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二)制度创新与国家崛起

5-(二)制度创新与国家崛起

5-(二)制度创新与国家崛起
5-(二)制度创新与国家崛起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之二

——制度创新与国家崛起

本专题的主旨:国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国家成为大国的前提和保障;必须与时俱进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部分制度创新概论

含义: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制度建设方面的创造性的变革

本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原因: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变动

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条件: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第二部分政治体制创新与国家崛起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秦汉的兴盛与明清的衰落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秦国商鞅变法最为著名。经过商鞅变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得秦汉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为隋唐中国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两千多年过去,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政治制度逐渐成为历史进步的阻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转型。

(一)制度创新及演变

1、萌芽: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2、建立:秦。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

3、巩固:西汉。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5、加强:北宋。集中军权,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派文臣作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6、新发展: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设宣慰司管理民族地区。

7、空前强化:明清。明废丞相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八股取士。清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监察制度创新

1、御史大夫:秦朝设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管国家监察事务。

2、通判:北宋设立,负责监督知州。

3、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设立,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4、参议院: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三)古代选官制度创新

1、察举制时代(秦汉)——发展。

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

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2、九品中正制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

特点:由品评官把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主要看门第和家世。

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学;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3、科举制时代(隋唐:确立;宋元:发展;明清:衰亡)——成熟并衰亡

特点:按照不同科目通过考试而选取人才的制度。

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有利于形成社会读书风气,④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封建社会后期,其弊端日益显露。

二、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创新

1、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

3、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

(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3)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或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①人民主权:国家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

②轮番而治: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方式是抽签选举。

③法律至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

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探究:雅典的民主制与古代中国的君主集权制相比孰优孰劣?(提示:各自有利弊。)

利: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中国: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组织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弊:雅典: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易产生“多数暴政”。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三、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创新与英国、美国的崛起

(一)理论分析

(1)概念:代议制度,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形式:议会

实质:间接民主

运行:权力制衡、政党政治

趋势: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

(2)基本特点:

①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间接民主);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3)促进近代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壮大;启蒙思想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解放;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4)历史作用:

地位:人类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大进步。

政治:在制度和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思想: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社会文明进步。

思考:请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认识?

①民主制的确立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②民主化进程是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

③民主的本质就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相对平等;

④民主的完善不是统治者恩赐,而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

⑤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主要特征(即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二)史实分析

【英国的渐进式制度创新】

英国制度创新推动英国国家崛起:指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18 世

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国家,掌握了海上霸权;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占领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盛极一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①历史渊源:英国的政治传统——有限君主政体。13世纪初颁布《大宪章》,以限制王权,并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②制度保证:议会制度的创立——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

③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壮大。

④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2)确立的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

a.首相制度的形成

①时间:18世纪。

②产生: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不再主持内阁会议,英国国王渐渐地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内阁会议转而由内阁中的财政大臣主持。主持会议的大臣渐渐获得了“首相”的称号。

b.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①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

②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c.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d.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9世纪中期。

(4)完善:议会改革:选举权的逐步扩大;两党制的发展。(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无不体现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连续性。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的历史。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从《大宪章》到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英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多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对旧的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政治体制日益完善。例如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作用: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树立了榜样;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是一种间接民主,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代议机构,负责制定法律和公共事务,公民参与民主是间接和有限的(雅典民主属于直接民主)。

(5)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近代英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

最早确立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中英两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同点是什么?对两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

不同点——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影响——

中国:一方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英国:有利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以古代中国、古代雅典、近代英国三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实例,分别说明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三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君权,维持大国政治秩序的稳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间的融合和自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近代化发展,阻碍民族创新与进步。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小国城邦经济的繁荣。不利于在国与国竞争中保持强盛。

(3)近代英国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君主制、贵族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体现全民各种权利的社会公正。

★启示: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才有活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化。

【美国的制度创新与美国的崛起】

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使得美国独立后迅速崛起,不仅从英国继承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还从英国吸收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且美国宽松的政治环境、法治社会下尊重知识产权,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热情,美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成功地创造出托拉斯模式的垄断组织,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成本,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开创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二战后美国成功的开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使得美国出现了新经济。

1、制订1787年宪法

背景: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的松散的州际联盟,无法满足美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目的: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政体。

概况:1787年5月,费城,13个邦的代表,华盛顿主持。

内容和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有何启示?

