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第一讲、绪论:

自然辨证法: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科学技术哲学;100年以后,科学发展新技术。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历史上的科技与自然观: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

成就:四大发明、天文历算、造船航海、水利地学、建筑工程、冶矿铸造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以实用为基本特征,是一种科学和技术始终未能分离的状态;与古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技术相比,由定理、定律表现出来的理论化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少,而实用形态的知识较多。

远古到夏、商、西周(远古--公元前770年) 萌芽

春秋战国到秦汉前(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雏形

秦汉到南北朝(公元前221年 --公元581年) 形成

隋唐、宋、金、元时期(581年-1386年)高峰

明清时期 (1386年--1840)停滞

2、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特征

伴随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从其形成到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①原始思维形态的自然观(阴阳说、五行、八卦、神话、巫术);②理性思维形态的自然观(儒家、道家、墨家---诸子百家的自然哲学思想;气论)。但其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并不占据主要地位。中国古代哲学尤以道德哲学较为突出,虽然也讲到自然,但更主要的是关注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自然本性。

(1)原始思维形态的古代自然观:神话和巫术是原始思维的两个基本形态。神话从思维的形而上方面思考自然和社会,巫术从形而下的角度在技术和控制的层面关注着自然和社会。理论形态主要是中国古代早期的阴阳说、五行说和八卦说。八卦学说由阴阳学说和五行说演化而来。

(2)理性思维形态的古代自然观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著书立说,在探讨人生、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包含理性思维的自然哲学学说,其中尤以儒家、道家和墨家为主要代表。

3、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探讨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从秦汉以来到明清时,已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和发展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在以原理、定律表现理论性自然知识方面或许不及古希腊,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却在实用科学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什么创造了古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的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这些伟大发明、发现传到欧洲就成为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促进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并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世界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科学技术却逐渐开始衰落,到近代则落在西方的后面呢?这是近年来中外许多学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并且各自都做出了自己的解答。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这一问题做了集中概括,史称“李约瑟难题”。

(二)西方古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1、古希腊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

2、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自然观特征

西方哲学的最初哲学形态: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西方哲学的这个萌芽期,哲学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宇宙自然的探讨,他们常被称为自然哲学家。

早期希腊哲学在解释自然万物何以生成、何以存在的时候,总是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

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从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自然或宇宙为其哲学思考对象;第二、具有鲜明理性批判特征;第三、强烈的思辨特征。

4、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及其基本特征

从公元5世纪左右开始,欧洲进入延续近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的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世纪神学特征的自然观。

中世纪代表人物:1、托马斯.阿奎那,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2、奥古斯丁,把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糅合在一起,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基督教的美学思想。继承了柏拉图的遗产,在道德理论上首先与传统的“幸福论”划清了界限,他的观点有上帝创世说等。

基本特征: 在对自然的认识内容上,神学自然观的思维是一种对古希腊理性思维的自然观的一种倒退,而在逻辑上,则是一种对神学的理性辩护,因而无法引领对自然的深入研究。(三)近代初期科学技术成就及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近代科学技术成就

哥白尼: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科学方法的变革和科学社团的建立

重视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重视分析和归纳分类,排斥思辨性的形而上学玄思,强调实验第一,在进行逻辑和数学定量。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机器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本命题。机器的自然图景认为自然界、宇宙被描绘成一架硕大无比的精确的机器在运转,居住在地球这颗行星上的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在内,也无一不是机器。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认为应该把宇宙的目前状态看作宇宙的过去状态的结果,同时又把它看作今后发生的事件的原因。把自然界的法则简单地理解为机械的因果必然性,夸大必然性而否定偶然性。

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性质与局限性

(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

二、19世纪的自然辩证法

古代自然哲学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

两大基础:(1)黑格尔哲学;(2)当时科学上一系列重大突破

1、18世纪下~19世纪上的科学成就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1755.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1796.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赖尔的地质渐变论:1831.赖尔《地质类原理》。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1859.达尔文《物种起源》。

维勒---尿素人工合成:1828.维勒《论尿素的人工合成》。

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1838.施莱登《植物发生轮》;1839.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迈尔,1841,《关于各种力的量和质的规定性》;焦耳,19中叶,一系列定量试验;亥姆霍兹,1847,《论力的守恒》。

总结:发展(星云假说,天;地质渐变论,地;生物进化论,生命)。

联系(尿素人工合成,无机---有机;细胞学说,动物---植物;能量守恒定律,各种运动形式)

2、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工作---主要是恩格斯。

贡献:自然观(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和循环中运动着。)、科学技术方法论(批判改造了培根、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思想第一次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科学技术观(不仅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

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

辩证逻辑思维---思维科学---人类思维

三、现代科技与自然观的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的产生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新三论”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旧三论”

系统科学的诞生给辩证自然观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思想和内容:在物质观上开始把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在时空观上深入研究时空与物质关联的复杂性;在演化观上强调事物的生成与演化及其方向和趋势;在生命观上突出“自组织”的观点(事物自发自主地从非生命演化出生命);在发展观上强调环境和条件(外因)的作用;最大的变革在于它提出了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的观点。

(二)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及其演化

1、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特点: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结构;要素彼此间联系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系统具有特定功能,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凸现出来。

