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_唐菊玲

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_唐菊玲

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_唐菊玲
呼吸训练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_唐菊玲

慢阻肺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有什么锻炼技巧吗

慢阻肺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有什么锻炼技巧吗 发表时间:2019-07-16T11:28:48.4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作者:王静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保持适当、适量的运动,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慢阻肺指的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平常会觉得呼吸困难,有的患者还会因为这样保持长期卧床不运动,因为一些患者觉得自己只要稍微进行一点运动就会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的感觉,所以慢慢地很多人觉得慢阻肺患者不能运动。其实,慢阻肺患者是可以运动的,只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就可以对身体起到好的作用,一直处于不运动的状态,人的免疫力也会下降,身体素质会降低,长期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来讲更不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保持适当、适量的运动,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慢阻肺概述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气流一般是受限的,而且会持续性加重,临床研究显示,慢阻肺主要是由于吸烟导致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引起的,虽然慢阻肺是直接影响肺部,但也会对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影响,引起全身性反应。有研究显示,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之间的联系很紧密,当一个人患有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是否出现了慢阻肺。一般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查得出准确的结果。 慢阻肺的死亡率较高,一般出现慢阻肺之后也会伴随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呼吸急促、咳痰、喘息严重,对气道、肺泡以及肺部血管的损伤都很严重,同时还会影响到骨骼、骨骼肌以及心脏等器官,一般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二、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技巧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适当的运动有益身体健康,虽然运动的时候会感觉到呼吸困难,但是只要选择的运动合适,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技巧,慢阻肺患者就不会感觉到太难受。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有以下几种: 第一,散步。散步是很常规的运动形式,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讲,十分适合,在饭后散步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能适当增加慢阻肺患者的肺活量,而且散步的强度也不高,不会让患者觉得劳累。 第二,固定自行车运动。在室内使用固定自行车进行运动也很适合慢阻肺患者,这种运动是一种强度循序渐进增加的运动,强度不会太大,而且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运动的强度,如果感觉到呼吸急促,呼吸比较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来休息,每天增加一点运动量,可以适当地提高患者的运动水平,有益于身体健康。 第三,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广泛普及的运动,强度不大,属于有氧运动,可以运动的时间较长,而且在运动的时候本身就会对人的呼吸进行锻炼。太极拳采用的是深而且缓慢的呼吸方法,在有氧状态下可以保持身体内不缺氧,所以太极拳很好地迎合了慢阻肺患者的需求,长时间慢速运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减少不适现象。 第四,适当的呼吸锻炼。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呼吸比较困难的患者,在静止的状态下可以随时进行呼吸锻炼,比如腹式呼吸、吹笛式呼吸、呼吸操等,都可以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锻炼。以吹笛式呼吸为例,这种呼吸方法需要患者找到一个舒适的状态,放松身体,嘴部保持闭合状态,然后用鼻子缓慢地呼吸,撅起嘴部假装在吹口哨或吹蜡烛,并且要保持呼气的时间比吸气的时间长。吹笛呼吸是慢阻肺患者进行呼吸练习时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减缓慢阻肺患者的呼吸不顺畅的现象,让肺部的气体逐渐排出,吹笛呼吸适合每天坚持锻炼。 第五,进行朗读、歌唱训练。朗读和歌唱可以对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进行锻炼,而且朗读与歌唱也会让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有益身心健康。在朗读或者歌唱的时候,人应该要保持放松的状态,让呼吸保持在一个均衡的频率上,使胸肌和腹肌保持有节奏地扩张和收缩,增加肺活量的同时,改善呼吸系统的新陈代谢功能,对于调节患者的肺部功能有很大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比正常人要弱一些,常有呼吸不畅的现象。为了对这种现象进行缓解,慢阻肺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每天坚持锻炼,选择散步、太极拳、呼吸训练等方式,适当进行运动,保持合理的运动强度,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

