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支付安全的风险与防御

移动支付安全的风险与防御

移动支付安全威胁与防御

DennyLu(陆兆华)

DennyLu@https://www.doczj.com/doc/0b6645096.html,

全现状

目录 1.手机安

2.典型支4.小结

付类病毒

分析

3.安全防

御方案

1

手机安全

现状

2013年的手机安全大形势

手机病毒数

2011年

2.5万

2012年

17.7万

2013年

79.3万

中毒用户数

2012年

2013年

0.35万

1.08亿

手机病毒与中毒用户在疯狂增长中……

2

典型支付类

病毒分析

支付类病毒与感染用户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Q1(安卓):

黑样本包数

107.19万

支付相关黑样本包数

8.28万

(占总体黑样本 7.72%)

支付类病毒感染用户数

1126.75万 手机病毒感染用户数 16763.34万 (占总感染用户数6.72%)

(用户数为月内去重,月间不去重)

(以APK 的哈希值去重)

支付类病毒可能的危害行为

?伪造软件

?伪造顶层窗口

?监听、转发、删

除短信

?监听键盘输入

?DNS劫持(广告拦

截)

?恶意程序注入(外

挂)

?读取APP的数据

文件(手Q目录、

支付类APP目录

手机支付病毒发展四阶段:第一阶段

二次打包仿冒程序

验证码转发

监控诱导

Step 1

Step 2

Step 3

?简单的移动支付APP的病毒,如“银行

鬼手”、“银行扒手”、“银行毒手”等

病毒,危害性比较小;

?简单仿冒移动支付类APP,如“伪

淘宝”病毒,简单的诱导输入并转发

淘宝的帐户与密码;

?个案化传播,以监控支付类验证码的病

毒,来配合窃取支付里的金额的病毒,如

“盗信僵尸”、“短信窃贼”病毒等;

Step 4

爆发迄今为止最厉害的手机支

付类病毒“银行悍匪”,直接

监控20多个手机银行的APP,

窃取帐号、密码等信息。

可预见 2014年将会是手机支付病毒集中爆发的一年

简单的二次打包支付类相关的病毒

官方的支付类软件安装包

Smali 代码

病毒或广告代码

被嵌入病毒或广告的安装包

反编译

嵌入

重新编译并打包

重新签名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这个阶段的二次打包,不一定是针对盗取支付类的相关信息的病毒,可能是其他方面的病毒或广告软件。

手机支付病毒发展四阶段:第二阶段

二次打包仿冒程序

验证码转发

监控诱导

Step 1

Step 2

Step 3

?简单的移动支付APP的病毒,如“银行

鬼手”、“银行扒手”、“银行毒手”等

病毒,危害性比较小;

?简单仿冒移动支付类APP,如“伪

淘宝”病毒,简单的诱导输入并转发

淘宝的帐户与密码;

?个案化传播,以监控支付类验证码的病

毒,来配合窃取支付里的金额的病毒,如

“盗信僵尸”、“短信窃贼”病毒等;

Step 4

爆发迄今为止最厉害的手机支

付类病毒“银行悍匪”,直接

监控20多个手机银行的APP,

窃取帐号、密码等信息。

可预见 2014年将会是手机支付病毒集中爆发的一年

手机支付病毒发展四阶段:第三阶段

二次打包仿冒程序

验证码转发

监控诱导

Step 1

Step 2

Step 3

?简单的移动支付APP的病毒,如“银行

鬼手”、“银行扒手”、“银行毒手”等

病毒,危害性比较小;

?简单仿冒移动支付类APP,如“伪

淘宝”病毒,简单的诱导输入并转发

淘宝的帐户与密码;

?个案化传播,以监控支付类验证码

的病毒,来配合窃取支付里的金额的病

毒,如“盗信僵尸”、“短信窃贼”病

毒等;

Step 4

爆发迄今为止最厉害的手机支

付类病毒“银行悍匪”,直接

监控20多个手机银行的APP,

窃取帐号、密码等信息。

可预见 2014年将会是手机支付病毒集中

爆发的一年

病毒家族数

占80%

转发验证码的病毒危害:社会工程学诈骗

张先生是做家具定制生意的,近几年生意越做越大,他

也开了一家网上旗舰店,双十一期间生意特别好。

“前几天,有个人说他家里要装修,想定制些家具。那

个人就和其他前来咨询的客人一样,没什么特别。”张先生

每次回想这个事情,都特别懊悔。

“只是聊着聊着,那个买家突然说,他在外面,手机流

量有限发不了那么多图,让我扫描一个二维码,下载后可以

看到他想要的家具的图片和尺寸。”张先生说,“现在都流

行扫一下二维码,我之前扫描过,很方便,就拿手机扫了一

下。但是扫描后,我啥也没看到。”

“后来我又和买家沟通了一会,他说先付些订金,问我要了

姓名、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信息,说晚上回到家再汇

款就下线了。”

晚上,张先生登录网银,看看买家的订金到账没有,却震惊

地发现银行卡内少了好几万。张先生马上意识到自己被盗了,

赶紧冻结了银行卡并向警方报案。

收到二维

码扫描二维

安装

程序

支付帐号关联

金额被盗

共同案情回放:IM套取

信任套取身份

证信息发送文件

或链接

用户接收

或下载

网上已经明码标价开卖此类木马

周400,月680

600/无时限,源

码1000

验证短信窃取:二维码骗钱原理还原

诈骗者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找到目标

直接套取目标用户信息,或间接利用手机病毒/钓鱼网站等诱骗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后传递给诈骗者,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

