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X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X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X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X

2006年4月April,2006 矿 床 地 质

 MIN ERAL DEPOSITS

第25卷 第2期

Vol.25 No.2

文章编号:0258-7106(2006)02-0164-11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

地球化学及其意义Ξ

何高文1,2,孙晓明1,3#,杨胜雄2,薛 婷1,宋成兵2,石贵勇1,

张 美1,韩喜球4

(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 510275;2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 510075;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4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 310012)

摘 要 文章采用火试金分离富集法和等离子发射光谱(ICP-MS)测定了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GE和Au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结核中P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w Pt平均值为100.90×10-9。各种类型的多金属结核PGE和Au的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及有关参数非常一致,均表现为Pt正异常和Pd负异常,显示其中PGE和Au具有相似的来源。多金属结核与海底海山富钴结壳PGE配分模式及特征元素比值对比表明,两者PGE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海底玄武岩的水岩反应,部分来源于铁陨石,而并非主要来自海底热液及正常海水。

关键词 地球化学;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和Au;富钴结壳;成矿物质来源;东太平洋CC区

中图分类号:P618.53 文献标识码:A

Platinum group elements(PGE)geochemistry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CC zone,east Pacif ic Ocean

HE G aoWen1,2,SUN XiaoMing1,3,YAN G ShengXiong2,XU E Ting1,SON G ChengBing2,

SHI Gui Y ong1,ZHAN G Mei1and HAN XiQiu4

(1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Sun Y 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Guangdong,China;2Guangzhou Marine G eological Survey,ML R,Guangzhou510075,Guangdong,China;3K 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 eology,Guangzhou Institute of G eoche-mistry&S 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510640,Guangdong,China;

4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 Administration,Hangzhou310012,Zhejiang,China)

Abstract

The platinum-group elements and Au concentrations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from the CC zone of East Paci-fic Ocean were determined by a combined NiS fire assay and ICP-MS method,in which P GE were preconcentrated and then measured by ICP-MS.The nodules are enriched with more P GEs than the oceanic crust.Pt,in particular,reaches a high concentration with an average of100.90×10-9in nodules.Different types of nodules have quite similar P GE and Au chondrite-normalized patterns and related parameters,with posi2 tive Pt and negative Pd anomalies,indicating that P GE and Au in different types of nodules have the same

Ξ本文得到中国大洋协会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五”计划项目(D Y105-01-02-1和D Y105-2-0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43019和40473024)、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SG LCAS03-4)、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040558049)和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的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何高文,男,1968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职博士生,主要从事大洋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研究。E-mail:gwhe@https://www.doczj.com/doc/0e15650657.html, #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E-mail:eessxm@https://www.doczj.com/doc/0e15650657.html,

收稿日期 2005-10-08;改回日期 2005-12-15。李 岩编辑。

sources.Besides,the similar P GE chondrite-normalized patterns and element ratios between seamounts cobalt-rich crusts and nodules suggest that they may also have similar sources of P GE,perhaps derived mainly from sea2 water-rock interaction in submarine basalt and partially from iron meteorite,but not directly from submarine hy2 drothermal sulfides and seawater.

K ey w ords:geochemistry,polymetallic nodules,P GE and Au,cobalt-rich crust,source of ore-forming ma2 terials,CC zone of East Pacific Ocean

自从1873年英国“挑战者”号船在大西洋首次发现锰结核(后称多金属结核)以来,由于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人们对海底多金属结核的探索和研究就没有中断过,特别是20世纪60~80年代,在海洋发达的国家之间,掀起了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与研究的热潮。东太平洋海盆CC区〔即克拉里昂(Clarion)—克里帕顿(Clipperton)断裂带之间的区域〕是多金属结核富集区,人们对该区的多金属结核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特征、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Halbach,1984;许东禹等,1994;金翔龙,1997;梁宏锋等,1997;J ung et al.,1999,刘淑琴等,2000;朱克超等,2001;孟宪伟等,2003)。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方面,以往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特征以及个别元素的同位素研究上,对多金属结核中铂族元素(P GE)和金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由于测试难度较大,仅见零星报道(Hodge et al.,1985;Stüben et al.,1999;Anikeeva et al.,2002),因此认识尚不深入。

铂族元素(Os、Ir、Pt、Ru、Rh、Pd)和金同为贵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紧密相邻(其中P GE位于第五、六周期第Ⅷ副族),外层电子构型相似,因此,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分布、分配特征。铂族元素具有强烈的亲铁性和亲硫性,倾向于在硫化物相或铁镍相中富集,所以主要富集于地核中,少量分布于地幔中,地壳中含量很低。由于铂族元素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得它们可以像稀土元素那样,成为一种地球化学示踪剂,为解决物质来源和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及演变程度等问题提供新的手段(李胜荣等, 1994;李晓林等,1998;许成等,2003),特别是为地外物质来源提供证据(侯泉林等,1998;姚德等,2002)。

海底多金属结核中,除富含Mn、Cu、Co、Ni等金属外,铂族元素相对洋壳也明显富集。因此,可以通过对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为多金属结核成矿机理探讨提供信息。本次研究显示:结核中P GE与富钴结壳(简称“结壳”)具有基本相同的来源,主要来自海底玄武岩经水岩反应的产物,部分来自地外物质。

1 区域地质概况

东太平洋海盆CC区为西起莱恩(Line)海岭,东止东太平洋海隆,南北分别以克拉里昂和克里帕顿断裂为界的区域,研究区位于CC区的西部(图1)。受区域构造格局的控制,CC区地形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以130°W左右为界,往东,主体水深变化范围为4000~4900m,呈近南北向展布的阶梯状分布,其中125°W以东的地区水深值一般小于4500m; 130°W以西的区域水深加大,为4900~5300m。CC区是由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发生的海底扩张形成的。据深海钻探和中国的航次调查资料,CC区基底洋壳(层2)由大洋拉斑玄武岩构成。以海洋四号断裂带为界,可将CC区分为西、东两个构造单元,西部层2形成的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距今约为74~100Ma),区内重力异常的低正值重力背景显示高密度地幔异常及海底区域隆起;东部地质时代为始新世—渐新世(距今约为23~49Ma),为比较年轻的洋壳区(van Andel et al.,1973;张伯普等,1995;陈圣源等,1997)。层2分布连续,起伏较大,落差一般大于100m,最大可达1000m以上。层2顶面起伏是由沿扩张脊两翼和洋脊轴平行的岩石圈冷却收缩时产生的断块-断层作用(形成地垒、地堑)形成的。层2顶面起伏控制沉积盖层的分布,影响沉积盖层的发育和多金属结核矿床的分布。在东部断块-断层构造发育,北北西向线状海丘-沟槽地形清晰可见,海丘与沟槽之间高差一般为100~300m;西部与东部明显不同,北北西向断块-断层构造表现微弱,而由基底洋壳隆起产生的断裂构造和多期活动断裂及相伴随的强烈火山活动为其显著的特点(张伯普等,1995;朱克超等,2001)。区内多金属结核广泛分布,与结核关系密切的沉积物类型主要有硅质粘土和含硅质粘土。

561

 第25卷 第2期 何高文等: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图1 采样位置图Fig.1 Map of sampling sites

2 样品与分析方法

研究所用样品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船分别于1997年、1998年和2002年在东太平洋CC区中国开辟区东区6060测站,西区7255、8066和8069测站采集。表2中6060、7255、8066A、8069C为产于沉积物表层的多金属结核(简称“结核”),水深5050~5200m,8066B和8069D 为埋藏于沉积物内部一定深度的结核,结核类型包括菜花状、连生体状和球状3种,根据表面特征可以划分为S型(表面光滑的连生体状和球状)和S+R 型(顶面光滑、底面粗糙的菜花状)(朱克超等, 2001)。

铂族元素和Au的测定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完成,铂族元素的测试方法:将约15~25g样品粉碎至200目,称取试样,倒入坩锅内,并加入碳酸钠、硼酸钠、硼砂、羟基镍、硫磺和面粉等溶剂和锇稀释剂,在1150℃条件下熔融,将熔融体注入铁模,冷却后取出硫镍扣,粉碎后用HCl溶解,加入碲共沉淀剂沉淀后,过滤出不溶物,用王水溶解,转入比色管中定容,最后用ICP-MS测定元素含量。测试标样为GPT-1和GPT-2,其测定结果见表1,从结果可看出吻合性相当好。Au的测试方法:将样品粉碎至200目,称取5g样品于瓷坩锅中,650℃焙烧后,转入三角瓶中加王水分解,泡沫塑料吸附,硫脲解脱,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元素含量。选用不同基体和不同含量的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其方法精密度RSD<30%。

Ni和Cu的测试方法:称取0.1g试样于聚四

661

矿 床 地 质 2006年 

表1 PGE分析采用的标样标准值和测定值对比

T ab1e1 Comparison betw een the recommended and the measured PGE contents in the stand ard sam ples 标样Os Ir Pt Ru Rh Pd GPT-1

w B(标准值)/10-90.050.040.26(0.05)(0.02)0.26 w B(测量值)/10-90.0600.03760.250.0650.0130.245 RSD/%27.323.412.939.828.926.9 GPT-2

w B(标准值)/10-90.060.05 1.60.095(0.1) 2.3 w B(测量值)/10-90.060.059 1.640.170.09 2.01 RSD/%28.716.99.961.521.613.5

