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阎立峰:基于2008年度电视新闻评奖的思考

阎立峰:基于2008年度电视新闻评奖的思考

2009年度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业务培训班讲义

基于2008年度电视新闻评奖的思考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阎立峰

今天我讲一下我个人对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理解,针对近两年评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大家探讨,今天讲座的所有理论、观点、看法都是我个人不成熟的见解,肯定有不能片面不恰当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首先我讲一个问题,讲一下电视新闻的美、善、真。美、善、真是我对中国电视节目的风格和概括,美善真和我们讲的真善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不完全一样。首先来讲什么是美,中国电视的美,在我看来,就是我们的新闻传统长期以来比较忽视新闻信息传播的功能,而比较注重外在的形式,在节目素材上我们一直以来比较欠缺直播节目。从历史来看,我们摆拍的现象比较多了一些,为什么要摆拍呢?从历史上看,直播得比较少,我觉得跟力求在电视屏幕上营造一个形式美的历史有关系。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的电视新闻比较依赖于剪辑和配音,这一点也是美的形式。如果进一步说,那一年,连战去厦门大学,当时我坐的座位特别好,本来说这么好的座位可以看清楚连战的讲演,但是后来我没看到,在我面前堆起还多摄像机,离连战不过几米远,包括我周围的人都被摄像机挡住了。我们的摄像机镜头为什么有支配和干扰现场的权利。究其原因,可能跟这样的想法有关系,我们的电视人总想给电视观众呈现一个更美的画面,但是无

形中却牺牲了现场观众的权益,现场观众成了道具或者摆设。这方面最典型的是春节晚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当时提出一个问题,春节晚会本身是给全国十几亿电视观众看的,还是给演播室的观众来看的?当然很多人都回答说,春节晚会肯定是给全国人看的,但问题是,现场演播室几百名观众的角色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现场的观众某一方面也不是纯粹的观众,他们也是演员也是道具。所以我把这些归结于电视求美镜头,尽可能把最美的镜头拍下来。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大的活动中摄像记者没有过多地干扰现场的情形。举个例子,我们都看过奥斯卡颁奖,会发现奥斯卡颁奖现场很少有记者频频进出前台,但并不是代表电视前的观众没有看到更好的东西。我曾经看过上一届的世界杯,在开幕式上,表演的场所就是大的体育场,但是我发现很少有记者去表演的草坪里去拍摄,但是我们看亚运会,摄像记者是第一位的。我们总是赋予摄像机一种权利,国外的记者不能说没有这种权利,但是这方面受到了种种的限制。为什么我的学生喜欢去电视台当记者?喜欢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因为觉得在中国任何一个严肃的环境下,不论开多么重要的会议,只有一个人最牛,就是摄像记者,他可以大踏步地在领导面前走来走去,这种镜头成为了电视记者的权利,成为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其实这种理念反映在各个环节。为什么我们有专题片的传统,纪录片的传统比较短一些,在纸媒上也有这种。我们的新闻摄影给人的感觉是艺术摄影,凭我的经验我拿了一个新闻摄影作品,在座的诸位也一样,一眼能分辨出是国内的作品或是国外的作品。国内的作品特

别讲究光线,讲究构图,把它当成一个艺术品来处理。报纸是以语言为传播媒体的,我们的离不开解说词。十年、二十年前,我们的电视解说词都是一些美文,都适合于朗诵。新闻这个东西,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但是我们的传统是形容词越多越好。我们有一种播音员的传统,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差别也在于求美,我这里没有对美下定义,只是解释一个现象。

