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村农村新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书

某村农村新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我国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孝感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推进全域规划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农村发展逐步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最佳发展模式。

按照城市新社区1万至1.5万人,城镇新社区1000-3000人、农村新社区1000人以上的标准,合理确定新型社区人口规模。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民主集中基础上,合理确定新型社区建设点。把”1+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造景后建房、先还建后开发“三先三后”要求,优化建设流程,完善社区功能,增强城乡社区向心力。

新建社区要成为城市亮点,坚持产业和功能完善“双轮”驱动,优化功能布局,按照“适度超前、集中成片”的要求,规划好教育、医疗、文体、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和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

大悟县县委县政府加强“中心村(社区)、示范村(社区)”建设。决心把包括严河村在内的14个“示范村(社区)”建成新产业、新社区、新农民、新机制的综合体,为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思路、积累经验。

第一章村庄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严河村位于新城镇西部,与阳平镇

陈湾村接壤。距县城15公里,京九高铁

鱼贯而过。

二、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严河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7℃,年最高气温在40℃以上,最低气温-17~-15℃;无霜期250~270天;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

2、地形特征:严河村属于低山丘陵地形。

3、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400万,1990)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GB18306-2004),严河村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三、村庄规模

严河村有13个村民小组,十个自然村,455户,总人口

1829

人。国土面积约6.9平方公里,其中总耕地面积902亩,其中水田519亩,旱地383亩。山场面积2018亩,林地面积1918亩。

四、社会经济概况

1、种养殖业

严河村在发展传统的花生产业发家致富的同时,有效利用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共同富裕。一是发展茶叶基地800亩,3-5年后可为村民增收80万元。二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严河村吴家沟200亩药材基地,可为老百姓增产增收70万元;兴建的养鸡、养猪、养鱼立体养殖基地,其中养鸡20000只,养猪年出栏300头,养鱼50000尾。可年产生经济效益100万元,人均可增收约150元。

2、红色旅游

严河村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以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为载体,搞好红色旅游宣讲活动,村民手绣一些具有战争年代特色的饰品、手工艺品,既丰富了红色旅游内容,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3、打工经济

严河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占全村总人口的一半,以在武汉经商、务工居多。

4、人均收入

人均年收入约5600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约7万元。

五、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

除304省道从严河村穿过外,严河村还有两条通村公路与外界连接。

通村公路主路宽约5米。分别是朱家湾通往徐家桥的通村公路,长度约1.47公里;镇开发区通往严家河的通村公路,长度约2.07公里,村内交通较为便利。

2、供排水工程

村民用水主要为,村民自引水、地下泉水;用水无保障。

整个严河村并无排水系统,所有的生活用水和雨水均为自然散水,流入凹地,久而久之,凹地形成一潭死水,部分水体富营养化,颜色发绿并伴随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地影响了附近村民的生活。

3、供电工程

该村设有四台变电器,分布在严家湾、朱家湾、徐家桥、刘家湾。变电器将镇上供来的10kv电压变为0.38kv,村民用电有时会出现拉闸断电现象。

4、电讯工程

有线电视、通信网络少数人使用,大多数不通,部分村民安装了室外天线。

5、环卫工程

严河村新村设有卫生保洁服务队,有队员13人,设立垃圾桶50个,有垃圾池12处,垃圾转运车10辆。

6、能源

在该村有少数人家都装备了液化气,但较少使用。该村主要以秸

秆和树木为烧火做饭的能源,甚至有些秸秆烧不完而白白腐烂了,造成资源浪费,从而污染环境。

六、公共设施状况

1、学校

由于该村学生较少,不具备建校规模,学校自动废弃。

2、医疗卫生

严河村已新建500平方米的卫生所,基本上可以满足全村医疗需求。

3、其他公共设施

S304省道严河村新村路段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28盏,种植绿化树木1200余株,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前设立健身广场10000余平方米,配套各种健身器材。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有远程教育站点和农家书屋。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

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建设部)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建设部)

