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夏商周的练习题

第4课夏商周的练习题

第4课夏商周的练习题
第4课夏商周的练习题

第4课夏、商和西周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取得王位,“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继承制

2、考古人员在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发掘出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宫殿台基。主体殿堂基座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殿堂前是能容纳千人的庭院。这样的建筑可以得出下列哪种结论()

A. 当时人口比较多

B. 大家经常集中开会

C. 象征大王的权力与威严

D. 当时人们喜欢大房子

3、《淮南子·修务篇》记载“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描薄赋,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汤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建立者()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4、下列事件中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向了中兴的是()

A. 武王伐纣

B.牧野之战

C. 盘庚迁殷

D.分封制

5、《封神榜》是一部古装神话剧,讲述了商王昏庸无道,宠信妲己,残害忠良,最终亡国的故事。这里的商王指的是()

A. 大禹

B.盘庚

C.商汤

D.商纣王

6、《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7、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由此可以看出分封的内容包括() A.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B.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C.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D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8、《国语·晋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

力”,根据材料和右面的示意图判断在西周统治阶级包括

()

A.天子

B.天子、诸侯、

C.天子、诸侯、卿大夫

D.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9、他是“烽火戏诸侯的主角”,又因废后和太子,把自己

推向了争权夺势的斗争中,最终被杀。他是()

A. 周文王

B.周武王

C. 周厉王

D.周幽王

10、根据所学知识把下列历史事件按正确的时间排序是()

①盘庚迁殷②禹建立夏朝③周幽王被杀④武王伐纣

A.①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二、非选择题

1、右边是西周分封制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根据图中所示,写出各个等级的名称。

②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③分封制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这是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三大项。请按要求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C

3、B

4、C

5、D

6、B

7、 D

8、D

9、D 10、B

二、非选择题

1、①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②为巩固其统治。

③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018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基础再现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 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乘、搭 B.因为 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 (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 A. qíng B.qín C.双手捧着 D.举,向上托 (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千()姹()嫣()桃()柳()()山()水(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在诗中指(填人名)。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与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 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诗句中“”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 念起自己的家乡 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 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 阅读提高 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远上寒山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 课夏商周的更替 知识能力 1.(2020 北京西城期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与①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夏朝建立 B.夏朝灭亡 C.商朝建立 D.西周建立 2.(2019 广东湛江二十七中期中)“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3.小明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 800 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历史事件(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4.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行为,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2016 安徽中考)《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6.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7.(2015 广东中考)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见下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D.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 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 六师移之。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他为什么实行这种制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说明,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这种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三年模拟 1.(2019 山东济南历城期中,11,★☆☆)能反映商朝灭亡和西周建立的历史故事是( ) A. 商汤灭夏 B. 武王伐纣 C.楚汉之争 D.烽火戏诸侯 2.(2019 山东潍坊安丘东埠中学一模,1,★★☆)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目的是巩固政权 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受封的同时必须向周王尽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2018 湖南怀化溆浦一中期中改编,6,★★☆)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一种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 刻画人物的通俗读物。从如图画面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灭亡商朝的是周武王 B.商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是纣王 C.商朝因暴政而亡 D.周朝的建立者是武王姬发 4.(2018 吉林长春德惠期末,4,★☆☆)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嫦娥奔月”] 你能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据说故事中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期的著名人物。那么夏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夏朝之后紧接着是哪个朝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段历史吧。 【内容探究】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其部落的势力和影响得到扩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多媒体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 师:夏朝的中心统治地区大致在今天的什么范围?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师:阅读课本第20页正文部分内容,问:世袭制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教师出示材料:史书上记载,禹建立了一支军队,征服南方三苗,还建立了官僚机构,有“六卿”等官职。那时已有刑法,史书上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并问: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夏朝出现了与以前不同的什么政治制度?实质是什么? 生:出现了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政府等)。夏朝的国家机构是用来维护夏王朝统治的工具或手段。 [多媒体展示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复原图”“墓葬群”“青铜酒器”等图片] 师: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说明了什么? 生: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也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教师播放视频《夏王桀的暴政》,仅供学生简单了解。同学们,我们刚通过视频知道了夏王桀的残暴统治,面对如此君王,你们会怎么办?(推翻它)那么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七年级上历史ls-18-07-001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编订人:魏开宝审定人:文综组时间:2018-09-21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2.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3.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重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学法指导】 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对夏商西周的更替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通过精读教材的方法,对西周的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理解 【知识链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的历史,今天我们来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夏朝 (一)、建立 1、时间:约。建立者:。都城:。 2、历史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个王朝。 (二)、世袭制 1、建立者:。 2、含义: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世代继承下去。 (三)、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 大败,夏王朝灭亡。 探究1、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国家)的产生?

