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3月月考历

史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曾经写到:“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文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主要是指

A.外来商品受到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西方各国要求自由平等通商被拒绝

C.清王朝恪守朝贡贸易体制

D.清政府厉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2.“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

B.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

C.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3.范喜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农夫。他可能使用过的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是( )

A.铁锄

B.曲辕犁

C.翻车

D.棉布

4.《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卖买”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5.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表明

A.唐代四民界限模糊

B.唐代商品经济繁荣

C.宋代小农经济衰落

D.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6.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B.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7.《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8.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

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9.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由此可见在唐代

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门

B.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

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

D.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

10.据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 B.官僚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C.中原人口南迁逐步开发江南 D.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11.1929年到1933年,中国垦业银行、中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新华商业银行、中国农工银行、东莱银行等众多银行纷纷自北京、天津等地迁至上海。这反映出

A.日本入侵京津冲击当地金融业 B.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巩固

C.经济危机促进金融业战略调整 D.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

12.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

①挽救民族危机②振兴民族产业

③建立完整工业体系④抢占国际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观点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

B.该观点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C.该观点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该观点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4.19世纪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地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1890年创建两湖书院(黄兴毕业于此),1896年开始编练湖北新军。这表明张之洞

A.支持孙中山革命运动 B.赞同维新变法运动

C.顽固手段维护清统治 D.顺应潮流推行政策

15.下表是192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部分)(数据整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此表说明

时间岁出总额(万元)军费支出占百分比债务支出占百分比经济建设占百分比

教育支出占百分比

1928年49700 49.7 33.3 0.6 1.5

1929年61875 42.9 33.4 0.4 2.6

1930年71200 43.8 39 0.2

2.0

A.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

C.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

D.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

16.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

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至25%。这体现了()

A.日本侵华影响西方在华经济 B.北伐战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C.西方各国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逐步收回

17.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

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C.兴办实业热潮逐渐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18.孙中山先生在青年时期曾上书李鸿章,赞赏李鸿章等洋务派“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

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

已后先辉映矣”。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社会有识之士认可洋务运动 B.孙中山肯定洋务运动全面改革

C.洋务派的活动引发社会变革 D.中国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19.外国棉纱“初时只销售于九江、南昌、广信、饶州,继至吉安、临江、抚州、建昌,今

年(1898年)遍及瑞州、袁州、赣州、宁都、南安等处,通省皆已流通,价值不下一千万

两。从前妇女手纺之纱,(至此)几乎无人过问”。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手工纺纱业繁荣 B.中国自然经济没有发生变化

C.洋纱在中国内地市场畅销 D.民族纺纱业发展得极其缓慢

20.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

易()

A.改变了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2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然而在1992年,广东人仍然担心来自北京的黄灯和红灯,他们亟想看到绿灯信号。1992年广东看到的第一个绿灯信号是()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2.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3.《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第1版收录“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至1996年第3版增加收录的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2012年第6版增加收录的有“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24.1964年开始,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反映出当时

A.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B.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C.战争思维成为主导 D.“左”倾错误开始出现

25.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小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小到23种。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

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

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

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26.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论讨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转移了党的工作重心

27.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中共十四大之后 D.改革开放初期

28.依据下图判断,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9.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30.下表反映中国1953—196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其中1963—1965年增长速度较快主要是

A.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简答题(40分)

31.(13分)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图表。

阅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中ACD代表的经济成分及AD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图表中D所示的划线段a~b处经济状况的影响。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针对18世纪的英国市场机制究竟发挥多大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史学界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两种解释都承认18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市场经济,商品价格最终由供需关系决定。其分歧在于市场竞争在多大程度上是完美的,该在何种程度上实行自由的市场竞争。一种解释认为: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应当归结于工业革命前18世纪形成的比较完善的自由竞争机制,与之相伴的还有稳步扩展的市场,以及所提供的创新平台。第二种解释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工业革命,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以众多英国人变为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这一事实为例,第二种解释认为没有政府的合谋协作是不可能想象的。