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

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启示:农业文明时代中央集权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工业文明时代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已成为先进国家普遍的选择;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近代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本质区别。

●现在的中美两国在管理地方的方式上有何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一方面,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另一方面,地方的自治权力必须符合国家的宪法。

②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分权: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国会还还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

制衡: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不合宪法。(还表现在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参、众议院制衡);各州和联邦政府(中央和地方间的分权制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制衡。)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背景、影响、本质三个方面有何不同。

历史背景:“三权分立”提出时,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兴起;“三省六部制”提出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盛时期,唐朝君主不断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影响:“三权分立”为反对封建专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三省六部制”使地方权力相互牵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本质差异:“三省六部制”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三权分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从中央政府权力制衡角度分析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过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总统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有任期限制。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特点和影响: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

●美国宪法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美国宪法如何解决大州与小州的矛盾?美国宪法如何解决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关系:实行联邦制,规定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其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大州与小州关系: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样就协调了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南方与北方的关系:宪法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样一定程度上缓解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地位:它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对欧亚等一些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评价

积极: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可以有效防止专制独裁,保障民主制度。(三权分立实质上也是在金钱政治,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反映出美国政府的腐败。分权与制衡是有代价的。当各方利益不一致时,三大机关之间相互扯皮,必然导致效率低下。这也是代议制的缺陷之一。)

④联邦制国家的建立,使美国能够保持统一和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同时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尽量留给了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地方自治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局限:(人权+奴隶制+种族歧视)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保留了奴隶制,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①宪法没规定废除奴隶制度,这是它反民主的表现。宪法不仅没有否定奴隶制度,而且在分配众议院各州代表名额时,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这就更加降低了奴隶的地位。

②宪法没有提到保证人权问题。相反,宪法明文规定了保留奴隶和种族歧视的条款,将黑人印第安人妇女排除在人权保护之外。

●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并维护民主的?

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或民主原则);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有人认为美国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说说你的观点?

1、美国政体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民主制度。

2、适应国情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3、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宪政等不是哪个国家特有的产物。

●对美国民主宪政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美国民主宪政的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民主的扩展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

任何一种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其进程充满坎坷与曲折;

美国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是不彻底不完善的。

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政治民主化。

2、两党制(分权制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称:民主党(驴)、共和党(象)。

争夺的战场:政治选举。

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两党制形成:华盛顿之后,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要分析新的政治体制的确立对英美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分析两国政治体制建立的历史。

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使国家势力迅速壮大,成为世界性大国。

意义:它们都是多种体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是多种力量妥协的结果,体现了人类政治智慧的发展;都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其它国家所效仿,促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

●指出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有何特色?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

相似之处:都体现本国特色,避免照抄他国。

中国特色:中国大陆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启示: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本国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各自特点。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中国与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东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西方:民主制度。

东方:①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②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较发达。

西方:①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贫。②工商业发达。

相似之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

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或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美国: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制度。(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扼要归纳中国、雅典、美国政治体制对中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中国: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雅典:调动了古希腊公民的积极性,创造了辉煌的古希腊文明。美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认识: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四、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创新

1、建国初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人民民主的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是对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贡献。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政协的性质:统一战线

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前还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一届人大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及义务。

②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思考]: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不同特点?

西方:政党竞争,分权与制衡原则。

我国: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集中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

2、1998年,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三部分经济体制创新与国家崛起

1、英国工业革命后中的工厂制度

旧式的纺织生产单位非常小,一般以户为单位,妻子、孩子甚至连丈夫一家人在一起织布。但随着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等发明的出现,生产规模就大大扩展了,更多的人能在一起工作。这样就出现了工厂模式,为以后的工厂模式打下了基础。当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原先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为专门的工序,每个工人只需完成特定的一道工序并不断重复。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2、美国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垄断制度

1、原因:⑴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⑵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

3、行业: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最先产生垄断的行业)

4、形式:托拉斯。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⑴经济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资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⑵政治上,垄断资本家为攫取更多的利润,干预国家的政经生活,资本国家成为垄断组织代表

⑶对外关系上,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步伐

3、罗斯福新政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新政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⑴新理论——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⑵新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⑶新起点——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政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②制定经济指导计划③运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行政立法手段④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4、“福利国家”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

⑴“福利国家”目的:①直接目的: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⑵“福利国家”评价:

①积极:A.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有利缓和社会矛盾; B.扩大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A.政府财政不堪重负;B.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5、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模式

1.背因:⑴国际形势: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⑵国内形势:1922年苏联建立,1924年列宁逝世和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⑶经济状况:经济相对落后(根源于生产力的水平);

⑷历史传统:专制意识根深蒂固,缺乏民主传统;

⑸个人意识: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过程:⑴1925年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⑵1926年农业集体化方针。

⑶1928年新经济政策终止。

⑷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体制形成。

3.表现:⑴经济上: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经济的

指令性计划经济,实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⑵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个人崇拜;

⑶文化上:高度集中,行政干预,思想学术问题政治化。

4.本质: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经济方面)

5.评价:⑴功绩:①初期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②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⑵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③长期指令性计划,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苏联经济持续发展。④这种体制日益僵化,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⑤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6.认识:⑴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⑵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⑶建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制度。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体现在:

第一,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

第二,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第三,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⑴必要性:①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遇挫折。②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⑵可能性:①经济: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②思想: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