通过二维码或发送文件诱骗目标用户安装手机病毒,手机中毒

手机病毒监听转发目标用户手机短信给诈骗者,特别是各类支付平台“动态校验码”短信

第一步

找到目标用户,骗取信任,诱骗安装手机病毒

第二步

通过病毒或钓鱼等方式盗取用户重要信息项

+

捏造身份,利益诱惑,骗取目标用户信任

第三步

利用获得的信息,盗取目标用户钱财

支付平台

盗取目标用

户支付账号余额或银行卡余额

¥ +

利用网络上各类支付平台,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盗取目标用户支付帐号或快捷支付绑定目标用户银行卡

第三方支付帐号内余额或其关联快捷支付金额

账号 密

身份证号、中毒手机号与第三方支付帐号内绑定信息一致时

1

第三方支付帐号 身份证号 手机病毒转发“动态校验码”

通过“重置密码”等方式更改目标用户第三方支付帐号密码,然后登陆进行支付或转帐等操作

盗取条件:

盗取方式:

用户损失:

所需信息:

通过“重置密码”盗取账户示例图

1.姓名与银行卡号、身份证号一致;

2.中毒手机号与第三方帐号绑定手机号一致时。

银行卡内余额

快捷支付

2

姓名

身份证号 银行卡号 手机病毒转发“动态校验码”

盗取条件:

盗取方式:

用户损失:

诈骗者冒用目标用户身份验证开通新第三方支付平台帐号,绑定目标用户的银行卡账户到快捷支付中,然后进行支付或转账等操作

所需条件:

通过开通“快捷支付服务”绑定银行卡示例图

手机支付病毒发展四阶段:第四阶段

二次打包仿冒程序

验证码转发

监控诱导

Step 1

Step 2

Step 3

?简单的移动支付APP的病毒,如“银行

鬼手”、“银行扒手”、“银行毒手”等

病毒,危害性比较小;

?简单仿冒移动支付类APP,如“伪

淘宝”病毒,简单的诱导输入并转发

淘宝的帐户与密码;

?个案化传播,以监控支付类验证码的病

毒,来配合窃取支付里的金额的病毒,如

“盗信僵尸”、“短信窃贼”病毒等;

Step 4

爆发迄今为止最厉害的手机支

付类病毒“银行悍匪”,直接

监控20多个手机银行的APP,

窃取帐号、密码等信息。

可预见 2014年将会是手机支付病毒集中爆发的一年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分析 2009.2.28 21:2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网站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移动支付是指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直接或间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从移动支付的实质上讲,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结合,把移动网络作为实现移动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服务的业务。 移动支付通常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1)短信(SMS)支付,终端用户通过发送短消息的形式请求服务内容,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费用,通常只适合于小额支付。(2)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终端用户通过访问WAP站点,进行简单的金融业务。(3)USSD(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Data,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新型交互式数据业务,如证券交易、移动银行业务。(4)N 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支付和票务业务是应用最早的NFC业务。 一、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 在整个移动支付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支付参与者包括:消费用户、商户用户、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银行。消费用户和商户用户是系统的服务对象,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持,银行方提供银行相关服务,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支付平台服务,通过各方的结合以实现业务。移动支付需要考虑以下安全问题:(1)移动终端接入支付平台的安全,包括用户注册时,签约信息的安全传递,以及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系统,其间传递的数据如签约用户名、签约密码等的安全性。(2) 支付平台内部数据传输的安全,即支付平台内部各模块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3)支付平台数据存储的安全,涉及到签约用户的机密性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签约用户名、签约密码等的安全性。 二、移动支付的安全认证技术 当前,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为移动支付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移动支付的实施,如移动终端的计算环境和通信环境都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对相应的安全认证做一些特殊要求。 1.WPKI安全标准概况 WPKI (Wireless PKI)是有线PKI的一种扩展,它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中PKI的安全机制引入到移动电子商务中。WPKI采用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策略、软件和硬件等技术,有效地建立了安全和值得信赖的无线网络通信环境。WPKI以WAP的安全机制为基础,通过管理实体间关系、密钥和证书来增强电子商务安全。WAP安全机制包括WIM(WAP Identity Module,无线应用协议识别模块)、WMLSCrypt(WMLScript Crypto AP

移动支付影响对生活方面

在移动支付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普遍使用选择使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支付,来进行一系列的生活活动。分析表明,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要素,分别是: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支付流程方便快捷、支持的银行卡比较多、可支付的应用种类比较多、支付方式多种多样。 接下来主要通过以移动支付软件为手段,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活动来说明移动支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付款 朋友聚会,AA制付费是一种很常见的模式,通常都是服务员报出消费金额,然后大家一起掏包数零钱,整个场面极度混乱…… 在移动支付诞生之后,但是现在通过移动支付完全可以一个人付款,然后其他的人用移动支付转账给付款人的方式,既避免了数零钱的麻烦,也让整个支付过程变得像聊天一样简单轻松。 (衣食住行娱乐电子红包理财)(按照这样的顺序制作PPT) 衣 对于女生来说,逛街是一种天性,但是逛街却未必一定要买东西,因为对她们来说,更多的是在享受挑挑拣拣的过程。 而自从有了网络购物之后,女生纷纷将逛实体店改成了逛网店的方式,因为实体店再怎么好,受限于现实的条件,总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产品都展示出来,而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逛下去。但是网店就不同了,只需要点点鼠

