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编写者:苏连杰

总论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四、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1.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2. 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五、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六、造成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严重的原因是: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3、有的品种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变迁。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七、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4、对一些道地药材进行品种考证。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八、中药真伪优劣、正品与伪品的含义: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即质量优良,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质量规定的中药。

九、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1、栽培条件2、采收加工3、产地4、贮藏时间5、运输

6、非药用部位超标

7、人为搀假

8、个别药材经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的含量。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安全性为指标。

对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有:药效学、免疫活性、化学模式识别结合药效学、质纹图谱等方法。目前《中国药典》对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别方法是:显微鉴定。

十、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原则和要求:指定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中药质量标准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要求中药的来源和处方要固定,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生产工艺要固定,临床疗效要确定,对有害物质要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十一、我国中药资源和资源保护的基本情况:

1、中药的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

2、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种,民族药1500——2000种

4、资源保护:2002年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大力发展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及野生珍稀或濒危动植物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可使中药资源永续利用

十二、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2、根据生

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寻找新药源。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7、以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六.历代主要本草著作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成书年代著者载药数主要特点

1.《神农本草经》西汉时期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2.《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730种为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并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3.《新修本草》

(《唐本草》)唐代李勣

苏敬850种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4. 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1746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5.《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1892种对中药学贡献最大,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之一,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

6.《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921种拾遗补正《本草纲目》。

7.《植物名实图考》清代吴其濬1714种植物学方面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七.中药的采收

1. 确定适宜的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累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合考虑。

2. 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以植物药为例):

①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②茎木类:秋、冬季采。③皮类:春末夏初采收。

④叶类: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采。⑤花:含苞待放时或在花初开时采收。

⑥果实类: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⑦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采割。

八.中药的加工

1. 中药产地加工的目的

①促使鲜药材干燥,符合医疗应用和商品规格,以保证药材质量②便于包装、贮藏、运输。

2. 常见的加工方法有:①拣、洗②切片③蒸、煮、烫④熏硫⑤发汗⑥干燥(晒干、烘干、阴干)

九.中药的贮藏

1. 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

①虫蛀②生霉③变色④走油⑤有效成分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

2. 中药的贮藏、保管方法:根据药材的特性分类保管

①剧毒药与非毒性药材分开,专人管理。②容易吸湿霉变的药材注意通风干燥。

③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易虫蛀的药材,应贮存于容器中④贵重药材应与一般药材分开,专人管理。

3. 害虫防治方法:①经验贮藏②利用温度贮藏③化学试剂处理④气调贮藏(气调养护)

和60钴辐射灭菌。

十.中药拉丁名组成原则:由前面的药用部位名(用第一格)和后面的药名(用第二格)组成。

十一.中药的鉴定

(一)依据:《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二)取样方法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2)100-1000件,按5%取样(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一年(三)《中国药典》中规定“精密称定”系指被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规定“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规定“精密量取”时,是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规定“量取”时,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四)中药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等

1.“性状”系指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特征及气味等

2.“鉴别”系指鉴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

3.“检查”系指对药材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包括水分、灰分、杂质等检查。

(1)中药的杂质是指

①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②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③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

(2)水分测定方法及适用对象

①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干燥温度为100-105℃)。

②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③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干燥剂为新鲜五氧化二磷。

(3)灰分测定法

①总灰分测定:样品过2号筛,温度在500-600℃②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4. 浸出物测定:用水或其他溶剂对药材中可溶性物质进行测定。

5. 含量测定:包括挥发油及主成分的含量、生物效价测定等。

(五)中药鉴定的方法有:来源鉴定(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

1. 来源鉴定(以植物药为例)的步骤:①观察植物形态②核对文献③核对标本

2. 性状鉴定

①特点:简单、易行、迅速。

②内容: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面、气、味;水试、火试(为经验鉴别方法)。

4.理化鉴别方法有:化学定性分析、微量升华、荧光分析、显微化学分析、物理常数的测定、膨胀度的测定、色度检查、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有害物质的检查(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检查、重金属的检查)

各论

一.来源

(一)根及根茎类

1. 蓼科:大黄、何首乌

2.蚌壳蕨科:狗脊

3.鳞毛蕨科:绵马贯众

4.紫萁科:紫萁贯众

5.乌毛蕨科:狗脊贯众

6.球子蕨科:荚果蕨贯众

7.苋科:牛膝、川牛膝

8.商陆科:商陆

9.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10.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11.防己科:防己、北豆根12.罂粟科:延胡索13.十字花科:板蓝根14.蔷薇科:地榆

15.豆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16.远志科:远志

17.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

18.伞形科: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

19.龙胆科:龙胆、秦艽20.萝摩科:徐长卿21.紫草科:紫草22.唇形科:丹参、黄芩

23.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24.茜草科:巴戟天、茜草25.川续断科:续断

26.葫芦科:天花粉27.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28.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

29.黑三棱科:三棱30.泽泻科:泽泻31.莎草科:香附

32.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水半夏、石菖蒲33.百部科:百部

34.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

35.薯蓣科:山药36.鸢尾科:射干37.姜科:莪术、姜黄、郁金38.兰科:天麻、白及

(二)茎木类

1. 马兜铃科:关木通

2.毛茛科:川木通

3.木通科:大血藤

4.樟科:桂枝

5.豆科:苏木、鸡血藤、降香

6.瑞香科:沉香

7.茜草科:钩藤(三)皮类

1. 桑科:桑白皮

2.毛茛科:牡丹皮

3.木兰科:厚朴

4.樟科:肉桂

5.杜仲科:杜仲

6.芸香科:黄柏

7.五加科:五加皮

8.木犀科:秦皮

9.萝摩科:香加皮10.茄科:地骨皮

(四)叶类

1. 柏科:侧柏叶

2.桑科:桑叶

3.蓼科:蓼大青叶

4.十字花科:大青叶

5.蔷薇科:枇杷叶

6.豆科:番泻叶

7.唇形科:紫苏叶

(五)花类

1. 木兰科:辛夷

2.豆科:槐花

3.桃金娘科:丁香

4.茄科:洋金花

5.忍冬科:金银花

6.菊科:款冬花、菊花、红花

7.香蒲科:蒲黄

8.鸢尾科:西红花

(六)果实及种子类

1. 木兰科:五味子

2.十字花科:葶苈子

3.蔷薇科: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

4.豆科: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

5.芸香科:枳壳、吴茱萸

6.大戟科:

巴豆

7.鼠李科:酸枣仁8.伞形科:小茴香、蛇床子9.木犀科:连翘、女贞子

10.马钱科:马钱子11.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12.茄科:天仙子、枸杞子

13.茜草科:栀子14.葫芦科:瓜篓15.菊科:鹤虱、牛蒡子

16.禾本科:薏苡仁17.棕榈科:槟榔18.姜科:砂仁、豆蔻、益智

(七)全草类

1. 水龙骨科:石韦

2.麻黄科:麻黄

3.马兜铃科:细辛

4.小檗科:淫羊藿

5.豆科:广金钱草

6堇菜科:紫花地丁(豆科米口袋:称甜地丁;罂粟科氏紫堇:称苦地丁;龙胆科华南龙胆:称广地丁)

7.报春花科:金钱草8.唇形科: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9.列当科:肉苁蓉10.爵床科:穿心莲

11.车前科:车前草12.葫芦科:绞股蓝13.菊科:青蒿、茵陈、蒲公英14.兰科:石斛

(八)藻、菌、地衣类

1. 马尾藻科:海藻

2.麦角菌科:冬虫夏草

3.多孔菌科:灵芝、茯苓、猪苓

4.松萝科:松萝

(九)树脂类: 1.橄榄科:乳香、没药 2.棕榈科:血竭

(十)其他类

1. 海金沙科:海金沙

2.爵床科、蓼科、十字花科:青黛

3.豆科:儿茶膏;茜草科:方儿茶

4.漆树科:五倍子

(十一)动物类

1. 钜蚓科:地龙

2.环节动物门水蛭科:水蛭

3.软体动物门鲍科:石决明

4.软体动物门珍珠贝科:珍珠

5.软体动物门牡蛎科:牡蛎

6.软体动物门乌鰂科:海螵蛸

7.节肢动物门钳蝎科:全蝎8.节肢动物门蜈蚣科:蜈蚣9.节肢动物门鳖蠊科:土鳖虫

10.节肢动物门螳螂科:桑螵蛸11.节肢动物门蝉科:蝉蜕12.节肢动物门芫青科:斑蝥

13.节肢动物门蚕蛾科:僵蚕14.脊索动物门海龙科:海马15.脊索动物门蟾蜍科:蟾蜍

16.脊索动物门龟科:龟甲17.脊索动物门鳖科:鳖甲18.脊索动物门壁虎科:蛤蚧

19.脊索动物门眼镜蛇科:金钱白花蛇20.脊索动物门蝰科:蕲蛇21.脊索动物门游蛇科:乌梢蛇

22.脊索动物门熊科:熊胆23.脊索动物门鹿科:麝香、鹿茸24.脊索动物门牛科:牛黄、羚羊角

(十二)矿物类

1. 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朱砂

2.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自然铜

3.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

4.氧化物矿物刚玉族类:赭石

5.碳酸盐类矿物解石族:炉甘石

6.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

7.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8.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

(十三)原植物与原动物

1. 北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南大黄:药用大黄

2.威灵仙: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

3.味连:黄连;雅连:三角叶黄连;云连:云连

4.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5.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

6.党参: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

7.天南星: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

8.松贝、青贝: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炉贝:梭砂贝母

9.莪术: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10.郁金: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蓬莪术

11.钩藤: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

12.辛夷:望春花、武当玉兰、玉兰13..金银花: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

14.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环草石斛、铁皮石斛

15.五倍子:盐肤木、青肤杨、红肤杨;生态三要素:盐肤木类、五倍子蚜虫、提灯藓类

16.广地龙:参环毛蚓;沪地龙: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

17.水蛭:马蟥、柳叶马蟥、水蛭18.石决明: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白鲍

19.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20.金钱白花蛇:银环蛇

21.蕲蛇:五步蛇22.麝香:林麝、马麝、原麝

二.

