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语文目标答案

必修三语文目标答案

学习目标与检测

高一语文(下册)

主编何郁

编者申淑艳杨建宇潘海燕宋航蔚彭兴红

王晓军张咏红高莹罗君李宏莲齐悦

薛艳霞章永平陶然徐晶孙宝玲许春英

石广苗周鸿祥凤潇

(何郁联系电话:133********)

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室

(2011年2月)

必修(三)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祝福

1. C(A:拓(tà)、B:楞.(l?ng)、D:谬.(miù))

2. D (A:喧—暄、B:晦—讳、了—聊、C:密—秘、连—联)

3. A (悚然:害怕的样子。淡然:形容不经心,不再意,漠不关心的样子。俨然:形容

庄严,文中指摆出庄重的样子。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4. D

5.一来因为女人本来就可能没名字,封建时代,妇女只能依附于男人生存,是不能自由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出嫁之后,甚至姓氏也得“从夫”。祥林嫂夫家是卫家山人,“那大概也就姓卫了”。二来一个干下活的人,没必要知道名字,所以他们并不深究。可见小说未言及祥林嫂的姓字,正是为了表现妇女低下的地位。

6. 祥林嫂的能干在这段记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超乎寻常的工作负荷,“竟没有添短工”,表明这工作远远不是一个人能干下来的。这些并没有使祥林嫂抱怨生活,相反却是满足。可见祥林嫂对生活的要求是很低的,易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她就已经感到很幸福了。这恰好也是一个伏笔,下文“她诚然是逃出来的”,告诉我们,就算是在鲁镇这么繁重的工作环境下,也远比在婆家要幸福得多。

7. 第一处: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顺着眼

第二处:再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初到鲁镇时,虽可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这种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运用白描手法,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8、略

2、守财奴

1、C (A奄yǎn;B箍gū;D拈niün)

2、C(A贯注;B诀窍;D莫名其妙)

3、C

4、恬.退隐忍:以安然的淡泊的态度退让着,并暗暗忍受着不公的待遇。恬:安然。

老态龙钟: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衰弱的样子。

悉心调养:尽心去调养身体。悉:尽,全。

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的目标。骛:追求。

5、“哆嗦”是为了哄骗女儿放弃继承权,故意在女儿面前表演,以引起女儿的同情。本来这

对葛朗台来说是最重要的大事了,但偏偏用“小小的”来修饰,这是故意轻描淡写,不引

起女儿重视,以达到骗取继承权的目的。这足以反映出葛朗台的狡诈。

6、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葛朗台的紧张心理,唯恐女儿不签字,使他失去财产。

7、这句话反映了葛朗台的人生观。他爱财如命,不讲亲情。在他看来,金钱是人与人之间

最基本的关系,这是守财奴的人生哲学。

8、欧也妮的善良、多情、天真、单纯,正反衬了葛朗台的贪婪、无耻、狡诈。她对财产继

承权的冷漠乃至最后放弃,也正反衬了葛朗台的卑鄙无耻、冷酷。

9、①葛朗台看到查理赠送给欧也妮首饰盒上的金子,眼睛里发出亮光,身子一纵,向首

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他把首饰盒抓在手里,准备用刀子把金子挖下来。②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

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3.

葡萄的精灵

1、áiái、xù、t?、qìn、pí。

2.D (化险为宜

...酒气

..)

..薰.天.-熏

....—.化险为夷

....精.捍.-悍、

3.A

4. 染恙:恙,病;生病。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化险为夷: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5.不能,结合全文来看,酿酒过程是从秋季开始到夏季结束的,“秋冬春夏

....”与上文的过程照应。

6. 与前文“老爹说:‘好,好!它要沸腾的,沸腾几次,再平静几次,就变成好酒了。’”一句照应。好酒酿造的过程就如同人生磨砺的过程,都要经历多次“煎熬”最终才能归于平静。

7.经历人生风浪之后的平静,内心的澄澈纯净。

8.既是指穆敏老爹酿造的浓缩了“一个轮回以前的玫瑰紫葡萄的甘甜、芬芳、晶莹、娇妍”的酒,也是指像穆敏老爹一样的心地纯净的维吾尔族人民的情感世界。

4、聂小倩

1、B

2、A

3、D

4、C

5、C

6、①、聂小倩最初的媚笑和挑逗性的话“月夜不寐,愿修燕好。”遭到宁采臣的“正容”、“咄之”,使聂小倩便收敛了起先的“笑”。

②、聂小倩“以黄金一铤置褥上”。宁采臣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

③、宁采臣把小倩带回家后,晚上小倩不敢回荒墓,宁采臣曰:“斋中别无订寝,且兄妹亦宜远嫌。”

宁采臣被塑造成这样的一个不好色不贪财的光明磊落之人,他的良好品质,使他顺利逃脱血光之灾,同时为解救身为女鬼的聂小倩提供了可能性。结构上前后相照应,布局严谨巧妙,

7、聂小倩起初是一个被妖物役使以害人为生的孤魂野鬼,当她前往兰若寺欲通过美色和金钱的引诱而加害宁采臣时,受到对方严肃的警告和斥责,原本纯真善良的小倩被对方的凛然正气所震撼,这样,小倩由想伤害宁采臣转变到钦佩崇敬并帮助宁采臣逃避妖物的加害,并在侠客和宁采臣的帮助下,逐渐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和控制,脱离了专门以害人为生的

生活轨道,还阳与宁采臣结为夫妇,从而过上知恩向善、悔过自新的崭新的人间生活,并享受到了甜蜜的爱情。

8、浪漫主义手法。.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强烈对比,而最终是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 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9、弃恶从善、勤劳、善解人意,敢于突破难关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在打消宁母的顾虑,在亲朋好友面前博得好名声所显示的智慧。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1、D

2、C 3C

4.D(“雪泥鸿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不是指数量少的意思。“不容置喙”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而句子要强调的是“事实真实可信”,应为“不容置疑”。“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正确,从句意来看,“他”是认为孩子的毛病无伤大雅,应改为“不以为意”。ABC三项中的这三个成语皆不符合语境。D项中“恒河沙数”是形容数量较多,像恒河的沙子一样。D句正是描写夏夜繁星点点让人惬意的景象,符合语境。)

5.B(A项成分残缺,在“引导”前加“是”C项“对”掉到“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前;D项“提高并完善”与“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搭配不当。