肺气肿患者的呼吸锻炼方法

肺气肿患者的呼吸锻炼方法 [目的] 1、可以有效的改善肺通气量,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 2、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对体力活动的适应性,缓解气短、气急症状。[适应症] 明显肺气肿期的患者 [操作方法] 1、腹式呼吸运动(见图1.8.1) 预备姿势:坐位或站位,一手置于腹部。 动作:(1)经鼻吸气,横膈下降,腹部逐渐鼓起,(2)经口吹气,横膈上升,腹部收缩,用于轻压腹部。重复6—8次。 2、两手压胸呼吸运动(见图1.8.2) 预备姿势:坐位,两时屈曲,两手置于胸部。 动作:(1)两肩后张,微微扩胸同时吸气;(2)上体稍前倾,两手轻轻压胸,帮助胸廓缩小,同时呼气。重复6—8次,休息片刻,再进行下一个动作。 图1.8.1 腹式呼吸运动图1.8.2 两手压胸呼吸运动 3、含胸呼吸运动(见图1.8.3) 预备姿势:坐位,两肘屈曲,两手置于胸部。 动作:(1)经鼻吸气,同时两肘后张扩胸;(2)经口吹气,同时两肘置胸前轻压胸部,含胸,呼气后休息片刻,重复6—8次。 4、体侧屈呼吸运动(见图1.8.4) 预备姿势: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动作:(1)上体向右侧屈,右臂下垂,左臂屈曲上提同时呼气;(2)上体摆正,还原成预备姿势同时吸气。(3)一(4)同(1)一(2),但上体向左侧屈。呼气时用小口吹气。左右交替各4—6次。

图1.8.3 含胸呼吸运动图1.8.4 体侧屈呼吸运动 5、抱膝呼吸运动(见图1.8.5) 预备姿势: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动作:(1)两臂外展同时吸气;(2)右腿屈曲提起,上体前倾,两手抱右膝同时呼气。(3)一(4)同(1)一(2),但抱左膝呼气。左右交替各6—8次。 6、转体呼吸运动(见图1.8.6) 预备姿势:坐位,两手叉腰。 动作:(1)向右转体,右臂伸直随着右转,两眼看右手同时吸气;(2)还原成预备姿势同时呼气(吹气)。(3)一(4)同(1)一(2),但向左转体呼吸。左右交替各6—8次。休息片刻再做下一节。 图1.8.5 抱膝呼吸运动图1.8.6 转体呼吸运动 7、抱胸呼吸运动(见图1.8.7) 预备姿势: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 动作:(1)两臂外展同时吸气;(2)两臂胸前交叉抱胸,帮助胸廓收缩同时呼气。呼气后体息片刻。重复6—8次。 8、下蹲抱膝呼吸运动(见图1.8.8) 预备姿势:站位,两脚并拢* 动作:(1)两臂外展,展腰同时吸气,(2)下蹲,上体前倾,两手抱膝,膝尽量贴胸同时呼气,呼气后休息片刻。重复6—8次。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1-18T11:37:06.22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10期作者:陈静 [导读] 綦江区三江街道卫生院正确指导COPD患者坚持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对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綦江区三江街道卫生院(401431)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指导2014年1月―2014年9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严密观察患者锻炼前后生命体征、缺氧、呼吸疲劳等临床症状,观察患者掌握呼吸功能锻炼方法是否正确及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经过呼吸功能锻炼后缺氧状况、呼吸疲劳状况及肺功能均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而且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结论:正确指导COPD患者坚持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对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锻炼 一、绪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1]。COPD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病程长,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多伴有心理、行为、性格、精神上的改变[2],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并且也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我院内科针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认真指导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呼吸功能锻炼,使患者尽早地、最大范围地改善肺部功能和缺氧症状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选择在2014年1月―2014年9月对我院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入院时给每位患者发放一张呼吸功能锻炼评分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呼吸功能锻炼前后进行调查,待出院时进行测试评比。 2.2 研究方法经过临床、影象学及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经治疗处于康复期后,对照组每天进行患者四肢主动运动锻炼。实验组在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同时,每天增加呼吸肌锻炼、吸氧、全身运动以及康复指导和营养指导治疗。通过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的资料,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 2.3 观察标准临床观察患者发绀情况、膈肌活动度,肺功能恢复效果。患者知识掌握情况、主动程度、功能恢复效果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10个问题,让患者能复述呼吸功能锻炼的知识与技能,每个问题均有3个答案: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别得分10、9、8分。在出院前给予两组问卷评价测试: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69分及以下为差。 2.4临床护理方法 2.4.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1 )恐惧心理:由于长期患病,一运动就呼吸困难、哮喘,患者一听到“锻炼”二字就害怕,他们害怕发病,害怕此种锻炼方法会产生副作用。老年人适应能力减退,任何改变在短期内都较难适应,当患者接受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时,尽管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但仍有一些患者难以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 (2)悲观消极心理:因反复多次住院,久病不愈,又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认为自己的病治不好,活着会给家人带来经济及精神上的负担,对康复锻炼不感兴趣,认为用什么方法也无济于事。 (3)求治愿望迫切心理:均为病程短的患者,由于怕衰老,怕生病,求医心情迫切,当听说呼吸功能方法效果好,无痛苦时,便迫不及待地想进行锻炼。有的患者甚至认为锻炼2-3周就能痊愈,产生了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其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悲观情绪,常常锻炼过量,产生不良影响。 (4)孤独猜疑心理:因患者性格固执、任性,尤其当疾病长期缠身时,失去日常的正常交往,有的甚至整日卧床不起,久而久之,由孤独自卑变为猜疑,患上抑郁病、焦虑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对生活失去兴趣,对任何运动均失去动力,对呼吸功能锻炼没有兴趣,即使勉强学会锻炼,常常因为没有效果而产生疑虑,放弃锻炼。还有个别患者甚至怀疑医务人员是在他们身上做试验,故而不愿接受,甚至拒绝进行锻炼。 2.4.2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包括腹式呼吸法、缩唇呼气法、体位引流排痰技巧、横膈式呼吸法、呼吸体操等。 2.4.3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常因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损害,痰液积聚在支气管腔,阻塞气道;另一方面痰液的积聚也可促进细菌的继发感染,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方法是指导患者有效排痰。患者如痰多黏稠、难以咳出,应适当多喝水。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咳嗽时,取坐位,头略前倾,双肩放松,屈膝,前臂垫枕,如能使双足着地最好,可有利于胸腔的扩展,增加咳痰的有效性。咳痰后患者应进行放松性深呼吸,并采取舒适体位充分休息。也可以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增强纤毛活动能力,稀释痰液。在雾化呼入时,指导患者重复做深吸气,屏气5~10s后再做深呼气动作,直至雾化液吸完。协助患者慢慢翻身,有节律地叩拍背部。方法:手指并拢呈空心状,然后自下而上,由边缘向中央叩拍,使气管壁的痰栓脱落,结合病人的咳嗽,让痰液充分咳出。 2.4.4 氧疗的护理 (1)氧疗的健康宣教:使用氧气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 5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要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因为长时间高浓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的影响