评论材料中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原因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3.【改编】(14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百年巨商》

材料四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一枚炸弹在先施公司东南角爆炸,炸死炸伤职员、顾客、行人近千人,先施公司损失惨重;上海沦陷后,先施公司受到日军强制管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先施公司受此影响,元气大伤,资金枯竭。

新中国成立后,先施上海百货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国营上海时装公司。先施公司本部经营重心移至香港,存续至今,并于1993年重返上海南京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4))据材料四分析影响先施公司发展的因素。(3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前朝,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点,而使得中国出现贸易顺差,这是双方平等贸易的产物,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前,中西方属于自由平等贸易,故B项错误;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以彰显天朝大国的风范,故C项正确;清朝“海禁”:清朝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实力,只有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最多只是给外国商人造成一些不方便而已,并没有影响贸易额,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朝贡贸易体制

2.D

【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治理国家,诸子百家提出的是治国理念,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士人从商”,明清时期政府对商业的发展不采取鼓励政策,并通过对商人的盘剥,抑制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故C项错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取自《孟子》,体现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豁达态度,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

3.A

【解析】

试题分析:曲辕犁出现于唐朝,翻车发明于汉代,棉布在元明以后才成为纺织原料,所以这些都不可能是战国时期的范喜良所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有了铁制工具,所以他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只能是铁锄,故选A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4.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A项反映的是农业生产,C项反映的是生产力发展,小农经济形成取代了之前的井田制,D项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贡献,这些都是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B项反映的是各个阶层都为国家服务,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的形成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读书考试的社会范围扩大到农、工、商贾之家,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科举制

6.A

【解析】

试题分析:明初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民间,影响到政府的经济政策,最终政府通过颁布法律确立了白银货币化,故A项正确;贵重金属被政府禁止流通,而非短缺,导致宝钞贬值,故项错误;货币改革是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故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

③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

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尤其如此。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规模小、水平低、条件简陋,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内容说明了明清时期“士”与“商”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四民秩序的一个重大变革,答案选D,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明清社会的实际状态。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的影响

【名师点睛】材料考查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所起的推动的作用。明清时代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全新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是对此现象的反映,判断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标志是看材料中是否有雇佣关系的存在。

9.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工部为当时掌管各项工程的中央机关,而工部又是尚书省的下属部门;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显示官营手工

业与民营手工业的比较,无从得知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分工合作,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主管具体事务,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和成熟的标志。

1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墓葬品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材料表明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这与当时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南迁开发江南密切相关。A、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经济中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中心的南移?中原人口南迁开发江南

【名师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生产模式——精耕细作;③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11.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之;C项并非材料现象的原因,根据材料更无法看出“战略调整”的意思;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众多银行金融机构迁入上海,既是上海在金融方面相对于经济地区的优势条件所致,也进一步加强了其金融巾心地位。所以答案选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可见包含有①挽救民族危机②振兴民族产业③建立完整工业体系④抢占国际市场,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

1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洋务运动是清王朝推行的,内容是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但出卖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其目的是镇压人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清政府实行的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内容的一场自救运动;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C、D说法错误。材料对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的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1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分析材料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在武汉地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编练湖北新军”可以看出,清朝末年开始推行一些顺应世界潮流的政策。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

起·顺应潮流推行政策

1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没有揭示债务与列强的关系,所以不能得出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结论;结合所学,1928—1930年正是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经济出现第三次建设高潮,所以B说法错误。由材料来看教育支出比例不大,所以C不符合题意。当时军费开支一方面用于军阀混战,另一方面是镇压红军,所以选D。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至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逐步收回,与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有关,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国民政府改订新约

1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883年,“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报道反映了兴办实业热潮逐渐掀起,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表现

