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 郭英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 郭英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 郭英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 郭英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

摘要:古典诗词在美学原则上与接受美学有相通的地方,同时也有一定的暗合之处。这是把接受美学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的前提。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借鉴接受美学一些观念,展开新的教学思路。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学生的接受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上;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的“空白”处;把“第二文本”当作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接受美学;古典文学;期待视野;空白;第二文本

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充满着智慧和情感,底蕴充实,启人智慧,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也承载着民族文化,千百年来祖国的灿烂的诗词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丰富了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意识的大量的感悟、积累、运用诗词,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是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用什么方法才能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好的使学生接受并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体验呢?不妨把接受美学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引入古典诗词的教学中。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和接受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末最初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姚斯和伊瑟尔。它把文学研究的中心转移到对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文学跳出了原来狭隘的研究范畴,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他们认为作品只是死板的文本并没有产生任何意义,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接受作品后才能产生,文学的历史不仅是作家文学创作的历史,更加是读者接受过程的历史,作品在没有被读者主体阅读、接受的情况下,那么作品始终只是未完成的存在①。姚斯思想的核心是“读者决定一切”。读者作为读者同时也是“作家”彻底的改变了以前的作者中心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由作家独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不只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②。接受美学的这一结论基于下面的根据。它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是作品文本和读者阅读过程二者的结合,没有后者,前者只是价值未得到实现的半成品;它进一步指出,在这一合壁的过程中,读者的作用是第一性的,作品文本是第二性的,因为作品文本自身并不能独立产生意义,它的意义的实现要依赖于读者的阅读,即“以读者的感觉和直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使作品的未定性得以确定”。这样读者——接受的主体抬高到无以复加

的“君临一切”的地位。中学古典诗词教学教学倘若能够适当地借鉴和利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些许观点和方法,用于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用来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的学习与欣赏,提高其欣赏能力,从而为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接受中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虽然他并没有给出具体定义,但是从他对此定义的运用来看,“期待视野”是读者接受文学文本的时候自身所具有的先在结构和思维定向,这种先在结构和思维定向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姚斯还认为,对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是随时变化的。阅读主体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来评价文本,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人所获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被给与高度评价的作品是那些能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和满足的,差的作品则相反。同时这些阅读感受也间接的转化为阅读经验,融汇进了读者的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

(二)新的认识------第二文本

接受美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伊瑟尔认为:“文本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素而等待读者接受过程中加以形象具体化的文学结构”,伊瑟尔把文本分为“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第一文本”是作者创作的文本,此时的文本和接受主体毫无关系,而是“自在”的存在。“第二文本”是和接受主体发生关系的对象。这时候的文本不是游离于读者的孤立存在,而是被读者接受后的文学艺术形象。对于接受主体而言“第一文本”相同,“第二文本”大相径庭,视不同读者而定。

(三)“空白”处的交流

伊瑟尔提出了“空白”的概念意思也就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就是在这些“空白”的地方出现的,这就需要读者用自己的感受去填充空白,把读者牵涉进文本,把文本未言的部分补充完整。也就为读者提供了想象、填充的可能。这样所言部分内容就得以扩大丰富和充实。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读者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过程,但是对于中学的古诗词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古诗词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古典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言情,也就是情景交融。朱光潜先生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富无限”二者有一定的交点但确实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作为学生和一般读者存一定的差别,接受美学诸多的观点,我们应努力学习借鉴,应有意识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接受感悟联想的空间

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用以上几个接受美学的观点作为教学的参考,是根据接受美学与诗词教学的共同点而提出的,同时符合古诗词教学的特殊性要求的。

二、接受美学观点对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启示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鉴于接受美学的上述观点,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关注学生。

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学生当作真正意义上的读者,还学生主体地位,创造性地展开教学。

1、教师少讲,学生多吟诵体会。朱熹主张:“需事先将诗来回吟咏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溶液浃洽,方见好处。”此处说的吟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吟诵、美读。但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多听见教师讲析的声音,很少听见学生吟诵的声音,更缺少富有魅力的、在掌握朗读技巧基础之上的、有感情和韵味的美读。在学习时,学生通过多次带有情感的吟诵,不但可以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还可与其心境相通,把诉诸视觉的无声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从而借助诗歌的语言描述,通过再造想象,在大脑中再现情境,进入作品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眼、口、耳、心同一的艺术感受。

