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酶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归纳及巩固提升练习题

高一生物酶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归纳及巩固提升练习题

高一生物酶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归纳及巩固提升练习题
高一生物酶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归纳及巩固提升练习题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

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机理:降低活化能。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 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2、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集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可以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易断裂(释放能量);易形成(储存能量)。

3、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酶的作用)

ADP + Pi+ 能量

能量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4、ATP水解时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

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a.ATP的利用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有关。

第三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呼吸作用的实质: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塘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a.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材料:新鲜的食用酵母菌(生殖快,细胞代谢旺盛,实验效果明显。)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b.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少量的DNA。

一般地说,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肌质体是由大量变性的线粒体组成的。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反应方程式可以简写成:

总反应式:C

6H12O6 +6O22 +6H2O +大量能量(38ATP)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

22+大量[H] +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

2 2O+大量能量(34ATP)

概括的说,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c.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

6H12O62H5OH+2CO2+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产生乳酸:C

6H12O6乳酸+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

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

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2.下面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遇热不起作用 B.酶只能对物质分解起作用C.酶必须在体内合成,并且在体内起作用 D.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

5.如果酶的数量一定,下

列哪个图示最确切地反映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数量关系()

6.活细胞内酶合成的主要场所和原料分别是()

A.细胞核核苷酸

B.线粒体氨基酸

C.高尔基体氨基酸

D.核糖体氨基酸或核苷酸

7.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 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 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8.下图表示某有机物中加入相应的水解酶后,置于0℃至80℃环境中,有机物被分解的总量与温度的关系。根据该图判断把这些物质(包括某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催化剂)从80℃降温处理,其关系图应为()

9.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10.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A.0℃ B.15℃ C.25℃ D.35℃

11.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化学法,需用NaOH7~9克/升,在70℃~80℃条件下作用12小时,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分钟,褪浆率达100%,这一事实说明()

A.酶具有多样性 B.酶具有高效性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具有溶解性

12.淀粉酶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使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生物性 14.(多选)以下对酶的不正确表述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链 B.酶只能在细胞内合成并发挥作用

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15.(多选)一个透析袋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第二天检查水时,发现其中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能作出下列哪些结论()

A.酶分解了物质X B.X是物质M的组分,X能穿过透析袋

C.酶分解了物质M D.物质M的分子是大于物质X的

二、非选择题

16.下列A、B、C3张图依次表示酶

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

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⑴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

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⑵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⑷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_。

⑸图C表示了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17.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

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

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

⑵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

___。

⑶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⑷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

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0.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 2O 2的分解,产生的氧气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

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学生设计了

如下实验:

参照上图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3号试管内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试管作为对照的具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3)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_______

_号试管。

11.右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

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放入2个

试管,然后将2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

用T ℃表示)环境中持续15min ,再将酶和乳

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

需的时间。

通过实验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右表: (1)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 15 min ,实验结果更准确? (2)若将酶和乳汁直接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比较并解释装置B 和D 的结果。

(4)解释以下两种处理时实验结果有无什么变化。

①将装置A 内混合物加温至40℃______________。

②将装置F 内混合物冷却至40℃______________。

(5)除了温度,再指出一种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______________。

12.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 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用具:试管、

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清水、碘液。用正确方法

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

(1)第一步:实验至少要取_______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1mL 新鲜唾

液。 (2)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步: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 淀粉溶液,振荡后将试管

下部浸入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这样处理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步:10min 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 值 催化

4.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均不可逆

C.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

D.物质变化不可逆,能量变化可逆

5.在夏季夜晚荧火虫尾部会发光,其光能是直接由()

A.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B.由热能转变而来

C.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D.由电能转变而来

6.人体和动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是由:()

A.太阳能供给的 B.脂肪分解释放的 C.ATP水解释放的 D.维生素供给的

7.ATP中大量化学能储存在:()

A.腺苷内 B.磷酸基内 C.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化学键内 D.高能磷酸键内

8.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酶 C.酶、腺苷和能量 D.Pi、酶和能量

9.下列对“ATP转化为ADP”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B.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C.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伴随有能量的贮存和释放

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11.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

O B.[H]

A.H

2

C.P D.Pi

13.关于人体细胞中ATP的的正确描述是()

A.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ATP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

C.ATP虽然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D.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形成

14.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A.ATP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ATP是生物体内的唯一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

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15.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的现象,其电能的直接来源是()A.由热能转变而来

