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卫第七版-生物化学总结

人卫第七版-生物化学总结

人卫第七版-生物化学总结
人卫第七版-生物化学总结

生物化学

第一章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约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左右。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器官中。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各种生命功能的直接执行者,在物质运输与代谢、机体防御、肌肉收缩、信号传递、个体发育、组织生长与修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特点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编码氨基酸: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有300余种,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且具有自己的遗传密码。

2. 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每100m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mg%):每克样品含氮质量(mg)×6.25×100。

3. 氨基酸的分类

所有的氨基酸均为L型氨基酸(甘氨酸)除外。

根据侧链基团的结构和理化性质,20种氨基酸分为四类。

(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 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

(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Trp)、丝氨酸(Ser)、酪氨酸(Tyr)、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天冬酰胺(Asn)、谷胺酰胺(gln)、苏氨酸(Thr)。

(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

(4)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含有硫原子的氨基酸:蛋氨酸(又称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含有由硫原子构成的巯基-SH)、胱氨酸(由两个半胱氨酸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

?芳香族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唯一的亚氨基酸:脯氨酸,其存在影响α-螺旋的形成。

?营养必需氨基酸:八种,即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可用一句话概括为“一家写两三本书来”,与之谐音。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性质: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能与质子结合成NH4+的氨基;含有能与羟基结合成为COO-的羧基,因此,在水溶液中,它具有两性解离的特性。在某一pH环境溶液中,氨基酸解离生成的阳郭子及阴离子的趋势相同,成为兼性离子。此时环境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氨基酸带有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泳动。pI值的计算如下:pI=1/2(pK1 + pK2),(pK1和pK2分别为α-羧基和α-氨基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

2. 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1)吸收波长:280nm

(2)结构特点: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

(3)光谱吸收能力: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4)呈色反应: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加热,生成的蓝紫色化合物在5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蓝紫色化合物=(氨基酸加热分解的氨)+(茚三酮的还原产物)+(一分子茚三酮)。

三、蛋白质分子结构特点

见表1-1。

表1-1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比较

1.模体:蛋白质分子中,由两个以上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并发挥特定的作用。

2.锌指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模体,由一个α-螺旋和二个反平衡的β-折叠的3个肽段组成,具有结合锌离子的功能。

3.分子伴侣:能够可逆地与未折叠肽段的疏水部分结合随后松开,引导肽链正确折叠的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类蛋白质,也对蛋白质二硫键正确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四、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1.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具有相似一级结构的多肽或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及功能也相似。

2.分子病:由于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功能改变而产生的疾病。

五、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空间结构由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2.血红蛋白(Hb)由四个亚基组成,两个α亚基,两个β亚基。记忆要点如下:

(1)血红蛋白分子存着紧张态(T)和松弛态(R)两种不同的空间构象。

(2)T型和氧分子亲和力低,R型与氧分子的亲和力强,四个亚基与氧分子结合的能力不一样。

(3)第一个亚基与氧分子结合后,使Hb分子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引起后一个亚基与氧分子结合能力加强(正协同效应)。

(4)肌红蛋白分子只有一个亚基,不存在变构效应

3.协同效应:指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的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促进作用则为正协同效应;反之为负协同效应。

4.变构效应:蛋白质分子的亚基与配体结合后,引起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的现象。

5.结构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引起的一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具有传染性、遗传性或散在发病的特点。生物体内含有正常的α-螺旋形式的PrPc,转变为异常的β-折叠形式的PrPSc 具有致病性。

六、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及相关概念

1.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在某一pH溶液中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带有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1)体内的蛋白质等电点各不相同,大多数接近于pH5.0

(2)碱性蛋白质:鱼精蛋白、组蛋白酸性蛋白质:胃蛋白酶、丝蛋白

(3)蛋白质处于大于其等电点的pH值溶液中时,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有正电荷。

2.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的两个因素:水化膜、表面电荷。

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

物活性的丧失。

(1)变性的本质:二硫键与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肽键的断裂

(2)变性后特点:生物学活性丧失、溶解度下降、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3)变性的因素:加热、乙醇、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4)蛋白质复性: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

(5)蛋白质的凝固作用:蛋白质经强酸或强碱变性后,仍能溶解于该溶液中。若调节pH值至其等电点时,变性蛋白质呈絮状析出,再加热,形成坚固的凝块。蛋白质的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含有具有共轭双键的三种芳香族氨基酸,于280nm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峰。

5.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1)茚三酮反应:蛋白质水解后可产生游离的氨基酸,原理同前

(2)双缩脲反应:肽键与碱性硫酸铜共热,呈现紫色或红色。氨基酸不出现此反应,当蛋白质不断水解时,氨基酸浓度上升,其双缩脲呈色浓度逐渐下降,因此可以检测蛋白质的水解程度。

七、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2.超滤法:应用正压或离心力使蛋白质溶液透过有一定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的方法。

3.丙酮沉淀:0-4℃低温;丙酮的体积10倍于被沉淀蛋白质;蛋白质沉淀后应迅速分离。

4.盐析:硫酸铵、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中性盐放入蛋白质溶液中,破坏水化膜并中和表面电荷,导致蛋白质胶体的稳定因素去除而沉淀。

