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与产业选择思考_以淮北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与产业选择思考_以淮北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与产业选择思考_以淮北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与产业选择思考_以淮北市为例

收稿日期:2009-03-06作者简介:龙灏(1977-),男,安徽淮北人,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1我国资源型城市概述

资源型城市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主要功

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根据开采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根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我国资源型城市共计118座,占全部城市的18%,涉及总人口1.54亿,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3400万人,职工1250万人。其中煤炭城市有63座,占53%;森工城市有21座,占18%;有色冶金城市有12座,占10%;石油城市有9座,占8%;黑色冶金城市有8座,占7%;其他城市5座,占4%。淮北市作为煤炭城市包含在这118个资源型城市之中。

资源型城市主要经济动力依托于矿产资源,受矿产资源储量的限制,资源的开发必然要经历从开采到资源枯竭的过程,随之会带来城市从兴旺到衰落的过程,城市对矿产资源开采的依赖性越大,城市衰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淮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问题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关口。

2淮北市发展概况

淮北市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为259.2亿元,产业结

构为11.2:54:34.8。淮北地区的煤炭资源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1.1亿吨,其中淮北市境内查明资源储量49.89亿吨,占淮北煤田保有资源储量的54.4%,居安徽省第2位。

3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资源开发的分散性与城市建设的集中性之间的矛盾

“点多、线长、面广”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造成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难以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的状况,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

淮北市的市区和工矿区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城市发展与布局形成“点多、线长、面广”过于分散的态势,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这种城市形态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点多”使城市空间布局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城市中心的聚集效应,建设重点不突出,无法突出城市形象和风貌特色;其次,“线长”必然造成城市交通的混乱和水、暖、电等基础设施的浪费;第三“面广”使城市建设的摊子辅的过大,建设资金分流严重,不便管理且缺少城市应有的生活氛围,因此,这种空间布局是不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3.2产业结构单一

淮北市经济的发展主要建立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基础上,经济极化现象严重,能源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全民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煤炭、电力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而替代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则是结构的不稳定。一旦资源或市场出现不测,不但城市经济发展受损,更严重的是还会导致大量的职工下岗和失业,容易引发局部社会不安定甚至社会动荡,从而严重影响城市的持续发展,这是淮北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隐患。而一些先期就采取综合性发展策略的城市,如唐山、包头等城市,资源枯竭的压力可以由城市内部自行平衡解决。3.3环境保护压力大

矿产开发过程中,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水、土壤和大气环境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扰动和破坏。以煤、电为主的工业经济的增长,是以投入的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实现的。资源型的工业结构造成城市的排污量大,加剧了环境污染负荷。

因采煤形成的大量地下采空区,导致地表大面积沉陷,大量农田和城市建设用地受到严重破坏,淮北市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村庄、学校、医院、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和供电、供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与产业选择思考———以淮北市为例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y Options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y

(淮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淮北235000)

要:文章以淮北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与产业选择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产业选择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359(2009)02-0029-03

Long Hao (Huaibe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Huaibei 235000,China )

A bstract :

Taking Huaibei as an example,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a resource-based city and puts forward operable measures and proposals for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y options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y.Key words :

resource-based city ;cit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industry options 安徽建筑

2009年第2期(总第165期)29

水、供气等市政管网受到难以恢复的损坏,采煤沉陷区面积已达140km 2。

矿井疏干排水和火电厂生产的大量用水,其结果造成淮北市区产生了186km 2的地下水漏斗区,浅层地下水下降区水位降幅为2.01m ,

区域性水均衡系统遭到了破坏。3.4社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

由于煤炭采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较多。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大批职工下岗。目前淮北市因煤炭枯竭矿井的关闭而造成4万多煤矿职工下岗,再加上多年的采煤塌陷导致15万农民失去土地,这些都给全市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许多矿工一家三代都在煤矿上班,矿井的关闭及整个煤炭行业的不景气更是直接威胁到这些矿工家庭的基本生存。

4城市转型思路

由于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煤

炭储量和产量都会日渐减少,最终会导致资源的逐步枯竭。一旦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产业就会因此而失去生长点。对于产业结构相对综合的城市来说,资源的枯竭仅仅意味着一个产业的衰落,而不会带来整个城市的衰落。