2、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由于师生的认知态度、解读方式、直觉性等不同,从而获得的体验、感悟就不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决定一切”,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古典诗歌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其解读时可能出现明显违反作品主旨的情况。当这种偏差出现时,教师不应把自己的理解或教参的意思强加给学生,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做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激发其学习兴趣,启发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渗透进去,从不同角度去把握诗作。并指导他们正确参与到作品的再创作中去,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情感,品味语言表达的含蓄、凝练,体验作品的意蕴、想象,理解那言尽而意未尽之意。这样做不仅符合文学欣赏的规律,更可贵的是既让古典诗歌的阅读回归了个性,又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还保护了学生独立思维的积极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自古至今我们都很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自早就有“不学诗,无以言”的观点,学习古典文学更能陶冶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纵观古典文学的学习,加之参考接受美学的观点,古典诗词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要绝对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接收过程。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古典诗词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按照既定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的老师的宣讲,很难有

自己的思考,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应该根据学生这个特殊接受主体来安排教学。

(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主要指读者在阅读文本前对文本的定向性期待,是“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它有文学和生活两种形式。所谓生活的期待视野,包括读者所处的地位、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气质、个性等。而文学的期待视野则体现在读者文学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之中。“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总是从两种不同的期待视野出发去看待作品,这样必然导致不同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和评价的差异,而且“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向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和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因此,古典诗歌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期待视野”,它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接受。同时,学生也会按自己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审视古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果合乎他的期待,学生就会感到满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清晰认识和认真分析学生的“期待视野”,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方式,创设合理的接受距离,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为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可安排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想解决的或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这样,问题在学生的“期待视野”里,学生自然有学习的兴趣。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其他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期待视野”。例如:通过对各种文学样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使之在古典诗歌的学习中为其魅力所感动;在教学中拓展诗歌课堂,采用“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所选诗歌基础上,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层面,提高思维、判断、想像及审美能力等,使之能够在以后的古典诗歌学习中对作品潜藏的含义的挖掘更细致、具体;而且教师还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期待视野”,有针对性地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之在富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期待③。

期待视野对教学有很深刻的启示,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读者对阅读文本的选择,只有符合读者需要的作品,读者才会去阅读,但是学校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强迫性质,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足够意识到期待视野对教学的影响,尽可能观察和了解作为学生这个特殊读者的“期待视野”,尽可能的扩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充分挖掘学生期待视野中的有利于学习的方面。

(三)教学活动的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的“空白”处

接受美学“空白”概念给我们的启示是:既然读者和文本的交流是在文本的空白处发生的,那么对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要想成功地开展教学

活动,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起成功的联系,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的“空白”处。

朱光潜先生曾对“空白”作过精辟的概括:“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意,而尤在无穷之意。”空白处气韵灵动,“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空白结构营造出云山烟水的美学境界,朦朦胧胧中映照出雨雾夜月与静照的生命情调,获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余韵遐想,使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无言之美”的美学特质,并因此成就了诗词的无限魅力。鉴于接受美学中的空白概念,可以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着眼点多放在诗词的“空白”处,这样对成功的开展教学活动大有益处,有利于建立学生和诗词文本的联系。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只有展开充分的联想分析才能深入到作品内部进入诗人的思想徜徉于优美的意境,选入中学课本的古典诗词由于篇幅文字有限,常常不是把清晰完整的把事物呈现出来,而留给读者很大的思考想象。换言之就是古典诗词有很大的“空白”。诗词的教学应把着重点放在此处,才能更好的理解诗词欲表现的深层含义。

古典诗词中有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是一个神妙的存在体,期待读者去挖掘和想象。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表现为“言约而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充满了想象和联想的空白点,需要我们去思考玩味。所以诗歌不能只是搞清楚文字含义和全文意思等方面,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体味诗歌之妙,进行诗词作品的审美,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驰骋于诗歌的草原,进而填补古典诗词中的“空白”,充实那些神妙的“空白”,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咏玩索之”从而“各以情欲而自得”如王维的诗作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吃斋信佛心向隐逸生活数十年的官场生活使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诗中的“空山”就空出了他的烦忧④,作品寄托了作者的的高尚的情操,应该深深地揣摩诗歌的语言,结合自身的知识与生活去玩味。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空白”教师在教学时候可以创设问题进行留白的挖掘供学生去思考。例如《春望》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诗人在长安大街上看到的东西想到什么?令诗人愁苦的原因何在?以及诗人缘何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感想?等等都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入发掘和思考。

在教学中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就接受美学来看,每一个表现的客体,都包含着无数的未定之处,即空白点。古典诗词同样具有未定之处,这些未定之处有很丰富的内容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联想创造,更加激发学生去寻找这些空白点。如杜甫的《卖碳翁》的那个可怜的老翁的木炭被官吏拿走后他家的生活将会怎样,他怎样生活等。又如《诗经氓》如果在教学的时候老师故意留下一定的未定性

的思考题目:请学生描绘那个被抛弃女子的以后的命运如何,这样的话旧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第二文本”的运用

