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01

经济01

经济01
经济01

Module 1The Study of Economics(学习经济学)

1.Economic is the study of scarcity and choice. 经济学研究稀缺性和选择。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科。

2.Economic Systems (经济制度)

In the world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economic system:

A)market economy(市场经济)

B)command economy (计划经济/中央集权经济)

C)Mixed economy.(混合型经济)

3.Property Right (产权)

Property rights establish ownership and grant individuals the right to trade goods and services with each other, create many of the incentives in market economies.

4.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A)Marginal changes are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n existing plan of action.

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作微小的增量调整。

B)People make decisions by comparing marginal costs and marginal benefits.

人们作决策时需要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利益。

5.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A)Marginal changes in costs or benefits motivate people to respond.

成本或收益的边际改变会激励人们做出反应。

B)The decision to choose one alternative over another occurs when that alternative’s marginal benefits exceed its marginal costs!

当一个方案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人们选择这个方案,而不去选择别的。

6.Resources Are Scarce (资源稀缺)

The management of society’s resources is important because resources are scarce.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社会资源的管理就很重要。

7.Scarcity (稀缺)

Scarcity means that society has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cannot produce all the goods and services people wish to have.

稀缺意思是说,社会拥有有限的资源,不能生产出人们想要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8.Factors of Production (生产要素)

A)A resource is anything that can be used to produce something else.

B)Factors of produc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Land 土地

Labor 劳动

Capital 资本

Entrepreneurship 企业家才能

9.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n item is what you give up to obtain that item.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需放弃的东西。

10.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A)Microeconomics focuses on the individual parts of the economy.

How households and firms make decisions and how they interact in specific markets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经济中的个体。

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交易。

B)Macroeconomics looks at the economy as a whole.

How the markets, as a whole, interact at the national level.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现象。从总体上看,各种市场在国家水平上如何相互影响。

11.Economic aggregates (经济总量)

Macroeconomics focuses on economic aggregates –economic measures such as the unemployment rate, the inflation rate,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that summarize data across many different markets.

12.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A)Positive statements are statements that describe the world as it is.

Called descriptive analysis

实证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被称为描述性分析。

B)Normative statements are statements about how the world should be.

Called prescriptive analysis

规范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被称为规定性分析。

13.Positive (实证性)

An increase in the minimum wage will cause a decrease in employment among the least-skilled.(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会导致最低技能工人的就业减少。)

14.Normative (规范性)

State governm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collect from tobacco companies the costs of treating smoking-related illnesses among the poor.

应该允许州政府向烟草公司收取费用,用于治疗穷人当中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的费用。

Module 2Introduction to Macroeconomics (介绍宏观经济学)

1.Business Cycle 经济周期

A) The alternation between economic downturns and upturns in the macro economy is known as the business cycle. (经济周期指宏观经济中经济的上下波动。)

B) The business cycle includes four periods: (经济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1) Recessions 衰退

2) Depression 萧条

3) Expansion/Recovery 复苏

4) Booming/Prosperity 繁荣

2.Employment, unemploymen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就业、失业、和商业周期)

1) Employment 就业

2)Unemployment 失业

3)Unemployment rate 失业率

4)Employment and business cycle 就业与经济周期

3.

4.Categories of Unemployment (失业的分类)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is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失业问题通常分为两类。)

The long-run problem and the short-run problem (长期问题与短期问题):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自然失业率)

The cyclic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周期性失业率)

5.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自然失业率)

A)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s unemployment that does not go away on its own

even in the long run,

自然失业率是在长期中不会自行消失的失业率。

B)It is the amount of unemployment that the economy normally experiences, such as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and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它是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量, 如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6.Cyclical Unemployment (周期性失业率)

A)Cyclical unemployment refers to the year-to-year fluctuations in unemployment around

its natural rate.

周期性失业率是指失业量围绕其自然失业率的逐年波动。

B)It is associated with short-term ups and downs of the business cycle,such as cyclical

unemployment and seasonal unemployment.

它与经济周期的短期上升和下降密切相关,如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7.Unemployment Measured (衡量失业)

Three types: Employed 就业者

Unemployed 失业者

Not in the labor force 非劳动力人口

Explain:

1) A person is considered employed if he or she has spent most of the previous week

workingat a paid job.

如果一个人前一周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有酬工作,这个人就被当作就业者。

2) A person is unemployed if he or she is on temporary layoff, is looking for a job, or is

waiting for the start date of a new job.

如果一个人暂时被解雇,正在寻找工作或等待新工作开始的日子,这个人就是失业者。

3) A person who fits neither of these categories, such as a full-time student, homemaker, or

retiree, is not in the labor force.

如果一个人不属于前两类中的任何一类,这个人就是非劳动力人口,例如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或退休者。

https://www.doczj.com/doc/0b12732345.html,bor Force (劳动力)

A)The labor force is the total number of workers, including both the employed and the

unemployed.劳动力——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量。

B)The BLS defines the labor force as the sum of the employed and the unemployed.

劳工统计局把劳动力定义为就业者与失业者之和。

9.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calculated as the percentage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unemployed

失业率:定义为失业者在劳动力中的百分比.

unemployment rate = 100% ( number unemployed / labor force )

失业率=(失业人数/ 劳动力)乘百分之百

10.Aggregate Output and the Business Cycle(总输出和商业周期)

1)Output is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产出指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2)Aggregate output is the economy’s total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for a given time period.

总产出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总量。

3)Aggregate output rises at recovery and booming periods, and falls at recession and depression periods.

总产出在复苏和繁荣期上升,在衰退和萧条期下降。

11.Inflation, Deflation, and Price Stability(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价格稳定)

1)Inflation is a rising overall price level.

通货膨胀指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2)Deflation is a falling overall price level.

通货紧缩指物价总水平的下降。

3)Price stability means that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is changing slowly or has no any change at all.

