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讲座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讲座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讲座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讲座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讲座》

主讲教师姜嘉明

目录

第一讲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

第二讲袁隆平创新水稻杂交育种技术

第三讲世界顶尖的粮食预测专家陈锡康

第四讲规模化生态养鸡技术体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

第五讲天津富康公司“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自主研发”

第一讲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

根据2008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人,略高于美国的4200万人,低于欧盟的5400万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但是,从每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日本是64.2人,美国是46.5人,英国是30人,法国是32.6人,德国是34人,而中国只有9.3人,不及日本的1/6;从论文的相对引用影响率(RC I)来看,排在首位的美国是 1.47,排在第二位的英国是 1.36,第三位的德国是 1.21,日本是0.91,排在第八位,中国是0.58,排在第十位。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还远不是人才强国。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是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的关键。为此,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5年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

新工程”,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进程。按照“知识更新工程”的部署,“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案例”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公需科目来加以建设。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了“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案例”课题,展开以专业技术人员及团队创新能力为关注点的创新案例调查,并组织撰写了这本公需科目教材。

为配合案例教学活动,这本书的绪论部分将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进行必要的理论描述。以帮助读者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内含要素,了解提高个人及团队创新能力的某些重要途径。在此,我们将探讨以下三个问题:⑴什么是创新?创新过程的一般特征是什么?⑵什么是创新能力?其主要要素是什

么?⑶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一、创新概念及创新过程的一般特征

1.创新概念说明

为了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思维,了解创新、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创新理论是必要的。创新是近年来出现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关于“创新”概念,不同学科、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创新的定义多达400多种。其中,最具有经典意义的是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熊彼特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经济学意义上的特殊用法,他区分了创新(I n no vat io n)与发明

(I n ve nt io n)、创造(C rea-t ive):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熊彼特的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展开的生产,如对于某一给定的生产线,以新的方式组合各种原料及生产活动,以获取更好的经济产出。”

1.1它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⑴生产出一种新的产品;

⑵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⑶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⑷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

⑸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之后出现的许多定义大多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他的见解,譬如,桑德布认为,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生产一种新产品,或采用一种新的生产过程、以中心组织形式或管理形式、或一种新的市场行为均可以称之为创新。

1.2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的创新理念

二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 EC 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

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

1.3美国的创新理念

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2004年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指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概念千变万化,创新理论也异常丰富,其中尤以技术创新理论最为丰富和成熟。鉴于本教材的读者大多是专业技术人员,这里拟对创新理论做一简要介绍。

1.4技术创新的研究视角

技术创新理论是技术创新研究的结晶,迄今为止出现了众多的技术创新理论,不同的技术创新理论来自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研究阶段。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两条线索,或者说有两个研究视角:

一是从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角度出发;

二是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方式的角度出发,两个角度互相补充,两条线索交叉演进。至今大致分别经历了三个研究阶段。2.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

2.1技术创新行为主体发展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企业家模式,主要是关注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强调企业家的作用,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第二阶段是企业间合作模式,研究者开始关注技术创新在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主体,在有些产业,产品的制造商是技术创新者,在有些产业,产品用户和供应商也是技术创新者。同时强调创新依赖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用户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强调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这是第二阶段的特点,埃里克·冯·希普尔的技术创新理论是其代表;

第三阶段是多种组织合作模式,随着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展,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技术创新不仅依赖企业间及企业与用户间的合作,而且与一个国家的特殊性有关。有学者用国家创新系统来说明这一情况。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 D)的定义,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传播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不同领域的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相互作用是第三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特点,费里曼、伦德瓦尔、O EC D 等人和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其代表。

2.2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方式的视角:

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也有五个阶段的分法)。

第一阶段为线性模式:

以技术推动说和需求拉动说及推拉综合说为代表;

第二阶段为平行交叉与网络模式:

为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和利用其它企业和组织的资源,创新企业不仅在内部实现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各功能的平行交叉作业,而且广泛地同供应商、批发商和用户等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或建立战略联盟,增强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是协同演进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全面理解技术创新需要采用包容企业环境要素在内的系统。制度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理论把技术创新放在一个包含制度、组织和文化等因素的大系统中去考虑,成功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制度、组织、文化、政策和综合研究等的协同创新的结果。这里的协同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同行和非同行的)不同组织间的协同;二是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文化、政策和综合研究等的协同。

2.3分析各种技术创新及企业创新活动,发现它们往往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⑴这类创新活动的主体可以是企业、企业簇以及以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区域创新机构或国家创新机构。

⑵新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或新创意的创造或引入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创新是某种知识经济行为或知识社会活动。但是,创新不只是指发明,发明是与技术变革相关的,创新可以在没有发生技术变革的情形下发生,如通过改变组织实施形式(管理上的变化),也可以导致创新。创新也不只是指创造,创造涉及新思想的形成,而创新还必须将新思想付诸于实施。

⑶创新过程往往是一个系统变化过程,涉及多种类型的主体或创新参与者(生产企业、供应商、创新企业外部的科技研发人员等)之间的合作,涉及科技知识的形成与传递,新产品的定位、生产线的设计、市场开发等。但是,创新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效益或其他类型的社会效益来体现。

⑷创新被看作是一个组织之竞争力之所在,没有创新,一个组织就面临着失去竞争资格的可能,这里,组织可以是指企业、企业簇、甚或是政府。

⑸创新的实现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创新组织内部各种人员的创造力,并使整个组织处于创新活力的状态。

⑹创新意味着创新系统内部结构会发生某种整体性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创新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关系会获得某种重整。

2.4其它类型的创新活动——社会经济文化系统的整体创新

那么,除经济性的创新活动以外,是否还存在着其它类型的创新活动?

事实上,当创新活动已经在国家层面上乃至国际规模上展开时,仅通过某一方面的社会实践(如经济方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譬如,朱克尔于1985年研究日本创新活动时就曾指出,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也必然涉及经济创新与社会创新。

他认为,就日本的创新活动来看,没有社会的整体改革,譬如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无疑,经济模式的转变绝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生活现象,其意义与影响将远远超出经济的范围,而触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认为,从企业创新发展到国家创新系统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同构放大的简单的经济过程。

经济创新活动是社会改良工程的一部分,是通向社会改良的路径之一;但真正的社会改良必定是系统的、全方位的。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在进行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应在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同步实施创新活动。今天,当人们将“科学创新、知识创新、教育创新与经济创新”并置使用时,创新一词已不只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同时,科学创新一词的含义也已不再仅限于指科学认知过程中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所实施的知识创新活动即是如此。在此,知识创新不但要求通过改良科学研究的组织、活动过程以生产出更多、更具有突破性的科学知识,而且也要求通过改良科学的社会运作模式,使中国科学院能够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

目前,创新的概念已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几乎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使用创新概念;而且,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全世界。因此,本书所采用创新概念是一种广义的的创新概念:

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新事物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

这一创新概念涉及三层含义:

⑴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的形成、产生或引入;

⑵利用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设计生产或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流程或管理方式等新事物;

⑶通过新产品等新事物的社会化实现其价值,所追求的价值并不只限于经济价值。

这一创新概念既包容熊彼特源自其技术创新提出的定义,又兼及目前广泛开展着的各类创新实践。据此概念,本书在征集案

例时涉及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案例。

创新有多种类别,也有多个级别。按照最简单的划分,创新有小级别创新、突破性创新(ra d ica l i nno v a tio n)、里程碑式的创新三个级别。

其中,90%的创新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只有10%的创新属于突破性创新乃至里程碑式的创新。

如图所示,这三类创新呈现出金字塔分布。

10%

90%

里程碑似的创新突破性创新

小级别创新

创新等级分布图

类似的创新等级分类及分布可见于苏联的创新方法研究

(TR I Z)。T RI Z是基于对美国数万件发明专利的分析而展开的创新方法研究。T RI Z研究没有像熊彼特那样区分发明与创新,采用了较宽泛的发明或创新概念;但却就发明或创新的等级作出了明确区分,它们被分为5个等级:第1、2等级均属于小型发明或创新(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内容即可完成创新,两者分别占发明专利的32%和45%);第3等级为中型发明或创新(如登山自行车、计算机鼠标,占发明专利的19%);第4等级为大型发明或创新(如内燃机、飞机、激光等,只占发明专利的0.3%)TRI Z认为,第一级发明或创新,因级别低,任何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甚至是一般技能的人均可能完成这类创新,而第5级则属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无一般规律可言。因而,它主要研究与第2、3、4级发明或创新相适应的一般方法或规律。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及要素

