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二暑期.第10讲 综合测试 尖子班

2019高二暑期.第10讲 综合测试 尖子班

2019高二暑期.第10讲 综合测试 尖子班
2019高二暑期.第10讲 综合测试 尖子班

第10讲·尖子班·教师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抛物线24

y x

=-的准线方程是()

A.1

16

x=B.1

x=C.1

y=D.

1

16

y=

【解析】B

2.若双曲线221

x ky

-=的离心率是2,则实数k的值是()

A.3-B.1

3

-C.3 D.

1

3

【解析】D

3.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

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解析】C

4.如果命题“()

p q

?∨”是假命题,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p、q均为真命题B.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C.p、q均为假命题D.p、q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解析】B

5.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与同一个平面平行的两条直线平行

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与同一直线平行的两个平面平行

【解析】B

6.以椭圆的右焦点

2

F为圆心作一个圆,使此圆过椭圆中心并交椭圆于点M,N,若过椭圆左焦点

1

F的直线

1

MF是圆

2

F的切线,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1B.2C D

【解析】A

7.如图,在正方体

1111

ABCD A B C D

-中,点P为侧面

11

BB C C上的动点,并

第10讲综合测试

1

D

A

121

且满足1AP BD ⊥,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A .线段1

B

C B .1BB 中点与1CC 中点连成的线段 C .线段1BC

D .BC 中点与11B C 中点连成的线段

【解析】 A

8.

已知点P 是抛物线24y x =上一点,设点P 到此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1d ,到直线2120x y +-=的距离为2d ,则12d d +的最小值为( ) A

B .4

C .5

D .

115

【解析】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命题“x ?∈R ,使得2250x x ++=”的否定是_________.

【解析】

x ?∈R ,2250x x ++≠.

10.

_____.

【解析】

11. 已知0p >,直线2y x =-截抛物线22y px =

的弦长为p =_______.

【解析】 1

12. 已知圆C 与直线0x y -=及40x y --=都相切,圆心在直线0x y +=上,则圆C 的方程为

_________. 【解析】 ()()2

2

112x y -++=

13.

如果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焦点组成一正三角形,焦点在x

轴上,且a c -=,那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2

1129

x y +=

14.

已知点1F ,2F 分别是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过1F 且垂直于x 轴的直

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若2ABF △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解析】

()

1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 (本题满分13分)

122

第10讲·尖子班·教师版

若抛物线通过直线y =与圆2260x y x +-=的交点,且关于坐标轴对称,求抛物线方程.

【解析】 2x =或24y x =.

16. (本题满分13分)

已知命题:p 方程22121x y m m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命题:q 双曲线22

15y x m

-=的离心率

(12)e ∈,,若p ,q 只有一个为真,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53m 1??∈????

,.

17. (本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点A 、B 在平面α内,点C 、D 在β内,直线AB 与CD 是异面直线,点E 、F 、G 、H 分别是线段AC 、BC 、BD 、AD 的中点, 求证:⑴ E 、F 、G 、H 四点共面; ⑵ 平面EFGH ∥平面β.

【解析】 ⑴ ∵点E 、F 是线段AC 、BC 的中点,

∴EF AB ∥

又∵G 、H 是线段BD 、AD 的中点,∴GH AB ∥, ∴EF GH ∥,因此:E 、F 、G 、H 四点共面;

⑵∵平面α∥平面β,点A 、B 在平面α内,∴AB ∥平面β

设平面ABC 与平面β的交线为CP ,

∵直线AB 与CD 是异面直线, ∴CP 与CD 是交线,

∵AB ∥平面β, ∴AB CP ∥,又EF AB ∥,∴EF CP ∥,

∴EF ∥平面β,

∵点E 、H 是线段AC 、AD 的中点,∴EH CD ∥, ∴EH ∥平面β, 因此:平面EFGH ∥平面β.

18.

(本题满分13分)

已知抛物线2:4C y x =,直线:l y x b =+;

⑴ 若直线l 与抛物线C 恰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 的方程;

⑵ 若直线方程1y x =-,设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两点A 、B ,求AB .

【解析】 ⑴ 直线l 的方程为1y x =+.

⑵ 8AB =.

19.