4、《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08]42号)

5、《关于全省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鄂建发[2008]154号)

6、《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试行)》(湖北省建设厅)

7、《关于分解落实孝感市委市政府2013年度全域规划编制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孝规划文【2013】16号)

8、《大悟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9、《大悟县新城镇总体规划》

10、新城镇人民政府及村民相关意见

二、规划范围

本次新社区规划范围为304省道严

河村段南侧,位于严河村北部,西临近

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s304省道穿

行而过,总用地面积约51亩。新城镇

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将该地作为严河村

新社区建设区域。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期为2013年,规划末期为2020年,其中:

近期:2013--2015

远期:2015--2020

四、指导思想

严河村的规划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怡人居住空间的创造,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工农关系,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

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农民生活生产中的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倡导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1、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广大农民既是投入的主体,更是利益的主体,政府与建设主管部门只是起到协调与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应注重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形象工程。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2、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现状地貌,尽量贯彻“三不”,即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尽量保留现有水系植被,利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阳光、空气、水土资源,创造满足生态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居住环境,满足“人性回归”的渴望,让建筑在自然中生长,让自然融合于建筑,营建21世纪的“绿色生态家园”,“人在画中游”,实现人们回归自然的田园梦。

3、以人为本、适度超前

营造适合人居住、工作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构建和谐新社区。

4、保护环境、集约土地

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环境,加强对水系、基本农田的保护。坚持“建新必须拆旧”的原则,加强土地整理和复垦,有效集约土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五、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村庄规划设计中,都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农民意愿和建设家园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农村社会;突出建设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一建”(建沼气池)、“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六改六通”(改房、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电信、通宽带),加强村庄建设与整治进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

5、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空间。突出严河村特色,保留原来的建筑肌理空间,利用建筑的退让、绿树的掩映,以小品、花草作衬托,形成虚与实、进与退、高与矮等丰富的景

观空间。

六、规划目的及目标

1、规划目的:

深化镇村布局规划的内容,进一步为村庄的具体建设、实施做出引导。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方针,努力实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目标。

结合实际,按照新农村建设分近期、远期“两步走”的步骤实施:

近期目标: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即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新社区建设力度,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完善道路交通,合理布局用地空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远期目标:优化用地功能布局,使旧村改造与新社区建设相得益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农村新社区。即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污水处理网络,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概念,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设施,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三章经济发展规划

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该村大部分村民的收入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其中有部分家庭经商。特别是外出打工人数众多,“打工经济”已成为推动村庄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优势分析

(1)严河村的地理条件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严河村处于大悟县县城郊区,且离武汉市、大悟县城都比较近,且交通便利,是本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有利于发展本村的经济。

(3)严河村内旅游开发资源前景可观,有徐海东大将陈列馆和革命烈士陵园,加上国家在红色旅游业上面的关注和开发,有利于发展红色旅游业,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

(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

(严河村农村新社区)

三、存在问题分析

(1)旧村庄布局结构不甚清晰、用地比例不协调、土地利用率低(2)居民住房布局较散乱,日照通风条件不良且质量较差;

(3)村庄居民点的垃圾随意堆放现象严重,没有统一的垃圾收集点,环境污染严重;

(4)没有村级的公共活动场所,文化、体育、商业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5)无雨污水排放沟、管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

(6)建筑形式杂乱,缺乏规划设计,随意乱建;

(7)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

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至规划期末,把严河村建设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用地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具体目标

1、居住发展目标

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合理布局,加快农宅建设与整治,形成集中的居住社区,完善区内服务设施;从构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出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2、经济发展目标

突出特色产业。一是成立农产品合作组织,拓展致富之路,加强花生的产业化经营。通过建立花生生产者协会、花生生产基地等方式,克服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不足,以区域性专业化的发展,形成区域化规模经营,促进优质专用花生的区域性规模化种植。要按照产业化中的有关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花生营销和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花生生产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开发红色旅游,弘扬传统美德。严河村是一代名将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所在地,已建成徐海东将军纪念馆、落成徐海东将军雕像,造“将军泉”,建“拥军亭”,修缮纪念碑、墓碑、墓志、陈列室,花坛锦簇、苍松翠柏等设施已被国家审批为“国家3A级红色旅游景点”,规划应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创新旅游方式,讲红色旅游发展成严河村又一经济增长点。

