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实习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实习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实习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论

1.1 目的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任务主要有:

(1)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地质情况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填图工作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培养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现象和分层标志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和团队分工合作、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1.2 时间安排与工作

实习总时间从9月30日—11月13日,分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数字化阶段,踏勘阶段,填图阶段,报告阶段,日程安排见表1。

表1 日程安排表

其中野外填图实习工作共14天,分为填图区外围路线踏勘、实测地层剖面、填图区内GPS定点描述、节理统计、野外能力考查等几部分。

1.3 学习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次实习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项目有:野外踏勘;填图区内地质现象的了解;数据化工具的使用;实测地层剖面;野外填图;构造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岩石、矿物及化石的观察辨别;野外资料综合整理;地质报告编写。具体的要求和内容如下所述:

学习掌握:(1)点的记录内容和记录格式;(2)信手剖面图和素描图的绘制;(3)踏勘区的岩层的分层标志;(4)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5)沉积岩的分层特征及接触关系(6)岩浆岩与围岩的三种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关系;(7)几种劈理观察(劈理折射、层间劈理,流劈理);(8)硫化物的矿化现象等。

了解踏勘的目的及测区的区域地质概况,掌握踏勘路线的选择和踏勘方法。逐步培养对构造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踏勘范围西起海洋山九牛河油麻石,东到都庞岭林场,北起牛塘,南到农机校,东西约12千米,南北约3千米。

1.3.2 填图区内地质现象的了解

学习和掌握:(1)填图区内出露地层的主要岩性和分层标志;(2)岩石特性和表生植被的关系;(2)填图区内断层的的观察方法和确定;(4)填图区域的确定;(5)向、背斜位置的确定等

填图范围西起西山坪,东到灌阳县城,北起池家坝,南到农机校,面积约4平方公里。使同学们了解填图区内的大概情况,为后期的野外填图做好准备。

1.3.3 地学工具的使用

学习和掌握:(1)学会使用Mapinfo进行地形底图的数字化;(2) 学习GPS的基本知识及使用GPS定点;(3)使用Mapinfo进行区、线、点的绘图和编辑;(4)学习和使用RS进行辅助填图。

数字化填图方法不仅是图幅更形象直观,也提高图幅质量和填图效率。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1.3.4 实测地层剖面

学习掌握:(1)实测地层剖面的选择和测量方法;(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3)地层界面的特征及填图单位的确定;(4)岩石(化石)的识别和鉴定;(5)标志层的确定;(5)样品和标本的采集编号;(6)地层剖面资料的整理及剖面图和综合柱状图的编制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野外分工协作能力;岩石识别、鉴定能力;资料整理和制图的能力等。

学习掌握:(1)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布置原则方法;(2)观察点的确定、描述及运用“V”字型法则勾绘地质界线;(3)认识各种构造现象的观测、描述和形成机制的分析及相互关系;(4)野外资料的整理和地图的绘制。逐步培养独立及分工合作能力和对测区地质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填图使用1∶1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填图不仅采用传统填图方法,还采用了数字化填图方法和工具。定点采用GPS仪定点和传统的地形地物定点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工作工作的效率还使图面更加美观。

1.3.6 构造观测和分析

学习掌握:(1)沉积岩的原生构造;(2)地层接触关系;(3)小型褶皱的观测,褶皱几何要素的测定;(4)断层的观察、断层性质、产状、规模的确定;(5)节理的观察、统计及节理图的编制;(6)劈理、线理、劈理折射的观测;(7)掌握小构造与大构造的关系、运用小构造推测大构造的方法。巩固和提高综合观察和分析能力。

1.3.7 岩石、矿物及化石的观察

学习掌握:(1)野外主要岩石类型的肉眼鉴定、描述及定名方法;(2)了解主要化石特征、化石组合及时代意义。

1.3.8 资料综合整理、地质报告编写

学习掌握:(1)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整理;(2)地质发展史、沉积发展史的分析方法;(2)测区地质地形图、图切剖面图、构造纲要图、节理玫瑰花图的编制;(3)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培养综合分析、地质制图和专业表达的能力。

1.3.9 野外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实习使我学会了很多,也是我懂得了很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基本上完成了本次实习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获得了很多的经验教训。表 2 列举了实习期间野外完成的工作量

表 2 野外完成工作表

1.4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东边缘,地处东经111°07'-111°10',北纬25°28'-25°31',属广西灌阳城关管辖。县城有公路与周边各县相通,距湘桂铁路的全州、桂林站分别为60和159km。灌(阳)—百(里)二级公路自北南通过灌阳,向北经全州石塘镇在兴安百里村与322国道相接可达湖南;向南经过栗木镇在阳朔县城与321国道相连可以抵达广东;有省道与湖南道县直接相通。各实习点均有乡、村公路通行,交通比较方便图1。

图1 灌阳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灌阳县像一片弯曲的桂花树叶,镶嵌在海洋山与都庞岭山脉之间。东面与湖南道县、

江永相连,其它三面与同属于桂林市辖区的恭城、灵川、兴安、全州接壤,总面积1863平方千米。有大小河流47条,主要河流为湘江西域支流灌江,全长144.23m,由南向北流经测区东沿。江水清澈,水流较急,部分河段可通航,有利于筑坝引水,灌溉农田;江中河砂资源丰富。次要河流为南西--北东向的九牛河, 河水清澈见底,水量虽然不大,但却是沿河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之源。

由于灌江水的滋润,灌阳县建县较早。西汉文帝前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建县,始称观音县;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改称灌阳县,一直沿用至今,现属桂林十二县之一。灌阳城人口约2万,以汉族为主,兼有壮、瑶,生习无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广阔。

灌阳实习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灌阳县城周边地区,区域地质踏勘路线西至九牛河油麻石,东到都庞岭林场等地。

该地区东有中山都庞岭,南北走向,主峰韭菜岭,海拔高度2009.3m;西有中山海洋山,亦为南北走向,主峰宝盖山,海拔高度1944.0m。山势层层降落,到测区构成南北延伸的低山地地貌。区内最高山天花板,海拔630.3米;最低灌江,海拔约240米,相对高差约390米。

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年气温最高40°C, 最低-7°C,平均17—18°C,年降雨量约1552mm,多集中在3—6月份。粮食以水稻为主,副产小麦、红薯、萝卜。经济作物有油茶、花生、药材、松脂,盛产枣子、雪梨、柿子、柑橘等水果,尤以蜜枣闻名。木材较丰富,以松、杉为主。

1.5前人研究概况

灌阳地区内地层曾经历过剧烈的构造运动,造成其地质概况复杂而全面,因此具有良好的探索和研究价值。曾有许多学者和相关单位对本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有:

冯景兰(1929年)、李四光(1937年)、王嘉荫(1943年)对本区进行了路线地质调查,且有李四光著的《南岭何在》一书。

赵金科、张文佑(1952年)在本区编制了1:25万区域地质图。

1956—1959年,吴磊伯在本区进行过地质调查,并著有《湖南地质构造系统》一书。

1960年,中南大学在本区编制了1:20万地质图及地质报告。

1974年,湖南区测队完成了道县地质图及说明书。

1982年,广西第一地质队完成贵东幅等五幅1:5万地质图及说明书。

桂林工学院(原桂林冶金地质学院)自1985年把本区作为填图和科研基地以来,对本区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一批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如欧阳成甫、李少游、张家志等对本测区的地层、古生物、构造、岩浆岩等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1.6 实习教学方式

以野外地质现象观察为基础,采用现场教学法教学。在踏勘和实测剖面前期阶段以教师指导为主;在填图阶段,先由教师指导逐渐过渡为学生独立完成。室内学生对野外采集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图件的制作,由教师检查、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适时地穿插“测区及区域地质概况”、“数据化填图方法”、“实测地层剖面资料整理”、“填图工作方法”、“沉积相及地质发展史分析”、“构造分析”、“地质报告的编写”等讲课内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概况是指在填图区所处的一个区域的总体地质概况。他主要包括区域内的

地层和构造,通过对其的了解、观察、分析得出得出区域地质的总体情况,同时得到区

域的沉积、构造发展史,为填图区内的地层、构造分析做好准备。

2.1 区域地层

本区区域地层发育,出露完好,分布广泛。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

(O )、泥盆系(D )、石炭系(C )、

白垩系(K )、第四系(Q )。其

中奥陶系与泥盆系下泥盆统(图

2)、白垩系与下伏老地层均为角

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这也是划分

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三

个构造层的标志。其余地层之间

为整合接触关系

早古生代构造层包括寒武系

和奥陶系,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的

复理石碎屑岩建造,经加里东运

动岩石均遭受浅变质,并构成地

槽褶皱基底;泥盆系至下三叠统以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的连续沉积,属地台阶段的盖

层沉积;白垩系是陆相红盆沉积,按陈国达观点系地洼阶段之产物。

晚古生代构造层包括泥盆系下泥盆统(D 1)、中泥盆统跳马涧组(D 2t )、中泥盆统棋

子桥组(D 2q )、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 3s )、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下段(D 3x 1)、上泥湓统锡

矿山组上段(D 3x 2)、上泥盆统邵东组(D 3sh )、石炭系下石炭统岩关组(C 1y )、二叠系

(P )。属石英砂岩建造,以浅海碳酸盐沉积为主。

其中下泥盆统为紫红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底部为含砾砂岩、

含白云质团块泥质砂岩及花岗质碎屑岩。具冲淤构造、平行层理、粒序层理、交错层理、羽状层理、冲刷面及波痕。

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上部为灰绿色石英粉砂岩,石英细纱岩夹豆状赤铁矿层下部为细

粒石英砂岩、泥质粉沙岩,具雨痕、波痕、水平层理、沙泥薄互层理及水平虫迹。

图 2 奥陶系与泥盆系下泥盆统的角度不整和 图中的破碎带为不整和接触面

中泥盆统棋子桥组厚度约541米,其上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白云岩化灰岩及白云岩;

中部为深灰色厚层状中晶白云岩及枝状层孔虫白云岩 (图 3),下部为深灰色细晶白云

岩夹纹层状白云岩及枝状层孔虫白云岩,发育方解石脉。

上泥盆统佘田桥组、锡矿山组、

邵东组、石炭系的岩关组为本次实

习填图地区的研究地层,将在测区

地层一节中详解。

中生代构造层包括侏罗系(J )、

白垩系(K )、第四系(Q )、为内陆

红盆沉积。其中侏罗系厚约120米,

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灰白色泥岩、

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

中部含可采煤层,下部为砂岩及薄

煤层;白垩系厚约1288米,主要为

砾岩、砂岩和砂质泥岩;在填图以

不整和的形式覆盖锡矿山组下段地层之上,仅少面积出露;第四系厚约0-38米,为残

积层、冲击亚粘土、粉砂、砂、砾石层。 2.2 区域构造

区域构造发育,露头较多且较完好,分布广泛。主要的构造类型如褶皱、断层、节

理、劈理都有分布,构造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和识别。区内各类构造总体特征描述如下:

2.2.1 褶皱

区域褶皱为灌阳复式向斜,由泥盆系至二叠系地层组成,相对简单而开阔,具盖

层构造特点。灌阳复式向斜的本特征是:南北长约60千米,主要由泥盆系(D )至二叠

系(P )地层组成。核部地层为石炭系和二叠系,两翼为泥盆系,倾角30°~40°,轴

向近南北向,轴面向东倾。该向斜相对来说较开阔,两边均发育区域性断层,但切割面

不完整。次一级构造发育,较大的褶皱有七个,在测区内都可以观察到。

测区位于灌阳复式向斜的近核部,次级褶皱非常发育,在填图范围内,从西向东主

要有西山坪背斜、农机校向斜、陈王塘背斜、恶猫岭向斜、罗家坪背斜、410.3高地向

图 3 枝状层孔虫白云

斜共七个,它们总的特征是:

(1)均为近南北向延伸的平行褶皱。

(2)规模大小不等。长一般为1000—7000米,宽一般为100—700米,长度与宽

度之比在3:1—10:1之间,属短轴褶皱。

(3)根据两翼优选产状、轴面产状、枢纽变化,地貌表征可知该区的褶皱主要为

直立倾伏褶皱,次为斜歪倾伏褶皱。

(4)翼间角为40°—148°,多为开阔褶皱。

(7)据轴向及主压应力方位计算,结合区域应力场(节理统计、分析下面有阐述),

本区褶皱是印支运动受近东西方向水平挤压的产物。

(7)具多期活动性。

2.2.2 断层

区域断层主要有三组类型的断层:第一组是南北向的纵向断层,为数最多,规模最

大,平行于褶皱轴向,且多位于背斜的东翼或近核部,多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相继活动先

逆后正的断层;第二组是北东东向的平移断层;第三组是东西向的平移断层。本区断层

为脆性断裂,其断层带发育,多被方解石充填或胶结,常构成方解石脉及方解石胶结的

角砾状结构。因碳酸盐岩地层中愈合力强,发育在其中的断层的断距均不大。断层主要

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具多期活动性。

2.2.3 节理

本区的节理具有类型复杂,

性质多样,多期叠加的特点。

按节理走向与褶皱枢纽的关系,

可以分为纵节理、横节理和斜节

理。按节理的力学性质分剪节

理、张节理以及复合型节理,其

中跳马涧组砂岩中的就属于复

合型节理(图 4羽饰 )。

按形成时期可分印支期褶

皱前的X剪节理及张节理,印支期褶皱后的X剪节理及张节理以及燕山期的X剪节理和张节理。

它们之间的区分除了根

图 4羽饰

据一般规律进行分期配套加以区分之外,印支期褶皱的节理的产状与地层层面垂直或近

于垂直,印支期褶皱后的节理一般与层面斜交或平行,而燕山期的节理与层面斜交,且

与地面垂直或近于垂直(据湖南区测队)。其中雁列节理和雁列在测区的碳酸盐岩地层

中,特别是在断层带的附近,常见到雁列节理和为方解石充填的雁列脉。规模一般不大,雁列带长一般为0.5—2米,雁列带宽一般为10—30厘米,雁列角多为40°—70°,有