6、D

A、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泼留希金”与果戈理《死魂灵》中的“夏洛克”弄反了。

B、《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书斋名。

C、《祝福》出自《彷徨》

7.C(A.疾苦:痛苦 B.射箭驾车,代打仗 D.对待)

8.A(指代交纳租赋这件事)

9.B(①是关心厚待百姓,⑤与政绩无关)

10.A(对照译文)

译文:

韩延寿是燕地人,年轻时做州郡里的文学掾。大将军霍光把持朝政,征召地方郡国中的品行贤良富有才能的文学掾吏,拿治理国家的得失(好坏)问题向他们询问。因此提拔韩延寿做谏大夫,后升为淮阳太守。(延寿)治理地方非常有名,后调任颍川太守。颍川有许多豪强大户,非常难治理,老百姓大多逞勇斗狠,互相结下仇恨。韩延寿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用礼义谦让的道德教育他们,又担心他们不听从,于是把乡里为人信任崇敬的年高德尊者全部召来,准备了酒食,韩延寿亲自向他们当面请教,向他们每个人询问政绩教化的好坏情况和老百姓的疾苦,向他们陈述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消除仇恨的办法。那些年高德尊的人认为非常有利。几年以后,韩延寿被调任东郡太守。延寿做官,崇尚重视礼义治国,喜欢用古代的乐教感化天下,广泛征求奇谋秘计,采纳别人的劝谏,重视整治学校,学习射箭驾车的本领,他管理城郭,收取租赋,都是预先公布限定的日期,官吏百姓把规定的日期当作大事,在那一天纷纷地交纳。又设置里正、伍长,鼓励大家孝顺父母、兄弟亲善,颁布法令,不得让坏人留宿在家里。地方乡里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官吏就能早早地知晓,坏人不敢进入他管辖的境内。这些措施和制度,开始实行起来好像很烦,但施行以后官吏就不用从事追捕坏人的苦差,老百姓也没有犯法被鞭打的忧患,吏民都安心于这种稳定的局面。延寿对待下属,恩德丰厚而纪律严明。他曾经出行,临到上车时,一位骑吏后来,延寿下令功曹商议处罚的办法并告知本人。等到他从外面回到衙门,有一个门卒拦在车前,说希望有话对他说。延寿把车停下来,问他要说什么,门卒说:“明府公说今天一大早要外出,但等了很久还没有出来,

骑吏的父亲来到衙门,在外面徘徊不敢进去。骑吏听说父亲来了,便赶忙跑出去拜见父亲大人,恰逢(正好)这时明府公出来上车。一个人因为尊敬自己的父亲却被处罚,恐怕有损(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吧!”延寿在车中抬起手来说“如果没有您,我就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了。”回到舍邸,召见了门卒,于是重用了他。

11、城市是一块充满诱惑力的待垦的荒地;城市与乡村的事情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城市就像自家的土地,可以种自己想种的东西。

12、①比喻,如“像锄草一样除掉错别字,像防病虫害一样防止文章的不良因素,像看天色一样看清时态政治。”将种地和编报两种不同的工作巧妙的联系在一起,既把握了两种工作自身的特点,又突出了两者的神似之处。②比较,“我握过的那些粗壮黑硬的手,如今换成了细皮白嫩甚至油腻的手”将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以形式上加以比较,突出了热爱劳动、踏实工作精神的可贵。

13、①“扛着铁锨”意味着自己保持着自己热爱劳动、塌实工作的品质,有了这,在城市生活就不怕任何困难。②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品质和能力的自信。

14、B C

15、一个人的欣赏趣味,通常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曰:性格修养决定欣赏趣味。春兰与秋菊同为花中之秀,有人喜欢春之生机盎然,则钟情一枝独秀的春兰;有人偏爱秋之清爽怡人,则青睐萧疏淡雅的秋菊。二曰:生活经历制约欣赏趣味。衣食无忧的纨绔子弟,爱看庸俗浅薄的《游龙戏凤》;而贫穷落泊的学子寒士,则盛赞铤而走险的《打渔杀家》。16、我们到了那里要把好舵,千万不要阴沟里翻了船。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5. 谏伐匈奴书

1.(1) wù(2) sōu xiān (3) jiàng (4) w?n (5) yǐng 2.E 3.D 意动其它使动4.B 亡:没有(有的译本为“忘记”)

5(1) 译:那匈奴的习性,像群兽聚积和众鸟飞散一样,追赶他们就像捕捉影子一样。(2) 译:就派刘敬前往匈奴缔结和亲之约。这以后,天下才没有了战争的事。

6. A 没有固定居住的城池B 没有堆积的财物C 百姓不好役使

7.主父偃是齐地临菑人,学习战国时代的纵横家的学说,晚年才开始学习《周易》、《春秋》、诸子百家的学说。他游于齐国许多读书人之间,没有谁肯厚待他。齐国许多读书人共同排斥他,他无法在齐呆下去。①他家生活贫困,向人家借贷也借不到,就到北方的燕、赵、中山游学,各地都没人厚待他,做客很难。②孝武帝元光元年,他认为各诸侯国都不值得去游学,就西入函谷关,去见大将军卫青。③卫青大将军屡次向皇上推荐他,皇上不肯召见。他带的钱财已经花光,留在长安已经很久,诸侯的宾客们都很讨厌他,于是他向皇帝上书。④早晨进呈奏书,傍晚时皇帝就召见了他。他所说的九件事,其中八件是法律条令方面的事,一件是关于征伐匈奴的事。

8.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主父偃说上(武帝——引者)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序》载:武帝“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

《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中说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思想变革与政治变革统一的标志。它表明:汉武帝不仅正式采用了儒家思想治国,而且取得了成功,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

并且,“推恩令”的整个过程都清楚明白,有案可查,不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是田蚡还是董仲舒提的建议,武帝采纳了没有,诏令何在?一千年来,虽经众多学者反复考证,但至今仍是一笔令人迷茫费解的糊涂帐!

“推恩令”告诉我们:武帝时期政治变革的意义远远超过思想变革。

9(1)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绝。(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榭苑囿,以夺人财;轻用民死,以行其忿。老弱冻馁,夭瘠壮狡,汔尽穷屈,加以死虏。攻无罪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难乎?)