探究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的“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世代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那么,“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指的什么政治制度? 知识点二、商朝 (一)、建立 时间:约。建立者:。都城:。 (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时迁到,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因此,商朝也称为殷朝。) (二)、灭亡:商朝晚期,得到、等人的辅佐,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知识点三、周朝 西周: (一)、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史称西周(二)、分封制 1、目的:为。 2、内容: 原则:远近和大小 主要对象:和 授予的权力:建立,管理和 权利与义务: 权利:诸侯具有很大的,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 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献,并服从周王 确立的贵族等级:、、、

第4课 学习有方法练习题

第四课学习有方法 命题人:代小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初中学习生活节奏加快,任务繁重。对此,我们应该: A.依靠家长和老师解决所有问题 B.熬夜苦学,争取优异成绩 C.注重调整学习方法 D.培养兴趣爱好,展示个人风采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说明掌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因为: A. 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学习习惯的知识 B.掌握了学习方法,做任何事情就一定会成功 C.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 D.好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成功的重要保证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的这句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学习上的道理: A.学习要讲方法,不能死记硬背 B.学习要尽量放在早晨,因为这时候记忆力好C.学习一定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光阴 D.学习上要互帮互学,互相勉励 ()4、进入七年级后,小炘为自己制订了一个时间表,将在学校和在家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改变父母督促、提醒学习的习惯,而且他还打算在完成作业后有目的地看一些课外 书。小炘的行为是: ①自主学习的表现②科学安排时间的表现 ③完全摆脱对父母依赖的表现④积极适应中学学习生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名言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注意: A.找到好的工具 B.碰到好的同学和教师 C.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D.买到好的工具书 ()6、进入中学后,随着科目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时间不够用,造成这种现 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做事太拖拉,常常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动手 ②制定的目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就心烦意乱 ③从来不制定学习计划,做事太随意,顾首不顾尾 ④不习惯花点时间去衡量哪些任务需要优先处理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具体要做到: ①从明天开始②充分利用零星的时间 ③落实在珍惜每一个今天④早晨学习效果好,应该重点把学习放在早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每门学科都对我们有意义②系统的学习可以为我们的全面发展奠定 宽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全面的学习和掌握③任何一门学科都很重

下道法第4课练习题

第四课公民义务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依法纳税②维护祖国统一③人身自由④依法服兵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我国刑法规定,对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或死刑。上述材料说明() ①公民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破坏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要受法律制裁④国家安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是说,公民在依法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恪守法律义务。下列属于法律义务的是( ) ①宗教信仰自由②劳动和受教育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有:() ①爱护公共财产②依法服兵役③受教育④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在2017年新兵队伍中,有不少人是在外地打工特地回家的,也有从事个体经营的“小老板”,也有应往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甚至还有在读的大学生,这说明他们() ①依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②是为了通过参军谋取更好的工作 ③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年,王林从职校毕业后,自筹资金开了一家饭馆,他不仅手艺和服务态度好,而且坚持依法纳税,被评为“守法经营户”,这一事实说明王林() ①行使了劳动权②自觉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 ③收入高④法制观念淡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中学生小明放学经过一家旅行社门口时,发现门口的宣传牌上写着“港澳台出国游”文字,小明马上向旅行社指出宣传牌的错误,小明的行为是履行()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D.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8.漫画中的游客应该( ) A.爱护公共财物 B.遵守劳动纪律 C.尊重社会公德 D.遵守交通秩序 9.“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 A.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D.权利中有义务,义务中有权利 10.下列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

第 4 课夏商周的更替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2.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 家天下”体现了我国哪一制度的出现()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宗法制 3.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②处开始,中 国历史开始进入() A. 阪泉大战 B. 长平之战 7. 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西周 D. 东周 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C. 汤 D. 纣王 ) B. 西周、商朝、夏朝 D. 夏朝、商朝、西周 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 ) D. 牧野之战 ) 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D. 他们都爱民如子 A. 夏朝 B. 商朝 C. 4.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 A. 盘庚 B. 吕尚 5. 我国奴隶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 A. 夏朝、西周、商朝 C. 商朝、夏朝、西周 6. 商朝又叫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最后 最终在一场大战中商军阵前倒戈,致使商朝灭亡,这场大战是( C. 涿鹿之战

