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湿热敷流程

中药湿热敷流程

中药湿热敷流程
中药湿热敷流程

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

接到医嘱,转抄(床号,姓名,湿敷部位。如:1号1床,张玲,右侧手背中药湿敷一次)。

查阅病历,对病人进行初次评估(姓名,现病史及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如:张玲,右侧手背发痒,诊断:右侧手接触性皮炎。生命体征平稳,无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重点注意有无糖尿病史,因为正常湿敷的温度为50-60°,糖尿病病人皮肤耐受性差,要适当降低湿敷温度)。

七步洗手、戴口罩、携带治疗盘(内置有效期内手消和治疗单)→病房。

三核对(床尾卡、床号、姓名、手腕带,如:一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把你的手腕给我看一下)→核对手腕带→手消—解释(患者的病情,操作的方法及目的,不良反应,如:张玲,你的手背不知接触了什么东西出现红肿发痒,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开了中药湿敷,它是把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只是中药有些发黄,容易在你的皮肤上留下颜色,但此较容易清洗干净,中药是温热的,没有太大的刺激性,你能否接受此项操作,请把你的手给我看一下)→评估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破损、皮疹、红肿、清洁度,如不清洁需协助清洁),→手消→询问(患者在以前接触的中药中有无过敏史,对热的耐受性,对温度有无特殊要求,是否需要协助排便)→评估周围环境(环境清洁、明亮、安静、适宜操作)→交待病人(你稍等一下,我准备好用物就来帮你敷药)。

回治疗室,备物:清洁治疗车,治疗盘,弯盘两个(一个弯盘内置镊子两把,纱布两块,另一弯盘内放纱布一块),量杯,水温计、一次性中单,内置药液的药壶,必要时备敷布及大毛巾。检查药液:1床,张玲,外用中药制剂。打开壶盖,倒适量药液于量杯内,用水温计测温度(一般50-60°),将量杯置于治疗车上。

携用物至病房→三核对,解释→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湿敷部位→手消→检查中单有效期,铺于湿敷部位,置弯盘于适当位置,倒药液浸湿纱布,用镊子轻扭纱布以不滴药液为度,轻触患者手背试温,询问患者温度合适吗?将纱布敷贴于患者手背上→核对时间(15-20分),交待(张玲,有特别痒或者疼痛要

及时告诉我,好吗)→在敷的过程中要自上而下掀开纱布观察皮肤情况(有无发红、过敏、烫伤)并询问患者感受,同时用另一块纱布淋药液保持纱布湿度→20分钟到,交待:张玲,现在敷了20分钟,我要把纱布取下了→取下纱布,用镊子夹取另一弯盘内的干纱布,擦干湿敷部位的药渍,并将弯盘收于治疗车下→整理床单元→手消→交待注意事项(张玲,这段时间我们都会定时来给你做中药湿敷,直到你的接触性皮炎好了为止,如果你还有什么特殊需求可以跟我说,或者手有什么特殊不适及时说。因为你的手是接触性皮炎,这段时间尽量少碰刺激性或化学性物品,洗手尽量用清水,不要用刺激性较大的洗手液或皂液,手上尽量不要擦润肤制剂,饮食清淡一些,这个操作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有什么需要,可以按床旁呼叫器)→携用物回治疗室,再次核对(治疗单、病历、中药壶核对)→记录(如:1-1床,张玲,右侧手背中药湿热敷一次,签名)→整理用物→洗手→脱口罩→完毕。