2、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系统由要素组成,却具有要素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原因在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换言之,系统总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所谓结构,指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所谓功能,指的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行为、能力和功效。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①结构是功能的基础;②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结构蕴藏于内,功能表现于外;结构相对稳定,功能易于变化;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对结构又有能动反作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又有不同表现形式:(1)系统结构相同,但由于组成系统要素不同,系统表现出不同功能。

(2)系统要素相同,但结构不同,其功能也不同

(3)组成系统要素和结构都不同,但功能可能相同

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3、自然界的演化

20世纪的新物理学革命革新了机械自然观的物质观和时空观。随后出现的系统科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则带来了从静止到演化的自然观——演化发展的自组织自然观。其基本观点是:自然的演化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自然的进化是一个不断有序化和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具有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的自组织机制;自然界的循环发展具有无

限性。

(1)宇宙和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大爆炸理论、宇宙暴胀论

(2)地球的演化:内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外部圈层的形成和演化,地壳运动论

(3)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简单分子合成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生命出现后又经历了非细胞---细胞、原核---真核的演化,而真核细胞的出现标志着地球发展和生命演化进入一个新里程。

(三)天人和谐的生态自然观

20世纪自然观新进展不仅体现了关于自然界系统联系和演化发展的特征,而且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特性。以往的自然观主要是关于自然的观点,而20世纪的辩证自然观则是包含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自然观,是人如何对待自然的认知、态度和伦理价值的自然观。

1、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这种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4)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八大公害事件、六大污染事件。“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也是传统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3、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以及系统科学的发展,生态学的研究视野拓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了一门关于人类“生存之科学”的人类生态学,具体而生动地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人类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依据。

一部是美国女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1962年),开启了人类环保时代的大门;另一部是美国科学家芭芭拉·沃特、勒内·杜博斯合著的《只有一个地球》,并由此催生了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的一系列环境科学分支科学。

这些都为生态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宣告了人类对环境的传统观念的终结,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共识,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4、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

1、物我不分、浑然一体的原始同一关系阶段

人尚未把自我与自然区别开来,既受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奴役和压迫,处于被支配地位,又力图借助神话、自然神崇拜等手段摆脱这种外在的羁绊。

2、人征服改造自然和自然的异化阶段

人的主体性和理性思维得到高度弘扬,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处于中心支配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抽象的主客体关系所取代,自然变成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

与此同时,自然界也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下开始异化、报复人类。

3、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阶段

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凸现,使人类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双向交流互动的关系本性,环保意识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共识。(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人口问题

(2)粮食问题

(3)不可再生资源问题

(4)工业化问题

(5)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

以上五个问题被看成是“五个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星球增长的基本因素”

2、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在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反思过程中,针对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持续状况而提出的。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1994年3月,中国政府编制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确认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参与。

3、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发展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3)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当代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到的危机、安全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来采取共同行动。)(4)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只有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思考:1、简述自然辩证法建立的科学基础?

2、自然辩证法包括的内容?马、恩在这些方面的贡献?

3、简述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框架?

第二讲、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知识生产和精神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组织化、社会化)。

1、作为知识的科学:“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知识:事实、规律、反映。知识体系:系统性。

2、作为认识活动的科学:“知识是探求的结果,而活动才是内容本身。”

3、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门部门,是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一项国际事业。”

二、科学的特性

解释性:不但描述现象,而且要揭示现象的本质、制约现象出现的规律。深刻性,超越常识。精确性:任何定律、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成立;结论的表述要系统、严格、确切、明晰。

可检验性:科学陈述的结果必须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区别于哲学与常识,蕴含着批判性

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就是在试错中不断发展的。

系统性: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达出来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主体际性(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和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在不同认识主体间交流、讨论)

三、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几种不同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与证实原则密切联系在一起;可检验性或可验证性。代表:卡尔纳普《论逻辑经验主义》、石里克)

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库恩:划界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难题的活动;费耶阿本德: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区分)

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不可能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原则。代表人物有夏佩尔和普特南。)

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的范式发生动摇)---科学革命(进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新常规科学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范式即共同体,如科学家共同体、文学家共同体等。实际上,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为大部分共同体成员所广泛承认的问题、方向、方法、手段、过程、标准等等。合理性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从范式以外看到的明显谬误在范式中却是合理的,这有点像相对主义,但它们之间并无优劣之别。

第二节、科学认识的结构

一、科学认识的结构:客体、主体、中介

1、科学认识的主体: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规定;方法和技能方面的规定;价值准则方面的规定。

2、科学认识客体:自身规定;与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

3、中介:仪器和工具;符号和语言;操作、运算和推理规则。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

4、科学认识的过程

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实践中运用科学认识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能动的反映客体的过程。

5、科学认识的本质:能动地反映客体;创造性的建构过程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静态结构: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动态过程:获取科学事实、形成科学定律、提出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1)定义: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的正确描述。它既不是客观事实本身,也不是科学理论,而是科学理论与客观事实的结合。

(2)特点:第一、可重复性。科学事实应该可以在不同的观察和实验中重复出现,是科学事实具有可靠性的保证。并具有一定的精确性

第二、科学事实渗透理论。任何科学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之下获得的,不存在独立于所有科学理论的科学事实。

第三、系统性。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系统的反映客观事实,并具有一定的精确性

第四、个别性。科学事实是对个别事物的描述,所以形式上应当是单称陈述,这就是科学事实与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重要区别

