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学案25(精)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学案25(精)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学案25(精)
2014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学案25(精)

学案25文言虚词(一)

——题型与方法

学案目标 1.系统整理、掌握1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掌握高频虚词“之”“其”“而”“以”等。2.学会推断文言常用虚词的用法与意义的方法。

(200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洊(jiàn):再度。

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考点探讨

江苏2011年《考试说明》规定考查下列15个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在15个虚词中,“以、而、为、其、之”属高频考点。

从江苏命题实践看,文言虚词属轮考点,不大单独设题考查,只是在语句翻译中出现。

如若单独设题,则为单选客观题。形式有“单一考”(只考一个虚词,关联课本例子)和

综合考(考四个虚词,且用课本例句配对编组)。无论哪种形式,与课本的关联度都较高。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何”的意义和用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乃”的意义和用法。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其”的意义和用法。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且”的意义和用法。

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若”的意义和用法。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殽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出下列句中加点“所”的意义和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8.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为”的意义和用法。

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草木为.之含悲(《〈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焉”的意义和用法。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因”的意义和用法。

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侯生因.谓公子曰(《魏公子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1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于”的意义和用法。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耻学于.师(《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报任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与”的意义和用法。

①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则”的意义和用法。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宋何罪之.有?(《公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而”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方法点拨

①意义辨析

“而”字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区别主要看前后连接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而位置可以颠倒,是并列关系;“地位”平

等但位置不可颠倒,是承接关系;“地位”不平等,位置不可颠倒,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又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

②代入辨析

并列关系可译作“又”“和”,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承接关系可译作“接着”“然后”“就”。可以把表这三种关系的意义项代入原句,检查一下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语境。

演练体悟

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而”字的关系:A并列B承接C递进

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⑤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2.怎样辨析修饰、承接关系

方法点拨

①意义辨析

“而”字连接的两部分大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修饰关系;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动作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承接关系。

②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

演练体悟

说出下列句中“而”表示的是哪一种关系:A修饰B承接

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②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⑤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⑦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二、如何辨析“以”的连词、介词用法

方法点拨

1.除去表原因,解作“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是连词,否则是介词。这叫“替换法”。

2.表原因,解作“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是连词;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是介词。这叫“搭配法”。

演练体悟

说出下列句中“以”的用法。

①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秦亦不以.城予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焉”字用法辨析

方法点拨

掌握“焉”的用法,主要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当然,也有例外,如第⑥句。这时,要结合语境。

演练体悟

说出下列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夫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置杯焉.则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课记录:

1.对高考考查虚词的题型,最好的做题方法是:

对每个选项,先确定那个出自课本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把它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中,看是否通顺,不通,说明意义、用法不同;通顺,说明相同。当然,还可以借助一些推断技巧,进行比对,既比对意义,又比对用法,看看意义和用法是否都相同。

2.虚词的理解需弄清以下关系: (1)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

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2)常见与特殊的关系。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3)寻同与析异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①句位相同,词性不同。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B 项:

?????

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两句中的“若”句位相同,都放在句首;但词性不同,上句中“若”是连词,下句中

“若”是代词。

②词性相同,作用不同。如2004年高考湖南卷第12题C 项:

?????

宜若有益而.无损者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两句中的“而”词性相同,都是连词;但上句中“而”的作用是表示并列关系,下句中“而”的作用是表示修饰关系。

从上述剖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

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学案25 文言虚词(一)

高考体悟

B [例句中“以”应解释为“拿”。A 项“来”。B 项“拿”。

C 项“凭”。

D 项“而”。] 参考译文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年少时喜欢谈论军事,暗中阅读孙武、曹操的兵书。董槐相貌奇伟,额头宽阔,脸颊丰满,一副美须髯,论事时慷慨激昂,自比诸葛亮、周瑜。父亲名永,对董槐要求严格,听到他的自比,发怒并用嘲笑的口吻说:“不努力学习,又喜欢说大话,只是一个狂妄书生罢了,我不希望你这样。”董槐心中惭愧,于是就向永嘉叶师雍学习。