古典诗词是含蓄朦胧的,借物抒情,借景言情是常用的表达方式,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找出诗词中的意象进而去思考和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更好的理解作品,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王夫之《姜斋词话》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诗可以兴,·····可以云者,随可以而皆也,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业深;与所观而兴,其观也审;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出于四情之外,以升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只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欲,斯所贵于诗。”这段话表明,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心绪去自由的感悟诗歌的内涵,对作品做出见仁见智的不同见解,这就是“第二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点,可以让接受主体进行自由的感悟。作为学生面对一篇诗歌的时候同样和一般读者一样有如此的情况,这时候学生就获得了自己初步的认识和见解,但对于学生以求知识的群体来说还需要教师从中进行指点,提高审美情趣。这其中也就牵扯到接受美学中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关系,第一文本是相同的,就是诗词本身的文本。而第二文本的产生式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各层次的学生的获得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应该把好关卡,对学生的第二文本的收集上下功夫,防止以偏概全,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第二文本的基础上做相应的调整,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平时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第一文本的学习,却忽视了第二文本的拓展和延伸,接受美学认为:对于读者来说“第一文本”是相同的,而第二文本则是迥异的,因人而定。作为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两者的的不同,同时更应该清楚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教师就应该根据差异更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以曹植的《杂诗》为例,很多同学认为是在讲述一个女子的哀愁怨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的教授一些背景知识以及如何鉴赏古典诗词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做到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对“第一文本”的程度进而调整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第二文本的拓展和延伸。这时候就不能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胡乱定义。

接受美学的姚斯曾说过:“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他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的展示其超越时代的本质。他更多的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着信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通过仔细研究姚斯的观点其实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建构,新思想的创造。将文本从纯文字的“第一文本”释放出来,形成鲜活的第二文本。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在美学原则上与接受美学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一定的暗

合之处。这是把接受美学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的前提。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借鉴接受美学一些观念,展开新的教学思路。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学生的接受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上;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的“空白”处;把“第二文本”当作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一个突破口。接受美学强调了学生的接受和再创造,承认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提高,这与当前语文教学中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这对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也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不论是接受美学还是古典诗词的教学都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对二者进行了粗略的结合,期望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②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98;200.

③李秀菊.谈在接受美学启示下的古典诗词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26:156.

④徐朝辉,叶红珠.基于接受美学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J].《教育探索》,2005,9:51.

参考文献:

[1]朱立元. 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羊玉祥.古诗文鉴赏方法21讲[M].成都:巴蜀书社,1995.

[3]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夫之.姜斋诗话、清诗话9(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张秋菊,王俊荣. 浅谈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6]许晓云. 接受美学与诗词鉴赏[J]文学教育(上),2008.

[7]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8]李荣英. 论“空白”带给古典诗词的独特美学特质[J].绥化学院学报,2006 .

[9]德辎曼.接受美学问题[A].世界艺术与美学:第9集[C].宁瑛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

[10]陶本一,王光龙. 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

Accepts under esthetics field of visio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ical poetry teaching Abstract:The classical poetry with accepts esthetics in esthetics to have the interlinked place in principle, simultaneously also has certainly agrees without consultation the place. This is accepts esthetics to utilize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eaching the premise. The classical poetry teaching may use for reference accepts esthetics some ideas, launches the new teaching mentality. In this case takes the student to accept must take student's main body status; Carries out the student “the anticipation field of vision” on; The development teaching activity's objective point

must place the text much “the blank” place; Treats as the classroom in struction and the class, after “the second text” reconsiders a breach.

Key word: Accepts esthetics;Classical literature;Anticipates the field of vision;Blank;Second text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中学语文论文 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浅谈接受美学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牛坤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发端于德国的一种美学理论,其基本观点从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理念,对当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践行以“读者导向”为主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发端于德国的文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接受美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研究方向,即:一个是以汉斯·罗伯特·姚斯为代表的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另一个是以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的着重于接受活动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于阅读过程的本身和阅读过程中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总的来说,姚斯和伊瑟尔二者的理论相互呼应,并呈现出相互一致的关注,即将关注的焦点从作者——文本关系转向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一)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想要认识文学文本由于其审美特点而使我们感觉并理解什么东西的话,就不能从分析已获得整体形式文本义一问题入手,而必须从最初的感知过程入手。在这里,文本犹如一个‘内核’,指引着读者。”[1]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说,姚斯认为作品的价值只有透过读者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而任何一