中药湿热敷流程

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 接到医嘱,转抄(床号,姓名,湿敷部位。如:1号1床,张玲,右侧手背中药湿敷一次)。 查阅病历,对病人进行初次评估(姓名,现病史及主要临床表现,伴随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如:张玲,右侧手背发痒,诊断:右侧手接触性皮炎。生命体征平稳,无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重点注意有无糖尿病史,因为正常湿敷的温度为50-60°,糖尿病病人皮肤耐受性差,要适当降低湿敷温度)。 七步洗手、戴口罩、携带治疗盘(内置有效期内手消和治疗单)→病房。 三核对(床尾卡、床号、姓名、手腕带,如:一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把你的手腕给我看一下)→核对手腕带→手消—解释(患者的病情,操作的方法及目的,不良反应,如:张玲,你的手背不知接触了什么东西出现红肿发痒,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开了中药湿敷,它是把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只是中药有些发黄,容易在你的皮肤上留下颜色,但此较容易清洗干净,中药是温热的,没有太大的刺激性,你能否接受此项操作,请把你的手给我看一下)→评估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有无破损、皮疹、红肿、清洁度,如不清洁需协助清洁),→手消→询问(患者在以前接触的中药中有无过敏史,对热的耐受性,对温度有无特殊要求,是否需要协助排便)→评估周围环境(环境清洁、明亮、安静、适宜操作)→交待病人(你稍等一下,我准备好用物就来帮你敷药)。 回治疗室,备物:清洁治疗车,治疗盘,弯盘两个(一个弯盘内置镊子两把,纱布两块,另一弯盘内放纱布一块),量杯,水温计、一次性中单,内置药液的药壶,必要时备敷布及大毛巾。检查药液:1床,张玲,外用中药制剂。打开壶盖,倒适量药液于量杯内,用水温计测温度(一般50-60°),将量杯置于治疗车上。 携用物至病房→三核对,解释→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湿敷部位→手消→检查中单有效期,铺于湿敷部位,置弯盘于适当位置,倒药液浸湿纱布,用镊子轻扭纱布以不滴药液为度,轻触患者手背试温,询问患者温度合适吗?将纱布敷贴于患者手背上→核对时间(15-20分),交待(张玲,有特别痒或者疼痛要