(七)全草

1. 叶:石韦

2.草质茎:麻黄

3.全草:细辛、紫花地丁、金钱草、车前草、绞股蓝、蒲公英

4.地上部分:淫羊藿、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穿心莲、青蒿、茵陈

5.带鳞叶的肉质茎:肉苁蓉

6.新全草或干燥茎:石斛

(八)藻、菌、地衣类

1. 藻体:海藻

2.子座与幼虫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

3.子实体:灵芝

4.菌核:茯苓、猪苓

5.地衣体:松萝

(九)树脂的分类

1. 单树脂类

(1)酸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酸

(2)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血竭。

(3)混合树脂

2. 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 油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挥发油和树胶,如乳香、没药、阿魏。

4. 油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加拿大油树脂。

5. 香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游离芳香酸(香脂酸)、挥发油,如苏合香、安息香。(十)其他类

1. 蕨类植物的成熟孢子:海金沙

2. 植物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直接或间接的加工品:青黛(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粉末或团块)、儿茶(干燥煎膏)、冰片(化学合成品)

3. 某些植物体上的虫瘿:五倍子

(十一)动物类

1. 干燥全体: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雌虫)、海马、僵蚕(感染白僵菌致死)、地龙、水蛭

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蚯蚓、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

3.动物的某一部分:贝壳(石决明、牡蛎);内壳(海螵蛸);卵鞘(桑螵蛸);胆囊(熊胆);

背甲及腹甲(龟甲);背甲(鳖甲)、角(羚羊角)

4.动物的分泌物:麝香(雄麝香囊的分泌物)、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加工而成)

5.动物的排泄物:五灵脂、蚕沙

6.动物的生理或病理产物:珍珠(双壳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蝉蜕(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牛黄(胆结石)

7.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阿胶、鹿角胶

(十二)矿物药类

1. 原矿物(天然矿物):朱砂、石膏、炉甘石、赭石

2. 加工品:轻粉、红粉

3. 动物骨骼的化石:龙骨

注:矿物药的分类

按阳离子分类:①汞化物类:朱砂②铁化物类:自然铜、赭石③砷化物类:雄黄、雌黄、信石

④镁化物类:滑石⑤钙化物类:石膏⑥钠化物类:芒硝

按阴离子分类:①硫化物类:雄黄、朱砂、自然铜②氧化物类:赭石、信石

③碳酸盐类:炉甘石④硫酸盐类:石膏、芒硝

三.产地

1.狗脊:福建、四川

2.绵马贯众:黑龙江、吉林、辽宁

3.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药用大黄:四川、贵州、云南、湖北

4.何首乌:河南、湖北

5. 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河南(四大怀药)

6. 太子参:江苏、山东、安徽

7.威灵仙:江苏、浙江、江西;棉团铁线莲:东北、山东

8.川乌、附子:四川、陕西9.白芍: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10.黄连:味莲、雅莲:四川;云莲:云南11. 防己:浙江、安徽

12.延胡索、玄参、白术、浙贝母、麦冬:浙江13. 板蓝根:河北、江苏

14.甘草:内蒙古、甘肃、新疆15.黄芪:山西、黑龙江、内蒙古

16.人参、关木通:吉林、辽宁、黑龙江17.三七:云南、广西

18.白芷:河南禹县称“禹白芷”;河北安国称“祁白芷”;杭白芷:浙江、福建、四川习称“杭白芷”和“川

白芷”

19.当归:甘肃岷县20.前胡:白花前胡:浙江、江西、四川;紫花前胡:浙江、江西

21.川芎:四川22.防风:东北、内蒙古东部

23.柴胡:北柴胡: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南柴胡:湖北、四川24.龙胆:东北

25.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新疆、西藏;紫草:黑龙江、辽宁;内蒙紫草:内蒙古、甘肃

26.丹参:安徽、江苏、山东27.黄芩:河北、山西、内蒙古

28.巴戟天、肉桂、金钱白花蛇:广东、广西29.党参:山西、陕西、甘肃

30.木香:云南31.苍术:茅苍术:江苏、湖北、河南32.泽泻:福建、江西、四川33.半夏:四川、湖北、河南

34.石菖蒲:四川、浙江、江西35.川贝母:四川、西藏、云南

36.麦冬:浙江(杭麦冬);四川(川麦冬)37.郁金:四川、福建

38.天麻:四川、云南、贵州39.鸡血藤:广东、广西、云南

40.沉香:白沉香:广东;沉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

41.钩藤:广西、广东、贵州、福建、云南42.牡丹皮:安徽、河南、四川、山东43.厚朴:四川、湖北、浙江、江西44.杜仲:湖北、四川、贵州

45.黄柏:黄皮树:四川、贵州;黄柏:吉林、辽宁、内蒙古

46.大青叶:河北、陕西、江苏、安徽47.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

48.辛夷:河南、安徽、湖北、四川49.丁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50.洋金花:江苏、浙江、福建51.金银花:山东、河南

52.西红花:西班牙、希腊、法国

53.五味子:北五味子:吉林、辽宁、黑龙江;南五味子:湖北、河南、陕西、山西

54.木瓜:安徽、湖北、四川55.枳壳:江西、四川、湖北

56.马钱子:马钱:印度、越南、泰国;云南马钱:云南

57.栀子: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福建58.槟榔:海南

59.砂仁:阳春砂:广东;绿壳砂:云南;海南砂:海南

60.豆蔻:白豆蔻:柬埔寨、泰国、越南;爪哇白豆蔻:印度尼西亚61.麻黄:华北、西北、东北

62.细辛:北细辛、汉城细辛:东北;华细辛:陕西63.金钱草:四川

64.广藿香:广东石牌、海南65.荆芥:江苏、河北、浙江66.薄荷:江苏的太仓

67.穿心莲:广东、广西、福建68.石斛: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69.冬虫夏草:四川、青海、西藏70.乳香、没药:索马里、埃塞俄比亚

71.血竭:印度尼西亚72.青黛:福建、河北、江苏

73.儿茶:儿茶膏:云南西双版纳;方儿茶:缅甸、印度74五倍子:四川、贵州、云南

75.珍珠:海珠:广东、广西、台湾76.全蝎:河南、山东77.蟾蜍:华北、东北

78.蛤蚧:广西、云南、广东79.蕲蛇:浙江温州、丽水、江西、福建80.乌梢蛇:浙江、江苏、安徽

81.熊胆:西南、西北、东北、华北82.麝香:野生品:四川、西藏、陕西、甘肃.

83.鹿茸:花鹿茸:吉林、辽宁、黑龙江;马鹿茸:黑龙江、东北(东马茸)、西北(西马茸)

84.羚羊角:俄罗斯、新疆北部边境85.朱砂:湖南、贵州、四川、广西

86.自然铜:四川、广东、江苏87.滑石:辽宁、山东、陕西、江苏88.石膏:湖北省应城

四.加工方法

(一)植物药类

(1):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或烘干

(2):沸水中微煮堆置土炕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

(3):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4):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

后,阴干

(1):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用硫黄熏数次,将顶端切齐,晒干

(2):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晒干;光山药:选择肥大顺直的毛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硫黄熏后,用木板搓成圆柱状,切齐两端,晒干,打光

(1)片沸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

(2):晒干或沸水中略烫后晒干(3)白芍:刮去外皮,置沸水中煮至透心,晒干(4):放入开水中略煮至内部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为度,立即捞起晒干

(5):沸水中烫后,去外皮,晒干或烘干(6)百部:煮或在沸水中烫至无白心,晒干

(7):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晒干或烘干(8)莪术:水煮或蒸至透心晒干(9):蒸或煮至透心晒干

