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濮凹陷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东濮凹陷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东濮凹陷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东濮凹陷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南华北盆地(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ooper, M. A. & Williams, G. D. (eds.). Inversion Tectonics.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4,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89 Dronkers, A.J. & Mrozek, F.J. 1991. Inverted basins of the Netherlands. First Break, 9, 409-425 John Parnell. 2002a. Diagenesis and fluid flow in response to uplift and exhumation. In: DORE, A.G, Cartwright, J.A., Stoker, M.S., Turner, J.P. & White, N(eds). 2002. Exhumation of the north Atlantic Margin: Timing,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196, 433-446 Macgregor D S. Hydrocarbon habitat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verted rift basins. In: Buchanan J G & Buchanan P G (eds.), Basin Inversion.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No. 88, 1995: 83-93 Navilkin V D, Goldberg I S and Kruglikov N M et al.. Destructive processes affecting oil and gas pools and estimation of the hydrocarbon loss.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1984, 26(12): 1185-1198 Osborne, M.J. & Swarbrick, R.E. 1997. Mechanisms for generating overpressure in sedimentary basins: a reevaluation. AAPG Bulletin, 81, 1023-1041 安作相, 马纪. 华北克拉通分割与华北平原上古生界含气问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8(5): 22~26 曹高社,宋明水等。合肥盆地寒武系底部烃源岩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002,24(3):273-277。 陈传诗, 苏现波. 断块运动与中生代济源盆地的演化. 岩相古地理, 1995, 15(1): 18~23 陈刚,李丕龙,李学田等. 合肥盆地原型恢复与油气评价的研究方法思考. 石油实验地质,2002,24(3):201-203 陈建平,冀国盛等。合肥盆地金寨油浸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002,24(3):279-283。 杜旭东, 李洪革, 陆克政等. 华北地台东部及邻区中生代(J-K)原型盆地分布及成盆模式探讨.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26(5): 5~9 费宝生. 论残留型盆地研究思路和油气勘探方法. 海相油气地质,1998,3(4):3-7 甘克文. 漫谈前陆盆地逆掩断层带油气勘探的经验教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2):149-155 宫色, 李剑, 张英等. 煤的二次生烃机理探讨. 石油试验地质, 2002, 24(6): 541~544 何登发,马永生,杨明虎. 油气保存单元的概念与评价原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1):1-8 何登发,赵文智,雷振宇等. 中国叠合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地学前缘,2000,7(3):23-37 何明喜, 常辉, 韩玉戟等. 伊川盆地上三叠统油气成藏条件及类型. 河南石油, 1995, 9(3): 17~23 胡斌, 张利伟, 齐永安等. 济源下侏罗统鞍腰组沉积构造特征及环境解释.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 23(1): 18~22 季强. 论热河生物群. 地质评论, 2002, 48(3): 290~296 江来利, 吴维平, 储东如等. 大别山北部碰撞后伸展-逆冲推覆构造. 科学通报, 2003, 48(14): 1557~1563 金晓辉. 济源-黄口地区地层埋藏史研究. 西安石油学院院报, 1995, 10(1): 14~17 李德生,罗鸣.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残留小含油气盆地德油气富集特点. 石油勘探与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地质论文集(1986-1996),1996: 99-108 李民杰,郑孟林,曹春潮等. 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白垩纪盆地的叠合演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1):54-57 李丕龙,李学田等著。合肥盆地石油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研究及进展。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李曙光, 聂永红. 俯冲陆壳与上地幔的相互作用-I. 大别山同碰撞镁铁-超镁铁岩的主要元素及痕量元素的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D辑), 1997, 27(6): 488~493 李祥臣. 有效烃源岩及其与天然气藏关系探讨.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1): 刘池洋,孙海山. 改造型盆地类型划分. 新疆石油地质,1999,20(2):79-83 刘池洋,杨兴科. 改造盆地研究和油气评价思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0,21(1):11-14 刘池洋. 改造型盆地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讨会开幕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刘池洋.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17(4):255-261 刘光鼎,宋海斌,张富勤. 中国近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14(3):1-8 刘光鼎. 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 海洋地质动态,2002,18(11):1-3 刘和甫, 梁慧社, 李晓清等.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地学前缘, 2000, 7(4): 477~486 刘丽峰. 残留盆地研究综述.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4):576-581 刘洛夫等. 干酪根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石油学报,1995,13(增刊):147-150 刘少峰, 张国伟, 程顺有等. 东秦岭-大别山及邻区挠曲类盆地演化与碰撞造山过程. 地质科学. 1999, 34(3): 336~346 刘司红, 刘西宁, 李和平. 洛阳-伊川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地质与资源, 2003, 12(4): 21~ 25 刘喜杰. 豫西地区上三叠统生油岩特征研究.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3, 16(3): 47~49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讲解

