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9-1412-09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许学强1,姚华松2

(1.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国广东广州510275;2.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中国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在收集和整理1900—2009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基础上,对近100多年中国城

市地理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其次,对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主

题和内容进行归纳,大致包括城市化、城市(区域)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技术地理和全球化、信息化背

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城市地理研究进行简要评价,并提出未来我国城市地理学有待

加强的若干建议:①加强“过程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②加强“全球视野和地方行动”的宏、微观并

举的研究;③加强“地理社会与文化转向”的城市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④加强“区域差异性”的城市地理研究。

关键词:城市地理学;社会与文化转向;综述

中图分类号:K90-09文献标识码:A

1986年,笔者写过一篇《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的文章,梳理了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时序变化、联系实际、多元化研究趋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等几大特点,从哲学层面对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和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评价,进而辨证分析了西方城市地理理论和我国现实进行整合研究的可能性[1]。时隔23年,中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城市发展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型,全球化和信息化席卷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方兴未艾。同时,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语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体现为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等多思潮并存,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与文化转向等。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的城市化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斯蒂格里茨,2000),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硕果累累,优秀的城市地理学者层出不穷。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背景与轨迹的变化,相应研究主题和重点内容也在不断演进。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年,对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对未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热点进行展望,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事情。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是1909—2009年100年正式出版与发行的著作、地理类和规划类期刊,为全面反映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历程,本研究除选取公认的对中国城市地理学有一定贡献的知名学者外,还选取了基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研究主题的在某一领域有较大影响的研究人士。此外,还涉及长期关注中国城市地理的海外华人地理学者。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过去的回顾难免挂一漏万,对未来展望恐有偏颇,敬请指正。

11900年以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

解放前,我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缓慢,少数地理学者发表过关于城市分布和研究城市的论文,分为两类:①对城市的研究,如王益厓对无锡,陈尔寿对重庆,杨纫章对重庆西郊,王云亭对昆明等城市地理的研究,沈汝生对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总结[2-6]。

②对乡村的研究,如陈述彭对遵义、任美锷对甘南川北、鲍觉民对云南呈贡、杨利普等对岷江峡谷、朱炳海和严钦尚对西康地区、李旭旦对白龙江中游地区等村落地理的考察等[7-13]。总体上看,上述研究对近代中国城乡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的描述和解析居多,从属于聚落地理的范畴,真正的城市地理研究尚未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地理研究才慢慢起步。1949—1965年间,《地理学报》刊登有关城市地理的文献仅6篇。1966—1972年城市地理研究几乎中断。有限的城市地理研究集中于一些学者翻译、介绍了美苏等国外城市地理研究动向,对中国城市历史、类型、职能、布局、形态和城镇分布等做了初步

第29卷第9期经济地理Vol.29,No.9 2009年9月ECONOM IC GEOGRAPHY Sep.,2009收稿时间:2009-06-18;修回时间:2009-08-20

第9期许学强,姚华松: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1413

研究,少数地理工作者参加城市规划和城市改造的实践,发表过“论包头城址与建设”、“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开发与利用”、“经济地理与城市规划”等文章,但整体规模小,影响不大。一个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源于美国学者施坚雅,他应用区域体系和中心地理论着力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的城镇化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他主编了《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该书集合了他本人及芮沃寿、章生道、牟复礼、斯波义信、伊懋可等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从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空间体系视野下的城市、清代中国城市的社会结构三方面进行了论述[14]。总体上,这些研究大都从属于历史地理、聚落地理和经济地理的范畴。从研究内容看,整体上较为分散,与城市发展和建设结合较少,研究成果的作用和影响十分有限,谈不上理论水平的建树。

真正的现代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兴盛于1970年代中后期,借力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复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长春地理所及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地理界很多单位,都相继参加了全国或各地蓬勃开展的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在不同层次上研究城市的发展、调控或中小城镇的布局问题,为开展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1981年创刊的《经济地理》为城市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发表论文的又一个学术园地;与此同时,1981年下半年由陈汉欣发起创刊,中科院地理所经济地理室主办的《工业、城镇布局与区域规划研究》作为内部学术刊物,为含有内部资料不便公开发表的论文提供了交流园地,受到国家计委、建委及学界的欢迎。1984年随着沿海14个城市对外开放,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陈汉欣发起组织地理界7、8个单位,由胡序威主编《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一书,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又与香港中文大学杨汝万教授合作出版了该书的英文本。1980年代中后期,城市规划相关工作及有关学术论文日渐增加,将在本文后面分类介绍评述。在此基础上,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进入旺盛时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日渐加强,与相邻科学的交叉性日渐增强,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整体而言,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受制于国家发展形势和政府对于城市发展政策的调整。新中国成立后,“向老大哥苏联学习”、“发展城市就是搞资本主义”和“先生产、后生活”等背景下,城市发展和城市地理研究进展缓慢。后来,在“山、散、洞”、平衡布点、国防安全等工业布局原则下,大型建设项目带动了一些专门职能型城市的崛起和发展,布局和选址给城市地理研究提供了应用空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城市,城市规划受到空前重视,极大带动了城市地理的应用研究。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研究提供国际化视野,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打破了原有城市发展既定规律,城市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涌现,为当代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核心研究内容

对1900—2009年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将核心研究主题及内容进行归结,在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对同一主题在不同时期的观点演变。总体上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大致有以下核心主题。2.1城市化

吴友仁1979年在《城市规划》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中国城市化研究重点大致包括城市化内涵、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道路选择、城市化机制、乡村城市化等方面。

2.1.1城市化内涵及水平。学界普遍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伴随城镇数量增进和规模扩大、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演化、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向农村地区逐渐渗透[15]。近些年,学界除了重视产业非农、空间城市化等城市化的物质性和空间性表征外,行为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精神城市化层面也受到关注。对于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大致有人口城市化水平(非农业化率)和复合指标法两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前期低、后期高。对于城市化过慢,章生道认为与中国存在源于封建后期传统城市体系和源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影响的城市体系的二元体系有关;另外,陈金永提出了工业化与城市偏爱说[16]。1980年代后,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正规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城市化水平急剧上升。对于中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许学强和叶嘉安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正相关,和人口密度负相关。城市首位度的省际差异与地理条件的地域差异、政府发展政策有关[17]。

2.1.2城市化道路。对于中国应该走何种城市化道路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城市规模上,由开始的以“控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

为代表的小城镇论到1980年代的以“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为代表的折中论,再到1990年代的以“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代表的中小城市论。这种以城市规模论城市发展的论调,在全球化和对城市发展规律不断深入背景下得到消解。事实上,城市发展不再取决于其规模大小,城市化的内涵与质量、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节点地位等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发展方针应该多元化,任何区域的城市化都应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周一星对城市化道路的阶段性进行分析,提出城镇化和成长规模等级体系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18]。

2.1.3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发展的凭借,即城市化动力机制一直是中国城市化研究的焦点。1983年,城乡建设环保部“若干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途径”课题组把中国城市化动力归结为国家有计划的投资、大城市自身的发展和扩散、乡村工业化、外资引进与地方经济发展等5方面[19]。许学强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动力在于以下方面:通过商品化促进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非农化提供充足的城市劳动力、通过工业化促进城镇规模和劳动力需求的扩大、通过发展现代文化提升生活质量、通过空间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20-21]。崔功豪等论述了小城镇在农村城市化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基于地方政府、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22]。大体上讲,1980年以前,基于“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的动力和基于“自下而上”的乡镇集体或个人投资发展的乡镇企业的动力构成了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独特的二元结构,沈建法将其概括为由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和自发性城市化组成的双轨城市化[23]。到了1990年代,薛凤旋等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外而内”的外商投资的城市化新动力,即外向型城市化。这种城市化模式表现出以小城镇和小城市为主导、跨境城市化的特征,具体运作方式表现为“前店后厂”型,但新的条件下“前店”有本地化的趋势[24-26]。宁越敏从政府、企业和个人3个城市化主体视角分析出发,认为中国城市化机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27]。

2.1.4乡村城市化。既包涵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异地城市化过程,也包涵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变的本地城市化过程。不少学者总结了一些具有独特地域性的乡村城市化发展模式[28-29],如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浙江模式、温州模式、南海模式等。其中典型模式是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前者发展主要倚靠集体资金和地方政府的介入,自内和自下的特征明显,后者发展主要依托外资和优惠政策,自上和自外的特征明显;从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看,苏南模式以本地农民就地转化为主,珠江模式以外来劳动力异地转化为主。

2.2城市(区域)体系

2.2.1城市职能结构。主要有三大研究重点:①城镇基本职能的类型研究,较早的是孙盘寿开展的西南三省城市职能的分类研究[30],周一星对城市工业职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依据专门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中国295个城市职能进行了系统划分[31]。②城镇职能组合系统的研究,如顾朝林将中国城镇职能体系划分为政治、交通、工矿业和旅游中心四大基本职能[32]。③城镇职能地域组合类型,如宋家泰根据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特征,将城镇职能体系组合为沿海型、内地型和边远型[33]。

