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一章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一章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一章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机电工程专业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

培训教材

主编:李宝昌

第一章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一)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图手段,在施工前模拟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完后的管线排布情况。即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施工的图纸在计算机上进行图纸“预装配”,有条件的可以采用3D(三维图)直观的反映出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如图1-1),尤其是在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

(二)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原有设计图纸的规格和走向,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而达到实际施工图纸深度。应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极大缓解了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专业管线安装标高重叠,位置冲突的问题。不仅可以控制各专业和分包的施工工序,减少反工,还可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成本。

(三)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应用,为工程实施电脑预装配和施工管理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四)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由总承包方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总承包方有效协调各机电专业分包方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图1-1管线综合布置三维图

(五)为确保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避免因各专业设计不协调和设计变更产生的“返工”等经济损失,避免在选用各种支吊架时因选用规格过大造成浪费、选用规格过小造成事故隐患等现象,通过对设计图纸的综合考虑及深化设计,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要施工的图纸利用BIM技术进行图纸“预装配”,通过典型的截

标高+4.003、工艺排风管400*320

1、新风管1000*10004、蒸汽管DN655、供回水管2*DN125

6、采暖水管2*DN200

7、空调送风管800*3208、空调回风管630*250

2、新风管400*320实验区二层西走廊设计图纸剖面分析图123784569

1011标高+4.45标高+4.85标高+3.65标高+3.65标高+3.65标高+3.20标高+3.209、强电桥架300*100标高+4.6010、喷淋主管DN150

标高+2.9511、弱电桥架200*100标高+2.95面图及三维模拟可以直观的把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尤其是在施工中各专业之间的位置冲突和标高“打架”问题。目前都在施公前,通过在图纸上提前解决“打架”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基本做到一次成型,减少了因变更和拆改带来的损失。利用BIM 技术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提到的管道“打架”问题。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仿真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BIM 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以解决建筑工程在软件中的描述问题,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能够为实现BIM 技术做载体的软件有Revit 软件、鲁班软件等,Revit 软件偏重于设计阶段,鲁班软件偏重于虚拟施工交底、施工材料、竣工结算管控等施工过程阶段。

利用BIM 技术进行管线碰撞,分析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以某市环境检测中心实验区二楼西走廊为例,使用CAD 画出走廊剖面图(如图1-2),运用BIM 技术对管廊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剖面图及三维模型(如图1-3)。

图1-2实验区二层剖面图 图1-3实验区二层三维模型

分析上述剖面图,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强电桥架与400*200新风管发生碰撞;1000*1000新风管与土建梁发生碰撞;1000*1000新风管与工艺排风风管发生碰撞;强电桥架施工后无法放电缆,无检修空间;水管支管与与新风管、工艺排风管发生碰撞。通过三维模型可以直观的看到碰撞的位置与效果,提升协同效率。

管线综合平衡深化设计,通过分析暖通、给排水、电气、消防及建筑自动化各专业的图纸,对机电各专业管线进行二次布局,剖面图如图1-4。

实验区二层西走廊二次深化设计剖面图17

8

4562391011标高+4.17

3、工艺排风管400*3201、新风管1600*630

4、蒸汽管DN65

5、供回水管2*DN125

6、采暖水管2*DN200

7、空调送风管800*320

8、空调回风管630*2502、新风管400*320

标高+3.80标高+3.80

标高+3.65标高+3.65

标高+3.65

标高+3.22

标高+3.22

9、强电桥架300*100标高+2.95

10、喷淋主管DN150

标高+2.9511、弱电桥架200*100标高+2.95

图1-4实验区二层深化设计剖面图 管线平衡二次深化设计变更部分如下:

将新风管1000*1000变更为1600*630,可以节省370mm 吊顶空间;将送风管800*320及回风管630*250调整至房间内布局,不占用吊顶空间;重新调整各管线的标高次序,将强电桥架摆放在最低层,方便电缆施工及日后检修;

对二次深化设计综合平衡后的管线进行三维建模,模型可如图1-5。从三维模型很容易得出,原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图1-5实验区二层深化设计剖面图

二、技术特点

(一)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可以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深化设计;

(二)管线综合布置技术通过采用综合图纸解决在保证使用功能情况下,调整机电系统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管线综合布置施工的水平不仅仅依赖于各专业施工员的施工管理经验,而是通过施工过程在计算机上的预装配,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尽可能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三)通过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可以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优先考虑安装施工和运行管理维修及二次施工对不同管线尤其是先后施工的管道(线)之间的平衡,合成后的管线综合布置图纸应达到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道

(线)。同时,还应满足后续运行维修和二次施工的管道(线)的工程需要,为将来需要维修及二装预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

(四)施工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通过应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安装施工单位可以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安装后的拆改工作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由于管线综合布置图纸制作处理审核全在现场,使与机电项目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 (包括甲方、监理、总包、劳务分包),均通过综合图涉及的专业内容(各专业图纸的综合图、机电样板的汇总报审图、与土建的交接图、方案附图、洽商附图、报验图及工程管理用图等)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状况;

(五)快速完善施工详图设计和节点设计,“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各专业的施工单位和人员提前熟悉图纸。通过提前审图这一过程,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的意图,掌握管道内的传输介质及特点,弄清管道的材质、直径或截面大小、强电线缆与线槽(架、管)的规格、型号、弱电系统的敷设要求,清晰各楼层净高、管线安装敷设的位置和有吊顶时能够使用的宽度及高度、管道井的平面位置及尺寸,特别是风管截面尺寸及位置、保温管道间距要求、无压管道坡度、强弱电桥架的间距等等。

(六)控制各专业或各分包的施工工序,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要施工的图纸进行图纸“预装配”,通过“预装配”的过程就把各个专业未来施工中的交汇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提前解决这些问题,为将来施工中安排施工工序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可合理安排整个工程各专业或各分包的施工穿插及顺序。

(七)预先核算计算,应用综合支吊架。综合支吊架的最大的优点是不同专业的管线使用一个综合支架,减少支架的使用,合理利用了空间,同时降低了成本。只有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才能更好地进行综合支架的选择和计算。

(八)施工动态控制由于图纸制作、处理、审核全在现场,使与机电工程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包括甲方、监理、总包、劳务分包等),均通过图纸对所涉及的专业内容(各专业图,纸的综合图、机电样板的汇总报审图、与土建的交接图、方案附图、洽商附图、报验图及工程管理用图等)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的状况。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综合管线及建筑装修预拼装等各类专业工程。