第五、相对独立性。科学事实一旦确认,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3)科学事实分为I、II两方面:客体和仪器互作的表征,如观测仪器上所显示的数字、

图像等,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认识条件有关;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既与客体的本性、仪器的性能有关,也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

(4)科学事实的作用:第一,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第二,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和依据。

2、科学定律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通常是全称命题,可分为经验定律和理论定律。

经验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归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来的反映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具有描述性、直接实验性,与观察、实验直接相关。具有直接可判定或测量的经验内容。理论定律获取的途径:借助想象、直觉、灵感等得出的对客体本质的更深刻反映,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它不是直接源于经验概括,其中的抽象概念也不能从经验中导出。

(2)特征: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定律经过了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在其适用范围之内是绝对真理;由于人们的实践水平具有历史局限性,这种检验也就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所以科学定律是相对真理。科学定律具有简明性特征,一般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语言来表达。

(3)科学定律的作用:第一,科学定律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通过科学抽象得到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第二,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经验定律的提出或发现来完成,科学定律也是明确科学概念的一种有效手段;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是科学理论构成的基础。第三,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经验定律可以解释已知的科学事实和预见未知的科学事实;理论定律可以解释已知的经验定律和预见未知的经验定律。3、科学假说:

(1)含义: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假定性猜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2)结构: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见和预言

(3)特点:科学性、猜测性(假定性)、试探性

(4)方法论意义: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4、科学理论

(1)含义: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对某种自然现象本质的系统说明,是由科学概念、原理、定律、论证组成的知识体系

(2)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逻辑结论“演绎型逻辑体系”

(3)特征:客观真理性(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因而具有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逻辑完备性(科学理论中的范围和规律是一个个依次推导出来的,有前后一贯的内在联系,具有演绎的逻辑结构,逻辑上的无矛盾性和完备性的特点);全面系统性(科学理论不是孤立的各种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单元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科学预见性(不但能解释已知事实还能预见未知事实,因为它具有逻辑完备性,通过推导得出的逻辑结论能提供新的知识)总结: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科学理论作为构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地、辩证地联系在一起。

第三节科学价值和科学精神

一、科学价值

1、科学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科学的内在价值:“由于其对真理的追求而对人认识世界的需求的满足,这是一种对人的智力上的追求之满足。”

科学的外在价值:“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或意义。”

物质价值,对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价值,即作为人类认识活动,其方法、思想及精神对人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文化事业的影响。

2、“价值中立说”与“价值负荷说”

价值中立说:“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是互不相关的,即科学与价值无涉。”

价值负荷说:“科学本身以及科学的应用都无法回避价值的问题,甚至科学具有伦理意义。因此,科学本身就有善恶之分。”(普特南)

二、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

1)含义:“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成果中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表现出科学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2)构成: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有条件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

2、科学精神的文化意义

科学精神有利于人们养成客观公正的心智习惯。

科学的理性精神有助于人们形成诉诸理性的思考方式。

科学的批判精神以及科学评价中对普遍主义的追求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民主意识。

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样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

思考:

认识科学有哪几个视角?

科学有哪些特征?如何根据这些特征把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区分开?

科学认识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它们在科学认识中起什么作用?

科学知识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的内涵是什么?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

谈谈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三讲科研选题、观察实验及科学假说的形成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选题→获取科学事实(材料)→对材料进行加工(思维)→最终获得理性认识的成果(假说→理论)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

1.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理论依据:总体看,旧理论的终点,新理论的起点。具体过程看,问题的框架,问题驱动和引导研究。

一种观点以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为代表,认为科研是从观察和搜集资料开始的,然后经归纳上升到理论。另一观点以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为代表,提出科研始于问题2.科学问题的含义

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而尚无确定的答案。

(1)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希尔波特)

(2)与科学认识主体的“欲求”以及智能状况相联系。

(3)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问题的指向、研究的目标、求解的应答域

3.科学问题的来源

“来源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由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矛盾产生;由科学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矛盾产生;由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产生;经验事实累积到一定时候产生;社会需求1).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例如,卢瑟福为了解释a大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结构模型。

2).来源于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例如,爱因斯坦在普朗克的量子论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起来。

3).来源于现有技术条件与人们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即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

二、科研选题

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

1.选题的意义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培根: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2.科研选题的步骤

(1)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

文献调研:准、新、全;实际考察:要知道都有谁在说话,说了些什么话。

(2)提出选题:

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的核心问题;预期目标;研究路线(方法);研究步骤

(3)初步论证:

立题依据-合理性分析;实施条件-可行性分析;预期效果-可用性分析

(4)评议和确定课题:

综合评价、多轮、匿名

3.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科研选题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创造性原则: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未曾提出或没有解决的问题。

科学性原则:科研选题应以一定的科学理论或科学事实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

可行性原则:所选择的课题要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择。

第二节科学事实的获取

一、科学观察

“在自然发生的状态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选择的感知活动”。(1)

感知性;目的性

(2)科学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通过仪器等)。后者能提供更准确的观测结果。(3)科学观察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学实验

含义: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或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过程。

特点: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强化、激化研究对象;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经济可靠。

作用:检验原理真理性的标准;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比较:

共同点:目的性、感知性(是否借助仪器)

