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作者:余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9年第1期字数:3015 字体:【大中小】[编者按]为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优势,指导教师用好教材,杭州市上城区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倡导“单元整组教学”,并根据“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重点研究了三种课型的操作策略:单元导读课、部分感悟课、单示总结课。在11月举行的省级六(下)册学科培训活动中,以杭州市上城区天长小学为窗口,进行了“单元整

组教学”三种课型的初步尝试。

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每册八个单元,每组文章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课文、语文园地都围绕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教材编写角度的改变呼唤教学方式的改变,单元整组教学由此应运而生,试图构建起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意义

1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特点。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围绕专题组织每组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教材往往是围绕单元“主题”,前有布置、中间有提醒、后有检查。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

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成语和四字词语,四篇课文(《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两首》)中,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教师以整组审视的视角,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接性,做到瞻前顾后,整体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优势。教师可以对本组教材进行合理调整、重组,有效整合课外资源进行教学,避免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

2 能有效改变语文教学中“繁、碎、少、慢”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虽然新课程改革即将完成一轮的实验,但是老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不好教,教不完,课时不够。课时确实减少了,可阅读量增加了——一至六年级的课文现每学期均为30篇以上,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增长,低段还不包括识字课。

当我们冷静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也经常会发现一线教师教的是新教材,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采用“分析法”“问答式”,将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缺乏整体意识,很难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高度加以审视。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组块,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要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 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

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量地加大后,产生新的语言合金,发生质的变化,才“奔涌而出”。

“单元整组教学”或着眼于同一题材,接受人文滋养;或着力于同一体裁、同一表达方式,习得表达方法。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同一专题的一组课文教学中“举三”再“反一”。

如,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

学生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比较了不同作家写的同一动物、同一作家写的不同动物,学生在横向阅读、并列阅读、比较阅读中,形象而真切地感受写好小动物的方法,在大量生动的语言例子面前真正体会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4 以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容易形成知识板块

“单元整组教学”在改变教师解读教材思维模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会做合理的学习规划、会收集相关资料、会联系比较地进行学习,会整理梳理知识……因为按单元整体预设教案,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有别于传统课堂,不是本节课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这一阶段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主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搜集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

在块状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不仅明确一组课文的学习重点,而且容易理清整册教材的学习线索。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个“我的发现”可以总结为这样的读写方法:边看边想过电影、仔细观察写具体、神奇有趣寓道理、明贬实褒显亲昵、事物比照写形象、联系语境悟词义、深入思考多体会、遣词用语要合理。这是由各单元课文支撑起来的八种阅读、写作的方法,散落在各个单元里看不出是珍珠,一穿起红丝线,就感到它在熠熠生辉了!采用“单元整组教学”更容易使教师从一组教材走向对整本书的把握。

5 能缩短教学课时,让课外阅读挤进课堂,真正落实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新课程改革至今,小学阶段145万字(平均每年24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落实,不少教师教语文还是停留在教一本语文教材上,有时感觉一本语文书还教不完。

开展“单元整组教学”,可以对教材进行重建。比如可以增加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也可以删减一些繁琐的内容。还可以在一个整体目标的统领下,根据教学的思路与需要,打乱教材中课文与学习园地的排列顺序,那样更能突出重点,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组课文带一本书,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这样就能省出语文课时,用课堂内的语文课时组织课外阅读,达到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只有让课外阅读进课堂,才能真正落实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二、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界定

“单元整组教学”是基于教材的一种教学方式。以现行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可以对本单元课文进行调整、重组,链接丰富的课外资源,进行全盘考虑,把研究的重点从“篇”转移到“单元”。

1 “单元整组教学”不同于“主题式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和“主题式教学”有紧密的联系,在操作方法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单元整组教学”不完全等同于“主题式教学”,它在概念界定上比“主题式教学”更宽泛,适用的范围也更广。“主题式教学”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体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式教学。这里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单元整组教学”中的单元既可以是思想主题一致的单元组,也可以是知识内容相同的单元组;既可以是写作方

法、语言表达方式一致的单元组,也可以是人文主题一致的单元组。也就是说,相同题材、相同体裁、相同写法的一组教材都可以实行单元整组教学。

2“单元整组教学”不同于“导读课教学”

“导读课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点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重点是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导读,使学生对部分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激起阅读整本书的欲望;通过导读,渗透一些读书注意事项,让学生静心进入故事阅读。

“单元整组教学”是基于教材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立足点在课堂,是基于文本又不囿子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课外阅读指导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操作立足于教材本身,是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甚至再开发后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3“单元整组教学”的“部分体验”不等同于“分课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是:“整体感知一部分体验一整体感悟”,在按这一流程操作时,必须走出一个误区,即“单元整组教学”的部分体验不等同于分课教学。针对这个基本流程,许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是在一组课文学习前加一个“总体感知”,即读读一组课文,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它们的共同特点,学完所有课文之后进行一次集体回顾总结,至于中间的部分体验和以前的分课学习并无区别,依旧是教师广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课时目标及教学用时与单课教学一模一样,看不出单篇课文学习与整组教学的联系。

三、单元整组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教学方式转变与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不会改变的。由于备课视角的改变、教材的重新安排,需注意单元目标与单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关系,单元目标要辐射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要回应单元目标,逐步达成单元目标。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维度会更加凸显。