理解了创新,就不难理解创新能力的概念。

一般说来,能力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核心能力测评大纲——创新能力》的定义,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创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1.创新能力的内涵

本讲座以下述方式理解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者、创新团队、创新机构乃至更大的经济或社会实体进行创新的能力。参照前述创新定义,创新能力亦有三重含义:

1.1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

1.2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流程或组织等各种新事物的能力;

1.3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

2.创新能力的构成

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它们包括:

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整合多种能力等十种的能力。

2.1创新能力具有四大特点:

⑴综合性。它把多种能力集中起来,充分加以运用;

⑵独创性。它凭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构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打破以往的模式和框架;

⑶实践性。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

⑷坚持不懈。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创新者自身的能力和社会环境,要取得成功需要反复试验和探索,只有坚持不懈才可能成功。

关于创新能力中所包括的多种能力,人们已有明确的认识,这里我们综合有关词典和教科书并根据本教材的需要,概述如下。

2.2创新能力的十大种类

2.2.1学习能力:

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对话和讨论等能力。学习能力还包括态度和习惯,比如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信念。个人具有学习能力,组织也具有学习能力,人们把学习型组织理解为“通过大量的个人学习特别是团队学习,形成的一种能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够能动的作用于环境的有效组织。也可以说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如今竞争的

时代,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个人或组织的学习能力,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而言,其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快。所以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怎样去学习,就是怎样使得自己的企业能够学习得比对手更快。”

2.2.2.分析能力:

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事物是由不同要素、不同层次、不同规定性组成的统一整体。认识事物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把它的每个要素、层次、规定性在思维中暂时分割开来进行考察和研究,弄清楚每个局部的性质、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认识事物和问题。

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与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禀赋;

二是分析工具和方法的水平;

三是共同讨论与合作研究的品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和各种科学仪器以及新的分析方法的出现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分析能力。当然,分析能力也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容易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因此通常把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结合起来运用,将会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2.2.3综合能力:

强调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察和认识的技能和本领。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要素、层次和规定性用一定线索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和发展的规律。具体讲,综合能力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思维统摄与整合,就是把大量分散的概念、知识点以及观察和掌握的事实材料综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加工整理,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特殊到一般,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

二是积极吸收新知识,综合能力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都是必要的,特别是要学会跨学科交叉,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同领域的研究经验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综合;

三是与分析能力紧密配合,仅有综合能力,也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即缺少深入的、细致的分析,细节决定成败,在认识事物时也是如此,只有与分析能力相互配合,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2.2.4想象能力:

以一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觉、形象思维或组合思维,不受已有结论、观点、框架和理论的限制,提出新设想、新创见的能力。想像力往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击队和急先锋的角色,缺乏想像力很难从事创新工作。

2.2.5批判能力:

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学习、吸收已有知识和经验时,批判能力保证人们不盲从,而是批判性地、选择性地吸收和接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研究和创新方面,则质疑和批判是创新的起点,没有质疑和批判就只能跟在权威和定论后面亦步亦趋,不可能做出突破性贡献。科学技术史表明,重大创新成果通常都是在对权威理论进行质疑和批判的前提下作出的。

2.2.6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是创新人才的禀赋、知识、经验、动力和毅力的综合体现。

2.2.7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提出问题和凝练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和调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难题,能够创造性地组合已有的方法乃至提出新方法来予以解决。解决问题分狭义和广义,狭义的解决问题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如物理问题、数学问题、技术问题;广义的解决问题则包括各种思维活动,这种情况下,创新能力就等同于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2.8实践能力:

是特指社会实践能力。提出创造发明成果,只是创新活动的第一阶段,要使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其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必须要和社会打交道,实践能力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2.2.9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的实质是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对于创新人才来说,要完成创新活动,就要协调各方,当拥有一定资源时,就可通过沟通、说服、资源分配和荣誉分配等手段来组织协调各方以最终实现创新目标。

2.2.10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创新人才的宝贵之处不仅在于拥有多种才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多种才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是

能力增长和人格发展的结果,这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人生历练。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是一个关键。

在实际创新实践中,不可能要求参与创新活动的每一位成员均具备上述各项创新能力。事实上,目前盛行的分科式教育也不可能大量地培养出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在我国,重知识贮备、轻能力训练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创新的弊端,所以需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在各类创新实践中培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三、创新者个人、团队及创新组织创新能力建设

鉴于本书特定的编写目的,我们在此拟重点探讨创新者个人、团队创新能力乃至整个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建设问题。

1.创新组织整体创新能力建设

对于一个企业或科研机构来说,通过持续学习和开展各种创新活动提升其创新能力,是该企业或科研机构迈向创新型组织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各种创新要求该机构重组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组织与环境之间建立起适当的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机制;同时在组织内部着手进行创新制度安排及创新文化建设,确立创新理念并将之落到实处。须知,创新制度及创新文化是一切创新项目赖以实施的“试验场”,是持续创新的基础。

另一方面,创新组织在实施各种具体创新活动时,要善于发现和聚集创新人才,要针对创新项目进行创新人才编队,形成强有力的创新团队,实现创新目的。

⑴以组织建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在致力于创新型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至少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确立组织之基本价值理念并予以制度化。组织之成其为组织,是因为有其基本价值理念。确立价值理念的基本方式就是将其制度化――以制度形式表达基本价值理念;

◆确立创新价值理念并予以制度化。创新理念是变不可能为可能之关键所在,是一个企业或科研机构生存之道和发展之道,只有建立适于创新活动的资源分配原则、组织实施原则和评价原则,创新活动才能够顺利展开;

◆领导要具备多方面的创新素质,要有全局观念和对未来的预见能力。

◆创新人才是创新的灵魂,要善于发现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使之形成合力。

⑵通过创新实践培养多方面的创新人才、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创新由新知识或创意的形成或引入、新产品等新事物的设计和制作以及新产品等新事物的社会化应用这三个环节组成。因此,创新需要这三方面的人才乃至综合型人才。

第一类人才有着梦想家的气质、多方面的知识贮备和全局观念,他们善于捕捉和产生新思想或创意,对创新组织的创新潜力有着全面而适当的了解,他们是创新蓝图的绘制者;

第二类人才是工程师型的实干家,他们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设计才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将创新蓝图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成果或工艺;

第三类人才在创新成果的社会化应用方面有着特别的禀赋,是企业家型的实干家。梦想家拥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全局观念,而实干家拥有化梦想为现实的能力并且对创新风险有着敏锐的意识

和承受力。创新的品质、等级和成败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的能力发挥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

因此,一个创新组织应善于发现、聚集这三方面的人才并合理地使用这些人才,应选择兼具梦想家和实干家素质的人才作为创新组织或机构的领导者或决策者。

2.创新者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对于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来说,他或她能否在创新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并走向事业成功,不但取决于其专业素质及其个人创新能力,也取决于其合作或协作能力,取决于其所在机构的诚信制度安排及创新文化。

在一个缺乏创新文化的氛围里,个人创新能力是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样地,一个没有合作或协作精神的“创新者”,其失败的概率也远远高于成功的概率。相反,在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组织及文化氛围里,个人创新能力就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个人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观察、想象、抽象、分析、类推、建模、展现、协作、更换思考维度、更换认识模式以及综合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创新者个人可以同时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锻炼,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1自我锤炼

专业技术人员围绕提升个人创新能力而展开的自我锤炼是指以我为行为主体而展开的创新能力锻炼过程。

专业技术人员均通过正规教育及继续教育具备了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是个人创新能力的基础。个人创新能力更重要地表现在创新思维的掌握和运用上,能够熟悉运用创新思维,才能够熟悉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实现创新目的。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锤炼不但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学习和运用创新思维的过程。

学习和运用创新思维,其最大的奥秘在于思想的碰撞、移植和借用,在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乃至思维方式的变换。创新的灵感每每产生于思想的碰撞、移植和借用过程之中。

2.2在协作中锤炼

在协作中锤炼是指以我们为行为主体而展开的创新能力锻炼过程。在此过程中,创新者个人通过参与有组织的创新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但他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再是我而是我们。群体意识淡漠的人是很难甚至无法完成这种修炼过程的。因此,一个真正的创新者必须时刻保持开放而宽容的心态,必须善于表达或表现自己的思想、构想或见解,同时必须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善于参加共同探讨、研究和行动。