氟坩锅中,加入HCl、HNO3、HF、HClO4,在电热板上分解样品,根据含量高低选择不同的稀释倍数使用ICP-AES和ICP-MS测定。选用不同基体和不同含量的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其方法精密度RSD<10%。另一部分样品采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6个结核样品的P GE、Au、Cu和Ni测试结果见表2。表2显示:①结核中P GE和Au元素含量(w B,下同)明显高于洋壳,富集系数(结核中元素含量平均值÷洋壳中元素含量)最小的为Au10.87,最大的为Os265,Pt的含量较高,平均值100.90×10-9;在所分析的样品中,Ru的含量变化为(10.0~14.3)×10-9,Rh为(2.41~6.34)×10-9,Pd为(4. 53~5.95)×10-9,Os为(0.85~1.42)×10-9,Ir为(1.88~4.56)×10-9,Pt为(76.3~124)×10-9,Au 为(1.00~4.00)×10-9;②结核中∑P GE变化不大,为(101.56~155.82)×10-9,稍高于具三层结构结壳外层的平均值(111.39×10-9),而低于三层结壳的内层和中间层以及单层结壳;③样品中特征元素对的比值较为稳定,如Pt/Ir比值大多在45~49之间变化,Pd/Ir比值大体在2~3之间变化,Pt/ Pd比值在19~23之间变化,Pd组(PP GE,即Rh+ Pt+Pd+Au)与Ir组(IP GE,即Os+Ir+Ru)元素比值大多在7~8之间变化。样品6060由于Ru含量相对较高、8066B由于Ir含量较高,元素对比值有所差异。由此可见

,结核中的P GE可能均赋存于某一矿物相中,且P GE之间发生了明显分异,不相容、易熔组分(PP GE)在结核中含量比相容、难熔组分(IP GE)要高,且比值稳定。

与REE中Eu、Ce异常表达方式类似,采用以下公式计算Pt、Pd异常:

图2 不同类型结核中PGE和Au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CI球粒陨石PGE和Au含量据McDonough等(1995) Fig.2 Chondrite-normalized patterns of PGE and Au in

various polymetallic nodules

PGE and Au contents of CI chondrite after McDonough

et al.(1995)

Pt/Pt3=

Pt N

Rh N?Pd N

,Pd/Pd3=

Pd N

Pt N?Au N 式中Pt N、Rh N、Pd N、Au N为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值。

对数据进行CI碳质球粒陨石标准化后做图(图2、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样品元素配分特征非常一致,均表现为Pt正异常(Pt/Pt3>1)、Pd负异常(Pd/Pd3<1),图形呈明显的左倾型,Pt/Ir比值

761

 第25卷 第2期 何高文等: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矿 床 地 质 2006年 861

图3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铂族元素和Au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对比图

原始地幔和CI球粒陨石中PGE和Au据McDonough等(1995),铁陨石据Wilson等(1997),富钴结壳和海山玄武岩据Xue等(2005),

热液硫化物据Pasava等(2004)

Fig.3 Chondrite normalized PGE and Au patterns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balt-rich crusts

The contents of PGE and Au in primitive mantle and CI chondrite after McDonough et al.(1995),iron meteorites after Wilson et al.(1997), cobalt-rich crust and seamount basalt after Xue et al.(2005),hydrothermal sulfides after Pasava et al.(2004)

最大为49.02(表2)。不同类型结核的P GE组成及配分模式差异不显著(图2)。

与结壳对比可以看出,CC区结核与太平洋海山结壳的配分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3),表明结核和结壳的P GE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但海山结壳中P GE总量(∑P GE)、Au、Pt/Pt3等明显高于结核(表2),其中∑P GE约为结核的2.5倍,Au约为结核的60倍,Pt/Pt3约为结核的3.3倍,而Pd则相对亏损,结核中Pd/Pd3约为结壳的40倍,这些差异表明P GE加入结核和结壳的过程不尽相同,并且发生了分异作用。此外,CC区结核与Stüben等(1999)报道的中太平洋结核D G18、D G19样品的P GE配分模式非常吻合,表明太平洋不同地区结核的P GE具有相似的形成机制。

Ir/Au比值被认为是判断地外物质来源的重要标志之一,K/T界线的Ir异常被认为是地外物体撞击的结果,研究表明,大多数K/T界线的Ir/Au比值与球粒陨石接近(3.44)(马配学等,1999)。本文所研究的结核中Ir/Au为0.48~2.28,平均1.01,与球粒陨石相差较大,

其他元素对比值也存在类似

图4 多金属结核∑PGE与Fe相关关系图Fig.4 ∑PGE versus Fe diagram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特征。同时,所有样品均出现明显的Pd负异常,表明球粒陨石不是此类矿床P GE的主要来源(姚德等,2002)。从图3可以看出,铁陨石的配分曲线特征与结核和结壳相似,尤其与结核非常类似(如Pd 和Au异常的特征),据此可以推断,部分地外物质(铁陨石)可能是结核和结壳P GE的提供者。结核

961

 第25卷 第2期 何高文等: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图5 Pt/Pd-Ir/Pd 图解(据Jiang et al.,2003改编)

Fig.

5 Pt/Pd versus Ir/Pd diagram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balt-rich crusts (modified from Jiang et al.,2003)

图6 Pt/Pt 3-Pd/Ir 图解(据储雪蕾等,2001改编)

图例同图5

Fig.6 Pt/Pt 3

versus Pd/Ir diagram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balt-rich crusts (after Chu et al.,2001)

Symbols as for Fig.5

中∑P GE 与Fe 的相关关系(图4)也说明,结核中的P GE 可能与铁矿物存在某种成因关联。Halbach 等(1989)在中太平洋海山结壳中发现了铁陨石,姚德

等(2002)根据结壳Re-Os 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也得出P GE 可能部分来自地外物质的结论。

从海底热液硫化物P GE 配分曲线与结核及结壳的对比来看,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它们虽均表现出Au 正异常和Pd 负异常,但海底热液硫化物具有明

显的Rh 正异常,且Au 正异常程度要大得多,不存在Pt 正异常。因此,海底热液应当不是结核和结壳中P GE 的主要来源。结核和结壳的P GE 曲线特征

与正常海水差异也很大,表明其中的P GE 也可能不

是直接来源于海水。

从图3可以进一步看出,海山蚀变玄武岩的P GE 曲线与结核和结壳类似,均存在Pt 、Au 正异常

和Pd 负异常,其中Au 异常幅度与结壳一致。由此可见,结核和结壳中的P GE 可能是海底玄武岩经水岩反应后的结果。

在Pt/Pd-Ir/Pd (图5)和Pt/Pt 3-Pd/Ir 图解(图6)中,结核、结壳与玄武岩、洋壳、铁陨石等构成一组,分别落在壳源线附近和结晶分异的范围内,而热液硫化物与原始地幔、球粒陨石构成一组,分别落在幔源线附近和部分熔融的范围内。这进一步说明,结核和结壳中的PGE 与洋壳(及其玄武岩产物)及铁

陨石存在成因联系,而与热液硫化物不具有相关性。

在Au/Ir-Pt/Pt 3图解(图7)中,结核、结壳、硫化物由于Au/Ir 比值和Pt/Pt 3差异明显,各成一组,其中结核与黑色页岩、硅质页岩的特征类似(低Au/Ir 值),结壳与玄武岩、磷块岩特征类似(高Pt/Pt 3),热液硫化物与其他块状硫化物矿床相似,具有高Au/Ir 和低Pt/Pt 3比值。这表明Au 与P GE 相比,在热液中具有较强的可溶性,在结核、结壳、硫化物之中,Pt 更倾向于在结壳中富集。

从元素对比值图解(图5、图6、图7)可以看出:尽管结核和结壳中的P GE 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但是在P GE 进入结核和结壳的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分异,其结果是与结核相比,结壳中Pd 更加亏损,而Pt 、Au 相对富集。由于结壳以水成作用直接赋存于玄武岩等海山基岩之上,且处于最低含氧带(OMZ )之下,具有有利于P GE (特别是Pt )沉淀的海洋化学

71 矿 床 地 质 2006年 

图7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Au/Ir-Pt/Pt3图解(引自Jiang et al.,2003)

Fig.7 Au/Ir versus Pt/Pt3diagram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and cobalt-rich crusts(after Jiang et al.,2003)