第二节工艺原理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在管线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至少同步施工中),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校正技术,实现综合管线图纸预装配,将各专业工程纳入统一的管线综合布置,使各专业管线综合布置力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更科学、合理、美观,将返工率降低到最低,以保证工程施工从下料、成型、组装、焊接、构件预拼检验、误差纠偏、安装就位等全过程高精度质量控制的一种超前预控技术。

一、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某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电脑预拼装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2工艺流程

三、操作要点

(一)施工准备

(1)工程施工前应投入足够有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计算机设备及其软件

工具等,将各专业的管线设计图纸全部收集齐全,尽量不遗漏。

(2)工程施工前应掌握设计意图和工厂生产工艺流程及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3)结合工程实际,本安装工程各类综合管线种类齐全,相互犬牙交错,综合管线安装工程量巨大,空间交叉复杂,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满足使用功能及美观性。

(二)汇集各系统电子版图纸

工程开工前,由专人将各专业的管线设计图纸(电子版)全部收集齐全,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制定各项标准及参数,综合考虑工作方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机电管线系统繁多复杂的特点。其机电管线系统包括为以下各种子系统:

(1)高低压配电系统;

(2)动力(电力)配电系统;

(3)室内电气照明系统;

(4)防雷接地系统;

(5)给排水系统;

(6)通风空调系统中、低压通风及空调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含空调净化系统);

(7)消防自动报警及消防栓、自动喷淋系统;

(8)弱电(BAS自控及电信)系统;

(9)工艺管道系统:包括压缩空气系统、真空系统、氮气系统、氮氢混合气系统、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自来水系统、纯水系统、排烟系统等;

(10)污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

(11)其他工程还包括蒸汽系统、激光气系统、酒精系统、光电系统、燃气系统等。

(三)合成初始电子版综合管线布置图

根据工作方案,运用Autocad、3ds Max等软件的绘图功能将各专业的管线设计图纸集中表示在一张图中,合成初始电子版综合管线布置图。整体综合布线图的绘制,可直观地反映建筑内部所有机电设备管道的走向布置。特别是在大型项目里,便于各专业统一安排组织各部位的施工作业,对潜在的问题,提前反映协调解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预见性。

(四)截取管线布置密集部位关键点

在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的基础上能够一目了然的呈现管线及设备密集的部位,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通常管线密集的位置包括:走廊通道,设备机房、机电

管线竖井等关键点。

(五)绘制初步局部综合管线剖面布置图

截取此类关键点部位绘制初步综合管线剖面布置图。局部综合布线图及初步综合管线剖面布置图的绘制,能针对性地反映建筑内部(处)机电设备管线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布置。适用于某个专业对空间有特殊占用要求的情况,有目的、针对性地识别图纸。在提出综合图要求后,结合各专业管线的布置、走向,在平面综合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管线的布置,其中必须考虑到设备安装和管道连接的各方面要求,在尽可能保证吊顶天花高度和便于维修保养的前提下,完成接下来的管线的综合布置调整。

(六)进行局部综合管线模拟调整定位

综合管线模拟调整定位是本工法核心技术。即在初步机电管线剖面布置图的基础上,利用CAD/CAM系统编程工具,进行计算机综合管线预装配的调整定位。

1.计算机模拟基本方法:

(1)建立离散事件模型;

(2)确定系统中包含的所有有关的“实体”及其属性,系统状态改变的一切“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实体是系统的组成部件,每个实体的属性由表示其性质的数值表示,构成系统的状态。本工程在综合管线系统中最基本的实体是一定数量的“位置”和要求就位的“管线”,它们的属性分别为“位置”的“就位速率”和“管线”的就位优先级、到达位置系统的时刻等。基本的“事件”包括:新实体进入系统或现有实体离开系统、实体属性发生变化、调度的时刻表变化等;

(3)确定模拟时间推移的方法。本工程采用可变时距方法(即把时间按等间隔划分,顺序考察时间每次推移的长度以下一次“管线调整”事件发生的时刻为依据);

(4)由于系统中事件的出现常具有随机性,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因而在计算机上需要产生这些分布的随机数。本工程概率以0.5~0.7范围占65%;

(5)为了灵活有效地记录系统的状态,进行事件的调度,积累有关性能数据并形成报表,保存和自动管理未来事件文件,在程序设计中采用数据库技术非常适宜。

2.各综合管线布置总体统筹顺序为:

(1)各系统管线避让布置原则:

1)小管让大管;

2)有压管让无压管;

3)无保温管让保温管;

4)电气管线位上方,风管位下方;

5)电气、水管分井布置;

6)强电、弱电分槽、井布置。

(2)提高观感布置原则:

为了给业主创造较高的建筑空间,还应尽量把管线尽量提高,以留下尽可能高的净高,提高建筑的观感,机电安装工程还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线综合布置:1)雨水、污水、排水、冷凝水系统的管道等有排水坡度要求的管道,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的安装尺寸、标高和流体走向进行布置;通风(包括防排烟)与空调风管紧贴消防喷淋管道安装(需要预留保温层空间),当风管与消防喷淋头位置重叠时,按消防规范要求设置喷淋头与风管的间距或将消防喷淋头引至风管底部安装,并避开风口位置;

2)考虑电气系统功能变化较频繁(如电缆的增减等)和系统检修维护的方便及安全性,将电气桥架、线槽设置于水管上位或主干风管上方,以便进行电缆的敷设和线路维护;

3)水管(包括给水、排水、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管道等)与电气桥架、线槽平行安装,则安装间距应大于100mm,在水管与电气桥架、线槽安装位置的交叉处,电气桥架、线槽爬升至管道上方安装。喷淋主管宜安装在风管的上方,与上下喷淋头支管连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3)电缆桥架、管线支架整合

共用电缆桥架断面设计形式应灵活、方便,易于实施,在不同区段过渡时,应充分考虑土建空间特点和电缆弯曲半径要求。对于共用电缆支架形状、尺寸及支架内部空间划分,须有严格规定,细节清楚。采用共用管道和电缆支架方案。该方案整合了强弱电的电缆桥架、各专业管道支架,将吊顶内所有的管线桥架全部纳入共用架范围,统一设计,统一选型,为设备施工、系统设备安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电气安装质量和效率。采用联合支架可以减少支架的拆改工作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4)确定各局部剖面设计

