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教案)

教学内容

8.4.1 光的传播课时1课时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的片面性。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难点:设计与组织关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

器材激光笔、镜片、玻璃片、纸片、木板、玻璃砖、糖水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等优美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绚丽的景象,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新授教学过程一、光源

1、定义: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2、举例:点燃的蜡烛、亮着的灯泡、太阳等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实验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1)将激光笔射到物体上,看光束的传播径迹有什么变化。(2)将激光束射向玻璃,观察光束的传播径迹。

(3)先介绍光的介质,再提问: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吗?实验:将激光束射到不均匀的糖水中,观察路径。

注意:教师要强调激光束一定不能直射入眼睛。为了能看到水中的光路,可以在水槽的里面铺一张白纸作衬,也可以在水中滴少许牛乳或墨水。

2、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3、光沿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

4、光传播的实质:信息和能量。

三、光传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的速度c=3×108m/s。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为了方便计算,在空气中也取c=3×108m/s。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的传播规律:(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传播的实质:信息和能量。

3、光传播的速度:光在真空的速度c=3×108m/s。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8.4.2 光的反射定律(第1课时)课时2课时

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活动。

器材激光笔、平面镜、白色纸板、量角器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主要通过眼睛来获得信息,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都能反射光,由此说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意义。

新授教学过程一、光的反射定律

1、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三线两角:通过图形介绍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角、反射角。

3、实验探究:光在镜面的反射规律

图4-2-1所示是光的反射实

验器,实验器的底座上竖立着一个

白色的光屏,光屏的平面上刻有角

度,O点处是放在底座上的小平面

镜,用一条细小光束代表光线沿光

屏的平面照射到平面镜上的0点处

,这时光屏的平面上将显示入射光

线A0以及由平面镜反射出来的反

射光线0B。经过多次实验,在表格中分别记下两角的大小,让学生处理表格数据。

4、讨论交流,得出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探究结束后,让学认识潜望镜和设计“将光偏转180°”,可以让学生思考设计还有什么缺陷,怎样改进。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光线:用一条带箭头而能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2、三线两角: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3、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图4-2-1

教学内容8.4.2 光的反射定律(第2课时)课时2课时

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

1.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 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走向社会:太空镜”,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 难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成因.

器材激光笔、平面镜、白色纸板、量角器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复习引入(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用激光笔沿着AO射入,从OB射出;若从BO射入,又从哪里射出呢?

新授教学二、光路是可逆性的

让学生看课本图4-2-6小猫和小聪的漫画,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光反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再由学生做一下有关的实验,教师站在教室外,通过平面镜观察学生,学生也一样观察教师。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如果有太阳光射入教室,也可以演示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用白纸反射则不会产生光斑。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当反射面是一个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平行光束里各条光线的入射角都相等,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相等,所以,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引导学生解释漫反射的原因。

2.两种反射的不同点:

(1)反射面不同:前者平整光滑,后者粗糙不平;

(2)反射光方向:前者反射光朝一个方向(迎着反射光刺眼),后者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3.简介走向社会中的”太空镜”.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光路的可逆性: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面不同:前者平整光滑,后者粗糙不平;

(2)反射光方向:前者反射光朝一个方向(迎着反射光刺眼),后者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8.4.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课时1课时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折纸,感悟虚像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器材蜡烛2枝、平面镜、玻璃板、刻度尺、白纸、铁架台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大小提出看法。通过观察,很多同学会象小聪一样,得出像比物小的想法。老师可以象小明那样把手放在镜子上,得出不同的结果。在此情景下,学生提出平面镜成像到底有什么规律的问题。

新授教学过程 1、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步骤:用一块较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直到好像被点燃了,观察物、像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和物的大小关系,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重做几次试验,多次测量。注意:要求学生按探究的环节进行。为了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制订探究的计划。

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讨论交流:物与像关于平面镜的对称关系。

实验探究中,先让学生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斑形成的像。再让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但很难从根本上理解平面镜的虚像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教材的图4-3-4中,利用反射定律对光束分析,让学生来了解虚像的成因。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教师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观察,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衣帽镜、练功房里的镜子、牙医的小镜子、水面倒影等。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物与像关于平面镜的对称。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衣帽镜、练功房里的镜子等。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8.4.4 光的折射规律课时1课时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涵义,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了解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2.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器材激光光源、玻璃砖、直尺、量角器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新课引入

让学生观看海市蜃楼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观察图4-4-2的实验现象引入课题,(并且讲解光的折射定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

新授教学过程一、光的折射规律

1、三线两角: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角、折射角

2、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如图4-4-4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同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法线还是靠近法线?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如何变化?

