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2窗前的气球-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2窗前的气球-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2窗前的气球-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2窗前的气球-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2窗前的气球人教版新课标

师:老师发现你有双明亮的眼睛,善于观察,你从这大屏幕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我们今天要学22课。

师:那你们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

生;读过。

师:你们都读了几遍?

生:三遍、四遍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窗前的气球是什么气球?

师:呆会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生:老师应该是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的老师吧。

师:美没错,你也善于观察。

师:关于宁夏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老师可以帮你们解答。

生:宁夏有什么?

师:宁夏有五宝:……红的是枸杞、蓝的是……欢迎你到宁夏来。

生:宁夏有什么美丽的风景?

师:你想到宁夏去旅游吗?我告诉你宁夏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它东临中国母亲河黄河,西靠……

生:宁夏哪里有小学呢?

师:宁夏遍布都是小学,我们银川市就有21所小学,我是21小学的老师。好了,在刚才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你们都有一双

明亮的眼睛,特别善于观察;都有一对灵敏的耳朵,注意倾听,都有一付金嗓子,声音响亮。我相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一定会上得很成功。有没有信心。

生:有。

上课

师:小朋友请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气球。

师:平时,你们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看到过气球?

生:比如说在舞台上看过。

师:你知道舞台上的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庆祝

师:看来它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气氛

生:在酒店里看到

师:也是用来增加欢乐气氛的。

生:我在街上看到过。

师:逛街的时候见过。

师:看来,在生活中气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增添欢快的气氛。可是,今天这一课的气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呀,变成了一剂治病的良药。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本,学习第22课──窗前的气球。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吕老师写字的时候,我不能回头,但是我相信,我身后一定有41双明亮的眼睛在认真地看着我写字。写字的时候要做到横平竖直,还要做到写字的时候运笔

要稳。你瞧,“气”这个字最后一笔“钩”,这个“钩”一定要钩上去,球最后一笔“点”,虽然小,一定要标上去。谁来读课题。

生:22 窗前的气球

师:(领读)气球。

生:气球。

师: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轻轻打开书,你瞧,蓝色通道里有7个生字,是今天要认识的,轻轻把笔拿出来,在课文中用圆圈把这七个生字画下来,然后给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生:学生自学

师:巡视指导:你真棒,坐姿很端正,速度也快。

师:我看到大部分同学画完了。请把铅笔轻轻送回家。现在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表示,恩,都标对了,标完的同学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两遍。开始吧。

生:读书。

师:什么叫自己读自己的呢?就是我不和别人一起读,我看谁会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瞧那个小伙子多好的学习习惯,读完后坐得多端正,大家要向他学习。读完的同学同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课文中画圈的生字。开始。

生:同桌互相读。

师:咱们的习惯要读好几遍,听老师的要求,就读一遍,读给你的同桌听,30秒时间,开始。

生:同桌再次互读。

师:老师检查一下,刚才你的同桌都读对了,高高举起你的拇指。如果两个都读对了,击掌祝贺一下,如果你的同桌还有问题,请你帮助一下他。

师:没问题了,那老师考考你们,这些正字宝宝带着词语宝宝跑到了气球上,你能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自己快速读一遍。

生:自由读屏幕上的词语。

师:如果你能读出。它就会变成笑脸。

生:学生逐个读

师:这么多同学还想读,我们一起读。如果你们都能读对,气球将飞到科里亚的窗前,带去你们的祝福。

生:(齐读)读词语。

师:这次,那些调皮的生字宝宝搬家了,跑到这五个句子中去了,你们赶快读一读,能读出这五个句子来吗?

师:出示五个句子:

(1)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2)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3)这下他猜出来了,准是米沙想的招儿。

(4)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

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5)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刚才读这些句子时,你觉得哪个句子最难读,手势表示一下。

生:第四句。

师:谁来读第四个句子。

生: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师:小伙子,你努力读句子时不添字,不丢字,不回读,不错字。这叫正确流利,我们和他一样正确流利读第四句。

生:(齐读)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读课文的情况,课文有五个自然段,我请五个小朋友来读书。其他同学捧起书,看着课文,认真听,看她们读得好不好。老师给你们读课题。

师:22 窗前的气球

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那张,你再读一下

生:科里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初次接触课文,没关系,回头再练练。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里的“谁”指的都是可能是哪些人?