位读者在阅读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前在理解或者一种前在认知的状态,这种前在理解的状态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在进入阅读欣赏之前,因其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水平、文学造诣、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经验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上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定式,因此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产生怎样的理解,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其期待视野。正如鲁迅先生当年评《红楼梦》时曾这样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一个读者在进入阅读活动中的时候,总是因为原来的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所构成的期待视野的影响,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建立、改变、修正、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 (二)召唤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的认知,基本上认为作家的作品完成,文学活动便随即终止,因此对文学的阅读活动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一直到接受美学的发展与兴起,才开始重视阅读对于文学活动实现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一直非常重视读者对文本的审美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读者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揭示,在揭示过程中创造。”[2]因此,接受美学将读者放在揭示活动的中心地位,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只有通过读者的审美感知,文学作品才具有现实存在的意义。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学作品的语言构造,都具有一定的未定性,在意义空白和意义未定性中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具体化。因此,文学交流是作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空白可以被读者不断填充,并赋予新的意义与特征,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诗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必修板块,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比例,但是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仅限于皮毛,学生对诗歌的掌握只停留在记忆上。而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则需要我觉更多深层次的东西。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57-01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占有很大比例,诗歌学习包括古诗词和现代诗两种类型。古诗词在考察过程中,不仅仅重视对诗歌的背诵,还要求对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每一句诗歌的深入理解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深入剖析等等。而且一般而言,学生离当时的时代比较远,对诗歌中表达的背景认识较抽象,教师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把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特别是对作者感情的拿捏,需要学生深入情境,进行细致的揣摩,这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有很大难度的;而现代诗歌的篇幅相对较长,通常会分为不同的部分,在现代诗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想会比较跳跃,而且情感的表达相对比较抽象,通常会借助不同的意象来象征某个东西,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晦涩。 而诗歌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

机会,也是提高学生的文学功底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换言之,诗歌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鉴于诗歌学习本身的情况和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对诗歌学习的方法进行研究,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将诗歌教学内容尽可能的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依托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料,让学生对材料进行感知和加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哈把握。因此,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成为制约诗歌教学的瓶颈。 1.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初中阶段的诗歌学习,相对与小学阶段相比,内容会更加丰富,诗歌的难度有所增加,对诗歌的翻译难度有所加大,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和直接的灌输,防止学生对诗歌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诗歌学习之前,要根据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如果把诗歌直接交给学生讨论,可能不仅会影响课堂的效率,而且也达不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前,鼓励学生对诗歌的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为了尽量的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介绍进行资料的整理,然后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让学生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之前对马致远的诗词接触的比较少,所以首先要了解作者是在

初中生英语诗歌欣赏与教学的尝试

初中生英语诗歌欣赏与教学的尝试 -----以Shel Silverstein的幻想绘本三部曲为例 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李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语诗歌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受重视的原因,并且以Shel Silverstein的三部作品为例,阐述了英语诗歌教学的意义和其必要性。选用合适的英语诗歌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诗歌欣赏能够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诗歌;听、说、读、写、译;欣赏 一、引言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它不仅语言凝练、韵律感强、意境优美,而且渗透了大量的英语语言文化内容和人文底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等多方面对中小学诗歌教学都做了阐述,提出了要求:如三级能辨认歌谣中的韵律,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七级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八级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 然而,英语诗歌作为一种很好的目标语学习资源在我国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如在全国大部分学校使用的人教社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新目标)中,就几乎没有诗歌内容的出现。除了教材资源不丰富外,教师的认识也有待提高,有的老师或许会认为英语诗歌难懂,英语诗歌欣赏是大学文学课的任务,要中学生去欣赏英语诗歌未免有些勉为其难。另外评价和测试的不到位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和老师教授的积极性。 笔者在教学中以美国作家Shel Silverstein的幻想三部曲,即Where the Sidewalk Ends (人行道的尽头),A Light in the Attic(阁楼上的光)和Falling Up (向上跌了一跤)为主要教学资料,尝试了英语诗歌欣赏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英语学习基础阶段选用合适、地道的英语诗歌进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起着积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和热爱,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诗歌与英语教学 1. 用诗歌来进行听、说训练 语感是指透过语言形式对语义的直觉性理解,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和领悟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我国先人总结出来的一句很经典的学习经验,它揭示了诵读诗歌对语感形成的作用。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语言的音乐,对任何语言教学(母语或外语)来说,都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熟读”和“背诵”的资源。 集诗人、漫画家、作曲家、歌手等于一身的Shel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他的这三本著作被公认为是美国儿童诗歌的经典之作。书中优美的语言再加上栩栩如生的漫画,不光让小孩着迷,就连大人们看过也会爱不释手。他的很多诗都配了曲,适合演唱,《人行道的尽头》同名唱片还获得过1984年格莱美奖。所以我经常挑选一些歌曲来作课前热身或课间放松,和学生们一起吟唱,创造学英语的氛围。 Shel 的作品与小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如Homework Machine (作业机),Magical Eraser(魔术橡皮),Crazy Dream(怪梦)等;他也有很多作品充满了哲理,发人深思,如Little Boy and the Old Man(孩子和老人),No difference(都一样),A cat, a kid and a Mom(猫、孩子和妈妈)等。这些都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可供学生来讨论的素材。欣赏完每首诗后,我通常都会叫学生用英语来谈谈自己对诗的理解和感想。同学们联系自己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主要表现为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教得太死,一是教得太活。 教得太死 这种教法在目前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占主流。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和中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针对性 的教学。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学。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文学常识的记忆,关键字的 理解,重点字句的含义,重点句表达作者的感情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过猛烈的抨击,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高考,在诗歌方面的试题,也的确显示出了让人可以针对的程式化:2004年的中考试卷,在古诗方面的试题,主要以名句填空为主,而且还是最最常见的一些名句。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考了十几年了,2004年的中考试卷上还有八家在考。我们不是说这首诗不该考了,因为学生每年都是新的,这样千古流传的名句考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样会给人造成一种错

