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手机门户媒体行业及用户研究白皮书

2011年手机门户媒体行业及用户研究白皮书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

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 2016年,在电动汽车产量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及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创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种新电池技术相继问世。作为最大的生产国以及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我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步伐加快,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比亚迪公司锂离子电池产量目前已位居至全球第四。在此形势下,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编写了《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版)》,全面梳理了2016年国内外锂离子电池产业创新进展,介绍了国际巨头和我国骨干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2016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对2017年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状况一、市场规模201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预计达到3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2015年下滑了15个百分点,原因主要在于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明显下滑。按容量计算,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90GWh,同比增长18%。容量增速高于产值增速,原因在于锂离子电池产品价格不断下滑。二、产业结构近两年,电动汽车市场开始爆发性增长,电动自行车占比稳步提升,而全球手机出货量平稳增长,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逐步

退出市场,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按容量计算,2016年,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占比44.7%,比2015年的50%下降了5个百分点,占比首次跌破50%。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达到44.8%,首次超过消费型,而2015年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占比还只有40%。其他(储能&工业型)锂离子电池占比为10.5%,基本与2015年持平。三、区域分布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三者占据了全球97%左右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开始,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开始迅猛增长,2015年已经超过韩国、日本跃居至全球首位,2016年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日本锂离子电池产量加快增长,韩国仍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导致其占比持续下滑。1、日本:加速增长在全球电动汽车热销的带动下,以松下、汤浅等为代表的日本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继续向动力电池转型,带动日本锂离子电池产业呈现加速增长势头。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2.4亿只,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同比2015年增长了27%。其中,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产量占比已经接近2/3,创历年来新高。从产值看,2016年日本国内锂离子电池行业销售产值达到3799亿日元(约2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韩国:平稳增长在经历了2015年的快速增长之后,2016年韩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保持稳步增

手机媒体及其广告营销研究(会议)

手机媒体及其广告营销研究 孔秀祥,翁婷瑾 内容提要:手机正在成为人们的信息终端。除了基本的通话功能,手机还具 有无线网络媒体终端机的特征。手机给广告人无限的遐想,并吸引了很多人在那里跃跃欲试。我们从手机媒体的特性及其对广告的意义、国外的先进模式及其借鉴价值,综合各方数据,通过分析手机广告的类型、特征、市场规模、产业模式,结合中国市场发展实际,以求探讨中国市场手机广告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手机广告,手机媒体,广告平台,I-mode ABSTRACT:The mobile phone is becoming people's information-processing terminal. Except the basic verbal conversation function, the mobile phone also has the wireless-network-media-terminal characteristic. Mobile phone for adman infinite daydream, and attracted very many people to be eager to try in mobile advertising. We research from the mobile media characteristic and to the advertisement significance, the overseas advanced pattern and the model value, the comprehensive all quarters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mobile advertising type, the characteristic, the market scale, the industrial pattern, links to the China market development reality, will discuss in order to the Chinese market mobile advertising futur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words:Mobile Advertising、Mobile Media、Advertising platform、I-mode 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正在日益向着个人信息终端的方向发展。手机由个体信息媒介向着小众、中众,甚至大众媒介平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开发者也在尝试着开发手机媒介这座生成发展中的金矿。麦克卢汉告诉我们:“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1 2004年10月空中网已在国内发布过最早的无线互联网商业广告MOTOROLA V3,至2006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高调启动手机广告业务,在营销界引起相当的热情与欲望。 信息产业部2008年7月统计,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人数已经超过6.08亿2。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着迷的数字,正吸引着电信运营商、传统媒体、终端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广告商纷纷投入到这一新兴媒体的开发中来。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8页。 2奚国华《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主旨报告》(EB/OL)https://www.doczj.com/doc/0613841668.html,/18824/2008/09/23/882s2255073.htm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经贸112班 刘强、邵安琪、尹晓晗 手机,移动电话,较广范围内可以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国的手机行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的现状呈现出“外资品牌占主导,民族品牌略微弱势”的特点。 一、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概况 198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台手机在美国诞生。1987年,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1999年,第一台全中文手机诞生。 手机最早来自美国的IT老大-摩托罗拉 1.1市场定义 手机是普遍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现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第二代手机,数字制式的。 在现在市场中,多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1.2市场概述 近二十年来,手机行业技术发展迅速,市场急剧扩张。随着手机市场需求的平稳增长,全球手机行业年出货量也是递增的,并且这种快速增长趋势有望保持到2012年。

