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16,36(2):569~580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黄兴如1,2,张琼琼1,2,张瑞杰1,2,郭逍宇1,2*(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2.北京市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048)

摘要:以典型的再生水补水河流湿地为例,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河道不同空间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并借助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解析麻峪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特征的形成原因,以揭示再生水补水过程对河道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并尝试找出空间差异形成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随再生水干扰强度的增加,各类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及多样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其中γ-变形菌门(Gamm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门(Delta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ε-变形菌门(Epsilon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再生水影响下均显著降低(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H值、DO(溶解氧)、TDS(总溶解固体)、ORP(氧化还原电位)、Sal(盐度)和NH4+-N(氨氮)与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空间演替紧密相关.CCA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再生水补水口的上游细菌群落与TN(总氮)、TOC(总有机碳)及重金属Cr、Ni、Cu具有密切关系,这可能与这些污染物累积效应有关;补水口附近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则因补水口再生水水质不同而具显著差异,其中第Ⅱa类群主要受到水质变量pH值影响较大,而第Ⅱb类群与T(温度)、ORP和NH4+-N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补水口的下游细菌群落则因水体内源杂质及人为活动影响而同样与TOC及持久性痕量重金属生物循环密切相关.

关键词:再生水;T-RFLP;细菌群落多样性;多元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6)02-0569-12

Influence of reclaimed water o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attail rhizosphere from riverine wetland. HUANG Xing-ru1,2, ZHANG Qiong-qiong1,2, ZHANG Rui-jie1,2, GUO Xiao-yu1,2* (1.Colleg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2.Urban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and Digital Modeling Laboratory, Beijing 100048,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6,36(2):569~580

Abstract: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have been actively promoted in Beijing, but the potential influences of reclaimed water o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Therefor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cattail rhizosphere between the samples of reclaimed water outfall and far from the reclaimed water outfall in the Mayu Wetland of Yongding River, Beijing were compared.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 was conducted to quantitatively detect the changes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Sever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were united to find out which were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drive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shif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microbial richness, evenness and divers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claimed water interference intensity. The diversity of Gammaproteobacteria, Deltaproteobacteria, Chloroflexi, Epsilonproteobacteria and Actinobacteria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near the reclaimed water outfall.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H, DO, TDS, ORP, Sal and NH4+-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versity spatial variation of plant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CCA indicated that TN, TOC, and Cr、Ni、Cu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icrobial communities structures of the upstream of reclaimed water outfall. Plant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near the outfal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ue to the reclaimed water quality difference. Group IIa and IIb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pH and T、ORP、NH4+-N, respectively. While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downstream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OC and some heavy metals due to water internal impurities and human activity influence.

Key words:reclaimed water;T-RFLP;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5-07-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28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310028012)

* 责任作者, 副教授, xiaoyucnu@https://www.doczj.com/doc/0415000466.html,

570 中国环境科学 36卷

作为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直接负面效应,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日趋严重.作为保护城市水体和拓展水源供给的重要途径,再生水的回用已成为关注的热点[1].据统计到2013年年底,北京市河湖景观用水总量5.7亿m3,其中有3.7亿m3为再生水.但由于再生水水质特性决定了其必然会改变河道生态水文过程和污染物迁移运转,并通过河道垂向渗漏过程影响周边地下水水质特性和污染物迁移运转,进而产生多种生态环境效应[2].基于此,以氨氮为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主控因素的再生水补水河湖湿地水污染防治成为湿地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4].

城市人工湿地不仅具有重要的景观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污染修复能力,能有效消除水体氮、磷、各种有机物质、重金属氧化物及病原菌,降低水体生化需氧量(BOD)和总悬浮固体(TSS)含量[5-6],是集观赏、娱乐、污水净化于一体的景观生态环境系统[7],因而在城市景观河道的水质改善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8].人工湿地系统通过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9-11].其中微生物在水体环境的修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植物根际微生物.湿地根际微生物具有丰富的数量和种类,并伴有高效的降解能力[12].一方面,人工湿地中丰富的根际微生物能够有效地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物、氮化合物和磷化合物等污染物[13];另一方面,水生植物通过释放根际分泌物形成“根际效应”,促使根际微生物增强人工湿地的承载能力[14].人工湿地中水力条件、废水特性及各种营养元素的可利用性等条件会直接影响微生物数量、活性及菌群组成等各方面特性[15-16];外源污染物稀释、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伴随着适应性微生物激活及非适应性微生物抑制的过程[17].因此,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组成及群落结构的变化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水体质量,是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因子.湿地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18],然而,目前关于再生水河湖景观补水的相关研究,尤其是人工湿地回用方面多集中于分析人工湿地对再生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及其净化状况评估[19-20],再生水补水对水生植物群落影响等[21-22],而关于再生水补水对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影响鲜有研究.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是基于RFLP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发展起来的[23],依据酶切产生的大量酶切片段和传统的多样性指数相结合可以快速检测和评价由环境扰动而产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24-25].近年来已有学者初步尝试借用统计学方法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数据的内在规律方面的优势对T-RFLP分析中酶切片段进行分析,均取得显著成果[26-28].本文尝试通过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相结合的方法对河道不同空间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其驱动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研究预期在多元统计分析与T-RFLP相结合的微生物生态学问题分析中进行有益尝试,同时揭示再生水补水对城市河流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以北京市永定河城市景观再生水补水段(上游至三家店,下游至莲石西路)为研究区,该区段地处北京市城区西部,全长约10km,于2011年建成.该研究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116°5'E~116°10'E, 39°53'N~39°57'N),处在东部湿润区和西部干燥区之间,大陆性气候明显.整个流域平均年降雨量约为556~560mm,区域降雨多集中在6~9月.研究区段两岸主要设有两个再生水补水口(中门寺沟补水口和高井排洪渠补水口),年补水总量约200 万m3.研究区内水生植物主要包括香蒲、芦苇、水葱、浮萍等,植被覆盖率可达70%~90%,其中香蒲最为普遍.

1.2样品采集及理化性质分析

本研究分析的样品于2012年9月采自门头沟区永定河段麻峪湿地上游至下游典型的城市河段,实验样品为研究区内城市河道香蒲根际新鲜土壤样品.依据《永定河生态功能区划》合理

2期黄兴如等: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571 布点采样,其中X1和X2采样断面位于再生水补

水口上游河段,X3、X4和X5采样断面则分别设在中门寺沟和高井排洪渠补水口附近,X6、X7和X8采样断面选定在补水口下游约2000m处,详见图1.

每一断面从中间至两岸湿地植物根际均匀采样,混合均匀后置于无菌密封袋中保存,冷藏带回实验室处理.同时用Hydrolab Datasonde5 5X 水质仪进行现场水质监测,包括T (℃)、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盐度(Sal)、总溶解性固体(TDS)、溶解氧(DO)等参数.带回实验室样品分两部分处理,其中一部分进行常规理化指标分析,其中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均采用国标法测定,NH4+-N采用2mol/L KCl浸提—靛酚蓝比色法测定,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剩余根际土壤样品于-20℃下保存,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各样点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见表1.

X1

X2

X3

X4

X5

高井沟排洪渠

中门寺沟排污渠

X6 X7

X8

图例

采样点

补水沟渠

研究区

河流010******* 600 800

m

N

图1 研究区采样点位置示意

Fig.1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ampling points in

study area

表1水质及香蒲根际沉积物理化性质

Table 1 Water qualit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attail rhizosphere sediment

检测对象参数X1 X2 X3 X4 X5 X6 X7 X8 pH值9.26 10.08 10.63 10.13 10.12 10.12 10.12 10.12

T (℃) 24.89 26.2 25.88 26.3 26.38 26.38 26.38 26.38

Sal

(ng/L) 0.33 0.32 0.28 0.31 0.31 0.31 0.31 0.31 TDS

(g/L) 0.4 0.4 0.3 0.4 0.4 0.4 0.4 0.4 水质

DO

(mg/L) 9.04 9.5 6.32 0.33 0.34 0.34 0.34 0.34 T

N(g/kg) 1.59 1.47 1.03 1.27 1.16 0.87 1.3 1.04

TP

(μg/mL) 0.86 0.8 0.38 0.61 0.79 0.7 0.6 0.3 ORP (mV) -95.7 -80.9 -53.7 -5.8 -12.5 -107.9 -128 -194

TOC

(g/kg) 6.59 6.87 1.73 2.54 2.13 1.74 4.45 2.1 根际沉积物

NH4+-

N(mg/kg) 3.05 3.34 13.92 21.97 29.24 11.09 10.11 4.14

Ti

(μg/kg) 9.62 9.05 7.17 8.84 8.73 7.1 10.03 5.96 Cr

(μg/kg) 0.75 0.21 0.19 0.23 0.24 0.45 0.36 0.24 Mn

(μg/kg) 1.54 1.46 0.88 1.23 1.25 1.01 1.48 0.87 Fe

(μg/kg) 70.13 66.29 51.34 64.08 61.14 52.36 78.9 44.35 N i

(μg/kg) 1.19 0.09 0.08 0.09 0.09 0.56 0.23 0.1 Cu

(μg/kg) 0.1 0.07 0.03 0.05 0.05 0.05 0.07 0.03 Zn

(μg/kg) 1.8 0.3 1.44 0.18 0.31 0.16 1.05 0.24 Cd

(μg/kg)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3 0.01 Pb

(μg/kg) 0.2 0.11 0.04 0.03 0.19 0.04 0.06 0.03 沉积物重金属

V (μg/kg) 0.24 0.22 0.17 0.2 0.19 0.16 0.26 0.14 1.3 基于T-RFLP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1.3.1DNA提取 采用PowerSoil DNA Isolation

572 中国环境科学 36卷

K it 12888-50(MOBIO提供)提取植物根际沉积物样品细菌总DNA,操作步骤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提取总DNA经0.8%(m/V)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鉴定,得到的DNA样品放置于-20 ℃温度条件下保存、备用.