2.过程:⑴提出:南方谈话:(92年初,邓小平)①社会主义本质问题;②姓”资”姓”社”问题;③搞好社义市场经济。

⑵目标确立:十四大:(92年10月)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⑶理论完善:①十四届三中全会:(93年)《关于建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②十五大:(97年)进一步完善社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⑷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

3.意义: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⑵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四部分专题专项训练

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2、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3、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 )

A、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4、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6、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C.“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7、“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8、《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根除了大萧条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危险和隐患

B.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10、有学者说“(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从生产力角度看,文中的“历史性转变”是指()

A.专制社会转向民主社会 B.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C.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D.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

11、下表是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一书关于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的描述,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公务员法2020实施细则全文

公务员法2020实施细则全文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职务和级别、招聘、考核、任免、晋升和解雇、奖励、纪律处分、培训、交流和回避、工资和福利保险、辞职和解雇、退休、投诉和指控、任用、法律责任和附例共18章,107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公务员的国家法律制度。与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具有新的特点,因此常被称为新公务员法,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的总则,包括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公务员的范围、条件、义务和权利、公务员的职位和级别、公务员管理机构和违反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等。 二是关于公务员各方面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包括公务员的招聘、考核、任免、晋升、奖惩、培训、回避交流、工资福利保险、退休、投诉、检举、任用等。《公务员法》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特点: 一是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

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公务员以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限。中国共产党机关、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工作人员都是参照管理的。公务员法扩大了公务员的范围。 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执行公务,隶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财政承担工资、福利的人员”也就是说,只要符合依法执行公务的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被纳入国家行政机关,由国家财政支付工资,就被纳入公务员管理范围。这不仅符合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实际,而且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维护干部队伍的廉洁性,有利于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 第二,《公务员法实施细则》总结吸收了近十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一些新成果,如竞聘聘任、公开选拔、任用预告、任期制度、试用制度、部分职位聘任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公务员制度,保持了公务员制度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完善干部职务与职级结合制度的要求,新公务员法对现行职务级别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使职务与职级关系更加合理。 第三,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根据公务员职务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将公务员职务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改变了

电大公务员制度讲座(形考任务1-4)

公务员制度讲座(形考任务1-4) 形考任务一 1.公务员是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选择一项: 对 错 2.我国公务员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制度。 选择一项: 对 错 3.在《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对如何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利作了许多规定。 选择一项: 对 错 4.国外公务员有财产申报的义务。 选择一项: 对 错 5.品位分类制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选择一项: 对 错 6.我国八大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是中国公务员。 选择一项: 对

错 7.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属于公务员范畴。 选择一项: 对 错 8.发达国家的政府中,所有行政组织系统与公务员管理形态都以韦伯的“理想官僚制”为典范。 选择一项: 对 错 9.欠发达国家一般未推行或只是形式上推行了公务员制度,其人事行政制度大多还停留在“世袭制”与“酋长权威”的形态下。 选择一项: 对 错 10.我国公务员应该保持政治中立。 选择一项: 对 错 1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各国公务员的义务。 选择一项: 对 错 12.西方国家公务员一般享有信仰某种宗教见解、教义或哲学观点的权利。 选择一项: 对

错 13.按照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辞职有主动辞职、引咎辞职和被动辞职三种类型。 选择一项: 对 错 14.先有了公务员的义务,才有了公务员的权利。 选择一项: 对 错 15.在我国,公务员对上级的错误决定和命令可以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命令的意见。选择一项: 对 错 16.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不属于公务员。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基层检察院行政管理人员 B. 政协办公厅工作人员 C. 九三学社机关的工作人员 D. 在企业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 17.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B. 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C. 官纪严明,待遇优厚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公务员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摘要:为了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按官僚制运作的西方各国政府掀起了行政改革运动,公务员制度改革是其中重点之一。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调整结构,压缩层级,精简公务员;改革人事管理方式,增强制度的灵活性;重塑组织文化。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中国吸收了几乎所有官僚制的理念和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起公务员制度。但由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中国公务员制度发育不良,呈现出“官僚化不足”。改革势所必然。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只能是建构理性官僚制,与此同时吸收一些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来克服官僚制的内在弊端,以增强官僚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全球化和信息化;官僚制;公务员制度;改革;创新路径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正处于巨变时代。按官僚制运作的西方各国政府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出现“政府失败”,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行政改革浪潮,公务员制度成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并取得较大的成果。中国新一轮政府改革无疑受到这一改革浪潮的极大影响。如何构筑一个既切合现实国情,又面向未来的公务员制度,进而建构一个更具效率、更有回应性、更负责任、更有服务品质的政府,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官僚制的困境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公务员制度是以韦伯(Max Weber)的官僚制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因而它蕴含着官僚制的所有特质。官僚制是指依职能和职位对权力进行科学分工和分层,并以非人格化的规则为管理基础的一种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它是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是现代国家政府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组织结构方面特征。1.专门化。依据工作的类型和目的来科学划分每一工作单元,并明确每一工作单元的职责范围、权限。每一工作由具备相应专门知识的人来承担。2.等级制。在官僚制组织中,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行政部门从上到下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严格监督控制。这种服从不是服从于个人,而是服从于法律赋予的职位权力。3.专业化和职业化。个人基于其专业技能通过公开考试合格后加以任用。任用后的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其权利受法律明确保障。非经过法定事由,不得被行政机关免职。因