中药热敷法

中药热敷法 热敷法简史 热敷法是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法。古称溻法。从现有文献看,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及擒方”。《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的冷敷和热敷两种方法。到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汁中”,“擒肿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湿”。这和现在临床常用的湿敷法是完全一致的。 辩证原则 中药热敷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使用安全、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明显。它主要是通过芗与势力的协同作用。使药物更有效地经皮肤吸收,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中药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药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中药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直达病所,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适用范围 1.各种软组织损伤痛。 2.糖尿病足。 3.急性皮炎、皮肤感染、皮肤溃疡。 4.各种骨科外伤中、后期的疼痛、肿胀等。 禁忌症 1.实症、热证、局部无知觉。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月经期、孕妇禁敷腹部、腰骶部。 3.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 4.出血性疾病。 注意事项 1.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 理。 3.布袋、毛巾、塑料布用后清洗消毒备用(或专人专用),一副药可连续使用3-4 天。 4.夏季应防止药物变质,将药包的药物倒入盆内置阴凉处或放入冰箱冷藏。 操作程序 【目的】 1.缓解治疗颈、腰痛,关节痛,脘腹痛等。 2.减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痛(肿痛48小时后)。 【评估】 1.了解患者疾病的主要症状、部位。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操作前洗手,双人核对医嘱(治疗单与病例核对),XX床,姓名,性别,年龄,治疗部位,中药热敷一次。 携治疗盘、快手消、治疗单于床旁,核对床尾卡。XX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问你今年多少岁,请让我核对一下你的手腕带。你好,我是今天的治疗护士,X女士,你今天感觉怎么样(…部位受伤后疼痛)根据医嘱,今天我要给你做一次中药热敷治疗,请问你以前有做过这项治疗吗?(没有)中药热敷呢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中药通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敷于你的患处,以达到减轻疼痛、消肿的作用,你了解这些后,愿意接受这项治疗吗(愿意)请问你平时对中药过敏吗请问你受伤有多长时间了(前天受伤的)已超过48小时可以热敷,现在我看一下你受伤部位的皮肤好吗(充分暴露患处)评估皮肤:你XX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如不清洁需备温热水、小毛巾)。现在我评估一下你疼痛部位的范围好吗请问这里痛吗这里呢(确定疼痛范围,作标记)。现在我还需评估一下你平时皮肤有没有麻木或感觉减轻的情况,请我这里有感觉吗感觉麻木吗(没有)那这里呢(不麻)请你动一下你的脚趾头,好的。请问你平时有轻微活动就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吗(没有)。好的,一会儿我就将热奄包给你敷在这里可以吗(可以)热敷需要20分钟左右,请我你需要上卫生间吗(不需要)那你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快手消洗手。评估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无热敷禁忌症,意识清楚,能配合。 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再次核对医嘱及部位。(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热奄包,温度60~70度(用布包好),大毛巾1块、小毛巾1块、一次性中单2张、快手消、治疗单)。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床位卡及手腕带,请问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做治疗了。取舒适体位。先铺一张中单在治疗部位下面,再次核对治疗部位,请你用手试一下这个温度适合吗充分暴露患处后,将热奄包与热敷部位皮肤接触试温度,适合后敷于患处,再铺一张中单保护床单位,最后用大毛巾盖上。 X女士,中药热敷已经给你敷好了,在敷的过程中,如果太烫你承受不了的话,请您把热奄包移开就可以了,如你有什么不适,比如心慌、胸闷、皮肤瘙痒等情况,请你及时按呼叫器,我中途也会过来巡视的。5分钟时间到,询问患者情况,观察热敷部位皮肤情况(皮肤微红,无水泡、无烫伤),你再敷一下,一会儿我再来看你。15分钟已到,再次询问患者情况,皮肤完好,微红,无水泡、无烫伤。撤出热奄包及治疗巾,用小毛巾擦净皮肤,整理衣物及床单位。X女士,中药热敷已经做完了,你感觉疼痛有减轻吗(好一些)那请你注意受伤部位平时不要负重,注意保暖,不要做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30分钟不要外出,避免外感风寒。请问还有什么需要吗有事请按呼叫器。洗手、治疗单上签字。推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大毛巾清洗后送供应室消毒备用,治疗巾丢医疗垃圾桶,小毛巾清洗消毒备用,包布清洗消毒备用,热奄包按规范处理,擦治疗车,再次洗手,摘口罩,签字。操作完毕。

中医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内科的哮喘、肺痈、高血压等病也适用此法。 【用物准备】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常用药物:青敷膏、金黄膏、伤科消炎膏等。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皮肤过敏者禁用。 2.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中药冷敷法操作流程

中药冷敷法(7分钟) 【目的】:规范中药冷敷法操作程序,使操作标准化、统一化,为临床护士正确执行中药冷敷疗法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鼻衄,蜇伤,也适用于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高热中暑等病人。 一、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中药洗剂(8-15℃)、敷布4块(7-8层纱布)、纱布、凡士林、棉签、镊子3把、弯盘2个、治疗巾、治疗碗、水温计、剪刀、中医治疗单、中医护理操作单、手消毒液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极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 3.口述“医嘱已行双人核对,准确无误,所有物品已在处置室准备完毕,均符合要求。” 二、核对 敲门,推处置车进病室,携治疗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 三、评估与告知 “王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王红”。“我需要看一下您的腕带,请问腕带在哪侧手臂?”“左手”(核对腕带)“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王阿姨,由于您右手臂皮疹处灼热瘙痒,遵医嘱我要为您进行中药冷敷,使用的药物是10%黄柏溶液,请问您同意由我来为您进行此项操作吗?”“同意”“请问您以前做过中药冷敷吗?”“做过”“对中药过敏吗”“不过敏”“对冷的耐受程度怎么样”“挺好的”“我之前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对冷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皮疹处潮红肿胀,没有破溃及水疱”“王阿姨,中药冷敷可以通过药液的渗透作用及冷刺激,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一种操作,治疗时间是20分钟,请问需要我协助您去下卫生间吗?”“不需要”“请您稍等” 评估病室: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良好,酌情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或床帘遮挡。患者心理状态良好,能配合进行此项操作。 四、操作 1.摆体位:暴露操作部位,治疗巾垫于手臂下。(注意保暖)“您这个体位还舒适吗?” 2.六步洗手法(用手背按压取洗手液、手在胸腹之间,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