【名师点睛】本题实质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的常考点之一。此外,对学生的阅读、概括、归纳能力要求较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18.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育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后先辉映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社会有识之士认可洋务运动,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今年(1898年)遍及瑞州、袁州、赣州、宁都、南安等处,通省皆已流通,价值不下一千万两。从前妇女手纺之纱,(至此)几乎无人过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洋纱在中国内地市场畅销。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

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属于备考重点知识之一。其影响有:1、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 2、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影响

21.D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1984年10月涉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10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与“第一次绿灯信号”不符,故B项错误;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与广东无关,故C项错误;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放人民的思想,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

22.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述现象无法说明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激发,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征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该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故C项错误;“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师点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23.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没有体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阶级斗争,排除AD;公有制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排除B;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现代汉语词典》新经济词汇的不断增加反映了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故C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新经济词汇的增加

【名师点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点:

(1)从试点到推广。

(2)首先在农村,然后到城市。

(3)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即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多有制经济并存格局。

24.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关键信息“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可知,当时的工业建设深刻受到战争思维的影响,C项正确。工业布局、结构与材料信息无关,A、B项错误;建国后“左”倾错误开始出现于50年代的经济建设领域,D项错误。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基本设施建设

2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计划经济的根本改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A项排除。物资价格“双规”现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项排除。依据题干可知,1987年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国家计划性的经济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断下降,即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C项正确。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

2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比较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南方谈话”打破了计划和市场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本题选A。 B项只适合南方谈话;C项和D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

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南方谈话与真理标准问题的相同点

【名师点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帮助了干部和群众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它冲破了“两个凡是”及其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禁锢,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一五计划时期的特点。故选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

【名师点睛】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2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和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的变

化可知,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左”倾错误,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2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50年代末的“左”倾错误导致工农比例失调,而60年代初因中央生产关系的调整,工农比例趋向于平衡,故A项正确;B项“主要原因”说法是错误的,应是“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C 项“优先发展农业”说法错误,应是“优先发展工业”,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是在50年代,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八字方针

30.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1963——1965年工农业生产的增长率比之前有所提高,与6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有关,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于1957年完成,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对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是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交恶,故D项错误。

31.

(1)A:自然经济(小农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3分)AD之间的关系:自然经济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瓦解自然经济。(4)

(2)a~b处经济状况的影响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运动兴起(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兴起,有利于民主共和的传播;

中国近代化探索由器物层面转向制度层面(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仔细观察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要素,A、C、D所代表的经济成分,具体体现在:A是自然经济(小农经济);C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所代表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与D所代表的之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密切联系,具体体现在: 自然经济的存在,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则不断的瓦解着自然经济等。

(2)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D所示的划线段a~b处经济状况所带来的影响,可知,要回答的问题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可以这样组织答案: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维新运动兴起(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兴起,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国近代化探索(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转向了制度层面等。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32.赞同观点一:工业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2分)

论证:①18世纪的英国工业生产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刺激了纺织业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与技术革新,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②18世纪英国农业生产领域也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竞争,推动了圈地运动的进行,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③18世纪英国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股票市场,出现了东印度公司等资金雄厚的股份制公司,从而为英国大规模海外贸易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每点4分,共是10分)

赞同观点二: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市场、大力扶植的结果。

论证:①在英国政府大力支持下,英国海外殖民扩张不断扩展,成为殖民大帝国,从而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资金;②在英国政府推动下,圈地运动不断发展,从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③英国政府曾颁布《航海条例》等法令,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或重商主义),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国内市场;④在英国政府支持下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大型企业,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英国的国际竞争力,为资本主义工业提供了海外市场和资金;⑤英国政府颁布专利法,保护奖励科技创新,也为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提供了有利条件。(每点4分,共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题属于观点评论题,题目中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工业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二、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干预市场、大力扶植的结果。首先要通过阅读材料提炼出观点来,然后根据自己所占有的知识,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论。答题时,要先亮明自己要评论的观点,然后再去评论。评论要求要能做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无论选择哪种观点进行评论,都要紧扣观点,思考时,围绕上述原因怎么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条件去选取史实,然后加以准确表述即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33.