(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 B C D ,AB AD ⊥,

βα

G

H

F E D

C

B

A E P

D

C

B

A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我会认 旅lǚ(旅行、旅途、旅游胜地) 咱zán(咱们、咱家、咱不去) 怜lián(可怜、怜惜、同病相怜) 救jiù(救命、救援、救死扶伤) 命mìng(生命、性命、人命关天) 拼pīn(拼命、拼凑、东拼西凑) 扫sǎo(扫地、扫荡、轻轻一扫) 胃wèi(胃脏、胃口、脾胃) 管guǎn(管事、管家、管理员) 刚gāng(刚才、刚好、刚正不阿) 流liú(流下、河流、川流不息) 泪lèi(眼泪、泪花、热泪盈眶) 算suàn(口算、打算、不可胜算) 二、我会认 偷tōu(偷看、偷吃、偷偷摸摸) 答dā(答应) 应yìng(答应、呼应、应接不暇) 卷juǎn(卷入、卷发、卷尺) 骨gū(骨碌、骨朵、花骨朵儿) 齿chǐ(牙齿、唇齿、囗齿伶俐) 嚼jiáo(嚼烂、嚼碎、咬文嚼字) 吞tūn(吞咽、吞食、囫囵吞枣) 悲bēi(悲哀、悲痛、悲喜交加) 咽yàn(咽下、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几jī(几乎、茶几)

眯mī(眯缝、笑眯眯、眯一会儿) 三、多音字 应yìng(答应)yīng(应该) 答dā(答应)dá(回答) 几jī(几乎)jǐ(所剩无几) 骨ɡǔ(骨头)ɡū(一骨碌) 四、近义词 周围一一四周急忙一一慌忙仔细一一细心 贮藏一一储藏悲哀一一伤心知觉一一感觉 光亮一一光明旅行一一旅游 五、反义词 可怜一一幸运急忙一一从容悲哀一一快乐 勇敢一一胆小细嚼慢咽一一狼吞虎咽 六、理解词语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退粗大,善于跳跃。中国又称促织、蛐蛐儿、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是农业害虫。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细嚼慢咽:本指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贮藏:储存收藏以供需要时使用本课指牛把吃进去的草暂时保存在胃里。 急忙:急速匆忙。 仔细:细心。 悲哀:伤心。 勇敢: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 蹭来蹭去:摩擦,擦过来又擦过去。 笑眯眯:形容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 七、句子解析 1.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这句话里的“非常要好”点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它们之间的感情很深厚。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附解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 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载(zǎi)载(zài) B.载(zài)载(zài) C.载(zài)载(zǎi) D.载(zǎi)载(zǎi)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勾②沿 B.①勾②延 C.①沟②沿 D.①沟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三年级思维训练 第10讲 数学趣题

第10讲:数学趣题 专题简析: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妙趣横生、开发智力的问题,如:3个小朋友同时唱一首歌要3分钟,100个小朋友同时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进行较复杂的计算,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来解决,而常常需要用小朋友的灵感、技巧和机智得答案。 对于趣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然后要经过充分地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例题1】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身长每天长长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这条毛毛虫长到5厘米要用多少天? 【习题一】1、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睡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2、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身长每天长长一倍,20天能长到36厘米。这条小青虫长到9厘米需要几天? 3、有一根粗细不均匀的绳子,如果从一端把它点燃,这根绳子能燃烧1个小时,但由于绳子粗细不均匀,所以不能确定燃烧到一半在什么时候。现在想用这根绳子来确定半小时的时间,应该怎么做? 【例题2】小猫要把15条小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四堆,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小鱼?

【习题二】1、小明要把20颗珠子分成数量不等的五堆,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颗珠子? 2、王老师为18人的舞蹈队设计队形,要求分成人数不等的五队,最多的一队最多可分几人? 3、兔妈妈拿来一盘萝卜共25个,分给四只小兔,要使每只小兔分得萝卜个数都不同,分得萝卜最多的一只小兔最多能分得多少个萝卜? 【例题3】把100个桃子分装在7个篮子里,要求每个篮子里装桃的个数都含有数字6,想想,该怎么分? 【习题三】1、把100个鸡蛋分装在6个盒子里,要求每个盒子里装的鸡蛋的数量都含有数字6,想想看,应该怎样分? 2、有人认为8是个吉祥数字,得到东西的数量都希望含有数字8,现有200块糖要分给5个小朋友,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分糖方案? 3、7只箱子分别放有1个、2个、4个、8个、16个、32个、64个苹果,现在要从这7只箱子里取出87个苹果,但每只箱子内的苹果要么全部取走,要么不取,你觉得应该这样取呢?