说一下什么叫善,善就是价值,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坏,是一种价值判断。新闻追求的是事实判断,可以还原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是非的“是”,一个是“应该”。新闻理论就处理这两个关键词的关系问题,所以我们的新闻,纸媒和电视都一样,我们给观众传播的是“是”还是“应该”,传播的是事实,还是一种价值观?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我们的传统更多是传播“应该”。我们更多的告诉观众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告诉观众生活是什么样的。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具体化,善是一种应该,往往在电视作品中反映主题。我们的新闻求善的时候,最重要不是给你提供一个及时准确的信息,要告诉观众事实背后的道理。所以在求善的主导下,我们可能就认为现实生活作为节目素材的来源,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隐藏在素材背后的主题和观点。我们往往是先有主题,再有事实,这是主题和事实本末倒置的结果,往往是主题先行。我总是给学生讲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一般一个语文老师总是告诉学生,包括现在的老师也是这样教学生的,哪一篇文章、哪一篇课本主题越鲜明,这就是一篇好的文章。当时也有人认为,主题越鲜明的文学作品、虚构作

品也是好作品,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解。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现在凭借一个电视剧、电影,主题越鲜明,越是比较差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哪里?作为事实的来源,生活本身是反主题的,主题就是一个外在的、人为的归纳。真的还原到本身,主题真的很难经得起检验,越抽象的道理越脱离事实本身。相反,真正的一些原生态的东西很难概括一个主题,真正现实的生活并不配合主题。我们搞宣传,一般都是主题先行,但是要找一个真正的素材,比如我们要拍三个代表,要找一个完全反映三个代表生活的人是很难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主题和素材改造。

我简要介绍一下对美和善的理解,传统上求美和求善的心理寻求的是高于生活的问题,回到我们基本的电视手段,我觉得有一种基本的手法可以达到求美和求善的目的,这就是最重要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最主要的特点是对事件、时空、关系的打乱和重组,如果没有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很难做到主题鲜明,任何一个主题鲜明的作品都高度依赖于解说词,语言是一个很丰富的东西,用语言来表达一个概念很容易,一句话三个代表,但是把三个代表还原成一个影像进行媒体的转换是很难的。真正宣传做得好的还是纸媒,如果让电视来宣传的话,就要用蒙太奇。如果我们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是一个典型的求善和求美的镜头,你会发现新闻联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细节,除了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对时空进行组合以外,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细节。其实蒙太奇不光是我们的影像语言,也是一种诗歌的思维形式。有一首歌歌曲,你们看看是不是蒙太奇的组合,有一段话“鸟在高飞,花在盛

开,江山秀丽,人间好美”。这是四个蒙太奇的场景,如果要还原成电视节目,可能要精心构造四个画面来表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唱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也是蒙太奇的思维。

除了美和善,就是真,我理解什么是真?就是非美和非善的东西就是真,讲起来非常简单。求美和求善更多是依赖于蒙太奇的手法,求真更多地依赖于长镜头,虽然现在电视界对长镜头提出了一些批评,但是还是要承认长镜头不管怎么样,总是要真实一些,如果用长镜头表达一个主题的话,会比较难。不过,现在也有一些变化,新闻联播现在表现一些领导人的活动的时候,要用一些长镜头,对有心的观众来说,他从中得到了领导人的信息,这绝对比以前蒙太奇的配音得到的信息多得多。电视还原于生活,即使经过了精心的策划,但是还是可以给我们信息。我比较爱看福建新闻联播的原因就在这里,虽然领导人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作秀,但是我还是因此了解领导人的性格。我曾经看过一个节目,两会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到江苏代表团去座谈,就有一个同期声,大意是解释胡锦涛总书记讲科学发展观,当时胡主席没有用命令的口气在解释,而是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气来解释。好像胡主席非常想用他的道理来说服江苏团的代表。这跟我们以前不太一样的地方,以前同期声的话,领导人给我们的感觉都是高高在上的,运用这样的方式让我更能理解胡主席,理解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我认为,不管怎么样,同期声和长镜头反映出来的信息,赋予观众更多的启发空间,不像是用语言来归纳,观众得到的信息是非常少的。但是这样也有缺点,把领导人生活中更真实的一面展现出

