度最接近的是 ( ) A 15厘米。 B 27厘米。 C 40厘米。 D 60厘米。 2.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 A 音调不同。 B 频率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响度不同。 3.合成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艳丽画面的色光是 (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黄、绿、蓝。 D 品红、青、黄。 4.如图1所示表示的是四冲程内燃机的 (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5.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大。 B 乙物体的运动速度大。 C 两物体的运动速度相等。 D 无法判断。 6.动物园中的猴子倒挂在树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t /秒 s /米 5 10 15 20 5 10 15 20 0 甲 图2 t /秒 s /米 10 20 30 40 0 乙 图1

苏科版物理中考总复习(考点清单)

第一课声现象 1、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太空中 的宇航员不借助替他设备不能听见彼此的谈话,原因是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3、Ss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340m/s,我们听到的回声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4、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的喇叭前,课观察到的现象是烛焰在晃动,这 一现象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 5、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根据乐 音的音色我们可以区分不同发声体的声音。 6、声音的响度不仅与振幅有关,而且与到声源的距离哟管。声源的振幅 越大,响度越大;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符号是(dB)。 7、乐音是声源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可以用响度、音调和音色来描述它的 特性。 8、控制噪声的途径有○1在声源处控制,实例:交通工具禁鸣喇叭;○2在 传播过程中控制,实例:植树种草或加装隔音设备;○3在人耳处控制,实例:带耳罩式头盔。 9、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Hz,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的特点。其利用有:声呐、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 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其特点是可以传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

第二课物态变化 1、在摄氏问标准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o C),该温标以通常情况下,冰 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100度。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前应观 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液体温度时,应该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体温计用于测量人的体温,每次使用前,要把水银用力甩回到玻璃泡,原因是体温计的毛细管使得水银留在了玻璃管。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汽化 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气体液化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两种方法。 4、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它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有: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增加液体的温度,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5、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 6、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晶体(冰) 与非晶体(蜡烛)熔化过程中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化和凝固的应用:(1)冰冻食物保鲜(2)发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7、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8、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汽化、熔化、升华,放热的有液化、凝 固、凝华。自然界中的水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

苏科版物理中考复习(知识梳理)..

第1课时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以形式来传播 的,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填“相 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 (填“能”或“不能”)传声。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 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这说明:声波具 有。 3.声音是多种多样的,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 这种声音称为乐音。乐音通常有____ _、___ ___、___ ___三个特性。 ①音调:指,与有关。 ②响度:指,与有关。 ③音色:音色不同,声音的不同。 4.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 __的物理量,单位是___ ___,符号是___ __。 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 (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 6.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好能听到的 声音为 dB, 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处减弱,在过 程中减弱,在处减弱。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禁 鸣喇叭,其目的是在处减弱噪声。 8.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 声音频率范围是从___ ___Hz到____ __Hz。人们把_____ _____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好、等特点,可 用于测距、、、等。把_________ ___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沪科版中考物理试卷

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试题卷(物理部分) 二、物理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给整个人类文化宝库创造了无数的智慧瑰宝,如图2所 示的几个用具都是我们祖先的发明成果,其中利用光学原理工作的是( ) A.日暑仪 B.司南 C.杆秤 D.孔明灯 8.在真空环境的月球表面,两个航天员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对话,这是因为在真 空环境中航天员发出的声音() A.音调太商 B.响度太小 C.传播速度快 D.不能传播 9.事物都有利与弊两个方面。比如摩擦力有时对我们有益,有时也会产生一一定的危害。 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给自行车的转轴加润滑油 C.拔河时用力抓紧绳子 D.雪凝天气向凝冻路面撒盐 10. 如图3所示是吸盘挂钩紧贴在整直墙面上的情景。将书包挂在挂钩上后,吸盘仍保 持静止状态,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吸盘能紧紧的吸在墙面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B.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为增大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应将其安装在租糙的墙面 D.若所挂书包质量越小,则吸盘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小 11.如图4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随滑动变阻器阻值变 化关系的图像如图4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1的最大功率为0.1W B.该电路的最小功率为3.6W C.滑片移至中点时,R1与R2的功率之比为2:5 D.电压表示数为2V时,R1与R2消耗的功率相同 12.如图5所示,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从弹簧正上方O点自由释放一小球。 当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刚好接触,继续向下压缩弹簧至最低位置B点,随即反弹上升。关于小球的这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A.下落至A点时,小球开始做减速运动 B.从O点至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等于克服弹力做的功 C.从A点至B点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不断减小 D.小球从B点反弹上升至0点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三、物理非选择题 (一)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们-直在寻求各种环保的“绿色"电池,请你举出一种常用的“绿色"电池:______。 14.寒冬,小明在车内发现挡风玻璃内侧起了-层雾,这是由于车内水蒸气 比玻璃的温度______ (选填:“高”或“低”),导致水蒸气____。(填写物 态变化名称)形成了小水珠。 15.-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两枚硬币整放在磁铁上,用手使硬币相互靠近, 如图6所示。松手后,两枚硬币的上:端会分开,这是由于磁化后的硬币上 端为同名磁极而相互________的缘故。 16.如图7所示是安装在整直墙面上一置物架的简化模型图。已知水平杆 AB长40cm,竖直杆AO长15cm, A处螺钉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拉力为60N。 若将-物体置于AB的中点,为防止因A处螺钉松脱导致置物架绕0点倾翻, 该物体的重力最大为______N (不计置物架自重)。若物体的重力为50N, 放置时应尽量将其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才能确保置物架 不会倾翻。 17.如图8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移动滑动变阳 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移动滑片P至另一 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0.2A,定值电阻R的功率增大 了2W,则R的阻值为Ω。