左列、右列之分,有时可组成共轭雁列脉,如图5所示 。根据雁列节理和主要反映晚

期北北东向挤压的产物。

2.2.4 劈理

本区劈理非常发育,按传统分类分为破劈理、流劈理和滑劈理,按结构分类本区主

要见有板劈理、间隔劈理和褶劈理。破劈理或间隔劈理主要发育在上泥盆统和下石炭统

泥晶灰岩和泥岩。流劈理多见于中、下泥盆统的泥质砂岩中,在寒武系和奥陶系的富泥

质的板岩中,广泛发育板劈理,岩石具良好的可劈性,使岩石劈裂成平整的石板。滑劈

理或褶劈理主要见于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板岩中,可见以一定的间隔(0.5-1cm )切过先

存在的板理,使早期的连续劈理发生挠曲或细微褶皱。在泥盆系中局部可见到劈理折射

现象(图6),可能是燕山期南北挤压的结果。

按劈理与褶皱的关系分,有层间劈理和轴面劈理。它们的大致区别是:(1)层间

劈理发育在褶皱的翼部,轴面劈理发育在近轴部;(2)因本区的褶皱属于开阔型褶皱,因此,层间劈理与层面夹角一般较小,而轴面劈理与层面的夹角一般较大;(3)层间

图5 共轭雁列脉 图 6 劈理折射现象

劈理不穿层,通过不同的岩层时因为岩性的差异可发生折射现象;而轴面劈理可穿层,在通过不同的岩层时可构成扇形或反扇形(本区主要为正扇形)

2.3 区域岩浆岩

测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但外围西侧有海洋山花岗岩岩体,外围东侧有都庞岭花岗岩岩体。

海洋花岗岩岩体:为加里东期形成的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呈灰绿色,块状构造,中到粗粒似斑状结构,矿物成分有石英、云母、长石等。斑晶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云母。正长石呈灰白色,板柱状,自形到半自形晶,粒径1-3cm,两组解理发育,含量约35%;斜长石呈灰绿色,柱状,自形到半自形晶,粒径1-2cm,含量约30%;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粒径0.5-0.8cm,含量约15%;黑云母成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珍珠光泽,粒径为0.1-0.5cm,有的风化成绿泥石,含量为15%。含有包体和捕虏体。出露380平方公里,它侵入寒武系并使之蚀变,它又被下泥盆统沉积所覆盖,在接触面附近均可见到花岗岩—花岗质碎屑岩—碎屑岩的过渡系列(这在九牛河油麻石可以见到)。海洋山花岗岩与下泥盆统之间属沉积接触关系(图 7 ),证据如下:

1.岩体从西到东,越靠近接触带,风化越强

2.上覆岩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岩,颗粒由粗到细

属沉积接触

3.岩体无冷凝边构造,围岩无热蚀变现象,亦无岩脉穿插;

4.上

7

覆岩层的层理与接触面基本平行。

都庞岭花岗岩岩体:由西体和东体组成。西体为加里东期细——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面积76Km2,同位素年龄为407-422Ma;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岩体侵入寒武系,被燕山期岩体侵入;与上古生界多为断层接触,局部被泥盆系沉积覆盖。岩石灰白色,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钾长石组成,多呈半自形板状,含量5%-10%;基质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东体为燕山早期的似斑状细中——中粒黑云母花岗岩,面积约170Km2,同位素年龄为174Ma。斑晶由钾长石构成,肉红色,卡氏双晶发育;基质由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组成。斜长石灰绿色或灰白色,部分绢云母化,板柱状,半自形晶。和钾长石的总含量为40%-50%;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含量20%;黑云母,黑灰色,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含量约10%-15%。

东体与西体为侵入接触关系。判别侵入接触的依据有:

1、岩体呈岩脉穿插于花岗岩中;

2、花岗岩在接触面附近有热蚀变(硅化)现象;

3、花岗岩近接触面处可见冷凝边。

在都庞岭林场入口处见东

体花岗岩体与寒武系变质砂

岩的侵入接触关系(图 8 )。

判别依据有:

1.接触面呈波状起伏。接触面

分界明显

2.接触面附近可见花岗岩结

晶颗粒变细,具冷凝边现象。

3.在寒武系地层中可见少量

岩脉穿

都庞岭林场本部东约100米的小河边见到东体与寒武系呈断层接触(图 9 )。判别断层接触的依据有:

1、岩体与围岩之间有一断层;

2、岩体从西南到东北依次为:变质砂岩→板岩→有一定破碎的硅化的变质砂岩

→花岗碎裂岩→绢云母碎裂花岗岩→碎裂花岗岩→未变形和蚀变的正常花

岗岩。

3、岩体无冷凝边,围岩无热蚀变现象。

综上所述可知,岩体与围岩之间的三种接触关系,在该区内均有发现。

2.4 矿产

在区域图幅内共有矿点33处,有钼,铅,锌,锡,钨,锑,砷,铁,冰洲石,水晶,重晶石,萤石及煤,石灰石及石材等矿种。其中黄关萤石矿为中型矿床。石灰石及石材等极为丰富。

黄关萤石赋存于加里东期都庞岭岩体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岩的裂隙中。矿石成分主要为萤石,石英及少量石蛋白石,叶蜡石等.呈致密状和条带状。萤石的富集具有北富南贫,上富下贫的变化特征,品

位较高。

测区内沉积矿产极为丰

富。在上泥盆统邵东组和下石

炭统岩关组的大部分石灰石

可以烧石灰和制造水泥。据1

1个石灰石样品分析sio2

1.57%, Al2O3 0.34%,Fe2o3

0.43%,CaO 53.3% MgO 1.32%

烧失量41.96%。

图 10 跳马涧组上部的豆状赤铁矿

在锡矿山组上段(D3x2)的泥灰岩,粘土岩风化后的粘土矿,是灌阳县水泥厂制造水泥的校正材料(在农机校东100米的采场就是)。在跳马涧组上部,具有多层(3-5层)赤铁矿(图 10),分层厚度一般为0.5-1米,有条件时可作水泥的硅铁校正材料