5.免疫沉淀法:利用特异抗体识别相应的抗原蛋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蛋白质混合溶液中分离获得抗原蛋白的方法。

6.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向正极或负极泳动。

(1)SDS-PAGE电泳:加入负电荷较多的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导致蛋白质分子间的电荷差异消失,此时蛋白质在电场中的泳动速率只和蛋白质颗粒大小有关,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2)等电聚焦电泳:在电场中形成一个连续而稳定的线性pH梯度,电泳时被分离的蛋白质泳动至其等电点相等的pH值区域时,净电荷为零不再受电场力移动,该法用于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3)层析:待分离蛋白质溶液(流动相)经过一个固态物质(固定相)时,根据溶液中待分离的蛋白质颗粒大小、电荷多少及亲和力等,使待分离的蛋白质在两相中反复分配,并以不同速度流经固定相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

7.阴离子交换层析: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

8.凝胶过滤:分子量大的蛋白质最先洗脱

9.超速离心:既可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对于球形蛋白质而言,沉降系数S大体上和分子量成正比关系

S(未知)/S(标准)={Mr(未知)/Mr(标准)}2/3

八、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及关键试剂名称

氨基酸序列分析

1.步骤一:分析已纯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2.步骤二:测定多肽链的氨基末端与羧基末端为何种氨基酸。以前用二硝基氟苯,现多用丹酰氯

3.步骤三:将肽链水解成片段(表1-2)。

表1-2 三种肽链水解方式的比较

4.

5.步骤五:统计学分析,组合排列对比,得到完整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

通过核酸来推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的步骤:

1.步骤一:分离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2.步骤二:测定DNA序列

3.步骤三:排列出mRNA序列

4.步骤四:按照三联密码的原则推演出氨基酸的序列

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

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测定:圆二色光谱法,测α-螺旋较多的蛋白质时,结果较为准确。

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测定:X射线衍射法和磁共振技术。

第二章

一、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核酸元素组成特点及碱基、核苷、核苷酸的化学结构

1.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物体所含有的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天然存在的核

酸根据其分子的物质组成不同分为两大类:DNA与RNA。

2.核酸的元素组成:主要由碳、氢、氧、氮、磷组成,磷的含量较为稳定,占核酸总量的9-10%。

3.基本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是核苷酸。

二、核苷酸间的连接方式

3’,5’-磷酸二酯键;5’末端是指在DNA或RNA链中末端为5’-磷酸基,未形成磷酸二酯键的一端;3’末端是指在DNA或RNA链中末端为3’-OH,未被酯化的一端;

各种简化式书写时都是5’→3’,其读向都是从左到右,所表示的碱基序列也都是从5’端到3’端。

三、两类核酸(DNA与RNA)性质的异同

详见表2-1。

表2-1 DNA与RNA性质的比较

四、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了解DNA的高级结构形式

详见表2-2。

表2-2 DNA分子结构的比较

五、mRNA、tRNA二级结构特点及rRNA的类型和其它小分子RNA

mRNA、tRNA、rRNA结构特点见表2-3。

其它小分子RNA种类及功能见表2-4。

表2-3 三种常见RNA的比较

表2-4 其它小分子RNA种类及功能

六、DNA(热)变性、复性及分子杂交的概念。

a)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

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现象。

?DNA变性只改变其二级结构,不改变核苷酸排列顺序。

?DNA的增色效应:DNA变性过程中,在紫外区260nm处的OD值增加,并与解链程度有一定比例的关系。

?DNA解链温度:DNA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期间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50%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Tm)。

?Tm值高低与其分子所含碱基中的GC含量相关,GC含量越高,Tm值越大。

b)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

?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复性的过程。

c)分子杂交: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

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下,

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的现象。

七、核酸酶的概念及性质

a)核酸酶: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根据酶解底物的不同分为DNA酶和RNA酶。

b)核酸内切酶:可以在DNA或RNA分子内部切断磷酸二酯键的酶。

c)核酸外切酶:仅能水解位于核酸分子链末端核苷酸的酶。根据其作用的方向性,分为5’

→ 3’或3’→5’核酸外切酶。

d)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底物是核酸,属于序列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

e)催化性DNA:人工合成的具有序列特异性降解RNA功能的寡聚脱氧核苷酸片段。

第三章

一、酶及生物催化剂的基本概念;酶的分子组成及相关概念如酶蛋白、辅助因子(辅酶、辅基)、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等

见表3-1。

表3-1 酶及酶的相关概念

?对单纯酶来说,活性中心就是酶分子在三维结构上比较接近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但

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活性中心的常见必需基团:His残基

的咪唑基、Ser残基的羟基、Cys残基的巯基及Glu残基的γ -羧基。

?对结合酶来说,辅酶分子或辅酶分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就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金属离子的作用

?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

?作为连接底物与酶的桥梁,便于酶对底物起作用;

?维持酶蛋白构象;

?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

维生素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

详见表3-2。

表3-2 常见酶促反应中维生素的作用

酶促反应的特点

?酶促反应具有极高的效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绝对的特异性:仅作用于特定结构的底物,进行一种专一的反应,生成一种特定的产物。如脲酶和琥珀酸脱氢酶。