卷 (Vo l um e ) 35 ,期 (N u m b e r ) 2 ,总 ( S U M ) 129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eo t ec t on i ca e t M e t a l l ogen i a 页 ( Pages ) 190 ~197 , 2011 , 5 (M a y, 2011 )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邓昆 1 , 2 , 张哨楠 1 , 周立发 3 , 刘燕 4 ( 1. 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59;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 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10; 3. 西北大学 地质系 ,陕西 西安 710069; 4. 中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 摘 要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生代构 造背景 、地层体残余厚度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 ,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 ,大体分 为 3个演化阶段 :初始演化阶段 :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 ; 发育阶段 : 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 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 ,为隆升剥蚀过程 ;调整 、消亡阶段 :石炭纪 - 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 ,但其形态 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 ,为低缓隆起 。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 、残余生烃坳陷 、储集条件 、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 方面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中央古隆起 ; 形成演化 ; 油气勘探 文章编号 : 1001 21552 ( 2011 ) 022******* 中图分类号 : P618. 13 文献标志码 : A 组之上 ,香 1 井是山西组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 ,镇探 1井为太原组不整合于罗圈组之上等 (图 1 ) , 对中 央古隆起原先“L ”形展布形态及分布范围进行了修 正 ,其隆起的构造高点明显向西偏移 。在环县 、龙门 至宁县一带形成一个寒武系 、奥陶系缺失的三角形 隆起区 , 其面积约 11000 k m 2 。运用古构造图 、构造 顶面图 、构造演化史等构造解析方法 ,认为其形成于 中寒武世 ,并对构造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 。 图 2显示 :古隆起顶部在镇探 1 井一线 ,不只缺 失奥陶系 ,而且还缺失寒武系 ,甚至可能缺失部分元 古界 。但是 ,地层的缺失不等于古隆起的存在 ,地层 缺失仅表示地质历史中的隆起 ,并不代表现今的隆 起 。下古生界展布特点表明 ,存在一个加里东期 - 早华力西期的古隆起是无疑的 。但它并不代表这个 古隆起在地质历史时期始终存在 。在拉平的石炭系 底面构造剖面图上存在一个削顶的隆起构造 ,说明 0 引 言 古隆起是沉积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单元 ,同时也 是控制油气聚集的地质因素之一 。关于鄂尔多斯盆 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等 ,前人已有大量研究 ,给出 了多种解释和不同的观点 。主要分歧体现在 : 古隆 起形成时代 、分布特征 、演化阶段和形成机制等 ,形 成于中新元古代 (汤显明和惠斌耀 , 1993 ) 、早寒武 世 (黄 建 松 等 , 2005 ) , 早 奥 陶 世 (张 吉 森 等 , 1995 ) 、中奥 陶 世 (解 国 爱 等 , 2003 , 2005 ) 、石 炭 纪 (王庆飞等 , 2005 ) 。形成机制的观点有 : 伸展背 景 下均衡 翘 升 (赵 重 远 , 1993① ; 何 登 发 和 谢 晓 安 , 1997 ) ,构造地体拼 贴 (任 文军 等 , 1999; 解国 爱等 , 2003 , 2005 ) ,继 承基 底 构造 格局 (贾 进 斗 等 , 1997; 安作相 , 1998 ) 。本文结合最新钻井 、测井及地震资 料分析的基础上 ,如灵 1 井是太原组不整合于长山 收稿日期 : 2010 203 216;改回日期 : 2010 205 217 项目资助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 ( 973 项目 ) ( 2003CB214601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 邓昆 ( 1968 - ) ,男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石油地质教学及科研工作 。 Em a i l: dk_dengk@ 126. co m ①赵重远. 1993. 陕甘宁盆地中央古隆起及其形成演化. 西北大学.