环境,这可能是结壳与结核相比,Pt相对富集的原因之一。结核和结壳形成年代研究表明,太平洋结壳大约形成于58Ma(Ling et al.,1997;Frank et al., 1999),而CC区结核则要年轻得多,大约形成于8 Ma(黄永样等,1992)。结壳内层和中间(疏松)层中P GE含量明显高于外层和结核,而结壳内层和中间层大约形成于始新世—中新世(55~7Ma)(Pulyae2 va,1997),在此期间曾发生2次较大规模的地外物体撞击地球事件(欧阳自远等,1992),因此,宇宙物质的大量加入可能是结壳内层和中间层P GE富集的又一原因,惰性气体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中间层存在地外物质的证据(Sun et al.,2005),同时也说明,在65Ma以来的6次较大规模的地外撞击事件中,早期的规模要大于晚期。此外,由图6可见,结壳中的P GE可能与海底玄武岩的早期结晶分异有关,结核主要与相对晚期的结晶分异相关。

结核P GE成矿作用并未因结核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水成作用形成的连生体状和球状结核与水成-成岩混合作用形成的菜花状结核具有非常相似的P GE配分模式,表明结核的形成方式及Fe-Mn矿物的种类对P GE进入结核的过程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171

 第25卷 第2期 何高文等: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图8 Cu/Ir-Ni/Pd和Ni/Cu-Pd/Ir图解(引自Pasava

et al.,2003)

▲—多金属结核投点;Ol—橄榄石;CHR—铬铁矿;mass—硫化物固相溶解;PGM—铂族元素;SUL—硫化物;MORB—大洋中脊

玄武岩

Fig.8 Plot of Cu/Ir versus Ni/Pd and Ni/Cu versus Pd/Ir

(after Pasava et al.,2003)

▲—Represents projected points of polymetallic nodules;Ol—

Olivine;CHR—Chromite;mass—Monosulfide solid solution;

SUL—Sulfide;PGM—Platinum-group elements

在Cu/Ir-Ni/Pd图解和Ni/Cu-Pd/Ir图解中(图8a、图8b)中,结核投点均位于层状侵入体范围的边缘,这也表明结核中P GE的来源与海底岩浆活动有关,而与地幔物质不具有直接相关性。

有学者(侯泉林等,1998)认为,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地内作用是P GE富集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德干高原火山气相微粒和夏威夷基拉韦厄(K ilauea)火山气相微粒中检测到(6~8)×10-9的Ir,并且在夏威夷热点火山的富含Ir的气相微粒中检测到的锇同位素的丰度在铁陨石和石陨石的范围之内就是很有力的证据。海底玄武岩作为海底火山作用的产物,可能正是其能够提供P GE的原因所在。由海底火山作用带来的P GE和玄武岩海解蚀变释放的P GE,在海水中可能以不溶于水的胶体颗粒或微粒形式运移,并最终参与结核和结壳的成矿,因此,没有改变海水原有的P GE配分模式。在东太平洋CC区和结壳分布区,海底火山活动强烈,形成规模不等的海山,具备提供物源的条件。

4 结 论

(1)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中P GE相对于洋壳明显富集,尤其是Pt含量较高,平均值为100.90×10-9。特征元素对比值稳定,元素配分特征非常一致,均表现为Pt正异常、Pd负异常,图形呈明显的左倾型,Pt/Ir比值最大为49,不同类型结核的P GE组成及配分模式差异不显著。

(2)结核与结壳的P GE配分模式及元素对比值特征表明,两者P GE具有相似的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海底玄武岩的水岩反应,部分来源于铁陨石,而不是主要来自海底热液及正常海水。

(3)在P GE进入结核和结壳的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分异,与结核相比,结壳中Pd更加亏损,而Pt、Au相对富集。结壳具有有利于P GE(特别是Pt)沉淀的海洋化学环境,而且内层和中间层接受了较多的地外物质,这可能是结壳中Pt相对于结核较为富集的原因。

致 谢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杜安道研究员、屈文俊研究员和邓赛文研究员等协助进行P GE 和Au的分析,谨致谢忱!同时衷心感谢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R eferences

Anikeeva L I,Andreev S I,Alexandrov P A,K azakova V E and Torokhov M P.2002.Formation processes of PGE-bearing oceanic ores[A].In:Andreev S I and Torokhov M,ed.“Minerals of the Ocea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Abstracts[C].St.Petersburg.31~35.

Chen S Y,Y ang S X,Zhu K C,Li Z S,Liu F L,Zeng R J,He G W and Zhang S Z.1997.Polymetallic nodules deposit in the eastern Pa2 cific[M].Beijing:G eol.Pub.House.42~47(in Chinese).

271

矿 床 地 质 2006年 

Chu X L,Sun M and Zhou M F.2001.The Platinum-group element geochemistry in chemical geodynamics[J].Acta Petrologica Sinica, 17(1):112~12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Frank M,O’Nions R K,Hein J R and Banakar V K.1999.60Myr records of major elements and Pb-Nd isotopes from hydrogenous fer2 romanganese crusts:Reconstruction of seawater paleochemistry[J].

G eochim.Cosmochim.Acta,63(11/12):1689~1708.

Halbach P,Kriete C,Prouse B,Prause B and Puteanus D.1989.

Mechanisms to explain the platinum concentration in ferromanganese seamount crusts[J].Marine G eol.,76:95~106.

Halbach P.1984.Deep-sea metallic deposits[J].Ocean Management, 9:35~60.

Hodge V F,Stallard M,K oide M and G oldberg E D.1985.Platinum and platinum anomaly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J].Earth Planet.

Sci.Lett.,72:158~162.

Hou Q L,Ma P X and J u X.1998.K/T boundary:Discussion of the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as indicators of extraterrestrial materials [J].Chinese Sci.Bull.,43(19):1585~1593.

Huang Y Y and Zhou W Q.1992.Sedimentary rate of sediments and growth rate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the central Pacific[A].In: Liang D H,ed.Collected papers on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the cen2 tral Pacific Ocean(Ⅰ)[C].Beijing:G eol.Pub.House.77~126(in Chinese).

Jiang S Y,Y ang J H,Ling H F,Feng H Z,Chen Y Q and Chen J H.

2003.Re-Os isotopes and PGE geochemistry of black shales and in2 tercalated Ni-Mo polymetallic sulfide bed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South China[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s, 13(10):788~794.

Jin X L.1997.Marine geological and deposit features for mineral belt of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eastern Pacific Ocean[M].Beijing:Ocean Press.1~433(in Chinese).

J ung H S and Lee C B.1999.Growth of diagenetic ferromanganese nodules in an oxic deep-sea sedimentary environment,northeast equa2 torial Pacific marine[J].G eol.,157:127~144.

Li S R,G ao Z M and Chen N S.1994.A trial discussion on geochemical tracing system of platinum group elements[J].Bull.Mineral.

Petrol.&G eochem.,1:36~3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X L,Cai Z F and Mao X Y.1998.Study of geochemical tracing of platinum group elements: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in Xinjie layered intrusion,Sichuan Province[J].

Acta G eophysica Sinica,41(Supp.):162~16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ang H F and Liu J H.1997.The distribution of ferromanganese nodules in the northeast pacific basin[J].Marine G eol.&Quater2 nary G eol.,17(3):45~5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ng H F,Burton K W,O’Nions R K,K amber B S,von Blanckenberd F,G ibb A J and Hein J R.1997.Evolution of Nd and Pb isotopes in central Pacific seawater from ferromanganese crusts[J].Earth Planet.Sci.Lett.,146:1~12.

Liu S Q and Song H B.2000.Isotope geochemical studies of oceanic polymetallic nodules[J].Acta G eoscientia Sinica,21(3):273~28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 P X,G ao H L and Hou Q L.1999.Abundance anomalies and distri2 bution patterns of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at the K/T boundary and extraterrestrial impact origin[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4(1): 24~3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cDonough W F and Sun S S.1995.The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J].

Chem.G eol.,120:223~253.

Meng X W,Liu N and Han Y B.2003.C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fer2 romanganese nodules from the CC area,the Pacific Ocean:Evidence for mantle-originated Ce[J].Donghai Marine Sci.,21(1):13~1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Ouyang Z Y and Guan Y B.1992.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aleoclimate cycle induced by the giant impact[J].Chinese Sci.Bull.,37(9): 826~831(in Chinese).

Pasava J,Barnes S and Vyma A.2003.The use of mantle normalization and metal ratio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ources of platinum-group elements in various metal-rich black shales[J].Mineralium Deposita, 38:775~783.

Pasava J,Vyma A,Petersen S and Herzig P.2004.PGE distribution in massive sulfides from the PACMANUS hydrothermal field,eastern Manus basin,Papua New Guinea:Implications for PGE enrichment in some ancient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J].Mineralium Deposita,39:784~792.

Pulyaeva I.1997.Stratification of ferromanganese crusts on the Magel2 lan seamounts[A].In:Wang P X and Berggren W A,ed.Marine geology and palaeoceanography,Proceedings of the30th International

G eological Congress,Volume13[C].Leiden:VNU Science Press. Stüben D,G lasby G P,Eckhardt J D,Eckhardt J D,Brener Z,Moun2 tain B W and Usui A.1999.Enrichments of platinum-group ele2 ments in hydrogenous,diagenetic and hydrothermal marine man2 ganese and iron deposits[J].Explor.&Mining G eol.,8:233~250.