淮北市作为依托煤炭产业发展起来的煤矿城市,煤炭工业化开发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缘煤而建,因煤而兴。根据资源开发程度,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枯竭期。根据资料调查显示,淮北市目前仍处于资源期城市的成长期,产业结构仍以煤炭采掘为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资源的开采仍将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此时煤炭开采成本最低,煤炭产业经济效益最好,且有一定资金积累,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着手转型,就能以较低的投入换来较高的收益,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淮北市在产业发展中必须注意:一是“拓宽资源开发领域、拉长资源产业链条”,作为接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二是要发展替代产业,也就是煤炭产业的转型问题,逐步调整单一的就业结构,以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繁荣。

4.1加快推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导向型思维向市场导向型思维转变、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

①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低效益既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也是淮北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突出问题。

加快推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对淮北市的城市结构转型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强化资源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争取充足的结构转型时间。

②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早已习惯了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来决定发展什么,这就是人们通常讲的资源导向型的思维定式。而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发展什么或不发展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产品是否有市场,而不是当地是否有资源,因此,淮北市在

实施结构转型中,一定要由原来的资源导向型思维向市场导向型思维转变,选择和发展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关键是要看产品是否有市场。

③经济结构单一给资源型城市带来的突出问题是结构的不稳定。

一旦支柱产业出现衰退,则整个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从而严重影响城市的持续发展。因此,淮北市必须通过结构转型,实现由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以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和活力。

4.2“拓宽资源开发领域、拉长资源产业链条”

①“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就是指在提高主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快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是大力提高主体资源利用效率。目前,中国资源利用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提高资源利用率尚有很大潜力。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改造,实现采矿的现代化;另一方面,需要促进矿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外,还需进一步整顿矿业秩序,坚决取缔非法的小矿,为大型矿山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二是加强伴生、共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比如,淮北很多煤矿都伴生有高岭土,在开采煤矿的同时对高岭土进行开采利用。

三是利用矸石、尾矿等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利用煤矸石发电是一个方向,例如淮北市已经建有煤矸石电厂,利用矸石和粉煤灰制砖块在淮北也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②“拉长资源产业链条”,就是指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价值。

通过加快发展资源的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淮北作为煤炭工业城市,可沿着开采→洗选→发电和煤化工链条延伸,既要进一步延伸加工深度和提高附加价值,又要防止出现新一轮的煤炭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产业结构趋同。

4.3根据在全国和全省中的功能定位、自身特色和市场选择发展产业

①根据国家和安徽省对淮北市的功能定位来发展产业。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淮北市的“城市性质:皖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城市职能包括“重要的能源和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城市,区域性高品质的生活居住中心,服务全市域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中心,区域性的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委、省政府将“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建设,作为皖北地区工业化升级的突破口,并将淮北市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五个百万人口城市之一。在国家和安徽省的支持下,目前淮北市正由能源城市向能源加工业城市转变,由资源型城市向重化工业城市转变。

②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即依据当地的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相应产业。

龙灏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与产业选择思考———以淮北市为例

第16卷第2期

30

素,锅炉房布置在小区的东北角(下风向)与住宅建筑间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采取松树林、果树林、花园等隔离措施,减少对住户的影响。2.2交通组织

结合地形,总体设环行道路,各区块两侧设通行道路,满足消防、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宅间设置2.5m 宽采板小路。2.3竖向布置

该小区高差较大,从91.5m~86.5m ,落差5.0m ,为避免大挖大填,减少土方工程量,小区分为五大区块,各区块间高差较大采用挡土墙、

台阶等措施解决。区块内主干道与宅间路之间采用防滑坡道连接,并作好截水、排水措施。2.4管线综合

该小区所有管线均采用埋地,管线较多,有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热力管、煤气管、给水管、污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等。总图设计中,严格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执行。重点要求各专业按照总图提供的管线埋设顺序及竖向标高要求设计,遇到管线矛盾按照: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小管线避让大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原则。该小区管线综合图在施工中起到重要作

用,减少了碰撞,避免了返工,提高了施工效率。2.5环境设计

为营造真正的绿色家园,在总图设计中,保留了部分原生树林,设置了现代前卫的凉亭、休息长廊、喷泉、欧式连廊、大型休闲广场。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并进一步创新原有4600m 2水面,在水池中布置八角亭、九曲桥、亲水台等。结合绿化使整个环境和谐而又有变化,让居民置身其中有游历公园得感觉。

3结语

总图设计涉及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环境等多学科内容,各方面的知识相互包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具有边沿学科特点的综合知识体系。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总图设计也越来越复杂,市场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只有在各专业的密切配合下统一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取得理想的总图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勇.浅谈民用建筑中的总图设计[J].山西建筑,2007(4).[2]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3.