1.3.2细菌16S rDNA的PCR扩增用5'端经6-FAM修饰的引物27f(5'-AGAGTTTGATCC- TGGCTCAG-3')和无修饰的1492r(5'-GGTTAC- CTTG TTACGACTT-3')对总细菌16S rDNA进行PCR扩增.25μL扩增体系包含2μL DNA 模板,1

2.5μL 2×Taq PCR Master Mix,1μL 10μmol/L 27f 和10μmol/L 1492r,8.5μL ddH2O.PCR扩增程序设置条件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50s, 55℃退火50s,72℃延伸1min,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4℃保存.荧光PCR产物采用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用锡纸密封包裹避光置于4℃保存,以备酶切消化.

1.3.3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haⅠ和RsaⅠ对16S rDNA PCR产物酶切.酶切反应体系(10μL): PCR产物5μL,MspⅠ/HhaⅠ/Rsa Ⅰ0.5μL, 10× buffer 1μL,ddH2O 3.5μL,将体系混匀后,置于恒温培养箱37℃反应4h.在65℃条件下水浴15min使限制性内切酶失活,终止消化反应.随后将酶切产物送至天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基因扫描(GeneScan),获得T- RFLP图谱.

1.3.4数据处理与分析 (1) T-RFLP数据预处理T-RFLP谱图用Peak Scanner进行分析.舍去小于50bp和大于500bp的片段.对于细菌,由于相对数量过小的限制性末端片段(T-RFs)不会对群落的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29-31],故在本分析中舍去了相对数量<1%的T-RFs,然后分别计算图谱中每一个峰的峰面积与所有峰总面积的比值,最终形成8个样品的224个T-RFs类型的相对峰面积组成的原始数据矩阵.

(2) 分类与排序将每个T-RF所占的百分比作为权重导入Primer软件,聚类方法选择组间平均距离法,距离选择平方欧氏距离,做出聚类分析图,同时进行MDS排序.

(3)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每一个T-RF类型至少代表一种细菌类群,以各T-RF类型的丰富度及其对应的相对丰度计算细菌群落物种的香侬指数(Shannon index H′)、辛普森指数(Simpson index 1/D)和均匀度指数(Eveness index J′),分析湿地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的空间差异.其中

()()

'ln

i i

p

H p

=?∑;

2

11

i

D p

=∑;

()

''ln

J H S

=;

式中:p i代表片段的相对丰度;D是辛普森优势度指数,其与多样性成反比;S是T-RFs的总数,可用以表示物种丰度( richness).

(4) 基于传统T-RFs片段与多元统计相结合分析将MspⅠ、HhaⅠ和RsaⅠ3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T-RFLP图谱属性数据上传到Phylogenetic Assignment Tool (PAT, https://secure. limnology.wisc. edu/trflp/newuser.jsp)网站,并结合网站MiCA (https://www.doczj.com/doc/0415000466.html,/pat. php)通过Virtual Digest (ISPaR)模块产生的基础数据库对起主要作用T-RFs类型的系统发育分类进行推测.之后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河道不同空间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其驱动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各类统计方法由Office Excel 2007和SPSS18.0实现.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内切酶消化多样性比较

表2为8个样品经不同限制性内切酶Msp Ⅰ、HhaⅠ和RsaⅠ消化所获得的T-RFLP图谱文件信息.同一个样品经MspⅠ、HhaⅠ和RsaⅠ消化后,反映出的总T-RFs数和总峰面积具一定的差异.经比对发现,MspⅠ和HhaⅠ消化后的T-RFs多样性明显优于RsaⅠ,即MspⅠ和Hha Ⅰ酶切结果能够揭示更高的丰富度.基于此,后续的多元统计分析均基于MspⅠ和HhaⅠ消化结果进行分析.

2期 黄兴如等: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573 表2 香蒲根际样品细菌经Msp Ⅰ、Hha Ⅰ和Rsa 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结果总汇

Table 2 Data summery of cattail rhizosphere bacterial samples with Msp Ⅰ、Hha Ⅰand Rsa Ⅰdigestion

Msp Ⅰ Hha Ⅰ Rsa Ⅰ

样点

总T -RFs 数 总峰高总峰面积

总T -RFs 数 总峰高总峰面积总T -RFs 数 总峰高

总峰面积

X1 65 1271210577 29 4907 3987 8 1884 2274 X2 57 10286

8066 34 7571 5604

9 2585 2669 X3 16 9846 8810 21 1261011155

10 11280 9704 X4 3 665 749 12 2042 1996 1 680 953

X5 5 1130 1170 9 2054 1934 2 856 1257 X6

18

4605 3691 31

7815 6199

12

28470 39862

X7 26 6082 4503 32 115428528 6 4502 3504 X8 24 3872 3190 59 14245

11019

6 3956 4469

2.2 基于T -RFLP 图谱的聚类及MDS 排序分析

X3X4

X5

X1

X2X8

X6

X720 40 6080100 相似度 (a)

X3

IIa II

IIb X4 X5 X6

X7

X8

X2X1

I III Stress: 0.05 (b)

图2 基于T -RFLP 图谱的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聚类

分析及MDS 排序

Fig.2 Dendrogram of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and

MDS ordination of cattail rhizosphere bacteria based

on the T -RFLP profiles

聚类分析能够反映样品间细菌群落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如图2所示,细菌群落结构在再生水河道补水口和上下游均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以聚类相似性50%为标准,并结合排序结果将所采集的样点划分为四大类:第Ⅰ类由再生水河道补水

口上游X1与X2样点组成,再生水补水口附近

X3样点为第Ⅱa 类,X4和X5样点为第Ⅱb 类,而第Ⅲ类则包括再生水补水口下游约2000m 外的X6、X7和X8样点.综合分类和排序结果可以看

出,随再生水干扰程度减弱,各类群样点沿排序图左上角至右下角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类Ⅱ样点

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其他各样点间相似性存在

较大差异,说明补水口附近底泥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显著区别于主河道底泥,需进一步结合微生物组成成分解析;其中排污口附近样点类Ⅱa 和类Ⅱb 因不同补水口再生水水质差异影响而在

排序图中具较广分布格局,第Ⅲ类样点随距补水口距离远近差异同样较第Ⅰ类样点具相对较广分布格局,同时发现类Ⅲ与类Ⅰ具有相对较高的

相似性. 2.3 基于单一酶切片段多样性表征参数变异特征 根据Msp Ⅰ、Hha Ⅰ和Rsa Ⅰ酶切结果,计算

了不同酶切样品中各片段的丰度,并定义T -RFs

片段丰度值>4%的类型为优势菌群,而片段丰度

值<1%的类型为偶见菌群,其余为非优势菌群[32],

采用多样性指数、菌群丰度和菌群T -RFs 片段数表征各样点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具体见表3、表4. 3种酶切结果均显示随再生水干扰强度的

增加细菌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再生水补水口附近样点(X3、X4、X5)

574 中国环境科学 36卷

因其受补水水质影响,具有最高优势菌群丰度和最低优势菌群片段数,同时具有相对较低的偶见菌群丰度和偶见菌群片段数,二者综合作用导致其细菌群落具最低均匀度和丰富度.而位于再生水补水口上游的样点(X1、X2)因其细菌群落具最低优势菌群丰度和相对较高的优势菌群片段数,因而群落具最高均匀度和丰富度.不同酶切类型相比较,HhaⅠ和MspⅠ酶切片段的丰富度及其多样性指数明显优于基于RsaⅠ酶切的多样性.不同菌群类型相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优势菌群基于不同酶切类型间变异规律更为一致,而偶见菌群则受酶切类型的影响规律各异.

2.4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表1中各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理化指标ORP、TOC 和NH4+-N在不同分类样点间具显著差异(P<0.05),而Sal、TDS和DO则呈极显著差异(P<0.01).由表1可见,理化指标Sal和TDS在补水口附近显著变化,而后趋于稳定;而DO显著降低的同时,ORP缓慢增加,而后又在样点X4处急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再生水补水引起底泥扰动,从而促使根际土壤中ORP略微增加.除此之外,NH4+-N在补水口附近显著增加,而在下游明显降低,可见湿地对氨氮的去除发挥重要作用.相对于其他位点,补水口上游的营养指标TN,TP和TOC最高,这可能是由于该采样点位于三家店水库,缓慢的水流致使有机物和其他物质沉积所致.

