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法规重点

旅游法规重点

1、旅游法的渊源:法律渊源是法律规范存在的具体形式。

主要包括:

A.宪法

B.法律(《旅游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消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C.行政法规(《旅行社条例》等)

D.部门规章(《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200905、《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E.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河北省旅游星级饭店管理若干办法》)

2、《旅游法》

广义: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生成时间:2013年10月1日

3、旅游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1)地域范围:旅游法作为国内法,其效力仅限于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

a.在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本国公民境内旅游活动、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活动

b.在我国境内,通过旅行社等经营者组织的,由我国境内赴境外的团队旅游活动

(2)调整对象(主体、行为范围)

a.从事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

b.为这些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

主体:从事上述行为的单位、个人

行为: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行为及其各环节,但有侧重

4、旅游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1)旅游法;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关于旅游者权利保护的规定。

5、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旅游者的权利: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要求旅游经营者依约履行权,受尊重权,特殊旅游者优惠权,旅游救助和求偿权;

旅游者的义务:文明旅游,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告知及配合,不得非法滞留和擅自脱团、分团义务。

6、旅行社设立的程序和条件

【条件】《旅游法》第二十八条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申请者拥有产权的营业用房,或者申请者租用的、租期不少于1年的营业用房;

营业用房应当满足申请者业务经营的需要);

(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2部以上的直线固定电话;传真机、复印机;具备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旅游经营者联网条件的计算机);

(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旅行社条例》第六条申请设立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必要的营业设施;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

(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旅游法》第四十条导游和领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程序】

(一)基本程序:获得许可、工商登记

(二)公司设立的立法原则:自由设立制度、特许制、核准制、单纯准则制、严格准则制。(三)采用核准制的原因在于旅行社经营的特殊性。(四)旅行社分支机构的设立。

7、申请出境游业务的资格

出境旅游业务,是指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旅游,以及招徕、组织、接待在中国内地的外国人、在内地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和在大陆的台湾地区居民出境旅游的业务。

旅行社经营出国旅游业务,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旅行社取得经营许可满两年;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

申请经营出国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向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旅游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8、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1)概念:

《旅游法》第三十一条旅行社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用于旅游者权益损害赔偿和垫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紧急救助的费用。

(2)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交纳:

《条例》第十三条旅行社应当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专门的质量保证金账户,存入质量保证金,或者向作出许可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依法取得的担保额度不低于相应质量保证金数额的银行担保。

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存入质量保证金20万元;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增存质量保证金120万元。

质量保证金的利息属于旅行社所有。

《条例》第十四条旅行社每设立一个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分社,应当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增存5万元;每设立一个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分社,应当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增存30万元。

(3)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赔偿范围:

《条例》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使用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一)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证属实的;

(二)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

《条例》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认定旅行社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旅行社拒绝或者无力赔偿的,人民法院可以从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账户上划拨赔偿款。

(4)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用途:

a. 旅游者权益损害赔偿;

b. 垫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紧急救助的费用

(5)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交纳期限:

《条例》第十七条旅行社自交纳或者补足质量保证金之日起三年内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交存数额降低50%,并向社会公告。旅行社可凭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凭证减少其质量保证金。

《条例》第十八条旅行社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质量保证金赔偿旅游者的损失,或者依法减少质量保证金后,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应当在收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补交质量保证金的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补足质量保证金。

9、旅行社的经营许可

a.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业务经营许可

b.边境、出境旅游业务经营许可

《条例》第八条旅行社取得经营许可满两年,且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的,可以申请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旅游法》第三十条旅行社不得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

10、旅行社的专属服务

A.包价旅游服务(旅行社专属业务)

B.导游、领队服务(旅行社专属业务)

C.旅游代订、设计、咨询(出境、签证手续服务为旅行社专属业务)

11、导游人员管理

(1)旅行社应为旅游团队委派合适的工作人员:

《旅游法》第三十六条旅行社组织团队出境旅游或者组织、接待团队入境旅游,应当按照规定安排领队或者导游全程陪同。

(2)导游和领队人员执业许可:

第三十七条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旅游行业组织注册的人员,可以申请取得导游证。

第三十九条取得导游证,具有相应的学历、语言能力和旅游从业经历,并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可以申请取得领队证。