来,从好处来讲是一种亲民的塑造,从观众来讲我们都觉得领导人也是普通人。福建的卢展工书记还是比较有镜头感的。

我大概解释了我所认为的美、善、真。但是美、善、真是什么关系,我个人认为这三种风格,一般来说美的风格和善的风格容易结合,什么意思?你要表达一个抽象的思想的话,出于追求一种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节目风格一般是比较美化的,是高于生活,所以我认为美和善是一对盟友。但是问题是,求美也好,求善也好,都是对真的排斥。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也说过一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个信是真诚的意思。过于美化的形式、过于有秩序的形式,我们总觉得它缺少生活的质感,缺少生活的真实,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什么是新闻的价值。新闻的价值是出于美、出于善,还是出于真。我把真理解为一种突发性、一种偶然性。我们看新闻都喜欢看突发性和偶然性的新闻,那些事先策划好的新闻我们都觉得索然无味。西方有一个新闻是讲狗咬人,我们总对这些突发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这是我关于美善真关系的看法。当然我这样的解释是缺乏历史性的解释,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发现情况更复杂一些,从历史上看,我们的电视新闻界总的来说,真的风格在崛起,美善的风格在淡化,现在我们越来越接近一些真正的东西,一些故事化、一些细节化,我们的适用性越来越强了,除非是那些比较紧迫的节目很难做到真以外,大部分的节目都在表达真的思想。接下来我放两个节目,我并不认为这两个节目做得好还是坏,我是想做一个对比。(播放视频)

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长消息节目,在座的诸位觉得这个节目有

什么优点和缺点?好象谈不上什么优点和缺点。

(播放视频)。我这两个节目主要想让大家看一下不同的制作方式和制作手法,前一个作品是一个时政新闻的制作方式,后一条作品是典型的民生新闻的制作方式。第一个片子的时空关系清晰不清晰?第一个它是作为一个长消息,更多是一个专题,所有的材料都围绕一个主题来开,第一个节目有很多的采访,你很难知道它在什么时候采访的,缺乏一个真实感。但是第二个节目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因为是严格按照时间关系来进行的,这是第一个区别。第二个区别,我个人认为第一个作品是用一个全知的视角来叙事,就像作者知道所有作品中人物的想法,对现场的的情况掌握得非常了解,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记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出现在任何地方,可以把任何画面拍下来。第二个是限制视角,记者只能看到允许他看到的东西,不允许看到不允许看到的东西。这就是记者和拍摄现场的关系不同。第一个节目,记者和信源的关系是合作的关系。第二,记者和信源的关系是互相排斥的关系。从叙事方式来讲,第一条时政新闻是传统的、政治的技巧,是一种镜头的权利。第二个节目的技巧是一种市场意义上的技巧,社会地位比较低,这是两者不同的地位。从拍摄的手法来说,第一个节目严格符合我们讲的美和善,特别讲究镜头和画面,给人的感觉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精心地拍摄,对他来说没有时间的紧迫感,比较讲究构图,语言与画面有联系,是以语言为主。但是第二个片子是揭露性的新闻,给人的感觉是偷拍,而且这种拍摄非常有紧迫感,以至于他们拍不到什么东西。第二个节目大家觉得题

材不错,但是最大的问题,他没有抓拍到现场赌博的场景,这就说明了记者和信源的关系显然跟第一个作品不太一样,但是给受众的感觉我们总是觉得第一条新闻说教和宣传的意味比较浓一些,所有的资料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我们反而觉得第二条新闻的可看性更强一些,虽然他的画面不清晰,我们觉得第二个片子更真实一些,我们对它的兴趣会更高一些。

放这两个节目就是说明一下我关于美、善、真的观点。最后要补充一点,宣传类的节目比较适合于追求美的风格和善的风格,真正的新闻类节目比较适当于追求真的风格。宣传类的节目和受众是什么关系?把电视观众视为受教育的对象,真正的新闻类节目把观众视为服务的对象,这是两种对受众不同的态度。一般来说民生新闻更诉诸于市场,更诉诸于真正的风格,反映了一些真实的东西,时政新闻更诉诸于美和善,更诉诸于宣传和说教的对象,而且它的市场成本要淡一些。一个是服务于政治的媒介机构,一个是服务于市场的媒介机构,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态度,这几十年中国新闻的改革就是两种风格。