物价稳定指物价总水平变动缓慢或完全没有变动。

12.Economic Growth (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 is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amou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an economy can produce. 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体能够生产的最大数量的物品和服务的增长。

Module 3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Curve Model (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模型)

1.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a graph showing th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output that the economy can possibly produce given the availabl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体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2.Concepts Illustrated by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

产可能性边界阐明的概念)

1)Efficiency效率

2)Tradeoffs权衡取舍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

4)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

Module 4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比较优势和贸易)

1.Trade and gains from trade 贸易和贸易的好处

1)Specialization 专业化分工

2)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

3)Absolute advantage 绝对优势

2. Adam Smith and Trade(亚当斯密和贸易)

In his 1776 book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perform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rade 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developed the principle of absolute advantage.

在1776年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 斯密对贸易和相互依存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绝对优势的原理。

3.David Ricardo and Trade (大卫. 李嘉图和贸易)

In his 1816 book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David Ricardo developed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s we know it today.

在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与税赋原理》中,李嘉图提出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比较优势原理。

4.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A)Remember,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ies produce and distribute goods in an attempt to satisfy the wants and needs of its members.

记住,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生产和分配物品,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欲望和需要。

B)Individuals and nations rely on specialized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as a way to address problems caused by scarcity.

个人和国家依靠分工生产和交换来解决稀缺带来的问题。

5. Why is interdependence the norm? (为什么相互依存是正常的?)

Interdependence occurs because people are better off when they specialize and trade with others.

因为人们专业化分工并与他人交易能使他们的福利变好,所以他们会形成相互依存关系。

6. What determines the pattern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什么决定生产和贸易?)

Pattern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are based upon differences in opportunity costs.

生产和贸易的模式决定于各自机会成本的不同。

7. Self-Sufficiency(自给自足)

By ignoring each other(不考虑相互交易):

1)Each consumes what they each produce.每个人消费的就是他所生产的。

2)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also theconsump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是消费可能性边界。

3)Without trade, economic gains are diminished.没有贸易,经济利益就会减少。

8.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的原则)

Differences in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determine the following:(生产成本的差异决定了)1)The producer who ha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should produce that good.

对生产某一物品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者应生产该物品。

2)The trade term lies between the two opportunity costs.

交易条件在两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之间。

9. Differences in Costs of Production(生产成本的差异)

Two ways to measure differences in costs of production:(衡量生产成本差异的两种方法)1)The number of hours required to produce a unit of output.

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出所需要的时间(小时数)。

2)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acrificing one good for another.

机会成本:把资源用于生产一种物品而放弃生产另一种物品的数量。

10. Absolute Advantage

1)The comparison among producers of a good according to their productivity—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

2)Describes the productivity of one person, firm, or nation compared to that of another.

描述一个人、公司和国家相对于其他个人、公司和国家的生产率。

3)The producer that requires a smaller quantity of inputs to produce a good is said to have anabsolut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that good.

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所需的投入要素比其他生产者少,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11. Opportunity Cost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1)Compares producers of a good according to their opportunity cost.

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

2)The producer who has the smalle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a good is said to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that good.

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其他生产者小,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https://www.doczj.com/doc/0b12732345.html,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比较优势与贸易)

1)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ifferences in opportunity costs are the basis for specialized production and trade.

比较优势和机会成本的差异是专业化分工生产和贸易的基础。

2)Whenever potential trading parties have differences in opportunity costs, they can each benefit from trade.

只要潜在的交易双方机会成本不同,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13.Benefits of Trade(贸易的好处)

Trade can benefit everyone in a society because it allows people to specialize in activities in which they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贸易可以使社会中每一个人受益,因为贸易可以使每个人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14.Applic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的应用)

Each country has many citizens with different interests. International trade can make some individuals worse off, even as it makes the country as a whole better off.

每个国家都有许多具有不同利益的公民。尽管国际贸易可以使整个国家的福利变好,但也可能使一些个人福利变坏。

Imports—goods produced abroad and sold domestically进口—国外生产在国内销售的物品。Exports—goods produced domestically and sold abroad出口—国内生产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15.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or Two Countries (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

Explain:

1)The terms of trade are mutually beneficial as long as they ar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pportunity costs.

2)For example, any amount of medicine greater than 1/3 and less than 1 traded for 1 cotton

shirt would represent mutually beneficial terms of trade.

3)Likewise, any number of cotton shirts greater than 1 and less than 3 traded for 1 unit of

medicine would represent mutually beneficial terms of trade.

4)Bangladesh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Cotton Shirts (C) because they only give up 1/3

unit of medicine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must give up 1 unit of medicine to gain 1 cotton shirt.

5)The United States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laria Medicine (M) because they only

give up 1 cotton shirt while Bangladesh must give up 3 cotton shirts to gain 1 unit of medicine.

Module 5 Supply and Demand: Introduction and Demand(供给与需求: 介绍和需求)

1.Supply and Demand: A Model of a Competitive Market

A competitive market is a market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buyers and sellers of the same

good or service, none of them can influence the price at which the good or service is sold.

2.Supply and Demand: A Model of a Competitive Market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is a model of how a competitive market works.

There are five key elements in this model:

1)The demand curve

2)The supply curve

3)The factors that cause the demand curve and the supply curve to shift

4)The market equilibrium

5)The way the market equilibrium changes

3.The Market Forces of Supply and Demand(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Supply and demand are the two words that economists use most often.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家最常用的两个词。

2)Supply and demand are the forces that make market economies work.

供给和需求是让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

3)Modern microeconomics is about supply, demand, and market equilibrium.

现代微观经济学就是关于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的学科。

4.Markets(市场)

1)A market is a group of buyers and sellers of a particular good or service.

市场是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的集合。

2)The terms supply and demand refer to the behavior of people as they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in markets.

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术语是指人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时的行为。

5.Markets and Competition (市场与竞争)

A)Buyers determine demand. 买方决定需求

B)Sellers determine supply. 卖方决定供给

6. A Competitive Market (竞争市场)

A competitive market is a market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buyers and sellers so that each

has a negligible impact on the market price

竞争市场——有很多买者和卖者的市场,所以每一个买者或卖者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

https://www.doczj.com/doc/0b12732345.html,petition: Perfect and Otherwise (竞争: 完全及其它)

Perfect Competition完全竞争:

1)Products are the same.

产品是完全相同的。

2)Numerous buyers and sellers so that each has no influence over price.

买者和卖者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价格。

3)Buyers and Sellers are price takers.