?相对的特异性: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如脂肪酶、磷酸酶、蛋白酶等。

?立体异构特异性:仅作用于底物的一种立体异构体,如乳酸脱氢酶催化L-乳酸;延胡索酸酶催化反式丁烯二酸与苹果酸间的裂解。

?酶促反应的可调节性:⑴酶量调节;⑵酶催化效率调节;⑶改变底物浓度进行调节。

?酶促反应的高效不稳定性:由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易受理化因素的影响。

酶促反应机制的诱导契合假说

?酶与底物接近时二者相互诱导、相互形变、相互适应。酶促反应的机制很复杂,在酶的

活性中心内底物可发生邻近效应和定向排列,酶对底物可进行酸碱多元催化在,底物在

酶活性中心的疏水性‘口袋’里发生表面效应。

三、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几种因素及其动力学特点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见表3-3。

表3-3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Km值的含义:为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底物和反应环境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Km值可用来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m值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表示不需要很高的底物浓度就可容易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反之亦然。

?Vmax是酶完全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

?Km与Vmax的测定:双倒数作图得到林贝氏方程:

自变量是1/[S],应变量是1/V,斜率是Km/Vmax,在y轴的截距

是1/Vmax(图3-1)

酶浓度的影响图3-1 斜率

?当[S]>>[E]时,酶促反应速度与[E]成正比

pH值的影响

?在某一pH值,酶催化活性最大,称为最适pH值。

?最适pH值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大多数接近中性。少数例外(如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

1.8;肝精氨酸酶最适pH值为9.8)。

抑制剂的影响

?酶的抑制剂:引起酶催化活性下降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表3-4 两种抑制性作用的比较

?

3-5 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激活剂的影响

?激活剂:使酶从无活性到有活性或使活性增加的物质。

?大多数为金属离子,如Mg2+、K+;有机化合物:如胆汁酸盐。

?必需激活剂:为酶促反应所必需,否则检测不到酶的活性。例Mg2+于已糖激酶。

?非必需激活剂:激活剂不存在时,仍能检测到一定的活性,例Cl-于唾液淀粉酶。

四、酶原与酶原的激活

?酶原:无活性酶的前体。例消化酶原、凝血酶原等。

?酶原的激活:酶原向酶的转化过程。实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过程。

?生理意义:⑴保护自身不被酶破坏;⑵保证酶在特定的部位与环境发挥作用;⑶酶的贮存形

式。

五、酶的快速调节与慢速调节的方式

快速调节包括变构调节与共价修饰调节

?变构酶:指效应剂与酶的非催化部位可逆的结合,使酶发生构象的变化而影响酶的活性,其

作用特点如下:

1.反应的方程曲线为S型曲线,非米氏方程的矩形双曲线。

2.变构酶多为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催化的常为不可逆反应。

3.变构酶常由多个亚基组成,彼此间具有协同效应。

4.变构酶有催化部位和调节部位(而不是都具有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

5.变构调节是快速调节。

?共价修饰:酶蛋白上的一些基团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6.常见的共价修饰包括: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甲基化与去甲基化、腺

苷化与去腺苷化和-SH与-S-S-的互变等。

7.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最为常见。

8.共价修饰是快速调节。

?酶含量的调节:通过改变酶合成或降解以调节细胞内酶的含量,属于慢速调节。

同工酶概念及应用

?同工酶: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

组酶。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或由同一基因转录生成的不同mRNA翻译的不同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

9.乳酸脱氢酶有五种类型,其中LDH1型在心肌细胞中最多;肝病时LDH5升高

10.肌酸激酶(CK)有三型:脑中含CK1(BB型);心肌含CK2(MB型);骨骼肌含CK3(MM

型)

六、酶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酶均有两个名称,系统名称应标明酶的所有底物与反应性质。推荐名称是从习惯名称中挑选而来,可分为六类:⑴氧化还原酶类;⑵转移酶类;⑶水解酶类;⑷裂合酶类;⑸异构酶类;⑹合成酶类。

七、酶在医学中的应用

酶与疾病的关系密切。遗传性因素和许多疾病均可引起酶的质与量的异常以及活性的改变,并引发多种疾病。检验血液中酶活性的改变可以帮助诊断某些疾病。许多药物可通过改变人体或致病菌中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外,酶还可以作为工具用于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

第四章

一、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提供能量是糖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糖还是机体重要的碳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转变成其他的含碳化合物。

?糖也是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例糖蛋白、糖脂。

?糖的磷酸衍生物形成生物活性物质,例NAD+、FAD、DNA、RNA、ATP等。

二、糖无氧氧化的基本反应过程、能量生成、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糖的无氧氧化:又称糖酵解,葡萄糖在缺氧或供氧不足情况下,生成乳酸的过程。

?基本反应过程:分为两个反应阶段,全程在胞浆中进行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由一分子葡萄糖分解分成两分子丙酮酸的过程

记忆要点:反应的“一、二、三”。

⑴一次脱氢: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 NADH+H+的氧化过程。

⑵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各生成1分子ATP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A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ATP

二次ATP消耗的反应:

葡萄糖+ ATP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ATP → 1,6-二磷酸果糖

二个磷酸丙糖的生成:1,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

二个ATP的净生成:2(底物水平磷酸化)×2(磷酸丙糖)-2(ATP消耗)

⑶三次不可逆性反应,三个关键酶的参与

已糖激酶催化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激酶-1 催化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丙酮酸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所需的氢原子由前述‘一次脱氢’过程提供,反应由乳酸脱氢酶催化,辅酶是NAD+。

?糖酵解的调节:主要在三个关键酶上的调节(见表4-1)。

表4-1 糖酵解关键酶的调节

?