8.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 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己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9.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诗句中“安阳”即是商朝的都城殷,与此相关的 是 A. 牧野之战 B. 盘庚迁都 C. 周初分封 D. 国人暴动 10. 夏朝历经400 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期间,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 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可见夏朝灭亡主要是由于() A. 国力衰弱 B. 夏桀残暴 C. 汤的进攻 D. 夏军倒戈 1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 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12. 如图是“烽火戏诸侯”的连环画图片,开始时诸侯被戏弄成功与分封制的哪一内容有关 A. 诸侯向天子交纳贡品 B. 诸侯担负镇守疆土的职责 C. 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 D. 诸侯开发边远地区 13. 右图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示意图,根据这种制度,图中第二层的 人要为最上层的人尽的义务是()

第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结构: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夏商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维护自己和本阶级统治的手段以及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是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与国家概貌的极其重要的一课,对以后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也有很大帮助。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子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三目的不同侧重点和内在联系,才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的概貌,并能对西周的社会网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找出商代夏,西周代商的杨同原因,并讨论有何历史启示。 教学难点:区分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初一学生对这些政治理论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 ★〖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简述夏朝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灭亡等基本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学会归纳,概括,比较等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夏,商灭亡的原因",促使其养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通过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初步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进而联系自身实际学会如何做人;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先前学习的传说时代我们祖先的艰辛劳动,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汶口文化贫富分化),奴隶制在我国产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在公元前2070年夏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国家,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师提问: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生)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哪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 (师)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着名人物。夏朝及其以后的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2、【"家天下"的夏朝】 教师提问: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学生阅读归纳。 学生归纳:①涂山召见部落首领,②划九州,筑九鼎。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四课第二节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第二节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副对联蕴含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道理是(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③④B.①②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题干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其理论依据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①④符合题意,故选C。 2.(2012·山东济南第三中学测试)“目光远大的人应当将自己的每一个愿望摆好位置,然后逐一地去实现它。”法国作家拉罗什福科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统一的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解析:选A。远大的目标,有赖于每一个愿望的逐一实现,这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发生。 3.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直道上比赛速滑很难甩开对手,赛跑选手的超越常常是在弯道处;经济发展也一样,“弯道”跑不好,就只能成为一个跟跑者、追随者或落伍者。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B.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和发展 解析:选D。“弯道”对运动员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弯道”跑好了,是超越对手的好时机;“弯道”跑不好,只能成为一个跟跑者、追随者或落伍者,这说明必须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D符合题意。 4.汉·陈宠《清盗源疏》:“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其中“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量变与质变有着根本的区别 B.轻与重、大与小是相互联系的 C.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轻决定重,小决定大 解析:选C。材料内容突出了轻与重、小与大的统一,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所以,应选C。5.下列名言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D.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糟子必诚其意 解析:选A。“匆匆落地的果子一定苦涩”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A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符合题意。B、C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D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均与题意不符。

(完整版)哲学第四课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课题练习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明() A.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 B.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 C.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2.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 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08年8月份以来,湖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和重大干旱,截至8月9日8时,湖南省实施人工 降雨,使得地面降水累计增加2.53亿立方米,为有效缓解全省旱情、防旱抗旱减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材料说明,人类产生后()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影响 B.人的意识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受人的意识支配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4.如果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不具备,向天空中撒入再多的催化剂,都无济于事。这告诉我们() A.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规律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人类是不可能战胜自然界的 5.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物质概念() 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③它是世界的本质④它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6. 2008年8月5日中科院专家陈挺恩表示,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处于隆升的过程之中,然而这并 不意味着它肯定会越来越高。珠峰未来的高度取决于珠峰隆升的速度和风化的速度谁快谁慢,如果风化快过隆升,那么珠峰无疑就会变矮,而如果隆升速度快过风化过程,那么世界第一高峰还会长高。这说明() ①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运动是有规律的④人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人工降雨的天气条件主要取决于云中过冷水含量和冰晶浓度,一般要求层状云云厚大于1.7公里,积状云云高在6~8公里时才能作业。湖南人工降雨主要抓住了热带风暴“帕布”和“蝴蝶”过境湖南的机会实施的。这说明() A.人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B.尊重客观规律是人工降雨成功的前提 C.人可以通过认识和改变规律,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 D.人类活动阻碍着自然界的客观发展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

