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从业财经法规第一章讲义

会计从业财经法规第一章讲义

会计从业财经法规第一章讲义
会计从业财经法规第一章讲义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的法律体系:

①宪法:全国人大制定

②法律:——广义:所有由国家制定发布或认可的法律规范

——狭义: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

③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

④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和地方政府制定、由国务院各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法律规范

⑤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以部门文件形式印发

一、会计法律制度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等。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区分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法律。会计法律是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与干的关系。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四个层次:

(一)会计法律:《……法》(《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

1. 会计法律的概念: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称《会计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称《注册会计师法》)

2.《会计法》相关知识点:

(1)《会计法》的制定机关:

最高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无权制定和修改。

(2)《会计法》适用的范围

1) 适用的时间范围:

第一部会计法律:《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经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法律 会计行政法规 国家统一的会计

制度 地规

现行的《会计法》是1999年10月31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并规定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2)适用的空间范围:我国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必

须依照《会计法》办理会计事务。

注意以下事项:

①范围仅限于境内,但不包括外国驻华使领馆。

②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会计法第51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的原则另行规定。

③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会计事务不受现行《会计法》的约束。

④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投资企业,以所在国的法律为依据设立,属于所在国法人,应当执行所在国的法律,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但是,这些企业在向国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时,应当按照国内法律和投资主体的要求进行。

(3)《会计法》的立法宗旨:《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行为具体可分为三类:会计核算行为、会计监督行为、会计管理行为

(4)《会计法》的内容:共52条,主要包括六方面的规定:会计工作总的原则;会计核算;公司和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

(5)《会计法》的地位:

《会计法》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总规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指导和规范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3、《注册会计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法》。

(二)会计行政法规:《……条例》(《总会计师条例》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1.会计行政法规的概念: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2.我国已经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

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

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

3.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

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是依据《会计法》。

4.会计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仅次于《会计法》

注意事项:

(三)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办法”、“……准则”、“……制度”、“……规范”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概念: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2.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种类

按照是否经财政部长签署命令分为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1) 会计部门规章

1)会计部门规章的定义

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2)已经制定的会计部门规章:

2001年2月20日以财政部第10号令形式发布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2005年1月22日以财政部第26号部长令发布,同年3月1日起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2005年1月22日以财政部第27号部长令发布,同年3月1日起实施的《代理记账管理办法》;2006年2月15日以财政部第33号部长令形式发布,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

(2)会计规范性文件

1)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概念:

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并发布的制度办法

2)已经制定的会计规范性文件

《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财政部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文件形式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共38个)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也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部门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

内容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记忆方法财政部基本确定:对代理记账从业

人员必须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档案是会计制度在会计基

础工作中具体应用的结果

【例题·案例】资料: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车辆生产。

请问:

(1)从2007年开始A公司应该适用什么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该准则或制度的体系包含什么?

(2)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其地位如何?

[解析]

(1)A公司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

(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包括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共十一章内容。基本准则是最大的原则,是准则中的准则,也是在起草具体准则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它统驭着所有具体准则。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会计制度》

[答案]A

【例题·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属于()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规章

D.会计规范性文件

[答案]A

【例题·多选题】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是()。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规章

D.单位制定的内部监督制度

[答案]ABC

【例题·判断题】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其地位仅次于会计法律。()

[答案]√

【例题·简答题】我国的法律制度有哪些层次?

[答案]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有()。

A.会计法

B.企业会计制度

C.总会计师条例

D.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流程

[答案]ABC

【例题·判断题】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也属于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

[答案]√

【例题·判断题】国务院发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法律地位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答案]√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答案]D

【例题·单选题】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

A.会计法规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会计规范性文件

[答案]B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

A.企业会计准则

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D.会计法

[答案]ABC

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一)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总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统一:国务院财政部门

分级: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二)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应当明确的是,《会计法》规定由财政部“主管”全国会计工作,而不是“管理”会计工作,说明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不仅只是财政部门的事,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其他相关部门也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作用,参与会计管理。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发现违法违纪的问题也可以向审计、税务等相关部门举报。

管理会计

的部门

财政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

国税地税

注意:工商部门管营业执照,不管会计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我国地方会计工作管理主要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会计法》规定只有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才能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

计工作,是因为考虑到目前我国县级以下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尚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样规定有利于各地正确理解和贯彻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

注意:乡镇财政所没有资格管理乡镇的会计工作!