由图得,09-11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呈增长趋势,增长率较高,预测,12-14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出货量仍然很庞大,仍然呈现增长趋势。 1.3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手机产业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依托下,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不仅独资、合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国产品牌手机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国内品牌手机原有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增长乏力。渠道、价格和熟悉本土市场情况等原有竞争优势日渐弱化后,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就成为制约我国国内品牌手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扩张太快、新款手机上市速度较慢、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等。 1.4我国手机行业销售状况

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白皮书4.0

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白皮书4.0 目录 1.百度坚决捍卫移动搜索用户体验 2.名词解释 3.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标准 3.1. 资源流畅性 3.1.1页面加载速度 3.1.2页面加载动效 3.2.页面浏览体验 3.2.1 排版布局 3.2.2 移动端适配 3.2.3 落地页广告规 3.3. 资源易用性 3.3.1 通用页面标准 3.3.2 禁止任何形式的APP自动调起 3.3.3 音视频资源标准 3.3.4 图片页资源标准 4.尾声 正文 1. 百度坚决捍卫移动搜索用户体验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搜索致力于提升搜索用户的浏览体验,营造健康的搜索生态。过去一年中,在百度搜索和全网资源提供者的共同努力下,移动搜索落地页广告问题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在,百度搜索发布《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白皮书4.0》,旨在继续与各容生产者、服务提供者携手同心,全方位提升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给亿万用户以最优质的资源与服务,给以最持久鲜活的生命力,形成搜索用户与的良性互动,共启全新的搜索之旅。 与2018年年初发布的《百度移动搜索落地页体验白皮书——广告篇3.0》相比,无论是页面加载、广告位置,还是功能交互、资源有效性,白皮书4.0都有了更全面、更明确的规。这是百度拥抱移动搜索的重要举措,也彰显了百度重塑移动生态的决心与信心。 2.名词解释 2.1.主体容:可以认为是页面最想表达的容总和。对于容详情页来说,主体容指从标题开始至正文容结束,翻页区域也被视为主体容,文章后的评论、分享、推荐等不视为主体容。 2.2.首屏:用户点击搜索结果后进入移动页面,不滑动屏幕即看到的所有容,称为首屏。 2.3.一屏:用户滑动屏幕至主体容展现结束之前,在页面任意位置停留时看到的所有容,称为一屏。 2.4.移动端适配:为了使PC页面能够在移动端正常展现的手段,保证用户不需要缩小、放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关于对手机行业的发展和分析

关于对手机行业的发展和分析 关键词:成长期、技术先行、物理差异、SWOT、行业结构 内容摘要:手机行业快速的发展与厂商日趋激烈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以技术先行,管理后行的行业,任何一个手机厂商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做支撑,那么他的营销战略与企业的运营链都将失效,手机行业的发展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而它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中国作为手机行业的一份子,在竞争中却处于劣势,份额的不断下降使我们不禁要对中国的企业做深入的分析… 内容: 在手机行业日趋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技术的日益创新,更看到了手机市场激烈的竞争,手机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它用了短短二十几年就完成了手机的普及。在手机行业中,近十年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手机厂商,他们在手机行业中不断竞争、不断发展,进而促使整个手机行业在科技发展上实现了大迈进。 面对这样一个科技型行业,我们不仅要分析行业的生命周期,更要站在厂商的角度对他们的产品差异性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达到对手机行业的全面了解。而最终我们则要对中国国内的手机行业做SWOT分析,分析中国目前的现状并探寻发展之路。 生命周期 任何行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时期,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手机作为移动通信的代表,我们需要追溯到1984年,在当时摩托罗拉创造了全球第一款移动电话,而在之后十几年,诺基亚、爱立信相继崛起并不断发展,这一时期为手机行业的导入期。而到了1998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PSION等公司共同持股成立Symbian(塞班)公司,并推出塞班智能系统,而在这一年之后,手机行业便进入了智能时代。然而早期的智能手机由于技术不完善且价格昂贵,加之人们对智能手机的概念认识很模糊,因此普及速度极为缓慢,手机行业并未走向成长期。而到了2000年,摩托罗拉以过硬的技术推出了全球第一款GPRS手机。同年,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支持WAP上网的手机,这一年,标志着手机正式与互联网实现了对接,且智能手机在2000年之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手机行业由此便进入了成长期,手机由最初仅仅以打电话为主进而走向了功能多元化。 由于很多手机厂商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加之手机行业是朝阳行业,因此发展极为迅速。到2006年手机已经相当普及,不仅功能多样,而且价格低廉。而从2007