“单元整组教学”运用模块的概念,把几篇课文整合到一条线上来,这条线,可能是一种人文主题,可能是一种文章风格,也可能是一种表达方式。人教版教材主题单元的编排模式,大多是以人文主题为主,“单元整组教学”时教师的目标更多地转向几篇课文的共同主题,注重语言形象的整体把握,易使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过于淡化。有时还会为了整合内容,一味地凸显单元组的主题,而削弱了文本语言的学习,忽略基本的字词句教学。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2整组备课与单篇备课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的主要思想是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课程资源的有效引进而调整教学内容与程序,相对于单篇课文教学而言,更需要教师对整组教材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不能仅仅为了整合,而使教学左顾右盼、在不同文章之间跳来跳去,这其实是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这样的跳跃,不能落实最基础的字词句教学。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有整体的视角,部分感悟时要注意每篇文章的相对独立性,这样也符合阅读习惯。

“单元整组教学”的课时总量要把握好,由于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理想(或应然)状态是单元整组教学的课时量应该少于单篇教学的课时总量,节约的课时用于导读、总结及课外阅读。“单元整组教学”不仅仅是多上一节单元导读课与总结课,而是为了有效整合单元内的每一项学习内容,所以要从整组设计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目标及单元学习流程,这样才能统领全局又不至于顾此失彼。

3学生的阅读期待与学习起点的关系

“阅读期待”是读者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是否深入。教

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在“单元整组教学”中,往往通过一节单元导读课,学生已经了解单元主题、每篇课文的大概内容、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要查找的资料等任务,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过早激发,在学习课文时产生“审美疲劳”。

学生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如果教师不及时调整教学流程,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单元导读课不要导得太深,不能导得过多过细,只需要给学生铺垫一种单元学习的背景、做好一种合理的学习规划即可,具体的学习方法在深入学习感悟时再进行练习、领悟。因为有了单元导读课,教师在部分感悟课上就要联系导读课,注意教学的起点把握,不要人为地从零开始,要从学生的问题开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的兴趣。

4教学的基本流程与个性取舍模式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有其一定的规律,现在老师们比较认可的一种关于“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华中师大附小提出的层进式的流程:“整体感知一部分体验一整体感悟”,其中“整体感知”是前提和基础,“部分体验”是提高和发展,“整体感悟”则是回顾和提升。

但是,“单元整组教学”不一定非要有一定的模式,并非需要每个年级每个单元都要进行这种模式的学习。有的单元特别适合整组教学,如:三年级下册第七组主题:国际理解与友好、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主题“作家笔下的人”。有的年级与单元并不适合单元整组教学。从学段看,“单元整组教学”一般比较适合第二、三学段。一个学期中根据每个单元的教材特点,对1~2个单元进行单元整组学习即可。有时还可以就一组课文的某一点进行整合,不一定要走完整个基本流程。如,可以从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习作,选择一组教材,帮助学生建立文本样式信息库,在非刻意的模仿中进行创新超越。也可以就某单元中,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1~2课整合为一组,如:三年级下册第六组《太阳》和《月球之谜》整合,因为同是介绍宇宙知识、采取的说明方法不同;《果园机器人》和《口语交际——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习作——想象将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整合,从读学写。

四、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课型

单元整组教学一般有三种课型:

1单元导读课(整体感知)

单元导读课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对整组内容的整体感知。它以单元导语为教学切入点,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方式,初步感受单元主题,做好学习规划,激发学习欲望,全面铺垫单元学习背景。

单元导读课的一般流程为:链接学生起点,激发学习兴趣;浏览课文,了解学习内容;学习导语,明确学习要求;尝试实践,规划学习策略。

通过单元导读课,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对单元主题及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学生都会感到得心应手,尤其是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蓄势、准备,可以为下面课文的预习起到铺垫,做好引领,学生预习起来会感到省时省力些,兴趣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提前搜集有关资料,使预习收效更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会更积极,可以缩短教学时间,从而解决人教版教材容量大而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单元导读课以短课形式为宜。

2部分感悟课(部分感悟)

部分感悟课应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科学整合教材之间的内容,充分体现组内教材之间的关联,在整合中比较、感悟。可以是内容主题的整合提升,可以是文章表达方法的整合领悟,让学生习得读写方法与经验。

由于每组教材的特点不同,单元主题的侧重点不同,整合的路径与策略也会不一样,所

以很难形成这种课型的基本流程。部分感悟课重点关注单篇课文与整组教材的巧妙关联,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有的单元课文是描写同一类对象(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可以将这些课文进行比较、分析,从中体会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如:三年级下册第六组《太阳》和《月球之谜》,可以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白鹅》和《白公鹅》,比较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之处。

有的单元课文在思想意义上虽然相同,但是写作的角度是不同的,可以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学生的体验与知识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建立联系,逐渐升华主题。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由四篇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组成,通过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一家三人准备捐献眼角膜的动人事件、飞蛾求生、砖缝中茁壮成长的香瓜子、冷风冷雨中开放的鲜花,体会生命的价值与珍贵。“生命”是一个相对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相对成人化的话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比较课文所选的事例,体会每篇文章作者的感悟,整理表达生命的写作方法,逐渐形成对生命的清晰认识。

有的单元课文与语文园地一些栏目联系紧密,教师要善于发现内在的关联,合理整合教材。如:三年级上册第三组“心中的秋天”,从秋天的情思、欢乐、色彩、声音这些方面向学生展现作者心中的秋天。《秋天的雨》是一篇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向学生展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抓住秋天特有的丰富色彩的事物进行具体描写,把普通的秋雨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表现浓浓的秋意。丰富的描写色彩的词句、灵动的语言是学生积累运用的好材料,本组《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栏目,也是一组丰富的色彩词,与本课的语言有密切的关联。“习作”是写一幅秋天的画,并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教学中就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组块,从而缩短课时。

3单元总结课(整体回顾)

