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段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段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段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段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

2、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4、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5.记住课本第3页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图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家畜,打猎捕鱼;会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动物、使用弓箭、打猎捕渔;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3、记住课本第8页和第9页干栏式房子和半地穴式房子的样子。

4、山东大汶口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有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第3课:华夏之祖

1、黄帝和炎帝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后来,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打败蚩尤。从此,这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黄帝也被称为“人文初祖”。课本第13页贡献。

3、尧、舜、禹的“禅让”。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时期。

2、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4、由于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的暴政,导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5、商朝又称为殷朝。因为商王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6、由于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的暴政,导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后来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

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这是西周成为一个强盛国家的主要原因。西周的等级制度:(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8、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是: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③诸侯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世界上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2、在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叫做“三星堆” 文化。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4、商周时期“五谷”已经齐备,农业上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有牲畜圈栏。

5、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奴隶是主要的劳动者,过着悲惨的生活,其中以人祭和人殉最为悲惨。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时期。

2、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3、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4、楚晋争霸在春秋时期最激烈。其中有城濮大战。城濮大战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三家分晋:赵、魏、韩)

6、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一蹶不振。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出现了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都江堰:由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因此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 的美称。

4、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变法的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州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变法的意义:通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战国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到封建社会时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商朝)→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帛书(战国)→小篆、隶书(秦朝)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商朝的历法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法” ,一直被中医沿用。

4、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其代表作是《离骚》。

5、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以湖北随州的战国编钟最为珍贵。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提出“仁” 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其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

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其主要思想是: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面。

3、孟子——儒家。主要思想:①“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②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③提出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韩非子——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孙武——兵家。著《孙子兵法》。“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