(10):除去粗皮,用清水漂洗,蒸透心,敞开,低温(60℃以下)干燥

(11):剪成短段,晒干或蒸后晒干

(12):纵剖成对开或四瓣后晒干;或入沸水中烫约5分钟,捞出摊晒,日晒夜露,色泽变红,外皮有皱纹,干燥

(13):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外表面变成灰色,以杀死内部的蚜虫为度,晒干

(1):趁鲜切片晒干(2:切成块片晒干或阴干(3):趁鲜切片晒干

(1):用磁片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块瓣干燥

(2):刮去粗皮,切段或纵剖成块晒干(3)黄芩:撞去外皮晒干

(4):刮去粗皮,切成段、块片或纵剖成瓣,晒干或烘干

(5):趁鲜刮去外皮或不去外皮,晒干

(6):切断或纵剖为块,晒干或风干,撞去粗皮

(7):刮去栓皮,截段或切片,晒干或烘干

6. 其它加工方法的药材

(1)盐附子:选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晾晒至表面出现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2)黑顺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纵切成5mm的厚片,再用黄糖及菜油调成浓茶色,

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

(3)白附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去外皮,纵切成3mm的薄片,水漂后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

(4)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去支根晒干

(5)红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不定根及支根,蒸3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

(6)白参(糖参):鲜参置沸水中浸烫3~7分钟,用针将参体扎刺小孔,再浸于浓糖中,取

出晒干

(7)三七: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搓揉至全干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芦头称“剪口”;侧根称“筋条”;须根称“绒根”)

(8)当归: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9)地黄:鲜生地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

(10)巴戟天: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切段晒干

(11)党参:晒至半干,反复搓揉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晒干

(12)川贝母:用矾水擦去粗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晒干

(13)浙贝母:置木桶内,撞去粗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撞出的浆汁,晒干或烘干(14)企边桂:剥取十年生以上的干皮,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15)石斛:鲜用者采后以湿沙贮藏;干用者用开水略烫,蒸透或以砂炒后,反复搓去叶鞘晒干;

“铁皮石斛”:边炒边扭成弹簧状,习称“耳环石斛”

7. 加工时加入石灰的药材

(1)白芷:放入缸内,加石灰拌匀,放一周后晒干或炕干

(3)青黛:割取茎叶置大缸中,加入清水浸至叶腐烂,捞去叶渣,加石灰,充分搅拌,待浸

液由乌绿色变为紫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状物,晒干

(二)动物药类

1.水蛭:开水烫死或用石灰、草木灰闷死,晒干或烘干

2. 全蝎:放入清水中或淡盐水中呛死,然后入沸盐水中煮至身能挺直竖立,背面抽沟时捞出,阴干

3. 蜈蚣:用沸水烫死,将两头削尖的长竹片,插入头尾两端,绷直后晒干或烘干

4. 土鳖虫: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5. 牛黄:用通草丝或棉花包好,放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阴

理化鉴别

1、狗脊:(1)生狗脊片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2)根茎粉末甲醇回流提取液,显亮蓝白色荧光。

2、绵马贯众:(1)乙醚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呈红棕色。

(2)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隙腺毛呈红色。

3、大黄:(1)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2)粉末微量升华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3)饮片置紫外光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4、何首乌:粉末微量升华后得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色。

5、牛膝:(1)根的横切面显淡蓝色荧光。(2)水浸液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3)粉末滴加冰醋酸及浓硫酸,显紫红色。

6、黄连:(1)根茎横断面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2)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及30%硝酸,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7、延胡索:药材切面均有亮黄色荧光。

8、板蓝根:根水煎液显蓝色荧光。

9、甘草:粉末50%乙醇回流液,展开剂为丁醇-乙醇-氨水(5:1:2),显色剂1%香兰醛乙醇液,103℃烤,甘草甜素显蓝色斑点。

10.白芷:粉末乙醚浸液,滴于滤纸上,显蓝色荧光。

11、川芎:横切片显亮淡蓝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12、柴胡:柴胡水溶液,振摇,有持久性泡沫产生。

13、龙胆:龙胆甲醇提取液,加酸酸化,加碘化铋钾试剂有橘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14、紫草:粉末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

15、丹参:粉末加水,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显亮蓝灰色荧光。

16、黄芩:粉末乙醇回流液,加醋酸铅试液,即发生橘黄色沉淀,加镁粉少量与盐酸,显红色。

17、桔梗:产生持久性泡沫。

57、木香:(1)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加15%a-萘酚溶液与硫酸,即显紫色。

(2)异羟肟酸铁反应:木香挥发油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异羟肟酸铁试剂呈橙红色反应。

59、白术:取粗粉加乙醚(1)取滤液,加10%香草醛的硫酸溶液,显紫色。(2)取滤液置蒸发皿中,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变紫色。

60、苍术:(1)粉末加乙醚,滤过,取滤液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出现绿色。

70、浙贝母:(1)横切片,加碘试液,即呈蓝紫色,边缘表皮一圈仍为类白色。

(2)粉末呈亮淡绿色荧光。

74、麦冬:薄片显浅蓝色荧光

81、郁金:(1)黄丝郁金断面有亮黄色荧光,内皮层呈明显蓝色环。

(2)温郁金切片加乙醇及硫酸各1滴,含姜黄素细胞部分则呈明显紫色或紫红色反应。

82、天麻:(1)粉末加水浸渍,滤液加碘试液,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2)粉末乙醇浸液加硝酸汞试液,加热,溶液显玫瑰红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84、关木通:关木通乙醇提取液,点在滤纸片上,显天蓝色荧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干后显黄绿色荧光,氨试液熏后复显天蓝色

91、沉香:醇浸出物,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于油状物上加盐酸与香草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渐显樱红

94、牡丹皮:(1)粉末微量升华,可见长柱形结晶或针状及羽状簇晶,于结晶上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呈暗紫色。

(2)粉末乙醚浸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硝酸数滴,先显棕黄色,后变鲜绿色。

95、厚朴:粗粉氯仿回流液,在紫外光灯下,顶面观现紫色,侧面观显二层,上层黄绿色,下层棕色荧光。

96、肉桂:粉末氯仿液,滴加10%盐酸苯肼液,可见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

98、黄柏:黄柏断面显亮黄色荧光

100、秦皮:药材少许浸入水或乙醇中,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106、大青叶:(1)粉末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2)粉末水浸液有蓝色荧光。

108、番泻叶:粉末遇碱液生成红色。

112、丁香:(1)粉末氯仿浸液,速加3%氢氧化钠的氯化钠饱和液,即有簇状细针形丁香酚钠结晶产生。

(2)取切片直接滴加碱液,可见油室内有针状丁香酚钠结晶形成。

118、蒲黄:乙醇温浸液,加盐酸和镁粉少许,溶液渐显樱红色。

119、西红花:取本品少许,置白瓷板上,滴加浓硫酸,则出现深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为红棕色。

124、苦杏仁:(1)取数粒,加水共研,发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2)取数粒,置试管中,加入水数滴使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用碳酸钠试液湿润过的三硝基苯酚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置40~50℃的水浴中,试纸显砖红色。

139、马钱子:种子的胚乳部分作切片,(1)加1%钒酸铵硫酸溶液1滴,胚乳即显紫色。(番木鳖碱)(2)加发烟硝酸,胚乳即显橙红色(马钱子碱)

144、桅子:加水置水浴中加热,取滤液滴于蒸发皿上,蒸干,加硫酸即显蓝绿色,迅速变为褐色,渐转为紫褐色。

149、槟榔:粉末5%硫酸液,加碘化铋试液,即显混浊,置显微镜下观察,有石榴红色的球晶或方晶产生。(检查槟榔碱)

154、麻黄: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163、薄荷:微量升华得油状物,加硫酸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

175、茯苓:(1)粉末丙酮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使溶解,再加硫酸显淡红色,后变淡褐色。(麦角甾醇)(2)茯苓片或粉末少许,加碘化钾试液显深红色。(多糖类)

178、乳香: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冒黑烟,并遗留黑色残渣。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

179、没药:(1)取本品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粉末遇硝酸呈紫色。(2)乙醚浸出物或挥发油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用溴或发烟硝酸蒸气接触皿底残渣,即显紫红色。(检查挥发油)

180、血竭:取颗粒置白纸上,用火烘烤则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以火燃烧则发生呛鼻烟气。

181、海金沙: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

182、青黛:(1)取少量,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2)滴加硝酸,立即产生气泡,并显棕红色或黄棕色。

183、儿茶:(1)取火柴杆浸于本品水浸液中,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烘烤,杆上即显深红色。(2)取粉末少许溶于乙醇中,滤过,于滤液中加少许氢氧化钠液,振摇后,加石油醚数毫升,石油醚层显亮绿色荧光。方儿茶有此反应,儿茶膏无此反应。

185、五倍子:五倍子水浸液,加10%酒石酸锑钾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五倍子鞣质)189、珍珠:显浅蓝紫色(天然珍珠)或亮黄绿色(养殖珍珠)荧光。

197、斑蝥:(1)微量升华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在显微镜下观察,为柱形、棱形结晶。(2)升华物加硫酸,滴入对一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检查斑蝥素)。200、蟾酥:粉末甲醇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再加硫酸数滴,则显蓝紫色。(吲哚类)。

207、熊胆:细粉显黄白色荧光,不应显棕黄色荧光。7%冰醋酸溶液,紫外光灯下观察,不得显淡蓝色乳浊荧光。

208、麝香:(1)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2)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3)取粉末少量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

212、朱砂:取本品细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

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213、自然铜:加稀盐酸,滤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