2.3在学习中锤炼

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创新是探索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活动,而个人的创新机会和创新实践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通过学习专家学者总结的理论和方法、学习他人的创新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便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学习成功的创新案例,特别是通过学习借鉴创新环境大致相同情况下的成功案例,对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创新能力很有帮助。创新案例中有个人、也有团队集体的思维与行动特点,有个人和团队在创新活动中的经验教训,因此可以分别从我和我们的角度去揣摩和借鉴。撰写本教材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3. 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团队是介于创新组织与创新者个人之间的创新行为单元或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并非指该团队成员个人创新能力的总和,而是指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而具有的创新能力。

3.1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发挥

如同创新者个人一样,也需要有适宜的创新制度安排和创新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取决于团队的编队形式、工作方式和效率。

在我国,许多创新活动开展的比较好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均曾致力于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并积累

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此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了解国内有关企业或科研机构的创新团队建设经验。本书在此主要探讨创新团队的编队理念和方式、内部结构及工作模式。

从理论上讲,由于创新组织类型的不同,创新团队的编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目标导向。譬如,企业内的创新团队可能主要围绕企业R&D目标来进行编队,而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团队则可能以学科建设为指向,以科研项目为工作载体。

3.2创新团队编队理念与方式

在特定的目标指向下,创新团队也存在多种编队理念和方式。在此,可以将编队理念及方式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1)强调思想互动:这种编队理念及方式常见于小型科研团队的组建过程;

(2)强调纵向管理:这种编队理念及方式创建于企业部门大型研发团队的组建过程。

在第一种模式中,创新团队由核心人物以及环绕在核心人物周围的其他创新成员构成,所有成员均享有较为充分的信息互换权利。

在第二种模式中,整个创新团队可以区分出一些子创新团队,而创新团队负责人及子团队负责人合在一起构成核心团队,整个创新团队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只有核心团队成员才享有较多信息互换权利。第一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予成员以展开创新思维的空间;而第二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注重纵向管理,能够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率和较大的控制空间。

3.3创新团队整体创新能力的体现方式

创新团队整体创新能力既取决于创新团队成员之间以及团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互换、思想互动以及协作的强度和有效性,亦取决于创新团队的管理、评估以及激励机制。有了良好的信息互换、思想互动机制,创新成员的个人创造力就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而有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非创新或反创新的文化潜规则或制度就将得到改变,创新者的创造热情就将得到充分激发,其创造力就将得到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以创新为社会前进之主导动力的国家,生活在这里,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均可以投身于创新实践并在创新实践中学习、锻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新尤其是重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虽然是一个需要多方面的创新人才协作奋

斗的艰难过程,但对于那些勇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人们来说,创新其实就在他们身边。

四、创新方法

所谓创新方法大约有300多种,常用的方法有:

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发明法、假想构成法、设问法、类比发明法、信息交合法、水平思考法、合理移植法、联想扩充法、象征类比法、叠加法、原型启发法等。

1.创新链接——

树上有10只鸟,放一枪打中了一只鸟,问树上还剩几只鸟?

如果小孩说:“还剩下9只鸟。”

大人会说:“小傻瓜,枪一响,没打着的鸟也给吓飞了啊!”

于是小孩懂了:树上应该没有鸟了。

但是有个小孩冒出来说:“如果有只鸟是聋子呢?它不还是在树上?”

很多事情都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只是人们的思维定式将问题固有化了。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按照常理来思考的话,那么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常常会被固定住了。

2.试错法

该法是设计人员根据已有的产品或以往的设计经验提出新

产品的工作原理,通过持续的修改和完善,然后做样件。

如果样件不能满足要求,则返回到方案设计重新开始,直到证明样件设计满足要求,可转入小批量生产和批量生产的方法。

即设计人员根据经验或已有的产品沿方向A寻找解,如果扑空,就调整方向B,沿着方向寻找,如果还找不到,再变换方向C,如此一直调整方向,直到第N个方向碰到一个满意的“解”为止。

由于设计人员不知道满意的“解”所在的位置,在找到该“解”或较满意的“解”之前,往往要扑空多次、试错多次。试错的次数,

取决于设计者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所谓创新是少数天才的工作,正是试错法的经验之谈。

例如,查尔斯·固特异如何发明硫化树胶救生圈(即制造橡胶)方法的故事。一天,他买了一个树胶救生圈,决定改进给救生圈打气的充气阀门。但是当他带着改进的阀门来到生产救生圈公司时,他得知如果想成功的话,就应该去寻找改善树胶性能的方法。

当时树胶仅仅用做布料侵染剂,比如当时非常流行的查尔斯·马金托什发明的防水雨衣(1823年的专利)。生树胶存在很多问题:它会从布料上整片脱落,完全用生橡胶制成的制品会在太阳下熔化,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失去弹性。

查尔斯·固特异对改善树胶的性能着了迷。他开始了自己的试验:他尝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东西都尝试一遍,总能在这里面碰到成功的组合。他为此负债累累,家里只能靠土豆和野菜勉强度日。直到有一天,当他用酸性蒸汽来加工树胶的时候,发现树胶得到了很大改善,他第一次获得了成功。

此后他又做了许多次“无谓”的尝试,最后终于发现了使橡胶完全硬化的第二个条件:加热!

当时是1839年,橡胶就是在这一年被发明出来的。但是直到1841年,查尔斯·固特异才选配出橡胶的最佳方案。

试错法的成果在19世纪是非常卓著的:电动机、发电机、电灯、变压器、离心泵、内燃机、钻井设备、刚金混凝土、汽车、地铁、飞机、电报、电话、收音机、电影、照相机等的发明都是试错法带来的。

3.头脑风暴法

它是目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产品概念设计中被广泛使

用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创始者阿·奥斯本——一位美国商船的船长,他1939年设计了头脑风暴法。20年后的1957年才公之于众,现在世界上大约有十几种头脑风暴法的形式:个人的、双人的、多阶段的、分阶段的、想法研讨式的、受控会议式的等。

所有的这些方式都不如单纯的头脑风暴有效,因为试图控制自然力作用过程的企图恰恰损害了头脑风暴中最有价值的架构——为非理性想法的出现创造条件!

使用头脑风暴法可分两步走:首先是利用头脑风暴产生想法,然后对想法进行过滤。

假设甲、乙、丙3个人进行头脑风暴。

第一步:发散思维。由于3个人知识结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求解的出发点不同,每个人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及附近发表意见。

丙沿着方向A提出设想,乙在此基础上向方向B延伸,甲又沿着方向C延伸,方向(A—B—C)形成了“思路”。

然后进行第二次头脑风暴,甲、乙、丙3个人分别使设想向D、E、F延伸,方向(D—E—F)形成了另一条“思路”。小组讨论结果可形成多条思路。

第二步:集中思路。对大量的思路进行筛选分析,确定可能的问题“解”。

本步骤将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存在取舍的选择难度,所以效率较低。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因为这个步骤而延误时间。可以改进该法。

第二讲袁隆平创新水稻杂交育种技术

摘要:

袁隆平率先开创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始创新成果。他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提出新的观念,破除了水稻无优势论理论束缚。他艰难创新、力破三关,实现了水稻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他开拓创新,使杂交水稻研究由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到超级杂交水稻不断冲向新的高峰。袁隆平的成果不仅丰富了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而且培养了大批育种专家,造福于中国及世界人民。

水稻在粮食作物中,特别是亚洲人口密度大的区域粮食作物中,占有主导地位。19世纪末,中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学习国

外的先进育种技术,开启了水稻育种的新篇章。20世纪初,中

国主要是引种。1919年至1937年,中国近代水稻育种主要采用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两种方法,虽然纯系育种方法一度成为我国近代水稻育种的主流,但是由于其效率低则逐渐为杂交育种所替代。1926年中山大学教授丁颖将野生稻和广东农家品种杂交,

选育成功中山1号,在世界上第一次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品质成功地转移到栽培稻种上,开创了我国水稻杂交育种的新纪元。20世纪60年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发明了杂交水稻,创立了杂交水稻学。

一、观念创新——破除“无优势论”

在经典遗传学理论中,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因此,尽管在水稻杂交试验中前人曾有过成功的案例,但是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主流观点仍然认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作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许多不良因子已被淘汰,留下的