3、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分居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二、折射形成的奇异现象:

1、讨论与交流:小猫为什么叉不着鱼?

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星光闪烁、水杯中筷子的弯折等。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光的折射现象的定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发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分居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3、折射形成的奇异现象:(1)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海市蜃楼、星光闪烁等。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8.4.5 凸透镜成像(第1课时)课时3课时

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会测凸透镜的焦距。

3、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4、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和对光线的作用。难点:测凸透镜的焦距。

器材凸透镜、凹透镜、手电筒、大烧杯、刻度尺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故事导入

旅行家乘船到一孤岛上,当时正是冬天,岛上冰天雪地,白茫茫的一片……他们想生火取暖,烧火煮饭。可火柴被海水浸湿了,打火机也丢了,怎么办?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引入新课。

新授教学过程一、认识透镜:

1、透镜的种类:

(1)先让学生观察眼镜镜片,看看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有什么不同,出示各种各样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为凹透镜(并画出板图)。再说明透镜是组成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

(2)简单介绍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2、介绍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并在板图上用符号标出。

(1)焦点:正对凸透镜的太阳光聚集的一点(透镜有两个焦点);(2)焦距: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3)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焦距是一定的。(4)利用会聚阳光法测出焦距。

3、透镜对光的作用:

(1)做课本图4-5-5的实验来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2)结论: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作图:三条特殊光线,使学生加深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透镜的种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焦点:正对凸透镜的太阳光聚集的一点(透镜有两个焦点)

3、焦距: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1)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2)会聚阳光法可测焦距。

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三条特殊光线)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8.4.5 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课时3课时

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光屏、打火机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复习引入提问:(1)如何找出凸透镜的焦点和测出凸透镜焦距?

(2)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新授教学过程二、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问题与猜想:

提出问题: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系?

2、制订计划:

(1)组装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先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向透镜移动移动的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并调整光屏位置,观察成像的情况。

3、收集数据: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cm

像的情况

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4、分析论证:一倍焦距内外分大小,两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实像总是倒立异侧,虚像总是正立同侧。

5、交流合作:

6、虚像和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能量的聚集,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不是能量的聚集,不能用光屏承接。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内外分大小,两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实像总是倒立异侧,虚像总是正立同侧。

2、虚像和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能量的聚集,能用光屏承接;而虚像相反。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8.4.5 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课时3课时

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成像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光屏、打火机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复习引入提问:(1)凸透镜成像有哪些规律?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没有像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新授教学过程三、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照相机原理和构造

(1)成像原理: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主要构造及作用:(用照相机实物或模型与挂图对照讲解)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

另外还有调焦环、光圈和快门。

(3)被照相的人或物体的位置: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2、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

(1)成像原理:倒立、放大的实像。

(2)主要构造及作用:镜头、投影片、聚光镜、光源和反光镜等部分。光源是用来照亮投影片的;聚光镜为一组凸透镜,其作用是聚光,增加投影片的亮度;反光镜是平面镜,其作用是把射向投影片的光反射到屏幕上。

(3)投影片的位置:放在凸透镜的1倍至2倍焦距之间。

3、放大镜

(1)成像原理:正立、放大的虚像。

(2)物体的位置: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1、照相机原理和构造:(1)成像原理:倒立、缩小的实像。(2)主要构造及作用: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3)被照相的人或物体的位置: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2、投影仪的原理和构造:(1)成像原理:倒立、放大的实像。(2)主要构造及作用: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3)投影片的位置:放在凸透镜的1倍至2倍焦距之间。

3、放大镜:(1)成像原理:正立、放大的虚像。

(2)物体的位置: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8.4.6 神奇的眼睛课时1课时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1、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知道眼睛的结构和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重点难点重点:眼睛成像的机理。难点:认识近视眼。

器材凸透镜、近视眼镜、光屏、蜡烛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新课导入

认识眼睛,视觉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的重要手段,眼睛是视觉形成的重要器官。那么眼睛是怎样帮助我们看到物体形成视觉的呢?为什么班上有许多学生要戴眼镜呢?引入课题。