217、石膏:取一小块,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

性状鉴别

1、狗脊:(1)不规则长块状(2)表面深棕色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3)生狗脊片近外皮约2~5mm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4)熟狗脊片呈黑色,本质部环纹明显。微有香气,味微甘。

2、绵马贯众:(1)倒圆锥形而稍弯曲(2)黄棕色至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3)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横断面有黄白色小点状维管束(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4)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3、大黄:(1)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2)黄棕色至红棕色(3)去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4)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5)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异常维管束)(6)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4、何首乌:(1)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2)红棕色或红褐色,皮孔横长(3)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4)切断面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异常维管束)(5)气微,味微苦涩。

5、牛膝:(1)细长圆柱形,(2)灰黄色或淡棕色(3)质硬脆,受潮变柔韧,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排列成数轮同心环(4)气微,味微甜涩。

6、川牛膝:切断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多数淡黄色小点(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7、商陆:(1)为纵切或横切的块片(2)横切片为不规则圆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俗称“罗盘纹”(3)纵切片不规则长方形,木质部呈多数隆起的纵纹(4)气微,味甘淡,久嚼麻舌。

8、银柴胡:(1)类圆柱形,(2)表面淡黄色,有多数凹陷的须根痕点,习称“砂眼”(3)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残基,习称“珍珠盘”(4)气微,味淡、略甜

9、太子参:(1)细长纺锤形(2)黄白色(3)质硬而脆(4)断面平坦,类白色(5)气微,味微甘。

10、威灵仙:(1)根茎呈柱状(2)上端残留茎基(3)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表面黑褐色(4)质坚脆,易折断(5)气微,味淡。

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棕褐色至棕黑色

东北铁线莲:根茎上生多数细根,细长如马尾状,棕黑色或棕褐色

11、川乌:(1)圆锥形(2)顶端有残存的茎基(3)棕褐色,有瘤状突起的侧根及除去子根后的痕迹(4)横切面粉质,可见多角形的环纹(开成层)(5)气微,味辛辣而麻舌。

12、草乌:(1)不规则长圆锥形(2)顶端常有残茎,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3)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极皱缩(4)断面灰白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5)无臭,味辛辣、麻舌。

13、附子:盐附子:(1)圆锥形(2)灰黑色,有盐霜(3)顶端宽大,中央有凹陷的芽痕(4)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5)横切面有多角形环纹(形成层)(6)气微,味咸而麻舌。

黑顺片:为不规则的纵切片,表面黑褐色。

白附片:为不规则的纵切片,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

14、白芍:(1)圆柱形(2)表面浅红棕色或类白色,光滑(3)质坚实(4)断面角质样(5)气微,味微苦而酸。

15、赤芍:(1)芍药根呈圆柱形(2)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3)外皮易脱落(4)质硬而脆,断面平坦,粉白色或微红色(5)气微香,味微苦涩。

16、黄连:味连:(1)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2)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3)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木部金黄色(4)中央髓部红棕色(5)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

云连:多单枝,较细小,有“过桥”。

17、防己:(1)不规则圆柱形,屈曲不直(2)表面淡灰黄色,弯曲处有深陷的横沟(3)质坚实而重,断面平坦,灰白色(3)木部占大部分,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显车轮纹状(5)气微,味苦。

18、北豆根:细长圆柱形,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19、延胡索:(1)不规则扁球形(2)表面灰黄或黄棕色,顶端略凹陷,有茎痕(3)质坚硬,碎断面黄色,角质(4)气微,味苦。

20、板蓝根:(1)圆柱形(2)根头部略膨大,可见轮状排列的暗绿色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3)质略软而实、易折断(4)气微,味微甜而后苦涩。

21、地榆:地榆根:呈圆柱形,折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长叶地榆根: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棕紫色,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皮部有多数絮状纤维。

22、苦参: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断面纤维性;气微,味极苦

23、山豆根:(1)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2)根呈长圆柱形,多有分枝(3)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突起的横向皮孔(4)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5)味极苦,有豆腥气。

24、葛根:野葛根:(1)常为斜切或纵切的块片,类白色(2)切面粗糙,纤维性较强(3)质轻松(4)气微,味淡。

粉葛:纤维性较弱,有的呈棉毛状

25、甘草:(1)根呈圆柱形(2)外皮松紧不等,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3)断面纤维性(4)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性纹理(5)气微,味甜而特殊。

26、黄芪:(1)圆柱形(2)质硬而韧,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3)气微,味微甜。

27、远志:(1)圆柱形(2)表面有较密而深陷的横皱纹及裂纹(3)质脆,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4)气微,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28、人参:生晒参:(1)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2)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3)顶端根茎(习称芦头),具不定根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4)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环处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5)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红参:(1)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2)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角质样。

白参:(1)主根表面淡黄白色(2)全体可见加工时形成的点状针刺痕,味较甜。

生晒山参:(1)主根粗短,多具2个支根而呈人字形(2)上端有细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3)不定根较粗,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

29、西洋参:(1)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2)表面有密集的环纹(3)断面淡黄白色,近形成层处色较深,有多数红棕色点状树脂道(4)气微香,味微苦后甜。

30、三七:(1)略呈纺锤形(2)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3)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4)横切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5)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31、白芷:(1)白芷:根圆锥形(2)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3)断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4)形成层环圆形,本质部约占断面的1/3(4)气香浓烈,味香,微苦。杭白芷:(1)横向皮孔样突起多四纵行排列(2)形成层环略呈方形(3)木质部约占断面的1/2。

32、当归:(1)根略呈圆柱形(2)黄棕色至深褐色(3)主根粗短,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4)质韧,断面皮部厚,有棕色油点,形成层呈黄棕色环状(5)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33、羌活:羌活按药材形态分为“蚕羌”、“竹节羌”。蚕羌环节紧密似蚕,断面,可见黄色分泌腔,习称“朱砂点”,气香,味微苦而辛。根茎环节疏生似竹节状者,习称“竹节羌”。

宽叶羌活,按药材形态分为“大头羌”和“条羌”,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习称“条羌”;不规则结节状,顶端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气味较淡。

34、前胡:白花前胡:不规则圆锥形,下部常有分枝,但支根多除去,根头部中央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部有密集的横向环纹,断面皮部约占根面积的3/5,散有多数棕黄色小油点,气芳香,味先甜后微苦辛。

紫花前胡:根茎上端有残留茎基,无纤维毛状物,茎基周围常有膜状叶鞘基部残留,木质部占根面积1/2或更多。气芳香,味淡而后苦辛。

35、川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可见波状环纹,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

36、藁本: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体轻,质较硬,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37、防风:根呈长圆柱形,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体轻、质松,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木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38、柴胡:北柴胡:圆锥形,常有分枝,顶端多常有残留的茎基,表面黑褐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

南柴胡:多不分枝,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具败油气。

39、北沙参: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黄白色,粗糙,有棕黄色或白色点状皮孔和须根痕。质坚硬而脆,气特异,味微甜。

40、龙胆: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有5~8个木质部束环列,习称筋脉点(维管束)。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表皮膜质,易脱落;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色,木质部黄色易与皮部分离。

41、秦艽:秦艽呈圆锥形,有纵向或扭曲的纵沟。根头部常膨大,多由数个根茎合着,质坚脆,气特殊,味苦而涩。

麻花艽:类圆锥形,下部多由数个小根互相交错纠集,呈麻花状

小秦艽: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主根通常1个

42、徐长卿:根茎四周着生多数细长的根,香气特异,味辛,有麻舌感。

43、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不规则的长圆柱形,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十余层重叠,易剥落。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呈同心环层,中心木质部较小,气特异,味微苦、涩。

紫草(硬紫草):圆锥形,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皮部薄,易剥离。断面皮部深紫色,木部较大。

内蒙紫草: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一个或多个,被粗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皮部

略薄,常数层相叠,断面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气特异,味涩。

均以条粗大、色紫、皮厚者为佳。

44、丹参:根茎粗短,根数条,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状导管束,气微,味微苦涩。

45、黄芩:呈圆锥形,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气弱,味苦。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

46、玄参:圆锥形,有的微弯似羊角状,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断面乌黑色,具焦糖气,味甘、微苦。以水浸泡,水呈墨黑色。

47、地黄:鲜生地: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浅红黄色,肉质,断面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极皱缩,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甜。生地黄以块大、体重、断面为乌黑色者为佳。48、胡黄连: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节间很短,形成密生环纹,顶端常有叶柄残基,密集成鳞片状,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中间有4~10个明显的黄白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中央灰黑色,气微,味极苦。

49、巴戟天:呈扁圆柱形,表面灰黄色,外皮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断面皮部厚,易与木部剥离,皮部淡黄色,木部黄棕色,无臭,味甘、微涩。

50、茜草:根茎呈结节状,下部着生数条根,表面红棕色或棕色,质脆,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可见多数导管小孔。气微,味微苦。

51、续断:长圆柱形,外表灰褐色或棕褐色,全体有明显扭曲的纵皱,质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皮部外缘呈褐色,内呈黑绿色或棕色,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52、天花粉: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白色,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小孔,纵切面可见黄色筋脉纹。无臭,味微苦。