手机媒体研究综述

手机媒体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1-04-26T14:08:55.25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1月下作者:吴茜茜[导读] 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被誉为“第五媒体”。 ◎吴茜茜(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41-01摘要: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栽体的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被誉为“第五媒体”,在中国,手机用户数是互联网用户数3倍多,预计到2011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到7.84亿户,其中2.39亿人使用手机上网。中国目前每4个手机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用 手机上网。近年来学术界兴起对手机媒体研究的热潮。鉴于手机媒体是近两年兴起的新兴媒体,所以本文侧重于2008年以后对于手机媒体的研究综述。 关键词:手机媒体;新闻刊物;研究综述手机用户激增是手机做为“第五媒体”兴起的物质基础,本文选取刊物为《传媒观察》、《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新闻传播》、《新闻记者》、《新闻界》、《新闻世界》、《中国记者》。 经粗略统计,09八份刊物关于手机媒体研究的文章共32篇,数量分布如下:其中,直接将3G技术与手机媒体挂钩的文章为8篇,占了四分之一。《青年记者》关于3G网络与手机媒体最多,主要集中于09年3月至4月。刘明洋认为,3 G网络的开通和基于这一网络的手机媒体如3G手机的应用而再次大幅提速,将使手机完成由一个通讯工具向一个真正媒体的蜕变,成为一个移动的新媒体。[1] 郭全中分析了3G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手机媒体战略:一是中国电信与易查手机搜索联合推出名为“小灵通搜索”的业务。二是中国电信携手华纳、百代、环球等八家国内外知名唱片公司联合发布旗下全新的数字音乐服务,该服务融合了七彩铃音、电话振铃、网络试听、网络下载、音乐资讯、在线搜索、会员服务等多种音乐服务功能。三是中国电信推小灵通数据上网。中国电信尚没有明晰的商业模式。[2] 芦文嘉研究了3G时代手机播客发展趋势,他指出手机播客具有1.背景产业稳定2.操作更加简单。3.信息交流反馈的方式多样4.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的优势,但在内容、法律和技术上也有难以跨越的沟壑。[3] 8篇文章中有6篇均是研究3G背景下手机媒体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关联。 刘明洋认为,在3G背景下,传统报业应当以“数字化”为引擎,在报纸媒介定位、发展方向、组织结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赢利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升级和产业再造。[4] 栾轶玫指出3G 时代的广播要向“多媒体化”转型,包括1 . 广播图文化2 . 广播可视化3 . 广播数据库化4 . 广播用户化5 . 广播产品化。[5] 李苗认为媒介融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研发,是传统媒体搭载3G移动快车的必由之路。[6] 在对手机媒体的一片叫好声中,姜长勇对3G持保留态度,“3G是个配套工程,需要多方的配合才能使3G技术得到最充分的发挥。3G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不是革命性的变化。手机媒体充其量只是网络媒体的一个补充。3G目前对传媒的影响还是微不足道的。”[7] 周怡、姜岩提出手机改变了新闻摄影与摄像,将大批受众纳入到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手机给记者采访带来巨大的方便,对新闻制作提出新的要求。手机为受众带来新的媒介体验,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成为用户与新闻节目互动的工具。[8] 关于手机报手机电视研究的文章有7篇。王勇在《手机报经营模式探究》中分析了传统手机报经营模式以及3G网络给手机报运营模式带来的改变。根据“中国新闻网”的调查,手机媒体用户最爱看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月18日发布的手机上网行为调查显示,手机报是普及率最高的手机媒体业务,4成手机上网用户订阅手机报。仅中国移动一家,手机报付费用户已高达2300万。经调查,2/3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1/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甚至有5%的人认为手机报在未来将取代报纸。莫凡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手机报:1.