在邵东组的灰黑色厚层-巨厚层状的泥晶灰岩,可作良好的板料。因磨制的材料呈均匀细腻的黑色,故俗称"黑玉"。

灌阳地区内地层曾经历过剧烈的构造运动,造成其地质概况复杂而全面,因此具有良好的探索和研究价值。曾有许多学者和相关单位对本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见绪论-----前人研究成果。

第三章测区地质

测区的地质主要为出露的地层和发育在其中的构造现象,下面将分别对地层和构

造别做描述。

3.1 地层(第三章)

测区位于灌阳县城西部,大体位于灌阳复式向斜近核部.测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上泥盆的佘田桥组(D3s),上泥盆的锡矿山组(D3x),锡矿山组有分为锡矿山组下段(D3x1)及上段(D3x2),上泥盆的邵东组(D3sh),下石炭的岩关组(C1y),白垩系(K),第四系(Q)。其中白垩系(K)局部少量

出露在锡矿山组下段(D3x1)地层上,在测区内仅有两个地方出露,为红盘沉积物。测区内出露的地层除白垩系地层不整和覆盖在锡矿山组下段(D3x1)地层上,其他都为整和接触。灌阳地区区域地质图(图11,)可以很好地表现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图 11 灌阳地区区域地质图

3.1.1 佘田桥组(D3s)

厚约460米,上部主要为灰白色厚层状亮晶泥屑灰岩、纹层状灰岩及白云岩,且

具有粒序层理、鸟眼构造及交错层理;下部灰色中至厚层层孔虫泥晶灰岩、核形石

灰岩夹纹层状灰岩和白云岩,具示底构造及迭层构造,产双孔层孔虫(Amphipora)、

球状及半球状层孔虫及珊瑚、腕足类化石。其顶部黑灰色、具刀砍状构造的白云岩

是佘田桥组(D3s)与锡矿山组下段(D3x1)泥晶灰岩的分界标志。

3.1.2 锡矿山组下段(D3x1)

厚约309米,上部深灰色厚层状白云岩化燧石结核砂屑灰岩夹白云化碎屑灰岩、泥晶灰岩;中部为深灰色癞痢状白云化泥晶灰岩与泥晶、粉屑灰岩互层,偶尔夹泥晶灰岩;下部浅灰色薄层至中厚层泥灰岩、泥质灰岩、泥晶灰岩;本组产云南贝(Yunnanella)、小云南贝( Yunnanellian)、弓石燕(Cyrtospirifer)等化石。

癞痢状白云化泥晶灰岩夹泥晶灰岩一般作为该组下段的标志层。其与上段地层(D3x2 )的分层

标志为:下段以癞痢状白云岩化灰岩夹泥晶灰岩结束,上段以泥灰岩、页岩出现。在其底部与佘天

桥组(D3s)分界处有一厚约1米的薄层泥灰岩,因其易风化,在地形上表现为负地形。

3.1.3 锡矿山组上段(D3x2)

厚约70米。上部浅灰色中至厚层状泥晶灰岩、纹层状灰岩夹白色泥晶灰岩,顶部为灰色中至厚层状扁豆灰岩泥晶灰岩的韵律层;有一厚约1m的灰白色的豆腐脑灰岩:下部为青灰色、紫红色中至厚层微晶白云岩、纹层状灰岩及泥晶灰岩,具泥裂和帐篷构造,泥灰岩及叶岩产双壳类、介形类及植物碎片。

扁豆灰岩为锡矿山组上段与邵东组分界的标志层,泥灰岩主要作为锡矿山上段存在

的标志层,有时泥灰岩也作为与邵东组与锡矿山组上段分界的标志层。扁豆灰岩不常见,局部出露,界线主要靠植被的发育判断。本段岩层常风化为土黄色粘土,植被比较发育,常常被松树林覆盖,或被开辟为农田,是该地区旱地分布的主要地层( 图12)。

3.1.4邵东组(D3sh)

厚约160米,深灰白色厚层至块状粉屑、泥晶灰岩,间夹多层0.5-1.5m的白云岩化灰岩。上部粉屑、沙屑灰岩中产:多洛多氏大齿珊瑚(Caninia dorlodoti)、米契林珊瑚(Michellinia)、内沟珊瑚(Zaphrentis)、穹房贝(Camarotoechia)、弓石燕(Cyrtospirifer)。

在实习过程中各个观察点很少见到化石。

在该层与岩关组(C1y)交界的地层有十条癞痢状白云化泥晶灰岩,其中的中三条

特征特别明显,容易观察是该层与岩关组(C1y)的分层标志。

图12 D3sh与D3x2 的分界线(图右D3x2发育茂盛松树林,图左D3sh发育矮小灌木丛)

3.1.5 岩关组(C1y)

厚约233米, 灰—深灰色中亚厚层砂状泥晶灰岩,底部为黑色厚层状白云岩化砂屑灰岩,中下部灰岩中多产珊瑚化石:泡沫内沟珊瑚(Cystophrentis)、笛管珊瑚( Syingopora ).

除了上述硅质条带中三条与下三条出露作为标志外,岩关组岩石结晶颗粒较粗大,为砂屑结构,具有层理构造,与邵东组泥晶灰岩相区别,此外的岩关组岩石与邵东组岩石极为相似。远观很难区别。同时岩关组地层在测区都是出露在恶猫岭向斜的核部。该向斜在地貌上多表现为陡立的小石山,不易在上面定点和近距离观察、描述。

3.1.6 白垩系(K)

白垩系(K)在测区内小面积出露,主要为紫红色呈面状覆盖在锡矿山组下段(D3x1)地层之上的砾岩,属粗碎屑内陆盆沉积,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砾岩成分为砂屑

灰岩、泥晶灰岩、白云岩化灰岩、砂岩、方解石等。砾石呈棱角状,大小不一角砾粒径为10~100厘米,分选性差,砾石被白色、红色方解石以及铁锰质等交结。层理不明显,无法判断产状。

3.1.7 第四系(Q)

测区内第四系为未固结成岩的残坡积、冲积亚粘土、粉砂、砾石层,厚0~38米。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县城和村庄主要在坐落在第四系地层中,是灌阳县城郊的主要耕作区和居住区。

3.2 构造(第四章)

测区内主要的构造都有发育,特别是次级褶皱非常发育,同时,断层、节理、劈理等也很发育。在填图范围内,从西向东主要有西山坪背斜、农机校向斜、陈王塘背斜、恶猫岭向斜、罗家坪背斜、410.3高地向斜等,它们在在特征上有相似之处;断层多为多期活动的结果,南北向的断层从西到东依次有:F4、F6、F8、F10四条主要断层;东西向的断层从南到北依次有:F3、F5、F1三条断层;节理多见于锡矿山组上段(D3x2)地层中。其他的构造现象偶尔可见。