53、桔梗:圆柱或长纺锤形,顶端有较短的根茎(芦头),其上有数个半月形的茎痕,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折断面较平坦,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54、党参:党参:长圆柱形,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有的达全长的一半,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素花党参: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

川党参:长可达45cm,大条者亦有“狮子盘头”,小者根头部较小,称“泥鳅头”。

55、南沙参:呈圆锥形或圆柱形,顶端具1个或2个根茎(芦头),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纹,体轻,质泡,断面多裂隙。无臭,味微甘。

56、木香:呈圆柱形、枯骨形,表面黄棕色,可见不规则菱形网纹,质坚实,体重,断面可见散在褐色油点,气强烈芳香,味苦辛。

57、川木香: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黄褐色,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断面油点稀疏;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58、白术:呈肥厚拳状团块,表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顶端有下陷圆盘状茎基和芽痕。质坚硬,烘术断面淡黄白色,角质,中央有裂隙,生晒术断面外圈皮部黄白色,中间木部淡黄色或淡棕色,略有棕黄色油点,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59、苍术:茅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

北苍术: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棕黑色,断面散有黄棕色油点,无白毛状结晶析出。

香气较淡,味辛、苦。

均以个大、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60、紫菀: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气微香,味甜、微苦

61、三棱:呈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小点状须根痕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无臭、味淡、嚼之有麻辣感。

62、泽泻:类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表面黄白色,有不规则横向环状浅沟纹,质坚实,破折面黄白色,颗粒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63、香附:气芳香,味微苦。

64、天南星:扁球形,直径1.5~6.5c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有的块茎周边具球状侧芽。气微辛,味麻辣。

65、半夏:类球形,有的稍扁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66、石菖蒲:呈扁圆柱形,表面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断面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的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67、百部:气微,味先甜后苦。

68、川贝母: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气微,味微苦。

青贝:扁球形或圆锥形,外层两瓣鳞叶形态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气微,味微苦

炉贝:长圆锥形,表面黄白色,有黄棕色斑块,习称“虎皮斑”,外面两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多开口,气微,味微苦

69、浙贝母: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全体呈扁球形,外层鳞叶2枚,较大而肥厚,略呈肾形,互相对合,气微,味苦。大贝:为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一面凹入,一面凸出,呈新月状,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被白色粉末。

70、黄精:鸡头黄精,头大层细,形似鸡头,表面黄白色至横棕色,半透明,断面,角质,姜形黄精,分枝粗短,形似生姜,大黄精,呈肥厚块状或患珠状,每一结节有茎痕,呈凹陷的圆盘状。

71、玉竹:呈长圆柱形,粗细均匀,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状。气微,味甘有粘性。

72、天冬:呈长纺锤形,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对光透视,有一条不透明的木心。断面角质样,气微,味甜,微苦。

73、麦冬: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状。气微,味甘有粘性。

74、知母:毛知母,呈长条状,顶端有残留的浅黄棕色的叶痕及茎痕,习称“金包头”,具紧密排列的环节,无臭,味微甘、略苦,嚼之带粘性。

75、山药: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齐平,粗细均匀,挺直。全体洁白,光滑,粉性足。

76、莪术:蓬莪术,呈圆锥形或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有明显环形的节,断面呈灰黄色或灰褐色,具角质样蜡光或稍带粉性,内皮层环状,黄白色维管呸呈点状。气香,味微苦而辛。温莪术,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维管束点多而明显。气香浓郁,味苦而微辣。广西莪术,断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角质样光泽。气香,味微苦而辛。

77、姜黄:圆形姜黄,为主根茎,呈卵圆形或纺锤形,深黄色,称为“蝉肚姜黄”。质坚重,击破面深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具蜡样光泽,有点状维管束、香气特异,味辛,苦。长形姜黄,为侧生根茎,表面有明显的环节。

78、郁金:温郁金,呈长纺锤形,表面黄黑色,横断面平滑,灰黑色,有角质样光泽,内皮层环较浅,气拟樟脑,味微辛。黄丝郁金,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表面淡黄色,横断面平滑,角质有光泽,黄色或橙黄色,内皮层环明显。气微,有浓姜味。绿丝郁金,根尖部断面中心柱部分显浅灰黄色。桂郁金,呈圆柱形或纺锤形,断面呈浅棕色,无臭,味淡。

79、天麻:呈长椭圆形,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或为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痛。具环节,有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质坚实,半透明,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气特异,味甘、微辛。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为“春麻”,质次。

80、白及: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上面有凸起的茎痕,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

81、关木通:呈长圆柱形,两端平截;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浅纵沟及斑状棕色残余栓皮;质坚体轻,横切面黄色或黄白色,皮部较窄,木部宽广,有整齐环列的小孔(大型导管)与类白色射线相同,呈蜘蛛网状。髓部不明显。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香气。

82、川木通:小木通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残余皮部易撕裂。

83、大血藤: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

84、桂枝:呈长圆柱形,表面棕色至红棕色,可见小疙瘩状叶痕,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断面皮部红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85、苏木: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暗红棕色或黄棕色,可见红黄相间的纵向条纹,有刀削痕,质坚硬沉重,致密。横断面有类圆形同心环纹(年轮)有的中央具黄白色的髓,并有点状的闪光结晶物,气微香,味微甘涩。取碎片投于热水,水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86、鸡血藤:横切面可见皮部内侧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木部淡红色,小孔洞不规则排列,皮部与木部相间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小形的髓、偏向一侧。气微,味涩。

87、降香:表面紫红色至红褐色,有致密的纹理,气香,味微苦。

88、沉香:国产沉香(白木香)呈不规则状、片或盔帽状,有加工的刀痕,可见黑褐色或棕黑色的树脂斑块,质疏松或较坚实,大多不沉于水,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的渗出。进口沉香:呈圆柱状或不规则棒状,表面有刀劈痕。密布断续棕黑色的细纵纹,能沉水或半沉水,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

89、钩藤:为带单钩或双钩的茎枝小段,表面光滑无毛,红棕色至紫红色。断面,髓部黄白色,疏松似海绵或萎缩成空洞。无臭,味淡。

大味钩藤:小枝具突起的黄白色小点,钩枝密被褐色长柔毛;末端膨大成小球。

毛钩藤:枝或钩的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疣状凸起,被褐色粗毛。

华钩藤:表面黄绿色,钩端渐尖,常有宿存托叶。

无柄果钩藤:钩枝具稀疏的褐色柔毛,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叶痕明显。

90、桑白皮: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偶有残留的橙黄色或棕红色鳞片状栓皮;质韧,纤维性强,纤维层易成片地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

91、牡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刮丹皮外表面粉红色或淡灰黄色、淡红棕色,内表面常见白色发亮小结晶(系牡丹酚结晶)。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涩。

92、厚朴:于皮呈卷状或双卷简状,厚约2-7mm,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简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粗糙,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断面外部灰棕色,颗粒性,内部紫褐色或棕色,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厚朴酚结晶)。气香、味苦带辛辣感。

枝皮:(枝朴)皮薄,呈单简状,厚1-2mm。

根皮:呈单简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厚1-3mm。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表面色紫棕而有发亮结晶状物、香气浓者为佳。

93、肉桂:有时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断面不平坦,外侧呈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微甜,辛辣。

94、杜仲: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并有斜方形皮孔,灰色地衣斑,内表面红紫色或紫褐色,光滑,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断丝。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

95、黄柏: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厚3-7mm。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皮孔横生,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气微,味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色成黄色。

关黄柏:厚2-4mm,外表面绿黄色或淡黄色,皮残留,栓皮厚,有弹性,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96、五加皮:断面,于放大镜下检视可见多数淡黄棕色小油点(树脂道),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97、秦皮:枝皮外表面绿灰色至黑灰色,密布多数灰白色细小圆点状皮孔,有大的灰白色地衣斑,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无臭味苦。本品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98、香加皮:气香浓厚,味苦,稍有麻舌感

99、地骨皮: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100、侧柏叶:带叶枝梢,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贴伏于扁平小枝上,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101、桑叶:叶片呈卵形或宽卵形,上表面黄绿色,可见有小疣状突起;叶脉突起,被疏毛,叶腋具簇毛。

102、蓼大青叶: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蓝绿或蓝黑色,偶可见膜质托叶鞘,气微,味微涩而稍苦。

103、大青叶:叶片展开后呈长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气微,味微酸、苦、涩。

104、枇杷叶: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下表面淡灰色,密被黄色毛茸,革质而脆、无臭、味微苦。

105、番泻叶:狭叶番泻叶小叶片多完整平坦,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基部略不对称,有叶脉及叶片压迭线纹(加压打包所成)。叶片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粘性。尖叶番泻叶呈广披针形或长卵形,无叶脉压迭线纹,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

106、紫苏叶:叶片为卵圆形,两面紫色,气清香,味微辛。

107、辛夷:望春花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无毛,可见花被片9,外轮花被片3,内两轮花被片6,气芳香,味辛、凉而销苦。玉兰: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花被片9,内外轮同型。