单元总结课是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顾两周左右的学习历程。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强化单元目标,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融会贯通,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单元总结课的大致流程是:“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联系要注意课课联系(横向),字词句段篇章的联系(纵向)。归总是对联系环节所得的质性整理,要扎实。延展与深化要求教师注意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要为知识巩固而总结,为能力成长而总结。

单元总结课可以从这些角度进行总结:整体探求学习规律、整体提升表达水平、全面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查漏补缺调整教学。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以改变教师解读教材的思维习惯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教材真正成为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是一种省时高效的课堂尝试。

整体感知

作者:段红刘荣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9年第1期字数:1887 字体:【大中小】

[设计意图]

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作一通览,并对接下来的分课学习做一规划。“单元整体导读”从教材的单元导语引出阅读外国文学的意义和要求,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交流快速浏览四篇课文的感受,从而确定学生的阅读起点,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整体把握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 交流阅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产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 初步浏览本组课文,了解本组学习内容的主题以及学习本组课文的基本要求。

3 能按照已有的阅读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制订学习规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以旧引新

1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组课文“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大家一定还记得吧?(课件出示“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字样、课文题目、中国古典名著的封面)

2 在世界文学宝库里,除了中国的这些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是课本里曾经向我们推荐过的外国名著,还记得吗?{课件出示封面)

3 同学们在课外也一定读过一些外国名著,能说说你读过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吗?

点评:发现本组课文在整个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联系,体现了教材的系统性,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接触从课内走向课外,体现了教材的延伸拓展。

二、浏览课文,引出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在一篇一篇课文学习之前,我们可以先做些什么?(学生回忆交流)

1 浏览目录(出示目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在随机交流中揭示单元主题“外国名篇名著”,理解“名著”。

预设2:从四篇课文的不同之处引出“梗概”的含义、位置;短篇作品和长篇作品。

预设3:从四篇课文的题目中可以知道这组课文都是以人名做题目。

2 大致浏览课文,谈谈又知道了什么?

预设:知道作家、国籍、译者、主要内容。(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作者的画像)

3 阅读导语(出示导语),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预设1:阅读外国名篇名著的意义。

预设2:出示学习名篇名著的基本要求。

点评:以目录、单元开头的“导语”和整组课文为切入点,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形成单元主旋律,并初步感知单元主题的意义所在,孕育求知欲望。

三、明确要求,选择策略

单元导语还给我们做了哪些提示?你读懂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读导语的第二段。

1 启由读读导语,说说有哪些要求?用笔画一画。

2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表格中学习名篇名著的基本要求。

3 除此以外,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前、之后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汇报,全班交流补充。

根据回答板书整理“之前、之后”要求,梳理学习名篇名著的策略。

点评:通过导语的学习,明确学习任务,并进行补充整理,做好后续学习的规划,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

四、联系课文,尝试实践

1 运用学习规划表,对本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做一个具体学习规划。

2 学生填表,个别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3 教师小结:有了这次实践,课后再去规划其他几篇名著的学习。让我们带着这些规划,走进外国名著,你一定会有更多发现、更大收获。

点评:以一课教学内容为抓手,寻找相同点、不同点,体现单课与整组课文的联系和特

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这种以点带面的规划表,着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部分感悟

作者:楼说行刘荣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9年第1期字数:3648 字体:【大中小】

[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

作为本组单元中的一节部分感悟课,将围绕单元导读课上设计的学习规划展开学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梗概,整体把握作品的大致内容,了解鲁宾逊非凡的人生经历;实现单元导语中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的目标。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精彩片段中的“好处”与“坏处”对照表,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时积极的人生态度,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关注人物命运,并体会这一特殊表达方式的好处。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展后续学习资源,并有意识地为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积累阅读方法,为本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和规划。

[教学过程]

一、联系单元导读课,谈话明确目标

1 周忆学习计划:在单元导读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制订了《鲁滨孙漂流记》的学习规划。(幻灯出示表格见右)说说你对《鲁滨孙漂流记》做了哪些学习准备?

2 教师补充《鲁滨孙漂流记》相关资料。该作品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出版印刷了七百多版,几乎被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幻灯出示各种版本的《鲁滨孙漂流记》)

3 如果你要快速了解一部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大意,有什么好方法?(板书:梗概)

点评:课一开始便回顾出导读课上制订的学习规划,用来指导课堂及课后的学习活动。

二、学习梗概,抓住主要内容

(一)初读梗概,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故事梗概,想一想:这部长篇小说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谁能说说故事的大致内容?

(二)再读梗概,了解故事重点内容

1 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重点是写什么的?(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26年战胜种种困难的孤独生活)

2 再一次默读梗概部分,找一找: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用笔做上记号。

3 交流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以表格的形式出示:没有一个容身的地方;食物很快吃光了;野人会来吃掉他;过着寂寞的生活)

4 同桌讨论:鲁滨逊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

5 交流。

(1)没有一个容身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陋的帐篷。

(2)食物很快吃光了——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野人会来吃掉他——在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

(4)过着寂寞的生活——带回一只狗,两只猫;没有更高的要求;救了土人“星期五”。

6 谁能看着板书,再来说说这部作品的大致内容?

7 拓展原著结尾处的描写:

我回到英国,人人都把我当做异乡人看待,仿佛我从来没有在那里住过似的。

后来,我到约克郡去了,但我的父亲早已故去,我母亲和全家也都不在了,我只找到我的妹妹和两个侄儿。因为我出门日久。大家都以为我已经死了。

点评:本课“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现形式,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一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通过浏览梗概了解作品大致意思,再进一步默读梗概明确作品的重点,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全貌的基础上读其中的精彩片段,由感知整体到深入部分。

三、阅读精彩片段,明确与梗概的连接点

1 浏览故事梗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鲁滨孙漂流记》梗概不到一千字,整本书大约有21万字左右,你愿意读一些精彩片段吗?