B.由光能转变而来

C.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D.由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16、在绿色植物体内,ADP转化为ATP时,所需能量来源于()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渗透作用

C.呼吸作用和渗透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7.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能量直接来自()

A.葡萄糖 B.脂肪 C.肌糖原 D.三磷酸腺苷

18、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ATP不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19.(多选)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ATP的是()

A.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 B.氧气进入红细胞

C.小肠吸收氨基酸 D.植物的根吸收各种无机盐离子20.(多选)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

B.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

C.ATP是生物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1.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细胞 D.肺泡

2.植物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其主要原因是()

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供能不足A.CO

2

3.人体红细胞无线粒体,它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中的氧4.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

2

()

A.全部来自氧气 B.全部来自水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来自葡萄糖和水5.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

A.第一和第二阶段 B.第二和第三阶段 C.第一和第三阶段 D.第三和第二阶段

6.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7.当人在轻度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会增加 B.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会增加

C.线粒体中酶的数量会增加 D.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数量会增加

9.测得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

2的释放量比O

2

的吸收量大,由此推得果实

()

A.有氧呼吸占优势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10.有研究者将下列四种等量的细胞分别磨碎,然后放到四个离心

试管内高速旋转离心,结果磨碎的液体分为四层,如右图,其中③

层有较多的有氧呼吸的酶。则在下列的各种材料中③层最厚的细胞

是:

A.皮肤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心肌细胞D.肾脏细胞

11.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需要多种酶参与 B.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C.释放二氧化D.生成大量ATP 12.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注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

C.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 D.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

13.在呼吸过程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1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16.(多选)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具体部位是()

A.外膜 B.内膜 C.嵴 D.基质

17.(多选)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

2 C.ADP+Pi+能量→ATP D.H

2

O→[H]+O

2

18.如右图,为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答:

(1)该图是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它是

的主要场所,从结构上看,它具有此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1是;2是;4

是。

19.根据右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

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__阶段。③产

[H]的阶段是___________。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E表示的物质是。20.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

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实验过程中应该用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得到的原因是。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1.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33-磷酸甘油酸为糖酵解,该阶段产生的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阶段BBC 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中一些特殊分子携带氢原子进入阶段.阶段CABNADPH 产生的物质④指的是.阶段和阶段D .合成物质③有关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1 () 】在需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变式训练 A.ATP BCO CHO D[H] ...22 2 CO2,其中①②表示【变式训练丙酮酸】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化是葡萄糖) (两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H2O [H] B A[H] 都用于生成.①和②中产生.①和②产生的较多的是②DC .①和②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①和②是需氧呼吸中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 3 )【变式训练】下列有关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糖酵解,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B.通过电子传递链,携带氢的特殊分子与氧结合生成水ATP130C中的能量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大约是.分子12D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不同.分子葡萄糖和厌氧呼吸) (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被分解CCO DTPA时伴有氢的生成.剧烈运动时的产生与厌氧呼吸无关.产生2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比较) 1.(关于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7 / 1 A BATP 中.都能产生丙酮酸.都有能量释放,部分能量转移到C DCO2H2O 和.都能产生.都能发生有机物的分解1】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假设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变式训 练)(作用的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训练题(带答案)

呼吸作用训练题 1.下列不含有氮、磷元素的物质是 A.DNA B.核酶 C.ATP D.纤维素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细胞吸能反放能反应的纽带 B.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 C.ATP中连接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比较不稳定 D.ATP水解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另一吸能反应 3.“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C点以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4.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有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与其不

相符的是 A.该图表示在油菜种子的成熟过程中,糖类(甲)和脂肪(乙)的含量变化,若在萌发过程中甲、乙表示的物质则刚好相反B.该图表示某运动员长跑时体内CO2(甲)与O2(乙)的含量变化 C.曲线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C5和C3的含量变化 D.该图表示光照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TP(甲)与ADP(乙)的含量变化 5.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 B.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 C.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催化 D.三个阶段都产生[H] 6.下列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酵母菌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的原因之一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B.依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和速度可以判断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D.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培养液中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呼吸作用 名词: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

