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化背后的美国战略石油储备

市场化背后的美国战略石油储备

市场化背后的美国战略石油储备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同时也是石油消耗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到5%,却消费着世界石油供应量的25%。由于进口依赖度相当高,故对石油市场的动荡特别敏感。因此,美国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石油战略,以提高本国能源供应的安全度。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概况

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

美国虽是石油生产大国,但其国内产量并不能完全满足本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因此战略石油储备实际上占据着美国国家石油安全的中心环节。虽然美国不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但美国因其巨大的石油消耗和过人财力,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国。

美国的石油储备包括三种:战略石油储备,海军石油和油页岩储备,东北家庭取暖油储备。其中战略石油储备源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早在1912年到2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就陆续通过法律,将国内4块可能有丰富油气储藏和3块有大量页岩矿藏的广大地区划为“海军用油保护区”,规定只许海军在战时急需时经国会批准后开采。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酝酿到最终建立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艰苦磨练”。这一构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美国当时的内政部长哈诺德·伊克斯提出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构想。1952年,杜鲁门政府明确提出,美国应该建立战略石油供给制。

1956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在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也曾建议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但由于并未发生真正的危机,因此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议并未付诸实施。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吃一堑长一智”的产物。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实行石油禁运。

当时,巴以战争导致中东石油供应中断,致使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一度造成美国石油进口中断,导致美国国内石油产品供应紧缺,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最终使美国经济陷入长时期的严重衰退。

因此,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机构(IEA)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1975年12月22日,福特总统签署且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EPCA),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决定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目的是为了在此后发生类似事件时,可以对美国能源市场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

按照该法的要求,美国能源部于1977年2月16日提出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这一计划于当年4月18日生效。美国政府从1977年7月21日正式开始储备石油。由此开始,美国各届政府都将石油储备作为保障石油供给安全的重要措施。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整个建立过程耗时近十年时间。

总体思路

美国建立和确保战略石油储备的总体思路是:以最低的成本,储备高质量的原油;在扩大战略石油储备时,把它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库里目前储存的原油,不仅在质量上高于国际市场上的一般原油,而且其成本仅为每桶28.42美元。根据2005年颁布的新《能源政策法》,美国能源部最终将把战略石油储备增加到10亿桶。

战略石油储备功能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功能着眼于战略威慑。战略石油储备是一种国家威慑力,有助于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斗争中占据主动,有时甚至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石油是美国经济的命脉,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无疑增强了美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能力。

在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斗争中,战略石油储备既是矛又是盾,可作为防御的盾牌,又可作为进攻的武器。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最主要的功能是战略威慑,防范石油禁运和石油供应中断的威胁,平时不轻易动用,并不担当石油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的调节。但在石油供应出现重大短缺、中断以及原油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战略石油储备的释放能够在短期内将大量的原油投放市场,填补市场短缺、平抑油价,从而缓和或化解可能发生的石油危机,降低石油供应短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最初的投放条件为原油供应的实际“中断”或“短缺”。美国国会1990年在重新修订《能源政策与储备法》时,放松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条件,理由是“战略石油储备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重要性有所降低”。

根据新规定,除了“进口石油出现严重供应中断”的情况外,在国内石油产品供应出现中断或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总统也可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随着高油价和实际供应量的关联性减弱(如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炼厂受损影响炼油而并非实际原油供应短缺),战略石油储备的投放逐渐进一步扩充为一项防御性政策工具以平抑高油价。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特征

运作模式市场化

美国的石油储备运行机制相对比较成熟,战略石油储备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所有和决策,市场化运作。按照美国1975年《能源政策与储备法》的规定,美国在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下设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SPRO),专司战略石油储备之职。

1977年根据《能源部组织法》的规定设立了能源部,石油储备办公室划归能源部,战略石油储备的工作转由能源部全面负责,具体涉及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石油购买、释放销售、设备维护等管理工作,并在紧急状况下按照总统指示迅速将储备石油投入市场。

对于与石油战略储备有关的重要政策和决策均由总统做出,国会批准后由能源部下设的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来具体行使相关管理职责,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呈现能源部——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石油储备基地的三级管理体系。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由联邦政府所有,从建设储库、采购石油到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均由联邦财政支付。联邦财政设有专门的石油储备基金预算和账户,基金的数量由国会批准,只有总统才有权下令启动战略储备。能源部负责定期审查储备情况,并就相关问题直接向总统提出意见建议。