3.2.1褶皱

测区位于灌阳复式向斜近核部,以次级褶皱为主。自西向东依次出现有西山坪背斜、农机校向斜、陈王塘背斜、恶猫岭向斜、罗家坪背斜、410.3向斜;褶皱的总特征在区

域地质章节业已介绍,在此就不作阐述;由于对天花板向斜没做观察,西山坪背斜农机

校向斜没作观察记录,在此不作描述,下面主要介绍410.3高地向斜、罗家坪背斜、恶

猫岭向斜、陈王塘倒转背斜4个次级褶皱。图13 为次级褶皱的示意图。

图 13 测区主要次级褶皱的示意图。

1.陈王塘倒转背斜:此背斜两翼都向西倾伏,倾角都较小。往东为F4断层通过点,该背斜核部地层为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上段(D 3x 2)浅灰色泥灰岩、页岩夹泥晶灰岩,东西两侧都见一层扁豆灰岩,翼部地层为为上泥盆统邵东组(D 3sh )深灰色厚层状泥晶灰岩,在不远处的松树林背后可看见一明显的倒转背斜构造,野外综合分析此为一倒转背斜

2.恶猫岭向斜:该向斜观测点在其核部的小路旁,核部地层为下石炭岩关组(C 1y )中厚层泥晶灰岩,翼部地层为为上泥盆统邵东组(D 3sh )深灰色厚层状泥晶灰岩,见三条癞痢状白云化泥晶灰岩,东翼向西倾、西翼向东倾,产状较为一致,倾角在30多度左右,西翼有断层通过的标志---陡立的破裂面,属于开阔向斜。

3.罗家坪背斜:该背斜观测点位于罗家坪

村南边小路,从该点看见背斜走向近南北,

核部出露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上段(D 3x 2)

浅灰色泥灰岩、页岩夹泥晶灰岩。两翼地

层为上泥盆统邵东组(D 3sh )深灰色厚层

状泥晶灰岩夹癞痢条带状白云质灰岩,褶

皱顶部部分被风化剥蚀,露出的锡矿山组

上段(D 3x 2) 地层近南北展布,使得在风

化严重的地方找不到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上

段(D 3x 2)与上泥盆统邵东组(D 3sh )的

分界标志---扁豆灰岩。两翼倾向相反,倾

角大致相等,轴面近乎直立,两翼核部地

层厚度大致相同枢纽向北扬起,向南倾伏,属直立倾伏褶皱( 图 14 )。

4.410.3向斜:该向斜的核部地层和翼部地层均为上泥盆统邵东组(D 3sh )深灰色厚层状泥晶灰岩,劈理发育,植被稀少,在地貌上表现为 410.3高地向斜。 3.2.2断层

测区内断层发育,共观察过三组类型的断层:第一组是南北向的纵向断层,有F4、F6、F8、F10四条断层,规模最大,平行于褶皱轴向,且多位于褶皱近核部,多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相继活动先逆后正的断层;第二组是东西向右旋平移断层;第三组是东西向左旋平移断层;本区断层为脆性断裂,其断层带发育,多被方解石充填或胶结,常构成图 14 罗家坪背斜

2020-2021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 1.若分式=0,x则等于() A.0B.﹣2C.﹣1D.2 2.以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7,3,4B.5,6,12C.3,4,5D.1,2,3 3.下列各式:,,,,(x﹣y)中,是分式的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 4.计算:2﹣1=() A.2B.﹣2C.D. 5.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A.50°B.40°C.30°D.2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①20200=1; ②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③分式的分母为0,则分式的值不存在; ④若b≠0那么=. A.1个B.2个C.3个D.4个 7.如图,AB∥DE,AF=DC,若要证明△ABC≌△DEF,还需补充的条件是()

A.AC=DF B.AB=DE C.∠A=∠D D.BC=EF 8.某农场开挖一条长480米的渠道,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0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若设原计划每天挖x米,那么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B. C.D. 9.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cm、3cm,则第三边长为() A.3cm B.11cm C.8cm或3cm D.8cm 10.如果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A.不变B.缩小2倍C.扩大2倍D.无法确定 11.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a的值是() A.1B.0C.﹣1D.3 1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将△DBC沿BD折叠得到△DBC′,BC′与AD交于点G,若长方形的周长为20cm,则△ABG的周长是() A.5cm B.10cm C.15cm D.20cm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3.计算:a2?a3=. 1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202=. 15.如图,△ABC中,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与AB交于点D,BF=12,CF=3,则AC =.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书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建工112 姓名:刘琦 学号:201104121 指导教师: 2013年 9 月 14 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第1章绪言 1.1 熟悉常见矿物的化学成分、形状、颜色等各种形态特征和其描述方法;了解矿物各种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肉眼鉴定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一般特征;学会观察与认识典型地质构造的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常见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工程地质学实习能够使我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野外地质观察记录使我们进一步了认识岩石的类型及特征,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体系,加深我们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1.1.1野外地质观察 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我们要了解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地质构造特点,详细记录观察内容。 ·1.1.2标本采集 野外地质工作的过程是收集地质资料的过程,地质资料除了文字的记录和各种图件以外,标本则是不可缺少的实际资料。因此在野外应注意采集标本,如地层标本、岩石标本、化石标本、矿物标本等。 1.2 实习内容 观察矿物的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常见岩石的观察与鉴定;地质构造现象的观察与认识。 1.3 实习要求 1按时出勤。 2注意保护地质遗迹,不乱攀爬和敲击。离保护对象有一定距离。听从教师

和公园管理人员安排。 3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认真思考。 4认真的完成实习实习报告,要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1.4人员组成 土木工程学院全体学生及工程地质老师共同进行本次工程地质实习。 1.5实习时间及地点 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上午9点至11点。即墨马山国家级保护区。 第2章野外实习区概况 2.1马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即墨市西部,大信镇和营上镇的交界处,由马山、大山、宝鞍山、团山和长岭组成,最高海拨233米。马山保护区内有世界罕见的石柱群、硅化木等宝贵的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94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774平方公里。马山的人文历史悠久,据《马山志》记载,历史上的马山曾是宗教圣地,明、清初香火甚盛,在胶东半岛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马山保护区现已对外开放的景点有9处,自然景观硅化木、石柱群极具观赏价值,已修复的人文景点有玉皇殿、白云庵,近几年新建的景点有即墨大夫、千佛洞、狐仙居、动物园和山门等。每年农历“6.28”的民间山会活动,颇具规模。 2.2自然地理状况 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

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论 1.1 目的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任务主要有: (1)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地质情况联系起来,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填图工作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培养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现象和分层标志的能力,提高独立工作和团队分工合作、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1.2 时间安排与工作 实习总时间从9月30日—11月13日,分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数字化阶段,踏勘阶段,填图阶段,报告阶段,日程安排见表1。 表1 日程安排表