南京市浅层地温场特征研究

南京市浅层地温场特征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0T11:08:34.50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作者:范琦田蓉单静 [导读] 在收集资料和开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岩土热物特性、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 江苏省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K20161056 摘要:在收集资料和开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岩土热物特性、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查明了南京市浅层地温能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地热地质条件、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对南京市浅层地温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浅层地温场,温度特征,赋存条件 浅层地温能是蕴藏在浅层地质环境中的一种低品位能量,是在地球表层一定深度内参与热量循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利用的资源。本文在全面收集整理南京市浅层地温场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浅层地温场的特征,对该市高效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奠定基础。 一、恒温带的确定 恒温带是指距地表以浅的年温度变化小于0.1℃的带。该带地温不受太阳辐射影响,地球内部热能与上层变温带的影响在这个区域内处于相对平衡,所以岩土体温度总体上比较一致。为综合比较,结合对南京地温场长期监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做出了不同地貌单元典型钻孔同一时间段不同地点的典型钻孔地层温度特征线。从而确定不同地貌单元恒温带的埋深范围。 (一)冲积平原区恒温带的确定 冲积平原区主要发育在长江、滁河、秦淮河两侧,地势开阔,微向河面倾斜。监测从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冬季连续半年的监测结果得出冲积平原区恒温带的埋深范围约20~35m之间,相对其它地貌单元埋深较深。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下部河流冲积相的砂砾石层组成的二元结构相关,另一方面与全新世河流冲积的粉质粘土、粉土、淤泥质土和粉砂层厚度较大有关。 (二)侵蚀堆积波状平原区恒温带的确定 侵蚀堆积波状平原区分布在山前边缘和平原之间,地面起伏较明显,地面被水流侵蚀严重,形成沟、岗相隔的波状地貌景观。监测从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冬季连续半年的监测结果得出冲积平原区恒温带的埋深范围约19-27m之间。恒温带厚度比冲积平原较薄,可能主要因为下覆的上更新统下蜀组粉质粘土、粘土不利与热量的平衡的原因。 (三)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 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主要由江南紫金山、幕府山、栖霞山、青龙山、凤凰山以及江北浦口区老山等山丘构成。山峰标高一般在200—400m之间。监测从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冬季连续半年的监测结果得出冲积平原区恒温带的埋深范围约14-26米之间。 从以上三种地貌单元段典型钻孔地层温度特征线,我们可以发现:南京市恒温带总体深度一般在14m~25m之间,埋深变化比较大。其中冲积平原恒温带的埋深大于侵蚀堆积波状平原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恒温带埋深最小。恒温带厚度冲积平原区最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不同的地貌单元恒温带的埋深和厚度有较大变化,不能同平原区一并而论。 二、增温带和变温带 “恒温带”之上称为“变温带”,其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恒温带”之下称为“增温带”,其温度主要受地壳传导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由工作区的长期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可知,南京地区增温带的埋深在25m左右,25m以下温度变化在 18.8℃~19.7℃之间,趋于稳定。故可认为南京地区25m 以上为变温带,25m 以下为增温带,变温带的平均温度为18℃左右。本次勘察测得的工作区原始平均温度为18.4℃,与南京市以往的资料相符,进一步说明了数据的可靠性。 通过野外监测数据深入研究,可以得知以下四点认识: ⑴工作区变温带为0~20m,其温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恒温带位于地下20m左右,其温度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⑵由于岩土体的热惰性,变温带温度和环境温度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其滞后性为:地表以浅1~3m和3~9m岩土体的原始地温比环境温度分别滞后1个月和2个月; ⑶浅层地温大体趋势是随深度增加略有增大,但是我们不能排除由于岩土体热物性的参数和地下水径流的作用,地温有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可能; ⑷不同地点的同一深度恒温带温度有所不同,最大差别可达到1.2℃。 三、地温平面分布特征 南京市50米埋深深度的地温普遍低于20℃,北部程桥镇~新集镇一带及南部江宁镇、板桥、方山、东善桥等附近温度基本在18~18.5℃,在工作区北部雄州镇、瓜埠镇、及西部汤泉镇、星甸镇和东部汤山镇附近温度较高,基本都在19.5℃。 南京市100m埋深深度温度等值线图与50m埋深深度等值线图基本一致,因为地温梯度存在,温度比50m温度略高。在工作区北部雄州镇、瓜埠镇、及西部汤泉镇、星甸镇和东部汤山镇附近温度同样较高,基本都在21℃左右。而北部程桥镇~新集镇一带及南部江宁镇、板桥、方山、东善桥等附近温度较低,基本在19~20.5℃。 根据实际工作获取的数据,得出南京市100m深钻孔平均温度为17.1-20.6℃,平均值为18.9℃。在基岩埋深较浅区,上覆地层颗粒较粗,岩石热导率较高,因此该区域温度明显偏低。断层较多的区域温度较高,可以有效沟通地下热源,为上覆地层传导热量。长江冲积平原第四系地层较厚,基岩埋深大部分大于60m,热导率较小,该地区断层也较少,因此温度相对中部低。汤山附近、汤泉一带平均温度偏高。 四、南京地区浅层地温梯度与大地热流密度 地温梯度是地温场的主要参数,表示深度每增加100m所增加的温度值。大地热流值是描述地温场的另一个重要参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地球表面的能量。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东濮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专业: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姓名:赫海洋 指导教师:张亚敏 完成时间:2010-12