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4)Free to entry or exit.

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https://www.doczj.com/doc/0b12732345.html,petition: Perfect and Otherwise (竞争: 完全及其它)

Monopoly: One seller, and seller controls price

垄断: 一个卖者,卖者决定价格。

Oligopoly: A) Fewsellers B) Not always aggressive competition

寡头: A) 少数几个卖者。B) 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

9.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垄断竞争)

Many sellers许多卖者

Slightly differentiated products略有差异的产品

Each seller may set price for its own product每个卖者都有决定自己产品价格的能力

10.Demand (需求)

Quantity demanded is the actual amount of a good or service that consum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buy at some specific price.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位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或劳务的实际数量。

https://www.doczj.com/doc/0b12732345.html,w of Demand (需求规律)

The law of demand states that there i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 and quantity demanded.

需求规律认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

12.Demand Schedule (需求表)

The demand schedule is a table tha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the good and the quantity demanded.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13.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

The demand curve is the downward-sloping line relating price to quantity demanded.

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4.Market Demand versus Individual Demand (市场需求)

1)Market demand refers to the sum of all individual demands for a particular good or

service.

市场需求是指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

2)Graphically, individual demand curves are summed horizontally to obtain the market

demand curve.

从图形上看, 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就得出了市场需求曲线。

15.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versus Change in Demand (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需求量的变化)

1)Movement along the demand curve.

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2)Caused by a change in the price of the product.

是由于产品价格变动引起的。

16.Factors that shift the demand curve (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五个因素)

1) Changes in consumer income消费者收入的变化

2)Changes in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or services相关物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

3)Changes in tastes嗜好的变化

4)Changes in expectations预期的变化

5)Changes in number of consumers消费者数量的变化

17.Shifts in the Demand Curve

Change in Demand (需求的变化):

1) A shift in the demand curve, either to the left or right.

需求曲线的移动,向左或者向右。

2)Caused by a change in a determinant other than the price.

是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化引起的。

18.Factors That Shift Demand Changes in Consumer Income (消费者收入变化的需求变化) 1)As income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a normal good will increase.

收入增加,正常商品的需求增加

2)As income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an inferior goodwill decrease.

收入增加,劣等品的需求减少

19.Factors That Shift Demand Changes in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or Services

相关物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

Substitutes & Complements(替代品和互补品)

1)When a fall in the price of one good reduces the demand for another good, the two goods are called substitutes.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减少了另一种物品需求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2)When a fall in the price of one good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another good, the two goods are called complements.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增加了另一种物品需求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

20.Factors That Shift Demand Changes in Tastes (嗜好的变化)

1)When tastes change in favor of a good, more people want to buy it at any given price, so the demand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

2)When tastes change against a good, fewer people want to buy it at any given price, so

the demand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21.Factors That Shift Demand Changes in Expectations (预期的变化)

1)If the price of A is expected to rise in the future, demand for A increases today.

2)If the price of A is expected to fall in the future, demand for A decreases today.

3)If A is a normal good and income is expected to rise in the future, demand for A may increase today.

4)If A is a normal good and income is expected to fall in the future, demand for A may decrease today.

5)If A is an inferior good and income is expected to rise in the future, demand for A may decrease today.

6)If A is an inferior good and income is expected to fall in the future, demand for A may increase today.

22.Changes in Number of Consumers (消费者数量的变化)

1)When the number of consumers of A increases, the demand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

2)When the number of consumers of A decreases, the demand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23.影响消费者的变量

变量这些变量的变动将 . . .

价格表现为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收入移动需求曲线

相关物品或服务的价格移动需求曲线

嗜好移动需求曲线

预期移动需求曲线

消费者数量移动需求曲线

Module 6 Supply and Demand: Supply and Equilibrium(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均衡)

1. Supply (供给)

Quantity supplied is the amount of a good that sell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sell.

供給量是指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或劳务的数量。

https://www.doczj.com/doc/0b12732345.html,w of Supply (供给规律)

The law of supply states that there is a direc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 and quantity supplied.

供给规律认为,价格与供給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3.Supply Schedule (供给表)

The supply schedule is a table tha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the good and the quantity supplied.

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給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4.Supply Curve (供给曲线)

The supply curve is the upward-sloping line relating price to quantity supplied.

供给曲线——把价格与供給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5.Market Supply versus Individual Supply (市场供给)

Market supply refers to the sum of all individual supplies for all sellers of a particular good or service.

市场供给: 是指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所有卖者个人供给的总和。

Graphically, individual supply curves are summed horizontally to obtain the market supply curve.

从图形上看, 把个人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就得出了市场供给曲线。

6.Change in Quantity Supplied versus Change in Supply (供給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Change in Quantity Supplied (供給量的变化)

1)Movement along the supply curve.沿着供给曲线移动。

2)Caused by a change in the market price of the product.是由于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

7.Shifts in the Supply Curve (供給曲线的移动)

Change in Supply (供给的变化)

1) A shift in the supply curve, either to the left or right.

供给曲线的移动,向左或者向右。

2) Caused by a change in a determinant other than price.

是由于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化造成的。

8.Factors that shift the supply curve (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五个因素)

1) Changes in input prices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化

2) Changes in the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or services相关物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化

3) Changes in technology技术的变化

4) Changes in expectations 预期的变化

5)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producers生产者数量的变化

9. Factors That Shift Supplychanges in input prices (供应变化的因素转变投入价格)

1) If the price of an input used to produce A rises, supply of A decreases (shifts to the left)

2) If the price of an input used to produce A falls, supply of A increases (shifts to the right)

10.Factors That Shift Supplychanges in the prices of related goods or services

转变供给价格的变动相关的商品或服务的因素

1)If A and B are substitutes in production, and the price of B rises, supply of A decreases. 2)If A and B are substitutes in production, and the price of B falls, supply of A increases.

3)If A and B are complements in production, and the price of B rises, supply of A increases. 4)If A and B are complements in production, and the price of B falls, supply of A decreases.

11.Factors That Shift Supplychanges in technology

If the technology used to produce A improves, supply of A increases.

12.Factors That Shift Supplychanges in expectations

1)If the price of A is expected to rise in the future, supply of A decreases today.