根据管线综合调整布置结果,即可确定各局部剖面设计。

(5)合成最终电子版综合管线布置图

按建筑特点,结合专业施工图的管线布置要求,合理合成机电系统管线综合布置图。管线综合布置图一般包括了:

1)各层机电综合管线平面布置图、各管线密集区域剖面图;

2)天棚综合管线、机房的平面布置图、各区剖面图;

3)水泵房立面图、剖面图、设备管道安装大样图;

4)各配电房桥架斜视图、准确的设备安装平面图、立面图;

5)冷冻机房的管线走向斜视图、设备安装大样图;

6)其他设备机房的管线布置图;

7)各配电箱/柜的立面布置图。

(6)参建各方确认或批准实施

因管线综合布置图涉及管道偏移及局部修改,并对后期预留施工布置及施工流程影响较大,故绘制后的管线综合布置图需要经过业主、监理、设计院各方认可或批准,方可实施。

第三节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时,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应严格按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施工规范》GB50166、《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以及《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单位确定的工艺参数及使用功能控制,管线综合布置时,应遵守各管线相应规范及设计标准,不得人为降低标准;

2.严格按制图规范制图,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3.管线综合布置设计形式应灵活、方便,易于实施;

4.严格按各系统管线避让布置原则进行布置,必须满足规范及安全使用功能;

5.在保证结构安全及各系统管线使用功能基础上,观感布置美观;

6.在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各专业管道(线)支架,尽量采用共用支架,统一设计,统一选型,提高电气安装质量和效率。采用公用支架可以减

少支架的拆改工作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7.应考虑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需要,预留出足够的后续维修及施工位置。

(一)安全措施

因管线综合布置属纯管理技术,且在电脑工作室内完成,安全措施无需特别说明。

(二)环保措施

因管线综合布置属纯管理技术,且在电脑工作室内完成,环保措施无需特别说明。

(三)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1)在政府提倡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采用本工法,实现了超前预控技术,大大降低了返工工作量,尤其是对复杂安装工程,综合管线工程量越大越复杂,节约效果越明显。

(2)在政府大力推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本工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专业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孕育大批复合型人才的诞生,该合成技术应用于工程后,施工更安全、质量更好、建设投资更省、工期更短。

2.经济效益

(1)针对综合管线安装工程而言,本工法大幅度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改变了以往需靠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才能完成该项工作状况,现一般工人均可出色完成施工任务,扩大了就业面,同时节约大量人工及返工材料成本费用。

(2)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施工质量比传统做法更有保证,管线综合布置更合理,管线走向清晰美观,且施工质量稳定可靠,不受操作人员因经验不足而影响施工质量,减小因人为操作因素所造成的质量偏差。

(3)采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工人劳动作业强度比凭施工经验作业低80%,每日作业量比传统人工安装做法效率提高1.5倍,且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大面积施工效果非常显著。

第四节工程案例

案例一宸鸿科技四期F厂房工程

1.工程概况

宸鸿科技四期F厂房工程,位于厦门火炬信息光电园(高崎机场对面),建筑总高度45.20m,总建筑面积135000m2。建筑层高:底层为10m,二层为7.5m,三层为5.3m,四~六层为6.4m,屋面构架为3.2m不等。合同造价2.35亿元,该厂房设计功能为透明玻璃投射电容触控模块制造洁净厂房,单栋厂房面积总计

13.5万㎡。综合管线主要由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及工业管道工程5个分部工程组成。各类综合管线种类齐全,相互犬牙交错,综合管线安装工程量巨大,空间交叉复杂,如何实现各专业管线综合布置力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更科学、合理、美观,对专业技术人员聪明才智成为一项严峻考验。开工时间为2010年9月10日,竣工时间为2011年8月26日。

2.施工情况

该管线综合布置分项工程于2010年12月20日开始启动,共完成各层机电综合管线平面图26张、各管线密集区域剖面图59张;天棚综合管线图28张、机房的布置图15张、各区剖面图36张;水泵房立面图3张、剖面图6张、设备管道安装大样图16张;各配电房桥架斜视图10张、准确的设备安装平面图25张、立面图25张;冷冻机房的管线走向斜视图6张、设备安装大样图3张;其他设备机房的管线布置图3张;各配电箱/柜的立面布置图9张。合计深化设计制图270张,2011年3月20日完成深化设计,并付诸实施,有效地指导了现场施工,使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及工业管道工程5个分部工程施工进展顺利,2011年8月26日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3.工程评价

由于采用了管线综合布置超前控制技术,人工作业技术含量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了返工工作量,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费用,同时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未出现因各专业管线综合布置在相对有限的空间矛盾返工现象,安装工程施工一次成优。

目前一至四层安装工程5个分部工程各系统已投入使用,使用结果显示,各系统运行平稳,管线综合布置合理,管线走向清晰美观,得到业主好评。该工程已通过“主体结构优良”评审,正在申请“鼓浪杯”验收。该工程拟申报“鲁班奖”。

案例二厦门革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一期3#厂房工程

1.工程概况

厦门革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一期3#厂房工程,位于杏林杏北工业区三南路北侧,建筑总高度20.55m,总建筑面积15558.5m2;建筑层高:底层为6m,二层~四层为4.8m;合同造价0.35亿元;该厂房设计功能为休闲塑胶制品厂房。综合管线主要由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及工业管道工程5个分部工程组成。各类综合管线种类繁多,相互犬牙交错,综合管线安装工程量较大,空间交叉复杂。开工时间为2004年9月18

日,竣工时间为2006年1月26日。

2.施工情况

本工程开工二周后即将各专业设计图电子版收集齐全,并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在计算机上实施综合管线预装配合成,最终深化设计成果报设计、业主、监理等确认后,在施工中付诸实施,安装工程施工一次成优。项目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3.工程评价

本工法的应用得到施工班组及各参建单位好评,安装工程各系统已投入使用5年,使用结果显示,各系统运行平稳,管线综合布置合理,管线走向清晰美观,该项目获“闽江杯”。

案例三泉州宝马4S店工程

1.工程概况

泉州宝马4S店工程,位于泉州汽车城内,建筑总高度22.8m,总建筑面积11743m2。建筑层高:底层为10m,二层为3.2m,三层为4.8m,四层为4.8m。合同造价16511950元,该4S店设计功能为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综合性服务大楼。综合管线主要由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及工业管道工程5个分部工程组成。各类综合管线种类齐全,相互犬牙交错,综合管线安装工程量大,空间交叉复杂。开工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竣工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