摘要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东南部的一个含油凹陷,本文以构造样式理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综合地质研究、岩心裂缝的观察分析为基础,利用测井-地震约束非线性储层反演主要构造,并对构造样式进行划分。利用裂缝预测技术,预测研究区目的层段裂缝分布,圈定有利的裂缝分布区;通过对研究区油气藏成藏条件和成藏过程的研究,掌握了该区三叠系油气藏主控因素,总结了其成藏模式,对凹陷内三叠系的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构造样式, 油气藏,三叠系,地震

ABSTRACT Dongpu sag in the southeast of bohai bay basin is an oily sa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research, core and crack ‘s observation analysis,with structural patterns theory and petroleum system theory for guiding, using the logging-seisming restrain the nonlinear reservoir to invert the main structure, and the tectonic style is divided. Using the crack prediction technology, predict crack distribution of survey region’s interval of interest, delineat favorable crack distribution range; by studying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process of the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survey region, we grasp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of the region in the Triassic and summarize these reservoiring pattern, for explorating Triassic of the sag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and profou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ongpu sag, tectonic style, hydrocarbon reservoir, Triassic, seism

华北地区地震和深部构造关系及其破裂机制

华北地区地震和深部构造关系及其破裂机制研究 张路张世民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摘要 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格外活跃,其地壳深部构造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地震活动性。多条地学断面和地震剖面等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的地震带(即活动构造带)一般均存在低速体或上地幔上隆;华北强震区的地球物理详细勘测发现,强震区也都存在低速体或上地幔上隆。应用应力摩尔圆和库伦破裂准则,利用上涌模型和地壳减薄模型研究地壳岩石破裂机制,结果表明,地壳存在上地幔上隆和低速体的地区的地壳岩石比其它地区更易于发生破裂。华北地区的地壳深部构造决定了地震的空间分布格局。 1引言 华北地区远离板块活动边界,地表形变测量和GPS观测结果表明,该区相对于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断裂带滑移速率低[车兆宏等,唐方头等,郭良迁等],地表变形小[沈正康,Zhu S],总体上属于稳定的华北克拉通地区。 但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却十分活跃。大华北包含华北平原和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历史上(-780~1911年)发生过6次8~8.5级地震、19次7~7.9级地震,1912年以来又发生过6次7~7.9级地震,是我国大陆强震活动频度和强度仅次于青藏高原的地区。 地震活跃区多数位于地表变形强烈的地区,如我国西南川滇地区和西北南疆地区等,但华北地区为什么会是地表平静而地震频繁的“外冷内热”情形?其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深部孕震机制? 2华北地区的深部构造与地震带 华北地台(华北盆地与鄂尔多斯及周边)具有统一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在古生代—侏罗纪期间也有相同的演化历程;白垩纪开始,它们的演化才开始有所区别,其中鄂尔多斯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华北盆地与鄂尔多斯周边在新生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裂陷伸展、地壳减薄(程裕淇等,1994)。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变形以活动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根据新生代构造演化,大致以太行山为界,华北地区可分为构造特征有明显差异的两个地区,西边为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断陷盆地带,东边为华北东部盆地。张培震等(张培震等,韩竹军等)以山西断陷盆地带和郯庐断裂带为界,将华北地区分为鄂尔多斯(K1,)、华北平原(K2)和鲁东—黄海(K3)等3个二级活动地块,华北平原地块内部又可以划分出更次一级的地块,如太行山、冀鲁、豫淮等次级地块(图1)。断块划分所依据的活动构造带涵盖了华北地区的强震、活动断层,也涵盖了现今的小震(图2,图3)。 从图中看出,强震一般分布于二级活动地块边界,但华北盆地内部的1830年磁县、1937年菏泽和1966年邢台等强震位于三级活动地块边界。二级活动地块边界代表了穿越地壳的深部活动构造带,三级活动地块边界是壳内活动构造带,可以说这些位于三级活动地块边界的地震应该代表了“更纯粹的板内地震”。图2强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映出华北地区的强震是由走滑断层发震,并且该区的最大主应力为近水平,方向为北东东。 华北盆地的西边界太行山山前断裂前第四纪活动强烈,但第四纪以来它的很多分段活动性很弱或基本不活动(韩竹军,Xu Jie,徐杰),并且是发育于上地壳的拆离滑脱断裂(王椿镛),它没有被作为断块边界。唐山-河间-磁县活动构造带作为新生地震构造带,现今地震活动频繁,晚第三纪以来,它已经成为分隔渤海拉分构造系统与西边太行山构造系统的边界带(韩竹军)。