生:(齐读)一二自然段。

师:刚才读这段,你想到了“谁”可能是那些人?

生:科里亚。

师:哦,科里亚躺在病床上,谁也见不到,这个“谁”可能指哪些人呢?

生:“谁”指的是大家。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大家是指的谁?

生:同学。

师:除了他的同学,还有谁呢?

生:还有他的爸爸妈妈。

生:还有米沙。

师:还有可能看不到谁呢?看不到什么呢?

生:老师。

师:除了人,再想想,躺在病床上的科里亚,还有可能看不到谁呢?

生:看不到外面所有的东西。

师:比如说。

生:外面的高楼大厦。

师:你太会感受了。

生:有可能看不到它心爱的宠物

师:你太会想象了。有可能看不到他的宠物,有可能看不到大街上的川流不息的车辆,有可能看不到绿油油的草地,我们一起来做个说话练习:自己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病床上的科里亚,看不到__________、看不到__________、看不到__________……科利亚__________。自己练习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

生:病床上的科里亚,看不到同学,看不到高楼大厦,看不到汽车,科里亚非常难过。

师:你看,他刚刚积累的词就会用了,很好的学习方法。谁还想再来说

生:病床上的科里亚,看不到他可爱的宠物,看不到他的家人,看不到他的同学,科里亚,你快点康复吧。

师:你把你的祝福也放进去了。他看不到这么多东西,他怎么样?

生:很伤心。

师:课文当中说呀,躺在病床上的科里亚觉得真没意思,现在科里亚的心情你能体会出来吗?

生:能。

谁来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老师希望通过你的朗读把你体会到的科里亚的心情表达出来。

生:读一二自然段。

师:通过你的朗读,似乎把我们带到了科里亚的病床前,让我们看到了他伤心难过的样子,就在这时,一个红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在科利亚窗前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怎么回事呢?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述了这个情景,这一段只有两个句子,第二句是

个疑问句,读的时候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来。老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是怎么回事?一起读。

生:(齐读)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就知道了。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女同学认真听,看你们班男子汉读书怎么样。男同学捧起书。

生:男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米沙,跟老师读一遍

生:米沙。

师:第四自然当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要注意一下:

出示: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科里亚的心情好了许多。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些?

生: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师:为什么?你再读一读,读出来也可以。

生: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师:他读得多好,像他这样读一读。

生:(齐读)科里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师:刚上课时,老师说过,窗前的气球有着特殊的作用,它是治病的一剂良药,它究竟代表着什么呢?我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

然段。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全文想一想,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科里亚为什么笑了,比一比,看谁想得多,和别人说的不一样。

生:四人小组学习。教师巡视、点拨

师:出示课件:

想一想,说一说:科利亚_________________,高兴地笑了。

生:科里亚望着窗前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课文很熟,还有吗

生:科里亚看到窗前的气球,笑了。

师:跟他一样。谁跟他想得不一样。你说。

生:他望着窗前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你还是和他一样。躺着病床上的科里亚觉得真没意思,他看到这些气球把它当作什么?

生:科里亚看到同学,笑了。

师:看到同学了吗,看到这个气球,他想到什么?

生:同学

师:对呀,看到气球想到同学看他了,问候他了。谁还来说一说。

生:科里亚看到窗前的气球,想到同学们,笑了。

师:不错。小伙子,你来说。

生:科里亚好像看着米沙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正在外面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高兴地笑了。

师:小伙子真会读书,这叫结合全文。孩子们,躺在病床上的科里亚觉得真没意思,可是,看到窗前的气球,知道同学们在关心他,朋友来问候他,他开心地笑了。我们再来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把科里亚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生:(齐读)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师:把书放下来,轻轻拿出抽屉里的气球卡片。上面的13个生字是本课当中要认识的生字,老师打乱了顺序,你自己快速读一遍,看能不能读出它们来。

生:自己读生字。

师:再来看一下下面三个字,是本课当中老师要教大家写的三个字,咱们先来观察一下,你发现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它们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师:首先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床、病,比较一下这两个字的偏旁,你发现什么了?