手机报担当起了大众传播的角色2.手机报强化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把关人”功能3.从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看手机报的生命力。[9] 朱敬民从受众的角度分析手机电视市场的增长点:1.加大营销力度,让受众了解手机电视的独特优势。2.降低资费,培养受众消费习惯。3.充分调查,准确定位受众群体。4.改变组织结构,便于受众检索。5.加强内容编排,满足受众的的需要。[10] 关于手机报研究的文章中有两篇分别是对甘肃手机报和广西手机报发展的调查。马若斌对甘肃报业集团手机报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手机报纸的有效受众主要是那些有一定知识水平、经济基础好、对资讯高度敏感的人群。手机报的主要使用人群有一定的知识、技术背景,收入适中,年龄多为21-30岁间,手机报的新闻发布模式非常适用体育、科技、娱乐等新闻:利用新闻标题就可以吸引读者。 引起笔者兴趣的是两篇同样来自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关于手机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作用的调查,两篇都是采用定量研究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样以兰州市全体市民为研究总体。刘莎在“手机在公共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手机媒体在公共事件的传播上所起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多数被调查者对手机媒体的评价还是持认可态度的,他们赞同手机媒体的优势是可以在传播重大公共事件中凸显出来的,这种优越性会随着手机用户对手机媒体的进一步使用而变得越来越呈现出依赖性。 王璐在“对手机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作用调查”认为手机突发事件传播效果是有限的,手机媒体虽然普及率高,但是手机的大众媒体性还不够成熟。而且在手机优越性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公共突发突发事件事件中,并未取得预想的传播效果。当然,效果不佳也有可能与我们选择的突发事件有关,但部分可以证明目前手机还远远没有达到作为“第五媒体”的影响力。目前的手机在传播中更多意义上是载体、媒介,而不是媒体,它没有专业的机构制作出适合自己的信息去传递,进而依靠这些内容来达到巨大的影响力,在内容上还得继续完善发展。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当今世界,媒介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美国媒介素养学者W·James 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打了个比方:媒介传播效果对人 类的影响就像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的影响无时不在,且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产生的影响有时使人颤抖,有时使人浑身湿褥,有时还会使人灼热无比。 媒介的影响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介影响力主要是指媒介影响目标市场消费导向或目标人群消费行为的能力。广义的媒介影响力则是指媒介对一定范围内主流社会(影响面)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或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媒介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影响面的基础上的。 如果说影响力指的是媒介产生影响的深度或力度,那么,媒介的影响面就是指媒介发生影响的广度或范围。不同的媒介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力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媒介来说,其成功的标志就是对社会环境具有有效的影响力。影响面越广,影响力越大,就意味着其越成功。 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而言,目前我们主要受着大众媒介中报纸、电视、因特网和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手机的影响。其中电视和因特网等电子媒介中又包含了其他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影视剧、戏曲和其他传播形式。正是由于这些媒介和传播形式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文化,它们才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拥有广大的影响面,从而形成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力。