慢阻肺是一种多发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随着神经康复、骨科康复的发展,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有效性不断被临床实践证明[1]。本研究在慢阻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呼吸功能锻炼,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福鼎市医院呼吸科就诊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平均(66±9)岁;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年龄平均(65±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阻肺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 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结缔组织病、肝炎、严重心、肝、肾疾病。②合并其它肺部疾病或伴有病毒感染。③不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④行走不便。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①长期家庭氧疗,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0~2.0)L/min,吸氧时间(10~15)h/d。②支气管舒张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别选择短、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及短、长效抗胆碱能药物。③祛痰药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3次;羧甲司坦0.5g,每日3次N-乙酰半胱氨酸0.2g,每日3次。④糖皮质激素,对高风险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制剂。 实验组加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对抗阻力呼吸锻炼。①腹式呼吸:放松,双手轻按腹部,吸气时腹部放松,使腹部逐渐膨出,同时将口闭拢,让空气至鼻逐渐吸入,稍憋气后慢呼出;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逐渐下陷,使气体逐渐经口缓慢呼出。每日训练2~3次,每次10~15min。②缩唇呼吸:取坐位、立位或卧位,调整呼吸,用鼻吸气,并将嘴唇缩成鱼嘴状或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每日练习5min。③对抗阻力呼吸锻炼:选容积800~1000mL的气球,先深吸气后含住气球,呼气时自己收拢嘴唇,尽量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内,每日4次,每次10min。 3 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采用德国康讯肺功能测定仪进行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1秒率(FEV1/FVC)测定。 呼吸困难评价: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0级:除非剧烈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1级:当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2级: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步行得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3级:在平地上步行100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4级:明显的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当穿脱衣服时气短。 6min步行试验:按照美国胸科协会(ATS)制订的“6min步行指南”进行测试。告知受试者在安静及空气流通的约30米的走廊上来回行走,试验前先让受试者熟悉测试方法和环境,了解测试目的,然后嘱其尽可能快地行走,必要时可自行调整速度(慢下来或稍作停歇),在6min内完成步行最远距离。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2009年新开发的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中文版量表。检查肺功能后当天内完成问卷。 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采用无锡市尚沃医疗公司生产的纳库仑一氧化氮分析仪。主要检测指标FeNO (ppb,1ppb=1%109mol/L)。要求检查前1h内无剧烈体力运动、主动或接受被动吸烟。检查前2h内禁食富含氮的食物(如香肠、动物内脏、莴苣和菠菜等)、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脱落10例。实验组7例,对照组3例。两组6min步行距离、FEV1占预计值、FEV1/FVC比较见表1。表1 两组6min步行距离、FEV1占预计值、FEV1/FVC比较 (x±s)组别n 6min步行距离(米)FEV1占预计值(%)FEV1/FVC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7228±65.2237±63.952.3±9.663.4±8.052.6±9.853.4±9.5实验组33225±61.0307±63.0△52.5±9.069.8±7.1△52.2±9.658.6±10△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FeNO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CAT评分、FeNO比较 (x±s) 组别n 呼吸困难程度(分)CAT评分(分)FeNO(ppb)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71.13±0.541.15±0.5620.3±5.918.0±7.232.6±8.426.3±9.5*实验组371.10±0.571.08±0.59△22.5±6.413.0±7.3△32.2±9.122.6±7.8△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5 讨 论 慢阻肺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伴有许多肺外表现[2],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慢阻肺往往存在合并症,治疗中必须尽可能减少治疗的副作用,这在COPD 的治疗中尤其具有挑战性。近些年来,康复医学的发展给慢阻肺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Troosters等[3]学者认为慢阻肺患者早期开始且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可使其受益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呼吸功能锻炼更有益于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 aey D,Maltais F.Role of peripheral muscle function in rehabilitation[M].London:Pulmonary Rehabilitation,2005:80-90. [2] B linderman CD,Homel P,Billings JA,et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的影响 张 冰,郑宏宗,吴正琮,谢建春,倪孔守,敖日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呼吸内科,福建 福鼎 355200) [中图分类号]R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35-02[摘 要]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行6个月的呼吸功能锻炼。结果: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CAT评分、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呼吸功能锻炼