储备目标、预算等由总统提出,由国会批准。战略石油储备账户涵盖了采购石油、油库建设和日常运行费用,由国会批准预算基金的数量。从历年来该账户支出的平均情况来看,随着储备的增加,建设支出有所下降,但维护成本却有所增加。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管理机构虽然为政府所有,但整个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却高度市场化。从储油地选择、储油规模、储油设施利用、补仓和释放的时机到动用储备机制等都基本采用了市场化方式。

由于战略储备量比较大,其采购和投放可能影响石油市场价格。为了降低购买成本,战略储备石油的购买采取公开竞标方式。首先由能源部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提前向社会公开购买计划(包括数量、品种、交货地点、时间等)和竞标时间,拟参加竞标的公司须向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出具银行信用证等资质证明,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参加竞标。在竞标中报价最低者中标。

储备石油一部分来自政府招标采购,另一部分是以联邦石油资源的租金(royalty)征收而来。招标采购中,40%来自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的长期供应合同,其余是市场现货招标采购。通常选择价格低迷时采购,以避免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同时防止造成石油储备资金损失。

战略石油储备的投放也采取招标机制,政府向石油公司招标,再由石油公司按市场价格销售,回收资金交财政部的石油储备基金专门账户,用来补充石油储备。需要指出的是,战略石油储备只是美全国石油储备的一部分。一般而言,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均由政府和民间储备构成,政府储备管理体制大同小异,而民间储备方式则相差很大。

就美国而言,其石油储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政府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由于进口依赖度相当高,美国对石油储备倍加重视,并主要着眼于政府直接掌握的“战略石油储备”,其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

尽管如此,美国的企业商业石油储备还是远超政府战略石油储备。美国的企业商业储备为美国的整体石油储备作了积极而重要的补充。美国企业商业储备基本都大于战略储备的数量,很多年份还超过其两倍。

以2009年为例,全美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进口量,政府战略石油储备为53天进口量,仅占三分之一。截至2011年底,美国石油储备量为17.4亿桶,其中战略石油储备仅为6.96亿桶。

并且,政府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和企业商业石油储备体系这两个体系相对独立,企业商业储备完全市场化运作,不受政府干预。这一点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石油储备体系有所不同。例如日本,政府可以对企业的石油储备进行法定规定。德国的企业储备联盟也要接受联邦政府的法令约束。

法国、意大利等国也分别有类似的规定。相比较而言,美国企业石油储备的自由度更高。在美国,政府既没有法律规定企业储备石油的义务,也不干预企业的储备和投放活动,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实力自主决定石油储备量和投放时机。政府主要通过公布石油供求信息来引导企业,免除石油进口关税和进口许可费等政策也起到鼓励企业增加石油储备的作用。

储备规模适时调整

战略石油储备规模要考虑进口绝对量、经济对石油价格的敏感性和储备成本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石油中断的可能性,根据国内需求和国际局势适时调整储备量。美国《能源政策和储备法》(EPCA)授权的最大联邦战略储备规模为10亿桶,计划储量是7亿桶原油和200万桶取暖油。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采用边建设边储备方式,建成一处就投入使用一处。1977年7月,在完成第一个储油洞建设后,美国开始购进第一批约40万桶的战略储备石油。此后,国会每年都会拨出专门经费预算用于购买战略储备石油,使石油储备量迅速上升。

1980年突破1亿桶,1981年即迅速增加到2.3亿桶,1985年接近5亿桶。此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90年达5.86亿桶,1994年达到最高储存量5.92亿桶,1985年达到相当于114天进口量的最高储备天数。

在最高纪录保持一年后即开始回落,1999年底储备5.67亿桶,2000年降至5.41亿桶,为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政府和国会根据国内需求和国际局势适时调整战略石油储备量。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放松了石油储备。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特别是“9·11”恐怖袭击后,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政策又明显调整。2001年11月中旬,布什下令能源部迅速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目标是2005年增加到7亿桶。

到2002年底,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升到5.99亿桶,2004年3月又增至6.59亿桶;2005年达到6.933亿桶,并提前实现了布什政府到2005年9月将之增加到7亿桶的目标。这也是该储备启动30年来首次接近“满仓”。

2006年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墨西哥湾沿海地带储备了多达7亿桶石油。2007年,为应对原油供应出现暂时中断等紧急情况,美国强化了石油储备战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国情咨文》中宣称,计划在2010年前将企业商业石油储备和政府战略石油储备翻一番,达到15亿桶(约2亿吨),他相信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是明智而慎重的决策,将使美国能源安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美国还计划在2027年之前,用20年的时间扩建石油储备设施,完成石油储备目标。2008年5月,在高昂的石油价格与美国总统大选的影响下,布什政府继续扩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计划被暂时搁置。