淮北市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累计已形成了22万亩的塌陷地,作为全国三大土地复垦示范区之一,因地制宜,实施塌陷区土地复垦,发展循环经济,已连续10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共成功实施18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复垦利用采煤塌陷区40849亩,新增耕地面积32453亩,实际投入资金12010万元,解决了上万名无地农民就业问题,为促进塌陷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和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转型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淮北正在建设国家矿山公园,主要包括南湖塌陷地休闲娱乐区、相城煤矿煤文化景区和相山地质遗迹景区,将开采煤矿等留下的各种遗迹稍加“包装”,开辟为旅游地,供游人参观,并教育后人。

③根据市场的需求种类和需求弹性选择主导产业并确定产业的布局。

一个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财力有限、能力有限,调控产业布局或吸引产业入驻的能力和资源非常有限,能够做的就是创造好对多数产业都能发展的投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规划,最好采取“负规划”的形式,即对城市发展有严重影响的产业提出来予以限制,其他产业都可以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替代产业,应主要由企业家决定,因为他们是最清楚该发展什么和不该发展什么,作为“导演”的城市政府,只能提出替代产业的大致发展方向,其政策的着力点是为资源型城市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其中也包括资金支持。

5淮北市的产业选择与发展思路

5.1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打造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和产业集群

淮北市在充分发挥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煤炭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以煤化工为重点的煤炭精深加工业,发展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改造提升壮大现代制造业,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群、机械电子产业群、

轻纺服装产业群,农产品加工产业群,做大产业群,做长产业链。加快淮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把开发区建成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资源节约的示范区。

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加强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市场体系,联手打造皖北重化工业走廊。

5.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三产,拓宽第三产业发展空间

坚持把第三产业培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源,重点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发展电子商务、社会信息服务等现代商务服务业;加大对淮北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的开发,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构建城乡一体的商贸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大力拓宽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增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5.3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资源型城市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

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提高煤炭回采率,降低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广煤层气、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煤泥等伴生资源的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发展瓦斯发电和民用燃气、煤矸石发电和新型环保材料。抓好“三废一沉”治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把淮北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2009年4月

(上接第28页)

!!!!!!!!!!!!!!!!!!!!!!!!!!!!!!!!!!!!!!!!!!!!!!!

建筑与规划设计

31

资源型企业转型

资源型企业的定义和特征 资源型企业是从事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初加工的企业。一般而言,资源型企业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四方面特征:第一,以资源占有优势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丰富的资源形成竞争优势;第二,资源依赖性大,在产品成本构成中资源物耗成本占主体,资源禀赋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基础;第三,地理性强,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大,故在选址时要考虑资源丰富性、供应便利性等问题,进而形成对资源丰富或供应便利地区的根植性;第四,产品附加价值低,资源型企业是一个以利用资源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生产开发领域,长期以来产品的属性、形态、层次变动不大,技术、管理的投入量相对较少,因而其附加价值比率是很低的。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基本思路 1.转型的着眼点 在市场化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资源型企业的经济地位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化生产与区域综合发展关系处理失当,区域经济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效益不佳。有鉴于此,必须对区域经济开发模式进行革新,实行资源型企业转型,尽快走出由单向度、高强度资源开发而引致的“经济—环境—资源多重发展锁链”。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着眼点是处理好专业化生产、综合发展、经济效益、后续发展能力、资源环境代价之间的相关关系。通俗一点讲,就是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百姓负责、还要对子孙负责。专业化生产部门是根据全国劳动地域分工的要求,依托资源优势所发展起来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全国经济布局总体发展的需要,按照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发展专业化生产是必要和有益的。 然而,专业化生产不可能也不应当代替区域的整体发展。甚至可以讲,专业化部门只有有机地融入到区域经济体系之中,才能有所作为,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强调的是,经济转型所要求的区域综合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而全”、“大而全”,而是在对区域综合优势全面审视、权衡之后,有重点、有关联地实行系统开发和深度发展。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孝义 一.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 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 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 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