2 轻声读精彩片段,思考:(1)这个片段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2)在这个片段中,你觉得哪些揖写很精彩,做上读书记号。

3 交流,说明理由。

4 教师小结:阅读精彩片段时要找到它和梗概的连接点。在后面一篇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学习中,也要用到这个学习方法。

5 阅读交流:在这个片段中,你觉得哪些描写很精彩?

点评:阅读精彩片段时找到它和梗概的连接点,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精彩片段的前因后果,又可以推测片段前后还有哪些精彩之处。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积累学习方法,为《汤姆·索亚历险记》积累经验,以体现教材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整合。

四、品读“好处”“坏处”对照表,感受主人公的人生态度

(一)自读自悟

1 认真朗读“好处”“坏处”对照表,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2 交流批注。(板书学生回答中的精彩词语)随机学习:“知足安命”“聊以自慰”。

3 这样一份对照表,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呢?

4 鲁滨逊在“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中”,能以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在坏事中找到好的因素,这是支持他战胜困难的力量。我们来读读他说的话: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二)对照比较

1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在本文中用对照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课件出示“好处”与“坏处”连在一起的对照表)

2 交流。

(1)用表格的方式更清楚、明了,能更好地罗列问题,清楚地揭示事情的本质。

(2)用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自己的幸与不幸,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有助于鲁滨逊调节心态。

(3)这样的方式能帮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点评:学生自读对照表往往会从内容和主人公的人生态度谈感受而忽视表达方式,通过对照比较,能帮助学生发现对照表清楚、明:确的表达方式。

(三)对读感悟

1 多种形式朗读“好处”“坏处”对照表:同桌对读、个别对读、师生对读,在朗读中体会“好处”“坏处”对照表的精彩。

2 教师小结:这对照表写得多精彩,让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鲁滨逊面对困难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再次回应学生板书的关键词语)

3 在语言实践中尝试解读鲁滨孙的内心世界。

(1)他的这种态度,在精彩片段的描写中还有具体的体现,我们也来猜猜他的想法吧!

(2)填表交流,再次回应鲁滨逊说的话。(课件出示句子)

点评:精彩片段中“好处”“坏处”对照表,是本课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一内容和形式,既体现了鲁滨逊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能帮助学生今后用这样的方法克服困难。通过自读自悟——对照比较——对读感悟,落实知识、方法、态度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这个教学重点的突破,也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会生存”的话题交流打下基础。

五、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 我们阅读了故事梗概,了解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又学习了精彩片段,体会到了人物情感。你还想了解这本书的哪些情节呢?(板书:人物情感)

2 哪些同学读过这本书,对哪个情节有深刻的印象?

点评:课上引导学生读梗概,读片段,课后引导学生读原著,不断加强对读“整本书”的引领力度。

3 在阅读整本书时,请大家关注这些情节描写,相信你会在将要进行的学会生存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有精彩的表现。(课件出示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

点评:及时呈现学会生存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更关注相关情节,更深入思考,以体现单元整组教学意图。

4 教师出示《鲁滨孙漂流记》原著。请要读的同学轮流阅读,并在漂流书签上写下大名,留下一句阅读感言。

5 提示完成学习规划中的课后计划。(课件出示课文学习后的策略)

点评:课中围绕学习规划申的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关注人物命运开展学习。在课快结束时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规划中的课后策略展开活动。同时,设计漂流阅读卡,为总

结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整体回顾

作者:陆燕刘荣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09年第1期字数:2213 字体:【大中小】[设计意图]

运用“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思路,通过回顾单元学习历程,梳理学习收获,初步掌握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一些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篇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回顾本组课文的学习历程,梳理外国名篇名著的基本学习方法。

2 通过交流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收获和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阅读视野。

3 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名句,培养善于积累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组课文学习历程,梳理学习方法

1 调动情感,整体回顾

同学们,第四组课文我们全部学完了,你们还记得有哪些课文吗?再回忆一下,我们这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外国名篇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2 凭借导读课的学习规划表,回顾单元学习历程。

同学们,这组课文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呢?随着学生的回顾,分步出示表格:

教师小结:看来这些学习方法已经深深地印在你们心中,希望你们今后阅读时多运用这些方法,定会有所收获的。

点评:通过对整组课文学习历程的回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二、回忆课文经典片段,重温人物形象

1 《卖火柴的小女孩》:聚焦学生摘录本上摘录频率最高的两句。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有感情地朗读,想一想,此时你有什么话要对小女孩说?

2 《凡卡》:学生自由交流摘录。

教师根据学生摘录的句子,总结摘录句子的不同角度:可以是写景的,可以是人物描写的,还可以是细节描写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摘录精彩语句。

3 《鲁滨孙漂流记》: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与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教师小结:是啊,就是这句话给了鲁宾逊活下去的勇气。怪不得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这段时间下来有多少同学已经阅读过了。随机请几个孩子读读阅读漂流卡上的阅读感言。

4 《汤姆·索亚历险记》:同桌交流精彩片段,说说摘录的理由,教师巡视了解。

教师总结:生动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这些经典的语句传递给我们的。在今后阅读这类写人的作品时,我们尤其要关注这些语句,相信对我们的写作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点评:通过对经典语句的回顾,提高孩子品读课文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经典语句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三、推荐外国文学作品,交流阅读方法

1 学生互相推荐本阶段所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2 交流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困难及克服办法。

同学们在阅读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时最困难的是什么?有哪些克服困难的好办法?