(1)小农经济高度发达;列强入侵;重农抑商和海禁的政策。(3分)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1分)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国人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分)

(3)因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业救国;技术设备先进。(3分)

(4)因素:战争破坏;外商排挤;民族独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任3点3分)【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可以概括出小农经济高度发达;由“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可以概括出列强入侵;由“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可以概括出重农抑商和海禁的政策。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是洋务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第二问由““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辛亥革命。另外结合所学还有政府的奖励和人民的爱国运动。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由“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可概括出实业

救国。由“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可概括出技术先进。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抗日战争开始以后直到1993年“先施”公司的经营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近60年的时间里,对“先施”公司的成长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具体这样来解读:A.不利因素:①日本侵华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破坏;②外商的经济侵略、排挤等;B.有利因素: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赢得了民族独立;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国策的不断深入以及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等。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经济落后的原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企业;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广西陆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 C.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人名)任南海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无封地,只有俸禄 3.顾炎武论及某一制度时,认为其最大的弊端是“尽天下之权,而收之在上”。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秦汉以后郡县时代,大一统政府产生,皇帝化家为国,于是管家的变成管理全国行政,封建家庭中的私职变成了大一统政府里的公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秦汉实现国家统一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封建经济的发展D.郡县制的实行 5.汉武帝的“推恩令”在加强中央集权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A.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B.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C.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D.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6.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代表古代手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其产品是不计成本的 D.清代其主导地位被民营手工业代替 7.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这种变化 A.与政府空前强化专制集权相悖 B.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容易导致传统手工技艺的失传 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B.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9.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一名西班牙官员在写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密信中说道:“许多白银和银币都被运到马尼拉去交换中国的货物,虽然部分仍留在那里,但其余全部被中国商人运走”,这能反映当时 A.明政府已放松了海禁政策 B.中国对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C.中国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 D.明代存在着严重的“银荒“ 10.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

高一英语10月月考试题目标版 新版

2019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 转涂到答题卡上。 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段对话读两遍。 ( )1.Where is the man from? A. America. B. China. C. England. ( )2.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A. Snowy. B. Cloudy. C. Sunny. ( )3.What is Rose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 Make a school paper. B. Go fishing. C. Write an article. ( )4.How long has the movie been on? A. For 15 minutes. B. For 30 minutes. C. For 45 minutes. ( )5.When will there be a school concert? A. On Thursday evening. B. On Friday evening. C. On Saturday evening. 第二节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段对话或独自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7两个小题。 ( )6.Why does Ann look tired? A. She stayed up late last night. B. She has just finished an exam. C. She is busy preparing for the exam. ( )7.What did Jim do last night? A. He went to see a film. B. He reviewed his lessons. C. He went to a big dinner part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三个小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 .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2.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 河南、河北 B . 湖南、湖北 C . 山东、山西 D . 广东、广西 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4.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 . 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 .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 .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 .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 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 .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 . 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D . 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6.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7. 周代分封制“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的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的紧密的封建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 巩固了各部族间的联盟 B . 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D . 开创了等级社会秩序 8.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 分封制遭到破坏 9.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 . 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 . 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 . 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 .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10.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11.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湖北大冶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冶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32个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 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 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 B.是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 C.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春秋时期祖先的历史一般只追溯到黄帝和炎帝,这与中原各国多为夏商周后裔有关,但到战国时期, 人们对祖先的追溯已经超越了本族的局限,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黄帝以前的传说人物出现在 战国诸子的著作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统治者开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B.已能准确了解远古时期的历史 C.诸子的历史记述没有史实背景D.文化追根和文化认同意识增强 3.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相关记载 高祖时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 文帝时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 景帝时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 A.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 B.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 C.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 D.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4.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 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 A.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B.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 C.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D.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 5.《六经》是我国重要的儒家文化经典。章学诚主张“六经皆史”,郝经主张“六经皆道”,马一浮认 为“六经皆艺”,钱钟书则认为“六经皆诗”。这表明他们 A. 认为六经孕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B. 争夺经典诠释权以控制主流思想