3、社会发展目标

(1)依据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在近期实现5‰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远期实现6‰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

(3)医疗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4)邮电、通讯、供水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办好村庄文化学习室,开展文化科技宣传活动,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4、环境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全村荒地绿化,种植防护林、果树林,保护水土资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实行环境综合治理,设立垃圾收集箱,处理或清除垃圾与其它废弃物,减轻对环境污染;提高村庄公共绿地面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严河村建成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怡人居住环境、林木掩映、处处绿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规划措施

利用全国、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村庄建设整治。

1、加快村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改善对内、对外交通条件,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全村产业结构层次。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抓好拳头产品,逐步形成以花生、茶叶、养殖业、粮食等种植及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增强严河村的综合经济实力。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立足本村特点,以农业科技为先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规模扩大、质量突出、效益提高为目标,根据市场变化,逐步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

4、开发红色旅游,弘扬传统美德

以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为依托,发展红色旅游。

六、产业规划

利用严河村自然、人文资源条件,打造村庄特色,并由此建立村庄的特色产业,为村庄规划建设提供一个长效的经济支撑是本次规划所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核心课题。结合严河村地理特点,规划以红色旅游和花生产业作为该村特色产业。

(一)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1、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提升质量,拓展市场,努力实现红色旅游又好又快地发展。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依托,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成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基本原则

实践表明,强化党的执政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正确方向,综合发挥“三大工程”功能,是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本次规划中,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综合效益; (2)坚持因地制宜、多方参与; (3)坚持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4)保护优先、持续发展。 3、规划目标

规划至2015年,严河村的年红色旅游达3万人次,2020年达10万人次。

4、技术手段

1)从“文物旅游”到“文化旅游”,以“情境模式”打造“体验产品”。

大悟红色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会议旅游和其它的专项旅游产品发展都比较缓慢。

在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类别下,以博物馆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来表现红色旅游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项目和内 容,缺乏旅游精品和旅游名品。可以说,严河村的红色旅游,是典型的“文物旅游”,没有形成

“文化旅游”,更没有开发出“体验旅游”。

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就是把一般的红色文物陈列展示,即“文物旅游”,转变为以红色年代的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形成以情境化为基础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红色情境中感悟生活,休闲游乐。

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配合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构建红色旅游目的地体验参与项目体系,将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流思路。

让红色旅游活起来,遵从让游客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

创新发展模式,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情感化、休闲化、体验化的亲历性活动,着军装、打绑腿、穿草鞋、戴军帽,爬峻山、钻丛林、越雷池、练打靶,让游客亲身感受革命烈士革命斗争的艰辛,满足人们多元化生活的实际需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养生·避暑·富民”为主题,打造山地露营体验基地、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景区,构建以“红色旅游体验”为主,汽车露营、户外帐篷、乡村度假、野外健身等并进的综合特色旅游项目,有效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完成红色旅游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观光到参与体验的系列转变,可以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将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普遍价值点与现代旅游消费热点进行碰撞对接,开发具有广泛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2)开发旅游产品,增加附加值。

创建一批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游客乐于接受的红色文化产品,纪念章、纪念邮票、纪念工艺品、宣传光盘、徐海东将军作战回忆丛书等。

3)以红带绿,促进经济发展。

鼓舞和引导村民建一批农家旅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住宿、就餐方便,同时将板栗、花生、瓜子、红薯等特色农副产品推上餐桌及柜台,初步形成“行、游、住、食、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

大悟县城乡规划设计所

10

农副产品超市

农家乐、农家旅馆

(二)发展特色花生产业 1、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支持,百姓受益”的原则,坚持立足资源、依靠科学、发挥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技术攻关,提高单产、改善品质、