预设1:人物的名字太长,国名、地名生涩,记不住——记简称。

预设2:人物的想法做法很难理解——结合作者及人物的时代背景资料。(学习课文之前策略)

预设3:有些长篇没有耐心着下去——从扉页的故事梗概了解大意,再选择感兴趣的片段阅读。

点评:通过对外国名篇名著的交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初步解决阅读中的困难,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

四、依托“日积月累”板块,积累作品中的经典名句

同学们,尽管阅读外国文学有许多困难,但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因为名著带给我们的快乐很多,给予我们的启发更多,尤其是作品中的经典语句。这一组的“日积月累”中就选了一些来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名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日积月累”中摘录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经典语句)

1 自由读读,想一想:给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句话?

2 请把启发最大的句子抄在文摘卡片上,并试着把它背下来。

3 背诵交流展示,互赠文摘卡片。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我们学校的阅览室里就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让我们多多阅读,不断从书中汲取养分吧。

点评: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名句,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读书习惯。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doc资料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 学设计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科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以每个单元组中的训练重点和习作要求为主线,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破口,以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为落脚点,以整体备课、综合训练、及时评价、反馈矫正为保证措施,以有导向的阅读积累活动和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而进行的阶段性、系列性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教学研究的理论精华和我省单元达标教学的优秀成果,以每个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而构建的整体教学模式,即把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相互联系、递进循环的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学习研讨—综合实践—反馈评价和为完成每个单元组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十种基本课型:整体预讲课、研读训练课、自读训练课、读写结合课、基础训练课、综合复习课、习作指导课、达标测试课、习作评讲课、矫正补偿课以及贯穿整组教学过程始终的两项辅助活动:有导向的阅读实践活动、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 一、四个阶段的任务 1、做好教学准备。它包括教师的整体备课和学生的整体预习两个方面。“整体备课”是优化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它要求教师从整体出发,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读写例话),遵循一条训练主线(习作要求),来全面系统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统筹安排教学任务(每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每一课时教什么,怎样教),设计读写训练序列,安排综合训练和两个活动计划等。整体备课可采用表格式,先由教师个人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按要求认真填写,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互相取长补短,以求得教师对全组教学的整体把握。 “整体预习”就是在单元教学之前,指导学生以全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导读”提示为线索,来感知教材内容、训练重点、习作要求和基础知识,确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教学设计 X年级X册第X单元 主备人:学校、姓名 原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 课程内容 课时规划 总课时 “单元整体课程”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课型1:单元预习课 课型2:精读感悟课 课程内容 课型3:阅读训练课(《XX》《XX》等整合教学) 课时规划 课型4:习作训练课(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指导、习作讲评) 课型5:综合实践课 课型6:群文阅读交流课(《XX》《XX》《XX《XX》) 课型7:整书阅读交流课(《XX》) 课型8:单元整合复习课 总课时 单元教 学目标 课型1:单元预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附:“单元整体课程”自主学习单(中高年级。几个板块、不要太复杂。) 课型2:精读感悟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尊严》《将心比心》 【课型】 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弄明白什么是尊严。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抓住语言训练点: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且学会运用。 3.运用所学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将心比心》。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附:“精读感悟课”自主学习单 同学们,老师发现大家的预习都做到了细心和认真,那预习的效果如何呢?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最后一关“预习效果我知道”。(下发定时定量检测) 温馨提示:审清题目要求,落笔写好字。 1、给下面的字注上拼音。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惬意许配逃难 2、想一想,填一填。 (1)()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2)()疲劳得不能忍受了。 (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4)()满意;称心;舒服。 (5)()拿自己的心去比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师生考试探讨 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已经对《尊严》《将心比心》有了一些了解了,那么现在请看大屏幕。(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讨论,再补充,再讨论) 教师板书:尊严将心比心 二、读课文 1.请同学们带问题读一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写了关于尊严的事情?(看课本) 2.提炼有关描述尊严的段落跟语句。 三、学习语言训练点:体会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感悟人物形象。板书如 1:找一找 (1)外貌描写 读一读:指名读,再补充。 延伸:通过体会描写手法,感悟到人物的什么形象? (2)语言描写(步骤同上) (3)动作描写(步骤同上) 2:闯关挑战 3:评一评 (1)哈默是怎样一个人呢?师提问 生:分组讨论,不断补充 最后出示大屏幕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案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案 【篇一: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小学语文 教科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以 每个单元组中的训练重点和习作要求为主线,以改革阅读教学为突 破口,以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为落脚点,以整体备课、综合训练、及 时评价、反馈矫正为保证措施,以有导向的阅读积累活动和有指向 的生活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而进行的阶段性、系列性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高耗 低效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教学研 究的理论精华和我省单元达标教学的优秀成果,以每个单元为基本 教学单位,而构建的整体教学模式,即把每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分为 相互联系、递进循环的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学习研讨—综合实践—反馈评价和为完成每个单元组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十种基本课型:整体预讲课、研读训练课、自读训练课、读写结合课、基础训练课、综合复习课、习作指导课、达标测试课、习作评讲课、矫正补偿课 以及贯穿整组教学过程始终的两项辅助活动:有导向的阅读实践活动、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 一、四个阶段的任务 1、做好教学准备。它包括教师的整体备课和学生的整体预习两个方面。“整体备课”是优化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前提。它要求教师 从整体出发,围绕一个训练重点(读写例话),遵循一条训练主线(习作要求),来全面系统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 定教学目标,统筹安排教学任务(每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每一 课时教什么,怎样教),设计读写训练序列,安排综合训练和两个 活动计划等。整体备课可采用表格式,先由教师个人在钻研教材的 基础上按要求认真填写,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互相取长 补短,以求得教师对全组教学的整体把握。 “整体预习”就是在单元教学之前,指导学生以全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导读”提示为线索,来感知教材内容、训练重点、习作要求和基 础知识,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主要目的是运用目标定向,激发学 习动机。预习的方法可采用分组 讨论式、提纲导学式、逆向通读式、列表分析式等。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完整版)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说实在的,孩子的哭喊声打动了我,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愿我班的孩子以这种状态开启这段全新的学习旅程。所以,我打断了他奶奶安慰孩子的话,说: 大妈,要不这样吧,您先把孩子领回家,和他好好说一说,然后看看哪位同学离你近,我再让那孩子去家里找他玩,让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让他知道这是一个愉快、温暖的班集体。不要着急,度与陌生的环境,孩子需要接受的时间,您也别责怪他,行不行? 他奶奶一听我这么说,就冲我点点头,说: 雷老师,这孩子啊,以前挺好的,他爸妈非要接他去北京上什么幼儿园,去了北京孩子父母没时间照看他,把他送去全托幼儿园待了两年,然后这孩子就特别害怕老师,害怕学校,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唉,我这老太太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您多费点心吧! 我点点头,然后笑了笑,大妈像是受到鼓励一样,用她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然后连声说麻烦你了。看着老人和孩子离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暗自保证,我一定要把这孩子留在班里,让他消除对老师的恐惧,让他开心的上学。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开学的第四天,他奶奶又送他来上学了,看着孩子不安的表情,我就知道了接下来的情况不会乐观。果然,这次他奶奶和他的反应都更加强烈。他奶奶劝说不成,打算把书包硬放在了班里的空座位上,然后离去,而他好像知道奶奶的做法一样,在我们不注意时就哭着跑出了教室,然后在操场上一直绕着跑道边哭边