为进一步分析湿地净化系统中香蒲根际细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关系,将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表征参数与环境因子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可看出,pH值、Sal、TDS、DO、ORP和NH4+-N六项指标与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空间演替具有密切关系.研究者们一再证明, pH 值是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演替的重要决定因子,并且驱动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其微小波动就可能诱使原始固有优势菌群组成发生改变[33-35].该研究区水质为碱性(pH:9.26~10.63),受再生水补水影响pH值有所上升,升高的pH值可通过影响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状况(包括绝灭、繁衍、种的形成等),直接影响多样性;也可通过影响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环境因子(如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来间接影响水体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36-38].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发酵过程是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去除机制,其去除过程依赖于ORP,宽泛的ORP范围有利于多种污染物的去除[11];而DO是改善湿地氧化还原环境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关键因子[39];由此可见,在再生水补水的影响下,DO及ORP的降低易致使细菌群落特征发生改变.诸多研究表明盐度同样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细菌群落演替中扮演重要角色[40-41];且发现细菌丰度在不同盐度水体呈生态学上经典的“单峰模型”,即在相同营养水平下,细菌在中等盐度的水体中拥有最多的生态位,细菌丰度最高[42-43].这也就映证了在该研究中,低盐度淡水生态系统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均与水体的盐度显著正相关.Wu等[43]通过研究位于青藏高原青海–西藏段上16个高山湖泊,发现盐度是控制浮游细菌丰度与群落组成的主导环境因子,盐度含量高的湖泊,细菌的丰度也高;湖泊水体细菌多样性随着水体盐度增加并未呈现减少趋势.这一结论与该研究区湿地植物根际细菌分布规律相一致.氨氮与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呈现最大相关性,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44];尤其是水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与NH4+-N含量具显著相关性[45].

2.5 基于CCA排序的群落结构变异的环境解释

利用MspⅠ酶切的8个样点和环境因子进行趋势对应分析(CCA),进一步分析再生水补水湿地净化系统中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排序结果表明,CCA 排序图第一轴AX1和第二轴AX2的特征值累计占总特征值的66.9%,排序图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排序效果良好,结果见图3(a).该研究区的8个样点在CCA轴上得到了很好的分布,总的来看,与第一排序轴相关性高的环境因子是pH值、TDS和Sal,在x轴方向上表现出第Ⅱa类与其他群落类型之间的

2期 黄兴如等: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575

差异;而与第二排序轴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是NH 4+-N,其次是ORP 、T 、TOC 、DO 及重金属Ni 、Cr 、Cu,基于分类的各类型样点在y 轴方向上从下到上表现为“类Ⅰ>类Ⅲ>类Ⅱa>类Ⅱb”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同时也与再生水补水干扰强弱相呼应.类Ⅱa 和Ⅱb 分别独立于其他类群位于图最上方和最右方,表明其具独特的微生物生态特征,其中类Ⅱa 受环境因子pH 影响较大,而类Ⅱb 与T 、ORP 、

NH 4+-N 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即第Ⅱb 类群与氨氮生物循环具密切关系;环境因子ORP 、NH 4+-N 、TOC 、DO 以及重金属Cr 、Ni 、Cu 对类Ⅰ和类Ⅲ群落空间分布贡献较大,其中ORP 、NH 4+-N 表现负效应,TOC 、DO 以及重金属Cr 、Ni 、Cu 表现正效应,表明第Ⅰ类群和第Ⅲ类群群落与TOC 和持久性痕量重金属生物循环密切相关.由图3(b)可知,以Msp Ⅰ酶切CCA 聚类图和以Hha Ⅰ酶切CCA 聚类图具有相似的结果.

表3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Table 3 Diversity analysis of cattail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样点

多样性指标

酶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Msp I 65 57 16 3 5 18 26 24 Hha I 29 34 21 12 9 31 32 59 T -RFs

Rsa I 8 9 10 1 2 12 6 6 Msp I 0.90 0.89 0.61 0.80 0.78 0.85 0.78 0.88 Hha I 0.93 0.91 0.55 0.75 0.73 0.86 0.84 0.89 Evenness index

Rsa I 0.74 0.76 0.62 0.00 0.50 0.20 0.79 0.55 Msp I 3.76 3.61 1.68 0.88 1.25 2.44 2.55 2.81 Hha I 3.13 3.20 1.68 1.86 1.61 2.96 2.90 3.61 Shannon diversity

Rsa I 1.54 1.67 1.44 0.00 0.35 0.50 1.41 0.99 Msp I 0.98 0.97 0.70 0.52 0.65 0.88 0.85 0.92 Hha I 0.95 0.96 0.69 0.74 0.70 0.93 0.92 0.97 Simpson's diversity

Rsa I

0.69 0.74 0.68 0.00 0.20 0.19 0.70 0.54

表4 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Table 4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cattail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样点

多样性指标

酶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Msp I 5 4 4 3 5 8 3 8 Hha I 8 8 4 7 6 7 5 4 优势菌群

Rsa I 5 5 3 1 2 2 5 2 Msp I 23 27 6 0 0 10 23 16 Hha I 20 17 4 5 3 18 17 28 非优势菌群

Rsa I 3 4 4 0 0 2 1 4 Msp I 37 26 6 0 0 0 0 0 Hha I 1 9 13 0 0 6 10 27 T -RF 类型数 偶见菌群

Rsa I 0 0 3 0 0 8 0 0 Msp I

30.3 29.68 86.11 100 100 78.28 54.45 64.51 Hha I 55.44 53.29 86.52 85.27 90.86 60.03 54.69 30.65 优势菌群

Rsa I 89.75 87.29 87.45 100 100 94.51 96.44 91.81 Msp I

47.54 55.2 10.53 0 0 21.73 45.57 35.5 Hha I 43.63 39.03 6.64 14.71 9.14 35.31 37.86 54.06 非优势菌群

Rsa I 10.25 12.7 10.49 0 0 3.03 3.56 8.2 Msp I

22.19 15.11 3.34 0 0 0 0 0 Hha I 0.94 7.68 6.86 0

0 4.67 7.47 15.32

相对丰度(%)

偶见菌群

Rsa I

0 0 2.05 0 0 2.45 0 0

576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6卷

表5 香蒲根际细菌特性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Table 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cteria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nd the wetland chemical properties using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T -RFs(S ) Evenness (J ') Shannon diversity (H ) Simpson's diversity (1/D ) 环境因子

Msp I Hha I Rsa I Msp I Hha I Rsa I Msp I Hha I Rsa I Msp I Hha I Rsa I T -0.32 0.18 -0.27

-0.28 -0.22 -0.33-0.32-0.05-0.61-0.32 0.06 -0.36 pH 值

-0.82

-0.41

-0.14

-0.81

-0.88

-0.47

-0.82

-0.61

-0.53

-0.82

-0.70

-0.53

Sal 0.71 0.27 -0.030.87 0.87 0.33 0.71 0.57 0.44 0.71 0.65 0.41 TDS 0.44 0.81 0.14 0.46 0.55 0.25 0.44 0.68 0.10 0.44 0.73 0.25 DO 0.81 0.49 0.69 0.49 0.56 0.71 0.81 0.51 0.98

0.81 0.42 0.81 TN 0.60 0.10 -0.320.52 0.55 0.57 0.52 0.26 0.48 0.41 0.31 0.60 TP 0.38 -0.24 0.10

0.50 0.48 0.12 0.33 0.05 0.29 0.38 0.14 0.21 ORP -0.62 -0.83 -0.32-0.38 -0.52 -0.43-0.64-0.69-0.31-0.62 -0.67 -0.36 TOC 0.60 0.21 -0.28

0.60 0.62 0.60

0.52 0.36 0.43

0.43 0.43 0.57

NH 4+-N

-0.95

-0.74

-0.37

-0.83

-0.91

-0.64

-0.98

-0.86

-0.79

-0.95

-0.81

-0.69

注: (1)加粗的Spearman 相关系数代表极显著相关(P <0.01);加下划线的Spearman 相关系数代表显著相关(P <0.05);(2)鉴于各重金属离子未对细菌群落产生显著影响,故在此不列出分析结果.

-1.0 1.0

-1.0 1.0

Sa1

TDS Tp Pb Fe Mn TN

Cu TOC

Cn DO Zn

X3

IIa

pH

ORP NH4 X5 X4 T

X7X6X8 V X1 Ni

X2

I III

Cd

Ti

-1.0

1.0 0.6 1.0

Sa1

TDS

Tp Pb Fe

Mn

TN

Cu

TOC

Cr DO Zn

X3 IIa

pH

ORP

NH4X5X4

T

X7X6X8V X1

Ni I III Cd Ti

IIb X2

(a) Msp Ⅰ酶切CCA 排序 (b) Hha Ⅰ酶切CCA 排序

图3 再生水补水河道植物根际采样点与环境因子的CCA 排序

Fig.3 CCA sequence diagram of the sample poin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Reclaimed water in river plant

rhizosphere

2.6 基于Mica 对比的群落结构分析

2.6.1 优势菌群分析 通过Virtual Digest (ISPAR)模块产生的基础数据库对起主要作用T -RFs 类型的系统发育分类进行推测,其中有将近20%暂不能确定,显示为非培养.另外,有个别的T -RFs 类型在数据中无匹配.之后通过计算其细菌T -RFs 的比例,以占据整个T -RF 的4%以上为优势菌种,筛选结果见表6.