新授教学过程一、眼睛

1、眼睛与照相机的异同点:

(1)相同点:成像原理相同,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同点:照相机靠改变像距获得清晰的像,而眼睛靠改变焦距获得清晰的像。

2、眼睛的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眼睛看物体:看远处的物体,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远处的物体清晰地映在视网膜上;看近处的物体则相反。

二、保护你的眼睛

1、实验探究:模拟近视眼

①近视镜与凸透镜组合,确定近视眼视网膜的位置;

②拿开眼镜,光屏像变模糊,表示是近视眼看物体的情形;

③向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是近视眼实际成像的位置。

2、成因:晶状体变厚,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面。

3、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

4、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晶状体变薄,配戴凸透镜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一、眼睛:1、眼睛的成像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眼睛的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

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二、保护你的眼睛:

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厚,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前面。

2、近视眼的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

3、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薄,所成的像在视网膜后面。

4、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8.4.7通过透镜看世界课时1课时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基本作用。

2、经历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实践过程,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

3、激发学生对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行观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然审美能力,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基本作用。

难点:让学生利用凸透镜自行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两个动手操作过程。

器材凸透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新课导入

你想展望遥远的宇宙空间,非人眼所能及;你想欣赏奇异的微观世界,非一般放大镜所能及,怎么办呢?从而引入课题。

新授教学过程一、望远镜

1、历史故事: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2、动手做一架望远镜: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制成望远镜。

3、结构: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2)物镜作用: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4、简介望远镜的发展史;通过多媒体欣赏遥远的宇宙空间。

二、显微镜

1.动手做一架显微镜:利用两个透镜的组合,制成显微镜。

2、结构: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2)物镜作用: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3、简介显微镜的发展史;通过多媒体欣赏奇异的微观世界。

4、特别要强调两个透镜的组合作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一、望远镜

结构: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2)物镜作用: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二、显微镜

结构:目镜和物镜

(1)目镜作用: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2)物镜作用: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8.4.8 走进彩色世界课时1课时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谱的概念。

2、了解色光的三基色,认识色光的混合。

3、体验利用计算机软件了解自然原理的探究过程。

4、形成色光合成白光的观念,具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增加学生对色散的兴趣和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色光的三原色。难点:让学生了解色光的三原色。

器材三棱镜、平面镜、大烧杯、水、手电筒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新课导入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美丽的礼花场景以及“雨后彩虹”等美丽的画面,引入课题。

新授教学过程一、光的色散现象

1、牛顿的故事:利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

2、实验: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

3、举例:雨后天空出现的美丽彩虹、阳光透过养鱼缸在墙上出现彩色光带、晶莹剔透的露珠等。

4、光的色散定义: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5、光谱:各种色光排列成的光带。

二、光的三原色

1、活动: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学生会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有利于学生理解色光三原色。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

3、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

4、物体颜色的呈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练习见多媒体

小结一、光的色散现象

1、光的色散定义: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谱:各种色光排列成的光带。

二、光的三原色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

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

3、物体颜色的呈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8.4.1~8.4.8在光的世界里(复习)课时1课时

主备人周祥根审核人邓日荣

教学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应用,了解在真空中的光速。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和知道光的两种反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了解透镜的种类及其焦点、焦距,认识两种透镜的作用及成像规律。

6、知道眼睛的原理,了解近(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7、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和基本作用

8、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三基色,知道光谱的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三棱镜、平面镜、大烧杯、水、手电筒等

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教师增删

复习教学过程一、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3、光的传播实质是:光传播能量和信息。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三、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路

(2)能成像

四、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五、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认识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3)焦点和焦距的概念认识。

(4)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

光有发散作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内外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

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3、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照相机的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的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的原理: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六、神奇的眼睛:

1、眼睛:

(1)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保护你的眼睛:

(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可戴凹透镜做

成的近视眼镜来矫正。

(2)远视眼(俗称“老花镜):能看清远处而看不清近处的物

体,可戴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来矫正。

七、通过透镜看世界:

1、望远镜:

(1)结构:目镜和物镜

(2)原理: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作用:将远处的物体拉近。

2、显微镜:

(1)结构:目镜和物镜

(2)原理: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作用:将微小的物体放大。

八、走进彩色世界:

1、光的色散:(牛顿)