电视是这样,报纸更是这样,传统的党报需要美和善的风格,更需要宣传的意义,都市报则是更投身于市场,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大一些,从这个思路出发,我觉得电视制作的变革是有说服力的,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这是今天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美、善、真和他们的区别。

第二个大问题,我主要讲一是2008年电视新闻评奖,讲到这一部分要举一些节目的例子,我觉得有一些节目有些特色,但是有时候

我也要找一些缺点,最怕看到一个四平八稳的节目,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什么缺点。我喜欢看到一些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节目。我们评奖有一个电视一组,主要是电视评论、系列报道,分了七八种,这种分类是广电协会自己的分类方式,我个人把所有的电视节目分为两类,一种是消息类的节目,一种是深度报道的节目,是参照中国的国情来分类的,比如揭露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我私下也给业界的同仁探讨,现在评论类的节目越来越少,现在的新闻评论和新闻专题以及深入报道的界限越来越区分不开了。

首先看消息类的节目,消息类节目首先追求时效和现场,如果说真正的消息节目追求的是快和真的话,在电视评奖中很难体现出来。我们更多只看电视节目做得完美不完美,首先第一条我们有好多有时效性的节目,有现场的节目,根据真、善、美的角度来考虑,越真的东西可能在形式上约欠缺,反而缺乏时效性的东西可以慢慢地在演播室来完善它,这是一个矛盾。但是我们要体现时效性。真正的一条消息,如果是口播的形式,比如这两天重庆的山体崩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是电视台第一个报道这个事情,即使它没有录画面,只用主持人来口播,也是很有时效性的。一般来说我们的时效性肯定比不上纸媒,比不上文字,当然也不排除现在通讯工具的发达,如果你在第一现场马上拍下来发给电视台的话,肯定比纸媒还快。消息就是追求时效性的现场,如果时效性能体现的话,就是一个真实,这当中没有中介,消息、画面都是第一手的东西,尤其是直播,直播就是对时效和现场最高层次的追求。我们知道国外的节目做消息报道的时

候,他们都是在现场报道突发事件,已经很少拿回去再剪辑了,这样才真正体现了消息本质的特点,就是快。这是我对消息的评价,消息更多的要追求新奇,不适合反映普遍的东西。我们说新闻理论,总是要问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有没有普遍性?这个事件能不能反映生活的全部?但是消息类的节目就是越新奇越好,按我们的理论来反映新闻是很不全面的,但是只要快就可以了。这个跟我讲的深度报道有所区别,深度报道更多讲的是一些普遍性的东西,但是对于消息类的报道,你不要去管这个事件有没有普遍性,我们报道任何新闻的时候,非要在生活中达到51%以上,那新闻就没有人看了。

回头我们看一下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中国的国情,是中国电视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深度报道不太追求时效性,也不太追求现场,当然这是相对于消息来说,从手法上来看的。从题材来看,深度报道适合谈的是一般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在生活中有普遍性在里头,尤其深度报道适合将这种普遍的事件作为由头和引子来进行论述。如果消息的重点在于事的话,那深度报道在于理,主要看你说的道理有没有深刻性,能不能说服人,你谈论的事件本身有没有社会价值、社会意义,有没有普遍性的意义。这是我觉得消息和深度报道的基本的区别。

我们来看一下消息类节目,我们评奖几年了,我们的评委的感觉觉得消息类的节目不好看,而且大家也反映消息类的节目比较难做,越是短消息越难做。大家有一个理念,就是我们评价消息的时候,用深度报道的价值观来评价消息,我们总认为消息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不能把道理说深刻。所以这样做出来的消息给人的感觉评论化的痕迹

