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2010版)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2010版)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2010版)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2010版)

区域经济学

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目的和要求

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特点和方法,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及实践环节,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区域实际调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1.1 空间问题与经济学

1.1.1经济学忽视空间问题?

1.1.2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关注

1.1.3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两次舍弃

1.1.4经济学整合空间问题的三次尝试

1.2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分析

1.2.1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含义

1.2.2非均质空间分析假设

1.3 传统空间分析路径的特征与局限

1.3.1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处理

1.3.2区位理论的分析路径

1.3.3新区域经济学的分析路径

1.3.4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分析

1.4 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

1.4.1 经济学中均质空间分析的困境

1.4.2经济地理学中非均质空间分析的问题

1.4.3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

1.5 区域以及区域经济研究

1.5.1 区域的内涵、本质与特征

1.5.2 区域经济的研究视角

1.5.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6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6.1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6.2 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1.6.3 区域经济学研究状况及其趋势

参考: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一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一章。

第2章区位、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

2.1区位与区位理论

2.1.1 区位的相关概念

2.1.2 基于要素禀赋的区位内涵和特征

2.1.3 区位理论

2.2企业竞争的基本理论

2.2.1寡占市场的基本模型

2.2.2差异化产品市场

2.2.3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2.2.4进入壁垒与竞争战略

2.3静态区位选择与动态区位选择

2.3.1引言

2.3.2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2.3.3区位选择的目标和过程

2.3.4静态区位选择

2.3.5动态区位选择

2.4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

2.4.1从区位选择到集聚经济的演绎:区域经济研究的微观基础

2.4.2均质空间下从区位选择到集聚经济的实现路径

2.4.3集聚经济的微观机理:一个非均质空间下的区位选择

附: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地理学视角,参考:李小建,2006)

?1.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3.农业区位论

?4.工业区位论

?5.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6.跨国公司区位论

参考: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6章;张文忠,经济区位论(2000);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3章,第4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二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章。

第3章经济区域的形成

3.1 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3.1.1斯密的要素禀赋观

3.1.2 要素和要素禀赋

3.1.3要素禀赋的空间分析

3.2 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经济功能区

3.2.1经济功能区的概念

3.2.2要素禀赋与经济功能区

3.2.3集聚经济与经济功能区

3.3 经济区域的形成

3.3.1经济区域概念

3.3.2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

3.3.3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3.3.4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

3.3.5城市等级结构与城镇体系

3.3.6区域的自组织能力与区域组织

参考: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5章。

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

4.1区域产业的划分

4.1.1霍夫曼划分法

4.1.2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

4.1.3库兹涅茨的划分方法

4.1.4其他分类方法

4.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模式)

4.2.1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的选择

4.2.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4.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4.3.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4.3.2配第定律- 克拉克定律

4.3.3斯密顺序

4.3.4库兹涅茨的分析

4.3.5钱纳里的分析

4.3.6工业结构高度化规律

4.4区域产业结构评价

4.4.1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4.4.2区域产业结构定量分析

4.4.3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4.4.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参考: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五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五章;

第5章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5.1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经济意义

5.1.1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5.1.2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

5.2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5.2.1极核结构

5.2.2核心-外围结构

核心-外围模型;核心-外围模型对称性均衡的破坏

5.2.3点轴渐进扩散结构

5.2.4网络结构

5.2.5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5.3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5.3.1 区位指向

5.3.2 集聚与扩散

5.3.3 空间邻近效应

5.4城市与区域关系

5.4.1城市的一般特征

5.4.2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

5.4.3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5.4.4区域城镇体系网络

城市等级体系,城市最优规模的讨论,城市规模分布

参考:李小建,第7-9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八章,第十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七章;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5章5.4

第6章区域分工与区际贸易

6.1 生产要素流动

6.1.1非均衡力与循环累积因果链

6.1.2区际生产联系

6.1.3生产要素流动

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人力资本流动,信息和技术的流动

6.2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6.2.1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6.2.2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6.3 劳动分工与收益递增

