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第一课、走进中学

第一课时校园风景线

导入:教师利用投影或黑板写出几个大字: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对学生来说,9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应该给它起一个名字——开学节。每个中学大致都在每年的这一时刻重复着辞旧迎新的程式,一批一批的初一、高一的新同学步入了更高一级的学习殿堂。

提议:教师准备若干张本校的校园风景照片或明信片,通过投影或在班内传阅展示给同学们看。

1. 校园风景线(板书)

漫步校园,我们会发现,这里的风景独好,并且比小学大得多,有很多场地和部门,有很多场馆和社团组织,下面我们来一一来辨识一下。(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第一层次校园剪影

活动1:学校平面图活动方式:(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学校平面图(或挂出事先准备好的学校画图),平面图上要画出校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班主任办公室、任课教师办公室、校医室、图书馆、餐厅等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2)教师讲解这些部门的责任和职能。(3)教师鼓励学生上台,试着在图上标出部门的位置和负责人的名字,并要讲台下的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在这里,每一个同学都能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那么,你希望发展哪方面的能力呢?

活动2:学校社团组织活动方式:(1)填写:你所知道的学校社团组织你想参加的社团活动你还想让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

(2)学生课堂发言与交流。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只

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感受,一定会发现它的可爱之处。学校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

活动3:“话说”我们的学校活动方式:(1)用大致5分钟时间让学生描述或描绘自己的学校,着重突出学校的特色。(2)通过上台展示,或小组同学互换的方式,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3)小组推荐、挑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并张贴于班级的板报栏中。

第二层次校史寻踪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校史记录着学校诞生和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学校历史发生的大事件,留下了师生共同前进的足迹。

活动4:校史寻踪活动方式:(1)教师讲述学校的重要发展历程,尤其是学校的成绩。(2)学生一边听讲解一边记录,填写到教科书第5页的横线上。(3)学生独立思考“校史”带给自己的启示,并把思考的火花记录到教科书第5页的方框内。(了解学校的过去,形成对学校的整体印象。)

第三层次校训感悟

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校风而定的,是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宗旨、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

活动5:校训感悟(1)教师把校训写到黑板上。(2)针对本校的校训引发讨论:我们的校训代表什么含义?你有什么感悟?(3)如果我们学校还没有校训,你的提议是什么?(从不同侧面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历史、今天,展望学校的未来。)

总结无论是自己感受到的学校,还是从老师和同学口中得知的学校,你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问句式结尾,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跨越陌生

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新学期初始,我们熟悉了校园,你们对新学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喜欢新学校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那么,你思考一下,学校对你的学习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思考后若答不上来,再问:“是人还是物?”(学生肯定回答是“人!”)教师:“那么,在开学后的这些日子里,你接触了多少人呢?与周围的同学、授课老师之间还存有陌生感吗?”(学生回答。一问一答。活跃课堂,调动课堂气氛。)

活动一:自我介绍具体活动如下:

(1)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上台自我推荐,让别人更快地认识自己。(2)学生走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提醒每一位同学要突出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及个性中的特别之处,比如常用动作与语言。(3)最后,大家一起鼓掌以示对勇敢自荐者的鼓励。

活动二:印象中的“第一”人

(1)请同学们记录进入校门之后,给“我”第一印象最深刻的各种人。记录在教科书第8页。(2)在记录的过程中,如果你还不知要记录的他(她)叫什么名字,可以走到他(她)面前去诚恳地问。

活动三:设计自己的名片

(1)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稍硬、漂亮的纸张,用于设计自己的名片。(2)名片设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富有自己的特色。(3)名片填写内容可参照教科书第8页,教师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可设计若干张。(4)名片设计完后,每位同学当面双手送给自己最想结识的那些同学。

活动四:我们的老师教师:初入中学,有的同学可能会像大海中罗盘失灵的航船,不知所措。老师将会帮助我们找到航向,确定航线。面对新老师,我们应该尽快认识和了解他们,同时,也让老师认识和了解我

们。那么,课下请把我们做好的“名片”也送给老师一张吧!其实,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向他提问题,都喜欢他的学生课下主动与他讨论问题、交流观点,所以,让我们大胆地走近我们的老师吧!

具体活动如下:(1)学生填写教科书第9页的表格内容。(2)请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3)在讲述中,重点介绍老师的姓名、所授课程、讲课特点,你的个人点评。尽快地与老师熟悉,把自己制作的“名片”送给老师也许是认识老师的一条捷径!

活动五:我理想中的班集体

教师:几十个同学,十多个老师,相聚在一起,我们又组成了新的大家庭——我们的班集体。

具体活动如下:(1)用5分钟时间把自己理想中的班集体的特征列举出来,填写在教科书第 11 页的空白处。(2)填写完毕,请同学们走上讲台,进行“我理想中的班集体”演讲。

活动六:我为班级作创意如果要建立理想中的班集体,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励自己,比如定班训、设班徽等。

具体活动如下:(1)学生分组活动。(2)每组讨论和创作一个作品,作品题目有:设计班训、设计班级座右铭、设计班徽、制定班级公约、制定班级工作计划。(3)讨论结束后,班级交流小组讨论结果。(4)把小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以时时鞭策和警示班级成员。

总结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通过今天一系列的活动,我们跨越了陌生,我希望大家能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融入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让欢声笑语、友爱互助荡漾在我们中间。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师生间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第二课、昨天与今天

第一课时适应学习

导入教师:从昨天的小学,到今天的中学,有许许多多的变化。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变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变高了。正是这种种变化,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经历成长,走向成熟。对我们来讲,一个最重要的身份就是学生,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任务就是学习。那我们就先从中小学学习上的变化谈起吧!承上启下。

活动一:适应学习教师:进入中学,课程的门类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课程的内容也逐渐加深和系统化了,因此,我们中学的学习任务变重了,难度也加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更加认真、更加努力。找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的地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1)案例展示:林琳的故事(见教科书第 14 页)。

(2)结合案例,设计问题,加以讨论。问题如下:

林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与林琳的问题一样吗?刚进入中学,在学习上还有哪些问题困扰着我?