?迅速提供能量,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成熟红细胞的供能。

?神经组织、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活跃的组织,即使不缺氧也多由糖酵解提供能量。

三、糖有氧氧化的基本反应过程、能量生成、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糖有氧氧化的定义: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基本反应过程:分为三个反应阶段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同前述糖酵解过程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总反应式为:丙酮酸 + NAD++ 辅酶A →乙酰CoA + NADH+H+ + CO2

?反应不可逆,由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

?参与反应的辅酶有:硫胺素焦磷酸酯(TPP)、硫辛酸、FAD、NAD+、CoA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大量的ATP和水

记忆要点:反应有“一、二、三、四”。

⑴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琥珀酰CoA →琥珀酸 + GTP

⑵二次脱羧基反应(同时伴随有脱氢反应)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O2+ NADH+H+

?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 CO2+ NADH+H+

⑶三次关键酶的催化

?柠檬酸合成酶催化草酰乙酸 + 乙酰CoA →柠檬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 CO2 + NADH+H+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 CO2 + NADH+H+

⑷四次脱氢反应

?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O2+ NADH+H+

?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 CO2+ NADH+H+

?琥珀酸→延胡索酸+ FADH2

?苹果酸→草酰乙酸+ NADH+H+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见表4-2。

表4-2 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三羧酸循环的意义

?氧化供能。

?三大营养素彻底氧化分解的最终代谢通路。

?是三大营养物质互变的枢纽。

?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的前体CoA。

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表4-3 糖有氧氧化生成ATP的详细部位说明

梭机制,则产生2个ATP分子。

四、磷酸戊糖途径反应过程及生理意义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在胞浆中进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氧化反应,生成磷酸戊糖、NADPH+H+及CO2

?第二阶段是基团转移反应,生成3-P-甘油醛和6-P-果糖

?总反应式:3×6-P-葡萄糖 + 6NADP+→2×6-P-果糖 + 3-P-甘油醛 + 6NADPH+H++ 3CO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⑴ 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⑵ 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

⑶ NADPH还用于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五、糖原合成及分解的基本反应过程、部位、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见表4-4。

表4-4 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的比较

六、糖异生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

糖异生概念: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是肝脏,肾脏具有肝脏1/10的异生糖能力

糖异生的过程:记忆要点:反应有“一、二、三”。

⑴一次反应

+ ATP →草酰乙酸

一次ATP的消耗:丙酮酸 + CO

2

一次GTP的消耗:草酰乙酸+ G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⑵二种转运草酰乙酸的途径

?苹果酸穿梭机制:丙酮酸或生成丙氨酸的生糖氨基酸为原料异生糖时。

?谷草转氨酶生成天冬氨酸机制:以乳酸为原料异生为糖时。

⑶三次能障的绕行

?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6-二-磷酸-果糖→ 6-P-果糖(果糖二磷酸酶-1催化)

?6-P-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糖异生的调节

?糖异生途径与糖酵解途径是方向相反的两条代谢途径。

?通过3个底物循环进行有效调节。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补充肝糖原。

?调节酸碱平衡。

乳酸循环(Cori循环)

?概念:肌收缩(尤其氧供应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

后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被肌摄取。如此形成的循环。

?形成原因:肝内糖异生活跃,且有葡萄糖-6-磷酸酶水解6-磷酸葡萄糖释放葡萄糖;

肌肉糖异生活性低,且无葡萄糖-6-磷酸酶。

?生理意义:避免损失乳酸。

防止乳酸堆积引起酸中毒。

糖的三条分解代谢途径的比较见表4-5。

表4-5 三种糖分解代谢的比较

?血液正常值: 3.89~6.1mmol/L。

?血糖来源有三:⑴食物消化吸收⑵肝糖原分解⑶糖异生

?血糖去路有四:⑴无氧酵解⑵有氧氧化⑶磷酸戊糖途径⑷转化为脂肪、氨基酸

第五章

八、什么是脂类,包括哪些物质

脂类:脂肪及类脂的总称

?脂肪:甘油三酯或称三脂肪酸甘油酯。

?类脂:固醇及其酯、磷脂及糖脂,细胞的膜结构重要组分。

脂肪酸的来源有二

?来源一是自身合成如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

?来源二由代谢物供给如必需脂肪酸,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

九、甘油三酯合成的两种途径和甘油的分解代谢

甘油三酯合成的两种途径

?原料:所需的甘油及脂肪酸主要由葡萄糖代谢提供,亦可通过食物供给。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初始底物为2-甘油一酯,1,2-甘油二酯为中间产物。