标,刷刷网页,就有数万种同类型的商品可供选择,极大的满足了女人逛街的欲望。而由此互联网移动支付也就应运而生了。 太平鸟服饰双11销售额总计3.83亿元 优衣库连续第二年蝉联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服装类销售冠军,同时在全品类排名中,今年更由去年的第五名升至第四,整体销售额翻倍,突破6亿元。 2015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服饰商家涌现近20个“亿元户”。除了国际品牌耐克、NEWBALANCE、优衣库、Gap等榜上有名,本土的拉夏贝尔、杰克琼斯、太平鸟、森马、海澜之家、韩都衣舍等品牌的官方旗舰店销售额也均破亿元。 淘品牌在网购热下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如今线下品牌誓要把失去的消费者“抢”回来。据记者获得的一份数据显示,在天猫服饰频道,发现有超过一半的份额的店铺是原来线下开店服饰品牌。 分析人士指出,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让不少服饰类商家的销售额骤然下降。O2O无疑已成为传统类服饰业商家最后的救命稻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移动支付的快捷方便一方面促使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由线下渐渐转为线上,同时这一方式的改变又作用于这个行业,产生巨大的变化。

分析:四方面解析移动支付安全技术

分析:四方面解析移动支付安全技术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移动支付以其快捷便利的应用特点,迅速成为我国支付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移动支付面临的复杂支付环境,在客观上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梳理我国目前移动支付的几种技术路线,笔者拟从四个方面分析相关的安全防护技术,并提出央行数字货币采用移动支付安全关注要点,从而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提供参考。 移动支付的种类与技术路线 移动支付的种类可按支付场景、支付方式进行划分。按支付场景划分,主要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按支付方式划分,主要包括联机支付和脱机支付。从移动支付的技术路线上看,远程支付主要采用手机APP作为支付工具实现联机支付。近场支付采用的技术路线并不统一,但大致可分为三类——基于单独支付硬件技术方案、标准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方案和条码支付方案。从本质上讲,基于单独支付硬件技术方案是传统智能卡支付方案的延续,标准NFC技术方案是基于智能卡和手机的支付方案,而条码支付方案的工作模式则类似于远程支付方式(见图1)。 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移动支付场景和技术方案多样化。不同的场景和方案面临的安全需求和安全问题各不相同,导致移动支付的安全体系构建十分复杂,安全测评的难度也十分大。二是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由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及其APP存在各种漏洞、病毒和木马问题,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受到严峻挑战。三是移动支付多方身份的可认证性。移动支付交易根据不同的场景往往涉及个人、商户、第三方支付、银行等多个参与方,因此,必须有效解决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问题。而交易过程中的身份认证问题又可分为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设备的身份认证。四是移动支付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商家和用户在公用网络上传送的敏感信息易被他人窃取、滥用和非法篡改,造成损失,所以必须实现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确保交易的不可否认性。 移动支付的安全防护技术 远程支付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技术 远程支付中,终端APP多通过TLS/SSL协议完成用户和远程服务器间的网络安全连接,通过数字证书实现双端身份认证,并使用协商的对称会话密钥对后续传输的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此类方案的核心安全问题在于私钥的存贮问题。目前大多数的方案中,私钥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手机本地的,然而面对操作系统漏洞、木马等威胁,此类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也出现了基于手机Key、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SE)以及可信执行环境的解决方案。未来,为移动终端提供更为便捷和安全可信的软硬件计算环境(或设备)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基于单独支付硬件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技术 单独支付硬件(如IC卡)提供了一种基于芯片技术的支付安全解决方案,它借助于IC卡所提供的安全计算和安全存储能力,可构建高安全性的支付体系。在此类方案中,移动支付完全由支付硬件独立完成,其安全性不依赖于手机环境,而等同于金融IC卡。 在身份认证方面,用户身份认证多通过口令+签名的方式来完成。设备身份认证又可分为发卡行认证和卡片认证两种。IC卡对发卡行的认证采用基于对称密码算法的挑战响应协议来实现;终端对卡片的认证则通过IC卡使用卡内私钥

以微信支付为例,探讨移动支付的风险管控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 近些年,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推动下,金融与互联网不断相互渗透和融合,支付手段创新层出不穷,其中,尤其以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表现最为抢眼,并已经成为支付市场的业务增长点。 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支付业务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服务,根本性地改变支付清算传统模式,甚至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支付业务的应用已经从网上购物、公共事业缴费等传统领域,逐步渗透到航空旅游、教育、基金理财、保险、社区服务、医疗卫生等行业或领域。与此同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也发展迅猛。 2012年,以“金融移动支付标准正式确立”为重要标志事件,被业界认定为移动支付发展的“新元年”,移动支付、支付机构、电信运营商和终端提供商等各路大军均加大投入力度,争抢和拓展移动支付市场。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3》相关数据,去年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192亿笔,总金额为8.23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04.56亿笔,金额6.89万亿元。移动支付方面,2012年,银行共处理移动电话支付业务5.35亿笔,金额2.31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1.13亿笔,金额仅为1811.94亿元。随着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技术和社交网络融合趋势不断加强,互联网支付行业的发展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庞大的用户数量、通信技术逐步成熟等有利条件也使得移动支付市场在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移动市场交易规模达14 205.8 亿元,环比增长26.7%,同比增长50.8%。该数据显示,全球移动支付市场现如今已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移动支付模式之所有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移动支付不仅成本低、使用方便,跨越幅度较大,更是因为移动支付的内容多样、方式便捷,可以随着科技的前进一同发展,而客观环境的支持与政策的辅助也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壮大铺平了道路。 随着移动支付已逐渐成为网络支付的主流方式,微信支付作为最新及最具潜力的支付方式之一脱颖而出。自2013年8月份推出之后,依靠着移动互联网