2.2.2城市规模结构。对于城镇规划结构的研究,学者一般采用哲夫幂函数公式、分级分类法或传统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演变。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呈系列大小分布[34-38]。但由于不同时期各城市和地区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方针不同,导致不同规模等级的市镇人口增速不一,因而各时期市镇规模结构和分布也大不相同,对此,许学强等进行了详细论证[39]。顾朝林分析了城市、县城、小城镇等级的规模分布特征,建立了全国和分省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划分了首都、省会、地区中心或省辖市、县或县级市、建制镇五个层次[32]。宋家泰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将中国城市规模等级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乡镇和集镇七个级别[33]。中国城镇规模结构研究方面,顾朝林将中国各省区城镇体系概括为双核型、均衡型和极核型[32],周一星将中国城镇体系分为发达型城镇体系、有强大中心城市的较发达城镇体系、首位度较大的城镇体系、低水平平衡发展的城镇体系、开发中的城镇体系和发育不好的城镇体系六种类型[40]。

2.2.3城市空间分布。研究侧重在城市分布形态和城市分布类型上。宋家泰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归纳,包括多中心的城市集聚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镇)、中小城市及小城镇[33]。城市分布类型方面,许学强等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主要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带,高度集中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具有全国意义的交通沿线,总体市镇

1414经济地理第29卷

密度自东向西递减[39,41]。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区域化背景下,城市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重点转向城市群、城市带、城市经济区、大都市连绵区。早期城市外部空间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居多。许学强对珠三角城镇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城镇发展速度快,人口增长以自然主导向机械主导转变,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空间上由集中型向均衡型发展[42]。许学强和周春山借用Desakota的概念论述了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形成和发展现状、特征、成因及理论基础[43]。周一星给出了都市连绵区的定义,即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44]。徐永健从劳动地域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的微观视角解释都市连绵区的形成[45]。宁越敏等对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进行了分析,从宏观政策、投资、市场和辐射等方面分析其形成机制[46]。对于城市体系的量化研究,周一星等利用城市中心性指数划分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47]。此外,他还通过航空运输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48]。随着中国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带状、块状、片状的态势,中国城镇体系研究成为热点,这类研究多结合规划而展开,研究内容涉及区域城镇体系的构成单元、历史演变、现状特征、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机制、规划方法、发展趋势等[49]。近年来,城镇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区域城市空间管治等成为研究热点[50-51]。对于空间尺度上出现从沿海、沿江向沿边、内陆、重点开发区等拓展的研究,代表性人物有宋家泰、严重敏、胡序威、顾朝林、姚士谋等,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中国城市群》和《城镇群体空间组合》。

从城市外部拓展方面,周一星关注了中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大城市存在郊区化现象,郊区化的动力源于土地有偿使用、住房制度改革、中心城区更新、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等方面[52-53]。为了分析中心城市对周围腹地的影响,陈田、顾朝林、周一星等曾划分和分析了中国城市经济影响区[54-56]。

2.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3.1城市功能分区。于洪俊、许学强等介绍了国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关理论[39,57]。在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化研究中,武进发现中国现代城市的外扩现象,经历块状、带状、稳定、内向填充和外向发展等阶段。城市延伸轴用地由内向外是遵循工业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规则,城市扩张速度与经济发展周期密切关联,经历加速、减速和稳定三种状态。多数城市中心区以商业零售功能为主,兼有工业、居住、文化等综合区[58]。不少学者从城市规划角度,认为组织好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内容,探讨了工业区和居住生活区空间布局原则[39]。

2.3.2城市商业空间。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集中于城市社会空间和商业空间。由于社会空间在后文单独列出,这里仅对商业空间研究进行分析。1984年,宁越敏开展了商业空间的研究,他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商业中心的结构、规模、等级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55]。严重敏等对上海市中心商务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造和发展的建议[60]。许学强等利用GIS技术对广州大型零售商店布局进行了分析,对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和发展走向进行分析[61]。闫小培从商务机构集约化、地价和道路交通流量上对广州CBD范围进行了界定,还对广州CBD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和发展进行了分析[62-63]。2.3.3城市社会空间。1980年代以前,我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受单位制影响,工作地和居住地呈现出同置性特征,不同身份和地位人群混居的异质性社区成为城市社会空间的主体,社会空间分异表现为单位大院之间的分异,居住空间的质量取决于单位在计划资源分配链上的地位[64]。由于城市居民的职业相对单一,收入差距不大,整体的空间分异形式简单,对城市发展影响小。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加上住房市场化、土地有偿使用、户籍制度的相对放松、政府的企业化倾向等政策改革,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提供土壤。城市居民的职业构成复杂化,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严重,由经济分异所决定的各类空间分异现象开始显化。新的社会分层和住房市场化的多样化正在重塑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体念的城市映象[65]。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多集中在运用生态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结构特征、影响因素、演变机制与社会区的形成与分异[65-70],代表人物有虞蔚、许学强、顾朝林、冯健等,研究对象是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特大城市,数据来源主要是人口普查资料,有相当研究涉及不同时期对同一城市的对比与跟踪研究。总体而言,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城市开发与规划、区域历史背景、住房

第9期许学强,姚华松: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1415

制度改革、外来人口等因子是影响中国城市社会区的主要因子,同时,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因素、民族和籍贯因素等渐渐成为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与此研究路径不同的是,柴彦威以时间地理学为视角,以兰州为案例,总结了我国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制下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由单位构成的基础生活圈、同质单位为主的低级生活圈、以区为基础的高级生活圈组成,他认为城市是放大了的单位,单位是缩小了的城市,单位之间的空间分异是这一时期城市内部社会空间分异的主要体现[71]。

值得注意的是,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成为新动向[72-75],代表人物是吴缚龙、吴启焰、刘玉亭、李志刚、魏立华等,结果表明,中国大都市社会空间分异已初显雏形,户籍制度、规划政策、历史因素仍然是我国大都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底色,并因“路径依赖”而存在,但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市场要素主导下的分异正在形成并有强化趋势。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注重全球化、后福特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语境,某种意义上对西方研究的回应性研究,更加注重对“转型”的着力刻化。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有两个重点内容:①城市贫困研究。随着城市人口构成的多元化和城市转型的日趋加剧,城市贫困成为重要的城市问题。袁媛利用综合贫困指标体系,以街道为分析单元,发现广州市内城区和外围局部地区存在综合贫困积累分布,呈现“圈层+局部放射”的分布状况,内外城贫困特征有一定差异性,是城市发展历史、政策和市场等多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76]。此外,陈果对南京、马清裕对北京、吕露光对合肥也分别开展了城市贫困空间的调查,对贫困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解困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77-79]。总体上看,对于城市贫困的研究趋向于定量化,对于贫困的解释从单纯的经济因素转向社会和文化视角。②犯罪地理研究。犯罪问题是我国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经济转型时期这一问题可能会加剧。但对这一问题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涉及较少。王发曾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犯罪特征、城市内不同功能分区的犯罪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80]。程连生等在分析城市犯罪机理和环境类型基础上,对北京城市犯罪特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讨论了犯罪警示区的划分,提出了充分就业、建立流动人口档案跟踪制度、实施重点管理等治理措施[81]。

2.3.4城市意向空间。最早进行城市意向空间研究的是徐放对江西省赣州的研究[82],随后刘沛林对湖南传统村落、吴兵和李山对成都做了类似研究[83-84],但最为系统和全面的是李郇和许学强对广州城市意向空间研究[85],总体揭示了文化程度、居住地点、交通方式是影响广州城市意向空间的重要因素。姚华松对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城市感应空间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其意向空间特征具有明显的二元性,与其个体属性、日常行为活动半径有关[86]。

此外,王兴中等对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87]。

2.4城市技术地理

随着地理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以及地理数据的可获得性逐渐增强,新技术在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新技术包括因子生态分析、聚类分析、城市分形、GIS/RS等空间信息技术,城市建模、元胞自动机等。许学强通过因子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88]。陈忠暖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职能结构进行了分析[89]。黎夏和叶嘉安利用遥感数据分析了城市扩张的空间规律及扩散过程。此外,他还利用遥感与GIS技术研究了农田流失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90-91]。张文忠等利用GIS技术和综合变动系数的构建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该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其土地利用变化关系密切[92]。刘继生等利用分形技术对我国城市体系进行了分析[93];罗平等利用地理特征元胞自动机对城市土地利益演化进行了研究[94]。

2.5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地理研究

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特点。一方面,信息化和全球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涌现了一批新的研究热点[95],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国际化城市、新国际劳动分工、生产型服务业、公众参与、人居环境生态化、赛博空间、科技城、网络城市、高新技术区发展、数字城市等。学界主要从国际化视角下对某一概念的定义、内涵、特征、发展规律进行归纳,进而提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和建议等。如宁越敏对世界城市及对上海发展的借鉴进行分析,探讨了上海建立国际性城市的条件和选择模式[96]。另一方面,信息化和全球化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的语境,新形势下的原有城市发展逻辑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影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研究成为焦点。如许学强等分析

1416经济地理第29卷

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城镇体系的影响,他认为全球化加速沿海城镇群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交通、环境等问题[97]。宁越敏还探讨了外资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分析了外资的增长变化、产业分布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从劳动分工的角度分析了外资的特点、探讨了外商投资在集聚地——