很严重。消息本身没有什么内容,但是围绕事件的主题做了深度的报道,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交代得非常清楚,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新奇感。我也反复强调,现在的消息类节目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忽略了事件的本身,给人的感觉都是一些非事件性的。八十年代时新闻刚有一种突破,当时业界和学界达到一致的是什么,从节目的素材来看,它的时空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而且重在说理而不是重在事实,所以导致消息出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消息必须反映一个新奇的事物,但是新奇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演播室里头记者提前策划是抓不住一些突发事件的,但是事先策划的消息不是真正的消息。这还要考验记者现场的敏锐观察力,能捕捉出瞬间发生的事件把它报道出来。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消息的报道跟大的政策有关系。现在很多的突发事件第一个出现画面已经不是电视频道了,而是网络,是网友马上拍下来发到网上,甚至包括这次成都公共汽车的火灾。这个问题也导致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观点,现在看电视台或者新闻频道的价值不在于报道的快或慢,而在于对于节目的深入,所以我们越来越把节目的重点放在深度的报道上。消息类的节目比较难做,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比较好做的。在评奖中,有一些领导人的节目还是给人的感觉比较真实,比如像回良玉的节目,当然这跟回良玉本身比较亲民有关系。再一个,卢展工的几个长消息或者短消息也做得比较好,有一个地市台也是做得不错的,的确有新闻消息的感觉。

关于消息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电视消息和报纸消息的最大的区别,刚才放的这个节目就是长消息,它还是受到了报纸消息的影响,

报纸新闻必须要用一种倒金字塔的结构,最重要的事情先说,把细节的放在最后。但是电视如果用倒金字塔的结构的话,给人的感觉就不真实。因为电视没有中介,是一种真实的画面,我们刚才看第一个节目,给人的感觉时空关系比较混乱,时空关系很重要,当你按正常的时间顺序来讲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心里有一种悬念,会吸引大家看下去,想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但是你要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前面,大家失去了悬念。我们看电视和看报纸最大的区别,看电视不但要获得信息,而且要获得一种情感的投入。包括我刚才说了看卢展工的节目,不但要看他说什么,而且要看他的举止和表情,我用我自己的情感来理解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报纸的观众获得信息越快越好,你就告诉我什么事就行了,但是电视就不一样了。

消息还有一条最主要的原则是客观、真实。什么是客观、真实?最好的消息,电视记者越没有干扰现场,就越是好的消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概在2005年的时候有一个包机的节目,应该是省集团做的吧。有一条新闻做得特别好,完完整整地没有干扰现场的事件。在现场,拍摄对象用自己的对话来把包机首航事件表达得清清楚楚,记者没有采访,所以真正好的电视新闻是采访都可以不要的,完全是客观的记录,当然这是一种理想,这种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曾经说过,好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就是你用单镜头来拍摄。再一个,事件的统一,你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就行了。你越是讲一件事情,你越知道那个时间过程是什么,这样才会越吸引受众来观看。反而看纪录片就没有这样的心理,我们总是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但是把事件打乱,

围绕一个主题来讲的话,也许你把道理讲清楚了,但是很难吸引受众看清楚。

刚才讲的卢展工视察雪灾灾情的新闻,其实你看很符合“三一律”,也就是说时间、地点、事件是统一的,而且讲了卢展工在现场做了什么,慰问了现场的工人,甚至亲自帮助工人,这样看起来非常真实,我们也很爱看这样的东西,真正好的消息应该是我这样讲的符合“三一律”的消息。