中国近50a地温的变化特征_陆晓波

第29卷第5期南京气象学院学报Vo.l29N o.5 2006年10月Journa l o fN anji n g I nstitute o fM eteoro logy Oc.t2006 文章编号:1000 2022(2006)05 0706 07 中国近50a地温的变化特征 陆晓波1, 徐海明1, 孙丞虎2, 何金海1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210044;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 要:利用1954 2001年中国532站的月平均0.8m层地温资料,对我国及其不同区域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全国年平均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大致为下降阶段,相对气候冷期及上升阶段。地温的区域变化特征显著,90年代后东北地区地温增温最显著,西南东部地区地温下降趋势明显,青藏高原东部地温在1980年前后发生一次急剧下降的突变过程。地温季节变化中,冬季地温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较显著,而春季地温年际变化出现异常的频率最大。 关键词:地温;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突变 中图分类号:P461.4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Te mperature Variations in Chi na i n Recent50Years LU X i ao bo1, XU H a i m i ng1, S UN Cheng hu2, HE Ji n ha i1 (1.Depart m en t ofA t mosph eric S ci en ces,NU IST,N an ji ng 210044,Ch i na; 2.Ch i na A cade m y ofM et eorol og i calS ci en ce,Beiji ng 100081,Ch i na) Abst ract:B ased on the data o fm on t h ly m ean so il te m perature at t h e depth of0.8m at532stations i n 1954 2001,t h 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 il te m perature variation i n six sub reg ions i n Ch i n a are ana l y zed. The results i n dica te that i n the recent50years,the annualm ean soil te m perature successively experienced a coo li n g period,a re lative cold peri o d and then a w ar m i n g per i o d.I n N ortheast China,soil te m perature has re m ar kably i n creased after1990s,wh il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outhw est Ch i n a,so il te m perature ex h i b ited an ev i d ent decreasi n g tend.A round1980,t h e easter n part of the T ibetan Plateau experienced a cli m atic j u m p featured w ith a dra m atic decrease of so il te m perature.I n every sub reg ion,the i n terdecada l variati o n of soil te m perature i n w i n ter d iffers obv iously fro m t h ose of o t h er seasons,wh ile t h e i n terannua l variati o n of so il te mperature i n spring i s m ost d isti n ctive. K ey w ords:so il te m perature;interannual and i n terdecada l variations;c li m atic ju m p 收稿日期:2005 09 16;改回日期:2006 03 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5045) 作者简介:陆晓波(1981 ),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气候异常变化,l xb2003y@nu i https://www.doczj.com/doc/0412833887.html,.