经济常识第四课第二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今年上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蔬菜收购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的现象。为减少菜农损失,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的是() ①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②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③减少蔬菜流通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实行蔬菜价格保护,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伤农的原因是菜贱、蔬菜销售不畅,而不是菜农种植技术差,劳动生产率低,因此①不选。③与题意不符。②的措施有利于解决销售不畅造成“菜贱伤农”的问题,④的措施可以保护菜农利益。 2.消除零就业家庭,追讨欠薪,构建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保安全网……近年来党和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无数普通百姓的生活得以改善。这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 ①休息、休假的权利 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③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④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选B。消除零就业家庭,追讨欠薪——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和平等就业的权利;构建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保安全网——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因此,②④符合题意。3.(2012·广东广雅中学第一次模拟)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呈现“低定位”趋向。很多毕业生已不再把自己定位为“天之骄子”、“国之栋梁”,而是回归现实,放下架子,努力在职场上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大学生“低定位”就业趋向表明() A.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B.大学生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 C.职业平等观开始被大学毕业生接受 D.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素质与能力普遍提高 解析:选C。定位回归到现实,主要是观念的转变,是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因此选C。4.下面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劳动者要不断提高学历水平 B.国家要创设好的就业环境 C.就业门槛要一律清除 D.用人单位要给劳动者公平就业的机会 解析:选D。通过读漫画,我们不难发现,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企业为劳动者的就业设置了不合理的门槛。漫画并没有明示企业需要什么学历,劳动者拥有什么学历,A失去了针对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课后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四个太阳课后练习题(部编新版有答案) 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ánɡ____ián ____ánɡ____án 尝甜忙颜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道路(dǎo dào)香甜(xiānɡxiān) 应该(yīnɡyīn)温暖(nuǎn luǎn) 三、看拼音,写词语。 tài yánɡyīn wai qiūtiān jīn sa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落叶()的太阳 ()的季节 五、选词填空。 温暖暖和 1.阳光()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2.春天来了,天气渐渐()起来了。 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 1.我画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画了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_______。 七、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 A.冬天 B.秋天 2.为什么把春天的太阳画成彩色的呢?因为春天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画的夏天的太阳是()。 A.红红的 B.绿绿的 4.你还会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请画一画。 参考答案 一、ch t m y 二、dào xiānɡyīnɡnuǎn 三、太阳因为秋天金色 四、黄色红红丰收 五、1.温暖 2.暖和 六、1.蓝蓝的太阳奶奶 2.他黑黑的手套老师 七、1.B 2.多彩的季节 3.B 4.提示:画的太阳要有意义。

第五课、第二节、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四课

第五课、第二节、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四课时)(教师讲稿)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力。增强正确认 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意识。【重点难点】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导入新课】思考以下材料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哪些方面的问题 材料一: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过去的50年,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最不发达国家已从1974年的29个增加到1994年的48个。 材料二:1996年国际形势的主流继续走向缓和,但是,一些大国谋取全球及地区战略优势,各种形式的强权政治、干涉主义和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某些地区局势令人担忧;在阿富汗和中非大湖地区,炮声不断,难民如潮;中东和进程受挫;海湾地区风云再起…… 【讲授新课】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 1)含义: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基本条件。和平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国家间和平以及国内和平等,因为和平的威胁来自战争,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讲解: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的维护将给经济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 阅读:147-148页的例子,并思考为什么和平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分析:由材料可知,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亿万万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果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无疑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同时,和平也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不息的理想和目标,而当代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可以说,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过渡:既然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怎样正确认识战后世界和平局面? 3)正确认识战后世界和平局面 阅读:P150 第三至第七段 提问: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四方面的原因材料三:80年代首先从西欧开始掀起了反核运动;1988年11月举行的4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1990-2000年为根除殖民主义国际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钳制了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平。 分析: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和现代化杀伤武器的发展使世界人民强烈要求维护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同时,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他们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促使日本军国主义者投降,给这两个地区造成了严重“后遗症”。科学研究表明,一场核战争会给地球带来“核冬天”,其后果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灭绝。 分析: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由于核武器具有毁灭性的威力,核大国如果发生核战争,只会导致双方同归于尽,而不可能有胜利者。核战争的不堪设想的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不敢轻易发动世界战争。 分析:③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战后,帝国主义被削弱,法西斯主义彻底被打垮,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大批的民族独立国家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能力减弱;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互相渗透,使得各国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趋势日益加哟,各国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加,维护世界和平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 4)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材料五:据统计,战后世界共发生150多起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这些战争和冲突几乎都是由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发动、策划或背后操纵的。 材料六:二战以来,美苏争霸不断升级,从地面、海洋发展到外层空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为此美国政府拨巨款发展宇宙空间反导弹,反卫星武器。80年代,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多枚,其爆炸当量达130至160亿吨TNT,如果使用起来,那就意味着全世界50 多亿人口,每人平均得随两吨烈性炸药。这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 分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构成对和平的严重威胁。 美国和原苏联争霸制造出的大量核武器使世界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结论:可见,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艰巨任务。但我们相信,经过全世界人民的努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除了和平是时代主题之外,还有另一个主题:发展问题。 2 1)发展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地图:找出七大工业国等发达国家和阿富汗、尼泊尔、索马里、海地、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位臵。归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北半部,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南半部。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地球的北方,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在南方,因此,发展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 2) 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原因: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材料七: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过去的 50 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 7 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渐突出。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 13 亿贫困人口,比 5 年前增加了 3 亿;有10 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年有 1800 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与贫困有关的其他原因,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死亡;每年还有 300 多万人死于肺结核、疟疾等可预防疾病。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在南亚居住着世界 1/3 的人口,贫困人口却占了一半。非洲 6.3 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扎在饥饿线上。拉美地区有近 2 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占拉美人口总数的 1/3 以上。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已从 1974 年的 29 个增加到 1994 年的 48 个。发达国家的贫富悬殊问题日趋严重,贫困人口也出现上升趋势,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有 15% 的人生活在贫困

