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踝关节外侧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学研究

人类踝关节外侧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学研究

人类踝关节外侧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学研究
人类踝关节外侧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学研究

中山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人类踝关节外侧韧带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学研究

姓名:吴小川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科学

指导教师:宋卫东

20090501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解剖及MRI观察及临床应用

目录 1、论文: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解剖和MRI观察及临床应用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1)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4) 前言 (7) 资料与方法 (8) 结果 (12) 讨论 (17)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2、综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研究进展 (27) 3、致谢 (36) 4、作者简介 (37)

英文缩略词表 缩略词英文全称中文全称 M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成像 CT Computer tomography 计算机断层摄影ATFL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前韧带CFL 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跟腓韧带PTFL Pose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后韧带FFE Fast field echo 快速梯度回波FA Flip angle 翻转角度 FOV Field of view 视野 MPR Mutiplanar reconstruction 多平面重建PDW Proton density weighting 质子密度加权TE Time of echo 回波时间 TR Time of repeat 重复时间 T1WI T1-weighted-images T1加权像 T2WI T1-weighted-images T2加权像HFU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高频超声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解剖和MRI观察及临床应用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解剖观察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及其在低场MR自然体位下扫描显示的形态特点并测量,为临床提高MRI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并回顾性分析采用保守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随访资料,了解不同程度韧带损伤保守治疗的临床效疗,为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方法:将10侧正常成人尸体足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并测量外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并与自然位(约跖屈20°)置下用0.4T永磁型HITACHI APERTO MR扫描测量外侧副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值进行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因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17岁至50岁,平均年龄33.5岁,左侧15例,右侧25例,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受伤原因:正常行走跌倒扭伤22例,跑步等运动扭伤18例;合并骨挫伤者15例,合并腓骨长短肌肌腱牵拉伤者13例,伴关节积液者26例。采用Liu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评价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以优、良、可和差显示,在统计分析时分别将优、良视为预后良好组(≥80分),可、差为预后不良组(≤79分)。行行×列表资料χ2检验(bonferroni方法)进行组间临床疗效分析,以α′=0.0167为检验水准,P<0.0167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10例标本中距腓前韧带一般呈一扁状四边形纤维束,为踝关节囊在踝前局部增厚形成部分,起自腓骨外踝下1/3前缘,水平向前内侧延伸,止于距骨颈外紧靠距骨外踝关节面前方,近跗骨窦部。本实验解剖观察有2例呈双束状分布,一束起于外踝前缘,向前内侧近似水平状行走,止于距骨颈;另一束起于外踝前缘略靠下方,向前内侧行走,止于距骨颈靠外踝关节面前下方。跟腓韧带为关节囊外组织,起自腓骨外踝尖前方的压迹,呈一近圆形纤维索状向后内约呈30°斜行向下后行而止于跟骨外面中部的结节处,韧带跨越踝关节及跟距关节。距腓后韧带居关节囊后外侧,位置较