(3)导游权利保护:

第三十八条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旅行社临时聘用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应当全额向导游支付本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的导游服务费用。旅行社安排导游为团队旅游提供服务的,不得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任何费用。

(4)导游和领队人员执业规范:

第四十条导游和领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

第四十一条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12、旅行社及其导游和领队人员的义务

(1)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2)安全、质量保证义务;(3)不得实施商业贿赂的义务;(4)对旅游者个人信息保密义务;(5)报告义务;(6)提示旅游者文明旅游的义务。

13、导游、领队与旅行社存在合同关系。

14、旅游服务合同的概念

《旅游法》第五十七条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

旅游合同是指旅行社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双方明确其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5、旅游服务合同的特征

(1)合同主体的特定性:旅游经营者---旅行社、旅游者(旅游消费者)

(2)合同客体:旅游服务

(3)合同内容:由《旅游法》及相关法规明确规定

双务、有偿合同;要式合同;有名合同

16、《合同法》对旅游合同的适用

《旅游法》有规定的适用该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合同法》总则和合同法分则相关规定,如委托合同。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旅游服务合同。

17、包价旅游合同是指旅行社预先安排行程,提供或者通过履行辅助人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导游或者领队等两项以上旅游服务,旅游者以总价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

履行辅助人,是指与旅行社存在合同关系,协助其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实际提供相关服务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18、包价旅游合同的特征

(1)合同内容中的旅游行程及相关服务是由旅行社预先安排的。

(2)提供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服务。

(3)合同价款以总价支付。

19、包价旅游合同的基本内容

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旅游行程安排;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自由活动时间安排;旅游费用及其交纳的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20、旅游行程单

《旅游法》第五十九条旅行社应当在旅游行程开始前向旅游者提供旅游行程单。旅游行程单是包价旅游合同的组成部分。

性质:是包价旅游合同的组成部分

旅行社对旅游行程单的提供义务

第五十八条包价旅游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下列内容:

(一)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

(二)旅游行程安排;

(三)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

(四)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

(五)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

(六)自由活动时间安排;

(七)旅游费用及其交纳的期限和方式;

(八)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

(九)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详细说明前款第二项至第八项所载内容。

21、特殊情形下包价旅游合同需具备的条款

《旅游法》第六十条旅行社委托其他旅行社代理销售包价旅游产品并与旅游者订立包价旅游合同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委托社和代理社的基本信息。

旅行社依照本法规定将包价旅游合同中的接待业务委托给地接社履行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地接社的基本信息。

安排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导游服务费用。

22、有关旅游格式合同的规定

《旅行社条例》第二十九条旅行社在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时,应当对旅游合同的具体内容作出真实、准确、完整的说明。

旅行社和旅游者签订的旅游合同约定不明确或者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有利于旅游者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3、包价旅游合同的形式包价旅游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4、旅游服务合同订立的其他问题

(1)旅行社在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的说明义务(《旅游法》第58条第二款);

(2)订立旅游服务合同时旅行社对旅游者投保的提示义务;

(3)旅行社在包价旅游合同订立时和履行中相关事项的告知义务。

《旅游法》第六十一条旅行社应当提示参加团队旅游的旅游者按照规定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旅游法》第六十二条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下列事项:

(一)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

(二)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旅行社依法可以减免责任的信息;

(四)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

在包价旅游合同履行中,遇有前款规定事项的,旅行社也应当告知旅游者。

25、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指保险人于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时,负有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

保险人:保险公司

被保险人:旅游者

投保人:旅游者或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其他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以及与旅游者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近亲属,还可以是与被保险人有劳动关系的法人、其他组织。

赔付以被保险人受到伤害的结果为前提,并不考虑受伤害的原因。不同于旅行社责任险。

26、《旅游法》对包价旅游合同履行的规定

第六十九条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

经旅游者同意,旅行社将包价旅游合同中的接待业务委托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地接社履行的,应当与地接社订立书面委托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向地接社提供与旅游者订立的包价旅游合同的副本,并向地接社支付不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费用。地接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和委托合同提供服务。

27、《旅游法》对包价旅游合同变更的规定:

《旅游法》第七十三条旅行社根据旅游者的具体要求安排旅游行程,与旅游者订立包价旅游合同的,旅游者请求变更旅游行程安排,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

28、《旅游法》合同转让的相关规定

②旅游者转让自身合同权利义务的性质:包价旅游合同一方主体变更

②旅游者转让的要求及其限制:

向旅游社提出请求;

在旅游行程开始前提出;

该转让权并不是绝对的,旅行社有正当、合理理由,有权拒绝。

③转让的法律后果:费用的增加由旅行者与第三人补交

29、旅游服务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

(1)未达到约定出团人数不能出团时的合同解除(《旅游法》第六十三条)

①未达到出团人数的法律效果

旅行社可解除包价旅游合同,除退还旅游者已缴纳费用外,不承担违约责任;

经旅游者书面同意,可转团(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但这一委托并不免除组团社的合同责任;

旅游者不同意的可解除合同;

无论是哪方要求解除,旅行社都应退还已缴纳费用。

②旅行社解除权行使的期限

境内旅游:至少提前7日通知旅游者

出境旅游:至少提前30日通知旅游者

③未经旅游者同意委托的责任

旅行社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2)旅游者单方解除合同的规定(《旅游法》第六十五条)

①旅游者的合同解除权

法律赋予旅游者在无需征得旅行社同意的情况下,享有单方解除包价旅游合同的权利。

②旅游者行使任意解除权的法律后果

导致包价旅游合同的终止。就未履行部分,发生清算双方合同关系的效力,已履行部分,根据合同约定各自承担合同义务和责任。

必要费用:一是组团社向地接社、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二是旅行行程中已实际发生的费用。

(3)旅游者原因导致合同解除的规定(《旅游法》第六十六条)

①旅行社单方解除权受到严格限制

②解除的法律后果

免除旅游社合同未履行部分的义务;

未履行部分费用扣除必要费用后退还给旅游者;

旅游者行为给旅行社造成损失的,旅游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4)不可抗力等导致的合同解除(《旅游法》第六十七条)

①影响旅游行程的客观因素

②合同的解除及其后果

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不可归责于旅行社,不承担违约责任;扣除必要费用后,退余款。

③合同的变更及后果:费用承担

安全、安置措施与相关费用承担:公平原则

(5)合同解除时旅游者返程及费用负担(《旅游法》第六十八条)

①旅游社协助返回的义务

②返程费用承担

旅游者个人原因:旅游者承担

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双方合理分担

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原因:旅行社承担

30、包价旅游合同中旅行社的违约责任

(1)旅行社一般情形下应承担的责任

违约行为:擅自改变旅游行程、遗漏旅游景点、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标准等。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损害赔偿责任。

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旅行社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构成要件:具备履行条件拒不履行;经旅游者要求仍然拒不履行;旅游者发生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拒绝履行与人身损害、滞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赔偿:旅游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赔偿金。此惩罚性赔偿不影响旅游者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要求履行社承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3)旅行社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由于旅游者自身原因导致包价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或者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行社不承担责任。

(4)旅游者自行安排活动期间旅行社责任

从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旅行社的安全提示、救助义务。

31、地接社、履行辅助人导致的违约责任承担

(1)组团社应当为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违约行为承担责任

(2)组团社向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追偿权

(3)人身损害、财产损失责任的承担(侵权责任)

(4)旅行社协助旅游者索赔义务

32、旅游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旅游法》第七十二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损害旅行社、履行辅助人、旅游从业人员或者其他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旅游者的不适当行为

影响行程,致使合同的正常履行出现障碍;对财产权的侵犯;对人身权的侵犯。

(2)旅游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侵权行为的存在;有损失;侵权行为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旅游者主观上有过错。

33、旅游代订、设计、咨询合同的规定

《旅游法》第七十四条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代订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旅游服务,收取代办费用的,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因旅行社的过错给旅游者造成损失的,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提供旅游行程设计、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的,应当保证设计合理、可行,信息及时、准确。