东濮凹陷PDC钻头录井岩性特征及识别方法

东濮凹陷PDC钻头录井岩性特征及识别方法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钻井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复合钻进、PDC钻头钻进、大位移定向井、水平井等钻井新技术广泛地应用,给我们录井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特别是PDC钻头特殊的破岩机理,导致钻井岩屑非常细碎(近似粉末状),钻井速度快,岩屑采集困难,甚至采集不到岩屑,造成岩性识别困难,难以有效地划分储集层和非储集层,加上挑样困难,严重影响了地化分析和地质取样,增加了油气识别难度,使岩屑描述符合率较低,给录井及时发现油气层带来很大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岩屑录井的准确性,提高剖面符合率,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以前的研究课题中也得到了一些方法,但现场适用性不强。有的甚至从设备到人力都要求投入太高,分析一包岩屑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目前的钻井速度是不能适用现场工作要求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现场识别岩性特征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PDC钻头岩性特征分析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含油气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多油气藏类型的复杂断块油气田,面积约5300km2。目前油田勘探开发进入中后期,钻井工程采用PDC+螺杆+转盘的复合钻井新工艺,虽然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但也造成了岩屑采集、分析、识别的困难。给我们地质录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目前实钻情况,对PDC钻头岩屑特征进行分析如下:PDC钻头因其特殊的结构构造和独特的破岩机理,造成岩屑稀少、细小(近似成粉状),并且改变了岩屑颗粒的原始形状,通过钻井液携带到地面的岩屑一般都是破碎后重新凝结而形成的,通常呈片状,或中细粒状,总的特征一般是一面光滑一面褶皱。见表1、图例一、二、三、四

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的三种成因机理

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的 三种成因机理 陈丽华(1) 赵澄林(2) 纪友亮(2) 王雪松(1)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石油大学 前 言 我国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分布广泛,涉及的地层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碎屑岩储气层以上古生界和中、新生界为主,仅少数为第四系生物气储集层。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有如下特点:①砂体类型多样,有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滩坝、湖底扇等;②较低的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岩石类型以岩屑及长石砂岩为主;③填隙物对储集性能有影响,主要胶结物为CaC O3、SiO2、粘土、沸石;④成气与成岩作用有良好匹配关系,储气层成岩阶段多属晚成岩A2、B、C期,少量为早成岩A期;⑤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少数为原生孔隙;⑥储集性能多数属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孔隙度为10%~20%,渗透率小于10×10-3μm2。 次生孔隙形成机理 我国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大致有3种形成机理。 1 煤系天然气储集层———有机酸及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 以煤系地层为气源岩的天然气储集层,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文留气田、苏桥气田(以C—P煤系为气源岩)、吐哈盆地(以侏罗系煤系为气源岩)、崖1321气田(以第三系煤系为气源岩)。其基本特点为:①低孔低渗(少数中孔中渗),孔大喉细,压实作用强,碳酸盐胶结物少,岩屑砂岩物性差。由于这类储气层中存在有机酸及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作用,加之产轻质油及气,所以仍有较高产能。②有较好产能的煤系优质储集层必须具有有利的沉积相类型、粒度粗、抗压实强。③处于晚成岩A2、B、C期成岩阶段。 ④在酸性水介质条件下,自生矿物组合是石英次生加大以及高岭石发育。⑤处于晚成岩A期的煤系地层有机酸浓度高,1g煤中的有机酸可达11~95mg/g(酸性水致使有机酸浓度高),长石硅酸盐不稳定矿物溶解是产生次生孔隙的原因。 如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2二叠系天然气储集层的气源岩为中石炭统、上石炭统及下二叠统山西组的煤系地层,主要产气层段为山西组山1、山2段,下石盒子组盒7、盒8段。主要产气层有以下特点:①属湖泊三角洲中的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沉积;②以岩屑砂岩为主,还有少量石英砂岩,岩石成分成熟度低,岩屑以中酸性火山岩岩屑为主;③高岭石富集,还有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粘土,具有煤系地层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石英次生加大发育;④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及微缝为主,孔隙度多小于10%,以4%~8%为主,渗透率多小于1×10-3μm2,孔喉半径小,平均为4.94μm,属典型的致密储集层;⑤处于晚成岩A2、B、C期成岩阶段,有机质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以产气为主。此成岩阶段的煤系烃源岩正值排气时期,由于酸性水溶解产生的次生溶孔及微缝的存在改善了碎屑岩储气层的储、渗性能,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上覆地层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泥岩发育,成为很好的盖层。 2 东部深层天然气储集层———热循环对流 东部深层油气藏位于3500m或4000m以下,是我国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如渤海湾地区孔店组、沙四段、东濮凹陷沙三段盐岩盖层之下的油气藏;其岩石类型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火山碎屑岩(济阳坳陷、辽河坳陷)、粉—细砂岩(东营凹陷),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其沉积相有湖泊相、三角洲相、浊积相(东濮凹陷深层)、扇三角洲相(辽河坳陷深层)、冲积平原分流河道相(松辽盆地深层)。研究发现,东部深层碎屑岩中热循环对流是产生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 (1)流体的流动方式及次生孔隙的分布 成岩流体的流动方式与次生孔隙的分布有关,常见的流动方式有下降流、上升流和热循环对流。下降流主要指大气降水通过渗透性单元向下流动,特别在 77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1999年10月 PETRO LE UM EXP LORATI ON AND DE VE LOP ME NT V ol.26 N o.5