是咏唱就比背诵记的牢固呢?根据我们平时的经验,感觉也未必就是。我们到练歌房唱歌的时候,不是经常只会哼乐曲而不会唱歌词吗?而我们所能哼的乐曲至少是某个时代刻骨铭心的作品吧,那歌词怎么就不能记住,因为我们平时用得太少啊!古代的诗歌不是流行歌,会对学生产生那么大的诱惑。有的学生能一字不差地记住几十首,乃至上百首流行歌的歌词,却背不下几首古诗;能说出各国足球明星的各自爱好,却搞不清苏轼就是苏东坡……这也是让教育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啊!再说给古诗谱曲的问题,我们是根据什么就能把那首诗定格为那种的曲调?定为那种的曲调是在表达作者的感情,还是在表达曲作者对古诗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一个人对一首诗的理解,定格为一首诗就应该如此理解,也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吧。如果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谱子唱《敕勒歌》还能让人接受,但用“新年好”的谱子去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而且是童声齐唱,你还能感觉妙处吗?还有一些老师自己给诗歌谱曲,弄的歌不像歌诗不像诗,学生唱也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而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而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如上例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诗眼都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诗眼则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五个字上。(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至于七律、绝句和其它体裁的诗歌,其诗眼出现的位置则不太固定。分析“好处”: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二、鉴赏形象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中期研究报告.doc

“关于《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 ,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根溯源 ,中国古代的教育就非常重视诵读。 1904 年现代语文独立设科以来 ,诵读教学虽然有专家提倡 , 但总体还是趋于弱化。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重讲轻读、重写轻读的现象 ,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试 ,从而忽略了诵读 ,忽视了对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新课程改革以来 ,诵读教学再一次受到了关注。但通观全局,由于目前高考、中考等通行的书面考试不便检验,诵读教学至今常为中学语文教学所 忽略。诵读只不过作为一种表面形式,起不到关键作用,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效果不明显。学生文字表达、语言运用以及文学阅读欣赏能力较差,与素质教 育背道而驰,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朱自清先生也曾说过:“教育上的诵读方法应当在小学和初中时期养成。”因而,诵读教学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历经岁月洗汰而不见褪 色的绝代才情,吸纳历经风雨磨砺而未曾稍减的人生智慧,领略遭受光阴剥蚀 而历久弥新的写作技巧,继承受忧患锻冶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在诵读中, 培养民族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诵读中,感受文化的冲击,学会鉴赏,取其精 华,弃其糟粕。。 二、研究目标 根据中学语文学科特点,通过开展语文实验,确立研究语文诵读的基本途 径,优化学生语言理解与感知,探索出一条以读代讲,以读带讲的语文课堂教 学新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诵读是一门语言艺术,激发他们想读,敢读,肯读, 乐读的兴趣,以读带思,做到从思考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领悟,促进理解, 鉴赏,表达等多项能力的运用。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理医学理论: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他指出,诵读经典的过程类似唱念,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四部曲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四部曲 ——以Module 6 Unit 2 Poems Reading为例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英文诗歌的分析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本文以一堂诗歌教学课为例,对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总结出高中英语诗歌教学四部曲:体验音韵妙趣,感受诗歌之语言美;了解诗歌类型,感受诗歌之形式美;搭建创作平台,体验诗歌创作;赏析经典诗例,感受诗歌之意境美。 【关键词】诗歌语言形式创作意境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对英美文化的感悟力。诗歌是真实的语篇,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它不仅语言优美、韵律感强,而且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选用合适的诗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的英语文化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很少接触英语文学作品,更别说是诗歌。 下面我以Module 6 Unit 2 Poems Reading为例,谈谈我对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模式的探究。本课堂以英语诗歌作为载体,组织大量有效的教学活动。在鉴赏诗歌时,每种诗歌组织不同的活动,如:朗诵、找韵脚、找主题、翻译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英语诗歌的特点。这种“在活动中学习”的探究模式下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1.体验音韵妙趣,感受诗歌之语言美 (1)读出诗歌韵味 诗人北岛曾说:“诗歌不是拿来看的诗歌是拿来读的,不懂得这个道理, 不会读懂诗,也不会写好诗“作为一个阅读文本,诗歌以富有节奏的韵律给语言