媒介影响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影响,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它也能让人们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影响事态的发展;它还能指导人们的行动,引领时尚。 拿新闻媒介来说,它们每天传播着国际或者国内的时事、各种会议通过的各种政策措施、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表面上它们只是担任着一个信息中介的功能,实际上在它们传播的过程中,它们在不停地将自己所在的立场、所持的态度灌输给它们的受众,从而形成它们稳定的受众群。这是一种表现在意识形态的文化影响。 在行动方面的影响譬如衣着和语言,这是两个最易受媒介影响的方面。电视上明星或主持人穿了个新款服装,生活中马上就会有人效仿。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哪个电视剧中出现了几句经典对白,很多人就会跟风般地去引用。还记得周星驰的“无厘头语言”曾风行一时,现在也被大学生们广泛应用。 说到对语言的影响,最有力的应该是现在人们见得最多、也听得最多的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移动与互联网联姻诞生的高科技产品,它承载了时尚文化的流行元素。它集中了多种媒体的优势,表达自由随意、传播信息迅捷、互动性更强、信息必读率高。流行文化是短信的本质,短信往往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插上高科技的翅膀的“民间语文”,谐音、夸张、比喻、拟人、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既准确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睿智与幽默。同时,短信在注重“眼球文化”的时代,以敏锐的时代触觉和新潮前卫的表现方式,借鉴吸收了流行文化的精

2018年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现状与2019年前景预测

2018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市场首次出现“量价双降”的局面。2018年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9%,销售额同比下滑9%。同时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4.5亿部,同比下降超15%。 2016年Q3-2018年Q3中国手机市场销售业绩统计及增长情 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这一年里,手机市场陷入低迷的同时,行业产生巨变,企业也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昔日霸主面临份额迅速丧失的处境踏上自救之路,曾位列第二梯队的企业已实现逆袭开始冲击全球 TOP3,部分中小企业迅速坠落、十几年的基业轰然倒塌,走入绝境。

当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萎缩之势已无法阻挡,如何生存和扩张成为所有手机品牌所要面对的共同难题。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主导企业而言,其踏入了在全球新市场开拓的新征程;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濒临绝境的企业而言,市场已经没有更多的机会留给它们。未来的手机市场格局将呈现更多的是不均衡性。 关厂、砍单巨头格局被颠覆 危机不再是中小企业的专利,当下手机巨头们也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市场经历过这一两年的震荡再生变,原有的格局已被颠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持续下滑,到2018年第三季度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出现萎缩。不过这种下滑到2019年就会有所改变,智能手机市场将恢复平稳缓慢的增长。 2019年将给更多的企业留下一个窗口期,是走是留,到了该抉择的时候。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3.87亿台,其中三星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为0.723亿台,市场份

手机媒体多功能化研究

手机媒体多功能化研究

目录 内容提要 (2)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3) (一)研究背景 (3)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3) 1 手机媒体的定义 (3) 2 手机功能的分类 (4) 3 研究问题的提出 (4) 二研究方法 (4) (一)数据分析 (4) (二)案例及讨论分析 (8) 三手机媒体多功能化的意义 (10) (一)多功能化使受众接触媒介、接收发布信息更容易 (10) (二)多功能化使受众的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因满足而继续使用 (10) (三)多功能化使人的延伸达到新的高度 (10) (四)多功能化使用户参与制作成为可能,公民新闻成为一种趋势 (11) (五)多功能化有利于“知沟”的填平 (11) 四多功能化是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五论文的结论 (12) 六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调查问卷 (15)

内容提要 “手机正在改变世界,因为它正在改变人类本身。”① 手机,大家最熟悉的通讯工具,但现在的手机像神奇的潘多拉盒子一样,能满足我们很多需求:看电视、看报纸、玩游戏、浏览网页、听歌、导航定位……人们不断将新的需求附加于手机上,也不断将新的功能整合到手机上,手机正在向一个万能工具靠拢。各种功能的综合运用,使其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地位逐步上升,从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迈进。 手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断的扩大,用手机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已很普遍,用户通过手机将新闻现场的情况发布出去,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手段日渐丰富和成熟,是什么使一名普通的用户和一部手机可以做到以前只有专业人士用专业设备才能做到的事情?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用户最关注的手机功能,获得了一些关于手机多功能的基本数据;分析数据的同时结合案例从传播学角度上整体分析手机多功能同传播理论的契合;浅析了手机多功能的综合应用(比如手机与微博结合)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的优势。 手机媒体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针对手机功能的研究是未来手机制造商和新媒体研究者共同关心的。某些创新的功能带来了整个传播局面的变化和媒体使用习惯的变化:电视媒体的受众因为手机的电视功能而被部分分流,其他的传统媒体也遇到同样的状况。手机功能的转化,使得手机博取各家所长在传播领域越来越如鱼得水,其自身的便携特点,更是成为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长处,将使用者黏在手机所撑起的时间和空间里。 关键词: 手机媒体多功能化新媒体iPhone传播学 ①张鹏.《手机:非工具》.商业价值.https://www.doczj.com/doc/0613841668.html,/post/4564.html.2011年10月5日访问