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教案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和功能;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能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分析来认识复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让学生认识到分析事物可以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建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 ②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模型的四思想,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要完成以上教学内容,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首先得有个好的导入,所以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课堂氛围。而教学重点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所以在这一环节也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以加强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组织了一个学生分组活动,以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难点突破。 3重点难点 人教学重点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教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上课后所有学生先别坐下,大家进行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能憋气更长的时间,憋不住气的可以坐下,剩最后3位同学分别几位冠、亚、季军,让他们来谈谈自己能憋这么久的方法,并提问你还能憋多长时间,能不能无限制的憋下去? 活动2【讲授】1.呼吸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活动1:读P100图3-65完成以下内容:a.呼吸系统是有哪些结构组成? b.这些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游戏:1.让6位同学分别扮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按顺序排好队,简要介绍自己的结构特点或功能。 2.让另外一队同学分别扮演清洁的空气、灰尘、细菌混在一起进去呼吸系统。 小结:刚刚这么多同学给大家形象的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活动3【讲授】2.呼吸运动 过渡:但有一个问题,刚刚扮演空气、灰尘、细菌等同学长脚了自己会跑,而我们真正的空气会跑吗?那人体又是怎样完成呼吸运动的呢? 呼吸运动 活动2:展示气球的吹起和放气。这活动说明要让气体动起来需要什么? 活动3:分组体验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 问题:a.锥形罩内气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b.这结构和我们的呼吸系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各结构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高考题2018)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2018年全国卷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2、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3.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4.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1.(30).(9分)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1

细胞呼吸练习题最新版

4.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同一植物体不同部分的呼吸强度可以不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幼叶的比老叶的高B.萌发种子胚的比胚乳的高 C.枝条尖端的比基部的高D.老根部分的比根尖的高 2.人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却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通过 ( ) A.乳酸进行有氧呼吸B.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C.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D.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3.关于有氧呼吸的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大量的ATP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ATP且不需要酶的催化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4.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不包括( ) A.细胞中是否有线粒体B.是否有氧气参与 C.最终分解产物的类型D.释放出能量的多少 5.下列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①葡萄糖的无氧分解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④mRNA的合成⑤消化酶的合成⑥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 A.①③ B.①③⑥ C.①⑥ D.①④⑤ 6.中学把鼠肝细胞磨碎后进行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其中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可是加入丙酮酸,马上就有CO2和ATP 产生。c层必定含有的结构或成分是(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7.在植物体的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反应( ) A.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既可以在叶肉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根细胞中进行 C.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8.图K9-1表示森林中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K9-1 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9.为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情况下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在装置Ⅰ和装置Ⅱ中加入等量的活性酵母菌和煮沸并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后,把装置置于25℃的环境中进行如图K9-3所示的实验。两温度计的读数最可能是( )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高考专题练习 1.(08.上海)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 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A.2n/5m B.2m/5n C.n/5m D.m/5n 2.(08.上海)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08.广东)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08.江苏)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5.(08.江苏)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6.(08.江苏)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 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 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 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7.(08.宁夏)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 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Q和Q体积变化的相对 是()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 d条件下,产生的CQ全部来自线粒体 18c b气体的容器内,18Q进入细胞3?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后, 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 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 无氧呼吸不需要Q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5?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6.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 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7、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不产生CQ的试管为()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 葡萄糖+线粒体 C. 丙酮酸+线粒体 D.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并隔绝空气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所属知识点:[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包含次级知识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在生 产实践中的应用、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 知识点总结 本节内容较多,主要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复杂的过程,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酶系下逐渐完成的。关键区别就是在一个需要氧气的参与,一个没有氧的参与;有氧气参与的条件下,能够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较多,没有氧气参与,生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具体过程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大致划分,有氧呼吸划分成三个阶段,无氧呼吸划分成两个阶段,大家只需要掌握每个阶段发生的总体变化,如下: 有氧呼吸反应式为:(三个阶段) 有氧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mol葡萄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2870KJ,其中1161KJ的能量转移到ATP中,合成38molATP,能量的转移率是40%,也就是说有大约40%的能力转移到ATP中,其余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无氧呼吸反应式为:(两个阶段)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完全一样,第二阶段是还原反应,即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在不同的生物细胞中还原成不同的产物,但第二阶段没有ATP产生。 常见考法 细胞呼吸是基本的能量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基础。这部分内容多以曲线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多考查学生识图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解读曲线分析题,应抓住对变量的分析,理解曲线中的拐点、平衡点等影响因素和端点出现的含义。另外,本节内容与光合作用综合出题也是一种考查类型。 误区提醒