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接受美学解读

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接受美学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这一理念包含语文课程面向的对象——全体学生,语文课程的目的——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实践性,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建设和文本解读等方面的问题。在“教材——学生——教师”三位一体的模式中,《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接受美学文艺批评理论的核心是走向读者。“读者是一个社会符号束,他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性格、好恶、思想观念、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过程决定他对文学作品价值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其核心是走向读者。”在“读者——作品——作者”三位一体的模式中,接受美学更关注读者的反应,这与《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不谋而合,因而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接受美学解读提供了可能。 首先,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艺作品是为读者的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表现出来。”这就强调了“读者为中心”。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讲堂”模式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根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呢?语文教学,只有当学生不仅由学习的结果而且由学习的过程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的时候,语文学习才真正成为与他休戚相关的事情。只有这样,语文才真正嵌入学生的生命历程,语文课堂才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群言堂”、“学堂”。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学生)的具体阅读体现出来,而作品不过是一个承载意义的载体而已,并不仅仅存在一种意义。只有通过阅读,作出种种不同的解释,才能体现作品的真正价值。当然,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也不能完全离开文本、超越文本,正如伊索尔指出:“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的东西;本文写出的东西给我们以知识,但没有写出的部分才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份,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能发挥想象。”作品就像一个“内核”,指示着读者。读者必须遵循作品构成过程的审美感受、形式特征等规律,来逐步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其次,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作品并不是作者的附属品,它的意义并不是等于作者本人的理解,……而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可能的开放的体系。”即作品存在意义上的空白与不确定性。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作品的词语、句子、段落和章节构成了文本的四个层次,具有美学价值的和谐,这四个层次依次展开,形成时间维面。层次与维面形成文本的框架,有待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完成。我们无法说出作品中某个特定的对象或场景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因而也无法用细节和暗示来填补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上的“空白”。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以个人经验等因素的介入,排除或填补作品中的未定点、空白或作品的框架结构,这就产生了阅读理解的多样性,但这种多样性不是意义阐释的无限性和随意性,它必须遵循审美的特定“逻辑”。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台湾高中国文现行教科书研究 个体社会化心理积淀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职专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试论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的前瞻性思考 浅论协商对话式的阅读教学 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学口语教学现状与改革 中学生语文听力素质的培养及测量研究 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现状调查与反思 试论研究性阅读 审美与人格——中学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结构 职业中专语文教师素质研究 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博士) 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论导引中学生叙述性作文构思与语言表达 语文教学与思维培养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应当重视中学阶段鲁迅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教学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 谈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 中学作文教学规律初探——论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

中国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与青少年人格教育 论语文教学价值的生成与创新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模式·个性·文学性 论散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论语言美与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论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 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 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话题作文的主体性研究 生成秩序—当今阅读教学新范式 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优化阅读,给学生一双腾飞的翅膀 初中语文教材体系研究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探索 论作文教学中写作主体意识的开发 基于网络的语文阅读辅助导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运用解读学原理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论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教师职业化诉求的现实意义探析 中学语文教学矫正问题研究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新课标形势下高中阅读教学新模式系统的构建 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比较研究初探 论“超文本”阅读教学 试论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 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论诗歌的“超文本”教学 高中诗歌教学的意象探讨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写作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走入意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 试析《漱玉词》的艺术风貌 论宋词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探索 人文精神:诗歌的价值体认与诗歌教学的价值取向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长河里,诗歌是一朵朵跃动的浪花。她展现了中华民族灵魂的高度和骨子里的普世价值。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更是文学之瑰宝,犹如文明之乳汁,她哺育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让人们在纷繁的生活中依旧可感受生命之浪漫。故此诗歌教学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能够选入教材的诗歌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学好古诗,对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词汇、提高语文表达写作水平等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陶冶他们优美的情操都具有很大的裨益。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那么作为教师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呢? 一、兴趣教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诗歌心神向往。

1.科学安排内容,培养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鲜明的、能引起主体情感共鸣的教学容易激起主体的兴趣。根据这一学生的心理想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选一些文质兼美的诗词材料,以材料本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要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二要必须给予学生以某种新的知识。 2.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欲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如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配乐讲解、吟诵等,或通过引导画画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感知诗意。以《钱塘湖春行》一诗为例,教学时可首先让学生从诗句中找到诗人描绘的景物,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景物简单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迅速进入诗境。 二、情感教学法 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