(3)教师总结。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中小学学生的不同教师:初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不同于小学教师。例如,初中教师会更多地指导和启发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么,中小学到底存在着哪些学习上的不同呢?

(1)用大约 10 分钟时间找出中小学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同。

小学与中学的区别有:课本有方面______课的内容方面 ____老师的讲课特点方面___学习方法方面 ____学习方式方面 ______

作业方面 ___班主任和我们 ___

活动三:学习适应教师:中学的学习与小学相比确实存在很大差异。面对这些差异,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先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独生子小舟家庭经济富裕,家长非常重视对小舟的培养和教育,期望他早日成材。小舟在小学时有爷爷的辅导,表现不错。自升入初中后,因为爷爷没有能力辅导他了,所以他很快出现了情绪低落,而且对学习焦急忧虑,有时甚至神志恍惚,坐立不安。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案例二:小萌上小学的时候有个习惯,每次做完家庭作业都要妈妈检查,妈妈每天晚上还要帮助小萌复习当天的课程、预习第二天的新课。因此,小萌在小学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上初中后,妈妈要求小萌自己完成这些事情,可是小萌从来没有主动复习和预习过,写完作业也不检查。没有了妈妈的帮助,她感到不知所措。小萌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分析两个案例中的主人公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自己和同学们身上存在的学习适应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阅读下面附的资料,帮助学生学习适应。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存在的学习适应不良问题,并尝试改正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附:初中生学习生活适应不良解决方法

1.转变角色,改变看法。 2.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习能力,改变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新的规则

引入用一个小游戏作引子。教师设计一个小游戏,并讲明游戏的规则。比如: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画圆形、方形,一个带着画图工具,一个不带任何画图工具。

教师:“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我们刚才的游戏也不能称之为游戏,这是用活动让大家理解游戏不能没有规则。

学校也一样,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它约束和规范着每一个师生员工的行为和习惯,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用一个小游戏过渡更加自然,并且容易使学生理解并接受“校规校纪”的存在。

活动一:哈佛的校规(1)介绍“哈佛的校规”案例。(见教科书第15页)

(2)学生讨论:哈佛学院应不应该开除那位同学?为什么?

注意:为了活跃教学气氛,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同意开除”和“不同意开除”两个组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态度和原因。由哈佛的校规自然引出本校的校规,借鉴名校的做法,这样说服力更强。

活动二:寻找校规教师:哈佛的校规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任何团体,都必须有其必要的规矩,用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我们学校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目的就在于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让我们师生懂规矩、守纪律。

(1)学生课前通过采访、调查、实地寻找等方法,寻找学校现在和过去的校纪校规,抄录或者拍摄下来。可以采访有关的领导,寻找校规校纪制定的背景和意图。如:在什么情况下制定了这个校规校纪,执行后有什么效果,现在看来这个校规校纪是否合理。

(2)学生交流课前活动的结果。将自己或者小组寻找到的校纪校规

展示出来,将访问的结果进行交流。

(3)同学讨论如何自觉地遵守新的校规校纪。可以讨论如下几个问题: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有什么好处?遵守校规校纪是否需要条件?有些校规校纪是否可以不遵守(像哈佛的那位学生)?等等。

教师总结:校规校纪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定的,是我们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的保证。作为中学生,我们更要自觉地理解和遵守校规校纪,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通过寻找本校的规则,引导学生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学生行为规范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遵守规则的情感。

第三课时承担新角色

导入

教师:幼年的我们被呵护,童年的我们盼望快快长大,少年的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在我们还没来得及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学生”时,我们的父母、老师已经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让我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到底“中学生”和“小学生”有什么不同呢。

活动一:中学生与小学生的角色变化

(1)学生用大约5分钟时间填写表格(见教科书第16页),尤其是认真思考表格的第二部分:我心目中的中学生。

(2)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多从正面引导,加以补充。

教师:小学阶段,当遇到问题时,我们马上就想到了老师和家长。现在是中学生了,我们却觉得不想再让老师和父母管那么多了,想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那么,在目前的生活中,哪些事要自己解决,哪些事是可以请教家长和老师的呢?

活动二: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

(1)让学生一一讨论下列问题:哪些是自己的分内事?怎样解决自己的分内事?什么样的事可以请教家长和老师?

(2)讨论结束后,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点评。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活动中体验成长,体验自己“今天与昨天”的不同。

活动三:做合格的中学生教师:进入中学,我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那么什么样的中学生才是合格的中学生呢?