34、为团队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的规定

《旅游法》第七十五条住宿经营者应当按照旅游服务合同的约定为团队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住宿经营者未能按照旅游服务合同提供服务的,应当为旅游者提供不低于原定标准的住宿服务,因此增加的费用由住宿经营者承担;但由于不可抗力、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采取措施造成不能提供服务的,住宿经营者应当协助安排旅游者住宿。

35、合同的分类

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利己合同与利他合同;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确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36、《合同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间利用合同进行财产流转或交易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对象:具有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动态财产关系

广义:劳动法、行政法、民法上的合同

狭义:债权合同

37、合同法的法律地位合同法属民法之债权法,是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法与债权法:从属关系

合同法与物权法:动态vs静态

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创造财富vs保护财富,同属债权法

合同法与人身权法、知识产权法、继承法:前者保护的是纯粹的财产关系

38、合同法的立法模式

以合同法总则为指导,以合同法分则为具体表现,总分结合、抽象与具体结合的立法模式。

(1)总则:合同运行的一般规则,规定本国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原则、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违约责任等内容。

(2)分则:是关于各种有名合同的规定。

(3)关系:总则对分则具有指导性;分则的优先适用性

39、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平等、公平原则;诚实和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40、合同成立的要件

(1)一般成立要件:存在双方当事人、当事人须对合同的最基本内容达成合意。

(2)特殊成立要件:

要式合同:合同须采取特定形式;

实践合同:交付标的物。

41、要约的概念

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希望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盘、出盘、报价)。前者称为要约人,后者称为受要约人。

42、要约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⑴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

⑵要约必须是向相对人(特定人或不特定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⑶要约必须是能够反映所要订立合同主要内容的意思表示。(明确具体)

⑷要约应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43、要约与要约邀请

要约邀请:也称要约引诱,是指行为人邀请对方向自己提出要约。(要约邀请不是订立合同的必经程序,因而不具有法律意义,对行为人不具法律约束力。)

○1是否有订立合同的意图;②是否表明愿意承受要约拘束的意图;③要约的内容是否具有合同成立的的主要条款。

★合同法列明的常见的要约邀请: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

★合同法未列举的一些典型行为的性质:

商品标价陈列:一般可认为是要约;

悬赏广告:要约。

44、要约生效的时间:即要约产生法律约束力的时间。我国采“到达主义”。

《合同法》第十六条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45、要约的消灭是指要约丧失其法律效力,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不再受其约束。

(1)撤回: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做出的取消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法》第十七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2)撤销: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后,要约人做出的取消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法》第十八条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合同法》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b.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c.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d.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e.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46、承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构成要件:

⑴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做出;⑵承诺必须向要约人做出;⑶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⑷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

47、承诺的方式

《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1)一般方式

通知:积极的承诺方式,指受要约人以明示的方式明确表达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默示方式

推定:当事人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积极行为将其内在意思表现于外部,从而可根据其作为推断其内在意志。

沉默:既无语言表示又无行为表示的消极不作为。

48、承诺的生效时间

《合同法》第二十六条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承诺到达的时间适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

49、承诺的迟到和迟延

(1)因受要约人的原因使承诺逾期或迟到的,一般情况下不产生承诺的效力,视为新的要约。要约人明确表示接受的除外。(主观)

(2)非因受要约人的原因而承诺迟到的,一般情况下产生承诺效力。除非要约人明确表示拒绝。(客观)

50、承诺的撤回

《合同法》第二十七条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

51、强制缔约中的法定承诺义务

强制缔约:是指个人或企业负有应对方请求而与之缔约的义务,即对对方的要约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承诺。

在强制缔约情形中,承诺为受要约人的法定义务。受要约人承诺无需通知,即沉默视为承诺。

52、格式条款的概念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格式合同,是指采用固定的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

53、格式条款的特征

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重复使用;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

54、格式条款的规制制度

(1)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立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条款形成)

(2)格式条款订入合同之中,必须遵守特别的要求。主要是对免责条款提请对方注意以及说明的义务。(订立)(3)具有特定情形的格式条款无效。(效力)

(4)特殊的解释规则。(解释)

55、合同的形式

《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1)口头形式(当面对话、电话联系)

(2)书面形式,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3)默示形式

作为的默示:推定;不作为的默示:沉默。

56、合同欠缺法定或约定形式的法律后果:

一般,法定或约定形式不满足时,合同不成立;一定程度上,承认违反形式要求的合同可以成立。

《合同法》第三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合同法》第三十七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57、合同成立的时间

(1)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

(2)合同书形式:自签字或盖章时成立。

(3)确认书形式: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自签订确认书时成立。

58、合同成立的地点

(1)承诺生效地:

承诺采通知形式的:要约人所在地

承诺无需通知的:做出承诺地

(2)数据电文:当事人的主营业地或经常居住地

(3)合同书:最后签字或盖章地

(4)确认书:签订地

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59、合同生效的概念指合同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成立与生效:

联系:成立是生效的前提。一般来说,合法合同一经成立即生效,发生法律效力。

区别:成立是事实判断;生效是价值判断。成立:是否合意;生效:意思表示品质

60、合同生效的时间

一般: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特殊:

⑴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⑵附条件合同: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⑶附期限合同: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61、合同的生效要件指合同能够产生法律约束力并为法律所保障而必须具备的条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指当事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区别于民事权利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的反应其内心的效果意思,也即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一致。

;过失的不一致(基于重大误解)。

不自由的:表意人的表意行为与内心效果意思一致,但这种一致并不是当事人自愿作出的,而是他人不正当干预的结果。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法性原则:只有那些目的和内容符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障。

公序良俗原则:对合法性原则的补充。

《合同法》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2、合同无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欠缺法定生效要件而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

合同无效,一般是自始、绝对、当然的无效。

合同无效,有时导致合同全部无效,有时只是导致部分无效。

63、合同无效的原因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4、无效的免责条款

《合同法》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理解:

免除造成人身伤害的责任的条款一概无效。

对于造成财产损失的责任免除,只禁止故意或重大过失责任的预先免除,对于轻过失责任的预先免除不加以禁止。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65、合同的撤销概述

合同的撤销:指因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当事人一方因此享有撤销权,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溯及的消灭合同的效力。

可撤销合同的特征:撤销对象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自主决定行使撤销权。

66、合同可撤销的原因欺诈与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

67、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及其行使的方法撤销权人必须通过诉讼方式,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合同法》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除斥期间)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68、效力待定合同:指合同欠缺有效要件,能否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力尚未确定的合同。

效力的补正:有权追认的人进行的追认行为。

效力待定合同区别于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

69、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

(1)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如果无权处分人事后未取得处分权或权利人不进行追认,区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相对人善意、取得物的交付;相对人善意、未取得物的交付;相对人恶意。

70、无效或被撤销合同的特征自始无效;合同可能部分无效;合同无效不影响解决争议方法条款的效力。

71、法律后果

《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合同法》第五十九条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72、合同履行的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诚实信用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73、合同履行的规则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前述规定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74、合同的变更

(1)概念广义:主体或内容的变更;狭义:内容变更。

(2)类型:协议变更、法定变更、裁决变更。

(3)效力:变更生效后,合同变更部分原有债权债务关系消灭,当事人应按照变更后的合同内容履行合同,未变更部分仍然有效。合同变更对已履行部分不具溯及力。

75、合同的转让

(1)概念:在不变更合同内容的前提下,合同主体的变更。

(2)类型:权利的转让;义务的转让;权利义务的概括转移。

76、合同的解除

概念:合同订立后,在尚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的情况下,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

类型: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除

77、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约定所承担的民事责任。

(1)违约责任的特征:.

A 是一种民事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B 违约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承担的责任;

C 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责任;

D 补偿性、任意性

(2)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A 有违约行为(无过错责任为主)

B 无免责事由

(3)违约行为的表现形式:

A 预期违约

B 实际违约:a.完全不履行:履行不能、拒绝履行;b.迟延履行;c.不适当履行

(4)违约责任的免除:

法定免责条件;不可抗力;债权人过错;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合理损耗;约定免责条件。

78、违约责任的形式

强制实际履行(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损失30%);定金(主合同标的额20%);其他: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竞合,只能违约金。

违约金与定金,选择其一。

定金与损害赔偿,可以并用。当定金不能弥补守约方遭受的损失时,未弥补部分进行损害赔偿。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