多是优良因子,自交不会退化,杂交也不会有优势。虽然这个时期,日本、美国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涉足到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但是并没有获得成功。1960年7月,袁隆平在稻田中观察到一株优异水稻,穗大粒多,显著优于其他稻株,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示。1962年他在水稻杂交试验中,又一次观察到杂种优势现象,于是袁隆平对这种理论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认为之所以水稻杂种优势尚未能利用,是因为人工杂交制种的困难。

1964年,他冲破“无优势论”的束缚,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杂交水稻培育研究,挑战这一世界难题。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突破,他选择了寻求水稻雄性不育系以及相应的恢复系、保持系的三系法技术路线。这种技术的第一个技术难关就是“三系配套。”

二、艰难探索——实现“三系配套”

从1964年到1973年,袁隆平在大胆假设之后,开始了艰难地探索,小心地科学求证,最终力克难关,实现了他提出的“三系配套”技术设想。为了寻找水稻雄性不育系,必须找到可资利用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稻,作为培育不育系的试验材料,当然这无异于大海捞针。1964年至1965年,在水稻扬花的盛夏季节,袁隆平用在田间野地逐穗搜寻的办法,共检查了14000多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实验观察,确认均属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材料,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1966年第四期上。这是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被誉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山之作。

1967年,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在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成立了以袁隆平为首的三个科研小组。从1964年到1970年的6年时间里,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小组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仍没有找到保持系,未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问题出在哪里?经过不断地总结、分析得出的问题症结所在:用于杂交的众多水稻品种与不育材料的亲缘太近,而有一定保持力的品种与不育材料的亲缘又太远。袁隆平调整了技术策略,并在此提出了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大胆设想。根据这一技术设想,1970年冬,袁隆平研究小组开始了在海南岛进行新的寻觅,广泛地采集野生稻。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终于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取名野败),为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

1970年以后,全国普遍开展了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1971年春,湖南省成立了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主持协作组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协作攻关,于1972年育成了我国第一批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其中袁隆平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不育系“九南一号”及相应的保持系。1972年冬,转入恢复系的研究,通过以测交筛选法为主的方法,终于在1973

年筛选出了国际稻IR24、I R26和泰引1号等一批对野败型不育系具有强恢复能力的品种,至此,在全国18家研究单位的协作下,实现了三系配套。

实现三系配套后,第二个技术难关就是选配出大面积应用的强优先锋组合。1974和1975年,通过反复实验,袁隆平摸索出强势杂交组合的基本规律,在多个省的共同努力之下,选出了1-2个强优组合,袁隆平的南优2号就是其中之一,这标志着三系杂交水稻研究的成功。

三系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后,遇到的第三个技术难关就是高产制种。杂交制种产量较低是制约大面积推广的主要瓶颈,也是日本在育成三系后没有在实践上取得成功的原因。袁隆平找到了制种产量较低的原因是父本药粉没能均匀地散落在母本柱头上,他摸索出了一套以父母本花期花时相遇为关键的技术,为1976年大规模推广铺平了道路。

三、方法创新——致力二系法研究

三系杂交比常规水稻一般能增产20%。从1976年――1998年,全国推广应用 2.2亿公顷,增产水稻3亿吨。目前已在美国、越南、缅甸、印度等多个国家引种推广,被称之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系杂交水稻的产量处于徘徊局面。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由三系法到二系法再到一系法,由

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

战略设想。

所谓两系法杂交稻育种是我国独创的以光温敏核不育性的利用为主要内容的高技术,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水稻遗传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科技创新:

创新一:

揭示了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与光、温关系的基本规律,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和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

创新二:

针对漂移现象,设计出了以核心种子为关键环节的原种生产程序;

创新三:

发明了冷水灌溉繁殖技术,解决了低温敏不育系繁殖产量低的问题。

1995年基本取得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应用技术成熟配套,1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育成和应用,标志着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人才培养——育种又育人

在杂交水稻创新研究中,袁隆平研究小组后备人才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可以说既育种又育人。如李必湖、尹华奇、邓华风等都成了杂交水稻研究的中坚力量;后来又通过研究实践培养了大批育种专家,使杂交水稻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研究还刚刚起步的时候,毕业于安江农校的李必湖与尹华奇,充当了袁隆平的助手。在科研中,袁隆平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还着眼于了解世界科研信息,要求他们学习英语;20世纪70年代初期,杂交水稻三系刚刚配套,袁隆平又将身边最早的两名得力助手李必湖、尹华奇先后送进农业大学深造,后来他们又多次被派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现在,他们都已提升为研究员,成为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技术中坚。

在育种过程中,研究小组办起了杂交水稻研究速成班,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其助手罗孝和、周坤炉等人也迅速成长为杂交水稻专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后,袁隆平亲自指导了好几个硕士和博士生。他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名望,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中国争取到了生物学奖学金资助名额,于1988年首次派出自己的硕士毕业生谢放鸣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坦科斯里实验室主任苏珊博士门下,一边读博士学位,一边合作研究。1990年以后,又相继派出肖金华、李继明、李新奇、符习勤等多名硕士生利用洛克菲勒基金资助赴美国或澳大利亚,一面继续学习一面利用国外设备进行研究。袁隆平先后推荐300多名国内杂交水稻科技人员到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

行深造。研究中心的5名留学博士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袁隆平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的15000美金全部奉献出来,作为杂交水稻科技奖励基金,而后扩展为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将美国水稻技术公司给他的顾问费全部用来设立主任基金,作为本单位中青年科技人员的研究经费,这些激励、扶植人才成长的措施为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 3.5亿公顷,增产水稻5亿吨,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达60%,杂交

水稻产量占稻谷总产量的65%,增产量可以每年供养6000万人口,在国外的种植面积约为150万公顷,由于水稻在世界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 AO)将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世界贫困地区饥饿问题的首先技术。

五、点评:

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变化,任何一位科学家其个人所能解决的科学问题都是有限的,能否领导一个团队进行创新活动至关重要。袁隆平能围绕事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用各种激励措施加强团队精神培养,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创新经历了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取得了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讲世界顶尖的粮食预测专家陈锡康

摘要:

陈锡康在世界上首创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并连续28年预报每年全国粮食产量平均误差为 1.9%,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农业和粮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谷物产量预测的平均误差为产量的5%。他的主要创新点是投入占用产出技术、非线性预测方程以及基于两者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成功的原因在于社会需要驱动、不迷信国际权威、自主创新、注重多学科合作与团队协作、兢兢业业和严谨认真。

陈锡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银行顾问。主要学术成就:

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和建立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在此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全国粮食产量预测、对外贸易、农业、水利、人力资本、金融等领域。国际上一些知名科学家,如美国科学院院士W.Is a rd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W.Le o nt ie f都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是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发现与创新;

⑵全国粮食产量预测。提出了新的农作物产量预测方法——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自1980年起在每年4月底向中央预报当年产量,连续28年预报每年全国粮食产量丰、平、歉方向正确,预测提前期为半年以上,平均误差为 1.9%,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农业和粮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首创以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为核心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首创新型粮食产量预测法,连续28年成功预测

粮食产量预测是国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因为为了便于及早安排粮食的消费、存储和进口,要求预测提前期为半年左右、预测误差在3%以下。如果预测的提前期很短、误差较大,则当我国因歉收而需要进口时,国际市场的粮价就提高了。

1.1世界上三种粮食产量预测法

在我国科学家陈锡康承担国家粮食产量预测课题时,世界上有三种粮食产量预测法,

(1)气象产量预测法

该法认为谷物产量高低取决于天气好坏,主要根据气象因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谷物产量;

(2)遥感技术预测法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考试题目与答案(94分)

1.决定项目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完成项目构思的市场评估、前期技术评估、前期商业与财务评估,属于门径管理的( )。(单选题2分) A.确定范围阶段 B.发现阶段 C.投入市场阶段 D.产品开发阶段 2.在门径管理中,()将保证产品定义以及有关未来行动路线的项目计划达成一致。(单选题2分) A.入口1:构思筛选 B.入口4:测试 C.入口2:第二次筛选 D.入口3:进入开发阶段 3.孵化器是培育企业的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即为()服务。(单选题2分) A.企业 B.政府 C.市场 D.市场和政府 4.()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拉动模式。(单选题2分) A.内森?罗森伯格 B.施穆克勒 C.劳伦斯?克莱因 D.熊彼特 5.门径管理第二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确定项目创意是否能作为商业项目立项。具体工作内容不