区别:是否改变对象、主动或被动。观察仅仅是搜集自然界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人们主动的从自然界中索取所期望的东西。

三、观察和实验中的若干认识论问题

1、观察和实验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观察渗透理论”

a.有目的的感知活动,事先规划设计,

b.不仅是接收信息,同时也是加工信息。

c.陈述语言与特定的科学理论相联系。

结论:把客观事物描述为科学事实时,理论框架一直在背后起作用。

- “定向”,有选择的接收外界信息。

- “加工改造”,理解到观察到的到底是什么。

2、实验对象与测量仪器的相互作用

实验者、实验对象、测量系统。坚持微观客体的客观实在性。主体不可能离开测量仪器去研究客体的性质。判定“信息”时,必须充分考虑测量仪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因素。(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3、观察的客观性

客观世界在认识主体中的正确反映,在一定的科学认识条件下的客观结果,科学观察能够达到。(1)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指导思想),消除自然界中的假象。(2)尽可能纠正人感官在生理上的局限性造成的错觉。(3)使实验结果用标准的方法重演,防止偶然的失误或故意的弄虚作假。(4)保持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谨防先入为主与偏见。

4、观察与实验过程中的机遇

机遇的含义:“在科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意外的出现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的现象”

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据:自然界本身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如何正确对待机遇:辩证的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认识主体识别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判断力、科学的想象力、渊博的理论知识。

第三节科学假说的形成

1.形成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对应原则:一般来说假说不应与经过检验的科学理论相矛盾。在新假说转化为新理论并取代旧理论时,它应继承旧理论中被实践检验过的合理内容,并把旧理论作为特例或极限形式包含进来。

(2)解释性原则:假说应当与已知的经过实践复核的事实相符合,不仅能解释个别事实,而且能解释该领域已知的全部事实。

(3)可检验性原则:提出的假说必须能用观察、实验加以检验,从而判定它的真伪。不可检验的假说是不科学的。

2.经验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

(1)经验定律描述的是事物表面的规律,揭示了现象之间某种普遍联系(共同特征),但限于揭示表面联系,不能理解这种联系的普遍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特征:其一,采用描述性的语词(具体的科学概念);其二,相对稳定。

经验定律可分为性质描述型的和关系描述型的。性质描述型经验定律是对某类现象共同性质和特征的普遍化描述,是对已有经验知识的总结和推广(例如,描述液体表面张力的经验定律)。关系描述型经验定律是对两类现象或若干类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普遍化描述(例如,波义耳-马略特气体定律)。

3.原理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

原理定律型假说是对事物内部必然联系的反映或解释。它寻求的是对经验定律的解释(说明“为什么”)。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原理定律处于比经验定律更高的层次。经验定律能够说明相关的科学事实,原理定律能够解释经验定律。

原理定律型假说的形成方法:溯因方法与科学猜想。

思考:

什么是科学问题?在科研选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讲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及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概念、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类比)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非逻辑思维(直觉、灵感)

1、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分析与综合、归纳、演绎、类比。

分析方法是把研究对象整体分为各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等,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方法。综合方法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整体性认识的认识方法。它以分析为基础,探索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方式,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认识。辩证的综合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加和,本质上是一种在分析基础上的创造。

归纳方法:从大量个别或特殊的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通过现象达到本质;通过特殊揭示一般。“被观察的大量A都有性质B,则所有A均有B。”

演绎方法: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达到相应的结论。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所有的: S→P,有: M→S,所以: M→P。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类比方法:根据两类对象之间某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

三类方法的比较:

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觉(对事物的本质的直接领悟);灵感(新意象、新感觉、新思想在思维过程中突然涌现出来的现象)。

特征:认识发生的突发性;认识过程的突变性;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方法论意义: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在科学发现中产生新思想、新概念和形成新假说、提出新模型的基本途径之一

3、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1)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或称“求异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它的特点是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2)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或称“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思维能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接受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推论。

第五讲技术与技术研究开发

一、技术及其存在方式

1、技术的含义

历史:工匠性技术、工具性技术、科学性技术

技术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是人类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而积累、创造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方法和相应知识的总和。

技术是硬件和软件部分的综合:

硬部分:技术的直观表达形式:工具、机器、仪表。

软部分:技术目的实现的方式方法:设计方法、操作方法、维护方法,技艺与技能,同时也包括技术思想。

2、技术的属性

(1)自然属性: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技术活动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技术的实现,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条件)

(2)社会属性: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天然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的调控过程中,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生命力取决于与社会的相容性;其应用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性)

(3)生产力属性:技术直接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之中。

3、技术体系

(1)技术体系的含义

构成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基础的技术总和及其结构称为这一时期的技术体系。

主导技术:在一定的技术体系中,一般总有一类技术在该技术体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它的发展代表着一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它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整个技术体系的发展。主导技术群:与主导技术相关的一系列技术,包括导致主导技术产生的技术,与主导技术相配合的技术,受主导技术推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技术,它们围绕主导技术构成一个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技术群。

(2)技术体系的构成

在某一历史时期,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技术群外,还包括上一历史时期主导技术群的后续发展以及下一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群(新兴技术)的萌芽、发展。这些技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制约,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技术体系),在这个整体中各类技术的发展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代表了该时期技术发展的水平、趋势和性质。

(3)技术体系的特征

层次性:若干由要素经相干性关系构成的系统,再通过新的相干性关系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关系。