试论述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创新的方向

试论述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创新的方向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必然结果。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短,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时期,公务员制度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现阶段,我国的干部管理制度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显得相对滞后,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系统的“多入口”问题、职位分类问题及考 核问题等,实践层面的考试录用问题、管理体制问题、政治社会等消极因素的制约问题等为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很有必要对我国公务员制度进行完善,使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体现出科学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知人善用的能力,从而构建起既立足于现实,又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新型公务员制度。 第一、要完善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制度改革重的点就是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我国的公务员职务级别交叉幅度太小,应该增加公务员的级别,使低层职务与级别的交叉对应幅度扩大。通过对基层公务员级别晋升等方面的倾斜制度,提高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的待遇,对其进行定期晋升,以激励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通过有效理顺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有利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通过改革非领导职务使得我国公务员分类更加系统多样、科学完善,创新职务设置尤其是建立多样化职务设置。同时,我们更应当在把握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有别于西方公务员分类

制度的前提之下,借鉴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分类制度! 第二、加大公务员选拔公开竞争性 公开是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平等公正地选拔任用干部的前提;竞争则是增强干部队伍活力、选贤任能的重要保证。通过加大公开力度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干部政策让群众了解,程序方法让群众熟悉,资格条件让群众清楚,从而增强群众民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促进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公信度的提高。 第三、合理有效的政策引导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是由结构性的原因造成的,应从政策导向和配套措施上鼓励各种层次的大学生和军转干部先到基层工作,不断加大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录用公务员的比重,进一步优化公务员的来源结构和经历结构,建立健全从村(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在基层遴选制度建设上,要注重工作业绩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估。 第四、选拔分类聘任 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公务员法,把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这样的划分未免简单化。还应该做更详细的划分,比如纵向上区分中央机关公务员和地方部门公务员,高级、中级、初级公务员;横向上区分不同领域的专业

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原因与条件

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原因与条件 新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在经济、科学上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中国成长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已经成为仅此月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连年提升,逐步实现全面现代化。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崛起不仅有经济上持续高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综合国力的全面增强和相对饮的文化的全面复兴,这是必然的发展规律。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国家崛起的基础。中国崛起的标志应当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当然其重点是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近些年GDP增长一度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无法回避的客观进程,他以一种无法遏止的力量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方方面面。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外国的厂家前来办厂投资,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时也该看到,我国这些年经济发展,资源生态等方面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只有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人均GDP、科教、人口素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发展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崛起。 中国的发展道路非常独特,极具中国特色,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中国。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的道路是和平的。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通过武力或其他强权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崛起,只能采取和平方式发展自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用和平的手段处理国际关系,坚持以和平共处为原则同国与国开展外交。中国崛起不仅是给予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精准把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取决于国家的文化传统、国民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冯骥才讲到民族复兴时说“我的理想是社会的文明。所谓民族复兴,实质是文明的复兴,社会的最终理想是高度文明的社会。社会应该这样,有文明准则,有文明底线,人人都文明自律。远了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优良的文化传统,近了说,我们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的民族。中国从前就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成果,展现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操。在经济日益腾飞的的中国,我们的科学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的综合国力也不断地增强。青藏铁路的建成证明了我国科技的领先,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克服了如冻土,缺氧等天然障碍。近年来,国家建设了许多重点实验室,仅仅了先进的技术设备,随着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的成果发射,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 中国人民在解救自身苦难、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曾经寻求过多种救国救民道路,但都失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才使国家和民族出现了生机和希望。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而且使中国人民逐步富了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现代化建设,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需要把中华民族所有爱国同胞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

实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实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 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主要做法: 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原干部人事制度不能从农村直接招收干部,以致乡镇干部来源不足的问题,很多地区开始在乡镇实行干部聘任制,通过契约合同来管理干部,成为公务员聘任制的雏形。2006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聘任的适用范围、聘任方式、管理方式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做了专门规定,正式在法律上确认了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度。 2007年,原国家人事部决定在上海浦东和广东深圳率先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上海浦东首批聘任制公务员已于2008年6月5日走上政府工作岗位;深圳于2007年和2009年分两批招聘了53名聘任制公务员。 聘任制公务员,是指政府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拔的方式,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所聘人员签订聘任合同,从事不涉及国家机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的人员。公务员聘任制是选拔任用公务员的一种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制度,是对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公务员制度。