慢阻肺康复的运动和呼吸疗法

慢阻肺康复的运动和呼吸疗法 呼吸,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可是,对于很多慢阻肺患者来说,能够平静而自由地呼吸,已经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因为一旦患上慢阻肺,病情就很难逆转,很多患者最终都发展成为肺心病、呼吸衰竭…… 但这并不意味着患了这种病只能“坐以待毙”,积极的运动康复,配合科学的呼吸训练、家庭氧疗,完全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的病情。 运动康复 慢阻肺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式、锻炼强度以及锻炼时间;运动量宜从小开始,量力而行,逐渐增强运动耐受能力。 在开始锻炼时,以慢步行走为主,以不出现气短为度。每次坚持5~10分钟,每日4~5次。逐渐适应后,可将锻炼时间延长至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锻炼方式也可逐渐过渡到慢跑、登梯、踏车、家务、太极拳、广播体操、呼吸操、气功等。 运动康复重在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心肺对日常活动的负荷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呼吸训练 卧式呼吸操主要是通过胸部扩展、肺部呼吸来改善和增强肺功能。方法如下: (1)仰卧,两手握拳在肘关节处屈伸5—10次,平静深呼吸5—10次。 (2)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两腿交替在膝关节处屈伸5—10次。 (3)两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做5—10次。 (4)口哨式呼气:先用鼻吸气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状用力呼气,做5—10次。 进行以上卧位锻炼一段时间后,也可选取坐位或立位进行。注意:每次从(1)到(4)按顺序做完,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分宅中完成。身体要自然