现在看深度报道,关于深度报道第一点要学会顶天立地,现在我们电视台越来越倾向于做一些深度报道的节目,做一些分析性的节目,做一些热点的节目,有一定的说理能力。所谓顶天,必须了解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热点话题,我们中国是一个同质化的社会,不管你在哪里,面临的社会问题都一样。虽然我们福建要做林权和土地流转的题材,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全国的热点都差不多,这种热点问题是全国性的,同时也是地方性的,每个省市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你必须了解对这种热点的观点。像一个土地流转的节目,好像是三明台做的,如果你做土地流传的时候不知道土地流转背后深刻的原因,很难把这个节目做起来,这后面牵涉到很多的问题,有对土地公有制反对的声音,土地作为市场重要的生产资料,反而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反而是公有的,土地公有制很多人认为是对农民的伤害和剥夺。当然,很多的学者也赞成土地公有制,两种观点的对立是非常激烈的。做深度报道如果不能把握住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把握中国的学界对这些问题最前沿的看法,还在用一般化的理论解释事实的时候,感觉

不痛不痒,总觉得没有说深刻、没有说到位。像这种对立的观点有时候是比较敏感的问题,这就要考验到新闻人的敏锐度。时代精神是不断往前走,对新闻工作者最高的要求是始终能站在时代精神的最前列,关键的时候你能超前的话,可能你的节目就做得更好,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1978年,光明日报刊就刊登了一篇预计到十年后发生什么事情的文章,就是很恰当的例子。当然这样的要求太高了,深度报道我们不妨可以主题先行,我们的主题就是理念,顶天要树立前沿,立地要抓住福建省存在的现实问题。这是我对深度的报道的第一个要求,顶天立地。

第二点,我觉得做好深度报道,记者队伍必须专业化。比如我们对医疗、农业、房地产这些问题的报道,没有专业的话,很难把深度报道做好。有一个学生他是去年才毕业的,就去凤凰周刊了,现在已经成为凤凰周刊比较重要的记者了。上一次的海峡论坛回来之后,说他们做了一期蒋经国的报道,我为做这个蒋经国的专题,阅读了八本关于蒋经国的书籍,我开玩笑地说“你写论文也没有这么用功”。你要做土地流转的问题的话,你要知道土地流转的问题在哪里。即使你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观点,但是你也义务去听一下别人反对的观点,别人反对的观点可以进一步帮你完善你的观点。李敖说过,毛主席万岁要有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你必须对毛主席有所了解,知道他生前做过什么。第二,你必须看过毛主席的书。如果我们知道这两点,我们再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肯定是真心的。而且如果有反对的声音,我们辩护起来也更有说服力。我的这些观点主要是针对经济新闻和社

会新闻。现在看起来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的尺度比较大。我觉得电视要做深度报道的话,要向纸媒学习,现在我们看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期刊的作用越来越大,基本上代替了报纸,现在社会主流人士越来越喜欢期刊,期刊反映的热点问题更多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我们谈热点问题的时候,可能可以从期刊获得一些启发,也能发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要看一些处于中国言论最前沿的报纸,看这些报纸绝对对我们的选题上有启发作用,这对我们思考问题肯定有启发。

第三点如果说消息报道赢在事件的话,那深度报道就是赢在理念。我觉得深度报道越来越看中理念本身了,说起理念,理念有很多,但是大千世界真正的理念都是俩俩相对的,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追问和反问都不是很深刻的,我们都是受了传统的唯物主义教育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判断一件事物要有两面性。我们知道自由的对立面是秩序,一个社会秩序自由的话,那肯定会造成动乱,但是一个社会如果过于追求秩序的话,肯定也不行,这也是俩俩相对的。有利于我们把节目做得更深、更有启发性。世界上这么多国家,有的国家的经济运行是依靠于政治的,有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市场,所以政治就需要政府管制多一些,市场就要求政府少管一些,要求政府管制少一点就是亚当斯的传统自由主义,要求政府管制多一点就是凯恩斯主义,其实新闻中也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是关于寿山石的节目,这个节目是非常好的,选材很好,寿山石由于市场的混乱的秩序,会导致毁灭性的下场,我们总是要求政府出面来干预市场,这个节目反过来给了