2019届湖北省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 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计算-(-1)的结果是 A. ±1 B. -2 C. -1 D. 1 2. 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对襄阳市辖区内汉江流域水质情况的调查 B. 对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的调查 C. 对一个社区每天丢弃塑料袋数量的调查 D. 对襄阳电视台“襄阳新闻”栏目收视率的调查 3. 如图所示,用量角器度量∠AOB,可以读出∠AOB的度数为 A. 45° B. 55° C. 125° D. 135° 4.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 下列计算中,结果是的是 A. B. C. D. 6. 估计的值在 A. 2和3之间 B. 3和4之间 C. 4和5之间 D. 5和6之间 7.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则∠ADC的度数为 A. 60° B. 50° C. 45° D. 75° 8. 如图,已知钝角三角形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 步骤1: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 步骤2:以点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 步骤3:连接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H垂直平分线段AD B. AC平分∠BAD C. S△ABC=BC·AH D. AB=AD 9. 一段笔直的公路AC长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B,AB长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 爱好者同时从点A出发.甲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 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乙以12千米/ 小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下列 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10. 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在自变量的值满足1≤≤3的情况下,

山东省桓台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共33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封建制度的确立 C.国家走向统一 D.铁器牛耕的推广 3、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4、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C.“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5、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6、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高一上10月月考英语试题

高一10月月考 英语试题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It is bad for a man to smoke in public places where smoking is not allowed. A. method B. impression C. behavior D. attitude 22.—_______you ________to the new house? —Not yet. The rooms are being painted(油漆). A. Did; moved B. Have; moved C. Will; moved D. Are; moved 23. After his long journey from abroad, Mr. Wu returned home, ________. A. exhausting B. having exhausted C. being exhausted D. exhausted 24. David rode so fast that he couldn’t hitting a passer-by and he fell off the bike. A. avoid B. enjoy C. stand D. stop 25. We all regard _____ our duty to help those who are poor to go to school. A. this B. that C. us D. it 26. The two pens are the same, but the red one cost ______ that one. A. as much twice as B. twice as much as C. much as twice as D. as twice much as 27. All the leading newspapers _______ the trade talk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printed B. announced C. published D. covered 28. The government has rebuilt the old temple _______ a long time ago. A. abandoned B. abandoning C. was abandoned D. being abandoned 29. — I don’t know about you, but I’m sick and tired of this weather. —. I can’t stand all this rain. A. So do I . B. I don’t care. C. It’s hard to say. D. So am I. 30. The little boy isn’t getting on well in maths and worse still, he is even unwilling to go to school. With her son_______, she feels very________. A. disappointing, worried B. disappointing, worrying C. disappointed, worried D. disappointed, worrying 31. ---- Would you mind if I use your computer for a little while? ----_______ A. No, please don’t. B. I’m afraid not. C. I’d rather you didn’t. D. I’m afraid so. 32. The cost of renting a house in Beijing is higher than ______ in any other city of China. A. one B. it C. this D. that 33. I would appreciate _______ back this afternoon so that we can make an early decision. A. you to call B. you call C. your calling D. you’re calling 34. Her attitude ______ learning math has changed a lot since her teacher had a talk with her. A. of B. at C. with D. to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3)

汾阳二中2018级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设置官职 B.建立武装 C.禹死启继 D.制定刑法 4.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 A.师、侯 B.士、王 C.相、侯 D.师、伯 5.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