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2、小组代表发言,上台交流。在学生发言时,教师把学生发言的关键词写到黑板上。

3、师生共同总结,制定一个大家都赞同的“合格中学生的标准”。

4、把制作好的“标准”作为班级公约来遵守,指导青少年成长。将教育目标最终落实到行为养成上。

总结教师:成为中学生,我们有了新的身份、新的角色、新的任务。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第三课、新的起点

第一课时放飞理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导入新的学习,新的规则,新的角色,我们又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新的努力。但是,我们必须先确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计划,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活动一:“我的理想”演讲赛

教师:在大海中的船只上,远航的水手一定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航向,否则他们不会到达目的地。现在,我们就是正准备扬帆起航的“水手”,那么你的“彼岸”在哪里呢?进入少年期,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尽管它不成熟、不明朗,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大致的方向,清楚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去努力。

1、教师讲述古今中外的英雄、伟人关于理想的言论。

2、学生准备“我的理想”讲稿,约15分钟,不少于200字。

3、开展“我的理想”演讲比赛。用一个比喻引导到对“理想”的思考。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

活动二:制定计划教师:我们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理想的实现是一步步完成的。下面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教师讲故事)

第六张饼有个人饿了,买了一摞饼,一口气吃到第六张饼才算饱。他摸摸肚子,沉思半晌,若有所悟,十分感慨,自言自语道:“早知道吃下第六张饼就饱了,何不一开始就吃这第六张饼呢?我还能省下那五张饼的钱呢!”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哈哈大笑。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笑吗?

教师简单小结,由故事转向学习:“我们在学习上的进步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完成的,同学们都是先完成了小学的学业,才进入初中,先学会了自然数,才学小数、分数,先学会了拼音,才会念长长的课文,先学会了

字母,然后才开始学单词、句子、语法、课文。假如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第一节数学课就讲代数,行不行呢?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教师:我们中学三年的学业,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我们必须为自己理想的实现找到一条捷径,那就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1)教师讲述如何“制定计划”及注意事项。参见教科书第 19 页。(2)学生制定本学期计划,一式两份。(3)学生将制定的计划一份贴在自己的书上,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书,一份交给老师。教师将学生的计划装订成册,学期中检查验收“计划”的实施情况。规划自己的学业与生活,教师起指导与监督作用。

总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吸取他人的经验,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所以,我们的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并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我们要不断地修整、完善它。

第二课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导入:解释名言教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有一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有谁能够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就像大树是由小树长成的、高台是由一锨一锨的土垒成的、一步一步才能走完千里的路程。说得多有道理。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学生交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自己的启发和自己的感想。进一步引申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类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名言、警句、成语等,进一步深化理解。

由名言引出活动意图,对学生具有鼓励的作用。

活动一:没有赚到的钱(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1页的故事“没有赚到的钱”。(2)结合案例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请学生分析并回答。①埃米为什么没有赚到她本来想赚的钱?②你是否也有埃米这样的习惯?

教师: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比喻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没有行动的理想、目标和计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上面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请打开教科书第22页,这个小故事从某一个侧面很好地解释了克雷洛夫的比喻。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2页的故事。问:那么,当前你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回答。告诫学生:实现理想仅有计划是不够的,还要从点滴做起,将计划付诸行动。)

活动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学生交流自己和同学中间存在的好高骛远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平时不愿意刻苦学习,看到别人取得好成绩就心里不是滋味;有的学生总是“三天热头”,总是在制定计划,可实行

不了几天,遇到问题就放弃;有的学生目标过于远大,难以采取具体的行动实现,等等。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引发思考。

2.学生交流如下问题(1)小明小学时学习成绩不好,进中学后,他想把学习赶上去。该怎么办?(2)小超在小学没有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上课时总是“走神”,进入中学后,这种总是课上不听课,课下再补课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学习要求了。他该怎么改进?

3.学生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足下”计划。自己从现在起,做哪些事情?

附录:循序渐进学习方法就是人们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它要求人们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为:一要打好基础,二要由易到难,三要量而行。

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一课时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1)

一、设问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假如我们都是海边的渔民,现在让你在一大船鱼和一张渔网之间作出选择,你选择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一步提问:就像渔民要在鱼和捕鱼方法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一样,我们学生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选择?我们应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切入主题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就难以胜任学习。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注意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切入主题,提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学习方法讨论教师提问:其实,对我们来说,“学习方法”这个词已经不新鲜了,在小学阶段,老师就非常注意引导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也有意无意地在利用一些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说说自己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或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将学生交流的结果列在黑板上或者写在一张大白纸上,以备以后课堂活动使用。

进一步引入主题,同时为以后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将学生总结出的学习方法整理并保存好,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中自觉利用这些好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四、讨论爱因斯坦的公式

教师: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提出一个公式W=X+Y+Z。谁能说说这里的W、X、Y、Z分别代表什么,这个公式又说明了什么。(学

生自由发言)用科学家的思想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引出下一个活动。

五、学生设计公式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对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学习中的学问大着呢!爱因斯坦提出的公式是他自己多年学习的体会。我们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出自己的公式吧。

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并总结一个“公共”的公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第二课时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2)

一、问题导入新课教师设问:现在我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5:30~8:30之间,大家都做了哪些事情。(学生各自写下来然后自由交流)教师总结:在同样的时间里,同学的安排各有不同,收获也有差异,有的同学收获多,有的同学收获少,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里,有人收获多,有人收获少?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关键。通过活动切身体会善于利用时间和不善于利用时间的差别。(提出课题并强调科学利用时间的重要性。)

二、学生交流自己合理安排、利用时间的经验教师:同学们平时是怎样利用时间来学习或做其他事情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