理由:级别没有达到县级以上

(四)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

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

1、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

2、会计市场管理

3、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4、会计监督检查

A、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注意:是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保证

B、会计市场(会计资源市场)管理

主要包括:会计市场的准入、运行和退出管理、以及会计培训市场的管理

会计市场的准入管理:

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代理记帐机构的设立、CPA资格的取得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等进行的规定

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

财政部门对准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遵循法律法规等进行的监督和检查

会计市场的退出管理:

对执业过程中违反会计法CPA法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的处罚

会计培训市场的管理

C、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1.我国会计专业人才评价三阶段

(1)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1978—1983年);

(2)会计专业职务聘任(1986~1988年);

(3)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1992年至今)

2.目前的会计资格考试采取的形式

3.培养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

4.表彰先进会计工作者

《会计法》明确规定,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

5.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D、会计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是《会计法》的执法主体,是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实施主体。

此外,《会计法》规定,除财政部门外,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制度、准则、办法等。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会计监督

注意: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就是会计核算制度,说法不正确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实施国家统一的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946

三、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了解)

1.概况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组织,成立于1988年11月。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分别于1996年10月和1997年5月加入亚太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并与50多个境外会计师职业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和交往关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会,理事会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理事会职权。协会下设秘书处,为其常设执行机构。

2.宗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宗旨是服务、监督、管理、协调,即以诚信建设为主线,服务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监督会员执业质量、职业道德,依法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会员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主要职责

(1)审批和管理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

(2)拟订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3)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4)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违反行业自律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

(5)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6)组织和推动会员培训工作;

(7)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8)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宣传;

(9)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支持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10)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国际交往活动;

(11)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

(12)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机关委托或授权的其他有关工作

4.会员

分为团体会员、个人会员。

团体会员依法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本会团体会员。

个人会员凡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并经申请批准者和依照规定原考核取得本会会员资格者,为本会个人会员。个人会员分为执业会员和非执业会员。其中,依法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证书的,为执业会员。

名誉会员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境内、外有关知名人士,经有关方面推荐,由理事会批准,可授予本会名誉会员称号。

5.组织机构

(1)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2)理事会与常务理事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理事若干人组成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每届理事会任期五年,理事可以连选连任。理事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3)常设执行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秘书处,为注册会计师协会常设执行机构。

(4)专门委员会与专业委员会

(5)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

(二)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创建于1980年,是财政部所属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以及会计理论界、实务界会计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中国会计学会的业务范围是:(1)组织协调全国会计科研力量,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2)总结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经验,研究和推动会计专业的教育改革;(3)编辑出版会计刊物、专著、资料;(4)发挥学会的智力优势,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智力服务工作,包括组织开展中高级会计人员培养、会计培训和会计咨询与服务等;(5)开展会计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6)发挥学会联系政府与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接受政府和其他单位委托,组织开展有关工作;(7)其他符合学会宗旨的业务活动。

四、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1.单位负责人的含义: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也称法人代表)是指依法代表法人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如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国家机关的最高行政长官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是指依法代表非法人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如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等。

在工商注册登记成立公司时,营业执照上某某公司会注明法定代表人姓名,某某个人投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上面就写明投资人姓名。私人小卖部,属于个体工商户,就会写明经营者姓名,同样不具有法人资格。

2.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

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注意事项: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责任主体,但并不排除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的责任。

(二)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

是指会计行政管理部门与基层会计核算单位、各级会计管理部门之间在会计人员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会计人员任免管理、会计人员调迁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等

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以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

(三)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企业单位选拔任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

各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评审、会计专业职务的聘任,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

(四)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离不开健全合理、科学完整、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指单位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单位类型

和内部管理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的用于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工作和会计行为的具体制度和管理办法。

1.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制定的原则

(1) 应当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

(2) 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3) 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基础,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4) 应当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

(5) 应当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6) 应当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的问题不断完善。

2.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

由于各单位规模大小不一,经营特点和业务繁简有别,因此其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建立的制度体

主要内容

(1)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会计部门及其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等

(2)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置;备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各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办法;对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

(3)建立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单位会计指标体系

(4)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组织分工;出纳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条件;有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5)建立稽核制度

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

(6)建立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的内容和填制方法;原始记录的格式;原始记录的审核;原始记录填制人的责任;原始记录签署;传递、汇集要求

(7)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的范围;制定和修订定额的依据、程序和方法;定额的执行;定额考核和奖惩办法等

(8)建立计量验收制度

计量检测手段和方法;计量验收管理的要求;计量验收人员的责任和奖惩办法

(9)建立财产清查制度

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组织;财产清查的期限和方法;对财产清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办法;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办法

建立的制度体系

主 要 内 容

(10)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

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

(11)实行成本核

算的单位应当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成本、分析等 (12)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财务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会计分析的具体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

三、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首要环节。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会计核算的首要环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登记帐簿

会计核算的最终环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一) 原始凭证

1.原始凭证的内容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原始凭证应当具备以下内容:(1)原始凭证名称;(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3)填制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员的姓名;(4)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5)经济业务事项名称;(6)经济业务事项的数量、单价和金额;(7)经办经济业务事项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取得

原始凭证填制必须符合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做到内容真实,项目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

(1)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2) 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签名或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的公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

3.原始凭证的审核

(1)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审核原始凭证,这是法定职责。

(2)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3)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所谓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表述的事项与实际经济业务不符,是一种虚假的凭证;

如:伪造、变造的发票属于不真实的原始凭证

所谓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所表述的事项与经济业务是相符的,但经济业务本身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

如白条属于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责任和有权不予受理。

所谓不准确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没有准确的表述经济活动真相,或在文字上、数字记录上发生差错等;

所谓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是指凭证上的文字说明、有关数字没有按会计制度的要求填写齐全。

如:取得的发票上没有章,这种发票属于属于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对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只要求退回进行更正、补充,而不是不予受理。