2)If the price of A is expected to fall in the future, supply of A increases today.

13.Factors That Shift Supply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producers

1)If the number of producers of A rises, market supply of A increases.

2)If the number of producers of A falls, market supply of A decreases.

14.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Producers(影响生产者的变量)

变量这些变量的变动将 . . .

价格表现为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投入要素价格移动供给曲线

相关物品或服务的价格移动供给曲线

技术移动供给曲线

预期移动供给曲线

生产者数量移动供给曲线

15.supply and demand together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Equilibrium refers to a situation in which the price has reached the level where quantity supplied equals quantity demanded.

市场均衡——价格水平达到供給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Equilibrium Price (均衡价格):

1)The price that balances supply and demand. 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2)On a graph, it is the price at which the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intersect.

从图形上看,就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Equilibrium Quantity (均衡数量) :

1)The quantity that balances supply and demand.

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給量与需求量。

2)On a graph it is the quantity at which the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intersect.

从图形上看,就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数量。

16. Disequilibrium (非均衡)

A) Surplus过剩

When price > equilibrium price, then quantity supplied > quantity demanded.

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給量大于需求量。

1)There is excess supply or a surplus.存在超额供给或过剩。

2)Suppliers will lower the price to increase sales, thereby moving toward equilibrium.

供给者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销售,这使价格向其均衡水平变动。

17. Disequilibrium (非均衡)

Shortage短缺

When price < equilibrium price, then quantity demanded > the quantity supplied.

当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需求量超过了供給量。

1)There is excess demand or a shortage. 存在着超额需求或短缺。

2)Suppliers will raise the price due to too many buyers chasing too few goods, thereby

moving toward equilibrium.

由于太多卖者要购买太少的物品,供给者将提高价格。因此价格将趋向于市场均衡价格。

Module 7 Supply and Demand:Changes in Equilibrium (供给与需求: 均衡的变化)

1. Three Steps To Analyzing Changes in Equilibrium (分析均衡的三个步骤)

1)Decide whether the event shifts the supply or demand curve (or both).

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使两种曲线都移动。

2)Decide whether the curve(s) shift(s) to the left or to the right.

确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3)Use the supply-and-demand diagram to see how the shift affects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用供求图来考察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

2.Simultaneous Shifts of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同时变化的供应和需求曲线)

A) Wh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shift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e can predict two

possible outcomes:

1)When demand increases and supply decreases, the equilibrium price rises but the change in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is ambiguous.

2)When demand decreases and supply increases, the equilibrium price falls but the change in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is ambiguous.

B) Wh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shift in same directions, we can predict two

possible outcomes:

1) When both demand and supply increase,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rises but the change in

the equilibrium price is ambiguous.

2) When both demand and supply decreases,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falls but the change in

the equilibrium price is ambiguous.

3.What Happens to Price and Quantity When Supply or Demand Shifts?

当供给或需求变动时,价格和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1.Why Governments Control Prices(为什么政府控制价格)

1)There is often a strong political demand for governments to intervene in markets.

2)When a government intervenes to regulate prices, we say that it imposes price controls.

3)Price controls are legal restrictions on how high or low a market price may go.

4)They can take two forms:

a price celling – a maximum price sellers are allowed to charge for a good or service

a price floor – a minimum price buyers are required to pay for a good or service.

2.Controls on Price (价格控制)

1)Controls on price are usually enacted when policymakers believe the market price is unfair

to buyers or sellers.

当政策制定者认为市场价格对买者或卖者不公平时,往往实行价格控制。

2)Result in government-created price ceilings and floors.

这就促使政府实行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政策。

3)Price Ceiling 价格上限

A legally established maximum price at which a good can be sold.

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4)Price Floor 价格下限

A legally established minimum price at which a good can be sold.

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3.How Price Ceilings Affect Market Outcomes (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Two outcomes are possible when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price ceiling:

当政府实行价格上限时,可能出现两种后果:

1)The price ceiling is not binding if set above the equilibrium price.

如果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价格上限没有限制作用。

2)The price ceiling is binding if set below the equilibrium price, leading to a shortage.

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价格上限对市场有限制作用,导致物品短缺。

4.How Price Ceilings Affect Market Outcomes(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1)Effects of Price Ceilings价格上限的作用

2)A binding price ceiling creates ... shortages because QD > QS.

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上限造成... 短缺,因为QD > QS.

Example: Gasoline shortage of the 1970s 70年代的汽油短缺

non-price rationing 非市场价格方式配给

Examples: Long lines, Discrimination by sellers排长队, 卖者歧视

5.Results of Price Ceilings (价格上限的结果)

1)Inefficient Allocation to Consumers: people who want the good badly and are willing to

pay a high price don’t get it, and those who care relatively little about the good and are only willing pay a relatively low price do get it, such as the rent control in New York.

2)Wasted Resources: people expend money, effort and time to cope with the shortages

caused by the price ceilings, such as the price control on gasoline in 1979.

3)Inefficiently Low Quality: sellers offer low quality goods at a low price even though buyers

would prefer a higher quality at a higher price, such as rent control.

4)Black Markets: A black market is a market in which goods or services are bought and sold

illegally – either because it is illegal to sell them at all or because the prices charged are legally prohibited by a price ceiling.

6.Rent Control in the Short Run and Long Run (短期中和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1)Rent controls are ceilings placed on the rents that landlords may charge their tenants.

租金控制——房东能向房客收取的租金上限。

2)The goal of rent control policy is to help the poor by making housing more affordable.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帮助穷人更能租得起住房。

3)One economist called rent control “the best way to destroy a city, other than bombing.”

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

7.Why are there price ceilings(为什么有价格上限吗)

1)Government officials often disregard warning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price ceilings

either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the relevant market is poorly described by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or they do not understand the model.

2)Price ceilings are often imposed because they benefit some influential people who may be

better organized and more vocal than those who are harmed.

8.Price Floors(限价)

1)Sometimes governments intervene to push market prices up instead of down.

2)Price floors have been widely legislate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wheat and milk.

9.How Price Floors Affect Market Outcomes (价格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When the government imposes a price floor, two outcomes are possible.