其中野外填图实习工作共14天,分为填图区外围路线踏勘、实测地层剖面、填图区内GPS定点描述、节理统计、野外能力考查等几部分。 1.3 学习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次实习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项目有:野外踏勘;填图区内地质现象的了解;数据化工具的使用;实测地层剖面;野外填图;构造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岩石、矿物及化石的观察辨别;野外资料综合整理;地质报告编写。具体的要求和内容如下所述:

学习掌握:(1)点的记录内容和记录格式;(2)信手剖面图和素描图的绘制;(3)踏勘区的岩层的分层标志;(4)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5)沉积岩的分层特征及接触关系(6)岩浆岩与围岩的三种接触(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关系;(7)几种劈理观察(劈理折射、层间劈理,流劈理);(8)硫化物的矿化现象等。 了解踏勘的目的及测区的区域地质概况,掌握踏勘路线的选择和踏勘方法。逐步培养对构造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踏勘范围西起海洋山九牛河油麻石,东到都庞岭林场,北起牛塘,南到农机校,东西约12千米,南北约3千米。 1.3.2 填图区内地质现象的了解 学习和掌握:(1)填图区内出露地层的主要岩性和分层标志;(2)岩石特性和表生植被的关系;(2)填图区内断层的的观察方法和确定;(4)填图区域的确定;(5)向、背斜位置的确定等 填图范围西起西山坪,东到灌阳县城,北起池家坝,南到农机校,面积约4平方公里。使同学们了解填图区内的大概情况,为后期的野外填图做好准备。 1.3.3 地学工具的使用 学习和掌握:(1)学会使用Mapinfo进行地形底图的数字化;(2) 学习GPS的基本知识及使用GPS定点;(3)使用Mapinfo进行区、线、点的绘图和编辑;(4)学习和使用RS进行辅助填图。 数字化填图方法不仅是图幅更形象直观,也提高图幅质量和填图效率。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1.3.4 实测地层剖面 学习掌握:(1)实测地层剖面的选择和测量方法;(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3)地层界面的特征及填图单位的确定;(4)岩石(化石)的识别和鉴定;(5)标志层的确定;(5)样品和标本的采集编号;(6)地层剖面资料的整理及剖面图和综合柱状图的编制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野外分工协作能力;岩石识别、鉴定能力;资料整理和制图的能力等。

最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最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实习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实习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实习要求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 少华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 少华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 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实习地区构造概况:少华山在大一级地质构造中属于秦岭构造带,进一步划分属于东秦岭地质构造带。 少华山隶属于秦岭山系,是由于渭河地带地壳下陷同时又由于上古时期形成古地台时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其中海西运动的影响之为明显:在晚古生代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2017·包头)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澎湃(pài)蝼蚁(yǐ)间或(jiān)引弦而战(xián ) B . 惬意(qiè)矫正(jiǎo)牟取(mú)参差不齐(cēn) C . 虔信(qián)迸射(bèng)档案(dàng)浩瀚无垠(yín) D . 藩篱(fān)挫折(cuō)窈窕(yǎo)素湍绿潭(tuān)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选骋抱歉马革裹尸鞠躬尽瘁 B . 污秽元勋妇儒皆知慷慨淋漓 C . 屏障喧闹不以为然警报叠起 D . 高粱亘古可歌可泣铤而走险 3. (2分)下列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①我的母亲又__________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____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_____着 A . ①度②无奈③生长 B . ①拖②高兴③覆盖 C . ①熬②信服③铺 D . ①活②犹豫③滋生 4. (2分)(2019·桂林模拟)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大闹五台山被逐出寺院,在十字坡遇到张青,最后上二龙山落草为寇。 B . 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第一次相遇是在简·爱寄信的路上,罗切斯特的马滑到了,他受伤了,简·爱帮他重新骑上马。 C .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雷雨》等。 D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舍生取义”等成语就出自这本书。 5. (2分) (2017八上·柳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秋季举办的校运会,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最舒适的季节。 B . 某社区“五老”志愿者带领中学生学习传统的武术、舞蹈。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doc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基本要求 1 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 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 4 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二、工程地质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使我们了解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现象和问题对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个阶段的影响,并能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测要求和方法,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鲜活了。 三、本实习基本内容 1 常见岩石类型、岩体结构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岩石类型的鉴别:首先根据野外岩石的产状判断岩石属于的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然后再从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含量等具体确定岩石的具体名称,注意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鉴别岩石,如: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

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用小刀可以区分硬度为6级上下的矿物,如方解石和石英。如遇石膏和滑石,指甲刻划即可识别。矿物之间相互刻划可判断他们相对硬度大小。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细小的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用稀hcl可以区别方解石与其它矿物。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就是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如淮南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峯组的红色砂岩,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晚二叠世后淮南地区再也没有煤的形成。接下来利用手中的工具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现象。沉积岩中,还要注意古生物化石的观察。野外岩石在纵向上,横向上会发生变化。观察时应注意上,下,左,右追索一下,观察它们的变化。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岩石及其组合特征。 岩石的结构类型识别:注意观察岩体中结构面(裂隙面、断层面、岩层层面等)发育的情况,包括发育方位、密度、延伸情况、充填。由此确定岩体是属于如下哪一类型:a 整体块状结构 b 层状结构 c 碎裂结构 d 散体结构。2 常见堆积物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首先观察堆积物所处的位置特征,然后结合堆积物的组成,颗粒大小、颗粒表面特征、和下伏基岩的关系等判断是属于那种堆积物(残积物、洪积物、冲积物、坡积物等) 3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褶皱) (1)结合地形地质图,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的产状三要素。

桂林樟泰实习论文

到桂林樟泰集团的实习报告 ——论树立房地产企业品牌的策略 摘要: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垄断完全成为买房子有市场,消费者占有主动地位;房地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生存,必须从企业品牌特色上强化,从企业文化、客户关系管理、持续建设子品牌和建设物业品牌和整合产品品牌上入手,逐步树立和巩固企业品牌。在十一实习期间,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实习,深入调查和了解桂林樟泰集团的企业文化、物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等等,探索樟泰集团的品牌成功之路,这不仅对桂林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借鉴作用,而且也是未来房地产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房地产品牌樟泰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樟泰集团的第六园和康桥半岛两个楼盘,并且在十一房车节的时候去会展中心实习,在这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樟泰集团的历史、文化和产品,获得了很多房地产相关的知识。无论是在制度还是企业的信誉,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樟泰在业内和消费者中都具有良好的口碑。樟泰集团已经在桂林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一种效应,它涵盖了质量、包装等要素的基础上,更具有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将成为吸引顾客的魔石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有效区隔。随着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房地产行业逐步走向成熟与理智. 在日趋精明与理性的消费者面前 ,一些明智的开发商已充分意识到品牌建设是企业占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证。 一、企业品牌建设的根基:企业文化 我们在参观康桥半岛小区的时候,门卫告诉我们要预约才能进去,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恭谦有礼,到最后知道我们是学生来面试的,就亲自带领我们进入小区集团的会议室,并且耐心地介绍小区的基本情况,让我们感到很温暖。这让我想到了行为文化,它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行为文化的推行过程中,需要“刚柔并济”,需要在方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这让我感觉到彰泰的员工在企业文化这方面上真悟透彻了。 企业文化是房地产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模块,是房地产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所在。它不仅仅贯穿于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管理中,还渗透在房地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企业文化是