放松,不要屏气、换气过度。 腹式呼吸锻炼慢阻肺患者由于病情进展和胸廓活动的限制,用胸部呼吸会非常吃力,常常会因通气量不足而造成缺氧。进行腹式呼吸练习的目的,在于让患者学会用腹肌的运动来增大肺活量,维持良好的呼吸机能。 方法: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放于腹部,感知腹部的隆起;一手放于胸前,限制胸部的扩张。吸气时将腹部徐徐隆起,尽量保持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左右,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 氧疗 随着很多便携式供氧装置的面世和家庭用氧源的发展,慢阻肺患者得以在家中进行氧疗。通过这种方式,可减少反复住院次数,增强心肺功能,延长患者生命。 晚期慢阻肺患者出现缺氧的特征性表现是上楼、排便等活动后,或重症患者平时即可出现口周、手指和脚趾末端紫绀(即比正常人颜色发青),此时可安排氧疗。 一般患者在活动时或活动后即应吸氧,以保持手指末端红润1小时为佳。重症患者每日使用氧气应超过15小时。但须注意,吸入的氧浓度不应太大,如吸氧装置上标有氧流量,调至1~2升/分钟即可;若无此标识,可将吸氧管末端对着手背感觉到微风吹过时即可。患者在入睡或锻炼时应增加1升/分钟的氧流量,以避免缺氧。