2.施工情况

该管线综合布置分项工程于2011年3月20日开始施工,该工法有效地指导了现场施工,使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及工业管道工程5个分部工程施工进展顺利,2011年6月15日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3.工程评价

由于采用了管线综合布置超前控制技术,人工作业技术含量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了返工工作量,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费用,同时施工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未出现因各专业管线综合布置在相对有限的空间矛盾返工现象。

目前一至四层安装工程5个分部工程各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使用结果显示,各系统运行平稳,管线综合布置合理,管线走向清晰美观,得到业主好评。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总结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总结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为确保工程施工工期和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因各专业设计不协调和设计变更产生的“返工”等经济损失,避免在选用各种支吊架时因选用规格过大造成浪费、选用规格过小造成事故隐患等现象,通过对设计图纸的综合考虑及深化设计,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要施工的图纸进行图纸“预装配”,通过典型的截面图直观的把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尤其是在施工中各专业之间的位置冲突和标高“打架”问题。通过在图纸上提前解决,在实际施工中基本做到一次成活减少了因变更和拆改带来的损失。通过核算各个管线支吊架受力强度保证质量安全。 作为建筑机电工程管理技术,并且是通过计算机应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技术,不仅在计算机硬件、软件上有要求,而且在人员配置和操作流程管理方面应重视。 (1)采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工程应具备电子版的设计图纸,这是应用该技术的前提条件。 (2)设备配置 计算机:符合当前主流配置的主机,要求该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机电工程每个专业都应该有独立的机器。

移动存储:应配备刻录光驱,同时每个专业都应该有各自的移动存储器,便于和设计院或现场进行图纸交流。 打印设备:中等幅面(A2幅)打印机。有条件可配大幅面(A0幅)打印机、晒图仪等大型设备。便于输出图纸和晒成蓝图。 网络:有条件可安装广域网接入,便于和外部联系。 (3)常用的软件配备: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98/2000/Me/XP CAD图纸的软件:AutoCAD R14/2000/2002/2004/2005 专业设计软件 (4)管理制度的建立 1)建立清楚明了的操作目录和文件档案以便日后查找 2)明确图纸编制的依据和责权范围以合约为依据,在合约条款中明确,或单独签订合同。甲方提供的设计院的全部机电施工图及施工图电子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范。 3)建立管理体系明确职责 深化设计就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上来结合各专业各自的特点解决合理平面布局的问题。在满足工艺、标高等要求的前提下,为施工,检修建立最合理的层次。所以在深化设计前和设计中都需要针对具体问题与每个参与项目的专业设计单位、施工队伍的全面讨论、协调与配合。这是深化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它体现了工程项目部的管理能力,也是决定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由于设计院进行专业设计时,管线布置方面往往只考虑各系统接口,对现场实际由于缺乏相关资料而造成布置方面可能产生的交叉及冲突,而施工单位由于具有现场第一手资料,对现场情况比较熟悉,结合自身解决施工技术方面经验,绘制的管线综合布置图较合理、实际,特别本工程的技术设备层中,工艺管线布置复杂,施工要求高,更加需要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对此,我司承诺将充分利用自身多年在工艺设备安装方面的施工技术经验,抱着永远为业主排忧解难的服务宗旨,投入足够技术精湛并有丰富现场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全力为业主作好管线综合布置的工作。 1 绘制管线综合布置图并认可 按建筑特点,如梁位、柱位等控制点,结合装修要求,把工艺管线(纯水、压缩空气、蒸汽管道等)、通风空调、消防、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的管线布置要求合理合成机电系统管线综合布置图。因为管线综合布置图涉及到管道偏移及楼层结构,并对后期施工布置及施工流程影响较大,故绘制后的管线综合布置图需要经过业主、监理、设计院各方的认可或批准,方可执行。 2 管线综合布置图考虑因素 综合管线布置由于涉及各专业(土建、装修及机电专业)的施工,并且与GMP要求、工艺、安全、经济、维护等各方面相关,要求: 2.1 必须符合GMP要求及设计要求并不影响系统的使用功能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图编制应不影响原系统的设计要求,管道的走向应基本与施工图相同,布置时尽量减少弯头等影响系统运行阻力的因素。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只是使管线布置更加合理而不是修改原设计。 进行管线综合布置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管线作微小移位(施工现场需要并在容许范围内的),但必须忠于原设计意图。对此,编制出的管线综合布置图需要业主、监理、设计院的认可及确认后方可执行。 2.2 必须符合GMP标准的要求 本药厂最终将需要通过GMP的认证,必须达到GMP的要求。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时,应按GMP要求进行,如减少洁净室内的明装管道以及支架、边角位,使管线接向工艺设备部分更加美观实用,减少洁净室中存在的可能边角位,并为洁净室的装修创造有利条件。

revit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

目前各安装方议定的安装层次主要要求: 1、动力电缆桥架贴大梁的梁底安装 2、照明桥架在最下层 3、风管贴大梁梁底安装 4、给排水管与风管属于同一标高范围安装层面区域 5、消火栓主管贴大梁梁底安装 6、在保证净空高的情况下喷淋管于风管下方安装,若满足不了,只能提高喷淋管标高,局部翻弯。 管线综合布置的实施 原则 总体原则 尽量利用梁内空间。绝大部分管道在安装时均为贴梁底走管,梁与梁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当梁高很大时。在管道十字交叉时,这些梁内空间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起来。在满足弯曲半径条件下,空调风管和有压水管均可以通过翻转到梁内空间的方法,避免与其他管道冲突,保持路由通畅,满足层高要求。 避让原则 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无压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管道杂质多、易堵塞,所以无压管道要保持直线,满足坡度,尽量避免过多转弯,以保证排水顺畅以及满足空间高度。有压管道是在压力作用下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一般来说,改变管道走向,交叉排布,绕道走管不会对其供水效

果产生影响。因此,当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相碰撞时,应首先考虑更改有压管道的路由。 小管道避让大管道。通常来说,大管道由于造价高、尺寸重量大等原因,一般不会做过多的翻转和移动。应先确定大管道的位置,后布置小管道的位置。在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调整小管道,因为小管道造价低且所占空间小,易于更改路由和移动安装。 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热水管道需要保温,造价较高,且保温后的管径较大。另外,热水管道翻转过于频繁会导致集气。因此在两者相遇时,一般调整冷水管道。 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安装多附件管道时要注意管道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需考虑法兰、阀门等附件所占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以及今后的检修、更换管件。 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新建管道避让原有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空气管道避让水管道。 垂直面排列管道原则 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管道间距 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离墙壁的距离,最小有100mm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构造墙需要90度拐弯风道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现场施工规范要求。 考虑机电末端空间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总则 1.0.1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 2.1一般规定 2.1.1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2.1. 3.1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 3.2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 3.3平原城市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2.1. 3.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2.1.4编制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2.1.4.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2.1.4.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2.1.4.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2.1.4.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2.2 直埋敷设