6.3.1区际劳动分工的基础

6.3.2区际劳动分工与规模经济

6.4劳动地域分工与区际贸易理论

6.4.1绝对优势理论

6.4.2比较优势理论

6.4.3要素禀赋理论

6.4.4里昂惕夫之谜

6.4.5规模经济模型

6.4.6区域分工理论的发展

6.4.7区际贸易的涵义与分类

6.4.8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

6.5区域经济专业化与劳动分工

6.5.1专业化和分工的经济性

6.5.2区域经济专业化

6.6 区际贸易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

6.6.1区际单边、双边与多边贸易问题

6.6.2单边贸易保护与工业化

6.6.3贸易自由化与工业化

6.6.4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和投资转移效应

参考: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二章,第六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九章;李小建

第7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7.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涵

7.1.1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7.1.2 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

7.1.3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7.1.4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7.1.5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机制

7.2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

7.2.1增长极理论

7.2.2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7.2.3乘数-加速原理

7.2.4输出理论

7.2.5进口替代理论

7.2.6自产自消理论

7.2.7.投入产出理论

7.3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论

?7.3.1 胡佛-费雪尔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7.3.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7.3.3陈栋生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7.4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波动分析

?7.4.1 区域经济增长的波动现象

?7.4.2 区域经济增长长波周期理论

?7.4.3 增长波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附录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其他表述

1.凯恩斯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新古典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新增长理论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

4.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5.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附录2: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其他表述

1.结构转变理论

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托达罗模型,斯蒂格利茨模型,新古典与结构转变观点

2.增长极理论

3.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论

4.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5.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的概念、特征、动因、测度;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参考: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四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四章;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5章,第6章,

第8章区域经济政策

8.1区域经济政策起源

8.1.1区域经济政策的含义和层次

8.1.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作用

8.1.3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

8.2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8.2.1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8.2.2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

8.2.3实现目标的策略

8.3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8.3.1主要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8.3.2重新配置劳动力和资本的手段

8.3.3促进工业化手段

8.3.4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8.3.5小型企业与技术支援

8.3.5政府采购合同

8.3.6产业开发许可证制度

8.3.7宏观政策手段

8.4区域经济政策效应

8.4.1受援地区就业政策及其效应评价

8.4.2评价区域政策效应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8.4.3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调查方法

8.4.4评价区域经济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法

参考: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十三章;

第8章区域协调与区域治理

8.1 区域政府

8.2 区域治理

8.3 区域治理的参与者

8.4 区域治理的运行分析

8.5 中国的区域治理分析

参考: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0章

三、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

1.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3.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4.王铮,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参考书:

1.彼得.尼茨坎普主编,安虎森等译,经济学手册.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卷,区域经济学,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1.12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张敦富,区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5.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年;

6.艾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7.W·艾萨尔德:区域科学导论,高教出版社,1995年;

8.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10.杨吾杨,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1.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底1版

12.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3.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6年;

15.王缉慈,现代工业地理学,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16.阿尼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

17.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1998年;

18.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经济学手册.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城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

19.保罗.切尔西,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经济学手册.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3卷.应用城市经济学,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3.11

20.周伟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21.郭宏懋等,城市空间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

22.经济学原理(上下卷),曼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区域经济与国别经济-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与国别经济》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16 讲课学时:16 实验(上机)学时: 学分:1 适用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树立宏观视野,培养学生分析大国行为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期望学生能够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目标2: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号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一体化的有关基本概念,不同经济体的发展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脉络、不同阶段的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影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典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历程和经济影响,以及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典型一体化组织为讲课重点,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和解释国家相关经济行为。 教学中将同时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讨论两种形式。将以小组辩论形式探讨是否应加入某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带来的影响。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1章国际经济现状 第一节国际经济格局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宏观状况 第二节各国经济体系 不同性质的国家经济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经济体的发展特征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 第2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概念、起源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规则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起源、代表人物、理论阐述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类型和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 第3章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 第一节国际区域经济组织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 复习资料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城市 B、卫星城镇 C、乡村 D、经济开发区 2、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 A、结构性效益 B、资源利用程度 C、关联度 D、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3、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强调了年远景规划纲要强调了东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加大了政策力度,主要加大了()的力度。 A、工资补贴 B、税收减免 C、转移支付 D、价格调整 4、国家创新体系包括() A、知识创新体系 B、技术创新体系 C、知识转播体系 D、知识应用体系 5、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的方式有() A、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B、低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 C、高投入、低消耗、低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D、低投入、高消耗、低速度、低质量、低效率 6、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产业结构 B、收入分配结构 C、技术结构 D、职业结构 7、()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A、扩张效应 B、回程效应 C、涓滴效应 D、极化效应 8、欧共体转为欧盟的标志是《》的签署。 A、罗马条约 B、欧洲一体化文件 C、马约 D、政治联盟条约 9、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 A、生产力水平高低 B、资源丰富程度 C、产业结构优劣 D、区域经济政策导向 10、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需从()方面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结构分析既全面和深入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A、总体原则 B、多视角考察 C、定性化 D、定量化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3分,共15分) 1、工业型经济特区的功能在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设厂,利用当地廉价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2010版)