包括()。(单选题2分) A.确立成功的新产品定义 B.根据评估结果作出项目是否进入开发立项的建议 C.进行市场调查、市场研究、竞争分析、产品概念测试、技术评估以及财务分析 D.实施产品开发计划和市场开发 6.相比物理层面的集聚,一个创业社区最关键的是()和社交网络层面的发展。(单选题2分) A.创业思想 B.创业文化 C.创业环境 D.创业资本 7.()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单选题2分) A.2012 B.2014 C.2013 D.2015 8.1986年,()提出了链环—回路模式,简称链环模型。(单选题2分) A.施穆克勒 B.劳伦斯?克莱因和内森?罗森伯格 C.熊彼特 D.罗斯威尔 9.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 )的竞争。(单选题2分)

技术创新经典案例讲解

产业技术创新经典案例 案例1:曼哈顿计划 主题:目标明确,集中财力物力,创新突破。 案例:1939-1940年,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德国、前苏联、日本、法国、英国等国都在研究核裂变,并想制造原子弹。 1941年12月6日,美国政府和军界正式大量拨款研制原子弹,并制定了“曼哈顿计划”。1942年费米(E.Fermi)在芝加哥的研究小组建造的反应堆取得成功,这是人类首次控制住了从原子核释放出来的能量,为制造原子弹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1942年,美国建造了研制原子弹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并任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R.Oppenheimer)为实验室主任。计划先后解决了几个重要的工程技术问题: 1.燃料使用的效率问题—利用反射层提高效率; 2.起爆问题--采用内德迈耶的“内爆”法。 3.铀的提纯问题。铀235的天然含量很低,因此采用从铀238中分离的办法,成本很高。后来发现钚239也是一种良好的裂变材料,钚是铀238嬗变来的,因此,将分离铀235剩下的大量铀238制造钚。1943年8月,玻尔到了洛斯阿拉莫斯。1945年7月16日,美国“三一计划”――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威力巨大。 点评:美国在短短不到四年里,就成功试制了原子弹,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大批最优秀的欧洲科学家由于受到希特勒的迫害,逃亡美国,使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科学家阵容,二是美国政府迫于战争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曼哈顿计划”耗资20亿美元;投入人力50多万人,其中科研人员15万;占用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曼哈顿计划”的目标明确——制造原子弹。对于带有应用目标的计划,必须目标明确。 案例2:化工工业的创新 主题:以科学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产生重大创新。 案例:化学工业常常被称为是第一个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从最初的与纺织行业结合紧密的无机化学的发展,到首先是煤焦油派生物到石油化工的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再到20世纪30年代通过对大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而导致碳氢化合物化学的重大突破,大量的创新迅速出现了:聚苯乙烯、有机玻璃、PVC、聚乙烯、合成橡胶、尼龙和所有的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所有的重大创新几乎都是在大型化工企业的实验室内完成的。 杜邦公司发明的尼龙(nylon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30年杜邦研究实验室从严格合成的材料中第一次获得有使用价值的纤维,被称为人造丝,通过4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完全合成了实用的合成纤维,到1938年正式宣布这项发明,定名为“尼龙”,并与1939年开始投产。由于它强度大、耐摩擦和不易腐烂,在国内外市场大受欢迎,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地应用到飞机和汽车轮胎用衬布、军用服装、降落伞和其他用途等。杜邦公司这个存在近两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读本有答案

考试时间:2013-07-25 19:59-21:29 当前时间:2013-07-25 21:32:53 星期四 创新案例专题讲座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A) (A) 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 2.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被成为653法的原因(D) (D) 6人参加,每人在5分钟内提出3个设想 3. (D)是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D) 系统工程 4. 被誉为中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摇篮的是:(C) (C) 福建南平 5. 风险管理是指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中把风险(D)的管理过程。 (D) 降至最小 6. 用陶瓷材料做成的发动机具有耐高温、不变形和减少油耗的优点,这直接体现了(A)的现实应用。 (A) 材料移植 7. 创新型国家创新投入与产出都比较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低于(C) (C) 30% 8. 王石认为,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第一个社会责任是:(A) (A) 跟政府合作,建设廉租房 9. 以下人物中(B)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B) 邓稼先 10. (A)是研发产业存在的载体和基础。 (A) 研发组织 11. 在把注意力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中,(C)既是注意力的主要拥有者,也是注意力价值的交换者。 (C) 媒体 12. 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发生在(D)阶段? (D) 验证阶段 13. 重返月球目前又成为很多空间科技发达国家的重要活动目标,各主要航天国家组织和开展月球探测的主要动力是:(D) (D) 开发月球矿产和能源 14. 大成智慧学的知识基础是(B) (B)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学 15. 由国家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地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化服务的社会性制度是:(B) (B) 社会福利 16. 生态系统是按照(C)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C) 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 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单选题分)关于7天开店的说法,错误的是() . 较好的康乐设施 2单选题分) 洋河蓝色经典“天之蓝”、“海之蓝”上市时间是() . 2003年 3单选题分) 以下关于长兴教育券的说法,错误的是() . 通过教育券,形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市场调节关系 4单选题分) 在全国地铁企业中,首次通过长城质量保证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地铁集团是() . 天津地铁集团 5单选题分) 权威定势,就是以()为准绳,不假思考地顺从权威 . 权威 6单选题分) 提出了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时间是() . 1941年 7单选题分) 以下选项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提出的创新分类方法的是() . 按照节约资源的种类不同 8单选题分) 《读者文摘》的诞生属于()创新思维方式 . 加法思维 9单选题分) 以下不属于大连港陆上经济腹地的是() . 山东省 10单选题分) 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新局面的会议是() .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 2)多选题,共10题,每题分,共分 分 11多选题分) 陈锡康教授之所以能够取得自主创新的成功,除了个人才华和勤奋之外,原因还包括(ABCD) . 社会需要驱动 . 不迷信国际权威,另辟蹊径、自主创新 . 注重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合作 . 兢兢业业,仔细认真 12多选题分) 为了快速发展,振兴民族重卡产业,中国重汽提出了创新的管理思路,包括(BCD) . 工艺创新