嘉定十四年,董槐被起用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有人诬陷富人李桷私自铸造兵器勾结江湖豪杰响应李全,州郡逮捕了他,把他关进了监狱,董槐觉察到他是冤枉的,把这件事禀告了太守。太守说:“为谋反者辩解,是要灭族的。”董槐说:“官吏明知道有冤案,却把它置于死地施之以法,法律难道认为被告无论冤枉不冤枉都可杀头吗?”太守不听。不久,太守丁忧离职,董槐代理通判州事,叹息道:“李桷确实是冤枉的,现在不为他开脱,他就活不成了。”于是为他推翻判辞,证明他并没有参与谋反,文书呈上去,最终使李桷从这个案件中脱身。绍定三年秋天,代理通判镇江府。到州府上任,恰逢李全叛乱,渡过淮河,兵临长江,大府急忙发兵。董槐当天率兵渡过长江向西进击,李全逃走,于是回兵。嘉煕元年,出任常州知州。过了三天,又负责掌管湖北刑狱。常德军叛乱,晚上纵火鼓噪。董槐骑着马带着几个人来到放火的地方,并询问叛乱的原因。叛乱的士兵说:“将军马彦直夺去了我们的年度军饷,我们是要求他偿还,不是叛乱。”董槐坐在马上把彦直召来斩于马前,叛乱的士兵又回到了军中。三年后,任江州知州。秋天,流民渡江来归附他的有十多万,谈论的人都说:“正值兴兵之时,州郡紧急储备粮食,没有时间赈济灾民。”董槐说:“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投奔他的人像回到家一样。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审查赋税,官吏侵吞得很厉害,他下令训教说:“我上任之后,官吏仍然侵盗府库,自己不悔改的,我将要砍他的头!”官吏们于是震惊恐惧,希望悔过自新。董槐趁机为民除害,裨将卢渊凶顽狡猾不受命令,董槐把他斩首示众,军中一片肃然。皇帝一天天地重用董槐,董槐也言事无所隐讳,一心在于纠正皇上的过错而不是取悦于皇上。皇上问他修太乙祠的事,于是回答说:“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

这不是侍奉上天的做法。”皇上又问起边关之事,他回答说:“外面有敌国,国家大计在于首先自强。自强则他人怕我,我不怕别人。”董槐每次奏对,皇上都称好。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晚上,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挥手让妇人离去,为诸生讲《兑》《谦》二卦。问现在是夜里什么时候?诸生回答说是半夜,于是就过世了。

知识整合

1.①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②连词,表承接关系,可不译③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④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并且”⑤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可是”⑥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为了”“为的是”

⑦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⑧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

2.①通“呵”,“喝问”②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什么”③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哪里”④疑问副词,“为什么”⑤疑问副词,“怎么”

⑥副词,表程度深,“多么”

3.①副词,“就”②副词,表转折,“竟、却”③连词,具有连接作用,表顺承,“才”④动词,表判断,相当于“是”⑤副词,“甚至”⑥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

4.①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②语气助词,无义

③语气副词,表揣度④副词,“岂,难道”⑤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⑥代词,表第三人称,“他”⑦副词,表假设,“如果”⑧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⑨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⑩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11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12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一定”

5.①副词,可译作“将”“将要”②副词,可译作“暂且”“姑且”③副词,“将要”④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⑤副词,表示另提一事,“再说”⑥句首语气词,还有,表示进一层⑦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⑧连词,表让步,“尚且”

6.①连词,表假设,“如果”②代词,表第二人称,“你们这些人”③动词,“似、好像”④代词,“这样”⑤动词,“及、比得上”⑥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7.①名词,“处所,地方”②助词,与“之”构成“所”字结构,“……去的地方”

③助词,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

8.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在”“当”等②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④介词,“被”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⑦助词,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⑧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9.①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③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④代词,相当于“之”

10.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②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以便,用来”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按照”④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用”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凭)什么身份”⑥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⑦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⑧介词,表示“在……时候”⑨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⑩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而”○11连词,表结果,12连词,表目的,“来,用来”○13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由于”可译为“以致”○

11.①介词,“趁机”②介词,“随着”③介词,“通过”④介词,“因为”⑤连词,“于是,就,便”⑥介词,“依照、根据”⑦副词,“便、就”

12.①介词,“从”②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③介词,表比较,“比”

④介词,“向”⑤介词,“对、对于”⑥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到”⑦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跟、同”⑧表被动,“被”

13.①介词,“和、同”②连词,“和、同”③介词,“替、为”④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⑤动词,“亲附、亲近”⑥动词,“给予”

14.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②副词,“原来,已经”

③动词,“就是”④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15.①代词,表第三人称,“他”,指李蟠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结构助词,补语标志④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⑤音节助词,用于表时间的词的后面,凑足音节,无义⑥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⑦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⑧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⑨人称代词,活用为“我”