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9.右图中的“示”指“祖先”,“示”和“司”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与“祠”紧密相关的制度为()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 10.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西周的分封制 C.西周的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统一度量衡 D.首创郡县制 12.从下图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①实现国家统一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2019届湖北省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枣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 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项填空 1. —Tom ,my computer doesn’t work. —________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CPU. A. There______________ B. Tha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This 2. —Jolin , how long have you been a teacher as a pop star? —______the end of last month ,after Jolin’s English Diary Book came out. A. Since____________________ B. 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At 3. —Our mother river has been polluted heavily. —We must do everything we can___________ waste water from running into rivers. A. kee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kep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to keep____________________ D. keeping 4. — Could you tell me when Mr. Li ________ in Xian yang ? — Sure. When he ________ ,I’ll call you. A. arrives ; will arrive B. will arrive ; arrives C. arrives ; arrives________ D. will arrive ; will arrive

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西大学附中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3月月考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60分钟考查内容: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 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2.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 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 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4.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 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 秦统一全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经济上自公元前216年始,“使黔首(百姓)自实 田(自己上报土地数目)”,这一法令表明秦朝 A.秦朝在全国实行土地国有制 B.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在全国确立 C.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D.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经济控制 6.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 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7.“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 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 8. 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 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9.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的描述:具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作用, 它应该处于以下四大经济区中的哪一经济区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10.《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 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高一上学期英语10月月考试卷第17套真题

高一上学期英语10月月考试卷 一、语法填空 1. Everyone has his own attitude to helping others and I would be ________ if you could give me a hand. 2. He was tired ________the city life and hoped to move to the country. 3. To be honest, I was ________ frightened by the thunder just now. 4. When he travels with his friends, his mother is always ________ about his safety. 5. I have to believe that encouragement is so ________ that it can change a person. 6. It was the second time that he ________ the Great Wall. 7. It’s no pleasur e ________ the football match at home alone, so I went to the bar. 8. There was a time ________women were not allowed to publish their works using their own names in England. 9. I like to take part in ________ activities while she prefers to enjoy TV programs indoors. 10. It seems that she has a ________ with her daughter. 11. “The sun is bigger than the moon.” The teacher said to us. The teacher told us ________the sun ________bigger than the moon. 12.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earest restaurant?” the woman

【精准解析】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10月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 2.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禅让制形成 B. 王的出现 C 早期国家诞生 D. 世袭制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鯀作城郭”意为鯀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主要描述了古代早期社会政治情况,没有体现禅让制的信

息。所以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王”出现的信息。B错误;世袭制开始于夏启时期,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3.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社会的解体 B. 私有制的产生 C. 国家的建立 D. 人性的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私有制产生,故B 项正确;《礼记?礼运》记载的现象,已不是原始社会的现象,与原始社会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后半段的重点在于私有制产生,故“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现象出现,无关于国家的建立,故C项错误;私有制的产生为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人性的退化,故D项错误。 4.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qiān,罪过之意)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这主要表明作者 A. 反对施行仁政 B. 主张礼法并用 C. 强调人性本善 D. 重视继承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认为要让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 项符合题意;A项,作者并未反对国君的仁爱之心与仁爱之誉,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礼法并用主张,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人性的探讨,排除C项。故选D。 5.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 B. 体现贵贱有序 C. 调节人们情绪 D. 凝聚家族亲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制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 xx.10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 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右图两 孔子苏格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下面对他们思想 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2.美国学者伊佩霞女士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指出“胜利者将敌人的耳朵割下来 献到祖庙;战俘的鲜血被涂在典礼所用的鼓面上;盗贼被砍去双足;国君被刺的 危险也总是存在。但这同时又是一个认真钻研和完美实践外交艺术的时代。”以 上材料旨在表明那时: A.频繁的外交活动促进了国家的统一B.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C.社会动荡,战争残酷D.战争中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3.1371年太祖对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120进士抱怨说,朝廷诚心寻求才能之士,但得到的只是空话连篇的人。他不仅停止了科举考试达十几年之久,而且重编了《孟子》,删去了其中85条内容。原因可能是孟子主张: A.君轻民贵B.君舟民水C.仁政爱民D.人性本善 4.“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