高频超声对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对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6-05-18T11:13:53.5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作者:杨洁刑崇慧 [导读] 10例Ⅲ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廉价、操作简便,容易获得清晰的图像,能够为临床提供客观而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杨洁1 刑崇慧2 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9-2015.9来我院门诊就诊,踝关节趾屈内翻伤后,临床怀疑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90例,应用高频超声常规切面扫查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并常规扫查腓骨长短肌腱和下胫腓前联合,观察各韧带、肌腱的边界、厚度、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以及踝关节骨面是否光整,与健侧进行对比。结果:90例患者中,距腓前韧带Ⅰ度损伤(挫伤)19例,超声图像表现为韧带稍增厚,回声减低,纹理欠清;Ⅱ度损伤(部分撕裂)41例,表现为韧带明显肿胀增厚,回声减低不均匀,部分纤维纹理连续性中断,前胫距关节窝内积液;Ⅲ度损伤(完全撕裂)30例,表现为韧带轮廓不清,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回缩,断端间为渗出血肿充填,前胫距关节窝内积液。30例Ⅲ度损伤中有10例合并有腓骨长短肌腱肿胀增厚或腱鞘内积液,考虑腓骨长短肌腱的挫伤,4例合并有下胫腓前联合肿胀增厚,回声明显减低,考虑挫伤,10例合并有游离体回声,3例合并有跟腓韧带的肿胀增厚及回声减低,考虑合并跟腓韧带挫伤。其中有10例Ⅲ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廉价、操作简便,容易获得清晰的图像,能够为临床提供客观而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高频超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诊断价值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占踝和足部损伤的1/3以上,约占整个运动损伤的8%,居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其中由内翻造成的损伤约占90%[1],其诊断基本凭借医生的临床经验,主观性大,既往辅助检查较少。本文回顾2013.9-2015.9来我科进行超声检查的踝关节跖屈内翻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16-45岁,平均35岁,均为我院2013.9-2015.9门诊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患者多由于行走时不慎踏在不平的路面上,或运动中腾空后足跖屈落地,受力不均匀而导致踝关节过度内翻扭伤,临床怀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来检查,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伴或不伴淤青。查体:局部肿胀瘀血,外踝前下方压痛明显,主动活动受限,被动足内翻时疼痛加剧,X线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无骨折脱臼改变。 1.2仪器:采用飞利浦Cv5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配套高频超声探头,探头频率4-12MHz,采用直接扫查法。 1.3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踝关节外侧,检查跟腓韧带时取足背屈位,检查距腓前韧带时取足跖屈位,检查腓骨长短肌腱及下胫腓前联合时取中立位,探头在韧带区分别做韧带长轴及短轴连续切面扫查,观察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下胫腓前联合、腓骨长短肌腱的边界、厚度,内部回声特点,有无异常回声的出现,纤维纹理是否清晰、连续,韧带周围组织的回声变化,距上关节外踝及距骨表面是否完整平滑,并常规扫查足前胫距关节窝内是否有积液,所有病例均与健侧作对照检查,90例患者均由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医师检查。 1.4判断标准: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前后径的测量均在清晰显示韧带长轴时,取韧带中点处垂直于韧带长轴测量,以超过健侧厚度1/3为增厚;韧带损伤分为三度,Ⅰ度损伤:超声表现为韧带稍增厚,回声减低,纤维纹理欠清。Ⅱ度损伤(部分撕裂):超声表现为韧带明显肿胀增厚,回声减低不均匀,部分纤维纹理连续性中断。Ⅲ度损伤(完全撕裂):超声表现为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可见明显断端回缩,断端间渗出或血肿充填;腓骨长短肌腱以腓骨旁短轴测量肌腱厚度;下胫腓前联合韧带取韧带中点垂直于韧带长轴测量,同样以超过健侧厚度的1/3为增厚。 2.结果:临床初步拟诊90例患者的患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经高频超声检查均有异常回声表现,距腓前韧带Ⅰ度损伤(挫伤)19例,超声图像表现为韧带稍增厚,回声减低,纹理欠清;距腓前韧带Ⅱ度损伤(部分撕裂)41例,表现为韧带明显肿胀增厚,回声减低不均匀,部分纤维纹理连续性中断,前胫距关节窝内积液;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完全撕裂)30例,表现为韧带轮廓不清,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回缩,断端间为渗出血肿充填,前胫距关节窝内积液。30例Ⅲ度损伤中有10例合并有腓骨长短肌腱肿胀增厚或腱鞘内积液,考虑腓骨长短肌腱的挫伤,4例合并有下胫腓前联合韧带肿胀增厚,回声明显减低,考虑挫伤,10例合并有游离体回声,3例合并有跟腓韧带的肿胀增厚及回声减低,考虑合并跟腓韧带挫伤。 3.讨论:踝关节内踝较外踝短,外侧副韧带较内侧薄弱,足部内翻肌群较外翻肌群力量强。因此当快速行走等运动时,如果足部来不及协调位置,容易造成内翻跖屈位着地,使外侧副韧带遭受超过生理限度的强大张力,发生损伤。外侧副韧带中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前面,向前内侧行,止于距骨颈。韧带界限清楚,呈扁平状,宽6~8mm,长约20mm。跟腓韧带为关节囊外组织,起自外侧腓骨尖端,向后内呈30°走行,止于跟骨外侧面。当足部内翻跖屈位着地时,距腓前韧带遭受的张力最大,因此损伤的机会也最多。关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对踝关节的稳定作用问题,周泰仁等通过实验证实,距腓前韧带是防止距骨向前移动的重要结构,断裂后可产生向前不稳,在应力下距骨滑车可以向前移位。据统计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关节不稳定者占5%~25%[2],由于外侧不稳,关节内侧负荷增加,可导致距骨和胫骨关节内侧退行性骨关节炎。由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位置表浅,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韧带纤维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周围组织的细微改变,可以准确地定位病变部位[3]。从以上9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距腓前韧带损伤确实占了踝关节扭伤很大的比例,距腓前韧带Ⅰ度损伤的病例,踝关节肿胀及疼痛的程度均较轻,距腓前韧带表现为轻度增厚,回声减低纹理欠清,前胫距关节窝内没有积液,跟腓韧带、下胫腓前联合及腓骨肌腱均不会受累;距腓前韧带Ⅱ度损伤的病例,踝关节肿胀及疼痛明显,可伴淤青,距腓前韧带明显增厚肿胀,回声减低杂乱不均匀,纹理不清,局部纤维纹理有中断缺失,前胫距关节窝内多伴有积液,跟腓韧带、下胫腓前联合及腓骨肌腱没有受累的表现;距腓前韧带Ⅲ度损伤的病例,患者疼痛肿胀较剧,淤青明显,韧带轮廓不清,纤维连续完全中断,断端回缩,断端间隙可见渗出血肿充填,前胫距关节窝内多见明显的积液,常合并有腓骨肌腱或是下胫腓前联合的挫伤,也可合并跟腓韧带的挫伤,有10例患者合并有游离体回声,说明在强大的应力下韧带附着部位发生了撕脱性改变,其中有1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诊断均符合。 4.笔者体会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并与健侧作对照可直观而细致的反应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病变程度和范围,病变的位置,可以明确究竟是哪一条韧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踝关节韧带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约占8%,在并节韧带损伤中占首位,球类、田径、体操、滑雪运动中都可生,其中以外侧韧带损伤为多见,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列为常见。 1. 损伤机制 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场地不平、碰撞或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等原因,使踝关节发生过度内翻(旋后),超出了关节活动的正常范围,引起外侧韧带发生过度牵扯或造成部分断裂与完全断裂。若距腓前及跟腓韧带同时断裂,多有踝关节的暂时性脱位或并脱位。 由于外力作用的大小和受伤的姿势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的韧带损伤。当足处于中间位过度内翻时,外力首先引起距下关节运动,跟腓韧带受力作用最大,因此多先伤及之,若外力较大,距腓前韧带也同时受累。如足处于跖屈位再过度内翻时,外力使距下关节发生旋后运动的同时,也使踝关节发生内收,这时足已处于跖屈,跟腓韧带对内收运动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退让给距腓前韧带,因此多先伤及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则相继受累。严重时,距腓后韧带也可损伤,有的合并撕脱骨折。由于足的旋后动作是一个足踝关节的联合动作,虽然可以发生单纯的外侧韧带损伤,但常常同时合并足踝部其他组织的损伤,如合并距跟前、内侧三角韧带、付舟骨、距后三角骨损伤及跟骰或跖骰关节扭伤,甚至发生距骨关节面的切线骨软骨骨折。 2. 症状诊断 2.1 有明显的足突然旋后的受伤史。 2.2 疼痛:伤后踝关节外侧疼痛,行走或活动踝关节时疼痛加重。 2.3 肿胀:伤后踝关节外侧迅速肿胀,并逐渐延及踝关节前部。足距腓前韧带撕裂,关节出现普遍肿胀。 2.4 皮下瘀血:韧带、关节囊撕裂后,局部皮下瘀血,伤后2-3天瘀血青紫现象最明显。 2.5 跛行:因组织撕裂、关节积血或断裂的韧带嵌入关节内,致使行走时疼痛,足跖不敢着地,勉强行走时只能用足的外缘着地。 2.6 压痛:在韧带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根据外侧诸韧带的解剖位置,压痛点可帮助韧带损伤的定位诊断,又可帮助鉴别是单纯韧带伤还是合并有撕脱骨折,前者压痛多在外踝下方,后者压痛多在踝或踝尖部。