?甘油二酯途径:肝细胞及脂肪细胞,初始底物为3-P-甘油,磷脂酸和1,2-甘油二酯为中间产物。甘油的分解代谢

1.甘油+ ATP →3-P甘油(胞液中)

2.3-P甘油→磷酸二羟丙酮(3-P甘油醛)+ NADH+H+(胞液中)

3.3-P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NADH+H+(胞液中)

4.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ATP (胞液中)

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ATP (胞液中)

6.丙酮酸→15 ATP (线粒体)

由上可知,一分子甘油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分子数为20个或22个(在胞液中的两次脱下的NADH+H+经不同的转运途径运输入线粒体中分别产生2个或3个ATP分子)

十、脂肪动员的概念及特点

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关键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也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

?激活:脂解激素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ACTH、TSH

?抑制:胰岛素、前列腺素E2、烟酸

十一、脂肪酸β氧化过程的特点

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三个步骤

?第一步:脂酸的活化,生成脂酰CoA,胞液中进行,脂酰CoA合成酶催化

脂肪酸+ ATP + 辅酶A →脂酰CoA + PPi

?第二步:脂酰CoA进入线粒体依赖肉碱脂酰转移酶I(外膜上)、肉碱-肉碱脂酰转位酶(内

膜上)、肉碱脂酰转移酶II(内膜上)三种酶作用转运。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限速酶。

?第三步:脂酸的β氧化每一次β氧化需要四个反应依次连续进行

1.脱氢:生成FADH

2

2.加水:

3.再脱氢:生成NADH+H+

4.硫解: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脂酰(n-2)CoA,(n为碳原子个数)

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以16碳的软脂酸为例

?产生的总能量是131ATP,脂酸活化时相当于消耗两个ATP,净产生129个ATP分子

?含有2n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时可产生

分子、n-1个NADH+H+分子

n个乙酰CoA分子、n-1个FADH

2

故总产生12×n + 2×(n-1) + 3×(n-1)=17n-5个ATP,净产生17n-7个ATP

?例14碳软脂酸分解,最终净产生114个ATP

十二、酮体生成过程的特点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β-羟丁酸 + NAD+ ←→乙酰乙酸 + NADH+H+

酮体代谢的特点:肝内生酮肝外用。

?肝内生酮:肝细胞内有生成酮体的酶,HMG CoA合成酶是合成的限速酶。

注:肾脏也可以少量生成酮体。

?肝外用酮:

1.琥珀酰CoA转硫酶(心、肾、脑、骨骼肌)

2.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心、肾、脑、骨骼肌)

3.乙酰乙酰硫激酶(心、肾、脑)

酮体生成的意义

?为肝外组织(脑、肌组织)提供能源。

?脑组织在糖供应不足时,利用酮体供能。

?正常情况下,血中酮体为0.03-0.5 mmol/L。

酮体生成的调节

?酮体生成增加: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增多,脂肪动员加强。

?酮体生成减少:饱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脂肪动员减弱。

?丙二酯CoA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减少酮体生成。

十三、脂酸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肝、肾、脑、肺、乳腺及脂肪组织的胞液中。

合成原料:由糖代谢而来的乙酰CoA。

合成的过程:两大步骤

?第一步:丙二酰CoA的合成,乙酰CoA羧化酶催化,生物素为辅基,Mn2+为激活剂

-→丙二酰CoA

乙酰CoA + ATP + HCO

3

?第二步:脂酸合成,由7种酶蛋白的多酶体系(原核)或多功能酶(真核)催化

乙酰CoA + 7丙二酰CoA + 14NADPH+H+→软脂酸(n=16)

脂酸碳链的延长

?内质网脂酸碳链延长酶体系:主要方式,以丙二酰CoA为二碳供体。

?线粒体酶体系:生成硬脂酸为主,乙酰CoA为二碳供体。

脂酸分解与脂酸合成的比较

脂酸分解与脂酸合成的比较见表5-1。

表5-1 脂酸分解与脂酸合成的比较

?不饱和脂酸包括油酸、软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油酸、软油酸机体可以自身合成;后三种必需从食物中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可以转变为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口恶烷及白三烯)。

十五、磷脂概念、各类磷脂的结构特点及磷脂酶的作用特点

磷脂:含磷酸的脂类。

?甘油磷脂:由甘油构成的磷脂,常见甘油磷脂的比较见表5-2。

?鞘磷脂: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

表5-2 常见甘油磷脂的比较

磷脂酶的作用特点

常见磷脂酶的作用特点比较见表5-3,常见磷脂产物的作用特点比较见表5-4

表5-3 常见磷脂酶的作用特点比较

表5-4 常见磷脂产物的作用特点比较

1

十六、鞘磷脂的代谢特点

记忆要点如下:

?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神经鞘磷脂。

?神经鞘磷脂的组成为:鞘氨醇 + 脂酸 + 磷酸胆碱

?取代基提供时是由CDP-胆碱提供磷酸胆碱

?鞘氨醇合成时的原料是软脂酰CoA和丝氨酸

?神经鞘磷脂的降解的酶属于磷脂酶C类。

十七、胆固醇的合成特点及转归

合成部位: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细细胞外的所有组织。

合成原料:“三高合成”。

?耗能(36分子ATP):线粒体的糖氧化。

?耗料(18分子乙酰CoA):线粒体的糖氧化。

?耗氢(36分子NADPH + H+):胞液中的磷酸戊糖途径。

合成步骤: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甲羟戊酸的生成,HMGCoA还原酶是限速酶。

?第二阶段:鲨烯(30C)的生成。

?第三阶段:胆固醇(27C)的合成。

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胆固醇合成的调节见表5-5。

表5-5 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胆固醇的转归

?转变为胆汁酸。

?转化为类固醇激素。

?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

十八、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功能特点

常见血浆脂蛋白的比较见表5-6。

表5-6 常见血浆脂蛋白的比较

?HDL按密度大小:新生HDL > HDL3> HDL2> HDL1。

?HDL1又称为HDLc,仅在高胆固醇膳食后血中出现。

?正常人血浆中主要含有HDL2和HDL3。

?HDL的功能是逆向转运胆固醇至肝脏(高脂血症中,无HDL的升高)。

?HDL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5天。

?HDL是apoCII的贮存库。

第六章

一、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异同

见表6-1。

二、

呼吸链: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由于此过程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相关,故称呼吸链。

呼吸链的基本组成

见表6-2。

表6-2 四种复合体的比较

注:泛醌(辅酶Q)与cytC与线粒体内膜结合不紧密,极易分离,故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

呼吸链中辅酶的组成成分与功能

见表6-3。

表6-3 呼吸链中辅酶的比较

两条呼吸链

? NADH 呼吸链:复合体I → 复合体III → 复合体IV

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β羟丁酸脱氢酶

? 琥珀酸呼吸链:复合体II → 复合体III → 复合体IV

琥珀酸脱氢酶、磷酸甘油脱氢酶、脂酰CoA 脱氢酶 ?

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

b 560→b 562→b 566→

c 1→c →a →a 3→O 2

三、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特点

P/O 比值: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消耗ADP 的摩尔数),即生成ATP

的摩尔数。

表6-4 一些底物的P/O 比值 氧化磷酸化:又称偶联磷酸化,代谢物经氧化分解时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该过程中偶联ADP 的磷酸化,生成ATP ,是体内ATP 生成最主要的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将代谢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 (或GDP ),生成ATP (或GTP )的过程。

? 1,3-二磷酸甘油酸 → 3-磷酸甘油酸 (ATP)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丙酮酸 (ATP) ?

琥珀酰CoA → 琥珀酸 (GTP)

四、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三种抑制剂的比较见表6-5。

表6-5 三种抑制剂的比较

五、

ATP 的特点

高能磷酸酯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大于21kJ/mol )的磷酸酯键。 常见的高能化合物

粒体离体实验测得的一些底物的P /O 比值

呼吸链的组成

P/O 比值

可能生成的A T P 数

β-羟丁酸N A D +→复合体Ⅰ→C oQ →复合体Ⅲ 2.4~2.8 3

→C yt c →复合体Ⅳ→O 2

琥珀酸

复合体Ⅱ→C oQ →复合体Ⅲ 1.7 2→C yt c →复合体Ⅳ→O 2

抗坏血酸

C yt c →复合体Ⅳ→O 2

0.88 1细胞色素c (F e 2+) 复合体Ⅳ→O 2

0.61-0.68 1

?磷酸肌酸:肌肉和脑中能量的储存。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酵解与糖异生的中间产物。

?乙酰磷酸。

?乙酰CoA:三大物质代谢的枢扭。

?ATP、GTP、UTP、CTP。

六、其他氧化体系: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超氧物歧化酶和微粒体酶

除线粒体的氧化体系外,在微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以及细胞其他部位还存在其他氧化体系,参与呼吸链以外的氧化过程,其过程是不伴随磷酸化,不能生成ATP,主要与体内代谢物、药物和毒物的生物转化有关。见表6-6。

表6-6 其他氧化体系的比较

十九、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食物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以及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人

体蛋白质的接近程度。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如果合理调配使用,因所含必需氨基酸可

相互补充,故可提高其营养价值。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需要但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8种。

二十、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自胃中开始,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酶。

?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及二肽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

?肠道细菌对未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产生腐败作用。

二十一、氨基酸的几种脱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上生成另一种氨基酸和相应的α-酮酸的过程。

?转氨基的反应是可逆的。

?转氨酶的辅酶是维生素B6

?最常见的转氨酶是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

氧化脱氨基作用:在L-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谷氨酸脱氢脱氨基生成氨和α-酮戊二酸的过程。联合脱氨酸作用: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或腺苷酸脱氨酶联合作用脱去氨基的过程。

?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作用主要在肝、肾组织中进行。

?转氨酶与腺苷酸脱氨酶的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作用主要在肌肉中进行。

二十二、α-酮酸的代谢

?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转变成糖及脂类。(氨基酸的分类见表7-1)

表7-1 氨基酸的分类

二十三、体内氨的来源与转运

氨的来源有三

?(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

?(2)肠道吸收的氨:①肠内氨基酸在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②肠道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的