美国为了保障波斯湾及全球其他重要产油区的石油供应,已经消耗了不可计数的军事资源,战略石油储备无疑是美国在能源安全方面最为重要的战略投资。布什政府之所以要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是因为具有良好协调能力的石油储备系统有助于美国应对国内外危机对全球石油市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旦石油供应因不可预计的压力而中断,美国政府便会将部分战略石油储备投放到能源市场。战略石油储备能帮助石油进口国政府缓冲石油出口地区或关键石油供应航道(如霍尔木兹海峡)出现的突发危机。凭借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出口国(如伊朗和委内瑞拉)便难以用石油供应来胁迫美国。

不仅如此,战略石油储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石油出口国(如俄罗斯)借石油价格上升牟取暴利。2011年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达到7.27亿桶,相当于美国76天的净进口量,为历史最高位。商业原油库存也有3.5亿桶。

现在,美国各地的原油储备仓库已经接近存储能力极限,据称足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对保持美国能源市场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美国巨量的战略石油储备,成为美国重要的经济、外交政策工具。

储备方式因地制宜

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采取陆上油罐、海上油罐、地下油罐和地下洞穴等多种方式储存,不同方式所需的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也不同。美国全部战略石油储备都是以地下盐岩洞穴方式储存,其储备高达7.5亿桶,石油储备的建设费用为100亿美元,平均每立方米储备能力的投资为85美元,每年用于运行的经费为2亿美元。

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地下盐穹(salt dome)及岩盐层。墨西哥湾附近的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境内集中分布着500多个盐穹,靠近石油化工产业带,还有发达的管道设施可以快捷地把储油传输到用户手中。

利用这种天然的地形,美国政府在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以及沿墨西哥湾地区,建设了5个地下储备基地,其中4个为大型地下盐穹储备基地,最大的储备规模达2.32亿桶,最小的也达0.76亿桶。最典型的洞穴直径为200英尺,深达2 000英尺,储油量为1 000万桶左右。

有的巨型洞穴可以把目前美国最高的100多层的西尔斯摩天大楼装进去还绰绰有余。这些天然“储油罐”不但能够有效防范军事打击,而且洞中巨大落差形成的温差能促使原油在洞内不停慢速流动,从而使原油始终保持良好的质量而不会沉淀变质。

为什么设在这么容易受到攻击的海岸,而不是放在深深的内陆呢?这是因为,美国石油战略储备的第一原则是“成本最低”。美国国会认为,尽管影响美国经济安全的石油供应中断的可能绝对存在,但这种中断的数量和严重性几乎无法预测,中断对经济带来的损失以及利用战略储备平抑油价谁会受益、受益多少等问题更是无法解答。

而且如果国家受到全面攻击,炼厂和运输管道必然是攻击的对象,如果这些设施被摧毁,即使有再多的原油也毫无用处。美国能源部给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的指示是“成本最低”,因为这个指标最好衡量和控制。将石油存储在岩洞的做法正是遵照了这一原则。

首先,盐穹储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石油储藏技术,在美国修建盐穹储库的成本大约是每桶容积1.5美元;每桶储备石油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费用是25美分,是采用地上罐储方式的1/10,是采用岩石矿洞储存方式的1/20。

而同样容积的地上油罐造价需要15~18美元/桶,至少是盐穹的10倍;另外,这些海岸还是美国石油管线和炼厂最集中的地区,墨西哥海湾有21家炼厂,还有便于供油品运输的油罐、管道、驳船和码头,通过这些设施可以与中部和中西部的28个炼厂相连,这49个炼厂的产出能力几乎达到美国炼厂总能力的50%。

紧靠油品生产企业,可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降低了释放储备时的运输成本。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来源为墨西哥(约41.2%)、英国北海(23.9%)、美国本土(8.1%)、沙特阿拉伯(4.3%)、利比亚(3.7%)、伊朗(3.1%)、阿联酋(2.8%)、尼日利亚(2.4%)等。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另一种方式是石油产地储备,对于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地暂不开采,保存在地下加以储备,如美国阿拉斯加地区一些油田虽已探明,但没有开发,留作战略储备之用。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时机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和动用类型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释放和动用可以概括为4种主要类型,即紧急释放或全面动用、有限动用或非紧急动用、测试性动用、轮库或原油置换。

1)紧急释放或全面动用。

当石油进口中断和国内石油产品供应中断,以及遭遇破坏或者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的“严重能源供应中断”,导致相当范围和时间内石油产品供应大幅减少,价格严重上涨,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时,可以全面动用战略储备。紧急

释放的时机由危机发生时在任的美国总统掌握,总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决定是否发生了“严重能源供应中断”。