区域经济学 教学大纲 一、说明 1. 目的和要求 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特点和方法,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及实践环节,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区域实际调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二、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1.1 空间问题与经济学 1.1.1经济学忽视空间问题? 1.1.2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关注 1.1.3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两次舍弃 1.1.4经济学整合空间问题的三次尝试 1.2 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分析 1.2.1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含义 1.2.2非均质空间分析假设 1.3 传统空间分析路径的特征与局限 1.3.1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处理 1.3.2区位理论的分析路径 1.3.3新区域经济学的分析路径 1.3.4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分析 1.4 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 1.4.1 经济学中均质空间分析的困境 1.4.2经济地理学中非均质空间分析的问题 1.4.3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 1.5 区域以及区域经济研究 1.5.1 区域的内涵、本质与特征 1.5.2 区域经济的研究视角 1.5.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6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6.1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6.2 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1.6.3 区域经济学研究状况及其趋势 参考: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一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一章。 第2章区位、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

2.1区位与区位理论 2.1.1 区位的相关概念 2.1.2 基于要素禀赋的区位内涵和特征 2.1.3 区位理论 2.2企业竞争的基本理论 2.2.1寡占市场的基本模型 2.2.2差异化产品市场 2.2.3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2.2.4进入壁垒与竞争战略 2.3静态区位选择与动态区位选择 2.3.1引言 2.3.2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2.3.3区位选择的目标和过程 2.3.4静态区位选择 2.3.5动态区位选择 2.4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 2.4.1从区位选择到集聚经济的演绎:区域经济研究的微观基础 2.4.2均质空间下从区位选择到集聚经济的实现路径 2.4.3集聚经济的微观机理:一个非均质空间下的区位选择 附: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地理学视角,参考:李小建,2006) ?1.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2.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3.农业区位论 ?4.工业区位论 ?5.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6.跨国公司区位论 参考: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6章;张文忠,经济区位论(2000);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3章,第4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二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章。 第3章经济区域的形成 3.1 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3.1.1斯密的要素禀赋观 3.1.2 要素和要素禀赋 3.1.3要素禀赋的空间分析 3.2 要素禀赋、集聚经济与经济功能区 3.2.1经济功能区的概念 3.2.2要素禀赋与经济功能区 3.2.3集聚经济与经济功能区 3.3 经济区域的形成 3.3.1经济区域概念 3.3.2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 3.3.3专业化与经济组织 3.3.4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 2.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3.学科编码:020202 4.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 专业的必修课。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6.课时安排(建议):36学时 7.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区域经济学,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 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 三、教学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10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选用教材和教学对象 本门课程选用丁四保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1月第1版。也可以选用其他专家、学者新编的教材。 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保山学院下辖政治学院政教专业学生,是选修课程。 二、教学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为38学时,共3学分。 三、课程内容介绍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具综合性,又具边缘性;它集众家所长,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应用性学科,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建立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般地讲,学习区域经济学,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经济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域开发的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就是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 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 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 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 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 4.资源缺乏型(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 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3.自然资源的优势评价(p.26)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梁军执笔人:王蒙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课程编号:204008 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学分:2 开设专业:经济学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201007)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从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中脱胎出来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区域经济学阐述了区域经济活动组织自身的活动规律和区际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布局与决策等基本经济理论。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区位观,掌握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以及分析现实区域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胜任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格局和态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步分析和研究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3、掌握:区域、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的含义以及经济区域的划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经济区域的划分 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4、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教学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 1、区域 2、区域经济 3、区域经济学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三、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地理学对于区域的认识 2、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四、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1、新经济地理学派 2、新制度学派 3、区域管理学派 五、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区域经济增长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2、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掌握: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教学重点及难点: 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教学内容: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名词解释 弹性专业化:是指企业运用全能性机器和训练有素的、适应能力强的劳动力,进行多样的、自身不断变化的专门化产品集合式生产,主要行为主体是中小型企业以及他们之间形成的网络化。 福特主义: 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 丰田主义:丰田生产方式是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体系,并以“精益思想”为根基,以寻求“消除一切浪费,力争尽善尽美”为最佳境界的新的生产经营体系。其管理方式是最大限度地简化与消除浪费、删除一切非增值活动,维持高水平的质量,保持企业持续改进的活力。 相对优势说: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说: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间的比值。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区位商公式: 增长极: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 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简答题 1、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的区别 福特主义: 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生产;(2)标准化产品;(3)垂直型的组织形式;(4)刚性生产;(5)生产者决定论; (6)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 后福特主义: 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定制;(2)水平型组织形式;(3)消费者主权论;(4)弹性生产;(5)竞合型的市场结构。 n in r ir E E E E LQ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城市经济学B”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B”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融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经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运行规律的学科。本课程是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城市发展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中外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熟悉中国城市主要经济活动内容的运行现状及规律,学会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等领域所遇到的问题。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内容 城市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失业与贫困问题、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住宅经济。 2.难点内容 城市产生的经济学分析,地租理论与土地区位选择、住宅供求与流通、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分析。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无) 七、作业要求 针对重点内容至少布置4个作业题,形式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题或小型调研报告。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知识考核 占总成绩的70%,采用期末开卷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2.能力考核 占总成绩的30%,根据听课、作业、质疑、课堂讨论等表现出的能力、素质评定。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推荐教材: [1]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主要参考书: [1] 阿瑟·奥沙利文. 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中信出版社,2003 [2] 保罗·诺克斯, 琳达·迈克卡西. 城市化[M].科学出版社,2009 [3] 谭善勇,王德起. 城市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菲利普·麦卡恩.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M].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 丹尼斯·迪帕斯奎尔, 威廉·C·惠顿. 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4版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13 学时:48学分:2.0 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2.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 4. 教学建议: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区域经济学资料