跑。记得那天特别热,我和他奶奶站在跑道上怎么呼喊也没用,越是追他,他越是跑得紧,就这样,我们看着他一圈一圈的跑,只当这是他自己的一种内心的发泄。过了一会,孙宇豪可能是哭累了,也跑累了,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但是还是不说话,用一种无辜的眼神望着他奶奶,有用一直难过复杂的眼神打量着我,这眼神里有恐惧,有怀疑,有相信,有恳求。 总之,这眼神一瞬间感染了我。我顺势蹲在孩子的面前,不说话,只是看着孩子微笑,就这样,慢慢的过了几分钟后,我看孩子的表情平缓了些许,就关切地说: 刚才跑的累不累啊,以后跑步可别跑这么久啦,要是累坏了,奶奶和老师都会心疼的。孩子一听我这么说,原本迷茫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盯着我,还是不说话。我慢慢地牵起孩子的手,邀请他一起去班里休息一下,他没有反抗,也没有不情愿,反而像是对我多了一些期待。到班里,我安排他坐在他认识的那个小女孩旁边,那个小女孩叫任俸慧,很懂事,帮他整理好书包坐下,又牵着孙宇豪的手,告诉他不要害怕。孙宇豪这时已经体会到了这个班集体并不是让他恐惧的地方,面前的老师也不是让他害怕的人,所以露出了对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期的期待。 每天回来都进错教室,带回来的饭盒、书包也全不见了,都要去找他回教室,他的东西也是别人发现了再交回来。这孩子上课不停地动,还不时地自言自语,下课尖叫大哭,说要找妈妈、找奶奶!午饭要帮他拿饭盒,吃早餐、午饭时都倒洒或掉得满地都是。餐后要手把手教他收拾饭盒,午休前后要教他拿、收被子,放学要教他收拾文具和书包,还要教会他认准教室的大花标志,早上回校不要走错教室,这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没见过做过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赶紧打电话与家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一、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6、展望未来,无限畅想 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 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 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识。 关于主题单元的设计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的设计很不理解,他们只教主体课文,把“语文天地”或“语文园地”当成练习,对字

词部分还做一做,对拓展阅读、语文活动,有时间就做,时间一紧就不做,考试内容也只限于主体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也就是说,他们仍然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着。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否则就没有真正进入课改。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 北师版在开放单元中,没有主体课文,主题单元就是由“语文天地”构成。如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地名”。 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 主体课文提供两篇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两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 每篇课文后面有两个思考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两个方面。 “语文天地”则是从语文活动的角度设计的,更突出新课标强调的从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 “语文天地”在各学段的栏目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没有变,它是从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方面对主体课文内容的拓展、丰富,对前后知识的联贯,对阅读兴趣的激发,对思维发展的训练,对口语交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对新课标理解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单元整体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思考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该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情感的综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教学大部分是以“篇”为单位,没有统筹整个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教师没有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安排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导致了教学个体脱离了整体。其次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都是零散的,没有一个整体性和统一性,教师没有细节的关注到每一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第三,学生并没有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仍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听为辅,这就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的含义,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初

期阶段,得不到真正的提升。第四,教师讲课没有一个系统的目标,只是笼统的将课本知识串联一遍,没有提出本文的重点,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很难得到真正的体会,教师千篇一律的讲课方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最终导致语文学习得不到提升。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和教学的理念。就是以语文教材主题型的单元为依托,在合理整合教科书、练习内容、整合内容以及引进丰富的课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教学。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 1.单元整体教学具有整体性,语文单元教学在设计以及操作上都突出了整体二字,单元整体教学不是简单的对单元内容进行组合,而是在整体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换句话说就是不仅要在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念和思想,更要根据不同单元表达形式的不同总结不同类型文章所蕴含的深意,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2.单元整体教学具有自主性,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改革的依据和起点,大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精神,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探索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探索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界定及基本流程 1、“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 教材的编排都围绕本组专题合理安排,从导语---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和习作),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有机整体。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总指导思想。这种编排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基于这样的教学思想,我们就进行了单元整组教学的研究。 “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我们尝试通过单元整组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我们可以把单元教学分为“单元整体感知”“单元部分感悟”“单元整体回顾”三个模块的课型及实施策略。 2、“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