踝关节韧带解剖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 r commercial use 踝关节韧带解剖Anatomy of the ankle ligaments The ligaments around the ankle can be divided,depending on their anatomic position, into three groups: the lateral ligaments, the deltoid ligament on the medial side,and the ligaments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that join the distal epiphyses of the bones of the leg (tibia and fibula). 踝关节周围韧带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外侧韧带,内侧三角韧带,胫腓联合韧带。 1、外侧副韧带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 (LCL) consists of the anterior talofibular, the calcaneofibular, and the 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s.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1.1 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前韧带损伤常见,此韧带是限制距骨前脱位及踝关节跖屈的主要结构,此韧带与关节囊相邻,典型表现为上下两层结构(图1、图2)。中间有腓动脉穿支穿出,并和外踝动脉交通。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全文)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全文) 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分为了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距腓前韧带起自腓骨下端的前方向前内侧止于距骨颈;跟腓韧带起自外踝尖向内后方止于跟骨后外侧的结节;距腓后韧带起自腓骨的外踝窝止于距骨后突粗隆。 2、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依据

临床症状:有脚踝部位扭伤的外伤史,足踝外侧有局部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淤青。但是这不是特异症状,不足以与其他疾病区分。 体格检查:前抽屉征以及浅凹征阳性可以用来诊断外侧副韧带损伤。但是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会疼痛加剧以及可能出现肌肉痉挛症状,会得到假阳性的结果。 影像学检查: 应力下X线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外踝不稳的程度,但是对于韧带内部结构完全无法显示。特别对于急性损伤的患者无法耐受疼痛时,尤为不适宜。 MRI检查诊断效率较高,但MRI也是检查中最耗时、最昂贵的检查。除此之外,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当关节间隙出血明显时,或者外踝处皮下软组织淤肿明显时,以及当韧带损伤伴有止点处撕脱骨折合并骨质信号增强时,都会导致诊断的准确率降低,同时患者体内有金属异物时使用受限。

高频超声对于踝关节等浅表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很好的显示韧带内部结构,检查便捷,费用经济,具有动态成像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很高的实用价值。 3、正常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超声表现 正常的距腓前韧带在超声上呈倒三角形的低回声,在横断面的厚度约为1.5mm;正常的跟腓韧带在超声上呈上细下宽中等回声的带状结构,内可见较致密的条纹状结构,位于距腓前韧带后方深面,厚度约为6mm;正常的距腓后韧带在超声上的表现是附着在骨组织之间的低中等回声的 辐射状结构,无明显的丝状结构,在横断面的厚度约为1.5mm。(下图为正常超声影像学图像)