4、具体要求

(1) 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

(2) 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的用途,只能以一联作为报销凭证。一式几联的发票和收据,必须用双面复写纸(发票和收据本身具备复写纸功能的除外)套写,并连续编号。作废时应当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毁。

(3) 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还必须有退货验收证明;退款时,必须取得对方的收款收据或者汇款银行的凭证,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

有关票据

时间票据备注

销售发票等有关票据

销售时

销售退回时(1)退货发票

(2)验收证明

(3)如果退款

对方的收款收据或汇

款银行的凭证

如果退款采用支付现金,需要取得对方

的收款收据。

如果通过银行退款,需要汇款银行的凭

(4) 职工公出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还借据副本,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

时间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备注

职工借款时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借款凭据

收回职工借款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

开收据或

退回原借据副本

(1)如果有借款借据又有收据,说明职工

借款已经归还

(2)如果退回了借据副本,只剩下借款凭

据原件,也说明职工借款已经归还

(5) 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如果批准文件需要单独归档的,应当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

5.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

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

(1) 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随意涂改原始凭证即为无效凭证,不能以此来作为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2) 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必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重新开具原始凭证当然也应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进行。

(3) 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4) 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原始凭证出错的处理

出错的类型处理备注

(1)金额错误开具单位重开

(2)金额以外的错误A.开具单位重开

B.开具单位更正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例题】(判断)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规定更正、补充。( )

【答案】错

【解析】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应受理,对于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例题】(不定项选择)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外来原始凭证的金额有错误时,应当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C.由接受单位更正并加盖接受单位印章

D.由经办人员更正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答案】A

【例题】(判断)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如发现外来原始凭证金额填写错误,应当交由出具单位予以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后,才能受理并据此进行会计核算。( ) 【答案】错误

【解析】外来原始凭证错误的,可以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但金额错误的,只能由开具单位重开,不得进行更正。

【例题】(单选题)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始凭证应当采取下列方法处理( )

A.不予接受

B.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C.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D.也可根据情况予以接受

【答案】C

【解析】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当不予办理,对不完整、不准确的原始凭证应当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人员职权的有( )。

A.对不真实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B.对伪造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C.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退回并要求补正或者更正

D.对单位制定的预算、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答案】ABCD

【解析】根据《会计法》规定: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对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账簿或账外设账的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作出处理;对违反国家统一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

【例题】(多选题)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不予受理的原始凭证包括( )

A.不真实的原始凭证B.不合法的原始凭证

C.不准确的原始凭证D.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答案】AB

【例题】(多选题)我国对原始凭证的错误规定了如下处理方法( )

A .金额错误的,只能由出具单位重开

B .更正处应加盖出具单位的印章

C .不得直接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D .非金额错误的,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

【答案】ABCD

【解析】注意金额错误与其他错误的不同处理方法。

【例题】(不定项选择)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原始凭证中,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的有( )。

A .金额填制错误的购货发票

B .仅盖有销货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购货发票

C .经办人购买的虚假购货发票

D .采购人员采购原材料时销售单位没有填写完整的购货发票

【答案】C

(二) 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亦称传票,是指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分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它是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内容向会计账簿传递的重要中间环节,具有分类归纳原始凭证和满足登记会计账簿需要的作用

1.记账凭证的内容

记账凭证有不同的种类,但主要内容必须具备: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收款和付款记账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2.记账凭证的填制

记账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1) 填制记账凭证时,应当对记账凭证进行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写。

如果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如3号经济业务需要编制3张记账凭证,就可以编成 、 、 。

(2) 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者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313323333

一张记账凭证上。

(3) 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

始凭证。

如果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账凭证,可以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并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编号或者附原始凭证复印件。

(4) 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出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应当将其他单位负担的部分,

开给对方原始凭证分割单,进行核算。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例题】某单位会计人员张某在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时,发现其中一张所附的原始凭证为复印件,并且实际金额与记账凭证上金额不一致,经询问得知该原始凭证业务涉及的费用由该单位和另一单位共同承担,原始凭证原件保存在另一单位。请问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解析】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出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应当将其他单位负担的部分,开给对方原始凭证分割单,进行结算。该原始凭证涉及的费用由该单位和另一个单位共同承担,因此,应要求另一单位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并据此进行结算和填制记账凭证,而不应该用复印件代替。

(5) 如果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

(6) 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

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3.记账凭证的审核

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编制依据是否真实,填写项目是否齐全,金额计算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清楚等。

两点规定:

一是记账凭证编制必须以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

二是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判断)

【例题】(不定项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作为记账凭证的编制依据必须是( )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A.经办人签字B.领导认可C.金额无误D.经过审核

【答案】D

【例题】(不定项选择)甲公司和乙公司共同向丙公司支付了50万元款项,丙公司只开出了一张发票交给甲公司保存,如果乙公司要依法记账,应当采取下列做法( ) A.甲公司记账后再将发票原件交乙公司记账

B.甲公司保存发票原件,并向乙公司出具发票复印件作为其记账依据

C.由丙公司向乙公司出具发票的复印件作为其记账依据

D.由甲公司保存发票原件,并向乙公司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作为其记账依据

【答案】D

【解析】一张原始凭证的款项由两个以上单位承担(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丙公司)应当向其他应承担的单位。