2010年1月1日起深圳规定所有新进入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一律实行聘任制。同时开始正式推行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将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三类,并为后两类建立独立的职务序列,工资待遇不再与行政职务级别挂钩。这意味着未来深圳近七成的公务员将不必再通过仕途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只要努力工作,通过一定积累就可打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聘任制公务员要按照《公务员法》和聘任合同进行管理。不实行《公务员法》有关录用、职务任免、职务升降、交流、辞退、申诉和工资福利等规定,其聘任年限、职位职责要求,工资、福利、保险待遇,违约责任以及聘任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由聘任合同规定。 从上海浦东及广东深圳试行公务员聘任制的实践看,实施聘任制公务员的做法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合同制管理。即聘任制公务员必须与政府签订聘任合同,任职期限不再是终身制,聘期一般为1—3年。任期结束后,是否续聘,需要双方再行协商;二是协议工资制。即聘任制公务员不执行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等规定,而是参照市场同类岗位人员的薪酬水平,兼顾政府机关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协商确定;三是目标责任制。即聘任制公务员不执行公务员职务任免规定,不再有科、处、局等职务和职级之分,而是根据岗位目标任务,确定责权。 主要成效

浅谈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

目录 一、公务员培训的涵义 (1) 二、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 四、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问题 (4) 五、解决我国公务员培训问题的对策 (6) (一)进一步转变培训观念 (6) 结语 (7)

浅谈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 容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行政管理日益复杂化、知识化、信息化,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务员作为政府的主要人力资源,提高公务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公务员实际工作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纳入法制化、规化轨道,各地方也响应号召开展各种规模的培训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 一、公务员培训的涵义 《中华人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作出如下定义:(定义的容是什么)柏瑛、祁光华编著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指出公务员培训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公务员进行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为主要目的终身的继续教育和蓄训练活动。我国学者峰在其编著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新论》中指出公务员培训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行政职位的要求,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堆公务员进行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操作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总而言之,公务员培训是整体性人才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发现人才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公务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我国公务员培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公务员培训历程

职务职级并行细则全文

职务职级并行细则全文 一、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保持现有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制度不变,建立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晋升职级的制度,发挥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待遇方面的作用,实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实施范围 本方案的实施范围,包括区直和乡镇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 因不符合登记条件未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未进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人员,不纳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范围。 三、实施办法 (一)职级设置。 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

(二)晋升条件。 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 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职级应逐级晋升,不能一次晋升两个职级。 (三)晋升程序。 1.确定人选。 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由所在机关(单位)根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确定符合条件的人选,填写《保定市满城区公务员(参公人员)职级晋升审批表》。 2.初审确认。 2015年9月底之前,各单位对确定的人选按照干部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报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进行初审。 政府系统一般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晋升副科级,由区人社局负责审核;政府系统副科级以上公务员及乡镇、党群系统公务员及参公人员由一般晋升副科级,副科晋升正科级,正科晋升副处级,

中国公务员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公务员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公务员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要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首先要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拥有一支积极主动、精明干练的公务员队伍。自1993年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以来,公务员制度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不断完善也推进了我国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因此,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成为政治学与行政学强烈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学术界有关我国公务员制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初步梳理和总结,以期引起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研究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针对一些具体制度的弊端,

明确提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 制度、人事制度”。并强调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的“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 弹劾、转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求就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进行“认真调查,比 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①邓小平提出改革原有人事制度之后,为适应经济 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被提上议事日程,开始了理论上的探索。在中国政治学与行政学领域展开了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最初采取“拿来主义”方法,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公务员制度, 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介绍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著作和论文。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文官制度》、《各国公务员制度》、《二 十国人事制度》、《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等等。这批早期文献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研 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发布到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简称《公务员法》)颁布。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于发布了《国家 公务员暂行条例》(简称《条例》),条例共有18章88条,