依据T -RFLP 片段的Mica 比对结果,试图

通过优势菌群结构特征来反映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空间差异.由表6可知,反应再生水典型特征的第Ⅱb 类群优势菌属包含热袍菌属(Thermotoga sp.),即说明类Ⅱb 细菌群落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CCA 排序分析也具有相似结论.仅出现在第Ⅲ类的优势菌属为Bacillu s sp.和Lautropia sp.,有报道称Bacillu s sp.可迅速降解包

括鱼的排泄物、残余饲料、

浮游藻类尸体和池底淤泥在内的有机物,使之生成硝酸盐、磷酸盐、

2期 黄兴如等: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577

硫酸盐等无机盐类,从而降低水中COD 、BOD 的含量,维持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46];而Lautropia sp.常分布于人体口腔内[47],据此可初步推测该样点细菌群落受水体内源杂质及人为活动影响较大.Flavobacterium sp.为类Ⅰ和类Ⅲ共有的优势菌属,据文献可知,其常聚集于富含硝酸盐的富营养水体中,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的含量,并

能够分解代谢水体中的有机物质[41,48-49],长期存在于该净化系统中,对净化系统的生态环境稳定性起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第Ⅰ类优势菌属还包括Pseudomonas sp.、Geitlerinema sp.、Sulfurospirillum sp.、Delftia sp.和Acidovorax sp.;Pseudomonas sp.是一种有机污染中普遍存在的菌属,可以利用包括单碳在内的许多有机物作为自身的能量和碳源,以有机氮或无机氮为氮源进行化能营养生活[50];而Geitlerinema sp.是专性属于底栖生物环境,隶属于蓝菌门(Cyanophyta)的颤藻目(Oscillatoriales),与水环境中氮的循环具有密切关系已得到普遍的认同[51]; Sulfurospirillum sp.属于异养反硝化细菌,可有效降解硫酸盐和硝酸盐[52];而Delftia sp.可降解苯胺,塑化剂以及六价铬[53];由此可见,第Ⅰ类细菌群落受TN 、TOC 及重金属Cr 影响较大,这与CCA 排序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表6 不同类群中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可能优势属

Table 6 Possible dominant genera of plant rhizosphere bacteria community based on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OUT 类型(bp)

类别

Hha Ⅰ Msp Ⅰ Rsa Ⅰ

可能属

第Ⅰ类 第Ⅱa 类 第Ⅱb 类

第Ⅲ类

59 139 82 Thermotoga sp. - - √ -

66 485 467 Lautropia sp. - - - √ 82 83 83 Geitlerinema sp. √ - - - 82 81 82 Pseudomonas sp. √ - -

82 149 419 Bacillus sp. - - - √ 82 90 307 Flavobacterium sp.√ - - √ 93 468 450 Sulfurospirillum sp.√ - - - 205 491 114 Delftia sp. √

注:”√”表示优势属;”-”表示非优势属.

2.6.2 基于多酶切综合比对细菌群落多样性变

异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基于门水平的不同样点间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异特征,利用PAT 多酶切比对结果,依据属数量分析各类细菌群落门水平的多样性,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各类群落间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的门,结果见图4.由图4可看出随再生水干扰强度的增加,各位点属数量呈现出“类Ⅰ>类Ⅲ>类Ⅱa>类Ⅱb”的变化趋势.这与基于单一酶切片段多样性变异特征分析结果相符,即再生水补水口的上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下游细菌群落趋于相似,而显著区别于补水口附近样点.说明再生水补水直接影响到麻峪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使得补水口附近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而下游相对升高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则

可能是由于受再生水补水影响的细菌群落在下游得以逐渐恢复,亦或是因为对逆境产生抗性的一种表现.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样性在各类群落间具有显著差异的γ-变形菌门(Gamma - 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门(Delta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 ε-变形菌门(Epsilon - 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主要在再生水补水口的上游富集,下游次之,补水口附近最少,这种分布特征除与再生水水质特征相关外,还可能与河流水体本身所含营养物质有关.再生水补水口的上游(X1,X2)因累积效应含有相对较高的营养指标TN,TP 和TOC;下游(X6,X7,X8)则因内、外部原因也同样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与此同时,研究发现Gammaproteobacteria 多存在于富

578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6卷

营养环境[54];Actinobacteria 属于淡水水体中的优势菌,倾向于存在静水水体中[41],且有机物、氮和磷含量较高的污染水体易产生大量放线菌属的细菌[55];Deltaproteobacteria 多数为厌氧硫酸盐还原菌,能够分解多种有机化合物;Chloroflexi 属于

绿色非硫细菌,常分布于水合物较少而有机质丰富的热液沉积物中,可见上游生境中丰富的有机质为该门细菌的生长提供了底物[56].综合CCA 排序分析结果及优势菌群分布特征,解析了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特征的形成原因.

10

20

30

40

50

60708090

X1

X2X3X4X5X6

X7X8Gam maproteobacteria *roteobacteria bacteria ** Delt aproteobacteria *nproteobacteria **flexi *es Fuso bacteria Cyanobacteria otogae ycetes

样点

数量配置

图4 再生水补水影响下基于门水平的香蒲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分类

Fig.4 Barchart of bacter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cattail rhizospher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phylum level “**”和“*”分别表示再生水补水影响下基于门类水平的同一菌门在不同类群中的极显著差异分布和显著差异分布

3 结论

3.1 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直接影响到麻峪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再生水干扰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类Ⅰ>类Ⅲ>类Ⅱa>类Ⅱb”,即再生水补水口的上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下游细菌群落趋于相似,而显著区别于补水口附近样点. 3.2 细菌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

水质变量pH 、DO 、TDS 、ORP 、Sal 和NH 4+-N

六项指标与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空间演替具有

密切的关系. 3.3 再生水补水口的上游细菌群落(X1,X2)与TN 、TOC 及重金属Cr 、Ni 、Cu 具有密切关系, 这

可能与这些污染物累积效应有关;补水口附近植

物根际细菌群落(X3,X4,X5)则因补水口再生水水质不同而具显著差异,其中第Ⅱa 类群受水质变量pH 影响较大,而第Ⅱb 类群与T 、ORP 和NH 4+-N 具较高的相关性;补水口下游细菌群落(X6,X7,X8)则因水体内源杂质及人为活动影响而同样与TOC 及持久性痕量重金属生物循环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Crook J, Surampalli R Y. 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criteria in

the US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33(10):451-462.

[2] 刘 克.北京市典型河湖再生水补水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2.

2期黄兴如等:再生水补水对河流湿地香蒲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579

[3] 李兵,林炜铁.一株好氧反硝化芽孢杆菌的脱氮特性研究 [J].

水生态学杂志, 2009,2(3):48-51.

[4] 曾薇,李磊,杨莹莹,等.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短程硝化反

硝化的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0(5):625-632.

[5] Zhao S M, Hu N, Chen Z J, et al. Bioremediation of reclaimed

wastewater used as landscape water by using the denitrifying bacterium Bacillus cereus [J].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9,83(3):337-340.

[6] Thurston J A, Gerba C P, Foster K E, et al. Fate of indicator

microorganisms, giardia and cryptosporidium in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J]. Water Research, 2001,35(6):1547-1551.

[7] 熊薇.城市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时空变异及其水环

境解释 [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13.

[8] Cui F, Yuan B, Wang Y. Constructed Wetland a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to Maintain Urban Landscape Lake Water Quality: Trial of Xing-Qing Lake in Xi’an City [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10:2525-2532.

[9] Malecki-Brown L M, White J R, Reddy K R. Soil

Bi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d by Alum Application in 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Wetland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07,36(6):1904-13.

[10] Sundberg C, Stendahl J S K, Tonderski K, et al. Overland flow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s: Potential nitrific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ammonia-oxidising bacterial community during a growing season [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7, 39(1):127-138.

[11] 籍国东,倪晋仁.人工湿地废水生态处理系统的作用机制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5(6):71-75.

[12] Feng C L, Li K L, Li Y.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urification mechanism of microbial in wetland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2012,32:1673- 923x.

[13] 陆开宏,胡智勇,梁晶晶,等.富营养水体中2种水生植物的根际

微生物群落特征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30(11):1508-1515. [14] Xiang X M, Song C X, Li Y S, et al. Microorganism features of

Typha latifolia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at rhizospher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04,30(8):35-38. [15] Marika T, Jaanis J, Jaak T, et al. Microbial biomass, activ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9,407(13):3958-3971.

[16] Ren L J, Wu Y N, Ren N Q, et a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n integrated A/O reactor treating diluted livestock wastewater during start-up period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2(5):656-662.

[17] 王莹.污染河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解析 [D]. 吉

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18] 殷峻,闻岳,周琪.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30(1):108-110.

[19] Rousseau D P L, Lesage E.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ter

reclamation [J]. Desalination, 2008,218(1):181-189.

[20] Greenway M. The rol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secondary

effluent treatment and water reuse in subtropical and arid Australia [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5,25(5):501-509.

[21] 卜梦娇,冯雪冰,杨小静,等.北京市再生水补水公园湿地水生植

物群落调查 [J]. 湿地科学, 2012,10(2):223-227.

[22] Crowe A U, Plant A L, Kermode A R. Effects of an industrial

effluent on plant colonization and on the germination and post-germinative growth of seeds of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plant

species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2,117(1):179-189.

[23] Marsh T L.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 an emerging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diversity among homologous populations of amplification products [J].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1999,2(3):323-327.

[24] 宋洪宁,杜秉海.环境因素对东平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微生物学报, 2010,50(8):1065-1071.

[25] Tipaynoa S, Kimb C G, Saa T. T-RFLP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hanges in 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response to metal and

metalloid contamination and initial phytoremediation [J]. Applied

Soil Ecology, 2012,61:137–146.

[26] Ginige M P, Kekkonen A H, Morris C, et al. Bacterial community

and groundwater quality changes in an anaerobic aquifer dur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with aerobic recycled water [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13,85(3):553-567.

[27] 黄艺,舒中亚.基于浮游细菌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以滇池流域为例 [J]. 环境科学, 2013,34(8):

3010-3018.

[28] Ding T, Palmer M W, Melcher U. Community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reveal insights into the diversityand dynamics of leaf endophytic bacteria [J]. BMC

Microbiology, 2013,13(1):1.

[29] Liu W T, Marsh T L, Cheng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bial diversity by determining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of genes encoding 16S rRNA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7,63(11):4516-4522.

[30] Mayrand P E, Corcoran K P, Ziegle J S, et al. The use of

fluorescence detection and internal lane standards to size PCR

products automatically [J]. Applied and Theoretical Electrophoresis, 1992,3(1):1-11.