(三) 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

1.会计凭证应当及时传递,不得积压,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正常进行。

2.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当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利保管,特别是记账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等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装订、保管,不得散失。

3.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确需借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复制。向外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复制件,应当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或者盖章。

4.原始凭证丢失的处理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丢失的处理

情形代作原始凭证的

资料

批准人备注

能取得开具单位证明的原开出单位盖有

公章的证明

单位会计机构

负责人(会计主

管人员)和单位

负责人批准

证明需要注明原来凭证的

号码、金额和内容等

不能取得开具单位证明

的当事人写出详细

情况说明

无法取得证明的主要是指

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

四、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的种类

1.按照会计账簿的用途分类

(1)总账

也称总分类账,是根据一级会计科目(也称总账科目)开设,以全面、系统、总括地反映全部资金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的账簿,用以反映不同种类的资金在变化中所造成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明细账

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设置的,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事项的明细核算资料。

(3)日记账

是一种特殊的序时明细账,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地进行登记的账簿。

(4)其他辅助账簿。

也称备查账簿,是指将日记账簿中和分类账簿中未能反映和记录的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

账簿。

2.按照会计账簿的形式分类

(1)订本式账簿

也称订本账,是指在未启用之前,就已将一定数量的账页按顺序编号,并固定装订成册的账簿。

库存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总帐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2)活页式账簿

也称活页账,是将一定数量的账页在使用前按一定的顺序装订在账夹内,是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取放部分账页的账簿。

(3)卡片式账簿

也称卡片账,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一定格式的硬卡片组成、按一定顺序号码排列、存放在卡片箱或卡片夹中、可以随时支取的一种账簿。

(二)会计账簿的设置

各单位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不得私设账簿登记、核算。

(三)会计账簿的启用

会计账簿的启用必须遵循账簿启用规则。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在账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记账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当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或者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账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接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四)账簿的登记

1.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登记会计账簿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进行登记,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

2.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规则

(1)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

(2) 登记会计账簿时,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铅笔书写。

(3)会计账簿要按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错误、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4)凡需结出余额的账户,应当定期结出余额。

3.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4.禁止账外设账。

(五)账目核对(注意:四核对)

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实有数相互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会计

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将会计账簿之间对应记录核对,以保证账账相符;将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核对,以保证账表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四核对:账实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

(六)结账

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定期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的每年的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的年末余额,并把全部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

结帐要点:

1、不得提前,也不得延迟

2、结帐的记账凭证后面不附原始凭证

(七)账簿的保管

账簿是重要的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辅助性账簿保管期限一般为15年,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保管期限为25年,固定资产卡片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会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的原则另行规定。

五、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讲解: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按编制时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1、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

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2.附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最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所列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1、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

(1)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附注;

(3)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2、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需要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从其规定

3、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6)企业合并、分立;

(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9)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4、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下列情况作出说明:

(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2)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

《会计法》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这是保证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重要环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根据《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企业不得编制和对外据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主要有以下内容:

1.企业应当于年度终了编报财务会计报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编报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的,从其规定。

2.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报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进行编制。

3.企业应当依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4.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

初级会计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精甜文档 第?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 A.会计程序 B.会计对象 C.会计制度 D.会计方法 2.在会计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称为()。 A.会计核算 B.会计假设 C.会计主体 D.会计要素 3.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是()。 A.资产 B.收入 C.利润 D.所有者权益 4.一个企业资产的价值量必然等于()。 A.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B.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之差 C.收入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D.收入与费用之差 5.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 A.会计要素 B.会计假设 C.会计科目 D.会计凭证 6.在企业淸算时,拥有忧先淸偿权的是()。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管理者 D.企业职工 7.在各项会计要素中,可以参与利润分配的是()。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8.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通过()来农明。 A.会计科目 B.会计等式 C.会计假设 D.会计制度 9.下面各项,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 A.增发新股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提取盈余公积 D.提取公益金 10.某公司会计期间期初资产总额为100 000元,当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20 000元,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60 000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为()元。 A. 80 000 B. 100 000 C. 140 000 D. 160 000 11.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圉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2.正确划分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经济活动范圉的界限,所遵循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3.下列单位中,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法人)的是()。 A.股份有限公司 B.国有独资公司 C.有限贵任公司 D.自然人合伙企业 14.企业会计分期存在的基础是()。 A.会计主体 B.法律主体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15.长期借款按期预提利息费用所体现的的是()。 A.谨慎性 B.重要性 C.权责发生制 D.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16.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A.购买无形资产支出 B.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支出 D.在建工程支出 17.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根本区别是() A.资产和负债的入账时间不同 B.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标准不同