(2)礼者/ 谨于治生死者也/ 生/ 人之始也/ 死/ 人之终也/ 终始俱善/ 人道毕矣。

译文:礼是谨慎地处理生和死的事情的。生是人生的开始,死是人生的终结。终结和开始都处理得很好,做人的道理就算完全了。所以君子对人生的开始很敬重,对人生的终结也很谨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之道,也是礼义的表现。

6.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

1.C: shè 2. C A悍B赡.D唾 3. B 4.B 5 描述了希特勒的疯狂入侵,并痛加声讨。6. 联想和想象从人性的角度,作者动情地谈土地,谈家园,谈村庄和母亲儿童少女,把希特勒疯狂入侵的暴行,清晰地展现在听者的眼前和脑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听者对无辜民众的同情,对入侵暴行的愤怒。7 略

8.物语文学是在日本本国民间评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并受到我国六朝、隋传奇的影响的一种古典物语体裁。(“受到我国六朝、隋传奇的影响”位置不可提前)

9.答案示例:

让知识的阳光播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成人播撒光明的种子,孩子汲取健康的食粮。

让书籍成为孩子们飞翔的翅膀吧!

10略

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B(A项中“w?”应为“wú”,C项中“zhuō”应为“zhuó”,D项中“liàng”应为“liáng ”)2.D3.D4.C5.D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形容写字、画画笔力遒劲。应改为:入木三分。6.类比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7.对比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重大意义8.B 9.广度深度1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1.

顺序:③④②① 12、略

8.书信三则

1.B抵:拜谒进见2 、A 怎么B因为按照C 却是D 如果你3.C 4.D 5.决

心赴死的原因6.迄.:到迩.:近強.祖國:使…强大强盛無所不至

....:什么坏事都做

窃.:我是以

..滿政府一日不去:因此此固.人人所共知也:本来7.(1)译:仅仅用立宪的空名,迷惑人民百姓的视听,必定要把中国国土断送给外族,然后才感到心中快意。(2)译:男儿活在世上,不能建功立业来使国家强盛,使同胞获得幸福,即使为此奋斗而死,也是快乐的事,况且为祖国的生死存亡而死,也是在道义上应该这样的。

8.所选事物与后面甲、乙所抓特点吻合,对比要鲜明或有哲理。

例(1)秤砣甲:身子虽小,却能压千斤。

乙:一生都在称量别人,却从不知道自重。

例(2)流星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闪闪发光。

乙: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必然坠入黑暗的深渊。

9.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财富(金钱)、心情、生活态度。10、略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

1.B A肖.像(xiào)功成名遂.(suì)声调误读 / C.信笺.(jiün)讣.告(fù)声母误读/ D琴弦.(xián )乘.人之危(ch?ng)韵母误读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A中娇健应为矫健,B中拾人牙惠中的惠应改为慧,D中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

3.D(精髓:这里指文章最重要最好的部分,是名词,可用;精粹:精炼纯粹,形容词,不可用。清楚:这里指文章的表达方式清晰、明白、有条理,可用;清爽:清新凉爽的天气,轻松爽快的心情,清淡爽口的口味,房间打扫得清洁而有条理,但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表达方式,即使用于本句,也与下文“准确理解作者思想”不搭配。准确:行动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可用;精确:非常准确。用于此程度过重,有违句意。)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成语方面的知识。B中“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故选B。4.答案:A 解析:B中缺少语句成分,C中语序不当,D中主谓不当。

5.答案:A 解析: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二、

7.[答案]C "备"这里可讲为"完全”"全都",是"完备""齐备"的引申义。"备尽“,全都用过了。

8.[答案]D,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前一个是不定代词,有时:后一个是不定代词,有人。B:前一个是介词,表示比较,比;后一个表示被动,被。 C:两个都是连词,前一个表示假设关系,那么;后一个表示顺接关系,就。

9.[答案]c;应是:由是(长孙皇后)疾遂甚

10.[答案]D①主要表现长孙皇后处理后宫事物进退有分寸。④表现长孙皇后生活节俭。⑤表现长孙皇后的贤惠。⑥表现长孙皇后识大体,顾大局。②③均表现长孙皇后的"仁爱"

11.[答案]D,太子没有下令,只是提议。

参考译文

长孙皇后仁义孝敬,生活俭朴,喜欢读书,经常和太宗随意谈论历史,乘机劝善规过,提出很多有益的意觅。有时太宗无故迁怒于宫女,皇后也佯装恼怒,请求亲自讯问,于是下令将宫女捆

绑拘押起来,等到太宗怒气平息了,才慢慢地为其申辩,从此后宫之中,没有出现滥刑枉杀的事情。豫章公主幼年丧母,皇后将她收养,慈爱胜过亲生。妃殡以下有病,皇后都亲自探视,减少自己的药物饮食费用,资助他们治疗。宫中没有人不爱戴皇后。皇后教育各位皇子,常常把谦虚节俭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对皇后说,东宫的器物用具比较少,请求皇后奏请皇上增加一些。皇后不允许,说:"身为太子,(应该)担忧德行不立,声名不好,为什么担忧没有器物用具呢?"太宗身患疾病,一年多不愈,皇后在床前待候,昼夜不肯离开。经常将毒药系在衣带上,说:“皇上如有不测,我也不能一个人活下去。”皇后一向有气喘病,前一年跟从太宗巡幸九成宫。柴绍等人深夜密告有紧急变故,太宗身穿甲胃惹出宫阎询问事由,皇后抱病紧随其后,身边的侍臣劝阻皇后,她说:"皇上已然震惊.我内心又怎么能安定下来。“从此病情加重。太子对皇后说:"药物都用过了,而病不见好,我请求奏明皇上大赦天下犯人并度俗人出家,也许能够得到冥冥之中神灵的庇佑。“皇后说:"死生有命,并不是人的智力所能转移。如果行善积德便有福祉,那么我并没做恶事;如果不是这样,胡乱求福又有什么好处呢?大赦是国家的大事,不能多次发布。道教、佛教乃异端邪说,祸国殃民,都是皇上平素不做的事,为什么因为我一个妇道人家而让皇上去做平时不做的事呢?如果一定要照你说的去做,我还不如立刻死去!"太子不敢上奏,只是私下把这事告诉了房玄龄,玄龄禀明太宗,太宗十分悲痛,想为皇后而大赦天下,皇后坚决制止了他。

12.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13.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写的。

14.从两方面写怎样面对情绪上的跌宕的:1、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2、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15.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16.略。