Sun X M,Xue T,He G W,Y e X R,Wang S W,Lu H F and Zhang M.2006.Noble gases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cobalt-rich ferroman2 ganese crusts from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2 cances[J].Acta G 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in press). Taylor S R and Mclcnnan S M.1985.The continental crust:Its compo2 sition and evolution[M].Oxford:Blackwell Scientific Press.1~312.

van Andel T H and Heach G R.1973.G eological results of Leg16: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west Pacific Rise[A].In:Initial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V.16[C].Washington:U.S.

G 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937~949.

Wilson G C,Rucklidge J C,K ilius L R,Ding G J and Cresswell R G.

1997.Precious metal abundances in selected iron meteorites:In-situ AMS measurements of the six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lus gold[J].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583~588. Xu C,Huang Z L,Liu C Q,Zhai S K,Li W B and Guan T.2003.Re2 view on geochemistry of platinum group elements[J].Earth Science Frontiers,10(4):520~52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u D Y,Jing Q H and Liang D H.1994.The ferromanganese nodules

371

 第25卷 第2期 何高文等: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and their forming environment in the Central Pacific[M].Beijing:

G eol.Pub.House(in Chinese).

Xue T,Sun X M,He G W.Wang S W,Lu H F and Zhang M.2005.

G eochemistry of PGE and Au in ferromanganese crusts from

seamounts in the west Pacific Ocean[A].In:Mao J W and Bierlein F P,ed.Mineral deposit research: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Pro2 ceedings of the8th Biennial SG A Meeting[M].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207~209.

Y ao D,Zhang L J,Wiltshire J,Chu F Y,Du A D,Liu X Z and Y ang

F G.2002.PGE and Re-Os isotope compositions and their signifi2

cances of Co-rich ferromanganese crusts[J].Marine G eol.&Qua2 ternary G eol.,22(3):53~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B P,Chen S Y,Wang G N and Tao J.1995.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features of the central Pacific[A].In:Liang D H and Zhang B P,ed.Collected papers on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the cen2 tral Pacific Ocean(II)[M].Beijing:G eol.Pub.House(in Chi2 nese).

Zhu K C,Li Z S,He G W,Zhao Z B,Zeng R J,Chen S Y and Zhu B

D.2001.The polymetallic nodules deposit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M].Beijing:G eol.Pub.House(in Chinese).

附中文参考文献

陈圣源,杨圣雄,朱克超,李振韶,刘方兰,曾瑞坚,何高文,张顺枝.1997.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床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42~47.

储雪蕾,孙 敏,周美夫.2001.化学地球动力学中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17(1):112~122.

侯泉林,马配学,巨 新.1998.关于铂族元素作为地外物质指示元素问题的讨论———以K/T界线为例[J].科学通报,43(4):354~360.黄永样,周文勤.1992.太平洋中部沉积物沉积速率与多金属结核的生长速率[A].见:梁德华,主编.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研究文集(一)[C].北京:地质出版社.77~126.

金翔龙.1997.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带海洋地质与矿床特征[M].

北京:海洋出版社.1~443.

李胜荣,高振敏,陈南生.1994.试论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体系[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36~37.

李晓林,柴之芳,毛雪瑛.1998.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四川新街层状侵入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41(增刊):162~168.

梁宏锋,刘季花.1997.东北太平洋海盆铁锰结核分布规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7(3):45~52.

刘淑琴,宋鹤彬.2000.大洋多金属结核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地球学报,21(3):273~281.

马配学,高洪林,侯泉林.1999.K/T界线铂族元素丰度异常与地外撞击事件[J].地球科学进展,14(1):24~30.

孟宪伟,刘 娜,韩贻兵.2003.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Ce同位素组成———幔源Ce证据[J].东海海洋,21(1):13~17.

欧阳自远,管云彬.1992.巨大撞击事件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37(9):826~831.

许 成,黄智龙,刘丛强,翟世奎,李文博,管 涛.2003.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J].地学前缘,10(4):520~528.

许东禹,金庆焕,梁德华.1994.太平洋中部铁锰结核及其形成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1~418.

姚 德,张丽洁,Wiltshire J C,初凤友,杜安道,刘心中,杨富贵.

2002.富Co铁锰结壳铂族元素与铼-锇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2(3):53~58.

张伯普,陈圣源,王公念,陶 军.1995.太平洋中部地质构造特征

[A].见:梁德华,张伯普,主编.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研究

文集(二)[C].北京:地质出版社.1~9.

朱克超,李振韶,何高文,赵祖斌,曾瑞坚,陈圣源,朱本铎.2001.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产[M].北京:地质出版社.1~134.

471

矿 床 地 质 2006年 

美国西海岸感受中国发展的影响

美国西海岸感受中国发展的影响 来源:环球时报编辑:陈凡 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世界财富增长的80%都来自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世界财富的增长点开始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据估计,在这个新世纪中,全球70%的新财富将由环太平洋地区创造,而中国沿海地区和美国西海岸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从深圳出发,集装箱货轮航行到美国西海岸只要15天,而到东海岸要33天。这个简单比较反映出了美国西海岸和中国的密切关系。近年来,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让很多美国西海岸人都惊呼“太平洋世纪”已经来临。 ·“是中国人给了我饭碗” 这两年在美国西海岸发生的变化让《环球时报》记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暖风。在洛杉矶环球影城采访时,记者发现一名黑人工作人员每逢见到黄种人游客时,都用中文打招呼,“你好”、“请慢点走”、“请坐稳了”、“玩好了吗”。记者在和他聊天时了解到,他前年还失业在家,去年他到环球影城找工作,雇主知道他能说中文,二话不说就雇用了他。他说:“是中国人给了我饭碗。”从西海岸最北端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港、塔科马港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奥克兰、长滩港,直至最南端的圣迭戈港,这一条黄金走廊,再加上夏威夷、阿拉斯加这两个州,已经成为美国通往中国等亚洲新兴国家的广阔前沿阵地。 1784年2月,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港驶出了第一艘直抵中国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它开辟了中美关系的纪元。205年之后,第一艘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货轮“柳林海”号驶进了西海岸的西雅图港。当时的《纽约时报》报道说:“中美海上航线在中断30年之后,中国的第一艘货轮停靠在西雅图港,军乐队奏起了欢迎曲,政治人物在料峭的寒风中等待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但是,这个在春寒中驶进美国港口的中国货轮却预示着太平洋暖风的即将到来。 20多年过去了,西雅图港、长滩港已经成为中美贸易最繁华的港口。2004年8月,《环球时报》记者亲眼见证了7.7万吨集装箱船“中远长滩”号首航抵达美国长滩港的场景。记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会太平吗?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今年11月10日曾公开宣称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称“亚太地区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需要美国的领导”;而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也强调称:“美国国防开支的缩减不会—我重复一遍,不会—以牺牲在亚太地区影响力为代价。”这表明,美国期望中国和其他国家不要认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传统角色在减弱。 亚太地区究竟有哪些挑战亟需美国来“领导”?目前看来所有的挑战似乎都牵涉另一个大国–中国。 毫无疑问,美国注意力重返太平洋,最先受冲击且受冲击最严重的将是中美关系。最近一段时间内,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指责中国不能“肆意妄为”,到奥巴马向中国发难、要求中国行事更像“成年人”,一直到美国将中国不愿在多边峰会上讨论的南海问题带到东亚峰会,美国不断试探中美关系的敏感点。此外,美国还在对台军售、贸易争端、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动作连连。 不过言论和行为未必代表真实意图,随着2012美国大选年临近,美国各方对中国的苛刻言论或许只是为了塑造强硬形象;而中国明年也面临领导层更替,近期对美沉着应对的温和态度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实际上,两国正面临微妙的政治过渡期。 今年3月强震令日本元气大伤,不仅经济蒙受巨大损失,且由于核泄漏危及它国安全,在国际社会承受沉重的舆论压力,这使得震后的日本在外交事务上较以往稍显怠慢,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低估其野心。美国重返亚洲,作为美国在亚洲多年盟友,日本底气见涨,围绕钓鱼岛的事端不断,近来日本又承诺向东南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250亿美元援助,并呼吁举办多边论坛讨论亚洲海事合作,日本还紧随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国务卿希拉里将造访缅甸的言论,表示将加大对缅甸发展援助,拉拢意图明显。这似乎暗示,日本试图在该地区挑战中国影响力,而美国重返亚洲,让它感到靠山近了,机会来了。 “不计后果”的朝鲜一直以来让美国大伤脑筋,今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公开宣称朝鲜仍是“一个严重威胁”,加上六方会谈重启遥遥无期,美朝会谈毫无突破,帕内塔将韩国称为“前沿阵地”不无道理。而出于历史、领土安全、地缘政治等因素考虑,中国势必与美朝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亚洲其他国家而言,中国军力增强,促使邻国加强国防建设,军备竞赛的阴影不免让人紧张。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是太平洋地区传统意义上军事强国,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概述