增加总量;通过学习外地高产区优质花生种植思路,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之路,使花生在严河村

油料产业中和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2、规划目标

2015年严河村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20t,到2020年形成面积

稳定在800亩以上,实现总产量240t,总产值225万元的目标。

3、建设原则

一是统一领导,统筹规划;二是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三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产品;四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名牌,形成优势产业;五是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举。

4、技术及管理机制 1)技术引进推广

在花生种植区域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新机具普及推

广下种,覆膜、覆土一次性机械作业;调控施肥、培土迎针、叶面喷肥、生物防治等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加工能力,增加附加值,为大面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在生产中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楚天红等优良品种,集成推广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清棵蹲苗、培土迎针、叶面喷肥等关键栽培技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机械作业。

2)管理机制

建立现代经营方式,明确经营主体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测土施肥、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获“五统一”模式,建立完整的生产管理记录,完善档案整理。

5、保障措施

新城镇通过兴办示范基地,培育种植大户,实施政策倾斜等方法,提高群众种植花生的积极性。

一是办好示范基地。依托

省农科院油料所在李河、丁湾

兴办的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

广良种种植,加快产品更新换

代。良种繁育区的农户,实行

全额补贴。会同县农业局,在

李河、熊湾兴办两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对示范区的农户,每亩补贴150元的农资。每年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示范区办培训班,组织各村种植大户到示范区观摩学习。计划每年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农户不低于2300人。

二是培育种植大户。计划培育种植大户在20户以上,对种植大户,镇村两级实行适当的农资补贴,并在年初的全镇干部群众大会上,对部分种植大户进行表彰。同时,结合新一轮“三万”的“两创”活动,特定安排一定比例的种植大户为文明户,花生种植大户占“十星级”文明户的12%。

三是政策扶持。新城镇共有花生

专业合作社9家,经销大户632户,年

销售花生1亿斤左右。以楚天红花生油

厂为代表的花生龙头加工企业已经投

入运营,可年产花生油9000吨,实现

利润3000万,这些经销大户、专业合

作社和油厂都是花生产业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引擎。新城镇还应在发展环境,

税收政策,金融信贷上都给予帮扶,支

持农户做大做强。

6、预期效益

1)社会效益

本规划的实施可大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花生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扩大油料生产规模,提升油料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可大大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生态效益

通过有机肥、生物菌剂的应用,能减轻土壤中化肥和农药污染培肥地力,保护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经济效益

2015年严河村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在400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20t,总产值88万元,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到202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亩以上,实现总产量240t,总产值225万元,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第四章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村庄性质

对严河村进行性质定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建设花生基地,进一步扩大油料生产规模,提升油料产业集中度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2、围绕红色旅游,建设接待基地,将严河村建设成鄂北红色旅游名村。

综上所述,确定严河村性质为:由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的的生产型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人口规模

1、现状

2009年底,严河村总人口1829人,部分人员在外务工经商。

2、预测

按照趋势外推法(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全村人口发展预测计算公式:Q=Q0×(1+k)n+△p

式中:Q:预测总人口;

Q0:现状总人口:1829人;

K:规划期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N:规划年限:7年;

△p——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

根据近几年严河村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拆小并大”的精神,特别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总体减少已成为主要趋势。村庄未来发展将以茶园为重点发展区,针对严河村的其他规模较小、位置较偏的自然湾,因交通不便,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据广大村民的意愿,规划将对多个自然湾逐步实现向发展新区迁村并点。同时,对部分现状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较便利的湾,将在现状基础上进行适当整治,并逐步形成以规划区为范例的几个典型的居民点。

预测结果:

到2015年严河村人口为1851人,2020年严河村人口为2682人。

第五章新社区规划

一、规划区现状

规划范围为304省道严河村

段南侧,位于严河村北部,西临近徐海东大将亲属烈士陵园,s304省道穿行而过,新城镇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将该地作为严河村新社区建设区域。