四.孝义的成功转型 ㈠.孝义城市简介 ①.“孝义”名字的来历: 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 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 A.土地资源 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实有耕地面积3.376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 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 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 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探明的地质储量为71亿吨,远景储 量90亿吨。铝土是孝义市的另一个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孝义的西 部山区,埋藏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这里的铝土从质和量上均在全国乃 至亚洲占有重要地位。 ㈡.促使孝义转型的原因 ①.转型前的情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建国以来,孝义市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50个重点产煤地区和山西省十大产煤县市。 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孝义市的每个乡镇几乎都有煤焦企业,而且数量众多。拉煤的大车和烧焦的高炉在当时的孝义比比皆是。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孝义的经济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以煤焦为支柱产业的孝义市从2001年至2006年,以跨越式发展的势头顺利完成了“吕梁领先、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2008年,孝义市取代河津成为了“三晋首富市(县、区)”。 山西省凡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或者县区,绝大多数都离不开丰富的煤炭背景。在我国能源供应偏紧的那段发展时期,这些地区的经济均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孝义也是这样。 目前,全市采掘业产值和从业人员均占到工业总产值和从业总人数的45%以上,资源型企业税收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全市45万人,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 衰落的典型。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 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 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三是建立技术园区。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 个技术园。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联邦

政府承担2/3,地方政府负责1/3,启动了“煤炭补贴税”,煤炭公司转型后也是以私有资本为主体的股份制公司,在资本运营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2、美国匹兹堡 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钢铁基地,因为这里有储量丰富的烟煤,铁矿石可以很方便地从大湖区运来,加上熔剂石灰岩也很丰富,这就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20世 纪70年代,匹兹堡地区因资源枯竭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企 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问题丛生,市区人口大量下降,成为美国衰退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 匹兹堡所以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复兴,首先,得益于市政当局和工商界开始了第二次复兴运动,实施重大的建筑和改建计划。造成交通拥挤的无轨电车被地铁线路取代,新的摩天大厦雨后春笋般地兴起,最惹眼的是以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的匹兹堡优质厚板玻璃公司建筑群,匹兹堡从实践中认识到恢复著名的古建筑物的重要意义。 其次,地方发展会议还提出了一份内城建房与复兴计划,被人们称作美国在解决贫民窟住房问题方面规划得最周密 和最全面的方案。20世纪60年代,匹兹堡历史古迹基金会开始鼓励保护有历史意义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使其免于遭拆房铁球撞击的威胁。但是,匹兹堡中产阶级和中下阶级缺乏像样的住房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和其他保护组织不

内蒙矿产资源产业投资基金总体方案

关于发起设立内蒙矿产资源产业投资基金总体方案 矿产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矿产资源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关系国家的整体安全。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禀赋独特,煤炭、稀土、高岭土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铁矿、有色金属储量丰富,矿产资源产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如何尽快转变内蒙矿产资源产业的增长方式,推动矿产资源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矿产资源保障内蒙经济进一步快速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以融集资金、专家管理、组合投资、化解风险、转换机制、市场运作、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基金,解决这一问题是最佳选择,经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与内蒙 政府金融办两年多的前期准备,并经内蒙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发起设立内蒙矿产资源产业投资基金。 一、发起设立内蒙矿产资源产业基金的必要性 (一)设立矿业基金有利于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程度 发起设立矿业基金,聚合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加大对各类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工作力度,提高政府勘查发现资源的能力,帮助政府尽快摸清矿产家底,解决区内地质工作程度低的问题。矿业基金在政府主导下,一方面参与商业性地质勘查,按照“风险收益对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享勘查收益,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同

时可按比例提取部分基金增量收益,回流政府用于国家开展公益性、 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勘探投入,加大前期勘查力度,有效带动商业性勘查投资。确保两类地质勘探工作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二)设立矿业基金有利于提高配置资源能力 发起设立矿业基金,可以形成较强的投资能力,坚持政府主导 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支持政府出资控制战略性矿产一级市场,配合 政府提高对非战略性矿产矿业权一级市场的控制能力。政府发挥行 政调控功能,基金发挥金融杠杆重要作用,强化国家对矿产资源所 有权,让政府能够享有矿产资源优势转化的最大收益。同时,基金 可以通过资金实力和专业运作,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加快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矿产资源战略收储,逐步 实现统一收储、统一定价、统一销售,提高矿产资源产品竞争力和定价权。 (三)设立矿业基金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能力 发起设立基金,引进增量资金和全新机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和技术标准,改善矿产企业生产装备条件,摒弃粗放型开发形式,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开发利用水平和生产经营方式,实现 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使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矿业 基金帮助矿业企业整合发展资源,扩大深加工和精加工范围,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我区矿业产业经济效益。 (四)设立矿业基金有利于引进区外战略投资者 发起设立基金,推动企业改制重组的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的