⑩结构助词,“的”○11动词,“到,往”

重点突破

一、1.①A②C③C④B⑤B

2.①B②B③A④A⑤A⑥A⑦B⑧B

二、①连词②介词,因为③连词,因为④介词,把⑤介词,因为

三、①疑问代词,哪里②助词,不译③兼词,于此(之)④助词,不译⑤兼词,于之⑥兼词,于之⑦代词,之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一学案(含解析)

古诗文阅读 二十阿房宫赋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 ..(古义是遮蔽)天日。 ..(覆盖)三百余里,隔离 骊山北.(名词作状语,从北面)构而西折,直走.(趋向)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廊腰.(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缦.(萦绕)回.(曲折),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 .. 斗角 ....(名词作状语,像..(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蜂房,像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横卧在波涛之上,没有云彩,怎么出现了龙?复道横伸在半空之中,不是雨后初晴,怎么出现了彩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 宫之间,而气候 ..(古义指天气)不齐。 ②妃嫔媵.(音yìnɡ,陪嫁的人)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来 于秦;朝歌.(名词作动词,唱歌)夜弦.(名词作动词,奏乐),为秦宫人。明星 ..(古义是明亮的星光)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远)不知其所之.(往)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美丽), 缦立 ..(久立)远视,而望幸.(皇帝驾临)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③燕、赵之收藏 ..(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韩、魏之经营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运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土块,把珍 珠当碎石),弃掷逦迤 ..(连续不断),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 ..(指重量单位,极言其细微),用之如泥沙?使负.(承担)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音yǔ,露天的谷仓、仓库)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 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 ..(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之心,日益骄固.(顽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陈涉率领的戍卒发起了呐喊,接着刘邦指挥的军队夺取了函谷关,楚霸王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偌大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假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传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只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但又不引以为戒,就让更后的人又为他们哀叹了)。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形容词,全,都)

2017年度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诗歌鉴赏汇编

2017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8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唐)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占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 【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时贬为舒州司马。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 为睦州司马。③白云:代指刘长卿居处。 12.在内容上写标题直接照应的一项是()(1分)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13.对本诗景物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荒村”句写诗人居处荒凉,夕阳返照之下显得更加凄清。 B.“落叶”句描绘出黄叶翻飞的景象,衬托诗人心境的悲凉。 C.“野桥’联写出雨大桥断、山路难行,巧妙地暗合了标题。 D.“何人”句以“白云”代诗人居所,又隐喻友人志行高洁。 14.皇甫曾写唱和诗云“沧州自有趣,不便哭途穷。”辨析刘诗和皇甫诗表达情感的不同。(4分) (三)(8分) 12 (1分)B 13(3分)D 14(4分)答案示例:刘诗表达了友人不辞辛苦来访的惊喜与感激,“独”字写出了身处荒凉之境的孤寂与失意,尾联抒发与朋友惺惺相惜的感慨;皇甫诗劝慰朋友要乐享山水之趣。评分说明:刘诗情感分析3分皇甫诗情感分析1分 2017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乔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②。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③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④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沧溟:指江海。③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④丝纶:指垂钓的丝线。 14.“中吕”是这首诗歌的()。(1分) A.曲牌 B.词牌 C.宫调 D.套数 15.分析诗歌画线部分的作用。(3分) 16.诗歌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及表现手法都颇具有矛盾性,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4分) 14.(1分)C 15.(3分)多用比喻,以胭脂来形容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营造了清朗明丽的意境,讴歌山水的美丽,为后文写弃官归隐作了铺垫。 16.(4分)诗歌塑造了秋天江边垂钓的渔父形象,既表现了渔父厌弃功名,乐于避世,悠游从容,流连山水的闲适之意,又不期然地表现了隐逸者避世而又寂寞的内心矛盾,体现了雅俗兼至的艺术特色。 2017年金山区高三语文一模卷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5-17题(8分)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朝代】宋代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 15.(1分)从字数上看,这首词是口口 16.(2分)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开头一句先以景起,用平缓的笔调写出了春深时的良辰美景。、 B.“抹”字写足了一望无际的荒凉之景,今昔对比的亡国之情于此淋漓出焉。 C.下片起笔以“燕子”为转接之物,化用刘禹锡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表达的情感大相径庭。 D.整首词写春天的景色和西湖的荒凉是实写,而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 17.(5分)赏析作品中两处问句在推动词人情感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六:古诗鉴赏及默写 一、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译文]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1)A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注释这首诗写一年之始的春耕,展现了田野景象的清新宜人,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通过田园躬耕,诗人初步体验到了古代“植杖翁’:隐而不仕的乐趣,并表示像颜回那样既贫穷而又不事耕稼的行为则不可效法。先师:对孔子的尊称。遗训:留下的教诲。忧道不忧贫:这两句是说孔子有遗训: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瞻望:仰望。邈:遥远。逮:及。勤:劳。长勤:长期劳作。秉:手持。耒(lěi磊):犁柄,这里泛指农具。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解颜:面呈笑容。劝:勉。这两句是说手拿农具高兴地去干活,笑语勉励农民从事耕作。畴:田亩。平畴:平旷的田野。交:通。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1.诗歌鉴赏题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预备知识一: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预备知识二: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词:诸焉盍旃叵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文言虚词题 ⑴实意识: 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⑵结构意识: 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 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择师而问焉4咸私哂其矫饰焉 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3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 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2所谓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识: 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 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 (4)呼应意识: 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 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此则国人之最也 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 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