武当玉兰,花被片10-12-15,内外轮无明显差异。

108、槐花:呈卵形或椭圆形,似米粒,疏生白色短柔毛。槐花花萼钟状,花瓣5,黄绿色。109、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呈红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颗粒状突起,用指甲刻划时有油渗出。入水则萼管垂直下沉。萼先端四裂裂片三角形,肥厚;花瓣四片,味辛辣,微有麻舌感。

110、洋金花:花冠喇叭状,顶端5浅裂,裂片先端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纵脉纹3条,雌蕊1枚,柱头棒状,气微,味微苦。

111、金银花:忍冬花蕾呈细长鼓锤大辩论、棒状,密被短柔毛,花冠简状,先端二唇形。有清香气,味微苦。

112、款冬花:棍棒状,具有浅紫色的鳞片状叶,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莲三朵”。将花撕开有白色丝状绵毛。气清香,味微苦而带粘性,嚼之呈棉絮状。

113、菊花:毫菊,倒圆锥形或圆简形,舌状花在外方,数层,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气清香,味甘,微苦。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舌状花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管状花大多隐藏。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杭菊:碟莆或扁球形,直径2.5-4cm,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结,通常无腺点。管状花较多,外露。

114、红花: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花冠红黄色或红色,简部细长,上部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聚呈简状;质柔软、微有香气,味微苦。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115、蒲黄:为鲜黄色细粉,体轻,易飞扬,手捻之有润油感,易附着手指上。入水不沉,无臭味淡。

116、西红花:西红花为弯曲的细线形,三分枝,暗红色或橙红色,柱头基部窄,向上则较宽而略扁平,并内卷,边缘不整齐,呈细齿状,内方有一短裂缝。入水则柱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一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气特异,味微苦。

117、五味子:北五味子,圆球形或扁球形,紫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较易破碎,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富有油性,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南五味子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棕色,干瘪。

118、葶苈子:南葶苈子,呈长圆形而略扁,棕色或红棕色,表面可见2条纵纹和细密网纹,味微辛并有粘性,破碎后富油性,气微。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红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凹处可见白色小点,表面可见细微颗粒状突起,遇水粘滑性较强。

119、木瓜:为纵剖对半的长圆形,表面有多数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周边均向内卷曲,外表紫红色或棕红色,种子红棕色,形似桔核稍大,长三角形,气微清香,味酸微涩。120、山楂:

121、苦杏仁:呈扁心脏形。左右不对称,内有白色子叶2枚,无臭、味苦。

122、桃仁:桃仁,扁长卵形,边缘薄,气微,味微苦。

123、乌梅: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凹凸不平,有众多洞穴及网状纹理,果肉稍有特异酸气及烟熏气,味极酸。124、金樱子:呈倒卵形,略似花瓶,外表红黄色或红棕色,全身被有突丰收的刺状棕色小点。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剥开外皮(花托)内有30-40粒淡黄色的小瘦果,内壁和瘦果均有淡黄色的绒毛,无臭,味甘、微涩。

125、沙苑子:略呈圆肾形而销扁,表面光滑,绿褐色,边缘一侧凹入处具明显的种脐,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126、决明子:决明,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横切面,中间有S形折曲的黄色子叶。小决明,呈矩圆柱形,长3-5mm,宽2-3mm,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条宽广的浅黄色带。

127、补骨脂:呈肾形,果实表面凹凸不平,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128、枳壳:为半圆球形,翻口似盆状。外表绿褐色或棕褐色,密被多数凹点状油室及微隆起的皱纹,中央褐色。瓤囊7-12-15瓣,气香,味苦而后微酸。

129、吴茱萸:略呈扁球形,裂成5果瓣,呈五角状,果柄密生黄色毛茸,香气浓烈,味辛辣微苦,用水浸泡果实,有粘液渗出。

130、巴豆:呈卵圆形,具三棱,表面黄色,有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椭圆形或卵形,一端有种脐,其上具细小突起的种阜,无臭、味辛辣。

中药鉴定学总结,推荐文档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 2015-10-16 00:00 这是 2014 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 11 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 11 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 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 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二、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蕲蛇中的名词:栖息于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阴湿地,常将身体盘着,因此蕲蛇俗称“棋盘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 200种 四川 —(黄连、附子、川芎、川贝) 云南 —(三七) 甘肃 —(当归、大黄) 宁夏 —枸杞子) 内蒙古 —黄芪 吉林 —鹿茸、人参 辽宁 —细辛、五味子山西 —党参 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山东 —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 薄荷 安徽— 牡丹皮 安徽宣城—木瓜 浙江 —玄参、浙贝母 福建 —泽泻 广东 —砂仁 广西— 蛤蚧、肉桂 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丁香—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 四.加工方法 (一)植物药类 (1):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或烘干 (2):沸水中微煮堆置土炕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 (3):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4):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 后,阴干

科学素质工作总结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我校在省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各种科技教育活动,认真完成《科学素质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我校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促进科技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健全机构,完善运行机制。按照《石家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学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各系部按要求实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提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督查并落实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事项。 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平台的作用。根据我市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点任务,我校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充分发挥学院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平台,组织广大师生投身科学素质提高活动。 二、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教育活动,不断扩大科技教育活动的影响力2013年1月,中医系2010级中药班51名学生到安国进行《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以及《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实地见习,此次见习虽然

时间短,但同学们收获颇丰,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看、触摸、闻、口尝掌握上百种中药的性状、功效、应用以及原植物的形态特征。 此次活动为中医系举办第三届暑期药用动植物调查活动,月,6年2014. 响应“河北省大学生主题活动”的号召而举办,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在校所学《中药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本次活动大多数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收到的报告较之去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还有同学自己动手采集植物,制作标本。 2014年10月,中医系副主任张立新,针推教研室教师杨翠秒参加了由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大型义诊活动。受到了附近居民的热烈欢迎。 2014年11月,中医系中药(营养)教研室组织2013级医学营养班全体学生于11月13日上午赴君乐宝工业园区进行了见习教学活动,本次见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以及了解本专业工作方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该专业讲授课程教师的参加,也让老师们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所授课程的实际运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5年6月,中医系举行了第三届经络腧穴识记大赛。以比赛形式进行经络腧穴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事实证明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气氛浓厚,结果很令人满意。 2016年11月,我校小水滴爱心联盟社团在图文中心九楼活动室举行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 1、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2、伞形科的13味药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3、菊科13种药材 “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即“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这样拆: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含有油室的药:“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拨开花托后,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美人把衣脱”。 蕲蛇的性状鉴别为:“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商陆有罗盘纹,联想到“商人用罗盘,不然没方向”。 银柴胡有珍珠盘,联想到“银色的珍珠盘”。 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联想到圣经中的“十诫(芥)”。 樟科植物肉桂,可联想“獐肉”。 肉桂主产广西,广西的简称不就是“桂”吗? 水龙骨科植物石韦,想到“水滴石穿”。 山东(鲁)、河南(豫)主产金银花,不妨想想“路遇(鲁豫)金银,好爽啊!” 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参环毛蚓,联想“广东——深(参)圳”。 含有分泌细胞的红花,想到“分红”。 藿香含有间隙腺毛,会想到“物理学家…霍金(间)?”。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想到“白毛女”,并据此推断赤勺也是毛茛科植物 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的是双子叶植物,想到《神雕侠侣》中的“陆无双”。 小檗碱:遇漂白粉产生樱红色。(联想到蜡笔小新的狗小白) 呋喃香豆素:包括补骨脂内酯(呋补谐音“互补”)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 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柱头 : 3.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菌核主要活性成分是茯苓 多糖。 4. 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小檗碱。 5. 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月 6. 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晒干,烘干,阴干。 7. 附子道地产区四川—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主要—碱。 8. 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9. 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子芩丐—枯芩—— 10.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主要活性成分是—。 11. 药材的干燥方法通, , 。 12. 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乌金衣, 层纹,挂甲,味清凉等。 13. 蛤蚧的主产地-广西: 14. 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 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原装血竭;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加工血竭。 15. 枸杞子的主产地宁夏、甘肃、青海,其主要活性成分甜菜碱。 16. 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浙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 17. 甘草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解毒的活性成分甘草酸。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草质茎,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 碱。 19.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20.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21. 薄荷来源是唇形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 22. 大黄来源是蓼科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_双 蒽酮貳_。- 23. 红花来源是菊科植物。 24. 三七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 点是 二、名词解释 1. 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 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 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 怀中抱月: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 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 云锦花纹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 乌金衣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 走油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 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 星点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 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 通天眼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三、单项选择题 1. 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 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 中药的化学成分 2. 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C ) A晒干 B. 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 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C ) A北柴胡B.狭叶柴胡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 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 ) A甘草甜素B.甘草苷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 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 含有树脂的边材 6. 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黄酮类B.蒽醌类C.皂苷类D.生物碱类 7. 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D ) A菊花B.洋金花C. 丁香 D.西红花 8.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0. 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桑白皮 B、地骨皮 C、肉桂 D、杜仲 12. 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D )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叶苷ABCD 13. 当归主产于(D ) A.四川省 B .青海省 C .甘肃省 D .陕西省 14. 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 ) A. 牡丹酚原苷 B 、牡丹酚 C、牡丹酚苷 D 、芍药苷 15. 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B ) A、小茴香 B、马钱子 C、五味子 D、马兜铃 16. 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 、福建 17.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8. 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 开水浸泡后晒干 19. 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 质坚硬,不易折断 20. 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 气香浓烈,味甜、辣 C.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 具分枝状石细胞 25. 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C ) 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 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 、含有树脂的边材