工信部移动终端白皮书_2012

移动终端白皮书 (2012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2012年4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基因突变,根本改变了终端作为移动网络末梢的传统定位,移动智能终端几乎在一瞬之间 转变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新型媒体、电子商 务和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资源、移动网络资源与环境交互资源的 最重要枢纽,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芯片甚至成为当今整个ICT产业 的战略制高点。移动智能终端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揭开了移动互联网 产业发展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周期。随着移动智能终 端的持续发展,其影响力将比肩收音机、电视和互联网(PC),成为人类历史上第四个渗透广泛、普及迅速、影响巨大、深入至人类社 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终端产品。 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的出货量超越PC,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2011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1.1亿部,超过2011年之前我国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的总和,也超过全球2009年除Symbian操作系统(占总数的50%)以外智能终端出货量的总和,而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占总出货量比重达36.17%,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到了同一水平线上,移动智能终端引领的技术 变革和产业模式创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性机遇。本白皮书首次 披露了部分关于移动终端的客观、公正、准确的数据,并展示了我 院在移动终端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旨在与业界分享观点、建立共识,谱写我国移动终端智能化发展的新篇章。

浅谈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浅谈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结构升级;栽体特质;盈利模式论文摘要:新媒体形态与传统文化产业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制作方式和传播平台,催生了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部类引领着文化产业走向全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并成为促进文化产业整合重构与结构升级的催化剂。赋予了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内涵。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本文仅就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略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新媒体催生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类1.新文化产业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催生了电脑、网络和手机等多种新闻媒体形态,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对于文化产业的作用最直接的是在传媒业内部及其相关领域诞生了诸多新的产业。世界主要国家也都将新媒体相关产业纳入了该国文化产业的范畴。像美国的版权产业分类中包括的网络出版与传播,因特网服务等。其它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将新媒体相关产业纳入该国文化产业中。从世界范围产业规模的角度看,有些新媒体相关产业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中国移动2006年上半年数据业务中,彩铃和A上开通了手机广播。电视方面,2007年末,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将要达到505万左右。此业务的年收入可达到l8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底手机电视发展将更加完备成熟,其用户可增加到3080万户左右。全年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将达到110亿元人民币。上述可见,新媒体为文化产业阵营增加了新的成员。3.新媒体成为文化产业技术升级和传播手段更新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以电视为例,除了我们所熟悉的通过虚拟现实等电脑特技打造的大场面和大制作以外,电影发行同样可以直接由卫星数字传输到用户终端,用户在家便可观看。不用再为把电影发行到电影院,而复制很多拷贝。这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文化产业的会展业、旅游文化服务、文化保护与文化设施服务等行业,新媒体促使其产生了全新的展示。营销、设计及反馈等方式融人了体验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构想,打破了原有展览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再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该国会图书馆成为北美乃至世界最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商,每天上网访问的读者达到了3万人次。围绕网络进行数据库服务的年收入达到了3亿多美元。其文化产品已由原来的图书胶片发展为光盘、网站、数据库等形式,成为全球文献信息服务的最大企业。新媒体作为媒体的新形态,生而具有媒体的载体特质,文化产业搭乘新媒体是建构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选择。二、新媒体是促使文化产业整合重构和结构升级的催化剂1.新媒体是促使文化产业整合重构的催化剂随着传播媒介的告诉发展和信