(1)定义: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谱:许多色光排列成的光带。

2、光的三原色:

(1)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2)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不透明的

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

练习见多媒体

作业物理作业本和同步训练

教学

反思

初二物理上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复习)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复习) 一、知识点 (一)、光源 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的三种分类①、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 ②、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③、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转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4、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真空中光速c=3×108m/s=3x105km/s;。光在水 中的速度约为43 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 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 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 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 可忽略不计)。 5、光年是长度单位,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1光年 = 9.46×1015 m = 9.46×1012 Km (三)、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称: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 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6、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第一章走近物理世界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八年级(上册) 执教人:周志 黄麓镇中心学校 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走近物理世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4 尝试科学探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三章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4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3.5 奇妙的透镜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4.5水循环与水资源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1 物体的质量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点击新材料 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物理制定人:周志

沪粤版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教材分析 一、《课标》的要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5、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6、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7、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二、本章编写思路与特点 1、编写思路 本章教材安排了三节内容。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喜爱物理。首先通过一些有趣的力、热、声、光、电等自然现象,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特别是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物理学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是非常有趣的;接着,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几个典型时期,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知道物理学十分有用。 第二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事情。教材安排了几个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并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样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第三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进行物理问题的科学探究。教材设计了一个科学探究的案例,让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章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初步体验科学探究。 本章教学的难点: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测量方法的合理选择、体验科学探究。 2、本章特点 本章为教材的“入门篇”,对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全章篇幅不多,但内容丰富,立意颇高。从诱发学生喜爱物理开始,让他们尝试动手做实验,到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无不体现着《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本章利用一些散文诗、小实验、物理学史等,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并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对物理进行体验,从而使学生在一开始学习物理时,就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 全章密切联系自然界的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幅生机盎然的物理画面;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体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体现本书“做物理”的教材理念;学生自主探究“摆的奥秘”,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物理就认识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及其过程,体现教材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内容和目标”的编写意图。让学生认识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是要学会科学探究。 本章是学生踏入物理世界的第一步,教材采用了大量的与物理有关的图片,其目的是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插图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图中挖掘物理问题。图片既能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图景。 3、课时安排

光世界巡行教案

全县物理优质课赛课教案 3、1光世界巡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作用,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3)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4)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知道光的三基色。 2、过程与方法 (1) 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的成因等光学现象。 (2) 经历把太阳光分解为七种色光的实验过程,从色散现象中认识到白光是复色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光的用途,意识到物理知识与身边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和社会实践密切相联,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 (2)通过研究光的色散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体会自然现象的神奇美妙,体验探究与发现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 2、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光线”这一模型,并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 三、教具准备: 激光笔、盛有清水的大烧杯、牛奶、滴管、果冻(大块的)、光屏、玻璃砖、装有烟雾的矿泉水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利用美丽的光现象,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一组精彩的光现象的图片,拉近光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这个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世界。在同学们畅想中拉开本节课的光学之旅。 (二)讲授新课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利用刚刚的图片作为引玉之砖,告诉学生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引导学生讨论: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光的作用。并让学生设想:假如没有光,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从而体会到光的重要性。 既然光如此重要,那么关于光,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有的问题正是接下来所要研究的,可板书下来;有的问题本节不能解决,可向学生说明;有的超越初中范畴,仍要给学生积极评价)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2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2.能力目标 (1)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3.知识目标 (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贫乏与充盈。 难点:平凡与伟大。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活出生命的精彩》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了解他人的生命故事,激励学生努力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三个重要议题:“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通过探索“16岁中学生的生活”“照顾倒地的路人”以及“在平凡岗位上最美的人”等“探究与分享”活动,分别从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对国家和人类三个层次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生命,关心他人,亲近社会,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2.学情分析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在光的世界里

1.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测细铜钱的直径,铜线的直径是( ) A.1.45mm B.1.5mm C.1.9mm D.29.0mm 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这一句应理解成选择的参照物为( ) A 水 B 桥 C 人 D 地面 2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跑完了3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 3 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则v是() A.24 km/h B.35 km/h C.36 km/h D.48 km/h 4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 A 5.5m B 3.5m C 2.0m D 1.5m 5.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趾尖的距离的cm数,一位同学想 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 自己的脚长是24 cm,则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那个号的鞋最合适 A.23号的 B.24号的 C.24号半的 D.23号半的 6.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6.67 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 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A.1 mm,36.60 cm,0.07 cm B.1 cm,36.6 cm,0.07 cm C.1 cm,36.0 cm,0.67 cm D.1 mm,36.6 cm,0.07 cm 7.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1)1080km/h=_________m/s; (2)6.8×108nm=_______m (3)6.5m/s=_________km/h;(4)1.5min=_________s;(5)7200s=________h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上3.1光世界巡行教案5