二、功能分区规划

功能分区规划目的在于因地制宜合理划分片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晰的布局,为村庄生产生活服务。考虑村庄现状及未来发展需要,规划分为三个区:居住区、游憩休闲区、公建配套区。

居住区:住宅是整个区域的组要组成元素,能够更好的享有公共服务及绿化景观。根据当地村民生活习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序组织居住用地,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居民住宅功能完善、生活方便、环境

优美。因地制宜,创

造形式多样、富有地

方特色的现代住宅。

游憩休闲区:位

于规划区的北部和

中部,与道路和广场

相结合,既能够缓解

交通,又能够保证建

筑与周边的安全距

离。规划重视户外空间设计,设置小花园、绿化、中心广场、隔离绿化带等,做到“见缝插绿”。给居民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公建配套区:位于规划区的中部,由公共停车场与便民超市相结合,能够更好、更广的服务居民。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小超市、停车场、健身场地、公厕、垃圾池等。

三、空间结构规划

本次规划布局结合新桥村的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其功能将构成“一轴、一心、两片”即:

“一轴”——以入口道路、中心广场、两个节点广场连接形成的轴线,形成“S”型的空间流线将整个小区域串联起来。

“一心”——以中心广场、超市、停车场等公共服务区为中心,形成发散式的空间发展模式。

“两片”——根据场地高差,规划分为两个主要片区。

四、专项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现状

a、内部道路

规划地块内无道路交通系统。

b、对外交通

304省道从规划区北侧经过。

(二)、规划目标与措施

1、规划目标

完善道路网络结构,建立快捷的对内、对外交通体系,提高道路

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并达到由其构建各功能区框架的目标。

2、规划原则

满足村庄客、货车和人流的安全畅通等为总原则。对主要道路建设坚持适度超前和高标准原则;对于次要道路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基础上,避免过大的拆迁;合理确定路网等级,形成有机的路网系统;路网规划与交通功能、用地功能、绿化景观规划有机结合。

3、停车站的设置

(1)结合绿地建设公共停车场;

(2)在公路边布置港湾式停车场,满足过境交通等停车需要。

4、道路分级

新社区内道路分为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1)主干道:通城公路控制红线宽11米,其中机动车道宽7米,人行道宽2米。

(2)次干道:红线宽度为9米。其中机动车道宽4米,绿化带2.5米。

(3)支路:红线宽度为3米。

二、电力、电讯工程规划

(一)电力工程规划

1、现状

电源来自新城镇镇区变电所,出线电压为0.38kv/0.22kv。

2、规划目标与原则

①加强电网建设,保证电网电压合格率达100%,供电可靠率达95%以上,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保证生产生活用电。

②加快村庄电网改造的实施步伐,不断优化调整电网结构。

3、电负荷预测

根据村庄规模、经济发展状况、负荷类型,参照村镇规划有关标准进行预测,规划综合用电量指标宜采用四类用电指标,用人均电量法进行预测,1000~2500KWh/人.a,则总用电量:

1000—2500KWh/人.a╳432人=43.2万—108万KWh/a

4、供电工程规划

改造现状供电网络,使三相供电网络覆盖率为100%。

①、主要道路两侧的供电线路为地下电缆敷设方式。

②、在规划区西北部绿化区建一变电房。

(二)电讯工程规划

1、现状:电讯包括电话、有线电视、广播等设施,严河村现状有线电视和电话普及率较高。

2、规划目标

①、发展电讯事业,实现光纤到户,网络覆盖率达100%,提高服务质量。

②、建设有线电视网络。

③、综合协调邮电通信设施与其它设施建设,保证通信线路安全畅通。

3、通信工程规划

①、通讯线路采用为地下电缆敷设方式。

②、在规划区东北部绿化区建一转换器。

三、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现状分析

村现状为山泉、水井取水,无系统供水设施、对水源也没有保护措施。

2、用水总量预测

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消防、市政用水(道路洒水、绿地浇水等)和未预见用水(给水工程本身自耗、管网漏失等)。