踝关节韧带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 2014-10-14康复医学网 一、概述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每天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内翻伤。如此算来,每天英国有5000例、美国有27000例该损伤发生,中国则会有132129该病患者。医院急诊患者中踝关节扭伤占7~10%[1]。美国西点军校学员最常见的损伤也是踝关节扭伤,4年军校生活中三分之一学员曾经历一次踝关节扭伤。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扭伤也是最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6%。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年龄多数小于35

岁,通常为15~19岁,年轻运动员中发生率为10%~30%[2]。不同的运动项目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各异,详见表1。 表1.各项运动中踝关节韧带损伤的频率[3] 踝关节扭伤后59%遗留疼痛、肿胀、僵硬感和不稳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存在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伤后较伤前运动水平下降,甚至日常生活受限。接近40%的患者伤后踝关节处于不稳状态,易致反

复扭伤和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足内翻畸形或足外翻畸形。踝关节扭伤所致不稳分为外侧不稳和内侧不稳,外侧不稳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55%,以距骨软骨损伤为主,多数位于距骨内侧关节面,但外侧关节软骨损伤的比率也明显增加,内侧不稳合并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 98%[4]。软骨损伤踝关节扭伤遗留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如软组织撞击、滑膜炎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剖 (一)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由前至后呈扇形稳定踝关节内侧,是踝关节最强大的韧带。三角韧带分为浅深两层,深层的作用更重要。浅层包括舟胫韧带和跟胫韧带。深层连接内踝尖的下表面和距骨体内侧面,包括距胫前韧带和距胫后韧带。主要作用是防止踝关节和距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翻,限制距骨外翻、旋前以及前移。 (二)外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由3束组成,由前向后分别是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主要作用为限制距骨前移和内翻。 1.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前缘,向前下斜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厚2~2.5mm。中立位时距腓前韧带与足的长轴平行,与小腿的长轴垂直。主要作用是限制距骨前移。 2.跟腓韧带起自外踝尖,向后下斜行止于跟骨外侧面,位于腓骨长短肌腱的深方。主要作用是限制跟骨的内翻。 3.距腓后韧带起自外踝后部的外踝窝,水平向后止于距骨后外侧突,是3束中最强壮的1束。主要作用是限制距骨后移。

踝关节韧带解剖

踝关节韧带解剖Anatomy of the ankle ligaments The ligaments around the ankle can be divided,depending on their anatomic position, into three groups: the lateral ligaments, the deltoid ligament on the medial side,and the ligaments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that join the distal epiphyses of the bones of the leg (tibia and fibula). 踝关节周围韧带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外侧韧带,内侧三角韧带,胫腓联合韧带。 1、外侧副韧带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 (LCL) consists of the anterior talofibular, the calcaneofibular, and the 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s.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1.1 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前韧带损伤常见,此韧带是限制距骨前脱位及踝关节跖屈的主要结构,此韧带与关节囊相邻,典型表现为上下两层结构(图1、图2)。中间有腓动脉穿支穿出,并和外踝动脉交通。

踝关节韧带损伤

Sw 上勿的蓝字.耳免受疗闻傑憂医竽岡 王玉上負如耳书朋友分咅这駕文益 一、概述 翻伤。如此算来,每天英国有 5000例、美国有27000例该损伤发生, 中国则会有132129该病患者。医院急诊患者中踝关节扭伤占 7? 10%[1]。美国西点军校学员最常见的损伤也是踝关节扭伤, 4年军校生 活中三分之一学员曾经历一次踝关节扭伤。 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扭伤也是 最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6%。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年龄多数小于 35 踝关节韧带损伤 2014-10-14康复医学网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每天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内 [(老圉 友 u

岁,通常为15?19岁,年轻运动员中发生率为10%?30%[2]。不同的运动项目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各异,详见表1。 表1?各项运动中踝关节韧带损伤的频率[3] 踝关节扭伤后59%遗留疼痛、肿胀、僵硬感和不稳等症状,这些症 状的存在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伤后较伤前运动水平下降, 甚至日常生活受限。接近40%的患者伤后踝关节处于不稳状态,易致反复扭伤

和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足内翻畸形或足外翻畸形。踝关节扭伤所致不稳分为外侧不稳和内侧不稳,外侧不稳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55% ,以距骨软骨损伤为主,多数位于距骨内侧关节面,但外侧关节软骨损伤的比率也明显增加,内侧不稳合并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98%[4] 。软骨损伤踝关节扭伤遗留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如软组织撞击、滑膜炎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剖 (一)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由前至后呈扇形稳定踝关节内侧,是踝关节最强大的韧带。三角韧带分为浅深两层,深层的作用更重要。浅层包括舟胫韧带和跟胫韧带。深层连接内踝尖的下表面和距骨体内侧面,包括距胫前韧带和距胫后韧带。主要作用是防止踝关节和距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翻,限制距骨外翻、旋前以及前移。 (二)外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由3 束组成,由前向后分别是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主要作用为限制距骨前移和内翻。 1.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前缘,向前下斜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厚 2?2.5mm。中立位时距腓前韧带与足的长轴平行,与小腿的长轴垂直。主要作 用是限制距骨前移。 2.跟腓韧带起自外踝尖,向后下斜行止于跟骨外侧面,位于腓骨长短肌腱的深方。主要作用是限制跟骨的内翻。 3.距腓后韧带起自外踝后部的外踝窝,水平向后止于距骨后外侧突,是3束中最强壮的1 束。主要作用是限制距骨后移。 三、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5][6] 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是非常多见的运动损伤,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发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常见。 (一)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