氨。

?(3)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

氨的转运有二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肌肉中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可异生为糖。

?肝为肌肉提供了生成丙酮酸的葡萄糖。

?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从脑、肌肉向肝或肾运氨。

?谷氨酰胺既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

二十四、尿素代谢特点

代谢特点记忆要点:一、二、三、四。

?一个限速酶: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二个反应部位:线粒体与胞液。

,另一个来源于胞液中的天冬氨酸。

二个N原子来源:一个来源于线粒体中游离的NH

3

?三个ATP的消耗,线粒体里消耗两个ATP,胞液中消耗1个ATP(两个磷酸键)。

三个重要中间产物: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四个高能磷酸键:线粒体里两个磷酸键,胞液中两个磷酸键。

四个反应步骤。

?氨基甲酰磷酸的生成线粒体中(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是关键酶)

?瓜氨酸的生成线粒体中

?精氨酸代琥珀酸的生成胞液中(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限速酶)

?精氨酸的水解、尿素的生成胞液中

尿素合成的调节

见表7-2。

表7-2 尿素合成的调节

人卫第七版药剂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药剂学: 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 理使用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 制剂: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得具体品种,称为 药物制剂,简称 药剂学任务:就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得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得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得需要、 药物剂型得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得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得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得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得概念 药物制剂得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得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得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得速度与程度、 药用溶剂得种类(一)水溶剂就是最常用得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得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得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3。醚类甘油。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5.酯类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得油相、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constant) 溶剂得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得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得极 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得内聚能,也就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得 一种量度。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就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与时得浓度,就是反映药物溶解性得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

药剂学人卫版第七版名词解释

1.pharmacopoeia P9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 solubilization P23 增溶是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 3. isotonic solution P179 等张溶液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4. 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P37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5. Krafft point P41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至某一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 点。 6. microemulsion P158 微乳,即纳米乳(nanoemulsion),乳滴粒子小于100nm时称纳米乳,粒径一般在10-100nm范围。 7. liposome P402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薄层中所制成的超微球形载体制剂,称为脂质体。 8. crystal form 晶形 9. 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P445 被动靶向制剂系指由于载体的粒径、表面性质等特殊性使药物在体内特定靶点或部位富集的制剂。 10. thixlotropy P117 触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粘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11. Cosolvency P23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液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12. Sterilization P181 灭菌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13. suppositories P298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状制剂。 14. Angle of repose P98 休止角系指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15. elastic recovery P109 弹性恢复 16.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tion(SFE)P328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分离药材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新技术。 17. Solid dispersion P347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18. inclusion compound P356 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复合物。 19. Microencapsulation P378 微囊化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制备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成微囊(microcapsule);若使药物溶解和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为微球(microspgere)。 20. Prodrug P447 前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药物活性集团改构或衍生形成的一种新的惰性结构,其本身不具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特定的靶组织中经化学反应或酶降解,再生为活性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21.OTC P12 非处方药系指不需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2.emulsions P157 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药剂学 人卫版 考试试题

(用○或×表示)一、判断是非题 )1.甘油具有防腐作用的质量分数是10%。()2.苯甲酸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苯甲酸钠在碱性溶液中防腐作用好。()3.均相液体制剂均应是澄明溶液。()4.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液体制剂是指药物溶解在适宜的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5 制剂。()6.矫味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甜味剂,加入制剂中以改善制剂口感。()(但溶解度则减小。)7.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抑菌作用随其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8. 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和中药制剂,在粉碎时可采用“水飞法”。( .制备复方硫磺洗剂时,除使用甘油作为润湿剂使硫磺在水中能均匀分散外,9 )还可加入聚山梨酯或软肥皂做润湿剂使成品质量更佳。( )10.沉降溶剂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答案】1.×2.×3.○4.×5.×6.×7.○8.○9.×10.○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 C.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E. 【答案】A

2.下列不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A.糖浆剂B.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C.O/W型乳剂D.胶浆剂E.酊剂【答案】C 3.醑剂中药物浓度一般为() A.5%~10%B.20%~30%C.30%~40%D.40%~50%E.60%~90% 【答案】A 4.高分子溶液剂加人大量电解质可导致() A.高分子化合物分解B.产生凝胶C.盐析D.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使胶体具有触变性 【答案】C 5.亲水胶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可出现沉淀,这是因为() A.溶媒浓度改变析出沉淀B.盐桥作用析出沉淀C.质量电荷改变析出沉淀D.胶体水化膜被破坏析出沉淀E.电荷中和凝结成沉淀 【答案】D ).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的最有效措施是(6. A.增加分散介质黏度B.减小分散相密度C.增加分散介质密度 D.减小分散相粒径E.减小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药剂学人卫版考试试题