产业结构和比较优势蓝本

比较优势与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 2001-12-26 中宏数据库 [摘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只有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是合理的。根据对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消除、转化不可实现比较优势。 [关键词]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政策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特征:一是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国际分工愈细,国际合作愈多,经济贸易活动的壁垒愈少,各国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二是知识化、信息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各国都重视教育、科技,发展高科技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应制定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政策,其制定依据又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分析探究。 1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1理论分析以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指出:一国应以其比较优势为依据制定本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在贸易双方资源有限旦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分别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后相互交换,则双方的经济福利均有增加。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又进一步指出:一国应依据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因为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该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一国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此种要素密集型产品,增加本国优势和福利。波兰经济学家莱布辛斯基(Rybczynski)又对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做了补充,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由此推出:资本要素存量相对

增加的国家,应预期其劳动密集型产业(LI)将趋于萎缩,试图保护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行的;对于劳动力要素供给趋于增加的发展中国家,不适时宜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CI)、技术密集型产业(TI)可能导致比较优势丧失,致使经济增长欲速则不达;随着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增加,要素密集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这时应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否则不当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简言之,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化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也表明这些理论是正确的,但他们仅从供给方面分析比较优势,而没有考虑需求和竞争因素。在生产力欠发达,物质匮乏,需求水平低的时代,市场是卖方市场,供给决定需求,仅从供给方面讨论比较优势是正确合理的。但在生产力相对发达,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且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今天,市场是买方市场,产品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取决于其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是否比竞争对手有更大的优势。因此,现在讨论比较优势必须考虑需求竞争因素。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是相似的,具有相同的比较优势,但这些比较优势并不能完全实现,也就是说一国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不能被充分利用。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各国相同的比较优势能否实现依赖于他们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那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不能实现。人们对某类要素密集型产品需求,生产技术的变革,生产要素本身的供给数量、质量、结构,生产要素间的可替代性等等都是影响比较优势能否实现的因素。将可实现部分的比较优势称为“可实现比较优势”,反之则称为“不可实现比较优势”。后者不但在生产中不能发挥作用,而且还要占用一定的资源,阻碍经济发展。可实现比较优势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制定本国产业发展政策应以可实现比较优势为基点。1.2实证分析当今世界的产业结构有以下特点:(1)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国家在资本、技术、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三是建立技术园区。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

不同,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3、法国洛林 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第二,洛林还把煤炭产业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并列入整个地区规划。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国土整治部门,

工作心得:关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工作心得:关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深刻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律,切忌盲目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优化升级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具有自身的规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是要研究和把握产业结构中长期的演变趋势与方向。纵观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容易出现盲目追求产业高级化的观点和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产生的大量坏账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爆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持续倒退。因此,产业升级不是越“高”越好,它受制于经济中的要素禀赋结构,脱离要素禀赋而极力推进的产业升级必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因此,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明确自身产业发展阶段,根据具体区情和市场竞争的发展趋势,确定产业优化方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这类地区差距甚大,而且当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也需要一些资源型工业支撑,因此,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地模仿其他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应该定位于在改造升级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结合产业特点及优势,培育符合资源禀赋,技术含量较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及时制定地区产业转型发展规划,顺利带动资源型地区转型 转型不是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而是战略的选择,它包括一系列战略决策,规划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如德国鲁尔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世界能源需求结构的改变陷入结构性危机时,德国政府及时成立了规划组织机构,根据国内外经济发

展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经济转型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和实施了十多项地区转型振兴规划。其后,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制定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明确政府、企业的责权,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完成了鲁尔地区的转型工作。 全区大多的资源型城市是按照一厂一市的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因此,经营资源产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振兴是矿业城市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但这些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又有着中央和地方(省、地)之分,在转型上与地方政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杂利益关系,双方在转型工作中都希望对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在接续产业选择上往往也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缺乏相互沟通。这种局面不仅有碍资源的优化配置,长此以往还可能产生利益冲突,不利于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保证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应该在国家及自治区层面设立统一的规划协调机构,从整体上进行战略规划,调动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两方面力量,使双方的关系由“囚徒”博弈转变为“合谋”博弈,在国家或自治区政策支持下,通过政府和企业互动来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 突出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核心推动作用,从深层次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科技创新是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因素,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国际经验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其实与科技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如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地区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升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近年来,我国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这对资源型地区尤为重要。当前无论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