中药湿热敷疗法

中药湿热敷疗法 热疗法是一种采用温热的方式来改善局部经络气血的运行,消除风寒湿邪、气血郁滞、痰湿凝滞等病邪,达到邪去正安目的的治疗方法,古代称为熨法。《厘正按摩要术.熨法》曰:“每遇病者食积痰滞,结于胃脘,宜辛开苦降以治之。设误服攻下大剂,正气已伤,积滞未去,此时邪实正虚,无论攻下不可,即消导破耗之剂,并不敢施,惟有用熨法外治。”热敷可以分为湿热敷与干热敷。目前我院已开展的中药湿热敷疗法,有温热肌肤、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解表散寒、祛瘀止痛、调和脏腑等功效。我科在老年病专病专科建设中,积极开展中药热敷疗法,是我科具有较好的中医特色治疗特色手段之一,它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病变、中风、颈腰椎骨关节病、软织损伤疾病及各种痛证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中药湿热敷的原理及其适应症 中药湿热敷法使药物直中药热敷接透过皮肤,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并利用不同药物的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的功效。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证。 二、中药湿热敷方法 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或纱布蘸取中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三、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 中药湿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务必遵医嘱使用。还应注意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重点询问有无糖尿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重点注意有无糖尿病史,因为正常湿敷的温度为50-60°,糖尿病病人皮肤耐受性差,要适当降低湿敷温度)。 1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一、仪表:仪表端庄,戴表。 二、核对:核对医嘱。 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诊断:湿疹(湿热内蕴型)。医嘱予三黄洗剂中药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医嘱准确,谢谢老师。 三、评估:口述:敲门进病室。携带医嘱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王女士您好,我是您责任护士XX,请您说一下名字,我看一下腕带,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女士您感觉哪里不舒服?根据您的症状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湿热敷,使用的药物是三黄洗剂,我刚刚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也不在妊娠期,对热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有一片红色的皮疹,没有破溃。 四、告知:王女士,您以前做过中药湿热敷吗?那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湿热敷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利湿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您局部有温热感,操作时间20-30分钟。您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五、用物准备:检查手消毒液,口述:检查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洗手(手背按压取手消毒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物品准备:处置车上层:医嘱执行单、治疗盘、记录单、手消毒液、中药液、湿敷垫(6-8层纱布)、剪刀、水温计、治疗巾、治疗碗、镊子、弯盘、纱布。处置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口述:药液在有效期内,可

以使用。水温计、治疗碗、镊子、纱布、剪刀、治疗巾,所有物品已检查完毕,符合要求。 六、环境与患者准备 推车至病室 (一)评估病室环境:病室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必要时屏风或围帘遮挡。 (二)为患者取舒适体为,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治疗巾垫于手臂下),您这个体位还可以吗? 七、操作过程 (一)核对医嘱,请说一下您的名字好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二)药液,测量温度,口述温度40度(浸湿纱布,拧至不滴水为宜)。(三)现在为您敷药,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适吗? (四)镊子放入回收桶,看表计时。 (五)我会根据您的情况定时过来淋药,我们一会见。 (六)倒药液,测量温度,口述温度40度。 (七)将弯盘置于手臂下,药碗置于患者手臂旁,王女士我来为您淋药,您有什么不适吗?淋药时观察局部皮肤,您的皮肤微红无破溃、水疱,您有痒痛的感觉吗?因为使用的是中药,可能会使皮肤色素沉着,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您不用担心。 (八)洗手,核对,请再说一下您的名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九)看表时间到,王女士,为您撤去敷料。(用镊子撤敷料,同时撤出弯盘。)