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

地质学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习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习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 5月10日至5月23日指导老师:*

五、实习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 六、实习概况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山不仅有被人们称为"石林"的柱状节理,而且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目前在马山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马山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马山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马山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

如何写地质实习报告(完整版)

如何写地质实习报告 如何写地质实习报告 、从材料到论点反复思考,使二者相互吻合,相互支持。 (3)要有充分的论据 要想使论点深刻、能说服人,必须要有充分的论据。论据不充分,读者就不能被你所说服,甚至读者还会说你在讲空话、假话。 怎样才能做到论据充分呢?主要应该做到这样两点。一要有足够的事实材料;二这些材料还必须有较强的典型性。 当然,足够的材料并不意味着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要看能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只要很好地证明了论点,材料用得越少反而越好。 事实材料要有典型性,是说所选用的材料应该是最有代表性、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使用这样的材料来说明问题,才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使文章产生较强的说服力。 要进行有力的论证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使论点清晰、突出,具有说服人的力量,就像记叙文写作中,需要调动各种手段、运用各种方法,把主题表现得鲜明突出一样。 好的论证应当是严密有力的,即论据与论点紧密相联,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论点很好地统领着论据,二者有力地、共同地完成了说服读者的任务。 要想使论证严密有力,产生强有力的说服作用,主要应该掌握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二是要精心地安排组织材料。

要想使材料与论点相互吻合,相互支持,就需要运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反复思考现有的材料哪些需要加强,哪些需要删去;论点是不是与材料有相矛盾的地方,需不需要更换。只有经过这样的反复思考,才能确定出一个十分明确的论点,从而展开有力的议论。 四、实习报告写作技术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草拟初稿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需要花费心思的工作。初稿虽然只是文章的一个坯子,但却是下步进行加工的基础。不能因为它是初稿,写作时就可以草率行事。起草初稿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 、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 2、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的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 3、立定格局。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 4、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断思路。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中考语文试卷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5分) 1.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曰:“岁寒,________。”(《论语?子罕》)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3) ________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苏轼《浣溪沙》) (5)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而王安石在飞来峰上不禁感慨“________ ,________”,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填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连续两句诗)(6)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因奋斗而精彩,我们应该以“________ ,________”的诗句勉励自己,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实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填赵翼《论诗》中连续两句诗) 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繁衍(yǎn)胚胎(pēi)孵化(fū) B . 两栖(xī)脊椎(zhuī)夭亡(yāo) C . 濒临(bīn)免疫(yì)渗透(shèng) D . 细菌(jūn)蟾蜍(tú)蛋白酶(méi) 3.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云宵秕谷贴标签小心翼翼 B . 轻捷陋巷掉书袋疲倦不堪 C . 戒尺粗犷孺子牛陈词烂调 D . 脑髓逾矩编缉室众目睽睽 4. (2分)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 . 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 .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 . 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5. (11分) (2020九上·安徽期末) 临近期末,时间虽然很紧,可班级仍然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走近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以“举行小说知识竞赛”为例,写出具体活动步骤。 步骤一:主持人讲话(致开场白); 步骤二:________;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83548

北京工业大学 公路工程 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1.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野外实习是《公路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野外实习要求对野外现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在此认识上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野外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地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实习过程中任课教师的讲解,自己边观察、边操作、边讨论、边总结,印证、巩固和扩大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工程地质基本技能的训练,了解岩石的组成及其颜色、硬度、光泽、解理等;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本次野外实习要求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掌握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掌握根据野外观测资料和收集的前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 (2)会掌握野外地质和地貌剖面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能够识别基本的岩石类型,对地层进行分层划代;观测褶皱、断层等基本地质构造,并学会进行定量半定量的量计工作;能识别基本的地貌类型,并根据地形图和野外测量对地貌体进行定量量计。在此过程中应将野外实习内容和课堂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达到加深和巩固的目的,又达到延伸和扩大的效果。 (3)在野外观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地层层序、接触关系、构造特征等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根据地貌形态、沉积物特征、侵蚀与切割的关系等分析地貌的成因及其演化历史。 (4) 学会利用地形图进行野外定点;学会野外读地质图、地形图;进一步掌握野外利用罗盘测量方位、产状、地形坡度以及野外定点的技能。 2.实习的基本情况介绍 时间:2013年5月5号 5月11号 5月12号 地点:门头沟 内容:工程勘察现场参观,对该地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貌、第四纪沉积岩层,各种不良地质现象获取初步了解,并做记录;现场测试,运用罗盘仪器测

桂林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桂林实习 一、实习目的: 通过三年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知识理论体系,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了能将课堂学习成果充分运 用于实践,将理论扩展延伸至现实生活,从而检验理论认识的正确性。指导老师组织了这一次的桂林实习。 二、实习概况: 2015年10月18日,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上午9点从北门坐车出发,前往我们实习的目的地—广西桂林。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的教学实习的内容,于10月23日返回学校。 三、实习内容: 1、桂林市概况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位居中国的东南部。全市辖象山、秀峰、叠彩、七星、雁山五个城区和阳朔、临桂、灵川、兴安、全州、资源、灌阳、龙胜、永福、平乐、恭城、荔蒲12个县,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两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总人口476万人。其中有壮族、瑶族、回族、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73.47万。 地理位置:桂林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在建的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有321 、322 、323三条国道穿过。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 地形特点: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和台地。桂林为典型的岩溶地貌,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岩溶)盆地中。 气候条件:桂林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7.9℃。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 土壤资源: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

地质学实习报告_完全版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第一天~兰陵溪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黄陵岩体为灰白色、黑云母、中粒、角闪斜长花岗岩,包含石英、黑云母、长石等成分。至于这几种成分的辨认就需要知道它们的特征:石英为油脂光泽的浅色物质,黑云母有金属光泽,角闪石为暗色柱状物质,长石无油脂光泽。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 崆岭群变质岩为灰色片麻岩,形成于约30亿年前,被称为是岩石之母,含有长石、云母等物质,属于混合岩,为片状结构,含有因为高温高压而形成的小型褶皱。 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片麻岩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黑云斜长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和A型花岗质片麻 29亿年历史的片麻岩,地球化学判别结果表明它们的原岩均为火成岩。不同类型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反映它们的原岩具有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地层侵入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通常分为两种类型:①整合接触。简称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内容 一、实习基本要求 1 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 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 4 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二、工程地质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使我们了解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现象和问题对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个阶段的影响,并能合理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测要求和方法,布置勘察任务,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抽象的,我们还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亲自去观察这些现象,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鲜活了。 三、本实习基本内容 1 常见岩石类型、岩体结构类型及工程地质特征。