三年级奥数题第10讲 添加符号

第10讲添运算符号 一、知识要点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这种游戏需要动脑筋找规律,讲究方法,一旦掌握方法,就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添运算符号问题,通常采用尝试探索法。主要尝试方法有两种:1.如果题目中的数字比较简单,可以从等式的结果入手,推想哪些算式能得到这个结果,然后拼凑出所求的式子;2.如果题目中的数字多,结果也较大,可以考虑先用几个数字凑出比较接近于等式结果的数,然后再进行调整,使等式成立。通常情况下,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方法,有时将以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下面各题中添上+、-、×、÷、(),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 10 1 2 3 4 5 = 10 1 2 3 4 5 = 10 1 2 3 4 5 = 10 练习1: 1.你能在下面的各数中添上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吗? (1)4 1 2 5 = 10 (2)4 1 2 5 = 10

2.在下面各数中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3 4 5 6 8 = 8 (2)3 4 5 6 8 = 8 【例题2】拿出都是8的四张牌,添上+、-、×、÷或(),使等式成立。你能试一试吗? 8 8 8 8 = 0 8 8 8 8 = 1 8 8 8 8 = 2 8 8 8 8 = 3 练习2: 1.在各数中添上+、-、×、÷或(),使算式相等。 4 4 4 4 = 0 4 4 4 4 = 1 4 4 4 4 = 2 4 4 4 4 = 3 4 4 4 4 = 4 4 4 4 4 = 5 2.巧添各种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 5 5 5 5 5 = 0 5 5 5 5 5 = 1 5 5 5 5 5 = 2 5 5 5 5 5 = 3 【例题3】在4个4之间添上+、-、×、÷或括号,使组成的得数是8。 4 4 4 4 = 8

三年级奥数第十讲 简单的行程问题

三年级数学提升班 学生姓名: 第十讲:简单的行程问题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奥古斯特·罗丹知识纵横 行程问题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火车过桥等,这类问题思维灵活性大,辐射面广,但依据都只有一个,必须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三个量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等式表示出来: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例题求解 【例1】甲、乙二人同地同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走7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乙先走2小时后,甲才开始走,甲追上乙需要几小时? 【例2】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2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30千米,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例3】小伟和小明从学校到电影院看电影,小伟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向影院走去,5分钟后,小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向影院走去,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影

院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4】小聪和小刚从学校到相距2400米的电影院去看电影,小聪每分钟行60米,他出发8分钟后,小刚才出发,结果两人同时到达电影院,小刚每分钟行多少米? 【例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候,一列火车以每小时行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火车追上汽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6】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行60米,问全车通过450米长的大桥,需要行多少时间? 学力训练 1.一架飞机每分钟行18千米,一天从机场起飞,航行半小时到达A地执行救灾任务,机场与A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座位号: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 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 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载( zài ) 载(zǎi ) B.载( zài ) 载(zài ) C.载( zài ) 载(zǎi ) D.载(zǎi ) 载(zǎi )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勾 ②沿 B.①勾 ②延 C.①沟 ②沿 D.①沟 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 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 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 【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分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讲-期中复习(一)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时间 主题期中复习一 教学内容 1.掌握连乘、连除两步计算;掌握相关巧算方法; 2.巩固整百、整十数相关的乘法规则,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方法,能够进行熟练计算;3.认识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能进行熟练的换算;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包括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的不同情况,并能熟练地运用。 (以提问的形式回顾) 1、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边与边重合)叫多连块。 一连块有1种,二连块有1种,三连块有2种,四连块有5种,五连块有12种。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连加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和不变。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在连乘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积不变。 在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 在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除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 在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中,带着符号一起交换,得到的结果不变。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乘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末尾有零的乘法: ①一位因数的书写位置与多位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字对齐;

②多位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上添几个0。 4、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 判断平闰年的方法: ①不是整百年的,看后两位,后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②是整百年的,看前两位,前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5、一年有7 个大月,4 个小月,1 个特殊月。 闰年2月29 天,全年366 天,平年2月28 天,全年365 天。 一年分四个季度,每3 个月一个季度。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第一季度90 天,闰年91 天;第二季度91 天;第三季度92 天,第四季度92 天。 6、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哪位不够用0来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7、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被除数。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轮流回答的形式)

2019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9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二模 语文 2019.5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开展了“汉字的魅力”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6分)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 文明——这就是汉字。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结晶,是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 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基 本稳定。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同时,汉字又是维系.()国 家统一的重要支柱。秦朝在统一全国以后,以秦小篆为基础,实施“书同文”的举措,从而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纷乱局面。此后历朝历代,国家统一得到长期有效的维护,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断流。可以说,汉 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最基本、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 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 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发出新的活力,。汉字古老而又年轻,坚守而又包容,彰显着炎黄子孙的才智与心胸,凝聚起华夏儿女的自信与豪情。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维系.(jì)(涣)发 B.维系.(jì)(焕)发 C.维系.(xì)(涣)发 D.维系.(xì)(焕)发 (2)对文中画线字的笔顺和填入横线处的语句,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 B.“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C.“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D.“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基因”一词,在这里指:汉字形式精巧,结构①,是记录、构筑、②中华文化的核心基本单位。(用原文填空)(2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10讲.竞赛班.答案