17.快乐是指回忆起儿子小时的可爱及成长的经历;惆怅是指儿子现在远离自己。

18.儿子长大了,成材了,还让自己学到了很多。

19.应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父母对自己爱之切的表现。

20.热爱孩子,民主、平等,循循善诱等。

21.略

22.略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9、外国诗歌(一)

1、 h? mái dào wàn yǒu kuì yù hào zǔ jì

2、B 嬉戏毫无顾忌飘零

3 A ( “整治”一是指整理,修理;二是指进行某项工作,该词多含治理之意;“整顿”指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质疑”是提出疑问;“置疑”是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句子。 )

4 (1) 美国诗人自由诗《草叶集》(2)英国戏剧家诗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仲夏夜之梦》

5、诗人写出自己从消沉到振作,从忧虑到开心,从自卑到自豪,正是由于你(友谊)所起到的精神力量的作用。诗句中没有赞词,却正是对友情最好的歌颂。

6、“你”“我”相融是惠特曼表现“自我”的一个独特手法。纵观全诗,尽管这个“我”

总是以叙事者的身份在诗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个“你”却始终伴随着“我”,歌唱着《我自己的歌》。通过戏剧化地表现诗中“我”与“你”关系,将诗人的自我与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融“自我”于“民主”和“全体”之中。惠特曼是要将他的叙事声音化为一种更为普通、更加包罗万象的言语,让读者觉得他不仅是在描写自己,而且也在表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个宇宙。

7.从时间和程度上写出了诗人愿意时时刻刻伴随着少女,表明了深深的爱意。

8.诗人幻想自己成为少女身上最贴近的一样东西,好时时挨近她;赋予这些东西以感知,寓一往深情于其中,生动地表现了对少女的热爱之情。

9.《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申出对淑女美好形象的诸多联想。

10.A(应该看到,作为爱情,已经包含了对少女的整体,而不可能将外表与精神割裂)11、略

10、外国诗歌(二)

1、suì jia xián dùn yì máo hán huáng màn w?i qiáng

2、D 洁白无瑕挹泪诀别涵盖

3、A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感人,令人不忍心读下去;不堪卒读:形容文章错误太多或文字粗俗低劣,令人难以读完。这里应用“不堪卒读”。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和盘托出: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乘风破浪:比喻不怕艰险,奋勇向前。用来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也可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4、(1)法国诗人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恶之花》(2)法国《天鹅》《窗户》、《蓝天》(3)法国

5、作者以一种近乎神秘的笔调描绘了人同自然的契合关系。自然是一种有机的生命,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彼此联系相互应和的,以种种方式显示着各自的存在。它们互为象征,组成了一座象征性的森林,并对穿行其间的人投射出亲切的目光,向人们发出模糊的话音。

这种话音,唯有诗人才能领悟;而且,人与自然的这种交流,纵然有“熟识的目光”作为媒介,却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发出的,只是“有时而已”,只有诗人才可能有机会洞察这种神秘的感应和契合,深入到“混沌而深邃的统一体中”,从而达到物我两忘、浑然无碍的境界。

6、通感(各种感官的作用彼此替代沟通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现象。)

运用通感手法,揭示了人的各种感官之间的相互应和的关系。诗人用语言具体表现了嗅觉、触觉、听觉、视觉之间的契合;感观和思想状态之间的契合:香味可以象儿童的肌肤一样摸得着,象笛声一样听得见,象颜色一样看得见。声音、颜色、芳香可以互相沟通,也就是说,声音可以诉诸视觉,颜色可以诉诸嗅觉,芳香可以诉诸听觉,而这一切又都是在世界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的。显然诗人在此已不再是故事的说书人,不再是伦理说教的教师,也不再是直抒胸臆的歌手,而成了宇宙奥秘的密码翻译员,他用洞察的眼光审视一切,感受着、传达着宇宙万物间、人和自然间、精神物质的契合。诗人引导我们漫步于自然这座庙堂迷宫,

倾听象空谷回音般传出来的神秘信息。

7、“蓝天”“异国的自然”、“肥沃的岛屿”象征着纯净、遥远,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全诗自始至终都笼罩着一层梦幻般的迷雾,一切都处于那种虚虚实实、朦朦胧胧状态之中。理解1:《海风》表面在写诗人想离开书斋,到烟波浩淼、海鸟翱翔的大海去,探寻异国风光。其实是在谈论诗人的写诗: 诗人诅咒自己缺乏天才,无法达到完美境界。第6、7两行写到诗人绞尽脑汁,仍然是白纸一张,这是说明写作的艰难,无法达到完美境界。

为什么要插入这一句,是否指诗人因作诗困难而要寻求摆脱呢?

理解2:不仅仅在表述写诗的困难,他的诗歌还有更深的一层哲理:表现生活和现实的虚无。马拉美无可抗拒地被蓝天所吸引,急于奔向“异国的自然”、“肥沃的岛屿”,“倾听着水手的歌”,是因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境界高高在上,俯视着诗人的无能为力,使他感到无法达到他梦想的诗歌的完美。于是吸引变成烦扰,诗人想逃脱,甚至想诅咒理想境界,但一切逃遁都是枉然无用的。诗人只好用强烈的抒情去表达这种内心的虚无和困扰。

8、略

11、外国诗歌(三)

1 liǎn q?jíxián míng xuán

2 B

3 德国海子奥地利.

4本诗写景由远及近,远景是群峰,近景是微风,栖鸟。抓住“敛迹”“缄默”二字分析,从拟人的角度回答,物我一体,融情于大自然。

5、《致命运女神》采用了独白方式,直抒胸臆;《豹》采用了象征手法,间接抒情。

6、答案略。

12.外国诗歌(四)答案

1.(1)w?i wti

(2)quán quán juàn juün juàn

(3) gū gǔ

(4) ch?u chàng tì tǎng tiáo

(5)jì jì jìhuì jí dù

(6)dúo dúo cǔn dúo

2.B(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愿。任意: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或者: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从两种以上的事物中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还是:在可供选择的东西、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

3.虽然小花已经不再鲜亮芬芳,但是它曾经被夹在书中可能因为这朵花关系一段往事一段难忘的岁月一个值得回忆的人,所以吸引诗人的关于小花关于那段被遗忘的岁月。

4.第二段猜想关于小花的开放的时间,小花被谁采摘,以及轻压在书中的原因;第三段猜想可能是柔情离别时的见证或者孤独漫步野外时随意采摘;第四段进一步猜想和着小花有关的人是不是也如小花一样失去生命的鲜活,远离尘世。