(—2017年)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高考测验题

(2011—2017年)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高考真题 2017年真题汇编 1.(2017全国3卷)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2017全国3卷)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3.(2017天津卷)5.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4.(2017天津卷)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5.(2017北京卷)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6.(2017海南卷)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梳理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 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了解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和功能;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②能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分析来认识复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让学生认识到分析事物可以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建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 ②通过对呼气和吸气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模型的四思想,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要完成以上教学内容,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首先得有个好的导入,所以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课堂氛围。而教学重点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所以在这一环节也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以加强重点知识的掌握。教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组织了一个学生分组活动,以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难点突破。 3重点难点人教学重点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教学难点为气体交换的过程.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上课后所有学生先别坐下,大家进行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能憋气更长的时间,憋不住气的可以坐下,剩最后3 位同学分别几位冠、亚、季军,让他们来谈谈自己能憋这么久的方法,并提问你还能憋多长时间,能不能无限制的憋下去? 活动2【讲授】1.呼吸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活动1:读P100 图3-65 完成以下内容:a.呼吸系统是有哪些结构组成? b. 这些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游戏:1.让6 位同学分别扮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按顺序排好队,简要介绍自己的结构特点或功能。 2.让另外一队同学分别扮演清洁的空气、灰尘、细菌混在一起进去呼吸系统。 小结:刚刚这么多同学给大家形象的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活动3【讲授】2.呼吸运动 过渡:但有一个问题,刚刚扮演空气、灰尘、细菌等同学长脚了自己会跑,而我们真正的空气会跑吗?那人体又是怎样完成呼吸运动的呢? 呼吸运动 活动2:展示气球的吹起和放气。这活动说明要让气体动起来需要什么? 活动3:分组体验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 问题:a.锥形罩内气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b.这结构和我们的呼吸系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各结构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C.这个结构和我们的呼吸系统还有那些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4:做个深呼吸体会自己胸腔和肋骨的变化。并读P101 图3-66 后完成任务单内容2. 请同学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强调:膈肌舒张状态时是成拱形的。所以收缩时胸腔体积会变大。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

1、如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物质X是_______,它可以通过植物的_______作用产生。 (2)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________。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 (3)人体内不能进行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________。 (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________的吸收。 2、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表1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_______。

呼吸作用练习题1

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1.关于动物体内的ATP的来源最完整的说法是 A.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 C.吸收作用D.呼吸作用 2.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其中的氧 A.全部来自O2B.全部来自H2O C.全部来自C6H12O6D.部分来自C6H12O6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的 A.核糖体里B.线粒体里 C.细胞质基质D.内质网 4.由于通风不良,粮食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自热”现象,其原因是A.气温过高 B.种子细胞呼吸 C.种子细胞呼吸受到抑制 D.空气温度过低 5.人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却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通过 A.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B.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C.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D.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6.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是 A.一次释放,约有40%转移到ATP中 B.一次释放,约有60%转移到ATP中 C.逐步释放,约有40%转移到ATP中 D.逐步释放,约有60%转移到ATP中 7.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8.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从葡萄糖开始,产生丙酮酸 B.都产生CO2和H2O C.都是有机物的分解 D.都有能量释放,并产生ATP 9.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在白天适当降温 B.在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在白天和夜间都适当提高温度 D.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10.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吸进来的氧最终 A.参与氧化有机物B.直接参与ATP的生成 C.参与水的生成D.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11.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能生成大量ATP的是 A.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时 B.由丙酮酸彻底分解成CO2和[H]时 C.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时 D.氢与氧结合生成水时 12.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 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D.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1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A.21 3 a摩尔 B. 1 12 a摩尔C.6a摩尔D.3a摩尔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卷1.2我们的呼吸 青岛版(含答案)

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呼吸是人体吸入(),呼出()的过程。()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出现的现象是(),这说明了我们呼出的气体已与我们呼入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 3.消化器官吸收的()与呼吸器官吸收的(),在人体中(),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4. 呼吸包括()和()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5.呼吸器官主要包括:()。 二.判断 1.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2. 土壤里不含有空气,所以蚯蚓不呼吸。() 3.人体吸入空气,再呼出来的气体与空气没有什么区别。()三.选择 1.“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D.一氧化碳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系统从属于消化系统 B.进行体育锻炼时,会加快呼吸作用 C.进行剧烈运动后会上气不接下气,是由于运动时吸入的气体大于呼出的气体,身体存留很多气体。 3.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A继续燃烧 B燃烧的更旺 C立即熄灭 四.问答题: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实验: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方法一: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玻璃片、水、火柴等 【实验步骤】 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二: 【实验材料】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打气筒 【实验步骤】 1.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看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 【实验结论】()。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分析其本质内容,不但抽象,而且运用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学习有一定难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二. 教学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新课程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一个重点。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 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以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及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设计思路: (1)多媒体创设情景,提出探索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3)演示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的结果,并概括出相应的概念; (5)分析所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植物的呼吸作用练习题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在光合作用条件下都能进行 B.呼吸作用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 二氧化碳和氧 B. 二氧化碳和水 C. 有机物和水 D. 有机物和氧 3.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吸收水和无机盐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5.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 6.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 量高,品质好,特别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 C.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对较少) 7.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9.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10.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1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两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右图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 则()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教案的全部内容。