10 植树问题 家庭作业 * 练习1 * 在一条长1200米的马路两边每隔30米种一棵梧桐树.在每相邻的2棵梧桐树之间又补栽1棵香樟树.这条马路两边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分析】1200米里有几个30米就有几段,12003040 ÷=(段),马路一边共有梧桐树40141 +=(棵),每段里补栽一颗香樟树,马路一边共有香樟树14040 +=(棵)树, ?=(棵),马路一边共栽了414081两边一共栽了812162 ?=(棵). * 练习2 * 通过下面的几句诗,回答其中的问题, 小小村旁一池塘,测量一周百米长. 间隔五米一柳杨,翠柳倒映好风光. 一边赏景一边想,沿池植有几株杨? 【分析】由题意,村旁池塘周长为1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杨柳树,问沿着池塘一共种了多少棵杨柳树? 直接运用公式:棵数=段数=周长÷株距,从而有100520 ÷=(棵),即植有20棵树. * 练习3 * 四年级三班上操正好排成人数相等的三列,小明排在中间一列,从前从后数都是第八个.那么这个班有多少个学生? 【分析】每列8715 +=(人).全班有学生15345 ?=(人).

* 练习4 * 丁丁和爸爸两个人比赛跑楼梯,从一层开始比赛,丁丁到四层时,爸爸到三层,如此算来,丁丁 到16层时,爸爸跑到了几层? 【分析】丁丁实际跑了三层的距离,爸爸跑了两层的距离,到16层需要跑15层的距离,所以丁丁跑了 ?+=(层). ÷=(个)三层的距离,爸爸同时跑了5个两层的距离.所以爸爸跑到了52111 1535 * 练习5 * 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锯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锯成5段,需要多少秒? 【分析】锯的次数总比锯的段数少1.因此,在24秒内锯了4段,实际只锯了3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锯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锯成5段;实际上锯了4次,这样锯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所以锯一次所用的时间:24(41)8 ÷-=(秒),锯5段所用的时间:?-=(秒). 8(51)32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 .载(z ǎi ) 载(z ài ) B .载(z ài ) 载(z ài ) C .载(z ài ) 载(z ǎi ) D .载(z ǎi ) 载(z ǎi )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①勾 ②沿 B .①勾 ②延 C .①沟 ②沿 D .①沟 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______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 .【甲】句号 【乙】句号 B .【甲】句号 【乙】分号 C .【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皇甫诞碑》选帖 《怀素千字文》选帖 《争座位帖》选帖 《熹平石经》选帖 A .《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 .《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 .《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 .《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9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中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 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载( zài) 载(zǎi) B.载( zài) 载(zài) C.载( zài) 载(zǎi) D.载(zǎi) 载(zǎi)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勾②沿 B.①勾②延 C.①沟②沿 D.①沟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 B.【甲】句号【乙】分号 C.【甲】冒号【乙】句号 D.【甲】冒号【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 (1分)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译文)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附译文) (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①“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现了诗人”③“的人生态度。(3分) 11.李白《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共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举.于市举.一反三举.足轻重轻举.妄动 B.人恒过.过.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 C.衡于虑.不足为虑.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D.征于色.声色.俱厉眉飞色.舞喜形于色. 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①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纸的发明》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介绍了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通过查找资料、网络搜寻、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获得和纸有关的知识。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纸的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纸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纸的家族吗?来说一说吧!(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纸) 2.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读一读,认一认。 3.揭示课题。 师: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你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是谁发明的纸?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纸的发明》,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纸。在新课开始,通过交流熟悉的纸,从而激起学生对纸的起源的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认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造纸术.伟.大记录.一册.保存 ..大约.经验. 阿.拉伯欧洲.社.会创.造携.带制.造蔡伦 .. 积累.朝鲜. (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读音。 “术”读“shù”;“洲”“社”“创”是翘舌音;“册”“蔡”是平舌音;读准多音字“累”“鲜”,用不同读音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录: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氺”,最后一笔是捺。 洲: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意思是水中的陆地。 社:部首是“礻”,不是“衤”。 (4)学生练写生字各一遍。 3.指名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与同伴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任务。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从中年级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本环节的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并给出学习方法的提示,意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识字,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里具体讲到了纸的发明?其他段落讲了什么? 2.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汇报。