当政府实行价格下限时,可能出现两种价格:

1)The price floor is not binding if set below the equilibrium price.

如果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价格下限没有限制作用。

2)The price floor is binding if set above the equilibrium price, leading to a surplus.

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价格下限对市场有限制作用,导致物品过剩。

3) A price floor prevents supply and demand from moving toward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价格下限阻止供给和需求调整到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When the market price hits the floor, it can fall no further, and the market price equals the

floor price.

当市场价格达到下限时,它就不能再下降,此时市场价格等于下限价格。

10.How Price Floors Affect Market Outcomes (价格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A binding price floor causes . . .a surplus because QS >QD.

有限制作用的价格下限导致. . .过剩,因为QS >QD.

Non-price rationing is an alternative mechanism for rationing the good, using discrimination criteria.

非价格方式配给是根据歧视来配给物品的一种方式。

Examples: The minimum wage, Agricultural price supports

例子: 最低工资, 对农产品价格的支持。

11.The Minimum Wage (最低工资)

An important example of a price floor is the minimum wage. Minimum wage laws dictate the lowest price possible for labor that any employer may pay.

价格下限的一个重要例子是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法规定了任何一个雇主要支付的最低劳动工资价格.

12.Results of Price Floors (结果价格层)

1) Inefficiently Low Quantity: Because a price floor raises the price of a good to consumers, it reduces the quantity of that good demanded.

2) Inefficiently Allocation of Sales among Sellers: Those who would be willing to sell the good at the lowest price are not always those who manage to sell it, such as minimum wage.

3) Wasted Resources: A price floor generates inefficiency by wasting resources, such as government purchases of the unwanted surplus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d by price floors.

4) Inefficiently High Quality: Sellers offer high quality goods at a high price, even though buyers would prefer a lower quality at a lower price, such as price of air ticket.

5) Illegal Activity: Price floors provide incentives for illegal activity, such as “black labor” in Italy and Spain. Workers agree to work off the books for employers who conceal their employment or bribe the government inspectors.

13.Why are there price floors (为什么有价格地板)

1)To sum up, a price floor creates various negative side effects:

2) A persistent surplus of the good.

3)Inefficiency in the form of low quantity,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sales, wasted resources

and inefficiently high quality.

4)The temptation to engage in illegal activity, particularly bribery and corruption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5)Government officials often disregard warning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price floors

either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the relevant market is poorly described by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or they do not understand the model.

6)Price floors are often imposed because they benefit some influential buyers of a good and

benefit some influential sellers.

14.Taxes 税收

Governments levy taxes to raise revenue for public projects.政府利用税收为公共项目筹资15.How Taxes on Buyers (and Sellers) Affect Market Outcomes

对买者和卖者收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1)Taxes discourage market activity.

2016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2016电大《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政治经济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和2是客观题,任务3、任务4、任务5是论述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政治经济学是(D)。 A.原初的社会科学 B.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D)。 A.阶级性 B.科学性 C.实践性 D.以上各项都正确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 A.政治和经济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4.生产关系是指(D)。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由抽象到具体是(C)。 A.由理论到实践 B.由一般到特殊

C.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由宏观到微观 6.矛盾分析是为(C)。 A.调和矛盾 B.揭示矛盾 C.解决矛盾 D.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D)。 A.现实是什么 B.将来是什么 C.过去是什么 D.以上各项都包括 8.政治经济学是(D)。 A.社会科学的皇后 B.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一门社会科学 D.以上各项都包括 9.经济学家应该(D)。 A.认识世界 B.改造世界 C.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A)。 A.多重目的 B.掌握知识 C.获得必修学分 D.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商品的二重性是(C)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交换价值和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第一次作业

从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从概念、框架及记账方法等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会计核算的思想。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需要利用会计核算、特别是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因此,两种核算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又绝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而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本文拟就核算对象、目标及核算要素、原则、方法等基本问题,对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澄清对二者关系的一些认识问题。 一、核算对象和目标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核算目标是通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信息。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所有者(业主)和债权人等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以及企业管理者,为他们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资料。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整体。从内容看,它包括一国当期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对外经济往来诸方面的活动;从主体上看,它包容了一国从事不同经济活动的所有经济单位。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构成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各自独立的核算。在核算目标上,国民经济核算作为一个数据信息体系,主要是为了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与会计核算相比,更多地体现其分析性框架的功能。 不同核算对象和目标决定了核算内容的差异。企业会计核算明显地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强调资金量的核算,以资产(资金运用)和权益、负债(资金来源)作为基本核算恒等式,把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归纳为“先进->购入商品存货->销售->收取账款->现金”的不断循环,视收入为货币资金的增加,费用为资金的消耗;第二,强调收益尤其是投资收益的核算,它体现了投资者关心的焦点,因而损益使企业会计最重要的报表,盈利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尽管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计量,却更加重视经济过程中的实际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作物量和价格的分解,通过价格缩减,来观测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除在金融交易中是对资金量本身进行核算外,其余价值量资料更多地体现了对表现各异的经济流量以价格为同度量因素所做的综合。在具体核酸中,国民经济核算遵循生产。收入、支出三方等价平衡式为核算框架,以生产作为核算的核心;重视比之便冬季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强调以核算期市场价格作为估价基础。此外,国民经济核算特别强调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机构部门的分量核算,从数量上测度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结构关系,整个核算的出发点从国内来看是全方位的。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是基本的,由此还导致出其他一系列差异。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阶段测试)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第一部分综述 (一)基本框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属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的补充,它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二)基本关系 1.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之间的关系 在本体系中,基本核算表与国民经济账户都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两者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 国民经济账户则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账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既系统地反映了经济循环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又清楚地反映了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2.基本核算表之间及与附属表的关系 (三)基本概念 1.常住单位 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它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谈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而原先的货币经济也转化为了经济金融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内在要求通过金融深化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并且已经被国外许多国家所应用并被证实。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借鉴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金融深化道路,需要认真对待。 当前,金融和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其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来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也不例外。但是如何推动金融体制的深化,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是当前我国面对的一个战略层次的重要问题。 一、对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阐述 二战之后,各国为了加速恢复国内经济,采用了不同的金融政策,但是在本质上分为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两种。其中,发展中国家多采用了金融抑制的政策,但是其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出现了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对此,支持金融深化的学者就纷纷抨击金融抑制的政策,他们认为金融抑制实际上是对金融业的歧视性课税,最终会酿成许多的不良经济后果,所以应该积极推进金融的自由化改革,并以此来助推经济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首先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及资本》一书中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进行阐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后,发展经济学家们纷纷将金融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许多的重要成果。目前倾向于金融深化的学者们的观点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不完全的市场经济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了经济的割裂状态,其金融抑