光世界巡行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⑵知道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 ⑶知道什么是光的三基色。了解颜料的三原色与光的三基色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 ⑷经历把太阳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过程,能从色散现象中认识到白光是复色光。 ⑸通过实验,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揭开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⑹在分解太阳光、研究物体的颜色等实验中,对揭开色彩的奥秘充满好奇,体验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通过色散实验揭开光的色彩之谜,研究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认识光的三基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中,“色彩”往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或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揭开色彩的奥秘,既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更好地利用有关知识为人类服务,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光的本质和特性打下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活动1”中的色散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从而解开光的色彩之谜。光的色散现象是研究物体的颜色和学习光的三基色的基础。然后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探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怎么回事,揭开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奥秘。最后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彩电图像、绘画调色等,向学生介绍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本教材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揭开光的色彩和物体的颜色之谜,学习方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既学到知识,又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本节教学重点: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是关于色彩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够解释许多自然现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生动有趣,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和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实验,揭开光的色彩和物体的颜色之谜。 关于课的引入:可以拿一些色泽艳丽的物品(如彩色气球)、图画等,让学生观察;或者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漂亮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彩色画面,如舞台上绚烂的灯光,天空中美丽的彩虹,节日里缤纷的礼花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然后让学生就“色彩”提问题,学生会兴致勃勃提出许多问题,如颜色是怎么回事?同样是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颜色的兴趣。 白光能分解成色光吗 通过上面的引入,学生对色彩充满兴趣,这时教师可用一句话过渡到活动1:“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揭开光的色彩之谜!” “活动1”的目的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观察色散现象,认识到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同时本活动还可增加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观察到光屏上出现美丽的色带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乃至欢呼雀跃。)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复习教案邢进文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复习教案 二. 重点、难点: 1.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3. 光的反射规律 4.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5.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6. 虚像的概念 三. 知识点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一种形象地表示光沿直线传播的方法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 排队 瞄准时三点成一线 木工师傅单眼调线 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影子的形成 小孔成像 日食和月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 分居两侧 两角相等 两种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 实像总是倒立的,像与物分居透镜的两侧,虚像总是正立的,虚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二倍焦距是成缩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焦点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当物体向凸透镜移动时,像也移动,物和像移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神奇的眼睛 人眼的视物原理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 ? ? ? ? 透过透镜看世界 放大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照相机和幻灯机? ? ? ? ? ? ? 【典型例题】 例1. 在一块方形纸板的中心挖正方形小孔,把这块有方孔的纸板对准阳光,当纸板和地

面相距一定距离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一方形黑影,你还会发现方形黑影的中心有一个圆亮斑, 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地面上出现的方形阴影是____________的影子,是____________造成的现象。 (2)阴影中心的圆亮斑是什么? (3)如果在日偏食或日环食时观察该现象,地面上应出现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4)夏天在林中散步时,我们会看到地面上呈现很多的圆亮斑,请问树叶间的缝隙一定是圆的吗? 解析:地面上的方形阴影是纸板挡住太阳光形成的,而阴影中心的圆亮斑是方孔所透过的太阳光的光线所造成的太阳的实像。这里的方孔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就是小孔成像中的小孔,而地面就好像是承接像的光屏。方形阴影和圆亮斑实际都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在日偏食和日环食时观察,方形纸板后仍然会出现方形的阴影,但由于太阳有一部分被月亮挡住不能向地球发光,所以此时所出现的光斑不应是圆亮斑而应当是有一部分缺少的圆亮斑(日偏食)或圆环形的圆亮斑(日环食)。 在小孔成像时,只要孔相对而言足够小,就可以成像。小孔成像时,像和物体总是一样的,跟小孔的形状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此时小孔的缝隙没有任何要求。 正确答案:(1)纸板光沿直线传播 (2)阴影中心的圆斑是太阳光通过方形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3)日偏食应出现的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块带圆形缺口的圆亮斑;在日环食时出现的现象应当是方形阴影的中心有一个圆环形的亮斑。 (4)树叶的缝隙大多是不规则的。 考点分析:考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和自然中的一些重要现象。 例2. 下图中,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放置,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M1的夹角是50°,问此光线在平面镜M2上的反射角是多少? 解析:本题中光线发生两次反射,关键是根据反射定律画出光的传播方向,再根据几何知识求出反射角的大小,过入射点O作法线ON,得入射角∠AON=4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也是40°。由此可画出反射光线,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平面镜M2上的反射光线,两次反射的光路图见下图。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1光世界巡行 教学设计