我们另外的提示,如果政府管制多的话,也是一管就死,但是一放就乱。如果一管就死的话,会导致什么样的情况,如果完全依赖政府来管制寿山石的话也是不行的。我们如果多点思想,在做一些判断的时候,就不会把话说得太满。不会总是一股脑儿赞扬。这既是一个理念问题,从新闻的手法来讲,有时候也是采访不够深入的问题,在寿山石这个节目,我们听到的都是要求政府来监管的声音。任何一个制度都有受害者,现在这个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了,利益冲突越来越多元了,热点问题肯定有热点冲突,如果你只传达一方观点而不传达另一方的观点,给人的感觉你的节目的观点不够多元化。这就需要记者去平衡。

在座的有一些区县的同仁,在理念进步的方面,区县的同仁更应该与时俱进,也许用这个词不是很恰当,比如说传达一些理念。我举个例子,前年有一个地县台的节目,做的是吕秀莲的回祖籍地的节目,吕秀莲说了一些不赞同统一的话,节目在评论的过程中,用了好多言词激烈的话来指责吕秀莲。我看了这个节目后,觉得其实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但这个节目好像后来还获奖了。所以我们区县台做一些节目有时候容易一面之词,说得太绝对。我们中国的奥运体制是全国体制,从全国体制来赞扬一些东西,现在在报纸上对这种全国体制是一种批评的态度,我们报道奥运冠军的时候我们也换一个角度,我们尽量不涉及批评全国体制,我们出于健身的目的,既要求培养奥运冠军,全民健身又做得很好。看到有些地方报道那么小的小孩就开始压腿什么的,如果这个拿到国外的话,国外的人又说中国进行

人格摧残了。

说一下深度报道的几个观念标准,什么样的深度报道是好的深度报道?第一个是不是反映了对立面的声音。现在大家不要认为出现对立面的声音是西方人的专利,现在比较好的纸媒都能够反映比较好的声音。第二个深度报道是否主题过于突出,如果你宣传了海西有两面性的话,领导肯定不高兴,你宣传科学发展观的话不能有两面性。如果一个深度报道主题过于突出的话,你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主题,除非你是揭露性的报道,否则的话结尾最好是开放性的报道,你只是传达观点,你把所有的观点能传达出来,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今年的评奖我看了省集团的新闻频道有一个节目,“暴力管理欲盖弥彰”,我个人认为这个节目做得比较好,对小区的行为只是揭露了事实,没有提出自己的理论,没有进行人身攻击,显得非常平和。我再放一个节目,是厦门卫视做的节目。虽然也有它的缺点,但是这个手法也值得我们学习。(播放视频)

这个节目是去年年底做的节目,现在看起来这些信息其实有一点过时了,但是最吸引人的是开场的,我觉得这是两岸的信息交流中,第一次传达出台湾民众的声音,这是最吸引人的一点,这个节目我们看完了以后,我们都很惊讶,觉得传达台湾民众声音,能不能符合宣传的尺度,但是后来才知道得到了对台有关部门的认可,做得不错。我去年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觉得前半部分传达台湾民众的声音是第一次,我觉得它的优点是什么?觉得主题线索是正面的,要求两岸交流、合作,这个节目当中的亮点是,整个正面的大的逻辑线索所穿插出来

的来自台湾南部的声音,从整个逻辑线索中来讲,也很难找到它的毛病,像这样的片子对政策尺度要有把握,也许在几年前的话,这样的节目要被毙掉了,但是当前的政策环境下,有关部门要做台湾南部民众的工作,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片子有它的意义和价值在里面,所以做节目也挺难的,要做得好的话,可能也要受批评。