慢阻肺患者中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分析

慢阻肺患者中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04T11:15:04.790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6期作者:袁媛 [导读] 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的功能恢复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提高。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211800 【摘要】目的慢肺阻患者中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2018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呼吸、运动、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试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的功能恢复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慢肺阻;饮食护理;呼吸功能锻炼 慢阻肺别称叫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易发人群为老年人。普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气短、咳嗽、贪多、胸闷。此外,慢阻肺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虽然不会像心脏病易发生猝死,但会对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如果是中年青,会影响正常工作,身体会呈现疲惫,睡眠不好。而老年人,会因为年龄问题,身体机能开始下降,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同时减弱,食欲不佳,会引起营养不良,所以患有慢肺阻的患者除了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医治外,也可在饮食护理的基础之上联合呼吸功能方面的锻炼,改善自身呼吸功能。针对慢阻肺患者中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的锻炼的应用价值,在2017年7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肺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收治的60例慢肺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8月,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其中试验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为(55.7±14.3)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39-74岁,平均年龄为(56.9±15.8)岁;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方面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定期为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检测患者各项指标,保持患者身体处于安全状态。 试验组:常规护理+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常规护理同对照组,饮食护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⑴补肺气:多食鸡肉、山药、陈皮、大枣类,饮食中不可吃生冷、刺激性食物;⑵健脾补肺:多食桂圆、人参、蜂蜜、猪肺、山药等,饮食中不可吃油腻、海鲜、难消化等食物;⑶祛痰止咳、补益肺肾:多食黑芝麻、紫河车、阿胶、木耳、百合等,饮食中不可吃耗气、过咸、生冷等食物;⑷气阴双补、纳气平缓:多食生地黄、枸杞、甲鱼、蛤蜊、陈皮等,饮食中不可吃肥甘厚味、过咸、生冷辛辣食物,此外在饮食护理的过程中注意烟酒的摄入,最好是直接戒掉。呼吸锻炼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⑴缩唇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子吸气,嘴巴呈口哨状,注意呼吸时腹部的收缩; ⑵腹式呼吸:患者以坐姿、站姿或是平卧的方式,进行鼻子的慢慢吸气,双膝呈半屈状态,手部放在自身胸部以上位置与腹部位置,进行呼吸时,胸部与腹部位置的手会有上下抬起的感觉;⑶降低耗氧:患者在进行行动锻炼时,告知患者距离不要太长,以此降低耗氧量;⑷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在日常锻炼中加入扩胸、转体、哑铃等动作,锻炼呼吸功能;⑸运动减轻气喘:患者在进行身体部位运动时,可以做肋间、提肩运动,用正确合理的运动方式减轻气喘,不过以上患者所做的运动项目,每天一个小时足以,不宜过长。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慢肺阻患者护理后的呼吸、运动、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呼吸评分标准:护理后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的呼吸困难量表进行评分;运动评分标准:30s蹲起试验+30s前臂弯曲试验+60s腹部护理,三项指标进行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标准按照生活量表QQL-100对各项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的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所得的所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使用x2 检验,用t检验(±s),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呼吸、运动、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试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细见表1。 3 结论 慢阻肺这类疾病常在临床中见到,其死亡率、发病率也是呈现出每年递增的形式,患者一旦患有这类疾病,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人带来负担,遵循医院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疾病【3】。随着人们自身健康意识的加强,在平时的饮食护理中或是身体功能锻炼中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与方式,以此来减缓因疾病给自身带来的困扰。而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还在呼吸功能锻炼后,配合相应运动方式使其胸廓得到了充分的抗张,是患者的呼吸、互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的是不同的护理方式,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呼吸、活动、生活质量的评分比较中,试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7-16T16:13:19.8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6期作者:徐非凡冷眉周佩夏(通讯作者) [导读]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 266021)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慢阻肺缓解期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的呼吸功能锻炼后,干预组各项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 【关键词】慢阻肺;肺功能;呼吸锻炼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325-02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患者心肺功能下降,运动受限,不能完成以往身体健康时所能完成的工作和运动,生活质量下降[1]。据WHO估计,在未来几年中,COPD将取代肺结核和呼吸道感染,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中致死和致残的第一大原因,居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5位[2]。因此,做好慢阻肺的防治工作具有重大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住院的60例患者,男43例,女17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及缓解期诊断标准,自愿参加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接受呼吸功能锻炼。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由责任护士负责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下是常见的一些呼吸锻炼的方法: 1.2.1缩唇呼吸患者可取坐位、立位或卧位,缓慢呼吸,然后用鼻吸气,通过半闭的口唇慢慢呼气5~7秒,每次练习5~10min,每天练习2~3次。 1.2.2腹式呼吸选择舒适体位,双手放于肋弓下,轻按腹部,用鼻吸气,吸气时腹部向外隆起,屏气1~2s后缓慢呼出气体,呼气时腹部逐渐回缩,练习初期,每次10~15min,一天2次。后期掌握熟练后,可适当增加次数,延长时间。 1.2.3呼吸吐纳功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气,用意念导入下丹田,以补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以鼻吸气,同时小腹圆起,将口唇缩成口哨状,缓缓呼气,同时小腹收回,要做到呼吸均匀细缓。(1)站立式: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曲,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首先,开口吐出体内浊气,自鼻中吸入清气、呼气、吸气做5个循环。(2)端坐式:平坐于凳上,双手自然放于双膝,首先开口吐出体内浊气,自鼻中吸入清气,呼气、吸气做5个循环。(3)背阔式:双肩同时向后拉伸,双手抬起,掌心向上,肩胛部同时有挤压感。呼气、吸气做5个循环。(4)提拉式:胳膊向两侧平伸,掌心向上,双手轻轻放在肩部,两肘部同时朝前向上提起时呼气,放下时呼气。做3个循环。(5)展屏式:胳膊向两侧平伸,掌心向上,拇指与食指相对,将手臂向上抬起时吸气,平展时呼气,做5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方法 在肺功能检测指标中我们选择与慢阻肺相关的一些指标来进行比较和统计,如: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数据采用SPSS10.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接受呼吸功能锻炼的30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经6个月的治疗后相关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由于目前社会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慢阻肺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但在治疗上并无高效药物可延缓肺功能的下降,因此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经过呼吸功能锻炼后肺功能的相关指标均有很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呼吸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慢阻肺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从而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锻炼是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指导以及监督患者长期坚持呼吸功能锻炼是护理工作上必不可少的,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17. [2]周玉兰,刘枢晓,查云,等.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