宏观经济学试卷01-0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2002年7月2日(2 小时) 学号专业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字母填入括号中,并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2分, 共20 分) 1.在横轴为Y(收入),纵轴为C(消费)的坐标上, 若短期消费函数C = c (Y) 位于45 度线上方,其经济含义为..................................................() a. APC = 1 b. APC >1 c. APC <1 d. 以上答案全不正确 理由—— 2.若消费函数C=a+bY, 则边际储蓄倾向MPS可以表示为........................() a. 1-b b. (ΔY-ΔC)/ΔY c. 1-MPC d. 以上答案全都正确 理由—— 3.政府购买乘数K I可以表示为..............................................() a. 1 /(1-MPC) b. 1 /(1-b) c. 1 /(MPS) d. 以上答案全都正确 理由—— 4.所谓“凯恩斯陷井”一般产生于债券价格的.................................() a. 高位区 b. 低位区 c. 中位区 d. 无法判断 理由—— 5.政府增税400亿用于投资,边际消费倾向为,GDP的变动为............. ..() a. 增加1200亿 b. 减少1200亿 c. 增加400亿 d. 减少400亿 理由—— 6.如果某一经济状态处于IS曲线的左边,则该经济状态均衡发展的趋势为... ......() a.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 利率下降,收入减少 c. 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d. 利率下降,收入增加 理由—— 7.在下列IS-LM模型中,货币政策效果最明显的是.................. ...... ....() a. IS曲线斜率较大,LM曲线斜率较大 b. IS曲线斜率较小,LM曲线斜率较小 c. IS曲线斜率较小,LM曲线斜率较大 d. IS曲线斜率较大,LM曲线斜率较小 理由—— 8.在下列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效果最明显的是................... ... ... ...() a. IS曲线斜率较大,LM曲线斜率较大 b. IS曲线斜率较小,LM曲线斜率较小 c. IS曲线斜率较小,LM曲线斜率较大 d. IS曲线斜率较大,LM曲线斜率较小 理由—— 9.如果物价水平不变,利率水平提高则............................. ... ... ...() a. AD曲线左移 b. AS曲线左移 c. AD曲线右移 d. AS曲线右移 理由—— 10.如果混合型通货膨胀先由需求拉动引起,继而引发成本推动,再引发新一轮需求拉动; 则其在AD-AS模型中的路径为............................. ... ... ... ....()

2018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金融已逐步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工具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因素。一方面,金融通过促进储蓄和投资增长、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换等活动,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存在以及不合理的金融发展又令经济增长受阻。因此,合理发展金融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抑制其副作用。这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关键词:金融;经济发展;促进;阻滞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的融合,它是商品交换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卖双方在时空上的限制。随后信用的发展又令货币与商品的交换在时空上的限制进一步放开,以至即使在交换双方商品所有权转移后市场仍继续存在,货币也逐渐作为一种可有偿转让的特殊商品成为市场交易对象之一。于是,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了一种特殊商品——资本,金融也开始具有真正意义。此后,金融工具逐步由单一的货币形式发展为货币、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多种形式并存,出现了专门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市场,金融开始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地位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通过其自身的货币发行、信用创造、资源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l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当金融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时,它积极促进着经济发展。

1.1 货币的运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交换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即专业化是提高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专业化程度越高,工人越可能发明更先进的机器或生产方法。而金融的作用在于货币的产生大大降低了物物交换中因需求和时间的双重巧合的困难而存在的用于评估商品品质、掌握商品信息的单位交易成本,便利了交换,从而实现市场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仍会下降。这一作用更为加强。 1.2 金融能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推进。而储蓄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日本在50:7O年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储蓄率曾达到40%的水平。在促进储蓄率上升的因素中,金融是最重要的一个。金融的特点在于资金融通,而利息率使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揩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就决定了它有条件吸收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从而为生产提供资金采源。此外,金融的特点又使它成为动员储蓄和投资的最佳途径:一方面,把分散的储蓄者用于投资或存储的资金集中起来需要大量信息和投资渠道,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而流动性金融市场能增强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满足持有多样化证券组合的需要;另一方面,动员储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金融中介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最大量地动员储蓄,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的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指 标 单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年粮食产量 万吨 46251 45264 45706 43070 46947 48401 全部工业增加值 亿元 39570 43581 47431 54946 65210 76190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89404 109655 120333 135823 159878 182321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 亿元 32619 37214 43500 55567 70477 88604 (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答: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收入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 (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答: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

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 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 我国“十五”时期: 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 1/5=100.91%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 1/5=115.32% 2.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2 答: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二、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 2003 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 32 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 4 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 8 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 21 亿元。要求计算企业 2003年增加值。 解:企业 2003 年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2+4+8+21=65(亿元) 2. 已知某地区 2001 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 15000 亿元; (2)最终消费 8110 亿元,其中居民消费 5600 亿元,公共消费 2510 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 2037 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 亿元,库存增加 24 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 3 亿元; (4)出口 1200 亿元; (5)进口 1060 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 1480 亿元; (7)劳动者报酬 5240 亿元; (8)生产税 610 亿元; (9)生产补贴 15 亿元; 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解:(1)(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生产法)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0-10287=4713 亿元) (收入法)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 净额 3 =10287-1480-5240-(610-15) =2972(亿元) (2)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来 源 总产出 15000 最终消

政治经济学01任务02任务参考答案(供参考)

01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政治经济学是()。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A. 死劳动和活劳动 B.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1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A. 成正比