2018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练习题

2018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 三首练习题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基础再现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hánshāncánjúfēngshuāngzèngsong 2.字词积累与理解。 (1)给加点字“坐”选择正确的意思。 星期天,我们全家人坐()车去郊游。傍晚时分,大家席地而坐(),我望着远处的枫林,忽然想到了杜牧的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乘、搭 B.因为c.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 (2)“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擎”读(),意思是()。 A.qíng 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 (3)“橙黄橘绿”的意思是()。把下面含有颜色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千()姹()嫣()桃()柳()()山()水 (4)“一年好景君须记”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

于现在的“”,在诗中指(填人名)。 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写景,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与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 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诗句中“”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 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欣慰的心情 阅读提高 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初一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第四课第二节《情绪的管理》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二框《情绪的管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情绪的感染性,明白情绪需要调控的道理,知道一些管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管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理智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管理和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并能安慰他人。【教学重点】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教学难点】合理调节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链接)法治栏目报道两位学生仅仅因为一些琐事而一时冲动致人死亡的新闻。问题: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 教师讲述:同学们,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而且甚至可能会酿成悲剧,那么,针对我们青少年情绪易冲动的特点吧,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情绪的感染性 1、赏析漫画,自主学习。 (1)漫画反映了人的情绪具有什么特性? (2)漫画中反映了情绪通过哪些方式传播? 教师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目标导学二情绪的调节 2、情境表演《小平的烦恼》。 小平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并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他人。可是没过几天,小平发现班里好几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小平为此非常生气。

(1)分组情境表演:小平以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2)根据情境表演,讨论哪些表达方式是恰当的。 教师点评:情绪正确表达方式的判断标准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同时符合基本社会规范。 3、情绪的调节 《两位考生上京赶考偶遇棺材的故事》 1、两个考生的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感受? 教师讲述:事情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积极的情绪,会使我们生活更加美好;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4、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①改变认知评价 ②转移注意 ③合理宣泄 ④放松训练 过渡:学会了情绪的调节方法不仅对自己有好处,还可以帮助他人进行情绪调节。 5、说一说 1、愤怒是青少年时期最突出的不良情绪,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经历? 2、自己采取哪些方式来“息怒”? (1)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2)自我提醒。 (3)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4)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 (5)写一封信。 6、考一考 1、安慰他人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P41 2、情景模拟: 麻麻下班回家,谈起工作上的一件烦心事,心情不好,你该对她说些什么? 7、课堂小结 8、课堂练习 情 绪 的 管理 情绪的表达 情绪的调节 1.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2.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1.负面情绪的影响 2.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 3.调节情绪的方法 4.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

经济生活第四课练习题

经济生活第四课练习题 热点一告别白炽灯·点亮绿色生活 2012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在北京举行“告别白炽灯·点亮绿色生活”政府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宣布正式实施《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并从10月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在我国,照明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左右。如果把我国在用的14亿只白炽灯全部换为节能灯,每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 800万吨,节能减排潜力很大。 1.从2012年10月1日起,我国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下列对白炽灯和节能灯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二者是互为替代品②二者是互补商品③二者需求量成正方向④二者需求量成反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据统计,如果把我国在用的14亿只白炽灯全部换为节能灯,每年可实现节电480亿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 800万吨,对全社会节能减排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为全球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重要贡献。为此消费者应该()。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发布实施,将会促使中国照明电器行业转型升级。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的节能照明行业将会迅猛发展。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决定着生产的发展方向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热点二深化各项改革,推进科学发展 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闭幕。会议强调,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努力把这项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好;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我们要毫不动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