移动支付中存在的风险

移动支付APP的网络交易风险 1 第三方支付的主要风险 1.1 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是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和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机构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法规缺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而遭受的风险。前一种风险主要是强调第三方支付机构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后一种风险则强调因支付监管法律缺位使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被关闭或整顿的风险。合规风险的性质通常较为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临的最基础性的风险。 随着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发展壮大,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相继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界定为非金融机构,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同时国家开始通过颁发牌照的方式来规范市场准入和业务范围。为了更加规范每类业务的具体运作,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预付卡、移动支付业务、客户备付金存管等又先后出台了具体管理办法,主要有《支付机构预付卡管理办法》、《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随着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重视以及监管的逐步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运作时必须首先保证合规守法,否则会给机构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第三方支付面临的最大合规风险是由于监管法律法规缺位或不到位,致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可能被叫停或者面临更加严格监管的风险。通常而言,国家是在第三方支付某项业务发展过于迅速并出现相应问题时推出相关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新类业务可能随时受到监管的约束。例如,今年3月初,支付宝和财付通与中信银行合作拟推出虚拟信用卡,但是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这项通知的推出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限制了相关服务,其股价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又如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支付机构转入资金不得向银

移动支付的风险分析与安全策略

栏目编辑:梁春丽 E-mail:lianglizi505@https://www.doczj.com/doc/0b6645096.html, 实务 支付清算 722010年第10期 FINANCIAL COMPUTER OF HUANAN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支付业务、支付工具不断创新,电子支付发展迅猛。近年来,移动支付的发展在我国也逐渐加快。移动支付在带给客户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对银行业信息安全和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移动支付的概念,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支付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移动支付风险防范的措施和建议。 一、移动支付概述 移动支付是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资金转移,在移动中实现支付。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将移动支付定义为:以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为工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受付方。一般来说,移动支付是以IC卡、数字签名技术为安全保障,以移动通信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系统为依托,实现货币的转移,终端通常为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由于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手机在移动支付中扮演重要角色。狭义地讲,移动支付也叫手机支付。 移动支付可以根据多个维度进行分类。首先,移动支付可以分为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这是根据支付者和受付者是否在同一地理位置来分类的。现场支付利用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完成手机面对面的交易。远程支付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等作为支付账户,以短信、语音、WAP等方式发起业务请求,为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付款。 移动支付也可分为大额支付和小额支付。大额支付是指那些对支付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需要通过各种认证手段来确认支付者和受付者的身份,以确保资金安全的支付形式。这种支付形式涉及的金额一般比较高。小额支付是指对于支付的快捷性要求比较高,省略某些安全认证的支付。这种支付形式涉及的金额一般比较低。 移动支付的风险分析与安全策略 ■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郁 红 移动支付根据支付过程中是否事先指定资金去向还可以分为定向支付和非定向支付。 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2000年,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推出了基于STK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这是国内最早的移动支付业务形式。虽然这一业务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成功,但它打开了移动通信和金融业务结合的大门,为移动支付铺垫了道路。 随着手机短信业务的不断发展,以短信为基础,基于银行卡支付的移动支付得到发展。2003年,移动支付业务应用逐步提速。2003年8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合资成立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移动用户提供手机钱包业务。2009年5月,上海联通推出了可以刷公交卡的手机,用户乘车时可以直接刷手机付费;中国电信推出了基于3G的移动支付业务,用户通过短信、WAP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利用电信账户、支付卡、 银行

中国移动支付问题浅析

中国移动支付问题浅析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移动支付主要指利用手机进行的支付。从广义上讲,移动支付除包括手机支付外,还包括利用其他移动通信设备所进行的支付方式。综上所述,移动支付就是通过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支付方式。 二、当今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 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地区,移动支付业务得到用户的广泛接受和认可。随着3G时代的来临,我国移动支付也呈现出勃勃生机,蕴含着广大的发展空间。 3G为移动支付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空间,电信运营商和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在移动支付领域开疆扩土。移动支付已经成为“3G时代应时而生的宠儿”。 移动支付以手机支付为主要方式,其应用领域现在一般包括充值、缴费、小商品购买、银证业务和网上服务等。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手机支付具有不受地域时空限制、方便易行、兼容性好、支付成本低等特点,但移动支付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移动支付的交易费用主要以小额支付为主,用户单次购物金额普遍较低;市场上RIFD—SIM的2.4GHz技术还不稳定,接口等外围支持也有待完善。由于SIM卡牵涉到发卡权的问题,银行方面的种种顾虑与担心也将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等。 三、当今我国移动支付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影响移动支付的最普及的关键因素,安全包括很多环节,比如存储安全、传输安全、认证安全等。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三大因素对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1.加密问题和即时性问题。加密问题和即时性问题是手机支付普及的主要障碍,虽然WAP功能的手机支付时,能够采用移动网络的加密技术,相对而言,并不能很有效的保证安全。

不得不防范的移动支付五大风险!