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诵读、品情、悟境——浅谈现代诗歌的教学 杨媛瑗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其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从语言、感情、意境等三大方面入手。 一、诵读,品味节奏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也常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朗读现代诗歌可分三步走: (一)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要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分清四声;在体现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运用好重音和停顿。朗读也和说话一样,不能一口气说完,中间要有适当的停顿,一方面是朗读的人需要换口气,另一方面听的人需要想一想,记一记,所以要有短暂的间歇停顿。现代诗歌又有它的特点,有的三个字一停顿,有的两个字一停顿不等,显得节奏感特别强。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停顿就是错的,因为诗句的愿意是指一物——街灯,而不是指街和灯两件事物,所以节奏停顿和重音应为:远远的——街灯——明了。停顿时还要注意一般把停顿前的一个字的读音拉长一点。至于时间的长短,则根据整首诗的节奏和意思而定,做到“声断意不断,语断情不断”,犹如书法行书中的“笔断意连”。初读时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组合,好、中、差搭配,学生可以四、五人作一组,互相读给组员听,组员之间互相点评,互相纠正,读准字音和节奏,达到共同进步。实践证明,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这是完全可能的事,学生的潜能只要挖掘出来,那是很巨大的。 (二)情读。即有表情地朗读,以体会现代诗歌的情感节奏,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

初中部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2 年月22日,即当周周四下午3:—: 3 , , , , , , 一行五人代表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文化与中小学古诗词语文教育研究”课题组走访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这次走访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及负责初一初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针对学生的调查主要是发放此前设置好的调查问卷;针对教师的调查内容主要是访谈。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这次的走访调研做一个总结,即“古诗词的吟诵教学”和“附中初中部古诗词教学的综合面貌”。 一、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吟诵方面的基本现状及其相关( 师大附中): (此部分由陈、杨完成) 通过对学生所填问卷的初步统计和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得知,目前初一初二阶段(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初中阶段,因为初三基本上所有的时间用到了准备中考上,教学方面的时间留的不是很多)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利用以下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首先是教师自己根据诗意和诗歌的节奏给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其次是,教师会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名师朗读的录音和一些结合古诗词意境所设置的视频、 a 、幻灯片等等。 目前主要是凭借这两种手段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这样的现状表明,即就是像师大附中这样的软硬件设施都属于一流的名校,他们目前针对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仅仅只是涉及到了“诵”这一个方面,即我们所说的“朗诵”,换句话说,最高也只能是神情并貌的朗读而已。在师大附中,一般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要“朗读过关”的,显然,这也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重视。 我们知道,“古诗词吟诵”决不仅仅是诵读诗词,他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之一。“吟诵”其实是包含了两层意思的,一是“诵读、朗诵”;二是“吟唱(力求原生态)”,即就是像古音乐那样把古诗词演唱出来。针对这个理论方面的问题,我们从师大附中语文教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语文组备课组长a老师说:如果现在要对古诗词进行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吟诵”教学的话,是个好事,很多教师和大多数学生也会对此极感兴趣的,但这个做法就目前来说只能局限在“兴趣的范围之内”,而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大范围推广的的可能。究其原因,老师讲到:一方面是因为原汁原味的古诗词吟诵文化已经基本失传,现在仅见的几家吟诵方法和理论体系只是冰山之一角,况且各持一套,没有规范性,这样就基本上决定了目前还没有关于古诗词吟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中,已经没有那种所谓的话语环境了(一个很好的原因,根本性的)。所以,这个东西无法存在于正常的“齐步走”课堂教学中(此可思索处),如果当作一种兴趣爱好型的辅助手段,肯定是很受欢迎的,只要你的东西做得好,有人感兴趣,毕竟这个东西是个新鲜的“玩意儿(意味深长)”。 可见(仔细琢磨),尽管很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还是不能对“古诗词”的吟诵研究抱以灰心的态度。事实上,作为一种兴趣性的研究,这个是大有前途的。如果做一个设想的话那就是:把可吟诵的古诗词配乐配谱吟唱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材料,带进学生的课堂,作为正常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一项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辅助和材料,这应该是很现实的。好东西总是会有人来买的。