踝关节解剖包括韧带

在学习Lauge-Hansen分型前必须了解踝关节解剖包括韧带。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 分型帮你彻底整明白 2014-09-28 21:35来源:丁香园作者:hotstone 字体大小 -|+ Lauge-Hansen 分型是踝关节骨折最为经典的分型方法,将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相结合,对韧带结构损伤程度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该分型是丹麦学者Lauge-Hansen 于1950 年首先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受伤时足的位置,另一个是引起损伤的暴力方向。足的位置决定了哪些结构是紧张的,因此该结构在遭受暴力时可能发生损伤。 Lauge-Hansen 最初将踝关节骨折分为4 型:旋后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第一个词代表受伤时足的位置,第二个词表示致伤暴力的方向。 旋前旋后是什么意思 先来看看Lauge-Hansen 描述的足的 4 种位置:

a,极度旋前背屈位;b,极度旋前跖屈位;a',极度旋后背屈位;b',极度旋后跖屈位。旋前是指足背伸外翻位,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

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ppt。 旋后是指足跖屈内翻,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通俗地说是脚掌朝向内侧。

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ppt。 什么是内收外展 这里所说的内收外展,是指暴力的方向。而暴力的方向都是针对距骨而言的。距骨从前向后的长度较长,主轴线呈前后方向。内收外展暴力导致距骨围绕自身轴线出现旋转。 内收:脚掌朝向内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外,下关节面转向内。 外展:脚掌朝向外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内,下关节面转向外。 什么是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同样也是暴力的方向。以垂直方向(胫骨)为轴,距骨在水平面上旋转,距骨头向内称为内旋,距骨头向外称为外旋。 弄明白了足的位置以及暴力的方向,咱们再来看Lauge-Hansen 分型的具体内容。 旋后内收型 分 2 度:首先出现踝关节平面以下腓骨横行撕脱骨折或外侧副韧带撕裂;然后暴力继续,内踝出现垂直骨折。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和不稳 林剑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 林剑浩 写在课前的话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十分常见,尤其是篮球、足球等运动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继发很多疾病,给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因此,针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病人,如何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概述 (一)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十分常见,其中内翻扭伤最多,占 85% 。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中, 53% 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中, 21% 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一份统计资料中,每一天在美国会发生 23000 例的踝关节扭伤。右图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示意图。 (二)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合并症

踝关节外侧副韧的损伤常伴有:1. 腓骨肌腱炎:踝关节内翻时, 在外侧部位的两个肌腱即腓骨长短肌, 由于慢性牵拉出现肌腱炎。 2. 踝关节前外侧撞击征 3. 踝关节滑膜炎:病人外侧副韧 带瘢痕愈合,副韧带相对延长,踝关节 内外侧失去平衡,病人走路时会出现距骨内翻,长时间将导致踝关节滑膜炎。 4. 93% 患者关节镜下可发现,由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继发的滑膜炎、游离体、骨软骨病变及骨赘。 所以如果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远期会继发很多疾病。 (三 )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慢性不稳定发生率为 10-30% ,病人表现为反反复复的踝关节扭伤。走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患者自述有不稳的感觉。所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必须得到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当,踝关节韧带断裂处,会变成瘢痕连接,导致韧带变长、松弛,引起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不平衡,在日常活动当中会出现距骨过度活动,踝关节反复扭伤,于是导致踝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长时间关节内侧发生退行性改变。对于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踝关节外侧有哪些韧带?强度如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二、踝关节外侧功能解剖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是踝关节外侧最主要的韧带。如右图所示。

踝关节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林剑浩 写在课前得话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十分常见,尤其就是篮球、足球等运动 员。如果得不到及时得诊断与治疗,会继发很多疾病,给日常生 活、学习与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因此,针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得病人,如何及时作出正确得诊断并采取有效得治疗十分重要。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概述 (一)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十分常见,其中内翻扭伤最多,占 85% 。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中, 53% 就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得损伤;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中, 21% 就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得损伤;一份统计资料中,每一天在美国会发生 23000 例得踝关节扭伤。右图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得示意图。 (二)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得合并症 踝关节外侧副韧得损伤常伴有: 1、腓骨肌腱炎:踝关节内翻时,在外侧部位得两个肌腱即腓骨长短肌,由于慢性牵拉出现肌腱炎。 2、踝关节前外侧撞击征 3、踝关节滑膜炎:病人外侧副韧带瘢痕愈合,副韧带相对延长,踝关节内外侧失去平衡,病人走路时会出现距骨内翻,长时间将导致踝关节滑膜炎。