不得不防范的移动支付五大风险! 今天,2017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发布,对移动支付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50岁以上被骗多20岁以下损失大 移动支付主要包括扫码支付、闪付和转账支付三种。通过对全国34个城市,超过10万人的调查发现,移动支付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它的安全性也需要格外注意。 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介绍,2017年的调查,遭遇欺诈的人群当中,如果以10个人计算的话,遭遇欺诈的人数大概在2到3个人,2016年同期的数据时3到4个人。 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人都用过移动支付,而其中用得最普遍的是扫码支付。调查还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遭遇过网络诈骗的比例高达59%。而且这个年龄段的人群遭遇诈骗后,向银行挂失并报警的比例不足3成,因此他们遭遇损失的比例也最高。让人意外的是,在遭遇网络诈骗的群体中,20岁以下遭遇大额损失的比例是27%,在所有年龄段中排第一,比总体水平高近20个百分点。 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20岁左右的人群,对于技术和安全的操作方式方面关注度偏低,在使用网络应用类账户时,信息泄露发生的概率也是比其他人群高的。在遭遇诈骗受损金额方面,损失5000元以上的占比9%,损失在500-5000元之间的占比21%,而70%的人损失金额都在500元以内。

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下载融360app。 移动支付需防5大风险 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成的受访者使用手机时,存在着种种不安全行为,对个人信息和支付账户产生了安全威胁。生活中大家都有很多不好的习惯,首先就是随意扫码。有49%的被访者遇到有优惠或者促销的二维码,都会扫一扫。 还有一个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删除手机应用APP时不解除银行卡绑定,这个占比也高达49%。此外,上网时会如实填写各类支付信息,占比44%;看有链接的短信或邮件,占比39%;安装跳出来的不明文件,占比39%。调查还显示,不少支付产品为了优化客户体验而简化了交易环节的验证,而这往往是产生移动支付风险的重要源头。 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说,日常当中很多持卡人,在网购过程当中泄露了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犯罪分子利用了持卡人相应的信息,去注册和开通相应的服务,所以在这个环节当中,很多损失都是在新的电商网站开通用户所产生的损失。中国银联建议,使用移动支付时,最好绑定的是一张小额的银行卡,以防账户被盗产生风险。一旦发生风险,要及时向银行挂失。目前春运火车票、机票也正在发售中,使用移动支付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 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购票的时候尽量选择大型的电商或者官方网站去订购,如果发生了有疑似的可疑交易,可以向银行去申报,银行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去帮助持卡人减少损失。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策略.doc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时间:2009-10-30 作者:信息发布 一、引言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某种服务,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本文研究的移动支付,特指使用手机为终端的移动支付。 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是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建立预存费用的账户,用户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大额支付是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捆绑,用户通过多种方式对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 20世纪90年代初移动支付业务在美国就已经出现,此后,在日本和韩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如移动钱包、移动信用卡的正式商用都最早出现在日本和韩国,现在日、韩两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移动支付领域的领跑者,如SK Telecom(STK)等。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电信运营商、银行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火力推动下,移动支付业务迅速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欧美一些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就已经开始研发有关移动支付的一些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的推广。目前,在全球手机发展最快的东亚地区,手机支付表现出惊人的增长。可以预言,不久的将来移动支付将会改变消费者行为方式,并且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手机支付代替现金、支票及信用卡支付,将彻底改变移动支付的应用现状,也必将掀起一场支付领域内的革命。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手机不再局限于语音和短信功能,越来越多的数据应用应运而生,各国的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研发部门,越来越关注移动支付的应用。英国市场调研机构“朱尼珀研究”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将日益成为现金、信用卡和借记卡的替代物。至2011年,预计全球5200万消费者将采用移动技术为日常消费品和服务付费。今后三年的手机支付额约为118亿美元。 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发展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移动支付的研究涉及技术、法律、产业链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移动支付的推动者虽以非金融机构为主,但由于移动支付涉及到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可小视。只有全面认识并防范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才能推动产业链向更加成熟、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商业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移动支付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

移动支付安全及风险防范资料

有调查显示,目前每5位中国人中即有4人担心手机网络犯罪。手机从事活动主要包括在线阅读、访问社交网站、在线购物以及移动支付。以前大家等公交的时候,更多是在一起聊天,现在几乎90%以上的人都是拿着手机做一些娱乐或是工作,有人炒股票,有人刷微博,还有人可能做移动支付的购买,甚至还有做手机银行转帐等等。目前手机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家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就像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样。 目前,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其便利性使得其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久前,在中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金融IC卡行业应用与移动支付高峰沙龙会”上银行卡检测中心安全技术部总经理杜磊分享了目前移动支付存在 的风险,已经从技术上如何去防范。 移动支付的安全概述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这些安全隐患和风险未必就代表是安全问题。据安管云开放平台2013年2月的统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例如无提示私自发送短信,窃取用户隐私资料,还