网络性:任何一项技术都会与其它门类的技术有共享交叉关系。”(一种技术目的需要多种技术门类为之服务,一项专业技术又可以为多种技术目的服务。)

动态性:新的技术目的产生就会不断推动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出现,从而使技术体系的结构不断得到改善

优化性:一类技术发生新的变革,会立体地波及到整个技术体系,迫使其它技术门类发生相应变革,以使系统达到优化。

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简述:技术开发

是一种经济行为;是包含多环节的复杂过程。(一种有具体目标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创造性

的研究活动,其本身是一种创新。其目标是创造或完善可以给生产带来更多效益的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方法,它包括从应用研究到大批量投产或新工艺、新方法完成前的全过程。)1、技术创造活动的基本程序

(1)技术课题规划

对所要展开技术工作的宏观决策设定具体的技术目的,对技术发展及其后果做出预测、评估。(2)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技术活动的微观创造阶段。构思:寻找在既定的限制条件下满足课题要求的新方案,包括提出技术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设计:通过概略设计、技术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阶段,把创造构思得到的设想或方案具体化,拟定出具体的可供实施的技术方案。

(3)技术的试验与实施

技术实现的阶段。根据技术设计提供的详细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的研制、小批量生产、技术鉴定和正式投产。对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设计阶段,以便对方案做出调整和改进。

2、技术的预测与评估

(1)技术预测

含义: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技术的过去和现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寻求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并借此推测和判断技术发展的未来状态和趋势,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具有最大化贡献的共性技术。

基本步骤:

确定预测课题和任务---成立预测机构---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确定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评定预测结果---提出预测报告并交付决策

<1>注意:1、预测模型一定要建立准确;2、考虑和预测对象关联的要素;3、考虑外界条件的变化;4、考虑多种可能

<2>类型

直观型预测:主要靠经验、知识、直觉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的预测。“特尔斐法”(专家主观经验法)、“情景分析法”

探索型预测:假定未来仍按过去及现在的趋势发展,由过去和现在推定未来的预测方式。其任务是获得关于未来的新信息,模拟方案实施后的各种结果。“趋势外推法”

规范型预测:先确定一个技术目标,再从目标回溯到现实,研究技术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应该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关键技术法”

反馈型预测:是将探索型和规范型等多类方法的要素结合起来,放在一个反馈系统中,使之相互补充求得预测结果的方式。

<3>方法

特尔斐法、情景分析法、

趋势外推法、关键技术法。

(2)技术评估

1)含义:利用各种科学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分析技术对人类社会、自然界诸相关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人的价值观念)的利弊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社会宏观决策活动、政策研究形式)

2)特点:

评估内容的系统性: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技术、法律、文化、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各个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方面对技术正负效应做出的全面评价。

评估主体的跨学科性:需要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评估者的通力合作,不仅要有技术专家,还

要包括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生态学家、法律学家乃至社会公众。

评估对象的广泛性:以广义上的技术(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为评估对象,甚至与技术有关的法律制定、社会制度的理想状态等都纳入技术评估对象中。

评估方案的可操作性:提供适合于实践的具体方案、策略和规划,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评估过程的动态持续性:贯穿于技术开发—创新—应用的全过程,直接作用于技术发展的取向。

评估视野的开阔性:不仅关注到技术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关注技术的间接的、潜在的、重大的全局性问题。

3)技术评估的程序:资料搜集 ---寻找影响---影响分析---找出非容忍性影响---制定改良方案---综合评价

程序中注意:-特别重视2、3、4四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出非容忍影响”-绝大多数项目通过改良方案可通过。

4)类型、常用方法:

类型:早期:问题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20世纪80年代后:以政策分析为导向的模式;源于参与式民主理念的公共技术评估;以影响技术选择为目标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方法:当前的技术评估方法有数百种之多,用得较多的是: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估法、技术再评估法等。

3、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1)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根据技术发展的要求,利用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构思出所要创造出的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即技术原理的过程,包括提出技术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非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几种常用的技术方案构思方法:科学原理推演法:从科学发现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出发,推演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特殊规律,形成技术原理。

经验提升法:对经验中发现的一些现象“挖掘”和“提炼”,弄清其出现的机理和条件,再人工设置这些条件,则可以构思出新的技术原理。

智力激励法:又称智囊团法、头脑风暴法。在群体中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方法。移植综合法:将在某个技术领域中已经发现的技术原理移植应用到其他技术领域中并进行综合,形成新的技术的方法。

检验表法:设问法、校核目录法。从一个事物的方方面考虑,列出一系列问题,逐一核对讨论,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

自然模拟法:“通过模拟自然物和自然过程形成技术原理的方法。”

回采法:“在新条件下回采已被否定的技术原理,使之在新条件下得以实现的方法。

逆向发明法:“采取反向思维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

(2)技术方案设计

设计:一般是指为了制造某种新东西,事先为它创造出一种模式、模型或观念结构的活动。技术设计:是在产品投产或工程实施之前,提供关于产品制造、工程施工的全部图纸和技术文件,是技术创造链条中观念建构的最后一步,又是其物化过程的起点。

特点:系统性、创造性、社会性、最优化、动态化、宜人性、计算机化

类型: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

技术方案设计四项原则:

功能:所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产品,必须在规定的使用寿命期间满足预期的功能。

安全:设计者必须本着对用户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都给予足够的估计。

经济:设计者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考虑产品今后的运行、维修和劳务费用等,即要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费用。

外观:美学因素;人类工程学

几种常用的技术设计方法:

系统设计法:把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技术设计,通过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等一系列步骤,以寻求整体优化的合理设计方案。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最优化原则

可靠性设计法:使所设计的产品在满足给定可靠性指标的前提下,结构合理、尺寸适宜,避免凭经验选用安全系数设计时出现的危险或保守倾向。

最优化设计法:对实际存在的各种因素加以分析,经过概括和提炼,保留代表客观对象生产过程和系统的本质和特点的内容,扬弃无关紧要而又易于混淆的部分内容,建立起代表这一客体的模型。

思考:什么是技术?技术有哪些属性?

怎样理解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

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中都涉及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如何在技术活动中应用?

第六讲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运行规律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保障: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社会分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1、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科学技术产业化、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科学技术全球化)

2、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规律

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理论)

在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与国际环境不同,会产生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汤浅光朝:科学中心转移的理论

科学中心的转移:意大利(1540一1610);英国(1660一1730) ;法国(1770一1830) 德国(1810一1920) ;美国(1920一)

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科学指数增长理论)

普赖斯:科学的指数增长律F(t)=Aekt

科学的发展“同上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

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巴比伦以来的科学》

社会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小科学大科学》

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带头学科更迭理论)

16世纪到18世纪,力学

19世纪,一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

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和亚原子物理学)

20世纪中期开始,一组,除物理学外,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宇航学、高分子化学预言:分子生物学,心理学为主的一组学科

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技术流动理论)

区域、国家、国际范围的不平衡性;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自然地理、资源状况、生产方式、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影响,导致技术在国家、地区之间的流动。)

“社会选择”:技术引进、技术转移、技术贸易、境外技术开发、技术联盟合作开发

二、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社会保障

1、社会环境系统

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

2、国家战略和科技政策

战略方针制定;政策法规引导。

3、科学奖励制度

科学贡献的同行和社会承认及相应的奖励。

4、技术专利制度

保护发明者的自主知识产权,制约后期搭便车式的获利者,并保障发明者前期投人的回收。

5、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不从事直接的科学技术的生产活动,它的目的是:在科学技术生产者之间、科学技术生产者和采用者之间、科学技术生产者与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沟通,形成相互依存和促进的非线性共生作用机制,以促进技术、资本、服务的协同进步。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大多产生于80年代,从功能上大体上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二是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招投标机构、情报信息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和各类科技咨询机构等;三是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包括常设技术市场、人才中介市场、科技条件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

1、科学技术的体制化

科学技术活动确立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过程。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形式化,是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主要内涵和标志。

现代科学体制:大学的科研体制(分科的系、研究生院制度)企业中工业实验室、国立科研机构。

现代技术体制:现代科学家的社会角色、职业岗位中的技术专家、企业中从事技术工作人员2、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1)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不是根据科学工作者所掌握的权力和财产来界定,而是根据社会承认度的不同形成自身的等级体系。(马太效应、权威结构、权威金字塔)

权威的行使和对权威的信仰、服从、完全是建立在受动者自愿的基础之上的。

马太效应:科学家一旦具有一定优势后,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一步去获得成果和承认,获得评价他人成果的权力以及压制“小人物”的机会。科学上的优势积累

表现:

累计优势效应:那些在过去作过优秀成果的人好像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即使别人已先于他完成该项工作);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约仍然不会出名。

光环效应: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非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这些科学家作出了最初的重要贡献,以后他们的工作还会被频频引证。当然,被引证的程度可部分的表明一些科学家的可见性。

回溯效应:对一位科学家早期工作引证数量的增加,是由于他现在在科学界分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较高,而不是由于其早期工作的质量有所改进。

普朗克效应: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创造,很少是逐渐地争取和转变他的对手而获得成功的,扫罗变成保罗的事是罕见的。而一般的情况是,对手们逐渐死去,成长中的一代从一开始就熟悉这种观念。

棘轮效应:科学家一旦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某种承认与地位,就再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地位,就象有棘爪防止倒转的棘轮一样。

(2)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的构成

科学技术的社团组织、科技交流的物质载体、科学技术的教育机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机构

3、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科学的社会规范:默顿,1942,《科学的规范结构》

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独创性

诘难:科学运行的现实与默顿规范相背离?

学术界历来就存在为个人名誉、地位、特权利益或逃避现实而苦心经营的人,在竞争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弄虚作假现象。科学发现和成果的社会承认往往与发现者的声望、地位及其它个人和社会因素相关。保密行为愈来愈严重。怀疑地检验他人的工作时常得不到有效贯彻。病态科学的大量存在。默顿规范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适合于现代大科学。默顿规范只是一种“理想类型”或根本不存在的概念抽象物,它是不符合实际的或毫无意义的。对默顿获致规范的功能主义方法和默顿学派倡导的引证分析、内容分析、集体传记等经验研究方法的批判。

技术的社会规范:独占主义或垄断主义,具体的制度安排是保密和专利制度,不具有科学那样的普遍主义。找不到处处一致的评价标准,无私利性的规范对技术更不适用,技术不是不要求独创性,但相对科学对独创性的要求要低一些。技术的继承性要比科学强烈得多。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1、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20世纪的科学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微观领域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理论上的两大突破(相对论、量子力学)。