生:床的偏旁是光子头,病的偏旁是病字旁。

师:再观察一下,要想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师:这可不能先写里再写外。

生:先写外面,再写里面

师:来看一看老师怎么写的。在看老师写字之前,老师提个小要求,课本放桌角,像他这样端端正正坐起来,眼睛看着前方。

师:范写床、病和周字。

师:下面我们要写字,写字之前要做到头正、身平、足安。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先在气球卡片上描一描这三个字,然后工工整整写这三个字。

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师:写完的同学,举起你的气球卡片,让你的同学评一评,如果写得很好,让你的同学给你画上笑脸。快速地评一评。

生:互评作业。

师:得到笑脸的同学举起你的红气球。孩子们,在短短的40分钟里,我们读通读懂了课文,还学习了如何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老师还给大家留了作业,看大屏幕:

出示三个作业:

1.继续练习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每字写2遍组一个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家人或小伙伴赛一赛。

3.想一想:假如你的红气球也能飘到科利亚的窗前,你想在上面写些什么,画些什么?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请同学们高高举起红气球和老师们再见。

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才

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才 发表时间:2013-08-14T11:19:30.950Z 来源:《中国科教博览》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林[导读] 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王林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恩察学区中心校,河北枣强 053100)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1-8755(2013)04162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1 深入钻研文本,吃透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不过,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1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择取。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①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③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④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⑤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2.2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2.3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3 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画》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收稿日期:2013-4-9)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连……都……”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草原优美的风光所陶醉。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也很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这样极其简单的摆设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进行对比,来说明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把工作任务繁重与办公用品简单对比;把工作非常劳苦与食物非常简单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周总理的伟大。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①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③读了课文,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经10年多了。我市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标下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笔者从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市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树立教学新理念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必须明确改革的方向。当前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树立教学新理念。 (一)温习新课标。 国家教育部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取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准绳,它的颁布使学科教学的许多问题明确起来了。例如,1、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明确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观念。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4、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对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6、提出了新的教学评价理念。总之,这次的课程标准不仅指明了语文教学和改革的方向,还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育理论,在学习中亲近新课标,把握它的精要。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 (二)牢固树立教学新理念。 新课程改革,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归根到底是由教育理念决定的。学习语文新课标,关键是要把握其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课程资源”这是语文新课标中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它回答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的问题。只有正确把握这些基本理念的内涵,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因此,各校必须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做到《语文课程标准》人手一册,定时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探索,促进理念向行为转化。 二、把握新教材,探索新教法 教学改革与教材改革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还必须认真学习“新教材”(这里是指人教版实验教材),把握新教材特点,探索新教法。 (一)把握教材新特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修订的新教材,它全面、准确地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努力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改变教学方式,使教材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教材内容的修订方面,主要有:(1)大量更新课文。增加了课文的篇数、丰富了课文内容、坚持文质兼美的原则、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2)重点训练项目作了适当调整;(3)课后的思考练习作了较大修改。减少了题量、思考练习,突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4)作文练习作了较大修改。一方面是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既有写实作文,又有想象作文,还安排了一些常见应用文的练习;一方面是在训练要求上尽量为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片段实录与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片段实录与评析(集锦)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 要落实这一点的关键就是对教材的把握和运用。要根据学生情感需 求,或大胆取舍,或精选段落……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 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的学习。启迪学生读书时 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入情入境。 2、语文课求“活”,要靠深厚的人文内涵去吸引和感染学生。教 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鼓励他们去进行自我体验,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语文课应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本文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精品读物。 教师更是紧扣文章最精彩之处——老天鹅奋不顾身破冰这一惊心动魄的特写镜头, 师生共同倾注感情,品味关键词句。通过动作演示,观察画面,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心感受,细心体会,大胆想象,学生深深地被老天鹅的壮举所感动,一字、一词、 一句,品读文字,读中生情,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 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感染了心灵, 陶冶了情操,突显了个性。 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武士的年轻和老翁的年迈上去比较,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还有的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与插图中去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导引下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去探究,去实践…… 将学习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孩子们一下就“活”起来了。这堂课就是最好的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方式,采取了游戏、自由选择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 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 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 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 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 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 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 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 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 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 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关心自然和生命,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习作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教学实录(全册)(完美版)