有无提示大量流量消耗等问题。”杜磊指出说,“还有一些内置的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量吞噬着手机流量,这些都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各种媒体宣传都在提醒手机用户,手机不是保险箱,通讯录里不要暴露家庭信息,防止一旦手机丢了之后可能会遭到诈骗。实际上不需要手机丢,我们存储在手机上的信息可能早已被恶意软件窃取。一些问卷调查公司来电,能够直呼机主姓名和工作单位,他们是如何获得的?很可能就是手机里面的一些短信信息、文件信息以及通讯录信息被非法窃取了。例如通过短信信息了解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工作状况以及家庭状况,为某些利益链服务。所以说手机本身它没有太多的安全防护,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在移动支付里,在手机银行里,把手机作为交易工具的时候,应该默认手机是不安全的,再对整个交易流程进行安全设计和优化,才能保证移动支付以及手机银行交易的安全性。分析移动支付的交易环节,首先是通过手机的终端采集交易数据,例如借助个人支付终端做身份认证,,交易信息传输到移动运营商,再到移动支付后台,在交易的每个节点都要考虑到安全风险。做近场交易的时候会用到受理终端,终端安全和收单系统的安全性也同样要考虑,如果每一个节点的安全性都保证了,再保证整个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安全性,我们说这个过程就是可控的。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9T17:11:57.06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期作者:刘旭东 [导读] 在如今的生活中,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它在电子商务中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讯的结合,对于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都是一次飞跃性的改变,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刘旭东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摘要:在如今的生活中,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它在电子商务中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讯的结合,对于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都是一次飞跃性的改变,是里程碑式的进步。新颖的移动支付形式方便了商业活动,体现了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商业业务的处理特征,促进了我国商业发展,因此移动支付在电子商业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子商业活动。 关键词:移动支付安全风险措施分析 引言:时代在发展,出现了新颖的移动支付方式,本文介绍这种支付方式在我国的现状,让大家更为全面的了解,指出其存在的风险,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 1.1更多的人将会选择移动支付 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了一种重要的商业活动运行的手段,随着现在4G网络的来临,使得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讯相结合,移动通信网络的更新发展推动了现在移动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截止到2016年年底就有2.82亿多人在使用互联网,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人分别有2.11亿多和13.04亿多。因此在电子商务领域有着潜在的客户这一现象是有目共睹的,也因此造就了它的高速发展,快速的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移动网络支付的最大的特点是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更好的人性化和个体化的发展,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新颖的支付通道,根据我们的喜好,爱好,需求,去提供一些相应的服务,满足我们的爱好,实现了人性化的发展,使得电子商业成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商业活动。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用互联网进行消费,移动的支付方式是以手机进行交易,用通讯的设备作为支付工具,是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吸引着更多的人进行这种网络消费,更多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不计空间时间的进行消费、服务。据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它的背后有着重大的商业机遇,这种支付方式有着很大的优点,它简单便捷,服务水平高效,简单易上手,成本比较低,功能比较全,使用者更加多,人性化,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1.2如何进行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处理直接影响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一般的来说,移动支付的方式是用银行卡与数字的签名技术为安全的技术保障,用电子通讯移动和银行的金融的服务系统作为根基,货币为移动通讯支付,实现了货币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变,它通过移动的电子通信网络将客户的终端连接到银行里面,实现了利用移动的终端界面从而完成各种各样的理财业的服务系统。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移动pc或着是当前显得略有复杂的电子设备系统,因为手机现在被人们广泛的使用,让手机在支付方式上扮演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移动支付就是手机支付。根据支付的交易金额大小,移动支付可以被拆分为小额度的移动支付和大额度的移动支付。在国外,移动支付业务逐渐进入大额度的移动支付阶段。安全性对于大额度的支付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都需要绑定银行卡各种有关于金钱信誉的平台,从1999年,我国的移动支付方式才被普及,现在这种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主旋律。 二、移动支付价值链的构造 首先是移动支付的用户,他们使用这种业务,也是支付业务的收益的来源,这是必不可少的根源,其次是厂商,他们开发这种支付业务,进行销售并得到利益,他们是最大的利润受益者。然后就是网络和支付平台的运营商,他们是间接的受益者,通过运营电子移动网络和安全支付平台来获得相应的通信费的收益,服务的手续费,受代理费用,及佣金押金的费用,他们运营商的竞争,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更好的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拓展了有价值的商业用户,是移动支付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有商业用户,他们积极的开发这种商业,用移动支付方式提供给我们非现金的交易的方式,来增加他们交易的额度,从而谋得商业的利润。最后是一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和中国银联等,他们都给予消费者银行卡和移动的支付服务,让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产生某种消费,增加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赖程度。 在这种移动支付链条的构造中,由于这个移动的运营商想要构建一种安全的支付模式,使他们成为这种电子支付链条中的最高端的运行者,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有着有利的胜利条件;平台的运营商是移动电子运营商的设备的主要的供应商,为我们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与保障,还担任着移动运营商的合作者这一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一定的未来环境下,移动运营商作为平台的运营商是未来的移动支付运营模式,在这样一个统一的品牌下,不断的保持和强化用户资源等对自己有用的一面,共同的发展市场经济。 三移动安全支付风险和防范的措施在这种随时随地的通信工具和开放性通讯的移动支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着潜在的高风险,它依靠于网络电子这些虚拟的产品,容易受到网络病毒非法的袭击与恶意的攻击,因此为了保障移动支付健康的环境,我们需要分析移动支付存在的风险,去制定安全的对策,争取做到移动支付高效率,零风险。 3.1移动支付风险分析。技术的风险,法律的风险,信誉的风险是我国移动支付现在存在的三大主要风险。现在,支付技术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短信支付密码被破译,短信无法保证实时,身份不能够立刻识别,信用体系不够完善等现象。各种移支付交易的权利义务在法律中的规定也不够明确,没有得到法律更好的保障,比如说,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法中对于手机银行运行的适用性不确实,消费者用互联网作为媒介而达成协议的有效性也有不确定性,这让移动支付,在用互联网焦虑中,存在着法律上的风险与不确定的保障。因此想要去发展这种移动支付,值得信赖可靠的服务平台尤为重要,我们移动的运营商服务质量要有所提高,金融机构要提供可靠安全的保障,要及时的为客户解决问题,如果客户在访问他的账户或者是资金信息时遭受到了通讯网络故障,而导致其对移动支付服务产生了怀疑,可能引发信誉危机。 3.2移动支付风险防范措施。在技术风险防范方面,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系统的完整性、用户的身份鉴别、灾难恢复性和操作的不可否认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确保敏感信息进行切实的保护加密;支付网络中要有适当的安全的防范措施如防火墙、侵入窃密检