基于地温特征值路面温度区划分析

基于地温特征值路面温度区划分析 施 杨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摘 要:通过分析现行区划方法的不足,提出以裸地温度作为路面温度区划主要指标的分区方法。基于路面温度场对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选取裸地温度高温、地温和日较差3种特征值,统计分析270个气象站1971~2003年的气象数据,并利用SU R FER 软件分别绘制3种特征值的等值线图,从总体上分析全国地温的分布规律,为路面观测站的选址和路面温度区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面工程;路面温度区划;裸地温度;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U 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5696(2010)01 0063 03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Pavement Temperature Division Based on Ground Temperature Eigenvalue SH I Yang (Scho ol of T ranspor tatio n Eng ineer ing,T ong ji U niv ersity ,Shanghai 201804,China) Abstract:Thro ug h analyzing the sho rtcom ing s of current division metho d,this paper pro posed a new meth o d of pavement tem perature division,w hich too k gro und tem perature as index.Based on the influences of pavement tem perature field to serv iceability of pavement structures,this paper chose three eig envalues of hig h tem perature,low temper ature and daily temperature range,and analy zed statistically the m eteoro logical data of 270w eather statio ns fr om 1971to 2003.Co ntour m aps o f the chosen thr ee eigenv alues w ere draw n by using the Sur fer softw are.And the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g round tem perature distribution law w hich shall offer r efer ence for the location of pavement o bserv ation station and pavement temper ature divisio n. Key words:pavement engineering;pav em ent temperatur e divisio n;gr ound tem perature;ev aluation indices 收稿日期:2009 07 16 基金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431800004) 作者简介:施 杨(198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路与铁道 工程. 1 目前的区划方法及不足 我国现行的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中,根据地理、地貌、气候等因素,一级区划以均温等值线和三阶梯的两条等高线为区划标志,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3大地带,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度、湿热、潮暖、干旱和高寒7个大区;二级区域以潮湿系数为主要标志,在一级区划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区划。在此区划中不仅考虑了气温、降水对路基路面的影响,还考虑了地形地貌、土质、地质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因此,我国公路自然区划考虑的是整个结构层,且主要 是土基及承载能力,而从路面温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程度来看,现行的我国公路自然区划过于宏观和综合,不能满足各地沥青路面材料设计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建立路面温度的专业区划。 1997年,沈金安制定了一个道路沥青及混合料的气候分区,这一分区被纳入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 GF40-2004),其主要吸纳了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 RP)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分级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气候特点进行了沥青及沥青路用性能的气候区划,选取的区划指标为气温和降水量,采用最近30年内最热月的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区划的一级指标,划分为3个区;采用最近30年内的极端最低气温作为气候区划的二级指标,划分为4个区;采用最近30年内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区划的三级指标,划分为4个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沉积特征及成因

