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隔代教育:一种正在凸显的社会现象 1

隔代教育:一种正在凸显的社会现象 1

隔代教育:一种正在凸显的社会现象

吴春平,简才勇,潘运

(贵州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贵阳 550001)

[摘要]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祖辈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分析隔代教育利弊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如何发挥祖孙关系在隔代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隔代教育;祖孙关系;积极作用

一、问题提出

隔代教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研究认为,“‘隔代教育’是在祖辈家长和孙辈之间进行的,是祖辈对孙辈的成长发生影响的过程,这一影响过程实际上也是祖辈与孙辈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1]笔者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参与养育孙辈,或完全代替孩子父母全面负责对孩子的养育工作,并包括祖、孙在内的家庭成员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过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和发展,隔代教育已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态。研究者在上海一次调研中发现0—6岁的孩子中有50%至60%由祖父母来带,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祖辈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正成为上海市家庭的教育特色,而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2]。在农村,大量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大都把小孩交给老人照管。据估计,全国有近五成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也就是中国有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3]。当前我国隔代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我国城乡20083位老人调查发现,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4],有关部门对3O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家庭的老人在帮助照看孙辈[5]。可见,隔代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比较注重隔代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利弊问题,而忽视隔代教育中如何发挥祖孙关系对孩子教育的积极影响。因传统文化及社会变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祖辈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所以有必要

对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科学的研究,使它在幼儿的成过程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6]。

二、祖父母变身代理父母是明智还是无奈

综述目前的研究,学者们对隔代教育主要有两种观点:肯定观点和否定观点。

(一)隔代教育的积极肯定观点

其实隔代教育在中国古来有之,即使在今天它也一直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发挥着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1)隔代教育利在全家,它能够让家庭成员获得共同成长。第一,祖辈对孩子的照顾肯定会比成天忙于工作的父母照顾要周到、细致得多,孩子所获得关爱就会比较全面,弥补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足,对孩子健康成长肯定是有利的;其次,有祖辈的参与指导可以让没有育儿经验的年轻父母们学到很多宝贵的育儿方法。祖辈的参与和帮助更有利于他们适应其身份的变化,顺利地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虽然说祖辈们大都社会经验丰富、都具有丰富的育儿经历,他们的知识体系大都是在几十年前形成的,在与孙辈的交往过程中未免会出现各种矛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项目(CBA100115)

作者简介:吴春平(197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通讯作者:潘运(1980-),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邮箱:panyun129@https://www.doczj.com/doc/0b15274729.html,。

盾。很多老年人认识到了这点,主动学习新知识,积极跟上社会步伐,在教育孙辈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新的学习和发展。(2)隔代教育可以给年轻父母减负,有利于增加家庭的幸福指数。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照顾年幼的孩子,部分除照顾孩子还照顾年迈的父母。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工作和家庭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如果祖辈能够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年轻父母们的压力,对他们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年轻父母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事业当中,有利于改善家庭的生活水平,增加家庭幸福指数。(3)隔代教育能够丰富对孩子的爱,让他们在各种亲情的关爱中健康成长。祖父母能给予孩子父母不能给予的爱,血浓于水的祖孙情可以作为亲子之爱的一种补充,更是一种爱的延续和升华。老人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4)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人到老年,由于生理上的老化、社会交往、角色地位的改变以及生理机制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冷落感、孤独感、疑虑感、不满情绪和老朽无用感等消极情绪[7]。让老年人参与孙辈的教育工作,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能够缓解他们离退休后空虚无聊的心理,充实晚年生活。(5)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健康良好发展提供保障。祖辈的参与和帮助,可以大大减轻年轻父母们的负担,很好地整合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家庭所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的消极否定观点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隔代教育也不例外:

(1)祖辈与父辈的教育观念不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工作内容等多方面的差异,祖辈和父辈在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以及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家庭失和[3]。孩子有可能会形成两种不好人格特点:一是感到不知所措,不知该听谁的,进而可能就会形成内向、退缩、孤僻的性格;另一种可能就是孩子会抓住大人之间的矛盾,小小年纪就形成了两面三刀、左右逢源的双重人格或分裂型人格,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2)祖辈的过度溺爱与纵容以及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冷漠、自私和行为放肆等人格特征。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爱,这些孩子往往对亲情没有感觉,会认为父母不要他们了,对他们的关心不够。形成一种自卑、冷漠等心理,严重地阻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影响心理健康。由于隔代老人有溺爱,事事都一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处处袒护孩子的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形成任性、自私、行为放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娇气、骄横等心理。大多数独生子女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种心理,但在隔代教育的孩子身上表现尤为明显[8]。(3)由于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体系老化,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和指导力不从心。(4)容易抑制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不喜欢活动,而孩子却相反,活泼好动,喜欢去探索一些新鲜事物。祖孙两代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有很多老人把孩子行为理解成调皮捣蛋,另一方面又怕孩子好动会磕着碰着,不好跟子女们交待。就有意无意地去限制孩子的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就抑制了孩子们探索新鲜事物的积极性。