1观潮 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在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奇特、雄伟和壮观(教学重点) 师:自由读读第3、4自然段,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是你特别喜欢的?勾画 出来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生:我特别喜欢“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一句。 师:发挥想象,“人群又沸腾起来”,那将是怎样的情景呢?咱们来演一演,好吗? (生跳着,叫着,挥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有这样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还可以用本段中的一个词语形容就是——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老师抓住这个契机)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学生如临其境地齐读) 生:我特别喜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个句子。 师:(和蔼地)他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欣赏? 生:流利、正确,有感情。(实事求是地评价) 师:你能比他读得更有感情吗? 生1:(自信地)能。 (学生读) 生2:读出了从远到近的感觉。 师:他是怎样读出从远到近的感觉的呢? 生:“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语气逐渐加重,他读出了从远到近的气势。

师:(问读的那个学生)你自己觉得呢? 生:刚才读得还不够有气势,我相信我还能读得更好。 (学生自发地为他的自信喝彩。) 师:你很自信,那就请你再读一次,让我们再欣赏欣赏。 (生读) 师:我也欣赏这句,但我更欣赏你的勇气和自信。我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老师声情并茂地读,还加上了动作。) (老师读后学生自发地鼓掌。) 师:(谦虚地)有没有你欣赏的地方呢? 生:您的字音读得很准。 师:谢谢你,你很有礼貌,对长辈称呼“您”。 生:老师加上了动作。 师:做动作有什么好处呢? 生1:让我们感受到了潮来时的气势越来越大,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生2:很直观,让我们加深了理解。 师:那谁来说说“横贯江面”是什么意思? 生:“占满”的意思。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到的? 生:我是在观察课文插图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得到的。 师:结合课文插图,发挥丰富的想象,这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请同学们边读边 想象画面,声情并茂地读一读。 (生动情地读) 师:我欣赏这样的孩子,能互相纠正,评议,这样能帮助我们把书读得更好。 赏析:这个教学片段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

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教学实效。 范的课程体系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不管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要变唯美追求为实效追求,变追求观赏性为追求有效性。所谓务本求实——真实、朴实、扎实。扎实有效是教学最基本、最本真的美。除此,一切都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教学的美。 一、教学结构:变语文学习为语文实践。 众所周知,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背。古人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而今人不能就是读书不够,语文实践不足。因此,一学期只教一本书,做一两本练习册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所以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学生的读书引导,战术上大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把学生引向“多读多写多背”的正确道路上来。 2008年5月的《小学语文教师》卷首语,年近七旬的于永正老师回首一生,感喟深长地说:“童年最大的遗憾是古诗文背得太少。如果我小时候能打下较深厚的古典文学底子,那该多好哇!不能再让我的学生有这样的遗憾,于是我便不遗余力地教他们背诵读古诗文,为他们打好人生的底色。”教学