上海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梳理(诗词鉴赏部分)简略分析

1.诗歌赏析题问答模式例析 ?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表现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或者请赏析这首诗。 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其它、修辞手法三大类。 1、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和间接抒 情两种。 ①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②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杨花即________,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 (2)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体现“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 【答案】(1)柳絮;拟人 (2)“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飘动,加入了留春的队伍。诗人融情于自然,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借此启示珍惜春光,不失时机。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高绪。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解析】【分析】(1)本题中杨花就是柳絮,是晚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诗人常用杨花入诗,表现春景,表达愁绪,惜春之情。这两首诗都用了杨花这一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把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来写,写杨花“无才思”“惹春风”。(2)本题要求根据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来鉴赏情景关系。《晚春》中“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理解为“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杨花榆英都加入了留春的队伍。诗人融情于景,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柳》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解释为“又好像懂得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感,千万条柳丝飘下无数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无语的柳树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的愁情,可见这愁非常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此句正是把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这两首诗中的景物描写都体现出了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关于情景之间关系的解说。

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2016-2019)

2016-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之 文言文阅读 一、2016年全国卷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 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 .., ..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 “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 ..议, 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

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C.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

2018年上海高三年级一模语文汇编__古诗鉴赏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 【长宁嘉定】 山花 (唐)钱起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12.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 B.二联 C.三联 D.四联 13.这首诗以花喻人,以下对所喻之人的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 A.落魄才子 B.隐居高士 C.被贬官员 D.山村思妇 14.本诗是怎样表现山花之美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12.(1分)B 13.(2分)B 评分说明:选A给1分 14.(5分)答案示例:首联正面描写,写出山花色彩艳丽、分布广阔,让人陶醉沉迷。颔联侧面烘托,野客未来,流莺已至,写出山花之美的吸引力。颈联通过写自己赏花的心理感受来表现山花之美。唯恐风起花落,往往到黄昏都不舍离去,可见山花之美。尾联通过与桃李对比(或化用典故)来赞美山花美胜桃李,并和桃李一样有“下自成蹊”的魅力。 评分说明:“怎样表现”3分(四个点答出任意三个即可);与“怎样表现”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概述2分。 【崇明县】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2.从体裁看,本诗属于。(1分) 13.下列各项对本诗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激越高亢B.轻快自然C.平易俗白D.清婉秀丽 14.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往往营造失眠愁闷的境界。本诗却旧调翻新,拓宽诗境,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诗歌鉴赏题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⑴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 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 鹧鸪鸟(叫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 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关山(思家) 燕(惜春/思念/物是人非的变迁/传书叙离情/游子漂泊) 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⑵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 红叶(传情之物)。 ⑶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 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竹(气节高尚) ⑷悲情类:梧桐(悲凉),杜鹃鸟或子规(凄哀或思家思归) 乌鸦(衰败荒凉),碧血(蒙冤而死或忠心不灭),猿(悲伤) ⑸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 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 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 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 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 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 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2020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诗歌鉴赏