浅谈移动支付的安全性_刘冠群

移动支付作为新兴的产物,在不同的组织对其涵义的规定有所不同,同时移动支付的内容日益丰富,也制约着其涵义的统一性与标准性。目前,移动支付的涵义在通讯百科中的规定为:移动支付主要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双方利用手机终端与移动支付平台,从而实现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移动支付的涵义也可以指交易双方利用移动设备,从而完成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移动支付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动终端主要包括手机、移动PC 或PDA 等,其中手机是最主要的移动终端。 移动支付的涵义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其中的共同点便是支付双方要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支付行为,现阶段,移动支付的终端大多数为手机,因此,移动支付也可以称之为手机支付。 浅谈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刘冠群 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长,并且将成为人们日常账单支付的重要形式。2007年,欧盟国家也开始关注移动支付,通过不同企业的合作,从而利用手机钱包业务实现了小额支付,目前,在英国、德国与意大利等国家,其智能手机用户普遍开通了移动支付。 在国内,我国移动支付兴起相对较晚,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移动支付的用户也在逐渐增多。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速度较快,同时在3G、4G 网络的作用下,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宽带支持,从而保证了用户的移动支付,使其更加方便、快速。目前,移动支付技术更加先进,其应用更加广泛,其内容更加丰富,如:打车软件、移动理财等。据调查,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对移动支付有着较大的需求,因此,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2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其业务的发展,因此,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用户在选择支付方式时,最关心的便是交易的安全性,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用户的资金及其信息数据从而影响移动支付的安:中间环节的攻击,对其通从而窃取或者篡改用户;拒绝服务的攻击,主此对网络通道;钓鱼对其进行伪装,从而欺骗密码、账户等;恶在其程序安信息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在移但由于用户的手从而导致用户;支付者的真实信息不能他人极从而给用户造成安全性中在移动支具有认证身份的功能;在移动支支付交易的内容;再次,信息的在此过程中,要保证用;最后,不可否认性,移动支付涉及的双方将不能对传输的信息进行抵赖,主要是由于信息将被三方证明。 3 保证移动支付安全性的措施 根据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从而保证其安全性。 3.1在硬件安全方面 硬件安全主要是提升安全模块的保护功能,安全模块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应用的实现,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存储,并且要提供相应的安全运算服务等。安全模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在网络银行的应用中,传统网络运用的是硬件安全产品,从而实现对用户账户、交易数据的保护,其中Usbkey 产品的 网络出版时间:2015-03-03 05:45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0b6645096.html,/kcms/detail/11.3571.TN.20150303.0545.213.html

要防范移动支付的四大风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b6645096.html, 要防范移动支付的四大风险 作者:陈晓华 来源:《财经界·上旬刊》2017年第06期 信息通信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传统金融产业的创新与变革,移动支付是信息通信技术与金融产业融合的重要成果。移动支付是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方式,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且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在我国,目前移动支付在技术标准、运行模式、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风险制约因素,亟须研究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消费者权益,以促进移动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 风险主要在四个方面 移动支付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政策风险、技术风险、金融法律风险、信誉风险四个方面。 首先是政策风险。移动支付作为新兴业务,缺乏行业规范,尤其是准入政策和监管政策。行业中涉及的资源共享、服务质量保证、服务规范等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唯有如此业务才能健康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核心是支付,移动支付相关政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移动支付处于电信增值业务与银行增值业务——中间业务的交叉地带,有着不同的业务类型。国内非银行机构推动移动支付的积极性比银行更高,但移动支付涉及的金融业务必须接受金融监管,这无疑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由此可以看出,政策风险是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无法回避的障碍。 其次,技术风险。移动支付技术风险主要是支付的技术安全风险和技术系统风险。技术安全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风险;二是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风险。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风险是客户对移动支付最为关注的问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风险同样值得关注。短信支付密码被破译、实时短信无法保证、身份识别是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手机仅仅作为通信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丢失手机、密码被攻破、病毒木马等问题都会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