4 管线综合布置施工技术总结

管线综合布置施工技术总结 一、综合布线施工要点 管线综合布置包括有:给排水及热水系统管道,电气系统电缆、线槽及桥架等。既要考虑到各种管道的合理布置,观感良好,又要兼顾留出操作及检修空间,还要保证业主需要的天花标高,必须重点考虑。 1.1 对无天花部分,管线综合布置的重点是:整体布局合理,观感良好。对于管线交叉的部位需要分层安装,安装前就要根据空间尺寸核好各工种管线位置、标高,对各工种管线作出合理的布置。 1.2 对有天花部分,管线综合布置的重点是:布局合理,确保标高。 天花部分一般施工空间有限,主要管线与支管线纵横交错。必须使各专业管线安装的位置紧凑,又要兼顾留出操作及检修空间。通风管道的截面尺寸一般为最大,所以应该以通风管道为主进行综合管道布置。如果不能满足业主需要的标高,则应积极与设计院联系,提出在不改变其通风面积的情况下改变其截面尺寸,以确保标高。 二、与分包单位及专业工种间的协调配合专项措施 1、概述 本工程体态较大且工期较紧、质量要求高,分包专业施工单位数量较多。各施工单位施工中要保证承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搞好对安装等专业分包的协调管理,服从总包方的管理。要使整个工程协调有序地顺利完成,就必须发挥好总包作用,加强协调管理职能,同时分包单位也要积极地给予理解配合。 2、组织管理 在管理组织体系上采取有效措施,将总包方和各分包方在组织管理上联系紧密,确保总包方对各专业分包单位的质量、进度和产品相互保护等方面的有效控制,加强对分包间的管理协调,及时处理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以求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分包方亦须根据总包方质量体系运行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网络,责任到人,对质量实施全过程实行监控。 (1)把各专业施工单位、专业分包队伍的项目负责人组合进总包方的现场指挥部,作为成员共同参与工程的统一指挥安排与协调。 (2)建立每周工程协调会制度。由总包单位主持,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专业分包队伍参加。在协调会上,总结上周施工阶段的实施情况,明确后阶段的施工安排,分析及协调解决实际施工中发生的问题。 (3)建立每月简报制度。每月由总包单位发一次工程简报,分送监理及分包单位,通报现场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

综合管线布置方案

综合管线布置方案(一标段) 编制: 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 中建七局贵安龙山工业园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及说明 (4) 三、主要技术方案 (5) 3.1总原则 (5) 3.2桥架、风管交叉布置 (5) 3.3桥架与消火栓、喷淋管交叉布置 (7) 3.4英余管道之间的交叉布置 (8) 3.5支吊架材料选型及大样 (8) 四、质捲保证措施 (22) 4.1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编制制度 (22) 4.2技术交底制度 (22) 4.3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22) 4.4过程三检制度 (22) 4.5质量否决制度 (23) 4.6成品保护制度 (23) 4.7质疑文件记录制度 (23) 4.8竣工服务承诺制度 (24) 4.9培训上岗制度 (24) 4.10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査制度 (24) 4.11质量会诊制 (24) 4.12奖惩制度 (25) 4.13采购物资质量保证措施 (25) 4.14技术保证措施 (25) 4.15成品保护措施 (26) 4.16合同保证 (27) 五、安全消防措施 (27) 六、文明施工措施 (30) 七、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30) 7.1技术交底 (30) 7.2材料设备质虽:检验 (31) 7.3工程洽商 (31) 7.4预检记录 (31) 7.5隐检记录 (31) 7.6资料整理工作 (32)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贵安龙山工业园项目。项目位于贵阳市贵安新区,基地西接黔中大道与高龙路。主要建设内容:办公研发培训楼、综合服务楼、标准厂房、办公楼及数据中心、盛和电子、周转库、净水车间、供电车间、锅炉房、垃圾房、能源站及配套设施。木项目规划用地而积为374084. 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15889. 9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而积为464827. 01平方米,地下室建筑而积为51062. 96平方米,建筑占地而积为124644. 41平方米,容积率为1.24,建筑密度为33.32%,绿地率为21.55%,机动车停车位为2555辆。主要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简介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技术特点如下: 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近几年应用也较为广泛。青岛流亭机场国际航站楼等工程都应用此项技术,不仅降低施工成本(和传统的施工相比,应用此项技术施工成本可以降低2/3),减少施工中因各种原因带来的返工损失,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工期,使社会综合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双赢。 (1)主要技术内容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 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为了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由机电总承包方采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机电总承包方有效协调各机电专业分包方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2) 技术特点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安装专业施工阶段管路(线)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技术特点如下:①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②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通过采用综合图纸解决在保证功能情况下机电系统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综合审图的水平不仅仅依赖于各专业施工员的施

管线综合布置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根据工程实际将各专业管线设备在图纸上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上的预装配,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技术特点如下: 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近几年应用也较为广泛。该技术不仅降低施工成本(和传统的施工相比,应用此项

技术施工成本可以降低2/3),减少施工中因各种原因带来的返工损失,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工期,使社会综合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得到双赢。 1、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概述 本工程机房、走道等管线密集处均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应用,为施工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审图阶段,采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有效协调各机电专业分包方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绘制综合管线协调施工图 1.综合管线平面布置图 将机电各系统进行专业核对后,在项目深化设计组的组织下同其他各专业承包商绘制综合机电平面布置图,将各专业分不同图层、不同颜色绘制在同一图纸中,用于查找设计冲突。 2.综合管线剖面图 在综合机电平面图中管路密集的地方,当平面图无法准确表现设计意图的时候,绘制综合机电剖面图。 3、各专业间的协调要求 综合管线图绘制过程中应与装饰、消防、弱电等及其它专业承包商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风风管布置在最上方,空调水管和桥架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空调水管在下进行布置。与其他专业的管线发生冲突时的避让原则是: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容易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以上为与其他各专业管线布置一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 2.各专业每个区域最终出图时,剖面图、平面图所表现的位置、