慢阻肺病人如何进行自我锻炼

慢阻肺患者的自我锻炼包括了呼吸运动锻炼和运动锻炼。 进行功能性锻炼 功能性锻炼着重加强呼吸系统的肺部功能的锻炼。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最佳途径。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支气管痉挛和感染就会持续存在或加重,所以咳嗽是排痰的最有效手段。有些患者因咳嗽会带来气急等不适甚至痛楚,因此强忍不咳或浅咳辄止,甚至用药止咳,这是十分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药物也会无济于事的。所以要训练有效地咳嗽。 方法是:将两手臂屈曲放在两侧胸臂下部内收加压,同时腹肌用力收缩,躯干略向前倾,深吸气后屏气片刻,再用力咳嗽,这样很容易将痰液排除口外。艾红艳医生称在练咳嗽的同时,还应该练习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的上下运动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的呼吸。呼吸时,全身放松,气沉丹田,长呼深吸。用鼻吸气,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嘴作吹口哨形,呼气时瘪肚子。细呼深吸,呼比吸长。用鼻吸气的目的,是使吸入的气体加温、湿润、过滤,从而减少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作吹口哨的口型呼气,能减少下呼吸道压力递减的速度,相对增加了气道内压,从而能克服气道阻力以增加肺的通气量。腹式呼吸较胸式呼吸深缓,能促使膈肌和腹肌运动,使胸腔容积得到最大范围的扩展和收缩,增加了支气管腔内的压力,扩宽了支气管管径,增强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从而改善缺氧症状,使呼吸舒畅。 有规律地步行或做其他运动 由于慢阻肺可能带来四肢无力、身体消瘦、体能下降的后果,所以患者为避免急性发作,在缓解期可适当做有氧锻炼。秋冬季节早晨空气里氧气少,不适合慢阻肺患者运动;下午两三点钟到傍晚落日前去空气新鲜的公园散步、遛弯比较合适,这段时间空气中氧气最浓。还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肺康复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地增强体能、提高心肺功能。推荐慢阻肺患者的运动锻炼方式有以下几种:步行锻炼 方法简便,可以选用。步行的速度可根据病人的心功能情况而定,慢速每分钟60~80步,中速每分钟80~100步,快速每分钟100~120步。步行中可结合上肢扩胸式辅助动作,以增加效果。目前多采用12分钟行走试验,即受试者在12分钟内做最大努力,平地行走的最长距离。随着全身活动量的增加,12分钟平地行走距离增加。试验时根据病人主观感觉呼吸困难与心悸的程度,结合呼吸频率、心率、肺通气量等客观指标确定锻炼强度。疗效的评定主要根据12分钟行走距离以及锻炼前后呼吸、心率的变化。 登楼梯 登楼梯运动配合呼吸训练也是一种运动锻炼方式,先用鼻吸气,然后缩小口唇呼气,每登2级阶梯呼吸一次。 骑三轮车 骑轻便三轮车,并携带氧气瓶吸氧;可保持舒适的胸部前倾体位,有利于呼吸及锻炼肌力。 游泳锻炼 对病情轻、体质好的病人,提倡在夏季做游泳锻炼,既可增加耐寒能力,又可增进全身体力,改善呼吸功能。 朗读和歌唱、笑口常开,也是一种轻松简单的锻炼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高声歌唱和朗诵,对身心健康都十分有益。唱歌或朗诵,都能使人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心情愉悦,使疲劳消除。同时,高声歌唱和朗诵,还能使呼吸功能得到极好的锻炼。人在引吭高歌或大声朗诵时,胸肌和腹肌均得到有节奏的扩张和收缩,加大了膈肌的活动范围,增大了肺活量,从而改善和促进了呼吸系统的新陈代谢,增强和调节肺部功能。 尽情欢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是身心欢愉的反映,也是一种有益的身心健康运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寻找开心的事,多看喜剧、小品和幽默作品,让自己笑口常开。尽情欢笑不仅能消除紧张情绪,解除疲劳,而且能缓解喘息,解除病痛。有时大笑之后能涕泪纵横,将消化道中的痰液排出。自然在吃东西时或在冷空气环境中,应该防止大笑,不然易将异物或冷空气吸入气管引起呛咳,反会堵塞刺激支气管,使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那就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了。