2019年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分析 一、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资源型城市是随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我国存在较多的资源型城市。据统计中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占到全国城市总数的1/4以上。这些矿业城市按其开采年限,可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种情况。其中有29座城市发展时间不足**年,属于幼年期矿城;有131座城市建市在20-**年之间,步入中年期;还有18座城市建市时间超过**年,进入了老年期。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力和生活方式,一个城市亦然。也有其少年、中年和老年,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矿业城市中,有1/10的城市矿产资源开始枯竭,如辽宁的XX市、甘肃的白银等,已经亮起红灯,开始了从资源丰富型城市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滑落,开始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转型,重振雄风。资源枯竭的定义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情况。按此分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三类。其中第一类约有20多个,正在成长,前途风光:第三类也约有20多个,日子十分难过;其余的都在第二类之列,再过10-15资源开始枯竭,属于眼下不急,马上就难过的境地。全国有95座高度依赖矿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58座是煤城。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解决好认识、规划和环境和调产问题。资源是资源型城

市的立身之本。资源型城市过去得以笑傲天下,依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所谓人无我有。比较那些资源缺乏的地区,相对来讲处于较为优越的地位。但是,正因为如此,资源型城市大多依赖资源的开发,只是在扩大资源开发规模上想的办法比较多,在资源的深度加工上作的文章少。对本地优势资源以外的产业涉猎更少。过分依赖资源,靠山吃山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有市场,并且显得十分合理和可行。可是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他的可利用程度也是受到限制的,。一味靠山吃山,结果必将是坐吃山空,资源枯竭。要想使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走上正确道路,首先要设法改变根深蒂固的单纯依赖自然资源过日子的思想。这方面的工作难度很大。但是不做就无法改变人们的认识。认识不改变。走转型之路就可能成为空话,或者被淡化和边缘化。其次我们要未雨绸缪,尽早对城市的发展和转型进行规划。俗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如不及早动手,现在那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今天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资源是有限的,不停的挖总有一天要采完的。我市的煤炭资源按现在的开采强度,大矿不到**年,盂县**年左右,郊区不到**年,平定也只是**年。而且现有的资源我们也不能吃干喝净,总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余地。第三、要尽早发展接续产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势在必行。就好象人要老一样,资源型城市也要老的。我们人老了要享受社会保险,城市呢,就必须发展接续产业,延缓他的寿命。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全市的城市形象和人民身体健康。已经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需要大量资金治理。我市的支柱产业是煤炭,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和回旋余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表2-1)。 表2-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度 分类 类型 经济意义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 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 经济的可采储量(111)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采储量(121) 预可采储量(122) 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 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 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 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11) 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 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 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 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 1)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 2)基础储量 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并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之前的那部分。可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其平均内部收益率介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与零之间的那部分,也有3个类型,即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3)资源量 可分为三部分,即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 内蕴经济资源量。即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尚分不清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第27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7第3期Journal of Hubei Nor mal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3,2007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陈学章 (湖北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湖北黄石 435002) 〔摘 要〕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型难题,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开始的比我国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应建立法规体系和组织机构、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投资、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企业网络等措施,来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工作。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启示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2007)0320047203 资源型城市的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现象,资源的自然禀赋是导致资源型城市产生的初始动因,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所以资源型城市迟早总要面临转型的问题。工业化最先在英、法和德等国家开始,资源型城市在那里最先发展起来,也最先开始转型。在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一般叫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或结构性问题地区的经济振兴。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这方面就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特定地区而言的。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州地区的振兴等。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面临很大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因此分析研究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和经验,对寻找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最佳路径具有借鉴意义。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基本模式及评价 由于各国经济运行模式、资源的丰度、赋存条件、开采成本、区位等方面的差异,所采取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由很大差异,比较由代表性的经济转型模式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模式,日本模式,欧盟模式三种[1]。 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的转型模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的特点是:幅员辽阔、矿藏丰富、人口稀少。尤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1995年末美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达2400亿吨,可开采年限为258年;澳大利亚储量为909.4亿吨,可开采年限375年。三国的矿业城市主要是煤铁矿区和石油产区,一般规模较小,只有几千人到几万人的规模,转型难度较小。美、加、澳三国的资源型企业绝大多数是私人企业,政府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对经济进行控制,很少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因此在处理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的问题上,主要由企业自主决定何时进入,何时退出,如何退出。政府主要解决资源型企业迁移后留下的人员安置问题。由于美、加、澳都是移民国家,人们对于迁移习以为常,绝大部分的居民都能顺利迁移到适合发展的城市。因此美、加、澳的矿业城市就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前途:一种是如美国西部由于资源开发殆尽、人去城空而形成的“鬼城”,另一种就是类似休斯敦和洛杉矶这样的综合型城市。这都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 三国矿业城市的转型,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这些国家政府还是采取了一些政策。只是不起主导作用而已。短期政策如利用财政支持和社会福利保障而采取的紧急救援,使经济危机比较平稳的过渡;长期政策则是针对矿产开采不稳定社会结构循环本质而定的。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上述三国所采取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条[2]。 (1)建立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指提前公布公司的计划,给公司、地方政府、工人及其家庭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逐步有序地关闭工厂或是放弃一个矿区城市。加拿大法律规定的预警时间是2~4个月。这可以避免工人惊慌失措。 [基金项目] 该成果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200622008 [收稿日期] 2006—06—19 [作者简介] 陈学章(1974— ),男,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湖北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 ? 7 4 ?