一、导论 1、区域和区域经济概念: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地理学、区位论。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应用工具。 5、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应用工具(为区域发展提供研究途径、规划方案和实施政策)。 二、区位与发展条件 1、区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节点(人口集中,城镇居民点)、轴线(连接节点,交通线、通信线、能源水运输线)、域面(经济活动的地盘)。 2、空间系统:城镇系统,城市-区域系统,区域网络系统,区域空间系统。 3、古典区位理论:农业区位论(杜能),工业区位论(韦伯) 4、近代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市场区位论(廖什) 5、需求门槛:某中心地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6、现代区位理论:运输区位论(胡佛)、市场学派(谢费尔)、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历史学派到新经济区位论等。 7、盈利边界:企业配置在一定范围内才有利可图,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亏损。 8、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科技、制度)。 三、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平衡发展理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大推进理论,论述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普遍增长的可能性。 2、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计因果理论,输出基础理论,说明一个区域内由于要素供给的不足和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只能在条件好的地方首先发展。 3、威廉姆斯倒U型轨迹 4、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要素投入,包括劳动、资本、技术投入。 5、区域比较优势的内容:从存在的形式上看,有形与无形、绝对与相对、局部与全局、空间与时间。从来源上看,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 6、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一起,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再次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四、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1、区域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二产、三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10大项),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和农轻重分类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要素密集度分类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区域产业功能分类法(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 2、配第-克拉克定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越小,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大,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越小。 3、库兹涅茨法则:一产实现收入比重和一产劳动力比重都处于不断下降;工业化二产实现收入和二产劳动力比重都上升且前快于后,工业化后期都下降;三产收入和三产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中前期后快于前。 4、霍夫曼定理: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轻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重工业)的净产值比值)5,2.5,1,小于1。 5、雁型模式理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态势。 6、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主导产业要在科研创新期(潜在主导)和发展期选择),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 7、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是够充分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各产业发展是够协调,是否存在“瓶颈”产业;是否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取得了最佳经济效益;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是否得到了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否充分开展区域间的分工合作;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保护。因素分析法(经济发展、基础条件、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约束、科学技术、政策制度);模型分析法。 五、产业布局指向与地域合理规模 1、产业布局指向:能源指向、原料、消费地、劳动力、交通运输枢纽、高科技。 2、产业集聚区发展趋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融合化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园区区域品牌化,产业集聚区经营全球化。 3、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政府的优惠政策,企业的技术联系,企业协作的环境。 4、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原则:靠近市场,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优良的基础设施,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的支撑,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靠近投资机构,地区具有创业精神,聚集性,良好的周边环境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六、城市与区域发展 1、中心城市的类型:国际性,跨省区,省级中心,省内经济区中心,县域中心,县域内的中心镇。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修改稿)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801108 总学时:16 (其中理论课学时:16 实验或上机学时:0 课程设计学时:0 课外(实践自学)学时:16 总学分: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适用专业:化工、造纸、生工、化学、材工、高分子、日语 开课单位:商学院 执笔人:慈福义审校人:杜同爱 一、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区域 二、区域经济学 三、区域开发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 二、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第四节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第五节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途径与对策 第六节区域经济学发展展望 一、21世纪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二、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与分化 三、区域经济学对区域经济运行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第二章区域绿色创新 第一节区域绿色创新基本原理 一、区域创新 二、绿色创新 三、区域绿色创新 第二节山东省造纸工业绿色创新 一、山东省造纸工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二、山东省造纸产业集群绿色创新 第三章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二、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 三、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 一、人力资源的作用 二、中国人口、经济、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区域资源战略的特点 四、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第四章区域循环经济 第一节循环经济基本问题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二、循环经济的意义 三、循环经济发展途径 四、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第二节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 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学(本)》复习资料整理