—上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98]。

3评价及展望

3.1评价

对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体研究呈现以下特点:①从地理学科分支看,早期研究集中于历史地理和经济地理领域,中后期集中于经济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社会地理等领域,并涉及经济学、规划学、管理学等科学范畴。总体上看,当前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对于城市化、城市体系和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在中国城市地理研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成果最多,影响力最大。②从研究内容的时序变化看,大致遵循产业经济的地理分析—人口与社会活动的地理分析—环境、生态保护分析与区域整合的演进逻辑,其主线是城市人地关系的演进,即在城市化的起始阶段,人口对城市和区域的影响力不断加剧,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与文化等活动开始与经济活动并驾齐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悖的环境与生态问题,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自然成为研究热点。此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区域整合和协调成为必然,成为后期研究的关注点。③在方法论演进方面,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有定量的趋势,无论是对产业专门化的衡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还是对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基于GIS技术和遥感资料的量化研究已成为重要的分析工具与手段。

3.2展望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地域系统。城市地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笔者认为,城市作为一个空间载体,至少具有下列特征:多元化、差异性、多利益主体、利益集团充满互动和博弈、文化底质、对城市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内外部环境和因素。基于以上特征,对未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行展望,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3.2.1加强“过程机理和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目前看,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趋向于对城市事象的宏观、中观层面的分析较多,对时空演化规律的分析较为成熟,从哲学观点视角看,对“是什么”、“怎么样”的外源性探索较多,但是对“为什么”的内源性探究尚不深入。对城市事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解析大多停留在政策、规划等水平性层面,基于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过程机理和互动机制的垂直性分析不够,对于城市空间背后的非空间逻辑研究不足,对比国外同行的研究,这方面亟待加强。笔者认为,今后的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应该在两方面加以改进。一方面,在学科日趋开放背景下,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采借其他学科之所长,进行系统的整合研究,提高我国城市地理学学科发展水平。对于我国当前城市地理学研究而言,要注重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借鉴。如对空间系统研究而言,空间地域分布与演化规律是地理学的强项,而空间形成机制解析方面社会学、政治学者可能更擅长,在空间的意义系统解析方面阐释学、人类学等会更有优势,关键是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如对于空间这一话题,运用经济学思维就应该把空间视为商品,从投入产出和商品营销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借鉴政治学思维可以以权力角度切入分析空间所有者、设计者、使用者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关系;从人类学角度看待空间就应明白不同空间对于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意义,即使是同一空间对不同人的感应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对于传统地理学的意向空间研究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城市地理分析视角和理论工具的运用方面,应该重点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城市增长机械、城市发展联盟和城市政体等相关理论,不断强化基于过程与互动关系的城市地理研究。在具体研究内容上,需要高度重视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和党政系统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注重在权力下放条件下地方增长联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研究。

3.2.2加强“全球视野和地方行动”的宏、微观并举的城市地理研究。宏观方面,中国城市地理学要高度重视全球化、信息化、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激进主义、新区域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背景和思潮,作为自身研究的重要语境。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城市事象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成为重点,即一方面要重视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对中国城市原有研究主体的影响研究,另一方面,中国城市事象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响应或反馈也值得关注。微观方面,重视基

第9期许学强,姚华松: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1417

于地域特质的本土性研究,地理研究应该放在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要注重全球化——

—地方化互动过程、耦合关系和运行机制的探索,要充分注重地方城市和区域在与全球互动过程的博弈关系分析,保持和强化地方发展自主性等命题的学术敏感度,不断挖掘地方性知识和探索地方发展规律,以增进和丰富世界城市地理研究体系。以城市空间研究为例,传统城市地理研究能够较好的展示城市事象空间分异的总体格局与规律,但对微观的局地空间深入研究不足,对城市事象所形成的空间本身机制、空间生产系统规律和意义的探讨较少,对空间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剖析更少[99]。我们认为,不仅要关注传统地理学的事象空间规律(即空间中的生产规律)的揭示,还要关注空间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关注空间为什么产生、在什么背景(情境)下产生、谁在使用这一空间、谁被排斥使用、空间使用过程中的权力关系等话题。只有以存在主义的视角看待空间,空间的本质才能被真正解析。

3.2.3加强“地理社会与文化转向”的城市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社会与文化转向背景下,城市社会地理和文化地理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在研究对象上,要实现从“人地关系”向“人社关系”的转型,更加注重对城市行为主体——

—人及其社会地域系统的研究,关注城市各类人群的真实诉求,对中国城市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这些问题包括流动人口等弱势和边缘群体、人口失业、人口老龄化、住房消费、阶层分异、居住隔离、绅士化、空间极化、邻里和社区、城市更新、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私有化、社会福利供给、特殊人群需求、教育公平、社会冲突、社会运动、城市贫困和犯罪等作为研究重点[100]。对比而言,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在社会公平、疾病与健康地理、城市管治、犯罪地理、认知地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城市地理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起步,但与西方同行的差距依然巨大,亟待加强。在具体的研究主题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中国城市种族隔离、社会分层与居住分异、时间地理、城市移民行为地理、犯罪地理、女性主义地理、身份建构与重构、地方在塑造城市社会的作用、市民日常生活、消费空间、身份认同等。此外,对于城市历史遗产、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承、城市空间隐喻及空间的文化意义等城市文化问题也要高度关注。3.2.4加强“区域差异性”的城市地理研究。区域差异是传统地理学研究倡导的核心思想。对于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而言,除了探讨普适性城市发展规律外,对于不同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底质的城市发展独特性规律的挖掘也要高度重视。基于中国城市发展的阶序性,很多城市发展事象和规律研究基于发达的沿海东部地区而展开,对于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城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仅有的研究成果其影响力也很有限。笔者认为,区域差异性研究在今后的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中应该得到加强。仅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看,广博的自然地域和复杂的人文环境,必然孕育了多元化的城市化动力机制,远非主流学界普遍认同的“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所能囊括。加强对各类型城市(镇)的分类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现有城市地理理论体系。除了关注正式、主流或体制内的城市规律探究外,要高度关注非正式、非主流、体制外的规律研究。此外,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也可以多样化,除了“城市中心论”的研究视角外,也要提倡研究者树立“从边缘看中心”的分析视角。

参考文献:

[1]许学强,朱剑如.努力发展我国的城市地理学[J].经济地理,

1986,6(1):12-16.

[2]王益厓.无锡都市地理研究[J].地理学报,1935(3).

[3]陈尔寿.重庆都市地理[J].地理学报,1943(10).

[4]杨纫章.重庆西郊小区域地理研究[J].地理学报,1941(8).

[5]王云亭.昆明南郊湖滨地理[J].地理学报,1941(8).

[6]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J].地理学报,1937(4).

[7]陈述彭,杨利普.遵义附近之聚落[J].地理学报,1943(10).

[8]任美锷.甘南川北之地形与人生[J].地理学报,1942(9).

[9]鲍觉民,张景哲.云南省呈贡县落龙河区土地利用初步调查报

告[J].地理学报,1944(11).

[10]杨利普,黄秉成,施雅风,等.岷江峡谷之土地利用[J].地理学

报,1946:12-13.

[11]朱炳海.西康山地村落之分布[J].地理学报,1939(6).

[12]严钦尚.西康居住地理[J].地理学报,1939(6).

[13]李旭旦.白龙江中游人生地理观察[J].地理学报,1941(8).

[14]Skinner W.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M].U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15]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7.

[16]沈建法.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7,

16(4):28-36..

[17]许学强,叶嘉安.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J].地理学报,1986,41

(1):8-21.

[18]周一星.城市发展战略要有阶段论观点[J].地理学报,1984,39

(4):359-369.

[19]沈道齐,崔功豪.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J].地理学报,

1990,45(2):163-168.

1418经济地理第29卷

[20]许学强,刘琦,曾祥章.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城市化[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21]许学强.中国改革开放的典范——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J].经济地理,1992,12(3):1-5.

[22]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

学报,1999,54(2):106-112.

[23]沈建法,冯志强,黄均尧.珠江三角洲的双轨城市化[J].城市规

划,2006,30(3):39-44.

[24]许学强,胡华颖.对外开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J].地理学

报,1988,43(3):201-212.

[25]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

1997,52(3):193-206.

[26]薛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城市规划,1995,29(6):22-27.

[27]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

—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征探讨[J].地理学报,1998,43(9):470-477.

[28]张小林.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1996,16(3):21

-26.

[29]张敏,顾朝林.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

究[J].经济地理,2002,22(4):482-486.

[30]孙盘寿,杨廷秀.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分类[J].地理研究,1984,

3(3):17-28.

[31]周一星,R.布鲁德肖.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J].

地理学报,1988,43(4):287-297.

[3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3]宋家泰.中国城市发展的几个问题[C]//郭来喜等:中美人文地

理学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9.

[34]Yan X P.The study of Chinese urbanization[M].M.Phil thesis,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1987.

[35]许学强.我国城镇体系的演变和预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82(3):40-49.