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规程

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中药外敷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适用于外科的疖、痈、疽、疔疮、流注、跌打损伤、肠痈等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棉纸、胶布或绷带;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 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4. 取下原敷料,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 6.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7. 若为肿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一是防止毒邪扩散,起箍毒作用;二是通过药物作用以束毒邪,提脓拔毒。 8. 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 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皮肤过敏者禁用。 2. 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3. 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以中间留空隙,围敷四周为宜,不宜完全涂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可在敷料上剪孔或剪一缺口,使乳头露出,以免乳汁溢出污染敷料。 4. 夏天以蜂蜜、饴糖作赋型剂时,宜现配现用或冷藏保存。

中医操作流程图

中医操作流程图 目录 1、毫针法操作流程图 2、电针法操作流程图 3、水针法(穴位注射)操作流 程图 4、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5、火针法操作流程图 6、皮肤针法操作流程图 7、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8、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 9、温针灸法操作流程图 10、盒疚法操作流程图 11、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附一、留罐法操作流程图 附二、闪罐法操作流程图 附三、走罐法操作流程图 附四、针罐法操作流程图 附五、刺络拔罐操作流程图 附六、刮痧拔罐操作流程图 12、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图 13、穴位埋线操作流程图 14、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图 15、刮痧法操作流程图 16、胸椎牵引法操作流程图 17、颈椎牵引法操作流程图 18、中药熏蒸操作流程图 19、中药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20、中药热奄包操作流程图 21、敷药法操作流程图 22、湿敷法操作流程图 23、贴药法操作流程图 24、换药法操作流程图 25、药熨法操作流程图 26、坐药法操作流程图 27、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28、超声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图 29、中药保留灌肠(肛滴法)操 作流程图 1、毫针法操作流程图 评估 物品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可备毛毯、屏风 患者准备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戴口罩 定穴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保暖;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 拇(食)指循经按压腧穴, 询问患者感觉,以确定穴位。 消毒皮肤 选取毫针 进针 行针 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择毫针,检查针柄有否松动、针尖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 消毒局部(穴位)皮肤 由内向外擦拭,直径﹥5厘米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中药湿热敷疗法简介

中药湿热敷疗法简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湿热敷疗法 热疗法是一种采用温热的方式来改善局部经络气血的运行,消除风寒湿邪、气血郁滞、痰湿凝滞等病邪,达到邪去正安目的的治疗方法,古代称为熨法。《厘正按摩要术.熨法》曰:“每遇病者食积痰滞,结于胃脘,宜辛开苦降以治之。设误服攻下大剂,正气已伤,积滞未去,此时邪实正虚,无论攻下不可,即消导破耗之剂,并不敢施,惟有用熨法外治。”热敷可以分为湿热敷与干热敷。中药湿热敷疗法,有温热肌肤、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解表散寒、祛瘀止痛、调和脏腑等功效。中药热敷疗法具有较好的中医特色治疗特色手段之一,它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病变、中风、颈腰椎骨关节病、软织损伤疾病及各种痛证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中药湿热敷的原理及其适应症 中药湿热敷法是利用药物及纱布(或者热敷导子)中药热敷透过皮肤,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并利用不同药物的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的功效。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症。 二、中药湿热敷方法 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热敷装置容器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配合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取出热敷装置容器内的热敷导子(袋)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三、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

中药外敷操作规程

中药外敷操作规程 【目的】 1、缓解因各种疮疡、跌打损伤等病证所引起的局部肿胀、红、热、疼痛,以及慢性咳喘、腹泻等病症。 2、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目的。【操作前准备】 1、遵照医嘱评估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评估患者体质及外敷部位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5、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物、0.9%生理盐水、 油膏刀、无菌棉垫或纱布、面纸、 胶布或绷带。调制新鲜中草药需准备切刀、切板、如调制中药末根据需要备好清水、茶水、醋、蜜、麻油、饴糖等辅形剂。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外敷部位,注意保暖。 3、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4、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上。药末经清水 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于 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5、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护理及注意事项】 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根据药物作用,决定敷药厚薄,如消散药膏宜厚,创面生肌药膏宜薄,一般以 0. 2?0. 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干燥时可取下敷料加水或醋湿润后再敷,亦可将药物刮下,加水或醋重新调制再敷,一般2?3天后更换一次,亦有敷数小时即取下,如哮喘膏。