国民经济核算

第一章总论 简答2.何为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是举例说明。(P13-14)答:(1)常住单位:如果一个单位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标准),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单位在这个国家具有经济利益中心,是该国的常住单位。只有常住单位的活动才构成该国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非常住单位:一单位如果不具备上述特征,就被称为该国的非常住单位而被视为国外,其活动不能纳入该国国民经济的范围。 (2)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 (3)例如,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尽管从财产所有上看不属于中国(而是属于国外),但由于该企业位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并从事长期的经济活动,与中国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应视其为中国(即企业所在国)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按其财产所有关系将其划归国外。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简答:三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原理及计算公式(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P45、P55-56、P63-64) 答:(1)生产法:从形成过程看,增加值是生产者当期生产的产品价值扣除所消耗的其他产品价值后的余值,即总产值出减去中间投入之差,这是生产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计算公式: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从分配角度看,增加值被各生产参与者所获得,由此可以通过各不同要素收入项目加总来计算增加值,这是收入法增加值核算的思路。 计算公式: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折旧+营业盈余 (3)支出法:立足最终产品核算国内生产总值,需要从最终产品的去向入手。从使用者角度看,这样的最终使用就是最终支出,这样计算GDP的方法称为支出法。 计算公式: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服务出口-货物服务进口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简答1.试述投入产出表中三个象限(一、二、三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P87) 答:(1)第一象限:中间流量数据,反映各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也是投入产出核算的核心。这些数据都具有双重含义,都可以从使用与投入两个方向解读。 (2)第二象限:各部门最终使用(又称最终需求)数据。 3)第三象限:各部门最初投入数据。 简答3.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P122、P128)答:(1)直接消耗系数:aij=Xij/Xj,Xij为j部门当期为获得其总产出而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除以j部门总产出Xj,aij就表示j部门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i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bij:为生产j部门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中间产品的完全消耗量。换言之,i部门必须为整个经济系统提供bij数量的中间产品,j部门的1单位最终产品才有可能生产出来。 (2)区别:直接消耗系数是用来测度一个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直接关联程度的,而完全消耗系数是用来测度一个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完全关联程度的。 第四章资金流量核算(实物交易)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经济学2班 学号:2012120231 姓名:向瑾瑜 金融深化的含义 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放松对利率与汇率的管制,使之能充分反映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并实施有效的通货膨胀控制政策以促进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是互相刺激互相制约的关系:金融深化能对一国经济起巨大的刺激与推动作用。但若运用不当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若一国金融制度落后,政府对金融干预过多,压抑金融发展,那么受到抑制的金融又会反过来阻滞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程度低,但是金融深化如果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隐含的金融风险也会导致一些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诱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一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也会对金融结构的演进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会提高人们的金融需求,扩大融资范围,从而刺激金融发展。 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金融深化能对一国经济起巨大的刺激与推动作用。第一,金融深化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第二,金融深化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第三,金融深化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因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由于金融体系可以改进现有资本构成,有效地配置资源,刺激投资与储蓄。所以,落后经济应当彻底改革金融体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放宽对金融市场的管理和限制,建立健全金融体系。 但是金融深化论的实质是金融自由化。从金融深化论和金融自由化的关系看,金融自由化是金融深化的必要条件,金融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麦金农和肖早期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时候,他们极力主张金融自由化要实行快节奏,也即激进式改革。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快刀斩乱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改革,从而减少了改革过程中的磨擦,降低了改革的成本。但80年代上半期,有些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实践却证明,金融自由化带来了巨大灾难——金融危机。典型的是拉丁美洲等国纷纷陷入了因金融自由化导致过渡负债的尴尬境地,不得不依赖政府重新干预。为了减轻由此而来的金融危机,政府重新干预市场并且往往会再次采用最初被认为是导致金融抑制产生的政策。所以金融深化的向前推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于急需进行金融深化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社会基础也不牢固,更需要谨慎前行。 经济发展对金融深化的作用 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从历史来看,金融是内生于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为金融发展提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也不相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第一,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财服务的需求。第二,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集团,这些大的企业集团要求与其融资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答案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 NDP 。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

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产量比例。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低。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B)

经济与金融的本质区别

香帅如是说 大清早被刷屏才想起6月5日是“经济学”的狂欢节。历史如此巧合,1723年6月5日出生的亚当-斯密以石破惊天的姿态,开创了一门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与起源”的学问。160年后的1883年6月5日,罗纳德-约翰-凯恩斯出生,之后将这门学科推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通论》太难读,从希克斯和汉森对凯恩斯的解读开始,后世习惯将凯恩斯贴上“宏观经济学创始人”的标签,更容易将凯氏的“短期波动调节”中的“短期”和“波动”一笔带过,直接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肖像。不知爵士地下有知,会否一口老血狂喷? 窃以为,凯恩斯是对“动态均衡”理解最深的学者。在他的框架中,“动态演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均衡,都是历史信息的动态表现,而“动态”反映的正是人类时间不曾停歇的流驶。凯恩斯对人性的洞察力更是远远超越了机械经济学的理解范畴,他强调的“动物精神”在其身后的100年的金融市场上不断的以繁荣与危机的方式呈现。从科学的意义上说,理性预期是短期的,波段的,人的认知才是长期市场中最核心的因素,而人的认知,无疑是在螺旋式,波浪式的过程中不断演进变化的 ——这也难怪,忘掉了“演化”的经济学,渐渐踏入了形而上的河流,从此不能回头。 文/徐远 香帅曾经问我:什么是“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作为一个经济系的科班生,又曾在金融学上花了十多年的功夫,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问题。然而,我却一直没有很好地作答。 脱口而出的回答,“金融”是“经济”的一部分。显然,这是个没有意义的回答,既没有说“经济”是什么,也没有说“金融”是什么,更谈不上二者的区别。依据的,不过是一句陈词滥调:金融是经济的一个研究领域。其实,这句话本身也不准确。在传统经济系当中,金融的教授很少,金融的课程也很少,金融学研究的问题,经济系的老师知之甚少,甚至不感兴趣。顶尖大学的金融系,大多在商学院。从学术的组织构架上看,金融学已经独立于经济学,与管理、营销、会计、战略等共同组成广义上的管理学。 真正回答这个问题,要看这二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先说经济学。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后来的著作,在方法和分析上有进步(退步)和细化(走偏),但是在方向上并没有突破。翻开这本书,共分为5篇,第一篇讲劳动产品的提高和分配,包括劳动分工,货币的起源和作用,商品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决定;第二篇讲财富存量的性质、积累和用途,包括财富的分类、资本的积累、利息、和资本的各种用途;第三篇讲不同国家财富发展的不同路径,侧重于罗马帝国崩溃