3.1光世界巡行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能举出光源的实例。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3、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的“三基色”。 二、过程和方法: 6、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7、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进一步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小学科学学科的学习对光的直线传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经验,本节课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合作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实验与讨论,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色散实验。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教学方法: 以直观实验为主的综合启发式。 教学器材: 多媒体设备、小型激光笔、玻璃水槽、玻璃砖、三棱镜、纸板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图片和淮南市首届梦幻灯光节场景,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讨论: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图片和梦幻场景?

说明: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光与眼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第一节《3.1光世界巡行》。 板书课题:第三章第一节:3.1光世界巡行。 二、新课教学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提出问题:光究竟有哪些作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46页“光能为我们做什么”。 多媒体展示“光的作用图片”。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光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1、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 2 、植物依靠光合作用成长; 3、光能为我们提供能量; 4、光能为我们提供、传递信息。 启发学生列举光的用途的实例。 提问:光既然有这么多作用,那么光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呢?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指导学生阅读P47部分“光是怎样传播的”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什么是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它可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演示光在水中和玻璃中沿直线传播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光在水和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教师演示板画光线。 师生表演手影游戏。 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观看、思考: 1、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2、如何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三)光的传播有多快

活出生命的精彩优秀教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 2、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3、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4、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 2、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 3、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教学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能创造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难点:激发生命的热情,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她是一名普通的舞蹈老师,曾有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场大地震,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经受了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挫折,重新站上人生精彩的舞台,她就是廖智。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依然坚强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师讲述了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双腿,痛苦不已,却为了重新起舞、顽强生活的梦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也不是那么难以战胜。”“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会带着梦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愿你们也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坚持不放弃地朝前走,笑着朝前走。我行,你们也一定行!”

廖智在演讲中带着泪水的美丽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人。 教师提问: (1)如果廖智活下来了,却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她将会变得怎样? (2)廖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初步懂得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探究新知 (一)贫乏与充盈 1、生活态度影响生命质量 探究:说一说 寒假快到了,你想怎么过呢? 生答:略 出示图片: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来。 出示图片:每天都通宵打游戏。 这类同学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生命是贫乏的。 出示图片:寒假干些什么呢?在犹豫不决中,寒假已经过去了…… 这类同学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这样的生命也是贫乏的。 小结:生命贫乏的原因和表现 ①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 ②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探究:猎人、猎狗和兔子的故事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 在光的世界里》教案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2.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3.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4.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能绝对地理解科学规律。 ————————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一个物体是否是光源,不仅要求物体自身能够发光,而且必须是正在发光。另外,无论是哪种光源都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的一种装置,了解这一点对辨别物体是不是光源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方法指导: 小孔成像的特点与小孔形状无关。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光现象》组图: 导入语: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光的世界绚烂多彩。光装点了我们的生活,没有了光我们的生活将不可想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五彩斑斓的光现象中蕴含的奥秘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光源 自主阅读教材P56,完成1~2题: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__ADEFG__。 A.太阳B.月亮C.钻石D.点亮的蜡烛E.萤火虫F.正在工作的电灯G.发光水母 2.概括与小结:__能够自行发光__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__自然光源__和__人造光源__。 知识板块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自主阅读教材P 57,完成3~7题: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举例说明。 __夜晚汽车灯发出的光__ 4.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观察或探究图4-1-3的现象,讨论:光射到物体的表面发生了什么现象?__反射__。 (2)观察或探究图4-1-3的现象,讨论:光射向玻璃砖时,发生了什么现象?__偏折__。 (3)观察或探究图4-1-4的现象,讨论:光射进不均匀的糖水中时,传播路线是直线吗?__不是__。 (4)讨论归纳: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吗?__不是__;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__在同种均匀介质中__。 5.影子的形成: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__影子__。 6.合作探究“小孔成像”: 仔细观察图4-1-5,认识小孔成像原理,然后画出物体AB 经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标出AB 的像A ′B ′。 7.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__激光引导掘进机;射击瞄准__。 知识链接: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方案一提示: 日全食时,月球全部挡住了太阳;日偏食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日环食时,只看见太阳的四周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三 光线、光速、光传播信息与能量 自主阅读教材P 57~59,完成8~11题: 8.光线: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物理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__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__。 9.光线__不是__真实存在的,而是__人们为了描述光的传播路线而假想的__。 10.到现在为止,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__光速__,大小是__3×108m/s__,符号是__c __,光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__小__,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__34__,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的__ 23__,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于__3×108m/s__。 11.(1)光可以传播__信息__和__能量__。图4-1-7中,图__c 、d__说明了光能够传递信息,图__a 、b__说明了光能够传递能量。