宏观低速——微观高速;传统学科的革命性进展;崭新学科纷纷兴起。

20世纪的新技术革命: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使一场新技术革命的序幕悄悄拉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以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柱,在微观领域向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开拓,在宏观领域向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扩展的一大批相互关联、成群集队的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群落。

2、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卢普1962 “知识产业”;丹尼尔.贝尔1973 “后工业社会论”;阿尔温.托夫勒1980 “第三次浪潮论”;奈斯比特1982 “大趋势论”。

3、迎接知识经济的新挑战

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4、新时期的战略抉择

三个层次的构想:“主战场”---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为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两番服务的科学技术工作。“高技术”---为提高我国经济竞争能力奠定基础,以求长远发展的新技术与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基础和应用研究”---为经济建设和高技术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11、985工程)

国家创新体系: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盈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我国知识分子要发扬爱国、敬业、务实、献身的优良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就在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创造。现代化是买不来的,也是等不来的。知识分子砥砺进取、顽强拚搏之日,就是中华民族科技发展腾飞有望之时。

思考:现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使社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我们应如何应对社会发展新趋势的挑战?

如何理解“以知识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

传统发展观有哪些弊病?为什么要建立新发展观?

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包括哪三个层次?各个层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如何完善我国的这一体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 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 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 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 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 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 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 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 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其论证方式 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 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 12 科学事实是 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 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C 注意比较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 D 非A 非B 非C 。 14 在相同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结果 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可能是不同的。 D 非A 非B 非C 。 15 正确的观察 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 一、辨证的自然观 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A.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创立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该书对于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重要成就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于1925年在前苏联公开出版。从那以后,自然辩证法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在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一个新学科。 在面授时,我给大家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及研究对象,尤其对为什么要上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作了一定的阐发。那么,对于“自然辩证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绪论》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以及龚育之、孙小礼写的《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主要了解和讨论以下问题: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范围是什么?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以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范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1)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是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 2)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3)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3、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揭示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科学研究是对存在的普遍现象的解释,所以科学研究与自然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 2)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对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科研人员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 共理论课,必须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4、对于“自然辩证法”,你是怎么看的呢?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要内容,其中自然界是第一性的,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关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也有所不同。

北京大学 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 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理士多德 句中的“师”是指柏拉图 2. “自然说数学语言,这个语言的字母和符号是角、圆和直线。”这句话表达了自然数学 化的思想,说这句话的人是伽利略。 科学数学化的开端是伽利略, 先河是毕达哥拉斯。 3. 提出“万物本源是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泰勒斯。 4.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现代科学最接近的古代学说)。 5. 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6. 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凸现规律,系统科学的第一原理)的哲学家是:亚里 士多德。 7. 较好地解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8. 用电路装置模拟地下水属于什么模拟:C A. 物理模拟 B. 过程模拟 C. 数学(数量)模拟 D. 功能模拟 ∵物理模拟=过程模拟,数学模拟是两者数量关系上接近,水流方程和电磁场的相似,仿生属于功能模拟。 9. 下列说法最好地表达了鸭兔图实验结果的是:观察渗透理论(概括面广,表达较温和) 理论决定着我们能观察到说什么。——爱因斯坦(太绝对) 10. 《自然辩证法概论》属于什么学科?科学技术哲学 11. 被恩格斯称为“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18 世纪)星云假说 12. “科学始于问题”是由谁的观点?波普尔(英) 13. 核能的预言、发现、开发和利用过程表明,在现代社会:科学往往走在生产和技术的 前面。(核能是这样,其他不一定) 质能关系式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已经提出,E=mc2 14.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美) 系统论——贝塔朗菲(奥地利)控制论——维纳(美) 耗散论——普里高津(比利时) 15. 属于经验论者的哲学家是:弗朗西斯·培根

自然辩证法答案

第1章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版本1: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版本2: 1.系统自然观: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和论述题)

1,___D____就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①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 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 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 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就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 ②协同性; ③无序性; ④同一性 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就是:D 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就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与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瞧作就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就是:D ①要体现发展,就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 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就是:D 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 ②如果有一个前提就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就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 ①引力、强力、弱力与电磁力, ②引力、强力、弱力与摩擦力 ③引力、强力、弹力与电磁力 ④引力、弱力、电磁力与摩擦力 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就是:C 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就是B 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 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 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 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 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就是:B 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 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 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 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 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C 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自然辩证法试题2

自然辩证法试题 选择题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 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 A、毕达哥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 A、析因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简述题(共30分) 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7分)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分)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试题2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 2、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有什么联系 3、谈谈当代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科学精神是什么 4、谈谈科研选题原则和意义 1、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这句话: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然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际来说,已不是手了。 2、联系实际,运用生态自然观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性。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1)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 (2)中间层次: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3)交叉学科: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综合性和开放性,世界性与民族性。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具有哲学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有三: 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它把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活动