最新沪科版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练习题(精华版)

力学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部分 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的速度最大 B .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 C .乙车的速度最少 D .经过5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 2、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3、小明同学对2010年广州亚运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 .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4、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 5、对如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 a 中,下滑时通过做功增加了人的重力势能 B .图b 中,硬币“跳杆”说明了硬币上方的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C .图c 中,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图d 中,表明锤头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A .钳子 B .镊子 C .天平 D .筷子 a 下滑梯 b 硬币跳杆 c 推船 d 套紧锤头

6、下列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B.铁锁下降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 D.物体被小球撞击得越远则原来滚动的小球具有的能量越大 7、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如图,运行速度可达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8、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后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对灾区投放物品,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9、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10、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是( )

苏科版江苏中考物理总复习提纲及典型习题

第1讲测量声现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知道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用量筒(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4.会进行长度及体积的单位换算。 5.知道声音的发生及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二.知识整理: (一)长度测量: 1.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常用的还有、 、、、和_ 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m = _______Km = _______dm = _______cm = ______ mm = __________nm。 2.工具: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使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 做到: 齐: 靠: 正: 准: (二)体积测量: 1.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来测物体的体积。 2.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凹形液面的___________部或凸形液面的

____________部相平(即平视)。 3.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误差,它是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完全避免的。 (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3.乐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跟声源 的振动的频率有关;______________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单位换算(要求写出换算过程) ⑴0.56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厘米; ⑵35毫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⑶1.53×106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毫米; ⑷4.76×104微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⑸0.5纳米=_________米=_________毫米=________微米(不写过程)。 2.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⑴某同学身高为1.64________; ⑵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____; ⑶窗玻璃的厚度为2.5_______; ⑷一号干电池的长度约为6_____。

新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初三物理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其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其的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的力,用字母F1表示; 阻力: 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2表示;2.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处于平衡状态。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做三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时,使用杠杆是费力的,下列提供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只填序号 ),使用费力杠杆的优点是。属于省力杠 杆。属于等臂杠杆的是。 ( A )撬棒 ( B )抽水机手柄 ( C )独轮车( D )钢丝钳 ( E )开汽水的起子 ( F )镊子 ( G )理发剪刀 ( H )道钉撬 ( I )缝纫机踏板 ( J )天平( K )钓鱼杆( L )定滑轮( M )铡刀( N )剪铁皮的剪刀( O )筷子 3.省力杠杆一定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当动力臂为阻力臂的5倍时,杠杆平衡后动力是阻力的_____倍,杠杆转动时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_____倍 4.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但可以改 变,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使用动滑轮可 以,但不能改变。 5.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使用它吊重物时,既能,又可以改变,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及摩擦,动滑轮由几股绳子承担,所用的力就是,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物重为G,则所用的力F可写成公 式。 6.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要受到,二是物体要在上通过一定 的。公式:W=Fs。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 7.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物体在所做的功叫功率,公式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其他单位之间换算关系为:1kW=103W 1MW=106W 某机器的功率为1.25KW,则表 示 。 8.在物理学中将功与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为。因为摩擦、机械自重不可避免,所以功总是存在的,因此,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 是 100%。 9.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 功 ( 变大/变小/不变 ) 10.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知道: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但不能省。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省距离的费。设想生产一种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 ( 可能/不可能 )的 11.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 测量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必要器材 )向上拉绳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测量量:钩码的重G、钩码提升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009年沪教版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上海市松江区

松江区2009年初三物理中考模拟考 物 理 部 分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列数据中和你现在所做试卷的宽度最接近的是 ( ) A 15厘米。 B 27厘米。 C 40厘米。 D 60厘米。 2.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 A 音调不同。 B 频率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响度不同。 3.合成彩色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上艳丽画面的色光是 (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黄、绿、蓝。 D 品红、青、黄。 4.如图1所示表示的是四冲程内燃机的 (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5.如图2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大。 B 乙物体的运动速度大。 C 两物体的运动速度相等。 D 无法判断。 6.动物园中的猴子倒挂在树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5 甲 图2 乙 图1

7.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 ,两灯均不亮,且电压表与电流表指针均不发生偏转。现将两灯位置对调,再次闭合电键时发现两灯仍不亮,电流表指针仍没有发生偏转,但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的故障是 ( ) A 灯泡L 1的灯丝断路。 B 灯泡L 2的灯丝断路。 C 灯泡L 1的灯丝短路。 D 灯泡L 2的灯丝短路。 8.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 甲<P 乙<P 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方向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 甲、F 乙、F 丙的大小关系是 ( ) A 一定是F 甲F 乙>F 丙。 D 可能是F 甲=F 乙=F 丙。 二、填空题(共26分) 9.家庭中使用的电灯、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街道旁的路灯都是________联的(选填“串”或“并”)。若家用电视机连续工作2小时耗电0.2度,则该电视机的功率是 千瓦。 10.如图4所示是在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照片,其中能正确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做机械运动是 图(选填“甲”或“乙”)。该飞机降落到地面后由于 它还将滑行很长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飞机轮子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使轮子的内能增加。 1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 ,根据图5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极,电源的右端是 极。 12.物体在大小为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_瓦。若将该物体放入水中,上表面位于水面下0.2米深处,则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帕。 13.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4库,电流做的功为20焦,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图 3 乙 图4 图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