在隽永清新的诗句中,透露着诗人对生活对生命独特的认识,对往昔美丽的岁月深深的回忆和眷恋,而如此深沉的思念也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5.阅读下列文字,谈谈你觉得人应该如何面对失去的美好岁月。

(答案略)

6.诗歌通过描述人到暮年的依旧执著相爱表现出诗人一生追求真诚爱情的浓郁感情。(看法略)这样的爱情诗歌实际上表现出诗人尊崇人类最真诚情感、摒弃对浮华虚荣的追求的价值观。(看法略)

7.模仿《爱》,创作一首小诗:

(答案略)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一1、B 2、A 3、C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剂: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整治:整顿;治理。不愧:当之无愧;当得起(多跟“为”或“是”连用)。无愧: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4、C(A“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的样子,不能用于兴奋、赞赏等感情;B“返璞归真”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不能用来表示“销售真货”;D“溢美之词”指过:赞的言辞.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

5、D(A“得罪了老张的业务主管”有歧义;B不合逻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体育:士”与“妇女、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相互交叉,不是并列关系;C语序不当.改为“国:径队一位有三十多年执教经验的优秀跨栏教练”)

6、D

7、表达的是热爱祖国、壮心不已的情怀。尽管诗人“归来华发苍颜”,壮志难酬,更兼屋上秋风吹过松树传来一片肃杀之气,急雨声声令人感到阵阵寒意,窗棂破纸呜呜自语更添孤单寂寞之感;但是诗人并不消极颓丧,祖国的大好江山依然装在心中,力图恢复的壮志豪情仍不减当年。结尾一笔写出了作者刻骨铭心的报国情怀。

8、合拍。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博山王氏庵荒凉破败的环境和诗人在秋夜的凄风苦雨之中独宿的孤寂,自然想到以往驰骋于塞北江南抗敌的英雄事业,又想到失意归来白发苍颜的暮年,无限苍凉的感慨怎能不一齐涌上心头。因此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三9.B 10.C

四.11、B E

(A选项认为作者对冬另外三季的态度是“淡漠甚至厌恶”,一是文中

无据,二是作者写另外三季主要是为了对比突出冬。选择本项是犯了忽视整体观照而解读的错误。

C选项对比喻句的设喻意图解读错误,该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D作者礼赞的是香山冬日不为人知的一面,但对香山其余三季人们所熟悉的热闹与繁华并未否定。)

12、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意外发现香山另一面性格的惊喜。引领出文章对冬日香山让作者极其惊喜的“意外”“发现”(或香山另一面)的叙述和思考。

13、①指的是“满世界攀附于山的花叶”(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和“满世界没完没了的游客”(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

(“重负”的卸下,是香山另一面性格在冬日得以显现的关键条件。解读此概念,注意“重”“负”)

②香山万物凋零却依然伟岸,呈现出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万物凋零依然伟岸”;“铮铮

硬骨与浩浩正气”。

14.答案示例:这句话是作者在感悟到香山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叹(1分),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清净、骨气的本质(1分),与前文呼应(1分),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更进一步的思考(1分)。

答案要点:①点明主旨(或篇末点题),②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或清与硬骨),③总结全文(或收束全文、首尾呼应),④引发读者对发现香山性格另一面的无限感慨(或引发感慨)。

15、②①③

五、16、略17、略.

必修(三)综合练习

一、基础部分

1.C(A监jiàn生,间jiàn或;B恫d?ng吓,诘ji?问;D炮páo烙,缄jiün默)

2.D(A“寒喧”应为“寒暄”;B“暗然失色”应为“黯然失色”;C“十恶不舍”应为“十恶不赦”,“莫明其妙”应为“莫名其妙”)

3.B

4.A

5.B(A“铤”通“锭”;C景通影;D“暴”通“曝”,“有”通“又”)

6.D

7.C(征召)

8.D(省略句,而心雄(于)万夫)

9.A(《人间戏剧》应为《人间喜剧》)

10.C(“书信”应为“演讲辞”)

二、阅读部分

11.北宋“梅妻鹤子”

12.水里碧天江边芦花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闲适安乐的思想感情。

14.“寒灯”两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寂。

15.诗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是写诗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写出虚实结合,沟通作者和对方的情感,扩大作品意境也可)。

16.C (“事”,在这里是动词,侍奉)

17.D (两个“之”字都是助词,都作定语标志,可以翻译为“的”。A项,介词,翻译为“在”/表被动;B项,表假设关系/表并列关系;C项,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介词,表示凭借)

18.B (A项,省略的应是“吾(齐威王)”;C项,省略的应是“齐桓公”;D项,省略的应是“百姓”)

19.C (①是善赏,②⑥是善罚,③是野人报恩,④是桓公称霸,⑤是作者议论,所以选C)

20.D (错在“文章借此说明至刑不滥的重要性”)

21.C (适,恰好)

22.C (一为动词“到”,一为副词“立即”;A中两个“数”都是副词“屡次”;B中两个“于”

都是介词,“在”;D中两个“以”都是表目的连词“来”)

23.B (省略当为何寿)

24.A (其中③是间接之事,④是勤政之事,⑥是选拔人才事,故选B)

25.C ( “但后来才让庐江太守按规定推荐了此人”不合文意。何武出于礼节召见何寿兄子,但只是“赐卮酒”,未作“私问”之事。而其后是庐江太守推荐了此人,正可见何武在此事上正直无私。)

26.台儿沟;深秋的傍晚;香雪;用鸡蛋换铅笔盒。

27.“吃惊”表现了城里同学的矫情和单纯,夸张中也有几分可爱;“武装”表现了香雪们十分注意打扮自己,她们爱美,追求美;

28.跑着;垫起;扒住;挎起;敲起;跑去;跃上……这些动词再现了了香雪从寻找铅笔盒到发现铅笔盒,到跳上火车的全部过程,十分细腻地刻画了一个身手灵巧、心地纯洁、追求文明的山村小姑娘形象。

29.“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台儿沟的闭塞、贫穷和落后。“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拟人手法,准确表现了香雪初上火车的惊惶、激动和不安。

30.A. B.香雪因为自己贫穷感到羞涩和不光彩,但未必就觉得抬不起头,就觉得低人一等;同学的取笑也十分真实,但不能说是心胸狭隘,可能有点矫情,也可能有点夸张。

31.