整体感知(整体观照,确定目标)→部分感悟(关照整体目标,发挥整体效应)→整体回顾(把握规律,整体提升) 单元整组教学课型一览: 整体感知——————依单元提示,上好单元导读课 部分感悟——————依单元课文,上好精讲课、略读课(单元课文教学) 整体回顾——————回顾单元内容,上好单元总结课 单元巩固运用——上好口语交际课习作指导课、综合性学习课 二、单元导读课的教学(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 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单元导读课的基本原则是: 1、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什么。 第六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有描写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的《乡下人家》;展现异国田园风光的《牧场之国》;生动再现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古诗词三首》;描写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的《麦哨》。通过学习了解了本单元的基本内容,体会出本组教材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 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 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

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 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 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 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对网友有用。篇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就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

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精品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

根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特点进行整合教学

根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特点进行整合教学 引言:小学语文教材多数版本都是以单元的形式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设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单元内所选的内容也是各具特色的,便于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逻辑结构,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根据单元教学特点进行整合教学,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单元教学特点 (一)整體性特点 以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为例,其教学单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单元导读,二是课文,通常编排了四篇课文,第四篇课文一般是略读课文,三是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编排内容比较丰富,在口语交际模块下又呈现很多内容,在这三部分中,课文前的导语可以引入对课文的学习,单元内的课文都是按照导语中表明的主题来编排的,课文的阅读上也有详略之分,听说读写与应用紧密结合,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动态性特点 单元教学就其本身而言相对完整,在整体上又相对独立,学生学习完一个单元后,实际上也是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语文学习过程,每一个单元前编排的导语,也是为学习做好学习计划和准备,单元教学是为语文的学习做出了一个示例,学生有了导语的提示,再结合课文,可以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单元后的语文园地将这一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检视并加以延伸,通过这一过程,获得了目标技能,促进知识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单元教学还能够促进情感提升,单元前面的导语引出了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带动积极情感的表达,如三年级上册第八组(单元)内的课文都是围绕爱来写的,其在导语中已经给了明示,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情感。 (三)综合性特点 每个单元的编排都具有综合完整性,各个部分都互相关联,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专题是保护环境,选取了4篇课文,看看人们对待动物和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何区别,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并在语文园地中探讨为了改善环境我们能做点什么;又如三年级上册第四组导语主题是细心观察,在《花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花,并建议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中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并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发现等等,整个单元的设计围绕导语的主题,把训练听说读写贯穿起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二、单元整合教学操作流程 (一)单元整体感知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蓓菲发表时间:2007-4-17 阅读次数:2101 摘要:在三年“单元整组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本研究提炼总结出”单元整组教学“的五种实施策略,旨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其中同类对比、主题升华、诵读训练、整组练说、课堂练笔等策略均体现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单元整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1964 年,Taba 等学者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 ,以激励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自此,教学策略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迅速发展。研究者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设计相对单一的策略难以圆满应对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一些研究者又试图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寻求系统性教学策略。本研究在三年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单元整组教学”五种实施策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探索的。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本文分别从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和策略优势两方面重点介绍笔者在实践研究中概括提炼的“单元整组教学”五条策略。 一、同类对比策略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教师取得的教学效果的差别反映着他们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埃默等人的一些研究也证明,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的差别,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成绩提高成正比[3 ]67 。本研究的“单元整组教学”五种实施策略,均体现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设计思想,旨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同类对比策略简单讲就是同题阅读,一一对比。具体而言是指要求学生同时阅读描写同一对象(如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 的若干篇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到不同文章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同类对比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依次为:典型课例、初读感知;深入感悟、体验写法;同组类比、领悟异同;实践体会、学以致用。如在“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写作风格”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就四年级上第四单元写同一动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一起进行教学。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一文中这只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大概教学过程如下:初读课文,概括这只鹅的特点;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细读课文,感悟用词的生动形象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感情朗读,读出趣味;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文的特色。接着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与《白鹅》这篇文章一一对比学习《白公鹅》,并总结出它们的异同,直至学习本单元的后面几课写动物的文章,最后迁移到“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种比较学习强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有助于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阅读、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研 究一、研究的原因、背景 <一)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如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如果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花时多收效低”,新课程带来的变革也将是浮光掠影。 <二)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案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案设计,实现最优化的教案效 果?……”我们尝试通过整体教案,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案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 二、课题的界定 单元教案,一般说来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案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案,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案整体。