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和市政消防用水,根据村庄现状,参考国家有关用水指标,对村庄给水工程进行如下规划:

确定村庄近期单位人口综合用量为250L/人/天,远期综合用水量为300L/人/天。

利用公式Q=N*q/1000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式中N表示人口,q 表示用水量指标。

经计算,近期2015年总用水量60.8立方米/日,远期2020年总用水量72.9立方米/日。

3、给水规划

水源来自新城镇自来水供水系统,按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给水管网布置,管网敷设结合道路的修、扩建工程逐步完善。全村供水采用生活、消防联合供水系统,结合该村实际,分片供水,整体采用枝状的给水管网。干管直径DN300毫米,配水管直径采用

DN100~250毫米。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估算

新社区主要以居住为主,排水量按给水量的70%计算,则:

近期日排水量为:60.8m3x70%=42.56 m3

远期日排水量为:30.11m3x70%=51.03m3

2、规划目标

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提高污水处理率,争取到2015年污水全部处理。改善村庄水环境质量,达到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3、规划措施

(1)实行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采用截流布局与低边式相结合的方式。

(3)污水管径采用DN300,生产生活污水由排污管道排入主污水管集中处理后用于农灌或排入河流。

(4)根据本地地形条件及路网规划,雨水以路边明渠加盖作为排水道,就近排入村庄周边的池塘、低地。近期宜在适当地点建立人工湿地,以达到水质初步净化的目的。

四、绿化系统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

村庄现状没有公共绿地,本规划结合村庄优势,进行绿地系统规划,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2、绿地系统规划

绿化设计本着“村中有绿,绿中现村,人、建筑、绿地融合”原则,突出小地段绿地建设,结合路边防护绿带建设,形成“点”、“线”结合的有机绿化系统,形成高低错落的立体绿化体系。同时注意多选择经济树种,绿带建设结合林果种植,既美化环境,又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1)点状绿地:即分散于房前屋后的小块绿地等。

(2)线状绿地:即沿村庄道路两边植树造林等。

(二)、景观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

从村庄整体环境入手,分析村庄景观构成要素,对景观构成要素进行有意识组织,以当地传统建筑文化和风格为特征,适应村庄经济发展需要,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手段来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

2、设计原则

(1)尊重现状自然条件和建设基础,充分利用村庄自然环境特色。

(2)将现代景观和传统格局相结合,创造现代乡村景观。

(3)以人为本,提供多样性服务和活动,力求形成多样性空间特性。

(4)突出村庄文化特色,使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景观设计

(1)特色风貌区

按规划区自然环境和功能,将规划分为公共服务区、生活居住区两个部分。

①公共服务区

主要指以中心广场、社区超市等为主的综合公共服务。以为社区公民服务为特色,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层,建筑强调格调符合当地实际,是整个村庄的景观核心。这是村民活动和节假日庆典的重要空间,应保持空间的高度开放性和使用上的弹性,满足休闲、露天演出、庆典、信息服务、集会等多样性的公共活动需求,成为村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

②生活居住区

主要指新建的住宅,应结合当地传统生活习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筑高度以两层为主,呈行列式布置;考虑人性化需求,户型设计多样化。建设整治按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标准,追求方便、舒适、安静、美观的环境,建筑布局注重与路网结合,延续传统空间特征,建筑风格采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汉派建筑,创造舒适优美室外休闲环境,建筑形式体现村庄文化特征和空间特色。

(2)景观轴线

规划的主要干道和绿化系统是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的主要场所,规划根据不同场所活动特征将其分为生活性景观轴线、交通性景观轴线。

③生活性景观轴线

生活性景观轴线的景观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Ⅰ、行人尺度:以行人尺度为空间塑造基本原则,建筑高度、立面元素以及招牌、路灯、休闲设施、种植等街道设施,都是塑造的元素,均应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符合人的活动需求和审美需求。