管线综合布置指南

一、地面管线综合设计指导 1.管线综合等景观平面图确定后以景观平面图为底图布置; 2.室外各种管线排布顺序从建筑物算起依次为:排水、燃气、雨水、弱电、给水、电力、 弱电; 3.室外各种管线间距1.2米; 4.给水管线不能长距离敷设在机动车道的正下方; 5.综合管线应该尽可能避免雨水干管与污水干管的交叉,尤其不能在车库顶板上交叉; 6.综合管线的各种井盖及雨水口宜按实际尺寸布置在总图上;各种井盖尽量避免布置在入 户门厅等主要人员密集进出入口; 7.各种井盖应避免半边在铺装上半边在绿地上; 8.布置在车库顶板上的污水管,1.5米覆土车库顶板,污水管不宜超过200米长;1.2米覆 土车库顶板,污水管不宜超过100米长; 9.考虑各种管线埋深时,要考虑地库顶板的找平层,构造层及施工误差; 10.其它未尽事宜参照各种规范及计算结果。 二、地下车库顶板各类管线布置设计指导 1.车库主梁下净高应该不小于 2.9米,其中设备层0.7米,车库净高2.2米; 2.车库风管一般净高不宜大于0.4米; 3.车库梁底净高小于2.9米及风管厚度大于0.4米的要特别注明,做专门处理; 4.井字梁及十字梁主梁下200mm空间为喷淋专属空间;以下空间提到的空间均为主梁下 的距离; 5.井字梁及十字梁主梁下200mm到600mm为风管及给排水,电力,弱电,热力管线布置 空间;其中,风管占用全部200mm到600mm空间,电力、弱电占用200mm到400mm 空间,给排水、热力管线占用400mm到600mm空间; 6.井字梁及十字梁主梁下600mm到700mm为风管支架和增设喷头的空间; 7.除喷淋管线外,其它管线遇风管均向上绕过风管;电气管线之间的交叉、水暖管线之间 的交叉,均采用向上绕过的原则; 8.风管及其它管线布置距主梁不宜小于400mm,以防影响别的管线向上翻绕; 9.单向板布置则应该把X轴方向电气、水暖管线布置在同一标高把Y轴方向的水暖,电气 管线布置在另一个标高,以便充分利用X方向和Y方向的主梁的高差; 10.水暖及电气管成排布置时,总宽度不宜大于1.2米;成排布置的管线宜使用综合支架; 11.电气及水暖管线穿越防火卷帘时,梁底净高不应小于3米 12.各类管线布置时应尽可能避开防火卷帘、人防房间、设备用房(配电房)等区域。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简介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建筑机电工程中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智能化控制等专业的管线安装。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合理布置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将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避免施工阶段各专业管线交叉、衔接不当造成返工,将返工率降低到零点的技术,提高整体布局的观感质量。被建设部列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小项技术之一。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适用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近几年应用也较为广泛。 综合平衡技术一定要有总承包管理思路,对业主指定分包系统管线和预留扩容管线要做好统筹布置。分包单位进场后要将其设计人员纳入部门统一管理,机电部门相关技术人员要了解和指导机电分包单位进行管线综合平衡布置。做到统一管理、共同设计、协调施工、成果共享。 在施工总承包的模式下一般深化设计仅指管线综合平衡布置,在工程总承包的承包模式下,深化设计的范围更为广泛。 综合管线平衡技术特点: 1、采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施工,能更好的落实和调整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方的各项要求,尽可能全面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减少返工损失,减少事故隐患。

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专业管路(线)交叉重叠、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具体如下: ①能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在保证功能情况下,解决管线设备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 ③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要考虑施工顺序对不同管线的要求及运行管理维修的需要,要考虑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线),还要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管道(线)的安排。 ④能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后的拆改工作量;排布好管线可减少窝工损失、降低人工费用等。 在施工管理方面体现在: ——工序管理:先通风工程、其次消防工程、再次是强弱电 ——工程管理:各专业分包召开施工协调会,集思广义,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制定奖罚制度,做好管线的设计变更等信息发布,变更文件注意时效——保工期,合理安排劳力,最大限度减少窝工返工。 综合管线布置意义: ——解决设计中不合理问题 ——避免无序施工 ——提高施工效率 否则会造成很多的返工,延缓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影响美观,甚

(完整版)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机电管线布置的重要性 机电专业中,管线布置包括:给排水管道、消防喷淋管、消防气体管、空调送排风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却水管、电缆桥架、线槽、工艺管线等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机电管线布置在设计图纸中都是分专业、分系统进行管线绘制,专业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加上管线复杂、交叉繁多,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空间合理分配,当在现场施工中必定会造成管线布置方面的冲突,导致安装高度过低,为日后维修带来相当大困难和存在着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具有现场第一手资料,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自身解决施工技术方面经验,投入足够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通过施工前绘制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及相关的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好设备、管道、电缆桥架等在空间的排列走向各专业管线,保证施工的可行性、美观性及生产使用中的实用性。 机电管线深化设计的必要性 (1)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2)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径,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3)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4)确定管线和预留洞的精确定位,减少对结构施工的影响 (5)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6)核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提出完善的设备清单,通过供货商或厂家核定各种设备的订货技术要求,尽快将数据传达给设计以检查设备基础、支架是否符合要,协助结构设计绘制大型设备基础图。 (7)合理布置各专业机房的设备位置,保证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等工作有足够的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 (8)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1、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地下室综合管线施工布置方案

地下室管线综合布置方案 根据地下室水、电、通风设计图纸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总则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小管让大管、各种管道分层布置原则;满足地下室净高保证2.4m,车道入口等公共部位的管路尽量减少或靠墙边(角)敷设,大空间内各类消防管道要求上翻,以保证空间使用功能及管线布置的合理美观。 三、各种管线具体布置如下: 1、喷淋、消火栓主管:D(max)=159mm,紧贴梁底安装,支、吊架采用L50*5角钢现场制作。其占用空间:209mm,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自流排水管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2、防、排烟风管:风管尺寸按图纸设计,风管顶面离主梁底300mm安装,支、吊架采用L40*5角钢现场制作,位置走向按图施工。与电缆桥架、消防管道交叉处采取下列措施: 3、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汁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