会计第一章总论

●近年考情分析: 主要以客观性试题出现,所占分值在1分左右。 ●重点难点归纳: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属性。 ●主要内容讲解: 考点一: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会计主体 ◢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独立核算的事业部、分公司; 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集团等。 2.持续经营 ◢界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 应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摊销)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3.会计分期 ◢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期间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这种划分是人为假定的。 ◢会计期间通常包括年度和中期,年度的划分通常是1月1日到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季度以及半年度。 ◢应用: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有折旧、摊销、递延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4.货币计量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计量,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不使用其他计量单位。 ◢应用:我国境内的企业,其会计核算通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1)货币计量的背后隐含着币值不变的假设 会计业务中常常将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进行汇总比较,这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这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 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时要启动通货膨胀会计或物价变动会计。 (2)有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 比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 基于以上两点缺陷,需要通过报表的附注等表外披露来弥补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5.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以权责关系而不以现金收付为依据确认收入和费用等。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例题1·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和记账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货币计量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唯一手段

会计从业资格证习题精讲班第一章总论讲义

第一章总论“教-学”思路 1.提示考点、讲解经典习题,举一反三地讲解; 基础班-面,习题班-点 2.先记忆、后做题、最后听讲(小题大做); 3.从业论坛:“赵玉宝老师交流信箱”。 第一章总论 大纲解析 一、会计职能、对象、内容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B.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 C.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D.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会计的基本特征。 【例题·单选题】()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 A.确认、计量和报告 B.填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C.计划、监督和分析 D.记账、算账、报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

【例题·单选题】会计是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实施监督,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决策和评价。 A.计算 B.分析 C.记账 D.报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会计是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实施监督,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决策和评价。会计三个主要环节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A.聘请注册会计师对报表进行审核 B.制定计划 C.成本预测 D.财产清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财产清查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之一,其他三个选项都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 考核知识点: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四)登记会计账簿 (五)进行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例题·单选题】在会计职能中,属于控制职能的是()。 A.实施会计监督 B.预测经济前景 C.参与经济决策 D.评价经营业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BCD选项都属于拓展职能。 考核知识点: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监督合理性审查的内容有()。 A.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实现 B.是否符合单位内部管理要求 C.是否执行了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练习题答案解析.doc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费用总和。 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 C、制造成本 D、制造费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也称为制造成本。 【该题针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各项中,属于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的是()。 A、资金运动 B、货币活动 C、营销活动 D、资产运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货币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下列属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的是()。 A、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B、使会计人员可以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C、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D、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该题针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4、()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A、会计记录 B、会计分析 C、会计核算 D、会计检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该题针对“会计的基本职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5、形成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A、货币计量 B、会计年度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会计分期是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 【该题针对“会计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 6、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核算的只是主体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包括主体之外的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该题针对“会计主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7、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A、会计职能 B、会计主体 C、会计内容 D、会计对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 【该题针对“会计主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初级会计学》学习手册

《初级会计学》学习指导 第一章总论 内容概要:本章要紧讲述会计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样进展的,会计的概念内涵是什么,会计的职能、目标和任务有哪些,什么是会计的对象和要素,会计准则的概念包含哪些内容,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以及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哪些等问题。 重点难点: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大伙儿重点理解和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要素,会计核算的差不多前提、一般原则和专门方法等问题;一般性了解和掌握会计的产生和进展,会计的目标和任务,会计准则的概念等本章的其他相关内容。 复习提要: 一、会计的产生和进展 (一)会计的产生: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二)会计的进展:会计的进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和时期,初学者要

了解古今中外会计及其理论进展的历史过程。 二、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一)会计概念的涵义 1、会计对各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 2、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的计量手段,此外还有次要的计量手段如实物量等; 3、会计核算必须借助于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 4、会计核算要求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经济业务; 5、会计要求在核算的过程中实行监督; 6、会计的本质是一项治理活动。 (二)会计的差不多职能: 1、核算职能:又叫反映职能,它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治理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确实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成会计信息,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2、监督职能:又叫操纵职能,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两种,合法性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财经法令和法规,合理性的依据是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治理方面的要求,会计监督的目的确实是保证企业会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会计的目标和任务 (一)会计的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服从服务于经济治理的总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学原理》讲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1 2 ”。 3、明末清初,我国设计了“龙门账”,是我国复式记账方法的最初形式。 4、人类会计方法的演进,经历了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转化的过程。 5、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的《数学大全》一书对借贷复式记账作了系统的介绍。 (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或: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对经济活动事项的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四)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其含义 (一)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主要采取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连续、系统、综合、全面地反映主体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即进行事后核算。 (二)实施会计监督 要求各项经济业务必须遵守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同时还应遵守企业单位的经营方针、政策。其内容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两个方面。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两项基本职能的关系:核算职能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则又贯穿于核算的全过程(是保证),两者相辅相承,既独立要求,又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四、会计的对象

会计第一章总论知识点

会计第一章总论 结合后面章节出题,2分左右 理解为主,结合书本 第一章总论 财务报告目标 1.财务报表-四表一附注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注 2.财务报告使用者 银行-股东-投资者=管理者3.财务报告目标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会计主体假设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分公司不是法律主体,但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集团公司-合伙企业-独立核算的部门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会计的基本前提,也是会计确认,计量及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 企业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进行折旧,它所依据的假设前提是持续经营假设 当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已经不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对企业资产的计量单位除货币计量以外还有数量重量。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我国境内企业一般要求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也允许采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收付实现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 我国一般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依据的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 现金流量表采用收付实现制编制 可靠性 实际发生 不得虚构将没有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与计量 相关性 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 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会计信息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可理解性 某项会计信息,如其本身或会计处理比较复杂,但对使用者的经济决