初二物理《在光的世界里》检测题

初二物理《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图1 2.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图2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3),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图3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象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它色光 9.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物理学角度看()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0.如图4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图4 A.0.1m B.0.2m C.0.3m D.0.5m

《光世界巡行》教案设计

《光世界巡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用途,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光是电磁波。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3)、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光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经历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主要是显示光路)的能力。(3)、学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的成因等光学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光的用途,意识到物理知识与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和社会实际的密切相联,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教学难点:“光线”的理解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光的用途 (教师引入问题)“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那么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停顿一两分钟)(学生讨论后回答)“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生长”“太阳能汽车”“光纤通信”… (教师接着提问)“既然光这么重要,那么关于光,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停顿一两分钟) (学生讨论后回答)“光是什么?”、“光来自何处?”、“光是如何传播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7页后回答“光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光本质是一种电磁波。并对电磁波相关知识做些补充。)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源 “光来自何处?”太阳、开亮的电灯和点燃的蜡烛等都能发光。我们把这些能自行发光的物

体叫做光源。 (提出问题)判断以下物体是否是光源:抛光的金属物品、锃亮的玻璃、燃烧中的火柴、月亮。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上物体中只有燃烧中的火柴是光源,其他物体均不能自行发光,都是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 (2)光的直线传播 (教师接着提问)“光从光源发出后,是怎样传播的呢?” 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列举实例。如:夜晚手电筒射出的光柱、舞台上“扫射”的光束等。这些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都告诉我们,光不仅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它的传播路径也是直的。由此可见: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二页)提问:(蓬莱日出)太阳光在空气中传播,为什么会出现双日重叠的景象?(提示学生:蓬莱地区的地理条件独特,暮春夏初,四周气温迅速升高,海水温度很低,致使低层大气稠密,高层大气稀疏,空气不均匀,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而是发生偏折)。强调:同一种均匀介质。 (3)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化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平行光线 强调说明: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指略去事物的次要因素,用简明、概括、直观的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点表示出来。 (4)影的成因 (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影子都很熟悉,那那么谁能说出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单元综合检测题 教科版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日全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光在真空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空中传播遇到月亮后,在月球后面光线达不到的地方形成暗区 C、光在月球上发生了反射 D、光在月球上发生了折射 2、下列事实或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和白云 C、水池底部看起来比实际浅 D、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3、在电影院里,我们能从不同的座位上观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 D、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 4、(2011?桂林)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5、光线斜射到上下两表面互相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上、下两表面发生折射,如下图所示,则正确的光路图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某同学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分别为6cm、18cm、24cm时,依次得到放大虚像、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 A、6cm<f<9cm B、9cm<f<12cm C、12cm<f<18cm D、18cm<f<24cm 7、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到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8、小明的爷爷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装片,正当他看清高倍镜下的物像时,小明也争着要看.但他看到的像却有点模糊.通过操作,小明得到了清晰的物像.他的操作方法是()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调整装片位置 9、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实验探究以及所得结论,其中活动内容与所得结论不匹配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 3.1光世界巡行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3.1光世界巡行 (一)三维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光的传播过程,注意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领会自然界的美好世界。 (二)教学仪器:装有水的大水槽、三球仪、手电筒、纸板、白炽台灯、皮球(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分析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下,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人们要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人们的眼睛。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本章我们将学习光的初步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阅读:P40 —图3-1~图3-6并猜想光有什么用途? 信息浏览---了解什么是光压? 2.光源 教师: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巨大的自然光源是太阳,萤火虫,磷火等。 人造光源:指导学生看课本1,介绍各种人造光源使用年代。 介绍商店门前的霓虹灯、街道的路灯、激光等。指出人造光源还在继续发展和改进。3.光的直线传播 演示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三: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用幻灯机或长手电筒(灯泡前的玻璃用划出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挡住。)演示1~3,观察:让学生分别观察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引导学生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 板书:“一、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指导学生看课本2。 演示四:用三张纸板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才能看到手电筒射来的光。验证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教师:光源向各方向发出光,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 板书:“二、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在光的世界里》复习学案