我国产业链形式向技术密集型大转变

河南文化产业网12月19日消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产业比较优势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变化:劳动密集的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下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上升最快。我国比较优势升级过程不完全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跃过了资本密集优势阶段而率先进入技术和知识密集优势阶段。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国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并进行国际比较对研究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称为比较劣势。 比较优势可分为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一国的比较优势;而动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时间序列上比较优势的变化,如一国的某个产业原来具有比较劣势,但“劣势”程度越来越小,并逐渐转为比较优势,则可说该国在该产业上获得了动态比较优势。 我国产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化趋势 1.我国静态比较优势及其国际比较。 我们计算了我国静态比较优势并选取全球一些典型经济体和我国进行对比。这些经济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典型的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欧盟(27国)、日本、韩国;第二类是新兴国家,主要是金砖国家,即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罗斯,其中俄罗斯还兼具资源型经济体的特征;第三类是有代表意义的发展中经济体,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为简便起见,我们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分析比较优势;在产品分类上,我国选取SIT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两位码即类别分类,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NTRADE;时间为2011年。 第一,我国在资源密集的初级产品上严重缺乏比较优势。 我国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中比较劣势非常明显。2011年,我国除了在极个别产业(如鱼、肥料)有一定比较优势外,其余产业比较劣势非常明显。从国际比较看,当前原材料密集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资源禀赋较强的国家。如土地资源丰富的巴西、美国等国家,或气候适宜的东南亚国家,在农产品领域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巴西在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上都有极强的比较优势,美国在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越南、印度等在粮食生产上也有较大比较优势。 在矿产业中,巴西、南非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石油产业中,俄罗斯比较优势极为明显。整体看来,发展中国家原材料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明显,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基本结构仍然存在,而发达国家普遍在这类产品上缺乏比较优势,其中日韩等典型的资源贫乏国家劣势更为明显。可见,我国在原材料密集产品上劣势明显,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较大差异。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比较优势最强的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属工业制成品且多为产业间贸易。2011年,我国在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箱包、鞋类、服装是优势最明显的产业。但我国在纺织纤维、皮革制品、纸类这三类产品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其原因在于,这三类产业发展与原料关系密切,而我国在这些原料产业上比较劣势明显。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缺乏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整体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内部分化较为明显。在我们分析的几个经济体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包括越南、印尼、印度,在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比较优势明显,而南非、巴西、墨西哥等其他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该产业上不但没有比较优势,反而比较劣势突出。可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相对发达国家有极强的比较优势,而且相对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第三,我国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表现为比较劣势。 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精细化工、冶金、汽车等产业。我国在大多数资本密集型产业上都不具备比较优势,2011年仅在橡胶制品有一定比较优势,在冶金产业缺乏比较优势,在精细化工、汽车产业比较劣势明显。 国际上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包括两类,一是资金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如美、欧、日、韩普遍在精细化工、汽车产业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日、韩还在冶金产业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另一类是具有上游原材料供应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南非、俄罗斯这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冶金产业中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而美欧等发达

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铜 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分类号密级 U D C 学校代码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西部国有大型资源型企业改革研究子课题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学院(部、所):商学院专业:企业管理 姓名:陈姣娣导师:于克信教授论文起止时间:20<12年5月~20<13年5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发表学位论文;授权学校将学位论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编入、提供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循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摘要摘要作为资源大国的中国,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