[36]顾宝昌.论中国的城市体系发展[J].人口研究,1988(3):3-7.

[37]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J].

经济地理,1990,10(3):46-54.

[38]孙盘寿.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J].地理学报,1984,39(4):

345-358.

[39]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9.

[40]周一星,杨齐.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

型[J].地理学报,1986,4(2):97-111.

[41]许学强.我国城市分布及其演变的几个特征[J].经济地理,1983

(3):205-212.

[42]许学强,黄丹娜.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特征分析[J].地理

科学,1989,9(3):197-203.

[43]许学强,周春山.论珠江三角洲大都会区形成[J].城市问题,

1994(3):1-6.

[4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5]徐永健,许学强,闫小培.中国典型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J].人

文地理,2000,15(2):19-24.

[46]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

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22(1):16-20.

[47]周一星,张莉,武悦.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

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4):1-5.

[48]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J].地理研究,2002,21(3):276-287.[49]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0]顾朝林,徐海贤.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1999,19(4):320-328.

[51]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

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03,23(4):433-441.

[52]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

1998(3):22-27.

[53]周一星,孟延春.沈阳的郊区化——

—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J].地理学报,1997,52(4):289-298.

[54]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

1987,42(4):308-318.

[55]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1.

[56]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

报,2003,38(2):2-14.

[57]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技大学出版

社,1983.

[58]武进.中国城市形态[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

[59]宁越敏.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探讨[J].地理学报,1984,39(2):

(2):163-172.

[60]严重敏,宁越敏.略论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改造与发展[J].城市

问题,1992(4):28-32.

[61]许学强,周素红,林耿.广州市大型零售商店布局分析[J].城市

规划,2002,26(7):23-29.

[62]闫小培,许学强,杨轶辉.广州市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特征、成

因及发展[J].城市问题,1993(4):14-20.

[63]闫小培,钟韵.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

究[J].地理科学,2005,25(5):537-544.

[64]Logan J.The New Chinese City: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Reform

[M].Oxford:Black well,1999.

[65]Yeh A G O,Xu X Q,Hu H Y.The Social Space of Guangzhou

City,China[J].Urban Geography,1995,16(7):595-621.

[66]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10(6):

25-28.

[67]许学强,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

析[J].地理学报,1989,44(4):385-399.

[68]顾朝林,王法辉.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2003,58

(6):45-55.

[69]冯建,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演化(1982-2000)

[J].地理研究,2003,22(4):465-493.

[70]易峥,阎小培,周春山.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

展望[J].城市规划汇刊,2003(1):21-24.

[71]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

—兰州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1):30-38.

[72]李志刚,吴缚龙,刘玉亭.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J].

城市规划汇刊,2004(6):48-53.

[73]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J].

城市规划汇刊,2004,28(6):60-68.

[74]吴启焰,崔功豪.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J].城

市规划汇刊,1999(3):23-26.

[75]魏立华,阎小培.1949—1987年重工业优先发展下的中国城市

社会空间研究[J].城市经济,2005,13(2):13-17.

[76]袁媛,许学强.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2008(4):18-26.

第9期许学强,姚华松: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1419

[77]陈果,顾朝林,吴缚龙.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J].地理

科学,2004,24(5):542-548.

[78]吕露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4,28(6):74-77.

[79]马清裕,陈田,牛亚菲,等.北京城市贫困人口特征、成因及其

解困对策[J].地理研究,1999,12(4):400-406.

[80]王发曾.城市犯罪的地理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22(1):35-39.

[81]程连生,马丽.北京城市犯罪地理分析[J].人文地理,1997(2):7

-12.

[82]徐放.居民感应地理研究的一个实例——

—对赣州市的调查分析[J].地理科学,1983,3(2):167-174.

[83]刘沛林.湖南传统村镇感应空间规划研究[J].地理研究,

1999,18(1):66-72.

[84]吴兵,李山.成都市民族旅游感应空间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9-46.

[85]李郇,许学强.广州市城市意向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3,

8(3):27-35.

[86]姚华松.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流动人口空间研究[D].广州:中山

大学,2008.

[87]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88]许学强,程玉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J].

地理科学,2006,26(3):257-266.

[89]陈忠暖,阎小培.中国东南6省区城市职能特点与分类[J].经济

地理,2001,21(6):709-713.

[90]黎夏,叶嘉安.利用遥感监测和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扩张过

程——

—以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1997,16(4):56-62. [91]黎夏,彭沛全,廖其芳.利用遥感与GIS分析珠江三角洲农田

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1998,18(2):97-102.

[92]张文忠,王传胜,吕昕,等.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耦合关系[J].地理学报,2003,58(5):677-685. [93]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地理科

学,2000,20(2):166-173.

[94]罗平,毒清运,雷元新,等.地理特征元胞自动机及城市土地利

用演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6):504-

508.

[95]顾朝林.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96]宁越敏.世界城市的崛起和上海的发展[J].城市问题,1994

(6):6-9.

[97]许学强,叶嘉安.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J].

地理研究,1995,14(3):1-12.

[98]宁越敏.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J].经济地

理,2004,24(3):313-318.

[99]姚华松,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

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7,22(3):12-18.

[100]姚华松,薛德升,许学强.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7(9):74-81.

REVIEWS AND NEW PROGRESSES IN CHINA'S URBAN

GEOGRAPHICAL STUDIES SINCE1900

XU Xue-qiang1,YAO Hua-song2

(1.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Guangdong,China;

2.Guangzhou Developmental Academy,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5104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related literature in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geography as well as other journals from year1900to2009,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geography studies in China since1900’s.First of all,recalled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urban geography studies in China.Secondly, summarized the main fields and achievement in research from some aspects separately,including urbanization, urban(regional)system,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urban technological geography,urban geography under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0b6372603.html,stly,assessed simply the achievements of urban geography studies in China, and come up with several points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which included:①research on “processing and interacting”;②research on“thinking globally and acting locally”;③research on“human geography’s social-cultural transforming”;④research on“regional difference”.

Key words:urban geography;social-cultural transforming;reviews

作者简介:许学强(1939—),男,湖北公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现代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等。E-mail:eesxxq@https://www.doczj.com/doc/0b6372603.html,。

1420经济地理第29卷

酶学性质研究

1.6 酶学性质研究 (1)pH 的影响:分别测定粗酶液在pH3.0、4.0、5.0、6.0、7.0、8.0下的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pH 值;将粗酶液用上述pH 缓冲液稀释后,45℃水浴保温4小时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2)温度的影响:分别在40~95℃下测定酶活力,确定其最适反应温度;将酶液在40~90℃范围内的不同温度下保温60 min 后,测定其剩余酶活力。 (3)金属离子的影响:在酶液中分别添加各种金属离子,使其浓度为4 mmol /L ,然后测定酶活力。 2.5 纤维素酶粗酶液酶学性质 2.5.1酶反应的最适pH 值和酶的pH 稳定性 粗酶液在不同pH 值下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pH 值下处理4小时后测得的相对酶活示于图11。结果表明,CMCase 在pH 3.5~4.5有较高的酶活力,最适反应pH 值为4.0;β-Gluase 在pH 4.5~5.5酶活力较高,最适反应pH 值为5.0,同样方法测得FPA 最适反应pH 为5.0。可见,该菌株所产的各组分纤维素酶是酸性酶。 图11表明,该菌产CMCase 在pH3.0~6.0的范围内,β-Gluase 在pH3.5~5.5的范围内,酶活力均可保持在80%以上,说明该菌株所产酸性纤维素酶可在较宽的pH 值范围内保持其酶活力的稳定性。2.5.2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酶的热稳定性 在不同温度下直接进行酶促反应测得的酶活及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60 min 后于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 下测得的相对酶活(以4℃保存的酶液活力为100%)示于图12。结果表明,CMCase 、β-Gluase 及FPA 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5℃。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 pH 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 c e l l u l a s e a c t i v i t y ( U .m l -1) temperature ( o C ) r e l a t i v e y a c t i v i t y (%) 图11 pH 值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10 Effects of pH value on Cellulas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图12 温度对酶活力及酶稳定性的影响 Fig.11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cellulase

湿地的研究展望及其保护对策

ISSN100922722 Marine Geology Letters 海洋地质动态 2005,21(6)∶8—11文章编号:100922722(2005)0620008204 湿地的研究展望及其保护对策 李广玉1,2,叶思源2,张正贤1,高宗军1 (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与科学工程学院,泰安271019; 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摘 要: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研究成为当前许多学者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主要从湿地的科学定义、湿地的系统分类及今后的研究展望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湿地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P941.78 文献标识码:A 湿地人称沼泽,是由土地和水汇接而成的。它既不完全是土地,也不完全是水,这是湿地特有的双重属性。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富饶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1 湿地的科学定义 由于湿地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地域差异等原因,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学派在湿地分类上有明显的不同,正如W J Mitsch等在其新著《湿地》[1]一书对湿地概念的述评: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目的的不同,使得不同的人对湿地定义强调不同的内容。当前世界上对湿地的科学定义与概念还未统一,目前已经统计到的定义近60多种。湿地的科学定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类[2]: (1)从生态学角度 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并兼有两类系统的某些特征,其地表为浅水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 (2)从资源学的角度 凡是具有生态价值 收稿日期:2005203228 作者简介:李广玉(1979—),女,在读硕士,地球化学专业。的水域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m都可视为湿地,不管它是天然的或是人工的,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3)从动力地貌学的角度 湿地是区别于其他地貌系统如河流地貌系统、海湾、湖泊等水体的具有不断起伏水位的、水流缓慢的潜水地貌系统。 (4)从系统论的观点 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面景观,与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 目前,湿地科学家和管理部门普遍接受的概念是在《Ramsar》公约中定义的湿地的概念,即:“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 2 湿地的分类 目前湿地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较为系统的分类方法是1990年6月在第四届缔约国大会上发布的新分类系统,将湿地划分为三大类(海滨和海岸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35种(海洋和沿海湿地分为11种类型、内陆湿地16种类型、人造湿地8种类型),此分类系统与