(1)保存如温榆河一样的绿色野生景观,这就是城市空气的净化器,也就是城市的肺泡;(2)旅游旺季由于难以控制客流量,造成破坏。

32.

(1)被端上旅游的盛宴,成为一部分人糊口营生的工具,更成为某些人赚钱的工具。(2)不反对,作者认为应明确开发的目的:世界上所有确定为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地方,其对旅游者开放的目的,第一位的是对其进行文化熏陶,人文景观有这样的作用,纯自然风光也有这样的作用。

33.不仅体现出作者的愿望——不愿看到类似这样吃自然遗产的事情,而且表达出作者无奈的反击——希望停止名为开发实则破坏自然的举动。

34.不矛盾。这两处都运用了类比的写法。如果温榆河和楠溪江可以被吃掉,那么中国的近30处文化遗产呢,不也遭受着同样的命运?作者带着无奈和痛心提示和告诫人们:很多自然文化遗产也正遭受着这样的待遇,我们难道也可以听凭它们被破坏吗?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35.意义:进行文化熏陶;保护生态环境;理解历史进程等。举例:张家界等自然景观、昆曲等文化遗产、故宫等历史遗迹。

三.语用部分

36.示例:①心灵的成长无限

②扬起跋涉途中理想的风帆

③心爱的子女(或“知心的朋友”等)

④宽厚(或“包容”“温柔”“善良”等)

37.示例:国航制止一起劫机事件,人机安全无恙,中国民航已派员调查。

38.示例:⑴祖国日日新;⑵神州面貌新

四.写作部分

39.略

必修(四)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荷塘月色

1、C (A、没精打采 B、专心致志 D、参差斑驳)

2、D (A、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的样子 B、袅娜:柔美的样子

C、风流: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露自己的爱情。)

3、D

4、B

5、“泻”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之状。

“洗”写出月光下的叶和花白艳欲滴的感觉,这里通过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6、“这”指“不能朗照”。

作者这样想,是因为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合。

7、酣眠指满月的状态。小睡指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的状态。

8、光与影若暗若明,并不均匀的和谐与名曲的抑扬顿挫、高低均匀的和谐是相通的。

9、写树,用“重重围住”写树木的茂盛,更写出作者的压抑感;“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写色彩的黯淡,更写出作者心情的黯淡。写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现的是作者心绪的低落。“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表现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是无法摆脱烦乱、哀愁的感受。

2、前赤壁赋

1.B 2.C 3.C 4.D 5.C 6. C 7. C 8.D

9.A.此: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斯:指流逝的水

C.彼:指月亮的圆缺D.之:指代清风

10.借古人已逝,表示人世的无常和悲哀。

11.略

12.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

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

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

3.游记两篇

1. C

2.D斗通“陡”被通“披”暴通“曝”有通“又”

3.C A.省略介词“于”B.省略主语“余” C. 主谓倒装句 D. 省略介词“于”

4.A.顺承 B.并列 C.修饰 D.转折 E.并列 F.修饰

5.略 6. 略 7. C

8.分两层来体现:第一层,泉始出石罅,涓涓然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东至山麓,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澄澈可鉴。从中可看出描写了水的清澈、奔流不息。第二层,水中有石蟹、小鰿鱼、水鼠、水草,水面有鸟、虫,从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活水”所带来的生机勃勃的世界。

9.不正确。没有表达出对白野公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10.略 11.略

4、天鹅

1、A (强劲 jìng)

2、C (谛造——缔造兴致博发——兴致勃发迷留——弥留)

3、B

4、 1、模型 (m? ) 2、赋予(yǔ ) 3、相称(chan )

4、逞强( qiáng )

5、毋宁(nìng )

6、慰藉(jia )

5、面目优雅,形状妍美(或:天生丽质)(1分);是羽族里的第一善航者,天然航行术典范(1分);气质高贵,动作温柔、流畅、优雅(1分);热爱自由(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6、天鹅是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

7、它生活在无拘无束的湖沼水泊里,但它并不定居在那里,当它感到不自由,它就到处游荡,岸上水里都可。

8、船是水上的行驶工具,是人们所熟悉的;在这里作者把天鹅的身体的各部分相对应地比做船的各部分,就使人们很容易懂得天鹅所以能在水上轻捷自如地游动的道理。

9、不能。因为只有喜爱它,才会欢迎它,进而赞赏它。这三者之间有着严谨的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如果只答“不能”而没有说明理由,不给分。) 10、略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1、B ( 乘凉ch?ng 舳舻zhú希冀jì )

2、C (幽辟应为幽僻 )

3、D(独到:与众不同的。独特:独有的,特别的,比“独到”更强调特点。延伸:延长,伸展。延续: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交融:融合在一起。交汇:〈水流、气等〉聚集到一起,会合。升华: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

4、C比喻三方面分立的局势。(A项,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B项,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D项,比喻条件、时机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5、D、(A缺主语,“立即”前要加主语“他”或“参访团”或去掉“当”;B、搭配不当;一方面不能和两方面搭配,把“取决于群众的拥护”改为“取决于群众是否拥护”;C句式杂糅,把“出现了”中的“了”改“的”,让“禽流感”做主语)。

6、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并与下文的雪字前后呼应。

7、早春。根据尾句中“经冬”一词可推断

8、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9、A 10、D 11、B

12、①形态:轻盈地旋舞,翻飞(飘落或徐徐落下);②色彩:闪着光泽,叶脉清晰,有的展现浓绿,有的已呈淡褐色;③声音:飘飞时发出瑟瑟沙沙和燃烧时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

④味道:燃烧时飘散着阵阵樟叶的馨香。

13、①零落成泥碾作尘②化作春泥更护花

14、对比写出(或反衬出)落叶燃烧时声音和谐动听,赞美它生命的价值。

15、C D

16、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或: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展现一个人的才能。

或:如果没有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机会,天才、人才和庸才就没有区别。

(答案要点:才能或潜能,环境或机会或舞台,发挥或不发挥。每点各1分,整体1分;只

谈骆驼,不给分)

17、礁石:从不清冷孤傲标榜自己/只静静地在惊涛骇浪中/坚持属于自己的位置

星星:从不光芒四射炫耀自己/只静静地在广漠苍穹中/守住属于自己的位置

落叶:从不恣意舒展招摇自己/只静静地在西风残照中/孕育属于明天的希望(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18、略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5、茶馆

1.B.拉纤(qiàn)

2.A.珍馐

3.C.