单元整体教案”是指在小学语文教案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案。 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⑴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案的操作流程及策略。 ⑵学生单元整体自主学习教案模式的探究。 ⑶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目的和要求 总目标: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单元整体教案”,进一步开展方式、策略、基本模式的实践研究,构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体系,整体推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细化为: ⑴通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⑵提高课堂教案效果,发展学生潜能,实现单元整体教案的最优化。 ⑶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案”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案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感悟:教育需要转个弯儿 教案中心也精彩 这是发生在今天语文课上的真实的一幕。《三亚落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但孩子们在朗读课文时,美的效果却没表达出来。究其原因,孩子们有心慌的,有读得太快的,有看不仔细的,原因种种。我想,如果这时我范读一下或再作重点指导,学生听后照做,也就解决问题了。但是,我知道,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不是老师面对学生讲解某种知识技能,然后学生进行掌握与操练从而达到记忆与运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方式去发现,去掌握知识和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觉改变,这是新课程给予我们的新理念。 “失败是成功之母”。于是,为了读得更好,我们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失败”的同学作为成功的代言人站到了讲台前,接受大家的采访。小叶把书本卷成话筒状,首先采访了“金嗓子”小隆,他说:“小隆,你原来不是读得很流利的吗?这一次怎么读错了呢?” 小隆很诚恳地说:“是因为我太心急,读得太快了,就来不及看清后面的词。”“那希望你下次细心点,发挥出你的最好水平。”“谢谢!”小丁接着采访:“小磊,你读的时候怎么多字添字了?” 小磊不好意思地说:“我读着读着很顺,就随口加进去了,没仔细看,太不应该了。”未等同学们开口,小霞就自我检讨说:“我是胆子小,心里一紧张,才读错了。”婷婷马上说:“那你以后可要多争取读书的机会,提高你的胆量啊!”……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认真而深刻地反思着自己,失败的宝贵经验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了曾经失败的同学心里,也刻在了没有遭遇失败的同学心里。看着孩子们的认真劲,看着他们涨得通红的小脸和发光的眼睛,我着实很受感动。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唤起的学习激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想必也是老师一味的灌输所难以实现的吧。 这一堂语文课,第一次跟孩子们读了整整一节课,第一次完整地看着孩子们从读破句、打疙瘩到流畅地读,第一次看着孩子们从不会到会,甚至能在朗读中用上自己的一些感情处理。感觉真不错!虽然这堂课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没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我觉得很坦然。因为,这样细致而深入的教学远比那些拥有美妙外壳而匆匆走过场的来得真切;因为,我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孩子们自己体验失败,感受到了成功。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人类的伙伴——可爱的动物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一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又绚丽地落下。每一天都 有一些生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一些生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一些生命永远消失。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人类孜孜不倦地生产劳动,花草日夜不停地吐纳芬芳,而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人类的知己、亲人、老师。人类的小伙伴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 本单元围绕着“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3篇 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一一对动 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前两篇课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后一篇课文《白鹅》及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在他们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 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本单元让我们走近这些小伙伴们,一起去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猫的调皮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儿女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子恺先生笔下白鹅别有趣味的髙傲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人类与动物的交流方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二,单元教材解析 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一篇是另一位作家写的动物。每一篇内容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猫》 内容简介: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要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 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母鸡》 内容简介: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用前后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课时 《白鹅》 内容简介:课文作者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特点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情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内容简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写清它的特点。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写清动物的特点,体现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课文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点击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优势,指导教师用好教材,杭州市上城区在2008年上半年开始倡导“单元整组教学”,并根据“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重点研究了三种课型的操作策略:单元导读课、部分感悟课、单示总结课。在11月举行的省级六(下)册学科培训活动中,以杭州市上城区天长小学为窗口,进行了“单元整 组教学”三种课型的初步尝试。 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每册八个单元,每组文章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课文、语文园地都围绕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教材编写角度的改变呼唤教学方式的改变,单元整组教学由此应运而生,试图构建起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意义 1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的特点。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围绕专题组织每组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教材往往是围绕单元“主题”,前有布置、中间有提醒、后有检查。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 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成语和四字词语,四篇课文(《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古诗两首》)中,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教师以整组审视的视角,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接性,做到瞻前顾后,整体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优势。教师可以对本组教材进行合理调整、重组,有效整合课外资源进行教学,避免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 2 能有效改变语文教学中“繁、碎、少、慢”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虽然新课程改革即将完成一轮的实验,但是老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不好教,教不完,课时不够。课时确实减少了,可阅读量增加了——一至六年级的课文现每学期均为30篇以上,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增长,低段还不包括识字课。 当我们冷静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也经常会发现一线教师教的是新教材,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采用“分析法”“问答式”,将课文讲解得支离破碎,对一些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缺乏整体意识,很难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高度加以审视。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组块,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要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 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量地加大后,产生新的语言合金,发生质的变化,才“奔涌而出”。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广外外校小学部杨洁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背景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教学内容为依托,在整合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为什么能得到广大老师的青睐?第一,“单元整体教学”破解了语文“耗时低效”的顽症。我们在使用教材是,可以把一组教材整合起来教学,也可以把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起来教学,不仅节省了课时,而且提高了效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单元整体教学”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以“综合性”、“实践性”学习活动为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单元整体教学”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文本解读、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模块和策略 (一)单元整体感知──“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对于课堂,目标导向是重要的。对于整个单元,目标导向就更显得举足轻重了。因为,它将在一个单元的范畴里发生影响。我以人教社教材第七册为载体,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深深感觉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非凡: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我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 1.导趣──唤起体验,贯穿始终。 单元整体感知,强调学习中的“经验穿透”。教学第一组课文“自然奇观”,聊谈的话题是“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游玩,最神奇的是什么地方?”第四组课文“作家笔下的小动物”,聊谈的话题是“在你的童年时光里,有哪些小动物与你朝夕相处过,给你留下美好回忆?”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阅读每一篇课文时,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联系,一边倾听作者的聊谈,一边为作者能够形象地表达经历而折服,自己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积累,想要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 依据教学需要制定研修计划,计划紧密结合教学实际,至少提出一个拟攻克的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下面是关于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41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 21 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六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基本情况如下: 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平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近50%,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 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有何嘉俊、张志文、刘汶锋等,他们上课有时不专心、学习较懒散,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及缺少学习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陈晓君、欧敏玲、李杏华、麦均仪这四名同学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习作7课,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习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所设各题,可能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