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概述【三号黑体】 【摘要】大洋底部的多金属结核中富含Mn、Cu、Co、Ni等元素的沉积矿物集合体,目前世界对铁、锰、镍、钴等有用金属元素的需求日益增大,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的经济地位也相应进一步提高,各国对海底铁锰结壳资源的研究力度加强。本篇对目前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分布、聚集的地质特点;物质成分、内部的结构构造;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开采方式等进行综述性概括。总结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大洋多金属结核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对多金属结核还存在的疑惑,夯需努力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小五楷体_GB2312】 一、概述【标题小四黑体】 大洋多金属结核(polymetallic nodule)是一种富含铁、锰、镍、钴等有用金属元素的洋底自生沉积矿物集合体(图一)。1873年英国“挑战者”号环球考察船在大西洋加纳利群岛之法劳岛西南300km 处的海底首次采集到多金属结核,但是直到1965年,美国学者Mero根据110个测站的样品分析结果,指出大洋多金属结核的经济价值后,人们才意识到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巨大潜在经济价值,进而 掀起了一股深海矿产资源调查热。【正文五号宋体】 图一锰结核的剖面图与实物图(引至[1]) 总体而言,它广泛分布于水深4 000~ 6 000 m深海底,丰度达5~ 18 kg/m2。含有铜、钴、镍、锰、铁、钨、钛、钼、金、银、铂等70多种元素。多金属结核中目前已知平均含量达到1×10-6km2以上的元素有50多种其中Ma、Fe、Si、Al、Ca、Mg、Na、Ni、Cu 的丰度在1% 之上,P、Ba、Pb、Zn、Sr、V、Mo、Zr、Ti 等可达100×10-6—1000×10-6数量级。Mn、Co、Mo、Ni、Pb、P、V、Fe、Sr、Y、Zr、Ba、La 等元素在多金属结核中富集程度非常高,可达到地壳丰度的几十倍到几百倍。而Si、Al、K、Ca、Mg、Na、Sc、Ti在多金属结核中的丰度比在地壳中的丰度低,元素趋于分散[5]。而锰铁元素占主要地位,目前也以铁锰结核为主要开采矿床。同时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储藏量相对惊人,据测算,其中大洋洋低主要的猛结核,分布在太平洋的锰储量达2 000亿t,相当于陆地上的57倍;而镍结核90亿t,相当于陆地的83倍;铜结核50亿t,相当于陆地上的9倍;钴结核30亿t,相当于陆地上的539倍[1]。所以对于解决目前紧缺的铜、钴、镍、锰、铁等矿产,一方面大力勘探陆地矿床,另一方面可以把部分工作从陆地上转移到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床。 二、多金属结核的主要分布、富集的地质特点 因为多金属结核广泛分布于水深4 000~ 6 000 m深海底,所以对深海多金属结核分布的调查难

矿床学 重点内容(1-11章)

第一章重点内容 1、什么是矿产? 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具体而言,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 2、矿产资源有哪些显著特点? (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变性;(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共生的特点; 3、按照可提炼的金属及其特性,金属矿产可分为哪些亚类? 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金属矿产。 4、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轻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具体包括哪些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 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钼、铋、汞、锑; 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元素; 5我国矿产资源中严重短缺的矿种有? 铬、铂、钴、钾盐、金刚石等。 6、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形势是: (1)矿产资源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偏低;(2)在具有一些优势矿种的同时,尚有一些急需短缺矿种;(3)多数矿种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4)多数矿种的贫矿多,富矿少;(5)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综合利用程度低,浪费严重;(6)矿产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 7、矿床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 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8、矿床学主要研究哪些具体内容? (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能。(2)研究矿体的形状、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臵和开采条件。(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对中国的影响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菲南海对峙”事件牵动着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敏感的神经。然而,这看似是中菲之间的领土纷争实则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表现。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加大了推动战略重心东移的力度,也加快了推进战略重心东移的速度。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11年10月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是对美战略重心东移和未来十年亚太战略的重要阐述和全面宣示。无论从政策原则还是实际运作来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已基本清晰,即“主导亚太、应对中国、重振美国、维持霸权”。 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意图(一)、在亚太建立美国控制的“北约版”组织,以主导亚太事务。 与美国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相比,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可以说是强敌环伺,如履薄冰。所以,温和、谨慎而坚定的外交就成为中国地缘政治环境的长期要求。而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必然会对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产生影响。 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强化与盟国的关系,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插手南海纠纷,在我过周边搅混水,尤其是奥巴马光临东亚峰会等等一系列举动,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亚太事务的主导权。然而,主导权的意志惟有通过某种机构更易

于体现和通行,而亚洲缺少的就是其主导的区域性组织,因此美急于将“北约版”组织移植亚洲地区。希拉里在上述文中明确点出了这一点:“我们现在的挑战是建立跨太平洋的伙伴关系和机构网,使之与我们的跨大西洋网络一样持久,并与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一致”。 这是美国第一次把在亚太地区建立类似“北约版”组织的底牌亮了出来,并试图利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作为其推动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借TPP之壳,行在亚太地区建立类似“北约版”组织之实。希拉里还进一步指出,美国在亚太的成功与否,TPP是一个“试金石”。(二)应对中国崛起。 美国将亚洲作为应对中国崛起的主攻方向。美国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利用美集中精力和资源打击恐怖主义的间隙,抓住十年战略机遇期发展壮大了自己,尤其大幅提升了在亚洲的影响力,试图在亚洲追求主导地位,将美国挤出这一地区取而代之。 实际上,从小布什政府的第二个任期起,美国就已经提出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对策了。奥巴马上台后不过是加大了对中国防范的力度。TPP是美制衡中国的又一新招。当然,我周边国家对我实力提升后的疑虑加深,也为美制衡中国提供了机会。 (三)“重振美国”,维持霸权。

铂族元素研究现状分析_潘晓东

2015年3月第35卷第1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35 No.1 Mar.,2015 铂族元素研究现状分析 潘晓东,刘琦 (四川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甘孜 626200) 摘要:铂族元素(简称PGE)具有宝贵的物理化学性质,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同时具有货币储备的功能。 在国防和高科技等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我国的铂族元素矿产资源极匮乏,至今尚未找到稍具规模且有工业意义独立PGE矿床。本文通过主要通过对PGM分析测试现状、地质应用、矿床特征以及存在问题综合分析,以期对PGM的研究及勘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铂族元素;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P617.9;P61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5)01-0019-03 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5.01.004 铂族元素(简称PGE)具有宝贵的物理化学性质,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同时具有货币储备的功能。除了饿和钌为钢灰色,其余均为银白色,它们都具有熔点高、强度大、电热性稳定、抗电火花蚀耗性高、抗腐蚀性优良、高温抗氧化性能强、催化活性良好的特点(谢烈文,2001),故其在国防、高科技、汽车、环境保护、航空航天以及装饰品等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PGE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李晓峰,等. 2003)。 1 PGM分析测试现状及地质应用 1.1 PGE化学分析现状 铂族元素在绝大多数地质样品中的含量很低,过去由于PGE 的分析方法和测试精度有限,限制了铂族元素在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铂族元素的分析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分离富集和测定两大步骤。必须取大量的样品对铂族元素进行分离富集,从而克服块金效应,才能得到准确度高和重现性好的结果。为此,选择适当分离、富集的方法是准确测定铂族元素的关键。目前对铂族元素进行分离与富集的常用方法有:火试金法、溶液萃取法、离子吸附交换法等。测试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核方法、伏安法、加速器质谱仪法(Wilson G C, Rucklidge J C, Kilius L R et al. 1997)。 1.2 PGM赋存状态的研究 铂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是铂族元素研究的难点,因其在不同的岩石和矿床会出现不同的PGE矿物物相及其组合。产于铁镁质-超铁镁质层状侵入体中的铂族矿物有铂钯硫化物、铂铁合金、钌硫化物、铑硫化物、铂钯碲化物、钯砷化物及钯的合金,这些PGM可与硫化物矿物共生,也可与硅酸盐矿物共生,还可与铬铁矿及其它氧化物共生。产于蛇绿岩套中的PGM主要是钌、铱、锇的矿物,铂族、铑的矿物则较少,它们可呈合金、硫化物、硫砷化物以及砷化物4种形式。产于阿拉斯加式侵入体中的铂族矿物主要有铂铁合金、碲铂矿、硫铂矿等少数几种,其中铂铁合金与铬铁矿及同时结晶的高温硅酸盐矿物共生。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主要是铂和钯的矿物。基性超基性层状侵入体、蛇绿岩套及阿拉斯加式侵入体中的PGE的共同特点是均与铬铁矿共生,其中硫钌矿常在铬铁矿中呈包体形式出现,而铂和钯的矿物常充填于铬铁矿颗粒之间。另一方面,PGE可能以络合物,如(Pt,Sn,Cl)4+形式存在于熔体(Amosse J,Dable P,Allibert M)。PGE除了可以形成独立矿物,还很有可能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碱金属硫化物(简称BMS)、铬铁矿与橄榄石晶格。常见的PGE族元素矿物有:砷铂矿、碲铋镍钯矿、碲钯矿、硫铂矿、硫镍钯铂矿、锑钯矿、硫砷铱矿、碲铂矿等。 这些铂族元素矿物( PGM )常与与金属硫化物密切共生或包裹于金属硫化物矿物中(主要为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黄铜矿)(Penbert CJ and Merkle ,1999),或收稿日期:2013-12-23 作者简介:潘晓东(1979-),男,湖北人,工程师,从事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摘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2011年10月11日出版的《外交政策杂志》11月号撰写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评论文章,论述21世纪的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及美国对该地区的参与。文章提出,“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富汗或伊拉克。美国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该文是关于美国未来战略的重要文献,对中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希拉里〃克林顿 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Rodham Clinton)为2011年10月11日出版的《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 Magazine)11月号撰写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的评论文章,论述21世纪的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及美国对该地区的参与。该文是关于 美国未来战略的重要文献,对于中国了解美国在未来全球政治、军事、经济的战略布局是 极为重要的参考。我们特将全文转载于此,以飨客户。 全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翻译。 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富汗或伊拉克。美国将臵身于行动的中心。 随着伊拉克战争接近尾声以及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美国现在处于一个转折点。在过去10年中,我们向上述两个战区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在今后10年 中,我们对在哪里投入时间和精力需要做到灵活并有系统性,从而让我们自己处 于最有利的地位,以保持我们的领导作用,保障我们的利益,推进我们的价值观。 因此,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 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政治的一个关键的驱动力。这个地区从印度次大陆一直延伸到美洲西海岸,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由于交通运输和战略因素而 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亚太地区的人口几乎占到世界总人口的一半。这个地区 拥有很多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有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该地区有我们的一 些重要盟国,还有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重要的新兴强国。