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1答案

题目: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考核目的: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但研究这两种理论模式的原因、特点、均衡条件及价格、产量决策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理清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比较时包括二者的相同与区别 时间:学习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后完成本任务。 解题思路: (1)含义和形成条件 (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供给曲线(完全垄断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要思考为什么?) 答:先分析完全竞争的含义、形成条件、各曲线、各收益,再同样分析完全垄断,而后说明供给曲线的不存在规律性原因。 一、完全竞争 (1) 完全竞争含义和形成条件 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主要有: 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 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现象。 (2) 完全竞争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d ,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 是重叠的,即P=AR=MR=d,都是水平形的。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整理完全版

国民经济核算SNA详细复习范围 大家借鉴一下~!本人概不负责啦~~~! 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 Good night~~~~ 一、概念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 围绕着国民经济核算所形成一套理论和方法。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类似一架大机器中的仪表系统,记录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数量表现和数量联系,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检测,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 两大核算体系及主要差异 20世纪90年代前,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过两种国民经济核算模式: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它们既有某些共通之处,同时又各自具有极为不同的结构特征。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为适应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所采用,故又称“东方体系”。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为适用市场经济管理的需要,由英国首创,继而在发达国家推行,现已为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故又称“西方体系”。两大核算体系主要差异 生产范围核算内容核算方法 SNA:综合性生产物质产品、服务资产、负债帐户(复式) 辅之以平衡表 (全面系统) MPS:限制性生产物质产品平衡表(单式) (简单片面) 限制性和综合性生产的含义 第一、限制性生产:狭义生产。 只有物质性生产才是生产;从事物质性生产(创造物质产品增加产品价值)的部门属于生产部门;国民收入由这些生产部门提供。 第二、综合性生产:广义生产。 生产活动既包括创造物质产品的活动,也包括提供服务的活动;生产部门包括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和提供服务的部门;国民收入由所有部门共同提供。 2002年《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金融学与经济学

金融学与经济学(分析非常到位) Zvi Bodie和Robert C.Merton在他们合著的《Finance》一书中开篇明义:“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这一看来与经济学含义颇为相似的金融学定义难免让人疑惑:包含了众多子学科的金融学体系能在这一定义下得到涵盖吗?金融学其实就是以金融领域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吗?还是有着其独有的学科特征? 回顾历史,人们会对金融学科产生种种疑惑是并不让人感到惊奇的。在这样一个发展时间很短,且涵盖了诸如公司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商业银行管理学、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等子学科的学科体系中,“学科逻辑混乱”曾经是研究者对其所下的结论。然而,伴随着市场现实的发展和金融研究者的不断努力,金融学的学科脉络逐渐走向清晰完整,学科特征日益显著。因此,我们终于可以对上述几个问题做出基本的回答: 第一,现代金融学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两个部分,而Bodie和Merton所给出的定义显然是针对微观金融提出的,又被称为新古典意义上的金融学定义。 第二,在金融学体系中,宏观金融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看做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可以理解为现代(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而微观金融学则不能做类似的理解,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显现其独特的学科特征。可以说,今天的微观金融学,已然发展成为一门虽然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密切但确实有所不同的独立学科,其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微观金融学所特有的“无套利分析”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这一思想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是没有的。 一、一个历史的视角: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 众所周知,在其漫长的历史中,西方主流经济学所经历的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历程,而金融学则恰恰相反,最早的金融研究是从宏观层面开始的,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1821)等人对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和相应的货币供求问题以及利率决定等问题的研究;新古典后期的经济学家们,如Wicksell(1898),则通过利息理论把宏观金融问题与一般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等结合起来考虑。最后,当凯恩斯革命引致的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时,宏观金融学也相应形成,其核心内容就是货币经济学,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封闭的研究环境逐渐拓展到开放的经济环境,国际金融问题(有人将之称为开放经济下的货币经济学)也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而在微观金融学方面,由于市场现实的不发达,虽然在今天来看,早在1728年(Gabriel Cramer)和 1738年(Bernoulli)就已经出现了对不确定环境下决策准则的初步思考,20世纪早期Marschak(1938)等人也已经开始进行均值—方差的决策分析,然而最初的微观金融仍主要停留在道·琼斯式的简单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和经验法则(Rules of Thumb)水平上。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以VonNemnann—Morgenstern(1947)的期望效用公理体系的建立和Markowitz (1952)的资产组合理论为标志,微观层面的金融学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 但是,微观金融的发展并非是从一开始就具有系统性的。在市场现实的驱动下,微观金融的研究最初集中在公司金融(Corp orate Finance)和投资学 (Investments)上,公司金融主要涉及公司的资本结构、投融资和股利分配等财务决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阐释资本结构的M—M定理(1958);而当时的投资学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通过资产和证券的定价获取最大收益的问题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包括Farna(1965)的效率市场假说、以Morkovitz的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的Sharpe(1964)、Lintner(196 5)和 Mossin(1966)三人建立的单期CAPM模型、Ross的 APr(1976)模型等。这些理论显然在寻求一些共同问题的答案:金融市场是怎样运行的?在这个市场中,如何能够在风险(不确定性)环境下获得证券的合理价格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可以看到,这些研究都是非常朴素而具有很高的直觉性的,但却为未来微观金融理论的深人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同时,在实务界,一个类似的工作其实也在同时进行,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技术分析 (Technical Analysis)。 金融系统的动态特征决定了微观金融研究不可能长期停留在单期的基础上,现代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吸引了大量最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工作将微观金融从最初的公司财务和投资学中拓展出来,进入到一个更为一般、更加符合现实、也更加复杂的动态研究框架中。最初,这些工作都是零星而渐进地进行的,现在看来我们大致可以将其理解为以下几个主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