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重点大学。按照学校“西南交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以“立足铁路、面向大交通、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交通运输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人才。

《行车组织》是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本课程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想,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地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深入讨论各种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设备,科学组织运输生产的优化原理及其算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目前是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车站接发列车、调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技能,具有合理运用车站各种设备、合理组织车流,编制列车运行图和技术计划,编制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组织指挥车站行车工作和列车运行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铁路运输规划与宏观决策,铁路运输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运营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运营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车站工作组织;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

4.铁路枢纽工作组织;

5.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各知识模块间以及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表所示: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本课程的重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车站作业组织基本理论、车流组织原理、列车运行图与通过能力、技术计划、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等基础理论,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与设备运用、列车运行调整及调度指挥决策。

2.课程的难点

本课程的难点是:

(1)车站接发列车过程、日班计划编制及调车作业组织;

(2)车流组织的基本理论、优化模型与算法;

(3)列车运行图扣除系数及通过能力计算;

(4)重空车流调整及列车运行调整;

(5)行车组织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

3.解决的方法

针对课程的以上重点和难点,行车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研究制定了以下解决措施:

(1)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

用图片、影像资料及现场生产录像等资料充实课程内容,使学生增强对车站及发列车作业过程、车站调车作业等内容的感性认识。

(2)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条件开设行车组织仿真实验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模拟现场运输生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对列车运行调整及调度指挥、车站调车作业以及接发列车作业过程等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使学生掌握相关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理论、设备和行车指挥方法。

(3)加大难点课程的学时,教师给予详细的讲解

做到重点和难点内容突出,减轻次要内容的学时。

(4)利用课程设计深化理解课程内容

将现场运输生产实例设计为课程设计以锻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行车组织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思想,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与学生实现双向交流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网上答疑和实验报告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解决。

(6)丰富网上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参考资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大量的现场生产影像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运输生产过程的理解。

(7)加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学

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合理设计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全面指导,使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加深对运输生产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发现现场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其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1)与理论紧密结合

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环节多,学生难以建立感性认识。实验教学课程紧密围绕该难点进行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针对“学生对接发列车作业、列车运行调度”等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的实际困难,设立了相应的模拟实验。

(2)与科研紧密结合

依托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利用优越的实验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科研氛围,投入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实践中,使学生不但巩固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学习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科毕业设计题目与实际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如2006年课程负责人所指导6个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分别取自于实验室正在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铁道部科技开发计划项目。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使本科生资料查阅与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从课题中发现问题,依托课题和实验,在接发列车作业、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及作业计划编制的实验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解决方案。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课程体系构造

实验课程体系构造的思路是:按照“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适应交通运输快速发展要求,围绕高速客运专线建设、既有铁路提速以及信息化建设,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具有交通运输特色并突出轨道交通优势的实验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开设个性化、创新性实验,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循序渐进的“四层次四结合”实验课程体系。

四层次:四结合:

(1)专业基础型实验(1)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2)专业技能型实验(2)课内必修与课外选修相结合

(3)综合设计型实验(3)学校培养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4)创新研究型实验(4)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行车组织》实验课程体系

3.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行车组织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铁路行车组织基本原理,并将理论知识系统化,又要具备从事铁路运输组织与指挥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此,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巩固和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借助高水平综合实验平台开设综合型实验课,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辅以现场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达到“基础厚、能力强、后劲足”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如下:

4.实践教学效果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强、后劲足、上手快”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学校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项目和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中屡创佳绩。近五年来,先后有210余人次的学生在科技训练计划项目、全国交通科技大赛、“挑战杯”、“扬华杯”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很快走上了技术管理和领导岗位,涌现了以现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为代表的大批铁路运输管理优秀人才。

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交通运输综合调度指挥智能化实验室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中,设计并开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实验。承担并完成了交通运输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院系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500多人次/年的实

验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实验方面开设出了列车调度指挥、智能化编图、列车牵引计算设计、编组站作业计划编制、交通仿真等实验项目。实验室的建成并开放,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消化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西南交通大学历来重视教材建设,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专业创办初期,在我国铁路运输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选用了当时学术水平最高的铁路行车组织教材。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多次组织教师编写行车组织主讲教材和配套的辅助教材,累计达20多种,构建了由主讲教材、辅助教材、实验教材和电子教材构成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对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快,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院多次修订了“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大纲”,对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结构以及课程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工作。并对电子教材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制作多媒体教案、挂图、教具及教学模型等。

为配合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团队编写了本课程的电子讲稿,新编内容有以下主要特征:

(1)实践性:课程内容来源于铁路运输生产实践,是运输生产经验的总结,内容精练,针对性强,信息量大。

(2)灵活性:讲课内容由浅入深,先粗后细,相对独立,互为补充,服从认识规律,有一定的灵活性、选择性和互补性。基本内容置前,可选内容置后,不拘泥学科系统,满足不同教学环境和习惯的选择需要。

(3)可读性:教材内容文字力求简明扼要,论点鲜明准确,论证通俗易懂,章前有重点难点提示,章后有思考题、习题,书末有参考答案,以满足自学需求。

(4)时代性:课程内容介绍了当代行车组织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把握了世界及我国铁路发展的脉搏。

2006年开始,为了适应我国铁路运输快速发展对高层次运输组织管理人才的需要,按照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以及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和改革的实践,在吸收国内外既有铁路行车组织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成果,充分考虑铁路

运输现代化的最新进展对运输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组织编写了《铁路行车组织》(中国铁道出版社)。该教材涵盖了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铁路车站工作组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铁路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和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等六篇。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教学;

(2)突出了与铁路运输生产实践的联系;

(3)充分吸收了铁路行车组织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4)强化了对行车指挥自动化和铁路运营调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阐述;

(5)增加了客运专线行车组织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

(6)详细阐述了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理论和方法。

我校历年来编写的相关教材和讲义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1.编著出版了《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利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建模思路及方法,掌握编图技巧和知识要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编著出版了《铁路运输——列车调度仿真系统》,帮助学生了解列车调度仿真系统概况,掌握列车调度仿真理论、列车调度及其行车调度工作环境的分析、仿真模型、仿真方法以及仿真系统软件实现方法。

3.编著出版了《智能铁路系统与枢纽车流组织优化》、《运输模型及优化》等,系统阐述了铁路车流组织及优化的理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铁路行车组织的典型模型及算法,帮助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4.《集装箱班列运输组织》介绍了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新方向,对集装箱运输组织理论,集装箱空箱调整和车流组织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行车组织课程的优秀参考资料。

5.《铁路技术站日工作计划优化模型及其算法》系统介绍了铁路技术站的日工作计划编制和优化方法、日计划优化模型及其算法,是行车组织课程车站工作

组织、列车编组计划和车站调度指挥方面优秀的辅助资料,对于加强学生对行车组织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6. 研制了《行车组织网页课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对每章的教学内容给出了基本要求、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典型习题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7.研制开发了《行车组织视频课件》,根据主讲教师的全部课堂内容和所使用的电子教案结合而成,以帮助学生在课后对未掌握的内容进行重新学习。

8.编写了《行车组织习题集》,所选择的习题从广度和深度均高于课堂作业的习题,主要帮助具有更高要求的学生作为课外练习。

三、配套实验教材的使用效果

自编的《铁路行车组织仿真》实验课教材一直作为学生实验、生产实习的工具书。该教材对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其内容包括:车站接发列车作业、车站调度指挥、列车运行调度和列车运行图编制等实验。学生在实验之前,必须预习完成实验的任务和内容,以及仪器操作、记录等注意事项,填写预习报告。教师通过实习前抽查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一方面可大大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实习操作有条不紊。根据历年的学生反馈信息来看,这本配套实验教材是很成功的。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学生的改进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和实验室进行学生接发列车、列车调度指挥和车站作业组织的技能实训,编写了相应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及其配套文件,力求为学生实验创造优越条件。

四、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验教学基地

(1)交通运输四川省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实验中心是以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系统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为依托,以2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交通安全工程技术实验室、数字化城市交通综合实验室)、2个四川省人才

培养基地(智能交通运输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交通安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研发中心以及四川省驾驶员职业适应性检测中心为支撑,服务于交通运输专业(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工程专业(西南交通大学品牌专业)和交通运输安全工程专业的综合性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2)交通运输综合调度指挥智能化实验室

总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为依托设计开放性实验、“个性化实验”项目20余项。该实验室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中,设计并开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实验。在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实验方面开设出了列车调度指挥、智能化编图、列车牵引计算设计、编组站作业计划编制、交通仿真等实验项目。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利用校友、科研合作伙伴等各社会资源,与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兰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名称及功能如下表所示:

五、网络教学环境

建立了《行车组织》课程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613814747.html,/C60/),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教学平台。该网站中登载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各章重点、电子教案、动画和图片、典型试卷、教学参考资料、电脑模拟实验、专家及学生的评价、以及示范性的现场教学录像等。

为本课程实验建立了的交通运输实验中心网站已经运行,通过教学资源上网,教师可以完成课程辅助教学和管理工作,包括备课、答疑、教学班管理(如给全班或某个学生发通知、公布习题解答)等;学生可以通过该教学网站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如重要通知、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浏览并下载教学资源(如教学讲义、教师个人教案、参考文献目录、习题与解答、小论文、教学实验、开放实验室等栏目),提交作业和论文、自我测试、网上答疑及专题讨论等。(https://www.doczj.com/doc/0613814747.html,/lab/index/index.asp)