大洋锰结核矿成因之谜

大洋锰结核矿成因之谜 海底锰结核是由英国人首先发现的。1873年2月18日,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来到加那利群岛西南约300千米的海面进行海底取样调查。结果从海底捞上来几块像黑煤球的硬块。船上的几位科学家准都没有见过这种“黑色的卵石块”。后来,这些“黑卵石块”送回英国。经过化验分析,才知道它不是化石,而是含有大量锰,铁、铜、镍、钴等元素的矿石。后来,人们给这种矿石起名叫“大洋锰结核”或“大洋多金属结核”等。由于锰结核矿大量存在于世界各大洋之中,是海洋中最有价值的矿产,所以进入70年代后,世界上有条件的海洋国家,投以巨资,对大洋锰结核矿进行调查,研究其开发的可能性。 尽管人们已经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研究海底锰结核,然而大洋锰结核的成因之谜,仍未解开。科学家提出种种成因假说,但是,每种假说都有其不够完善的地方。 关于锰结核成因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什么是锰结核构成元素供给源?锰结核的沉积地点是怎样形成的?锰结核的生长机理是什么? 关于锰结核的金属供应源问题、科学家提出四种方式:一是大陆或岛屿上岩石风化后分解出了金属离于,被风或是河流带入海洋。二是海底火山、海底风化和水溶液可以为锰结核提供所需的金属元素。三是海水本身是盐类溶液,它可能是最重要的金属元素供应源。四是宇宙尘埃等外空物质也能形成锰结核的元素供给源,尽管它的数量不大。 这些元素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的搬运方式,来到具备形成锰结核的”核”上,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结核,最后形成大小不等的锰结核。在研究这些金属元素的搬运方式上,科学家们没有多大的争议,大家都赞成是通过海水溶解后来到锰结核的“核”上的。然而,科学家对锰结核的生长机理,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围绕着锰结构的生长机理,人们提出了种种的理论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自生化学沉积假说,或者叫作接触氧化和沉淀说。这种观点认为,当海底的pH值增高时,氢氧化铁便会围绕一个核心进行沉淀,氢氧化铁的沉淀物可吸附锰离子,并且产生催化作用,促使二氧化锰不断生成。这种解释虽给人以启发,但是它仍有不完备的地方。第二种假说是生物成因说。这种理论的根据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锰结核的表面和内部细微构造时,发现结该的表面有很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空管和微窟窿,当其形成管子时,摄取了大量的微结核于壳内。第三种假说是火山活动说。这种理论认为,人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在气体从熔岩中析出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微量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淀,形成锰结核矿。对于这种假说,有人提出:很多非火山活动海域内,也发现大量的锰结核,这又该做何种解释呢?

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

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 岩浆矿床主要源于岩浆,但并非所有岩浆都能形成岩浆矿床,也不是在任何地质条件下都能形成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岩浆岩条件、大地构造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等。 一、岩浆矿床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 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介于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之间。其中Cu、Ni易形成硫化物,而Cr、V、Ti、Fe主要为氧化物,并且有较强的形成金属键的能力,可以形成多种自然金属和金属互化物。 Fe和Ni的地球化学性状接近Mg2+,所以在MgO含量高的岩石中Fe和Ni仅以分散状态进入含Mg的造岩矿物中,故Fe、Ni矿化常与含镁较低的镁铁岩有关,特别是在含斜长石较多的辉长岩、斜长岩中有铁矿床形成。铬的地球化学性状决定其在超镁铁岩中含量最高,通常与橄榄岩和纯橄岩有关。铂族元素的性状各有不同,Ru、Os、Ir更具亲氧性,常与铬铁矿共生;Pt相对亲硫,常常产于Cu、Ni硫化物中。 二、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岩浆岩条件 岩浆是岩浆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提供者和携带成矿物质的介质,因此岩浆中有用组分含量的多少对能否形成岩浆矿床有重要影响。不同成分的岩浆所含有用组分的种类和数量很不相同。据统计,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中Cr、Ni、Co、Pt、V、Ti等元素的含量,远较中性岩和酸性岩为高(表3-1)。 一般认为,岩浆岩体的规模越大,其中所含的有用组分越多,因而越有利于成矿。铬(铂)元素在超镁铁质岩中含量最高,这就是铬铁矿矿床主要产于富镁超镁铁质岩中的主要原因。当然,有用组分富集成矿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除岩浆中元素的含量外,还决定于元素本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与地质构造条件等。 表3-1 不同岩浆岩中某些成矿元素含量(重量%) 元素 超镁铁质岩石 (纯橄榄岩等) 镁铁质岩石 (玄武岩、辉长岩等) 中性岩 (闪长岩、安山岩等) 酸性岩 (花岗岩、流纹岩) 钛(Ti)4×10-29×10-28×10-2 2.3×10-2 钒(V)4×10-32×10-21×10-24×10-3 铬(Cr)2×10-12×10-252×10-3 2.5×10-3 铁(Fe)9.85 8.56 5.85 2.70 钴(Co)2×10-2 4.52×10-31×10-35×10-4 镍(Ni)2×10-1 1.6×10-2 5.5×10-38×10-4 铜(Cu)2×10-31×10-2 3.5×10-32×10-3 铂(Pt)2×10-51×10-5- - 硫(S)2×10-23×10-22×10-24×10-2 (据A.Π.维诺格拉多夫,1962)

建立太平洋帝国的战略构想家“西华德”!到现在美国一直在延用此计划!

建立太平洋帝国的战略构想家“西华德”!到现在美国一直 在延用此计划! 作者:卡特尔 威廉·亨利·西沃德(William Henry Seward,1801年5月16日-1872年10月10日),美国律师、地产经纪人、政治家,曾任纽约州州长(1839年~1843年)和美国国务卿(1861年~1869年)。以激烈反对奴隶制、美国内战时期阻止外国政府承认南部联邦而著称。他还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扩张分子,美利坚太平洋帝国设想的积极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奠定了美利坚太平洋帝国的基础。不仅对当时美国的亚太政策打上了自己的烙印,而且对以后美国的亚洲太平洋政策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他也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务卿之一。 人物生平 1820年毕业于联邦学院。1822年获律师资格并在

纽约州奥本开业。1830-1834年任州参议员。1839-1843年任纽约州州长。1849-1861年任联邦国会参议员,辉格党左翼领袖。反对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反对与奴隶主妥协的1850年妥协案和1854年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1861年在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时期任国务卿。协助林肯在内战中处理对外关系。1865年与林肯同日遇刺,但受伤未死。伤愈后,在约翰逊总统任内继续任国务卿,支持总统反对激进共和党人。1867年与俄国谈判购买俄属北美,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1869年离职。1872年10月10日死于美国纽约州卡尤加郡奥本。 从参议员到州长 1801年5月16日生于纽约州奥兰冶县佛罗里达,是塞谬尔·西华德博士和玛丽·詹宁斯之子,在佛罗里达接受基本教育之后,进入纽约州戈申的霍尔学院,1816年进入联合学院,1820年毕业后学习法律,1823年获得律师资格,1824年10月24日和合伙人的女儿结婚,生有三子二女。 1824年与纽约州辉格党的创始人瑟洛·威德相识,由于威德的关系,1830年当选为纽约州参议员,任内支持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银行政策,1833年谋求连任失败,1838年在威德支持下竞选纽约州州长成功,并在1840年连任,坚持内部改良,即使遇到1837年的经济恐慌和随之而来的