浅谈中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 发表时间:2016-10-24T14:11:03.5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6月作者:马丰圆[导读] 古诗词鉴赏历来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弘德中学 摘要:古诗词鉴赏历来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目前中学诗词鉴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模式化问题,本文主要从"反复诵读,构建情境,领悟旨趣"等方面出发,就中学阶段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诗词鉴赏,语文教学,方法探究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纵观当下课堂教学,古诗词鉴赏课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中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作了一定深度的思考,并就新课标视野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广大语文同仁共同探究。 一.语文课堂诗词鉴赏教学的误区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诗词鉴赏只是老师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仅是参照教材解析、教学参考书等进行评说,仅仅是“照本宣读”而毫无新意。那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根本不能融入所学的古诗词当中,不能深入地去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自然也不能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谈不上审美体验了。 教师们往往根据考试大纲中的题目类型,在课堂上把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演变成了一次次真题的讲解。“一解词、而释义、三讲法、四理情”,流水线一般的把美丽的古诗词进行了“大卸八块”,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手段降低了诗歌固有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把感情真挚的诗词鉴赏变成了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操练,甚至造成了像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学生自己读,感动得流泪;老师一分析,眼泪全没了”的现象。 二、如何走出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更加主动。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有个性的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反复诵读,品出诗味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把诵读放在首位,读是理解诗歌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使静止的诗歌行动起来,变成听得见、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 在课堂上,可通过单人读、双人读、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熟读成诵。诗歌与音乐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不妨把音乐引进来,给诗歌配一段音乐朗诵,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融视听于一体,增强学生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大多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见长,这更需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感情去体验、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反复诵读,读出诗味来。 2.体悟意境,把握情感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其“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的景物;其“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即将抽象的情思表现为具体的景观。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诗歌意境的分析,要求教师把原诗意境和再造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他们在感受和熏陶中唤起大脑的形象思维。这样,在学生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体会意境中,学生就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于“意境”是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因此,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诗的意境是“实”的形象与“虚”的想象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调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如《天净沙?秋思》虽只有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无穷无尽。“干枯的藤枝,苍老的树干,停在枯枝上的乌鸦的昏暗,在这个萧杀凄凉的世界中,弯弯小桥、潺潺流水、依稀人家突然闯入了眼帘时,这怎能不勾起游子对家乡温馨生活的怀念。此时天色已晚,太阳徐徐落下,这夜晚的来临好似人生之秋的无奈。当年离家时壮志满怀,今天归家时寂寞冷清,人生得意与失意又该怎样去衡量!这古道是归途,还是漂泊的继续?这一切如何不令人伤心断肠!”当我们在这形象的解读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了。 3.品析语言,领悟旨趣 古诗词语言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文字来表达非常的内容。古人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歌写作中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功夫,因一字而尽传精神。 在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在语言上的品析,进而领悟诗歌的旨趣。品析语言即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把学生引入诗歌表达的艺术境界中去,和诗人的情感共鸣。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知”、“乃”、“潜”、“润”、“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总之,古诗词的欣赏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鉴赏方法多种多样,远不止这些,更好的方法有待于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古典诗词对学生语感的敏度、深度、广度、美度有着无可代替的雕琢作用。通过长久、深远的积累和长期反复的揣摩和领悟,可以让学生在语言的滋养和文化的熏陶中提高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审美境界,在实现语文课程“育人”目标的同时,为学生构筑诗意的精神栖居家园。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现代诗歌教学方法管窥

现代诗歌教学方法管窥 现代诗歌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较之古典诗歌更具自由性,意象丰富,善用修辞,直接陈述,自由奔放,感情细腻却又热烈真挚。与学生之间更近的距离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更加容易,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应当立足诗歌文本,进一步探究解读与教学方法。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投入程度,因此,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由于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了解不够深入,因而学 习兴趣低下。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应当依据诗歌内容,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诗歌进行引入,让学生了解 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图。通过引入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引导学生将诗中“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等描写与现实中卧轨自杀的行为结合进行思索与探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现代诗歌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诗歌的朗读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可以采取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重点关注诗歌中“油纸伞”“丁香”等意象,并采取提问的方式讨论诗歌中丁香一样的女子象征

了什么?学生在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资料后,能够对诗歌产生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表达了诗人痛苦的初恋,也有的认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新生活的渴求。在朗读以及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常能够产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会细读,提高鉴赏能力 基于文本理论的诗歌细读方法是提升高中生现代诗歌学习 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诗歌的词义细读分为三步。 细读结构也是现代诗歌鉴赏的重要环节。通过细读结构,学 生能够整体把握诗歌,形成立体化的理解。由于现代诗歌通常层次结构较多,在品读过程中想要了解诗歌的意蕴,领略其美感,就要在对各个层次脉络的把握中体会诗歌节奏与韵律,感受诗人 情感的跌宕起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诵读,感受诗歌结构,读出诗歌的语气,体味诗人情感,形成自己的理解。诵读活动应当分阶段进行,既要包括初学时把握诗歌的节奏,也要包含学习后的反复诵读,感受情感的起伏与变化。 三、品味意境,大胆模仿创作 意境是诗人的理想升华,语言是诗人抒发自己情感的重要途径,涵盖了诗人的整个心灵。在现代诗歌中,诗人通常借助生活中以及自然中的物象来抒发情感。意境产生于意象,但又超越意象。因此,学生在学习现代诗歌的过程中,必须用心去理解这些意象,感悟其中的意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意象理解的指导,触发学生的想象与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