移动支付安全报告

移动支付安全报告 近日,中国银联发布xx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连续第九年跟踪持卡人支付习惯及风险偏好,为您权威展现支付安全领域的最新动向。 “通过今年的调查,我们看到一些新的趋势,”中国银联支付安全专家王宇总结道:“一是金融支付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支付产品及场景更加丰富,支付更加简单、安全、方便;二是用户因此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快速提高,移动支付已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三是服务体验不断优化,持卡人支付安全更有保障,自担风险获显著改善。” 本次调查共计收集有效问卷超过9万份,其中年龄以20岁至40岁人群为主,地域分布覆盖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等全国31个地区。今年的报告除了继续重点关注持卡人互联网移动支付习惯外,还结合xx年共同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社会热点进行针对性调查分析,旨在为持卡人与相关产业各方带来支付安全领域的趋势指引。 网上消费金额明显上升,高学历人群及年轻女性更爱买买买 报告显示,近半数的受访者月平均网上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较xx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其中超过四成的20-30岁年轻女性月均消费超过5000元,博士、硕士高学历受访者中也有1/3的人月平均网上消费金额超过5000元,均远高于平均水平。 手机支付全面普及,借贷消费需求表现突出

现在还没用过手机支付,那就要加紧追上支付潮流了。报告显示,超过 * 的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付款(在商户现场支付或远程支付)。超过四成的受访者选择“大额支付用卡,小额支付选手机”,这已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支付习惯。 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对消费借贷需求更加突出,使用过电商或第三方机构账户提供的信用支付比例过半,先消费后还款已经越来越被普遍接受。 银联云闪付更受高学历、主力消费人群青睐,85后最爱用手机在实体商户消费 报告显示,相较于强调便利性的二维码支付产品,具备硬件保障的银联云闪付“各类Pay”如Apple Pay、Huawei Pay等产品成为支付产品中的“高富帅”代表,获得了约四成硕士以上学历消费者及三成30岁-40岁主力消费人群的认可,其中近 * 是看中安全性。此外,从场景看,线下实体商户消费的比例增长较快,较去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83%的85后经常使用手机在线下商场、便利店及餐饮类等商户消费。 电信网络新型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不同人群应小心不同骗局 调查显示,社交账号盗用、短信木马链接、骗取验证码成为最常见的诈骗手段。欺诈手段针对性进一步增强,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实施差异化的诈骗:85后受访者以遭遇盗用社交账号欺诈超 * ;40岁-50岁消费者遭遇木马链接短信风险逾八成; 30-40岁的消费者约六成有被骗取动态验证码和遭遇钓鱼网页等欺诈风险。

浅谈移动电子商务的风险与防范

浅谈移动电子商务的风险与防范移动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正在蓬勃发展,移动支付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的方便快捷等优势,以及用户、运营商、服务提供方、银行等各方对移动支付渐趋明朗的态度,使得我国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时机逐渐趋于成熟。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登移动电子终端和设备,通过手机短信、IVR(即互动式语音应答,是基于手机的无线语音增值业务的统称)、手机上网业务WAP(无线应用协议)等多种方式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银行转账等的商务交易服务。 一、移动支付流程 一般来说,移动支付系统包括四个部分: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流程见下图。 1.消费者选择商品,发出购买指令。购买指令通过无线运营商支付管理系统发送到商家商品交易管理系统。 2.商家将消费者的详细购买信息通过无线运营商支付管理系统发送到消费者手机终端进行确认操作,得到确认后再继续往下操作,否则停止。 3.消费者确认支付后,无线运营商支付管理系统记录详细的交易记录,同时通知金融机构在商家和消费者的账户间进行支付和清算,并且通知商家提货或提供服务。 4.商家供货或提供服务。 5.交易结束。 从上述流程可看出,移动运营商的支付管理系统是整个支付过程中具有核心纽带功能的部件,它要完成对消费者鉴别和认证、将支付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监督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利润分成等等。 消费者发出购买指令时,消费者的权限和开户行账号等信息先传到移动运营商的支付管理系统,而不是商家系统。移动运营商只知道消费者的账户可用额度信息,初步判断消费者是否有足够的余额进行购买。消费者的开户行账号详细信息由金融机构进行管理,接到经消费者确认的支付指令后,由银行进行账户处理、支付和清算。移动运营商不能进行消费者账户处理,商家更不可以进行消费者的

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防范

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防范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各国的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研发部门,越来越关注于移动银行与移动支付的应用。 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发展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移动支付的研究涉及技术、法律、产业链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移动支付的推动者虽以非金融机构为主,但由于移动支付涉及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可小视。只有全面认识并防范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才能推动产业链向更加成熟、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移动支付产生背景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本文研究的移动支付,特指使用手机为终端的移动支付。 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是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建立预存费用的账户,用户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大额支付是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捆绑,用户通过多种方式对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 移动支付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电信运营商、银行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大力推动下,业务发展很是迅速。 。 户数达2000万。“手机钱包”包括税务、彩票投注、手机投保、手机购卡、软件销售、酒店/机票预订、网上购物等。 据统计,2005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560万人,同比增长134%,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3.4亿元;2007年,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进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根据诺盛电信估算,2008年,我国国内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39亿人,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2.8亿元。 三、对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1.对业务创新打开了方便之门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拓宽业务领域,创新和发展新型金融增值业务,成为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发达国家95%的金融创新都来自于信息技术。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和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电信业移动电话普及率的提高,银行客户和电信用户的范围越来越重叠,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和交易依赖于银行与电信的紧密融合来实现。同传统支付手段相比,移动支付最主要的特点是支付灵活便捷、交易时间短,可以减少往返银行的时间和支付处理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