(完整word版)混沌理论要点

混沌理论要点: 1. 非线性系统的非因果性 当原因与结果间的关系并不确定时,便产生非线性现象。比如说利率提高1%(原因),市场反应(结果)就是不确定的——结果取决于人群对该消息的解释。 再如美国家森林公园,每年都由雷电引起数百起火灾(起因相同),仿佛老天爷每年都要向大地投放火星大小相同的成百上千个未熄的烟头,于是几百次火灾被引发,并蔓延、终止,有时烧毁数亩、有时蔓延数百亩,有时……1988年那次,使黄石公园全部150万亩森林片草无存(该公园去年已被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剔除)。以致其它森林公园为防止枯草积得太厚,还不得不让消防人员,每年人为制造些火灾。 量子世界、人类历史、地震、天气运行……莫不如此。远至恐龙时代的大小生态灭绝事件,近至非典、上月的北美大停电、各国证券市场,每年无数个烟头被仍向场内,引发或大或小的震动,并蔓延、终止……但到底哪个烟头,才是那颗重要的烟头? 相同的初始力,令人瞠目的结果,是所有混沌系统的基本特征。大家都不难理解,曾救了萨达姆命的藏身之所,这次偏就成了送命之处,但很多人却很难理解同样一个历史点位,并不代表同样的未来。许多历史学家在逐次的趋势和循环中,搜寻说得过去的理由与解释,显然是用错了工具。这些传统观念产生于匀衡物理和天文学中,而合适的工具,却在非线性的非匀衡物理中。新物理学家们则开始用模拟游戏代替方程式,去发现事态运行的规律。 2.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 伦敦气象局计算机系统每日处理覆盖全欧洲的数千个气象站的上亿条数据,一次洛伦兹将5.06127输入为5.06,万分之一的省略,提供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天气预报。于是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从此,令人着迷、发人深省的“蝴蝶效应”,就以其大胆的想象力与迷人美学色彩,更加之深刻科学内涵与内在哲学魅力,倾倒了不断在复杂系统中苦苦求索的芸芸众生。“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认为,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微小。但混沌理论认为,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大家不妨想像一下台球桌面:撞击母球不到1度的微小偏差,会使台面出现纵线与横折两种极端迥异的走势。一个储蓄组合的未来资产变化模拟图,也仅因规则改为不计零数,模型便立即报废。导致蝗灾的因素有不下两百种,漏算或误算其中2%,不久20%的因素都会相应改换,一切也就大相径庭。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更是对此作了形象的说明:“醉了一个农夫,丢了一颗铁钉;丢了一颗铁钉,少安一付马掌;少了一付马掌,跛了一匹战马;跛了一匹战马,摔坏一位将军;死了一个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系统对无数变化,何时极度敏感,何时能消化掉而不予理会,对此人类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丝毫都无能为力——地球上每天亿万只蝴蝶上下翻飞、百万只苍鹰鼓翼、千百只大鹏展翅……初始力或相同、或不同,初始因素本身虽不大,但经时间积累后的结果,已远非人们当初之想当然。 从前我们经常听到“明年将现暖冬”“下月平均气温将低于去年同期”等说法,但拥有超乎想像的完备数据的美国家气象局去年已宣布:“从此再不对超过10天的气象做任何预测。”这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又一步飞跃。 3. 能量法则 完全不同于线性代数的产物——概率论。该法则是不同国度的学者们,耗时巨大的独立研究后,最终共同发现的一项新的重要自然法则,已被证实是一个适用于上千种的模板的、普遍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展望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展望 河流动力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采用现代科学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则是20世纪才开始的。河流动力学是以流体力学、地学、海洋和环境科学等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其趋势仍是采用各学科之长,在理论探索、科学实验和数学模拟等方面深入发展。 1研究发展趋势 展望河流动力学的研究,它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传统理论张现代化量测技术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和提高,对一些假定和近似处理给出更严密的论证,对一些经典的试验成果重新进行检验。二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特别要注重与其它学科和最新的科学技术融会贯通。在上世纪的30年代至50年代,以Shields 曲线、Rouse悬沙公式、Meyer-Peter及Einstein推移质公式为代表,基本奠定了泥沙运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半个世纪以来,主要是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工作,除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外,在理论体系上没有重大的突破。通过数十年来的理论积蓄和量测技术的时代跨越,有望在近些年内在理论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试验科学上获得重大的成果。 1.1.1基础理论研究 河流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泥沙运动力学基本理论和河流过程原理及调整规律的研究。早在30年代,Rouse应用扩散理论导出了悬移质泥沙浓度分布公式,即扩散方程,它是进行输沙计算的基本方程。在现代两相流理论中,扩散模型只是宏观连续介质理论的一种简单模型。更一般的模型是双流体模型,两相流中关于固液两相流的基本方程、作用力分析及其应力本构关系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泥沙运动力学理论的发展。但泥沙运动理论与固液两相流理论又有所区别,其内容更丰富,更独具创新性。悬移质、推移质、水流挟沙力、动床阻力等等都是一般两相流理论中没有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泥沙运动力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使得泥沙运动力学理论纰固液两相流理论更生动、更便于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悬移质和推移质输沙理论、非平衡输沙理论、水流挟沙力、床面形态和动床阻力等都是泥沙运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在80年代以前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之后除了引入固液两相流的双流体模型外,并没有重大的进展,许多理论研究是低水平重复。因此,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应集中在两个方面: 1)对现有的理论成果或成果或公式进行认真总结,去伪存真,归纳提高。如钱宁(1980)关于推移质公式比较的研究堪称范例,几家著名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尽管基于不同的理论,

兽用中草药研究开发展望

中兽医医药杂志J TCVM 2005年第4期 综述专论兽用中草药研究开发展望 梁剑平1,张应禄2,李滋睿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2.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S85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354(2005)04-0021-03 兽用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或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报酬。由于它无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害,所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畜禽养殖者的欢迎。有关专家认为,兽用中草药由于不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将在很大程度上逐步取代化学药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开发商机凸现。兽用中草药是我国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对畜禽的繁殖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不仅在中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洲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把兽用中草药当成提高畜禽健康质量的重要手段,与西方现代兽医药共同用于临床。欧美各国在/回归大自然0的口号影响下,也越来越重视兽用中草药的研究,一些兽用中草药的治疗作用逐渐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1畜牧业发展对兽用中草药开发及其技术需求分析近些年来,食品安全、药残与耐药性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禁用了许多兽用药品饲料添加剂。美国基于人畜交叉抗药性的顾虑而撤销了恩诺沙星与沙拉沙星在禽类使用的注册标准,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再审批任何氟喹诺酮类作为兽药。2000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会议,提出了限制对家畜使用化学抗菌药新建议。近年来发现化药、抗生素类具有毒副作用及其残留,严重地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引起/三致0和损害免疫功能。自1987年以来,英国和法国植物药的购买力分别上升了70%和50%,而美国市场每年亦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长。日本的汉方制剂从90年代开始,每年都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每年已达270亿美元。 标准化是我国传统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是兽用中草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物种丰富,药物种植面积大,品种齐全,但所占市场份额还不足5%。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我国中药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工艺较落后,缺乏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这是中兽药界的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制约中兽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瓶颈0。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中药材的质量规范标准,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所列的药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2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国外由于受到中药资源的限制,中兽药的发展起步较晚,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多糖、寡糖。多糖能提高动 收稿日期:2004-12-27 项目来源:/十五0国家攻关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梁剑平(1963-),男,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兽药研究。物免疫力,其中消化道免疫占动物免疫系统的很大部分,因而能对消化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肠道黏膜内的IgA 抗体还可通过其自身产生的抗体细胞毒素直接杀灭细菌。寡糖为1~9个单糖所组成,由于其能促进猪、鸡肠道内有益菌群优势形成,其中主要是拟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等,能有效地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结合吸收外源性病原菌及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动物免疫力等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国外寡糖是最有希望替代化药与抗生素的天然物质。其研究主要通过完成了菌种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酶的生产条件、酶的纯化与特性、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酶的高产菌株选育、寡糖的组分、结构及生理功能分析,以及酶和寡糖的工业生产试验等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结合极端菌及极端酶的特性,以新的方法解决了酶的碱、盐、热稳定性、酶活力、寡糖生成率等,实现了极端B-聚糖酶以及寡糖的生产及应用。国内在多糖、寡糖研究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已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成功的生产出甘露寡糖。除多糖、寡糖研究外,中兽药主要是围绕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进行了中药的方剂学,有效单体的提取、合成及结构修饰,与中兽药的稳定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因为在新兽药创制中,重要的环节是要保证有高质量的、稳定可控的中药材原料。 2.1中药资源开发取得新的进展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野生变家种取得了积极成果,许多已成为主流商品。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开展了人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对进口药材的引种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药材进口的数量明显减少。云南西双版纳分布的植物锡生藤已合成新药/傣肌松0,与进口的/氯化箭毒碱0有相似的肌肉松弛作用。从进口药材的国产近缘植物中寻找代用品的实例还有很多,如以国产安息香代进口安息香;以国产马钱子代进口马钱子;以西藏胡黄连代进口胡黄连;以白木香代沉香等等,应用有效成分为指标,从近缘科、属中扩大药源,这方面中国已做了大量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工作,已进行研究的主要种类有小檗属、薯蓣属、鼠尾草属、葛属、黄连属、大黄属、甘草属、石蒜属、丹参属、金银花属、莨菪类、蒿类、柴胡属、淫羊藿属、苦参属等植物。 2.2科研开发形成新的局面 2.2.1提取和合成制药在提取和合成制药的研究及生产 21