[31] Ziegle J S, Su Y, Corcoran K P, et al. Application of automated

DNA sizing technology for genotyping microsatellite loci [J].

Genomics, 1992,14(4):1026-1031.

[32] Zhang R, Thiyagarajan V, Qian P Y. Evaluation of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in contrasting

marine environments [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8,

580 中国环境科学 36卷

65(1):169–178.

[33] De Figueiredo D R, Pereira M J, Moura A, et al.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ver a dry winter in meso- and eutrophic

Portuguese water bodies [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7,

59(3):638–650.

[34] Xiong J, Liu Y, Zhang H, et al. Geographic distance and pH drive

bacterial distribution in alkaline lake sediments across Tibetan

Plateau [J].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2,14(9):2457–2466. [35] Shen C, Xiong J, Zhang H, et al. Soil pH driv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along elevation on Changbai

Mountain [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3,57:204-211. [36] 任丽娟,何聃,邢鹏,等.湖泊水体细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研究进展 [J]. 生物多样性, 2013,21(4):421–432.

[37] Langenheder S, Lindstr?m E S, Tranvik L J.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emerging from different sources under identical conditions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6,72:212–220.

[38] Yannarell A C, Triplett E W.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lak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71:227–239. [39] Yan Q M, Zhang X X, Zhang T, Fang H H P. Seasonal microbial

community shift in a salin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China, 2011,5(1):

40-47.

[40] Jiang H, Dong H, Yu B, et al. Microbial response to salinity

change in Lake Chaka, a hypersaline lake on Tibetan plateau [J].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7,9(10):2603–2621.

[41] Herlemann D P R, Labrenz M, Jurgens K, et al. Transitions in

bacterial communities along the 2000km salinity gradient of the

Baltic Sea [J].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2011,

5:1571–1579.

[42] Hamdan L J, Jonas R B.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dynamics of

free-living bacterioplankton and microbially labile organic carbon along the salinity gradient of the Potomac River [J].

Estuaries and Coasts, 2006,29(1):40-53.

[43] Wu Q L, Zwart G, Schauer M, et al.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long a salinity gradient of sixteen high-mountain

lakes located on the Tibetan plateau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6,72(8):5478-5485.

[44] Yan Q Y, Yu Y H, Feng W S. 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revealed by PCR-DGGE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20(6):732-738.

[45] 孙巍.东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在氨氮转化中的作用特点

[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年.

[46] Fu T X, Wei K J, Xu G H.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acillus in aquaculture [J]. Reservoir Fisheries, 2007,27(3):102-

104.

[47] Gerner-Smidt P, Keiser-Nielsen H, Dorsch M, et al. Lautropia

mirabilis gen. nov., sp. nov., a Gram-negative motile coccus with

unusual morphology isolated from the human mouth [J].

Microbiology, 1994,140(7):1787-1797.

[48] Kisand V, Cuadros R, Wikner J. Phylogeny of culturable

estuarine bacteria catabolizing riverine organic matter in the Northern Baltic Sea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2,68(1):379-388.

[49] Nijburg J W, Laanbroek H J. The influence of Glyceria maxima

and nitrate input on the composition and nitrate metabolism of the

dissimilatory nitrate-reducing bacterial community [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1997,22(1):57-63.

[50] Moore E R B, Tindall B J, Dos Santos V A P M, Pieper D H,

Ramos J L, Palleroni N J. Nonmedical: pseudomonas [M]//The

Prokaryotes. Springer New York, 2006:646-703.

[51] Andrianasolo E H, Goeger D, Gerwick W H. Mitsoamide: A

cytotoxic linear lipopeptide from the Madagascar marine cyanobacterium Geitlerinema sp [J].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7,79(4):593-602.

[52] Chen C, Ren N, Wang A, et al. Microbial community of granules

in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reactor for simultaneous biological removal of sulfate, nitrate and lactate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8,79(6):1071-1077.

[53] Ubalde M C, Bra?a V, Sueiro F, et al. The versatility of Delftia sp.

isolates as tools for bioremediation and biofertilization technologies [J]. Current microbiology, 2012,64(6):597-603. [54] Eiler A, Bertilsson S. Composition of freshwater bacter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cyanobacterial blooms in four Swedish lakes [J].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4,6(12): 1228-1243.

[55] Figueiredo D R, Pereira M J, Moura A, et al.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over a drywinter in meso- and eutrophic

Portuguese water bodies [J].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7,59(3):638-650.

[56] 魏曼曼,陈新华,周洪波.深海热液喷口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J].

海洋科学, 2012,36(6):113-121.

致谢:本实验的现场采样和实验工作由实验室同学赵霏、黄迪及马栋山等协助帮忙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黄兴如(1988-),男,安徽阜阳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2000-1-10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的制定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标准是在总结“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高效絮凝沉淀过滤技术研究》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本标准应用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立、刘晓松、杨珅。 本标准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入或直接作为景观水体的二级或二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T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88-19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T7490-1987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7494-1987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891-1989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

GB/T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897-19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8-19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11901-1989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03-1989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T11906-1989 水质锰的测定高锰酸钾分光光度法 GB/T11911-1989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GB/T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再生水reclaimed wastewater 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后排放的水的总称。 3.2 景观水体scenic water 分为两类,一类为人体非全身性接触的娱乐性景观水体,另一类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观赏性景观水体。它们或全部由再生水组成,或部分由再生水组成(另一部分由天然水体组成)。 这两种景观水体均可作为城市绿化用水(不宜采用喷灌),但均不宜作为瀑布、喷泉使用。 4技术要求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应满足表1的规定。 表1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单位①:mg/L

蒲草编制

前言 蒲草编制工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制品以细腻、精巧、朴实、典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应用蒲草可以编制出鞋、扇、垫、篮等实用工艺品,使这些工艺品富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蒲草编制成本低廉,技术易学,因而深受广大中小学学生的欢迎。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带领下,为积极贯彻我校校本课程总 体规划,综合实践组根据新课改要求,为充分发展学生素质, 以劳动技术课形式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主要载体,开展蒲草编 制活动。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提高动 手能力、培养劳动道德,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本教材结合中学 劳动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突出教材的实用 性、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紧扣学生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以及课程计划的要求,使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力求体 现时代的特点。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讨论、分析与研究。但限 于我们的知识水平,难免存在不足或错误,垦请批评指正。 王元水 二0一二年四月

目录第一章蒲草编制概述 一、采集 二、贮存 三.蒲草加工 四.蒲草编制工具 五.蒲草编制技法 第二章蒲草制品编制 一.蒲垫 二.拖鞋 三.蒲篮编制 四.蒲草鞋编制

第一章蒲草编制概述 蒲草编制工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制品以细腻、精巧、朴实、典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应用蒲草可以编制出鞋、扇、垫、篮等实用工艺品,使这些工艺品富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蒲草编制成本低廉,技术易学。 蒲草也叫香蒲,属香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横生,叶片细长。蒲草生长于湖塘、水沟或池沼内。蒲草根部以上的蒲茎、蒲叶和蒲莛三部分都可做为编制材料。蒲茎常年生于水中,蒲茎部分纤维好,拉力强,耐磨、耐压,还具有蓬松、柔软、保温性强的特点,所以蒲茎适宜编制地毯、鞋类等。蒲叶露于水面之上,具有质脆、骨性强的特点。在蒲编中,蒲叶可用于编制蒲包、蒲扇、铺垫等。蒲莛具有挺拔、坚硬,色泽乳白,表面光亮的特点。在蒲莛上方长有蒲穗。在编制成品时,一般把蒲穗割掉,并且蒲莛只能整根使用,不可劈裂。在蒲编中,蒲莛一般用于穿制盖垫、门帘、窗帘等制品。 蒲草的采集贮存 三、采集 无论几年生蒲草,都可作为编制材料,但是第三年生的最好。如果生长年限短,蒲质虚而不坚。生长年限过长,蒲质脆而不韧。蒲草的采集一般是在水中进行的。在采集中,人要站在水里,用刀尽量沿蒲草的根部进行割取,以便获得较长的蒲草,增加蒲草的采收率。四、贮存

河流污染的社会实践报告

河流污染的社会实践报告 [导读]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而人们忽视水资源的重要性将加剧水污染的恶化。本文中,作者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家乡河流污染情况…… 蓝天白云,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活泼的鱼,虾,蟹欢快地在河里闲适地游泳,健康的小鸭在河上自由地活动````,而如今,人们不重视水资源,乱丢生活垃圾,乱排放生活废水,废料,工业用品。为了了解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我们作了一次沿河考察. 内容具体如下: 1 湄蕉河的颜色,呈深绿色,而混浊. 2 水面有生活垃圾,金属油污,大量枯叶. 3 河床淤垫的情况严重,河宽大约3米,水深大约2米左右. 4 河边有大量植被,水土流失不严重. 5 沿河没有多少工厂企业,有向河涌倾倒工业生活垃圾现象. 6 沿河有多个排污口,河岸附近田菜地农药化肥的污水流入小河. 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

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7 水里不能养殖,灌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河涌被污染后,会给群众和大自然带来许多的不便和危害: (1) 群众给牲畜喝污染了的河水会使牲畜死亡; (2) 水灌溉农业会大大减少农业生产; (3) 影响群众生活;