2011春《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国家全局的发展过程中,低梯度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的大小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扩展效应)与(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的对比。 2、经济一体化包括在不同层次上的经济联合的过程(国家内部的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 3、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有(APEC原则框架创新)(APEC协商机制创新)(APEC推进方式创新)(APEC运作机制创新)(APEC 活动内容创新)(APEC自由体系创新) 4、落后国家与地区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向上攀登的基本条件有三是(政治上稳定)、(重视科学文化发展)和有一个远见卓识和决策果断并工作效率高的政府。 5、我们可以将辐射分为(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 6、科技园区必须建立起(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政、产、学、研互动)四种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信息化)、(制度化)五个特征,才能够实现其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7、亚洲地区的(新加坡)和(香港)是两个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的中心城市。 8、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有三种基本导向(技术导向)、(结构导向)、(资源导向)。 9、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经济政策)、(完善的法律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 10、在近半个世纪过程中,欧洲的联合逐步深化,该一体化组织由最初的(关税同盟)发展到现在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并正着手进行(政治联盟)的工作。 11、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以下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效应)。 12、区域经济政策两个基本目标是:(经济增长目标)和(均衡目标)。 13、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研究成为新的经济学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国际经济领域显现出两个最大的特点(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不可阻挡)。 14、地域分工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15、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都强调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 16、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总量指标)。,另一个是(复合指标)。 17、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从(比较成本)而来。 18、不管是什么样的区域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内外兼顾)这两点。 19、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比较应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产业结构的转换情况)。 二、选择题 1、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B) A、无序的阶段性 B、有序的阶段性 C、无序的连续性C、有序的连续性 2、构成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基础是(C) A、发展战略不当,资源配置不合理 B、经济的增长以工业的较快发展为基础 C、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D、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性 3、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B)的对立物而起作用。 A、梯度 B、扩展效应 C、循环效应 D、回程反映 4、经济一体化包括在不同层次上的经济联合的过程,有(ACD) A、国家内部一体化 B、地区一体化 C、全球一体化 D、国际经济一体化 5、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以下效应(ABCD)。 A、税收贡献效应 B、产业乘数效应 C、消费带动效应 D、就业乘数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 6、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从(B)演化而来。 A、比较利润 B、比较成本 C、边际效益 D、绝对优势 7、法国著名经济家布德维尔在吸收佩鲁空间方法的框架及吸收地理学的区域思想后,将区域方法分为(ACD) A、均质区域 B、特质区域 C、极化区域 D、计划区域 8、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A) A、比较优势原理 B、经济决策原理 C、顶端优势原理 D、发展优势原理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 B、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鼓励大力发展经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