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和展望

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和展望Ξ 徐艳艳 徐艳东 (1.临沂市苍山县实验中学,山东苍山277700;2.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6) 摘 要 主要分析了国内外湿地的概念和分类、形成和发育、湿地评价和健康评价、恢复和重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研究、人工湿地、全球变暖及湿地生态系统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据此提出展望。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 恢复 湿地(wetland)通常包括灌丛沼泽(swam ps)、苔藓泥炭沼泽(bogs)、泥沼泽(marshes)以及其他类似区域[1]。湿地广泛分布于地球各气候带,从赤道到极地均有分布。据统计全世界共有湿地8.6×106km2,占陆地总面积的6.4%,以亚热带比例最高占29.3%,寒温带占13.4%,寒带占11%,热带占10.9%[2]。 湿地是由喜水生物和过湿环境构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它位于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的交汇处,是各种能量和物质交换和作用的场所。它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基因保护及资源利用的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 “生物基因库”和“人类摇篮”[3]。因而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但是湿地也是近代史上遭受人类活动破坏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它是继其他生态系统如农业、林业、沙漠等之后,人类重视最晚的一种资源[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湿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湿地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 1 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 1.1 湿地的概念和分类 1.1.1 湿地的概念 由于湿地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相互之间差别极大,所以很难给湿地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的研究者对湿地有不同的理解,已统计到的定义近60种[5]。总的看来,湿地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定义,通常采用的是最有代表性的国际湿地公约(Ramsar公约)中的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域。”此定义比较具体,具有明显的边界,具有法律约束力,在湿地管理工作中易于操作[5],但其未揭示出湿地的内涵实质,其内涵和外延不明确[6]。另一类是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的定义,从学科来看可以概括为水文学、动力地貌学、生态学、泥炭地质学、景观学、资源学[5-8]。杨永兴先生把湿地科学的定义为:“湿地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的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湿地应该具有3个突出特征:湿地地表长期或季节处于过湿或积水状态;地表生长有湿生、沼生、浅水生植物(包括部分喜湿盐生植物),且具有较高生产力。生活湿生、沼生、浅水生动物和适应该特殊环境的微生物类群;发育水成或半水成土壤,具有明显的潜育化过程。”[9]由于湿地是一个过渡带,因此范围界定比较困难,其中,1956年Circular39是美国最早的湿地定义之一;加拿大关于湿地的定义主要有:1979年Z oltai和T arnocai分别提出湿地的定义,1988年Z oltai对其前定义进行修正;[2]原苏联的沼泽概念比较全面,但语义不够确定[3]。 2.1.2 湿地的分类 同湿地概念一样,目前国际湿地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湿地分类标准、体 Ξ作者简介:徐艳艳(1979-),女,地理教师。

河流动力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河流动力学是研究冲积河流在自然状态及受人工建筑物影响以后所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课程,主要学习泥沙起动、输移、沉积及河床演变的基本规律。本课程是港航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本课程以水力学和高等数学为基础,强调力学原理和分析方法对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分析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依赖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数据来建立经验公式,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运用。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线,结合室内实验的方式进行(室内实验部分见河流动力学实验大纲)。课程内容包括2个模块: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理论课以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水力学。 本课程与这二门课程密切相关;而只有在前面二门课程的基础上,河流动力学的 - 3 -

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分析能力,达到华盛顿公约规定的国际工程师认证的标准,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1)知识获取 掌握泥沙的基本特性;掌握推移质和悬移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力学机理;掌握我国主要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本课程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向及研究成果。 (2)思维方法培养 综合、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 (3)能力培养 具有查阅规范、资料,分析解决实际河流泥沙工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学习要求 河流动力学是一门涉及到理论和室内实验等内容的综合性课程,作为港航工程师,在校期间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要达到以上学习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课下做好相关预习、复习和作业完成工作。 四、教学内容 - 3 -

尘肺病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实、叙述的写作手法来记录检查的情况,切忌在笔录中作评论、推断。现场笔录应该是执法人员在现场所看、所听的实录,而不应是询问笔录。2.2 贴近案情 可以采取“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方法,首先简要描述大环境、方位地点,再收缩到具体需要重点检查的位置;从物品总体摆放、堆码再聚焦到具体商品数量,包装标签及现场痕迹等等。同时,对现场从业人员在从事何种活动,也要作好记录。对与具体案情关联不大的内容,可以简写,而对于与案情关联紧密的商品、标识、人员作业情况、工具、原料、广告、检查过程,甚至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地面污水痕迹、废弃损毁物品的状况都应详记,并尽可能地加以固定、提取。2.3 抓住重点 现场检查中,往往可以意外地发现一些对定案十分关键的证据,要注意策略,可以采取以虚掩实、迂回反抄的方法将这些证据予以固定、提取。3 制作要点 3.1 当事人在被检查场所开展经营活动的由来或 当事人与被检查场所的关系。3.2 场所的概况。情况复杂的场所应交代方位,必 要时绘图说明。 3.3 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工具、设施的名称、规格、数量、状况、摆放位置、使用情况及相关的书证、物证。3.4 与违法行为有关的人员的活动情况,包括当事人及其职工、帮工以及顾问、消费者的情况。3.5 检查人员检查的活动及结果。3.6 当事人在检查活动中的异常表现及其行为。3.7 交代现场询问当事人、旁证人员,现场摄影、录像、绘图,当事人主动提交的证据的情况。3.8 交代抽样取证、强制措施的情况。情况复杂、 规模较大的场所,可以按照分工,由检查人员按照各自的检查任务,分别制作笔录,但最后应制作汇总笔录,总结整个检查情况。3.9 《现场检查笔录》应在现场检查时当场制作,不能今天检查,第二天才完成笔录。3.10 笔录写好后要交给当事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并由当事人签章(逐页)。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并且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字。有其他人在场时,可由其他人签名。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现场检查笔录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综 述? 尘肺病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崔 萍,侯 强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收稿日期]2007204230 山东省医药卫生计划科技项目 项目号:(2003-133) [摘要] 我国尘肺病是危害人数最多的职业病,发病率约占所有职业病的80%,建国以来,政府对尘肺病的防治一直十分重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回顾了近50年尘肺病临床治疗的几个主要阶段,从基础治疗(营养、运动)、西药、中药、肺灌洗几个方面,分别概述了与其相关的药物成分、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和疗效。提倡目前依病人的病情进行肺灌洗、抗纤维化、减轻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脂质过氧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提出霜桑叶有望成为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依从性好治疗尘肺病的新药。 [关键词] 尘肺病;治疗方法;药物疗法;中医中药;肺灌洗 [中图分类号]R13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131(2007)0320226204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 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被称为中国头号职业病,卫生部称截至2005年,中国尘肺累积病例607570