符合下表规定。 三、地下室管道支架布置要求 1、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三至六根,支架选用10#槽钢;七根及以上采用12.6#槽钢; 2、成排主干道(含桥架、风管)两根采用6#槽钢; 3、单根DN25、DN32管道支架采用L30*3等边角钢;单根DN40、DN50、DN65管道支架采用L40*4等边角钢,单根80以上管道支架采用L50*5等边角钢; 4、消防主管道和直径大于等于80mm的支管道均要求做U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包箍,直径小于等于65mm的支管道作L型角钢支架并做U型圆钢抱箍; 5、风管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相关图集做防晃支架。 6、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本表的规定。 7、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的管道支架应采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测定支架的中心线及标高,保证同一管路上安装的支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平衡中的应用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随着建筑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也在建设项目各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碰撞的解决虽然并不能减少直接成本,但可以通过降低设计变更及施工现场变更所带来的简介成本,从而增加工程效益。此外,通过BIM解决碰撞过程检查,可优化管综设计,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好的管线综合决定。 1.BIM技术时代带来的新应用 (1)信息整合、高仿真、虚拟漫游 在二维图纸时代,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个专业的设计相互独立,缺乏有效、精准的协调与互动,是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高程控制不如意、动线走向不优化的最直接根源。

而BIM将整个设计整合到一个共享的建筑模型空间中,结构与设备、设备与管线间的空间关系三维可视化,工程师们以超越实际现场查看的方式,在高仿真的三维模型中任意视角查看、巡游、模拟并尝试现实中的各种方案,以准确地寻找到最佳的高程控制、空间共享及最合理的动线安排,并最终整合成一个最优化的综合设计方案。 (2)碰撞检查 图纸三维化后通过模型分析可查找在实际施工时可能出现的碰撞点,提前预见避免在施工时浪费过多的时间,从而加快工程进度,如此也可减少关键部位返工造成的材料损耗,节约成本。 在实际施工过程,在各专业承包单位各自为政,由于对其他专业或者工种、工序间的不了解,产生的冲突与碰撞比比皆是。其主要体现在: a. MEP和结构:比如结构梁、墙的后期打洞或开孔。

市政综合管线设计原则

管线的布置原则 一般有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热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其中,给水、燃气、热力管道是有压力的,排水管道是无压力自流的。 (一)需注意的问题 场地中管线的设置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地下敷设,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种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并且应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载等影响而损坏。 (2)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对安全、卫生、防干扰等有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或靠近敷设。 (3)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形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4)与道路平行的管线不宜设于车道下,不可避免时应尽量将埋深较大、翻修较少的管线布置在车道下。 (二)管线布置的一般原则 (1)地下管线布置原则: 1.地下管线的合理安排顺序,应是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中心。由浅人深的安排下列管道、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沟)、压缩空气管、煤气管、氧气管、乙炔管、给水管、雨水管,最后是污水管。 2.地下管线的基本布置次序,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外,离建筑物由近及远的水平排序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3.地下管线一般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段,特殊困难时才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后将检修较少的给水管和排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 4.饮用水管应避免与排水管及其他含酸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避免将直流电力电缆与其他金属管线靠近敷设。 5.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并排列在一起,有条件的可共沟敷设。 6.地下管线交叉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a)将煤气、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布置在其他管道上面; b)给水管应在污水管上面; c)电力电缆应在热力管和电讯电缆的下边,并在其他管线的上面。 d)互相干扰、影响的管道不能共沟。 e)地下管线可敷设在绿化带下,但不宜布置在乔木下。 f)地下管线重叠时,应将检修量多的、管径小的放在上面,将有污染的放在下面。 (2)地上和架空管线敷设原则:

综合管线设计说明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 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 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留远景发展的需要。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规范、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 3.设计原则 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 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结合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 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 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宜按下列原则规定处理: 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2)支管线避让主管线;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一)

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平衡设计

标高+4.003、工艺排风管400*3201、新风管1000*10004、蒸汽管DN65 5、供回水管2*DN125 6、采暖水管2*DN200 7、空调送风管800*320 8、空调回风管630*2502、新风管400*320实验区二层西走廊设计图纸剖面分析图 123784569 10 11标高+4.45标高+4.85标高+3.65标高+3.65标高+3.65标高+3.20标高+3.209、强电桥架300*100标高+4.6010、喷淋主管DN150标高+2.9511、弱电桥架200*100 标高+2.95 利用BIM 技术进行管线综合平衡设计 文|刘保石 江苏正方园集团 大型、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管线综合平衡设计必不可少,而BIM 技术就管线综合平衡设计如鱼得水,极大提升效率。 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是应用于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涉及到机电工程中暖通、给排水、电气、建筑智能化等专业的管线安装。为确保工程工期和工程质量,避免因各专业设计不协调和设计变更产生的“返工”等经济损失,避免在选用各种支吊架时因选用规格过大造成浪费、选用规格过小造成事故隐患等现象,通过对设计图纸的综合考虑及深化设计,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要施工的图纸利用BIM 技术进行图纸“预装配”,通过典型的截面图及三维模拟可以直观的把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尤其是在施工中各专业之间的位置冲突和标高“打架”问题。目前都在施公前,通过在图纸上提前解决“打架”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基本做到一次成型,减少了因变更和拆改带来的损失。利用BIM 技术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提到的管道“打架”问题。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仿真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BIM 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以解决建筑工程在软件中的描述问题,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能够为实现BIM 技术做载体的软件有Revit 软件、鲁班软件等,Revit 软件偏重于设计阶段,鲁班软件偏重于虚拟施工交底、施工材料、竣工结算管控等施工过程阶段。 利用BIM 技术进行管线碰撞,分析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 以无锡市环境检测中心实验区二楼西走廊为例,使用CAD 画出走廊剖面图(见图1),运用BIM 技术对管廊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剖面图及三维模型(见图2)。 分析上述剖面图,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强电桥架与400*200新风管发生碰撞;1000*1000新风管与土建梁发生碰撞;1000*1000新风管与工艺排风风管发生碰撞;强电桥架施工后无法放电缆,无检修空间;水管支管与与新风管、工艺排风管发生碰撞。 通过三维模型可以直观的看到碰撞的位置与效果,提升协同效率。 管线综合平衡深化设计 通过分析暖通、给排水、电气、消防及建筑自动化各专业的图纸,对机电各专业管线进行二次布局,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 (1)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和标高系统。 (2)地下管线一般自建筑向道路中心线由近到远敷设。其一般的顺序为: 电讯管、缆一电力电缆一热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3)为了便利管线综合和管理工作,对各种管线在市政道路下的位置,大中城市一般均有基本定位,各城市可以统一规定各类管线在道路上的方位。如规定电力电缆、煤气、污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东侧或南侧;电讯、热力、给水、雨水管线布置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在作小区管线综合时,规划设计单位宜遵循当地的上述规定,并结合小区实际,统一合理地解决各类管线的位置。这是小区工程管线综合的关键。 (4)各类地下管线在处理竖向位置时,由地面向下的顺序一般为: 电讯管、缆一热力电缆一电力管线一煤气管线一给水管线一雨水管线一污水管线其中,要点是电讯管缆应在其他管线之上,而污水管线则应在其他管线的最下方。 (5)所有管线均应力求短捷,少转变、少交叉,尽量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设;当管线必须转弯敷设时,其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规定。 (6)当几条管线交叉布置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新建管线让已建的永久管线。 (7)所有管线提倡直埋,除明沟排(雨)水外,一般不做地下管沟如电缆沟、暖气沟等:地下管线的上部覆土深度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表(见表2 -3 - 21)的要求。 (8)各类管线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设施的最小水平、垂直间距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垂直挣距表(见表2-3 - 22)和地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表(见表2-3 - 23)的要求。 (9)为了方便旋工、检修和不影响交通,地下管线尽可能不要布置在交通频繁的机动车道下面,可优先考虑敷设在绿地或人行道下面,尤其是小口径给水管、煤气管、电力、电讯管缆。其次,才考虑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面。大管径的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等较少检修的管道才可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 (10)条件局限时,电讯、电力和热力管线可架空敷设。要注意电讯架空线一般不宜和电力架空线合杆架设。当不得已采用合杆架设时,其架空线之间的距离应予保证。 参见架空线最小垂直与水平间距表(表2-3 -24)。 (11)为节省占地面积和减少土方量,某些性质同类的管道可在留出安装检修距离后平行或上下共沟敷设,但性质相悖的管道,如电力管线与煤气,则严禁近距离同沟敷设。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改精编版