文章编号:1671-1505(2003)02-0162-09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盐岩 沉积特征及成因 胥菊珍 1,2 蒋飞虎 1,2 张孝义2 尹 哲 2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北京100083 2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摘 要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古近系的两个沉积旋回发育了 四套盐岩,分别位于沙河街组第三段的第四亚段(S 43)、第三亚段(S 33)、第二亚段(S 2 3)和沙河街 组的第一段(S 1),主要分布在凹陷北部。每套盐岩又由若干个盐韵律组成,每一单韵律由盐岩和泥岩组成。两套等时对比标志层(深湖沉积)之间盐岩与砂泥岩存在着相变关系。盐岩是在深盆背景下干旱成因的,盐类物质来自地下深处上涌的卤水,卤水在凹陷中的分层作用是盐岩形成的主要方式,卤水上涌通道是基底大断裂系,其动力来源是岩浆活动。盐岩的阻隔作用使其对下部地层的温度、压力的变化均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利于加快盐岩下地层中的有机质成熟与演化。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且在高温、高压下盐岩呈塑性状态。勘探实践看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气藏与盐岩的沉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搞清盐岩的分布规律对东濮凹陷下步勘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盐岩 沉积特征 沉积旋回 沙河街组 成因 东濮凹陷 第一作者简介 胥菊珍,女,1966年生,200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系博士研究生,从事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P588 24+5 文献标识码 A 1 地质概况 东濮凹陷是我国东部油气最富集的凹陷之一。它位于鲁西、豫北地区,是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一部分。它的东侧以兰聊断裂与鲁西南隆起为界,南邻兰考凸起,北邻临清坳陷,西部超覆于内黄隆起之上,凹陷面积约5300km 2,新生界古近系厚度超过7000m 。 东濮凹陷是以中生界为基底,以新生界为主要盖层的中 新生界断陷型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资源丰富。构造格局上呈现两洼一隆一斜坡(图1)。东濮凹陷已发现的14个油气田中,有9个分布在具有盐岩沉积的北部地区,在探明的储量中93 7%的油和80%的气也均在北部地区。可见盐岩的沉积对油的生成、运移尤其是保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5卷第2期 2003年5月古地理学报 JOU R NAL OF PA LAEOGEOGRA PHY V ol 5No 2 M ay 2003

华北盆地构造特征

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沉积岩总面积约354万平方公里,星罗棋布地分部着近300个沉积盆地,发育着从震旦亚代到新生代的沉积岩系。从古老的前震旦亚界变质岩系到到最新的第四系都找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海域辽阔,面积285万平方公里,共有10个大中型沉积盆地,初步勘探证实,大都具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一)华北盆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市的全部或一部分及渤海海域,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盆地东临胶辽隆起,西与太行山隆起为邻,北为燕山台褶带。是一个新生代的沉降平原,广为第四系所覆盖。 华北盆地是迭置在华北地台古生界盖层之上的中、新生界断陷盆地。有人也称其为复式迭加型沉积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震旦亚界、古生界与中、新生界海陆两套沉积地层,累计厚度约33000米。 吕梁运动后,沿着内蒙地轴南缘,张家口-北票深断裂南侧形成了一个北北东方向的沉降带,沉积了晚元震旦亚界,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厚达9000余米。青白口纪末的蓟县运动使华北地台曾一度上升,早寒武世时又沉没在浅海中,一直延续到中奥陶世末才结束。在内蒙古陆以南和鲁东古陆以西的广阔浅海内,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泥质岩和蒸发岩,厚1000-1500米。这是一套有利的生油气岩系。加里东运动使华北地台整体上升成陆,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和岩溶作用。中石炭世又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海陆交替相煤系地层,厚200-400米。二叠纪为陆相碎屑沉积,仅堆积在一些坳陷内,厚度不等,300-1500米。中生代三叠纪分部零星,仅在太行山东麓的平顺、峰峰和燕山的平泉有沉积,广大地区均未发现,说明印支运动在华北地区主要以大面积隆起为主。侏罗、白垩系主要分部在一些断陷盆地内,燕山地区沉积厚度大可达10000余米;辽胶地区7000余米;河淮地区厚2800余米;鲁西和太行山地区厚度更小。这些断陷和凹陷为华北盆地的进一步大面积坳陷开创了基础。新生代第三纪是华北大面积沉降时期,也是油气的主要形成时期。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厚达6000余米。 (二)基本构造特征 1 断块构造是华北盆地最突出的构造特征 海西运动以后,华北地区处于大面积隆起剥蚀状态。燕山运动以断裂陷落和火山活动为主要形式,在强烈的张扭性和张性断裂作用下,拉开了华北盆地发展的序幕。当时的主要断裂带有:北北东方向的×庐断裂带、沧州-东明断裂带、太行山东麓断裂带和近东西方向的北塘-乐亭断裂带、黄河断裂带。沿断裂带发育了一些断陷和凹陷,堆积了陆相碎屑沉积和火山岩。经过侏罗、白垩纪的发展,华北盆地已具雏形。据估算,当时的盆地总面积约等于新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