观赏草品种介绍

观赏草品种介绍

前言: “观赏草”是一类茎秆姿态优美,叶色丰富多彩,花絮五彩缤纷的草本观赏植物的统称,它自然优雅、潇洒飘逸,朴实刚强,又极富自然野趣,加上其对生长环境有极广泛的适应性,易于种植,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栽培和植物配置方面,观赏草既可以盆栽,亦可以地植,既可以孤植,也可以片植,而且养护成本极低。目前,观赏草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景观建设的新宠,近几年国际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评选中获奖的作品,基本都是大量运用了观赏草的作品,“穷栽花,富种草”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相信不久的将来,已经在国外流行的观赏草势必在我国的观赏植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 观赏草类植物是个相当庞大的族群,它的观赏性通常表现在形态、颜色、质地等许多方面,在欧美园艺界人们称之为Ornam ental grass。观赏草最初专指特定的科属植物,即禾本科中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如今,除园林景观中具有观赏价值的禾本科植物外,莎草科、灯心草科还有香蒲科以及天南星科菖蒲属一些具观赏特性的植物都算在观赏草之列。国内外现有观赏草大约700种,本资料仅仅选择国内比较常用或国外最流行的品种加以介绍,以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由于本介绍的作者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成都(8-9区),所以介绍的观赏草基本特征,均以成都的表现为主,其他地域的朋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不同,观赏草的不同表现,加以运用,切忌生搬硬套。 一.观赏草- 形态特征 具须根,茎干姿态优美,单株分蘖密集,呈丛状。叶多呈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具平行脉,叶片的颜色除了绿色外,还有醒目的翠蓝色、白色、金色甚至红色,有些种类绿色间有黄色或乳白色、红色等条纹。花小,花序形态各异,有聚伞花序、圆锥花序、头状花序等,花序下常密生柔毛,形似羽毛,有绿、金黄、红棕、银白等各种颜色,五彩斑斓。 二.美学价值 四季有景,春夏观叶,秋季赏色,冬季悦絮;风吹草动,声响动听,动态景观优美;形状质朴,回归自然。 三.生态效果 有些观赏草植株高大,叶子茂盛,可形成防风屏障;大部分的观赏草根系强大,可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还能为蝴蝶、鸟类等有益生物提供栖息地。 观赏草又因其生态适应性强、抗寒性强,抗旱性好,抗病虫能力强,不用修剪等生物学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 四.观赏特性 1.株形观赏草的植株及叶片形态多种多样,变化无穷。株高从几厘米至数米不等,有的高大挺拔,如芦竹;有的短小刚硬,如蓝羊茅;有的则柔软飘逸,如苔草。 2.叶色观赏草五彩斑斓、异彩纷呈,除了浓淡不同的绿色外,还有自然古朴的黄色、尊贵壮观的金色、浪漫多情的红色、高贵典雅的蓝色甚至奇特的黑色,一些珍贵的观赏草品种的叶片还有浅色条纹、斑点等,大大提高了其观赏价值。很多观赏草叶子上带两条白边,光照下熠熠生辉。观赏草叶片的颜色随季节而变化,从春季的淡

《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 价》 主要完成人:周怀东郝红王雨春吴培任吴世良获奖等级:应用二等内容简介: 本次《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对全国水系(主要是水源地)906个监测断面的底泥重金属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检测和质量评价。对底泥样品的铜、锌、铅、镉、铬、砷和汞七项重金属指标,以及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等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测试。尽管工作量大任务紧,检测工作中严格质量控制,以保证数据质量。在高质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别以十个水资源一级区和全国省级行政区为区划单元进行评价和统计。 工作报告形详细描述了各水资源区和省级行政区底泥七种重金属以及营养组分的含量特征、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同时以地理信息系统图件形式对成果进行了直观表达。 本次工作对全国范围水系(水源地)底泥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评价,在我国尚属首次。通过系统工作对我国水系,特别是大型供水水源地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状况有了全面的认识。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次工作还进行了底泥营养组分(有机质、氮、磷)含量的等级评价。 通过本次工作,初步揭示了我国水系(水源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全国水资源规划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依据。同时,本项目

在全国尺度下开展底泥调查,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我国的水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发现发明及创新点:本次《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最主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在全国尺度下进行统一的水系底泥重金属和营养组分质量状况的环境评价,填补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次工作的监测重点是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因此工作成果不仅为现在正在进行的全国水资源规划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同时对我国用水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工作对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水源地)的906个监测断面的底泥重金属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检测和质量评价。采样断面覆盖了全国主要水系,约占全国1073个大型集中式水源地的85%。底泥样品分析测试,使用先进仪器,按国家颁布的技术标准方法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程序有效保证了数据质量。通过对高质量数据的系统分析和评价,本次工作对全国水系(水源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和营养组分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我国底泥质量状况和水环境安全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知识的积累。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系底泥重金属普遍较环境背景更为富集,底泥重金属含量超环境背景值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综合评价(单因子否决)结果显示,全国906个底泥监测断面中,有732个底泥重金属超过环境背景值,占全部断面的80%。?尽管水系底泥通常具有重金属富集的特性,但从本次调查获得的底泥重金属绝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1 总则 为统一城市污水再生后回用做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以便做到既利用污水资源,又能切实保证生活杂用水的安全和适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水,也适用于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本标准由城市规划、设计和生活杂用水供水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本标准是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依据,地方可以本标准为基础,根据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生活杂用水的水质标准。地方标准不得宽于本标准或与本标准相抵触;如因特殊情况,宽于本标准时应报建设部批准。地方标准列入的项目指标,执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未列入的项目指标,仍执行本标准。 2水质标准和要求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厕所便器冲洗,城市绿化洗车,扫除浊度,度105溶解性固体,mg/l悬浮性固体,mg/l105色度,度3030臭无不快感觉无不快感觉ph值~9.06.5~,mg/l1010cod cr,mg/l5050氨氮(以n计),mg/l2010总硬度(以caco3计),mg/l450450氯化物,mg/l350300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铁,mg/锰,mg/游离余氯,mg/l管网末端水不小于总大肠菌群,个/l33 生活杂用水的水质不应超过上表所规定的限量。 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不得与自来水管道、水箱直接相连。生活杂用水管道、水箱等设备外部应涂浅绿色标志,以免误饮、误用。 生活杂用水供水单位,应不断加强对杂用水的水处理、集水、供水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制度及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的水质。 3水质检验 水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生活杂用水标准检验法》执行。 生活杂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建立水质检验室,负责检验污水再生设施的进水和出水以及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 分散式或单独式供水,应由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或报请上级指定有关单位负责水质检验工作。 以上水质检验的结果,应定期报送主管部门审查、存档。]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0-2002项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 PH~ 色/度≤30 嗅无不快感 浊度/NTU≤51010520 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15001000100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1010201015 氨氮(mg/L)≤10102010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铁(mg/L)≤--- 锰(mg/L)≤--- 溶解氧(mg/L)≤

对几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探讨

对几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探讨 水资源紧缺问题目前正在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再生水利用则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因此,文章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城市再生水处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再生水处理中应用的混凝-沉淀-过滤、MBR以及MBR-RO三种典型的处理工艺及其出水水质展开了详细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同类的实践提供借鉴。 标签: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前言 目前,我国再生水有着广泛的应用途径,比如城市杂用、灌溉、景观用水以及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等等,从而为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思路。目前,应用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工艺有多种,而不同的工艺也能够取得不同的水质处理效果。比如,混凝-沉淀-过滤就是当前给水处理、中水处理以及部分污水处理的常规核心技术,而MBR则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处理技术,其与RO的深度融合,更加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继而产生更佳的水质。文章则是针对这几种典型的再生水处理工艺进行试验分析,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1 城市再生水处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再生水的处理,主要是指污水经过了适当的处理之后,使其达到一定的出水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能够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在当前水资源普遍短缺的现状下,污水回用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从而逐渐受到了世界范围之内的重视。其中污水回用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节省了宝贵的新鲜水资源,能够做到高质高用、低质低用;二是有效降低了污水对水环境带来的污染和破坏。虽然长期以来,人们都在“鄙视”城市污水,不相信其能够回用,实际上,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比雨水和海水等都来的方便、来的实惠,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投资。目前,我国在政策上也比较支持再生水的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发挥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对城市再生水处理工艺的探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几种典型的再生水处理工艺概述 2.1 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在以往很多建设的再生水处理厂中,选用较多的处理工艺都是混凝、沉淀和过滤工艺,这是对传统自来水处理工艺的借用,但是伴随着膜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开始推行膜处理工艺,比如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超滤膜技术、反渗透(RO)技术及其组合工艺等等。但是混凝-沉淀-过滤仍然是一种较多使用的常规核心处理工艺,其相关的典型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

香根草、菖蒲、香蒲的耐淹抗旱性研究

香根草、菖蒲、香蒲的耐淹抗旱性研究 消落带是湖库河道滨岸下方、水体上方干湿交替呈现的地段。因此,消落带种植的植物必须兼具耐水淹性和抗旱性。 为筛选丹江口水库消落带适生植物,本试验选择了三种已经在南阳地区种植多年的草本植物——香根草、菖蒲和香蒲,对其进行不同程度水淹和干旱试验,分析了三种植物水淹和干旱下的生长形态、生理变化,比较了耐淹抗旱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刈去三种植物地上部分后,对其地下部分进行6个月水淹,结果表明:1)水淹结束后,统计三种植物的新芽萌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菖蒲(80%)>香根草(49%)>香蒲(0%);2)水淹6个月后,菖蒲株高、根长、生物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香根草株高虽有增加但不明显;3)水淹6个月后,与对照相比,香根草、菖蒲的最大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根活力、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综合来看菖蒲增量最大;4)水淹6个月后,香根草SOD活性相比对照显著提高,菖蒲虽提高但无显著差异;香根草、菖蒲MDA量较对照相比均减少但差异不显著,但菖蒲的减量最小;香根草CAT活性较对照相比显著提高,菖蒲有所增高但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6个月根淹下,菖蒲的新芽萌发率最高,恢复生长能力最强,对根淹环境的适 应力最佳,其次是香根草,最不耐水淹的是香蒲。 2.以正常浇水为对照,对三种植物幼苗设置了不同深度(浅淹5 cm、半淹10 cm、深淹15 cm)的水淹培养试验,试验进行6个月。结果表明:1)水淹结束后,统计三种植物不同水深下的存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香根草浅淹(8 3.1%)>半淹(72.9%)>深淹(60.4%);菖蒲浅淹(91.8%)>半淹(82.9%)>深淹 (69.4%);香蒲各水淹组均为0;2)水淹6个月后,与对照比,浅淹下香根草的株高、