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以下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 5.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此话旨在说明: 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B.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 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D.《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 6.阅读统计表 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依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以下各项,对统计表解释正确的是: ①19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产量急剧下降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优势缩小 ③废除奴隶制有利于美国制造业的起飞④明治维新并没有使日本工业获得增长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7.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比欧美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优越之处在于他提出了避免“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现象的纲领。下列孙中山的主张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B.“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 C.“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D.“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8.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C.孙中山推动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已无原则区别 9.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以得出的准确判断有: ①唐朝时瓷器已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唐朝时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湖北省枣阳市驾照科目三考试说明

模拟夜间驾驶——灯光 现在夜间驾驶开始? 开启灯光,大灯、远光灯。 进入城区? 远光变近光。 驶出城区? (开启大灯)近光变远光。 前方来车需要会车? (开启大灯)远光变近光。 天亮了? 关闭灯光。 现在进入雾区? 开启大灯近光,再开雾灯。能见度≤30m开危险报警灯。 进入隧道? 开启大灯,近光灯。 驶出隧道? (白天)关闭灯光。(晚上)开启大灯,变远光灯。 夜间通过十字路口、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 远近光交替使用。 夜间超车使用什么灯? (开启大灯)远近灯交替使用,打左转向灯,鸣笛。 夜间跟车距离较近使用什么灯? (开启大灯)近光灯。 夜间在有路灯和照明条件良好的道路上使用什么灯?(开启大灯)近光灯。 车辆需临时停车或拖车? 开应急灯,放安全警示牌。

科目三考试内容 一、上车准备 1、不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外观及安全状况,不合格; 2、打开车门前不观察后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二、起步 1、制动气压不足起步,不合格; 2、车门未关闭起步,不合格; 3、起步前,未通过后视镜并向左方侧头,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4、启动发动机时,变速器操纵杆未置于空挡(或者P挡),扣10分; 5、发动机启动后,不及时松开启动开关,扣10分; 6、不松驻车制动器起步,扣10分; 7、道路交通情况复杂时起步不能合理使用喇叭,扣10分; 8、起步时车辆发生闯动,扣10分; 9、起步时,加速踏板控制不当,致使发动机转速过高,扣5分; 10、启动发动机前,不调整驾驶座椅、后视镜、检查仪表,扣5分。 三、直线行驶 1、方向控制不稳,不能保持车辆直线运动状态,不合格; 2、遇前车制动时不采取减速措施,不合格; 3、超过20秒不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交通情况,扣10分; 4、不了解车辆行驶速度,扣10分; 5、未及时发现路面障碍物,未及时采取减速措施,扣10分。 四、变更车道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 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古代西亚广泛使用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拉丁文 2.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奴隶制度B.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C.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D.主张消灭剥削、压迫现象 3. “梭伦和伯里克利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 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 4. 公元前4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A.古代埃及B.亚历山大帝国C.西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 5. 中古时期西欧分封制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A.分封的对象不同B.相差的时间很长 C.维护的制度不同D.分封的方式不同 6.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特征的是 ①封建庄园制度盛行②城市复兴③民主制度盛行 ④大学产生⑤基督教主主宰精神世界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7. 《查士丁尼法典》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8. 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是 A.阿拉伯商人B.中国航海家C.意大利传教士D.波斯人 9.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0. 有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三面环海,一面为撒哈拉大沙漠,因此“对于世界各部,始终没有任何联系,始终是在闭关之中”。下列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片面性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阿克苏姆文明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 11. “这一场的崛起分享着县花一现的荣耀,里斯本取代了威尼斯成为香料交易的贸易中心,哈布斯堡王朝在美洲源游不断的金银资助下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君主。”这则材料描绘的景象大致出现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12. 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文萌芽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13.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