第2节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媒体】自制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引入新课: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入新课, 联系生活或生 产中遇到的具体的 生理现象,如堆放 的萌发种子会发 热,鲜果长途运输 要冷藏等。通过这 些自然现象激发学 生探究的兴趣,导

只有被分解后其中储存的能量才能被利用.有机物分解是通过呼吸作用来完成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演示实验一: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立即熄灭了,说明甲瓶晨缺少氧气。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演示实验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现象:甲瓶里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得混浊。 结论: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说出实验现 象 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演示实验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得出实验结 论 教师演示实验三入本节课的主题。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后,可通过设 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依次对主题进行探究。 演示“种子萌发 时吸收氧气"实验 时,在学生认真观 察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 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实验结论.因此,课文中提出三个讨论题.值得注意的 是,讨论中引导学生判断出甲瓶里缺少氧气,但不能得 出“种子呼吸释放 二氧化碳”的结论。 为什么不能得出“种子呼吸释放二 氧化碳”的结论?

呼吸作用的全部过程

呼吸作用编辑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基本资料 概述 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与呼吸作用最有关联的胞器,呼吸作用的几个关键性步骤都在其中进行。 呼吸作用是一种酶促氧化反应。虽名为氧化反应,不论有无氧气参与,都可称作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有电子转移的反应过程,皆可称为氧化)。有氧气参与时的呼吸作用,称之为有氧呼吸;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呼吸。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呼吸时,其产生的能量,比进行有氧呼吸时要少。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是细胞内不同的反应,与生物体没直接关系。即使是呼吸氧气的生物,其细胞内,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目的,是透过释放食物里的能量,以制造三磷酸腺苷(ATP),即细胞最主要的直接能量供应者。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比拟为氢与氧的燃烧,但两者间最大分别是:呼吸作用透过一连串的反应步骤,一步步使食物中的能量放出,而非像燃烧般的一次性释放。 在呼吸作用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透过数个步骤,将能量转移到还原性氢(化合价为-1的氢)中。最后经过一连串的电子传递链,氢被氧化生成水;原本贮存在其中的能量,则转移到ATP分子上,供生命活动使用。 过程 植物的作用主要细胞的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糖酵解),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用[H]表示),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呼吸电子传递链),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而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中进行的。以上三个阶段中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

细胞呼吸练习的题目

第四单元细胞呼吸 【第一部分】复习要点 1.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原理。(p92) 3.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的场所、条件、反应物、产物及总反应式。(p93) 4.无氧呼吸的类型、总反应式、场所、条件及生物类型。(p94-95) 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p95-96) 6.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第二部分】当堂小检测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可以分为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部位是,具体过程是。第二阶段进行部位是具体过程是第三个阶段进行的部位是具体过程是。 2.无氧呼吸分为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在中进行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催化,无论是分解成和,或者是转化成,无氧呼吸都只在第阶段合成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或中。酒精式无氧呼吸总反应式,代表生物有 。乳酸式无氧呼吸总反应式,代表生物有。 3.酵母菌在和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属于菌。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也可使水溶液由蓝变再变。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色。 4.右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 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 用方式是。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 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 用方式是,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 的底物是。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

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 【第三部分】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放能反应 B.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 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 D.细胞呼吸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2.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所需ATP的来源、主要呼吸类型分别是()A.线粒体;葡萄糖;有氧呼吸 B.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无氧呼吸 C.线粒体;乳酸;有氧呼吸 D.细胞质基质;乳酸;无氧呼吸 3.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中,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4.在需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 A.[H]传递给O2生成水B.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H] 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D.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 5.如图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产生ATP数量曲线的是() 6.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强,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7.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