河湖污染现象

河湖污染现象 更新时间:5-19 08:59 河湖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体有机污染负荷过大。主要有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暴雨径流。 2.底层污泥以及底质的再悬浮作用。城市河流污染的特点就是不仅其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其底泥的污染也非常严重。水体中的大量污染物沉淀并累积在河流底泥中,可以说,底泥是排入河流中各种污染的主要归属之一。但污染了的底泥还会对河流造成二次污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系列作用下,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与孔隙水发生交换,从而向河流中释放污染物质,使河流发生二次污染。引起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增加,导致河流黑臭。在合适环境条件下,底泥中放线菌的大量繁殖时引起河流黑臭的的一大因素。 3.水体热污染。城市河流热污染指河流两岸工厂向水体排放的高温废水,在25℃左右时放线菌的繁殖达到最高,河流的黑臭也达到最大。 4.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也是城市河流污染类型的一种,它对河流黑臭的贡献主要在于水体中铁锰的含量。悬浮物中的铁锰是重要的致黑因子之一。 ㈡水体富营养化 1.基本过程 河湖富营养化过程的初始阶段:水体中营养盐比较少,溶解氧丰富,生物生产力水平低,水体呈现负贫营养型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外部进入水体中的营养盐逐渐积聚,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多,河湖生物生产能力提高,生物量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色发暗,透明度降低,水生生物种群组成逐步由适合富营养状态下的种群所代替,河湖相应由贫营养型发展为中营养型,进而演变为富营养型。 2.主要表现 富营养化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为浮游藻类的异常增殖。以蓝绿藻类为主的水藻泛浮水面,严重时形成“水华”或“湖靛”。在迎风湖岸或湖湾处,糜集水面的藻类可成糊状薄膜,水体呈暗绿色,透明度极低,可散发出腥臭味。而且还会分泌出大量藻类毒素,抑制鱼类和其他生物的生长,对人畜造成危害,并严重污染环境。

哈钦松系统科号

哈钦松系统科号 看这个能用上不代科号科名拉丁名 G1苏铁科Cycadaceae G2银杏科Ginkgoaceae G1A泽米铁科Zamiaceae G3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G4松科Pinaceae G5杉科Taxodiaceae G6柏科Cupressaceae G7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G8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G9红豆杉科Taxaceae G11买麻藤科Gnetaceae 1木兰科Magnoliaceae 2A八角科Illiciaceae 3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3A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 6领春木科Eupteleaceae

7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 8番荔枝科Annonaceae 11樟科Lauraceae 13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 15毛茛科Ranunculaceae 15A芍药科Paeoninaceae 17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 18睡莲科Nymphaeaceae 19小檗科Berberidaceae 19A牡丹草科Leonticaceae 19B南天竹科Nandinaceae 19C鬼臼科Podophyllaceae 21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22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 23防已科Menispermaceae 24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28胡椒科Piperaceae 29三白草科Saururaceae 30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 32罂粟科Papaveraceae 33紫堇科Fumariaceae 36山柑科Capparidaceae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 摘要: 近年来江河湖泊重金属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累积于蔬菜、肉类、鱼类、海鲜中,富集于动植物体内,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水体重金属污染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的致毒作用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保持和重建健康水生生态系统及保障人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途径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源头控制和污染修复。污染修复的方法主要有河流稀释法,化学混凝、吸附法,离子还原、交换法,生物修复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生物膜修复法,其中生物膜修复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国内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现状 中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等十大流域的流域片,重金属超标断面的污染程度均为Ⅴ类;太湖底泥中TPb,TCd 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黄浦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Cd超背景值2倍、Pb超1倍;苏州河中,Pb全部超标、Cd为75%超标、Hg为62.5%超标。城市河流有35.11%的河段出现THg超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18.46%的河段TCd超过Ⅲ类水体标准,25%的河段TPb有超标的样本出现。由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携带入海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约为3.4万,对海洋水体的污染危害巨大。在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采样的样品中,Pb的超标率达62.9%,最大值超一类海水标准49.0倍。大连湾60%测站沉积物的Cd

含量超标,锦州湾部分测站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Cd、Pb的含量超过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 二、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一)工业污染源排放 据研究,煤、石油中含有Ce、Cr、Pb、Hg、Ti等金属,因此,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10%~30%沉降在距排放源十数公里的范围内。据估算,全世界约有1600t/a的Hg通过煤和其他石化燃料的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另外,电镀、机械制造业仍是重金属污染的一大来源。 (二)废旧电池的污染 《中国环境报》记者王娅于1999年12月9日报道,1998年中国电池的产量以及消费量高达140亿节,占世界总量的1/3,每年报废的数百亿节废电池绝大部分没有回收,废电池中含有大量的Hg、Cd、Pb、Cr、Ni、Mn等重金属有害物质,泄漏到环境中,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危害。1节1号废干电池可使1㎡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1粒纽扣电池可污600m3的水。 (三)城市化的问题 城市化的夜景缤纷灿烂,然而损坏的高压汞灯、霓虹灯、日光灯管等未能很好地处置,成为重金属污染的又一大来源;遍街的塑钢门窗、不锈钢等的切割、打磨粉末碎屑,或随垃圾混装,或入下水道排入江河,造成污染;汽车修理业废弃蓄电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 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2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 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树脂基质(resin 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 (浓盐水)→ 2Na-EX+Ca2+Mg-EX2+2Na+ (浓盐水)→ 2Na-EX+Mg2+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离子。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与树脂吸附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的软化水。 3去离子法

乔叶《香蒲草的旅程》阅读练习及答案

香蒲草的旅程 乔叶 ①盛夏时节,去了一趟信阳。信阳空气湿度高,溪泉淙淙,池塘处处,行止皆可见荷花 和香蒲草。乡人慷慨,回郑州临行时,当地的朋友便从自家门口的池塘里砍了葱葱茏茏的一 大把香蒲草。 ②安检的时候,我怀着侥幸请示安检员:“这个也得安检么?”“所有行李都得安检。”好吧,现在它们的身份就是行李。安检。大概是没有什么异常信号让那姑娘放心了,她灿 烂地笑起来,问:“这是什么东西啊?”想来她每天得看多少行李呢,肯定难得这么发问, 我简直有点儿受宠若惊地告诉了她。她说:“其实也经常见,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③候车在二楼。我抱着香蒲草上电梯,不用看就知道我的回头率是史无前例地高。候车的时候,不时有人走过来,好奇地打探是什么。还有小孩子来揪香蒲草的叶子,母亲呵斥着,说别给人家弄坏了。“这是什么?”孩子指着蒲棒问。我便一一说来。虽然对于这些植物我 从来都是半瓶子水,可还是很愿意晃荡晃荡。每当说起它们的时候,就有莫名的愉悦涌上心头。“真有意思!”孩子感叹。嗯,他算是我小小的知音..。 ④在众目睽睽之下上了车,座位是B,过道。我渴望的理想座位是A座,靠窗。现在,坐在那里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男孩子,正戴着耳机看着笔记本里的鬼怪剧。我犹豫了一下, 还是张开了口,请求换一下座位:“你看,它们,还是靠着一个角落放比较好,是吧?” 他冷冷地打量着香蒲草,也打量着我。我这才意识到此时的自己有多狼狈:蓬头垢面,乱发飞扬,脖子上围着花丝巾,手里抱着化肥袋——整个儿不伦不类。“我不习惯换座位。” 他冷着脸说。有些讪讪的,却也非常理解。本来就是过分的请求,人家当然有资格拒绝。 ⑤然后,便和它们开始了被检阅的旅程。每一个上卫生间和接热水的人路过我们的时候, 都会把脚步放慢,把眼神移过来,有的欲言又止,有的问上一句:“这是什么?”等我解释 一番后,收到的最通常的感叹就是安检员的那句:“其实也经常见,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梳理起来,还是孩子们的评点最是让我赞叹,既童言无忌,又正确无比。 ⑥“巧克力棒!”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指着蒲棒说。然后就闹着要吃,我和他母亲边给他解释边笑,聊了好一会儿。“蜡烛!”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指着蒲棒 说。孩子果然是天使。蒲棒还有一个昵称,就是毛蜡烛。这名字也不知是谁起的,起得怎么 那么好。嗅着香蒲草日渐微淡的清香,看着客厅的灯影下蒲棒的轮廓,我就会有隐隐的惊 奇。 ⑦一个多小时,就是这么度过的。在我所有坐高铁的经历中,这算是最引人注目的一

软化水处理方案

软化水处理方案

目录1.概况 2.工艺流程图 3.工艺流程说明 4.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表 5.设备配置表 6.供货清单及报价 7.工程范围 8.安装图 9.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