Ⅱ、强化活动特征:在人流密集并有特色的路段(如丁字路口等),强化其活动特征及景观,配置齐全的服务设施和必要的休憩设施、儿童游戏设施,增加行人停留机会和时间。

4、交通性景观轴线

交通性景观轴线景观控制以车行的尺度和速度为空间塑造的原则,塑造交通性道路的特有环境特征。

①在公路途径的功能区、道路、建筑物处应设立明显标志和指向物,以形成对新社区的深刻印象。

②控制公路路段沿线建筑的功能和景观,对交叉口及临街面要特别处理。道路设施的设计力求简单,绿化隔离带种植灌木,尽量减少垂直线条的视觉份量,强调水平线条,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中感觉顺畅,并不会产生视觉干扰。

③道路景观:道路通过断面形式、绿化种植以及周边地块建筑围合等条件的不同变化形成不同风格、个性的道路景观。道路两侧的建筑界面应有一定呼应,在特征区边界应有明显提示,同时道路空间的封闭与渗透形成空间序列节奏,通过绿化掩映和广告标识点缀塑造丰富的道路景观。

五、环卫工程规划

1、现状

村庄没有垃圾清运处理运作系统,垃圾自然堆放于周边各处。

2、规划

规划在出村道路边建垃圾收集点。

在新社区沿道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垃圾箱,实施垃圾分离制。村庄日常生产、生活垃圾倒入垃圾箱,定时统一由环保管理员收集至垃圾站,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100%;规划在野外远离水源处选一个凹地作为垃圾填埋场。

六、沼气工程规划

1、现状与问题

(1)现状概况

村民现多以液化气、植物秸秆等充当生活燃料。

(2)存在主要问题

现有热源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经济效益不高,燃料严重浪费,产生大量烟尘污染村庄环境。

2、规划目标

规划区内据各户具体情况可采用沼气池供气方式,沼气池采用枝状管网形式,一级管网系统;可单户、两户或多户合建一个沼气池。

(1)尽量靠近用户,保证最短线路,达到同样供气效果。

(2)沼气池一般布置在后院。

(3)人畜粪便及植物秸秆绝大部分由沼气池处理。

(4)提高沼气池供气的普及率和稳定系数,降低能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事故隐患。

七、防洪规划

1、现状

村庄周围无防洪渠道,防洪能力极差,故雨季时洪水对村庄仍有一定影响。

2、防洪标准

参考大悟县已编制防洪规划的乡镇,结合村庄地形、气候等实际情况,防洪标准设为20年一遇。

3、防洪措施

(1)、结合道路建设,按设防标准进行村庄周边排洪道工程建设。

(2)、结合住宅建设整治,池塘周边修建防洪提。同时加强管理,设防洪负责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3)、及时清除垃圾,严禁居民向水域内倾倒垃圾和杂物。

(4)、加强规划区的防护绿化和水土保持。

八、抗震规划

据地质状况,参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和《大悟县新城镇总体规划》,村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地震设防标准一律按6度设防,并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规范设计、建造。以道路作为安全疏散通道,以绿地或宽敞空地作为震时避难场地。生命线工程(包括电力、电讯、供水等)提高一级设防。建立、健全抗震救灾指挥系统。

九、消防规划

1、现状

规划区现状为荒山,没有设消防井及配备各种消防设施。

2、规划原则

(1)严格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提高村庄防火、灭火能力,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村庄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3)消防规划与用地布局、其它基础设施统筹规范设计与建设。

3、规划措施

(1)消防栓布置

结合给水管网建设,在规划区及人口和建筑密集区布置消防栓。每隔120米设置一消防栓,以保证居民生活生产安全。

(2)消防给水

村庄供水以生活用水为主。消防管道与供水干管共用一套供水系统。

(3)消防通道

村庄道路均可作为消防通道,大体量建筑物间按消防规范设置消防通道和消防登高面。

十、农宅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严河村严家湾现状已根据2009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了新社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严家湾新农村小区已无法容纳更多村民居住,经镇政府与村委会连同村民共同研究决定再次选址建设新社区。现状住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居住区功能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功能分区,住宅间关系混乱;道路面积小,建筑间距小,道路扩宽难度大,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