但美国国会仍担心总统会滥用这一解释权力,在《能源政策和储备法》中特地指出,“严重能源供应中断”发生的前提是:

①紧急状况出现,石油供应的中断波及很大范围,持续时间长;

②石油价格因此大幅上涨;

③此种价格上涨会对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样大大限制了行政当局对战略储备使用的随意性。

2)有限动用或非紧急动用。

如果总统认为达不到全面动用的严重程度,但很有可能形成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国内和国际的石油供应短缺;采取有限动用行动将直接或者明显地抵御能源短缺产生的逆转性影响时可进行有限动用。但动用总量不能超过3 000万桶,动用时间不能超过60天,储备石油低于5亿桶时不能利用。

3)测试性动用。

测试性动用主要是为了测试储备设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以免在正式运行时发生故障。但任何测试性动用的总量不得超过500万桶。

4)轮库或原油置换。

轮库是为了解决因为油品品质或短期内区域性能源短缺造成的石油供应企业交货问题,用联邦战略石油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之间进行的临时交换行为。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相机而动

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存油千日,用油一时”。自1977年10月美国首次补充战略石油储备以来,大规模的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总计有6次。

第一次释放是在海湾战争期间,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全球石油供应下降,国际原油价格月平均暴涨58%。

8月7日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为了保障美军战争期间充足的石油供应,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从1990年10月26日至1991年4月5日在近半年内连续释放2 114.1万桶,有效地遏制了石油价格的暴涨。

美国政府在1994年的《美国石油供应中断政策声明》中明确指出,在海湾战争期间运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实践表明,石油储备是“极具价值的,有效的”。

第二次释放始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为了缓解联邦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利用在油价相对高位时出售战略石油储备。从1995年10月13日至1998年11月6日总计出售了2 825.7万桶,其间国际油价一度高达25.18美元/桶。

1998年底一度跌至10美元以下,美国又陆续补充战略石油储备800万桶,实现了“高抛低吸”策略,大大降低了储备总成本。

第三次释放是缓解美国东北部冬季取暖用油矛盾。此次投放将轮库和商业石油储备相结合。自1999年下半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为应对2000年冬季用油高峰油价的上涨,当年7月份克林顿政府建立东北部冬季取暖原油储备。

由于取暖油不必是高质量的原油,美国从石油储备库中提取原油3 000万桶,作为取暖用油,之后择机从国际市场上采购等量的高质量原油回补。从2000年922日至2001年3月30日共释放了2 907.4万桶。

第四次释放是飓风袭击墨西哥湾之后。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造成其附近一些油田、炼厂和原油出口设施关闭、停产,国际原油价

格飙升。在此背景下,布什政府同意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共释放1 620万桶,以缓解石油供应短缺。

第五次释放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油价震荡下行。美国政府决定再次出售战略石油储备,从008年8月8日至12月26日共出售了539.1万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13.03美元/桶暴跌至33.73美元/桶。当国际原油价格在30~40美元/桶徘徊的时候,2009年1月9日,美国政府又开始趁油价低迷迅速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再一次成功实施了战略石油储备的“高抛低吸”策略。

第六次大规模投放是2011年6月23日。美国政府宣布决定从战略石油储备中拿出3 000万桶石油投放市场,以抑制油价上涨。美国政府采取这一措施,是为应对利比亚和其他国家原油供应持续减少及其对全球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影响。美国在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另一新特点是,决不单方面采取措施,而是要同西方国家协调立场后再作决定。

目前,因围绕伊朗核计划的紧张局势在2012年总统大选前推动油市及汽油价格上涨,奥巴马政府面临再度释出储备的压力。在2012年2月24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的G20峰会上,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美国正考虑释放其战略石油储备,因伊朗与西方国家的紧张情势升级促使油价上涨。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2012年2月28日表示,美国正在考虑再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期遏制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2012年3月3日,美国白宫幕僚长戴利指出,奥巴马政府正考虑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作为协助舒缓油价飙升态势的方式之一。美国任何可能动用石油

储备的微小暗示,都能帮助美国政府达到其战略目的:提示对手石油储备的存在,尤其是“提示美国石油储备规模的庞大”。

总体来看,战略石油储备释放主要是针对武装冲突、金融危机、突发自然灾害等严重影响石油供需和价格的事件。由于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庞大,战略储备石油的购买和释放都会给国际石油市场带来冲击。此外,由于美国已有了相当数量的石油储备,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因此,无论是购买还是释放,美国都占据主动,从而增强了美国对国际石油市场操纵和干预的能力,可更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