4、 93% 患者关节镜下可发现,由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继发得滑膜炎、游离体、骨软骨病变及骨赘。 所以如果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远期会继发很多疾病。 (三 )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慢性不稳定发生率为 10-30% ,病人表现为反反复复得踝关节扭伤。走在不平整得路面上,患者自述有不稳得感觉。所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必须得到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当,踝关节韧带断裂处,会变成瘢痕连接,导致韧带变长、松弛,引起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得不平衡,在日常活动当中会出现距骨过度活动,踝关节反复扭伤,于就是导致踝关节得创伤性关节炎,长时间关节内侧发生退行性改变。对于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得治疗,目前还没有特别好得办法。 踝关节外侧有哪些韧带?强度如何?各自得作用就是什么? 二、踝关节外侧功能解剖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与距腓后韧带就是踝关节外侧最主要得韧带。如右图所示。 (一) 距腓前韧带 距腓前韧带就是这三个韧带当中最薄弱得韧带,其走向就是水平位得,作用就是防止足向前脱位,即对抗距骨向前移位;在足跖屈时其作用为限制足内翻。 (二)跟腓韧带 跟腓韧带中等强度,走向向后,足背伸时,该韧带变成垂直向下,跖屈时松弛。跟腓韧带限制足内翻,在足背伸时作用最大。 (三)距腓后韧带 踝关节外侧韧带中,距腓后韧带强度最大,主要作用就是防止踝关节过度背伸。 由此可见,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强度相对较弱,容易损伤。二者得作用主要就是防止足内翻。足内翻时,这两个韧带所负载得拉力最大,所以也就是最容易出现断裂得地方。

踝关节功能解剖、损伤与恢复

在关节分类中,与膝关节等并列概念是足关节。足关节包括踝关节、驸骨间关节、驸趾关节、 跖zh 1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一:踝关节的功能解剖分析 1踝关节解剖学分析 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或是距上关节。有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屈戌关节。 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距骨滑车的关节面在形状上前宽后窄。内、外踝在高度上不一致, 内踝高于外踝。 导致了:内翻大于外展,同时踝关节屈时内外翻的幅度小于伸时。 I KO X 2、踝关节的辅助结构 内侧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强韧的三角韧带,起自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骨、跟骨、足舟骨的内侧,限制足过度外翻。