国家的崛起-爱国战争 Rise of Nations 发展经济篇

商业上限有什么用呢?简单的说,它限制了你的资源生产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同学们可能都上过帝国时代经济学吧?在那里,如果你多种一块田,你就多收一块田的粮食。但是在RON 里,比如说你的商业上限现在是100。你有十块田,所以粮食收入是100;可是现在你就是再多种上100块田,粮食生产力也不会提高到100以上。当你的某种资源生产能力达到上限以后,相应的地方会有黄色的闪烁块提醒你。 怎么提高商业上限呢?应该在图书馆里研究你的商业科技,也就是倒数第二排的图标。第一级研究以后商业上限由开始的70提高到100,以后每研究一级提高50。 那么商业上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第一,如果你某种资源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上限,在商业升级以前请不要再增加投入。第二,如果你的各种资源生产能力都达到上限,那意味着你很有可能该升级商业科技了。 论基础资源的采集 本课内容是论基础资源的采集,所谓基础资源啊,就是指粮食、木材、铁矿这些传统RTS里面的资源。 闲话少说,下面是答丨河蟹案: 粮食―――通过农民种田获得 木材―――通过农民在伐木营里工作获得 铁矿―――通过农民在矿山里工作获得 下面我们再讲一点深入的问题,如何提高生产率。 粮食―――建谷仓 木材―――建锯木厂 铁矿―――建冶金厂 这些辅助建筑都有助于提高相应的资源生产率。一般开始是提高20%,以后在这些建筑里面升级可以加到+50%,+100%一直到200%。 下面是本课的难点内容:记住这些辅助建筑只对本城市范围内的建筑有效! 大型城市: 24 都市: 28 城市规模怎么提高呢?在这个城市建的建筑达到一定数目就升级了。 下面是附加内容,留给同学们回家自习: (1)奢侈品:也就是地图上显示的小蓝色方块,会提丨河蟹供各种不同的资源和一种奖励属性。尤其在早期,应该尽可能的把附近的奢侈品抢下来,因为这要比农民的效率高(开始的奢侈品一般是+20资源),奖励属性更是宝贵。 (2)奇迹:有些奇迹对资源的采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你非常需要那种资源,应该试图把它们抢到手: 金字塔:粮食产量+20%,粮食上限+50 堤卡神庙:木材产量+50%,木材上限+100 吴哥窟:金属产量+50%,金属上限+100 不同于辅助建筑的是,这些产量增加都是全国性的,所以作用巨大。 补充一句,在有水的地图上会有鱼。渔船打渔的收获是+10粮食+10金子,早期远优于种田,所以一定要玩命打鱼。 如何最有效的管理你的经济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政治学原理课堂讨论作业 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学院文法学院 年级 14级公管 48班 任课教师石敦国 小组成员农云霞殷鑫谭立群 王玲玉徐芳芳 田秀娟李培秀 2014年12月15日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不成熟逐渐走向了完善。现行的《公务员法》是中国公务员录用的依据,它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国公务员待遇的提升及工作稳定性及地位性,使得近年来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报考者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考试录用制度得以推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如:考试制度缺乏统一性,考试方法和内容缺乏科学性,考试录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违反原则的行为等,既不利于社会稳定,浪费优秀人才资源,也将导致了社会资源配置失衡。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借鉴了西方的文官制度,将“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改成了“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工作实际又制定下发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形成了涵盖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监督等诸多环节的考录法规体系,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工作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研究方法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参考文献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结合在本课题领域中有较为突出借鉴意义的英国和中国香港的创新点进行探究。 三、我国现阶段公务员录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报考资格设置不合理 我国大陆关于公务员考试录用方面现行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客观而言,我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科学管理的历史,也缺乏深入持久的法律或法治传统和理念,正是由于法的历史、法的传统、法的意识积淀较少,使详尽的法律建设始终落后于实践的发展,这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体现为明显的法律断层。所谓法律断层,正是在社会法治建设尚未成熟的阶段中,公共政策推行与相关立法的反差或不同步,并由于后者的滞后使前者的公共目的难以实现,具体就我国公务员制度而言,便是制度实施与配套立法存在脱节现象。 我国大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虽然有((国家公务员法》以及一些条例和法规作为公务员录用的法律依据,但是我国大陆还缺乏相应的详细单项法律法规来保证《公务员法》及相关规定和条例具体实施。正是因为我国大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才加剧了报考资格中的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身体残疾歧视等屡屡发生,使得报考资格设置随意性大,无法保障报考的公平公正性。另一方面,关于公务员录用过程监督的法律法规空白和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公务员录用程序的法制化难以贯彻落实。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设置不够科学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创新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创新 提要:《公务员法》是我国建国50多年来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该法立足于中国国情,在价值取向、制度设计等方面,着力解决公务员制度的主要问题;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本制度为基础,在继承中进行了发展创新。 关键词:公务员法制度创新 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公务员法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了多年来我国干部人事管理改革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又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成功经验。它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为基础,在继承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发展和创新,构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一、从我国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 公务员的范围是公务员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公务员范围,各个国家都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和人事管理的一般规律来确定公务员的范围。就我国来说,科学界定公务员的范围,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加强党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干部人事管理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的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与《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不再以机关性质来确定公务员的范围,而是规定了

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即凡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按照公务员具备的这三个条件,公务员的范围不再限于国家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人都是公务员。这样规定既符合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现实情况,又有利于加强对机关干部队伍的统一领导和保持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性,有利于干部在不同机关之间进行交流。 政党机关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符合我国的宪法体制,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是中国宪法制度的显著特征之一。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组织国家政权,共同参与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国家机关的职能虽然有所不同,但就工作性质来说,它们都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具有公共部门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在我国以往的司法实践中,政党机关的工作人员一直被视为国家工作人员,均参照《暂行条例》进行管理。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公务员制度完全适用于政党机关的干部人事管理。 法官、检察官纳入公务员范围,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司法机关的人事管理。在我国,法官、检察官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范畴,在职责履行、工作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与其他机关工作人员相比,也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素质要求、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一