. 体制创新 . 管理创新 . 技术创新 13多选题分) 在新世纪和互联网时代中,海尔集团面临的挑战和变化有(ABCD). 市场变化 . 互联网企业的进入 . 行业竞争加剧 . 技术创新及研发模式的变化 14多选题分) 创新能力的特点有( ABCD) . 综合性 . 独创性 . 实践性 . 坚持不懈 15多选题分)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的成功因素包括(ACD) . 能力超群的团队带头人 . 合理的管理机制 . 合理的人员构成 . 高效的团队管理 16多选题分) 苹果的营销策略创新包括(ABCD) . 拉式营销 . 推式营销 . 病毒营销 . 饥饿营销 17多选题分) 王选的创新实践,非常突出的表现有(BCD) . 勇于开拓的精神 . 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 “顶天立地”的创新模式 . 扶植新秀,甘为人梯 18多选题分) 网商银行对传统银行产生的影响包括(ABC) . 削弱传统银行业的优势 . 使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多元化 . 改变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及经营理念 . 提供更多、更大的贷款服务 19多选题分) 进行头脑风暴创新方法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有(ABCD) . 自由思考原则 . 延迟评判原则 . 以量求质原则 . 组合改善原则 20多选题分)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案例一 柯达和富士的数字化生存道路 柯达的市场份额通过近乎垄断的“98协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超过富士近一倍。但从200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连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数码企业纷纷杀入相机领域,其可替代的优势对传统胶片领域构成强烈冲击,当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 柯达的决策者,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他们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胶片上。作为一个在传统胶片业占绝对份额的公司,柯达的决策者们并不希望看到数字业务太过迅猛的局面。“98协议”过后,柯达在中国范围展开了大量的投资,巨额的产能和规模还来不及消化,他们也不可能顾此失彼,下决心在数码领域投入过多的精力。对新一轮的数码变革,柯达的情境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一脚踩在油门上,一脚踩在刹车上,瞻前顾后,心态复杂。2000年,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基本与1999年度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 相比而言,没有太多选择的富士在数字业务转型上则心无旁骛。早在1995年,富士即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着眼于高科技产业,1997年,富士即开始生产数码相机。以技术立身的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领域拥有许多核心技术。2000年,富士胶片与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了富士星光有限公司,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自主研发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PS版(预涂式感光版),在国内印刷业得到广泛应用。富士星光还与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推出了两款国际领先技术的高速激光照排机。富士的数码冲印设备开始风靡全球,对传统冲印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一时期,柯达一直是被动的。直到2001年3月,柯达才在上海推出了数码冲印业务。就在2003年10月23日,柯达还高调宣称,与乐凯达成了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柯达还在费尽周折地与传统胶片行业对手纠结。 到了2002年,一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了60%。就在这年,据调查显示,23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一年增加了57%。同期富士公司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比2001年又翻了一倍,占据了日本市场的30%,全球市场的20%。 此时,柯达才意识到,传统胶片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是残酷的,2000~2003年柯达利润报告显示,柯达传统影像部门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 年的41.8亿美元,跌幅达到了71%。 目前,富士胶片在液晶显示屏材料中的TAC 膜、高像素拍照手机的镜头组件和彩色相纸三大块,都占世界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这和富士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有关,因为富士一直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古森社长在给员工的2008 年新年致词中表示:富士胶片要在21 世纪成为“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公司”。 反观柯达:09年6月底柯达胶卷的停产、柯达印店推广的受阻,及不断下滑的业绩(至2009年第三季度,柯达已经连续4个季度营收下降20%,且连续4个季度亏),致使人们不得不猜测柯达是否会被收购,柯达首先判断错了数码的前景,其次又没有快速抓住回调弥补的时机,结果只能够从影像业的霸主沦为末流,代价不可谓不刻骨铭心。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答案整理)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创业能力建设 ? 1. Abdelgawad提出()是企业感知、塑造、选择和实现机会的能力。(单选题2分)标记 A.技术能力 B.创业能力 C.创新能力 D.独特的个性化 ? 2. 创业计划书应该具有(),以便投资者可以较容易地查阅各个章节。(单选题2分)标记 A.索引和目录 B.制定创业计划 C.参与人员 D.市场调研 ? 3. 任何实验都具有实验者、()和实验对象3个基本因素。(单选题2分)标记 A.实验手段 B.实验工具 C.实验目的 D.实验步骤 ? 4. 将封闭式创新的“一个资源,一种市场”转变为“两个资源,两种市场”,体现了开放式创新的()特点。(单选题2分)标记 A.开放性 B.效率高 C.价值性 D.渗透性 ? 5. 以下对于创业计划书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2分)标记 A.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是融资,以赚取更大的收益 B.创业计划书不需要揭示必要的风险 C.创业计划书就是对企业未来的规划 D.创业计划书只是对前期筹备工作的总结 ? 6.()不属于“欧盟2020发展战略”设立的五大量化目标()。(单选题2分)标记 A.辍学率从15%下降到10%以下 B.贫困线以下人口减少30% C.研发投资从不足欧盟总GDP的2%提高到3% D.20-64岁劳动人口的就业率从目前的69%上升到75% ? 7.《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把创业企业界定为成立时间不超过()个月的企业。(单选题2分)标记 A.42 B.41 C.45 D.40 ? 8.以下关于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2分)标记 A.胜任力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加以改善和提高 B.胜任力是影响一个人工作绩效的动机、知识技能和自我形象和社会角色等 C.胜任力包括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外显胜任力中社会角色、个性、态度等影响胜任力 的直接发挥 D.胜任力可以通过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 ? 9.实现不同要素之间的系统化整合并形成良好的(),是成为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单选题2分)标记 A.协同规范效应 B.协同创造效应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1、创新能力强的人,()总是十分广泛,对任何事情总是抱有一种好奇的心理。他们总是善于在自己接 触到的现象,特别是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想象 B、兴趣 C、知识 2、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必然性的趋势,又包含着偶然性的情形。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 性,也没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两者()。(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相互融合,相互同一 B、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C、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手段的创新主要是实现管理手段()。智能系统和智能机的广泛运用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领域中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它使管理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很多时间。(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信息化和科学化 B、自动化和智能化 C、全新化和制度化 4、材料移植法,就是将原有物质材料不加改变、添加某种物质或者进行处理后移用到其他的领域或物品 上,创造出新的()和新的功能的创新技法。(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利用价值 B、使用价值 C、使用方法

5、阻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许多种,主要可分为外在阻力与内在阻力,思维定式是阻碍创新思维的(), 是头脑中束缚思维创新的枷锁。(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外在阻力 B、内在阻力 C、不确定阻力 6、()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与所解决问题无关系的图片,进行强制联想,从而启发思维的方法。(本 题分数:2 分)存疑 A、焦点联想法 B、图片联想法 C、自由联想法 7、()是知识、信息等要素,经过大脑潜意识思维激活后,瞬间产生出相应的答案信息,并由潜意识向 显意识闪电式飞跃的高能创新思维。(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灵感思维 B、质疑思维 C、逆向思维 8、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看,创新孕育兴旺发达,守旧导致苦难屈辱。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的民族,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始终保持着一种生生不息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使中国古 代社会经济发展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勤劳刻苦和创造能力 B、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C、忍辱负重和中庸之道 9、知识经济下的所谓知识,不是指知识的储存,而更多指的是知识的()。(本题分数:2 分)存疑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doc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1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3.1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 3.1.1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网络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

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 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想带动下,海尔生产一线还活跃着小发明小改革的创新小组,他们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实际工作经验,发明出小工具,小方法,使自己和同事的生产效率成倍的增长。有一些员工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这些小发明被命名后,在集团内得到推广和肯定。比如,“孔涌刮板”、“强绪支架”、“杨明隔离器”等小发明都出自一线工人之手。海尔每年都对为企业在发明创造、革新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河北省2019公需课标准答案解析多选题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河北省2019年公需课标准答案 (多选题) 多选题 21:[4分]多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BDE)三大“创客”生态圈。 A :北京798 B :深圳柴火创客空间 C :北京中关村 D :上海新车间 E :北京创客空间 22:[4分]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说,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这两项职能是(BE)。 A :研发 B :营销 C :生产 D :质量 E :创新 23:[4分]创新能力的特点是(ABDE)。 A :综合性

B :独创性 C :经济性 D :实践性 E :坚持不懈 24:[4分]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展开的生产,如对于某一给定的生产线,以新的方式组合各种原料及生产活动,以获取更好的经济产出”,创新主要包括(ABCDE)。 A :产品创新 B :工艺创新 C :市场创新 D :资源开发利用创新 E :组织创新 25:[4分]陈剑平和他领导的创新团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的成功因素包括(ACDE)。 A :能力超群的团队带头人 B :合理的管理机制 C :合理的人员构成 D :高效的团队管理 E :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