这里主要讲一下,小腿三头肌。 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皮下, 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 它包括浅层的腓肠肌、深层的 比目鱼肌。有三个头,腓肠肌两个头为双关节肌;比目鱼肌为羽状肌单关节肌。 小腿三头肌是构成小腿形态的主要肌肉, 也影响另小腿维度的重要因素; 在行走、跳跃中, 是足关节蹬伸的主要肌肉。 外侧韧带: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均较为薄弱,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 过度内翻的功能。 弭巨丘非「后朝帯 rr>stcrioir 柿耳立merit 3、运动踝关节的主要肌肉 运动踝关节的主要作用肌,有小腿后面的屈肌和小腿前面的伸肌。它们均起自小腿骨或 股骨内、外上髁,肌腱跨越踝关节止于足骨上。 近固定收缩时,可使踝关节完成屈、 伸运动。 A 、使踝关节屈(跖屈)的主要肌群: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近固定收缩,踝关节屈,如绷脚动作。远固定收缩,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完成提踵和蹬地 动作。 丰膜in 缰匠JlfT 瞬 比目鱼an 屈肋支持芾 跟曉 - S3 :匕目呈, -腓肠Jin 址长曲an .腓骨长肮 -腓号短JUT 内踝 血骨后需 嶂二头血 1 瞬 AH 丘型外侧头 悶长屈朋 医目冷剖帯 更叵刖卜苛韧昔 /Krttc^rioi* tsiloti Li}J^*nient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康复 一、概述 踝关节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踝关节内侧有内侧副韧带(或称三角韧带),是踝关节最坚韧的韧带,起自内踝尖,向下呈扇形展开,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外侧有腓骨长短肌肌腱和外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最薄弱的韧带,可分为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三条韧带均起自外踝,分别向前、向下和向后内止于距骨和跟骨。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是最为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多见,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踝关节不稳,可反复扭伤,反复疼痛,后期由于关节面受力的不均,出现骨关节炎,严重影响行走功能。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机制:踝关节内踝较外踝短,内侧副韧带较外侧副韧带坚韧,较少发生断裂,少数病人可在外翻外旋暴力下发生内侧副韧带的损伤。外侧副韧带较内侧薄弱,足内翻肌群较外翻肌群力量强,因此,当踝关节快速运动时,如果足部来不及协调位置,易造成内翻、内旋、跖屈位着地,使外侧副韧带遭受超过生理限度的强大张力,发生损伤。 二、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和诊断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分为三度:Ⅰ度损伤为轻度扭伤,侧副韧带仅有捩伤而无撕裂,轻度肿胀,无或仅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关节不稳。Ⅱ度损伤为中度扭伤,侧副韧带有部分撕裂,中度肿胀,丧失部分关节功能,轻度关节不稳。Ⅲ度损伤为重度扭伤,侧副韧带完全撕裂,严重肿胀,患肢不能负重,关节不稳。 踝关节急性扭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韧带断裂者受伤时有韧带撕裂感,伤后踝关节不稳,伤处压痛明显。 (1) 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的临床表现 Ⅰ度韧带损伤主要表现为外踝肿胀,疼痛,X线片示:内翻应力正位片距骨倾斜<15°。 Ⅱ、Ⅲ度韧带损伤除了有外踝肿胀、疼痛外,还会出现关节不稳的现象,可以通过前抽屉试验鉴别。方法:病人坐位足自然下垂,一手托住足跟向前用力,另一手按压小腿下段,与健侧比较,出现松动或活动度加大为阳性,若前移超过5mm表示距腓前韧带撕裂。距骨倾斜试验:患者坐位,踝关节自然跖屈10°~20°,检查者一手稳定胫骨下端内侧(内踝区),另一只手于后足应用内翻压力使踝关节内翻,出现内翻较健侧明显加大则为阳性。X线片:内翻应力正位片显示距骨倾斜>15°则表示外侧副韧带撕裂。MRI检查可以判断韧带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2)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内踝局部出现肿胀,压痛明显,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踝关节不稳。X 线拍片应包括正、侧及斜位片,以排除内踝、外踝、后踝骨折,若外翻应力正位片,显示距骨倾斜角度<10°,但有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考虑为内侧副韧带不完全断裂,单纯应力位片显示有距骨倾斜角度>10°,为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 2.临床治疗急性扭伤后,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冰敷,患肢抬高,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48小时后可局部理疗,促进组织愈合。 (1)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Ⅰ度韧带损伤,在踝关节背屈90°位,极度外翻位用靴形石膏,或用宽胶布或弹力绷带固定3周左右。对于Ⅱ度韧带损伤的治疗,可根据前抽屉和距骨倾斜试验判断踝关节松动的程度,结合内翻应力正位片提示距骨倾斜于10°~15°之间的病人,可先行保守治疗,给予靴形石膏外固定4~6周。如果拆除石膏后仍有踝关节不稳和疼痛,可考虑Ⅱ期手术重建外侧副韧带。对于Ⅲ度韧带损伤,为恢复踝关节的稳定,应当积极手术修复外侧副韧带。 (2)对于不完全内侧副韧带断裂,可用小腿管形石膏固定于跖屈内翻位4~6周。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的,应当手术修复。 三、康复评定

1踝关节损伤原因

踝关节损伤分析及预防 1踝关节损伤原因 1.1踝关节生理解剖特.羔决定了踝关节易于损伤踝关节损伤的原因,首先踝关节的生理解剖特点外侧韧带较分散、薄弱、肌肉薄弱、外踝低(卡住)。内侧韧带较集中、厚、宽、坚韧、肌肉坚硬、内踝高。由于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也决定了踝关节内翻活动的范围比外翻活动的范围要大。促使足背伸内翻的肌肉较强,足跖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等解剖生理特点,使得踝关节损伤,尤其踝关节的外侧韧带损伤最为常见。 1_2踝关节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据有关资料统计,有近一半的损伤其直接原因为:踝关节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在于通过一定的肌肉活动,提高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减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并提高各关节囊及韧带的机能,使关节内产生一定的滑液,保证关节表面的润滑等。因有的学生对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认识不足,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马虎;有的学生所做的准备活动方法不正确等,常造成在运动中出现踝关节的运动损伤。 1.3技术动作不正确运动技术不正确也是—个引起踩关节损伤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在一些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的练习和学习新动作时容易出现。如:足球踢球用力过大,跳马、跳箱等落地技术错误,跳高、跳远的助跑不符合要求等等。 1.4其它常见原因在运动中对易发生损伤的踝关节部位缺乏保护,运动时鞋不符合要求;运动者本身踝关节力量及柔韧性较差,或者运动量过大,出现疲劳,还有心理上的障碍导致技术动作变形部极易引起踝关节损伤。在对抗性项目中,对方犯规也经常导致踝关节损伤。另外,运动场地不符合要求,如:跳远的跳板、跑道等不平整,球场有沙,太滑,跑道过硬等等都会造成踝关节损伤。 2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在体育运动中,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思想上不可麻痹大意,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正确的运动动作,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在运动训练中,注意提高机体平衡和自控能力,避免因不合理的错误技术动作造成踝关节的运动损伤。 2.1运动前做准备活动通过准备活动使身体发热,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踝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加大柔韧性,使身体各部位达到较高的应急状态,特别是注意下肢踝关节的防护,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未充分调动起来,不适应运动的需要时,不要急于进行体育运动,否则,很容易发生踝关节的肌肉、韧带拉伤,同时要加强医务保缝,严格实施场地,设备卫生监督,杜绝运动场地设施不良,场地高低不平,沙坑过硬等不利因素,避免因场地因素致伤。 2.2提高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体育锻炼时要有目的地加强肌体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综合能力,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衡,防止由于思想不集中,反应迟钝、缓慢、急燥和犹豫导致失常发生踝关节损伤,运动量过大局部负担过重,躁关节的支持面超过或偏离正常范围,最容易造成踝关节局部的损伤,在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同时,提高机体对寒冷、炎热、风雨等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2_3加强针对踝关节的功能训练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讲I练,可加大关节的稳定性。加强了对关节的保护,但往往会减小关节活动的幅度,系统的柔韧性练习可以增加关节囊和肌肉的伸展性,从而使关节幅度增大,柔韧性的发展有助于动作协调和灵活性提高.对减少和预防损伤有重要意义。 2.3.1力量训练踝关节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小腿三头肌和足伸屈肌群,常利用的是负重、提踵、负重背屈和负重距跃等方法来加强踝关节肌肉的力量和踝关节韧带的牢固性。增加踝关节力量训练的方法有:肩负扛铃原地提踵或两腿交换用脚踏在高15era左右的木板上蹬地和肩负杠铃用脚尖走或肩负杠铃,前脚掌踏在杠铃片上做提踵练习,单脚前脚掌连续前、后、左、右跳过排球,跳起时不得屈膝,下落时脚时跟不着地,单、双交换脚跳绳等练习。 2.3.2柔韧性练习柔韧性关系着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柔韧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完成踝关节