国家的崛起

国家的崛起 本文原载《大众软件》2003第13期 游侠创作室天奕(本刊特约作者) 各民族一览表 民族,特性,特色兵种,民族奖励, 阿兹特克(Aztecs),祭祀,前3个时期和最后2个时期的轻步兵系列,当步兵、骑兵和海军击毙1个敌人时,掠夺的资源多15个/时代(最高60);摧毁敌设施后掠夺到的资源数量+100%;每建成1座步兵营,就自动获得免费的轻步兵(数量随时期而不同), 斑图(Bantu),迁徙,前3个时期的轻步兵和最后2个时期的战斗机,城市数量上限+1,城市造价-75%;人口上限+100%,甚至可再多超过25%;步兵和平民移动速度+25%;部队升级无需军事研究, 英国(British),帝国,古典至火药时代的步弓兵;启蒙及工业时代的火枪兵;现代的轰炸机,生产力上限+25%;税收收入翻倍;舰船建造速度快33%;步弓兵自动免费升级;要塞和防御塔射程+2;防空兵种及设施的造价-25%,建造速度快33%, 中国(Chinese),文化,中世纪至现代的轻步兵系列,图书馆里的科学研究便宜20%;自动免费完成中医的3级科技;起始之城和所建之城均为大城;平民、商队、商人立刻招出(前提是资源足够), 埃及(Egyptian),尼罗河,古典至启蒙时代的轻骑兵和骑弓兵,起始就有1座粮仓,粮仓里的研究自动免费完成;粮食生产力上限+10%;每座城旁可开7片田,农田+2财富;在征服世界地图上自动获得奇迹卡片, 法国(French),领袖,古典至启蒙时代的重骑兵,每建成1座要塞,自动获得1名免费的将军;补给马车可给部队疗伤;每建1座攻城车厂或工厂,即自动获得1辆免费的补给车;攻城车厂或工厂里的兵种造价-25%,建造速度快50%,移动速度亦加快;锯木场及其科技研究均免费,劳力上限+2,木材生产力上限+10%, 德国(German),工业,前4个时期的重步兵和最后2个时期的坦克、机关枪及步兵,粮仓、锯木场和熔炉的生产型研究便宜50%;城市的粮食、木材和金属生产力的上限+5;城市建成时奖励+50%;潜艇和火攻船的造价-25%,空军建造速度快25%;每座机场建成后,自动获得2架免费战斗机, 希腊(Greek),哲学,古典至启蒙时代的重骑兵,图书馆里的研究成本-10%(知识除外),研究速度快100%;图书馆和大学的造价-50%;游戏起始就能建大学并开始采集知识, 印加(Inca),黄金,古典和中世纪的轻步兵,启蒙和工业时代的加农炮,采矿站既产金属,也产财富;财富的生产力上限+33%;当1个兵阵亡时,获得25%的资源返回, 日本(Japanese),荣誉,前5个时期的重型步兵,所有步兵造价-7%/军事研究,建造速度快10%/军事研究,对建筑杀伤力+5%/军事研究;舰船造价-10%,航母建造速度快33%;农田造价-50%,农田和渔船产出+25%, 朝鲜(Korean),传统,前4个时期的步弓兵,古代和中世纪的攻城车,初始多一座寺庙;寺庙里的研

国家的崛起:扩展版全人物建筑兵种单位列表

国家的崛起:扩展版-全?物建筑兵种单位列表 单位中英?列表: C i t i z e n市民 S c h o l a r学者 G e n e r a l将军 S p y间谍 C a r a v a n商队 M e r c h a n t商? S u p p l y Wa g o n补给车 M i l i t i a义勇军 M i n u t e m a n民兵 P a r t i s a n游击队 S c o u t侦察员 E x p l o r e r探险家

