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

谈谈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

文化与教育技术

C硪—U—N U..C N e w Tec h nol og i es a n d Products嗣囵江翟盂团

●■_工‘■江■■_工一谈谈中英语言与文化差异

赵圈

(黑龙江电力职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擒要: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从打招呼和告男q、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成语、谚语和格言、比喻和联想、典故、委婉语、禁忌语、文体区另0、身势语等十个方面谈论中英语言与文化的种种差异。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

l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语音、词汇、语法的总和,是一种符号系统。同时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环境。

文化是指—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既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又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育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语言的归宿。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曩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2语言与文化差异种种

21打招呼和告别

2.1.1打招呼

中国人相互见面.要问:‘‘吃了吗?“而美国人相互见面时说H e l l o或H i。如果照字面译成H a ve you e a te n yet?或H a ve yo u had yo ur l unch?夕b国人听起来就会觉得很怪。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吧贰牺吧。“这种打招呼有的意味

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啦?‘。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为‘‘Ⅵ飞er e ar e you go-i ng?和W he 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是:I t's none of you r hus i ne6s!(你管得着吗!)英语中有G oa d m or ning,G oad af t em oon。G ood eveni ng。都相当予汉语的“您好“.只是说的时间不同而已。

2.12告别

英语国家的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 ood_bye,B ye-bye。相当于中国人说“再见“。在说再92_前,还有一些客套语很有意思,各种语言不尽相同。中国的习惯是.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大门口或房门口。这时。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最后要ig.‘走好“、“慢走“之类的客套话。但是.这些话都不能直接译成英语。如果说St ay her e,听起来十分别扭.如果说Go s low l y.W al k sl ow l y等,也不自然。而英语囤家的习惯是傲微—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

22各种称呼

221美国人—般直呼其名

在美国,人们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M ichael,Li nda.J ane等.1-i Ii-H c用菜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g-:I、姐。人们甚至初次见匝i就如名字称呼。不仅年龄桐近的人之问这样称呼.年龀惫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我们会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Joe.B en.H el en等.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而且社会地位不同的^也幽塞样的。就连许多大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这种习惯与中囝的习惯完全栩反。中围孩子对父母。对挂i父母.对长辈.学生对老师.若直呼其名。成年人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二哥“、“三姐“、“pq婶“、“周大伯“之类。这些称呼在英语中不可使用。用英语称呼时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般直呼其名就行了。这里有一些例外的情况:称父母为D8d.M om.M um。M ot her等.称衬t父母为G r andpa。G r and m a等.对年长的亲戚。有时称为A un t M ury或U ncl e J im(注:—般}}1名字.不用姓)。而美同人即美语,多倾向于用名7卡H称.而不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点.B r ot her Jose ph或Si s t er M ary之类的称呼只是用

于天主教团体和某些别的宗教或职业团体。

22.2如何称呼教师?

直接叫T eacher(老师),还是叫T ea cher Z hang

(张老师)?这两种叫法都不符合英语习惯。称老师

为C om r ade(同志)C om r ade L i(李同志)。合适吗?

C om r a de一词在1阱I:会主义国家不大用。但如果按

英语习惯,称教师为M r W a ng(王先生)M r s Y a ng

(杨太太)或M i s s Fei(费小姐),中国人又觉得有些

刺耳。但是一般还是称某教师为T e ache r Z hac(赵

老师)。教师称学生为:Li M i ng(李明),Xi ao Li(小

李)、C om r ade W ang(王同志或小王)。

23祝贺和赞扬

听到j j U人的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是不

相同的,美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巾国入则一般

表示受之有愧。有时中国人的同答可能被外嗣人误

解。还有一些话.在汉语巾很得体.在同外国人谈话

时。说了这些话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中国人说出

的往往是真心话,但是美国人会怀疑是在故作谦

虚。在称赞问题E是存在着文化方面的差异的。美

国妇女常常会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丈夫与孩子

如何如何.而中国人则会认为那样做太俗气,他们

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自己家里的人的。中国人忌讳夸

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但对于西方人来说,却很自

然,被夸奖的人颇为欣赏。

拍成语、谚语和格言

2A1成语

成语是语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难于理

解.更难于运用得当。能否正确使用成语是—个人

的语占水平的标志。不论说话还是写文章,要恰当

使用成语、谚语和格言,会使文章丰富多彩,有文

采,既不要拒绝使用。也不要使用过多。

成语学习{髓难。成语中的每个词都可能认识,

但组成成{吾之后。词义就变了。而且同样的成语在

不同的上下文中意思不一样。英语成语也可以叫做

动词短语。英语成语巾最常用的是40来个最常用

动词和10来个介词或副词组成的成语。这些搭配

可以形成好几百种不同的意义,让学生学习起来感

到有阑难。学习成语与学习其他英语知识一样也是

有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一定能弄懂它们,

准确地掌握它们。

成语不f日难学,而且舒译起来十分复杂.这就

需要译者正确理解原文之后.多多了解英语国家的

发展变化.不要翻译成晦涩的英译文。

2.4.2谚诏和格青

谚语和格f;是灿烂的文化精粹。是人类在自己

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珍宝。它内容精辟.