3、饴糖调制的药物,夏天易发酵,可每日更换药物或加适量防腐剂。 4、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及时对症处理。 5、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6、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消毒。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撒溢别处。 7、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8、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9、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10、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11、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2、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法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一、适应症 敷药疗法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直接作用就是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入体内,随血液的运行到达病所,发挥药理功效而防病治病。 2、间接作用就是药物通过不断地刺激敷药部位的皮肤或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神经、体液、组织、器官等的功能而防病治病。 二、禁忌症 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三、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调制新鲜中草药需准备切刀、切板、乳调制中药末根据需要备好清水、茶水、醋、蜜、麻油、饴糖等辅形剂。 四、操作流程 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新鲜中草药须切碎、捣烂,平摊于棉垫上。药末经清水或醋、蜜等调制成糊状,平摊于棉垫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五、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消毒。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11.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2.敷药疗法为辅助疗法,应作为临床明确诊断及遵医嘱治疗的补

湿敷法评分标准及流程

湿敷法 一、概念 湿敷法是将敷布用药液浸透,敷于患处,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二、适应症 用于丹毒、脱疽、关节炎、手足癣等外科肿疡及皮肤病。 三、禁忌症 疮疡脓肿迅速蔓延、大疱性皮肤病、表皮剥脱松懈症及对湿敷药物过敏者禁用。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湿敷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内容分 值 扣分细则扣分 目的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 结的一种外治方法,达到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的目的 2 回答不全 -1 评估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5分) 1.核对患者(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 诊断,自我介绍,解释目的(6分)。 2.病人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3.病人的体质,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妊娠。心理状态,对操作的认识 及接受程度。 4.病室温度、光线,是否需要遮挡。 5.患者是否需要排便。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10 缺一项 -1 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衣帽整洁(10分),洗手,戴口罩(2 分)。 2. 用物(6分):治疗盘、药液及容器,敷布(纱布),镊子(两把), 水温计、治疗碗,橡胶单,中单,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10 缺一项 -1 用物少一样 -1 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至床边。 2.核对患者(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 诊断,再次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3.根据病情或医嘱再次确定湿敷部位(5分),取合适体位,暴露湿 敷部位,注意保暖,保护隐私(6分)。 4. 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敷料大小合适(3分)。药液温度合适(5分)常规38-41度。敷药前 要辩证:热证凉敷,低于体温,以病人可耐受为宜。寒证热敷,但不 超过50度,老人孩子注意避免烫伤。 湿敷时间、部位正确(5分)。未沾湿患者衣裤、床单(2分)。 5、定时用无菌镊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5分),保持湿润 及温度(5分)。治疗过程中观察(5分)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 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 处理。 6、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 衣着,整理床单位(3分)。 7、相关健康指导。 8、洗手记录及签字(2分)。 60 未核对医嘱 -2未核对患者 -2 未 再次解释 -2 未定湿敷部位 -3 未取合适体位 -2未注意保暖 -2 必要时未遮挡 -2 药液温度不合适-5 未检查药液温度-4 纱布适度过干或过湿 -5 未用无菌镊夹取纱布-4 未定时淋药于纱布上-5 未观察询问观察患者 -4 淋湿衣被-5未清洁皮肤 -3 未做健康指导 -3 未安置患者 -4 未洗手记录各 -3 终末处理1.接触过病人的一次性用品全部扔黄色垃圾袋里。 2.弯盘消毒备用。(5分) 3.橡胶单84消毒液擦拭,晾干备用。 3 未按规定处理各 -1 注意事项理论问答(10分)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 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0 回答不全面各 -1(5分止) 评价1.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湿敷的目的并主动配合。 2.湿敷部位准确、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症状减轻。(5分) 3.操作正确、熟练、轻巧。(5分) 5 一项未达到 -1.5