学生自由交流。可以说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说其他同学的做法。最后通过讨论,将本活动中总结出的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的做法整理出来并保存。从学生身边的事实谈起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有利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使活动更有说服力、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他们的做法错在哪里让学生看本备课系统“多媒体资源”中的动画故事《我这样利用时间》,就故事中几个主人公的做法展开交流:他们中间哪些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好的,哪些人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好的;在班里有无类似的做法,怎样纠正这些错误的、不好的做法。

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将同学们中间存在的不珍惜时间、不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的做法一一列举出来,并加以纠正,将正确的做法列在后面。

以案例引出问题,讨论纠正学生中间存在的典型的浪费时间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三课时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3)

一、故事导入活动学生读本备课系统中提供的教学资源《时间统筹法》,学生读后要开展两个活动:(1)就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统筹法以及他取得的成就谈感想。(2)文章中提到了“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我们学习中哪些是“整块时间”,哪些是“零星时间”,把它们一一列出来。

学生列举学习中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时要尽量细,将一天、一星期时间段内所有可能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都列出来。用柳比歇夫的方法为学生计划自己的时间提供样板。

(详细列举时间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下一步的计划更具体,使学生更能够珍惜自己一分一秒的时间。)

二、计划学习时间(1)在学生列举自己“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的基础上,利用表格的形式将这些时间加以整理。学生做两张表,分别记录一天内和一星期内的“整块时间”和“零星时间”。(学生自己设计表格的样式)

(2)学生列出自己的学习任务,其中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必学的任务和自己课外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越具体越好,如将数学学习任务分解为做家庭作业、复习、预习等。

(3)对照两种表格,将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填在时间表内。(让学生整体把握一天内和一星期内的时间,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这样时间与任务一一对应,使得计划具体,便于操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督。)

三、交流、修改计划(1)学生交流各自设计的时间计划表,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使每个人的计划更合理,更具操作性。

(2)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时间计划表,将计划表张贴在家里,作为

监督自己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依据。使得时间计划表真正成为监督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工具。

本活动要切忌形式主义,活动要切实与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和条件结合起来,计划要实际而可操作性强。

四、共同的时间表在学生各自制定时间计划表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班级共同遵守的时间表。如:每天早晨利用 10 分钟时间复习外语词汇或语法;每天最后一节课下课前 10 分钟,全班集体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记忆理解的重点内容,等等。

把时间管理的方法落到实处,形成珍惜时间的良好班风。

注意:该活动要有具体的负责人监督执行。

第四课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一、导入(1)学生观看本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资源”中提供的录像《我是学习的主人》,并谈体会,总结录像中的主人公运用了哪些办法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学习效果如何。(2)学生交流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哪些办法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己平时又是怎样做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3)分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的方法,然后全班总结、列举自主学习的好办法并保存。(用示例提出本活动的主题,并给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范例。)

学生回顾教师在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意图并在今后配合教师的教学,进行自主学习。

二、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制定自主学习的计划。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三、自主学习倡议书在前面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本班的情况,学生起草“自主学习倡议书”。可以采取先分组讨论再集体整理的办法,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倡议书。倡议书可以起草3份,分别给老师、家长、学生自己。

学生自主学习,需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给学生一定空间,同时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空间。四、交流倡议书学生交流倡议书并将全班同学的倡议书张贴在教室里,作为监督检查自己独立学习的依据。(在班级倡导自主学习的学风。)

七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新学校,新同学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2、能力目标: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二【学生】 三【教法】 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授课思路:本框内容分目,首先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初中生活新体验”。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中学和小学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通过互动游戏把这些变化带给七年级新生新鲜感,让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珍惜新起点。其次以活动课的形式,学习第二目“珍视新友谊”和第三目“与新朋友结伴同行”。因为在进入中学最初的阶段,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能否适应中学生活的问题。而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迅速地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也许历时三年也未能建立起来。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课前准备】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正式组织本单元教学前,先让学生翻翻上册的教科书,让他们与同桌分享看到如此精美、漂亮的教科书的心情。并利用好本书的“前言”,简明扼要地介绍思想品德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本书的特点及学习上要注意的问题。以上处理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严肃的、说教的。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留下美好的印象,憧憬着将来的学习,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二)新课讲授 结束语 五【课堂延伸与反思】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学生发言或小组讨论,提示:比如军训生活的紧张有趣、心理压力的增大、学习内容的复杂等等。) 师:同学们刚才都谈到了新生活带给自己的兴奋和不安。兴奋是因为那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等着我们去认识,不安是因为还有那么多我们未曾了解的问题。我想,同学们肯定急于想知道的东西很多,比如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它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和期望?比如各科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和蔼可亲还是严厉苛刻?再比如班里的同学,谁爱学习,谁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七年级学生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课标教学的需要,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特制订如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就教材体系而言,既体现综合又有整体感,神形散聚,杂而不乱,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既有全面性,又有科学性和典型性。 三、学情分析: 根据调查,全体班级情况有所区别,优生、差生差别大。有些男生、女生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这样的原始是:错误的意识形态,扭曲变形的价值观念。 四、改进措施: 1、讲练结合,对考点、重点、难点要讲解透彻,言简意赅,让学生多读多练,锻炼学生全面灵活的思维。 2、体现创新。注重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内容 第一周第一课第一框题 第二周第一课第二框题 第三周第二课第一、二框题 第四周第三课第一框 第五周第二框题 第六周第三框题 第七周第四课第一框题 第八周第二框题 第九周第三框题 第十周复习迎考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五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三周第三框题 第十四周第六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五周第七课第一框题 第十六周第二框题 第十七周第八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八周第九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九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思想品德备课组 2010-9-1