4.D.借代

5.C.

6.从“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这句台词可以看出本幕写的是清末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的事。

7.写“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衬托出骤然紧张的气氛,突显了秦仲义与庞太监针锋相对的激烈的心理斗争。

8.此句表面上说秦仲义财大气粗,实际是暗指秦讲维新、出风头,不把官府放在眼里,早已是尽人皆知的。在此官府抓捕维新余党之时,庞太监这样说,既是警告,又是威胁。

9.庞太监是老朽的宫廷封建势力的代表,保守、凶狠,同时带有暂时得势的猖狂,笑里藏刀,言语里处处显露出对秦的威胁与警告;秦仲义则是一个年轻的实业家,一心想以维新救国,对封建保守势力极其痛恨,敢于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体现了年轻气盛的特点。

6、哈姆莱特

1.D.(A 迂yū回B 创chüung痛 C 横hang暴)

2.C.(不妨)

3.B.(掩饰: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掩藏:隐藏。证实:证明其确实;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逐渐产生的某种影响,多指坏的影响。

4. 怪诞:荒诞离奇;延宕:拖延;权充:权且充当;迁延:拖延

5.“生存”指“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毁灭”指“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6.这个“缘故”是指对“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这个问题的顾虑。

7.哈姆雷特内心的重重顾虑,源于敌对势力过于强大的而自己的力量又太单薄的客观原因,又与他自身的优柔寡断,考虑问题过于审慎的性格弱点有关。同时,杀父之仇是不能不报的,阴谋,暗算与残杀,这些是违背哈姆雷特善良纯真的本性的,但又是他复仇的使命所必须的,处在人生中花样年华的哈姆雷特背上了沉重的复仇使命,他犹豫,彷徨,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的深渊,应该说,哈姆雷特不是一个懦夫。(对此问题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

可。)

8.哈姆雷特的性格具有复杂性与多面性的特点。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认识。要点提示:奥菲利娅的话“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描述了一个看问题深刻、有洞察力;口才好、思维敏捷;有军事才能、武艺好;代表着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同时又很时尚,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被世界关注着的哈姆雷特形象。剧中的独白又显示出他目光敏锐,思考深刻,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优柔寡断,有行动的决心,但又犹豫延宕的性格弱点。

7.伪君子

答案:

1、qiǎng zyng jǐn jǔ lia

2、契约、腻烦嫁、戳穿、和颜悦色、御旨、辖制

3、A

4、法,喜,《伪君子》,答尔丢夫,伪君子。三一律。

5、第一处桃丽娜此时已经发现了答尔丢夫的阴谋,看到了他的虚伪,但作为下人,欲言又止。第二处是奥尔恭打断了克雷央特的话,没说完。

6、桃丽娜是家中的仆人,在家庭中毫无地位可言。克雷央特是奥尔恭的弟弟,在家中有一定的威信,奥尔恭对他说话还是很客气的。

7、奥尔恭在家中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固执,不听从众人的劝说。(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

8、运用了反语,如:妻子欧米尔对于这种古怪的脾气,表示钦佩,从而表现出了无奈。再如:对还没在奥尔恭面前撕掉真面目的答尔丢夫仍然称之为“正人君子”,表达了讽刺的意味。

9、奥尔恭连续用了“亲眼看见?”“那叫瞎扯。”“但这事是不会有的。”三个短句,表现了他不相信事实的真相。

8.狗儿爷涅槃

1、pán zǎn miǎn tiǎn gǔ

2、镐头扎根、诡秘、揣攥、端详稼脾赔

3、C

4、B

5、运用谐音的手法。现实社会中要斩断封建社会中的所有残余,称为“四旧”,所以要拆除门楼。祁水年家的门楼则俨然成为权利和理想的象征。在狗儿爷的命运发生转机的时候,他便对着门楼抒发着自己的欢欣。所以,坚决反对拆门楼,骂那些要拆他门楼的人,这是他们“四舅”。

6、地和媳妇是狗儿爷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但对于庄稼人而言,土地更是他们的灵魂,所以土地更为重要。狗儿爷与土地的关系被赋予了沉重的历史涵意。写出了千百年来小农经济文化意识对农民的禁锢。

7、他一方面很自豪,“独独儿批准我一个人”,另一方面对给了他土地的李万江奉为大恩人。体现了他的善良、质朴。

8、①体现了意识流化的语言特点。

②口语的运用,更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文中运用了很多短句。

(学生能举例,简要分析即可)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D. A.憎(zyng)恶戳(chuō)穿 B.违(w?i)背惩(ch?ng)罚

C.胆怯(qia) 应(yìng)付创(chuüng)痛

2、C.川流不息

3、A

4、《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悲剧。

5、B

6、A. 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7.表达的是一种伤春之情。这个“春”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天,而是人类的年华,人类的春天。

8.“云破月来花弄影”这句词描绘的是正在院中随风舞弄的花影。在作者笔下,白云、明月、花儿、无形的风之间互相协调、互相关照、互相爱抚。只有风儿撕破了白云,月儿才能探出头来,只有月来,才能看见花儿在轻风中婆娑起舞,绰约多姿。“弄”这个词带有一种拟人化的色彩,把无形的轻风带进这一美妙动人的自然美景中。它和“破”“来”协调一起,使得这句既一语三折又浑然一体。

9、C(系,拘禁,关押)

10、 C(A项中,第一个“于”相当于介词“在”,第二个相当于介词“向”;B项中,两个“且”分别为副词“暂且”和副词“将要”;C项中,两个“则”都是表示事理承接关系的连词“就”;D项中,两个“以”分别作介词“因为”和连词“来”)

11、 B(B项中省略的应是“我”)

12、C(其中①是说唐临体谅民情,②是皇帝希望唐临公正执法的话,⑤是唐临概述萧龄之案)

13、 D(D项中说“皇帝对唐临的见解不满而怒”不正确,应该是皇帝看到群臣议论定罪量刑的奏告而发怒,要对萧龄之处以重刑)

文言文参考译文:

唐临是京兆长安人。唐临年青时与兄唐皎都有很好的名声,出任万泉县丞。万泉县有轻罪囚犯十几人,恰逢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他们,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您如果有所疑虑,我自己承受这个罪责。”县令因为请假,唐临主持政事,召集囚犯全让他们回家耕种,和他们约定,让他们按时回到关押的地方。囚犯们都感激宽恕恩惠,到约定时间全都聚集到监狱,唐临因此知名。