结构应当以“读书”指导为主线,打通课内外界限,用语文教材的“教”为学生最终的自主大量的读书阅读实践服务:让学生在课本的学习中真正学得方法,习得能力,培养读书的兴趣与喜爱语文的情感,为学生终生的大量读书打下基础,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语文的阅读实践天地。 语文本身不简单,但我们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简单。年轻的教育家杨瑞青在连云港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曾经特别提起李亮老师,他说:“20年前,李亮老师是这样教语文的:每天早晨只让学生做一件事,大声地读书;每天晚上只让学生做一件事,大声地读书;每天的语文作业只提一个要求,把字写好。”不能说,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但至少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读书的姿态是最美的,读书的孩子是最美的。 读书不仅有经世之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需要,是一种对人的高尚情操、道德规范的熏陶与铸造。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往台上一站,他就是语文,说话的语气、神气,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语文对学生的吸引。方法上,可以重组教材,可以重构教学,可以简化头绪,可以简化教学,可以链结教材,可以系统安排…… 二、教学内容: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教课文不等于教语文,课文是独立的一篇文章,它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特个性价值需要我们教学赋予与重视,但从宏观的语文教学来看,它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与载体,是为学生学习语文实践服务的。学课文不是目的,只是过程,学语文才是目的。 近年有人提出尖锐批评:今天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用了16年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几十年来,我们都在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经过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提高实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因此,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 评价课堂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教学课前准备要充足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课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即备课,即一备教材,二备学生知识储备,三备学法。备教材就要钻研教材,本节课需要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有什么发展前景,这些都是老师提前要预想到的。老师的文化知识、培养能力、对待人生的态度等都影响着学生。原来有一种说法是“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有人说这种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为学生的思想、知识也是时刻在变化的。于是有人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变成一个永不干枯的泉水。”也就是说老师要时时刻刻在学习。所以说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 2.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每个环节都要设置好,环节之间衔接好,环环相扣,步步为赢。教师的“导”与学生的“练”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特点。 我们要遵循这样的课堂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即: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穿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3.教学活动调控要灵活 组织有益的学习活动小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让师生、生生之间通过信息传递,思维得到激活,力求充分发展。教师要“照顾好”每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启发,使他们均有“成就感”。教师还要适时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教学活动形式要多样: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但是,从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由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长期以来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一直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普遍认为语文教学只要教好了知识,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从而导致了学生终日处在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任务中,最终学生对语文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反而使很多的孩子早早的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006学年我们对我镇的五、六年级学生作了一次关于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甚至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讨厌上语文课。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不会学习、不愿学习的现象。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多数是等着老师讲,或者是等着班级中几个优等生讲,然后他们唯唯应诺。这样的学习,多数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使部分学生成了语文课的装饰品,慢慢地他们就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策略显然与推进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通过调查、反思,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学会学习,懂得如何获得收集、处理信息,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发人的各种潜能,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从新课程理念看我们的教育,改革的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学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发现。教师应该从设计、教学、练习、评价等多方面去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探究。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新世纪语文教师的使命。

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课改已经实施好几年了,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期盼,更是广大学生的福音。但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教师怕影响自己的语文成绩,打着新课改的幌子,依旧老一套;2.对新课标研究不透,不知如何下手。这些原因产生,我认为主要是当前的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领悟,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且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弯。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进。 其实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批判和否定,不要以为新课程是脱离传统土壤的天外来客,新课程的新,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吸纳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反映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呼声与要求、理想与愿望。它是对已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的整合、发展,是对前人的教改成果的继承和运用。因此,我认为新课改实施下的初中语文应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把握住以下几个原则。 一、贴近“生活”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观念上讲就是树立“生活是语文源泉”的大语文观。从做法上讲,就是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二、放眼“全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读写,听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而新课改实施下的初中语文应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各方面的能力。首先课堂上重视的应该是“读”、“说”,二者紧密联系。认得表现欲望,认得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讲话能力,他会讲话,他就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课堂