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1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珍惜新友谊 【教学难点】:珍惜新友谊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一张空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 在打开课本之前,你们来猜一猜我们第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好了,那么从踏入着所学校的大门开始,你们已经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中学生了。可以说,升上初中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这个新的学习生活呢?你们都熟悉了这里的环境,适应了新的校园了吗?你们都认识了周围的同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的第一节“新学校,新同学”) 初中生活新体验 1、当你踏入中学的校门,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开学以来,你遇到了哪些新鲜的事? 3、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吗? 小结:初中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那么多新的同学组成了这个新的集体,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 珍惜新友谊 那么这些新的同学怎么样才能尽快地熟悉起来呢?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游戏,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串名字游戏 游戏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给几分钟时间给你们互相认识,并且呢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待会呢,老师就叫一个组的成员来自我介绍,介绍的时候说,例如: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第二名学员轮流介绍,但是说: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旁边(后面)的热情善良的某某;第三名学员说: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旁边(后面)的热情善良的某某的后面的某某,依次下去……,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和所采用的修饰复述一遍。 注意:其中一组介绍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也要认真记住自我介绍的同学的名字,不可以说话,待会老师还要考考其他同学记住了多少位同学的名字。 算一算你记住了多少新同学的名字?他们是谁? 认识新的同学成为了新的朋友,你快乐吗?你还想认识更多的同学吗? 小结:在我们这个新的班级里,有这么多新的同学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大家就成为了好朋友。 交流活动 大家都想认识更多的新同学,同时也想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你。(那大家想不想学到一种新的认识新同学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新同学也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你呢?)好,现在老师和大家来一个交流活动。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来,在纸的左边画上你的自画像,自画像可以简单一点,表现出你的外貌特征就行了。在纸的右边写下以下内容:让咱们尽快熟悉起来。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空白纸和一支笔。(课前已叫准备好) 2、大家先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注意突出你的特征,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画的是你。 3 姓名、你的生日、外貌特征、性格特征、毕业的学校、爱好兴趣和你的家庭地址等, 4、收上来,打乱顺序,发回给同学们。 5、你拿到的是谁的自画像?可以说说吗?然后有请这两位同学出来认识一下,先微笑,再握手,表示很高兴认识对方。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个交流活动,我们又认识了班上的很多名同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基本的是记住彼此的名字。试想,一班同学相处了一周了,还没有一个同学能说出你的名字,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通过刚才的交流后,我们会发现这个小小的班级里,有这么多亲密的伙伴。而且,有些同学呢,是跟自己同一所小学毕业的,有些呢是跟自己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甚至呢有些同学还跟自己是同一个月出生的,这份成长中的友谊,将使我们宝贵的初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学好初中政治,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中学生通过学习政治,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历史感、责任感与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宏伟目标。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1 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或者上网查找资料,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深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生命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做法,拟订组织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案. 2,分好4人小组,选定组长,每组选好自己的课题,调查记录表提前交给小组长,要求学生做好查找资料的记录. 3、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

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七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课《走进中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新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 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3、熟悉新老师的教学特点,增进与老师的感情。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同学们,9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每个中学大致都在每年的这一时刻重复着迎新的程式,一批一批的新同学加入了中学殿堂!那我们怎么样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呢? 2、师生的自我介绍 1)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 2)姓名、爱好、特长、愿望

3、由上引出话题讨论 1)新的环境,你适应了吗?(不适应,为什么?) 2)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同学 3)新的老师,你比较喜欢哪位?(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4、总结 通过这几天的交往,我们基本上已经算是初步认识了彼此,跨越了陌生。不管大家是在小学还是初中,或者以后升入高中、去外地读大学,只要你们愿意去感受新环境,你们就会很快适应;只要你们愿意伸出你的橄榄枝,坦诚待人,你就会发现,你身边原来都是朋友;只要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流,你们就不会觉得老师总是高高在上,也是可以成为自己的朋友的!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不仅仅只是同学关系,我和你们不仅仅只是师生关系,而是能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融入xx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友爱互助,让欢声笑语荡漾在我们中间! 附: 作业: 1)印象最深刻的老师 2)印象最深刻的同学

苏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教案全套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课题:我们的新集体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新集体;感受相识的快乐并认识到从相识到成为好朋友所需要的条件;了解班风的含义,优良班风的主要体现,优良班风的意义,掌握形成优良班风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1、优良班风的含义 2、如何形成班风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如何看待我们的新集体? 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新的学校,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也许我们还对过去的伙伴依依不舍,但更应高兴的是,我们又结识了许多新的老师和同学。我们将在这个新集体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 2、①从相识到成为好朋友,需要什么?或怎样才能成为好朋友? 相识是容易的,而要成为好朋友,则需要彼此的真诚和心灵的沟通。 ②为什么要成为好朋友? 认识一个人并成为好朋友,快乐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共享,痛苦时就会有我与我们分担,迷惘时就会有人给我们指点,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3、①什么是班风?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 ②优良班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优良的班风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学习氛围、同学关系等许多方面。 ③为什么要形成良好的班风? 因为良好的班风能引导全班学生的言行,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④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⑴优良班风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用行动去创造、去维护。 ⑵需要我们对班集体有爱心。因为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把爱心献给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帮助。整个集体充满了爱心,便会产生