岩石类型的鉴别:首先根据野外岩石的产状判断岩石属于的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然后再从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含量等具体确定岩石的具体名称,注意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助鉴别岩石,如:放大镜、小刀、稀盐酸等。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用小刀可以区分硬度为6级上下的矿物,如方解石和石英。如遇石膏和滑石,指甲刻划即可识别。矿物之间相互刻划可判断他们相对硬度大小。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细小的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用稀HCL可以区别方解石与其它矿物。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就是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

广西灌阳实习地质报告

广西灌阳县郊 数字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班级:13—1班 姓名:陈玉禄 学号:3130101116 指导老师:秦亚 2015年10月1日

目录 1绪论 (4) 1.1实习目的 (5) 1.2实习任务及要求 (5) 1.2.1野外踏勘 (5) 1.2.2实测地质剖面 (6) 1.2.3野外填图 (7) 1.2.4岩石、矿物的观察 (7) 1.2.5基于3S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作图 (7) 1.2.6构造观察和分析 (7) 1.2.7资料综合整理、编写实习报告 (8) 1.3灌阳地区地理概况 (8) 1.4实习工作概况 (10) 1.4.1实习日程安排表 (10) 1.4.2实习完成工作量 (11) 1.5前人研究概况 (12) 2区域地质 (14) 2.1区域地质概况 (14) 2.2区域地层 (15) 2.3区域构造 (17) 2.3.1褶皱 (18) 2.3.2断层 (19)

2.3.4劈理 (20) 2.4区域岩浆岩 (21) 2.4.1海洋山岩体 (21) 2.4.2都庞岭西体岩体 (22) 2.4.3都庞岭东体岩体 (23) 2.5区域矿产 (25) 3测区地质 (28) 3.1测区地层 (28) 3.2测区构造 (31) 3.2.1褶皱 (31) 3.2.2断层 (33) 3.2.3节理 (35) 3.2.4劈理 (36) 3.3测区矿产 (36) 4基于3S技术的数字化地质填图 (37) 4.1 MapGIS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37) 4.1.1矢量化文件 (37) 4.1.2图元文件的校正 (38) 4.2 MapGIS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流程 (38) 4.2.1地图基准设置 (38) 4.2.2数据的下载和转换 (39) 4.2.3 GPS数据误差校正 (39) 4.2.4 GPS点位数据的生成 (40)

实习报告: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例文

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例文 ⑴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学习实习知道书,以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实习过程 过程由实习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____(省、市、区、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____(省、市、区、县)至____(省、市、区、县); 第四天上午____(省、市、区、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____(省、市、区、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____(省、市、区、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____(省、市、区、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习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习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习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

一、引言 1、通过本次实习,了解该地区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和岩层的性质; 2、掌握工程地质的基础知识,学会观察野外地质现象,了解有关地质的一些常见问题,达到具备分析一般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现场认识断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地点介绍 南望山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 区和西区之间,南望山海拔139.5米.主 要位于中国地质大学北区地段,是武汉地 区较高的山脉之一,和华中科技大学喻家 山一样已经有数亿年的历史,属于大别山 系的余脉。早在古生代,武汉地区发生过 多次海陆交替,那时海水曾侵入武汉的地壳表层。到了侏罗--三叠纪时期,长江中下游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才进而把这些地层掀起为山。 三、实习内容 1、三峡岩芯 刚进入中国地质大学西区,就看到摆 放在图书馆前的几个巨大的石柱,经老师 介绍,才知道这是在修建三峡大坝时的钻 孔岩芯,最大直径达0.9米,地质人员可 以直接进入钻孔内查勘土层、岩层。石柱

为较完整的花岗岩,虽然有一些节理,但可能是在取样过程中,岩石受到外力造成的。 据此可以初步推测三峡大坝下的岩层较为完整,而且工程性质较好,不过具体情况要以地质人员在孔内观察的结果为准。对于修建三峡大坝这样的重大工程来说,地质勘探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良好的岩基才能承受三峡大坝这样的庞然大物。 2、地大隧道 地大隧道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 内,南望山下,连接地大西区与北区。地大 隧道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隧道为 直线型,全长333米,净空高4.5米,洞宽 6米。该隧道投资600多万元,于2003年6 月动工,并于当年完工。 可以明显的发现,地大隧道口一头为圆形,另一头却是方形,这样的设计是因为工 程上的需要。西区在山体下面,整个隧道修 建成拱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在北区山 体已经没有了,剩下的部分为明洞部分,上 面是一条国家规划中的公路。再挖这条隧道 的时候需要明挖,这条公路刚好经过隧道, 修建成方形不影响路基,所以在北区就采用 了方形的入口。 3、褶皱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是岩层产生的塑性变形,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变质岩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浆岩的原生流面等也可成为褶皱面;有时岩层和岩体中的节理面、断层面或不整合面,受力后也可能变形而形成褶皱。 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背斜岩层向上隆起,它的岩层以褶曲轴为中心向两翼倾斜,核部岩层年代较老,两翼岩层年代较新。

桂林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系别: **************** 年级专业: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习时间:2011-4-11——2011-4-24 指导老师:**************** **************** 2011 年4月24日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根据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完地质学、地图学、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课程后,组织的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本次实习,要求我们能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我们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地理教学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1.实习时间:2010年3月22日——2010年4月4日 2.实习地点:广西桂林市等 三、实习过程概述 1、2011-4-11 *** 实习准备: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以及收集实习资料。 2、2011-4-12 **市火车站乘车前往桂林,以及安排食宿。 3、2011-4-13 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参观岩溶模型及标本;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2011-4-14 桂林园林植物园考察珍稀植物及亚热带生物群落特征 5、2011-4-15.16 桂林——阳朔漓江沿岸岩溶地貌,观察漓江沿岸地下河及溶洞特征。 6、2011-4-17 七星岩、芦笛岩考察地下喀斯特地貌和观察漓江沿岸多层洞穴特征。 7、2011-4-18 月亮山、象鼻山、伏波山考察穿山、孤峰等喀斯特地貌特征。 8、2011-4-19 桂林市郊唐家湾一带观察大型直立倾伏背斜,认识大型褶皱和张性构造角砾岩。 9、2011-4-20 桂林市郊刘家村北渡口观察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河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