小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高效课堂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检查预习,抽读生字词,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二、品读1到12自然段,读中悟情,领会父爱的坚定、伟大。 引入:有一句话,有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父亲找到儿子,也支撑着儿子坚持等到父亲来解救自己,请同学们找找到底是那句话?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 学生们快速找出了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就是这句话,一直支撑着父亲一定要和儿子在一起,请大家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个画面最打动你? 生1:12自然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个画面打动了我,因为父亲坚持挖掘儿子,不放弃儿子。 师:这个自然段中有一句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是── 生齐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这个神态描写打动你的地方是? 生2:父亲尽力挖掘,即便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也不放弃。 生3:父亲“双眼布满血丝”表明他疲惫不堪,但他仍然不放弃儿子,让我感动。 生4:父亲不顾一切地挖掘废墟,徒手挖掘,双手肯定都挖烂了,到处都是血迹,让我震撼。 师:是啊,地震来临,到处一片混乱,父亲又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他可能仅仅是依靠简易的工具、甚至是徒手去挖掘,可他居然能坚持36小时不离开,这种坚定的意志深深打动了我们,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读。 众生起来齐读,读得深有感情。 师:你们读的真好!老师留心听了,你们在读“8小时,12小时,36小时”时语调是由轻到重的,语速也在加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生5:这是因为父亲越来越劳累、疲惫。 生6:这是因为废墟底下的儿子面临的危险越来越大,父亲的心情越来越焦急, 生7:这么长的时间,父亲却不放弃挖掘,我们要读出他坚定的信念。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调查问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所在地 所教年级 年龄 教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可是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定为“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您是如何看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呢?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配合我一起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请在您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打勾,可以多选。若您还有其它答案,请填在后面。 1.您对有效性的认识有多少?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点儿也不了解D 2、在平日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难度吗? A难度很大B有一些难度C没有难度 D 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技能吗?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C不需要技能D 4、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了解有多少?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D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哪些途径? A 优化教学目标 B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C 优化教学结构 D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 E 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G 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以下哪几点? A 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 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C 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D 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E 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效? A 是否是关注“全人”发展的教学 B 是否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 C 是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 D 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A 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B 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 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 D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E 9、分析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A教师行为的有效性; B学生行为的有效性; C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D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灰雀》教学实录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灰雀》教学实录_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灰雀(教学实录) 5、灰雀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一、品读第一自然段,感受灰雀。师:我们先来看看漂亮的灰雀吧。师:看图片:灰雀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美丽、漂亮、可爱……)师: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灰雀,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师:说说你找的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

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里面特别能感受到? (活泼可爱。婉转、非常、惹人喜爱)师:带着你的感受,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师:多么快乐,可爱的灰雀,给严寒的冬天带来了生机,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列宁喜欢灰雀?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师: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每次……都……、仰望、经常师:能用“每次……都……”说一句话吗?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怎么了——生:不见了!(齐)二、学习第3-10自然段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充满新意。比如:讲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讲到诗歌,可以在教室开展诗歌朗诵会;泛读课文时,可以夹杂着录音及录像等。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过程,提倡小组的学习方式 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课改中已凸显出多方面的优越性,然而我发现在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是“活跃课堂”的一种方式。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可在热闹之后一些问题凸显出来了:诸如”滥而不精“、”学而无效“等方面。

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整体的研究,去除那些繁琐杂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任。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等形式,保证合作成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把握评价,促使教师看待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着重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由此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并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它突破了长期来,在各种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促使语文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极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习情况,并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在课堂上我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语法知识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法知识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语法概说 1.语法的性质 语法,是语句中各种单位的组合规 在汉语中,语言单位的组合主要靠两种组合手段:语序和虚词。 五种语法单位 就汉语语言分析来说,可以分成由小到大的五级单位,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构词法 1. 单纯词: 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现代汉语的单纯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绝大部分的单音词都是单纯词: ⑵联绵词是双音的单纯词: ⑶音译外来词都是单纯词: ⑷拟声词是单纯词:拟声词是摹拟各种声音的词,表意作用是使语言具体形象,给人如闻其声的实感。如:砰、咚、扑通、哗啦啦、滴滴答答等 ⑸少数叠音词是单纯词: 2. 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如:朋友、国歌、认清、向日葵、电冰箱等 三、词类 1. 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可以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2.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语法功能:①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 ②不受副词修饰: ③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④能与介词组成介词短语: 3.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或存在、变化的词。 语法功能:①能受副词修饰。 ②大部分动词能带宾语。 ③经常充当谓语,起陈述作用。 ④动词后可以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4.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语法功能:①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②主要作谓语或定语,少数能作补语。 5.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 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

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 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 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 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 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