位。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中资源型企业,尤其是大型资源型企业,是供应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原材料的基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明显,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这时,焚林而猎的资源型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若不及时转型,必定会面临淘汰的风险。因此本文对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问题进行研究,以解决资源型企业“矿竭企衰”的问题,用以求得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话题,将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为核心,结合了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在总结前人对资源型企业转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基本理论,并结合国外典型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问题,怎样才能找一个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转型发展模式。最后选取我国具有代表型的大型国有资源型企业——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希望云南铜业的转型发展模式能给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好的参考。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型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发展模式,引入“最适模式”(最适合转型发展模式),“最适模式”的定义为任何企业都只存在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模式,认为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没有最佳模式更不存在通用模式。大型资源型企业在选择最适合自己转型发展模式时,应该是走一条从低科技含量到高科技含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自我发展到合作发展、从单纯工作型到学习创新型、从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到发展可再生资源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选择转型模式时需要根据资源型企业所在的地域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政府的产业结构政策、企业矿产资源开发所处的阶段和规模等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企而宜、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主动转型、多元化发展战略、和寻求外援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合乎自身实际条件可持续转型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我们在转型过程中,无论选择何种转

矿产资源与工业

考点1世界矿产资源与工业 世界矿 产资源 与工业 概况 专题三矿产资源与工业 考点扫描典型例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铁、煤、石油等。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 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等国;煤主要分布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世界上石油资源的 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上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并且还是世界上岀产和输岀石油最多 的地区。 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水平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 位。但二战后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工业发展已达到较高 水平,并在一些方面居于世界前列, 例:关于矿 如中国的消费品制造业、印度的软件业 等。 () A.矿产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 C.中国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依赖进 口 所以不能够开采 B.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南半球几乎没有 D.中东的石油主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日本 B项说法有误;中国【点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煤、铁资源丰富,是其主要岀口矿产品种,所以煤炭资源储量与开 采量均居世界第一,所以,一个重要方面是波斯湾石油输岀到日本,须经过此海峡,是日本重要能源 输入通道。 【答案】D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但日本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岀口,许多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较高,形成“进口—加 工一出口”型经济。 为便于进口原料,岀口加工产品,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C项说法也不正确;日本视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 例:读2-3-1日本工业分布图,读后请回答。 沿岸和沿岸的狭长地 带。 (1)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填在下面相应空格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__________:⑤ _________ 。 上工业中心集中分布于 (3 ) 这种工业分布特点,主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 A.城市和人口集中 B.矿产资源丰富 C.港口条件优越 D.平原广阔,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4)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污染严重,以及_____________ 、_______ 等原因,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 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把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日本这样做,对其他国家会造成什么影响?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频考点1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对区域的影响 样题1 下图为“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1)~(2)题。 (1)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资金密集型产业③资源密集型产业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①提升产业结构②增加就业机会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第(1)题,山西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第(2)题,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答案】(1)C(2)A 解读:本题以台湾向陕西产业转移作为材料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对于正确理解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在现实生活中,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劳动力、地价、政策、市场等因素。高考命题以区域图、关联图侧重于某个或某几个要素来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 当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

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 样题2 阅读下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三大区域汽车生产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多家欧美日汽车生产公司在我国投资合作或建厂,加上我国的自主生产,2006年产量达728万辆,超过德国列世界第三位,2009年10月21日中国汽车第1000万辆在长春一汽下线,这标志着中国继日美之后第三年产销量超过千万辆的国家。且同年12月汽车产销双超1200万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新车消费市场。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上世纪世界三大汽车生产区域所占比例变化的情况。(3分) (2)早期三大汽车生产国均在其国内生产联系,形成若干专业的汽车集聚区;而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国家的汽车生产纷纷向国外转移,试简述前者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后者产业转移对转出国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3)材料二表明我国已成为汽车转移对象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解析:第一题,通过读图可知,60年代以前美国汽车比例下降,欧洲汽车比例上升;60-80年代,日本汽车比例上升,欧洲汽车略有下降;80年代以后,三个地区基本稳定且比例大体相当。第二题,工业集聚有利于产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国而言,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进而影响国内经济。第三题,我国作为发展快速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廉价、工业基础好、汽车消费市场广阔等优势。 答案(1)60年代以前美国汽车比例下降,欧洲汽车比例上升(1分);60-80年代,日本汽车比例上升,欧洲汽车略有下降;80年代以后,三个地区基本稳定且比例大体相当。(2)优势:在国内形成汽车工业地域,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对转出国的影响:会影响(或减少)国内的投资,影响国内的经济;国内的生产总值(GDP)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市场萎缩;减少就业机会。 (3)有利条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广阔;劳动力价格较低;(投资环境较好)内部交易成本低;产业基础好,有良好的产业协作条件。 解读:本题以汽车产业国际转移为背景,考查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目的——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提高生产效益。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工业区位、工业联系、工业集聚等基础知识,通过区域比较,分析转入地的有利条件。但产业转移对于转入地不一定都是有利的,也会带来工业污染。 虽然全球产业转移的主要类型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但高考命题也十分关注像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