最新2019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 的《岳阳楼记》 .(1分) 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2分)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 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摹(m ú) “巨”字的笔顺是: B .摹(m ú) “巨”字的笔顺是: C .摹(m ò) “巨”字的笔顺是: D .摹(m ò) “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 A .①叠 ②世外桃源 B .①迭 ②洞天胜境 C .①迭 ②世外桃源 D .①叠 ②洞天胜境 3. 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 (1)(2)题.(共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 【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分号 【乙】冒号 B .【甲】分号 【乙】破折号 C .【甲】逗号 【乙】冒号 D .【甲】逗号 【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4.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 ) A .载(z ǎi ) 载(z ài ) B .载(z ài ) 载(z ài ) C .载(z ài ) 载(z ǎi ) D .载(z ǎi ) 载(z ǎi )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①勾 ②沿 B .①勾 ②延 C .①沟 ②沿 D .①沟 ②延 2.同学们参观“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看到一件蜀锦展品,它来自四川成都。成都又名“锦官城”,我国________朝诗人杜甫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诗句。(1分) 3.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 .【甲】句号 【乙】句号 B .【甲】句号 【乙】分号 C .【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分号 4.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束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共6分)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皇甫诞碑》选帖 《怀素千字文》选帖 《争座位帖》选帖 《熹平石经》选帖 A .《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 .《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 .《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 .《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1.【答案】(1)C (2)D 【解析】(1)“载”是易考多音字,有两个读音。“zǎi”①代表“年”,如三年五载:②代表“记载;刊登”,如刊载。“zài”指装载;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如:卸载。由此可知,第一空读音为载zài。第二空读音为zǎi。故选“C”。 (2)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词语辨析。勾通:暗中串通;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 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符合语境。故选“D”。 【考点】字音,字形 2.【答案】唐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考查的是杜甫的朝代,只要认真审题,本题就可以答对。 【考点】文学常识 3.【答案】A 【解析】结合语境进行辨析。结合甲处语境的上下文,可知主语不同,故选句号。结合乙处语境的上下文,可知最后一句为总结句,与上文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故选用句号。因此本题选A. 【考点】标点符号冒号、句号和分号的用法 4.【答案】示例: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共享精品文物,交流互鉴。 【解析】从所给文字材料中,可知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从宣传海报中,可知“殊方”是“他乡,异域”之意。结合上述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词语的理解 5.【答案】丙 【解析】据文段中提及的各国的精美文物可知,选项的主语应为“精美文物”,故选【丙】项。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连贯 6.【答案】(1)C (2)A (3)C 【解析】(1)《争座位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其特点应该是“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2)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选项中的主语是“丝绸之路”,使用对象错误。 (3)解答时,要结合对联的相关知识,根据“驼铃”“波涛”的语境判断应分别用“悠悠”“滚滚”修饰;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再结合“仄起平收”的原则,选择C项。 【考点】书法鉴赏,修辞手法及词语的运用,词语运用和拟写对联 7.【答案】仁在其中矣 【解析】考生根据上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可定位到正确答案。考生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论语》上下句默写 8.【答案】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生根据“莫笑农家腊酒浑”和“山重水复疑无路”即可定位到正确答案。注意“豚”字不要写错。 【考点】《游山西村》上下句默写 9.【答案】示例:孤山寺北贾亭西 【解析】要求学生大量积累课内课外占诗词,如:“去年天气旧亭台”或“此地空余黄鹤楼”等均可。背诵过程中要理解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考点】古诗词积累 10.【答案】示例:①同是宦游人(宦游) ②不舍(惜别) ③豁达(乐观、积极向上) 【解析】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 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考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 11.【答案】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精品奥数】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训练讲义-第10讲 填运算符号 人教版(含答案)

第十讲 添运算符号 第一部分:趣味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 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你知道是多少吗?赶快读下 面的故事吧,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聪明好学的华罗庚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在读这道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尽在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是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把小朋友们从思索和疑惑中唤醒过来。大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个七个的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不妨设这个数是7×3+2=23。再对23进行检验:23被3除,余2;23被5除余3,因此,23符合题目条件。正是由于华罗庚从小勤奋好学,王维克老师才加倍看重他的聪明与才华。 第二部分 :奥数小练 游戏要点: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这种游戏需要动脑筋找规律,讲究方法,一旦掌握方法,就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添运算符号问题,通常采用尝试探索法。主要尝试方法有两种:1.如果题目中的数字比较简单,可以从等式的结果入手,推想哪些算式能得到这个结果,然后拼凑出所求的式子;2.如果题目中的数字多,结果也较大,可以考虑先用几个数字凑出比较接近于等式结果的数,然后再进行调整,使等式成立。通常情况下,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方法,有时将以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