C o m m a n d o突击队员 S p e c i a l F o r c e s特种兵 E l i t e S p e c i a l F o r c e s精锐特种兵 S l i n g e r s投?? J a v e l i n e e r s掷?兵 E l i t e J a v e l i n e e r s精锐掷?兵 A t l-A t l s投枪? R o y a l A t l-A t l s皇家投枪? X o p i l l i A t l-A t l s精锐投枪? B a l a m o b S l i n g e r s玛雅战? R o y a l B a l a m o b S l i n g e r s皇家玛雅战? E a g l e B a l a m o b S l i n g e r s玛雅神鹰战? I n t i C l u b m e n太阳神武? I n t i M a c e m e n太阳神勇? U m p a k a t i部落猎? Ya n g o m b i U m p a k a t i部落战? I m p i班图武? F i r e L a n c e s?龙箭? H e a v y F i r e L a n c e s重装?龙箭? A r q u e b u s i e r s?绳枪? M u s k e t e e r s?枪? R i?e m e n步枪? I n f a n t r y步兵 A s s a u l t I n f a n t r y突击步兵 R e d G u a r d s I n f a n t r y红军步兵 S h o c k I n f a n t r y红军突击步兵 Vo l k s g r e n a d i e r s国民掷弹兵 J a g u a r I n f a n t r y美洲虎勇?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 我国公务员制度始于80年代中期,距今有15年的历史。可是近些年来,公务员这个职业却异常火热。对于许多本科毕业生们来说,如果能成为公务员在机关等地方工作就是拿到“金饭碗”了。但在没考公务员之前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人应该不是多数。因此,借此次论文的机会多了解了一些公务员制度。在“考公务员热”风靡中国的时候,我国公务员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我国公务员制度,现状,问题,创新改革,完善对策。 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相关基本知识 1.1 定义 所谓国家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1.2 基本内容 其基本内容主要是10种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和申述控告制度。 1.3原则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有主要有竞争原则、功绩原则、法治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四种原则。 1.4 特色 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因此,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有着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四点。 不搞“政治中立”,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不搞"两官分途",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并非多党轮流执政,因此不存在类似西方的政务官与事务官的“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 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立了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公务员制度作为政府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并于199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预期目的是建立起专业化、官僚化的公务员队伍,以实现政府行为的规范、廉洁、高效。经过十几年的运作,我国公务员制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由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公务员制度运作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机构膨胀、人浮于事,衙门作风,不负责任,腐败,低效等。 现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结构和管理的两个方面。 2.1 从结构上来看 2.1.1 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使得“家长式”人物层出不穷。个别行政组织被长官的意志所左右,机构的设置、人员的任用完全取决于领导的任意专断。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不是服从于法律权力、职位权力,而是服从于人格权力。

2020年最新 公务员法实施细则全文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总则。规定了公务员法的立法宗旨、依据、公务员的范围,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原则,公务员主管部门及其关系等。 第二,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规定了公务员应具备的七项条件、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九项义务和公务员享有的八项权利。 第三,职务与级别。规定了实行职位分类制度,明确根据职位划分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实行分类管理,并规定了公务员职务的分类和确定公和员级别的依据等。 第四,录用制度。规定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法》还对报考公务员的条件、录用程序、录用方式和录用的组织负责机构作了明确规定。此外,《公务员法》还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第五,考核制度。规定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定期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以此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对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此外,还规定了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第六,职务任免制度。规定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实行任期制。此外,还规定了选任制公务员任职和职务终止时间、委任制公务员任职和免职的情形,以及对公务员兼职的限制性规定。 第七,职务升降制度。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为了保证晋升质量,防止不正之风,《公务员法》还规定了晋升应遵循的程序。 第八,奖励制度。规定了对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奖励实行的原则、给予奖励的情形、奖励的种类和撤销奖励的情形等。 第九,惩戒制度。规定了公务员的十六种禁止行为、对公务员处分的种类、给予公务员处分的程序及解除公务员处分的条件等。 第十,培训制度。规定了对公务员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新录用人员的初任培训、晋升领导职务人员的任职培训、从事专项工作人员的专门业务培训、全体公务员的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在职培训。此外,《公务员法》还对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时间、培训的登记管理、培训情况和学习成绩的使用和培训机构等作了规定。 第十一,交流与回避制度。规定了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公务员队伍外的其他公职人员交流。交流的形式有调任、转任、挂职锻炼等;并规定了公务员回避制度,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此外,《公务员法》还规定了公务员回避的程序等。 第十二,工资福利保险制度。规定了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形式、正常增资机制、工资调查制度等内容,还规定了公务员的福利和保险制度。 第十三,辞职辞退制度。规定了公务员辞去公职的程序、不得辞职的情形和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辞去现在职务的程序,并规定了辞退和不得辞退公务员的情形及辞退公务员的程序等。 第十四,退休制度。规定了公务员退休的两种形式:强制性退休和自愿提前退休,并规定了自愿提前退休的条件。此外,还规定公务员退休后应享有国家规定的待遇。 第十五,申诉控告制度。规定了公务员申诉的人事处理决定的情形和申诉的程序,并对公务员控告的权利和公务员申诉、控告的要求等,也作了规定。 第十六,职位聘任制度。规定机关可以经批准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公务员法2020实施细则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 编辑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200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 2020年3月3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发布,2006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附件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2006年8月2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的《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同时废止。[1] 中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 外文名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ivil servants 颁布时间 2006年4月9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适用对象 全体公务员及参公人员

目录 1.1 法规介绍 2.2 法规全文 3.3 方案解读 法规介绍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具有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公务员法的公布施行,为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提高公务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优秀人才密集、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各级政权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贯彻实施公务员法,推进公务员制度建设,依法管理好公务员队伍,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科学安排,稳妥推进,务求实效。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公务员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统一规划,明确分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