26:[4分]SPRU是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简称,是一家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它把创新分为(BCDE )。 A :改进型技术创新 B :渐进的创新 C :根本性的创新 D :技术系统的变革 E :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 27:[4分]为了快速发展,振兴民族重卡产业,中国重汽提出了创新的管理思路,包括(BCDE )。 A :工艺创新 B :体制创新 C :管理创新 D :技术创新 E :企业文化创新 28:[4分]王选的创新实践,非常突出的表现有(BDE)。 A :勇于开拓的精神 B :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C :敢为人先的气魄 D :“顶天立地”的创新模式 E :扶植新秀,甘为人梯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题库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1、(ABC)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多选) A.射频识别 B.电子标签 C.RFID D.有限射频识别P53 2、(AB)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多选) A.微电子技术B.软件技术C.搜索技术D.传输技术P33 3、 (ACD)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多选) P11A.传感技术B.信息识别 C.测量技术D.通信技术 4、B2C主要经营模式中的无形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一般是通过网络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主要有(ABCD)。(多选) A.网上订阅模式B.付费浏览模式C.广告支持模式D.网上赠予模式P.162 5、PKI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动管理密钥和证书,使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从而保证网上数据的(BCD )。(多选) A.可获得性B.有效性 C.完整性D.机密性P124 6、PKI是以公开密钥技术为基础,以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为安全目的而构建的(BCD)等硬件、软件的综合设施。(多选) A.分析 B.授权C.加密 D.认证P125 7、PKI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ABC)。(多选) A.认证B.支持密钥管理C.完整性与不可否认 D.杀灭病毒P126 8、RFID电子标签分为(ABC)标签。(多选) A.有源B.无源C.半有源半无源D.可有源可无源P53 9、RFID电子标签所使用的传感器节点的特点是(ABCD)。(多选) A.低成本B.大尺寸C.低耗能D.多功能P.54 10、按照性质,信息可分为(ABD)。(多选) A.语法信息B.语义信息C.语言信息D.语用信息P.3 11、按照作用,信息可分为(ABC)。(多选) A.有用信息B.无用信息C.干扰信息D.不完全信息P3 12、常见的安全威胁有(ABCD)。(多选) A.服务干扰B.恶意访问C.信息泄露D.非法使用P104 13、常见的电子支付模式有(ABCD)。(多选) A.电子现金支付模式B.网上银行模式C.第三方中介模式D.移动支付模式P.170 14、常用的信息组织方法有(AB )组织法。(多选) A.分类B.主题C.顺序D.倒序P57 15、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包括(ABCD)。(多选)P268A.军事应用B.医疗卫生C.环境及农业方面应用D.智能家居建筑中的应用 16、从功能层次上说,远程医疗系统通常包括(ABCD)等几个主要应用部分。(多选) A.远程诊断B.专家会诊 C.远程交流D.在线检查P.238 17、电视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AC)。(多选) A.一屏变多屏B.多屏变一屏C.一能变多能D.媒体化P.251 18、电子病历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ABD)。(多选) A.能处理各类医疗数据B.能将各个医院信息管理子系统整合为一体 C.能以共享的形式将病历信息提供给所有授权用户使用 D.涵盖幅面广,各个方面都可以应用并关联到电子病历系统P.230 19、电子商务的个人用户可以使用(ABCD)接入互联网。(多选) A.浏览器B.电视机顶盒C.个人数字助理 D.可视电话P.155 20、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要素有(ABCD)。(多选) A.计算机网络B.物流配送中心C.用户D.认证中心、网上银行P.155

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提高公共课答案(完整)

1. 判断题欧美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输入、编辑、输出取得成功之后,日本率先对汉字进行了信息化处理。 对 2. 判断题日本政府在1971年启动了为期10年的投像信息处理系统的大型研究计划,这项研究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的信息化处理难题。 错 3. 判断题1975年,王选夫妇代表北大参加了汉字照排系统方案介绍会,会上王选主张的数字式字模信息压缩方案得到认可并予以采纳。 错 4. 判断题1979年7月27号,在北京大学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我国第一章使用汉字激光系统输出的八开报纸样张诞生,并得到很多新闻媒体的报道。 错 5. 判断题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央设立印刷专项,得到七五计划的资助,并把经过修订的国家印刷技术装备发展规划方案补充列入国家六五计划。 对 6. 单选题采用()照排技术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有色金属。 D A. 光学式照排 B. 机械式连续照排 C. 应激电子摄像管式照排 D. 激光照排 7. 单选题轮廓加参数的汉字信息处理方式是由()提出来的。A A. 王选 B. 周培源 C. 程 D. 王圩 8. 单选题原理性样机的改进过程中,14万行的汇编语言软件程序是由()编写,并进行逐行调试检验取得成功的。C A. 王选 B. 周培源 C. 程 D. 王圩

9. 单选题1980年9月15号,北京大学用自己研制出来的硬件和程序,排印出来的中国第一本激光照排图书叫()。B A. 《太白积雪》 B. 《伍豪之剑》 C. 《老书虫》 D. 《十三棍僧救唐王》 10. 单选题原理性样机改进过程中,时任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给予北京大学项目组20万美元的外汇扶持,进口小型电子计算机和一些主要外部设备,以及集成电路组件,以便其继续实验,使其完善化。C A. 邓小平 B. 方易 C. 江泽民 D. 周宣城 11. 多选题“748工程”是由四机部联合下列哪些部门向国家计委、国务院呈送的一份关于将汉字信息处理的系统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计划予以立项()。ACDE A. 一机部 B. 二机部 C. 新华社 D. 国家出版局 E. 中科院 12. 多选题我国新闻出版业使用的传统铅字排版技术有下列哪些弊端()。ACD A. 工作繁重 B. 印刷周期短 C. 效率低下 D. 容易中毒 E. 实现异地同时印刷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 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判断题 1:[3分]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思维趋势。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2:[3分]和田十二法,是我国学者和田在奥斯本检核表的基础上,在他原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提出的一种方法。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3:[3分]“神舟飞船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功能上的创新,这体现在对轨道舱的使用上”。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避免资源浪费而采取的方案。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4:[3分]苹果公司每周都有两次会议,这两次会议分别运用两种不同的创新方法,第一次是头脑风暴法,第二次是黑帽子思维方法。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5:[3分]医学上“叩诊法”和听诊器的发明,就是类比思维的结果。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6:[3分]法伯的毛毛虫实验,验证了权威定势。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7:[3分]南方电网开展“三讲”活动。即:局领导“每月一讲”,中层干部“每周一讲”,各部门、班组“双周一讲”,促使每位员工都要走上讲台进行授课。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8:[3分]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创新实践能力,既是专业技术工作规律和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所决定的。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9:[3分]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思维的参照系太大。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X 10:[3分]天津地铁公司创立了“三通道”发展模式:设立管理通道、专业通道和技能通道共三个通道。 正确错误 我的答案:√ 单选题 11:[3分]关于7天开店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买方便面要下楼去取 B :较好的康乐设施 C :窗户非常小 D :房间面积要比同行均值小一些 E :吹头要走到走廊的公共区域 我的答案:C 12:[3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致开幕辞,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新局面。 A :2014年APEC会议 B :2014年东盟十国会议 C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 D :2014年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会 E :2014年东亚经济圈高峰会 我的答案:C 13:[3分]天津地铁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点两翼七条线”模式,其中的“一点”是指()。 A :企业管理 B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C :企业文化 D :研究发展 E :新线规划 我的答案:B 14:[3分]()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和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最为密切。 A :党政领导人才 B :能人 C :企业家 D :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试题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试题 工作单位: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4个,每个5分,共20分) 1、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 3、调查研究能力: 4、公共卫生事件: 二、单选题(6个,每个2分,共12分) 1、下列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 A.观察能力 B.抽象概括能力 C.绘画能力 D.记忆力 2、在亲身体验、参与实践时,其学习效果最好,这种人属于() A.视觉学习者 B.触觉学习者 C.听觉学习者 D.行动学习者 3、关于研究能力,下面说法不正确是() A.研究能力主要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 B.调查研究能力强调的是深入动态的社会现象获取信息的能力 C.理论研究能力是调查研究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D.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能力要兼顾调查研究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4、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三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是() ①创新精神②创造性思维③研究能力④实践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5、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所构成:科研成果的生产性试验(中试)、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易、。() A.科研成果的转化 B.科研成果的国际化 C.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D.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6、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系统。国外的应急管理研究把这一系统分为四个阶段,简称4R模式,下面关于这一模式正确排序的是() A.缩减—反应—预备—恢复 B.预备—反应—缩减—恢复 C.缩减—预备—反应—恢复 D.预备—缩减—反应—恢复 三、多项选择题(4个,每个4分,共16分) 1、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的性质表现在() A.差异性 B.革新性 C.排他性 D.接受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学习原则有() A.循序渐进 B.博约结合 C.质疑求新 D.学用结合 3、选择调查研究课题应注意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A.要处理好总结性调查研究课题与倾向性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 B.要处理好超前性调查研究课题与后续性调查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 C.要处理好同质性思维与异质性思维的关系 D.要处理好“冷”课题与“热”课题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企业经典案例

~ 案例一 柯达和富士的数字化生存道路 柯达的市场份额通过近乎垄断的“98协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2001年,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63%,超过富士近一倍。但从200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连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数码企业纷纷杀入相机领域,其可替代的优势对传统胶片领域构成强烈冲击,当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全球彩色胶卷的需求开始出现拐点,此后以每年10%的速度开始急速下滑。 柯达的决策者,此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断,他们的重心,依旧放在传统胶片上。作为一个在传统胶片业占绝对份额的公司,柯达的决策者们并不希望看到数字业务太过迅猛的局面。“98协议”过后,柯达在中国范围展开了大量的投资,巨额的产能和规模还来不及消化,他们也不可能顾此失彼,下决心在数码领域投入过多的精力。对新一轮的数码变革,柯达的情境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一脚踩在油门上,一脚踩在刹车上,瞻前顾后,心态复杂。2000年,柯达的数码业务收入基本与1999年度持平,只占营业额的21%。 相比而言,没有太多选择的富士在数字业务转型上则心无旁骛。早在1995年,富士即在苏州成立了苏州富士胶片映像机器有限公司,着眼于高科技产业,1997年,富士即开始生产数码相机。以技术立身的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领域拥有许多核心技术。2000年,富士胶片与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出资成立了富士星光有限公司,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自主研发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PS版(预涂式感光版),在国内印刷业得到广泛应用。富士星光还与国