都看成是有结构的整体研究其中普遍而深刻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哲学世界观的性质。第二.从研究的角度上看: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界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对认识变革自然的活动进行纯思维逻辑分析,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来研究自然、人以及两者的中介,因而具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第三.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而更重视哲学抽象。哲学抽象主要特点是进行多层次分析和多学科综合,以便提炼出既普遍又深刻的内容。 2、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有什么联系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科学是反映自然现象的知识;科学是系统地探索自然的一个活动;科学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科学是社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技术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盒技能体系的总和。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利用、控制和改造。技术的两重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 区别:(1)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 (2)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 (3)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概念、定律、论文等形式;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式等形式出现。科学产品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可以商品化。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商业色彩。 (4)科学人才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好奇心、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等是科学人才重要的个性素质。对于技术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有本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法律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因此,创业精神、组织精神、市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 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 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 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 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 (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古代自然观,无论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水、无限者、气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抑或是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如刘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等。),还是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如泰勒斯的“平地模型”,圆柱模型,毕达哥拉斯的“十天体模型”,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都是从物出发解释其他现象,排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坚持物质第一性,本原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感而形成他物,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于: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来揭示自然界各种现象。 二、简述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 1.八卦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以乾(天)、坤(地)、震(雷)、序(风)、坎(水)、离(火)、 艮(山)、兑(泽)这八种事物为本原构成的。天地是第一层次,表示事物的对立面。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终极总结)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1)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属于哲学的分支;(2)具有中介学科特点:处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具体学科之间;(3)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纽带和桥梁;(4)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是开放的体系。 2.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意识。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自然观 1.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 (1)人类自然观的演变总是与同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的。人类自然观受当时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而自然观对科技的发展起着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但科学技术最终总是能突破层层阻碍向前发展,并形成新的自然观,这种新的正确的自然观又会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古代朴素自然观: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靠观察和思辨,缺乏科学的根据作为基础,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3)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和验证,使得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被为宗教神学服务的经院哲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是科学的黑暗时代。(4)近代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以数学和实验为手段的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了起来。但是当时自然科学只有天文学和力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就,已知认识主要是对机械运动的认识,使得这个时代的自然观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特征,只是孤立静止的看待世界。(关联 3题)(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机械化大工业生产过渡时,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发表为诞生标志,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断地接受着检验和发展;其核心是联系、发展;其主要观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②自然界是永恒运动的;③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④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关联 4、近代前期为什么会形成机械论的自然观? (1)受当时生产水平较低、科学水平不高影响。 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处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所搜集到的材料还不足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发展、变化。(2)受当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当时只有研究宏观物体的力学发展的比较完善,成为带头学科,人们用研究力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去认识自然,将其分割,孤立静止的研究,导致形而上学。 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1)坚持人与自然的分离(2)坚持去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严格决定的因果关系(3)自然界的组成是不可分割的微粒:还原论(4)机器的隐喻代替机体的隐喻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普遍联系):1、物理学:19 世纪40 年代“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电流、电磁感应的发现,化学电池的发明;2、化学:1828 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1870 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3、生物学:细胞学说——1838~1839 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分别提出植物、动物细胞学说; 关于自然界的发展演化:1、天文学:德国科学家康德(1755)、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1796)分别独立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2、地质学:英国地质学赖尔在《地质学原理》(1830)一书中以丰富的材料论证了地球地层渐变的理论;3、生物学: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1859)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4、物理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突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18 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等重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它成就,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法。这就使得一方面有可能在这种接连而来的发现的纷乱状态中建立起联系,从而使他们条理化,另一方面,自然科学除了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已经没有别的出路。正是在历史发展的这种必然过程中,也是为了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及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创立了自然辩证法。总而言之,正式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才打破了孤立静止地观察世界的方法,推翻了形而上学自然观,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形而上学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2.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举例说明)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科学上证实了时间与空间、时空与物质的本质联系,以及时空与运动不可分割; 2、普朗克的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理时间中不同于宏观物理的新概念,阐明了事物与场的辩证 统一;3、分子生物学把对生命的研究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解开了生命活动和遗传现象的秘密,大大深化了辩证生命观;4、非线性自组织理论、混沌理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揭示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也为揭示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揭示出自然界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立体的因果网络,是系统的、整体的因果关系。5、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深刻地触及了自然界运动和演化的方向问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1)联系的观点(2)发展的观点 2、主要内容: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独立于人和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自然界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高级运动形式由低级运动形式转化而来,包含低级运动形式,但不能完全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自然界是发展演化和永恒循环的 3.评价:是对旧的自然观的扬弃,它的许多思想在20世纪仍具有启迪性和有效性。其关于自然图景的一些猜测也为20世纪的自然科学所证实。以现代眼光看,有些表述和观点陈旧;形式也有许多需要更新之处 9.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连接纽带的对象关系,这种关系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类自身时代更迭的不断进化,也影响着自然界的演化。2人与自然的这种对象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另一方面,作为人的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存在和活动而改变着其面貌。3实践是人和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纽带。原因:首先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人的第一个实践;其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再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造自然。一方面,实践是人具有能动性的一个基本标志,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人又具有受动性,人的认识活动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人只能在正确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定和协调自己的实践活动。 协调发展原因: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及扩大人工自然的全部努力,就其直接目的而言都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导致的后果,特别是其远期和间接的后果,却往往达不到人类的初始目的,甚至适得其反。就自然界而言,在演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存在着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并时刻都在努力的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在人类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还是有限的,不致出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干涉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在全球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达到了空间尖锐的程度。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上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引出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 六.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答:【定义】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做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点】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作用】科学假说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