河流动力学整理

1.对数流速垂线分布 1、泥沙级配曲线:横坐标表示泥沙粒径,纵坐标表达在所考虑的沙样中粒径小于横坐标相应的某一粒径在总沙样中所占的百分比的曲线。 2、粒配曲线的绘制方法和过程:⑴取样筛分,获取各粒经组D i 泥沙的重量;⑵统计出小于和等于各粒经D i 的沙重,并算出其占总重的百分比p i ;⑶准备半对数坐标纸(横坐标为对数分格,纵坐标是普通分格);⑷以粒经Di 为横坐标(对数坐标,从大到小),小于和等于粒经Di 的沙重百分比pi 为纵坐标(普通坐标)绘制D~p粒配曲线。 3、级配曲线可以反映沙样颗粒的相对大小和范围,可反映沙样组成的均匀程度1、特征粒径:单颗粒泥沙粒径:等容粒径,算术/几何平均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群体泥沙代表粒径:平均粒径(d i=(d max-d min)/2;D m=∑(d i*p i)/100);中值粒径(d50);非均匀特点:均方差(σ=1/2(D84/D50+ D50/D16));挑选系数(Φ=开方(D75/D25))(越接近1,沙样就越均匀,越大于1,沙样越不均匀); 1.孔隙率:泥沙中孔隙的容积占沙样总容积的百分比。泥沙孔隙率因沙粒大小、均匀度、沙粒形状、泥沙沉积方式、沉积后受力大小和历史长短等有关。粗沙(39%-40%);中沙(41%-48%);细沙(44%-49%)。细颗粒泥沙表面面积大,使得摩擦、吸附、搭成架构等作用增大;粒径均匀的泥沙孔隙率最大;球体,孔隙率小。(细颗粒泥沙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较小的干容重) 1.容重γs: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和实有体积(不含空隙体积)之比(一般变化范围不大,取2650kg/m3);有效容重系数:泥沙水下比重与水的比重之比(a=(γs-γ)/γ);干容重γs’;泥沙颗粒的实有重量和整个体积(含空隙体积)之比(变化范围大,因为空隙变化大);用途:确定泥沙冲淤体的体积;影响因素:粒径(主)、淤积深度、埋藏深度和环境、排水情况、有无初露水面暴露在空气中、细颗粒的化学成分等;γs’与γs的关系:γs’= γs(1-e);规律:粒径大的泥沙γs’大一些,变化范围小一些,粒径小的反之;浑水容重:如果以S 代表水的含沙量,则浑水容重(r m=r+(1-r/r s)*s),含沙量S较大的变化只能引起r m较小的变化。 1.泥沙沉速ω:单颗粒泥沙在静止的无限大的清水水体中匀速下沉的速度(有效重力和阻力相等);与泥沙的粒径、形状、含盐度、含沙浓度、水体紊动和沙粒雷诺数有关(R ed=ωd/v,表示惯性力与水流粘滞力的相对关系); 2.泥沙的沉降状态:层流(滞性)状态下降:R ed<0.5, 垂线下沉,下沉速度缓慢,扰流阻力以摩擦力为主,压差阻力相对较小(阻力与μdω的一次方成正比),颗粒不发生摆动、转动、滚动,周围水体不发生紊乱现象;过渡状态下降: R ed=0.5~1000,颗粒表面形成流速梯度很大的边界层,尾部边界脱离表面发生分离,分离区产生稳流,造成很大的能量损失,随着R ed的增加,分离区相应增大,压差阻力也不断增大,摩擦阻力不断减小;紊流状态下降:R ed>1000, 颗粒表面边界层在尾部的分离区达到最大,压差阻力远远大于摩擦阻力, 其大小与R ed的变化无关,颗粒左摇右摆下沉,颗 粒本身也转动,周围水体也紊动(水流阻力与ρd2 ω2成正比) 。 1.张瑞瑾沉速公式思路(阻力叠加原理,从过渡区入 手) PS:泥沙特性分为几何特性、重力特性、水力特性、 物理化学特性、生物化学特性; 1. 泥沙运动分类:泥沙一颗一颗的沿河滚动,滚一阵, 歇一阵,常呈间歇性(在河底附近一滚动、滑动、跳 跃或者层移形式前进,其速度小于水流速度);泥沙在 水中悬浮着前进(细颗粒,连续运动,在水流方向以 与水流大致相等的速度前进); 2.推移质与悬移质划分:Def:河底附近以滚动、滑 动、跃动或层移等形式前进、速度小于水流速度的 泥沙称推移质(接触质、跃移质、层移质); 以浮游方式前进的泥沙称推移质联系:一个泥沙组 成来说,较弱的水流条件下,以表现为推移质;较强的 水流条件下,以表现为悬移质,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区别:运动规律不同(受力、运动速度、输沙率与水 流切力的关系、输沙量等都不同);能量来源不同(推 消耗水流的机械能即时均势能,悬消耗水流的紊动 动能);对河床的作用不同(悬沙通过容重增大净水压 力,悬移质通过颗粒间的离散力与河床作用). 1.泥沙起动概念:随着水流条件的增强,沙颗粒由静 止转为运动,泥沙起动.泥沙起动条件:持泥沙颗粒静 止状态的平衡条件遭到破坏,面泥沙由静止状态转 入运动状态的临界水流条件(起动流速(以垂线平均 流速表示)、起动拖曳力(拖曳力表示、起动功率(水 流功率));特性:复杂性(水流条件、沙粒性质、泥沙 组成);随机性(水流运动和泥沙分布排列等具有随机 性). 2.沙在水流中受到的力:促成泥沙起动的力:上举力、 推移力(两者由沙粒的迎水面和下面压力增大而背 水面和上面压力减小形成的)、脉动压力;抗拒泥沙 起动的力:重力、粘结力(与沙粒间的空隙厚度、在 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受的铅直向下的压力、水 的纯洁度与化学成分、沙粒的压结程度有关)。 3.起动流速:泥沙由静止变为运动式的临界水流条 件,用起动流速表示,位于河床表面的某种泥沙(即床 沙),当流速等于或者大于泥沙起动流速时,泥沙起动 反之静止。 4.沙莫夫启动流速公式: 5.研究泥沙起动的意义:计算输沙率;航道整治时使 用;护滩、护滩块石稳定计算、研究输沙率 1.沙波运动:泥沙颗粒在床面的集体运动称沙波运 动(推移质泥沙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对河道 水流结构、河道阻力、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均有重 要作用); 2.沙波形态和运动特征:(几何特征:迎水面缓,背水 面陡;运动特征:迎水面加速区,冲刷,背水面减速区, 淤积,床沙分选:上粗下细;水流运动特征:波峰处流 速大,波谷处流速小,迎水面存在停滞点,背水面:分 离、漩涡;阻力特性:迎水面与水面存在压力波,与 水流速度相反,称形状阻力 3.沙波形成及发展过程:静平整(流速小于起动流速, 泥沙不起动,床面平整)、沙纹(流速增大,沙粒聚集最 后形成形状规则的沙纹)、沙垄、过渡、动平整(流 速增大,波高变小,床面恢复平整)、沙浪(流速继续增 大,Fr>1,床面再次出现沙波)、急滩与深潭(Fr>>1,强 烈冲刷形成急滩,强烈淤积形成深潭). 4.沙波形成过程中的两个现象:沙波对床沙的分选 作用(上粗下细);粗沙运动的间歇性。 5.沙波运动对河流的影响:沙波运动时推移质运动 的主要形式;沙波的消长对河流的阻力损失有很大 影响;沙漠的消长对航道的水深有一定的影响;沙波 的形成和发展影响H-Q关系。 6.沙波类型:带状沙波(很少见)、继绩蛇曲沙波(最常 见)、堆状沙波(常见)、顺直沙波、弯曲沙波、链状 沙波、舌状沙波、新月沙波等。 7.沙波产生的原因:不同流体相对运动时交界面上 的不稳定性;接近河床的流速沿程分布与沙波形式 相适应。 1.推移质输沙率概念:一定的水沙条件下,河道处于 冲淤平衡时,单位时间通过单宽河床的推移质数量, 以g s表示,单位:kg/m.s 2.公式类型及其思路:以临界拖引力和临界流速考 虑问题(当拖引力获水流速度达到或超过某一临界 值以后,床沙才可能发生推移,推移质输沙率的大小 与水流实有的拖引力或流速超过临界拖引力或临 界流速的程度有关,如沙莫夫公式);从沙波运行情况 考虑问题(凡推移质运动达到一定规模的处所,必然 出现沙波,推移质输沙率与U4成正比);从统计法则 考虑问题(H.A.爱因斯坦公式:抓住泥沙自床面冲刷 下移的概率P的确定最为推导的核心

湿地公园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湿地公园建设国内外研究现状

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湿地公约》认为,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国际生物学计划》中认为,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中国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海域。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是又不同于自然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根据目前国内外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湿地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国家林业局的定义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湿地公园的湿