铂族金属的矿物原料分布

铂族金属的矿物原料分布 2016-04-09 14:20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铂矿开采早期的铂族金属资源主要为砂矿,如哥伦比亚和俄国乌拉尔的砂矿床。随着砂矿资源的枯竭,人们发现,由于铂族元素与铁、钴、镍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而使得它们在地质作用中趋向于富集在一起。因此铂族元素的原生富集几乎专与镁铁、超镁铁岩有成因关系。自1924年南非地质学家H.Merensky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发现镁铁堆积杂岩层的大铂矿(被命名为默林斯基铂矿)以来,在20世纪60~80年代相继在美国的斯蒂尔沃特、芬兰的派尼卡特杂岩体中发现同类的铂矿床,类似的还有津巴布韦的大岩墙等。这类矿床为数不多,但储量巨大。正是南非铂矿的开采,导致世界铂族金属产量大幅度增加。1960年以来,南非成为世界上铂族金属最大的供应国,其中铂占70%~85%,铑的供应也来自南非。含铂族金属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是另一类铂族矿床类型,如俄罗斯西 伯利亚的诺里尔斯克铜镍铂钯矿床,拥有千吨级的铂族储量。在与基性岩、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钒钛磁铁矿中也常常伴生有铂族金属元素。我国铂族金属探明的储量不大,规模小,品位低,仅为310多吨,占世界总储量的0.6%。主要分布在甘肃金川、云南金宝山和四川。大约90%的铂族金属与硫化铜镍矿伴生,少数赋存于铬铁矿、铁铜矿中。因此,我国的大部分铂族金属是作为铜、镍生产的副产品进行综合回收生产的。

除了铂族金属元素在铜、铁、镍矿石中得到有效的富集之外,某些铂族元素还呈独立的铂族金属矿物而存在于各种硫化物、砷化物等矿物中,它们在许多情况下可能代替了铜、镍或铁;而有些矿床,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德伯里矿区的弗米列昂矿山,铂族金属呈砷铂矿、方铋钯矿或斜铋钯矿的微粒形态出现。铂族元素对碲化物有明显的亲和力,在自然界中至少有三种碲化物。 总之,铂族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稀散元素低,通常,铂为5×10-6%,钯、铑、铱、锇均为1×10-6%,钌为0.1×10-6%,而且分布极不平衡。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 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

中国铂族金属矿床类型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铂族金属矿床类型 中国铂矿床几乎都与基性超基性岩密切有关。王秀璋等(1994)按形成条件,将其分为三类:岩浆熔离型硫化铜镍铂钯矿床、热液再造铂矿床及砂铂矿床(表3.17.6)。 此外,中国还有一些矿床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铂族金属,在综合利用时应予以 注意。 (1)黑色岩系镍钼多元素富集层中的铂族金属 南方的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以及北 方的陕西、山西与河南等广大地区,分布有所谓黑色岩系(或黑色页岩),有的 地方统称其为石煤层;这是一套黑色碳质页岩、黑色碳泥质硅岩、黑色碳质硅岩,其分布的地区在大地构造上相当于中朝地台与扬子地台及秦岭祁连地槽褶皱系两侧。岩系的时代为震旦纪早寒武世、志留纪和二叠纪;特别是南方的寒武纪早期以较高有机碳为特征的沉积序列。整套岩系可分为石煤层、磷块岩系、钒矿层和镍钼多元素富集层。 镍钼多元素富集层除了富含Ni 与Mo 外,还富集有Pt、Pd、Os、Ru、Ag、Au、P、Se、As、Tl、Cu、Pb、Zn、Re、Fe、U 和稀土元素。其岩性序列为:磷块岩黑色碳质粉砂质页岩(含或不含磷结核)镍钼多元素富集层黑色碳质白云 质页岩黑色条纹状碳泥质硅质岩黑色碳质水云母页岩。镍钼多元素富集层中含 铂族金属0.54~0.75 g/t(表3.17.7);另据报道,个别地区的镍钼多元素富集层中Ir 含量特别高(达0.211±0.010 g/t)。黑色岩系的其他层位(磷块岩、钒矿层、石煤与岩石)中铂族元素含量则低得多,一般低一至两个数量级。各类矿石与岩石的Pt/Pd 值有明显的变化。Pt、Pd 与Ni 的关系最为密切,Pt、Pd、Au 与Ni、Mo、Se、Tl 具正相关关系,与V 不相关。镍钼矿石中Os/Ru 为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下: 随着伊拉克战争接近尾声以及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美国现在处于一个转折点。在过去10年中我们向上述两个战区投入了巨大的资源。 在今后10年中,我们对在哪里投入时间和精力需要做到灵活并有系统性,从而使自己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以保持我们的领导作用、保障我们的利益以及推进我们的价值观。因此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美国不能掉头“回家” 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政治的一个关键的驱动力。这个地区从印度次大陆一直延伸到美洲西海岸,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由于交通运输和战略因素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该地区有我们的一些重要盟国,还有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重要的新兴强国。 在亚太地区建设一个更成熟的安全和经济架构以增进稳定和繁荣之时,美国对这个地区的承诺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建立起上述架构,同时使美国受益,让我们在整个世纪继续 的努力已获得成倍收益,而且我们还在继续受益。现在正是美国作为一个太平洋大国作出同样投入的时候,这条战略路线是奥巴马总统在本届政府就任之初便确定的,现在已经产生效益。 由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仍处于过渡时期,我们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挑战,美国政坛上有些人叫我们不要重新定位,而是掉头回家。他们寻求减少我们的国外参与,主张优先解决紧迫的国内问题。这些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受到误导的。那些说我们不能再继续参与全球事务的人完全是本末倒置——不参与的后果远非我们所能承受。从为美国企业打开新市场到遏制核扩散,再到保持商务和航运的自由通行,我们在国外的工作正是我们国内繁荣和安全的关键所在。60 多年来,美国顶住了此类“国家”论调的牵引力和这些论点所隐含的零和逻辑。我们必须再次这样做。 在我们的边界之外,人们也在揣测美国的意图,不知道我们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并发挥领导作用。在亚洲,他们问我们是否真的会长期驻留,我们是否有可能再次因别处发生的事件而转移注意力,我们是否能够作出——并保持——可信的经济和战略承诺,以及我们是否能够以行动来落实这些承诺。答案是:我们能够而且一定会这样做。 亚洲对美国未来极其重要 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是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核心,也是奥巴马总统确定的一项首要任务。亚洲开放的市场为美国进行投资、贸易及获取尖端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将取决于出口和美国公司开发亚洲广阔和不断增长的消费群的能力。

中科院矿床思考题答案(供参考)

高等矿床学思考题 1.岩浆矿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成矿和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2)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岩体内; (3)浸染状矿体与围岩一般呈过渡关系(渐变过渡或者迅速过渡),贯入式矿体有清楚明显的界限,围岩蚀变不发育,但自变质作用较普遍; (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 (5)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达1200~1500℃; (6)矿床主要和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等有成因联系,少数矿床与碱性岩或碳酸岩有关2.岩浆矿床有什么成矿专属性?这些专属性是受什么因素控制? 成矿专属性主要表现在: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主要为铬铁矿矿床,与超基性-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主要为铂族元素矿床,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矿床主要为Cu-Ni 硫化物矿床,基性岩有关的是钒钛磁铁矿矿床,深成碱性岩有关的是磁铁矿-磷灰石矿床,金伯利岩浆有关的是金刚石矿床,蚀变花岗岩有关的是稀有及稀土元素矿床,安山岩有关的是磁铁矿-赤铁矿矿床等; 受控因素: (1)原始岩浆的性质和所含有有用组分的多少,对能否形成岩浆矿床有重要影响。例如铬、镍、钴、铂和钛等元素在基性、超基性岩中的含量远比中性岩和酸性岩中的高,所以这些矿产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密切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 (2)岩浆岩挥发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控制,岩浆中含有适量的挥发性组分对形成岩浆矿床是有利的。挥发性组分容易与成矿金属络合,防止其分散到早期晶出的造岩矿物中去。 (3)岩浆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酸碱度变化; (4)大地构造背景,不同的岩浆矿床与特定的岩浆岩有关,而一定类型的岩浆岩又与特定类型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关。例如伸展构造背景有利于幔源岩浆的形成,形成的超基性岩,金伯利岩,碳酸岩等分别对应不同岩浆矿床的形成。 3.岩浆岩含矿性受什么因素控制?如何判别含矿性好坏? 岩浆源区,初始岩浆/母岩浆的性质及其所含有用组分的多少,部分熔融程度