两次提升侍御史,奉使命到岭外。多次调任任黄门郎。他生活节俭少私欲,不建第宅,衣服用品很简朴,在待人上很宽容。一次,他曾想要哀悼丧事,让家仆自己回家取白衫,家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不敢拿出来。唐临观察了解了此事,让人叫来他说道:“今日感觉呼吸不顺,不适合哀悼哭泣,先前让你取白衫,暂且不取了。”又一次,他曾让人煮药加工上出了错,他暗中了解了那个原故,对那人说:“天气阴不晴,我不适合吃药,那就扔了它吧。”终究没有宣扬那个人的过失,他能如此宽恕。

唐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那年,升为大理卿。高宗曾向唐临询问在监狱关押的犯人数,唐临回答皇帝问话符合皇帝意思。皇帝高兴地说:“治国重要的事在于刑法,执法很紧过严就伤害人,执法过宽就使惩罚犯罪失误,务必让执法公正不偏,符合我的心意啊。”高宗又曾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大理卿所判处的犯人叫喊说冤屈,唐临判处的犯人唯独不说话。皇帝奇怪问这个情况。囚犯说:“罪行确实是自己犯的,唐大理卿判处的刑罚,

已经不感冤屈,不是滥用刑罚,这是我没有想法的原因。”皇帝感叹很久说:“审理案件的官员不应当如此吗?”

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第二年,华州刺史萧龄之因先前任广州都督贪赃的事情被发觉,皇帝命令相关的官员们会集议论定刑罚。等到议论结果奏告,皇帝发怒,命令在朝廷上处理此事。唐临奏告曰:“近来主管官员多实行重法,按等级奖励功勋一定要很刻薄,判定罪行一定采用很重法律条文,这样做不是憎恶前面说的这样的人,只是想要为自己做打算。现在议论萧龄之定刑的事,有轻有重,重的流放死刑,轻的请求取消原有的身份。因为萧龄之受委任治理边疆大州郡,贪赃罪行恶劣,追究事情根源得到事证,死有余辜。然而已经派官员们详议,终究必须力求符合法律。我私下考虑议论此事的官员没有全了解议定刑罚的本意。现在已经允许议定,却施加重刑,这与尧舜的做法相违反,不能作为万代不变的法律。”高宗听从他的奏告,萧龄之终于能被流放岭外。

14、D

15、A

16、故事、歌曲(歌、诗歌),乐舞、技艺(杂技)。

17、不赞同。因为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18.舅舅:不要吃酒,吃酒误事,吃了二两酒,不是动怒,就是动武;吃酒要被酒杀死,一点酒也不要吃。

19.略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9.荷花淀

1.(1)x?(2)shǔn (3)là(4)ban (5)l?a(6)hang (7)fú

2.A 3.(1)凉爽破缠绞跳跃(2)轻轻捞甩浮

4.D(形容在强敌面前的敏捷行动。)

5.答案要点: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几位妇女都思念自己的丈夫,但她们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找了各式各样的借口。例如:第一个妇女的话“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想去,却说忘了衣裳,借口自然是顺理成章。体现了她机智伶俐的性格特征:第二个妇女的话“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心里怎么想的,嘴里就怎么说,丝毫不掩饰个人的真实想法——对丈夫的思念和关爱。体现了爽朗率真的性格特点;第三句是水生嫂说的,“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水生嫂在五个人中是思想较成熟的一个,性格稳重、谨慎,想得比较周到。第四个青年妇女快人快语,听了水生嫂的话马上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明白地表示愿意去看丈夫的心理。最后一个青年妇女忸怩含蓄而又天真温顺,“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自己真的不想去?只不过是别的借口别人都说了,只好用婆婆做挡箭牌,这个借口最有趣,言虽假情却真。

6.原句写的是妇女们归途中遇到日本鬼子追赶的划船声,其特点是一声紧一声,高亢、急促,节奏紧凑、整齐,很好地表现出妇女们沉着、镇静、临危不俱的品格。而改后的句子水声显得舒缓均匀,不符合当时的情境。

7.答案要点: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也写出了妇女们刚强的性格,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8.略

10.斗鲨鱼

1、C

2、D

3、B

4.《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桑提亚哥 5、A

6、桑提亚哥在危急关头想起老狄马吉奥,实际上,是用借老狄马吉奥来激励自己,从他人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7、“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还是把船朝

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这些句子表明桑提亚哥是个意志坚决,直面困难的老人。“丢掉了四十磅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在危急时刻,老人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展现了老人性格中积极、乐观的一面。

8、略 9、略 10、略

11.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1、ju? píüi suì zhuō jǔ qín wǎn yy miy

2、D (A 躁、 B、蝉 C、采)

3、乌眼鸡:拿斗鸡瞪着眼珠的神态来形容意见不合时怒目相视的态度。

负荆请罪:

东施效颦:

4、宝钗说自己怕热,推身上不好,就躲了,是在影射宝玉说身上有病没为大哥哥薛蟠祝寿是托辞、是借口,去林妹妹那里赔不是、表真情是真。因此宝玉感到不好意思。

5、不是,这是对宝玉把她比作杨玉环的回敬,意思是说如果我是杨玉环,你就是杨国忠,甚至不如杨国忠。

6、教训靛儿的话其实说给宝玉听,继续发泄她的愤懑之情,表达她对宝玉把她比作杨玉环的话语的不满情绪,言外之意是这些混帐的话去与你素日嘻皮笑脸的姑娘说去,不要和我说。

7、宝钗意思就是宝玉是李逵,黛玉是宋江,自己着实看了一出活生生的“负荆请罪”巧妙地揭穿了宝玉黛玉私交甚密,私定情缘,让宝玉、黛玉感到难堪。

12.竹林的故事

1.A 2、D 3、冲淡波皱淑静

4、她体贴母亲,不想让妈妈一个人孤单在家,所以找借口陪伴妈妈;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5、这“一问’”“一掷”将做买卖特有的铜臭气冲刷得干干净净, 让人不禁感叹三姑娘是那么纯朴善良,没有一点功利之心庸俗之气,她像水一般明亮,竹一般清翠,具有至真至纯的情怀。

6、因为废名的小说没有紧张起伏的情节,也无引人入胜的场面。竹林里的故事作者只是以淡淡的墨痕随意点染出竹林深处一位幽幽少女至真至纯的情怀。文中所提及的,无非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