(汇总)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doc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2)100-1000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 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性状鉴别 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 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中药无 周皮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 的表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 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1~2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大黄不得超过10.0%),因此对限制药材中的泥沙和杂质,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5.简述中药来源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1.有4大鉴定方法:a来源鉴定b.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d、理化鉴定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32页文档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秋) 单项选择题 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C.中成药的鉴定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A.研究草药的学科 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 D.古今 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0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0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05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 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06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 07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16“四大南药”是指 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 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 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 17“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19下列哪味药材久贮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失去其药效 A.紫萁贯从 B.绵马贯从 C.狗脊贯从 D.荚果蕨贯众 E.峨嵋蕨贯众 20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药材易干裂,水分含量过多易霉变,通常认为安全水分含量为 A.12~14% B.4~6% C.8~11% D.2~3% E.6~7% 21下列除哪项外,产地加工时均需经过发汗处理 A.厚朴 B.杜仲 C.玄参 D.白芷 E.续断 22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温度是 A.40℃ B.75℃以下 C.60℃以下 D.80℃以下 E.90℃以下 2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正常变化 A.厚朴经“发汗”内表面呈紫棕色 B.天麻蒸透后断面呈角质状 C.山药 熏硫后表面变白

中药鉴定学总复习题

中药鉴定技术总复习题 一、填空: 1.药材取样中,同一批药材包件中,数量在100件以下的取样( 5 )件,100至1000件,按( 5% )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 1% )取样。 2.药材取样中,同一包件中,一般药材应取(100-500 )克。3.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光学)和(机械)系统两部分。4.药材本身细胞壁和内含物经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盐),称为生理灰分。 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鞘纤维和草酸钙,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6.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一滴,浓盐酸一滴镜检:木质华细胞壁可被染成(红色--- )。 7.黄连粉末置于载玻片,加95%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一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结果(黄色针簇状结晶)。 8.大黄粉末的升华物镜检(黄色棱针状、羽毛状结晶)。 9.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是(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10.中药显微鉴定中常用的透化剂是(水合氯醛)。 11、常用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nm )。 12、水分测定中烘干法适用于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13、大黄的稀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挥散乙醇,紫外光灯下检视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14.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

和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1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的非腺毛,晶纤维和草酸钙簇晶,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是(番泻叶)。 16.五味子种皮石细胞有二种,一种大小均匀,直径在28-50um,呈多角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这种石细胞称为(种皮外层石细胞)。 17.某中药材粉末棕色或绿色,味微苦涩,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嵌晶纤维,棕色块和角质层突起,并有特异内陷的气孔,该药材是(麻黄) 18、显微测量所用仪器的名称(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其中(目镜测微尺)的值是通过(物镜测微尺)标化所得到。 19、实验常用透化剂是(水合氯醛),具有(清除有碍观察的细 胞内含物,并能使皱缩细胞壁重新彭胀)的作用。 20.实验中常用的封藏剂是(稀甘油),常用的透化剂是(水合氯醛)。 21.人参树脂道散布的部位是韧皮部 22.党参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及淀粉粒 23.白术的薄壁细胞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 24.肉桂最内一层木栓细胞的外壁特厚并木化。 25.厚朴的栓内层为石细胞层 26.牡丹皮的粉末微量升华镜检可见 :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27.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 28.麻黄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 29.麻黄的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30.粉末制片时要求将药材磨或锉成细粉,全部通过0.17-0.25㎜孔径

中药鉴定学总结00356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2015-10-16 00:00 这是2014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11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11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和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和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二答案 一、X型题(多项选择题) 1. 《本草纲目》全书(ABCD) A. 共载药1892种 B. 1596年问世 C. 载方11096条 D. 分52卷16部 E. 作者赵学敏 2. 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ABCE )。 A. 生物碱 B. 萜类 C. 挥发油类 D. 蛋白质 E. 苷类 3. 次生代谢产物包括:(BCDE)。 A. 核酸类 B. 酚类 C. 醌类 D. 苷类 E. 内酯类 4. 中药鉴定工作的依据是( BCE ) A.《中药鉴定学》 B.《中国药典》 C.《部颁药品标准》 D.《本草纲目》 E.《地方药品标准》 5.《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的灰分测定有( AC ) A. 总灰分 B. 生理灰分 C. 酸不溶性 D. 灼烧残渣 E. 药材表面附着的尘土 6.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 ABCDE ) A. 基源鉴定 B. 性状鉴定 C. 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 E. 生物检定 7.显微鉴定常用的制片方法有( ABCDE ) A. 横切片或纵切片 B. 粉末制片 C. 表面制片 D. 解离组织片 E. 花粉粒与孢子制片 8.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ACDE ) A. 导管 B. 淀粉粒 C. 石细胞 D. 草酸钙结晶 E. 纤维 9.菊糖主要存在于哪些科的植物中( CE ) A. 毛茛科 B. 百合科 C. 菊科 D. 豆科 E. 桔梗科 10.《中国药典》规定植物药材的来源包括( AB ) A. 原植物科名、植物名、学名 B. 药用部位 C. 采收季节 D. 产地加工 E. 主产地 11.中药质量的限量控制主要包括( ABCDE ) A. 水分含量测定 B. 灰分含量测定 C. 农药残留量测定 D. 重金属测定 E. 杂质测定 12.有害物质检查包括( ABCDE ) A. 有机氯农残量 B. 有机磷农残量 C. 黄曲霉毒素 D. 重金属 E. 砷盐 13.中药质量控制项下“浸出物的测定”中浸出物包括( ACE ) A. 水溶性浸出物 B. 碱溶性浸出物 C. 醚溶性浸出物 D. 酸溶性浸出物 E. 醇溶性浸出物 14.可用碘试液进行鉴别的为( BD ) A. 脂肪油 B. 淀粉粒 C. 树脂 D. 糊粉粒 E. 粘液 15.中药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 ABCDE ) A.虫贮 B.生霉 C.变色 D.走油 E.有效成分自然分解 16.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 质。这些物质的结构类型包括( ABD ) A. 脂肪油 B. 挥发油 C. 鞣质 D. 糖类 E. 皂苷

(医疗药品)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本课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考试大纲要求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和执业工作的需要,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委员会对本门课程的考试内容总体介绍如下:1.总论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鉴定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定有关的规定。 2.各论 各类中药材的概述和常用名词术语及200余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二、课程大纲及《中药鉴定学》教材的特点 1.题型 今年的考试有最佳选择题,即单选题、配伍选择题和多选题三种题型。 2.内容 现版的《中药鉴定学》的内容特点:①首先是总论中增加了道地药材的介绍;增加了中药检验的分类;②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对各论中的具体中药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原全草类药材细辛新归属到根及根茎类中;取消了中药材天仙子;增加了木通、山茱萸及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对于大部分中药材饮片的性状鉴定,考生不必紧张。饮片的特征与原药材类似,即饮片的表面(上下切面)特征与原药材断面特征一样,周边特征即原药材的表面特征,气味与原药材一致或略有改变,即增加炮制辅料的味道,如姜、醋味等。 3.比分

今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考分比例,仍然为中药鉴定学占60分、中药化学占40分。 三、学习建议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内容庞杂、规律性差、大量内容需死记硬背的特点,所以建议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要系统浏览教材(即《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鉴定学》),因历年来的考题中曾出现过较细、偏的内容,但占分很少。在此基础上可做相应章节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做练习题时,对完答案后一定要对着书理解本题的内容,同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考点。 但是,现在已临近考试,相信多数考生已没有太多时间仔细学习教材了!在这种情况下,各位需要把心静下来: 首先,梳理各章的主要考点、易错点,如“果实与种子类”药材中,药用部位易搞错; 同时,明白全书的横向联系点,如来源于豆科的中药材有……(黄芪、苦参、甘草、苏木、鸡血藤、降香、番泻叶、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儿茶等),主产于四川的中药材有……,含有晶鞘显微的中药材有……,主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材有……; 最后,一定要选择一本内容较全面系统、紧扣今年考刚与教材的习题集,从头至尾练习1~2次,对做错的地方要重点注意,明白犯错原因;对于那些猜对的题,也要分析清楚考点所在。还要选做1~2套模拟练习题,熟悉每套题的配题思路,训练时间的把握与考感。 最后,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能为您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预祝大家复习顺利,成功通过考试! 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用显微鉴别法鉴别黏液选用的试剂是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 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⑴同名异物:贯众 ⑵同物异名:人参 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 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 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 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 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 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 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

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种质。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10、个别药材: 11、采收:槐花在花蕾期采收的芦丁含量最高28%;甘草在开花前期采收的甘草甜素最高%。 12、采收原则:质量最优化。产量最大化。含有毒成分的药材以药效成分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 13、植物类药采收时间及要点: ⑴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⑵皮类:春末夏初采收。杜仲、黄柏采用“环状剥皮技术”(环剥)。 ⑶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⑷花类:I、含苞待放时采收(金银花、辛夷、丁香、槐花)。 II、花初开时采收(红花、洋金花)。 III、花盛开时采收(菊花、西红花)。