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推出了两款国际领先技术的高速激光照排机。富士的数码冲印设备开始风靡全球,对传统冲印造成了很大冲击。 这一时期,柯达一直是被动的。直到2001年3月,柯达才在上海推出了数码冲印业务。就在2003年10月23日,柯达还高调宣称,与乐凯达成了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胶片20%的股份——柯达还在费尽周折地与传统胶片行业对手纠结。 到了2002年,一则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柯达的数字化率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了60%。就在这年,据调查显示,2300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一年增加了57%。同期富士公司数码相机的销售量比2001年又翻了一倍,占据了日本市场的30%,全球市场的20%。 此时,柯达才意识到,传统胶片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市场是残酷的,2000~2003年柯达利润报告显示,柯达传统影像部门的销售利润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至2003年的亿美元,跌幅达到了71%。 < 目前,富士胶片在液晶显示屏材料中的TAC 膜、高像素拍照手机的镜头组件和彩色相纸三大块,都占世界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这和富士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开发有关,因为富士一直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古森社长在给员工的2008 年新年致词中表示:富士胶片要在21 世纪成为“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公司”。 反观柯达:09年6月底柯达胶卷的停产、柯达印店推广的受阻,及不断下滑的业绩(至2009年第三季度,柯达已经连续4个季度营收下降20%,且连续4个季度亏),致使人们不得不猜测柯达是否会被收购,柯达首先判断错了

创新案例试题及答案

第1题:以下哪一个不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d) A:创新活动的执行 B:创新资源的配置 C:保持社会稳定 D:创新制度的建立 第2题: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除了综合的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之外,还需要具备(a) A:实践的经历 B:艰苦朴素的做风 C:吃苦耐劳的精神 D:相关的科学知识 第3题: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 A:基础知识 B:背景知识 C:广博的知识 D:专业的知识 第4题:创新思维的实质是(a) A:产生新的思维方法 B:开创新的经验 C:指导新的行为 D:自由发展 第5题:问题的求解发生在(b)阶段?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豁朗阶段 D:验证阶段 第6题:实践基础上的(a)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A:理论创新 B:管理创新 C:教育创新 D:国家创新 第7题:希望点列举法是以(d)为基石进行的。 A:借助于信息反馈 B:“有什么缺点需要改进” C:为美国陆军首创 D:创新者的主观愿望 第8题:循环经济是指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a)来发展经济

A:生态型资源驯悍 B:物质消耗 C:污染环境 D:一次性消耗 第9题: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a) A: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 B:能够进行语言通话 C:多了数据传输功能 D:能够自由移动上网 第10题:特许经营,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允许被特许经营者(a)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 A:有偿使用 B:无偿使用 C:租借 D:部分收购 第11题:服务经济是对称平衡的,服务经济发展能够与(d)同步 A:人口资源 B:劳动要素 C:人口素质 D:环境改善 第12题:右脑支配(d) A:植物性神经 B:动物性神经 C: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 D:左半身的神经和感觉 第13题:生态建设部署下的部门是(c) A:最高人民法院 B:民政部 C:环境资源与能源部 D:监察部 第14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对(b)进行控制和掌握 A:信息 B:资源 C:经济 D:科技 第15题: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b)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A:李四光 B:钱学森 C:杨振宁 D:钱三强 第16题:等级权力控制强调(d),使人“更勤奋地工作” A:等级

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建设试题及参考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建设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1、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是在12个重点领域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9个现代服务业领域,以( )为主要内容,实施短期培训项目,培养培训急需紧缺人才 A、更新知识 B、掌握先进技术 C、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D、提高领导才能 2、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最常见的称呼方法种类及形式包括( )、( )、( )、( )和姓名性称呼。 A、职务性称呼 B、职称性称呼 C、学衔性称呼 D、行业性称呼 3、从广义的角度讲,创新是指从创意到产生实践新成果的完整过程,即从产生新的意识、( )、新的构想、新的知识、新的理论、( )、新的设计开始,到这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维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产生出新的( )的全过程。 A、新的观念 B、新的方法 C、实践成果 4、创新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2)(灵活性)、(3)(科学性)、(4)( )、(5)( )。创新的这些特征,归纳起来最根本的就是一个“新”字。 A、独创性 B、变革性 C、风险性 5、从内在的角度看,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 ) A、气质与性格 B、情感与冲突 C、认知方式 D、早期的经历 6、积极而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也激发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发生与进展。它包括( )、( )、( )等。 A、心境 B、激情 C、热情 7、倾听能体现出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人的尊重,它能创造一种对话者心理交融的谈话气氛。倾听时要注意掌握的礼仪要领有( )、( )、( )。

A 、倾听时专注有礼 B 、倾听中呼应配合 C 、倾听间插话适宜 8、所谓敬业,就是在其位,勤其业,勤于做事,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勤奋敬业。身为专业技术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就应该为工作和事业( )、( )、( )。 A 、尽职尽责 B 、勤奋敬业 C 、尽心尽力 答案:ABC 9、事业单位改革之初面临如下问题( )。 A 、职能定位不清 B 、机构臃肿,人员庞杂 C 、缺乏竞争机制 D 、体制僵化 答案:ABCD 10、心理健康的新标准:( ) A 、良好的自我意识 B 、良好的适应能力 C 、良好的应付能力 D 、良好的社会功能 答案:ACD 11、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A 、坚持以人为本 B 、坚持开拓创新 C 、坚持政事分开 D 、坚持统筹兼顾 答案:ABD 12、《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加强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政策的贯通。参加“工程”培养培训和学习情况作为个人专业技术经历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记载。完善继续教育与( )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 A 、工作考核 B 、职称评聘 C 、竞争上岗 D 、岗位聘任(聘用) 答案:ABD 13、事业单位岗位竞聘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形成的( )用人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企业实用技术经济创新案例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华北制药厂,以下简称药集团或华药)是“一五”建成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我国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其青霉素产量占全国的1/2以上。建厂40多年来,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近十几年来,企业经受国内外医药市场风浪的冲击,克服国有企业体制上的痼疾,保持产值效益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坚持走技术创新、科技兴厂的道路。截止到1999年底,公司共获得国家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省部级科技进行奖70项,在国内首先研制出平阳霉素、正定霉素等十几个品种,为我国医药市场填补了空白。仅“八五”期间,公司就投产新产品、新品种30余种,并实施各类合资、合作及技改项目达20余项。1999年度,公司新产品、新品种、新规格产品值达9亿元。2000年后每年有一两个创新药物或现代生物技术药品投放市场。目前公司生产5大系列430多个品种产品。华药集团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在实力上保持国内第一,跻身世界医药30强。 公司设立科技委员会,由董事长、总经理分别担任科技委员会正、副主任,强化领导,使全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定位在决策层。科技委员会负责定公司的科技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重大感想课题及技改项目的论证和决策,负责科技成果的审定奖励等。 技术创新的前提在于制度创新,即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为此,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民向,产品开发为龙头,改革工艺为基础,采用新技术开发传统产业为手段,辅以节能降耗,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方针。二是技术政策确定的前提下,编制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企业发展中远期规划及科研计划,并滚动实施。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实行课题承包制、攻关合同制、项目负责人制及配套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建设技术中心,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中美达成《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后,药品的研制面临着由“仿制”向“创新”的转称,医药企业必须走自主研制开发的路子。华药早在1992年就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中心以原厂办抗菌素研究所为主体,联合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河北省药物研究所,组成联合体,并同国内外2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横向协作联系,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独立自主的研究开发体系,1993年,成为国家经贸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第一批“国家认定技术中心”。1997年华药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2000年华药被科技部认定为“863主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具体分析: (一). 根据案例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案例中使用了分层复制管理模式 公司总经理亲自兼任中心主任,在资金投入上给予保证,并明确指出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企业的中长远发展目标,研究开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能力的产品。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