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阻肺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阻肺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2-02T15:21:13.5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姚顺敏于浩 [导读] 呼吸肌功能训练可改善稳定期 COPD 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550018)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自2016年8月开展肺康复治疗以来收治的慢阻肺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吸入药物指导治疗,治疗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经治疗后评价效果。结果:治疗组(呼吸功能训练)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FEV1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呼吸肌;肺康复;呼吸操 呼吸困难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来越高。预计到2020年,该病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病因及第4位社会经济负担[1]。目前COPD急性期的治疗已经引起病人及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而康复期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病人的肺功能呈进展性损害。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出:中重度COPD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入肺康复治疗,并提出每一期的患者都能从肺康复中获益,特别是II-IV 期(根据GOLD推荐的COPD严重程度分级标准)的患者[2]。因而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干预对于 COP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的疗效。我科自2016年8月建立呼吸疾病康复中心以来,采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康复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89例,符合2007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中稳定期COPD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8.2岁,对照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8岁,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听力障碍,不能配合治疗;②合并哮喘、肺癌等肺部疾病,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③不能完成随访者。 1.2研究方法: 1.2.1 教育人员组成及培训方法:医院成立慢阻肺康复治疗指导小组, 小组人员经过专门训练, 熟练掌握慢阻肺康复治疗知识及健康教育技巧。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进行健康评估,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锻炼计划。治疗组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处于稳定阶段,即对其一对一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教育培训, 直至其完全掌握并适应;嘱患者自行坚持锻炼,出院后经常电话随访, 咨询锻炼情况, 给予病情指导, 每周随访一次, 锻炼时间6个月以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药物指导治疗,每周随访一次,随访6个月。 1.2.2 呼吸肌锻炼方法 1.2.2.1 缩唇呼吸:经鼻缓慢吸气并尽力应用膈肌的力量,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 :2 或1 :3,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适度的标准为呼出气流可将距离口唇15~20 cm处的蜡烛火焰吹至倾斜,每天进行2~3次,每次20~30min。 1.2.2.2 腹式呼吸:采用卧、坐、立位练习, 以吸鼓呼缩的方式, 一手放于胸前, 一手放于腹部, 胸部尽量保持不动, 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 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将腹部鼓起, 同时要注意吸气要用鼻深吸气, 呼气时则缩唇缓慢呼气, 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1 ~ 2倍。5 min/次, 渐增加至10 ~ 15 min/次, 2~ 3 次/d 。同时可结合缩唇呼吸。 1.2.2.3 呼吸操:分卧、立、坐3种姿式进行, 分述如下:①卧式呼吸操:仰卧于床, 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 8 次, 屈肘时吸气, 伸肘时呼气(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 ~ 8 次;两臂交替平伸4 ~ 8 次, 伸举时吸气, 复原时呼气(伸吸复呼);双腿屈膝, 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 复原时呼气, 4 ~ 8 次;缩唇深呼吸, 4 ~ 8 次或/及腹式呼吸4 ~ 8 次。②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 肘关节屈伸4 ~ 8 次, 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 ~ 8 次;展臂吸气, 抱胸呼气, 4 ~ 8 次;双膝交替屈伸4 ~ 8 次, 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 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 ~ 8 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 上身左右旋转4 ~ 8 次, 旋吸复呼。③立式呼吸操:站立位,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叉腰呼吸4 ~ 8 次;一手搭同肩, 一手平伸旋转上身, 左右交替4 ~ 8 次, 旋呼复吸;双手放于肋缘吸气, 压胸时呼气4 ~ 8 次;双手叉腰, 交替单腿抬高4 ~ 8 次, 抬吸复呼;缩唇腹式呼吸4 ~8 次;双手搭肩, 旋转上身4 ~ 8 次, 旋呼复吸;展臂吸气, 抱胸呼气4 ~ 8 次;双腿交替外展4 ~ 8 次, 展吸复呼;隆腹深吸气, 弯腰缩腹呼气4 ~8 次[ 3] 。锻炼时, 量力而行, 以患者自己觉得稍累而无呼吸困难为度。心率较平稳时增加, 呼吸频次<20 次/min , 冬天户外锻炼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加重病情。 1.2.3 效果评定方法:经治疗6个月后观察以下指标:①呼吸困难评分:采用mMRC呼吸困难问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因严重呼吸困难明显不能离开房间或者穿脱衣服时气短明显定为4分;在平地上步行100 m左右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喘气定为3分;因呼吸困难,平地行走时比同龄人慢或者需要停下来休息定为 2 分;当快走或上缓坡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定为 1 分;一般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定为0分。②肺功能气流阻塞情况 FEV1%;③运动能力 6min 步行距离。 1.2.4 注意事项要掌握运动强度,在呼吸训练过程中如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COPD急性加重以及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不能继续接受训练的,应当停止训练,运动前后注意休息,冬天及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1.2.5 统计学方法: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工具为Microsoft Excel 2007(FTEST、TTEST),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 ±s)表示。若P < 0.05,即表明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6个月后,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明,肺功能FEV1%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表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