策相关的,企业应予以充分披露 可比性 鉴于开始执行新准则,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后进先出发改为先进先出法 对于无法合理分割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自用房地产,企业应统一在固定资产中核算 实质重要形式 租入资产(短期租赁和低值资产租赁除外)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可将其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实质控制的资源确认为资产 重要性 重要性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对于前期差错,一般情况下重要的需要追溯调整,对于不重要的简化处理,直接调整发现当期的相关项目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出租业务属于企业不重要的业务,作为其他业务核算 低值易耗品通常价值较小,为简化处理,采用一次转销法核算,体现重要性

MBA《会计学》讲义

MBA《会计学》讲义 前言 一、财务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计量、记录及反映,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 二、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对于尚未发生和尚未完成的经济事项则不予处理。 三、当前会计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面临多样化风险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传统财务会计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急须改革和完善。 四、未来的财务会计应该提供能满足预测和不确定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五、会计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发展而逐步发展与完善,现代会计的发展可以整理出几个重要的阶段: 1.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他的天才着作《数学大全》,即《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其中有关簿记的篇章是最早出版的论述意大利复式簿记发展的总结性文献,反映了到15世纪末期为止威尼斯簿记的先进方法。他的出版有力的推动了复式簿记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学者,为西方会计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会计史上的辉煌成果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是人类长期簿记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2.19世纪中叶,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并得以发展,由此而促进财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由内部信息系统演化成为一种规范化、公开化的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上的特点发展出以下会计实务:

(1)会计期间的确定; (2)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4)资产的计价; (5)收入的实现与确认; (6)跨期费用的摊配与跨期收入的调整。 3.19世纪后期,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对会计的另一推动作用是促进了专业审计的形成和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产生。审计的内容也随着企业经济行为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 4.19世纪中后叶,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现代工厂制度得以建立,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断涌现,使企业能够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购置昂贵的生产设备,引起间接费用在成本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上企业生产的产品日趋多样化,如何在各品种的产品上分配间接费用成为成本计算面临的一大难题。科学、系统的成本计算要求将成本的形成、积累与结转纳入复式簿记之中,实现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有机结合。这一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以复式簿记为基础的企业会计系统从整体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进入20世纪以后,成本会计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20年已基本上创立了现代全部的成本会计方法,成本会计已经成为完整而成熟的体系。 5.成本会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表现为从实际的成本计算发展成为标准成本系统,形成了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泰罗制在工厂管理中的具体实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这些同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引进,运用到会计体系中来,形成独特的标准成本系统,使它能有效的为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作业成本服务。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是管理会计的雏形。

(完整)初级会计学复习资料很多都是自己整理过的

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概述 一、会计的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和控制,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职能 ⑴基本职能:反映、监督 ⑵拓展职能:控制、分析、预测、参与 ※“六职能”,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定 三、会计目标: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会计对象:由所有者投入的资金 资金筹集 由债券投入的资金 供应过程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生产过程 资金运动销售过程 按法定程序返回投资者的投资 资金的退出偿还各项债务 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五、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①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1.资产是资源,而且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确认:1.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应收款。 ②负债:负债也称债权人权益,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确认: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业务。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可靠地计量。 分类: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利润或股利、应缴税费。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 总论解析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内容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各种数据资料,而且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参与经济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数据转化为货币化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相

关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劳动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计量结果通常无法直接进行汇总、比较;而货币计量便于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会计需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2)实施会计监督。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

XXXX东奥第一章 会计总论(一)讲义

XXXX东奥第一章会计总论(一)讲义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的是会计理论,从近三年出题情况看,分数不高,但是学好本章内容对后续章节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题目类型2008年2009年2010年题 目 数 量 题 目 分 数 题 目 数 量 题 目 分 数 题 目 数 量 题 目 分 数 单项选择 题 1 1 判断题 1 1 合计 2 本章近三年考点:(1)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特征;(2)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 2011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会计基 相 可理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 及时 重要性 谨慎性 会计信息会计要素资产的定义及其 负债的定义及其会计 可靠性 所有者权益的定 收入的定义及其 费用的定义及其 利润的定义及其 会计要素计量属 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例题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 A.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答案】D 【解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本假设

初级会计学 第一章绪论习题(含答案).