机电管线综合图实施细则 1设计依据 机电综合图应参照以下内容进行综合: 1.1建筑、结构、装修、机电各专业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变更 1.2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图集 2机电管线综合要求 2.1综合排布目的: 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2.2综合排布内容: (1)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由,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2)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3)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3机电综合图工作流程 通 过

4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4.1总体原则: 风管布置在上方(当有重力排水时,通风必须让重力排水管道),电管、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电管、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 4.2避让原则: ⑴有压管让无压管,水管让风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施工时:先安装 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施工上层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4.3管道间距 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墙的距离,最小有100mm 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结构墙需90度拐弯风管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见附表)。 4.4考虑机电末端空间 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考虑到以后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安装,电气桥架安装后放线的操作空间及以后的维修空间,电缆布置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 4.5垂直面排列管道: 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 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性介质管道在下 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 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 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 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上述为管线布置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管间距离以便于安装、检修为原则。

管线综合设计

管线综合设计 1.机电设备专业室内管线综合设计依据 根据各相关专业提供的图纸及国家规范。 2.综合管线 综合管线主要包括:给排水专业管线、空调通风专业管线及电气专业管线。其中给排水管线主要包括生活给水管(其中又经常分高、中、低区生活给水管)、排(雨、污、生活废)水管、消防栓给水管(高、低区)、喷淋管(高、低区)以及生活热水管、蒸汽管等;空调通风管线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管、平时排送风管、消防排烟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凝水管、以及冷却水管等;由于电气专业管线占用空间较少,因此在设计综合管线时只是将动力、照明等配电桥架和消防报警及开关联动等控制线桥架纳入涉及范围。 3.设计原则 3.1各种管线的平面排列及标高设计互相放生冲突时,先按以下原则处理: (1)压力管道让无压(自流)管道; (2)可弯管道让不可弯管道; (3)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 (4)冷水管道让热水管道; 在满足以上条件下,再尽量按以下原则安装: (1)电气管线在上,水管线在下; (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3)风管尽可能贴梁底安装(交叉式在中下) 3.2室内明敷给水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检修的要求。除注明外,可参照下列规定: (1)横干管:与墙、地沟壁的净距>100mm;与梁、柱的净距>50mm(在无接头处)。 (2)立管管道外壁距柱表面>50mm;与墙面的净距参照表1. 表1不同管径的立管与墙面的净距要求

(3)当共用一个支架敷设时,管外壁距墙面不宜小于100mm,距梁柱不宜小于50mm。 (4)管道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100mm,管道上阀门不宜并列安装,应尽量错开位置,若必须并列安装时,阀门外壁最小净距不宜小于200mm。 (5)电线管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0mm。 4.具体规则 (1)管线布置基本原则: 首先应该了解结构专业各平面的梁位、梁高、板厚等问题;其次是了解建筑天花的控制高度及天花的结构形式。各专业管线的布置总则是:尽量错开、并排、向上、紧凑安装,且必须有足够的安装检修高度(空间)。 (2)根据实际层高,按规范规定及建筑要求,确定装修安装高度。如: a、走廊的净空要求通常为:≥2200mm(具体以建筑要求为准) b、地下室车库的净空高度要求通常为:车道:≥2400mm(至少不应小于2200mm)单层车位区≥2200mm(至少不应小于2000mm)双层车位区≥3600mm (3)各管线的平面布置及走向应以综合管线平面图为准,同事参照水、电气、空调施工图施工。 综合管线图纸绘制过程及注意点 (1)首先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将所有设备专业的每张图纸的管道逐一进行详细分析,每种管道最好采用两个图层,一个是管线图层,包括阀门及设备等,另一个是说明图层、用来标注该种管的管径、编号、文字说明等,为了便于区分,每种类型型的管线图层和说明图层采用一种颜色,比如风管、给水管、喷淋管、排水管、动力桥架采用各自不用的颜色(打图时为了突出显示管道线,可临时修改各说明图层颜色)。另外,由于喷淋管较多,为了图面的清晰一般在较小的支管处断开,标上断开符号,施工时可参照喷淋平面。 (2)将经细致处理后得到的空调风水管、电桥架、各种给排水管及喷淋主管汇总于一张图中,最好是将水、电气的管线复制到空调通风图中,因为通风空调图纸图形相对比较复杂。汇总后对重叠的各种管道进行调整、移动,同事确定十几种管道的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且必须注意某些管道的特定要求,如电气管线不能受湿,尽量安装在上层;排污管、排废水管、排雨水管有坡度要求,不能上下移动,所有其他管道必须避之;生活给水管宜在上方(以免受污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