手机行业发展前景

手机行业发展前景 未来国产手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国产手机行业面临的三大机遇 1.二三线市场需求巨大 虽然大中型城市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趋于饱和,但是拥有更大用户群体的中小型城镇和农村这样的二三线市场对于国产厂商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二三线市场智能手机普及率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类市场中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也相对薄弱,千元机往往是最受欢迎的选择。而在千元机市场,几乎是国产手机的天下。即使国际大厂有那么几款低端千元机型,性价比也是很低的。可以说国际厂商很难在这些市场渗透,对于国产厂商来说,这样的市场就是个天然的屏障,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 2.资源集中、行业透明 之前,中国在手机市场中一直扮演代工厂和劳动输出的角色,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更加透明,国产厂商掌握了在这一场博弈中掌握了更多的资源,一改之前的被动局面。从开源的安卓系统,到上游高通等厂商的完整SOC解决方案,更加透明的行业降低了国内厂商的门坎。相似的功能相同的硬件配置,利用价格优势打造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对于国际厂商来说,国产厂商变得更加有攻击性,不可小觑。

3.用户对国产手机厂商的接受程度正在快速加大 现如今随着国产手机的品质在稳步上升,各方面都直逼国际厂商,国产手机已经慢慢摘下了“山寨”的帽子。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手机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国内厂商的不懈努力,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偏见也越来越少,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即使在设计上还是存在模仿国外手机的现象,但不可否认国内的手机厂商已经能拿出一些体面的产品,这一点确实是个不小的进步,也是近年来各家国内厂商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是个大好的机遇。 国产手机行业前景依旧严峻 虽然安卓的开源和互联网模式的兴起,使近些年国产手机的局面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 但手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没有明确的产品定位,或是有一定的技术支撑却没有认清自我的心态,是国产品牌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前段时间,HTC终于“放下身价”推出不足3000元的时尚版旗舰,而今天,小米手机3也再次下调价格降至1499元,除了冲击市场的同时,似乎又预示着被整个行业模仿的小米也要推陈出新了。 国际品牌走向亲民,国内市场群雄逐鹿,如何为产品开创更宽广的前景,国产手机品牌亟需专注和探索。手机行业

中国自媒体行业市场专题分析报告

中国自媒体行业市场专题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社群经济是自媒体的放大器 (5) 一、自媒体发展的前提 (5) 二、自媒体突破了传统电商的瓶颈 (8) 第二节自媒体信息传播媒介多样 (9) 一、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等 (9) 二、自媒体平台—综合平台、垂直平台 (11) 三、视频平台—优酷、 AcFun 等 (14) 第三节自媒体盈利模式分析 (15) 一、电商和垂直产业延伸是未来方向 (16) 二、小众自媒体仍是主流 (20) 三、他国之鉴----股权投资 (21) 第四节自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22) 一、优质内容是核心 (22) 二、资本介入是趋势 (22) 三、产业延伸是未来 (25) 第五节企业分析 (25)

图1:我国网民数量和手机网民数量不断增长 (5) 图2: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数已达9亿 (5) 图3:2015年下半年社群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 (6) 图4:消费者四大分类 (7) 图5:文化娱乐和生活类的自媒体占据了一半左右的自媒体 (7) 图6:产品质量是网购用户最为关注的一点 (8) 图7:微博普通用户占比93% (9) 图8:微博用户74%为高等学历 (10) 图9: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10) 图10:百度百家主页 (11) 图11:今日头条主页 (12) 图12:虎嗅网主页 (13) 图13:钛媒体主页 (13) 图14:伍声09优酷DOTA视频 (14) 图15:罗辑思维AcFun页面 (15) 图16:自媒体盈利模式 (16) 图17:09淘宝外设星店 (17) 图18:罗辑思维微信商城界面 (18) 图19:新浪达人通B2C2C流程图 (18) 图20:自媒体盈利方式 (20) 图21:仅一半的自媒体实现盈利 (20) 图22:盈利1万以下的自媒体占比64% (21) 图23:内容价值性是用户最关注的一点 (22) 图24:微信公众号总量上升的同时,活跃比例不断下降 (23) 图25:自媒体对微信公众号的投资额扩大 (23) 图26:WeMedia的自媒体矩阵 (25) 图27:汉鼎股份流量入口图 (26) 图28:P2P观察公众号理财页面 (27) 图29:微梦想收入利润状况 (28)