初级会计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含答案 一、判断题 1.会计监督仅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 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其中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3.资产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4.会计恒等式的实质是资产项目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一对应。( 5.会计计量单位只有货币计量。( 6.权责发生制是正确进行资产、负债确认的基础。( 7.费用可以视同为瞬间资产。( 8.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是指对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都要进行核算。( 9.任何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都应确认为收入。( 10.负债包括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和潜在义务。( 二、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构成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核算与监督 B.分析与考核 C.预测与决策 D.核算与控制

2.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固定资产 B.原材料 C.无形资产 D.工程物资 3.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一的货币计量,其建立的基础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币值基本稳定 4.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引起资产和利润减少的是(。 A.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费用 B.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 C.向投资者支付利润 D.赊购材料 5.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 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合伙企业 D.子公司 6.下列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中,作为产生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7.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相关性 8.某企业20×6年12月19日销售预收贷款的商品一批,价款20万元(已预收5万元, 20×7年1月19日收到剩余销售款。如果该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则20×6年确认的收入金额为(万元。 A.0B.5C.15D.20 9.为了保证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可比,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是(。 A.会计处理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性 B.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2020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基础精讲讲义第一章 总 论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全教材的开篇之章,主要介绍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为以后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是后续知识体系的“纲”。全章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主要考点有企业的组织形式、财务管理的目标、利益冲突与协调、财务管理体制、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均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预计2020年的分值为3~4分。 知识框架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 【知识点1】企业概念及其组织形式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以创造财富(或价值)为目标,运用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由于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故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运作方式。 组织形式常见形式投资者责任及风险承担 个人独资 企业 个体户、私营企业一个自然人 个人出资、经营、承担风险收益;承担无限 责任。 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企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合伙人 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 共担风险,有限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普通 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公司制企 业 有限责任公司;股 份有限公司 个人、法人均可 有限责任(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公司特殊形 式) 『提示』公司是经政府注册的营利性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类似。 『提示』关于有限责任、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的区别 有限责任:未清偿的债务随着企业主体消失而消失,不再偿付(企业兜底) 无限(连带)责任:未清偿的债务在企业主体消失后,由投资者承担(投资人兜底) 『指南例题1·多选题』下列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中,有可能由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有()。

初级会计学第1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 )。 A.会计程序 B.会计对象 C.会计制度 D.会计方法 2.在会计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称为( )。 A.会计核算 B.会计假设 C.会计主体 D.会计要素 3.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是( )。 A.资产 B.收入 C.利润 D.所有者权益 4.一个企业资产的价值量必然等于( )。 A.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B.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之差 C.收入与所有者权益之和 D.收入与费用之差 5.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 )。 A.会计要素 B.会计假设 C.会计科目 D.会计凭证 6.在企业清算时,拥有优先清偿权的是( )。 A.投资者 B.债权人 C.企业管理者 D.企业职工 7.在各项会计要素中,可以参与利润分配的是(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所有者权益 8.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通过( )来表明。 A.会计科目 B.会计等式 C.会计假设 D.会计制度 9.下面各项,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 )。 A.增发新股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提取盈余公积 D.提取公益金10.某公司会计期间期初资产总额为100 000元,当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20 000元,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60 000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为( )元。 A.80 000 B.100 000 C.140 000 D.160 000 11.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2.正确划分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经济活动范围的界限,所遵循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财务会计)课后作业第一章会计总论

第一章会计总论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会计预算与考核 B.会计预测与决策 C.会计分析与评价D会计核算与监督 2.下列各项关于收入的提法中,正确的是()。 A.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C.收入是企业在全部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D.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负债增加、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下列各项会计要素中,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是( )。 A.负债 B.资产 C.利润 D.所有者权益 4.不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的是()。 A.所有者权益B.负债C.利润D.资产 5.下列各项工作不以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的是()。 A.复式记账 B.成本计算 C.编制资产负债表 D.试算平衡 6.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B.生产使用的机器设备 C.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低值易耗品 D.预付的购货款

7.收入的特征不包括( )。 A.收入从日常活动中产生 B.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收入包括代收的增值税 8.企业以银行存款缴纳税金,该业务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为( )。 A.资产与负债同增 B.资产与负债同减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9.根据负债的基本特征判断,下列不是负债的是()。 A.应付账款B.预收账款C.其他应付款D.预付账款 10.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11. 关于货币计量假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唯一的计量单位 B.货币计量假设假定货币的币值是基本稳定的 C.存在多种货币的情况下,我国境内的企业均要求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货币计量假设为历史成本计量奠定了基础 12.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13.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遵循的是

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总论讲义

第一章总论 一、考纲要求: (一)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二)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四)熟悉财务报告目标(五)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二、本章重点: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熟悉) 在我国依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主要应达成两个方面的目标: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相关)——要求相关性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从于对投资者的需要。 投资者就是老板,他们关注的是本金的保值增值。债权人关注的企业有没有能力偿债。政府部门关注的是企业是否偷逃税款,是否抽逃出资。而社会公众是一些潜在的投资者或债权人。他们关注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适合投资或借款。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要求可靠性 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所经营管理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总结: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了解) 包括四个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1、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所有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一定要将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区分开,会计主体就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关注判断题或选择题) 法律主体是具有法律资格的主体。俗称法人。但法人不是人。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企业的各个车间在独立核算时也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还有分公司,企业集团。 3、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 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事项的范围; 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 总之,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圈定会计的核算范围。 (二)持续经营