2020一模汇编—诗歌鉴赏 宝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岁暮 [南朝宋]谢灵运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①。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②,年逝觉已催。 【注】①颓:尽②运往:四季更替。淹物:久留之物。 12.下列诗歌与本诗的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王维《终南山》 B.孟郊《游子吟》 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辛弃疾《西江月》 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题目是说诗人当时年事已高。 B.“殷忧”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C.三四句视听结合,动静交织。 D.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殷忧”。 14.从画线句与前后关联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构思特点。(5分) 答案:(三)(8分) 12.B(1分) 13.A(2分) 14.示例:因为长夜难眠,因而出门看明月积雪、听北风呼啸;高旷凛冽的雪月与凄厉哀号的北风更衬托诗人忧虑深广;明月积雪与朔风的强大永恒,反衬人生的脆弱短暂,而凄厉无情的自然在特定的岁暮之夜感受被催逼的感触。三四句写景与全诗紧密关联,前后呼应,使全诗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崇明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岁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 B.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C.“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

D.“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格调高雅。 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哀婉悲凉B.清幽质朴C.凄楚含蓄D.旷达闲适 14.有评论称“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为“妙想之辞”,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赏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D 13.B 14.本诗写了羁旅他乡的诗人除夕夜独坐帐里,感叹时光易逝,春寒料峭中独对残灯,看炉香燃尽,借酒遣愁,思念家人。诗歌结尾翻一层,遥想故乡家家团聚守岁,反衬自己之孤寂。至梦魂难来,更是把借梦团聚的念头也去除,从而把思念再推进一层;结尾两句,由眼前独坐写到故乡守岁,由当下思乡推及希望以梦相聚,拓展了诗歌的时空,使诗歌意蕴更加丰厚,情感更加深沉。可见,结尾两句确实为妙想之辞。 奉贤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5题。(8分) 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小步走路的样子 13.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1分) A.《格律诗集》 B.《诗余集粹》 C.《古体诗集》 D.《曲子词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情绪跌宕且曲折 B.记叙和抒情并用 C.文词质朴且率直 D.用典和比喻兼用 15.“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恬适的生活画面,但在本首诗里却别有滋味,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5分)

2018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真题汇总(含参考答案)全国卷Ⅰ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全国卷Ⅱ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全国卷Ⅲ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精卫词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幕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考查实词、虚词、文意理解、翻译句子;考查重点依然是对重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 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中教材知识生活使用并重的思想。因此对文言文复习初期的课本知识一定要下足功夫,将可以把握的知识点牢牢把握,作题时注意联系相上下文以及关知识点生活中的常用义,这道题应该可以有十分地把握。 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排除法是做此类题目较简便快捷的方法。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在做此类题时,选项中每一个意思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注意排除把“无”说成“有”和“曲解意思”的干扰。此类题目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或两个人物的是混在一起,或把属于这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 翻译文言语句从句子翻译题的设置来看,既注重了对文言基础字词句的考察,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拓展能力的考验,必须有联系上下文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的贯联意识,应该说是一种鲜明的立足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方向的体现。所以要想做好翻译题,首先要夯实基础,其次要注意基本的技巧,还要具备联类贯通的能力,要树立采分点的意识。对文言翻译能力的训练,一定要注重动手去写,绝不能眼高手低。 总的来说,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是平时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扎实的积累,以及阅读中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断的语境意识。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备考方案: 1、重教材:和现代文相比,复习文言文更应该重视教材。尽管选文出自课外,但知识都在课内。因此文言文复习应该紧扣教材。教材上的内容一定要熟悉,不能提出教材上的一句话,还不知道在哪一课。要让学生明白熟悉教材所选的文言名篇,不仅有利于文言文复习应试,对复习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以至高考作文也都有好处。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课本内容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力求学生对课内文言每一课都烂熟于心。 2、重迁移:从文言文高考命题来看,仅熟悉教材内容也还不够,不管是词语考查还是句子翻译都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迁移能力,有一定的联系上下文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复习过程中,必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能就课本论课本,就题论题,要以课本和习题为依据训练强化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迁移,使学生具备连类推绎的意识和能力。 3、重技巧:根据每一道题的命题特点,对学生的训练要进行技巧点拨。比如对文言语句翻译题一定要指导常用的方法,并重视落实,强调动手写一写。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成效。 二、诗歌鉴赏: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提出: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名句名篇的补写,该题型关注考生的文化积累,兼顾课内课外。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备考方案: 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备考,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做好知识储备与积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在考查能力的要求上有知识、有能力,以能力为主,近年高考对这一内容的考查题型越来越灵活,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考生既要掌握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又要了解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中学生这一能力相对普遍薄弱。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大全

一、 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