2020年七年级(下)思品教案

七年级(下)思品教案 ..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一、课标透析课标要求:(本单 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二、单元 内容介绍 1、单元地位: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 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我们知 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

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包括三框内容:“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第一框“我能行!”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区别自负、自卑和自信。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主要说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主要讲如何树立和增强自己的自信。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是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太好了”就是遇事从正面来思考。“我能行的”就是自信、大胆、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我能帮你吗”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使活动结果真正发挥作用。三、学情分析这一单元内容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需要的: 1、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

七年级政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编排。其目的,旨在引领学生探索人生的真谛,完善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让学生知道,尽管我们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且很短暂,所以我们要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材分析 本课“绽放生命之花”是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本教材最后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感受生命的意义”和“活出生命的精彩”两个框题。第一个框题“感受生命的意义”主要讲述了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等问题。第二个框题“活出生命的精彩”告诉我们: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活的质量;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 程,我们要让生命充盈;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我们要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创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探问生命”和“守护生命”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虽对生命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依然是十分陌生的问题。因此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有意义的生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生命的意义。 2.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法指导 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为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活动,应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教备

初中政治七年级上教案

初中政治七年级上教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七年级学生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课标教学的需要, 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特制 订如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就教材体系而言,既体现综合又有整体感,神形散聚,杂而不乱,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着眼 于学生未来发展。既有全面性,又有科学性和典型性。 三、学情分析: 根据调查,全体班级情况有所区别,优生、差生差别大。有些男生、女生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这样的原始是: 错误的意识形态,扭曲变形的价值观念。 四、改进措施: 1、讲练结合,对考点、重点、难点要讲解透彻,言简意赅,让学生多读多练,锻炼学生全面灵活的思维。 2、体现创新。注重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内容 第一周第一课第一框题 第二周第一课第二框题 第三周第二课第一、二框题 第四周第三课第一框 第五周第二框题 第六周第三框题 第七周第四课第一框题 第八周第二框题 第九周第三框题 第十周复习迎考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五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三周第三框题 第十四周第六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五周第七课第一框题 第十六周第二框题 第十八周第九课第一、二框题 第十九周复习迎考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思想品德备课组 2010-9-1 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1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珍惜新友谊 【教学难点】:珍惜新友谊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一张空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 在打开课本之前,你们来猜一猜我们第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好了,那么从踏入着所学校的大门开始,你们已经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中学生了。可以说,的一个新的起点,那么,吗?你们都认识了周围的同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的第一节“新学校,新同学”) 初中生活新体验 1、当你踏入中学的校门,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开学以来,你遇到了哪些新鲜的事? 3、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吗? 的同学组成了这个新的集体,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 珍惜新友谊 那么这些新的同学怎么样才能尽快地熟悉起来呢?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游戏,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串名字游戏 注意:待会老师还要考考其他同学记住了多少位同学的名字。

七年级政治上册.3让家更美好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让家更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较过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化解家庭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家庭。 能力目标 1.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与父母交往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爱家庭成员的情感,学会化解家庭矛盾和冲突。 2.用具体的行动关爱自己的家庭。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和谐家庭我出力。 突破方法:结合“探究与分享”(P85)板块,开展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懂得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构建和谐家庭离不开包括我们子女在内的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这样既能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又能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探究新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置,g动思维 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打开对“家”的一个个问号。这样的设置,既能增强学生对家的情感,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地导人本课。 过程: 1.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2.师:同学们,听完了这首歌曲,我想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感慨。通过前面有关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家不仅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幸

福、和睦,那么,怎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教师板书,导人本课。 方法2:问题式导入。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问题人手,提出问题,一环扣一环,一步紧一步,降低了知识的起点,缩短了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过程:同学们,家,不仅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港湾。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跟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呢?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什么呢?古人云:家和万事兴。我们怎样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知识殿堂。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信息搜索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过程: 1.要求学生对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 2.结合“运用你的经验”(P83)板块,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关内容。 如: (1)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收听收看新闻。 (2)柜里有藏书、桌上有报纸、墙上有名家书画作品。 (3)探讨社会和人生,各抒己见,敢于争论问题。 (4)每个成员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善于自我设计。 (5)对话风趣、简洁,爱好文娱体育活动。 (6)穿着美观,吃喝精细。 (7)备有家庭食谱,钻研烹调技术。 (8)对取得荣誉的成员表示祝贺,以热烈的气氛过生日。 3.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纠偏。 4.选取1 — 2名同学向大家作介绍。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对家的不同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对他们的积极动脑给予赞赏性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对家产生正确的认识。在此探究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辨析,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缜

最新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5、培养学生拒绝不良诱惑的意识和能力 6、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要求 7、教育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 1、谁也无权剥夺我的受教育权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难点: 1、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的义务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教学方法: 讨论、表演、 课时安排:9课时 课题:重要的一跳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怎样解决初中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教学难点:怎样解决初中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教学方法:讨论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小学的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吧,而今这些已经成为过去,永远成为记忆,我们已经成为中学生了,同学们想像一下你心目中的中学生活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 讲授新课: 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 第一课:新天地,新感觉 重要的一跳 我们常说鲤鱼跳龙门,人才一生中有无数次的转折,我们从小学升入中学也是人生的一大飞跃,“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怎样尽快的适应新的中学生活。 一、感觉很不同(板书) 我是中学生了!这个新的身份,一定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小学阶段从未有过的新感觉新体验。 活动一:小学和中学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要求:四人一组,讨论5分钟,每组派代表回答 活动二:动动手:写出家人亲戚朋友对你的看法,形式如课本P3页学生可自由书写,写出自己亲身体会或亲身经历的事。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试卷讲评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试卷讲评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试卷讲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本次考试中的疑问和错误进行解答和纠正,以达到巩 固知识,掌握答题技巧的目的。 能力目标:在解疑纠错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 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严谨、端正的考试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雄心 壮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审清题目,学会按照答题规范解答 题目。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规范答题用语。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班级考试情况数据统计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试卷评价