一、判断是非题(用○或×表示) 1.甘油具有防腐作用的质量分数是10%。()2.苯甲酸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苯甲酸钠在碱性溶液中防腐作用好。()3.均相液体制剂均应是澄明溶液。()4.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5.液体制剂是指药物溶解在适宜的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6.矫味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甜味剂,加入制剂中以改善制剂口感。()7.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抑菌作用随其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则减小。()8.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和中药制剂,在粉碎时可采用“水飞法”。()9.制备复方硫磺洗剂时,除使用甘油作为润湿剂使硫磺在水中能均匀分散外,还可加入聚山梨酯或软肥皂做润湿剂使成品质量更佳。()10.沉降溶剂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 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以下不正确的是() A.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 C.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E.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 A 2.下列不属于均相分散体系的是() A.糖浆剂B.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C.O/W型乳剂D.胶浆剂E.酊剂 C 3.醑剂中药物浓度一般为() A.5%~10%B.20%~30%C.30%~40%D.40%~50%E.60%~90%A 4.高分子溶液剂加人大量电解质可导致()

A.高分子化合物分解B.产生凝胶C.盐析D.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使胶体具有触变性 C 5.亲水胶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可出现沉淀,这是因为() A.溶媒浓度改变析出沉淀B.盐桥作用析出沉淀C.质量电荷改变析出沉淀D.胶体水化膜被破坏析出沉淀E.电荷中和凝结成沉淀 D 6.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分散介质黏度B.减小分散相密度C.增加分散介质密度 D.减小分散相粒径E.减小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D 7.混悬剂加入少量电解质可作为() A.助悬剂B.润湿剂C.絮凝剂或反絮凝剂D.抗氧剂E.乳化剂

药剂学(崔福德主编_第七版)

药剂学常考试题集锦 一、名词解释 1.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临界胶束浓度,表面 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A 卷考题)P37 2.Krafft point :即克拉夫特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较低时溶解度很小,但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当到达某一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陡升,把该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A卷考题)P41 3. cloud poing: 即昙点,也称为浊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但冷后又可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这个转变温度称为昙点。( B 卷考题)P42 4.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A卷和B卷考题)5、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体,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 (B卷考题) 6.碘值:脂肪不饱和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100g 脂肪所摄取碘的克数。检测时,以淀粉液作指示剂,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液进行滴定。碘值大说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其不饱和程度高。

7.酸值:酸值又称酸价。是指中和1g天然脂肪中的游离酸所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值的大小反映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 P194 8 Pyrogen: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热原二内毒素二脂多糖。 9. 增溶 10. 置换价 11. F0 值 12. Prodrug :前体药物,也称前药、药物前体、前驅藥物等,是指 经过生物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前体药物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经过体内代谢后变为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强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目前前体药物分为两大类:载体前体药物(carrier-prodrug) 和生物前体(bioprecursor)。 二、写出下列英文对应的中文名称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p32 (也简写为SLS,但简写为SDS更常用) emulsions :孚L齐U p157 act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主动靶向制齐U p445 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 :被动靶向制齐U p445 Tween 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p35

第七版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药物剂型按形态分类可分为(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体制剂)。 2.剂型按给药途径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制剂)(非经胃肠道给药制剂)。 3.剂型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液体制剂)(胶体型液体制剂)(乳剂型液体制剂)(混悬型液体制剂)(固体分散体)(气体分散体)。微粒分散型 4.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中能否解离成离子及解离后所带电荷而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5.等量的司盘-80()与吐温-80()混合后的HLB值是()。 6.表面活性剂中的润湿剂的HLB值范围应是( 7—9 )。 值可用于(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或亲水程度)的分类,其数值越大表明亲(水)性越强。 8.肥皂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做()型乳化剂。 9.由I 2+KI→KI 3 可知,碘化钾是碘的(助溶剂),可增加碘的溶解度。 10.碘酊溶液中含有碘和(碘化钾),后者的作用是(助溶剂)。 11.芳香水剂为(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12.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ml表示应为( 85%)。以g/g表示应为% 13.单糖浆的浓度为( 85%g/ml),糖浆剂中糖的浓度不应低于( 45 %g/ml)。 14.为增加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可加入稳定剂,稳定剂包括(助悬剂)(润湿剂)和(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等。 15.在复方硫磺洗剂的处方组成份中: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

甘油100ml,CMC-Na 5g,加蒸馏水至1000ml。CMC-Na的作用为(助悬剂), 甘油的作用为(润湿剂)。 16.乳剂在放置过程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密度差)不同而分层。 17.乳剂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 18.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性质)与(乳化剂的HLB值)。 19.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 HLB )值和油水两相的(量比)。 20.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分层)。 21乳剂出现的稳定性问题中属于可逆的有( 分层 )( 絮凝)。22.一般注射液的pH值范围应为(4~9)。 我国目前法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是(蒸馏法)。 23. 10ml装量的普通药物注射剂的灌装增加量是()ml。 24.注射剂生产中加入EDTA-2Na是用做(金属螯合剂)。 25.延缓注射剂主药氧化的方法可加入(抗氧剂)(金属螯合剂)(惰性 气体)。 26.注射剂车间布局一般分为(一般生产区)(控制区)(洁净区) 三个区,其中环境质量要求最高的是(控制区)。 27.注射用无菌粉末在临用前以(灭菌注射用水)水稀释。 28.工业筛的目数是指每(英寸)长度上孔的数目。 29.最细粉是指其中能通过(七)号筛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 30.细粉是指其中能通过(六)号筛的细粉的含量不少于95%。 31.眼用散剂的粉末细度应达到( 200 )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