踝关节韧带解剖

踝关节韧带解剖A n a t o m y o f t h e a n k l e l i g a m e n t s The ligaments around the ankle can be divided,depending on their anatomic position, into three groups: the lateral ligaments, the deltoid ligament on the medial side,and the ligaments of the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that join the distal epiphyses of the bones of the leg (tibia and fibula). 踝关节周围韧带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成3组,外侧韧带,内侧三角韧带,胫腓联合韧带。 1、外侧副韧带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 The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complex (LCL) consists of the anterior talofibular, the calcaneofibular, and the 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s.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距腓前韧带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前韧带损伤常见,此韧带是限制距骨前脱位及踝关节跖屈的主要结构,此韧带与关节囊相邻,典型表现为上下两层结构(图1、图2)。中间有腓动脉穿支穿出,并和外踝动脉交通。 图1:踝前外侧面观(深层):1、外踝尖;2、胫骨;3、胫腓前韧带;4、胫腓前韧带的一支;5、距腓前韧带上支;6、距腓前韧带下支;7、距骨外侧面;8、距骨颈;9、距骨头;10、跟腓韧带;11、跟距骨间韧带;12、颈韧带;13、距舟韧带;14、舟骨。注:上图显示典型距腓韧带分两支。 距腓前韧带起于外踝前缘(其中央部分距腓骨尖10mm,总宽度为6-10mm),向前内走行,止于距骨体 外踝关节面的前面。在中立位,此韧带与踝关节面相平行;在踝关节背伸时向上倾斜;跖屈时向下倾斜。跖屈时上半部分韧带紧张,背伸时,下半部分韧带紧张。 跟腓韧带 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跟腓韧带也起自外踝前面,起点位于距腓前韧带下方。在踝关节中立位,此韧带斜行向下后止于 跟骨外侧面的后方部分。此韧带被腓骨肌腱覆盖,仅有1cm处韧带外露。 图2:箭头所示,外露部分。跟腓韧带对于距下关节稳定性意义重大。 图3:上图显示跟腓韧带与距跟韧带关节,图中1为跟腓韧带,2为距跟韧带,3为距腓韧带,4为腓骨肌结节 距腓后韧带 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后韧带起自踝筋膜,位于外踝内侧面,基本平行止于距骨后外侧面。在踝关节跖屈或中立位,该韧带松弛,当背伸位时,此韧带紧张。由于此韧带呈束形,其止点不仅仅是一个特定区域。 图4:踝关节后面观。箭头示 6为距腓后韧带。13为踝间后韧带,与距腓后韧带起点相同。 图5:踝关节后面观。4 距腓后韧带。1为踝间后韧带,2、3为胫腓后韧带。 图6:踝关节后面观。本图主示踝间后韧带及其周围解剖。. 1 腓骨; 2 外踝;3 腓骨肌腱袖; 4 胫骨; 5 胫骨后结节; 6 胫腓后韧带浅层;7 胫腓后韧带深层/横韧带; 8 骨间膜; 9 距腓后韧带;10 距骨外侧突;11 屈踇长肌腱袖;12 屈踇长肌腱支持带 ; 13 跟腓韧带;14 距下关节; 15 屈趾长肌 腱;16 胫后肌腱;17 踝间后韧带 : A 胫骨止点 . B 距骨外侧突止点. C 内踝后支持带止点.D 距骨关节囊止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