(一)设计目的:让学生对试题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试题的难度,进而帮助学生对本次考试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认识自己的分数。 (二)过程: 试题难度:本次考试的考查目的明确,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检测,也重视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总体而言,试题难度相对不大。 试题覆盖面:本次考试的考查范围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1—4课,知识覆盖重在第3、4课,联系社会热点,题量适中,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环节二:考试情况分析 (一)设计目的:一方面,给予优秀生适当表扬,激励其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同时,鼓舞学困生士气,激励其不断追求上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数据对比,明确自己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以便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二)过程:分数统计表: 略 2.总体分析: 选择题答题情况较好,其中有11位学生满分,人均错题量基本能够控制在两题以内,失分率较低。失分原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3、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4、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5、培养学生拒绝不良诱惑的意识和能力 6、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要求 7、教育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 1、谁也无权剥夺我的受教育权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难点: 1、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的义务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教学方法: 讨论、表演、 课时安排:9课时 课题:重要的一跳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怎样解决初中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教学难点:怎样解决初中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教学方法:讨论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小学的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吧,而今这些已经成为过去,永远成为记忆,我们已经成为中学生了,同学们想像一下你心目中的中学生活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 讲授新课: 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 第一课:新天地,新感觉 重要的一跳 我们常说鲤鱼跳龙门,人才一生中有无数次的转折,我们从小学升入中学也是人生的一大飞跃,“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怎样尽快的适应新的中学生活。 一、感觉很不同(板书) 我是中学生了!这个新的身份,一定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小学阶段从未有过的新感觉新体验。 活动一:小学和中学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要求:四人一组,讨论5分钟,每组派代表回答 活动二:动动手:写出家人亲戚朋友对你的看法,形式如课本P3页学生可自由书写,写出自己亲身体会或亲身经历的事。 学生发言:略 二、你准备好了吗?(板书) 对我们来说初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这种生活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影响我们生活的质量。该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呢?让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依计行事。 活动一:让第一组、第三组的学生提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第二组、第四组的学生来解决。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调过来。 活动二|请去年初三毕业的学生介绍一下怎样适应刚进初中这一段时期的小结:交给学生去小结 作业:见练习册

七年级上册政治人教版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新的初中生活与新的学习环境,珍视新友谊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过程与方法:面对崭新的初中生活,通过小组讨论方式了解学生进入中学后的新感受,遇到的新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正确与人相处、正确看待社会,珍视全新的初中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视新友谊 难点:与新朋友结伴成长珍 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粉笔,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自我介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入中学后,有很多新鲜的事物,让我们好奇,令我们欣喜。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们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吧! 二、新授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 活动1 七嘴八舌话“初中新生活” 初中生活是每个同学的一个新起 点,你对这个新起点是怎样认识的? 活动2 议一议: 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的是一个新 的学习环境,这个新环境有哪些使同学们感到新鲜和好奇的地方呢? 提示:可从以下方面谈起,如:校园总貌、地理位置、占地面积、绿化情况、楼房建设等对比小学校园,可从班级设置、学生数量变化等对比小学情况,也可从学校创办历史、校徽、校歌、校服、校训的有无和独特以及校名由来、设备增多、学科增多、作息时间变化等。 活动3 说一说: 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注意调动新转入学生的参与) 提示:除教材第5页内容外,可以从学习、生活、纪律、环境、心理等诸多方面加以回答。如:我感到既兴奋又郁闷,兴奋的是老师的启发改变了我的学习方法,我基本上不再死记硬背了;郁闷的是我学习的灵活性有待挖掘。我感到既