中药外敷法

中药外敷法 一、概述: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新鲜中草药切碎、捣烂,或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称敷药法。具有舒筋活络、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拔毒等功效。 二、适应症: 敷药疗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等多种病证。 三、操作流程: 1、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 2、操作方法 (1)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 (2)将调制好的药物平摊于棉垫上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 (3)将药物敷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3、护理 (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一般1~2天后更换一次。 (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 四、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 2.应对敷药部位进行清洁。? 3.敷药后,包扎固定好,以免药物流撒别处。? 4.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5.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6.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7.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8.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9.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11.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12.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中医护理之中药湿敷法应用详述

中医护理之中药湿敷法应用详述 湿敷法(古称溻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尽头,敷于局部,通过药液的渗透及冷、热原理,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解以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的一种外治方法。 历史源流 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的冷敷和热敷两种方法。至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汤中”,“擒肿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湿”。这和现在临床常用的湿敷法是完全一致的。 作用机理: 热湿敷法通过热气和湿气作用于皮肤,扩张血管和汗孔,增加血液向皮肤的流量,有利于清除尘垢、分泌物和死亡的皮肤肌细胞;冷湿敷则对皮肤有滋补作用,通过冷的刺激,可使血管收缩,缩小汗孔,减少皮肤油脂和汗的分泌,还可抑制末梢神经活动,减少局部不适感,起到消炎、消肿、止疼、减少渗出的作用;若冷、热交替湿敷,可使肌肉和血管通过收缩、扩张的交替作用而增加弹性,排泄尘垢,提高皮肤的张力,从而使局部皮肤光洁,润泽。 湿敷方法: 湿敷法分为热湿敷和冷湿敷两种方法。二者均可将6~8层无菌纱布折叠为长条形状,一般湿热敷药液温度未50~60℃,冷湿敷药液温度为4~15℃,每次15~20分钟,将无菌纱布放在热、冷药液中完全浸泡,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纱布的两端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或所需施术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纱布(必要时频频将药液淋于敷布上或用塑料薄膜包裹,以保持温、湿度)。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操作前准备: 1、仔细检查患者,根据当前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以确定适应症,了解有 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评估患者体质、湿敷部位皮肤及心理状况; 3、检查应用的药品、物品是否齐备,并依次有序摆好; 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及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以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 治疗信心; 携用物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关闭门窗,嘱患者取合适体位,使患者舒适,铺一次性中单,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治疗碗中,测量药液温度,达到合适温度后将无菌纱布在药液中充分浸湿,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纱布两端拧至不滴水为度,再次核对无误后,敷于患处,询问患者湿敷部位感觉,是否过热或有其他不适,并向患者讲明在湿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时更换一次纱布或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合适的温度。操作完毕,擦干皮肤,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名。 实例应用:

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

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湿热敷操作规范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目的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三、中药湿敷疗法禁忌 (一)禁忌证 1、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二)注意事项 l. 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 2.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 3.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 4.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物内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5.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热敷操作流程 操作前洗手,双人核对医嘱(治疗单与病例核对),XX床,姓名,性别,年龄,治疗部位,中药热敷一次。 携治疗盘、快手消、治疗单于床旁,核对床尾卡。XX床,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请问你今年多少岁,请让我核对一下你的手腕带。你好,我是今天的治疗护士,X女士,你今天感觉怎么样(…部位受伤后疼痛)根据医嘱,今天我要给你做一次中药热敷治疗,请问你以前有做过这项治疗吗(没有)中药热敷呢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的中药通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敷于你的患处,以达到减轻疼痛、消肿的作用,你了解这些后,愿意接受这项治疗吗(愿意)请问你平时对中药过敏吗请问你受伤有多长时间了(前天受伤的)已超过48小时可以热敷,现在我看一下你受伤部位的皮肤好吗(充分暴露患处)评估皮肤:你XX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完整(如不清洁需备温热水、小毛巾)。现在我评估一下你疼痛部位的范围好吗请问这里痛吗这里呢(确定疼痛范围,作标记)。现在我还需评估一下你平时皮肤有没有麻木或感觉减轻的情况,请我这里有感觉吗感觉麻木吗(没有)那这里呢(不麻)请你动一下你的脚趾头,好的。请问你平时有轻微活动就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吗(没有)。好的,一会儿我就将热奄包给你敷在这里可以吗(可以)热敷需要20分钟左右,请我你需要上卫生间吗(不需要)那你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快手消洗手。评估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无热敷禁忌症,意识清楚,能配合。 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再次核对医嘱及部位。(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热奄包,温度60~70度(用布包好),大毛巾1块、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一、仪表:仪表端庄,戴表。 二、核对:核对医嘱。 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诊断:带下证(寒湿瘀滞型),医嘱予吴茱萸中药热熨敷30分钟日一次。医嘱准确,谢谢老师。 三、评估:口述:敲门进病室。携带医嘱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王女士您好,我是您责任护士XX,请您说一下名字,我看一下腕带,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 王女士您感觉哪里不舒服?根据您的症状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热熨敷以缓解您的不适,使用的药物是吴茱萸,我刚刚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也不在妊娠期,对热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腹部皮肤无红肿破溃,干爽无汗。 四、告知:王女士,您以前做过中药热熨敷吗?那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热熨敷是将中药或能导热的物体加热后,作用于人体相应的部位,通过来回旋转移动,达到温经散寒,使气血流通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您局部有热感,操作时间15-30分钟。您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五、用物准备:检查手消毒液,口述: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洗手(手背按压取手消毒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物品准备:处置车上层:医嘱执行单、治疗盘、记录单、手消毒液、毛巾、中药包、凡士林、棉签、测温计、纱布。处置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口述:凡士林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棉签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毛巾、中药包、测温计、纱布,所有物品已检查完毕,符合要求。将药包加热到60-70

中医适宜技术护理操作流程25页word

目录 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2)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4) 二、水针法 (5) 水针法操作流程图 (7) 三、艾条灸 (8) 艾条灸操作流程图 (10) 四、拔罐法 (11)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13) 五、穴位按摩法 (14) 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 (16) 六、刮痧法 (17) 刮痧法操作流程图 (19) 七、熏洗法 (20) 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22) 八、湿敷法 (23) 湿敷法湿敷法操作流程图 (25) 九、涂药法 (26) 涂药法操作流程图 (28) 十、中药保留灌肠法……………………………………… 曲阜市中医院护理部 Nursing care department

一、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3 .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4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 .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四、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 5 .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7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 .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曲阜市中医院护理部 Nursing care department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程最终版

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规程 一、简介:穴位贴敷是指在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 二、适应症:主要用于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三、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用物准备:治疗盘、酒精、药物、医用防渗水敷料贴;若需临时配制药物,备治疗碗、药物、调和剂等。 常用药物:白芥子、延胡索、麝香、白芷、细辛、冰片、米醋等。 五、操作步骤: (一)施术前准备: 1、药物:①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麝香、白芷、细辛、冰片、米醋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加减。 ②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白芷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③药物制备: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的治疗室完成。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

碎,过80~120目筛,备用。

生药粉和米醋、生理盐水的比例约为2克:2毫升,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2、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 3、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 4、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 5、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②术者:医者双手用免洗消毒凝胶消毒。 (二)施术方法 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防渗水敷料贴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使用水(酒)浸渍剂时,可用棉垫或纱布浸蘸,然后敷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 (三)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4~6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