会计学基础讲义word版

会计基础讲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①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 ②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一)会计核算 2特点:货币价值量、完整连续系统 5环节:确认、计量、计录、计算、报告 3工作:计账、算账、报账 7方法:设科目、复账、填审凭证、登账、成本计算、财清、编表 (二)会计监督 3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合法性合理性 VIP三、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资金运动) 结论: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价值运动。 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 ①资金投入:资金进入本企业。 ②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又分“供、产、销”三个阶段。 ③资金退出:资金离开本企业。例如:偿债,交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即: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 (参照考试的四个假设:考试主体,持续学习,考试分期,分数计量) 一、会计主体→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企业应当的其本身发生的交易,事 先进行确认,计量,报告。 二、持续经营→即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既定的目标下,正常的、持续的 经营下去。(即:企业不会终止)单选: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持 续经营为经营基础和假定前提。 三、会计分期→界定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是一种人为划分。我国会计期间分为: 月度、季度、半年度(合称为“中期”)、年度(公历1月1日至 12月31日) 四、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第三节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已

会计学第一章 总论(答案)[2012]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 C )。 A.方法 B.形式 C.内容 D.特征 2,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空间范围的是( A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期间 D.货币计量 3,会计分期是建立在(B )的基础上。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权责发生制 D.货币计量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收入要素内容的有( C )。 A.商品销售收入 B.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C.处置固定资产净收入 D.出租包装物取得的使用费收入 5,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D)。 A.发出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加工的半成品 D.待处理财产损失 6,某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机器一台,价值人民币67000元,该交易影响的会计要素是(A )。 A.资产 B.负债 C.收入 D.利润 7,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D )。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预算与会计决算 C.会计分析和会计决策 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8,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A ) A.增发新股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C.提取盈余公积 D.提取公益金 9,会计对象是企业、事业单位的(C ) A.经济活动 B.经济资源 C.资金运动 D.劳动耗费 10,下列各项中,( A)属于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具体化。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户 D.会计对象 11,下列资产中,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是( D ) A.专利权 B.厂房 C.机器设备 D.存货 12,下列各项中,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B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收入—费用=利润 D.收入—成本=利润 13,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00万元用于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该项经济业务将会引起的企业变化是( A) A.负债总额不变 B.负债增加100万元 C.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100万元 D.资产增加100万元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阶段的是( D ) 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分配过程 15,某企业资产总额为5000万元,负债为1000万元,以银行存款500万元偿还借款,并以银行存款500万元购买固定资产后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C ) A.4000万元 B.3000万元 C.4500万元 D.2000万元 16,下列不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 ) A.应付债券 B.应付股利 C.应付票据 D.应付账款 17,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债务,表现为( D ) A.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B.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C.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 D.一项资产减少,另一项负债减少 18,下列会计科目中,不属于资产类的是( D ) A.预付账款 B.原材料 C.应收账款 D.应付账款

初级会计学第一章绪论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判断题 1.会计监督仅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 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其中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3.资产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4.会计恒等式的实质是资产项目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一对应。() 5.会计计量单位只有货币计量。() 6.权责发生制是正确进行资产、负债确认的基础。() 7.费用可以视同为瞬间资产。() 8.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是指对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都要进行核算。() 9.任何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都应确认为收入。() 10.负债包括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和潜在义务。()

二、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构成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A.核算与监督B.分析与考核 C.预测与决策D.核算与控制 2.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固定资产B.原材料 C.无形资产D.工程物资 3.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一的货币计量,其建立的基础是()。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币值基本稳定 4.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引起资产和利润减少的是()。 A.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费用B.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C.向投资者支付利润D.赊购材料

5.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 A.企业集团B.分公司 C.合伙企业D.子公司 6.下列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中,作为产生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7.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谨慎性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D.相关性 8.某企业20×6年12月19日销售预收贷款的商品一批,价款20万元(已预收5万元),20×7年1月19日收到剩余销售款。如果该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则20×6年确认的收入金额为()万元。 A.0B.5C.15D.20

精编【企管MBA】MBA会计学讲义

【企管MBA】MBA会计 学讲义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MBA《会计学》讲义 前言 一、财务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计量、记录及反映,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 二、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对于尚未发生和尚未完成的经济事项则不予处理。 三、当前会计面对的是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面临多样化风险和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传统财务会计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急须改革和完善。 四、未来的财务会计应该提供能满足预测和不确定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五、会计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发展而逐步发展与完善,现代会计的发展可以整理出几个重要的阶段: 1.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他的天才著作《数学大全》,即《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其中有关簿记的

篇章是最早出版的论述意大利复式簿记发展的总结性文献,反映了到15世纪末期为止威尼斯簿记的先进方法。他的出版有力的推动了复式簿记在西方的传播与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会计学者,为西方会计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会计史上的辉煌成果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是人类长期簿记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升华。 2.19世纪中叶,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并得以发展,由此而促进财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由内部信息系统演化成为一种规范化、公开化的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上的特点发展出以下会计实务: (1)会计期间的确定; (2)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4)资产的计价; (5)收入的实现与确认; (6)跨期费用的摊配与跨期收入的调整。 3.19世纪后期,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对会计的另一推动作用是促进了专业审计的形成和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产生。审计的内容也随着企业经济行为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 4.19世纪中后叶,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现代工厂制度得以建立,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断涌现,使企业能够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购置昂贵的生产设备,引起间接费用在成本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上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