为了便于广大同学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行车组织课程团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开发了网络视频课件,建立了网络学堂

(https://www.doczj.com/doc/0613814747.html,/C60/Course/Index.htm中网络学堂)和网络交流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0613814747.html,/forum/),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针对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可以随时与老师和同学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讨论,巩固自己的课堂学习内容。有了这些网络教学手段,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障,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课程主讲教师彭其渊教授、王慈光教授、倪少权教授、马驷副教授均是我校优秀主讲教师,都具有多年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授课的丰富教学经验。在近几年学生评价指标中均位居前列。彭其渊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其主持的项目曾获得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了茅以升铁道科技奖、铁道部詹天佑青年奖、铁道部火车头奖章、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效果好,先后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和四川省教学名师。在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既有铁路提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及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我国铁路提速、集装箱运输组织的发展及客运专线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王慈光教授作为学院资深博士生导师,是学校研究生培养督察组成员和交通运输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有丰富的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该同志治学严谨,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倪少权教授作为年青的博士生导师,有极强的科研能力,主持了如“计算机编图”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奖多项,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马驷副教授是运输工程系主任,学院骨干青年教师,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课程梯队的其他青年教师都能认真备课,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是学院的重点培养对象。《行车组织》课程在同学中有相当好的口碑。自开课以来,学生网上评价结果显示,该课程的任课老师得分较高,评级均为优秀。具体评价意见有:备课认真、讲课熟练;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表达清晰、富有激情;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书本外大量详实的材料和前沿科研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方便

了学生学习;严格要求学生,并能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尤其是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实践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一、专家评价

1、校外专家

(1)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史峰教授认为:“《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多年来,该学院以“立足铁路、服务铁路”为指导思想,以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行车组织》课程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国内《行车组织》课程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广和借鉴作用。”

(2)第五届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生导师周磊山教授评价行车组织课程为:“课程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注重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作为我国铁路及道路交通运输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管理人才和建设人才。”

(3)中国铁道学会运输委员会委员、上海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徐瑞华教授认为:“行车组织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是实验实践教学,通过学生自己亲眼看、亲手做,使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牛惠民教授认为行车组织课程“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行车组织》课程教师队伍”、“编写的《铁路行车组织》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知识的增补和更新,将我国和世界铁路发展的先进理念和重要成果收录其中,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交通运输实验中心、交通运输综合调度指挥实验室,建立了成都铁路地区认识、昆明局调度中心生产等实习基地,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室实验+现场实习+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校内专家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教授认为:“交通运输学院《行车组织》课程团队“传、帮、带”和“产、学、研”相结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课程内容制作了电子教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立体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该课程建立了专门的课程网站,将相关资料、课件、录像、习题等公开发布,为学生随时学习提供了方便。已建

成了初具规模的交通运输实验中心、交通运输综合调度指挥实验室,在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调度中心、西宁青藏公司调度中心、兰州西站等地建立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课程内容制作了电子教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立体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国家级教学名师、第四届铁路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铁道部铁路特色专业(铁道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易思蓉教授评价行车组织课程:“该课程队伍根据铁路运输发展前沿和铁路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行车组织的课程体系。历来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课程的所有内容都制作成了多媒体教案和课件,还将解体、编组等作业制作成录像和动画,使得枯燥的理论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还将电子讲义、电子教案、课程习题及答案、授课录像等发布到网络上”。

(3)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邹俊万教授认为:“《行车组织》课程教师队伍,他们勤奋敬业、业务能力强、教学与科研并重,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果,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学生们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在国内《行车组织》课程的教学工作起着良好的推广和借鉴作用”。

二、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近三年来,随着课程建设的推进,学生对行车组织课程的评价等级为“优秀”。学生网上评价中,行车组织课程连续三年得分均在4.6以上(满分5分),在交通运输学院开设的本科课程中排名第一,成为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的示范课程。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的交通运输综合调度指挥智能化实验室,为课程的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深受师生的欢迎,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行车组织》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学校教务处和教学质量督导组对该课程的跟踪,开展学生评教活动,近三年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如下:

(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必备的行车组织基础理论。

(2)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全真的生产环境中进行,针对铁路运输生产的教学与训练到位。

(3)该课程的理论教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易学易懂,教学效果好。

(4)该课程的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引入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后的视野与能力得到了拓展。

(5)任课教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使我们既学会了做人,又学会了做事。

(6)课程设计紧扣现场生产,是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地模拟和训练,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示范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