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学习外语的人会说

上JL/uJ谚语.那是水平提高之举。

无论是英}f}吲家,还是汉语同家.人们的经历

与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是栩似的。尽管中国入

和外阉人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在_i差}占中却存在着相

同的或相似的谚语。

例如:Str i ke w hi l e t he i r on i s hot.

趁热打铁。

M a ny hands m a ke l i ght w or k.

人多好办事。

但是由于文化对语育的特征有重大影响,英汉

谚语又存在_荇十分明显的差别。汉语的谚语极多.

许多谚}f}有明显的中目特征.汉语中的谚语反映中

国丰l会的具体情况。

有许多汉语谚语没有对应的英语说法.只是作

者翻译而成。同样,有些常见的英语崩暑也没有对

应的汉语谚语。基于以上这些情况。翻翻彦语是很

难的事情。翻译时,最好先按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直

译,然后附加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点出谚语寓

意。

2.5比喻和联想’

在所有的语苦中都有比喻。比喻使语言生气勃

勃。形象鲜明。英语中的比喻手段非常丰富。如果不

用比喻,语言就会显得平淡无味。

理解英语的比喻往往并不容易。看以下椤《句:

“Y ou r ch i ckeI I!‘'h e c ri ed,l ooki ng at Tom

w i th

eont em pL

(“你这个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嚷道。)

(不是“你这只鸡“。)

The s tor k vis i te d t he№帅_l d l dm at o ns ye.-

t et cclay.

(霍华德约翰斯顿家昨天添了—个孩子。)

(不是“有鹳呜做客“。)

学生遇到这样的句子,如果不知道c hi cke n指

‘‘懦夫“或“胆小鬼“.不知道a vi si t by t he st or k指

‘‘孩子诞生“,就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

同样.讲英语的人学汉语时也会对下面的句子

感到费馋“你真熊!“外国人认为熊是很凶猛、危险

的动物.也可能认为熊生活在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

中,调皮淘气.滑稽可爱.但决不会象中国人那样。

认为熊愚笨、无能、无用。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你真

熊“,可能相当于“你真笨“、“你真没用“、“你真软弱

“、“你真窝囊“等义。从上列可以看出.人们时常把

某些品质或特性与某些动物或物体联系起来,这些

品质或特性又往往能使^.产生菜种反应或情绪。而

且这种联想往往没钉什么科学根据。联想到的特性

和所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民族不同而各异。联想有

的各民族相同.有的各民族不同。颜色在不同文化

中的联想是不同的,黄、红、白、绿、蓝都在不同的语

言中有不同的联想。有的表达某些感情,有的具有

象征意义.有的使用于短语之中,婴根据不同的语

育来决定颜色的使用。

2.6典故

在人们说话和写作中引用的历史、传说、文学

或宗教巾的人物或事件即为典故。典故的使用会使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清晰。易于沟通思想。

典故往往来自于文学、历史、传说、神话、体育

等。①来自于文学的典故: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

物和事件来自英同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

品。莎士比弧的作品中的许多台词流传至今,有些

话已经成了日常英语口语的—部分。例如:f or gi ve

and f or g et(不念心恶,不记仇).t hat's sl l G r eek t o

m e(我对此一窍不通).dI's w e l l t ha t ends w el l(结

果好就一切都好)等等。⑦来自于传说和神话t{1的

典故:实际上.擅个西方文学、艺术都深受希腊、罗

马神话的影响.其次还受斯堪的纳维亚神话的影

响。—些地理名称、一星期各灭的名称、科学名称和

术语都是来自于希腑神话、罗马神话和斯墩的纳维

亚神话。③宗教是典故的—个来源:许多典故来自

于基督救《圣经》lf I的人物和事件。④响.些典故来自

予黼项闩。特别是美网英语,有些典故与英阑很

流行的棒球和撇榄球运动有关。当然还有来自其他

运动项F1的—些常用说法。

2.7委婉语

在所有的文化中.某些概念或事物要避免直接

提到它.而使用一种听起来比较委婉的词语来代

替。例如死亡,在英谮与汉语中都有委婉表示它的

中困新技术新产品一2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