三、如何发挥祖孙关系在隔代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正如王极盛所说,现在还不是讨论该不该要隔代教育的时候,而是想想如何才能把它办得更好些的时候。要挖掘一切有利于隔代教育发展的因素,从祖孙关系的角度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祖父母对自己的角色要定位清楚

家庭教育中,很多家庭都存在祖辈与父辈有分歧的现象,除了祖辈与父辈两代人在知识体系、教育理念等方面不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祖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楚。祖辈的角色是协助年轻父母,而不是完全代替他们,很多祖父母认识不清晰,常常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子女发生争执,这样轻则伤害了两代之间的感情,重则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祖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定位清楚了、正确了才可能在隔代家庭教育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父母要为建立和睦的祖孙关系而努力

良好的祖孙关系会对隔代家庭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年轻父母们也要发挥自己应有的责任。有很多年轻父母都是把孩子往老人那里一仍就不管不问了,孩子教育好了,皆大欢喜,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就只知道埋怨老人,从来没去想想自己的责任。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离孩子有多远,要经常过问和关心一下孩子和祖父母相处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等等。总之,一定要为营造良好的祖孙关系而努力,这样才能保证隔代教育中的祖孙都得到良好发展。

(三)积极教导孩子敬老尊长

在对孩子早年的家庭教育中,品德教育是可以占到首位的。一个孩子的品德教育不合格,其他方面的教育多么的成功都可以说是失败的。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在当前这种隔代教育盛行时就显得更为突出。如果孩子不敬老尊长,那祖辈在孩子眼里就没有了威望,其结果是祖辈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家庭教育外还要积极发挥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来共同教育孩子,以求隔代教育家庭中的孩子也能够很好地健康成长!

(四)加强祖孙互动,促进祖孙感情积极发展:

人与人之间能否很好地相处,感情是基础,祖孙之间也不例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隔代教育也是老年人与儿童在需要上的相互满足,在情感上的相互融合,在个性上的相互塑造以及在交往中的相互认知过程[9]。祖孙两代在心理上的相容性是隔代教育成功的前提,要想教育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就要积极加强祖孙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互动。年轻父母要积极为祖孙之间的感情互动创造条件,祖辈也要不时地提升自我,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理念,为和孙辈和谐相处扫清障碍。祖孙之间的感情基础好了,才可能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影响。

四、结语

隔代教育是时下正在盛行的社会问题,而祖孙关系是此背景下不可回避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能够推进隔代教育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人们认识家庭在隔代教育中的整体作用。对祖父母以及其扩展角色的作用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当前的研究集中探讨了祖父母承担的代理父母角色对其自身的影响[10],到底隔代教育背景下会对传统的祖孙关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将祖孙关系置于隔代教育背景下来研究的十分稀少,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目前在国内这类研究大部分还处于理论探讨的阶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了。很有必要在科学建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同时适当扩展实证研究,做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研究,这有利于指导我国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隔代教育工作。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祖孙之间的关系确实受到种族、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11],今后我国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姗,陈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综述.现代教育科学,2007,2

[2] 易云.“隔代教育”困扰家长.教育文摘周报,2002,1O一23

[3] 周平.解读隔代教育.中华家教,2005(1)

[4] 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37

[5] 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吉首大学师范学院,2006(4):203

[6] 沈卫华.论祖孙关系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3(5):82一87

[7]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第一版(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97—499

[8] 万月菲.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2009(8)

[9] 刘摇华. 隔代教养:无奈中的现实选择.幼儿教育,2005(6)

[10] 赵梅,邓世英,郑日昌.从祖父母到代理双亲:当代西方关于祖父母角色的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94—96

[11] Silverstein M., Marenco A. How Americans enact the grandparent role across the family life cours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001, 22,493-522

作者简介

性别女年龄33 1977年3月贵州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学在读研究生

吴春平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09级基础心理学研究生550001

QQ:564091110

Tel : 155********

e-mail : wcpwcp_2004@https://www.doczj.com/doc/0b15274729.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