我现在讲最后一个问题,新闻是人学。以前我们老说新闻要把事实讲清楚,是事学。但是我觉得新闻是人学,相对于纸媒,电视是一个声音和画面最真实的媒体,只要涉及到人物的形象,肯定有人物的表情,只要有人物的表情肯定有人物的性格,只要有人物性格的话,肯定牵扯到观众对这个人物的同情还是厌恶。有一个标语叫“以人为本,珍爱生命”,那“以人为本”是不是就是“珍爱生命”?我觉得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有的观点没有说透,欧洲的人文主义提出的观点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的电视作品都是塑造人性,把每个人塑造成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但是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如果这种观点运用到电视节目的话,可能会产生好节目。90年代有一个系列片“奉行”,当时我们的留学生,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从一下飞机就拍他们学习、就业的过程,一直拍了一年,有一个场景比较好,这个男孩子是一个高干子弟,90年代人们还是比较穷的,到日本去还是比较少的,当时出国的人住得都非常差,他父母的朋友把他接到了之后,说你给父母报个平安吧,拿出手机来,对他说,打三分钟和五分钟的费用是一样的,然后这个男孩子就拿起电话了,看着空空荡荡的屋子说,我这很好,我这什么都有,你们放心吧。这次编导就几

次切入父母朋友的镜头,他父母的朋友有一个动作就在看手表,脸上一种比较焦急的表情,想看打电话打了多少时间了。切入这样的镜头编导不是谴责这个人小气?每个人将心比心,把自己的手机给别人打国际长途肯定是非常贵的,所以对人性要有一种理解,在做这样的节目的话,你就会比较到位、比较深刻。回到我们电视评论节目,我们对人性的一些理解特别关注,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你们的理解可能跟我们的理解不太一样。做一些人物专题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观众对人物是喜欢还是讨厌。观众从来都是喜欢雪中送炭,不喜欢锦上添花,如果有一个很幸运的人,我很难同情他,只会羡慕他,甚至恨他,怎么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我们做节目的时候欠缺一些人性的脆弱面,你表达成功的人物的时候,有一个公式,如果你做人物专题的时候,你的对象是一个名人,你必须要挖掘他生活中挫折和脆弱的一面,这样你才能跟观众沟通。相反你如果报道的是弱势群体,你不要一味地同情他,你要表现出他人性中值得尊敬的一面。也就是说把名人往下拉,把社会弱势群体往上提,这样的话我们都会跟每个人产生沟通和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是比较同情脆弱的人。新闻如果能让人同情的话,肯定能做得更好。

我举个例子吧,就是我们做的《救赎》的节目,在评福建新闻奖的时候,好像是得了三等奖。这个节目当时有点争议,主要是讲了一个杀人犯,杀了出租车司机,但是他的父亲是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题材。最后这个杀人青年的终审判决是枪毙,但是到高院的时候改成了死缓。我个人觉得这跟观众的心理不太能对应,这

样的题材让观众感觉到,父亲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人,儿子杀人就可以不被枪毙。观众也许觉得这人本来是既得利益了,你还要用法律的角度来辩解,所以观众可能有一点隔阂。我看了之后就觉得这个小伙子绝对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讲的话是深思熟虑的,在这样的情况我对人性的理解更深了一些。

其实你做一些人物专访,每个有生活经验的人都可以很快地看出这是什么人,我们能看出他是说真话还是假话,不要一味地为这个人歌功颂德。我看电视最讨厌那种比较虚伪的人。刚才我讲的对成功人士要发掘一些脆弱的地方,对值得同情的人要发掘他值得尊敬的一面,不要把人脸谱化。不光是这样,前面有一档节目叫做《高森林覆盖率下的隐忧》,那个节目既揭露了问题,没有披露对象,又没有人受到伤害,像这样的境界是最好的。这个节目的思路挺好的,其实也是从表面上的成功来挖掘,高森林覆盖率是我们福建的骄傲,但是却能从成功的背后找到生态的隐忧。这就像刚才说的,聪明人的背后挖掘出脆弱的一面。

今天我讲的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果大家有批评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评奖过程中每一个评委有他的新闻理想,不同的新闻理想碰撞才可以达到一个精彩的结果。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阎老师,他给大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他既是评委,对我们节目的现状也非常了解,对好的不好的都有充分的认识,做了很深刻的揭示。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他对这个领域也有研究,今天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