苏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全集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科(苏人版)第一单元教案学校执教人 新复授习课第 1 单元第 1 课第 1 课时名称:我们的新集体 教学目标课 堂 学 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目标 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学校新生活,自觉融入新的集体,为创建良好 班风而努力。为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不断增强集体归属感和 荣誉感。 知能 识力 目标 知道进入七年级以后学习任务、校园环境、自己的心理等方面发 生的新变化,学习主动与同学沟通,相互帮助,友好相处,提高 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课前预 习交流知 我 知 道 预习先知: 1、班风是指 2、优良的主要体现在、、等许多方面 3、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基础 我 困 惑 简明扼要描述自学中发现的问题: 行 我 践 行 教学过新 知 学 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 新得导入新课:生活在线(教材P2) 活动1:让学生说说跨进中学大门后的 真实感受。 教师:概括为两种感觉:作为一名中学 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怎么 消除孤单呢?就需要我们在新的班集 体里,结交新的同学,新的朋友。 一、相识的快乐 (板书老师小结:相识是容易的,而要 成为朋友则需要彼此之间的真诚和心 灵的沟通。认识一个人并成为好朋友, 快乐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共享,痛苦时就 会有人与我们分担,迷惘时就会有人给 我们指点,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 发展。www. xkb1. com 二、优良班风我们创 活动2:交流活动 活动过程: 1、大家先给自己画一幅自 画像,注意突出你的特征, 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画的 是你。 3、在纸上写下你的基本信 息:姓名、你的生日、外 貌特征、性格特征、毕业 的学校、爱好兴趣和你的 家庭地址等, 4、收上来,打乱顺序,发 回给同学们。 活动3:讲故事,谈体会。 “宏志班”的故事 问题:(1)“宏志班”的故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新学校,新同学 一 .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交往能力,能够在新的集体中建立新的友谊;热爱新的学习环境,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了解新环境,结识新同学。 教学难点:珍惜新友谊 二. 学情分析: 进入初中,学生将在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中开始新的生活,学生难免有会有陌生感,学生的初中生活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中同学相处得怎么样,人际关系如何,因此,本课从班级人际关系入手,把班级中学生的相互熟悉,建立彼此的友谊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法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从不同的学校来到讷河四中某班,开始我们三年的初中生活,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我们会感到陌生,让我们从熟悉周围的环境,老师,同学开始熟悉我们的初中生活吧~ (二)新课讲授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师:开学一天来你遇到哪些新鲜事,(生答:如学习的科目多、老师多,心理压力的增大、学习内容的复杂等等。) 师:同学们刚才都谈到了新生活带给自己的兴奋和不安。兴奋是因为那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等着我们去认识,不安是因为还有那么多我们未曾了解的问题。我想,同学们肯定急于想知道的东西很多,比如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它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和期望,比如各科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和蔼可亲还是严厉苛刻,再比如班里的同学,谁爱学习,谁比较淘气,谁能和我成为好朋友,还有,我们这个班集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是一盘散沙,还是团结和睦,这么这么多的问题,有些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有些需要细细调查,当然也有一些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来获得信息。 学生发言: 1、谈谈你对学校的印象。 2、介绍自己通过几天的相处后,与哪位同学比较谈得来,或者已经成为了朋友,并说明互相吸引的理由和过程。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觉得许多同学已经对新的生活开始逐步适应了,对其他同学也已经了解很多了,有的甚至成了朋友。所以,这个“陌生”的环境对我们来说其实也不那么陌生,小学的同学、朋友很多不在身边了,但我们又有了新的朋友,而且这段新的友谊将陪伴我们走过三年的求学路程,让我们不会感觉到孤单、寂寞。所以,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新友谊。 过渡: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略。 教师概括为两种感觉:作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怎么消除孤单呢,就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二)珍视新友谊(板书)

七年级政治上册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 能力目标 1.通过日常观察、内心感悟、实践探究等多种方式,全面理解由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童也不一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超越自我,回报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来关注生命。 2.懂得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善待他人,传递温暖,消融冷漠,共同构建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突破方法:这是以理导行的最重要的一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十分有限,所以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板块和正文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同样也在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探究新课堂

七年级政治七年级政治学习新天地教案

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学习新天地 【教材分析】《学习新天地(上)》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的第一框。其主题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即通过体会初中学习的一些新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些新的特点,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的建议,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管理者”。 【学生分析】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主导性的生活,而作为初一的学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特点与小学相比,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也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学生能否在这个转折点上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对他们的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给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建议,让学生“学会学习”,为适应这个学习化的社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比较初中与小学学习生活的不同,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学习生活的不同,能自己评判出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是有利于自己学习水平提高的,能领悟到现在的不适应只是暂时的,只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态度,逐渐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就象一面镜子,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推到镜子面前让他们自己审视自己,通过这面镜子使学生学会自主选择的能力,自主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表。 【重点和难点】通过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填表 的是自己认为用这种方法学习轻松、有趣,并且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你不妨试试不同的方法,但是不要用“死记硬背”这个方法。对于老师讲的方法,不要一点儿也不相信,也不能完全相信,可以试一试那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希望大家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知识,把握好这三年的学习生活。 【师生共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初一政治上册全部教案

教学课题:我们的新集体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新集体;感受相识的快乐并认识到从相识到成为好朋友所需要的条件;了解班风的含义,优良班风的主要体现,优良班风的意义,掌握形成优良班风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1、优良班风的含义 2、如何形成班风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如何看待我们的新集体? 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新的学校,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也许我们还对过去的伙伴依依不舍,但更应高兴的是,我们又结识了许多新的老师和同学。我们将在这个新集体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 2、①从相识到成为好朋友,需要什么?或怎样才能成为好朋友? 相识是容易的,而要成为好朋友,则需要彼此的真诚和心灵的沟通。 ②为什么要成为好朋友? 认识一个人并成为好朋友,快乐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共享,痛苦时就会有我与我们分担,迷惘时就会有人给我们指点,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 3、①什么是班风?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 ②优良班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优良的班风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学习氛围、同学关系等许多方面。 ③为什么要形成良好的班风? 因为良好的班风能引导全班学生的言行,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④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⑴优良班风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用行动去创造、去维护。 ⑵需要我们对班集体有爱心。因为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把爱心献给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帮助。整个集体充满了爱心,便会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个人的归属感就会得到满足,集体也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用力。 板书设计: 我们的新集体 (一)如何看待我们的新集体

七年级政治上册4.9.守护生命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守护生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3)关注自己的精神发育,守护精神家园。 2.能力目标 (1)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2)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3.知识目标 (1)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爱护身体。 难点:养护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守护生命》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认识自我”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自尊自强”中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本课通过话题讨论的方式切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守护生命,一方面要爱护身体,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要养护精神,过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