《在光的世界里》复习学案 基础巩固 1.光的传播 例:下列物体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太阳、月亮、恒星 B.萤火虫、反光的镜子、恒星 C.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 D.闪光的水晶、开亮的电灯、月亮 例:光在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时“三点一线”、排队等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原理。 例:如右图,当A为太阳,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时地球上能观察到日食。当A为太阳,B为________,C为 ________时地球上能观察到月食。(均填太阳、月球、地球) 例:如右图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它是由于光 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它成的像是_____立(填正或倒) 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由图可知,它成像的大小与光屏 到________的距离有关。 例: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为_________________,它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接近。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________,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_______。光年是_______的单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km。 例: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测量烟囱的高,先测出直立米尺的影子长为0.2m,同时测出烟囱在地面的影子长为12m,则此烟囱的高为_________米。 例: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穿过森林的阳光 B.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 海市蜃楼 例:下面成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立竿见影 B. 管中窥豹 C.一叶障目 D. 杯弓蛇影 2.光的反射 例: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____进入了人的眼睛。人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物体表面发生了光的_________。坐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粉笔字发生了_____反射。有时,黑板会有”反光”现象,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________反射。 例:电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是利用使剧场里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例:如右图,将左边光屏翻折一定角度时,光屏上_________有反射光 线(填“仍然”或“不再”),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__________平面内。 ∠a是______角, ∠b是_______角(填入射或反射),测量会发现∠ a_______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转动光源使∠b增大时,∠a会 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保持光传播方向不变,将光源向下移动 时,入射点o会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例:如右图,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度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 度,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夹角是_______度。若保持平面镜不动,光线沿顺时 针转动10度,则入射角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度。 若保持光线不变,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度,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若让光线垂直照在平面镜上,则入射 角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物理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

物理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 《光世界巡行》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取自粤沪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年级实验教材。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物理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物理光世界巡行教学反思一 学校赛课,我选择《光世界巡行》这节课,本节是初中物理“光现象”的第一节,对学生认识物理,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设计好本节课内容,我进行了充分的备课。我觉得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 一、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初中生认识事物,处在从感性认识为主,逐渐向理性过渡的阶段。本节课开始,我通过神奇的泰山日出、静谧的三潭印、神奇的海市蜃楼、旖旎的湖光山色、绚丽的节日灯展、缤纷美丽的礼花、神秘闪烁的太空、神秘的蓬莱仙洞、美丽的都市夜景等图片给学生一场视觉盛宴,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惊叹世界的美丽,让学生感叹光的神奇,进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对光充满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本节课新课引入,通过图片给学生感性认识,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上,我在了解光的用途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光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对于光,你想知道什么?因为学生在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节学习中,了解声音从声音怎样产生的、声音如何传播的、声音的传播有多快三个方面出发了解的,因此这里学生不难提出问题:光来自何处?光怎样传播?光传播有多快?在光源概念引入时,我通过课件模拟漆黑的房间,问为什么看不见物体,学生回答没有光,我顺势引入学生的问题“光来自何处”。接下来就是学生讨论光的****。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中,我一直在引导着学生如何去认识光,或者说引导学生在光世界里巡行的方向,而主体是学生。我引导学生想了解光的什么知识,学生自己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个方面内容:光来自何处?光怎样传播?光传播有多快?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三个问题分别提出猜想。特别在本节课重点知识光怎样传播教学中,先让学生看图猜想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然后给学生实验器材,让学生用所给器材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而得出结论。 本节课也由不足之处,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本节课后面有光的色散,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安排本部分内容。安排学生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