中药鉴定学复习资料

云锦花纹何首乌皮部的异常维管束,横切面形如云朵状的花纹。 罗盘纹商陆的异常VB,横切面呈数个同心环状的纹理,形如罗盘。 车轮纹防己与广防己的横切面,木部有放射状的纹理,形如车轮。 菊花心甘草、桔梗等断面具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 珍珠盘银柴胡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苞,形如盘中小珍珠。 砂眼:银柴胡表面具孔穴状小凹坑,有的内有细砂,习称“砂眼”。 过桥:黄连有的节间长而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鹦哥嘴:天麻顶端红棕色至深棕色的干枯芽苞,亦称“红小辫”。 环髓纤维:麻黄药材(茎)的横切面髓部的薄壁细胞中含有的纤维。 白颈地龙体前端14、15、16三节处淡色的呈现戒指状的生殖环带。 挂甲(透甲)牛黄用清水调和涂于指甲,染指甲成黄色经久不退。 当门子:香囊中呈现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的麝香仁。 条痕:矿物在白色的毛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的痕迹。 断口矿物受机械打击后,常发生不规则的碎裂,此破裂面称断口。 解理:晶体沿一定方向的平面裂开称解理,此裂开面称解理面。 北柴胡:①长圆锥形,下部常分枝,膨大的根头顶端残留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②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③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④气微香,味微苦。 【显微鉴别】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下为7~8层栓内层细胞;②皮层、韧皮部散有油管;③形成层环; ④木质部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排列成2~多个断续环状。 南柴胡:①根较细,多不分枝,根头顶端有细毛状枯叶纤维;②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③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④具败油气。 【显微鉴别】南柴胡与北柴胡主要区别:①皮层油管较多而大。②木纤维少而散列,叶基纤维多且粗。 半夏:①稍扁斜的类球形;②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③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④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①块茎呈椭圆形或圆锥形;②表面类白或淡黄色,不光滑,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③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④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牛膝:①细长圆柱形;②表面灰黄色;③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角质样,中心木质部较大,外周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川牛膝:①圆柱形(较大),微扭曲;②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侧根痕,可见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时残留根茎和茎基;③质坚韧,不易折断,切断面维管束点状,排列成4—11轮同心环。(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方晶) 关木通:①呈长圆柱形,节微膨大,每一节上有一明显枝痕;②表面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浅纵沟及斑状浅棕色残余栓皮;③质坚体轻,不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淡黄色,皮部窄,木部宽广,整齐环列的小孔与类白色射线相间排列成蛛网状。髓部不明显;④气微,味苦。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香气。⑤形成层明显; ⑥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川木通:①呈长圆柱…… 如何用性状鉴别叶类药材? 常浸泡在水中使之湿润并展开后观察其特征。 结构:单叶或复叶;叶柄的有无及形状,有无叶翼、叶轴、叶鞘、托叶及茎枝;托叶的有无及形状 叶形:叶片的分裂(浅裂、深裂、或全裂)、大小、长宽比及宽位;叶片的形状及质地;叶端、叶缘及叶基的情况 表面:色泽,有无毛茸(番泻叶)、腺点(补骨脂)、腺鳞(唇形科常有)等;叶脉的类型、凹凸和分布情况; 完整或破碎【桑叶】;平坦【番泻叶】或皱缩【大青叶】;颜色【紫苏下表面紫色】和斑点【桉叶有红色木

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

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在中药专业的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学科。在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上进一步学习本门课程,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它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因此考生常反映此课不好学。下面谈谈如何学习及考试的要求,供大家参考。药物是入中并治疗与保健人体健康的商品。它的真伪优劣是关系到人民防病、治病的疗效。如果真伪不辨,以假乱真,不但不能治病可能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因此作为中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好务。当前世界范围兴起回归自然的潮流,中药的应用受到更广泛的欢迎。我国即将进入“WTO”,和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广泛,假如假冒伪劣中药进入国际市场,不但害了病患者也有损于我国的声誉。所以本课虽然难于掌握也要下决心学好。 如何学好中药鉴定学? 第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中药鉴定学是应用学科,必须掌握鉴定中药材的理论与技能。学习本课只背出是记不住的,必须要实践,才能记住理论,才能学会鉴定药材的本领。药材的性状一定要对照药材标本来学,不然学不好。只说考试这一方面吧,如X型题,列出药材的多项特征,有的对,有的错。如认不准一定答错题。显微鉴定也要看显微镜,并对照教材上的图来记,否则死背,也记不住。理化鉴别也要在有条件下做一下。有的考生反映中药鉴定难学,实际上是难记。理论联系实际去学,其实并不难学。 第二,掌握规律:每一类药材都有一定的鉴定规律,因为每一类药材(植物药材)都是一个器官,植物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统一的规律。如根类根类的特点,花类有花类的特点等等。在每一个章节的最前面概述,就谈到本节的药材鉴别特点与规律,同时还可以参考复习思考题,来帮助你学习。 第三,分清主次:本教材共收入药材三百多种,重点药材放在各章节最前面,并附有图。非重点药材,放在重点药材后面,只收文字,未收图(因教材篇幅所限)。重点药材是最常用的药材,或者是易混乱的药材,在鉴定上常出问题的药材,如常见伪品、混淆品、地区用药等等。在复习时可先学好重点药材,有时间和精力再学非重点药材。如果学不好重点药材,这门课的考试则难于过关。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每味药材的各个项目如何掌握重点。 一、历史:鉴定药材等一定要参考历史,中药收载于古代本草中,经过历代不断继承、修改、增加药味与内容。古代本草是我国的伟大宝库,学习中药必须了解本草历史变迁,所以要了解一种药材首先收载于那一种七草,这必须要背下来。并了解从首载本草到至今的药材其来源品种是否一致,要掌握规律,将首载本草加以归类。如常用中药或本教材重点药材最多的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药材归纳一下。其余的少数药材再依次分类列出,如《唐本草》、《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等。有的药材未收历史项目,即是说它未被列于古代本草中。 二、来源:来源是决定药材品种的。药材的来源,包括工;科名、植物学名(拉丁名)、药用部分三项,本课不要求记拉丁学名,只记中文植物学名。 三、植物形态:对照科名,每一科有植共同特征,也有不同特征,如是草本、木本、藤本。花的特征,果实的特征(果实的种类)。这是重点。 四、产地:产地有的是地道药材、有的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所以一定要记住产区。 五、产地加工:要记住采收期。加工方法,一般是去泥土(根、根茎类),再晒干,要特别记住特殊的加工方法,为蒸、煮、烘干、去皮,等。 六、性状鉴别:对照实物记忆,如大小、形状、表面、断面、质地、外表特征、气、味等。

中药鉴定学总结

中药鉴定学总结 药圈| 2015-10-16 00:00 这就是2014年药圈蓝伊芊芊分享中药鉴定总结,前几天她也给大家分享了11个中药鉴定学的做题口诀: 中药专业知识一做模拟试题总结的11个口诀 大家可以去支持下,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虽然有变动,但中药鉴定变动的内容不多,药用部位总结:1花蕾:辛夷、丁香、款冬花、金银花、槐米 2花序:菊花、旋覆花 3开放的花:洋金花、红花、槐花 4柱头:西红花 5花粉:蒲黄、松花粉 6、藤茎:大血藤、鸡血藤、木通 7、心材:苏木、降香(树干与根的心材)、沉香(含树脂的木材) 8、茎髓:通草、灯心草 9、块根:何首乌、太子参、草乌、白蔹、百部、天冬、麦冬、郁金、地黄 10、块茎:延胡索、三棱、泽泻、天南星、半夏、天麻、白芨 11、鳞茎入药:川贝、浙贝、百合 12、根与根茎:细辛、大黄、虎杖、威灵仙、山豆根、甘草、人参、三七、羌活、藁本、龙胆、丹参、茜草 13、根皮: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香加皮、地骨皮 14、干皮根皮枝皮同时入药:厚朴 15、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16、干皮枝皮:秦皮

17、叶: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枇杷叶、罗布麻叶 18、复叶小叶:番泻叶 19、枝梢与叶:侧柏叶、紫苏叶 19:近成熟果实:木瓜、乌梅、吴茱萸 20:种仁:薏苡仁、肉豆蔻 21:果肉:吴茱萸 22:未成熟果实:枳壳 23:种子:苦杏仁、桃仁、沙苑子、决明子、酸枣仁、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槟榔 果皮:大腹皮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 假种皮:肉豆蔻衣 种皮:绿豆衣 胚:莲子心 24、果实:五味子、山楂、金樱子、补骨脂、巴豆、小茴香、蛇床子、连翘、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豆蔻、益智 25:全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钱草、车前草 26:地上部分:淫羊藿、鱼腥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 穿心莲、茵陈、青蒿 27:带鳞叶的干燥肉质茎:肉苁蓉 28:草质茎:麻黄 29:带叶茎枝:槲寄生 30:茎:石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