地往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大多数经过长时期的人为干预,因而往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正因为如此,国际湿地组织和世界各国专家都十分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文化的利用。而湿地保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水栖息地的保护。2002 年的主题是水生命.2005 年的主题是湿地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以此来增加文化内涵.可以弥补湿地自然景观相对单调的缺憾。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居全球各类生态之首.分别高出农业和生态用地很多倍。2003 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必须要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并要重视对湿地合理的利用。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四个鼓励,第一即是鼓励在自然特性的生态下建立湿地公园.第二鼓励在湿地规划区采取有利措施建立生态湿地公园,第三鼓励在典型的地理地带特征规划建立生态湿地公园.第四鼓励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加强规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 第二章 1. 等容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的定义各是什么?为什么筛析法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接近于它的等容粒径? 答: (1)等容粒径为与泥沙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如果泥沙颗粒的重量W 和容重γs (或体积V )可以测定,则其等容粒径可按下式计算: 1 1 3 366n s V W D ππγ????== ? ???? ? (2)如果泥沙颗粒较细,不能用称重或体积法确定等容粒径时,一般可以采用筛析法确定其筛分粒径。设颗粒最后停留在孔径为D 1的筛网上,此前通过了孔径为D 2的筛网,则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径范围为D 1<D <D 2。 (3)对于粒径小于0.1 mm 的细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用水析法测量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速,然后按照球体粒径与沉速的关系式,求出与泥沙颗粒密谋相同、沉速相等的球体直径,作为泥沙颗粒的沉降粒径。 (4)对形状不规则的泥沙颗粒,可以量测出其互相垂直的长、中、短三轴,以a ,b ,c 表示。可以设想颗粒是以通过中轴筛孔的,因此筛析所得到的颗粒的中轴长度b 。对粒径较粗的天然泥沙的几何形状作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表达如下式: ()1 3b abc = 即中轴长度接近(实测结果为略大于)三轴的几何平均值。如果把颗粒视为椭球体,则其体积为 6 V abc π= 等容粒径为 ()1 13 36n V D abc π??== ??? 因此,如果上述各假设成立,则筛析法所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颗粒恰好通过的孔径)接近于它的等到容粒径。 2. 100号筛的孔径是多少毫米?当泥沙粒径小于多少毫米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答:查表2-2知100号筛的孔径是0.149 mm ,当泥沙粒径小于0.1 mm 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3. 什么是颗粒的形状系数? 答:有时采用形状系数(shape factor )来综合表示颗粒形状特点,定义如下: SF = 4. 密度、容重、干容重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答:

河流动力学重点

前言 1.河流动力学就是以力学及统计等方法研究河流在水流、泥沙和河床边界三者共同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 2.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有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原型观测、数学模型。 第一章 1.P16等容粒径公式。 2.粒径大小分类、漂石、卵石、砾石、沙砾、粉粒、黏粒, 3.有效密度的表示方法(PS-P)/P 4.从自然界取得的原状泥沙,经过100到105度的温度烘干后,其质量与原泥沙整体体积的比值称为泥沙的干密度。相应重量的比值称为干容重。 5.泥沙干密度主要受泥沙粒径、淤积厚度、淤积历时等因素的影响,注意图p21,P22的图 6.在静水中的泥沙,由于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可以堆积成一定角度的稳定倾斜而不塌落,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泥沙的水下停止角! 第二章 1泥沙沉降速度是指单颗泥沙在足够大的静止请水中等速下沉时的速度,简称沉速。由于泥沙颗粒越粗,沉速越大,因此又被称为水力粗度! 2雷诺数小于0.5为停滞性状态,大于1000属于紊动状态,介于之间属于过渡状态。 3影响泥沙沉降速度因素有,颗粒形状,边壁条件,含沙浓度,紊动,絮凝等 4泥沙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当泥沙粒径小于0.01毫米,颗粒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可使颗粒之间产生微观结构,随着这种颗粒泥沙的增加,相邻的若干带有吸附水膜的细颗粒便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絮团,这种现象称为絮凝现象。 第三章 注意资料计算题 游荡型河段演变规律: 形态特性,平面形态看,河身比较顺直,往往宽窄相间,类视藕节状,河段内河床宽浅,洲摊密布,岔道交织。 水流特性:因河床宽浅,平均水深很小。水文特性表现为暴涨暴落,年内流量变化大。 输沙特性:含沙量大,而且同流量下含沙量变化很大,流量与含沙量关系不明显。同意流量,因上站含沙量的不同,其输沙率相差很大,出现多来多排,少来少排现象。 演变规律:冲淤变化,汛期主槽冲刷,滩地淤积。非汛期,主槽淤积,滩地坍塌。从长时间看,表现为主槽淤积抬高,而滩地持续抬高。平面变化上,主流摆动不定,主槽位置也摆动,摆幅相当大导致河势变化剧烈! 第四章床面形态与水流阻力 1、沙波作为河床表面推移质泥沙运动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直接关系到河床的变形,决定河床的阻力。随水流强度的不断变化,沙波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2、沙波的五个发展阶段:沙纹→沙垄→过渡、动平整→沙浪→急滩与深潭 ①沙纹:水流流过平整的河床床面,在水流达到一定强度后,部分沙粒开始运动,此后不久,少量沙粒聚集在床面的某些部位,形成小丘,徐徐向前移动加长,最后连接成为形状及其规则的沙纹。沙纹尺度较小,主要是近壁层流层的不稳定性所产生,与平均水深关系不大。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大,沙纹在平面上逐渐从顺直过渡到弯曲、再过渡到对称和不对称的沙鳞。 ②沙垄:随着流速的增加,沙纹发展成沙垄,其尺寸与水深有密切关系。在平面外形上,在水流强度逐渐加大的过程中,沙垄将自顺直发展到弯曲,成悬链和新月形。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上海杉达学院 学科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学生姓名:沈敏华 专业年级:07届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张媛 2010年 5 月 6 日

目录: 一、绪论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 三、杭州西溪湿地开发中存在问题 四、杭州西溪湿地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五、杭州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浅析杭州西溪湿地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绪论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自2004年一期工程开始至现在的三期工程,开发遵循科学保护,规划先行;以民为本,妥善安臵;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原则。2005年2月,西溪湿地被命名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同意杭州市正式开展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国家林业部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严旬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建设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对于全面加强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生态特点和基本功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本文介绍了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阐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西溪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建议,对西溪湿地的发展前景作展望。 本文是作者仅凭自己的学习水平做的报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研究西溪湿地的学者有所帮助。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现状2 (一)西溪湿地简介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西溪已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与杭州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享有“副西湖”的美称。西溪湿地作为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的城市湿地,水资源、多种植被和水生动物资源保存完好,2007年2月份,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二)西溪湿地规划目标 湿地公园发展规划总目标为:全面加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1、与西溪湿地公园各区块和谐共生、互利互依,促进公园的整体性; 2、在具有自然生态美感的景观基调下,加强个性文化、原生文化的挖掘,延续其历史人文脉络; 3、完善与湿地功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4、促进湿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塑造人地和谐的典型示范区 (三)西溪湿地基本规划原则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四大任务,其规划建设目标是合理平衡这四大任务,提出适合的自 1百度,https://www.doczj.com/doc/0b6372603.html,/view/79820.htm?fr=ala0_1,2010.4.28 2余杭新闻,https://www.doczj.com/doc/0b6372603.html,/class/class_43/articles/94608.html, 2010.4.28

王远东教授 用混沌学的观点看当前的肿瘤治疗

一、前言 目前肺癌的辅助和新辅助治疗、晚期肺癌一线方案、二线方案、甚至三线方案的选择,到分子靶向治疗,治疗手段和方法,似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治疗结果却给人总的感觉正像美国化疗之父Kennidy教授所说的,"肺癌治疗的进步像蜗牛一样缓慢"。尽管各类新的化疗药物还在不断研发和问世,但它们对肺癌的治疗已基本进入一个平顶期。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以及根据各种癌症的不同基因表型而无意或有意设计的用药方案,却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重视的结果和现象,为此,以新的观点重新审视目前肿瘤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沌理论简介 混沌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混沌学(Scientific Chaos)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的三大发现。事实上,混沌学、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上世纪三次重大的科学革命,成为正确的宇宙观和自然哲学的里程碑。正如美国著名科学家詹姆斯.格莱克所说的那样:"混沌学排除了拉普拉斯决定论的可预测性的狂想"。 1892 年,法国数学家J. H. Poincare己经发现按照哈密顿方程进行时间演化的某些力学系统可能出现混沌运动。1963年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发现[1]:在一个特定的方程组中,小小差异就可引起相去甚远的最终结果,显示确定论的系统表现出随机行为。这一论点打破了拉普拉斯决定论的

经典理论,这种新现象也是以前的科学家所无法解释的。后来洛伦兹又提出了"蝴蝶效应" 的理论,即一种对初始条件的极其敏感性依赖性。洛伦兹的发现和研究,开启了现在混沌理论研究的大门。上世纪70 年代是混沌理论基础研究高速发展的年代。1971 年法国物理学家D. Ruell 和荷兰数学家F.Takens引入"奇怪吸引子"概念。1975年,中国学者李天岩和美国数学家J. Yorke在《America Mathematics》杂志上发表了"周期三意味着混沌"的著名文章[2],深刻揭示了从有序到混沌的演变过程,这也使"混沌"作为一个新的科?F嶂剬畕学学、电子学、信息科学、气象学、宇宙学、地质学、经济学、人脑科学,甚至在音乐、美术、体育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混沌严格的定义,目前科学上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混沌的一系列特点和本质被揭示,对混沌完整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确切定义将会产生。目前人们把混沌看成是一种无周期的有序。它包括如下特征:(1) 混沌具有内在的确定性,它虽然貌似噪声,但不同于噪声,系统是由完全确定的方程描述的,无需附加任何随机因数,但系统仍会表现出类似随机性的行为;(2) 混沌具有分形的性质;(3) 混沌具有标度不变性,是一种无周期的有序。在由分岔导致混沌的过程中,还遵从Feigenbaum常数系。(4) 混沌现象还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只要初始条件稍有偏差或微小的扰动,则会使得系统的最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