力,并将废液污水排出。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使软化,反洗,吸盐,慢洗,快洗,盐箱注水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 1.全自动软化设备介绍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定时、定流量自动再生;运行稳定,出水质量高,设备结构紧凑、安装占地面积小。属于免维护设备,运行不需专人看管。运行费用低:水耗与传统设备相比均可大大降低。可广泛应用于需制备软化水的工业、民用及商业领域如锅炉给水、冷却循环水、化工、钢铁冶炼厂,纺织印染用水,洗衣房水处理、食品加工用水、以及纯水设备的预处理装置。 2.全自动运作 由于采用了电脑在线监控,实现了连续运行和再生工艺的全自动运作。全程不受人工干扰,不会发生工序操作的提前或滞后。而且,各工序的切换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整套装置准确、可靠、高效;省水、省盐、省电、省人工。制水成本极低。 3.技术先进、运作平稳 整套装置用一个配有定时器的多路通阀集中运作,配以现代化的微电脑调控系统,系统安全可靠,故障率低、科学化管理程度明显提高。电脑还具有自动调整补偿剩余水量的特定功能,使之保持运行的最佳点。如:可将再生时间设在半夜两点,避开高峰。再生时,电脑可自动预算过去七天中系统平均制水量并和当前剩余量对比判断,再作出是否发出再生指令。 4.不用专设制盐系统

该装置在多路通阀中巧妙的设计了靠进水压为动力的自吸式喷射器,按工序要求定时进行吸盐和补水。整个盐水的制备仅在交换罐近旁设一个直径 500-1000毫米、高 1000毫米,配有小巧水位控制器的轻便盐箱即可。省去了盐池,盐泵及必要的输配管道和动力配电等装置,也省去了专用水处理间的额外投资。 5.结构紧凑、占地少 整套装置设计合理、配置精巧、重量轻,可在一般平整的水泥地面上组装。不必专用地基。配件标准化的组装,只需 1-2 天即可调试、培训、产水竣工投产。 6.操作简便、易于管理 只要设备的初始数据设定正确,系统就能忠实的按既定的程序准确运作。操作人员除了对电脑显示屏进行日常的监测外,全部的操作就是定时、定量的往盐箱内加盐就可以了。所以一般操作人员,经过必要的讲解很快就能上手,独立看管。所有用户几乎都没设专岗,而由司炉工代管. 7.控制介绍 全自动软水器的再生可根据流量来启动,软水器的工作过程,由下列几个步骤循环组成: A.运行(工作) 原水在一定的压力(0.2-0.6Mpa)、流量下,通过控制器阀腔,进入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容器(树脂罐),树脂中所含的Na+与水中的阳离子(Ca2+,Mg2+,Fe2+……等)进行交换,使经过处理

家乡河流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家乡河流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黄永波采矿103班8号 调查目的:通过对家乡河流污染情况的调查,了解家乡河流的污染现状,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加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善家乡河流的污染现状,让农村有一个好的水源,造福后代。 调查地点:家乡附近的几条较大的河流 调查时间:2010~2011年寒假 调查背景:湖光山色,相应成趣,繁枝茂林,分布两旁,河水清澈,鱼儿嬉戏…..这是曾经的家乡河畔美景。然而,如今这些都看不到了,河流变成了臭水沟,两旁的繁枝茂林,被两排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房取代。以前时不是去溪边玩,而今,过都讨厌从那过了,污染情况实为担忧。基于此,特利用寒假时间对家乡河流污染情况展开调查。 调查过程: (1)制定调查表。对家乡的河流有一定的了解后,针对现状及人群制定一张易懂易填的问卷调查表 (2)走访调查。利用大部分人都有空的时间,对居住在河流两旁的人走访调查,调查方式均为对话,然后做好记录。并在谈话的时候 把调查表拿给他们填写 (3)实地考察。拿上手机,带上纸笔,沿着河流做调查,照相并做详细的记录 (4)统计分析。主要是对调查表和实地考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整理,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 (一)家乡河流污染中存在的问题: (1)、生活垃圾因无基础设施和管制缺乏等问题,直接倒入河流。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2)、河旁农药瓶较多,随处可见,严重污染了河水 (3)、河两旁未因建筑而留下来的树上挂满了塑料袋,“五彩缤纷”的树显得格外好看,但其中的污染问题实在不容忽视。

(4)、化粪池建筑结构不合理。许多大便未经完全化解就排入河水中,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二)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1)、由于居民的思想落后,大部分没有环保意识对河流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没认识到河流污染后的难以回复性。 (2)、农民是被忽视了的环保群体,有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到位。他们头脑中的环保知识一片空白。 (3)、有关部门,未能尽到相应的责任,对有关河流污染问题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4)较多居民有一种从众心理,别人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对污染问题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 (三)建议 根据我此次的调查,综和调查表和问卷的统计结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必要的宣传力度,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最主要的,也应该是最有效的。 (2)两旁居民要加强对河流的保护意识,认识到河水污染后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3)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住房的合理规划,尽量不要到河两旁建筑楼房,保护一江清水。并且加强必要的惩治措施 调查感想与收获: (1)通过此次的调查,从分认识到家乡河流污染的严重性,对家乡河流的前景比较担忧。 (2)河旁及附近居民的环保思想急需提高,一江污水能否恢复原来的清澈必须依靠他们的共同努力。 (3)此次的调查也让我获得了较多的社会实践能力,自身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4)看到河内垂死挣扎的鱼类,也让我从分意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的真谛

175种常用中药的大全彩图

74.赤芍: 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河道重金属污染调查解决方案

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解决方案 方案简述 目前针对河道及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通常采用传统钻孔取样的方式进行,但底泥采样难度巨大,极容易扰动,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很大。 环境地球物理方法采用的无损、非破坏的方式,通过介质之前的电性差异,同时结合少量取样结果等资料,可验证场地土壤污染局部电性特征与深度变化趋势,并以物探成果具体影像描绘地下污染及地层现况,以探测污染的分布范围,圈定污染的潜势区。 环境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目的是增加现场信息,由原本点的信息扩及到面与体,并不是取代传统检测技术。有更多的现场信息更能验证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与传统钻探取样是相辅相成。

项目简介 一. 调查目的 本次探测主要目的为: 圈定该河道污染深度。 划分高浓度重金属土壤污染区域。 调查河道地层现况。 二.调查方法 采用环境地球物理探勘的及高密度电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及感应电磁法( Electromagnetic )进行探测。 现场方案 一、仪器设备 调查采用GD-20多通道工作站及GEM-2感应电磁仪,同时配合使用XRF,测点信息采用RTK进行收集。 二、测线方案 合理布设测线是取得高品质数据的重要因素,本次综合施测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感应电磁法,以物探技术对大面积疑似重金属土壤污染分布的区域进行探测,共布设高密度电法测线16条及140587平方米的感应电磁法测试。

ERT布线 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原理 电阻率法是以介质电阻率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物探方法。直流电阻法的探测原理,为利用直流电经由一对电流极 A、B 将电通入地下,建立人工电场。通过地层间介质不同,其导电性的差异,可利用另一对电位极 M、N 测量电场在 M、N 之间造成的电位差,由此求出地层视电阻率,进而估算地下地层的导电性分布。

除盐水处理工艺

除盐水处理工艺 除盐水处理工艺介绍 1 前言 目前除盐水处理工艺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及膜分离法等,除盐水处理工艺是根据不同的入水水质和出水要求而设计的,针对不同的原水水质特点而设计水处理方案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案,同时也是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到要求的保证。本文就除盐水处理工艺(离子交换法和RO膜分离法)对比介绍各自的特点: 在70年到80年代末离子交换法在我国除盐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离子交换法处理有以下特点: 优点: ◇预处理要求简单、工艺成熟,出水水质稳定、设备初期投入低; ◇由于制水原理类同于用酸碱置换水中离子,所以在原水低含盐量的应用区域运行成本较低。 缺点: ◇由于离子交换床阀门众多,操作复杂烦琐; ◇离子交换法自动化操作难度大,投资高; ◇需要酸碱再生,再生废水必须经处理合格后排放,存在环

境污染隐患; ◇细菌易在床层中繁殖,且离子交换树脂会长期向纯水中渗溶有机物 ◇在含盐量高的区域,运行成本高 从80年末开始,膜法水处理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反渗透就是除盐处理工艺的膜法水处理工艺之一。 反渗透法处理有以下特点: 优点: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较先进、稳定、有效的除盐技术; ◇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膜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控制、无污染、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特别是几种膜技术的配合使用,再辅之经其他水处理工艺,如石英砂、活性炭吸附、脱气、离子交换、UV杀菌等 ◇原水含盐量较高时对运行成本影响不大 ◇缺点: ◇预处理要求较高、初期投资较大 本文以地下水为原水,生产250m3/h除盐水(5MΩ.cm)为例,就离子交换和反渗透两种处理方法在工艺、占地方面、和运行成本作简要比较。 2 除盐水处理工艺比较 2.1离子交换法 1)离子交换处理工艺流程: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2000-1-10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的制定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标准是在总结“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高效絮凝沉淀过滤技术研究》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本标准应用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立、刘晓松、杨珅。 本标准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进入或直接作为景观水体的二级或二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T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88-19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GB/T7490-1987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7494-1987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1891-1989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 GB/T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897-19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8-19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11901-1989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1903-1989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T11906-1989 水质锰的测定高锰酸钾分光光度法 GB/T11911-1989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GB/T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再生水reclaimed wastewater 指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后排放的水的总称。 3.2 景观水体scenic wat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