动空间。

2、建筑外观凌乱,环境质量较差,村民忽视室外环境营造,道路、绿化、户外活动场地及设施落后,村庄整体景观较差,亟待改善和提高。

3、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严河村目前供电设施相对完善,但缺少体育运动设施、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住宅间缺乏必要的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二)住宅规划

1、布局原则

(1)并联或联排式整治、合理集聚

遵循建设与整治相结合原则,充分利用现状,并联或联排式整治达到交通顺畅;生产生活方便;顺应村庄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准则,从实际出发,以村庄地域环境特征为背景,因地制宜创造具有时代气息和鲜明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根据不同地段,选择适宜的户型和建设模式;坚持高标准、适度超前为本规划要点。

(3)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循序渐进过程,要考虑农民承受能力,旧房改造与拆迁新建相结合,稳步发展。同时做好宣传工作,促使规划顺利实施。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村民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4)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住宅于绿色之中,营造地区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将先进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以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

(三)住宅设计

住宅建设整治坚持经济、适用、舒适、美观原则。在绿地、住宅、人文交融的思想指导下合理组织建筑物,统一建筑立面及建筑外观,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村庄景观。

①住宅布置既要有适度的规律性,又要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做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

②住宅建设考虑良好日照、通风、采光等条件,日照间距控制在1:1.2;同时兼顾感观享受,为居民创造舒适、美观、实用的高标准环境。

③住宅区建筑布置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做到通透开敞;考虑村民生活习惯,住宅总体格局呈行列式布置。

住宅设计为前房后院,后院可据各户的具体情况布置沼气池、鸡舍、猪栏等,后院以通透性围栏与外界自然分隔;所有住宅均是混砖结构为主的低层建筑,以二层建筑形式为主,宅基地面积控制在120M2以内。

第六章村庄建设计划与实施

根据本次规划期限要求,村庄分近期、远期规划建设,近期为2013

年~2015年,远期为2015~2020年。

一、村庄建设实施项目及基本要求

1、道路及排水沟渠建设

主要对通村公路进行整治建设,同时理顺管线的沿路敷设;进行村边、路边的防洪渠道建设。

2、社区超市、中心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近期同步建设社区超市,中心广场、篮球场等服务设施。

3、房屋建设

加强房屋建设力度,在保值、保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快建设进程。

4、绿地景观等建设

建设路边、南侧、东侧护坡防护带,对房前屋后及宅旁空地绿化。

5、环卫等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垃圾箱建设、公厕建设、消防栓建设等。建设垃圾收集站、公厕各一座;结合设施服务半径要求对垃圾箱合理配置。

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1、配好管线

配建好电力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自来水管、污水管等管线,通过镇政府出面协调,结合路面改造,各管线单位各自准备好管材,处理好原有架空线及立杆问题,按计划铺设管线。

2、建设、整治好公共服务区

建设好以中心广场、社区超市、篮球场等为主的公共服务区,设置各种小品设施,满足村民娱乐、休闲、集会等需要。

三、规划实施时序

通镇公路拓宽和改造,同时进行给排水等设施建设→垃圾收集站、沼气深化池等建设→其它道路整治建设→新农舍建设→旧房改造及电力、电信等整治建设。

四、建设策略

1、建设原则

(1)坚持近期与远期密切结合原则

(2)建设整治坚持“全面规划、重点建设、建设一片、收益一片”原则。

(3)规划区重点地段、标志性地段,要严格按规划提出要求进行,使村庄形成具有一定建筑风格与文化氛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2、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加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协调、用地管理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各领导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严格监督和指导工作。同时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自身建设,增强致富目标意识、勤政为民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开拓进取意识以及廉洁自律意识。

(2)技术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