美国太平洋大学

美国太平洋大学 来源:中联美加(https://www.doczj.com/doc/0e15650657.html,) 太平洋大学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e15650657.html, 太平洋大学是一所四年制私立大学,隶属循道会,成立于1851年,最好的学科是化学、计算机科学、美术、音乐、药剂、商科、教育及工程。最多学生选修的学科,依次是健康科学、商科管理、工程、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太平洋大学的课程安排是将理论与裎相结合的典范。通过实习,裎和研究课程等形式,大学生的文化艺术课程教学将课堂授课与就业前培训完美地融合了起来。太平洋大学的校园社区崇尚互助互爱,在那里,友谊第一,教师们乐于帮助学生追求成功。学校虽小,但正因为如此,给了学生们更多的机会,太平洋大学的教学水平一流。 学校位于加州斯托克顿,靠近旧金山。一百五十台计算机供学生使用;学生宿舍与校园网连接,可收发电子邮件,上国际互联网,使用在线服务。太平洋大学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三级国家级大学,学术声誉全美排名第96名,被评为美国最值得入读的院校之一。学校位于斯托克顿的主校区只有4000多名学生,虽小,但崇尚互助互爱。教师也乐于帮助学生追求成功。 太平洋大学是一个以提供全面的自由的艺术和职业教育而闻名的私人教学机构。在太平洋大学,可以从文理学院选择52种专业,学校提供optometry,职业心理学,医药学,物力治疗学的博士课程,以及职业治疗法,物理辅助研究和教育的研究生课程。学校开设的课程安排提供了广泛的实习,海外学习,研究,社区活动参与和学科间参与活动的选择机会。在校学生享受小班授课,包括与广受学生好评的教职员工高质量的沟通。太平洋大学的教职员工在课程中增加了相互式教学方式,服务项目和实习的内容,在国内得道广泛认可。 太平洋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座落于气候宜人,四季阳光普照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区,附近更有比佛利山庄,迪斯奈乐园,环球影城,圣地亚哥的海洋公园及赌城拉斯维加斯等观光旅游景点环绕,交通便利,校园优美,是美国著名的非赢利性私立大学。 院系及机构设置 太平洋大学由下列学院组成—— 牙医学院,法学院,科学和文理学院,药剂学和健康学院,国际事务学院,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设置—— 人类学、社会学、应用科学、艺术、生物学、商业管理、化学、中国研究、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教育与学习、环境生物学、运动科学、法国研究、德国研究、历史、文学、数学、媒体一体化、电影制版、电影学、新闻、电视制作、现代语言、音乐演奏与教育、哲学、物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戏剧等。 专业及综合排名 2012年USNews美国大学本科综合排名第101名美国最佳法学院---审讯讼辩第5名

铂族元素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铂族元素矿产 铂族元素矿产包括铂、钯、锇、钉,铱、铑6种。这6种矿产在新疆境内虽然都有发现,但都是在评价铜镍矿、铬铁矿和砂金矿中发现的,而且除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的伴生铂族元素进行有专门评价工作外,其余矿点均未进行过专门评价工作,因而新疆铂族元素矿产的地质评价工作程度一般均较低。到2000年底前,新疆铂族元素矿产,仅有喀拉通克铜镍矿3个岩体计算D+E级伴生铂矿储量3027千克,钯4196千克。饿、钉、铱、铑目前仅有矿化,尚未形成可供工业利用的矿床,截至2000年底全区铂族元素矿产已上储量表者仅铂、钯各l处,储量分别为1.26吨和1.34吨。 新疆境内目前发现的铂族元素矿(化)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伴生矿,产出在铜镍矿和铬铁矿矿石中的基性一超基性岩中的岩浆型原生矿;另一类为常与砂金矿相伴的砂铂矿。岩浆型原生矿在新疆有喀拉通克、黄山、黄山东,菁布拉克铜镍矿以及扎河坝铬铁矿等,这些矿床中铂族元素矿物种类较多,有自然铂、钉铁铂矿、铱铁铂矿、等轴钌铂矿,饿铱矿、碲镍铂钯矿和等轴碲铋钯矿等。铂族元素在不同类型矿石中含量变化较大,如在喀拉通克的同一钻孔的致密块状铜镍富矿中铂、钯含量分别为2.1g/t和2g/t,而在致密块状铜镍特富矿石中的铂、钯含量分别为0.23g/t和o.219/t,二者相差近10倍。该矿床铂、钯在各主要矿石中的平均含量分别是:致密块状特富铜镍矿石和富镍高铜矿石为0.28g/t和0.32g/t,浸染状、胶结状富铜贫镍矿石中为0049/t和0.06g/t。全矿平均晶位:铂0.07g/t,钯0.087g/t.铂、钯主要集中在砷铂矿,碲镍铂钯矿和碲铋钯矿三个独立矿物中。经选矿试验铂,钯矿与钴、金、银矿一样,在铜镍精矿中都有较明显的富集,可以综合回收。该矿床中铂、钯储量已达到中型矿床规模。砂铂矿目前仅发现有玛纳斯县红坑和且末县的沙巴恰普两处,砂铂矿产于阶地或现代河床冲积砂砾岩中.与砂金矿伴生。沙巴恰普重砂矿物中发现有锇铱矿和粗铂矿,红坑砂中发现有自然铂、铂铱砂、粗铂矿等。含铂品位0.001—0.06g/ma。铂族元素系亲铁硫元素,与深成的基性一超基性岩均属地球深部的地核、地幔层中的产物。新疆基性一超基性岩发育极广,是寻找铂族元素矿产的极佳地质环境。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铂族元素钌(Ru)异常及其地质意义探讨(李佑国,张成江,杨武年,《矿物学报》2009.S1)

铂族元素钌(Ru)异常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李佑国,张成江,杨武年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铂族元素(简称PGE,包括Pt、Pd、Rh、Ru、Ir、O s)的地球化学性质独特,为强烈亲硫的元素,其中,I PGE(Ir,Ru,Os)是高温矿物(橄榄石、尖晶石、铬铁矿等)的相容元素,PPGE(P,t Pd,Rh)是强不相容元素。铂族元素是基性、超基性岩浆起源和演化过程中,特别是涉及硫化物等诸多环节研究的极其灵敏和不可替代的地球化学示踪剂。 在铂族元素研究过程中,往往使用PGE丰度、Pt/Ir、Pd/Ir、Pt/Pd、Cu/Pd,PPGE/I PGE等地球化学参数来分析铬铁矿和硫化物分离结晶作用以及微量硫化物从岩浆源区的分离的信息。 1铂族元素含量变化与Ru异常的形成 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岩浆中铂族元素的含量取决于源区铂族元素含量、温度、硫逸度,氧逸度以及部分熔融程度的影响。Os、Ir、Ru、Rh趋向于在尖晶石、橄榄石等矿物相中富集(矿物/岩浆分配系数大于1),而Pt和Pd趋向于在岩浆中富集(矿物/岩浆分配系数小于1)。在正常情况下,地幔源区残留有橄榄石、尖晶石等难熔矿物相,使得O s、Ir、Ru、Rh在基性岩浆中的含量远低于地幔源区的含量,而岩浆中的Pt、Pd含量往往会高于地幔源区的含量。当然,如果地幔源区有少量硫化物没有熔完,由于铂族元素与硫化物有高度相容的特性,导致岩浆中会严重亏损铂族元素。 部分熔融程度高的岩浆,如科马提岩岩浆,其O s、Ir、Ru、Rh的丰度值相对较高;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的苦橄质大陆溢流玄武岩则具有较高的Pt、Pd含量。由于在硫化物-硅酸盐(岩浆)体系中,各铂族元素的分配系数大于230,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只要有少量硫化物析出,就会引起铂族元素的显著富集。 在岩浆演化的早期,由于岩浆中的硫未达到饱和浓度,很难发生硫化物的熔离作用,因而O s、 Ir、Ru、Rh等元素便容易进入橄榄石、尖晶石类矿物晶体中,以至于在后来形成的高度富集PGE的硫化物中往往更富集Pt、Pd而相对贫化Os、Ir、Ru 和Rh。 按铂族元素熔点降低的排列顺序(O s、Ir、Ru、Rh、Pt、Pd)中,Ru的原子半径和电离势都最小,电负性相近或略低,其地球化学性质与其他铂族元素有一定差异。由于Ru是铂族元素分配系数变化最大的元素,相对于Ir和Rh而言,Ru的分散富集程度隐藏有重要的成因信息。此外,Ir、Ru 和Rh的低含量测试已经过关(赵正等,2009),为观测Ru异常创造了条件。 为此,作者建议用D Ru或Ir/Ru比值来衡量铂族元素的钌异常: D Ru= 2Ru N Ir N+Rh N 式中,Ru N、Ir N、Rh N均为原始地幔(或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数值。D Ru>1,表示存在Ru的正异常,D Ru<1,表示存在Ru的负异常。 2Ru异常的地质意义探讨 如果岩浆源区残留有尖晶石类矿物,或者岩浆早期由于尖晶石的分离结晶,就会形成Os、Ir、Ru、Rh含量低,Pt、Pd显著富集,明显负Ru异常的岩浆;反之,在一些铬铁矿床中的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模式曲线一般表现为出现Ru的正异常,O s、Ir富集,Pt、Pd强烈亏损的模式(黄圭成, 2009)。 硫化物固溶体/硫化物液体的分配系数表明, Os、Ir、Ru和Rh的分配系数为3~10,Pt、Pd的分配系数为0105~012;反映在层状岩体形成的岩浆房中,新批次岩浆进入到岩浆房时,由于与半凝固的岩浆岩(固溶体)保持平衡的过程中,将导致PGE重新发生分配,Pt、Pd会不断进入熔融状态的岩浆(硫化物相)中,而Os、Ir、Ru和Rh将更多 61 增刊矿物学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