手机媒体商业模式分析概述

手机媒体商业模式分析概述 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具有着无限的市场可能性。随着手机的发展,手机媒体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伴随着手机媒体的兴起,以其为载体的各种商业模式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手机媒体商业模式。 根据朱海松《手机媒体——手机媒介化的商业应用思维与原理》里给出的定义,所谓手机媒体,也称为当今时代的“第五媒体”,它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被称为移动网络媒体。 信息技术发展、传播观念更新和政策环境支持是手机媒体得意迅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便捷性、普及性、广泛性、私人性、互动性、及时性是手机媒体的六大基本特征。 长尾理论,边际成本效益和消费者偏好这些经济学原理在手机媒体中的运用,使得手机媒体的商业模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一、目的和意义 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具有着无限的市场可能性。尽管手机的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其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具,已经成为了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手机的发展,手机媒体也在不断发展更新。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其发展是由传统媒体的极大补充,逐渐演变成对传统媒体造成极大冲击的媒体形式。手机媒体以其移动便捷等诸多优势,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手机媒体已经成长成为了除除传统媒体形式外的一种主流媒体形式。 伴随着手机媒体的兴起,以其为载体的各种商业模式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手机作为一种私人化平台,各种商业活动围绕其展开,形成了独特的手机媒体商业模式。对手机媒体的商业模式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手机媒体的研究可以对手机媒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一个梳理,从而整理出手机媒体的发展脉络。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发展模式对其他媒体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其次,对手机媒体的研究,有利于捋顺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的基本思路,对目前的手机媒体商业模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再次,媒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对手机媒体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目前

手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0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061384166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07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ngFenX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于1957年发明的。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总体看来,目前国内手机企业的发展形势表现为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三星、苹果、索尼为代表,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并逐步延伸至中低端市场。第二梯队以国产品牌手机中兴、华为、多普达、联想、TCL、金立等为主要代表,凭借其质量上乘、品牌保证、价格低廉,再加上本土文化的渗透占据中低端市场。第三梯队以国产杂牌手机“山寨机”为主要代表,占据国内很大的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手机已经摆脱了艰难的时期,虽然三星凭借其品牌、技术等优势,其市场份额占比排在第一位,但是以联想、华为、中兴、酷派为主要代表的国产手机占有的市场份额总和也已接近百分之八十,国产手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的比例最大。从手机厂商的销量来看,三星、诺基亚、华为分列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前三位,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8.5%,市场份额被上升较快的几大国产品牌分食。 《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在多年手机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手机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手机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手机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5年上半年手机发展趋势 分析报告 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组长:陈斌13351002 组员: 杨凯13351058 孙云起13349102 董涛13351009 王子瑞13348097 温卓锐13348098 陈俊达13349007 陈远杰13349014 吴君豪13348103 2015年9月

目录 一、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概况 (3) 1.1市场定义 (3) 1.2市场概述 (3) 1.3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4) 1.4我国手机行业销售状况 (4) 二、手机行业生产特点 (5) 2.1生产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更激烈 (5) 2.2手机电脑化,行业网络化 (5) 2.3产品类别增多,差异度有限 (5) 2.4市场结构呈现四大模块 (6) 2.5产品同质化 (6) 2.6市场进入壁垒低 (6) 2.7产品更新频率加快 (6) 三、手机行业销售策略研究 (7) 3.1 差异化战略 (7) 3.2目标集聚战略 (7) 3.3战略同盟 (7) 四、手机行业消费分析 (8) 4.1需求 (8) 4.2偏好 (8) 4.3外部信息刺激 (13) 五、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3)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 (14)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buyer bargaining power) (14) 3.新进入者的威胁(potential new entrants) (15) 4.替代品的威胁( Threat substitute product) (15)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The rivalry among competing sellers) (15) 六、敢问路在何方--我国手机产业出路何在? (16) 1.优势(strengths) (16) 2.劣势(weaknesses) (16) 3.机会(opportunities) (16) 4.威胁(threats) (1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